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发生在实验室范圉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实验室人员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主物安全工作,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笫三版)

原则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应急处置原则。

适用范围

1.4.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1.4.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1.4.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1.4.4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启动条件

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可启动该预案。

2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

在本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本中心各行政职能部门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室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小组

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朱国栋、贾全玲、刘国民、赵琼、郭军

组长:朱国栋(公司总经理)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

事件责任报告人.

副组长:贾全玲(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协助组长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包括报告、人员组织、人员疏导、撤离、物资抢救、事故原因调查等。

其余人员分工:

刘国民: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报告等丄作。

赵琼: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疏导、安全等工作。

郭军:主要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抢救、保卫等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预防

3.1.1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操作管理,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3.1.2建立实验室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配置个人防护、消毒药品和医疗救援药品,定点存放和定人定期维护保养。

3.1.3高致病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登记使用,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生物化学恐怖攻击。

3.1.4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3.1. 5加强对实验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业务培训和演练。

预警

3.2.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记录,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3.2.2、建立实验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立即报告。

3.2.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4.突发事件的报告及应急响应

报告人

4. 1. 1实验室工作人员为法定报告人。

4. 1. 2除实验室工作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如发现有实验室感染事故均可报告.

4.1.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报告程序和方式

4. 2. 1报告程序

发生上述突发事件或事故,在妥善处理的同时,向实验室负责人口头报告,负责人应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并如实填写事故记录和事故处理记录。领导小组核实事故后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进行汇报。积极配合有关专业技术部门的调查和处置,抢救受伤人员,对受感染人员的健康状况作详细检验和随访,消除事故影响。处理后领导小组及时对事故的经过以及事故的原因和责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对事故做出危险程度评估,找出事故的根源,总结教训写出书面总结,吸取经验教训。

4. 2. 2报告方式

发生实验室感染事件后实验室所在单位负责人应填报《实验室意外和事故登记表》,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2小时内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4. 3. 1停止发生感染的实验室与发生感染有关的病源微生物的实验活动.

4. 3. 2立即组织专家进入实验室进行调査.

4.3. 3对污染悄况进行评佔.

4.3.4如为严重或重大实验室感染事故要封锁实验室并对所有实验室人员进行隔离检查。

5.应急处理程陰

病原微生物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5.1. 1实验室如果发生一般病原微生物泼溅或泄漏事故,按生物安全的有关要求,根据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选择敬感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

(1)菌(毒)外溢在台面、地面和其他表面。处理人员应戴手套,穿防护服,必要时需进行脸和眼睛防护;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溢出物:向纸巾上倾倒适当的消毒剂,并立即覆盖周闱区域。通常可以使用5%漂口剂溶液(次氯酸钠溶液);使用消毒剂时,从溢出区域的外用开始,向中心进行处理;作用适当时间后(例如30分钟),将所处理物质清理掉。如果含有碎玻璃或其他锐器,则要使用簸箕或硕的厚

纸板来收集处理过的物品,并将它们置于可防刺透的容器中以待处理;对溢岀区域再次清洁并消毒(如有必要,重复第2?5步);将污染材料置于防漏、防穿透的废奔物处理容器中。

(2)菌(毒)外溢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衣服、鞋帽上应立即进行局部消毒,更换。污染的防护服立即选用75%的酒精、碘伏、的过氧乙酸、500-10000mg∕L有

效氯消毒液浸泡后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3)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皮肤上,立即用75%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然后用清水冲洗。能用消毒液的部位可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冲洗 15-

2Onlir1;若皮肤被刺破应被视为有极大危险,应立即停止工作,对伤口进行挤血,用水冲洗消毒。视情况隔离观察,其间根据条件进行适当的预防治疗;如果病原微生物泼溅在实验室工作人员眼内,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洗眼液冲洗,然后用清水冲洗。

