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中国环境政策的渐进发展历程-精品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环境正义理论下我国环境政策探究

【第一章】我国环境政策的正义性改进分析绪论

【第二章】中国环境政策的渐进发展历程

【3.1】国内环境正义在环境政策优化中的体现

【3.2 3.3】国际与代际环境正义在环境政策优化中的体现

【第四章】环境正义下中国环境政策优化的实现途径

【结论/】我国环境政策正义关怀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2. 中国环境政策的渐进发展历程

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至今 65 年来,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从无到有,环境保护意识由弱渐强。随着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和环境问题的不断变化,环境保护政策同样随之逐步完善。中国环境政策的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从 1949 年建国到 1978 年,这一时期中国环境保护意识逐渐觉醒,环境问题开始出现,环境政策也开始从最初的对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开始向防治污染和环境保护过渡,为之后的环保事业打下基础;第二阶段即是从 1978 年开始到 2003 年,1978 年中国将环境保护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启了我国环境保护法制工作的进程,这二十多年间,中国完成现行涉及环境保护相关法律中绝大部分的制定和颁布,并逐步从污染治理扩展到源头控制,实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是环保事业质的飞跃;第三阶段从 2003 年至今,2003 年中共中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从单纯的防污治污扩展到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建设。

2.1. 环保之初:自然关怀(1949-1978)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历经长期战争,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加之当时国内外形势,国家的主要任务便落在了巩固政权和经济建设。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普遍穷困,百姓的首要目标是改善生活条件,脱离贫困,所以也很难形成环境意识。因此,不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个人层面,建国初期,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都处于边缘地带。于是在大建设中出现了自然资源使用不合理和工业三废任意排放等问题,使得恢复经济的同时自然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比如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的大炼钢运动,由于当时钢铁产量是一国工业化程度的代表,所以为了快速发展经济,国家提出“以钢为纲”的重工业发展方针,大修中小炼钢炉,发动群众运动,号召土法炼钢。但钢铁冶炼需要很复杂的程序以及相关尾料的处理设备,这在当时都是不具备的,于是就不可避免存在不合理开采和不充分利用,造成了铁矿资源的浪费,并且相关工业垃圾的随意排放,尤其是土法炼钢,不仅质量达不到要求,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冶炼废料的直接排放也会环境造成了不小的破坏。

虽然在当时中国并没有完整的环境保护理念,党和国家在这一时期还是制定了一些保护森林,保护水土资源,处理废水污水等相关的环境政策,对当时的自然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也为今后环境保护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