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中药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中药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一、内科用药

所含西药成分中成药名

1.抗感冒药

对乙酰氨基酚强力感冒片(强效片)、抗感灵片马来酸氯苯那敏贯黄感冒颗粒

乙酰水杨酸菊蓝抗流感片

乙酰水杨酸+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 金羚感冒片、速克感冒片(胶囊)安乃近+马来酸氯苯那敏重感冒灵片

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咖啡因+异戊巴比妥新复方大青叶片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扑感片、贯防感冒片、速感宁胶囊、银菊清解片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 速感康胶囊、维C银翘片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感冒宁胶囊(冲剂)、感特灵胶囊、复方感冒片、感冒安片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吗啉胍感冒清片、治感佳片

2.补虚药

维生素E 力加寿片、参芪力得康片、抗脑衰胶囊维生素E+维生素A 益康胶囊

维生素E+维生素B1 脑力宝丸

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 维尔康胶囊

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C+盐酸普鲁卡因+

苯甲酸+亚硫酸钾+磷酸二钙

玉金方胶囊(片)

谷维素+维生素B6 更年舒片

谷维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 更年宁胶囊

左旋延胡索乙素复方酸枣仁胶囊

硫酸亚铁健脾生血颗粒、维血康糖浆

3.降压药

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珍菊降压片

4.消化用药

碳酸氢钠+氧化镁复方田七胃痛片(胶囊)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神曲胃痛片(胶囊)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重质碳酸镁复方陈香味片

碳酸氢钠+碳酸镁活胃胶囊(散)

碳酸氢钠+碳酸镁+氧化镁+次硝酸铋陈香白露片

碳酸氢钠+硅酸镁胃宁散(心痛口服液)

氢氧化铝+氧化镁+次硝酸铋正胃片

硫酸铝+次硝酸铋+三硅酸镁复方猴头冲剂

碳酸钙珍黄胃片

甲氧苄氨嘧啶痢特敏片、消炎止痢灵片

呋喃唑酮+甘珀酸钠+盐酸小檗碱谷海生片

维生素U+硫酸阿托品+氢氯噻嗪+盐酸普鲁卡因溃疡宁片

二、五官科用药

所含西药成分

中成药名

马来酸氯苯那敏 鼻舒适片、鼻炎康片、康乐鼻炎片、苍鹅鼻炎片

三、儿科用药

所含西药成分

中成药名

安乃近 小儿解热栓 碳酸氢钠 婴儿散胶囊 盐酸左旋咪唑 复方鹧鸪菜散 氯化铵 小儿止咳糖浆

对乙酰氨基酚

临江风药、复方小儿退热栓 维生素D2、葡萄糖酸钙 龙牡壮骨颗粒

所含西药成分

中成药名

5.糖尿病药

格列本脲

消渴丸、消糖灵胶囊 6.止咳、平喘、化痰药 咖啡因 痰咳净散 马来酸氯苯那敏 咳特灵片(胶囊) 氯化铵

舒咳枇杷糖浆 盐酸依普拉酮+甲氧苄啶+磺胺林 消痰咳片 盐酸麻黄碱+酒石酸锑钾 镇咳宁糖浆 盐酸麻黄碱+碳酸钙 消咳宁片 盐酸溴己新 消咳散 盐酸氯苯那敏

芒果止咳片 盐酸氯苯那敏+盐酸去氯羟嗪 海珠喘息定片 盐酸异丙嗪 咳喘膏、化痰平喘片

盐酸麻黄碱+氯化铵 安嗽糖浆、苏菲咳糖浆、舒肺糖浆、 散糖宁糖浆、天一止咳糖浆、咳痰清片 7.心脑血管药 维生素C+氯贝酸铝 脂降宁片 维生素C+异去氧胆酸 冠通片 维生素C+碳酸氢钠 脉络通颗粒 氢氯噻嗪

脉君安片 8.肝胆用药与理气、理血药

胆酸钠 胆益宁(肝胆用药) 硫酸亚铁 心血宝胶囊(理气、理血药) 碳酸钙 复方五仁醇胶囊(肝胆用药)、 妇科十味片(理气、理血药)

四、外用药与其他类用药

所含西药成分中成药名

呋喃唑酮坤净栓

盐酸苯海拉明蜈蚣追风膏

此没食子酸铋化痔栓

对乙酰氨基酚腰息痛胶囊(其他类用药)

马来酸氯苯那敏骨友灵贴膏

呋喃西林海呋龙散

克仑特罗止咳灵气雾剂

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消痔灵注射液(其他类用药)

吲哚美辛新癀片(其他类用药)、盆炎清栓

维生素E 强力康颗粒(其他类用药)

维生素E+维生素A+甲氧苄啶克痤隐酮乳膏

呋喃西林+氧化钙+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伤可贴

盐酸苯海拉明+盐酸普鲁卡因麝香活血化瘀膏

盐酸苯海拉明+水杨酸甲酯筋骨宁膏

盐酸苯海拉明+盐酸麻黄碱复方鼻炎膏

苯甲酸+水杨酸顽癣净

氧化锌+磺胺二甲嘧啶烂耳散

黄连素+核黄素障翳散

含格列本脲成分中成药:消渴丸、消糖灵胶囊

含安乃近成分中成药:小儿解热栓、重感冒灵片

含病毒灵成分中成药:感冒清片、治感佳片

含吲哚美辛成分中成药:新癀片(其他类用药)、盆炎清栓

含氢氯噻嗪成分中成药:溃疡宁片、珍菊降压片

含阿司匹林成分中成药:菊蓝抗流感片、金羚感冒片、速克感冒片(胶囊)、筋骨宁膏(水杨酸甲酯)、顽癣净(水杨酸)

含盐酸麻黄碱成分中成药:镇咳宁糖浆、消咳宁片、安嗽糖浆、苏菲咳糖浆、舒肺糖浆、散糖宁糖浆、天一止咳糖浆、咳痰清片、复方鼻炎膏

含扑尔敏成分中成药歌诀:

强力感冒抗感灵、临江风药小儿退、复方大青扑感片、贯防感冒速感宁、银菊清解速感康、维C银翘感冒宁、复方感冒感特灵、感冒安片感冒清、治感佳片无腰痛、贯黄感冒鼻舒适、康乐鼻炎鼻炎康、苍鹅鼻炎咳特灵、金羚感冒速克感、芒果止咳海珠定、重感冒灵骨友灵

