法国ELCO种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法国ELCO种兔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沙门氏菌诊断与治疗

沙门氏菌病 临床上沙门氏菌多感染雏鸡、产蛋鸡、乌鸡、 信鸽、肉鸽等,下面仅针对一例肉鸡沙门氏菌感 染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防治措施等做下分析。 1主述 山东某养殖户饲养8000只13 日龄肉 雏鸡,大群出现采食量逐渐下降,发病鸡只表现 为精神萎靡,羽毛蓬松杂乱,食欲不振或废绝,闭 目。体温明显升高,饥渴,排黄绿色和白色稀粪,水样下痢.沾污肛门周围羽毛,鸡群发病率约10%,每日死亡30只左右,呈递增趋势,遂来笔 者处救治。 2剖检症状 心脏、气管、肺脏、肌胃、肝脏、盲肠有好多针 尖大白色结节,气囊稍有混浊,脾、肾肿大,盲肠内有黄白色干酪物。直肠内有白色稀便等。 3实验室诊断 3.1培养特性鉴定 将分离菌接种于营养肉汤、普通平板、血平 板和麦康凯平板,置普通温箱和烛缸中,37℃培 养24小时后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和菌落形态。 发现在有氧和厌氧的培养条件下,分离菌所接的 营养肉汤都均匀混浊,试管底部有少许白色沉 淀,振摇后呈螺旋状上升;普通平板上均长出半 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血平板上菌长出灰白色、直径为1~2 毫米、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的圆形菌落,且 细菌生长部位的血平板呈黑色:麦康凯平板上均 长出灰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带稍许绿色荧光的圆形菌落。 3.2药敏试验 按常规药敏纸片试验法,将分离菌营养肉汤 培养物涂布于血平板,选取几种常用药物的药敏 试纸片贴于所涂血平板,置37℃培养24小时后观 察试验结果。其中高度敏感:氟苯尼考、丁胺卡那 霉素、头孢哌酮;中度敏感:头孢类;低度敏感:红霉素、四环素。 4诊断 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将从该病死鸡分离到的 细菌鉴定为沙门氏菌。 5治疗方案 5.1目前尚无有效的免疫方法,可通过消毒来 控制此病。

一例雏鸡关节炎型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一例雏鸡关节炎型沙门氏菌病的诊治 摘要介绍一例雏鸡关节炎型沙门氏菌病的诊治过程,包括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内容,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用恩诺沙星50 mg/kg混饮,用药3 d,病情得到控制。 关键词雏鸡;关节炎;沙门氏菌;诊治 1 流行病学调查 询问养殖户有关饲养管理,饲养数量,发病时间,发病率和死亡率,免疫程序及发病鸡的精神状况、食欲、粪便的颜色、治疗情况等。该鸡场6 d前开始发病,病初鸡只喜卧,随后跛行,一侧或两侧腿关节肿大。已死亡30只,并且近几天有越发严重的趋势,发病率为2%,死亡5只/d。发病后畜主应用阿莫西林、头孢噻脘、氧氟沙星进行治疗,效果不明显,仍有零星死亡。 2 病理剖检 在无菌条件下打开病鸡的关节腔、腹腔和胸腔,观察其组织脏器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6个病例一侧或两侧胫关节及附近的滑液囊高度肿大,相连接的肌健发炎肿胀,关节腔内有少量透明的淡黄色或带血色的渗出液,键鞘显著水肿,囊臂增厚。 3 实验室诊断[4-6] 3.1 细菌分离培养 无菌采集发病鸡肿胀关节的关节液划线接种于血培养基中,经37 ℃培养24 h后,观察菌落特征。选取可疑的单个菌落,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鲜血琼脂培养基中,于37 ℃培养24 h。获取分离菌的纯培养物及观察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7-8]。结果发现:①分离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呈圆形、微隆起、光滑、湿润、半透明或灰白色、边缘整齐,直径为小于1 mm的针尖大小“露珠状”小菌落;②在麦康凯琼脂上长出无色透明,直径为1 mm的圆形小菌落;③在鲜血琼脂上不溶血;④在S.S琼脂上形成中心黑色,边缘灰白的透明小菌落; ⑤营养肉汤培养物呈均匀混浊,管底有少量沉淀物;⑥三糖铁斜面划线培养,斜面上为红色;⑦底层穿刺培养,底层多数产生H2S为黑色,少数为黄色。该研究结果与邓树轩和叶朗光关于鸡白痢沙门氏菌的分离菌株培养特性研究结果相似[9]。 3.2 生化试验 3.2.1 糖类的分解试验。取经24 h培养的分离菌纯培养物分别接种到葡萄糖、乳糖、甘露醇、麦芽糖、蔗糖微量鉴定管,37 ℃培养24~48 h,观察并记录结

雏鸡的生理特点

雏鸡的生理特点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体温约低2~3℃,4日龄开始慢慢地均衡上升,到10日龄时才达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 (二)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蛋用型雏鸡两周龄的体重约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前期生长快,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雏鸡代谢旺盛,心跳每分钟可达250~350次,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与排出二氧化碳的量比家畜高一倍以上,所以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管理上要注意不断供给新鲜空气。 (三)羽毛生长快 幼雏的羽毛生长特别快,在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到4周龄便增加到7%,其后大体保持不变。从孵化到20周龄羽毛要脱换4次,分别在4~5,7~8,12~13和18~20周龄。羽毛蛋白质含量为80%~82%,为肉、蛋的4~5倍。因此,雏鸡对日粮中蛋白质(特别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求较高。 (四)胃的容积小,消化能力弱 幼雏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胃的容积小,进食量有限。同时消化道内又缺乏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饲料能力低,消化能力差,在饲养上要注意饲喂含纤维量少、易消化的饲料,否则产生的热量不能维持生理需要。 (五)敏感性强 幼雏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的缺乏或有毒物的过量,会反应出病理状态。 (六)抗病力差 幼雏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差,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也弱,稍不注意,极易患病。 (七)群居性强、胆小 雏鸡喜欢群居,胆小缺乏自卫能力,如遇外界刺激或单只离群便鸣叫不止,因此育雏环境要安静,防止各种异常声响和噪音以及新奇的颜色入内,舍内还应设有防止鼠害的措施。 鸡的消化特点 1.没有软的嘴唇:而有硬的角质的锥形喙部,适于啄食细碎的饲料,能撕断幼嫩的青饲料。鸡无牙齿,无咀嚼作用。舌上味蕾分布数量少,味觉能力差,寻找食物主要依靠视觉和嗅觉。无软腭和颊,饮水须仰头才能流进食道。唾液有润滑饲料及便于吞咽的作用,唾液淀粉酶数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鸡沙门氏菌病的综合防治 车丽坚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 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沙门氏杆菌病存在于世界各地,对禽类危害较大。 1 流行特点 1.1 鸡白痢 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1.2 鸡伤寒 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1.3 鸡副伤寒 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2 临床症状 2.1 鸡白痢

