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酸铵的制备及其冲击波感度

苦味酸铵的制备及其冲击波感度
苦味酸铵的制备及其冲击波感度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 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1.气体制备实验的基本过程 (1)气体制备实验装置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 发生装置―→净化装置―→干燥装置―→尾气处理装置 (2)气体制备的一般实验操作步骤 ①组装(从下到上,从左到右);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加入药品;④排尽装置内的空气;⑤验纯;⑥反应;⑦拆除装置。 2.气体发生装置 依据制备气体所需的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可将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分为三类: (1)固体+固体――→△ 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O 2、NH 3、CH 4等 注意事项:①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凝后倒流,而使试管炸裂。 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 ③固体药品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内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气体导出。 ⑤如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停止制气时,应先从水槽中把导管撤出,然后再撤走酒精灯,防止水倒吸。 (2)固体+液体或液体+液体――→△ 气体 发生装置: (a) (b) (c) 制备气体:Cl 2、C 2H 4等 注意事项:①烧瓶应固定在铁架台上。 ②先把固体药品放入烧瓶中,再缓缓加入液体。 ③分液漏斗应盖上盖,注意盖上的凹槽对准分液漏斗颈部的小孔。 ④对烧瓶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

⑤液体+液体――→△ 气体时要加沸石,防止暴沸,如用(b)装置制取乙烯时需加碎瓷片。 ⑥(c)装置中导管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便于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 (3)固体+液体(不加热)―→气体 发生装置: 制备气体:H 2、CO 2、NO 2、SO 2、NO 等 注意事项:①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 ②简易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作用而无法使用。 ③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大小要适宜。 ④加入液体的量要适当。 ⑤最初使用时应待容器内原有的空气排净后,再收集气体。 ⑥在导管口点燃氢气或其他可燃性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纯度。 【例1】 (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 ①该制气装置在加入反应物前,应事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②若用该装置制取O 2,反应物除了可选择二氧化锰和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还能选择________(填物质的化学式)和水。 ③利用该装置还可制取____________(选填下列字母序号)等气体。 a .H 2 b .CO 2 c .NH 3 d .SO 2 (2)此装置中加入漂白粉和浓盐酸也可以制取Cl 2。 ①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②若使用在空气中放置的漂白粉和浓盐酸发生反应,则制取的Cl 2中可能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 解析 (1)制备气体的装置在加入反应物之前均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装置所制气体应满足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制备气体。符合此条件的制备氧气的反应可为H 2O 2在MnO 2作催化剂时分解,或Na 2O 2与H 2O 反应。该装置可制备的气体有H 2、CO 2、O 2、NH 3等。(2)ClO - 、Cl - 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归中反应生成Cl 2。漂白粉在空气中放置会部分变为CaCO 3,浓盐酸有很强的挥发性,因而制取的Cl 2中常含有HCl 、CO 2和H 2O 。 答案 (1)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双氧水(或过氧化氢) Na 2O 2 ③abcd (2)①ClO - +Cl - +2H + ===Cl 2+H 2O

冲击波方案文档 (5)

EMS体外冲击波治疗仪介绍 湖北瑞志康科贸有限公司 2014年 一、冲击波

冲击波是一种机械波,它具有声学、光学和力学的某些性质,广义上的冲击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震动、雷电、爆炸和超音速航空器等均能产生冲击波,冲击波都具有压力瞬间增高和高速传导的特性,只是在能量、频率和产生方式等方面有所差别.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体外冲击波技术开始被的运用到骨科及康复理疗领域,经过十余年的临床研究,冲击波疗法日益完善,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到今天,在部分欧美国家冲击波疗法已经成为骨伤及骨关节类疾病非创伤治疗的首选方法,其独特的疗效和简单的治疗方式使许多经传统疗法治疗无效的骨科疾病患者得以重返健康生活。 冲击波发生源有液电冲击波,压电效应、聚能激光、电磁感应和微爆炸等多种原理产生的冲击波。(1)液电冲击波发生源,最早应用于冲击波发生源。优点:脉冲波形稳,冲击时间快。缺点:体积较大,治疗一个病人就要更换电极,放电稳定性差,焦点漂移。(2)电磁冲击波发生源,优点;噪声小,不用更换电极,放电稳定。缺点:使用环境有一定要求,冲击波时间慢,使用能量高电压在13~20kv,临床效果比液电式冲击波差。 (3)压电晶体冲击波源,优点:噪声小。缺点:功率较小,晶体的质量和寿命及安装都要求较高,否则每个晶体触发脉冲难以同步。(4)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源;优点:使用安全方便,对骨骼肌肉组织疗效好。缺点:治疗时不能长期停留一处所形成的息肉、狭窄及其他病态。 二、冲击波疗法 应用冲击波的原理针对人体机体肌肉\骨骼\内脏等组织病变进行病理性逆转的一种疗法.在医学方面主要应用有:全身系统中的肿瘤及癌细胞冲击疗法; 骨骼系统的肩周炎、网球肘、髌腱炎、跟痛症等;泌尿系统的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等等. 体外冲击波的优点在于:(1)损伤轻微,可替代某些外科手术疗法;(2)一般采用简单麻醉或不必麻醉;(3)治疗时间短,风险小,可在门诊进行治疗;(4)无需特殊术后处理,术后恢复较快;(5)治疗费用远远低于开放式手术。适应症 >腱性末端疾病: 足底筋膜炎; 内侧/外侧肱骨外上髁炎等 >腱性疾病: 髌腱炎;跟腱炎;肩关节钙化性肌腱炎等 >肩峰下滑囊炎