中药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一、内科用药 所含西药成分中成药名 1.抗感冒药 对乙酰氨基酚强力感冒片(强效片)、抗感灵片马来酸氯苯那敏贯黄感冒颗粒 乙酰水杨酸菊蓝抗流感片 乙酰水杨酸+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 金羚感冒片、速克感冒片(胶囊)安乃近+马来酸氯苯那敏重感冒灵片 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咖啡因+异戊巴比妥新复方大青叶片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扑感片、贯防感冒片、速感宁胶囊、银菊清解片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维生素C 速感康胶囊、维C银翘片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咖啡因感冒宁胶囊(冲剂)、感特灵胶囊、复方感冒片、感冒安片 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盐酸吗啉胍感冒清片、治感佳片 2.补虚药 维生素E 力加寿片、参芪力得康片、抗脑衰胶囊维生素E+维生素A 益康胶囊 维生素E+维生素B1 脑力宝丸 维生素E+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C 维尔康胶囊 维生素E+维生素B1+维生素C+盐酸普鲁卡因+ 苯甲酸+亚硫酸钾+磷酸二钙 玉金方胶囊(片) 谷维素+维生素B6 更年舒片 谷维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 更年宁胶囊 左旋延胡索乙素复方酸枣仁胶囊 硫酸亚铁健脾生血颗粒、维血康糖浆 3.降压药 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珍菊降压片 4.消化用药 碳酸氢钠+氧化镁复方田七胃痛片(胶囊)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神曲胃痛片(胶囊) 碳酸氢钠+氢氧化铝+重质碳酸镁复方陈香味片 碳酸氢钠+碳酸镁活胃胶囊(散) 碳酸氢钠+碳酸镁+氧化镁+次硝酸铋陈香白露片 碳酸氢钠+硅酸镁胃宁散(心痛口服液) 氢氧化铝+氧化镁+次硝酸铋正胃片 硫酸铝+次硝酸铋+三硅酸镁复方猴头冲剂 碳酸钙珍黄胃片 甲氧苄氨嘧啶痢特敏片、消炎止痢灵片 呋喃唑酮+甘珀酸钠+盐酸小檗碱谷海生片 维生素U+硫酸阿托品+氢氯噻嗪+盐酸普鲁卡因溃疡宁片

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

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以相同或不同给药途径给予,而使药物作用与效应发生的变化。变化的结果可能使疗效增强或不良反应降低或消失;也可能使疗效降低和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利用药物相互作用,除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外,也可进行药物中毒的解救,防止耐药性的出现,因而受到众多医药工作者甚至用药者个人的关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是一种应当持续不断、逐渐广泛深入开展的工作,对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有效地联合用药极为重要。目前,随着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兴起,中西药物联合并用的机率越来越高。中西药物联合组方的制剂不断问世,剂型日益增多,儿童给药困难更大,指导家长安全合理有效地用药,也是医药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因此,探讨中西药物联用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临床用药中的中西药相互作用。 1.药物相互作用分类 1.1 按药效学分类 其本质属于药理的配伍变化,主要指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加、协同、拮抗。中西药之间的相互作用,同西药间的相互作用一样,也可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中西药的协同作用是临床用药所追求的,如猪苓、泽泻有利水渗湿作用,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因此,猪苓、泽泻与双氢克尿噻、速尿合用有协同作用。枳实能松弛胆道括约肌,有利于庆大霉素进入胆道,使其抗感染作用增强。拮抗作用的机会也很多,不但使药效降低,而且还可出现不良反应,甚至诱发某些药源性疾病。例如:抗感冒新药白加黑中黑片有效成分之一盐酸苯海拉明,属于抗组织胺药。中成药维C银翘片中也含有抗组织胺药扑尔敏,若合用或与其他抗组织胺药(感冒通,康泰克)合用,会使药量增加,加重抗组织胺症状,嗜睡、头痛、头晕,甚至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 甘草、鹿茸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呈水钠潴留和排钾效应,还能促进糖原异生,加速蛋白质和脂肪的分解,使甘油、乳酸及各种成糖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与水杨酸钠合用,能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的发病率,与强心甙类西药同服,可加重其毒性反应,与降糖药胰岛素、D860、优降糖等同服时,能产生相互拮抗,减弱降糖药的效应,与西药双氢

中药中成药有什么区别

中药中成药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喜欢得病看中医,吃一些中成药,大家对于中药中成药了解多少呢,很容易把这两种概念混在一块的,对于中药中成药有哪些方面的区别呢,其实两者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把两个概念混在一起的话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下面就给大家普及一下中药中成药的知识,了解一下它们的区别。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制剂加工制成各种不同剂型以利于应用的中药制品。包括丸、散、膏、丹各种剂型。简单的理解阿,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制成的,不是化药那样合成的,这是第一。 其次,它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制成的,没有中医药理论的指导就不能成为中成药。你需要把它的概念拆开理解,这样比较容易另外,它包括丸散膏丹但不仅限于这些,也包括片

剂、针剂、胶囊剂、贴剂等等现代的剂型。 中药主要由植物药(根、茎、叶、果)、动物药(内脏、皮、骨、器官等)和矿物药组成。因植物药占中药的大多数,所以中药也称中草药。平和的药物。三国魏嵇康《养生论》:“故神农曰:‘上药养命,中药养性’者,诚知性命之理,因辅养以通也。”晋张华《博物志》卷七:“中药养性,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宋徐铉《题庙》诗:“常嗟多病嫌中药,拟问真经乞小还。” 很多中草药的疗效不但经受住了长期医疗实践的检验,而且也已被现代科学研究所证实。有些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和分子结构等也已经全部或部分地研究清楚。例如麻黄平喘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常山治疟的有效成分常山碱、延胡索止痛的主要成分四氢掌叶防己碱(延胡索乙素)、黄连和黄柏止痢的主要成分小蘖碱(黄连素)、黄芩抗菌的主要成分黄芩素、大黄泻下的有效成分番泻甙等等。为了保证药物的疗效,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于药物的栽培、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方面,也都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很多药店都会卖中成药,因为中成药是一种现成的药品,中药的概念是广义的,其中包括的内容是很多的,而且中成药也

