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臂丛神经损伤

3臂丛神经损伤
3臂丛神经损伤

1.0概述

臂丛由C5~8和T1前支大部分组成,各神经出椎间孔后先组成上、中、下三干。每干又组成三个束。臂丛分支组成上肢神经即腋神经、桡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臂内侧神经等。臂丛神经损伤常见的原因为压迫、牵拉等。

2.0诊断要点

2.1 病史有相应的外伤史。

2.2 症状、体征由于解剖特点,臂丛损害各有不同表现。

2.2.0 臂丛神经上部损伤表现肌肉麻痹、感觉障碍,以上肢近段为主,手和手指的功能保存。

2.2.1 臂丛神经下部损伤表现为肌肉麻痹、感觉障碍,以上肢远端为主,手部小肌肉受累,出现特殊的手形,如“爪形手”、“猿形手”。

2.2.2 后期表现为失神经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畸形。

2.2.3 腱反射:反射检查仅在患侧减弱或消失、健侧存在时才有意义。反射检查见下表:

臂丛神经反射检查

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三角肌反射

肱二头肌腱反射桡骨膜反射

肱三头肌腱反射腋神经

肌皮神经

桡神经

桡神经

颈髓5-6

颈髓5-6

颈髓5-8

颈髓5-8

腋神经肌支

肌皮神经

正中神经、桡神经

桡神经

2.2.4 特殊检查电生理检查。

3.0 康复评定

3.1 肌力评定常采用徒手肌力评定,也可采用仪器测定法。

3.2 感觉评定常用评定方法为英国医学研究会提出的分级法(MCRR 1954)

3.2.0 浅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

3.2.1 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震动觉

3.2.2 复合感觉:两点分别觉、实体觉。

3.3 疼痛评定通常采用目测类比法(VAS)、简化McGill疼痛问卷和压力测痛法等评定方法。

3.4 患肢周径评定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

3.5 特殊检查:

3.5.0 Tinel征:感觉神经再生时,由于早期无髓鞘,神经纤维裸露,在外部叩击时可诱发疼痛、放射痛

或过敏现象。随神经轴索向远端生长,Tinel征可向前推移,以此可了解神经再生速度,但不能说明再生质量和反映再生情况。

3.5.1 诱发实验:慢性神经卡压损伤时,可通过加重神经受压的方式来诱发疼痛、麻木、无力等,如屈腕

试验诱发腕管综合征。

3.6 电生理检查电诊断、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对判断周围神经损伤的范围、部位、性质与程度有重

要价值。

3.7根据损伤部位可采用手功能评定抓、握、捏等。

4.0 康复治疗

4.1 损伤早期康复去除病因,消除炎症水肿,减轻对神经的损害,预防挛缩畸形的发生。

4.1.0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4.1.1 物理治疗

4.1.1.0 运动疗法:①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变形。臂丛神经上部损伤时,功能位置为:三角巾悬吊

患肢,肘关节屈曲90°;臂丛神经下部损伤时,功能位置为:夹板固定呈半握拳状,手中可握半圆形小棍或纱布卷。②被动运动和按摩,可促进淋巴、血液循环,维持肌张力及关节活动范围。③当患者出现主动运动时,应积极进行主动活动。

4.1.1.1 电疗法:①超短波疗法:板状电极,损伤上肢,对置法,微热量,10~20min/次,1次/天,15~

20次为一疗程。②短波疗法:板状电极,损伤上肢,对置法,或电缆电极环绕于患肢,微热量,15~20min/次,1次/天,15~20次为一疗程。③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对置法或并置法,15~20min/次,1次/天,15~20次为一疗程。

4.1.1.2 光疗法:主要采用紫外线疗法,红斑量,于损伤上肢隔1~2天照射一次,6~10次为一疗程。

4.1.1.3 超声波疗法:声头置于损伤上肢部位或手术伤口周围,移动法,功率0.5~1.5W/cm2,5~15min/

次,1次/天,15~20次为一疗程。

4.2 恢复期康复防止粘连,促进神经再生,保持肌肉质量,增强肌力和促进感觉功能恢复。

4.2.0 物理治疗

4.2.0.0 运动疗法:臂丛神经上部损伤时,肩关节和肩胛带肌肉的被动运动、主动-辅助运动和主动运动、

渐进抗阻、短暂最大负荷训练、等长收缩训练。臂丛神经下部损伤时,作拇指、食指屈曲运动、拇指与小指对掌运动、分指运动、肩胛带肌肉运动训练。

4.2.0.1 电疗法:①音频电疗法:电极置于粘连部位或瘢痕两侧,并置法;或放于瘢痕上及其对侧部位,

对置法,20~30min/次,1次/天,15~30次为一疗程。②直流电碘离子导入疗法:15~30min/次,1次/天,15~20次为一疗程。

4.2.0.2 超声波药物透入疗法:将需透入的药物制成耦合剂(如碘甘油等),声头在瘢痕或粘连部位移动,

功率1.5 W/cm2,5~15min/次,1次/天,15~20次为一疗程。

4.2.1 作业治疗:可编排一些有目的的活动,增强患者的肌力、耐力和协调性。进行手的各种主动运动训

练、简单的作业治疗,并进行呼吸训练。必要时可采用上肢的固定性、矫形性、功能性及承重性矫形器,以较好地改善肢体活动功能,避免施行某些矫形修复手术。

4.2.2 促进感觉功能的恢复

4.2.2.0 局部麻木、疼痛:可采用镇静、镇痛剂治疗;交感神经节封闭治疗;TENS疗法、干扰电疗法、超

声波疗法、激光疗法、直流电药物导入疗法及电针灸疗法等物理治疗。

4.2.2.1 感觉过敏:采用脱敏疗法,教育患者使用敏感区,在敏感区逐渐增加刺激。具体方法用漩涡浴疗

法、按摩及适应性刺激。

4.2.2.2 感觉丧失:采用感觉重建的方法,用不同的物体放在患者手中,而不靠视力帮助,进行感觉训练。

开始让患者识别不同形状、大小的木块,然后用不同织物识别和训练,最后用一些常用的家庭器皿训练。

4.3 神经吻合术后应注意改良康复程序,避免术后2~3周内进行牵拉神经的运动,必要时而采用甲板

限制过度运动。可采用物理治疗,如紫外线疗法,I级红斑量于手术口及周围组织,隔日一次,6~12次为1疗程。神经移植术后数天内即可行脊神经相应节段部位照射,II级红斑量,2~3天1次,共6~8次。

