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

一、认知过程:

1、注意

注意的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分类: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

2、感觉

感觉的基本规律:感觉的适应、感觉的对比、感觉的补偿、联觉

3、知觉

知觉的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4、记忆

记忆的分类:

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形象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

根据信息加工和储存内容的不同:陈述性记忆、程序性记忆

根据时间的长短不同: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现

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①学习材料的性质

②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的大小。

③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④记忆的方法。

⑤时间因素

⑥识记的态度

⑦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5、思维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

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和分类、具体化和系统化。

思维的种类: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知觉思维、分析思维、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再造思维、创造性思维、经验思维、理论思维。

二、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提高记忆)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三、复习方法:

1、及时复习。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7、掌握复习的量、坚持适度超额。(150%)

四、情绪情感过程:

情绪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情感的分类:道德感、

理智感、美感

五、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冲突: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

意志的品质: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治性。

六、个性心理:(需要、动机、兴趣、能力、人格、性格、气质、自我调控系统)

1.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①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②早期经验的影响

③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④个人的勤奋

2、人格的特征: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①生物遗传因素

②社会文化因素

③家庭教养方式

④学校教育因素

⑤个人主观因素

4、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

①激发中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②进行人格素质的整合教育。

③实施以提高文化素质为目的的综合素质教育。

④强化情感陶冶与行为训练。

⑤优化育人环境,协调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形成人格培养的正合

力。

⑥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咨询,

⑦建立健全良好人格培养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5、气质的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6、自我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七、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遗传素质)

2、环境

3、个体主观能动性。

4、学校教育

八、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②学校教学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实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的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④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表现:①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素,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九、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学习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的外在表现之一,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有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

1、智力因素: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技能等。

2、非智力因素:注意、需要、情感、动机、兴趣、意志、自信心、气质、性格等。

3、教学因素:教师素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作业、考试、教学管理等。

4、学习因素:学习计划、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课堂学习、复习等。

5、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校风、学校纪律、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

6、心理与健康因素:遗传、生物节律、心理卫生、休息、营养、药物等。

学习品质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方面。一般而言,学生的学习品质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学习行为是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环节,学习秩序,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学习态度是指学生对学习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包括学习认识、学习动机、学习情绪等。学习能力是指学生顺利完成学习行为所必要的主观条件,包括智力、个性和知识储备。

十、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育启示: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还要注意各阶段的衔接和过度。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启示:教育必须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

(四)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启示:应集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启示: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教育工作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

十一、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一)学习计划的指导

①设立目标和安排时间,都要力求具体化。

②要切合实际,循序渐进。

③要留有余地,使计划富有弹性,便于执行。

④要结合实践,及时调整。

(二)听课方法指导

①认真听②注意看③多动脑④主动练⑤做笔记⑥善归纳

(三)写作业方法的指导

①先复习后写作业②仔细审题③认真表述④细心检查

十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心理学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且是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此外,动机的最佳水平还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低些;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点会高些。

十三、成败归因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成败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人们倾向于将活动成败的原因及行为责任归纳为以下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十四、学习动机的培养

①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②设置具体目标及到达目标的方法。

③设置榜样

④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⑤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⑥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十五、学习动机的激发

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③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④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十六、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程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与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理。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十七、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十八、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质量和数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5、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水平。

十九、创造性的培养方法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二十、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知能力。

2、品德发展具有协调性。

3、品德发展具有过渡性。

二十一、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一)外部因素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

二十二、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礼动人,还要以情动人;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经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原则、协定,对其成员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给予恰当的奖励和惩罚。

5、价值辨析

二十三、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5--8岁)也称作“他律期”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1、前习俗水平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阶段2:相对功利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成“好孩子”定向阶段。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二十四:小学的德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二十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知:即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情:即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即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即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半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二十六、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少先队、共青团组织的活动。

5、班会、校会、周会、晨会、时事政治的学习。

6、班主任工作。

二十七、德育方法

1、说服教育法

2、榜样示范法

3、陶冶教育法

4、实践锻炼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6、品德评价法

二十八、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多动症

2、焦虑症

3、学习困难综合征

4、强迫症

5、厌学症

二十九、德育的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贯彻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的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贯彻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一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育。

(六)知行统一原则

贯彻要求:

1、加强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

2、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在接触社会实践活动中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要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4、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七)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贯彻要求:

1、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的评价学生的优

点和不足;

2、教育者要有意识的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3、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八)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贯彻要求:

1、坚持正面教育原则。

2、坚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3、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等,并且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三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具体目标:

(1)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三十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由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结合起来。

三十二、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课程和心理辅导课程。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3、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4、个别心理辅导与咨询。

5、小组辅导(团体辅导)

三十三、心理辅导的主要方法

1、强化法(也叫正激励,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

2、代币奖励法

3、行为塑造法

4、示范法

5、系统脱敏法

三十四、新课程理念倡导的教学目标包括三部分,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十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指在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或在整个知识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内容,是授课时必须着重讲解和分析的内容。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

三十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直观导入、设疑导入、趣味导入、

目标展示导入、情景导入)

(二)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1、系统归纳2、比较异同3、集中小结4、领悟主题)

(五)作业布置

(六)板书设计(1、脉络式设计2、提纲式设计3、图标式设计4、点睛式设计5、对比式设计)

三十七、教学的基本特点: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教学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为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同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三十八、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十九、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四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原则。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原则。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原则。