5.1. 2非封闭离心桶的离心机内盛有潜在感染性物质的离心管发生破裂。这种情况被视为发生气溶胶暴露事故,应立即加强个人防护力度,其处理原则如下:(1)如果机器正在运行时发生破裂或怀疑发生破裂,应关闭机器电源,停止后密闭离心筒至少30min,使气溶胶沉积。(2)如果机器停止后发现破裂,应立即将盖子盖上,并密闭至少30mino随后的所有操作都应加强个人呼吸保护并戴厚橡胶手套,必要时可在外面戴适当的一次性手套。当清理玻璃碎片时应当使用镇子,或用镶子夹着的棉花来进行。所有破碎的离心管、玻璃碎片、离心桶、十字轴和转子都应放在无腐蚀性的、已知对相关微生物具有杀灭活性的消毒剂内。未破损的带盖离心管应放在另一个有消毒剂的容器中,然后回收。离心机内腔应用适当浓度的同种消毒剂反复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并干燥。清理时所使用的全部材料都应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5.1.3如果工作人员通过意外吸入、意外损伤或接触暴露,应立即紧急处理,并及时报告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如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刺伤、金属锐器损伤,解剖感染力动物时操作不慎被锐器损伤或被动物咬伤或被昆虫叮咬等,应立即实行急救。首先用肥皂和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挤伤口的血液,再用消毒液(如75%酒精、2000mg∕L次氯酸钠、%%过氧乙酸、%的碘伏)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厌氧微生物感染不包扎伤口)。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如果发生HlV职业暴露时,应在一到两个小时以内服用HlV抗病毒药。

5.1.4实验室实发生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泄漏、污染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在2小时内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以下控制措施,防止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扩散。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封闭被污染的实验室或者可能造成病原微生物扩散的场所;(2)开展流行病学调查;(3)对

病人进行隔离观察和治疗,对相关人员进行医学检查;(4)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院观察;(5)进行现场消毒;(6)对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动物采取隔离、捕杀抢救等措施。(7)其他需要釆取的预防、控制措施。

化学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5.2. 1 一般化学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1)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在丄作人员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再根据毒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有效处理措施。

(2)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有害物质泼溅或泄漏在工作台面或地面,先用抹布或拖布擦拭,然后用清水冲洗或时用中和试剂进行中和后用清水冲洗。

(3)如果实验室发生有毒气体泄漏,应立启动排气装置将有毒气体排出,同时开门窗使新鲜空气进行实验室。如果发生吸入毒气,造成中毒应立即抢救,将中毒者移至空气良好处使之能呼吸新鲜空气。

(4)经口中毒者,要立即刺激催吐,反复洗胃,洗胃时要注意吸附、微酸和微碱中和、水溶性和脂溶性以及保护胃黏膜的原则。

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5.3.1实验室一旦发生火灾,首先要考虑实验人员安全撤离,其次是工作人员在判断火势不会迅速蔓延时,一定要迅速而冷静地首先切断火源和电源,及时疏散人员,可力所能及地扑灭或控制火情,消防人员只有在专业人员陪同下进入实验室,不得用水灭火。

5.3.2实验室一旦发生水灾。万一发生水灾报警时应停止工作,转移菌(毒)种和相关材料,对实验室进行彻底消毒。对仪器设备消毒转移和做有关防水处理。水灾过后对实验室应进行消毒清理维修和试运转、安全参数检测验证合格后方可重新丿吕用。

5.3.3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先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若触电者出现休克现象,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

6.调査总结

突发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书面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做好防范工作。事故当事人应向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写详细的事件发生经过的书面报告。实验室负责任人应向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做结案报告。结案报告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置过程中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并

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7.预案管理与更新

预案要定期评审,并根据各项重大突发事件的形势变化和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

8.预案实施时间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沈阳艾迪康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2011年3月10日

安全方案及应急预案

江苏省镔鑫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化综合料场工程Y17转运站 安 全 施 工 方 案 连云港兴榆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一、施工安全管理 二、1、集团安全管理原则:意识、措施、督导 三、意识:强烈的安全第一意识 四、措施:科学、规范的安全防护措施 五、督导:严格的检查、监督、指导 六、2、采取措施,提高全员的安全施工意识 七、(1)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八、(2)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 九、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进场后,和劳务作业队一起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落实责任制。并将各种管理制度上墙。 十、1)安全施工管理体系框架图 十一、根据管理程序绘制出现场安全施工管理程序图。 十二、2)安全生产责任制 十三、①. 项目经理: 十四、对承包项目工程生产经营的安全生产负全面领导责任。 十五、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全过程的情况,制定本项目工程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或提出要求,并监督其实施。 十六、在组织项目工程业务承包、聘用业务人员时,必须本着安全工作只能加强的原则,根据工程特点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并明确各业务承包人的安全责任和考核指标,支持、指导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 十七、健全和完善用工管理手续,录用外施队必须及时向有关部门申报,严格用工制度管理,适时组织上岗教育,要对外施队的健康和安全负责,加强劳动保护工作。 十八、组织落实施工组织设计中安全技术措施,监督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和设备、设施验收的制度的实施。 十九、领导、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发现施工生产中不安全的问题,组织制定措施,及时解决。对上级提出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要定时、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 二十、发生事故要做好现场保护和抢救工作,及时上报,组织配合事故调查,认真落实制定的防范措施,吸取事故教训。 二十一、②. 项目技术负责人: 二十二、对项目工程生产经营中的安全生产负技术责任。 二十三、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程、规范、标准。结合项目工程特点,主持项目工程的安全交底。 二十四、参见或组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查施工方案时,要制定、审查安全技术措施,保证其可行与针对性,并随时检查、监督、落实。 二十五、主持制定技术措施计划和季节性施工方案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并监督执行,及时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 二十六、项目工程应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要求及时上报,经批准后方可实施,同时要组织上岗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教育。认真执行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与安全操作工艺、要求,预防施工中因化学物品引起的火灾、中毒或其工艺实施中可能造成的事故。 二十七、支持安全防护设施和设备的验收,发现设备、设施不正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不合标准要求的防护设备、设施的投入使用。

