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医--投稿须知

《新中医》杂志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1 本刊文稿要求采用20×20方格原稿纸工整书写,字迹要清楚,字体要规范,不写异体字,标点符号要占一格,外文字母尽可能打印在稿纸上。有条件者可用电脑方格稿纸打印,软件如WPS97、WPS2000等。

2 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尽量不用标点符号及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

3 作者姓名署于文题下方,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写在第一页右下角,具体格式为: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机场路16号(510405)

4 本刊学术探讨、临床报道、针灸经络、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专栏及字数在2500以上的文稿,要求撰写提要。提要要求在300字以内,文字宜简炼。

5 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及《中药大词典》(江苏新医学院者编)为准。临床上常用的缩写名词文中可不加说明(如ALT、ATP、HbsAg等),不常用的或新的缩写名词,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说明。

6 本刊计量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医学法定计量单位参照《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编)。

7 文章内数字的用法以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8 内能用文字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图表;反之,若用图表能大量节省篇幅时,则主张用图表。图表应列序号和标题,表格用三线表格,表内数据必须内文一致。插图要在硫酸纸或复印机纸上用碳素墨水工整而仔细地描绘,图中数字、文字请补贴植字或打字,不用手写体。

9 文章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用下圆点

“.”相隔,末位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等,具体体例可参照近期出版的《新中医》杂志。

10 参考文献用方括号“[ ]”在右上角标注,次序用数字编号。一般文稿不宜超过10篇,综述不宜超过25篇。未公开发行的书刊、内部资料及需保密的资料均不宜引用。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如:1 史志云.刘仕昌教授治疗暑湿发热的经验.新中医,1993, 25(7):1-3

书籍:序号作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社,年份.起止页

如:2 张伯臾,董建华,周仲英,等.中医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57-259

说明:作者在3个以内(含3个)均要列出,作者之间用“,”隔开,3个以上作者,前3个作者列出,后加“等,”。如上例。

11 来稿要附单位介绍信,作者单位负责文稿的作者名单、资料核实及保密审查。投稿者应声明未一稿两投。

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条款规定,自填写收稿回执之日起,4个月内未通知作者决定刊用的,作者可将稿件自行处理。对不用稿件本刊概不退稿,作者投稿前自留底稿。

13 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预先声明。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

刊号:ISSN:0256-7415 CN:44-1231/R

国内期刊代号:46-38

国外期刊代号:M186

刊式:月刊,16开本,每期64页

出版日期:每月5日

来稿务必论点明确、学术思想新颖,富于创见,观点鲜明,论据可靠,语言通顺,文字简炼,可读性强,具有实用性、科学性、真实性。应使用规范的汉字,每篇论文不得超过 6000 汉字的版面。文章要素应包括:题目 ( 副标题 )、作者、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基金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引言、正文(包括图、表)、结论、参考文献,并可在稿件首页的地脚处加注必要的说明。

1.题目应简练、明确,并能反映论文的主题,题名所涉及的医学术语请用规范名,尽量不用标点符号,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便于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题名一般不超过 20 字。

2.副标题一般不提倡使用,在必要时才使用,一般用于同一研究课题的系列论文中。

3.作者的署名只限于直接参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的研究的工作者,并参加拟定文稿、能对内容完全负责和解释者。人名次序应按贡献大小排列。若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在作者姓名上加注阿拉伯数字予以区分,如:“刘青松 1 ,王一力2”。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 5 人。对其他有贡献的人员,可在文未致谢中注明。稿件投出后要变更或增删作者,应由全部署名作者所在的单位分别出具证明确认,否则本刊不予受理。

4.作者单位应置于作者署名之下 , 包括单位全称、城市名、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广东广州 510405”。若署名的作者不属同一单位时,应根据作者姓名上加注的数字分别一一列出。

5 .摘要一般以 100~300 字为宜,以第三人称书写。应明确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试验的方法、研究成果和最终结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其重点是成果和结论。摘要中不能写入公式和图表。

6 .关键词应能确切反映研究的对象,一般为 3 ~ 8 个,使用主题词时,主题词应从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汉语主题词表》中查出。

7.中图分类号采用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标注。

8.文献标识码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填写。

9.文章编号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书写,由本编辑部给出。

10.收稿日期以本部收到来稿日期为准,由本编辑部填写。

11.基金项目应注明基金的名称、编号,并请附寄基金立项复印件,以作统计资料用。

12.第一作者简介包括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籍贯、学位、职称、研究方向。

13.引言应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方法、范围和背景等,引言应言简意赅,不宜与摘要雷同,也不要作公式推导和一般性的方法介绍。

14.正文是指引言之后、结论之前的部分,是论文的核心。书写时应特别

注意层次标题、插图、表格、量、单位、数字和外文字符的正确使用。

(1)正文的层次标题应简短明了,以 15 字为限,不用标点符号,其层次的划分及编号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如:

第一级 ( 章 ) 第二级 ( 条 ) 第三级 ( 款 ) 第四级 ( 项 )

1 1.1 1.1.1 1.1.1.1

2 2.1 2.1.1 2.1.1.1

(2)表格与插图表格应结构简洁,具有自明性,内容勿与正文、插图重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可适当加注辅助线,但不能用斜线和竖线。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插图应精选,具有自明性,勿与文中的文字和表格重复。插图应用电脑绘制或用碳素墨水绘制在绘图纸上。插图必须线条均匀、清晰、主线和辅线粗细比例约为 2 ∶ 1 。图中文字、数字、各种符号必须与正文一致。图勿过大或过小,每图不超过 10cm × 10cm 。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如为照片时,应层次清晰、反差合适、剪裁恰当。