四十一、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

3、巩固知识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四十二:教学实施的环节

(一)备课(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做好三件事: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与选择教法。编制三种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与课时计划(教案))

(二)上课

一节好课的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结构合理

5、语言艺术

6、气氛热烈

7、板书有序

8、态度从容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布置课外作业的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有代表

性。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想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时间。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批改作业的要求:

①按照教师常规中各学科设置的作业要求做到全批全改,禁止采用集体评讲、张贴答案、学生互相批改等方式替代教师批改,对于重点作业应该精细批改。

②作业批改要及时,应在下一节课之前将作业本发给学生,未经批改的作业不能发给学生。

③要允许学生对教师的作业批改持有不同的意见,教师应该及时倾听并合理采纳。

④评分应尽量采用优秀、良好、及格等字眼,对于有独创性的作业教师应予以积极的鼓励。

⑤严格要求学生,杜绝学生进行抄袭,认真审查雷同作业。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四十三、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

运用要求:

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尽可能的与学生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二)谈话法

基本要求:

1、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

3、善于启发诱导

4、做好归纳、小结。

(三)讨论法

基本要求:

1、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

2、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

3、做好讨论小结

(四)读书指导法

运用要求:

1、提出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思考题;

2、交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3、加强评价和辅导

4、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

(五)演示法

运用要求:

1、使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投入观察与思考。

2、注意持续性和引导性。

3、通过演示,使所有的学生都能清楚、准确地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4、尽量排除或者减少次要因素的影响,以使目标明确,现象明显。(六)参观法

运用要求:

1、做好参观的准备

2、指导参观进行

3、总结参观的收货

(七)练习法

运用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要求严格。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还是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要求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

(八)实验法

运用要求:

1、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提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实验要求。

2、做好实验的组织和指导

3、做好实验小结

(九)实习作业法

运用要求:

1、做好实习的准备。

2、做好实习指导。

3、做好实习总结。

(十)时间活动法

(十一)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十二)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四十三、班主任的工作任务:

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促进班集体全体成员的全面发展。

四十四、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人机关系的协调者

4、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

5、班主任是练习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

6、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

7、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8、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与班级、班级与学校的纽带。

四十五、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任务。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教学内容

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西方哲学名著品读系列】 认识既不是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的(从主体角度来看)、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之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发生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中途,因而同时既包含着主体又包含着客体。 ——皮亚杰 西方传统的认识论主要探讨了人类认识的来源、可靠性等问题,这是西方哲学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几乎是所有哲学家都要涉及到的。到了近代,认识论则成为哲学研究的主题,根据对于上述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学派。在英国形成了经验论学派,认为一切认识都来自后天经验。但不同的哲学家之间又存在着分歧,洛克和霍布斯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休谟则是怀疑主义经验论。在欧洲大陆形成了唯理论,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知识的源泉,才能够提供可靠的真理,而理性认识并不依赖于经验。有笛卡儿的二元论唯理论,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唯理论和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唯理论。 传统的认识论停留在哲学层面上,对于认识的发生问题的探讨很笼统,没有经过试验验证,是一种粗糙的认识理论。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让·皮亚杰(1896-1980)所提出的发生认识论,修正了传统认识论的这一缺陷,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细致地探讨了人的认识发生的内在机制,并研究了认识发生的成因。无疑,这是认识论历史上的一次飞跃。 人的认识存在着一个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一开始就具有了成熟的认识,是从幼儿阶段逐渐建构起来的。在不同的认识阶段上,认识建构的方式、人的认识能力都是不同的。主要经历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水平(从出生到两岁左右)。这时的幼儿没有任何自我意识,没有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或者说,没有我与非我的区别。这个时期的认识活动是建立在感知活动之中的。这种感知活动完全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把一切事物都与之联系起来;当然,这是我们观察的结论,作为幼儿本身则没有意识到这种自身中心化。这种活动的特点是:还没有把不同的活动协调起来,每个活动都形成一个孤立的整体,不同的活动之间缺少联系。 到了十八个月到二十四个月左右,可以说发生了一场革命:主体的活动被联系起来,被协调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他意识到自己是空间中诸种客体中的一个。虽然这还只是在实物水平上进行的,这表明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摆脱了原来的自身身体的中心化,并且具有了主动性。主体活动的协调,是主体与客体发生分化的根源。 前运演阶段(两岁到六、七岁左右)。这个阶段发展的结果,是儿童能够运动概念符号来进行思维和描述世界。儿童对于主体内部的协调性进一步加强,建立了初步不完全的逻辑结构;对于外部客体的协调则导致了因果观念的出现,表现为儿童总是问“为什么”。儿童的思维是定向的,不具有可逆性,不能同时考虑到两个方向,也没有守恒的概念。比如,如果不是同时看见的三对棍子,而是在一个场合看见A小于B,另一个场合看见B小于C,他不能由此推论出A小于C,只有把它们同时摆在一起他才能够得出这个结论。这就是说,他的思维还具有直观的特点。 具体运演阶段(六、七岁到十一、二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已经能够进行逻辑运演,虽然是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的。与上一阶段相比,一个重大的进展是可逆性的出现和守恒概念的建立。他处理问题时可以同时考虑到两个方向,能够把过去与未来联系起来,能够进行预见和回顾。表现为他不是在犯了错误以后再进行纠正,而是能够对错误预先进行纠