浓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浓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浓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分子式:H2SO4 相对分子质量:98.07 危险品编号:81007 熔点(℃):10 沸点(℃):290 相对密度:1.83;3.4 外观及性状:兰色油状液体,无味 禁忌物:有机物、氰酸盐、碳化物、雷酸盐、苦味酸盐、金属 企业名称: ---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年---月---日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浓硫酸 CAS号:7664-93-9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先用干布试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注意:身防止皮肤直接接触.用棉布先吸去皮肤上的硫酸,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最后用0.01%的苏打水(或稀氨水)浸泡.切勿直接冲洗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气体的实验室制备(一)、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 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1.固体或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备气体,可用实验室制备氧气的装置。如右 图所示,可制备的气体有O2、NH3、CH4等。 该实验装置要注意:(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2.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当 制取气体的量不多时,也可采用简易装置,如右图。 可制备气体有:H2、CO2、H2S等。 实验时要注意:①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 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②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固体与液体或液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加热制备气体,可用实验室制备氯气的 装置,如右图所示。可制备的气体有:Cl2、HCl、CH2=CH2等。 实验时要注意:①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②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二)、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 1、O2 2KClO32KCl+3O2↑ 2KMnO4K2MnO4+MnO2+O2↑ 2H2O22H2O+O2↑ 2、NH3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H2O NH3↑+H2O 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 4、H2 Zn+H2SO4(稀)=ZnSO4+H2↑ 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

6、H2S FeS+H2SO4(稀)=FeSO4+H2S↑ 7、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 8、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9、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0、C2H2 CaC2+2H2O→Ca(OH)2+CH≡CH↑ 11、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12、HCl NaCl(固)+H2SO4(浓)NaHSO4+HCl↑NaCl(固)+NaHSO4Na2SO4+HCl↑ 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 13、C2H4 C2H5OH CH2=CH2↑+H2O 14、N2 NaNO2+NH4Cl NaCl+N2↑+2H2O(了解) (三)、气体的收集 1.排水集气法难溶或微溶于水,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例如H2、O2、NO、CO、CH4、CH2=CH2、CH≡CH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口只能伸入集气瓶内少许。 2.排空气集气法不与空气发生反应,且其密度与空气密度相差较大的气体,都可用排空气集气法收集。空气的平均式量是29,式量大于29的气体如Cl2、HCl、CO2、SO2、H2S气体可用瓶口向上的排空气法收集。如式量小于29的气体,如H2、NH3、CH4可用瓶口向下的排空气取气法收集。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一定要伸入集气瓶底部,把空气尽量排出。为减少空气向瓶内扩散,集气瓶口可盖上毛玻璃片。如用试管收集时,可在试管口轻轻塞上一小团疏松的棉花。 (四)、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的净化与干燥装置 气体的净化常用洗气瓶、干燥管。如图所示。 2.气体的净化

冲击波治疗仪项目申请报告

冲击波治疗仪项目申请报告 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

摘要说明— 从产品结构上看,国内体外诊断行业总体呈现两极分化:低端市场是前期使用的检验技术,正在进行方法学上的更新和迭代,发展空间小,增速缓慢;中端市场由于近年来国产研发能力迅速提升,渠道优势明显,国内产品正借力进口替代良机,发展迅速;高端市场由于技术壁垒高,目前主要由国外产品占据垄断地位,国内产品处在研发潜伏期。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发病率提升及自身健康意识的提高促进了治疗与康复需求的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远远大于一般人群;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升,疾病治疗及诊断需求逐渐提升。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渐提升,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此外,由于药物治疗普遍有副作用,以预防为主的医疗理念逐渐深化,在实际诊疗中加强了医学诊疗设备的推广使用。在以上因素的驱动下,医疗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从而推动治疗与康复类和体外诊断类等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发展。