生物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l.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发生在实验室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实验室人员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生物安全工作,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l.3原则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应急处置原则。 l.4 适用范围 1.4.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1.4.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1.4.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1.4.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1.5启动条件

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可启动该预案。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在本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本中心各行政职能部门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室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2.2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小组 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朱国栋、贾全玲、刘国民、赵琼、郭军组长: 朱国栋(公司总经理)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 副组长: 贾全玲(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协助组长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包括报告、人员组织、人员疏导、撤离、物资抢救、事故原因调查等。 其余人员分工: 刘国民: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报告等工作。 赵琼: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疏导、安全等工作。 郭军:主要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抢救、保卫等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3.1预防

第二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第二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和《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管理办法》及省卫生厅、县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条、组织机构 (一)成立射洪县人民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z 副组长:z 秘书:z 成员:z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二)成立射洪县人民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医疗救护专家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成员:z (三)成立射洪县人民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医疗应急工作队: 队长:z 成员:z 第二条、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职责: (一)协调与卫生局所属各相关部门及各区级政府机构的关系,在县卫生局及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收集、汇总、分析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及时向主管局及各相关部门汇报,交流信息。 (三)领导与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临床救治,实验室管理,现场控制。 (四)负责组织发生实验室生物事故处理时所需的人员、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物质到位。 (五)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医院实验室生物事故医疗救护的日常工作。 专家组职责: (一)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医疗救治、会诊任务。 (二)必要时参加县市的统一调动。 工作队职责: (一)负责医院实验室生物事故的现场处置,配合诊治全过程的物质保障。 (二)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提供医疗救护、现场人员疏散,现场处置、现场保护等工作,并接受上级统一调遣。 第三条、现场处置 (一)医院在接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或卫生行政部门通知后,立即组派应急救护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采取防护措施,开展现场急救。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急救医疗队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三)现场急救以组为单位进行,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确保受伤者所在环境安全,

幼儿园各种安全应急预案

安全防火疏散演练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了加强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自我防护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全园师生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学会自救自护。 二、演练时间、地点、内容 演练时间: 地点;鑫艺幼儿园 内容:安全防火演练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对幼儿传授消防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救自护要领。 2、汽油、木块、灭火器、湿毛巾、手电筒。 四、具体活动程序: 1、召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动员大会,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使幼儿了解防火常识,逃生办法,自救自护的窍门 2、布置演练的具体分工要求责任人,各负其责。 3、下午演练时间到,疏散演练开始,全园师生在老师的疏散引导下快速撤离火场,向安全地带疏散,要求幼儿在撤离时弯下腰,伏下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嘴,并在撤离时关紧活动室的门、窗,用手电筒代替应急灯从教室门口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撤离。 5、撤离现场后,园长讲解消防知识、消防法规、火灾案例等。 6、有教师表演油盆灭火,使师生懂得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消防的小常识。

五、负责人安排情况:防火疏散演练;总指挥:疏散组负责人:

防范劫持、伤害等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防范园内发生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国家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幼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幼儿园的稳定,特制定幼儿园防范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可能引发幼儿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等情形是引发幼儿园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幼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门卫管理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 3、加强对幼儿园周边有精神病症状人的监控。 4、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查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三、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幼儿园暴力事件,一般按下列程序处理; ]、报警.可按紧急报警按钮或打“110”报警电话。 2、立即报局办公室和镇教育管理办公室,可先口头后书面。 3、若出现人员受伤情况立即拔打120急救电话,或以最快的速度把伤员送往就近镇级以上医院抢救,并通知家长或家属。如发生劫持人质事件,园方要派应变能力强、口才较好的老师与歹徒周旋.尽力规劝其终止犯罪:同时幼儿园要全力保护好在现场或幼儿,并迅速疏散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37320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草稿) 一、目的 本着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与安全负责的精神,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制定有效的应急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以保证在实验室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处置规范操作,从而遏制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发生于微生物实验室和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3.《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成立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负责组织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 组长:单位领导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负责事件的上报。 成员:实验室负责人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实施全面的应急工作。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 实验室操作人员 后勤人员 保卫人员 五、日常预防 1.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操作管理,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配置个人防护、消毒药品和医疗救援药品,定点存放和定人定期维护保养。 3. 高致病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登记使用,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生物化学恐怖攻击。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四川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和《灾害事故医疗救援管理办法》及省卫生厅、市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第一条:组织机构 (一)成立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 秘书:检验科科长 成员:检验科副科长,院感科、保健科、总务科、设备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 (二)成立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医疗救护专家小组: 组长:分管副院长 副组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 成员:、大内科、大外科、临床各科室主任

(三)成立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医疗应急工作队: 队长:医务科科长 成员:保卫科、总务科、设备科科长长及总务科、保卫科、设备科相关人员 第二条: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职责: (一)协调与卫生局所属各相关部门及各区级政府机构的关系,在县卫生局及县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保证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 (二)收集、汇总、分析与事件相关的信息,及时向卫生局及各相关部门汇报,交流信息。 (三)领导与组织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临床救治,实验室管理,现场控制。 (四)负责组织发生实验室生物事故处理时所需的人员、医疗救护设备、救治药品、医疗器械及其他物质到位。 (五)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医院实验室生物事故医疗救护的日常工作。 专家组职责: (一)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医疗救治、会诊任务。 (二)必要时参加市、区的统一调动。

工作队职责: (一)负责医院实验室生物事故的现场处置,配合诊治全过程的物质保障。 (二)在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提供医疗救护、现场人员疏散,现场处置、现场保护等工作,并接受上级统一调遣。 第三条:现场处置 (一)医院在接到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报告或卫生局通知后,立即组派应急救护队伍,迅速到达事故现场,采取防护措施,开展现场急救。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急救医疗队,对就诊病人必须接诊治疗,并书写详细、完整的病历记录,对需要转送的病人,按照规定,将病人及其病历记录的复印件转送至接诊的或指定的医疗机构。 (三)现场急救以组为单位进行,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确保受伤者所在环境安全,作好救护人员及伤病人防护,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四)现场急救针对危险生物品种类和受害人伤害情况予以相应处理。依据受害者的伤病情况,按轻、中、重、死亡分类,分别以“绿、红、黄、黑”的伤病卡作出标志(伤病卡以

幼儿园各种安全应急预案

幼儿园各种安全应急预案 XX省(市/自治区)XX市XX区/镇XX幼儿园 一、活动目的: 为了加强学校的安全管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使全校师生人人有安全意识,人人学会自救自护。 二、演练时间、地点、容 演练时间:XX年XX月XX日 地点:XX幼儿园 容:如安全防火演练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对学生传授消防知识,增强安全意识,学会自救自护要领。 2、汽油、木块、灭火器、湿毛巾、手电筒。 四、具体活动程序:

1、召开全体教职员工的动员大会,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使学生了解防火常识,逃生办法,自救自护的窍门。 2、布置演练的具体分工要求责任人,各负其责。 3、下午演练时间铃声响起,疏散演练开始,全校师生在老师的疏散引导下快速撤离火场,向安全地带疏散,要求学生在撤离时弯下腰,伏下身体,用湿毛巾捂住嘴,并在撤离时关紧教室的门、窗,用手电筒代替应急灯从教室门口在最短的时间安全撤离。 4、撤离现场后,校长讲解消防知识、消防法规、火灾案例等。 5、有教师表演油盆灭火,使师生懂得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及消防的小常识。 五、负责人安排情况: 防火疏散演练;总指挥: 疏散组负责人: 防劫持、伤害等暴力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防校园发生暴力事件,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及时处置侵害师