认知过程与教学过程

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 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指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即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是人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心理活动。它由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要素组成。注意是伴随在心理活动中的心理特征。 人们获得知识或运用知识的过程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和特性的认识,如感觉到颜色、明暗、声调、献丑、粗细、软硬等。而知觉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的认识,如看到一面红旗、听到一阵嘈杂的人声、摸到一件轻软的毛衣等。这时候我们所认识到的已经不再是事物的个别属性或特性,而是事物的联系与关系了。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感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起点,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比如物体的颜色、形状、声音等)进行直接反映的过程。感觉分为外部感觉(视、听、味、嗅、触觉)和内部感觉(平衡觉、运动觉、机体觉)。其中视听提供的外部信息占人们所获信息的80~90%。因此,组织在开展公关活动时,就必须充分考虑公众的视听感觉,对色彩的应用,视觉效果的处理,乐音的安排,以求活动效果达到更为满意。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综合反映。是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不同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的结果。(知觉以感觉为前提,但它不是感觉的简单的集合,而是在综合了多种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映象) 思维:是客观事物的一般属性和内在联系在人们头脑中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它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能动地进行认识活动,自学调节自己的志趣和情感,循序渐进地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促进学生智力、体力和社会主义品德、审美情趣的发展,并为学生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和一般认识过程的异同是什么? 1、教学过程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资料讲解

学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1、认知心理学的定义 认知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涵义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被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本书中的内容以狭义为 主。 认知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重要事件 : 1956 年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史中最为重要的一年。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的专著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建立。 1、在麻省理工学院的一次会议上,乔姆斯基提交了他关于语言学理论的论文。 2、米勒报告了短时记忆容量为 7 这一重要结果。 3、纽维尔和西蒙讨论了后来极富影响的”通用问题解决者”模型。 4、布鲁纳等从认知加工的观点考察了概念形成的规律。 5、人工智能也在 Dartmouth 会议上创立 3、认知心理学的两种研究取向 : 认知心理学的两大范式 1、符号操作系统范式(信息加工学说):1968 年 S.Paert 的专著《感知器》出版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 完整符号操作系统的六个功能: 符号(模式)具有双重属性:一是具有表征外部事物的功能;二是其自身具有物理或形式上的特征,可以标志信息加工的操作。 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应该具有以下六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入)。 第二种功能,存储符号(存储)。 第三种功能,建立符号结构。 第四种功能,条件性迁移(条件传递)。 第五种功能,复制符号(复制)。 第六种功能,输出符号(输出)。 由符号操作系统范式得出三点推论 第一个推论,既然人具有智能,它就一定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第二个推论,既然计算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它就能够表现出某种智能。第三个推论,既然人是一个完整的符号操作系统,计算机也是一个符号操作系统,那么,就能够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活动过程。 2、联结主义范式(联结主义学说):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范式逐渐形成,并对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理论及其相关的元理论提出了许多不同看法。 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的是并行分布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它不同于对物理符号的模拟计算。 联结主义理论模型有以下部分组成: 一组单元。亦称节点、认知单元、处理单元。激活状态。联结模式。节点激活规则。节点输出功能。学习规则。根 据以上联结主义理论的假设,可以概括出它所具有的四个明显的特点:内在并行性、分布式处理、容错性和自适应 性。 第二章: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反应时法在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地位: 一、涵义 反应时是指刺激作用于有机体后到其作出明显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时间间隔;又称为有机体反应潜伏期,

人的认知发展理论

人的认知发展理论 每个人在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人和事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这是由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知能力、技巧和策略。这些认知能力发生在不同时期,运用着不同的方式所被我们吸收。现在,让我们来学习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的。 一、理解认知和认知发展的概念。 根据当代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弗拉维尔的看法,认知是人类智力活动的过程与产物,如推理、思想、问题解决等过程以及知识、计划、策略、技能等产物的获得。而认知发展则是指一个人进行智力活动并获得相应产物的能力的进步或提高。 二、理解认知发展的模式。 认知发展模式表现为阶段性特点和连续性特点,因此形成了阶段性理论和连续性理论这两种不同的认知发展理论。首先,持有阶段性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技能在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点上表现出突发性增长,而在另一些点上却没有变化,即以一种分离的、阶段性的模式发展。我们可以用“爬楼梯”的例子来比喻,即人爬楼梯,在楼梯的每一个台阶上人都处于不同的高度。阶段性观点认为认知发展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每个阶段都伴随着一套性质完全不同的认知结构,它影响着人们处理外部世界的方式。第二,认知发展的方向对于每个人而言是相同的,认知能力总是向前发展而不是向后退,只是在个阶段展开的速度可能因人而异。第三,后面的阶段虽然与前面的阶段不同,但均以前面的阶段为基础而建立的。其次,持有连续性发展观点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技能的增加是按照连续性的模式平稳地、持续地增长的,更高水平的认知能力是逐渐获得并显现的。认知发展的连续性过程类似于一个人沿着斜坡向上走逐渐到达更高层面的过程,其中每一个新的进步都是建立在前面的发展之上。 三、理解认知发展过程。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三章-认知过程)