(3)量和单位书写时应严格执行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数字的使用应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 7 个部门于 1986 年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

(4)医学名词术语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药大词典》、《常用中药处方用名规范表》(中国中医药学会编辑学会审定试行)为准。临床上常用的英文缩写名词在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注明。

(5)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体等。生物学中的属 ( 含属 ) 以下的拉丁文字名下应用铅笔加上底线。数学式、化学式等带有上、下角字符时,每一字符的大小写和所处位置应非常明了。

15.讨论应准确、简明、完整、有条理地指出论文的主要结果、论点和总体概括。也可以在结论和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改进意见和待解决的问题。

16.参考文献注意不同文章载体的录入格式:

期刊:

[1]丁建国,吴邦国,陈楚斌,等. 消痤饮袋泡剂治疗寻常痤疮61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2004,36(3):43-44.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1]徐淑云. 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62. (专著)

[2]王会贤,章灵华,杜守英,等. 氧化苦参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集[C].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论文集)

[3]张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 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99. (学位论文)

[4]张平. 中药现代化建设[R].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新药中心,2001. (报告)

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1]刘君. 甘草的毒理学研究[A] . 邓编. 中药新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8 . 997.

报纸文章:

[1]谢希德. 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 人民日报,1998-12-25(10).

国际、国家标准:

[1]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专利:

[1]姜锡洲. 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 . 中国专利:881056073,1989-07-26 . 电子文献:

[1]万锦. 中国大学学学报论文文摘(1993-1999). 英文版[DB/CD] . 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

17. 联系地址在稿件首页或未页的脚注注明第一作者及联系人的单位、邮政编码、地址、电话、 E-mail等.

18.著作权保护与技术保密本刊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著作权、专利权的保护和保密等法规。投稿前第一作者应在所在单位加盖公章,以免侵权和泄密。本刊谢绝不合要求的来稿。另外,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等,作者若不同意自己的论文被这些数据库收录,请来稿时声明。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拟录用的稿件进行文字修改、删减、退改等加工处理,不同意本刊修删者亦请事先声明。

19.反对一稿多投投稿者请自留底稿,投稿后 3 个月内未接到本刊录用通知者可来电来函向我刊查询。来稿一经发表,按篇、按质量酌付稿酬,并赠送样刊。在致作者的稿费中包括各类文摘、数据库、光盘版应付作者的作品使用费。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投稿须知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广州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一份中医药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1990年创刊。标准刊号:ISSN 1003-9783,CN 44-1308/R,双月刊,邮发代号:46-210。该杂志是我国唯一的一份全面报道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的学术性期刊,为我国优秀中医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设有药效与毒理学研究、药物动力学研究、指纹图谱研究、质量分析研究、工艺研究、临床研究、学术探讨、综述等栏目。为了保证期刊质量,加强对刊物的科学管理,有利于进入国内权威外的检索系统和数据库,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根据国家的有关标准和科技期刊的编排规范,我刊对来稿做出如下要求。 1 撰稿要求 1.1一般要求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来稿要求文字通顺,结构紧凑,层次清晰。文稿中的英文缩写词须注明其中文全称;请注明英文字母和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及除英文以外的外文文种(如拉丁文)等;动植物拉丁学名务必准确无误。 1.2 文题题名须简明确切,能反映文章的特定内容,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字,尽量不用副标题。避免使用化学式、公式及不太为读者所熟悉的缩写等。 1.3 作者及单位作者是论文的法定权人和责任者。作者署名应按参加者对论文工作的贡献大小排序,并征得本文其他作者的同意。附第一作者简介,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学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研究方向、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等。作者的中英文单位要写全名,并附邮政编码。作者如多单位,则应在其名字的右上角标注阿拉伯序号,并将单位名列在最后作者之后,用“()”隔开。 1.4 摘要中、英文摘要一般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摘要内容要明确列出四个要素,即目的:为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模型、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等;结果:实验或研究的结果、数据等;结论:对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问题、启发、建议、预测等。 英文摘要(abstract)写在中文关键词之下,其间空一行。摘要的英文题名、作者、工作单位和关键词均应与中文一致,Abstract内容可比中文摘要详细些,亦应明确列出摘要的四个要素,即Objective(目的)、Method(方法)、Result(结果)、Conclusion(结论)等,要写得具体。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义和逻辑正确。 1.5 关键词应标注能反映论文特征内容、通用性较强的,符合主题词表的术语,一般3~8个。中英文关键词相对应。 1.6 前言(引言或序言)一般勿超过250字。概述本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实验基础及国内外现状(可列出主要的参考文献),并明确提出本文目的。 1.7 药物、试剂、动物、植物、主要仪器应说明来源及规格或批号。有关名词以《中国药典》(2005年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药学名词》、《化学名词》、《医学名词》等为准。 1.8 方法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对新的或有实质性改进的方法要写明改进处。如是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以便他人重复。 1.9 计量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并遵照国家有关量和单位的标准(GB 3100-93,GB 3102-93)。单位相同的参数范围,只需写出后一个参数的单位,如36~42°。百分数的范围,前一个参数的百分号不能省略,应写成53%~78%。参数与其偏差的单位相同时,统一将数字写在括号内,单位写在括号外,如(101±15)g,(40.5±1.5)岁;表示带中心值的百分数偏差时,应写成(27±2)%。长5 cm ,宽3 cm ,高2 cm ,应为5 cm × 3 cm × 2 cm 。本刊约定,表示段时间时采用单位符号。时间单位符号均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符号:h(小时)、min(分)、s(秒)、d(天)、“年”、“月”、“周”为非法定计量单位,仍用汉字表示。“每天”仍