4.4 神经痛的处理轻者可采用冷敷、热疗、TENS、超声波等物理治疗,或可服用非皮质类固醇类消炎镇

痛药物及针灸等,重者可采用交感神经节封闭(选择脊髓颈胸节段)或相应的交感神经节切除。

4.5 心理咨询让患者了解神经损伤的性质、程度和康复治疗方案,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并获得患

者的密切配合。患者家属的支持和理解也非常重要。

神经阻滞麻醉

第六章神经阻滞麻醉 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神经丛、神经干周围,暂时阻断其向中枢和外周传导冲动的功能,从而产生局部区域感觉、运动功能的消失,称为神经阻滞麻醉。 第一节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 1 适应证 颈部手术如甲状腺腺瘤、囊腺瘤切除术;气管切开术、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甲状舌骨屡等皮肤及皮下浅表手术;颈部椎板减压。 2 禁忌证 呼吸道不能保持通畅的颈部手术;小儿及不合作者均不能选择颈丛阻滞麻醉。 二解剖 颈神经丛分浅丛和深丛,由颈1-4(C l-4)脊神经前支组成。脊神经出椎间孔后,经过椎动脉后面到达横突尖端,过横突后,这些分支与上下相邻的脊神经分支连接,形成一系列的环。浅丛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从筋膜下穿出至表面,其分支主要支配皮肤和浅表结构;深丛在斜角肌间隙与臂丛神经处于同一水平,并同为椎前筋膜覆盖,主要支配颈部肌肉和其他深部组织。麻醉时浅丛、深丛神经均应给予阻滞,才能产生良好的麻醉效果。颈神经丛阻滞范围包括整个颈部、头的后部、肩及胸上部,犹如披肩样范围。 三操作步骤 (一)穿刺点定位 1 深丛 C2穿刺点在乳突下约1.5 cm、向后约 1cm处;C4穿刺点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颈外静脉交会点;C3穿刺点在C2-4连线的中点。 2 浅丛在C4穿刺点。 (二)操作程序根据手术部位选择不同的颈丛阻滞点和局麻药剂量。

1 三点法颈前阻滞法:传统的颈深丛阻滞法。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两上肢自然下垂、紧贴躯干;在肩背部垫一薄枕便于暴露颈部穿刺部位。用记号笔标记C2、C3、C4;消毒铺巾,左手示指尖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7#注射针头依次穿刺;C4横突比较浅、进针2一3 Cm即可触及颈椎横突,患者述有异感更可确认,针尖稍稍退离骨质避免损伤骨膜,左手拇、示、中指固定针头,右手持含局麻药注射器注药,注药前、中、后注意轻轻回抽,观察有无血液或其他回流液;然后再行C2、C3阻滞。浅丛阻滞可在C4深丛阻滞完成后将穿刺针退至皮下组织,突破胸锁乳突肌腹(将胸锁乳突肌提起便于操作)分别向头端及尾端各注人局麻药4一5ml,单侧总量不超过10ml。 2 改良一点法颈丛阻滞法:选C4一点深丛加浅丛阻滞。 (三)局麻药 0.25%布比卡因、0.375%罗哌卡因系长效局麻药,常用于颈深丛阻滞。1%利多卡因维持麻醉作用时间短,较少单独使用,可与0.25%布比卡因或0.375%罗呱卡因配置成混合液用于深丛和浅丛阻滞。 四、意外与并发症 (一)全脊麻 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系局麻药误注人蛛网膜下腔,引起脑室内扩散,导致颈脊神经广泛阻滞。 1 症状 注药后立即出现意识消失、呼吸停止、血压下降等症状,甚至心跳骤停。 2 处理 立即面罩加压供氧或紧急气管插管,人工通气;循环支持,补液、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步骤

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断步骤 1,是否存在臂丛神经损伤: ①上肢5大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中出现任何2支神经的联合损伤(排除同一平面 的切割伤); ②手部3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任何一根合并肩或肘关节功能障碍; ③手部3大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任何一根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功能障碍。 2,节前还是节后损伤: (一)病史:节后损伤一般损伤较轻合并昏迷及骨折者少见灼性痛少见;节前损伤一般损伤较重合并昏迷及骨折者多见伤后有灼性痛. (二)体征:节后损伤斜方肌萎缩不明显耸肩功能正常Horner征阴性节前损伤斜方肌萎缩严重耸肩功能受限Horner征阳性. (三)肌电变化:节后损伤SNAPSEP都消失;节前损伤SNAP存在SEP消失. 组胺试验:节前损伤阳性反应节后损伤阴性反应 3,损伤的部位:健康骨上或健康骨下 临床上以胸大肌健康骨部代表C5-6,背阔肌代表C7,胸大肌胸肋部代表C8 T1。上述肌肉萎缩代表损伤在健康骨上,即根干部损伤。上述肌肉功能存在代表损伤在健康骨下,即束支部损伤。根据损伤神经的不同组合再分锁骨上的根或干的损伤; 相邻两大神经的联合损伤为干损伤,不相邻的两大神经的联合损伤为束损伤 4,根,干,束,支的定位诊断: 1) 胸廓出口综合症(臂丛神经血管受压症) 臂丛神经及锁骨下动静脉在颈肩部胸廓出口处受压,出现手及上肢酸痛麻木乏力、肌肉萎缩及锁骨下血管受压征象等表现,称为胸廓出口综合症。病因主要有斜角肌肥厚痉挛、颈肋、纤维束带等,多发20-40岁女性,表现为尺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症状。上肢高举试验、Adson(斜角肌压迫试验)挺胸试验、肩外展试验阳性。X线示颈肋、颈7横突过长。 2) Tinel’s sign 由远端向近端沿神经干叩击,一旦叩到某部位,该神经支配的皮肤有麻痛或放射性疼痛,提示该神经已再生到这里。须注意:如系了解神经再生的情况,必须由远端逐渐向近端叩击,如由近端向远端叩击,可能Tinel征要向远段延伸4~6 cm,可能更远。这是由于以后的麻痛觉被再生远端的皮肤振荡所激发,是不准确的。在周围神经卡压的病人,Tinel征的检查十分重要,不过主要是寻找 Tinel征最明显处,应反复沿怀疑被卡压的神经干远端向近端叩击,再从近端向远端叩击,Tinel征最明显处,即神经卡压的部位。 3) Horner’s sign: 颈部交感神经链损伤,颈下交感神经节受损的表现,临床上症状有四方面:眼裂变小、眼球凹陷、同侧面部出汗减少、瞳孔变小。前三种情况时间长后可以代偿,瞳孔变小会遗留下来。提示近椎孔臂丛神经损伤。诊断节前损伤的可靠率85%以上。

