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剑道流派(二)

日本剑道流派(二)
日本剑道流派(二)

日本剑道流派(二)

室町时代(含战国、安土桃山时代)的主要剑术流派

一、一刀流

小野派一刀流一刀流,创建于室町幕府末期,创始人伊藤一刀斋景久。关于这位伊藤一刀斋的出身是众说纷纭,一直没有一种确切的记载。有的说他出身于关东伊豆的武将家,后来在钟卷自斋门下学习中条流剑术,有的说他在江川坚田出生,剑术方面是自学。总之,毫无疑问的是,他所开创的一刀流,在日本剑术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一刀流、香取神道流、阴流这三大剑术流派所派生出来的剑术派系,占据了日本剑术流派总数的绝大部分。在一刀流所派生出的支流中,小野派一刀流是号称最正统的一支。创始人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就是伊藤一刀斋的最优秀的弟子。

小野忠明(?一1628),上总国魂邻郡丸山町乡士,曾效力于里见家。后来入了一刀流伊藤一刀斋的门下,开始了剑术修行。文碌二年(1593),由一刀斋推荐,效力于德川家康,后来成为德川幂府第二代将军德川秀忠的剑术师范,知行二百石。

从此,一刀流和后来的新阴流一起成为将军家的剑术师范,庆长五年〔1600〕家康攻打信州上田城时,小野忠明由于立功被称为“上田七本枪’之一!(不是一刀流的吗?改行用抢了?)但因为违反军纪,被交予真田信幸监督,庆长六年(1601)复职。宽永五年(1628年11月7日去世)

由一刀流所派生出的流派:小野派-刀流。唯心一刀流…由小野派一刀流所派生出的流派,中西派一刀流、忠也派一刀流、甲源一刀流。沟口一刀流。

二、香取神道流

香取神道流,全名为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创立于室町时代,创始人饭莜长威斋家直〔1387-1488),香取神道流是综合古流武术,包括剑术(太刀。小太刀、二刀流)、居合术、棒术、长刀(雉刀)术、枪术、手里剑术、柔术、气合术等等许多种类。与一刀流一样,香取神道流是以后许多剑术流派的鼻祖,其中包括东乡肥前守重位创立的示现流(也称为示源流)和后来江户时代由近藤内藏助裕长创立的天然理心流。

原卜传所创立的新当流剑术,也是根据香取神道流而来。

新当流,创立于战国时代,创始人塚原卜传。在香取神道流的支流中,新当流是相当庞大的一支,以后又从新当流中,分出很多旁支,包括鹿岛新当流、鹿岛神道流、天流、霞流、本间流、一羽流等等。说起新当流的传人,里边可有不少的著名人物呢,比如足利义辉。北?具教,细川藤孝、真壁氏干等等。

古龙小说《浣花洗剑录》中那与北皇家有不明关系的白衣人所用的剑法、估计也是出自新当流的哦,不过执着于出刀一定要对准敌人的眉心,以至于在杀方宝玉时竟然一时不知应该如何出手,因此死于方宝王剑下的白衣人也是练剑练到头壳坏掉了的典型,白痴一个。

稼原卜传(1489-1571),新当流鼻祖,延海元年于常陆国鹿岛,家族为世代侍奉鹿岛神宫的神官,本姓为卜部。卜部家有世代相传的剑术‘鹿岛之太刀’。塚原卜传将家传剑术与香取神道流相结合,后来进一步领悟出了绝技“一之太刀”’,从而创立出了新当流。

卜传一生曾经三次出游作修业旅行,其中曾试过十九次以真刀真剑比武,参加战争三十七次,从来没被打败过一次,也没有一处刀伤,只受过六处箭伤。

一、新阴流

柳生新阴流阴流,由战国初期剑士爱洲移香斋创立。后来的上泉信纲(上泉伊势守〕在阴流的基础上开创了新阴流,与以前的剑法的真剑胜负相比,新阴流在练习时开始采用竹刀,从而避免了无谓的伤害。

此外,新阴流最先确立了“初级-上级-免许皆传”的剑术分级方式,以后的等级制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创立新阴流的是上泉伊势守信纲,而将新阴流剑技发扬光大的,则是他的弟子柳生石舟斋宗严。

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严曾先后仕官于三好长庆及织田信长,后托病辞官而潜心研究剑法。在得到上泉信纲的传授后,将鹿岛新当流与中条流(富田流小太刀术)融合于新阴流剑技中,创立了新阴流的最大的一个分支--柳生新阴流水此后宗严第五子柳生但马守宗矩及宗矩的长子柳生十兵卫三人将柳生新阴流加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阴流成力江户时代最大的剑术流派之一。

柳生宗严、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卫三人则成为战国末期至江户初期著名的三剑士,合称“柳生三天狗”。

柳生家传兵法书(剑术书)有《杀人刀》、《活人剑》、《无刀之卷》,以及后来由十兵卫撰写的《月之抄》。柳生新阴流的真髓在于‘无刀取’,即以空手制住手中有剑的对手,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空手入白刃”。柳生新阴流不赞成以杀戮来磨练剑技。在《活人剑》及《无

刀之卷》中,都体现了柳生“无刀取”的意义:不杀人,我们以不被杀为胜。;?@j6{pKI 阴流派系:第一代:爱洲移香斋(阴流)第二代,上泉伊势守信纲(新阴流)第三代:奥山休贺斋公重(神影流)柳生石府斋宗严(柳生新阴流)等** 柳生新阴流派系:第一代:柳生石舟斋宗严第二代:柳生但马守宗矩(江户柳生新阴流)等

上泉伊势守信纲(?一?)出身于上野国上泉的地方豪族大胡氏的支族。父亲上泉宪纲是上泉城城主,属于关东管领上杉氏部下。上杉宪政被小田原的北条氏康击败后,信纲归附上杉谦信,当了箕轮城主长野业正的部将,并奋力作战,立下很大的军功,因此得到“上野一本枪”的称号,被称为“长野十六枪之一”。

箕轮城主长野业正死后,其子业盛继任城主,此时,甲州的武田信玄入侵。面对武田的大军,箕轮城终于被攻陷,信纲冲破敌人的包围逃脱了。信纲拒绝武田信玄的邀请后,开始了他的修业旅行。

信纲幼时曾跟父亲学习过武艺,后来师从过饭筱长威斋的弟子松本备前守学习香取神道流剑术,也到常陆国鹿岛跟爱洲移香斋学习过阴流,之后融会贯通,加入自己的创意,创立了新阴流。

柳生三天狗一一柳生宗严、柳生宗矩、柳生十兵卫柳生石舟斋宗严(1527-1606)享禄二年出生于大和国小柳生庄,曾学习过新当流和中条流剑法,后来跟随上泉信纲学习了新阴流剑术。在辞官之后潜心研究剑术,以新阴流剑技为主,加入其他两个流派的剑术技巧,创立了新阴流的最大支流一一柳生新阴流。

柳生但马守宗矩(1571-1646〕柳生宗严的第五子,自幼跟随父亲学习剑法。文禄三年五月,德川家康邀请宗严作为他的剑术师范,宗严以“年事已高"为由推辞,并推荐当时二十四岁的柳主宗矩代替自己,就这样,柳生宗矩出仕德川家,并在后来的关原之战和大坂城之役中立下军功,使一时曾被没收的柳生家领地得以恢复,后来,宗矩还担任了德川幕府第二代将军秀忠和第三代将军家光的剑术老师。

柳生十兵卫三严(1607-1650)提起柳生十兵卫的大名,凡是玩《侍魂》的朋友应该非常熟悉了。在游戏中的柳生十兵卫。所用的剑法是柳生新阴流·改,并配带着大和守·虎铁和助广两柄太刀,为除去威胁幕府的妖魔而四处奔走。历史上的柳生十兵卫出生于庆长十二年,是柳生宗矩的长子。

据说在小十兵卫跟父亲练剑时,因为剑势过于凌厉使凌宗矩不由自主痛下杀手,打伤了十兵卫的右眼,于是就有了现在大家所熟悉的独眼十兵卫(幸好当时用的是竹刀,否则一代剑豪的苗子就此夭折)。

元和二年,十兵卫跟随父亲晋见将军秀忠。十三岁时当了三代将军家光的小姓(即随从)。后来又担当了家光的剑术老师。传说一天夜里,家光认为自己的剑术已经很不错了,便穿上忍服外出,准备行侠仗义,不料被巡夜的十兵卫发现,只一招家光的剑便被打落,从此君臣间便有所不快。

宽永三年,十兵卫辞职,开始周游列国,进行剑术修行,并写成了剑术书《月之抄》。正保三年,宗矩去世,十兵卫继承柳生宗家,并担任但马守口,四年之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