生安全的恶性事件,维护学校的稳定,特制定学校防暴力事件的应急预案。 一、可能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由于种种因素对社会不满和因矛盾激化铤而走险、因严重利益冲突而报复、精神病人发病以及极少数歹徒行凶犯罪等情形是引发学校暴力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预防措施 1、加强对师生进行法制和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意识。 2、严格门卫管理度,控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 3、加强对校有精神病症状人的监控;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心,劝其在家休养治疗,经济待遇上给予照顾帮助。 4、对可能引起矛盾激化事件的当事人要逐一排查登记.耐心接待,尽力做好化解工作。 三、处理程序 一旦发生学校暴力事件,一般按下列程序处理: 1、报警.可按紧急报警按钮或打“110”报警。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

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有效的预防微生物实验室生物污染,有效应对实验室突发污染事件,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准确,保障实验工作人员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实验室污染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加强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和实验室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特制定本预案,确保一旦发生实验室污染事件及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规范、科学、迅速有效地控制。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科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1.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当出现以上适用范围中的任意情况,启动本预案。 二、应急管理小组 有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指导方针,规划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组织实施科学管理。在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时,决策指挥,调动人员,全面部署。发生突发事件后应急处理小组全体成员,应立即按实验室污染突发事件处理

的技术规范,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件、调查原因,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防措施 1.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设备的配置、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行为应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2.建立实验室病原微生物专库,对于传染病病原样本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 3.增强安全意识,合理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4.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对人群进行生物化学恐怖攻击,对公众健康产生严重损害,影响社会稳定。 5.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纪录,填写准确。每次使用后及时登记,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 6.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7.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四、应急控制措施

病原微生物菌种与毒株样品生物安全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济南市儿童医院 病原微生物菌种及毒株样品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一、为保证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有效遏制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本预案所称实验活动,是指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三、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主要包括: (一)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 (二)病原微生物在实验活动中由于采集和取用造成实验室人员感染和向实验室外泄露或扩散事件。 (三)由于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泄露或扩散事件。 第四条 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设施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依法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组织机构及职责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全面负责微生物安全应急事件的各项工作,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微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医院检验

科。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职责: (一)研究制定医院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负责预案的相应和终止; (二)协同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建立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微生物室的制度落实情况,同时负责生物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三)负责指挥医院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快速有效开展,控制危害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及时向区卫生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负责医院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微生物室的日常预防及预警工作,提高科室成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预防预警报告 预防机制 (一)严格贯彻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抓紧做好病原微生物室备案登记工作。 (二)病原微生物室要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人员配备、设备配置、个人防护和安全行为等必须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严格执行。 (三)病原微生物保藏要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要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四)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到实处,消除安全隐患。实验室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开展研究工作。

安全应急预案57351

广东省国泰消防职业培训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为创建平安校园,确保师生安全,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当各种安全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得到妥善有效的处理,特制订本安全应急预案,以备不虞。 一、应急预案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何峰华(校长) 副组长:赵宏伟(主任) 二、学校安全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在上级部门统一领导下,各部门要紧密联合,形成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重大事件,确保发现、报告、处置等环节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正确应对,果断处置,力争有效控制事态,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预防为主,及时控制:加强学校安全制度建设,重视宣传发动工作,认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把突发事件控制在萌芽状态。 3、应急联动,群防群治: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领导小组要迅速加入,深入第一线,掌握情况,开展工作,控制局面。学校难以处理的,要及时报告有关部门,争取他们的配合。 4、以人为本,依法处置:在处置校园突发公共事件的过程中,绐终要坚持生命第一的思想,要及时采取避险措施,确保生命安全,并力争控制事态的发展。

(二)各类事故应急预案 (A)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1、发现师生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时,班主任应迅速送往太平镇菜医院进行初诊,并迅速报告学校 2、负责人向教育局及卫生部门报告。 3、食用校外食物所导致的中毒,我校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取样。 4、迅速排查食用致毒食物的师生名单,并检查他们的身体状况。 5、及时通知家属并做好家属的工作。 6、积极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诊治、调查事故、处理等工作。 (B)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迅速将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 2、迅速报告学校、交通部门和教育局。 3、组织保护好现场,看住肇事车辆及肇事人以备交警部门进行事故处理。 4、及时通知受伤者家属。 5、积极配合交警做好事故处理。 (C)其他突如其来的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1、如社会人员到校对学生造成伤害时,首先发现的教师或学生要及时向班主任或学校报告,在场教师或学生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制止或疏散。 2、班主任和学校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制止,并拨打“110”报警。 3、对伤者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4、及时上报上级部门。 5、迅速配合公安部门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并做好有关材料的收集。