投稿须知

二、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来稿要求通过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主页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9255625.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f119255625.html,)投稿系统或电子邮件(Lcdoctor@https://www.360docs.net/doc/f119255625.html,)发送,视频作品通过邮局投送。 来稿首页请标明以下内容:题名,每位作者的姓名、最高学历、技术职称及工作单位,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电子信箱。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若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资助或属攻关项目(请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并脚注于文题页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83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0102022);科技部国家基础规划“973”项目(2001CB409808和 01CB7110013)。 编辑部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编号。在接到本刊回执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书,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切勿一稿两投,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刊登该文系重复发表的

声明,在中华医学会电子版系列杂志上通报,并在2年内拒绝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 请自留底稿,不采用的稿件一般不寄还。 来稿文责自负。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需征求作者意见。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修改稿首页务请注明稿件编号。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中华医学会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网络版)和纸版等其他方式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华医学会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版面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不要寄给个人。 三、撰稿要求 来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观点明确,资料真实,数据可靠,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字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论著性文章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综述、讲座5000字左右(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短篇论著、临床经验、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2000字,

《中医xx杂志》投稿须知模板

《中医xx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xx杂志》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杂志之一,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科杂志,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中医xx研究动态及港、澳、台中医xx学术研究交流信息、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家学术思想研究、中西医结合xx研究成果等。本刊辟有名家真传、专题笔谈、专家经验、理论研究、学术探讨、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与报道、针灸推拿、名院名科风采、典籍研究、儿童养生保健、地方特色研究、医案医话、历代xx名医、中药研究等栏目,既突出中医xx特色,又兼顾中西医结合xx内容,信息量大,实用性强。凡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级科研课题论文,一经审查合格即优先发表,且稿酬从优。 1 投稿的要求 1.1论文格式: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分析,并应注明所用统计学方法。“学术探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等栏目文章一般3000~5000字。来稿字迹清楚、书写规范,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字母大小写、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文稿中所用数字以阿拉伯数字为主。病历介绍,要写清患者姓氏、性别、年龄、初诊日期、主诉、病史、现病症状、检查及化验、诊断、辨证、病机、治法、处方、药名和剂量、用法、治疗结果等。 1.2 文题及证明:文题应做到简明、醒目,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不超过20字为宜。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凡取得国家或省部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予以说明,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评审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内容。 1.3作者简介: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并需对第一作者做一简单介绍,格式如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不写),职称,学位,从事的主要工作。例:陈盛举(1967—),男,主治医生,医学学士,主要从事白内障、青光眼临床工作。若排名需在编排过程中更改,应由第一作者出具书面证明,并加盖单位公章。作者单位应注明单位名称、科室、地址(××市或县××路××号)、邮编。 1.4摘要:论著类文章须附中文摘要,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及结论4部分内容,中文摘要以150~300字左右为宜。 1.5关键词:论著类文章需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林美兰主编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 1.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1.7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考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卫生部联合发出的质技监局量函[1998]126号文件精神,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毫米汞柱(mmHg),但在文中首次出现时应注明mmHg 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1mmHg=0.133kpa). 1.8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 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 检验用英文大写F;(6)卡方检标准误差用英文小写 x 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9)概率用

《中医药临床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药临床杂志》 投稿须知 信息来源: 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发布时间:2016年07月18日 期刊简介 中医药临床杂志以报道最新中医临床药研究成果为主,以传播新方法、新成果、新思路、新进展为己任,注重创新性、实用性、指导性和科学性。 栏目设置 设有名医精粹、专家论坛、专病证治、临床研究、临床经纬、临床报道、调查报告、医案医话、方药纵横、临床药学、药理实验、中药研究、针推骨伤、学术探讨、创新思路、百家园、中医药研究进展等栏目,并不断根据读者、作者需求调整栏目。欢迎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赐稿。 投稿须知 (1)获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并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受××基金资助(基金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原件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凡属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以上攻关课题及获科技成果奖、发明奖的论文,请予以注明,并请附有关审批机构或部门审批证明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论文刊登后获奖者,请及时通知编辑部,并附获奖证书拍照,以JPG格式来E-mail告知。 (2)来稿一经接受刊登,有关稿件沟通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进行联系,作者接收本刊《来稿录用通知书》后,由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通过回复电子邮件方式,进行同意稿件在本刊发表的授权意愿。未经《中医药临床杂志》编辑部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刊发票据、赠阅杂志、光盘和获奖荣誉证书及奖金亦寄给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光盘和网络版形式同时出版,作者所付刊发相关费 用中已包含上述各项。 (3)投稿方式电子邮件投稿(即网络投稿)本刊所接收的电子稿件,一律要求用Word文档电子版格式(图表均插入文中,并同时提供一份JPG图片格式