四、拔刀术的诞生

起拔刀术,各位一定会联想起《诗魂》中的橘石京和《月华之剑士》中的高岭响。不错,他们所运用的剑术,就是日本武道中特有的拔刀术,在现代,拔刀术已经从日本剑道中分离出来,成了一门独立的武术--居合道.无论是从练习方式练习规则、练习的服装道具来说,居和道都和剑道都有了很大的区别。

不管是右京的神梦想一刀流也好,高岭响的无双真传流世好,或者是绯衬剑心飞天御剑流最终奥义-一天翔龙闪--也好……他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在拔刀的同时利用刀锋在圆弧运动中具有的惊人速度向对方作出致命的攻击,并务求一击必杀.因为拔刀术所有的修为在这一击当中完全体现出。

因此如果一击不中的话,就很难挡下或避开对方的反击,即使能够挡下或避开对方的反击,也很难再做出第二次攻击。在游戏中右京和响如此快速的收刀在现实中是不存在(很难想象出右京的收刀不会把自己的手割到……〕,相比之下来说,剑心利用天翔龙闪和宗次郎的"缩地"加拔刀术的对诀是一击定胜负,则更加贴近现实一些。

林崎明神梦想流雇台术,简称林崎流,创始人为战国未朝剑士林崎甚助重信(1547-?)。林崎甚助早年曾学过鹿岛新当流剑涪,后来为磨练自己的剑技开始了修业旅行,旅行途中参拜镰仓鹤冈八幡宫时,突然拔刀斩向自己身后的影子,从而领悟到"梦傅剑"的极意,开创了林崎明神梦想流居合术。

在林崎甚助的众多门人弟子中,田宫平兵卫正胜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他总结了林崎流的剑枝,并由此开创出了一门更适用于太平之世,在一对一的决斗中更加有利的新的剑术,这就是新田宫流拨刀术。在今天的山形县最上郡和茨城县水户市,分别有林崎流和田宫流两种居合术的道场。

五、二天一流vs佐佐木严流

庆长十七年(1612)四月十三日,在严流岛港湾,当世两大剑术高手展开了一起惊天动地,名留史册的剑术诀斗--宫本武藏vs佐佐木小次郎,此战以宫本武藏获胜而告终。当时的武藏,还没有创出流传后世的“二天一流”,而佐佐木小次郎则已经是严流剑术的开山祖师了。

二天一流,全名"兵法二天一流",创始人为战国未期剑士宫本武藏(1584-1640〕。

宫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乒法中的正式名称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宫本武藏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

天正十二年(1584年),宫本武藏出生于冈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宫本。年中时跟父亲新免无二斋学习当理流剑法。

从十三岁与新当流剑士有马喜兵卫比武开始,直到二十八岁,这期间与其他流派比武六十余次,据说一次都未败过。

武藏二十八岁那年,在严流岛跟当时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决斗,使用自制的四尺二寸长的木刀将小次郎斩于剑下,一战成名。在二十余岁时,武藏便以"圆明一流"自成一派。并于庆长十年(1605年)写成剑术书《兵道镜》,但他对自己的剑术始终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极境。

三十岁后,武藏继续修业,终于在五十岁左右练成了使用大小两柄太刀的剑术,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

二天一流中所谓"二天"就是指“二天?日(“?”同晒,《五万之太刀道序》)指的是月亮和太阳:即阴与阳,也就是象征对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对事物组成,由这些相对事物相互浸透而便所有事物发展统一,产生新的事物。

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由这对立的二极升华统一而发展这个事实,不但是剑术,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书状〕,因此命名为“兵法二天一流”。

宽永十七年(1640年〕,武藏五十七岁时,得熊本藩(今熊本县)藩主细川越中守想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导剑术。在以后的岁月里,武藏写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以及《五轮书》,合称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书"。正保二年(1645年〕,宫本武藏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在使用双刀的流派(二刀流)中,二天一流是唯一使用长度不同的两把太刀的奇特流派。《浪客剑心》里使用“二刀流回天剑舞"的四乃森苍紫,所使用的双刀长度也不一样,也许跟二天一流有什么渊源吧!

佐佐木严流,简称严流,创姐人为为战国未期剑士佐佐木小次郎(?-1612),与出身于并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则是在拥护和赞扬的光环的环绕中成长起来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纨绔子弟不同,小次郎绝对是一个剑术奇材。

虽然曾经跟随钟卷自斋学习过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创立的严流,使用的却是比小太刀长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爱刀“长光”便是长达三尺二寸的长刀,而小次郎的绝技“燕返"更是能够将长刀之利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招式。

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小次郎,却连”燕返"都没有使出就败在了宫本武藏的剑下。跟武藏诀斗时的小次郎,无法发挥自己刀长的优势,因为武藏在决斗之前,特意制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长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长光’长了整整一尺。

因为小次郎在决斗之前并未将绝技"燕返"传给弟子,这一招便从此失传。或许从《侍魂》里右京的必杀技之一"秘剑-燕返"中,可以领略到一点小次郎“燕返"的风采(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划出一只火鸟来……)。

六、凌厉凶猛的剑技--示现流兵法

现示流,又名示源流,创始人是战国末期剑士东乡肥前守重位((1561-1643)。此流派的特点是勇猛凌厉,刀高举往右上方,并完全不理会对方做何攻击而奋力向左下方劈下,刀挡刀断,手挡手断,不挡的话……当然就死翘翘了......

江户时代以后,此剑术主要在萨摩藩流传,因此又叫做萨摩示源流。另外有一种叫做野太刀自显流的剑术(又名药丸派示现流),其思想与示现流相似,不过采用的是比太刀还要长的野太刀(光听名字都够粗鲁的〕。而且,据说该流派诞生干平安时代

七、诡异的剑术--二阶堂平法

二阶堂平法称之为剑法并不太准确,因为它是糅合了剑术、法术、催眠术的一种诡异而可怕的技巧。二阶堂平法的创始人和创始年代均不明,只知道创始人为二阶堂氏(K0F中的二阶堂红丸的祖先?)。

因为这种剑法的起始姿势包括一刀流时的“一"字(一炳刀横执)。二刀流时的“八”字(双刀剑尖向下斜执)和“十”字(双刀纵横相交)三种,恰好是“平"字的写法,所以就叫做二阶堂"平" 法。

而且这种“剑法”在战国末期已经被人使用。二阶堂平法的最高奥义叫做“心之一方”据说这一招使出后,对方会被施术者的目光所摄,丧失战意,动弹不得,陷于任人宰割的境

传说中,练成“心之一方”的人只有松山主水大吉(?-1630)一人。

不过,看过《浪客剑心》的朋友一定知道,除了松山大吉外,还有一个人练成了“心之一方”,那就是跟剑心一样曾在幕末时担当“人斩”的鹈堂刃卫。

在《浪客剑心》中,刃卫的“心之一方”不仅不能奈何剑心,就连相乐左之助也不为方这种法术所惑。最后,败于剑心的刃卫为了不被维新政府所逮捕、审判,终于将剑刺入了自己的胸膛……

江户时代(含幕末)的主要剑术流派

八、“技”之千叶--北辰一刀流

北辰刀流,是江户时代末期很流行的剑术流派,其创始人为千叶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于陆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叶吉之丞常成原为磐城国相马藩北辰梦想流剑术师范,后移居到陆前国栗原郡花山村居住。

周作少时随父亲千叶幸右卫门练习北辰梦想流剑术,以后作为浅利又七郎义信的养子,到下总松户跟随浅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卫学习一刀流剑法,后来将自己所学剑术揉合起来,创立了北辰一刀流,并在江户日本桥设立了剑术道场玄武馆,与镜心明智流的士学馆、神遁无念流的练兵馆合称“江户三大道场”,玄武馆后来迁往神田玉地。

北辰一刀流认为剑道之目的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在掌握剑术技巧的同时修身养性。在真剑胜负盛行的江户幕府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护具的练习方法,对现代日本剑道有较大的影响。

北辰一刀流可谓人才辈出的门派,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叶荣次郎、定吉之长男千叶重太郎均为北辰一刀流撤出巨大贡献。其中千叶定吉在江户町开设了一户剑术道场,为跟玄武馆相区别,被称为“小千叶道场”,维新传奇人物、土佐藩勤王志士坂本龙马即是这家道场的弟子。

龙马曾说:“小千叶道场是我的第二个个家。”

除坂本龙马外,幕末很多名人剑士,比如新撰组的伊东甲子太郎。山南敬助,以及清河八郎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幕末北辰一刀流剑士名录:

千叶家:千叶周作成政,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周作次男千叶荣次郎三男千叶道三郎、定吉长男千叶重太郎、次男千叶东一郎、长女千叶佐那、次女千叶里几、三女千叶几

其他:伊东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奥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龙马、真田范之介,下江秀太郎、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等

坂本龙马(1835-1867)士佐藩士,天保六年出生于土佐藩高知城。十四岁时入日根野道场学习小栗流剑法,后来又入江户,拜师于小千叶道场定吉门下学习北辰一刀流剑术,并取得免许称号。

元治元年,龙马把所有的精力和金钱都投入到了勤王倒幕的运动中去,并反复奔走,促成了原本相互仇视的萨长两藩的同盟,再加上土佐藩,把倒幕四强藩中三个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股强大倒幕力量。

庆应三年(1867),龙马和同志主张将军“大政奉还”于天皇。

同年11月15日,龙马在京都近江屋被刺刺客袭击身亡,终年不过三十二岁。关于刺杀龙马的凶手,到现在还不确定,根据比较流行的说法,刺客是京都的佐佐木只三郎。不过事实究竟如何,也许永远是个谜?