《心理学》公共课复习提纲 第二章认知过程 关键术语 认知: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于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主要是指高级的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感觉阈限: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人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差别感觉阈限。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 韦伯定律: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能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固定比例对不同感觉是不同的,用K表示,通常称为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 注意:是心理活动(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和集中。具有两种基本特征:选择性和集中性。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清楚地观察到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注意的起伏:注意短时间内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称为注意的起伏。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不自觉地离开当前应当完成的活动而被无关刺激所吸引。 注意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注意的转移:是指人有意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概述

大腦與語言神經作用 一、腦的構造 (一)腦葉(Lobe)與功能區 ?額葉(frontal):中央溝前,與推理,計畫,某些語言與運動,情緒,以及問題解決有關。 ?頂葉(parietal):中央溝後,與觸覺,壓力,溫度以及疼痛有關。 ?顳葉(temporal):外側裂,與知覺、聽覺刺激辨識、以及記憶(海馬迴,hippocampus)有關。 ?枕葉(occipital):腦後側,與視覺有關。 (二)語言區 ?布洛卡區(Broca's area):額葉下方,與使用語詞有關 B型失語:無法講話,無法用字詞,說話緩慢並且不連貫 ?韋尼克氏區(Wernicke's area):顳葉後方,與瞭解/組織語意有關 W型失語:無法了解語言內容 ?神經纖維束(Arcuate fasciculus):連接兩區,訊息(視覺或聽覺)先到W再到B A型失語:講話雜亂無章無且無法複誦字詞 (三)半球與側化 ?大腦半球從中央分成右腦以及左腦兩半球,透過一條由億萬條神經纖維組成的寬帶(稱為胼胝體)溝通訊息,每一個腦半球都特化來執行某些行為。 ?身體左側的感覺訊息傳遞至右腦,右側感覺訊息傳遞至左腦。一般人的腦是左右並用,透過胼肢體來分享資訊。 ?右腦對於空間能力,臉孔辨識,視覺心像以及音樂具有優勢;左腦則在評估,數學與邏輯上具有優勢。

?90%的人使用右手書寫,吃東西、丟球(right hand dominant),其餘10%的人是左撇子。 ?95%的右撇子語言的優勢腦是左腦,左撇子中也有60~70%是由左腦掌管語言。 ?Sperry及Gazzaniga(1981諾貝爾獎得主)以腦部分割實驗證實切除胼肢體的受試者表可以行走,閱讀,談話,從事體育競賽,以及進行手術前會做的任何事。 病例直視前方螢幕的一點,若一個湯匙的圖案在點的右方閃現,病例可辨識出湯匙,並且說是湯匙。假若是在點的左側閃現,病例會說「什麼也沒看到」。當病例被要求選出一樣左手專用的物件時,可以正確的選出湯匙(觸覺訊息傳至「看到」湯匙的右半腦),但當被問到這個東西是什麼時卻無法說出來,因為右腦不司「語言」。 ?另一項實驗是複合圖,圖中左邊是一位女士的臉孔,右邊是一位男士的臉孔,病人凝視額頭中央的的點。當被要求由完整的圖片中指出先前所看到的臉孔時,通常會選女人臉孔。假如病患需要說出這張圖所呈現的是男人或女人,病患會說是男人,左右腦對不同的反應有主導權,在這個案例中,右腦是臉孔辨識的優勢腦,左腦則是語言的優勢腦。 ?醫師進行腦部手術時為避免傷及語言區,常採用瓦達測試(Wada Test),將快速麻醉劑注進入左側或右側的頸動脈,於是會有一側的腦半球會被暫時性麻痺。如果是左腦主導語言的人,會出現啞口無語的狀況,但如果右腦半球被麻痺,他們仍舊能夠言語以及回答問題。 二、腦神經運作 ?大腦是由萬億個特化的神經細胞(神經元) 所組成,每一個神經細胞有細胞體、一或 二個軸突(傳送)、近萬個樹突(接收)三個部 分,軸突末端細分多個發送端(神經末梢), 與另一個神經細胞的樹突間有個稱為突觸 的小空隙。 ?神經系統以低電壓脈衝引發化學物質傳導與擴散的方式傳送訊息。神經元啟始訊息以電脈衝的方式在軸突中傳導至發送端,引發化學物質(神經傳導物)流到突觸,藉擴散 作用傳送到下個神經元的樹突,再引發一個神經脈衝繼續傳送,反覆循環直到訊息到達目標位置。當神經脈衝傳到下個神經元時,神經傳導物會被回收再使用。 ?神經元傳電部分的結構類似電線,中央是軸突,外面包裹著一層叫髓鞘的物質(由神經膠細胞組成),有絕緣的作用,和電線不同的是,髓鞘是一節一節的。髓鞘間的裸露處 稱為蘭氏結,脈衝在蘭氏結上跳躍式的傳導可以使訊息的傳遞更加迅速,最快約每秒100公尺。

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

医学心理学-总论+认知过程 选择题(共10 题,每题10 分) 1 . (多选题)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按方法分类,包括() A .观察法 B .调查法 C .测验法 D .个案法 2 . (单选题)对于小孩来讲,那种记忆方法是更擅长的() A .形象记忆 B .运动记忆 C .逻辑记忆 D .情绪记忆 3 . (多选题)对于感觉适应的规律,正确的说法有() A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B .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升高 C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升高 D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4 . (单选题)咬紧牙关忍住疼痛是() A .感觉对比 B .感觉的相互作用 C .联觉