含有西药成分中成药药学监护

内蒙古中医药 摘要:目的:探究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应用的合理性,开展药学监护,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搜集到的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案例。结果:开展药学干预,使临床上中西联合用药更趋于安全、合理。结论:药学监护是合理用药的重要保证,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关键词:西药成分;中成药;药学监护 中图分类号:R4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2-0054-02 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药学监护 侯英鸽* *山西省运城市中心医院(044000) 2011年11月26日收稿 目前在药学领域对药学监护的探究越来越多,作为一项重要的医疗防治工作其在临床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个概念由美 国学者Hepler 和Strand 在10年前提出后, 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士的认可并逐渐贯彻于药品监管的各环节中[1]。以往药师都是在幕后默默地工作,与患者的接触非常少,大家对药师的理解大多为“调配药品的医生”,而今随着临床药学的出现,药师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临床工作中来,为患者用药的安全负责任。临床上很多医疗事故出现的原因大多都不是药物本身造成的,而是对中西药的联合应用缺乏必要的经验,造成了处方分析的不当,由此造成了给药的不合理性,最终导致医疗事故,所以药学方向的改革必须 以安全、 有效、优质和低耗为目标,谨慎对待中西药合用的每一个环节。 本文对所收集到的若干种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从药学监护的角度客观评价此类药物的实际应用,为提高其使用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1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示例 消渴丸:格列苯脲2.5毫克/10粒;脉君安片:氢氯噻嗪1.5毫克/片;强力感冒片:对乙酰氨基酚;化痰平喘片:氢氯噻嗪1毫克/片。2含西药的中成药的药学监护2.1含西药的降糖中成药:像消渴丸、消糖灵这一类的降糖中成药中含有格列吡嗪(西药),药理作用为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增加对糖的利用,同时对肝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起到抑制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餐后血糖过高和抑制患者空腹血糖。服用量为每次2.5毫克,每日3次,服用过量会导致低血糖。由于其副作用,所以禁止用于磺胺过敏、白细胞减少患者和孕妇,同时甲亢、肝肾异常者也不宜服用。消渴丸含有的格列吡嗪不能与酒精同服,同服时 会导致头晕、 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患者在服用期间绝对禁止饮酒,若患者同时服用胰岛素、氯霉素、保泰松、丙磺舒、苯妥英钠和氢氯噻嗪利尿药等可增加血糖水平,要注意防止低血糖的发生,与香豆素类抗凝剂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随时调整用量[2]。含有小檗碱的中药和胡柚会影响格列吡嗪的代谢,使用时也要充分考 *江苏省无锡市中医医院(214001) 2011年11月2日收稿 摘要:对传统中药膏方的制备改进进行探讨。关键词:中药;膏方;制备 中图分类号:R283.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02-0054-01 关于中药膏方制备的探讨 张敏娟* 传统的中药膏方即为煎膏剂或膏滋,以前的概念是将药材加 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炼蜜制成的稠厚半流体制剂。但随 着时代的发展,膏方的成分、 制备、性状、包装等都有了较大的变化,膏方也在人们的防病治病、 强身健体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故笔者在此对膏方的一些制备内容作一简单的探讨,具体如下。1膏方的成分 传统制备膏方都要用蜂蜜或糖,因为它们既有矫味作用,还有一定的滋补调理作用,有利于治疗慢性病。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一些疾病的认知度增加,目前对有些病人就不能用蜂蜜或糖来制作,如对糖尿病患者就不合适,对一些有减肥意识 的人也不适用,可用甜菊糖来代替,起矫味作用。 阿胶、龟板胶、鹿角胶等原来是膏方制备的常用品,但对于一些如高血脂、高胆固醇等营养过剩的患者,也不宜过多服用,所以在制备膏方时可不加胶类,制备成清膏或素膏。2膏方的制备 以前制备膏方习惯用火来加热煎煮浓缩,后来逐渐改进为用 夹层蒸气锅,具有受热均匀、 不易焦化的优点。目前,又发展为用煎药机来煎煮中药,再进行收膏。关键是要掌握各种加热方法的特点及原理,充分利用它们的优点,扬长避短,灵活掌握,就能制备出好的膏方。 传统的膏方为半流体状制剂,服用时需要加水冲服。为了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一种块式嚼服型膏方,它的制备流 程为:中药煎煮、 去渣浓缩、加胶烊化、加放辅料、收膏、凉膏冷却(凝膏)、切膏、包装。它具有口感好、易服用、贮存稳定性好的特点。 3膏方的包装 半流体状膏方习惯放入陶瓷罐或不锈钢容器中存放,它的缺 点是不密封,易产生细菌污染,如贮存不当较易使膏方变质。 目前有一种袋式小包装膏方,它是将半流体状的膏方趁热通过分装机 装入包装袋,具有剂量准确、 携带服用方便、保存性好的优点,但一般的分装机只能用于清膏,不能用于有辅料颗粒的膏方。最近市场上又推出了一种新的包装机,可用于有辅料的膏方,将胡桃肉等适当粉碎后即可分装。块式嚼服型膏方一般先装入塑料袋,外加纸盒包装。4制备的注意事项 在中药煎煮前,一定要预先浸泡,使中药的有效成分能尽量煎出。煎液要去渣处理,否则膏方成品有泥沙感,质地不细腻。浓缩收膏时要不断搅拌,尽量减少锅壁上的粘附,提高得率。要注意膏方的稠度,如收膏太嫩,含水量高,细菌易繁殖,膏方易变质。如果是用袋式小包装包装,那收膏的稠度要比一般膏稍稠一些,这样利于机器分装。出膏时装入清洁干净的容器内,先不加盖,用干净纱布将容器口遮盖上,进行凉膏,待冷却后,再加盖,放入阴凉 处。有些如冬虫夏草等贵重药材尽量在临近收膏结束前加入, 以减少锅壁上的粘附损失。 总之,制得的膏方成品应质地细腻,稠度适宜,无浮沫,无酸败和霉变;取膏方5g ,加热水200ml ,搅拌使溶化,放置3分钟后 观察,不得有焦屑、 药渣等异物(辅料颗粒除外);另外,要符合微生物限度检查的要求。 综上所述,中药膏方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必须应用现代的先进技术及设备,制备出高质量的中药膏方,并不断创新,使传统的中药膏方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54

实用药物手册(中成药)