九、“位”之桃井—镜心明智流

镜心明智流,也作镜新明智流,是一种讲求动作的“位”,即姿势、形态、艺术性与实用性并重,更偏向于艺术性的剑术。其道场位于江户,名为士学馆。流派代表人物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蔽直正是骏州沼津藩士田中作重郎左卫门丰秋的次男,出生于文政八年。本名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芦,堪助于十四岁时来到江户,在镜心明智流桃井道场修行剑术,当时的道场师范为桃井春藏直雄。

十七岁时,左右八郎娶直雄次女为妻,入赘桃井家,继承春藏之名,改名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在二十五岁时便取得皆传称号,并继承镜心明智流宗家氛,为四代目师范。

据天保时代《新撰武术流祖录>>记载,镜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1772-1781))人,名为桃井八郎左卫门,这位桃井八郎本来出仕柳泽家,后来离开主家开始自己的修行,精通各种武艺,艺成之后,创立镜心明智流,在江户开创桃井道场。

桃井道场代代都是由是由儿子继承。比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为桃井家入赘的女婿以及养子的身份继承了士学馆道场.在青藏直正担任师范时,镜心朋智流迎来了

鼎盛时期.桃井道场士学馆与千叶周作的玄武馆(北辰一刀流), 斋藤弥九郎的练兵馆(神道无念流)三雄并立,称为"江户三大道场".三大流派的剑术相比,有"技之千叶","力之斋藤","位之桃井"的说法。

跟北辰一刀流讲究剑技、于攻防之中体现艺术性不同,镜心明智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位"字上,即讲求形态、姿势的优美和潇洒.据说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因此镜心明智流的"位"被地发挥到了极致。

但是,在幕末这个动荡的时代,光讲求艺术性的剑法是无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实用性方面,镜心明智流也不输于人。被称为"人斩以藏"的土佐藩冈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瑞山(即武市半平太),都是镜心明智流的高手。

幕末镜心明智流剑士名录:

桃井道场师范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道场四天王上田鸟之助、坂部大作、久保田晋藏、兼松直廉

土佐藩冈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

佐仓藩逸见宗助

其他田口永八朗等

冈田以藏(1838-1865)土佐藩士。天保九年(1835)出生干土佐国土佐郡城北江之口村。

十、“力”之斋藤--神道无念流

神道无念流,是下野国人福井平右卫门于天明年中(1781-1789}创立的剑术流派。

平右卫门最初学习的是一圆流剑法。传说他在修行回国途中,参拜信州稻纲权现,并于参拜时突然顿悟,从而创立了新的剑术。

因为是在方念俱空的冥想下,由于神的权现而突然悟得的剑法,所以叫做神道无念流。平右卫门的弟子中,户贺崎熊太郎算是出类拔萃的人物。

在剑术有所成后,熊太郎在江户开设了户贺崎道场。号称神道无念流最强剑士的冈田十松便是户贺崎道场的弟子,并在这里取得了师范代称号。

之后,冈田十松从户贺崎道场独立,在江户开设了道场击剑馆。幕末神道无念流的代表人物斋藤弥九郎即是冈田十松的弟子,弥九郎与同门铃木斧八郎并称为击剑馆最杰出的门人。

斋藤弥九郎于宽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于越中冰见郡佛生村斋籁信道家,是一家之长

男。大名善道,号笃信斋.十五岁时来到江户,入冈田十松神道无念流击剑馆道场修习剑术,不久取得师范代的称号。

文政九年,在同门江川坦庵的帮助下,弥九郎于江户饭田町俎桥开设剑术道--练兵馆.夭保九年,由于受火灾,练兵馆迁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当时的江户剑术界,有"技之千叶,位之桃井,力之斋藤"的说法。

跟同为江户三大道场的玄武馆和士学馆的剑术相比,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更注重格斗时的实用性和压倒对方的气势与力量。因为斋藤弥九郎的剑术将神道元念流的精髓--"力", 发挥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还要淋漓尽致,所以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剑术又破称为“斋藤派无念流"。

在幕末,神道无念流是一个影响力很大,门人弟子众多的剑术流派。有很多名人剑客出自该流派,其中包括维新三杰之一的长州藩桂小五郎。此外,新撰组二番队长永仓新八。新撰组前局长芹泽鸭也匹出自神道无念流。

幕末神道无念流剑士名录:

斋藤家:斋藤弥九郎、弥九郎长男斋藤新太郎、弥九郎三男斋藤欢之助

其他:桂小五郎、冈田带刀(冈田十松利)、藤田东湖、武田耕云斋、江川太郎左卫门、渡边华山、永仓新八、芹泽鸭、新见锦、平山五郎等

十一、壬生狼牙--天然理心流

说到幕末,不能不说起新撰组;同样,说到幕末剑术流派,也不能不说起天然理心流。如国把新撰组称为“壬生之狼",那么,天然理心流剑术无疑就是锐利的狼牙了。

天然理心流创始人为远州(远江)人近藤内藏助裕长.据说近藤内藏助本是古流武术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见前面的介绍)的传人,后来将此流派武术加以自己的理解,于宽政元年(1789年)开创了天然理心流。所以也有说法把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当作是天然理心流的远祖。

在近藤内藏助创立天然理心流时,该流派是包括了剑术、棒术、柔术、气合术等的综合武术。可是到了二代目近藤三助的时代,气合术失传,而棒术跟柔术也糅合在了剑术中。于是天然理心流就作为一门剑术流传至今。

天然理心流传位为六阶,由低到高依次是:切纸->目录(序目录)->中极位目录->免许->印可->指南免许,其中“切纸"到"目录(序目录)"阶段的剑法中糅合了柔术.要成为师范或师范代,换句话说要想有教弟子的资格,就必须取得最高传位“指南免许"方可。

一般来说,从切纸到免许需要10年时间,再从免许到指南免许则又需10年时间,也就是说,想成为师范代就得花费20年工夫,但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近藤勇却是个例外。

近藤勇于天保五年(1834年〕出生于武州多摩郡上石原豪农宫川家。幼名胜五郎,后改称胜太。十五岁开始跟随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学习天然理心流剑法,一年后便取得目录传位,并成为近藤周助的养子,改名为近藤勇。

十一年后,近藤于二十六岁取得指南免许,并继承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从切纸到指南免许,近藤勇一共只花了十二年工夫,真是练剑的奇才。

在幕末,有名的天然理心流剑士几乎都为新撰组队员。所以,称天然理心流为“壬生狼之牙”’应该很恰当吧。

幕末天然理心流剑士目录:

天然理心流宗家:一代目:近藤内藏助裕长、二代目:近藤三助、三代目:近藤周助、四代目:近藤勇(新撰组局长〕、五代目:近藤勇五郎)

新撰组成员:新撰组副长:土方岁三,新撰组一番队长:冲田总司,新撰组三番队长:斋藤一其他:漆原仓之辅、小野田东市、桑原永助、增田藏六等等**幕末最强剑客集团--新撰组

十二、历史悠久的勇猛剑术——野太刀自显流

是一种使用比太刀还要长的野太刀,攻击方式跟示现流相似的一种剑术流派,创始人据说是平安朝冷泉天皇时代(967-969)的武将伴兼行。但此流派自创立起便默默无闻,直至近九百年后的幕末,才在田中新兵卫和中村半次郎等维新志士的手中绽放出光彩。这也是笔者把它放到这一篇介绍的原因。

田中新兵卫(1841-1863〕萨摩藩士

中村半次郎(1838-1877)

浅谈日本社会花道文化

浅谈日本社会花道文化 xx学院 xx班 xxx 摘要:世间文化千千万万,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文化,其中,日本文化中不得不提的当属花道文化。花道,又被称为华道或日式插花,是日本传统的艺术、技艺,是“活植物花材”造型的一种艺术,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日本经年积累的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更是日本人民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日月如梭,时代更迭,大自然千变万化,日本人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但是日本人对于插花艺术的喜爱,对于花道的尊敬一直没有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人民一边维护着传统花道,一边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对花道做出改革,从而使花道进步,跟上时代。关键词:日本文化;花道;自然;人民生活