D .以上都不对 5 . (单选题)心理现象包括() A .心理过程 B .人格 C .以上都对 D .以上都不对 6 . (单选题)短时记忆的容量,如果以组块为单位来衡量,一般为() A .3-4个 B .5-9个 C .6-10个 D .7-11个 7 . (单选题)学习两种不同但又彼此类似的材料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前面学习的材料会产生干扰作用,这种现象属于() A .间隔效应 B .前摄抑制 C .倒摄抑制 D .记忆衰退 8 . (单选题)《黄帝内经》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观点,符合哪一种医学模式的特点() A .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 B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C .生物医学模式 D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9 . (单选题)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印象仍保持相对不变,这是知觉的哪种特性()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恒常性 D .知觉的理解性 10 . (单选题)从明亮的室外进入昏暗的房间,可能会经历哪种感受性的变化() A .适应 B .感觉对比 C .感觉的相互作用 D .联觉

消费心理学的认识过程

(四)、消费者的记忆与消费者心理活动过程 1、概念:记忆是指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具体地说,是人脑对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或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或做过的动作的反映。也就是说,记忆中保留的映象是人的经验。 2、记忆的心理过程: (1)识记:是人们有意识地反复感知,从而使客观事物的印迹在头脑中保留下来,成为映象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过程的第一步。 (2)保持: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映象在头脑中得到巩固的过程 (3)回忆,又称重现,是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表象在头脑中重新显现出来的过程 (4)再认,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重新出现时能够识别出来 3、记忆的类型 根据记忆内容或映象的性质 (1)形象记忆,指以感知过的消费对象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如大小、形状、颜色 (2)逻辑记忆,指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如质量、功能、质量标准、使用效果测定 (3)情绪记忆,指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为内容的记忆 (4)运动记忆,指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4、记忆与消费心理: 提供信息时把重要内容放在开头或结尾;尽可能重复相关信息;提供记忆恢复的一些线索等。(五)、消费者的思维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它以感觉和知觉提供的表象材料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抽象概括、比较判别等环节而完成。 2、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3、思维的分类 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常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六)、消费者的想象与消费心理活动过程 1、概念:想象是人的大脑在原有感知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2、种类: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3、应用 (1)、消费者在评价商品时常常伴随着想象活动。 (2)、想象在商业广告中刺激消费欲望 (3)、想象力可以帮助营销人员促销商品。

1 认知过程(练习)

壹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 一感觉 (一)感觉概述 1.什么是感觉 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 [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根据刺激信息的不同,感觉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两大类。 (1)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觉、觉、觉、觉和皮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是来自于身体内部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觉、觉和觉(机体觉又叫的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觉)。 (二)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刺激物感觉的大小称为感受。通常用感觉阈限来衡量。感觉阈限分为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两大类。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刚刚能的最小刺激量称为感觉阈限,与之相对应的感觉能力成为绝对感受性,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成关系。 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感受阈限,与之相对应的个体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同样成反比关系。(三)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而使的现象。感觉适应既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也会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各种感觉都有适应现象,“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嗅觉适应。视觉适应有明适应和暗适应,明适应是从暗处所引起的视觉感受性降低的现象,暗适应是人眼对光的敏感性逐步提

高的过程。痛觉适应最不明显。 2.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是指不同性质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相互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对比和对比。同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现象,继时对比是指两个刺激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所产生的感觉对比现象。 3.感觉后像 后像是指刺激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即,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感觉后像。视觉后像有和。正后像是指保持刺激物具有的同一品质的现象,负后像是指产生与刺激物相反感觉的现象。 4.感觉补偿 感觉补偿作用是指个体某种感觉缺失后由其他感觉加以的现象。 二、知觉 (一)知觉概述 1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个体借助于过去经验对来自感受器的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过程。知觉以感觉为基础,但是不简单的相加,而是在对大量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加工后形成的整体反映并赋予意义。 感觉和知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觉和知觉是不同的心理过程。两者产生性质不同,感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的反应,知觉是事物的反映,即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反映;两者生理机制不同感觉是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是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综合的结果。 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反映。他们都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特征和外部联系。知觉是在感觉的上产生的,我们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也就越准确,越完整,但知觉并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离开了事物对感官的直接作用,既没有感觉也没有知觉。 2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感觉特征,可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摸知觉等;根据人脑所认识,可以把知觉分为知觉、知觉和知觉。 (二)知觉的特点 1知觉的性 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作为知觉,而其他事物则成为