中成药 1内科类 1.1 呼吸系统用药 药物通用名痰咳净片 [ 成份]桔梗、远志、苦杏仁、甘草、五倍子、冰片等。 [功能与主治] 通窍通气、消炎镇咳、促进排痰。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胸闷、咽喉炎、肺气肿等所引起得咳嗽多痰、气促气喘等症。 [用法与用量]含服:一次0、2g,一日3~6次。 [注意事项]不宜吞服,孕妇慎用。 [制剂规格] 含服剂:0、2g×24片/盒。 药物通用名固本咳喘片 [ 成份]人参、川贝母、五味子、细辛、白芥子等。 [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健脾补肾。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等。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制剂规格] 片剂:15片×3板/盒。 药物通用名恒制咳喘胶囊 [ 成份]法半夏、红花、生姜、白芨、佛手、甘草、紫苏叶、薄荷、香橼、陈皮、红参、西洋参、砂仁、沉香、丁香、豆蔻、肉桂、赭石(煅)。 [功能与主治]镇痰化咳。用于咳嗽痰饮、胸满痞闷及慢性支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4粒,每日2次。 [制剂规格] 胶囊剂:0、25g×24粒/盒。 药物通用名桂龙咳喘宁胶囊 [ 成份]桂枝、龙骨、半夏、黄连等。 [功能与主治]止咳化痰、降逆平喘。用于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心病等咳喘病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成人每次5粒,小孩1岁一粒,2岁二粒,3~7岁三粒,八岁以上按成人剂量服用,每日2~3次。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一月为一疗程,可连服1~2个疗程,以减少或防止复发。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酒、烟、猪肉与生冷食物。 [制剂规格]胶囊剂:0、3g×50粒/瓶。 药物通用名蛇胆川贝胶囊 [ 成份]三蛇胆汁、川贝、半夏、枇杷叶、桔梗、薄荷等。 [功能与主治]清肺、止咳、除痰。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2粒,每日2~3次。 [注意事项] 偶可引起药疹、急性喉头水肿。对于风寒咳嗽、痰湿犯肺、身体素弱之咳嗽或久咳不已、大便溏泄得患者禁用。 [制剂规格]胶囊剂:12粒/盒。 药物通用名一清胶囊 [ 成份] 大黄、黄芩等。 [功能与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及化瘀止血作用。用于热毒所致得身热烦躁、目赤口疮、咽喉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还可用于热盛迫血妄行所致吐血、咯血、鼻血、大便潜血及痔疮出血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次2粒,每日3次。

论中药与西药的区别[1]

论中药与西药的区别 摘要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中药与西药有莫大的区别,简单的说西药和中药主要差别是西药是一种提取药物,中药是不提取配出的药,西药是直接吃,中药是要熬的,除此之外,中药与西药之间的差别还有很多。 一、中药与西药饮食禁忌的区别 (一)西药饮食禁忌 1、服黄连素、四环素类、红霉素、复合维生素B、铁剂、利福平、潘生丁、胰酶、淀粉酶、胃蛋白酶、乳酶生等时忌饮茶,因茶叶中的鞣酸会与上述药物发生反应而降低药效。 2、服四环素类药、红霉素、灭滴灵、甲氰咪胍时,应忌食牛奶、乳制品、黄豆制品、黄花菜、黑木耳、海带、紫菜等。这些食物中的钙离子可与以上药物发生反应,生成难以溶解的结合物而降低药效。 3、服磺胺类与碳酸氢钠时,不宜食酸性水果、醋、茶、肉类、禽蛋类等,否则容易因磺胺类药物在泌尿系统形成结晶而损害肾脏,或降低碳酸氢钠的药效。 4、服优降宁等降压药时,不宜吃动物肝脏、鱼、奶酪、巧克力、香蕉、脑鱼、豆腐、扁豆、牛肉、香肠、葡萄酒等。因优降宁能抑制单胺氧化酶,若同时吃以上食物可引起血压升高,甚至发生高血压危象和脑出血。 5、服激素类及抗凝血药物期间,忌食动物肝脏,以免激素失效。

6、服异烟肼时不宜同时吃鱼类。因鱼类含有大量组氨酸,它在肝脏变成组织氨,异烟肼能抑制组织胺的分解而使其在体内堆积发生中毒,出现头痛、头晕、结膜出血、皮肤潮红、心悸、面部麻胀等症状。 7、服氨基比林及索密痛、优散痛、安痛定,散利痛等含氨基比林药物时忌食腌肉,以防药中的氨基与腌肉中的亚硝酸钠生成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⑻服维生素C时不宜吃猪肝。猪肝中含有丰富的铜,铜的存在会使维生素 C氧化为去氢抗坏血酸,使维生素C失效。 8、服维生素K时不宜同时食富含维生素C的山楂、辣椒、鲜枣、茄子、芹菜、西红柿、苹果等,因维生素C能分解,破坏维生素K,减弱其药效。(二)中药饮食禁忌 1、宜少食豆类、肉类、生冷及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病人的肠胃负担,影响疾病恢复。脾胃虚的病人,更应少食该类食物。热性疾病应禁食或少食酒类、辣味、鱼类、肉类等,因酒类、辣味食物性热,鱼类、肉类食物有腻滞、生热、生痰作用,食后助长病邪,使病情加重;服解表、透疹药宜少食生冷及酸味食物,因冷物、酸味均有收敛作用,会影响药物解表透疹功效;服温补药时应少饮茶,因茶叶性凉,能降低温补脾胃的效能;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前后,不宜喝茶,更不能用茶水送服这些药物。 2、服清热凉血及滋阴药物时,不宜吃辣物。中医辨证为热证的病人(如便秘、尿少、口干、唇燥、咽喉红痛、舌干红、苔光剥等症状),吃辣的食物会加重热象,从而抵消清热凉血药(如石膏、银花、连翘、山栀、生地、丹皮等)及滋阴药(如石斛、沙参、麦冬、知母、玄参等)的作用。 3、服用甘草、苍耳、乌梅、桔梗、黄连、吴茱萸忌食猪肉;服地黄、首乌忌食葱、蒜、萝卜;服丹参、茯苓忌食醋;服苍术、白术忌食桃、李;服土茯苓、使君子忌饮茶;服荆芥忌食虾、蟹等海鲜;服厚朴忌食煎炒豆类;服人参、党参忌食萝卜,因萝卜有消食、化痰、通气的作用,而人参、党参是滋补性药物,这样一补一消,作用就抵消了。