日本花道历史悠久,日本花道源自于中国隋唐时期的“佛堂供花”;室町时代,“立花”花形被池坊专庆所创造;江户时代,“生花”花形出现在了日本人民面前;明治维新后期,“盛花.投入花”顺势而生;近现代,西化风潮席卷而来,“自由花”出现了。在日本,花道不仅仅是日本文化,也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日本妇女的道德品行、道德修养都与日本花道连接。日本花道(插花)被认为是日本女性品德的象征,日本人把花道推崇为日本妇女的必修课。在日本,数不胜数的花道培训班和花道学校在各个城市矗立,每年至少有几百万名女性学习花道(插花),更甚者,日本花道(插花)爱好者占日本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由此可见,花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本花道拥有久远的历史,上至飞鸟时代,下至当前现代,由花道衍生所得出的道,已经超越了花道艺术本身,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已经被这种道渗透融入,这种道对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国际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当我们对这种有日本花道衍生出的道理解的足够深的时候,我们才能与这个国家及其人民打交道,从而更深刻地去挖掘日本更深层次的内涵。日本花道来自中国隋朝时期,中国一向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惯,后来,这种习惯和佛教一起被传入了日本,成为了日本花道的源头,成就了日本的花道,这就是日本最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现存的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有当时供花的记述,为了表示诚和信,花枝要朝向天空摆放。在《万叶集》、《古今集》两本著作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记载。时间长河缓缓流淌,日 本花道经历了古典插花艺术、自然主义插花艺术和现代插花艺术三个阶段,仍旧被日本人民所喜爱,推崇。 在公元540年,佛教被传入日本,那时正值日本的飞鸟时代,当时的圣德太子极其喜爱中国的佛教,为了更加了解中国的佛教,圣德太子先后三次派出小野妹子作为遣唐使到中国研习佛教,不负圣德太子所托,最终,小野妹子将唐朝佛前供花的习俗以及供花用器皿等与佛教相关的知识带回了日本,根据小野妹子带回日本的相关知识,日本早期祭坛式的插花形式顺势而出,与此同时,与佛教相关的一些仪式和装饰也都被传到了日本,并且在日本广泛传播开来。 室町时代,池坊专庆以圣德太子所创“和的精神”为基本理念,创立了“立花”花形,立花作为一个整体,其作品整体造型即为整个宇宙,包括自然生活和人民生活的缩影,其重要特征有三个:非对称性、象征性和空间的深度性,立花是日

日本园林发展史(三)近世园林

一、桃山时代园林(1573-1603年) 在室町时代的后期,日本经过长期的战乱,成就了另一批武将,他们是织田信长(1534-1582年)、丰臣秀吉(1536-1598年)和德川家康(1542-1616年)在军事上的霸业。织田信长在1573年破浅井长政、朝仓义景,流放室町末代将军足利义昭,宣告室町幕府的结束。虽然1593年他在支授部将丰臣秀吉的途中于京都被家臣明智光秀袭击而自杀,但他统一了京畿及周边地区,为丰臣氏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丰臣秀吉秉承他的遗志,在1592年消灭各地军阀,结束了百年战争,完成了日本的统一,其功绩相当于中国的秦始皇结束战国时代的功绩。他开创了桃山时代(1573-1603年,又称安土桃山时代或织丰时代),虽历时不长,只有三十年三代将军,而且一直处于战争之中,但在社会改革中措施得当有力,废除庄园制,确立一地一作人原则,推进兵农分离,收缴武器,废除商业座,实行东市乐座,促进商品经济发展,鼓励对外贸易,实行朱印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发动侵朝战争等。这一时期在中国相当于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明神宗万历31年(1603年)。在文化方面,茶道的发展,从精神落实到实践,那就是草庵风茶室和朴素简洁的茶庭,以园林意境的简约朴素、和寂清静及宾主真诚与大将军的壮观辉煌、绚丽多彩和飞扬跋扈相抗衡。 从建筑的发展期上看,日本建筑有四大转期。第一个转期是引进中国隋唐建筑的飞鸟时代,第二个转期是引进南宋建筑的镰仓时代,第三个是自身发展的桃山时代,第四个是引进西方文明的明治时代。桃山时代的建筑与前朝室町时代的"潇洒飘逸之风"相比,显出喜欢强烈刺激和豪放辉煌。它是以人为中心的时代,而不是以宗教为中心的时代。于是,人情味进入了建筑和园林。在建筑上完成了前代形成的书院造,在园林上进一步完善书院造园林。首先是武家园林表现得最强烈,然后影响到皇家园林。滥用夸张的巨石,显示主人搬运的力量。雄健的石桥和浓绿的苏铁,以及龟鹤形和蓬莱式岛屿综合地表达吉祥和繁荣。 京都的醍醐寺三宝院庭园是酷爱庭园的丰臣秀吉与寺院主持义演准后合作建造的庭园,园林为书院造庭园,即把池泉园林书院结合,大量布置景石的庭园。园中有一池三岛,有石桥、木桥和石桥,有泷口石组,置石达700余个,个个巨大无比,石名有守护石、藤户石等,池北为书院,书院前有观景平台,曲折进退,面对池边景石和桥梁。丰臣秀吉没等到工程完工就死于暴病,义演准后请当时造园名家贤庭继续营建,历时25年,终于江户时代的1623年完工。园中景石巨大,书院辉煌显出丰臣氏的武家气魄。 京都的西本愿寺滴翠园建于1583年,园中以沧浪池为中心,主体建筑飞云阁临水而建,高达三层,在一层可登舟而游,石组刚健有力,跨水建龟背桥,池边有醒泉(此字酉字旁)泉、艳雪林、啸月坡、踏花坞等十个景点。飞云阁临水手法显出与室町初期相承的关系,龟背桥显示了祈寿文化,沧浪池显出老庄文化,其余景点显出文人化倾向,表明桃山时代园林的从武家强健向世俗化、人情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室町末产生的茶庭在这一时代得到发展,涌现了茶道六宗匠:村田珠光(1423-1502年)、武野绍鸥(1502-1555年)、千利休(1522-1591)、古田织部(1544-1615年)、小堀远州(1579-1647年)、片桐石州(1605-1673年)。千利休师从村田珠光和武野绍鸥的佗茶,成为桃山时代最伟大的茶道宗匠,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封之为茶头,他创立了草庵风茶室,应用于茶庭(茶庭也称露地)之中,提倡枯寂精神本位,用草庵茶室、飞石和圆形路线的茶庭布局。他的弟子古田织部,继承佗茶精神,提倡六分观景四分实用,用曲折路线增长游览路线,他的茶庭作品也大致形成于桃山末江户初。

浅谈插花艺术的风格及意义汇总

浅谈插花艺术的风格及意义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城市一年四季都有品种繁多的鲜花供人们选择,以满足家庭和单位各种庆典、迎客、结婚以及装点家居的需要。说到家居装点、美化环境,就不得不提及艺术插花。 艺术插花就是指将剪切下来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作为素材,经过一定的技术(修剪、整枝、弯曲等)和艺术(构思、造型、设色等)加工,重新配置成一件精制完美、富有诗情画意,能再现大自然美和生活美的花卉艺术品。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作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秘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插花看似简单容易,但要真正插成一件好的作品却并非易事。它并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是融生活情趣、文化知识、艺术修养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因此,插花用心来创作花型,用花型来表达心态的一门造型艺术。 艺术插花的种类多样。大致可如此分类:从形式上可分为瓶插、盆插、悬挂式插花、异型花器插花、花篮插花、花架插花、人造花插花等。从风格上可分为东方式插花、西方式插花、现代自由式插花。 东方式插花是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一种插花形式。由于受东方各国传统文化和习俗影响,它和东方园林一样特别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而高于自然,善于利用花材的自然美来感人。讲究借物寓意,以形传神。东方式插花选材讲究简练,以少而精的花材有机组合取胜,造型注重自然,以流畅线条勾勒为主,形体小巧

