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含期末试题

检测内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得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C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B.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C.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2.在化学实验室内外一般不会张贴的标志是( D )

3.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B )

A.聚沙成塔B.死灰复燃C.破釜沉舟D.滴水成冰

4.下列不符合近代化学观点的是( B )

A.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会破裂

C.化学变化中原子不会破裂

D.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5.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C )

6.在化学发展史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D )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拉瓦锡D.门捷列夫

7.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就“拿磁铁来吸一下”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 )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现象D.作出结论

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继续燃烧,而在呼出的气体瓶内熄灭。由此说明( B )

A.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小

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空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C )

A.铜丝作导线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10.实验结束后,下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C )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 )

12.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 )

A.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向老师请教

13.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C )

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试管中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2

C.集气瓶可以用作反应容器

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上直接加热

14.正确量取18 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 B )

①5 mL量筒②20 mL量筒③50 mL量筒④胶头滴管

A.①④B.②④C.③④D.④

15.某人用托盘天平称量5.1 g食盐时(1 g以下用游码),称后发现砝码放在了左盘,食盐放在了右盘。所称食盐的实际质量为( D )

A.5.3 g B.5.1 g C.5.0 g D.4.9 g

16.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俯视读数为15 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5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 B )

A.大于10 mL B.小于10 mL C.等于10 mL D.无法确定

17.将“跳跳糖”放入水中,有无色气体产生。小军同学提出了以下研究气体成分的设想,其中不可能获得正确结论的是( A )

A.收集气体并观察B.咨询生产厂家工程师

C.送食品检验部门检测D.查阅“跳跳糖”成分及制作原理

18.化学上把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解释正确的是( D ) A.“新物质”就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就是与化学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新物质”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新物质”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19.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B )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20.某学生测定下列数据合理的是( C )

A.用100 mL量筒量取7.5 mL液体B.用温度计测得体温为37.52 ℃

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食盐样品的质量为15.6 g D.用烧杯量取200.0 mL盐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21.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题目后面。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__A__。(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E__。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__C__。(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F__。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__G__。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__D__。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__B__。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H__。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8 mL水,应选用__10__mL的量筒。

(2)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应在烧杯的下方垫放__石棉网__。

(3)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时,先将玻璃管的一端__用水湿润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3.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面是实验室中常见的仪器,请用所提供仪器的序号进行填空。

(1)常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__⑤__;用作反应容器且能够直接加热的是__①__;需要垫上石棉网才能加热的仪器是__②__。

(2)量取一定体积的水来配制氯化钠溶液所需的玻璃仪器有__②③⑩__。

24.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常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汽化后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物理性质是__无色或易挥发或易溶于水(写出一条即可)__;化学性质是__可燃性__;酒精的用途是__作燃料__。

(2)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__引起火灾__;

(3)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是__用湿抹布盖灭__。

25.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__弄破试管底__。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或倒置:__腐蚀橡胶帽__。

(3)倾倒细口瓶里的药液时,标签没向着手心:__腐蚀标签__。

(4)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__污染原瓶试剂__。

(5)使用量筒时,俯视读数:__使读数偏大__。

三、简答题(共10分)

26.(4分)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请用简单的方法来鉴别它们。

__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木条燃烧得更旺则该瓶盛的是氧气;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盛的是二氧化碳;木条火焰过一会熄灭则该瓶盛的是空气__。

27.(6分)观察身边一些生活现象,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1)饼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会变软:__空气中有水蒸气__。

(2)从冰箱中取出啤酒瓶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会看到啤酒瓶外壁出现“水珠”:__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__。

四、实验探究题(共25分)

28.(10分)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参与下面的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在一个门窗紧闭且刚上完课的教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与教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猜想与假设】小华认为:刚下课的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该比室外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查阅资料】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__。

29.(15分)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下列各项中,__①③⑥⑦⑨⑩__(填序号)是需要燃烧才能观察到的现象。