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成年鸡产蛋量减少,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大幅下降,营养不良。 2.2 鸡伤寒 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2.3 鸡副伤寒 无明显症状死亡。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3 病理变化 3.1 鸡白痢 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一般地说,从7周龄起到18周龄这一阶段称为育成期。育成鸡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成鸡的体成熟和性成熟,育成率高、体重达标、均匀度高、抗体高且均匀,适时开产,即在20-22周龄鸡群产蛋率达50%。 育成鸡的生理特点 1)具有健全的体温调节能力和较强的生活能力,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明显增强。2)消化能力强,生长迅速,是肌肉和骨骼发育的重要阶段。整个育成期体重增幅最大,但增重速度不如雏鸡快。体重增长速度随着日龄增加而逐渐减慢,但脂肪沉积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多。 3)育成后期鸡的生殖系统发育成熟。在光照管理和营养供应上要注意这一特点,顺利完成由育成期到产蛋期的过渡。 成期注意事项 (1) 鸡群体型发育控制 体型是建立在良好骨架上面的正常体重,体型是骨架与体重的综合表现。良好的骨架发育是维持产蛋期间高产能力及优良蛋壳的必要条件,若骨架小而相对体重大者,此表示鸡只肥胖,这种体型的鸡其产蛋表现不会理想,例如,会早产,脱肛多,且产蛋初期时母鸡的死淘率高等缺点。 鸡只体型发育规律为:前段 (56 日龄以前 ) 着重于骨架的发育,后段 (56 日龄以后 ) 着重在体重的增长。 (2) 体重的测定与均匀度 体重的测定:这项工作可选在清晨喂料前实施。平养时,在鸡舍内四处抓鸡称量;笼养时,在各处固定的鸡笼抓鸡称量,根据饲养数量,建议抽取的比例如下: 抓鸡称量从第 4 周龄开始,每周应持续的测定体重直到产蛋高峰过后。 9 周龄以后,若发现体重低于指标时,应设法增加鸡只的采料量或供应热能较高的饲料来改善。 育成的品质除取决于良好的体型发育外,鸡群的均匀度也十分重要。要保证 80% 以上的鸡其体重应在平均体重上下 10% 的范围内。 鸡群均匀度的计算方法:如 2000 只的鸡群取 100 只,这 100 只即为取样群,取样群的每只鸡都称个体重。 均匀度即取样群中体重在平均体重正负 10% 以内的只数占取样总只数的比率,再乘以 100 得出整数。如:一个 250 只的鸡群,按 5% 抽样称重 125 只,其平均体重 1.30 。 1.30-1.30×10%=1.17 ㎏ 1.30+1.30×10%=1.43 ㎏ 如果计算抽样称重的 125 只中体重在 1.17kg 至 1.43kg 范围之间的鸡群为 110 只,则此鸡的均匀度为:110÷125=88% ,均匀度的评分标准如下: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终审稿)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 习性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一、蛋鸡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繁殖率高 初生雏鸡的体温略低,约39.6℃,最低时可达33℃,10天以后体温调节系统趋于完善,维持41-42℃的水平。因此,1周龄的雏鸡要求环境温度为30-34℃,2周龄时要求25-30℃,3周龄时要求20-25℃。对鸡而言,生长过程中最合适的环境温度为15-25℃。成年鸡的体温为41-42℃,比哺乳动物高5℃左右,每分钟呼吸36次,心跳300次左右,代谢十分旺盛。代谢旺盛是鸡寿命短、可利用率高的生命基础,1只蛋鸡一年可产蛋15-17kg(280-320个蛋),约为其体重的10倍。为确保代谢需要,必须给予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鸡的饲料配方应尽量达到全面、平衡。另外,对通风换气、环境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蛋鸡怕热怕潮湿、敏感又胆小 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呼吸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抗热能力较差,环境温度长期在35℃以上,就有热死的危险。当然,温度过低,一方面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另一方面会增加饲料消耗,降低经济效益。鸡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潮湿不利于鸡散热,易引发各种疾病。鸡的感觉器官较为敏锐,富有神经质,尤其是某些小型蛋鸡品种。任何新的声响、动作、物品等突然出现,都会引起鸡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惊叫、飞跃、逃跑、炸群等,饲养密度大时,常出现扎堆、压伤压死等,导致蛋鸡停产或易下软壳蛋、无黄蛋、双黄蛋等异常蛋。三、蛋鸡喜群居,好争斗,爱模仿鸡的合群性很强,一般不单独行动,刚出壳几天的鸡,就会找群,一旦离群就叫声不止。公、母鸡都有很强的认巢能力,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自动回到原处栖息。同时,拒绝新鸡进入,一旦新鸡来到,便会争斗不止,直到有一方斗败,公鸡尤甚。鸡爱模仿,集约化饲养时,若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因鸡群密度大,常会造成啄肛、啄羽的习性,各个鸡会纷纷效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有大批啄死的危险。四、蛋鸡的抗病能力差鸡的抗病力差表现在多个方面:鸡的肺脏较小,连接有许多气囊,而且体内各个部位包括骨腔内都存在着气囊,彼此连通,从而使某些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很容易沿呼吸道进入肺、气囊和体腔、肌肉、骨骼之中,所以,鸡的各种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后患多,损失大。鸡的生殖道与排泄孔共同开口于泄殖腔,产出的蛋很容易受到粪尿污染,也易患输卵管炎。鸡的体腔中部缺少横隔膜,使腹腔感染很容易传至胸部的重要脏器。鸡没有成形的淋巴结,淋巴系统不健全,病原体在体内的流动传播不易被自身所控制,一旦感染,较易发病。所以,在同样的条件下,与鸭、鹅等比较起来,鸡的