《中医药管理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药管理杂志》投稿须知 本刊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以“科学性、先进性、指导性、学术性、实用性和服务性”为基本原则,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倡导探索、鼓励创新、搭建平台、促进交流”为办刊宗旨,以各级中医药行政、医疗、教育、科研、企业等机构的决策者、管理者为主要对象,宣传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传达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与管理信息,交流展示中医药管理先进经验与最新成果,研究探索中医药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介绍引鉴现代管理科学理念与成功范例,充分发挥“指导、引领、启迪、参考”作用,为提高中医药行业科学管理水平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竭诚服务。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要求主题鲜明,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 2.文章题目力求简明、醒目,反映主题,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 3.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依次写在文题下。如系多名作者,排名前后应无争议。指导、审阅者不列入作者排序。作者如有变更,应征得第一作者同意,并有证明信。 4.稿件需附中文摘要与英文篇题,中文摘要以300字左右为宜,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科研论文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部分。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相对应。 5.文稿需标引3-8个中文关键词。 6.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中医药学名词》为准。表格采用三线表,计量单位与数字执行国家标准。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语,必须使用时应于首次出现处写出全称。 7.参考文献必须引用公开发行的书刊文献,按国家发布的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著录,不得有缺漏项目。文献作者应著录前3名。每条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并在文中所引用处以[肩码]按顺序标识。参考文献条目著录格式如下: (1)期刊:[序号]作者.文题.刊名,年,卷:起页——止页; (2)书籍:[序号]作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 (3)报纸:[序号]作者.文题.报纸名称.出版年—月—日; (4)电子文献:[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8.来稿须附作者简介,包括出生年、性别、学历、职称、职务、研究方向、联系地址、电话和电子信箱。 9.来稿应附单位审查意见和推荐信,并注明稿件无一稿两投、无抄袭、无造假、不涉及保密。文责自负、署名排序无争议等项。 10.课题文稿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基金项目名称脚注于文题左下方,注明编号,并附证书复印件。 11.来稿请投邮箱:zyyglzz3@https://www.360docs.net/doc/f119255625.html,。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网络投稿操作须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网络投稿操作须知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是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的中央级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主编为中国中医界学术权威王永炎院士。本刊分别属于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中医药优秀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国内6大检索系统10余种检索刊物的主要刊源,俄罗斯《文摘杂志》(PЖ)、美国《化学文摘》(CA)及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的正式文摘刊源,2001年我刊以“双效期刊”进入中国期刊方阵,2006年被教育部科学技术司评为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刊名: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英文: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主办:北京中医药大学;周期:月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开;ISSN:1006-2157;CN:11-3574/R;邮发代号:82-414;全国统一投稿电子邮箱E-mail:bjzyydxxb@https://www.360docs.net/doc/f119255625.html,;地址:北京市北三环东路11号〈〈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邮政编码:100029。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以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本刊办刊宗旨是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医疗服务,主要反映中医药研究的新成果、新成就、新动态,贯彻“双百方针”,活跃学术空气,促进中医药学术发展。本刊辟有学科展望、专家述评、博士之光、科研思路与方法、科技之窗、理论研究、临床研究、经典著作、中医药实验研究、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临证技巧等专栏。欢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药卫生系统科研、医疗单位和海外的作者踊跃投稿。为了提高学报质量,促进学术交流,根据相关国家标准及《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编排规范》,结合本刊特点,编辑成如下投稿须知,请广大作者投稿时参阅。 1 来稿要求 (1)论文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要求主题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图表简明。 (2)题名应以简明、确切的词语反映文章中最重要的特定内容,要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并有助于选定关键词。中文题名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字符、代号,尽量不出现结构式和数学式等。英文题名应与中文题名含义一致。 (3)作者署名位于题名下方。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该文章有关问题及对文稿内容负责者。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作者中如有外籍或港澳台人士,应附其本人同意的书面材料。署名作者的人数和顺序由作者自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变动。第一作者单位包括工作单位全称及科室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100102)。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示角标1,2……,并在其工作单位前相应标出1,2……。

现代医药卫生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现代医药卫生》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信息来源:《现代医药卫生》 《现代医药卫生》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重庆市卫生局主管、重庆市厂矿卫生协会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与交流的医药卫生综合类期刊;1985年创刊;作者群体已覆盖全国近30个省、市、自治区,刊物质量逐年提高,2003年已被评为《CAJ-CO》执行优秀期刊;被列入: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全文收录期刊。 栏目设置:专家笔谈、论著、综述、临床实践、中医中药与中西医结合、误诊分析、实验诊断、临床护理、医院管理、卫生防疫、医学教育等。 1.论文内容有独到见解,有所创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论文观点鲜明,内容充实,论据可靠,条理清晰,语言简练。 2.凡属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研究项目产出论文,请在首页地脚处注明项目名称、编号,本刊将择优刊登。 3.一般情况下,要求论文题目不超过20字;摘要100~200字;关键词3~8个;正文不超过8000字(含图表);题目(三号黑体)、作者(四号宋体)、作者单位(小五宋体)、摘要(小五楷体)、关键词(小五楷体),应有相对应的中、英文;参考文献不少于3条。4.摘要应采取第三人称表述,重点介绍论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论文所得出的具有独创性的结果或结论。 5.文中图表按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应有图名(小五黑体)和表名(小五黑体),图、表内用6号楷体,表格用三线表。