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发生在实验室范围内的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突发事件对实验室人员造成的危害,指导和规范生物安全工作,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安全。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第三版) 原则 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应急处置原则。 适用范围 1.4.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1.4.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感染或侵害; 1.4.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1.4.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启动条件 当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的紧急情况下,可启动该预案。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指挥机构 在本中心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及本中心各行政职能部门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协调实验室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实验室安全管理、应急小组 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应急领导小组: 朱国栋、贾全玲、刘国民、赵琼、郭军

组长: 朱国栋(公司总经理) 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 副组长: 贾全玲(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实验室操作规范,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监督检查,督促各项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突发事件发生时,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协助组长处置实验室突发事件,包括报告、人员组织、人员疏导、撤离、物资抢救、事故原因调查等。 其余人员分工: 刘国民: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处置、报告等工作。 赵琼:主要负责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人员疏导、安全等工作。 郭军:主要负责实验室突发事件发生后的物资抢救、保卫等工作。 3预防和预警机制 预防 3.1.1加强实验室生物安全规范化操作管理,按《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3.1.2建立实验室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储备,配置个人防护、消毒药品和医疗救援药品,定点存放和定人定期维护保养。 3.1.3 高致病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登记使用,提高警惕,加强安全保卫,防止不法之徒盗窃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用于生物化学恐怖攻击。 3.1.4建立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应立即报告。 3.1.5加强对实验操作人员的生物安全业务培训和演练。 预警 3.2.1、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为各种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建立档案和使用记录,发现遗失或被盗,立即报告(见处理程序)。 3.2.2、建立实验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发现与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人员感染或伤害立即报告。 3.2.3、定期开展自查,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发出预警通报。 4.突发事件的报告及应急响应

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预 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检验科生物安全应急预案1总则 编制目的 为确保检验科内部各项临床检测工作的有效进行,并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全院临床工作可能造成的影响及损害,保障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广大病员群众的利益,促进我院医疗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卫生部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和中山大学《关于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编写。 分类 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其可能造成事故或者影响临床工作正常开展,危及患者及时、正确诊治,以及院内感染流行、环境污染等紧急事件。 本预案主要针对以下突发事件: (1)高致病原、危险品泄漏事件。主要包括高致病性病原体微生物的泄漏、意外接触或可能感染、爆发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以及毒物、高危害性化学物质、致癌物污染环境等。 (2)院内感染流行事件。主要包括某高致病原(或耐药株)在医院内特定区域发生传播、院内感染等。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检验科涉及影响临床医疗工作正常开展的重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工作原则 (1)以病人为本,减少对临床工作的影响。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3)医院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4)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5)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6)加强教育,提高素质。 2组织体系 领导架构 在医院院长的统一领导下,由医务部门指挥协调,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办事架构 检验科将组织由科主任、科副主任、以及各专业组组长组成的应急管理小组,协调管理。 3运行机制 预测与预警 检验科各工作人员、各专业组负责人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预测预警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信息报告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检验科工作人员要立即向所在专业组组长或专项负责人(如生物安全主管、质量主管)汇报,检验医学部应急处理小组经核实及初步处理不能解决后,要立即报告医务科。 4 具体应急处置方案

各类考试安全应急预案

各类考试安全应急预案 为保障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类考试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类课程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及时预防和有效处理考试过程中的突发事件,特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考试安全类突发事件特指教育系统组织的各类教育考试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类课程考试中,在命题组织管理,试卷印刷、运送、保管,考试实施,评卷组织管理等环节出现泄密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教育局组织的各类考试、学校各类课程考试。 二、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教育。学校和班级在考试前举行专题安全教育会议,教育学生要诚信参考,珍爱生命、远离危险,不制造危险,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和规则;教给考生防范各种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方法。考试结束后,要确保每一名考生安全回家。在认真抓好考生安全教育的同时,要对每一名考生言行进行规范教育,确保考生安全的防范及自保能力。 2、进行各种资质审查,强化管理。 (1)交通安全。对于需乘车外出的考试,学校严格审查车辆资质。选择检验合格、证件齐全、车况性能良好的车辆和有运营证、驾驶经验丰富、身体健康、技术过硬、熟悉道路情况的司机,并签定安全协议书;加强对司机的教育与管理,严禁超速、超载;要加强对考生上下车时的管理,要求学生待车停稳后再排队上下车,严防因拥挤、翻窗造成伤害事故。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遵守交通规则。 (2)饮食饮水安全。学校配合相关部门对学生就餐的食堂、饭店进行严格的卫生资格审查,要加强对饮食、饮水的监管,认真做好食品采购及加工环节检查,防止食堂餐具不清洁、采购过期食品,以及食品加工过程中出现生熟不分开、食物清洗不干净和未烧熟烧透等情况出现,尤其检查有无豆类蔬菜及带芽马铃薯等;若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督促饭店整改;教育考生识别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和副食,慎重购买。 (3)住宿安全。对于需乘车外出的考试,教育学生及陪同家长选择设施卫生、配备齐全的宿舍,保证学生睡觉质量;联系旅店安排专人负责大门保卫,禁止闲杂人员和不法分子进入宿舍,危害考生利益和安全。 (4)考场安全。对考场内的消防设施和出入通道认真查看,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问题。加强对学生进行防火、防踩踏、紧急逃生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3、信息公开,及时反馈 学校要提前安排好考生考试期间的食宿,做到分散安排,统一管理。带队老师电话要向学生公开。各班要建立考生信息一览表,对学生具体住宿地、联系电话、陪护人等情况登记明确,以备查用。对考试时间地点要明确告知考生。 4、签订安全责任书。 学校与带队教师、运输队等签订安全责任书,实行安全责任事故追究制,确保考试期间师生的人身安全。 三、应急措施 1、在各类国家教育考试以及学校组织的各类课程考试过程中发生重大事件,考点或各考场、各带队老师应立即向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报告。学校应立即向上级