鸡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鸡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近期很多网友进了鸡,然而不容忽视的开口药。那么开口药主要是防治什么呢?沙门氏菌是我们养鸡朋友首当其冲需要防治的,无论是养蛋鸡还是肉鸡,那么沙门氏菌在兽药市场上很多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但是目前并没有有效的免疫方案,可通过种蛋用卫可消毒来控制此病。那么我们养鸡人将如何面对不能控制种蛋的问题呢? 首先我们要认识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种的一种沙门氏菌 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本病主要经卵传递,消化道、呼吸道和损伤的皮肤或粘膜亦可感染,周的雏鸡发病率、死亡率最高。

1、鸡白痢 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翅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 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囊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死亡率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七十,个别鸡会出现关节炎,瘸摊现象。 病理变化:一周以内的病雏鸡可以看见脐环愈合不良,一周以上肝脏会出现肿大、在肝脏表面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会出现黄色结节;心脏有灰白色肉芽肿;有时盲肠还会出现柱状“肠心”。另外,病鸡可能还会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的现象。 2、禽伤寒 潜伏期一般为4-5 天。本病常发生于中鸡、成年鸡和火鸡。在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而皱缩。体温上升1 -3 ℃,病鸡可迅速死亡,

但通常在5-10 天死亡。病死率在雏鸡与成年鸡都有差异,一般为10-50% 或更高些。雏鸡和雏鸭发病时,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 病理变化:最急性病例大多无明显病变或很轻微。急性发病雏鸡最常见是肝脏肿大成铜绿色,有栗粒大灰白色或浅黄色坏死胆囊肿大胆汁充盈,脾肿大并常有坏死灶心包积液有时会出现粘联,肺脏和肌胃也会出现灰白色坏死灶。 3、禽副伤寒 表现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病程约1-4 天。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肿胀等症状,常猝然 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雏鸡一般出壳感染后数天发病死亡。 病理变化: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散布点状或条纹状出血或灰白色坏死灶,肺部坏死胆囊肿大,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坏死灶,心包炎气囊炎,鼻窦炎,肠炎,盲肠出现栓子样病理变化。

雏鸡沙门氏菌病的控制

雏鸡沙门氏菌病的控制 幼雏鸡沙门氏菌是通过种蛋或孵化等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多发和常发传染病,该病在目前南方某些地区的幼雏中有加重的趋势。个别养殖户的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高达30%以上。在目前鸡价行情看好的今日,又给养鸡业埋下了什么隐患呢? 幼雏鸡沙门氏菌病临床症状表现 本病常发生在雏鸡出壳后2天~3天,目前这种死亡现象延迟到了4日龄后,病雏鸡精神委顿,缩头颈,闭眼昏睡,绒毛松乱,初期病鸡仅表现食欲减少,继而不食;腹泻,排白色稀浆样粪便,有糊堵肛门现象;严重者因呼吸困难或急性败血症而死亡。8日龄~12日龄期间死亡率最高。耐过鸡生长发育不良,羽毛干燥,松乱。种雏鸡在成年后带菌较多,未经药物处理鸡白痢阳性率高,可达30%。此种蛋孵化的雏鸡容易发生鸡白痢。育成鸡发病时精神不振,拉稀死亡。成年蛋鸡和蛋种鸡发病,消瘦,排绿色或白色稀粪,产蛋率下降或个别鸡产蛋停止,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及健雏率降低,个别鸡突然死亡。 一、幼雏鸡沙门氏菌病剖检变化 1、沙门氏菌病死雏鸡:皮肤干燥,鸡爪干瘪,肝脏略肿,且有白色针尖大小坏死点;脾脏肿大,小肠、直肠有出血点,卵黄吸收不良,肛门上粘有粪便,个别鸡肾肿大。 2、沙门氏菌病死成年鸡:肝脏肿大,有的破裂,有白色的坏死点,脾脏肿大,肝脏破裂,鸡出现腹腔积血,卵巢萎缩,变形,有时发生腹膜炎和心包炎。 二、幼雏鸡沙门氏菌病实验室诊断 取病料接种培养,对分离细菌进行形态学鉴定,通过生化试验、动物回归试验等手段确诊所分离细菌为沙门氏菌。 三、幼雏鸡沙门氏菌病综合性防治措施 1、净化种鸡群本病传染源主要为病鸡和带菌鸡,传播途径有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带菌公鸡可通过精液将病原传给母鸡,因此公鸡的沙门氏菌净化尤为重要。出壳雏鸡用敏感药物预防性加药有很好的控制作用。淘汰阳性鸡,公鸡每次要全部检疫。 2、对种蛋进行严格的熏蒸消毒加强育雏期卫生,定期对环境及各种育雏器械进行消毒,以便杀灭环境中的细菌。 3、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如饲养密度大、长途高温或低温运雏,通风不良,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卫生条件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等情况下,都可诱发该病。应减少应激因素,在饮水中添加足量电解多维。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 鸡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一类常见多发病的总称,包括鸡白痢杆菌病、鸡副伤寒、鸡伤寒等病,严重危害鸡只的健康,常常给养鸡场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由于可以垂直传播,因此,发病率极高。 病原分三种: 由鸡白痢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白痢, 由鸡伤寒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称为鸡伤寒。 由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疾病统称为禽副伤寒。 流行特点 1.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成年鸡感染呈慢性或隐性经过。近年来,育成阶段的鸡发病也日趋普遍。 2.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 3.本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传播,死亡率可达30%以上,育成鸡和成鸡也可感染发病,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率不高,死淘率升高,其危害贯穿整个养鸡周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4.本病四季均可发生,死亡率和造成的经济损失与种鸡场的净化程度、鸡群饲养管理水平以及防制措施是否得当有密切关系。 鸡白痢: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感染,3周龄以内的雏鸡发病严重,死亡率极高,成年鸡为慢性,严重影响产蛋;可垂直传播,几乎无法彻底消除。 鸡伤寒:主要危害3月龄以上的成鸡,无季节性,但以春、冬季多发,主要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鸡或污染的饲料、饮水等经消化道水平传播。鸭、鹌鹑、野鸭等也可感染。 鸡副伤寒:主要感染鸡和火鸡,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雏。 临床症状 鸡白痢:多见孵出的鸡苗弱雏,5~7日龄症状明显,有的无症状死亡,怕冷,聚群,两翅下垂,食欲废绝,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便,粪便粘着肛周,排粪困难,呼吸困难。 鸡伤寒:雏鸡的症状与鸡白痢相似,成年鸡精神委顿,羽毛松乱,鸡冠萎缩、苍白,腹泻,粪便黄绿色,急性病例7天左右死亡。 鸡副伤:无明显症状死亡。10日龄后则表现精神委顿,怕冷,毛松,不食,口渴,排水样粪,有的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 病理变化 鸡白痢:一周龄以内的病雏鸡主要可见到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1周龄以上的病雏主要表现肝脏肿大,表面上有“雪花”样坏死灶;肺脏形成灰黄色结节;心肌有灰白色肉芽肿;盲肠可能有柱状“肠芯”;另外,病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中鸡的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其肝脏肿大更为明显土黄色,质地脆弱易碎,肝脏被膜常发生破裂而大量出血,这时可见到腹腔内积聚血凝块,成鸡可见卵巢炎、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鸡伤寒:最急性病例多无明显病变或很轻微。急性发病雏鸡最常见的是肝脏,脾脏和肾脏的红肿。亚急性和慢性病例则肝脏肿大呈铜绿色,有粟粒大灰白色或浅黄色坏死,胆囊肿大并充满胆汁,脾肿大并常有坏死灶心包积液有时发生粘连。肺脏和肌胃也有灰白色坏死灶。 鸡副伤:肝脏肿大,呈古铜色,表面散布有点状或条纹状出血及灰白色坏死灶,肺发生坏死,胆囊肿大,脾脏肿大,表面有斑点状坏死,心包炎,气囊炎,鼻窦炎、肠炎、盲肠内形成“栓子样病理变化”。成鸡有卵巢炎、腹膜炎病理变化。 防治要点 1.通过严格的卫生检疫和检验措施,防止饲料、饮水和环境污染。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种鸡场净化工作,加强卫生消毒,防止孵化感染,可有效防止鸡白痢的发生。 3.加强禽群的饲养管理,保持育雏室、养禽舍及运动场的清洁、干燥,加强日常的消毒工作。 4.出壳雏鸡开食时用敏感抗菌药物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新霉素等饮水或拌料,连续使用3~5天,可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 5.对发病鸡群的治疗最好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选择高敏药物使用,并注意穿梭用药,以避免产生耐药性。