6.计量单位和物理量符号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 7.在首页地脚处应有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学位(硕士以上)、工作简历或研究方向,以及作者详细联系方式、电子信箱。 8.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按出现的顺序标引(上角标出);在文末根据不同类别按下列方式著录: ①专著:作者.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页码. ②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③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④专利:专利所有者.题名[P].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⑤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⑥论文集中析出文献:作者.析出文献题名[C].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⑦电子文献:作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OL].电子文献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9.来稿请打印一式两份,并附电子稿,也可通过E-mail将稿件传送至《现代医药卫生》编辑部。请作者一定自留底稿,方便修改。来稿文责自负,但《现代医药卫生》有权对其进行必要的修改删节,不同意者,来稿时说明。 10.为扩大信息交流,《现代医药卫生》全文入编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并在《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维普)》全文上网,同时加入了《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现代医药卫生》稿酬已包括作者的著作权使用费用。若有作者不同意编入数据库,请在投稿时声明,《现代医药卫生》将作适当处理

《中国医药导报》投稿须知

《中国医药导报》投稿须知 1.字数要求省部级及以上基金论文6500~8500字符,论著、综述8500~10500字符,其他论文8000~8500字符为宜。上述字符数均含空格。 2.文题题名要简明确切,能反映文稿的中心内容。不得使用简称、缩写、化学结构式、药品商品名等不规范名词,尽量不设副标题。中、英文文题必须一致。 3.作者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中文作者名之间空2个汉字字符,作者单位名称(具体到科室)在作者署名下面标示,工作单位后标注所在省、市名称和邮编。不同单位的作者在右上角用1,2,3……标出,并在其单位的左边相应标出1,2,3……;通讯作者须在名字右上角用“▲”标注。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应与中文一致,汉语拼音采用姓前名后,中间空格,姓全大写,复姓应连写,名的首字母大写,双名中间加连字号,姓与名均不缩写。工作单位的英文应在邮编后加国名,英文地址应采用单位统一对外地址。 4.摘要本刊采用的论文须有中、英文摘要对照。研究性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均采用结构式摘要,即明确列出四个要素: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结论(Conclusion);其他论文可采用叙述式摘要。英文摘要力求用词、语法、拼写含意和逻辑准确,成文后最好请有关专家修改润色。中文摘要200~500字符为宜。 5.关键词文稿需标引4~8个关键词,不用缩写语。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1)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2)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 (3)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 6.正文一般由前言(引言)、资料与方法、结果、讨论组成。前言应简明扼要地概述研究思路、国内外现状、理论依据,并应明确说明本文目的。文中所用主要仪器、试剂、动物和植物应说明来源和规格。凡文献已有记述的方法,一般可引用文献。对自己创新的方法,则宜详述。数据应准确,有可重复性,应做统计学处理;诊断和疗效标准应注明出处。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回顾性或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讨论应明确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成组设计、交叉设计、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明确属于第几期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讨论应简练精辟,所得结果不管正负应符合实际,避免不成熟的论断。文中涉及的量和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执行,数字执行GB/T15835-2011《出版物上数字用法》,标点符号执行GB/T15834《标点符号用法》。 7.医学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尚未通过审定的医学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或注释。中西药名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应使用商品名。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经络针灸学名词术语按GB/T

《北京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北京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信息来源:北京中医药杂志:发布时间:2016-04-15 《北京中医药杂志》(原《北京中医》)杂志创刊于1951年,是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主管,北京中医药学会、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共同主办的中医、中药、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学术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以广大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科技工作者、高等院校师生、国家主管机关和医药企业管理人员等为读者对象;以宣传、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实行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突出北京地区中医药特色,报道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预防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医药学术思路与方法,开展学术探讨,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为办刊宗旨。 本刊设有名家讲坛、专题笔谈、临床研究、基础医学、京城名医、岐黄名家、经典研读、学验传承、学术探讨、临证纵横、方药经纬、中药鉴评、燕京医史、医案医话、实验研究、病例讨论、标准规范、文献综述、基层园地、教育改革、调查研究、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欢迎投稿。全国统一投稿邮箱:bjzyyzzs@https://www.360docs.net/doc/f119255625.html,。 一、来稿要求 1.文稿要求: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文字宜准确、精练、通顺,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来稿一般不超过4000字(包括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正文用1、1.1、1.1.1划分标题层次。为便于检索和国际间交流,来稿必须附中、英文文题,文题力求简明扼要,突出文章主题,中文一般不超过20个字,文题目中不能使用非公用的缩略词语、符号、代号、公式等。 2.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顺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集体署名的文章必须明确通讯作者,并提供通讯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 3.摘要:文稿须附200字左右的中文摘要,尽量提供与中文摘要内容一致的英文摘要。临床研究等论著类稿件采用目的、方法、结果(应包括主要数据)、结论结构式摘要;述评、综述类稿件可采用报道式摘要。摘要应以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主语)。 4.关键词:标注3~5个中文关键词,各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并标注与之对应的英文。尽量使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情报研究所编译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情报研究所主编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各类文稿均须列出中文关键词。 5.医学名词术语: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中西药名以2005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公布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得使用商品名。中药请用常用名称,草药要注明拉丁学名;中药处方中的用量单位全部用g表示(引用古文文献时除外);中医名词术语按GB/T 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证候部分、治法部分》执行。缩略语使用可参照北京大学医