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护理观察

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临床护理观察 发表时间:2016-03-24T10:02:36.73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7期供稿作者:李琰琰[导读]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 郑州市儿童医院康复科河南郑州 450053 摘要:目的: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的康复护理方法和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患者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在我科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的臂丛神经损伤28例,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采用患侧肢体保护、患侧肢体康复训练及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早期干预患儿的康复护理,相对于康复护理前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较护理前臂丛神经损伤状况改善明显。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康复护理的方法,有利于患儿神经的健康发育,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在临床上。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患儿;临床护理 临床上孕妇在无法正常分娩时,会造成新生儿产伤,其中臂丛神经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上肢主要神经是通过臂丛神经进行支配的,主要包括颈神经5-8和胸部1脊神经。在分娩中因过度牵拉及胎儿颈部屈曲,导致臂丛神经损伤或撕裂,进而引起不完全性的肌麻痹,引起新生儿两侧上肢不对称运动,上肢一侧有功能运动障碍;上肢5神经中存在中任何2 联合损伤,手部3神经存在任何1支合并肩关节或肘关节功能障碍;手部3神经中存在任何1支合并前臂内侧皮神经损伤等。这种强致残性损伤非常难治疗,目前的造成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主要有巨大儿、骨盆结构异常、肩难产等。在国外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率0.1%左右,国内发生率为0.59%-1.70%之间。通过早期干预患儿的康复护理,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后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患者于2014年5月-2016年5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新生儿的臂丛神经损伤28例。产妇的年龄21-39岁,胎龄在38-41周,患儿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所有的病例都是经阴道分娩,分析病历是使用胎头吸引并侧切助娩,引发全臂型神经损伤有16例,造成上臂臂丛神经损伤的有12例。 2 护理方法 2.1患侧的肢体保护臂丛神经的损伤表现为患肢的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交感神经出现反应迟缓。对患儿的侧肢体进行保暖。做好基础护理,患儿穿清洁和宽松的衣服,加速血液的循环。失去神经的支配后患组织修复比较慢,要避免压伤、烫伤等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 2.2 患侧肿胀护理臂丛神经损伤会造成肢体的肿胀,主要由患侧运动功能阻碍和回流静脉作用的减弱而易引起。当患肢处于在极度关节屈曲或低垂位置时,会出现更加明显的肿胀。护理时抬高患肢用温水进行局部热敷,局部的血液循环要进行改善可采用轻柔按摩方法,加速水肿消散并吸收。持续观察患肢变化的周径,了解水肿吸收情况。患侧一定禁止静脉输液及肌肉或皮下注射。 2.3康复训练患侧肢体当下很多神经外科和儿科医师认为,早期无需对新生儿臂丛神经的损伤进行治疗,肢体的康复训练也不是非常需要。通过文献显示在1岁以前实施康复训练和保守治疗是非常有效的。患侧肿胀使拮抗肌群及受累肌群失去平衡,会呈现肌肉僵硬和关节挛缩。康复锻炼中让患儿肢体被动运动,以预防挛缩和粘连情况的发生。损伤后上臂前 4周固定于胸前,将臂丛神经的张力降低到最小,可减轻疼痛并利用水肿的吸收,对肩关节外旋和外展起到防止作用。患儿损伤4周以后,在进行运动训练时可据各关节的活动范围适度调节,如前屈后伸、内收运动、肩关节外展的内收、肘关节进行性屈曲、内旋和外旋运动、腕关节伸展和屈曲等运动,以上的锻炼每日各5-6次,随着患侧的肌力逐步增加后可进行抗阻力的练习。另外配合中医针灸治疗会有更好的效果。 2.4 临床营养辅助新生儿主要是母乳喂养,才能达到患儿生长和发育的要求。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神经节苷酯、鼠神经生长因子,维生素B等对恢复神经细胞活性有作用的药物,营养中枢作用可通过药物进血脑屏障后产生。通常一个疗程为1个月,患儿停止15天后进行第二个疗程,每3个月完成一个大的疗程。 2.5 家属心理健康教育臂丛神经损伤的患儿进行康复护理时,是系统而且长期的过程。很多患儿家属感觉治疗周期太长,短时间临床症状未得到明显的改善,加之经济方面消耗太大而最终放弃康复治疗。患儿家属的心理特征表现为焦虑不安,护理过程中要针对发现的情况进行及时疏导,借鉴一些成功案例向患儿家属介绍康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可行性,重新对恢复健康树立信心。指导患儿父母使用如体触和抚摸等方式,对患儿情感进行互动,有利于发育患儿的神经。 3 结论 通过早期干预患儿的康复护理,相对于康复护理前能收到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较护理前臂丛神经损伤状况改善明显。臂丛神经损伤相对于新生儿自己、家庭和社会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尤其是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更为重要。在产前主动评估胎儿的大小、警惕骨盆结构是否异常、产程中密切观察、选择的分娩方式要恰当、宫缩调整到良好状态等,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情况就能最大程度被避免。因此可总结如下,针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采用患侧肢体保护、患侧肢体康复训练及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等,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使患儿的神经功能得到改善,减少新生儿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当然从根本上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母婴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熟练掌握新生儿臂丛神经护理的方法,有利于患儿神经的健康发育,值得广泛推广应用在临床上。 参考文献: [1]陈秀洁,主编.儿童运动障碍和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1):442 [2]陈宏英.肩难产4例临床分析[J].淮海医药,2011,46(2):38-40. [3]袁文娟.8 例肩难产的助产与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6).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及研究 发表时间:2016-12-06T16:12:58.330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4期作者:倪启迪 [导读] 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 (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方法: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护理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组护理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促进臂丛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护理方式;满意度;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74-02 臂丛神经是由颈C5-8和T1神经根组成,其分支主要在上肢分布,颈深肌、背部浅肌层等也有部分小分支分布,臂丛神经主要对肩背和上肢、胸部感觉和运动进行支配,臂丛神经损伤一般是因交通事故、工伤等所致周围神经严重损伤,治疗难度大,疗效欠佳,受伤后患者上肢功能可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甚至终身残疾,因而,做好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非常重要[1]。本研究就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方式进行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4年1月-2016年2月我院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象,将上述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康复组。其中常规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7例,男、女患者26例、11例,年龄17~54岁,年龄均数(32.73±5.28)岁。左侧损伤有19例,右侧损伤有18例,病程最短为9天,最长为1.4年。平均为5.6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22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15例。康复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8例,男、女患者26例、12例,年龄17~55岁,年龄均数(32.57±5.13)岁。左侧损伤有20例,右侧损伤有18例,病程最短为9天,最长为1.5年。平均为5.8个月。其中,全臂丛神经损伤有21例,束支部神经损伤有1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康复组给予康复护理。(1)心理康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可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需给予其心理疏导,使其了解臂丛神经损伤发生原因和康复治疗的重要性,提高配合度。(2)运动功能训练。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和肌肉萎缩情况选择合理功能锻炼方式,以辅助患者完成目标动作,直至上肢自行主动完成目标动作为止。(2)物理疗法。给予患者低频脉冲或中频脉冲电疗,以患者舒适为宜,每次治疗20~30min,每天2次。还可辅以红外线、超短波疗法等。(3)推拿护理。给予患者被动手法按摩关节僵硬处,手法轻柔,每次20min,每周3次。(4)神经营养药物。给予维生素B1和B6各10mg,每天口服3次。(5)肢体护理。协助患者用温水擦洗患肢,以促进皮肤温度的恢复,避免因过度活动而引起区域型炎性反应,并经常给予患肢按摩和未固定关节被动活动,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肌肉张力的增加和关节活动度的改善[2]。 1.3 观察指标和相关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护理前后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包括服务态度、服务技能、环境护理三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护理满意评价越高。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疼痛和活动、感觉障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提高;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轻微疼痛和活动、感觉障碍,全臂丛和束支部神经功能评分有所提高;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数据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x-±s表示)。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比较 康复组患者臂丛神经损伤康复总有效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见表1和表2。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一、概述 臂丛神经损伤是由于臂丛神经受到牵拉、切割、震荡、缺血等作用,造成神经功能部分或全部丧失。 臂丛神经由第5—7颈神经及第1胸神经前支组成。最主要的分支与功能如下:①腋神经,支配小圆肌、三角肌及肩外侧皮肤;②桡神经,支配厂肢所有伸肌;③肌皮神经,支配喙肱肌和肱二头肌;④正中神经,其外侧部分支配桡侧屈腕肌和前旋前圆肌;内侧部分支配聿长肌、屈指肌利大负际肌、桡侧2条蚓状肌,参与手部感觉;⑤尺神经,支配尺侧伸腕肌、屈指深肌尺侧半、小鱼际肌、全部骨间肌、尺侧2条蚓状肌和拇内收肌及拇短屈肌的尺侧半;⑥前臂内侧皮神经,负责各自部位的感觉。 三、临床特点 (一)临床表现 1.运动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损伤平面以远的支配区及相应的肌群运动功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丧失。其程度取决于神经损伤的程度和类型,所支配的肌组织呈现弛缓性瘫痪。 2.感觉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在其支配区内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障碍,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及两点辨别觉的改变但临床检查时应以绝对区为标准。 3.自主功能障碍臂丛神经损伤后,其支配区内出现无汗、血管麻痹,竖毛反应丧失,皮肤变薄、萎缩、干裂、溃疡,指甲扭曲、