鸡的生理特点

鸡的消化系统 鸡的消化器官在形态、构造和作用上都与家畜有显著不同(图19 )。 ( 1 )口腔、咽、食管和嗦囊 口腔:鸡无齿,上下领形成角质的咏,呈锥形。咏是鸡的采食器官,饲料在口腔停留时间很短,在舌的协助下很快咽下进人食管并在嗦囊中停留。 咽:口腔与咽没有明显的界限,常合称口腔。咽顶壁前部是鼻后孔,后部正中为咽鼓管漏斗,底壁是喉。 图19 鸡的消化器官简图 1 .缘 2 .鼻孔 3 .口腔 4 .气管 5 .食管 6 .嗦囊 7 .腺胃 8 .肝 9 .胆囊10 .肌胃11 .胰12 .十二指肠13 .空肠14 .回肠巧.盲肠16 .直肠17 .泄殖腔18 .法氏囊19 .输卵管20 .卵巢唾液腺:存在于口腔和咽的勃膜下,不发达,含淀粉酶量很少,消化作用不大,只能湿润饲料,便于咽下。食管和嗦囊:食管宽且易扩张,分颈段和胸段,颈段与气管同在颈部偏右侧皮下。食管在胸前口前方形成嗦囊,因此,嗦囊是食管的膨大部。嗦囊的功能是贮存食物,并根据胃的需要有节奏地把食物送进胃内,其分泌液无消化作用,仅起软化食物的作用。 ( 2 )胃鸡的胃有前后两部分,前部为腺胃,后部为肌胃。腺胃呈纺锤形,位于肝左右两叶之间的背侧,前与胸段食管相通,后与肌胃相接,且两者间的私膜形成中间区;腺胃内壁豁膜面上有乳头,是腺体的开口,能分泌胃液,用以消化蛋白质和矿物质;腺胃容积小,食物通过腺胃时,与胃液混合后立即进人肌胃。肌胃是鸡特有的一种消化器官,因其中经常有吞食的沙砾,又称砂囊,位于腹腔左侧、肝后方两叶之间;肌胃的肌肉发达,质地坚硬,收缩力强,内壁是一层类角质膜(中药名为鸡内金),起保护膜的作用;胃内常有砂石,对吞人的食物起机械性磨碎的作用,鸡如果吃不到砂粒,消化能力便降低,所以鸡要经常补喂砂粒。 ( 3 )肠和泄殖腔从胃中出来的酸性食糜在肠内与肠液、胰液、胆汁等混合,因此消化主要在肠内进行,但鸡的肠道短,容积小,食物通过快,这是鸡对营养物质消化率低的原因之一。另外,鸡消化道内无分解纤维的酶,故对粗纤维的消化力差,所以鸡日粮中不能含有过多的粗纤维(一般不超5 % ) ,否则就达不到对营养的要求。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与胃相连且中间夹有胰腺的肠段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分界处是肠段上称为卵黄囊憩室的一个小突起,是卵黄囊柄的遗迹;回肠末端较直,位于两段盲肠之间。消化主要在小肠内进行,小肠中有各种消化酶,能消化各种营养物质,一时难以消化的食物可以逆流到肌胃中继续加工磨碎。