新中医--投稿须知

《新中医》杂志投稿须知 投稿须知 1 本刊文稿要求采用20×20方格原稿纸工整书写,字迹要清楚,字体要规范,不写异体字,标点符号要占一格,外文字母尽可能打印在稿纸上。有条件者可用电脑方格稿纸打印,软件如WPS97、WPS2000等。 2 文题应简明扼要,一般不超过20个字,尽量不用标点符号及副标题,避免使用非常用的缩写词。 3 作者姓名署于文题下方,署名不宜过多。作者单位名称、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写在第一页右下角,具体格式为:单位,详细地址(邮政编码)。如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市机场路16号(510405) 4 本刊学术探讨、临床报道、针灸经络、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专栏及字数在2500以上的文稿,要求撰写提要。提要要求在300字以内,文字宜简炼。 5 中医名词术语以《中医名词术语选释》及《中医大词典》为准。中西药名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及《中药大词典》(江苏新医学院者编)为准。临床上常用的缩写名词文中可不加说明(如ALT、ATP、HbsAg等),不常用的或新的缩写名词,文内首次出现时应加中文说明。 6 本刊计量单位严格执行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医学法定计量单位参照《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华医学会编)。 7 文章内数字的用法以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为准,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8 内能用文字说明的内容,尽量不用图表;反之,若用图表能大量节省篇幅时,则主张用图表。图表应列序号和标题,表格用三线表格,表内数据必须内文一致。插图要在硫酸纸或复印机纸上用碳素墨水工整而仔细地描绘,图中数字、文字请补贴植字或打字,不用手写体。 9 文章标题层次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用下圆点

世界中医药杂志投稿经验

世界中医药杂志投稿经验 摘要: 一、导言 二、投稿前的准备 1.选择合适的杂志 2.研究杂志的投稿要求 3.文章的格式和结构 三、写作技巧 1.突出文章的创新点 2.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题 3.严谨的学术态度 四、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遵守投稿流程 2.及时跟进投稿状态 3.处理审稿意见 五、提高投稿成功率的策略 1.多次投稿 2.寻求同行或导师的指导 3.持续关注杂志的动态 六、结语 正文:

一、导言 作为一名中医药研究者,论文发表是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重要途径。在世界中医药杂志中,如何提高投稿成功率,成为许多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本文将从投稿前的准备、写作技巧、投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提高投稿成功率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实用的投稿经验。 二、投稿前的准备 1.选择合适的杂志:在投稿前,首先要对各类中医药杂志进行了解和比较,选择与自己研究领域和成果相匹配的杂志。可以参考杂志的影响因子、学科分类、发表周期等因素。 2.研究杂志的投稿要求:每本杂志都有其特定的投稿要求,如篇幅、格式、引用格式等。在投稿前,务必详细阅读杂志的投稿指南,确保自己的文章符合要求。 3.文章的格式和结构:遵循杂志的格式要求,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包括摘要、关键词、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等部分。同时,注意保持行文的简洁明了,方便读者理解。 三、写作技巧 1.突出文章的创新点:在撰写文章时,要着重展示研究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以吸引审稿人和读者的关注。 2.明确文章的目的和主题:文章应有明确的研究目的和主题,避免涉及过多无关内容。同时,要保持论述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3.严谨的学术态度:在文章中,要体现严谨的学术态度,确保数据真实可靠,引用文献准确无误。此外,遵循道德规范,避免抄袭和剽窃。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投稿须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是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和中国中医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中西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宣传党的中医政策和中西医结合方针,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成果,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思路与方法,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介绍国内外本专业的进展,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为提高中西医结合理论和实践水平,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为保障人民健康服务。 本刊为月刊,1981年7月创刊。被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已被美国MEDLINE、美国《化学文摘》及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还被国内多个权威数据库收录,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居同类期刊前列。1992年及1996年两次荣获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联合颁布的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5年及1999年两次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药优秀期刊奖一等奖”;2001年被新闻出版署评为“双效期刊”,列入中国期刊方阵;2001—2005年连续5年被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1998,1999及2000年3次获中国科协择优支持基础性和高科技学术期刊专项资助;并连续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期刊专项资金资助(2003—2008年);2006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期刊”。 投稿 1 请作者投稿前仔细阅读本《投稿须知》。一旦投稿,即被自动认为全部作者已阅读本《投稿须知》,并已理解和接受本《投稿须知》的内容和要求。 2 来稿请用A4纸电脑打印(Word文件格式),也可访问本刊网站进行在线投稿,在线投稿者,请在网上收到稿件编号回复后,将稿件编号填写于稿件首页左上角,同作者单位介绍信及基金项目任务书复印件一同通过邮局寄来。不采用稿件不寄还,请自留底稿。 3 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69788090)”,作为脚注第1项,并附基金证明复印件。如有获奖,请付获奖证书复印件。 4 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稿件千万请勿寄给个人(包括主编)。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的回执后满3个月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本刊不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5 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稿件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为自动撤稿。 6 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稿件30元,第一作者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会员者减半(需附会员证复印件)。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费。版面费和彩图印制费可由作者单位从课题基金、科研费或其他费用中支付。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已含光盘版和网络版稿酬),并赠当期杂志。 7 稿件将请同行专家评审,并由本刊编委会决定取舍。作者亦可提供2~3名同行专家名单(提供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传真或E-mail地址),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同行专家名单,以备参考。 8 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所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9 来稿请寄:北京西苑操场1号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邮编:100091)。