干裂,甚至脱落。甚至可出现较为明显的骨质疏松。 4.肢体畸形在臂丛神经不全损伤时,支配区肌肉松弛无力,在拮抗肌的作用下,可出现特殊的肢体畸形。 5.生理反射消失当臂丛神经损伤时,正常的生理反射消失。但是,要注意只要反射弧的任意部分损伤都可导致反射消失,因此生理反射消失并不能作为神经损伤程度的判断标准。 6.烧灼性神经痛臂丛神经损失后,可以出现支配区域不同程度的异常疼痛,呈烧灼样疼痛。疼痛的程度与损伤程度不成比例。 7.血管及重要脏器合并损伤若为锐器或火器伤及臂丛神经时,可合并致命性的大出血或血气胸;继发于锁骨骨折时,也偶可发生类似情形。 8.根据臂丛神经损伤的部位不同可做如下分类。 (1)上干损伤:瘫痪的肌肉为冈卜、冈下肌,胸大肌的锁骨头、三角肌、肱二头肌、肱桡肌、旋后肌。部分瘫痪的有桡侧伸腕肌、旋前圆肌及桡侧屈腕肌。临床表现为:肩不能外展、外旋,肘不能屈曲,前臂不能旋后,上肢外侧麻木。 (2)上千和中十损伤:瘫痪的肌肉除上述者外,还有大圆肌。 (二)辅助检查 1.肌电图检查损伤早期(2周内)此项检查无诊断意义;神经损伤2~4周后可小现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无运动单位电位出现;神经再生后,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消失,出现少量运动单位电位,最后出现相似的干扰相;若无再生发生,纤颤电位和正相电位也会消失。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19

臂丛神经损伤的康复护理 摘要】对38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结果效果满意,正确的临床诊断 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理治疗和积 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康复 臂丛神经由颈C5~8与T1神经根组成,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有些小分支分布到胸上肢肌、背部浅层肌和颈深肌[1]主要的分支有:(1)胸背神经;(2)胸长神经;(3)腋神经;(4)肌皮神经;(5)正中神经;(6)桡神经;(7)尺神经。臂丛神经主要支配上肢和肩背、胸部的感觉和运动。臂丛神经损伤是由 工伤、交通事故,或产伤等原因引起的一种最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2]。由于 生理解剖的特点,臂丛神经损伤后治疗较困难,疗效也不甚理想。受伤后患者上 肢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遗留终生残疾。此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正确 的临床诊断及显微外科技术,细心的康复护理,科学的功能锻炼,以及适当的物 理治疗和积极的心理辅导将有利于臂丛神经损伤后上肢功能的恢复。自2009年6 月至2011年6月,我们共收治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臂丛神经损伤38例,在对其实 施康复护理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共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9~53岁,平均32 岁。左侧15例,右侧23例。病程10天~1.5年,平均6月。闭合性损伤者24例,开放性损伤并行臂丛神经修复术者14例。 2 心理护理 臂丛神经的损伤对患者上肢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患肢功能的缺失使患者失 去部分自理能力,对患者心理造成很大影响。部分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肢伴有灼性 神经痛,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的疼痛,僵硬,皮肤变色,多汗以及骨质疏松等。给患者增加了心理负担,使患者感到痛苦,焦虑。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应为患 者提供心理支持,耐心介绍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及最新的治疗方法,用以转移注 意力,鼓励患者,缓解焦虑。说明神经损伤后恢复的特点,及神经生长恢复的缓 慢性,使患者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增强康复的信心,使患者看到希望,主动 配合治疗。 3 物理治疗 对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可以采用物理治疗,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及防止肌肉 萎缩。包括电刺激、红外线、超短波等。电刺激治疗可长期进行直至患肢功能恢复。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神经变性和肌肉萎缩,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促进 神经再生。另外配合红外线、超短波治疗。电刺激治疗每天进行两次,每次为30 min,采用频率为20Hz的低频脉冲电刺激。红外线和超短波治疗每天一次,每次 为20min。 4 运动治疗及康复训练 对于开放性臂丛神经损伤修复术后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采取不同的 功能练习方法。一般来说,术后3天开始给伤口水平以下肌肉进行按摩,3~5次/d,10min/次,并适当活动未固定的关节,以改善静脉回流,减少肿胀。术后1 周开始肌肉舒缩运动,并指导患者对未固定的关节进行主动或被动伸屈运动,有 助于改善失神经支配肌肉的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直。术后4周当肌 肉出现收缩时,练习上肢屈伸、提肩等运动,训练时注意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次