初生雏鸡解剖生理学特点鸡饲养管理

初生雏鸡解剖生理学特点鸡饲养管理 与其他畜禽相比较,初生雏鸡具有独特的解剖生理学特点,根据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措施,对雏鸡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具有特殊意义。 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鸡体温较成年鸡低2℃-30℃,4日龄后开始有所上升,10日龄才接近成年鸡的体温,到20日龄体温调节机能发育逐步完善,才能保持体温处在恒定的状态。如初生雏鸡温度保持不好,达不到雏鸡对外界环境温度的要求,雏鸡不但不能正常生长,而且也难于成活。鸡是恒温动物,在一定环境温度范围内,能保持体温相对恒定,但超出一定的温度范围,鸡体温可随环境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体温随之升高或降低。当体温降低到鸡群中有50%发生死亡时的体温称低限致死体温,反之则称高限致死体温。1日龄雏鸡低限致死体温为15.4~-15.8℃,日龄越小,对低体温耐受力越强,但御寒力则相反,成年鸡在-50℃的环境中能耐受1小时,而1日龄雏鸡IO℃—15℃的环境温度就是致死温度,如果温度是逐步下降,即使25℃的环境,也能使幼雏死亡。初生雏鸡的高限致死体温为45℃-47.8℃。因此,适宜的环境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初生雏鸡腹内有残存未被吸收完的卵黄,在出壳3—5天内雏鸡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剩余卵黄,如雏鸡腹部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充分饮水,有助于剩余卵黄的吸收,能增强雏鸡的体质,提高存活率。尤其对弱雏,适当提高育雏温度更有好处,1—7日龄37℃-36℃。 二.初生雏鸡消化器官容积小发育快 初生雏鸡消化道容积小(尤其是胃),肌胃研磨力弱,消化道又缺乏某些消化酶,消化力差。但初生雏鸡消化器官发育快,各器官的相对重量达到峰值的时间:肌胃为4-5日龄,胰脏为9日龄,小肠为7日龄。成鸡消化道全长(从喙角至泄殖腔)210cm,雏鸡20日龄消化道全长达到85cm,为成鸡的40.5%。在20日龄以内,十二指肠长度增长最快,已达12cm,为成鸡(20cm)的60%。盲肠长度增长最慢,仅为成鸡的28.57%,回肠和空肠长度已达49cm,为成鸡(120cm)的40.8%。 如鸡从小就饲喂磨得很细,缺乏粗纤维和砂石的饲料,肌胃振幅小,收缩力弱,肌胃发育不良,体积小,肌胃腔容积小,使饲料停留于腺胃中,导致腺胃扩张。如误食大量粗纤维或砂石,又可导致肌胃阻塞。因此,雏鸡饲料应有一定粗纤维,但不能过多。 三.初生雏鸡消化道菌群结构尚未定型 禽类肠道某些区域的一些微生物菌数每克粪便可超过1000亿个,菌群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嗜酸性乳酸杆菌,另一类是游离于肠腔的细菌群,如乳酸杆菌成为鸡消化道的优势群体,一些病原菌很难在消化道内定植和增殖。据报道,雏鸡出生后48-60小时,嗉囊、十二指肠中乳酸杆菌急增成为优势菌群,而小肠中段和盲肠较低,7日龄后,乳酸杆菌在整个小肠形成优势,到16日龄形成菌群平衡。盲肠从16-25日龄形成菌群优势,达到菌群平衡。 乳酸杆菌产生的乳酸及其它代谢产物能降低胃肠pH值,抑制肠道病原微生物的增殖,改善鸡体内环境,提高饲料转化率。用乳酸杆菌制剂(如乳酶生等)治疗因菌群失调引起的各种下痢有良好效果。 微生物及其它代谢产物对雏鸡消化道长度没有什么影响,但能使肠壁厚度增加,更多的固有膜伸延到肠绒毛中央,淋巴组织增加,肠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网状内皮细胞数量增加,从而增强肠粘膜抗感染能力和免疫应答力。 因此,严禁滥用抗生素,采用微生态制剂,保持雏鸡消化道正常菌群结构,有利于雏鸡正常生长发育。 四.酶系统发育不充分 初生雏鸡的小肠淀粉酶、胰蛋白酶、胰脂肪酶和糜蛋白酶分泌较少。5日龄后,小肠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方能达到较高水平。鸡的消化道无纤维酶,故雏鸡不能消化利用纤维素。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种的一种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的急性或慢性疾病的总称。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成为禽伤寒,有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 一、如何诊断禽沙门氏菌病 鸡只表现为尖叫、脱水、关节肿、鸡冠萎缩,有时呼吸困难拉白色稀便、水样便;解剖可见卵黄吸收不良、青铜肝、肝脏白色坏死点、盲肠栓子、尿酸盐沉积、白痢结节。 二、禽沙门氏菌病的症状 1、鸡白痢 精神萎顿,缩颈昏睡打堆拥挤。脱水,排白色浆糊状粪便,致肛门周围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出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亡。

本病主要经卵传播,如种鸡场白痢净化不好,雏鸡在胚胎期即感染出壳雏多衰弱并成为传染源散播病原,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每日出现不明原因死亡,死亡持续至28天以后停止。 解剖: 卵黄吸收不良,脐带炎,肾有尿酸盐沉积,心脏、肺脏、肠道有白色白痢结节盲肠有奶酪样栓子。 2、禽副伤寒 表现嗜眠呆立、垂头闭眼、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显著厌食、饮水增加、水样下痢、肛门粘有粪便,怕冷而靠近热源处或相互拥挤。病程约1-4天。雏鸭感染本病常见颤抖、喘息及眼睑肿胀等症状,常猝然倒地而死故有“猝倒病”之称。 本病主要危害1月龄内的幼禽,可造成雏鸡、雏鸭和雏鹅的大批死亡,致死率10%~20%成禽则为慢性或隐性感染。 解剖:

卵黄吸收不良,肠腔干酪样物质堵塞,肝脏白色坏死点肝脏黄染或淤血。 3、禽伤寒 潜伏期一般为4-5天。本病常发生于中鸡、成年鸡和火鸡。在年龄较大的鸡和成年鸡,急性经过者突然停食、精神萎顿、排黄绿色稀粪、羽毛松乱、冠和肉髯苍白而皱缩。体温上升1 -3 ℃,病鸡可迅速死亡,但通常在5-10 天死亡。病死率在雏鸡与成年鸡都有差异,一般为10-50% 或更高些。雏鸡和雏鸭发病时,其症状与鸡白痢相似。 三、如何预防沙门氏菌病 1、用药期间场地、笼舍每日消毒。 2、雏鸡发病,提高鸡舍内温度,尽量减少各种应激,改善通风及 饲养密度保持舍内干燥,切勿潮湿。 3、若解剖肾脏尿酸盐结晶严重,可在饲料中添加玉米,以降低饲 料蛋白含量。

雏鸡的生理特点

雏鸡的生理特点 1、幼雏体温较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 初生雏的体温较成年鸡低2~3℃,4日龄开始慢慢上升,到10日龄时达到成年鸡体温,到3周龄左右,体温调节机能逐渐趋于完善,7~8周龄以后才具有适应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能力。幼雏绒毛稀短,皮薄,早期自身难以御寒。因此,育雏期,尤其是早期要注意保温防寒。 2、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 蛋用雏2周龄体重约为初生时的2倍,6周龄为10倍,8周龄为15倍;肉仔鸡生长更快,相应为4倍、32倍及50倍。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减慢生长速度。雏鸡代谢旺盛,心跳快,每分钟脉搏可达250~350次,刚出壳时可达560次/分,安静时单位体重耗氧量比家畜高1倍以上,雏鸡每小时单位体重的热产量为5.5卡/克体重,为成鸡的2倍,所以既要保证雏鸡的营养需要,又要保证良好的空气质量。 3、幼雏羽毛生长快、更换勤。 雏鸡3周龄时羽毛为体重的4%,4周龄时为7%,以后大致不变。从出壳到20周龄,鸡要更换4次羽毛,分别在4~5周龄,、7~8周龄、12~13周龄和18~20周龄。羽毛中蛋白质含量高达80~82%,为肉、蛋4~5倍。因此,雏鸡日粮的蛋白质(尤其是含硫氨基酸)水平要高。 4、消化系统发育不健全。 幼雏胃肠容积小,进食量有限,消化腺也不发达(缺乏某些消化酶),肌胃研磨能力差,消化力弱。因此,要注意喂给纤维含量低、易消化的饮料,并且要少喂勤添。 5、抵抗力弱,敏感性强。 雏鸡免疫机能较差,约10日龄才开始产生自身抗体,产生的抗体较少,出壳后母源抗体也日渐衰减,3周龄左右母源抗体降至最低,故10~21日龄为危险期,雏鸡对各种疾病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弱,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物质缺乏或有毒药物的过量反应敏感。所以,要做好疫苗接种和药物防病工作,搞好环境净化,保证饲料营养全面,投药均匀适量。 6、雏鸡易受惊吓,缺乏自卫能力。 各种异常声响以及新奇的颜色都会引起雏鸡骚乱不安,因此,育雏环境要安静,并有防止兽害设施。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蛋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 一、蛋鸡代谢旺盛,生长迅速、繁殖率高 初生雏鸡的体温略低,约39.6℃,最低时可达33℃,10天以后体温调节系统趋于完善,维持41-42℃的水平。因此,1周龄的雏鸡要求环境温度为30-34℃,2周龄时要求25-30℃,3周龄时要求20-25℃。对鸡而言,生长过程中最合适的环境温度为15-25℃。成年鸡的体温为41-42℃,比哺乳动物高5℃左右,每分钟呼吸36次,心跳300次左右,代谢十分旺盛。代谢旺盛是鸡寿命短、可利用率高的生命基础,1 只蛋鸡一年可产蛋15-17kg(280-320个蛋),约为其体重的10倍。为确保代谢需要,必须给予丰富的营养物质和能量物质。鸡的饲料配方应尽量达到全面、平衡。另外,对通风换气、环境条件也有较高的要求。 二、蛋鸡怕热怕潮湿、敏感又胆小 鸡没有汗腺,主要依靠呼吸散热来调节体温,因此抗热能力较差,环境温度长期在35℃以上,就有热死的危险。当然,温度过低,一方面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发挥,另一方面会增加饲料消耗,降低经济效益。鸡喜欢温暖干燥的环境,潮湿不利于鸡散热,易引发各种疾病。 鸡的感觉器官较为敏锐,富有神经质,尤其是某些小型蛋鸡品种。任何新的声响、动作、物品等突然出现,都会引起鸡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如惊叫、飞跃、逃跑、炸群等,饲养密度大时,常出现扎堆、压伤压死等,导致蛋鸡停产或易下软壳蛋、无黄蛋、双黄蛋等异常蛋。 三、蛋鸡喜群居,好争斗,爱模仿 鸡的合群性很强,一般不单独行动,刚出壳几天的鸡,就会找群,一旦离群就叫声不止。公、母鸡都有很强的认巢能力,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自动回到原处栖息。同时,拒绝新鸡进入,一旦新鸡来到,便会争斗不止,直到有一方斗败,公鸡尤甚。鸡爱模仿,集约化饲养时,若营养水平、饲养管理技术跟不上,因鸡群密度大,常会造成啄肛、啄羽的习性,各个鸡会纷纷效仿,如不及时采取措施,会有大批啄死的危险。 四、蛋鸡的抗病能力差 鸡的抗病力差表现在多个方面:鸡的肺脏较小,连接有许多气囊,而且体内各个部位包括骨腔内都存在着气囊,彼此连通,从而使某些经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很容易沿呼吸道进入肺、气囊和体腔、肌肉、骨骼之中,所以,鸡的各种传染病大多经呼吸道传播,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后患多,损失大。鸡的生殖道与排泄孔共同开口于泄殖腔,产出的蛋很容易受到粪尿污染,也易患输卵管炎。鸡的体腔中部缺少横隔膜,使腹腔感染很容易传至胸部的重要脏器。鸡没有成形的淋巴结,淋巴系统不健全,病原体在体内的流动传播不易被自身所控制,一旦感染,较易发病。所以,