中华中医药学刊投稿经验

中华中医药学刊投稿经验 (实用版) 目录 1.介绍中华中医药学刊的基本信息 2.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3.投稿流程 4.审稿周期及结果 5.投稿经验分享 正文 一、中华中医药学刊的基本信息 中华中医药学刊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本权威学术期刊,创刊于1986 年。本刊以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学为宗旨,致力于推广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为中医药学术交流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二、投稿要求及注意事项 1.投稿必须是原创性论文,且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过。 2.文章主题应围绕中医药学术研究展开,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理论探讨等。 3.文章格式要求规范,按照本刊投稿模板进行排版。 4.投稿时需提供作者简介、联系方式等详细信息。 5.稿件篇幅一般不超过 8000 字。 三、投稿流程 1.登录中华中医药学刊官方网站,注册并登录作者投稿系统。 2.按照系统提示填写投稿信息,上传论文全文。

3.系统自动生成投稿编号,作者需保存此编号以便查询投稿进度。 4.投稿成功后,作者可通过投稿系统查询审稿进度。 四、审稿周期及结果 1.审稿周期:一般为 3 个月左右,具体时间视审稿进度而定。 2.审稿结果:编辑部会以邮件形式通知作者,稿件录用者需按照要求修改稿件并提交最终稿。 五、投稿经验分享 1.了解期刊要求:在投稿前,作者需详细阅读期刊的投稿要求及格式规范,确保稿件符合要求。 2.明确文章主题:文章主题应明确、新颖,有针对性。 3.注重论文质量:保证论文质量是成功投稿的关键,作者需认真审核论文内容、数据、图表等。 4.耐心等待审稿结果:投稿过程中,作者需保持耐心,不要过于焦虑。 5.与编辑部保持良好沟通:在投稿过程中,如有疑问,作者可与编辑部取得联系,寻求帮助。

中华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名《中国医药学报》,本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国家级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科协所属的自然科技期刊中反映中医药研究进展的中医药学科杂志,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美国《化学文摘》(CA),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域医学索引(WPRIM)等。 本刊以“把握前沿,探索未知”为宗旨,坚持“继承与进展并重、中医与中药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全面报导中医药临床、科研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技术、新功效,交流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信息,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以引导学术潮流为己任,继承与进展中医药学术、提高健康服务水平。本刊主要设有论著、临证经验、标准与规范、继续教育、述评、综述、会议记要、专题讲座、海外中医药、研究报告、临床报导、读者•作者•编者等栏目。 来稿须符合本刊体例的要求。论著类主题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文字简练。研究类,科研设计合理,实验观察客观,数据真实准确,正确使用统计描述及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全文(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4 000字,综述不超过5 000字。凡具有重大意义或属于国际竞争的,请予说明。各级科研基金资助项目或博士生论文,请于文题页左下方脚注中标明,如“XXX基金课题”并写明课题编号,并请附寄课题证书复印件以便核实。我刊优先刊登国家级、

省部级攻关课题及国际合作项目的论文。论文刊出后,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励的,请将获奖证书复印件寄至我刊。 来稿一经本刊同意发表,意味将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外文版、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专有利用权自动转让本刊,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任意转载和摘编。若作者不同意,投稿时应声明,未作声明者视为同意。本刊发表的论文受版权保护。 为减少没必要要的错误,投稿前请您详细阅读稿约及稿件书写格式要求:投稿请通过在线投稿入口注册并投稿 1.文题:落款应简练、确切、夺目,避免利用不常见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中文落款一般20个汉字之内;外文落款一般不超过10个实词,第1个字母大写,其余小写(专有词首字母大写),定冠词“the”省略;一般不利用副落款。 2.作者:作者最多不超过12名,作者姓名及排序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使用全称,以单位介绍信公章名称为准,具体至院系、科室,邮政编码)加圆括号另列于作者姓名下,不同单位作者右上方加数字上标,以示区别,不同单位以“;”分隔。指定通讯作者,并补充通信作者详细联系方式(包括具体地址、邮编、联系电话、传真、E-mail等)脚注于文题页,文后请附作者简介。指导者加圆括号列于作者姓名旁,其他要求同作者。

药学类论文怎样投稿?(期刊和投稿技巧)