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一.定义: 将局部麻醉药注入臂丛神经干/丛周围使其所支配的区域产生神经传导阻滞的麻醉方法称为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 上肢、肩关节手术可应用臂丛神经阻滞。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穿刺部位有感染者不宜穿刺。 三.操作规范: 1.检查麻醉机、监护仪、抢救药品及物品齐全。 2.麻醉操作前先建立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 3.确定穿刺点后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后进行操作。 (1)肌间沟法 1)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 2)确定胸锁乳突肌后缘,其后方为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之间的肌间沟。 3)沿肌间沟下移,直到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手指下压患者出手臂麻木感,可确定此处为肌间沟。 4)在颈6横突水平或环状软骨或锁骨上2CM处作横线,与肌间沟交汇点即为穿刺点。 5)操作者持穿刺针在穿刺点垂直缓慢进针,进针方向稍向尾侧直至出现异感或抵达横突 6)回抽无血及脑脊液后,固定好针头缓慢注药。注药过程中也要回抽,同时观察病人反应,以便及时发现麻醉意外和并发症。 7)不宜同时双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2)经锁骨上法 1)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 2)锁骨上缘的中点部位,认真摸清锁骨下动脉的搏动点。以此点为准,在其外侧0.5cm、上1cm处做好标记,即为穿刺点。如果恰好有颈外静脉通过此点,将穿刺点稍向外移 3)操作者左手食指按住锁骨下动脉,右手持穿刺针刺入,而后向内、下、后方向缓缓刺入1~2.5 cm(其方向相当于指向第三胸椎椎体)。针刺入过程中一旦出现异感,表示针尖已接触及臂丛神经,应稳妥地固定好针头,抽吸证实无血或无气后,缓缓注入麻药,注药中需随时做抽吸试验。 如果在刺入过程中遇到骨质,即为第一肋骨,随即可将麻药注在第一肋骨面上,而不必勉强寻找异感,否则胸膜、肺组织或大血管损伤的机会大增。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在受伤初期,对治疗寄予过高的期望,认为神经对接就等于功能的完全恢复;随着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加重,而逐渐丧失信心。因此,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神经的恢复时间及预后,掌握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宜高营养且B族维生素丰富的饮食。 3.体位患肢处于功能位。 4.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2甲钻胺等,促进神经再生。 5.潜在并发症的预防由于神经损伤后感觉障碍,应注意保护患肢,协助料理日常生活,防止皮肤烫伤、肢体冻伤和挤压 伤。①用热水袋时水温≤50℃;②在寒冷季节里,暴露部位 要注意保暖;③睡觉时应用软枕抬高患肢并防止被压,在拥 挤的环境中应将患肢紧贴胸部,以防止受压;④被动活动患 肢,损伤处进行理疗,加强主动和被动功能练习,预防肌肉 萎缩、关节挛缩。 (二)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神经损伤修复有其特殊性,损伤后其远端均发生变性;而神经生长特点是由近端按每日1mm的速度向远端生长。因此,治疗周期较长,临床症状短期内难有显著的改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防急躁、绝望等不良情绪的产生。

2.饮食多食鱼类、瘦肉、牛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且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几具是富含维生素B1(如玉米、小米、薏苡仁、燕麦、荞麦、豆类等)食物,有助于营养神经,促其恢复, 3.体位及肢体位置患肢高于心脏,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肢体在神经吻合最初的4周内保持神经处于张力最小的位置,即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对肌力严重破坏者给以支具,以防关节挛缩畸形,尤其是防止肩关节脱位。 4.病情观察从护理①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以防积血造成神经粘连;②神经移植的患者,取神经的部位会发生麻木、感觉障碍,应慎防冻伤、压伤等并发症发生。 5.康复锻炼 (1)单纯神经松解者,术后48小时,即可做患肢肌肉的静止收缩练习及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 (2)术后2周,试做向瘫痪肌肉传递冲动练习:患肢充分进行增强肌力练习;新近修复的肌腱、肌肉,在静息约2周后应随着缝合处抗张强度的恢复而逐渐开始由轻到重地主动收缩;肌力为1—2级时进行主动运动或感应电刺激;肌力达3级以上时必须进行抗阻练习。 (3)术后4周,缝接的神经初步愈合,可暂时取下外固定做小范同的关节屈伸运动,动作要轩柔,幅度缓慢增加,避免牵拉缝合的神经。同时进行理疗.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组织粘连。

百度百科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损伤 臂丛神经炎(paralytic brachial plexitis)又称神经痛性肌萎缩,病因未明,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等有关。主要表现以肩胛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发病急,预后好。颈椎骨关节病引起的臂丛损害不包括在内。 ?查看精彩图册 目录 应用解剖 1.1、组成 2.2、分支 3.3、臂丛神经根的功能特点 发病机制 疾病病因 1.1、外伤 2.2、特发性臂丛神经病