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病发病率提升及自身健康意识的提高促进了治疗与康复需求的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远远大于一般人群;同时,随着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生活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升,疾病治疗及诊断需求逐渐提升。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逐渐提升,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此外,由于药物治疗普遍有副作用,以预防为主的医疗理念逐渐深化,在实际诊疗中加强了医学诊疗设备的推广使用。在以上因素的驱动下,医疗服务的刚性需求将不断释放,从而推动治疗与康复类和体外诊断类等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发展。 该冲击波治疗仪项目计划总投资23826.3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006.9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1.38%;流动资金6819.3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8.62%。 达产年营业收入48106.00万元,总成本费用36422.79万元,税金及附加425.63万元,利润总额11683.21万元,利税总额13720.32万元,税后净利润8762.4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957.9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9.03%,投资利税率57.58%,投资回报率36.78%,全部投资回收期 4.22年,提供就业职位1015个。

溴乙烷的制备

溴乙烷的制备 [目标] 掌握以结构上相对应的醇为原料制备一卤代烷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学习低沸点蒸馏技术,掌握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 [重点] 溴乙烷的制备原理,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和操作,分液漏斗的使用。 [难点] 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和操作,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 【实验内容】低沸点有机物—溴乙烷的制备。 【实验目的】掌握溴乙烷的制备原理,低沸点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分液漏斗的使用法。 本次实验原理是什么? 本实验以95%乙醇、浓硫酸、溴化钠为原料,通过原位生成的溴化氢和乙醇的卤代反应制备溴乙烷。 NaBr+H2SO4HBr+NaHSO 4 C2H5OH+HBr C2H5Br+H2O 主要副反应: 2C2H5H2SO4 C2H5OC2H5 + H2O C2H5H2SO4 2 =CH2 + H2O HBr + H2SO4SO2 + Br2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本实验方案采取了哪些措施以提高产率? 本实验采取两种措施提高了产率:第一,增加反应物乙醇的浓度;第二,将生成物—溴乙烷及时蒸出使平衡反应进行完全。 【实验装置】参见P.11图1-7(1)。

图1 溴乙烷制备装置图图2 蒸馏溴乙烷装置图 【实验步骤】 投料:95%乙醇(7 mL ,约0.11 mol ,密度0.7193 g/mL );水(6 mL );浓硫酸(13 mL ); NaBr (10 g ,约0.10 mol );沸石。 实验操作流程图: C H OH, H O, H SO 40 min 35~40o C 馏分 按实验装置图1搭好装置,检查系统的气密性。加料[1],加入沸石,接受器内外都放置冰水冷却,尾气通入水槽。小火加热[2]至沸腾,使蒸馏速度以1-2滴/s 为宜,直到反应液变清亮,无油滴滴出为止,约40 min [3]。静置,分液[4-5],2 mL 浓硫酸洗涤[6],再换用干燥的分液漏斗分液[7]。常压蒸馏,接收瓶浸在冰水浴中,收集35~40 C 的馏分,称重。

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乙醇(无水)C2H5OH 46.1 Ethanol absolute 1.别名无水酒精,绝对酒精,Alcohol absolute, Alcohol anhydrous, Ethyl alcohol, Ethylhydroxide, Crain alcohol, Spirit of wine 2.危规分类及编号易燃液体。GB3.2类32061,UN No.1170;IMDG CODE 3219、3337-1页,3.2类。 3.规格工业级,含量≥99.5%;试剂级(GB678—78)含量≥优级纯、分析纯99.5%,化学纯99.0%。 4.用途溶剂、清洗剂、分析试剂。 5.物化性质无色有酒味的澄清液体。相对密度0.7893。熔点—117.3℃。沸点78.5℃。折射率1.3611。临界温度243.1℃,临界压力6.39×106Pa(20C)。蒸气相对密度1.6。极易从空气吸收水分。能与水、醚、苯类和其他有机溶剂混溶。 6.危险特征易燃。闪点13℃。自燃点363℃。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3.3%~19%。遇高热、明火有引起着火、爆炸危险。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裂危险。微毒。小鼠经口LD50:8.5g/kg;小鼠皮下LD50:3.2g/kg;小鼠静脉LD50:2.0~2.8g/kg;大鼠经口LD50:10.8g/kg;大鼠皮下LD50:5~6g/kg;大鼠静脉LD50:

1.8~4.2g/kg;狗经口LD50:5.5~6.6g/kg。本品为麻醉剂,开始时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继而使之麻痹。长期受较大剂量作用时,可使神经系统、肝脏、心血管系统、消化器官等发生严重器质性疾病。对眼睛黏膜有轻微刺激作用。乙醇可使皮肤发干,也有发生破裂现象。 7.应急措施消防方法:用二氧化碳、雾状水、干粉、1211或抗醇泡沫灭火;用水冷却火场中的容器;驱散蒸气,赶走逸出液体,使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保护施救、堵漏人员。急救:应使吸入蒸气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眼睛受刺激用清水冲洗,严重者就医诊治;皮肤接触用水冲洗;误服须大量饮水,严重者须就医诊治。 8.储运须知包装标志:易燃液体。包装方法:(1)类,玻璃瓶外木箱或钙塑箱加固内衬垫料或铁桶、不锈钢桶、铝桶装。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远离热源,明火,避免阳光直射;与氧化剂隔离储运;搬运时轻装轻卸,防目容器受损;炎热季节早晚运输。泄漏处理:首先切断一切火源,戴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被污染地面进行通风蒸发残余液体和驱散蒸气;大面积泄漏周围应设雾状水幕抑爆。