日本造园历史漫谈之古代园林

日本造园历史漫谈之古代园林 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始于汉代,日本古代女皇卑弥呼派遣使者于汉景初三年(公元239年)入汉称臣,中日关系史话从此开始,这些历史详载于中国的史书之中。 日本历史分成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园林历史阶段亦据此而分成古代园林、中世园林、近世园林和现代园林四个阶段。古代园林指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园林(日本国都经常搬迁,每个朝代都是以国都所在地命名,如奈良时代的京城在奈良),中世园林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和南北朝的园林,近世园林指桃山时代和江户时代的园林,现代园林指的是明治时代以后的园林,包括明治、大正、昭和及大成时代的园林。 从总体上看,日本园林源于中国,从汉末开始,日本不断向中国派出汉使,从汉末到平安时期宇多天皇宽平六年(公元894年),期间655年全方位学习中国文化。平安时代后期,停止派出汉使,以后又有恢复,但大不如前,日本人开始把中国文化进行日本化(也称和化)。随着航海技术的提高,民间来往增加,以及中国学者艺人的东渡,日本造园技术又进一步提高。 古代园林 一、大和时代园林(公元300年至公元592年) 按中国《史记》记载,日本远古时代(约公元一世纪)曾有一百多个小国家,东汉公元57年,日本派使者向东汉王朝称臣,东汉光武帝赐之以“汉倭奴国王”金印,此印至今仍存。至公元三世纪,其中之一的大和民族在广袤的大和平原上兴起,经过多年征战,在公元五世纪,终于统一了日本,建立大和国。大和国亦不断向中国派出使者,向中国学习文化,其中园林艺术就是一项。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成书于公元712年,它与公元720年成书的《日本书记》都提到了皇家园林情况,虽然细节不清,但亦可追到一丝踪迹,如掖上池心宫、矶城瑞篱宫、泊濑列城宫等。 掖上池心宫是孝照天皇(传说公元三至四世纪天皇)的皇宫,宫内有园池。矶城瑞篱宫是崇神天皇(传说公元二至三世纪天皇)皇宫,宫内有篱笆。泊濑列城宫是武烈天皇(年代未知)的皇宫,内有洲岛。这些皇家园林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内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穿池起苑,池内放养鲤鱼,苑内奔走禽兽,天皇在园内走狗试马,远足田猎。史记履中三年(公元403年)条下载:“天皇在余盘市的矶池中,造两只游船,携皇后妃子,浮泛其中。”显宗元年(公元485年)条下载:“举行曲水宴。”曲水宴指的是仿中国园林中在每天春天三月三上

浅谈中日花文化比较

浅谈中日花文化比较 一、中日花文化概述(526字) 1、中日花文化的同源异形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作为美好的象征,一直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而这种自然的花卉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形成了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想象与生活,这就是花文化。 中日两国都被誉为“礼仪之邦”。花自然也充斥着中日人民的生活。由于地貌和气候的原因,中日的花草种类十分丰富,为花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自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了,中日的花文化有了不同的形态。 2、中国花文化的发展 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气候、地貌等各种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全世界3万多种花卉,我国就有2万余种,花草早已深深地扎入我们的生活。书画作品中有花,文学作品中有花,中药配方中有花,甚至连日常生活中的服饰(衣服和饰品)也都充满了花的身影。时至今日,人们对花依旧情有独钟,各地的花展、花市、花节盛况依然,不断发展。 3、日本花文化的发展 日本地形狭长,气候温和,四季变化明显,春夏秋冬都有大量应季的鲜花开放。在日本的一些祭祀活动中也常出现祭祀花的身影。对于日本人来说,用鲜花来装饰房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随着花道的发展,插花技术的提升,用各种花摆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形成一种新的景观并代表各种不同的含义。花道已经成为了日本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中日花文化代表的比较研究(1097字) 1、中国的“富贵牡丹” 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尤其钟爱牡丹。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碗口大小的花朵,色彩鲜艳,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契合了人们企盼美好、富贵的心愿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我国牡丹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初时作为药用,唐朝时开始繁盛于观赏,那时人们生活的富裕与情调使他们喜欢一切暖色调的事物,尤其是对牡丹如痴如狂,不断掀起观赏牡丹,歌颂牡丹的热潮。而牡丹花开时节万紫千红,花香怡人。花谢后依然枝干充满美感。可谓色、姿、香、韵俱佳。自唐代以来,历代咏牡丹的诗词约有400首,以牡丹为主体的绘画不乏名作,而小说戏曲中更赋予了牡丹以仙子形象,生活用品中也常出现以牡丹作为装饰甚至食用的作品。 从最初的药用价值,到后来的观赏价值、艺术价值,牡丹,代表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生活的期盼,牡丹花开时的艳丽,更让人们在生活中充满了力量与自信,被称之为“花开富贵” 2、日本的“凄美樱花” 日本人深受无常观的影响,崇尚瞬间美和消亡美。 在直面死亡时,思考怎样去死,去实现死亡瞬间散发的美学价值。这种美学意义上的死亡,被日本人赞誉为落花之美。樱花是日本的国花,隐于叶下,凋零有期,遇有知音,瞬间飘落,

花道相关知识全介绍

花道是日本插花艺术的升华。从广义上,插花可分为插花和立花两个系统。插花以花卉草木为素材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艺术形式,在日语中常写成生花、活花、插花等字样。插花以花卉草木为素材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艺术形式,在日语中常写成生花、活花、插花等字样。立花源于佛教供花,“立”就是要使花和花瓶直立,表现出端正的、符合信仰的姿态,它是抽象的、构成的、程式的。在花道的发展过程中,两者既对立又并行,既渗透又交替。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在东山时代发展成为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日本插花艺术曾受中国花草园艺和阴阳学的影响,并创造出2000至3000个流派,各流派人数不一,人数最多的“池坊派”,约有100万人;“小原流”,“草月会”等则分别拥有50万—60万人。目前,日本学过插花的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菊卫”的“新兴插花派”。 日本花道流派众多,参考维基百科总共列出以下40种流派。 池坊 いけばな京花傳 五十鈴古流 伊勢草木藤野流 一葉式いけ花 小原流 御室流 華頂流 桂古流 華道瑩心流 華道遠州 華道表現派 華道高野山 紀宮花山院流 光輝流 広山流 光風流 古流理恩会 古流かたばみ会 古流松應会 古流松藤会 嵯峨御流 青山御流 正風華道 石州流華道 専慶流 相阿弥流 草月流 月輪未生流

日新流 日本生花司松月堂古流 八代流 未生流 未生流笹岡 都古流 都未生流 雅(みやび)流 山村御流 容眞御流 龍生派 据2012年的统计数据,日本共有140多个花道流派。在这之中,称得上主流花道的有池坊,古流,小原流,草月流。其它如龙生流,未生流也是接触日本花道的人常常会听到的流派。着重介绍主流的四大流派。 【池坊】 池坊是日本花道的起源,作为花道的本宗一般被称为花道家元池坊,而不是池坊流。于14世纪由中国的佛堂供花随佛教传入日本。立花,生花,自由化为池坊花道的三大基本花型。最具代表性的立花构造复杂严谨,以一种抽象的意念模仿山水画,通过枝条的前后左右伸展体现大自然的韵律美感,具有高贵典雅的东方之美。 【古流】