心理学《认知学习的过程》归纳总结

第二节认知学习的过程 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 认知理论将学习的过程概念化,探讨信息是如何接收、组织、贮存和提取的,并探讨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性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变化的。 以过程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learning process)可看作是信息的收集、加工、贮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 学习过程涉及:刺激-> 感觉记忆-> 注意-> 知觉->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 认知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认知学习过程 一、早期加工二、短时记忆三、长时记忆四、元认知 早期加工 一)感觉记忆 ?进入视线的=知觉的? ?进入视线的>知觉的? 感觉记忆的性质 ★感觉记忆也称瞬时记忆、感觉登记,是感觉刺激停止后所保持的瞬间映像,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信息保存时间非常短暂,大约0.25-2s,大部分迅速消退。如果延迟回忆,成绩迅速下降。★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 ★容量较大,但只有一部分信息进入短时记忆。 二)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稳定性(持续性注意)指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 注意的选择性个体在同时呈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中选择一种进行注意,而忽略另外的刺激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分配个体在同一时间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进行注意,或将注意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中。 注意的转移 ?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把注意指向于其他的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心) 由无关刺激的干扰或单调刺激的长期作用引起的,使人发生兴趣的或强烈地影响情绪的刺激也会引起注意分散。 注意的类型: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有目的,但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避免分散注意、内容丰富、生动活泼】 ?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加深理解、了解任务、自我提醒、和命令、智力与外部活动结合】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注意发展特点组织教学 ·吸引注意的策略 (三)知觉学习者对从感觉记忆中获得刺激信息附加意义的加工,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整体的认识。 知觉的特征:对象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适应性 一、选择性/对象性 二、整体性(组织性) 知觉的对象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 三、理解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四、恒常性 当知觉对象的刺激输入在一定范围内发生了变化的时候,知觉形象并不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是维持恒定。 五、适应性 当视觉输入发生变化时,我们的视觉系统能够适应这种变化,使之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 ?斯特拉顿的研究 错觉指人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有固定倾向的受到歪曲的知觉 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 ?感觉记忆中只有能够引起个体注意并被及时识别的信息,才有机会进入短时记忆。 ?与长时记忆无关的或者没有受到注意的信息,在感觉记忆中很快就消失了。 短时记忆 又称工作记忆,是我们当前能意识到的记忆,包含正在思考和操作的信息(20s-1min),短时记忆里的信息来自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是信息从感觉记忆到长时记忆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 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 组块(chunk)是指人们在过去经验中已变得相当熟悉的一个刺激独立体。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古时候的人,由于活动的范围很小,只看到自己生活地区的一小块地方,因此单凭直觉,就产生了种种有关"天圆地方"的说法.例如,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古代埃及人认识,天像一块穹窿形的天花板,地像一个方盒.俄罗斯人则认为,大地像一块盾牌,由三条巨鲸用背驮着,漂游在茫茫的海洋里.印度人也有类似的传说,不过他们认为驮着这块大地的,不是巨鲸,而是站在海龟背上的三头大象.大象动一动,便引起地震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人们逐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因为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然后才是桅帆.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北走去,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如果向南走去,情况就相反.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好解释. 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才第一次对大地是球形作出了论证.他观察天象,从月食时地球在月球上的投影等现象中,推断大地的形状为球形.当时,一些持反对意见的人便提出:如果大地真是圆球状的,为什么住在地球另一端的人,没有掉向下面的空中呢那时候,由于人们还不懂得有地心引力,要回答这个问题是很难的.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明朝末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来到我国,介绍了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识,我国才出现"地球"这个译名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利用,现在测得的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极半径为6356千米,两者相差为2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如果我们把这个庞大的地球,缩小制成一个直径1米的地球仪,赤道半径只比极半径长1毫米多,这点微小差别,在地球仪上是表示不出来的,所以我们使用的地球仪都还是正圆形的. 简单说: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大地不是平的 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是圆的 人造地球卫星照片,地球是球体 古时候人们认为天圆地方 后来人们又认为大地弯曲呈弧形 公元前500年前后毕达哥拉斯设想大地是球形 约100年后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断大地是球形 我国东汉年间张衡提出“地如鸡中黄” 15—16世纪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证实大地是球形 17世纪牛顿推断地球为扁球体

【精选方案】消费者对品牌认知过程的启示

新版实用方案消费者对品牌认知过程的启示 品牌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消费者由陌生到熟悉,再到信任和忠诚的认知过程。从心理的角度把握消费者的认知过程,也就把握了品牌建设的关键。应该说,消费者的认知过程是一个相当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和问题解决等诸多心理过程。 面对着眼于品牌建设的广告宣传和营销,消费者不仅从自身角度出发作出一定的判断,还以自身经验影响或受影响于其他其他消费者的观点和立场。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那些能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产品最有可能建立自己的品牌,而针对小范围、特定对象的产品则在品牌道路上更加艰难,更难以持久,成本也更高。所谓的小众产品不如大众产品名气来得响或容易叫得响,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当然,某些奢饰品的消费对象也许不那么大众,但确实在品牌建设上取得了成功,有些甚至是百年老店。这里要注意的是,奢侈品牌也一直在试图扩大消费群体,特别是在全球布局下消费群体总人数已非常可观。有一些以高端品质闻名的老品牌,如楼外楼也在尽力使传统特色菜肴能为寻常百姓家所青睐。从世界范围来看,最赚钱的公司并不是奢侈品牌,而是像苹果、沃尔玛、微软这样以提供大众消费品为主的品牌企业。 既然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有一个过程,这就说明品牌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持续的投入。从广告的角度来看,这就需要通过系列的广告加深消费者的印象,而不能将希望寄托在一两次广告行为上。因此,成功的品牌企业总是制定周密而持续的广告方案和策略,深入到消费者中,并根据不同时期和实际情况,对广告策略和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和创新。 另外,认知过程也是习惯性和革命性交替前进的过程。认知范式的打破将对消费者产生巨大冲击,带来全新的、深刻的印象。例如,最近热映的电最近热映的电视剧《永不磨灭的番号》,剧中李大本事和独立团的形象就打破了传统印象中人们对革命军人和八路军的认知范式。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以特有的野性、质朴风格和叙事方式,同样打破了观众的认知范式,引发了新的电影潮流。