疼痛治疗新技术冲击波治疗修订稿

疼痛治疗新技术冲击波 治疗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疼痛治疗新技术——冲击波治疗 我院疼痛科今年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多尼尔电磁式冲击波治疗仪,该设备是现今物理治疗界首屈一指的先进仪器,它是利用冲击波发生器产生的高能冲击波能量,经聚集后进入特定的部位,通过冲击波能量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的物理和生理效应,达到治疗目的。冲击波治疗没有服药或注射药物的副作用,治疗时间短,效果明显,因而越来越广泛用于各种骨组织疾病和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治疗中。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冲击波治疗。 一、冲击波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1.机械压力效应:当冲击波进入人体后,由于所接触的介质不同,如脂肪、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以及骨骼组织等,因此,在不同组织的界面处可以产生不同的机械应力效应,表现为对细胞产生不同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拉应力可以引起组织间的松解,促进微循环;压应力可以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压电效应:冲击波作为一种机械力作用于骨骼后,首先增加了骨组织的应力,产生极化电位,引起压电效应。这种压电效应对骨组织的影响与冲击波的能量大小有关。许多动物实验都发现高能量的冲击波可以引起动物的骨骼骨折,低能量的冲击波可以刺激骨的生成。 3.空化效应:人体组织中所含的大量微小气泡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急速膨胀、破裂,出现高速液体微喷射,产生撞击效应。空化效应有利于疏通闭塞的微细血管,松解关节软组织的粘连。 4.止痛效应: (1)由于体外冲击波对人体组织的作用力较强,可直接抑制神经末梢细胞,从而缓解疼痛;(2)体外冲击波可改变伤害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频率,由此缓解疼痛;(3)体外冲击波通过改变伤害感受器周围化学介质的组成,抑制疼痛信息的传递; (4)体外冲击波可引起局部充血,从而促进炎症的消退。 二、冲击波治疗的适应症: 根据这些生物学效应,目前,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的主要适应症包括骨组织疾病,如: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连接、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早期)和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如: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骨内上髁炎、网球肘、弹响髋、跳跃膝、跟痛症、髌骨腱炎、冈上肌肌腱损伤等。并有文献报道称对足底筋膜炎、腱鞘炎、棘上韧带炎、髂嵴炎、肩周炎、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骨膜炎、骨性关节炎、盆腔炎、前列腺炎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冲击波治疗的副作用: 冲击波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局部组织的红肿、皮下出血、瘀斑、疼痛等,但绝大多数都是一过性的,治疗后1-2天就可以缓解或者消除。所以无需对冲击波治疗心

溴乙烷的制备及习题

实验12-2 溴乙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从醇制备卤代烃的原理和试验方法。 2.加深对有机制备反应中可逆平衡移动方法的理解。 3.掌握低沸物蒸馏的基本操作。 二、反应原理 在实验中,饱和烃的卤代烷一般以醇类为原料,使其羟基被卤原子置换而制得。最常用的方法是以醇与氢卤酸作用。 主反应:NaBr+H2SO4HBr+ NaHSO4 CH3CH2OH+HBr CH3CH2Br+H2O 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CH3CH2OH CH2=CH2+H2O 2HBr+H2SO4Br2+2H2O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仪器: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接液管、温度计、蒸馏头、分液漏斗、三角烧瓶 试剂:溴化钠(无水)、浓硫酸(d=1.84)、饱和亚硫酸氢钠、95%乙醇 四、实验步骤 1.溴乙烷的生成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mL95%乙醇及9mL水,在不断振荡和冷却下,缓慢加入浓硫酸19mL,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在搅拌下加入研细的15g 溴化钠,再加入几粒沸石,小心摇动烧瓶使其均匀。冷凝管下端连接接引管。溴乙烷沸点很低,极易挥发。为了避免损失,在接收器中加入冷水及5mL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的末端刚浸没在水溶液中。 开始小火加热,使反应液微微沸腾,使反应平稳进行,直到无溴乙烷流出为止(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液开始有大量气体出现,此时一定控制加热强度,不要造成暴沸然后固体逐渐减少,当固体全部消失时,反应液变得粘稠,然后变成透明液体(此时已接近反应终点)。用盛有水的烧杯检查有无溴乙烷流出。 2.溴乙烷的精制