中药和西药同服 要间隔半小时分开吃

中药和西药同服要间隔半小时分开吃 平常生活中,同时服用中药和西药的情况极为常见。专家对此提醒患者:为了尽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副作用,不提倡联合用药,如果需要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最少也要间隔半小时以上,以免药物相互作用。 遵循医生用药 对大多数药物,如果医师无特别嘱咐,一般在饭后两小时左右服用,通常需一天口服二次。而病情较重、较急者,医师也会指示患者每隔四小时左右服药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药力持续,有利于更快地缓解症状、减轻病情。 中西药相冲同服应相隔半个小时 但对于中药与西药同时服用情况,从临床经验看,应相隔半小时服用。因为大部分西药开始被身体吸收约需半小时左右,经新陈代谢后对中药的影响很小。相反有些中药,如医治伤风、感冒的药材,其药性发挥会较快,同样约半小时后可吃其他药。如果是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药处方,相距时间应再适当延长一些。 中西药相冲的情况,对于长期病患来说威胁会更大一些,因为像哮喘、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者,或长期需药物抑制病情的患者,除了需要定期服用西药外,多会选择中医药治疗、调理。两药相撞后,有可能相互抵消了功效,或令药性过猛,产生不良副作用。 服药时间有讲究 不论是中药还是西药,在服用时间上都颇有讲究。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呈现明显的生物节律性,不同时间服药,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要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同时让不良反应降至最低,就必须掌握最佳的服药时间。 1、首先,在用药前请仔细阅读说明书或取药时仔细聆听药师的提示。通过餐前餐后间隔给药、服中西药间隔半小时的原则既能增强药物的有效性,又可以减少药物的相互作用。 2、其次,可参考“时辰药理学”,针对病情选择最佳给药时间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作用,尽可能降低毒副作用。例如氢氯噻嗪宜在7点服用,不良反应最少;呋噻米于10点服用,作用最强;地高辛在8—10点服用,血药浓度低,但生物利用度和效应最大,下午2—4点给药,则血药浓度高而生物利用度低,暴风雪和气压低时,人体对强心苷的敏感性显著增强,这种情况下用药剂量应减少,否则容易发生中毒等不良反应。 这些中药、西药不能一起服用 有些中西药不能同时服用,服用时一定要引起注意,否则可能产生一些毒副反应。 1、抗菌素类与神曲、豆豉、山楂类 这些中药有抑制微生物及酶的作用,不宜同时服用。 2、四环素与牛黄解毒片

含西药成分的感冒类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分析

含西药成分的感冒类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对含西药成分的感冒药中成药的合理性进行探究。方法抽取2010~2013年我院治疗感冒处方90张,对含西药成分的感冒药类中成药进行合理的用药分析。结果在调查中,使用西药疗效显著的比例为20%。使用中药疗效显著的比例为30%。使用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疗效显著比例为50%。结论中西药联合配伍得当,可达到增加疗效的效果,我院含西药成分的感冒类中成药用药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引导患者合理用药,将药物的疗效发挥到极致[1]。 标签:西药成分;感冒类中成药;合理用药 感冒是生活中常见的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在我国批准的中成药中,有200多种中西药复方制剂,此类药物和纯中药支撑的中成药以及纯化学成分制成的西药有明显的区别,要求在用药过程中严格遵循用药标准,不能简单的按中成药或西药的用法服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2013年来我院就诊的90例感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平均年龄(23±1.5)岁,男20例。女10例,B组平均年龄(30±3)岁,男14例,女16例,C组平均年龄(36±2)岁,男10例,女2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组患者使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其中A组使用纯中药、B组使用纯西药、C组使用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对三组患者的用药方法果进行系统的分析[2]。 1.2方法对就诊的90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感冒药,其中包括服药类型、服药时长、服药频率、用量情况。根绝患者的反应,对给各个药品合理的评价,对治疗效果明显的药物进行探究。 2结果 2.1在90例感冒患者中,30例使用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从表1中看出:3种药物的用药方式均为口服,其中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对缓解病情有重要的作用。 2.2感冒药合理使用情况,见表2。 从表2中看出:3种感冒药的用药方式存在很多问题,给患者病情带来挑战。根据药物使用现状,要求医护人员向患者普及合理的用药方式,禁止出现因不合理用药引发的不良反应。

中药材、中药饮片与中成药的区别

中药材、中药饮片与中成药的区别 中药凡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中医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的总称。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中药材 一、药材是中药饮片的原料。 二、药材指符合药品标准. 三、一般指药材原植、动、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 四、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照附录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 在严格意义上,药品范畴内的中药材仅指经过净制处理后的药材,对于未经依法净制处理的原药材不能列为药品概念下的中药材,只能是农副产品,不能直接入药。 药品范畴内的中药材应是严格按照药品标准加工而成的商品,在生产上应严格按照许可管理进行生产以区分其他农副产品,进入药品流通渠道后应完全具备药品的属性,药品经营企业经营的中药材必须是完全具备药品的属性(有合法的生产企业及相关的产品标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作为药品的中药材质量,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附:药材的产地加工 中药材的产地加工又称初加工。 适宜的初加工可 一、保持药效 二、降低一些药材的毒性 三、防止药材霉烂变质 四、便于贮运。 五、产地加工不仅影响药材的药效和质量,还直接影响药材的下一步加工。 药材采收后,要及时进行处理,称之为产地加工。 产地加工主要是清洗、除杂和干燥,以纯净药材,降低毒性,防止霉变。 一、药材清冼主要有喷淋、刷洗、淘洗等方法。(喷刷淘) 二、除杂包括挑选、筛选、风选、漂洗等,主要是去除非药用部位。(挑筛风漂) 三、因刚采收的新鲜药材含水量高,富含营养物质,微生物极易从其伤口、皮孔、气孔等处侵入,滋生繁衍,致使药材霉烂;部分药材虽然没有霉烂,但也会因生热、腐败而变质,失去药用价值。因此,及时干燥是药材产地加工的关键。 干燥方法主要有 (一)接触干燥 (二)气流干燥 (三)真空干燥 (四)沸腾干燥 (五)喷雾干燥 (六)微波干燥 (七)冷冻干燥等。 一些药材在干燥过程中必须进行揉搓,如山药、党参、麦冬、玉竹等。 有些药材在干燥之前需进行蒸、煮、烫处理,如天麻、地黄、山药、何首乌、黄精等。 多数根和根茎类及皮类药材在半干燥时应停止干燥,密闭堆积使之发热,内部水分向外蒸发时遇堆外低温凝结成水珠附于药材的表面,称为发汗,如玄参、丹参、板蓝根、大黄、黄芪、薄荷、厚朴、杜仲等。