1、组成 “555”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5条神经根组成。分根、干、股、束、支5部分。有腋、肌皮、桡、正中、尺5大分支。臂丛包括5 根3干,C5 —C6 神经根在前斜角肌外缘相和,组成上干;C7 组成中干;C8 —T1 形成下干。(位于第1肋骨表面,每干长约1cm)。每干又分成前后两股,(位于锁骨表面,每股长约1cm);每股组成3 个束,束的长度约3cm,各束在相当于喙突水平分为神经支,形成终末神经。臂丛神经全长约15 cm,约150 000 根轴突。臂丛位于活动范围较大的肩关节附近,邻近动脉,易造成臂丛神经损害。 2、分支 见下表 发出部位神经名称支配肌肉 根部胸长神经 C567 前锯肌(还受3-7肋间神经支配)肩胛背神经 C345 肩胛提肌、大小菱形肌 膈神经 C2345 膈肌 斜角肌肌支颈长肌肌支 C5678 斜角肌、颈长肌 干部肩胛上神经 C56 冈上肌、冈下肌 锁骨下神经 C56 锁骨下肌 束部外侧束胸前外侧神经C567 胸大肌锁骨部

肌皮神经C567 肱肌、肱二头肌、前臂外侧皮肤感觉 正中神经外侧头感觉 内侧束正中神经内侧头运动 胸前内侧神经C8T1 胸大肌胸肋部、胸小肌 尺神经大部分手肌 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肤感觉 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肤感觉 后侧束腋神经C56 小圆肌、三角肌、肩外侧皮肤感觉 桡神经 C5678T1 肱三头肌、肘肌、旋后肌、肱桡肌、部分手外在肌 肩胛下神经 C56 肩胛下肌、大圆肌 胸背神经C7 背阔肌 3、臂丛神经根的功能特点 ⑴ C5神经根:其纤维数为8 738~33 027 根,主要组成腋神经,支配三角肌,主管肩外展;主要组成肩胛上神经,支配冈上、冈下肌,主管肩上举;独立组成肩胛背神经,支配肩胛提肌。 ⑵ C6神经根:神经纤维为14 227~39 036 根,主要组成肌皮神经,支配肱二头肌,主管屈肘。单根C6 神经根损伤,临床除肱二头肌肌力减弱外,上肢活动无明显影响。一旦C5、6同时离断或上干损伤,则腋神经与肌皮神经主要机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的护理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 (一)非手术治疗及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在受伤初期,对治疗寄予过高的期望,认为神经对接就等于功能的完全恢复;随着肌肉萎缩等并发症的加重,而逐渐丧失信心。因此,让患者了解治疗方法、神经的恢复时间及预后,掌握主动功能锻炼的方法,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宜高营养且B族维生素丰富的饮食。 3.体位患肢处于功能位。 4.遵医嘱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维生素B12甲钻胺等,促进神经再生。 5.潜在并发症的预防由于神经损伤后感觉障碍,应注意保护患肢,协助料理日常生活,防止皮肤烫伤、肢体冻伤和 挤压伤。①用热水袋时水温≤50℃;②在寒冷季节里,暴 露部位要注意保暖;③睡觉时应用软枕抬高患肢并防止被 压,在拥挤的环境中应将患肢紧贴胸部,以防止受压;④ 被动活动患肢,损伤处进行理疗,加强主动和被动功能练 习,预防肌肉萎缩、关节挛缩。 (二)术后护理 1.心理护理由于神经损伤修复有其特殊性,损伤后其远端 均发生变性;而神经生长特点是由近端按每日1mm的速度向 远端生长。因此,治疗周期较长,临床症状短期内难有显着

的改善,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防急躁、绝望等不良情 绪的产生。 2.饮食多食鱼类、瘦肉、牛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且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几具是富含维生素B1(如玉米、小米、薏苡仁、燕麦、荞麦、豆类等)食物,有助于营养神经,促其恢复, 3.体位及肢体位置患肢高于心脏,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肢体肿胀。肢体在神经吻合最初的4周内保持神经处于张力最小的位置,即将患肢固定于功能位。对肌力严重破坏者给以支具,以防关节挛缩畸形,尤其是防止肩关节脱位。 4.病情观察从护理①保持伤口引流通畅,以防积血造成神经粘连;②神经移植的患者,取神经的部位会发生麻木、感觉障碍,应慎防冻伤、压伤等并发症发生。 5.康复锻炼 (1)单纯神经松解者,术后48小时,即可做患肢肌肉的静止收缩练习及关节主动和被动运动。 (2)术后2周,试做向瘫痪肌肉传递冲动练习:患肢充分进行增强肌力练习;新近修复的肌腱、肌肉,在静息约2周后应随着缝合处抗张强度的恢复而逐渐开始由轻到重地主动收缩;肌力为1—2级时进行主动运动或感应电刺激;肌力达3级以上时必须进行抗阻练习。

臂丛麻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臂丛麻醉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法】 【禁忌症】 双上肢同时进行手术。 【解剖】 (一)臂丛神经 由颈5~8及胸1脊神经的前支所组成。上列脊神经自椎间孔穿出后,走行于颈椎横突的前与后结节之间(结节间沟),离开横突后,向下向外走行于前、中斜角肌之间(肌间沟),到 达肩胛舌骨肌的后面时已基本汇集成束,继续下行到达第一肋骨平面时,走行于锁骨下动脉 的外侧,并与它并行继续下行至腋窝顶,围绕腋动脉的周围,分为肌皮、桡、正中及尺神经 等分布于上肢。 (二)前斜角肌 起自颈椎3~6横突前结节,垂直向下走行,最后汇集成细腱而附着于第一肋骨面上的斜角肌结节,后者位于第一肋骨面上的锁骨下动脉沟的内侧。本肌肉的上部直接位于臂丛神经的前面,下行至第一肋骨的附着部时,它与臂丛神经之间被锁骨下动脉所隔开。锁骨下动脉则在 本肌肉止点的内侧。 (三)中斜角肌 起自颈椎2~7横突的后结节,向下走行汇集成细腱,附着于第一肋骨面上,在臂丛神经的外侧。本肌肉在上部直接位于臂丛神经的后面。 (四)锁骨下动脉 由胸腔穿出,在相当于锁骨中点处,跨过第一肋骨,并弯向腋窝顶方向走行,构成腋动脉。 锁骨下动脉在第一肋骨面上的位置恰好在锁骨的中点,而臂丛神经则紧挨在它的外侧伴行。

