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文本解读

为人民服务

——六年级下册第12课《为人民服务》文本解读

撰稿人:戴述“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当这优美、激昂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开创的呢?是呀,一个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不应该忘记先辈,不应该忘记英雄。因为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六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以“牢记先辈与英雄”为主题,从不同角度追忆了革命先辈的感人事迹,展现了革命志士的共同理想、信念与高尚情操。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便是其中一篇。

一、课文简介

战士张思德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1944年9月8日,即张思德牺牲后3天,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他举行了约千人的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的挽联。下午一点多,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毛主席的讲话,是深知张思德的经历有感而发。张思德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在战斗部队打过仗、负过伤,在大生产运动中纺过线、烧过炭;从战士到班长,再从班长到战士,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其高尚品质十分可贵。毛泽东在演讲中称赞:“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毛主席的演讲正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关键阶段,此时阐明党和人民军队的宗旨,对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既为党和军队指明了方向,也为党和军队赢得了千千万万民众的信任。直到今天,在中国武装力量的队列中,仍有着这样标准的口号──“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截取视频)

二、文本解读

(一)“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及在文本中的体现

1、“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两个,一个是生产力观点,一个是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毛泽东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因此,坚持“为人民服务”也是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必然要求。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阐明了革命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军队来自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只有取得全民族人民的支持,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因此,“为人民服务”便成为了党的根本宗旨。

2、“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了崭新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因为党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得到了人民

的拥护和支持。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点明了这一观点——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这段话向大家表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的根本宗旨,从“完全”、“彻底”这两个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毛泽东对党的性质的清醒认识和为人民服务的决心。而张思德同志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典范之一。

(1)为谁服务决定生死之轻重。

结合课后的“资料袋”,我们了解到,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他带领战士在陕北安塞县执行烧炭任务,即将挖成的炭窑突然塌方,他为救战友而牺牲。

在毛泽东看来,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所以毛泽东说:“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2)对人民是否有利决定政策是否实施。

课文中说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为人民服务”要求一切做法皆求真务实。真心为人民服务,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位置上,耐心听取意见要求,认真考虑方法措施,及时解决困难和问题。毛泽东用了几个关联词:“如果……就”“不管……都”“只要……就”,每一个句子语气都是那么肯定,又一句比一句更强烈、更坚定地表明了态度——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

包括最后一段中提出的要让开追悼会成为一种制度,也是因为这样能让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为人民服务不怕流血牺牲

毛泽东要求,身为人民的军队,身为革命的战士,就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将人民的利益放在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之前,为了人民的利益,甚至可以放弃生命!这是多么伟大、高尚的思想!课文中的这段话表达了他的这一观点:“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同时,他对领导干部也有要求:“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深入思考毛泽东的思想,便是“干部想在战士前面,战士想在人民群众前面”,毛时代的人们流传一句话“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就是“为人民服务”思想的最好的体现,也是党的宗旨的最好贯彻!

3、“为人民服务”是对每个共产党员和干部的最低要求,也是最高要求。

这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三重内涵。所谓最低要求,因为这是每个党员入党时的基本条件,也是每个干部的基本职责;所谓最高要求,因为这是我们终身的奋斗目标,是一辈子也干不完的事情。

翻开张思德的资料,你会发现,他是一个不折不扣地为人民服务着的好同志。长征途中,他为了找出一种能吃的食物,勇尝野草,差一点丢了性命。延安时期,他为了让班里的战士们吃饱肚子,总是饭吃到一半的时候就出去挑水。更不用说他还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草鞋、喂战马、挑水烧火、采药防病、站岗放哨,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干好每一件革命工作。而他的牺牲,也是因为在为生产队挖炭窑时,遇上了崩塌事故,他将战友推出窑洞口,自己却被埋在了里面。

张思德在危难来临之时,将生的希望留给了他人,将死的威胁留给了自己,真正做到了为人民、为战友服务到最后一刻。像这样的人,还有什么理由不令人肃然起敬呢?

这虽然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但是革命军队却一直都在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像张思德这样的人物便是最好的代表。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这是多么鼓舞人心!

此后,毛泽东又对“为人民服务”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完善。1944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接见新闻工作者时指出:“三心二意不行,半心半意也不行,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45年4月在党的七大题为《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中,毛泽东主席说:“我们应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在现时,为着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在将来,为着团结全国人民建设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毛泽东在七大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强调:“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在党的七大上,“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有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的精神”这句话被写入了党章。

(二)初识议论文

深入理解了毛泽东主席的思想,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内涵,我们还是得回到语文的范畴来。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我们要学会灵活地用教材来教。

这篇课文,是孩子们第一次正式学习的议论文。文章论点鲜明,论述缜密,层层深入。语言通俗、自然、朴实。是初学议论文的典范之作。

文章开头就鲜明地提出了论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的宗旨──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然后,毛主席又把“为人民服务”这个大论点分解成“生死意义”(即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不怕批评”(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团结互助”(搞好团结、克服困难、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等几个分论点。

那么,怎样巧妙地将这篇典范之作作为例子,来引导孩子叩响议论文的大门

呢?

三、教学设想

我会从以下两点来展开教学。

(一)抓住关键词句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一条简单的规律,即议论文的论点大多隐藏在课题中。而学生发现了这样的规律以后,再来边浏览课文,边找出段落中隐含作者观点的那个中心句或重点句,并从中提炼出关键词。这样有的放矢,便能事半功倍。

(二)厘清表达方式

学生知道了文本所要表达的观点,接下来,就应引导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作者是运用什么材料(论据)和用什么方法来阐述(论证)事理的。

其实,议论文的论证方法非常明显,很多时候就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引名言、列数据等形式。当然,厘清这样的表达方式不能通过空洞地说教,而要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巧妙引导。

1、用“引用”的方法学习“引用”。

为了对“生死意义”进行拓展和提升,也为了让学生现场尝试运用引证法的实践经历。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中关于司马迁的名言时,我会让学生引用课内外积累,说一说还有哪些关于生死的至理名言。于是,学生便会吟诵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用“对比”的方法学习“对比”。

在指导学生理解“为人民利益而死”与“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中这两个“死”的语义时,大可让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置换比较。于是,在学生们的口中,“牺牲、就义、献身、捐躯”以及“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翘辫子、一命呜呼”等褒贬分明的词语便有可能迸发而出。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温度”,触摸到“文字的色彩”。

3、用“举例”的方法学习“举例”。

理解了两种不同意义的死,我会请学生联系实际,举例说说谁的死是“重于泰山”的,谁的死又是“轻于鸿毛”的,然后自然地引出“毛泽东主席举的例子是张思德的死重于泰山”。

就这样,学生便在不经意间对作者的论点有了透彻的理解,同时对主席独到的论证方法也有了深刻的感知和印记,可谓一箭双雕。在明白了课文论证方法的基础上,再来一个读写互动,让学生尝试运用本文的基本论证方法,阐明自己的某一观点或感受。这样做,能更好地实现话语的形式迁移,赋予议论文教学更好的担当。

以上便是我对本文的粗浅解读,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