将接收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静止分层后,将下面的粗溴乙烷转移至干燥的锥形瓶中。在冰水冷却下,小心加入1~2mL浓硫酸,边加边摇动锥形瓶进行冷却。用干燥的分液漏斗分出下层浓硫酸。将上层溴乙烷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入50mL烧瓶中,加入几粒沸石进行蒸馏。由于溴乙烷沸点很低,接收器要在冰水中冷却。接受37~40℃的馏分。产量约10g(产率约54%)。 纯溴乙烷为无色液体,沸点38.4℃,n D20=1.4239 注:如果在加热之前没有把反应混合物摇均,反应时极易出现暴沸使反应失败。开始反应时,要小火加热,以避免溴化氢逸出。加入浓硫酸精制时一定注意冷却,以避免溴乙烷损失.实验过程采用两次分液,第一次保留下层,第二次要上层产品。在反应过程中,既不要反应时间不够,也不要蒸馏时间太长,将水过分蒸出造成硫酸钠凝固在烧瓶中。 习题 1、溴乙烷沸点低(38.4℃),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减少溴乙烷的损失? 答:①反应中加入少量的水,防止反应进行时发生大量的泡沫,减少副产物 乙醚的生成和避免HBr 的挥发。②C 2H 5 Br在水中的溶解度小(1:100)常在接受 器预放冷水并将接液管的末端浸入水中。③分离时尽可能将水分离干净,否则 用浓H 2SO 4 洗涤时会产生热量,导致产物的挥发。④蒸馏的速度要慢,否则蒸气 来不及冷凝而损失。⑤选择高效冷凝,各接头不漏气。 2、溴乙烷的制备中浓H 2SO 4 洗涤的目的何在? 答:除去副产物、乙醚、乙烯和原料乙醇。 3、采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什么? 答:为了保证容器均匀受热和控制恒温,一般采用水浴加热。 4、实验室在蒸馏烧瓶中加NaBr、适量水、95%的乙醇和浓硫酸,边反应边蒸馏,蒸出的溴乙烷用水下收集法获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Br+H 2SO 4 ═NaHSO 4 +HBr C 2 H 5 OH+HBr→C 2 H 5 Br+H 2 O 其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2HBr+H 2SO 4 (浓)═Br 2 +SO 2 ↑+2H 2 O 已知CH 3CH 2 Br的沸点是38.4℃,其密度比水大,常温下为不溶于水的油 状液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加入适量的水,除了溶解NaBr外,其作用还有:防止浓硫酸浓度过大,发生脱水副反应; (2)为了保证容器均匀受热和控制恒温,加热方法最好采用水浴加热; (3)溴乙烷可用水下收集法获得和从水中分离方法的依据是溴乙烷不溶于水,比水密度大

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硫酸按照 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 修订日期:2018 年6 月 29 日SDS编号:glgt04 最初编制日期:2018年6月29 日版本: 第 1 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sulfuric acid 企业名称:****公司 企业地址:**** 邮编:****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也有广泛的应用。 第 2 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皮肤腐蚀/刺激 1A 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 吸入危害类别1 对水环境危害-急性类别2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警告

危险性说明: 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 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霄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 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第 3 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 CAS No. 硫酸≥70% NO:7664-93-9 第 4 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min,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min,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并转移至空气新鲜处,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禁止催吐,就医。 第 5 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硝酸盐、霄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 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根据起火原因选择适宜的灭火剂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因硫酸遇水发生大量热而喷溅,从而灼伤皮肤。 第 6 部分泄露应急处理 应急行动: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02专题二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专题二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陈裕民 考纲要求: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收集方法等) 2、能够绘制和识别典型的气体制备的实验仪器装置图。 3、气体制备和其它实验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 学习重、难点: 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学习方法:读书-归纳-练习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常见气体的制备原理: 写出下列制备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 NO2: O2: NO: 或:SO2: Cl2: CO2: NH3: C2H4: 或:C2H2: 2、气体发生装置: (1)固、固加热: 即:固+固△气 如制取等。 装置如右图: (2)液固或液、液加热: 即:液+固△气 液+液△气 如制取等。装置如下图左: (3)液固不加热: 即:液+固气 如制取等。装置如下图右: 3、气体的收集: (1)排水集气法: 此法可收集气体有 等