(五)从上述解剖看,臂丛神经阻滞的穿刺点可取以下四处: 1. 前中斜角肌之间,称“经肌间沟法臂丛阻滞”。 2. 锁骨中点偏外第一肋骨水平上,称“经锁骨上法臂丛阻滞”。 3. 腋窝顶腋动脉周围,称“经腋窝法臂丛阻滞”。 4. 锁骨下胸小肌三角区,称“经锁骨下法臂丛阻滞”(甚少采用)。 这四处的神经束比较集中,局部的解剖标志也比较清楚,根据穿刺点的不同,临床上分别予 以上述命名。 【局麻药】 见下表。可根据手术时间长短选用其一。麻药中宜常规加用肾上腺素0.1 mg 。 表臂丛神经麻醉的常用麻药 局麻药名称————————剂量(成人)——————作用维持时间(小时) 2%利多卡因————————20 ml——————————3~5 h 2%普鲁卡因————————25~30 ml————————1.5~3 h 1%利多卡因、0.15%地卡因—20~30 ml————————2.5~5 h 0.5%布比卡因——————15~20 ml————————3~6 h 【操作方法】 一、【经锁骨上法臂丛阻滞术】 (一)病人取仰卧,头转向对侧,肩下垂,患肢贴向躯体。术者面向病人。嘱咐病人一旦出 现放射异感时,立即告诉术者,但不能任意转动头部。 (二)在锁骨上缘的中点部位,认真摸清锁骨下动脉的搏动点。以此点为准,在其外测0.5 cm、上1 cm处做好标记,即为穿刺点。如果恰好有颈外静脉通过此点,将穿刺点稍向外移。(三)先作皮丘。术者左手食指按住锁骨下动脉,右手持连接1 ml 注射器的22号注射针,刺入皮丘,而后向内、下、后方向缓缓刺入1~2.5 cm(其方向相当于指向第三胸椎椎体)。针刺入过程中一旦出现异感,表示针尖已接触及臂丛神经,应稳妥地固定好针头,抽吸证实无

臂丛神经损伤评定标准

臂丛神经损伤评定标准(顾玉东) 功能评定标准既可作为术前功能评定其损伤程度,又可作为术后功能恢复的状态,由于有了统一的标准,因而能评定各种术式的疗效,各种类型损伤评定标准。束支型的功能评定标准,根据受损单根或双根神经功能状态评定,可参考相关资料 表1 臂丛神经上干功能评定标准 功能状态 运动(活动度)肌力感觉肌电图 治疗方案肩外 展 肩外 旋 肘屈曲 三角 肌冈 上 (下 )肌 肱二 头肌 肩部 臂外 侧 波幅 (mV ) NCV (健 侧%) 差(Ⅰ)<30° < 10° (不 能完 成) < 30° M0S0偶见<20 康复与修 复重建 可(Ⅱ)30° ~59° 10° ~19° (部 分完 成) 30° ~59° M1~2S1~2 单纯 相 20~49 康复与修 复重建 良(Ⅲ)60° ~89° 20° ~29° (大 部完 成) 60° ~89° M3S3 单纯 混合 相 50~80 康复与功 能训练 优(Ⅳ) ≥ 90° ≥ 30° (基 本正 常) ≥ 90° M4S4 干扰 混合 相 >80 康复与职 业训练 注:○1评价方法:在10项指标中(运动、肌力各3项,感觉、肌电图各2项),其中6项所达到的功能标准为功能状态,各标准可下移计算○2NCV(神经传导速度)

表2 臂丛神经下干功能评定标准 功能状态 运动(活动度)肌力感觉肌电图 治疗 方案屈腕 (指 ) 伸指 间 拇对 掌 屈腕 (指 )肌 骨间 肌 拇短 展肌 1~3 指 4~5 指 波幅 (mV ) NCV (健 侧%) 差 (Ⅰ)(不能完成)M0S0偶见<20 康复 与修 复重 建 可 (Ⅱ)(部分完成)M1~2S1~2 单纯 相 20~4 9 康复 与修 复重 建 良 (Ⅲ)(大部完成)M3S3 单纯 混合 相 50~8 康复 与功 能训 练 优 (Ⅳ)(基本正常)M4S4 干扰 混合 相 >80 康复 与职 业训 练 注:○1评价方法:在10项指标中(运动、肌力各3项,感觉、肌电图各2项),其中6项所达到的功能标准为功能状态,各标准可下移计算○2NCV(神经传导速度) 表3 全臂丛神经功能评定标准 功能状态上干功能 下干功能 中干功能 治疗方案背阔肌伸肘肌伸腕肌伸指肌 差(Ⅰ)差不能完成康复与修复重建 可(Ⅱ)可部分完成康复与修复重建 良(Ⅲ)良大部完成康复与功能训练 优(Ⅳ)优基本正常康复与职业训练 注:评价方法:在24项指标中(上、下干各10项,中干4项)其中15项所达到的标准为功能状态,各标准可下移计算

臂丛神经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臂丛神经损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臂丛神经损伤是周围神经损伤的一个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以肩肿带肌为主的疼痛、无力和肌萎缩。 【护理常规】 1.术前 (1)给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心理承受能力。 (2)完善各项检查。 (3)体位改变:指导患者床上翻身、坐起、起床的方法。 (4)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清洁切口处皮肤,患侧上肢及腋窝备皮,剪指(趾)甲;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4h。 (5)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手术需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入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 (1)术后体位:卧床时将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下床活动时将患肢悬吊于胸前。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至平稳,遵医嘱给予吸氧,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注意患肢手指的颜色、温度、感觉和运动情况,

检查肢体是否肿胀。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3)伤口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切口疼痛及渗血情况,可用沙袋压迫切口1~2d,保持敷料干燥,必要时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4)患肢石膏外固定后按石膏固定护理。 (5)采用膈神经移位术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需要加强呼吸道管理。臂丛神经松解减压术后患肢固定3d,神经移植术后固定3周,神经修复术后固定6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神经移位术后需行头颈胸支架,注意保持支架外固定的效果。应经常检查并嘱患者勿擅自移动或去除。 (6)心理护理: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 【健康教育】 1.休息与运动术后避免患肢碰撞或烫伤,患肢可用前臂吊带保护。 2.饮食指导初期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恢复期为高蛋白质、高热量及高营养饮食。 3.用药指导向患者解释神经功能恢复的过程,遵医嘱应用营养神经药物。 4.心理指导鼓励患者说出自己所关心的问题,解释该疾病治疗方法及预期效果。 5.康复指导指导患者坚持功能锻炼,不能因疾病恢复过程慢而丧失信心,石膏固定期内做各个手指的伸屈握拳活动,皮肤感觉减退