认知心理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认知心理学概述 心智:心智是产生和控制知觉、注意、记忆、情绪、语言、决策、思维、推理等心理机能的成分。(认知的类型) 心智是形成客观世界表征的系统,促使人们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运作及其功能) 认知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研究的一种特定的理论取向,角度,强调心理加工、过程。 发展 1.起源 19世纪 唐德斯:反应时测验 第一个认知心理学实验,揭示了:心理反应虽然不能直接测量,但是却可以通过行为反应进行推测。 特:提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感觉。提出省。 他请对方向反省自己,然后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支。 艾宾浩斯:用人工实验的方法研究高级心理功能 重学节省法 节省:重学所花的时间短于最初学习所花的时间 威廉·詹姆斯:对心智的阐述并不建立在实验结果的基础上,而是依据他对自己心智运作过程的省。 2.20世纪 摒弃对心智的研究 华生:行为主义学派 (1)拒绝省 (2)心理学的研究重点应该是可观察的行为而不是意识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格式塔心理学 托曼:认知地图 心智发展的复兴 计算机模拟:分不同阶段地对信息进行加工。 过滤器理论。 pet fMRI 人脑对面孔做出反应的区域:梭状面孔区(FFA)、海马旁回空间位置、纹状身体区(EBA)、 模块化-定位-一个模块就是指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脑区 语言的定位 布洛卡区 威尔尼克区 大脑的分布式加工 不同的脑区对特征进行加工,并最终汇集在一起。不仅是感知加工,记忆、语言、决策和解决问题等认知过程也都遵循分布式加工原则。 大脑如何对事物进行表征 1.在物体的影响会聚在视网膜上的几毫秒,视网膜中感受器会将树的影像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视网膜沿视神经传递,最终到达初级视觉感受区。 2.我们对物体的感受并不是基于对物体的直接感受,而是基于大脑中动作电位对数的表征。 3.表征的形成可能涉及一种叫做特征觉察器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对客体的特征做出反应。 4神经编码:神经元可以对特定类型的刺激做出反应,环境中的客体可以引发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些独特的神经元活动模式来描述我们看到的是树还是环境中的其他刺激(如鸟鸣声等),这种以神经反应模式来表征刺激的方式被称为神经编码 对初级视觉区中特征觉察器的发现是确定神经编码的第一步。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整理

认知心理学名词解释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过程的学科,即研究人接受、编码、操作、提取和利用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知觉、语言、智能、表象、思维、推理、问题解决、概念形成和创造性。广义的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类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狭义的认知心理学是以信息加工理论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心加工心理学。 信息加工理论:20世纪50年代末、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推动了信息加工理论,用计算机对信息的输入、存储、加工过程来解释人的认知过程的理论。 信息装置:即把人视为一个接受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的传递装置。 信息编码:即一套信息加工的特殊规则。(它把消息、信号、符号或事物的状态,理解为是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能量媒介物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媒介物,或由一种物理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物理状态的过程。) 通道容量:即在一定时间内一个通道所能传递的信息的有限性或极限性。 符号操作系统范式;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象征的系统)在认知心理学领域又被称为“信息处理模型”、“符号处理模型”、“串行处理模型”等。1968年佩泊特出版《感知器》成为符号操作系统范式诞生的标志。符号操作系统范式把人看作一个“信息处理系统”,或者称作“符号操作系统”。代表人物纽韦尔和西蒙等人。 符号:就是模式,任何一个模式只要它能和其他模式相区别,它就是一个符号。 信息加工系统:是指能够接收、存储、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由记忆装置、加工器、效应器和接受器组成。 联想记忆;安德森和鲍威尔提出:首先分析简单的命题句子,并把分析后的句子输入到存储器中保持,当出现新句子时,调动已经存储在“网络知识库”中的信息来回答或解决问题。 适应性控制;即思维的适应性控制。安德森提出的有关一般性知识存储的认知模型,用程序来说明知识的组织和表象概念的激活过程,并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进行区分。 联结主义范式:20世纪80年代兴起,联结主义认为,人类的认知活动的本质在于神经元之间的联结强度,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发生的动态变化,即对信息进行并行分布式的加工处理,这种联结与处理是连续变化的模拟计算。其实质是用数学与计算模型的说明人类心智的过程与特点。 通用问题解决程序;由纽韦尔和西蒙设计,采用启发式程序,用“手段一目标分析”方式,把问题的解决程序通过提出一些子目标的办法一步一步地缩小初始状态和最终目标状态之间的差异,最后解决问题。 计算机隐喻是指把计算机作为人脑功能的一种心理模型,从中引申出人的认知过程或心理活动是一种“计算”的观念。 抽象分析方法:又称为会聚性证明法,是指采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功能类比,并以其他实验分析为辅助,通过结合与抽象,以推理、判断的方式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计算机模拟方法:指用计算机来模拟、检验、发现人的认知活动及其行为表现的规律的研究方法。 流程图式是指以作业图或信息流程图的形式表示人的心理活动,并以此分析人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研究方法。 信息加工流程模式:由于认知心理学把人视为计算机式的信息加工系统,因此经常采用流程图的方式来分析与概括人的信息加工过程,它是一种简明、扼要地说明人的心理上活动过程的具体方法。(图例39)