(2)向上排空气法: 气 此法可收集气体有 等 (3)向下排空气法: 此法可收集气体有 等 气 注意: 所制气体如难溶于水又不要求干燥时,应该用排水集气法;如气体溶于水则只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排气集气时,应使气体导管伸到瓶底。 3、净化与干燥装置 (1)装置基本类型: (2)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等。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 2、SO 2、NO 2、HCI 、H 2、Cl 2 、O 2、CH 4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 。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 3、H 2、O 2、CH 4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I 2来干燥NH 3(因生成 CaCl 2·8NH 3),不能用浓 H 2SO 4干燥 NH 3、H 2S 、HBr 、HI 等。 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如尾气Cl 2、SO 2、Br 2(蒸气)等可用NaOH 溶液吸收;尾气H 2S 可用CuSO 4或NaOH 溶液吸收;尾气CO 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 2气体。 4、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 (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 (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 (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 二、典型例题 [例1]下列反应适用于实验室制氢气的是( )。 ①锌与稀硫酸反应②甲烷热分解③电解稀硫酸④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

冲击波原理及使用说明.pdf

冲击波疗法 冲击波(Shock Wave)是利用能量转换和传递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 梯度差及扭拉力,并形成空化效应,产生生物学效应。冲击波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作用 于局部组织而达到治疗效应。它在穿越人体组织时,其能量不易被浅表组织吸收,可直接 到达人体组织的深部[1]。 体外冲击波(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ESW)是一种兼具声、光、力学特性的机械波,它的特性在于能在极短的时间(约10 ns)内达到500 bar(1 bar=105 Pa)的高峰压,周期短(10μs)、频谱广(16Hz~2×108Hz)[2]。 自从1979年德国Dornier公司研制成功第一台Dornier HMI型体外冲击波碎石机,并于1980年2月7日成功用于肾结石患者治疗以来,人们对冲击波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冲击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冲击波的物理学特性及其对组织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广 泛而深入的研究;开始试图用高能冲击波来治疗肿瘤,并在体外实验中取得一定的疗效。 此外,目前西欧各国已经将体外冲击波疗法(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Therapy,ESWT)应用于10余种骨科疾病,ESWT已经成为治疗特定运动系统疾病的新疗法。近年来, 国内也在陆续开展此疗法。 一、冲击波的物理基础 冲击波的压力波形包括一个在冲击波前沿迅速升压随后逐渐衰减的压力相(正相),和一个持续时间较长的张力相(负相)。通过对冲击波压力分布的测量,可以引出以下几个临 床上常用的概念和治疗参数[1,3]:(1)焦点、焦斑和焦区:焦点是指散射的冲击波经聚焦后 产生的最高压力点,焦斑是指冲击波焦点处的横截面,焦区是指冲击波的正相压力≥50%峰值压力的区域;(2)压力场;(3)冲击波能量;(4)能流密度:表示垂直于冲击波传播方向 的单位面积内通过的冲击波能量,一般用mJ/mm2表示;(5)有效焦区能量:是指流经焦点处垂直于z轴的圆面积内的能量,即作用平面。我们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能流密度。典型的冲 击波波形见图1。 图1 典型的冲击波波形 二、冲击波的作用原理 冲击波是压力急剧变化的产物。在短短的几纳秒内产生很高的压力,这是冲击波所独 有的特性。冲击波具有很强的张应力和压应力,能够穿透任何弹性介质,如水、空气和软 组织[4]。ESWT主要是利用中、低能量的冲击波产生的生物学效应来治疗疾病,其生物学效 应取决于冲击波的能级和能流密度。 1.组织破坏机制:冲击波具有压力相和张力相。在压力相产生挤压作用,而在张力相 则为拉伸作用。冲击波本身产生的破坏性力学效应是直接作用,在冲击波的张力相时,由 张力波产生的空化效应是组织破坏的间接作用。正是这两种作用,可以使冲击波治疗骨性 疾病和软组织钙化性疾病[1]。 2.成骨效应:冲击波诱发的成骨促进作用发生在骨皮质部分和网状结构部分的界面处。 冲击波的直接作用导致骨不连处的骨膜发生血肿,空化效应不仅可以造成部分细胞坏死,也会诱发成骨细胞移行和新的骨组织形成。 3.镇痛效应:高能冲击波作用于轴突产生强刺激可以起到镇痛作用。神经系统的这种 反应方式也被称为“门控”,是通过激发无髓鞘C纤维和A-δ纤维来启动的。 4.代谢激活效应:可能是由于冲击波的直接机械效应引起的。一方面冲击波可以改变 细胞膜通透性,使神经膜的极性发生改变,通过抑制去极化作用产生镇痛效应。另一方面, 冲击波可以使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过程活跃,从而使代谢分解的终产物被清除和吸收。

香蕉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香蕉水的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香蕉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1 2 3 4 5 6 7 8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成分/组成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漏应急处理操作处置与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置运输信息法规信息其他信息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香蕉水化学品英文名:banana oil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技术说明编码:生效日期:国家应急电话: 2 成分/组成 主要成分:二甲苯 分子式:C7H14O2 相对分子量: 产品的外观与性状:无色、有香蕉气味、易挥发的液体。 主要用途:是制造喷漆溶剂、稀释剂的主要成分之一。CAS号:628-63-7