论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论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从黄连和黄连素中看中药和西药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西医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中药与西药有莫大的区别,简单的说西药和中药主要差别是西药是一种提取药物,中药是不提取配出的药,西药是直接吃,中药是要熬的,除此之外,中药与西药之间的差别还有很多。 例如黄连和黄连素,名字仅仅是一字之差,但它们一个是属于中药范畴,另一个则是属于西药范畴。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它们的功能以及禁忌可以说有较大的区别。 对于中药黄连的说明,《中华本草》中详细记载了黄连的别名、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主治功能以及用量等。它是这样介绍黄连的功能主治的,“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再看黄连素,对于黄连素的功能主治的介绍,粗略的说是用于治疗肠道感染、腹泻,且在其说明书上注明了该品对细菌只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除此之外,它们使用时的形态也是不同的,黄连素为黄色片状,黄连则是它的原生态进行物理加工而成。当然,它们各自的鉴别方法以及毒性也都不尽相同。我认为,在中药和西药的区别上面,还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在使用药物时的禁忌。根据相关记载,凡阴虚烦热,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泄泻慎服黄连。黄连素的禁忌则是对该品过敏者,溶血性贫血患者,妊娠期头三个月的,如服用过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请立即就医,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看出就本质而言,中药西药的治疗方向是大体相同的,其不同在于中西药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对疾病的针对性。从上面的功能主治可看出,中药的治疗效果更为广泛,适合较多病症的医疗,针对性相对薄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目前我国已形成中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状况。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的良好治疗效果, 中药不仅中医医师在使用,而且西医医师也在使用,这种状况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我国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情况几乎涵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发表。但不合理联用非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重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问题,充分发挥中西药合理配伍的优势,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对于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以及对文献资料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从以下4 个方面进行讨论。①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的状况调查;②临床上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③在中药制剂或保健品种非法加入西药的现状与危害;④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醒临床医生重视中西药联合使用问题,安全合理用药。 1 中成药中合法添加西药的情况分析按我国现行的药品审评体系以及药品标准, 经过研究并通过审批得到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中, 有些也含有西药成分。我们对我国2000版药典及中药部颁标准1~20册中收载的有关含有西药的中成药的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含西药的中成药有200余种,其中所含的西药主要有8大类:① 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中含有格列本脲;②解热药及治疗感冒的中药中含有西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抗病毒药等;③止咳平喘中药中含有麻黄碱、氯化铵、克仑特罗等;④降压药中含有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芦丁;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中含有普鲁卡因、阿托品、次硝酸铋、硫糖铝等; ⑥含有抗生素;⑦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药物; ⑧外用药中含有水杨酸甲酯、普鲁卡因、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1]。此外有些按西药审批的药品,也含有中药,并且名称也貌似中药, 如复方罗布麻片等。 2 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的情况分析2·1中

含有违禁成分的中成药名单(仅供参考)

含有违禁成分的中成药名单(仅供参考)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治疗药物使用指南》(2005年版) 含有违禁成分的中成药 拼音名中药成方制剂所含禁用物质部(颁)标准号Baihua Dingchuan Pian 百花定喘片麻黄碱类 WS3-B-2506-97 Baihua Dingchuan Wan 百花定喘丸麻黄碱类WS3-B-0062-89 Baihua Huoxue Dieda Gao 百花活血跌打膏士的宁WS3-B-2683-97 Baihuashe Gao 白花蛇膏麻黄碱类WS3-B-0529-91 Baikejing Tangjiang 百咳静糖浆麻黄碱类WS3-B-0263-90 Baiziren Wan 柏子仁丸麻黄碱类WS3-B-0962-91 Banxia Tangjiang 半夏糖浆麻黄碱类WS3-B-1527-93 Banxia Zhike Tangjiang 斗夏止咳糖浆麻黄碱类WS3-B-2681-97 Banxialu Chongji 半夏露冲剂麻黄碱类WS3-B-0729-91 Baoan Wanling Dan 保安万灵丹麻黄碱类WS3-B-1393-93 Baogu Jiu 豹骨酒麻黄碱类WS3-B-3313-98 Baogu Zhuifeng Gao 豹骨追风膏麻黄碱类WS3-B-0383-90 Baokening Chongji 宝咳宁冲剂麻黄碱类 WS3-B-0572-91 Baoyuan Wan 保元丸麻黄碱类 WS3-B-0788-91 Biaoshi Ganmao Keli 表实感冒颗粒麻黄碱类WS3-B-3067-98 Biyan Tangjiang 鼻炎糖浆麻黄碱类WS3-B-0459-90 Biyankang Pian 鼻炎康片麻黄碱类WS3-B-3123-98 C Changcheng Zhikechuan Tangjiang长城止咳喘糖浆吗啡 WS3-B-3790-98 Changweining Pian 肠胃宁片吗啡 WS3-B-2531-97 Chanling Wan 产灵丸(产灵丹) 麻黄碱类 WS3-B-1929-95 Chanlong Dingchuan Heji 蟾龙定喘合剂麻黄碱类 WS3-B-4048-98 Chuankening Pian 喘咳宁片麻黄碱类 WS3-B-0847-91

请“慎用”西医开的中成药:一名中医的肺腑之言!!