浅谈日本大相扑文化中的等级制度

浅谈日本大相扑文化中的等级制度 发表时间:2009-07-20T10:26:18.937Z 来源:《中外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供稿作者:王璐 [导读] 在日本,相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日本人誉为国技,而且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喜爱,是日本历史和日本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浅谈日本大相扑文化中的等级制度 王璐新乡医学院外语系 【摘要】在日本,相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日本人誉为国技,而且得到了很多日本人的喜爱,是日本历史和日本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虽是一项日本传统的体育比赛项目,但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其中森严的等级制度。文章通过对相扑、相扑手、相扑中的等级制度及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等的介绍,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相扑文化,更深刻地认识了解日本文化。 【关键词】相扑等级制度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4-0074-02 一、相扑 1.相扑的历史 相扑——这种既是竞技又是表演的活动,被称为“角抵”,又名“蚩尤戏”。司马迁在《史记?黄帝本记》中曾记载:“蚩尤氏头有角,与黄帝头,以角抵人,今冀州为蚩尤戏。”将“角抵”与黄帝战蚩尤的传说联系起来,这就足够说明它的漫长历史。传说中的日本相扑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有史学家考证相扑运动发源于中国先秦时代,后传入日本。日本体育百科全书记载:“日本的相扑与中国的角抵和拳法有相互关系。”相扑来源于日本神道教的宗教仪式,带有浓厚的民俗色彩,最初相扑在庆典和祭祀上出现,是人们在神殿为丰收之神举行的一种比赛,盼望能带来好的收成。到19世纪末期时,明治政府曾经一度宣布禁止,认为两个衣着甚少、下身只系一条兜带,近乎赤身裸体身躯肥胖的巨人上台比赛,代表丑陋和愚昧,但后来在民众强烈呼声下,政府不得不恢复这种运动,今天,在日本,相扑运动依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日本国粹的地位,一名成功的相扑大力士,在日本会享受到英雄一样的荣誉。 2.相扑和相扑手 在日本,每年要举行6次大型的相扑比赛,分为一月场、三月场、五月场、七月场、九月场和十一月场,分别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福冈四座城市举行,每次赛期十五天,每逢赛季时相扑迷都会蜂拥而至,相当于人民币300~3000元的门票,一下子就销售一空。相扑,看似一种粗糙的体育运动,却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相扑运动讲究谦虚端庄的礼仪和殊死拼搏的精神,追求高度的精神境界,这其中包括练就坚韧的性格、超凡的毅力和朴素的品格,因此相扑被看成是日本精神的浓缩。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中写到:“一方面,勇的锻炼要求铭记着不哼一声的忍耐;另一方面,礼的教导则要求我们不要因流露自己的悲哀或痛苦而伤害他人的快乐或宁静。”“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用来形容相扑选手也是十分贴切的,相扑选手的训练过程是残酷的,他们必须忍受地狱般的痛苦训练,平日严禁喝酒,不许随便外出,每天早上5点起床训练,晚上八九点熄灯休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任何改变。但相扑选手的训练同时也是自我修行的过程,当代职业大相扑比赛的相扑选手需要具有宽广仁慈的心胸,需要具备纯真、热忱、果敢的品质,在文化素养方面也有相当高的要求,比如相扑手的学习课程就包括思想修养、饮食、相扑技术、运动医学、生理学及汉诗……所以相扑选手受到人们的尊敬,大概这也是相扑运功不断后继有人的原因之一吧。 二、等级制度 1.等级制度的历史 日本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孤岛,不曾遭受过异文化的外来的统治,从而形成了一个国籍、人种、宗教、语言、生活方式等等都非常相似、一致的社会,是一个结构比较简单的民族。江户时代之前,日本一直处于封建社会,形成了繁密的等级制度。阶级差异、权利世袭制、贵族特权是古日本社会的特征。天皇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5世纪开始,天皇就作为国家的代表。7世纪左右,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官僚制度,但没有学习中国的官员选举制度,而是继续使用依据出身来决定一切地位的制度。皇族和宫廷贵族之下日本有4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武士、农民、工人、商人,再往下是贱民。贱民阶层当中人数最多、最著名的是“秽多”,他们是日本的“不可接触者”,被置于正式社会结构之外。封建社会一直都施行世袭特权的制度,而且在封建社会中,艺术也依赖于世袭制度。戏剧流派或者绘画流派追随这样的世袭制度,茶道或者花道亦是如此。明治政府时期,国家宣布从法律上取消等级制度,但事实上却大量保存这一制度,等级观念根深蒂固地渗透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之中。现代日本人注重等级制度,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长期的权利世袭制和贵族统治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等级制度及其孕育的等级现念使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本尼迪克特认为,对于日本人来说,承认等级制的行为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们艺术性地遵守着等级制的习惯。日本学者南博也指出:日本从古至今都是一个“等级的社会”。 2.相扑中的等级制度 相扑虽是一种体育运动,却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日本民族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相扑运动员分10级,分别为:序之口(じょうのくち)、序二段(じょにだん)、三段(さんだん)、幕下(まくした)、十両(じゅうりょう)、前头(まえがしら)、小结(こむすび)、関脇(せきわき)、大関(おおぜき)及横纲(よこづな)。“序口、序二段、序三段、幕下”这4级都属学员,不发工资。“十以”上的相扑手称为“力士(りきし)”是职业相扑选手,有不菲的工资收入。“横纲”是运动员的最高级称号,横纲选手就像进入了圣坛,享有终身荣誉称号。任何人进入专业相扑界,都要从最低级开始做起,通过一场场的比赛来提高自己的排名。此外,相扑选手们的发式也能体现出彼此的等级之差,“力士”的头发可以梳成“银杏结”,“幕下”以下却只能梳“丁字形”。此外,有些学员因为级别低,最初不能入场学习相扑技术,级别低的相扑选手只能打水、扫地、服侍级别高的选手,像吃饭、上厕所、洗澡等日常生活也要根据等级地位列出严格的前后顺序。 3.日本社会中的等级制度 每一个日本人首先是在其家庭内部养成遵从等级制度的习惯(年龄、辈分、性别次第鲜明),然后再把这种习惯用于经济和政治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可以说,日本社会被细微的等级关系所划分,日本人经常依照等级制度来安排其世界秩序的。美国一位记者曾形象地说:“就一个民族而言,日本人的等级观念比美国人深得多,表现得也公开得多。当一家美国公司的几个保养得很好、又妙语连珠的高级董事登上一架飞机时,局外人得花点儿时间,才能判断他们当中谁是大老板。但是,当一家日本商社的几个董事上飞机时,谁是大头儿,总是一目了

浅谈日本文化认识

浅谈日本文化认识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和了解,让我们从各个方面对日本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日本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尤其是日本的经济,科技,经济管理,教育等都是值得我们发展中国家借鉴的。 也许是小时候学的历史知识在我的心里太过于根深蒂固,对于日本这个国家我总是怀着一丝敌视,直到现在才学会了辩证的看待。 日本文化是传承于汉唐宋明的汉民族古典文化,中国文化是多民族文化融合而成的优秀文化。不可否认,日本这个民族在吸收不同文化的方面有着超乎寻常的能力,例如,茶道,书法等等,都是在中国之华夏文化的基础之上而创造而来。我们中华民族秉承了孔老先生的儒家思想,不断的吸收现代文化的同时,也摒弃了许多传统文化。比如说,在新民主文化时期,胡适先生提出中国汉字拼音化,如果胡适先生这一想法得以实现,实乃中华民族之大不幸。正巧这些被我们渐渐忘却的传统,正被别人弘扬着,我想这也是前几年中日、中韩传统节日之争的原因吧。 日本的文化主要表现在风俗习惯,文学等方面,日本以礼仪之邦而闻名于世,讲究礼节世日本人的习俗,平时人与人见面时总要互相鞠躬,并相互问候;日本的当代文学与其他的事物一样,有其丰厚的渊源,部分来自中国的传统的影响,也有来自多元化的西方的思想,当然日本历史悠久的传统特点也是少不了的。九世纪是日本与中国直接交往的时期,这时候中国的古典文学对日本的文学影响至深。日本

的文化艺术主要以体现在茶道,花道两方面,茶道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艺术之一,在世界上享有声誉,而花道,顾名思义就是插花艺术,日本的花道始于十五世纪,花道有多重流派,而每一种流派都有自己的哲学思想,而且他们所遵循的艺术准则以及这些准则所蕴含的人生观,自然观和宇宙观基本是一致的,特别强调事理一体,因此,尽管日本的插花艺术千姿百态,但象征天地人的三条线是罪基本的格局。说到日本的体育文化,当然少不了相扑,柔道和剑道,相扑是日本的国技,不仅在国内深受人们的喜爱,今年来在过外也颇受外国人的欢迎。而柔道起源于古代的武术,可追溯到柔术,剑道是由日本传统的剑术发展起来的,剑术原为武士掌握格斗技术的训练手段,1970年国际剑道联盟成立,剑道开始被承认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剑道在战后一直衰落,但现在开始复兴。 我最欣赏的还有日本的茶道。说起日本的茶道,它还是起源与中国,但其中具有日本民族味。日本茶文化是在唐朝时期传入的,几百过去,日本仍旧保留了一套完整的茶文化,并得到日本茶道。而中国的茶文化,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完整的保存下来。我想这与中华子孙所受的儒家思想不无关系,隐忍的接受着外来文化,却在隐约中失去了自己特有的传统。在我们批评他人抄袭我们的同时,我们也要反省下自己,为何没有保护好祖先留下的财富。 日本人相当注重形式,茶道便是这样的一种体现。他们喜欢当着客人的面准备食物,像铁板烧,让客人不仅能吃到食物,还能学习到烹饪的方法,茶道也是如此。许多人会认为,日本人饮茶,只重形式。

日本插花花艺发展简史

日本插花花艺发展简史 日本插花,是日本的一个古老的技术,流传了几百年,现在已经形成一门学问了。 引言 日本的花道以池坊流历史较为悠久,具有五百多年的。其发源地据说为圣德太子下命建造的六角堂。圣德太子在飞鸟时代(自公元六世纪末至七世纪初)担任推古天皇的摄政,指导政治及文化。太子派小野妹子到中国(隋)建立邦交.努力传入大陆文化,而尽力于佛教的兴隆。作为遣隋使节的小野妹子,在潜心研究佛学之时.兼学佛教插花。回到后,他自称专务.住在六角堂·池坊,积极传播.很快把中国当时的佛前供花发展起来.形成了池坊流华道。池坊插花的就是日本插花的历史。 介绍 池坊自小野妹子之后,人才辈出。如十五世纪中期的池坊专庆.当时为了欣赏其优美的,群众大批云集而至。十五世纪日本室町时代完成了立华样式,从立华产生出生花、盛花以及投入等样式。立华通常以七个或九个主枝构成.名称为真、正真、副、讳、见越、控、流、胴、前置。到十六世纪出了建立插花理论的池坊专应、专荣、专好。接着在十七世纪出了第二代池坊专好。其后在十九初期,出现池坊专定。池坊插花发展至今已有四十五世。 中国文人插花对日本插花影响也很大。特别是明朝的《瓶史》一书传到日本.许多人揣摩研究,形成和发展了很多插花流派.小原流也是其个的一个。同时,日本插花对艺术的内在思想采用中国儒家思想。例如,把三个主体花枝看成是天、地、人之宇宙。又如,创办于明治时代的未生流.崇尚自然,富于写实手法.其中包含了中国的阴阳五行思想。 草月流插花是日本近代新兴的插花流派.注重造型艺术.把无生命的东西赋予新的生命力,具有独创.是日本新潮流的代表。 日本插花的流派众多,号称有三干流之多。 总之,不论是中国插花、日本插花.都属东方插花的范畴.它是以线条的变化为主.将人的思想转嫁在插花之中,表现出东方人的细腻、富于内含的特点。 日本插花起源于中国,其后,结合日本的固有文化得到深入而持久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独具日本民族文化特色的传统插花艺术形式――花道,与书道、剑道、棋道、茶道等并称。 远在日本飞鸟时代(公元6世纪后期到7世纪初期),圣德太子任推古天皇的摄政,处理国家大事。推古二年,天皇下诏发展佛教,派遣使臣小野妹子,三度来中国,学习中国文化和佛教,中国插花艺术也就在这时以佛前供花的形式传入日本。小野妹子是敏达天皇的后裔,推古天皇的臣子,与圣德太子(用明天皇的王子)有“御从弟”的关系。他在推古15年(公元607年,隋炀帝大业3年)奉命使隋,次年6月回国,其后又两度来中国。当时隋唐已经盛行瓶花