人怎样认识世界

人怎样认识世界 人怎样认识世界,这是古老而富有挑战性的科学问题。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是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观察,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语言等生理和心理活动。人类认识世界是从感觉和知觉开始的。人们感知事物时需要以注意为前提,并从众多信息中将有用的信息筛检过滤,储存到记忆系统,继而形成表象和概念。人在认识事物时会联系和抽象这些事物的内外部规律。这种认识要靠思维过程来进行,所以人类的思维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间接性。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发展出独特的语言功能,通过它来进行思想交流,思维亦借助语言来进行。 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也就是说,感觉是通过某一感觉器官获取某一事物单个属性信息的过程,如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光滑与粗糙、气味、声音等。然而,通过感觉并不能完全了解事物的意义,甚至不知道反映的事物是什么。而知觉则不同,往往是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还结合以往经验,将事物多种属性综合为有意义的整体。感觉反映事物的属性,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因此,感觉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没有感觉不仅不可能产生知觉,而且也不可能产生其他一切心理现象。当感觉到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事物的知觉就越完整。然而,知觉不是许多感觉的简单堆积,而是各种感觉的有机整合。知觉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比感觉更真实、更完整。比如说,医科学生尚未学会读X光片时,只能“感觉”到团团阴影;学会读片之后,才“知觉”到判别某种病变。 当你开车到达路口遇见红灯亮时,自然会立即刹车,这期间所经过的时间也许不到1秒钟,然而在这极短的时间内,你完成了一次复杂的生理与心理活动:首先是你的视觉器官(眼睛)接受到红光的刺激(红灯),也就是视觉感受器收到了信息;然后这些信息经由视神经纤维传导到大脑,并经大脑的认知活动(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分析传来的信息的含义)判定为代表停车的红灯;最后大脑下达命令,立即采取刹车行动。在这三个阶段中,眼睛看到红灯与脚踩刹车是行为,而神经的传入传出以及大脑的认知判断,就是感觉和知觉过程或称为心理历程。

认知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认知和认知心理学? 认知:认知是对知识的获得和应用的过程,也可以叫做信息加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 广义:一切对认知或认识过程的研究,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等。狭义:指信息加工观点为特征的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 2、认知心理学产生的内外原因是什么? 内部原因: 行为主义的失败。 认知心理学重视心理学研究中的综合的观点,强调各种心理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认知心理学在具体问题的研究方面,在扩大心理学研究方法方面都有所贡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有贡献。 外部原因: (1)“三论”的影响(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 (2)计算机科学的影响 (3)社会的需要,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 (4)社会的实践教育和对智力的开发需要 3、认知心理学有什么影响? (一)认知心理学否定了行为主义,重新恢复了意识在心理学中的地位 (二)认知心理学将心理过程看做信息加工过程,为研究心理活动的内部机制或内部心理机制确立了一个新的具体研究方向,这个新的研究方向迅速渗透到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中,是心理学研究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包含如下: (1)心理过程的研究领域扩大 (2)从心理物理函数走向内部心理机制 (3)从分析性研究转向综合性研究 (4)开始重视个别差异和个案研究 4、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 (1)减法反应时实验 减数反应时实验的逻辑是安排两种反应作业,其中一个作业包含另一个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处理(加工)阶段,并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反应时间之差来判定此加工阶段。(2)相加因素法实验(3)“开窗”实验(4)出声思考(5)计算机模拟

认知心理学概述

认知心理学概述 11级计算机(1)班丁江涛 学号:10112130118 摘要:认知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主流。它主要描述人类如何获取、储存与使用知识。本文阐述了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以及当代信息加工论(符号主义)、联结主义和活动主义三种认知心理学取向的基本情况还有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并且客观分析了它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联结主义活动主义 参考文献:叶浩生主编:《心理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首先,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是社会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尤其是武器装备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的信息选择、识别或鉴别、加工处理、输出等提出了要求,要求心理学研究认知或智慧活动。再者,带有理性主义色彩的经验主义直接作用于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同时它汲取了操作主义的基本思想;还原论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指导思想和研究的基本理念与原则;计算主义为认知心理学提供了研究纲领。 还有,其他许多学科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言学、神经科学、物理学等都对认知心理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心理学内部看,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为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认知心理学继承了心理学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有益

的思想,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关于内部心理组织的一些观点。即使对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也从中吸收了一些东西,例如,认知心理学是以意识为研究对象的,但它并不排除对行为的研究;而认知心理学认为存在一定的条件就会采取相应的行动,这种看法无疑吸收了刺激-反应公式的一些合理的东西。从这种继承性来看,也可以说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学内部经历了长期的孕过程。 二、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着重研究符号的操作与表征,其目标是寻找一种形式结构,将人类的认知或智慧活动转换成抽象符号系统的运作。 它认为,任何认知过程都是先把信息符号化,然后操纵和处理符号。 由于它以符号为中心,突出符号在信息加工系统中的作用,故又被称为符号主义认知心理学。 信息加工论的基本理论观点有:1、人脑和心灵与计算机一样都是物理符号系统,都具有产生、操作和处理抽象符号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形式系统中通过用规则操作符号演算来生成智能。2、任何信息加工过程都是先把信息符号化,然后操纵和处理符号。3、信息加工系统总处在与外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通过这种交互作用达到系统与环境的协调一致,实现系统对环境的适应,表现出目的性行为。 4、信息加工论主要研究信息的描述、分解连续性、动态性和物理 具体化。 信息加工论的目标主要是寻找一种形式结构,将人类的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