第五节沙门氏菌病

第五节沙门氏菌病 沙门氏菌病是各种动物由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疾病的总称。临诊上多引起败血症和肠炎为特征,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 不同动物的沙门氏菌病都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对人和动物构成严重威胁,特别是一些沙门氏菌还能因食品污染而造成食物中毒。 病原沙门氏菌属是由一大群血清上相关的兼性厌氧的无芽孢杆菌组成。引起动物和人致病的主要是猪霍乱沙门氏菌、猪副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马流产沙门氏菌、牛病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沙门氏菌、雏沙门氏菌、鸭沙门氏菌、甲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等。 该属细菌菌体两端钝园、中等大小、直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胞、无荚膜,除鸡白痢沙门氏菌和禽伤寒沙门氏菌(鉴别上十分有用)外,都具有周鞭毛,能运动,绝大多数具有菌毛,能吸附于宿主细胞表面和凝集细胞。 本菌需氧、兼性厌氧,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18~24h,形成菌落直径可达2~4mm。鸡白痢、鸡伤寒、猪伤寒、甲型副伤寒等沙门氏菌在肉汤琼脂上生长较贫瘠。菌落较小,仅1mm。S型菌落为圆整光滑湿润和半透明。R型菌落表面干燥,无光泽,边缘不整齐。S型菌在肉汤中呈均匀混浊生长,R型则上液清朗,管底有微量沉淀。猪霍乱菌、肠炎菌等在适宜条件下能形成粘液样菌落。在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1d再放于室温1~2d后,可见菌落外围绕一圈粘液块。 绝大多数的沙门氏菌对糖类发酵时均产气,但伤寒和鸡沙门氏菌不产气。一般不发酵乳糖,大多数菌株发酵阿拉伯胶糖、卫矛醇、鼠李糖、蕈糖和木糖,不发酵肌醇的细菌有甲型副伤寒、猪霍乱、猪伤寒、肠炎、鸭沙门氏菌等。雏沙门氏菌多数菌株不发酵麦芽糖。猪副伤寒菌不发酵甘露醇。大部分沙门氏菌产生硫化氢、但甲型副伤寒、猪伤寒不产生。 本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K抗原和菌毛抗原。沙门氏菌血清定型是用O、H和Vi(K抗原的一种)单因子血清作玻板凝结实验来鉴定待检菌株血清型的。沙门氏菌具有一定的侵袭力,并产生毒力强大的内毒素,细菌死亡后可释放出内毒素,引起宿主体温升高。白细胞数下降,大剂量时导致中毒症和休克。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产生肠毒素,其性质类似于ETEC肠毒素。 本属菌对热、各种消毒药和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水中能存活2~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在冻土可越冬,在潮湿温暖处可生存4~5周,但干燥的地方可存活8~20周。本菌在60℃15min即可杀死。5%石灰酸、2%烧碱水、0.1%升汞液等于数分钟内即可灭活。对胆盐、亚硒酸盐、亚硫酸钠等的抵抗力强于其他肠道菌,故在含有这类物质的增菌液中仍能生长。 本属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随耐药菌株日益增多而越来越低。多数菌株能抵抗青霉素、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林肯霉类、红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等,但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多粘菌素B等尚有较高敏感性。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人、各种家畜和家禽及其它动物均有易感性,幼龄动物较成年动物易感。 2.传染源患病动物及带菌动物是主要的传染源,它们可由粪、尿、乳、流产的

禽沙门氏菌病

禽沙门氏菌病(Salmonellosis avium)——鸡白痢 [2003-11-17] 一、概述 禽沙门氏菌病是一个概括性术语,指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所引起禽类的一大群急性或慢性疾病。沙门氏菌属是庞大的肠杆菌科的一个成员,沙门氏菌属包括了2100多个血清型。在自然界中,家禽构成了沙门氏菌最大的单独贮存宿主。在所有动物中,最常报道的沙门氏菌来源于家禽和禽产品。本属中两种为宿主特异的,不能运动的成员━━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沙门氏菌分别为鸡白痢和禽伤寒的病原。副伤寒沙门氏菌能运动,常常感染或在肠道定居包括人类在内的非常广泛的温血和冷血动物,禽群的感染非常普遍。但很少发展成急性全身性感染,只有处在应激条件下的幼禽除外。诱发禽副伤寒的沙门氏菌能广泛地感染各种动物和人类,因此在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性。人类沙门氏菌感染和食物中毒也常常来源于副伤寒的禽类、蛋品等。随着家禽产业的飞速发展,由于禽沙门氏菌病的广泛散播,已使它成为家禽最为重要的蛋媒细菌病之一。由于这类感染不受国际边界的影响,加之很少有不易感宿主,因而全国范围的控制规划遇到了许多障碍。禽沙门氏菌病是养禽业各个时期的经济问题,从生产到上市。因为正常情况下能运动的沙门氏菌常出现在家禽与家禽产品中,因此,它们是那些让公共卫生领域的人们所感兴趣的问题。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本病特征为幼雏感染后常呈急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成年鸡感染后,多呈慢性或隐性带菌,可随粪便排出,因卵巢带菌,严重影响孵化率和雏鸡成活率。 (一)病原学鸡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禽类感染。鸡白痢沙门氏菌具有高度宿主适应性。本菌为两端稍圆的细长杆菌(0.3~0.5um×1~2.5um),对一般碱性苯胺染料着色良好,革兰氏阴性。细菌常单个存在,很少见到两菌以上的长链。在涂片中偶尔可见到丝状和大型细菌。本菌不能运动,不液化明胶,不产生色素,无芽胞,无荚膜,兼性厌氧。分离培养时应尽量避免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因为某些菌株特别敏感。沙门氏菌在下列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如营养肉汤或琼脂平板。在普通琼脂、麦康凯培养基上生长,形成圆形、光滑、无色呈半透明、露珠样的小菌落。在外界环境中有一定的抵抗力,常用消毒药可将其杀死。 (二)流行病学各种品种的鸡对本病均有易感性,以2~3周龄以内雏鸡的发病率与病死率为最高,呈流行性。随着日龄的增加,鸡的抵抗力也增强。成年鸡感染常呈慢性或隐性经过。 火鸡对本病有易感性,但次于鸡。鸭、雏鹅、珠鸡、野鸡、鹌鹑、麻雀、欧洲莺和鸽也有自然发病的报告。芙蓉鸟、红鸠、金丝雀和乌鸦则无易感性。 一向存在本病的鸡场,雏鸡的发病率在20%~40%左右,但新传入发病的鸡场,其发病率显著增高,甚至有时高达100%,病死率也比老疫场高。?本病可经蛋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 (三)临床症状本病在雏鸡和成年鸡中所表现的症状和经过有显著的差异。 雏鸡雏鸡和雏火鸡两者的症状相似。潜伏期4~5d,故出壳后感染的雏鸡,多在孵出后几天才出现明显症状。7~10d后雏鸡群内病雏逐渐增多,在第二、?三周达高峰。发病雏鸡呈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稍缓者表现精神萎顿,绒毛松乱,两翼下垂,缩头颈,闭眼昏睡,不愿走动,拥挤在一起。病初食欲减少,而后停食,多数出现软嗉症状。同时腹泻,排稀薄如浆糊状粪便,肛门周围绒毛被粪便污染,有的因粪便干结封住肛门周围,影响排粪。由于肛门周围炎症引起疼痛,故常发生尖锐的叫声,最后因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而死。