日本园林发展脉络

日本园林发展脉络 【摘要】园林是一种实现人们接触自然愿望的场所,体现着经过艺术处理后,大自然美的缩影;同时也承载着非常鲜明的文化与地域特征。日本园林作为日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和发展与时代密不可分,不仅从侧面反映了造园时期整体社会的价值观、世界观与审美倾向,同时也反映着当时人们的生活情趣及信仰。 【关键词】日本园林、造园史略、造园理念、造园手法 1.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的造园文化 日本文化曾一度以中国文化为蓝本,从中国古老的文明中汲取营养。日本传统的园林亦具有浓郁的哲学思想,究其理念与思想的原点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道教的阴阳五行说以及对于蓬莱仙境的向往。日本园林就是在这样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又无处不体现出日本特有的民族个性,逐步形成一种独特的造园文化。在理念与思想上,日本园林多以大自然为主,在追求与自然和谐的同时,试图营造出一种人间乐土的境界。 2.日本园林的造园史略 日本历史可分为古代、中世、近世和现代四个时代,每个时代又分成若干朝代。其造园史亦据此而分成四个阶段。 2.1古代园林——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2.1.1大和时代(300年—592年) 大和时代正值中国的晋南北朝,大和国不断像中国派出使者,学习中国文化,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提到了皇家园林的情况,其特点是宫馆环池、环墙或环篱,苑更有池、泉、游、岛及各种动植物。园中有游船,表明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和舟游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本园林一开始就很发达,并未经过像中国那样长久的苑囿阶段。大和时代的园林和中国最初供帝王权贵打猎游玩的“囿”有着同样的作用。 2.1.2飞鸟时代(552年—645年) 日本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在从中国传入佛教后,日本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雕刻、绘画、工艺也在日本兴盛起来。 我最先把佛教传入日本,受中国蓬莱仙境的影 响,在院子里挖地造岛,请仙人居住。《日本书纪》 推古三十四年(626年)六月条,关于我马子宅邸园 池有如下记载“家于飞鸟河之傍,乃庭中开小池。仍

谈日本庭园的发展历史

谈日本庭园的发展历史 日本文化是日本本民族文化与传入日本的中国文化的一种融合,也是一种以非常独特的形式发展起来的文化。据538年的《上宫圣德法王帝主》及552年的《日本书记》中记载,当时佛教从中国传入,中国传统建筑中一种追求华丽、富贵的建筑法或被日本所接受,日本人开始大规模兴建佛教建筑。其后,随着中国文化的不断传入,使得当初的日本庭园在很多方面受到中国的影响。 平安时代(784年-1185年),日本的造庭法式受佛教传入的影响形成了寝殿式庭院,随后在镰仓时代(1185年-1373年),由于中国禅宗思想的广泛传播,作为寺庙庭园的一种类型出现了枯山水园,另外还出现了书院庭园和回游式的山水庭园。室町时代(1373年-1573年),山水庭园最为兴旺。到了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人们又开始追求豪华、气派的庭园,那个时候大约是在公元15-16世纪,相当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这一风尚流行了大约200年,建造了大量优秀的庭园,著名的桂离宫庭园就是这个时代的作品。京都的名园有很多是这个时代建造的。从17世纪的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开始,虽然营造了大量的庭园,但是真正被称为名园的作品并不多。更详尽一点说,日本传统庭园从奈良至江户时代可分为3个时期。 第1时期:奈良、平安时代(646年~1185年) 日本的传统庭园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在庭园中挖湖、堆山,以湖表示大海的景色。在奈良时代(646年一784年),因为与中国有水上交通,船只在大海中行驶时,感受到很多陆地上无法欣赏到的景色,为了在自己花园中再现这种景色,多采用这种挖湖的方式来追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到了平安时代(784年-1185年),作为一种住宅形式,发展成为寝殿式庭园。一般寝殿的南侧是大面积的花园。被称为“寝殿”的建筑一般多放在庭园的中央,坐南朝北。其左右或者是后方的附属建筑被称为"对屋"。寝殿是一家之主的寝室,对屋是供家族中其它成员使用的寝室。寝殿的南方是主要庭园,有用石子铺设的园路。再往南是人工挖的湖和用挖湖的土堆成的山。一般在湖中设置中之岛,并用小桥进行连接。另外,从对屋通过回廊可以到达南侧的湖岸,在那里有被称为“泉殿”或“钓殿”的庭园建筑,其建筑形式多为一半伸出水面,作为夏季纳凉或是钓鱼、欣赏庭园景色的场所。人们在湖中荡漾着小舟,有音乐的伴奏,吟诗作歌或举行酒宴等活动。不过这只是一种规范的描述,因地形的变化,湖的形状、建筑的配置等都随之自由地变化。 平安时代,几乎所有的建筑,不管是住宅还是寺庙等大都面向南而建造,背后有山作依靠,并被视为最理想的布局方式。正因为如此,庭园建筑都是面向正南而建造。在其北部或者东北部设有流水,水流从对屋间穿过流入南面的湖中。湖中的水一般是采用从东部流进、西部流出的手法。湖岸作成自然曲折的形状,并且点置着大小不一的庭石,其间种植着野生的花草和灌木,表现自然界的景色。在湖周围的山、岛上到处可看到自然式的石组和种植,还有叠水、小溪等,均是追求创造和再现一种自然景色的情趣。 作为佛教寺院庭园的“净士庭园”也是这个时期出现的。因为是直接把佛教净土曼陀罗中描写的庭园建造在佛寺的境内,所以从南门进入后,首先有一个很大的湖。湖的中央有岛并用桥与对岸相连,通过桥可以到达本堂。在湖中种植着莲花。净土曼陀罗主要是表现佛教的极乐净土,而莲花又是极乐净土的象征,所以在净土庭园中一定种植着莲花。 平安时代,作为宅院形式的寝殿式庭园和作为佛寺的净土庭园,其偶然的一个共同点是都有一个面积较大的水面。 第2时期:镰仓、室町时代(1185年-1573年) 这时的寝殿式庭园,建筑渐渐地与武士家的生活不相适应,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简单、素朴的武家或造庭的手法。发展到室町时代(1373年-1573年),又演变成书院式住宅样式。

日式庭院特点介绍

日本景观庭院的设计特色(一)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世界各地庭院建筑各有特点,其中包括中国式假山、小桥流水的庭园,日本庭院的筑山式回游庭园、枯山水庭园、茶道庭园,东南亚自然和谐的热带庭院设计,还有欧美典雅的庭园设计,每一种都独具风格。其中日本庭园独特风格,自成一脉。 自省、含蓄、恬静、淡泊为美 日本庭院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恬静、淡泊为美,注重在精神层次的塑造,追求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的领悟。哲学上追求一种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枯山水重写意,欲在方寸间引人暝思无穷。

景观元素搭配给人以自然的原生态之感 造园手法取法于山水画的高度抽象性和象征性 日本园林的基本特征是在有限的范围里再现大自然之美,并用象征的方式来表现自然山水的无限意境。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因此,日本的庭园艺术也就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和象征性。这就表现在日本庭园设计的主观意念强,比如它用庭石组成山岳或峡谷,用立石代表瀑布,用白砂代表流水,在平安前期还用巨石荒矶来表现海洋,如常荣寺在园内草坪上堆若干石组,称之为三山五岳,恰当地体现了日本造园手法取法于山水画的高度抽象性和象征性。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庭院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思索和领悟。 力求自然

讲究意境 掩映有致,景深意远 规划布局力求含蓄、意境深远 在空间上追求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因此平面构图常采用不对称式设计,道路、水岸、地形等以自然蜿蜒的曲线构图。 布局从整体感觉上讲,日本庭园很整洁,灌木修剪得很整齐,水面上露出几块踏脚石,