病原微生物菌种及毒株样品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病原微生物菌种及毒株样品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发生生物安全事件时,做到应急准备充分,信息渠道畅通,指挥系统有效,反应机制灵敏,有效遏制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保证相关人员的健康,保证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验室一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病原微生物,是指能够使人致病的微生物。 本预案所称实验活动,是指从事与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有关的研究、教学、检测、诊断等活动。 第三条 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主要包括: (一)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在运输、储存中被盗、被抢、丢失、泄漏事件。(二)病原微生物在实验活动中由于采集和取用造成实验室人员感染和向实验室外泄露或扩散事件。 (三)由于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病原微生物泄露或扩散事件。 第四条 工作原则为预防为主,常备不懈;设施规范,管理到位;主动监测,反应迅速;依法处理,措施果断;机制通畅,遏制危害。 组织机构及职责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全而负责微生物安全应急事件的各项工作,生物安全办公室负责微生物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医院检验科。 医院生物安全委员会职责: (一)研究制定医院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负责预案的相应和终止;(二)协同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共同负责建立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指导和监督微生物室的制度落实情况,同时负责生物安全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工作; (三)负责指挥医院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协调有关部门的关系,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快速有效开展,控制危害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并及时向区卫生局和有关部门报告; (四)负责医院微生物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微生物室的日常预防及预警工作,提高科室成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预防预警报告 预防机制 (一)严格贯彻执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抓紧做好病原微生物室备案登记工作。 (二)病原微生物室要加强实验室标准化建设,对实验室人员配备、设备配置、个人防护和安全行为等必须按照《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严格执行。 (三)病原微生物保藏要制定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作好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进出和储存的记录,建立档案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对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和样本要设专库或者专柜单独储存。 (四)增强安全意识,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把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和

【实用】应急预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有效预防、快速应对和及时控制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危害和损失,保障公共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浙江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浙江省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试行)、《永嘉县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永嘉县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预案》等。 1.3 工作原则 1.3.1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医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负责,各相关科室和部门按照本预案的分工和要求,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工作。 1.3.2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好预防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发生的各项措施,做好物资储备和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及时消灭安全隐患,力争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 1.3.3 依法管理、科学规范 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信守有关国际条约,尊重国际惯例,依法处置和应对各类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2. 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分管院长为组长,医教质控科、护理部、院感科、总务设备科等职能科室主任、检验科科长为成员。 2.2 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职责 2.2.1 研究并制定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预案。 2.2.2 当医院发生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时,及时分析讨论,提高应急处置方案,并根据各自职责做好指挥、协调及落实具体的应急处置措施。 2.3 应急小分队成员 应急小分队由检验科科长任队长,检验科技术骨干人员为队员。 2.4 应急小分队职责 主要职责是负责医院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原因分析;参与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污染范围的划定;迅速有效地处理生物安全事件、及时报送有关生物安全事件的信息。小分队成员及相关人员应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熟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报告程序和处置方法。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为进一步提高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臵能力,确保不发生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事故,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氛围。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铜山区畜牧兽医站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 一、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的分类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指病原微生物感染性材料在实验室操作、运送、储存等活动中,因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意外丢失等造成人员感染或暴露,和(或)造成感染性材料向实验室外扩散的事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划分为三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和Ⅲ级(一般),依次用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一)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级)主要包括: 1、实验室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所从事的一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现有关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诊断为所从事的一类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 2、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为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并造成传播或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 (二)较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I级),主要包括: 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为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感