3 危险性概述 危害性类别:无资料 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 健康危害:对眼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肝肾损害。急性中毒可出现急性结膜炎、咽喉炎、支气管肺炎、肺水肿。长期接触,有流泪、咳嗽、喉干、疲劳等症状,重者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心悸、食欲不振等。可致皮肤干裂、皮炎或湿疹;可致贫血,嗜酸粒细胞增多。 环境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有毒,具有刺激性。 4 急救措施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5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流速过快,容

疼痛治疗新技术冲击波治疗

疼痛治疗新技术——冲击波治疗 我院疼痛科今年引进了世界先进的多尼尔电磁式冲击波治疗仪,该设备是现今物理治疗界首屈一指的先进仪器,它是利用冲击波发生器产生的高能冲击波能量,经聚集后进入特定的部位,通过冲击波能量对人体内部组织产生的物理和生理效应,达到治疗目的。冲击波治疗没有服药或注射药物的副作用,治疗时间短,效果明显,因而越来越广泛用于各种骨组织疾病和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治疗中。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冲击波治疗。 一、冲击波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生物学效应: 1.机械压力效应:当冲击波进入人体后,由于所接触的介质不同,如脂肪、肌腱、韧带等软组织以及骨骼组织等,因此,在不同组织的界面处可以产生不同的机械应力效应,表现为对细胞产生不同的拉应力和压应力。拉应力可以引起组织间的松解,促进微循环;压应力可以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细胞摄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2.压电效应:冲击波作为一种机械力作用于骨骼后,首先增加了骨组织的应力,产生极化电位,引起压电效应。这种压电效应对骨组织的影响与冲击波的能量大小有关。许多动物实验都发现高能量的冲击波可以引起动物的骨骼骨折,低能量的冲击波可以刺激骨的生成。 3.空化效应:人体组织中所含的大量微小气泡在冲击波的作用下急速膨胀、破裂,出现高速液体微喷射,产生撞击效应。空化效应有利于疏通闭塞的微细血管,松解关节软组织的粘连。 4.止痛效应: (1)由于体外冲击波对人体组织的作用力较强,可直接抑制神经末梢细胞,从而缓解疼痛;(2)体外冲击波可改变伤害感受器对疼痛的接受频率,由此缓解疼痛;(3)体外冲击波通过改变伤害感受器周围化学介质的组成,抑制疼痛信息的传递; (4)体外冲击波可引起局部充血,从而促进炎症的消退。 二、冲击波治疗的适应症: 根据这些生物学效应,目前,体外发散式冲击波的主要适应症包括骨组织疾病,如:骨折延迟愈合、骨折不连接、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早期)和软组织慢性损伤性疾病,如:肩峰下滑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腱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肱骨内上髁炎、网球肘、弹响髋、跳跃膝、跟痛症、髌骨腱炎、冈上肌肌腱损伤等。并有文献报道称对足底筋膜炎、腱鞘炎、棘上韧带炎、髂嵴炎、肩周炎、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骨膜炎、骨性关节炎、盆腔炎、前列腺炎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冲击波治疗的副作用: 冲击波治疗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包括局部组织的红肿、皮下出血、瘀斑、疼痛等,但绝大多数都是一过性的,治疗后1-2天就可以缓解或者消除。所以无需对冲击波治疗心怀恐惧,从国内外众多报道来看,冲击波是非常安全、有效的治疗软组织慢性炎症、骨

新版硫酸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ic acid 生产商: 电话: 地址: 邮编: ,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推荐用途:本品系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生产化学肥料,在化工、医药、塑料、染料、石油提炼等工业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具有极高的腐蚀性,强酸性和氧化性。避免接触眼睛、皮肤、衣物和其他可燃物;避免吸入气体、烟雾、蒸气、喷雾;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对水生生物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GB20576-2006~GB20602-2006)(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危害,类别3。 GHS 的标签要素: 象形图: ,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 引起严重眼睛损伤; 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穿橡胶耐酸碱工作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避免吸入烟雾。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禁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蛋清或植物油,不可催吐。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吸入: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证休息,保持利于呼吸的体位。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如停止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彻底冲洗皮肤,淋浴,就医。被污染的衣服须洗净后方可重新使用。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5分钟,如带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则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就医。收集泄漏物。如果发生大火和大量物质着火:撤离现场,因有爆炸危险,应远距离灭火。发生火灾时,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 安全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处储存。保持容器密闭。上锁保管。贮存于抗腐蚀,带抗腐蚀衬里的容器中。 废弃处置:本品及所用过的容器应回收并运至指定处理场所处置。