浅论日本花道文化

浅论日本花道文化 摘要:日本花道是日本传统特色文化之一,是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一种技艺,同时更可以陶冶情操、修炼精神,从中反映出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念其间作为插花曾被日本人认为是具有生灵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 日本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对美的意识也随之变化, 但是通过花来追求自然的美这一花道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伴随着科学及因艺技术的发达,一方面维护着自己的传统, 另一方面则适应着时代的要求在不断前进. 关键词:日本文化、花道、自然 为什么写这篇论文: 在日本,花道不是单纯的插花,它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被推崇为日本妇女的必修课。日本有许多花道学校和培训班,每年有几百万女性学习插花技术,插花爱好者更是多达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见花道已是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我们对日本花道精神有了足够的了解后,我们才能去挖掘去日本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有利与这个国家及人民打交道。 本论: 一、花道--综合文化 所谓“花道”就是截取树木、花草的技、叶、花朵, 艺术地播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 从而达到锻炼技艺、修养精神的境地。它和歌道、书道、武道、茶道一样是日本自古以来传统文化的技艺之一。 日本主要地处温带. 季风气候明显. 但由于四面临海. 具有海洋性特征, 与亚洲同纬度地方相比, 冬季较温暖, 夏季较凉爽,降水比较丰沛, 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 培育了日本人独特的市美意识, 也深深影响了日本人对大自然及人生的看法。日本人认为花道是各个时代的人和大自然的叶话,是他们的人生观的反映。 二、花道—历史 花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活动。唐宋时代,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后来这习俗和佛教一起传入日本。这就是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有当时供花的记述,花枝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万叶集》、《古今集》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日本花道经历了古典插花艺术,自然主义插花艺术和现代插花艺术三个阶段。 1、室町时代—立花 起初,插花人并不讲究花的华丽美,只求自然简朴,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在茶室里只插一轮向日葵或在花笼上画上几枝竹花。从8-12世纪,插花逐渐摆脱了佛教色彩,演变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室町时代,涌现出以插花为业的花道家,其中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插花术,并把它规范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专应的后代专荣在整理插花构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真、副、副清、真隐、见越、流枝、前置的“七种工具插花法”。再后来专好又进一步发展了插花技术,在七种工具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扣、胴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由于插

日式插花的基本理论系列

日式插花的基本理论系列 花卉报 2011-11-28 11:11:52 日本花意匠基本理论 花意匠的含义: 花意匠是小原流派四世家元小原夏树1991年为了适应现代的生活环境,而创案的一种插花方式。在花意匠的基本里所学习的知识和技术不仅仅是花意攻的基础,还是整个小原流式插花的基础。花意匠的插花包括花意匠的基本和花意匠的展开的两部分,首先介绍的是花意匠的基本。 1、花意匠的基本含义 简单的说花意匠的基本就是教会你在生活中快乐轻松地插花 2、花意匠的基本的特性 (1)、插花之前,需把心态调整到到自由、轻松的状态; (2)、只需记住简单的技巧,并注意在生活中加以灵活运用和变通,无论是大型空间还是狭小的场所都能 装事点出令人满意的效果。 (3)、花意匠插花造型简单,花色搭配出众,不同的花材和造型能搭配出各具风情的美。如:色彩美、季 节美、形态美、构造美等。 (4)、主要枝和中间枝可根据花材的不同作不同的处理、插花者可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创造力。(5)、花意匠的基本的主要枝包括主枝和客枝两种。主枝是伤口吕所有花材中最强壮、线条形状最美的一枝,作为主角表现在作品中,客枝对主枝来说是配角,在调节整个作品的统一性的同时,作为焦点表现在 作品中。 3、花意匠的基本的造型 (1)直立型 灵活运用直立花草和枝的形态,从花器中央开始插起的方法。 (2)倾斜型 表现出横向伸展的花草和枝的优美,从花器中央开始插起的方法。这两种广泛需根据所使用鲜花的性质而灵活运用,通过观察花材的特性和形态,选择最佳的插法。其中花意匠敞开型还分为单面观和多面观两 种,需根据所要装饰的环境来决定这两者的取舍。 4、花意匠的展开的含义 与“基本”相同的是,“展开”也需要根据生活空间,充分展示花材的个性,构思出独具个性的造型,使人们不仅能欣赏到作品的正面,而且可以从多个角度欣赏。 5、花意匠的展开的特性 (1)花器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由性,可以用花器和其他生活用器等装饰各式各样的生活空间。 (2)结合所要装饰的空间,可选择单面观或多面观作为插花方式 (3)以色彩美为中心,结合季节美和形态美。 (4)主要枝、中间枝的尺寸,角度和插花位置有很大的自由性 (5)作为主要枝的有主枝、副枝和客枝3种 (6)根据3种主要枝的高度和变化,排列出强烈的节奏感,另外,正面和多角度的插法都可以(7)可以使用盘子或瓶子结合花意匠的方法,自由地装饰各种空间。 6、花意匠的展开的造型 (1)敞开型 主枝、副枝左右敞开,中央位置插入客枝。另外,单面观的主枝和副枝可以使用同一种花材,而多面观的情况则可选择不同花材做主枝和副枝,做成放射性造型。 (2)旋转型

日本园林史复习

日本园林部分 一. 名词解释 1. 垣屏:园林中的土围墙. 2. 腰挂:茶庭中用于休息的坐凳. 3. 待合:茶庭中用于等待的建筑,往往与坐凳结合成为待合腰挂. 4. 洗手钵:是茶庭中的显著标志,用于茶道仪式的净手,通常为石制.茶道宗匠们皆有各自喜欢的样式. 5. 石灯笼:随佛教一起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用于殿堂献灯的变体,应用于园林中,较古老的还有铜灯笼. 6. 蹲距:在茶室附近茶客洗手用的低矮洗手钵. 7. 蹲距组石:是以蹲距为中心的一组功能石,包括距石,手灯石,佛石,疏水石. 8. 寄附:在茶庭外门口处用于客人整理衣物的场所. 9. 雪隐:茶庭中的厕所.砂雪隐:即在内露地中供旅客用的铺砂厕所.装饰大于实用性. 10. 躏口:茶室的出入口,用于客人进出. 11. 贵人口:躏口的一种,在门口设有两道障,用于重要客人出入. 12. 步石:在庭院中用于步行的石块,分为铺石,飞石,汀石和阶石等. 13. 飞石:大部分埋入土中,只露出很浅的一部分供人踏步. 14. 阶石:用于茶室门口的几块功能步石,由高至低,踏脱石,滴水石,蹬脚石,挂刀石. 15. 亭主石:在茶庭中园主为迎接客人所站立的功能石,在中潜门附近. 16. 客石:位于中潜门边的置石,每当茶会时,亭主(园主)欢迎客人对客人所站的功能石. 17. 乘越石:茶庭中在亭主石和客人之间用于装饰的景石. 18. 控石:茶庭步石或中潜门附近,用于景点的功能石. 19. 寂:茶道和俳沟中远离人间喧嚣,追求苍古和凄凉的美学境界. 20.

广缘:宽广的走廊,常作观赏园景之用. 21. 月见台:用于观赏园林或月亮的木平台,常有顶棚. 22. 枯池:无水的水池.有池形,无池水!池底常铺以卵石. 23. 远山石:庭院中表示为远山的石组 24. 伽蓝石:把寺院的柱础石用于园林中,作为飞石或洗手钵,上面有孔,可当水穴。 25. 中岛:在池泉园的水池中设置的最大的岛屿成为园林中心,故名。 26. 须弥山:佛教认为,世界以妙高山为中心,上居住有释天大帝,半山腰有四大天王的居住场所,北面黄金,东面白银,南面琉璃,西面水晶,日月在某周环绕,于是造国家以此为依据造石景。 27. 泷:即瀑布,在池泉园中为真山水,在枯山水中用白砂代替。泷口即瀑布,其做法固定。 28. 神仙岛:蓬莱,方丈,瀛洲三岛 29. 遣水:平安时代引水溪流的做法,溪流常做成曲流形式。 30. 筑山:用土堆成假山。 二造园史 1.日本历史 古代: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中世: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近世:桃山时代江户时代 近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 2.各时代园林特点 (1)大和时代(300-529年) 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该期的自然山水风格。属池泉山水园系列,园中有游船。 日本园林一开始要素就较齐全,活动也很丰富,表明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 (2)飞鸟时代(593-700年) 池泉山水园系列: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庭园 此时期造园盛于大和时期,技术上来源于中国,内容上依旧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文化上受中国神仙思想影响,类型上皇家私家园林均出现。 (3)奈良时代(711-794年) 深受文化影响,正值中国的盛唐时期,中国的唐代文化传入日本,奈良城周围,兴建了大量中国式园林,以水为中心,有水池泉,水中有岛,池泉式庭园。规模法则更加规范化,比飞鸟时代更进一步,水池一面有厅堂,其余三面绿化规模不大,不可泛舟。例子:三条二坊六坪宅园 (4)平安时期(794-1185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