臂丛神经损伤后疼痛的治疗

臂丛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 臂丛神经损伤可诱发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疼痛的严重程度不为一般止痛剂所缓解。目前, 臂丛损伤后神经病理性疼痛还没有通用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镇痛药物疗效有限,外科止痛手术往往是主要手段,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基因治疗也取得了一定进展。多种疗法的联合应用有时能取得较好效果1。 一、药物治疗 2010 年 IASP 和欧洲神经病学会联盟最新版指南推荐的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一线药物包括钙离子通道调节剂(如普瑞巴林、加巴喷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和 5- 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二线药物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和曲马多。其他药物包括其他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NMDA 受体拮抗剂及局部辣椒素等2。 鞘内药物输注治疗是通过埋藏在患者体内的药物输注泵,将泵内的药物输注到患者的蛛网膜下腔,作用于脊髓或中枢相应的位点,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传递,使疼痛信号无法到达大脑皮层,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2。国内常见的鞘内泵配制的药物包括阿片类药物、局麻药、钙通道阻滞剂、α2 受体激动剂及 NMDA 受体拮抗剂等,其中吗啡的临床应用最广,亦被视为一线药物3-5。 二、手术治疗 神经外科止痛手术的历史久远,1889 年开展的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距今已有 120 多年的历史。此后陆续出现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脊髓前联合切开术、丘脑核团毁损术、扣带回切开术、额叶皮质切除术和额叶下纤维束切断术等多种术式,但由于长期疗效和并发症的问题,这些术式在国内外已少有开展6。 顾玉东曾报道7收治臂丛神经损伤2086例,其中伴有灼性神经痛者48例。在22例节后损伤中,12例神经连续性存在,斜角肌疤痕化,行臂丛神经松解减压术(包括束膜切开减压),其中6例术后灼性痛消失,2例缓解,4例无效。无效者中2例再行颈交感神经切除,术后疼痛缓解,1例再行臂丛神经根近椎孔处切断,术后疼痛消失,1例再行丘脑痛觉中枢核立体定向毁损术,术后疼痛缓解。另10例手术探查时见臂丛在不同平面断伤,行神经瘤切除后直接缝接6例,神经移植4例。术后1-30天疼痛消失者6例。30-60天疼痛消失者1例,缓解2例,无效1例者再行丘脑痛觉核立体定向毁损,术后疼痛部分缓解。26例为节前损伤,行膈神经为主的多组神经移位术。术后12例疼痛消失,5例疼痛缓解,无效9例。对无效的9例,4例再行交感神经节切除术,术后2例部分缓解,2例仍无效,以止痛剂维持艰难度日。3例再行神经根近椎孔处切断术,术后2例缓解,1例仍无效,此无效病例因患肢无任何功能并伴有严重缺血性改变,最后截肢,灼性痛才缓解。另2例再行丘脑痛觉核毁损术,术后疼痛均部分缓解。

臂丛神经损伤及临床表现

臂丛神经损伤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损伤部位损伤神经临床表现 C5~6 根部损伤肩胛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肌 皮神经,腋神经及部分桡神经 麻痹 大小菱形肌、肩胛提肌、冈上下肌、肱二头肌 喙肱肌、肱肌三角肌、肱桡肌、旋后肌及部分 肱三头肌麻痹 C5~7 根部损伤(1)麻痹神经同C5~6 (2)胸前外侧神经麻痹 (1)同C5~6肌肉麻痹范围 (2)桡侧腕长、短伸肌及胸大肌麻痹 C8~T1根部损伤(1)尺神经麻痹 (2)正中神经内侧头麻痹 (1)尺侧腕屈肌、环小指指深屈肌及尺神经支 配手内在肌麻痹 (2)掌长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屈肌、示中指 指深屈肌、拇长屈肌、旋前方肌麻痹,Horner 佂(+) C7~8、T1根部损伤(1)正中神经麻痹 (2)尺神经麻痹 (3)部分桡神经麻痹 (1)正中及尺神经支配所有肌肉麻痹 (2)指总伸肌肌、拇长伸肌、部分肘伸肌麻痹 上干损伤与不含肩胛背神经及胸长神 经麻痹的C5~6损伤相同 除前锯肌、大小菱形肌外,同C5~6根性损伤 肌肉麻痹相同 下干损伤与C8~T1根部损伤相同 (1)与C8~T1根部损伤肌肉麻痹相同 (2)Horner征(-) 外侧束损伤 (1)肌皮神经麻痹 (2)正中神经外侧头麻痹(1)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麻痹(2)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麻痹 内侧束损伤 (1)尺神经麻痹 (2)正中神经内侧头麻痹(1)尺神经支配所有肌肉麻痹 (2)除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以外正中神经支配的肌肉麻痹

后束损伤(1)腋神经麻痹 (2)桡神经麻痹 (3)胸背神经麻痹 (4)肩胛下神经麻痹 (1)三角肌、小圆肌麻痹 (2)伸肘、伸腕、伸指肌麻痹 (3)背阔肌麻痹 (4)大圆肌、肩胛下肌麻痹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 至2016年2月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5 例和对照组55例,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应用常规护理措施对对照 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知识掌握优良率比对照组高,数 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差 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治疗中具有 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臂丛神经损伤;护理 臂丛神经损伤主要由外界牵拉、撞击、挤压或切割等作用力引发的损伤,患者表现为上 肢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1]。现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 110例进行研究,探讨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护理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接收的臂丛神经损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 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55例,在观察组中,男 性30例,女性25例,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1.27±4.33)岁,33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22例左侧臂丛神经损伤,在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年龄25~48岁,平均年龄(31.46±4.27)岁,35例右侧臂丛神经损伤,20例左侧臂丛神经损伤。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 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手术准备工作、生活护理、健康宣 教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其主要内容有: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了 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安慰患者,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向患者介绍治疗的方法、目的 以及意义,消除患者对治疗的疑虑,鼓励患者树立对治疗信心。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疾病的 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当的注意的相关事项,保证患者遵照医嘱配合治疗。手术 结束后,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康复护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对应的康复计划,向患 者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并告知患者进行康复锻炼过程中应当注意的相关事项。如果患者 神经移位,则在术后14天开始康复锻炼。如果患者行神经松解术,护理人员在术后10天左 右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指导患者正确地进行肩部外展活动,随着患者身体逐渐康复,逐 渐增加训练量和训练时间。术后17天,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肘关节主动屈伸活动,之后 逐渐活动手指、手掌关节。 1.3观察指标 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掌握臂丛神经损伤相关知识的情况,按照百分制评分,优(>90分)、良(75~90分)、差(<75分)。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按照百分制评价, 满意(>90分)、一般满意(70~90分)、较差(<90分)。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 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