2015高三化学(人教版)一轮学案:12.3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汇总

第三节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 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高频) 2.能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高频)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1.O2的实验室制法 2.CO2的实验室制法 3.H2的实验室制法

4.NH3的实验室制法 5.Cl2的实验室制法

6.SO2的实验室制法 气体的收集方法 收集 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方法 收集收集的气体不与水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与空气密收集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与空气密

原理反应且难溶于水度相差较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 生反应 度相差较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 生反应 收集 装置 适用 的气 体 H2、O2、NO、CH4Cl2、CO2、NO2、SO2H2、NH3 1.易误诊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Cl2收集可用排饱和NaCl溶液方法不能用排水法() (2)CO2、H2的制备可以选用相同的发生装置() (3)Cl2、SO2、NH3均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 (4)除去CO2中的HCl可以将混合气通入饱和的Na2CO3溶液中() (5)Cl2、SO2、CO2、NH3均可用浓H2SO4作干燥剂() (6)Cl2、SO2的验满均可用湿润的品红试纸() 【答案】(1)√(2)√(3)×(4)×(5)×(6)√ 2. 在实验室中制取H2、CO2、NH3、NO、NO2、SO2、Cl2、O2是否均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可以。因为制取上述八种气体均可用固体与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来制取 3.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溴乙烷的制取

一、溴乙烷的制取 溴乙烷的制取之一 [原理] 利用醇的羟基被卤原子取代的反应来制取卤代烃。如,醇与氢卤酸反应,可以制取对应的一卤代烃。 ROH+HX RX+H 2O 为使平衡向右移动,往往采用增加醇或氢卤酸浓度,也可以设法移去某种生成物。如,由乙醇制取溴乙烷,可采用47.5%的浓氢溴酸或用溴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溴化氢。 主反应:NaBr+H 2SO 4→NaHSO 4+HBr C 2H 5OH+HBr C 2H 5Br+H 2 O 副反应: 为及时蒸出低沸点的溴乙烷,可能采用蒸馏装置。本反应把用硫酸不宜过浓,否则容易把刚生成的溴化氢氧化生成溴,所以只能用较浓硫酸或在无水乙醇中加些水。可用过量乙醇使平衡向右移动。 [用品]圆底烧瓶、冷凝管、牛角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或本生灯、铁架台、导管、乙醇、浓硫酸、溴化钠、无水CaCl 2 、5%的NaOH 溶液。 [操作]实验装置如图1。在500mL 烧瓶内盛有30g 乙醇、25mL 水,再加入70mL 浓硫酸。加酸时应注意振荡烧瓶并冷却。然后往烧瓶中缓缓加入42g 溴化钠细粉,加时需注意搅拌,以防结块。用塞塞好瓶,再加热,会蒸出溴乙烷。为了防止挥发的溴乙烷损失,需要在接受器里加冰块和冷水,以保持低温,还需注意,接引管的末端一定要浸入锥形瓶的冷水内。在实验过程中由看到有油状馏出物的珠或乳白状细珠沉到瓶底,再到无油状物蒸出时,实验才算完毕,即可移开接受器,停止加热,以防倒吸。 在馏出的溴乙烷油状物转移到分液漏斗时,先用少量的5%NaOH 溶

液洗涤,再用水清洗2~3次,把分出溴乙烷放到密闭瓶中,加入无水氯化钙放置过夜,即可滤去氯化钙。将干燥的溴乙烷放入蒸馏装置中并用水浴加热,收集36~39℃(309~312K)的馏分(溴乙烷沸点38.4℃),即为较纯的干燥溴乙烷。其中可能杂有少量乙醚(沸点34.5℃),这种物质不易分馏出去。根据乙醚能溶于冷浓硫酸而溴乙烷不溶于冷硫酸的性质,可以除去乙醚。若加入约1/10体积的冷浓硫酸,振荡洗涤,再用冰水洗涤,以及用无水氯化钙对其进行干燥,然后再作蒸馏,可得更纯产品。 用图2②的简易装置可制粗品,需要的药量大致为2g NaBr,2mL乙醇、2mL3:1的硫酸,再用酒精灯加热即可。实验完毕应先撤导管,后撤灯,以防倒吸。 [备注] 制取溴乙烷,其装置必须严密,不得有漏气现象,防产品挥发受到损失。 在制取溴乙烷时,开始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强,应徐徐升温,能使反应平稳进行。 溴乙烷的制取之二 [原理]乙醇跟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乙烷和水。在实验室里,通常用溴化钠固体和硫酸代替氢溴酸,跟乙醇共热反应。 [用品]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冷凝器、试管、溴化钠、浓硫酸、乙醇。 [操作] 1.装置如图所示。在烧瓶里放10g溴化钠粉末,然后加入15mL乙醇和15mL约90%硫酸的混合液,再加入少量碎瓷片,塞紧瓶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