鸡的生理特征

鸡的生理特征 养鸡户只要认真掌握鸡的生理习性,顺着鸡的“脾气”给予应有条件,就可发挥鸡的良好遗传优势,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促进鸡群的健康,科学养殖增加效益。 1.鸡易受惊,抗应激能力差:鸡舍内外的突然异声或鸡舍的猫、鼠、蛇等物,极易引起鸡群的“应激反应”,从而影响鸡的生产性能,所以要保持安静的饲养环境。 2.鸡只有日龄性换羽而没有季节性换羽:雏鸡从长绒毛到长扇羽后,仅在开产前有零星脱羽象征开产外,成年鸡不再自然换羽。 3.小鸡怕冷,成鸡怕热:孵化出壳雏鸡的保温能力弱,而雏鸡正常体温又比成鸡体温低3℃,因此,低温期雏鸡易“打堆”取暖,所以必须做好育雏保温工作。随着日龄的增加,体温日趋稳定而全身密披羽毛又无汗腺,故成年鸡怕热,应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也由于鸡正常体温比猪、牛等高,所以它们之间的病不易互相传染。 4.鸡对光十分敏感:鸡舍无光线便停食,因此,育成期控料必须与控光相结合,以防超重。产蛋初期起逐渐延长补光时间,促进光线对鸡脑垂体后叶的刺激,导致卵巢机能活动,有利产蛋率上升。但控光、补光都要有计划,绝不可紊乱,用强光刺激毫无好处。 5.鸡消化功能特异性:鸡没有牙齿和软腭、颊,在啄料和饮水时,靠仰头进入。因此,料、水槽设置要妥当,防料水溢出。消化食料靠肌胃强有力收缩挤碎,所以要定期添喂砂粒。鸡肠道内容物呈微酸性,有利于有益微生物繁殖,应防范饲料发霉变质而不利正常消化吸收。饲料在鸡体内停留时间短,再加上在肠道有益菌的作用,所以鸡粪蛋白质反而超过原饲料。 6.鸡生殖功能特异性:公鸡有互斗性,母鸡间有啄癖性,因此要适时断喙。公鸡的交配器官短,交配动作快,所以笼养和网上养种鸡的底板要坚固,有利于提高受精率。母鸡的产蛋间隔为24小时,15小时后一般不产蛋。

11-18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陈光芬(西昌华宁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西昌615000) 摘要:为了更有效的防控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笔者调查了西昌市某养鸡户的病鸡之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病原菌高敏的药物对病鸡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该病为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使用病原菌敏感的药物灵先锋及拜诺欣对病鸡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此外,笔者还提出了该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对减少该病的发生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均具有较大的价值。 关键词:雏鸡白痢;沙门氏菌病;诊断;防控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n Pullorum Disease Salmonellosis in Chicken Cheng Guang-fen (Hua Ling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Xi Chang ,Si Chuan,615000) Abstract:For more effective prevention pullorum disease salmonellosis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sick chicken of a chicken farm in Xichang. The clinical symptom and pathological change of sick chicken were inspected,pathogenic bacteria was separated and identified ,and sick chicken were treated with high sensitive dru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pullorum disease salmonellosis, the sick chicken were cured with Linxianfeng and Bailuoxin. In addition, composi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were introduced by author, these measures could decrease disease incidence and economy loss caused by pullorum disease. Key words: Pullorum disease ; Salmonellosis;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雏鸡白痢是由沙门氏菌杆菌引起雏鸡的一种多发、常发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是通过种蛋或孵化等途径感染所致[1],目前该病在南方某些地区的土杂肉幼雏鸡中发病有加重的趋势,个别的病例发病率可达到50%以上,死亡率高达20%以上。该病对1-3周龄的雏鸡危害较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病雏鸡以急性死亡、败血症、拉白色稀便及糊肛为主要特征[2],严重影响着育雏成活率及鸡群质量,给土杂肉鸡的养殖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对实践中具体病例的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诊断、药物防治和预防措施等方面做一概述,供广大养殖户和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 1.发病情况 四川省西昌市的一肉鸡育雏养殖户于2010年6月18日购进土杂肉苗鸡6800只,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