药学类论文怎样投稿?(期刊和投稿技巧) 药学类论文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药学、药物制剂、中药学、制药工程等几个方面,本篇文章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几个类别的论文该如何进行。 一、药学类论文怎样? 1、首先撰写一篇初稿,对于最近的研究成果,一个项目,一个成果,按照基本的中英文题目,摘要,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都要写好,包括详细的数据,图文等等。 2、论文写好后必须要多次修改,明确自己的观点,创新点很重要,数据也要真实。写好之后,寻找自己需要的期刊,可以在万方,知网,维普等查询期刊,比较权威和真实。 3、比如知网,大家可以进入"期刊"--搜索期刊关键字,选择自己领域里面的期刊。 4、这里大家需要注意,期刊是分等级的,有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等,比较好的SCI,等,大家可以选择,不过越是好的期刊,要求越是严格,门槛也很高。 5、选择好自己的期刊之后,大家可以进入该期刊的官方,下载须知,及相关的文件,仔细阅读该期刊的要求,按照要求修改稿件,包括内容,文字,标点,字符,排版等。 6、接下来就是,大家可以选择在线,上传稿件,没有官方网站的,部分期刊是邮箱,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弄错了信息,投错了地方,以防被骗。 7、期刊成功之后,等待通知,一般会经历退稿,或初审,退修,外审,等步骤,记得随时关注,尤其是退修之后一定要仔细按照要求修改。 二、药学类论文可以选择哪些期刊呢? (一)药学期刊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4、药物分析杂志 5、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6、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7、中国药理学通报 8、中国抗生素杂志 9、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0、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11、中国新药杂志 12、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13、中国药房 14、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5、华西药学杂志 16、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二)药物制剂期刊 1、《先进药物输送评论》影响因子:8.224 核心刊SCI收录 2、《生化药理学》影响因子:4.006 核心刊SCI收录 3、《药理学新见》影响因子:6.39 4、《药物和酒精依赖》影响因子:3.222 SCI收录 5、《最新药物》影响因子:6.761 核心刊SCI收录 6、《抗药性快报》影响因子:6.435 SCI收录 7、《环境毒理学与药理学》影响因子:1.281 SCI收录 8、《欧洲药物科学杂志》影响因子:3.127 核心刊SCI收录 9、《欧洲制药学与生物制药学杂志》影响因子:2.611 SCI收录 10、《欧洲药理学杂志》影响因子:2.376 核心刊SCI收录 (三)中药学期刊 1、中草药 2、中国中药杂志 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4、中国针炙 5、中成药 6、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7、中药材 8、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9、中药药理与临床 10、中华中医药杂志 (四)制药工程

《江苏中医药》 投稿须知

《江苏中医药》投稿须知 《江苏中医药》(月刊)是江苏省卫生厅、江苏省中医药局主管,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江苏省针灸学会主办的综合性中医药科技期刊。本刊为国际连续出版物、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优秀科技期刊、中国优秀中医期刊、江苏省双十佳期刊。主要栏目有:权威论坛、特约专稿、博士论坛、学术探讨、专家笔会、老中医经验、临床研究、临证撷萃、临床报道、中西医结合、医案医话、针灸推拿、治法方药、中医教学、养生护理、实验研究、病案讨论、医史文献、读书札记、书刊评介、争鸣园地、海外见闻、医药管理、综述、医海拾贝等栏目。内容注重中医特色,注重学术质量,注重时代气息;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兼顾。 1 基本要求本刊主要刊登与中医、中西医结合有关的各类稿件。来稿要有新意,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原则。理论探讨要有深度,做到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逻辑性强,并能指导临床实践。临床类稿件资料要真实可信,经得起重复验证。行文要流畅,层次要清晰,名词术语规范,标点符号正确。论文如属各级科研课题或攻关、基金项目,请在文稿首页脚注中注明;如获专利,请注明专利号,以上均须邮寄相关证明复印件。稿件作者须在收到采用通知后,下载填写作者信息表(含发稿协议)(https://www.360docs.net/doc/f119255625.html,/download/download.asp),由单位和个人签章以证明内容属实以及版权转让,否则不予刊用。 2 稿件格式稿件请以word或wps格式上传。 3 注意事项本刊积极推行国家科技期刊编排标准与规范,注意事项如下: 3.1 题目应简明扼要,突出重点,要能概括文章的主旨,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0个字,论文主题目最好不用标点符号;除非必需,尽量不用副标题。一篇论文的标题层次不宜太多,除主题目外,文中小标题第1级用1,第2级用1.1,第三级用1.1.1,其余依次类推。序号顶格书写,之后不用标点,空一格书写小标题。小标题后亦不用标点。 3.2署名每篇论文都应有作者署名,他们应该是有关工作的直接参与者,能够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除大的科研项目外,一般论文作者的署名以不超过3人为宜。每位作者姓名后要有工作单位及所在地邮政编码。文末请附作者简介(多人署名者只限第一作者),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份,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学位,职称,简历及研究方向。请在稿件上注明通讯地址及邮编、电话及区号,以便联系。 3.3摘要论文超过3000字者,需要另写摘要,以简洁、精炼的词语,阐述所论课题的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字数200字左右。提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 3.4关键词关键词是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对文献检索有重要作用。来稿请标注3~5个关键词。 3.5图表力求少而精,应具有自明性,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对图表要精心设计和绘制,大小适中,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图片要清晰,对比度好;表格请用三线表。图片和表格均应有图题和表题。 3.6计量单位本刊推行法定计量单位,所有生化指标尽量按国际单位制,中药处方中的用量单位全部用g表示(引用古代文献时除外)。计算单位符号既要正确又要书写清楚。 3.7数字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而又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年、月、日、时刻、剂、例、疗程、次等。 3.8统计符号根据国家标准GB3358-82《统计名词及符号》的规定: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斜体小写x表示;②标准差用英文斜体小写s表示;③标准误用英文斜体小写S x 表示;④t检验用英文斜体小写t表示;⑤F检验用英文斜体大写F表示;⑥卡方检验用希腊文斜体小写x表示;⑦相关系数用英文斜体小写r表示;⑧自由度用希腊文斜体小写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