请“慎用”西医开的中成药:一名中医的肺腑之言!! 本公共号由协和医学院博士创建,与北京各大医院志同道合医生共同打造!旨在普及医学知识,传播健康理念!追求卓越,铸造精品!但愿世间人无病, 何愁架上药生尘!先看看一个中医的亲身经历: 很多年以前,我去广州念书。广州的天气很炎热,加上水土不服。经常上火,喉咙痛,喝白水都嗓子痛。听本地的同学说这是上火,可以吃凉茶改善。我吃凉茶是可以缓解些,仅限于刚开始,再后来吃,凉茶当水喝都没效果,一吃了还胃痛。没办法只好去看医生,南方医院------广州数一数二的西医院,门口还挂着“全国百佳医院”金字招牌。想着要把这个病彻底解决,一大早去排队,花了两个小时挂到了一个耳鼻喉科的专家教授号。再花一个小时排队,终于轮到我了,一进去,教授就问怎么不舒服,我说喉咙经常痛。他让我坐下,然后让我张开口,他检查望了望,“你这个是慢性咽喉炎”。给你开点药吧。我问,这个病可以治好吗?他没说什么,吃药看看吧。也不再多说,接着开药,整个过程两分钟。拿着处方去交钱,一看要49多块,妈呀,差不多是我半个月吃饭钱。想着,这个嗓子痛折磨我好久了,还是乖乖去拿药吧。 就这样交了钱,再花40分钟排队拿药。拿到手,满满一堆

药,除了两盒头孢,其余是一堆中成药,有口服液,丸药,具体的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拿到药,按医嘱回去就吃吧,吃了三天,喉咙稍微好一点点。但是依然痛,再接着吃,就再也没有感觉了。吃到第四天的时候,开始腹泻,胃也胀胀的,一点胃口都没有。差不多还有四天的药,要不要再吃呢?想着要彻底治好这个病,还是吃吧,接下来又吃了两天。喉咙依然痛,天气太热了,夜晚又睡不好,第二天早上喉咙依然像冒火一样的干痛。胃越来越容易胀,都吃不下东西了,吃饭都跟完成任务一样,硬是塞进去,没吃口胃又胀了。这样我果断停了药,剩下的药没再吃。停了药,嗓子也还一样,只是肠胃没那么难受了……这是我看西医的经历,后来学了中医,回过头去想想,那个教授开的中成药,成分基本都是大黄、黄柏、黄芩、牛黄、银花、连翘这类的成分。都是清热解毒,清热降火的寒凉药。本来吃了一段时间的凉茶,胃就有点不好了。再吃这些药,就伤脾胃了。现在自己做了医生,临床又经常遇到吃中成药把脾胃吃坏的。他们大多是吃了西医开的中成药!!我并不完全否认西医。我跟西医也没有仇,作为一名医生只能要能解决患者的病痛,无论方法是什么我都不排斥的。但是,西医用中成药这挡事上,我又不得不反对。许多患者都有过跟我一样的就医经历。许多西医都开中成药,而患者从来都不会怀疑。也不知道中成药和西药的区别,中成药要对证才行,而不是对病治疗。西医没

中药与西药的差异

中药和西药的差异 中药,西药我想大家对他们并不陌生,我们可以从外形上区别他们,他们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首先我们先从含义上对他们进行区分。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纯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类药物及其加工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是前提,否则便是“草药”,草药不是中国独有,有人类的地方都有,甚至动物都会使用草药自治。 西药,相对于祖国传统中药而言,指现代医学用的药物,一般用化学合成方法制成或从天然产物提制而成;包括阿司匹林、青霉素、止痛片等。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西药的研发思路,是通过对病症某个关键指标的进行分析,用大样本、双盲、安慰剂对照等试验方法,客观评价一个药物对该指标的疗效及安全性,从而应用到临床中进行相关治疗。 中药西药的治疗方向是大体相同的,其不同在于中西药起作用的时间长短,对疾病的针对性。中药的治疗效果更为广泛,适合较多病症的医疗,针对性相对薄弱。而西药在功能主治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它通常是一种病,一种症状对应一种药,且药性较强。中药的药性相对温和,所以在治疗疾病选择中药时,通常都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服用方可见效,而西药所消耗的时间相对较短。 此外,在禁忌方面,西药的禁忌相对中药的禁忌而言,要更为严重一些。而且,适应人群上来说,西药的适应人群要比中药的适应人

群来的少,换句话说,就是对疗效差不多的中药和西药,某些人可能对西药产生过敏反应,对中药却不会。总之,无论西药或是中药,都有它们自己的特性,至于哪个更好,不得不说能起到治愈作用的药就是好药,同时也因人而异。中医大夫普遍比西医更加强调,病人需饮食清淡均衡,生活作息规律、调节心态等等。不是因为中医比西医有耐心,而是以上要求符合中医养生的理论,能够改善身体的免疫力及整体机能,因此被作为中医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毒副作用方面,西药是纯而又纯的单体,结构清楚,西药毒副作用很大,历史上多次重大药害事故说明了这一点。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讲究“中病即止”,“效必更方”,从不主张长期大量用药,几千年来,没有哪种中药因毒副作用被淘汰。只要辨证论治,配伍得当,中药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 他们之间的差异也体现在依靠的对象不同,西医给人找病,中医给人找健康。西医以药为依靠对象,用药对抗疾病,如用药消炎灭菌。中医则是依靠病人的自我康复能力,虽然有时也用药直接对抗一些疾病,但用药主要是借以调动人这一复杂、开放的巨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而已。 中药的优势突出在其理论方面,西药的优势突出在物质方面。中药之所以能增进人体的健康水平,防治疾病,在于其中医药学理论,在该理论范围内,增进健康,不伤身体,即安全有效,这正是中药今天受到全世界重视的根本所在,离开中医药学理论,则或不治病,或伤身体。西药是经提纯的,治疗的疾病范围较严格,限定固定的几个

中药饮片与中药材、中成药的区别(内容清晰)

中药饮片与中药材、中成药的区别 (1)中药饮片和中药材 一般来说,中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种植、养殖和采集的药材,属于生产中药饮片的原材料。从行业分类上来讲,中药材种植属于农业,而中药饮片加工则隶属于医药制造业。 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多附有泥土和其他异物,或有异味,或有毒性,或不宜保存等,经过不同的炮制工艺后,中药材在形态、毒性、洁净度、药物疗效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能够达到中成药生产加工或中医药临床需要的标准。因此,中药饮片是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炮制加工之后、可直接用于调配或制剂的产品,二者最大区别在于是否经过了炮制工艺。 以下列举几种中药材以及经炮制加工为中药饮片之后的对比图:

(2)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的区别 通常来说,中成药是指以中药饮片为主要原料,根据一定的治病原则,按照严格的生产程序和标准,将多种饮片按特定比例相混合,并配合一定的辅料制成,可以随时取用且对症明确的药品。中成药主要成分的配方、用量等相对固定,生产者不能随意更改配方或用量。目前中成药按剂型分类,主要包括丸剂、散剂、煎膏剂、丹剂、片剂、颗粒剂、胶剂、胶囊剂、合剂、酒剂、酊剂、雾剂、注射剂、气

雾剂等类别。除具有较为明显的上下游关系,以及分属不同行业之外,根据《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 年版)》,我国的基本药物划分为三大类别,即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中成药、中药饮片,这也表明中成药与中药饮片之间具有明显区别: ① 中药饮片以单一品种存在,从外观、气味、味道等可单独进行辨认,而中成药是将多种饮片按比例混合,并最终以丸剂、散剂、片剂、口服液等形式存在,一般无法直接辨别其具体成分组成,例如感冒清热颗粒(胶囊)、双黄连口服液等中成药。 ② 使用方式和途径不同。中医讲究“一人一方”,即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体质及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具处方,中药饮片种类繁多,处方搭配非常灵活,对于病症相同的不同患者,处方都可能会存在差异。而由于中成药的配方固定,且不可随意更改,在确定的配方下以成药方式生产,无法针对不同患者做出调整。 ③ 行业管理体制不同 ◆ 根据《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但是,生产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除外”。因此,中成药的生产必须首先获得药品批准文号。而目前除了少数饮片类别外(如曲类等),中药饮片的生产均未实施批准文号管理。 ◆ 根据2007 年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规定,“中药饮片的蒸、炒、灸、煅等炮灸技术的应用”属于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而对于中成药,除“中成药保密处方产品的生产”明确列入禁止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之外,其他并未有明确限制。因此,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对外商投资的行业准入制度不同。 ◆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中,明确了一百余种中成药的规格和零售指导价格,但并未涉及中药饮片的价格管理。此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中,亦将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分别单独列示。

中药与西药

论文作业 题目:面临西药,中药的优势及不足系别:药学院 专业:中药学 学生姓名:张正兴 学号:512050801410

目录: 绪论 一、西药和中药的了解及概念 二、中西药研发 三、中药西药合理配伍 四、中药现状及需要注意问题 五、天然药 六、中药的优势 七、例举中药患者极其医治情况

面临西药,中药的优势及不足 绪论: 近些年来,国内外的医药学工作者,对中药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其中突出的原因和论据,则在于中药是天然产物。国内的一些学者,更进一步引伸认为,国际上,人类正有“重归自然”的趋势,故从中药是天然产物的角度,加以强调中药的优势和重要性。那么,中药优势的根本,是在于其是天然产物?还是在于其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药物,即优势的根本在于理论体系?确是很值得讨论和明确的间题。 同时先应该对中药和西药概念的内涵,应有确认理解。中药和西药是相应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其内涵决非是以人工合成和天然产物来划分。为了阐述中药优势的根本所在,明确中药和西药概念内涵,是完全必要的。何谓中药,何谓西药,也就是说,一个药物具备哪些基本内容,才能称作中药或西药。中药,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西药,是西医药学理论体系内的概念。其概念内涵,即所应具备的基本内容,应当与各自的医药学理论体系相适应。应当指出的是,一个药物具备中药或西药的基本内容后,并且只有按相应内容,考虑其应用时,才称作相应药物。因为有些中药或西药,是可同时具备中药和西药的基本内容,那么,则可称其为中药或西药,例如冰片、西洋参、大黄等。从中药和西药的概念内涵,很明显见到,药物到底是人工合成产物还是天然产物,并不是作为区分中药和西药的标志。客观上,不论中药或西药,都有人工合成产物和天然产物。故把中药仅与天然产物相关联,西药仅与人工合成产物相关联,是不符合客观情况的。

中医药 西医药 的异同

中医大多以草药为主,为什么因为中的理念在于补,人体缺少什么就把缺少的东西补足了,人就自然而然好了。 而西医大多以药片为主,为什么因为西医的理念是治,你哪里痛我就给你治哪里,所谓的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就是这样子。 不同:理论基础完全不同,西医是建立在解刨学基础之上的.中医是建立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效果:预防--中医优于西医治疗 首先明确其相同点:1.中医与西医都是一门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都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预后与转归的科学。(这里抨击一下前些年北大某教授说的中医是伪科学的错误论点)然而西医的理论体系较为独立;2.中医与西医的研究对象主要都是人体,当然,西医的研究对象相对广泛,比如: 普通动物等。 2.研究疾病的观念不同: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通常都是通过全身治疗来治疗某一部位的疾病!以宏观的思想来认识疾病。故其研究疾病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治疗疾病注重经验;西医讲究微观的思想认识疾病,注重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疾病注重微观证据。 3.诊断方法不同: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疾病;而西医通过 体格检查的同时更主要借助医疗器械诊断。故其诊断方法优于中医。 4.治疗方法不同:中医主要通过中药各种剂型或结合针灸,拔罐,推拿,按 摩等手段进行治疗;而西医主要通过手术及化学药物对疾病治疗。 5.优势不同:中医的理论体系注定其优势在于慢性病、疑难杂症及功能性疾 病;而西医的理论体系主要优势在于急性病、器质性疾病。 2.研究疾病的观念不同: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通常都是通过全身治疗来治疗某一部位的疾病!以宏观的思想来认识疾病。故其研究疾病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治疗疾病注重经验;西医讲究微观的思想认识疾病,注重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疾病注重微观证据。 3.诊断方法不同: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疾病;而西医通过 体格检查的同时更主要借助医疗器械诊断。故其诊断方法优于中医。 4.治疗方法不同:中医主要通过中药各种剂型或结合针灸,拔罐,推拿,按 摩等手段进行治疗;而西医主要通过手术及化学药物对疾病治疗。 5.优势不同:中医的理论体系注定其优势在于慢性病、疑难杂症及功能性疾 病;而西医的理论体系主要优势在于急性病、器质性疾病。 2.研究疾病的观念不同: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通常都是通过全身治疗来治疗某一部位的疾病!以宏观的思想来认识疾病。故其研究疾病的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治疗疾病注重经验;西医讲究微观的思想认识疾病,注重对症治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疗疾病注重微观证据。 3.诊断方法不同: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诊断疾病;而西医通过 体格检查的同时更主要借助医疗器械诊断。故其诊断方法优于中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