染,或出现有关的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 2、实验室发生一类、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泄漏,并有可能进一步扩散或造成其它人员感染。 3、省畜牧局认定的其它较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三)一般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II级) 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为所从事的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感染,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所从事的三类、四类病原微生物疑似感染,并造成传播或有进一步扩散的可能。 2、实验室发生第三类、第四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意外丢失,并有可能进一步向外扩散或造成其它人员感染。 3、省畜牧局认定的其它一般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铜山区畜牧兽医站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事件的应对处臵工作。 三、本预案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专业处臵、密切配合;

各种安全应急预案

黄河园林中学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全校师生员工健康地学习、工作、生活,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有效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危害,依照上级有关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预案。 一、安全事故抢险救灾组织机构 (一)、抢险救灾指挥机构 1、领导小组: 总指挥:范厚君(校长) 副总指挥:安学斌(副校长)姚永纯(副校长) 张新化(副校长) 成员:龚龙贾云龙薄正军王成林周丽 2、主要职责: (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校安全常识的普及教育,广泛开展有关安全技能训练,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防范意识和基本技能。 (3)认真搞好各项物资保障,严格按照预案要求积极配备安全设施设备,强化管理,使之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4)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组织各方面力量全面进行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把不良影响与损失降到最低点。 (5)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保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抢险救灾队伍 1、抢险救灾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范厚君(校长) 成员:龚龙薄正军范全文周雪海及各班班主任和各班包辅教师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类别,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由工作小组组长具体负责现场指挥,全面组织救援抢险工作,及时抢救被困及重要物资,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后勤保障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贾云龙 成员:王成林周丽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类别,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确保抢险

设备设施及物质供应,负责联系医院对伤员进行及时救治或进行抢救,负责现场抢修及灾后水、电等恢复工作,安排好师生生活、学习等工作,保证学校师生水、电等正常供应。 3、警戒疏散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安学斌 成员:张新化葛兵各班主任住校生管理员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负责设置警戒区,维护学校正常秩序和抢险工作秩序,确保现场的原始状态,配合有关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工作,严格控制进出人员及车辆,劝阻围观人员离开事故现场,看守抢救出来的物资,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及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有效、安全地疏散师生撤离危险地带,安定师生情绪。 4、善后处置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姚永纯 成员:孙杰毛文超及相关班级班主任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协调相关部门,组织对伤亡人员的处置和身份确认,通知伤亡人员家属,落实用于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应的接待和安抚解释工作,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善后处理的动态。抢险过程中和事故结束后,负责保证现场及善后过程中的稳定工作。 5、通讯督导工作组 ⑴、工作机构: 组长:张新化 成员:薄正军陈学仕 ⑵、工作职责:根据事故现场情况,执行领导小组组长指示或命令,负责事故现场各小组与指挥部及外部的通讯畅通,确保指挥部对现场的指挥调控,负责对事故的原因、发展形势、产生后果进行分析、预测,并落实抢险救灾过程中的具体措施的指导与施行,负责事故现场处理过程和结果的对内、外信息发布工作。 黄河园林中学安全教育领导小组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修订】

实验室生物安全应急预案 一.目的:为了预防,有效控制发生在我所范围内的生物安全 事故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检验科工作,保障我所职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我所的稳定和正常秩序,根据《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等法律法规,结合我所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实验室发生的生物安全事件, 及与实验室安全相关的、危害本实验室工作人员健康以及社会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所有事件。主要包括: (1)病原微生物和有毒有害化学试剂的实验室污染事件; (2)工作人员受到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病原微生物或有毒化学试剂感染或侵害; (3)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试剂被泄漏出实验室事件。 (4)由于停电火灾等不可预测因素所引起的实验室其他污染事件 三.工作原则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防范意识,力争作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最大限度的减轻其危害和损失。

四事件分级 (一)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I级)主要包括: 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一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所从事的一类病原微生物; 2.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有关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并造成传播,可能进一步扩散; 3.实验室保存的一类、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丢失; 4.认定的其它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二)较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级(II),主要包括:1.实验室工作人员确诊感染所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或出现与从事的二类病原微生物有关的症状、体征,临床诊断为疑似感染; 2.实验室发生一类、二类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泄漏,并有可能进一步扩散,造成人员感染; 3.认定的其它较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