①自顶端起约1 cm以内的烛体是温的、柔软且易塑型;②原料是半透明、微臭、无味白色固体;③蜡烛顶端、烛心底部周围有无色液体,呈凹状;④一白色烛心贯穿中轴,并延长至蜡烛顶1 cm;⑤形状为圆柱形,顶部为圆锥形尖出;⑥烛心周围和烛焰上端呈明亮的黄色;⑦吹熄后,能看见烛心周围有白烟上升,并慢慢消失;⑧质软,可用指甲刮出痕迹;⑨若风吹至蜡烛一边,另一边凹形顶端的蜡烛将熔成液体并沿烛体落下;⑩受空气流的影响,火焰会闪动,且生出黑烟。

(2)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__浮在水面__。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__小__。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水雾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发现__澄清石灰水变浑浊__。结论:蜡烛燃烧以后的生成物有__水和二氧化碳__。

(4)如图所示,将桌面上两支燃着的且高低不同的蜡烛用一大烧杯罩住,最先熄灭的是__高的一支蜡烛__,其原因是__蜡烛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生成的二氧化碳受热,分布在烧杯的上部,且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__。

检测内容: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得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云南)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 A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C )

A.矿泉水B.纯净的空气C.氯酸钾D.澄清石灰水

3.下列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B )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空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

C .凡是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

D .蜡烛的燃烧过程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5.(,兰州)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一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 A )

A .拉瓦锡

B .道尔顿

C .门捷列夫

D .阿伏加德罗

6.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C )

A .硫粉燃烧

B .燃放烟花

C .植物光合作用

D .汽车尾气

7.(2017,模拟)下列关于氧气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C )

A .医疗上用纯氧进行急救

B .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

C .液氧可用作火箭的燃料

D .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

8.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D )

A .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 .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冒“白气”

C .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 .久置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检验集气瓶中的氧气是否收集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 ( D )

A .伸入集气瓶底部

B .伸入集气瓶中部

C .伸入集气瓶口内

D .伸到集气瓶口

10.(,怀化)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可燃物常用红磷

B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 .用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来检验氧气

D .鱼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1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 .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 .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 .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气密性

D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12.(,齐齐哈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 .空气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和烟尘

B .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C .许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D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13.下列反应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B )

A .酒精+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B .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

C .碳酸氢铵――→加热氨气+水+二氧化碳

D .乙炔+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

14.常温下,将100 mL 的空气通过足量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常温,余下气体的体积约为( A )

A .80 mL

B .60 mL

C .40 mL

D .20 mL

15.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李强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C )

A .收集到的氧气太少或纯度太低

B .铁丝生锈

C .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 .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

16.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氧气

B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17.(,安顺)化学概念间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

A .A

B .B

C .C

D .D

18.(,泰安)如图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知识网络,关于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C )

氧气――→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Ⅰ)?????S 、P 、Fe 等CO 、CH 4、C 2H 5OH 等

使其他物质缓慢氧化(Ⅱ)

?????Fe 等C 6H 12O 6等

A .S 、P 在氧气中燃烧均会产生大量白烟

B .Ⅰ、Ⅱ两类反应均体现了氧气的可燃性

C .Fe 在Ⅰ、Ⅱ两类反应中的产物不相同

D .Ⅰ类反应放出热量,Ⅱ类反应吸收热量

19.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右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B )

A .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 .用相同容积的试管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

C .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 .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20.(,南京)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B )

A .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 .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 .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 .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二、填空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3分,共33分)

21.在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字母):

A .空气

B .二氧化硫

C .红磷

D .水

E .氧气

F .氮气

G .稀有气体

(1)能支持燃烧的气体__AE __;

(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__B __;

(3)与氧气反应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__C __;

(4)属于混合物的是__A __;

(5)常温下为液态物质的是__D __;

(6)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高的是__F __;

(7)通电时,各种电光管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__G __。

2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做“木炭的燃烧”的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由上而下__缓慢__(填“缓慢”或“迅速”)伸入盛有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2)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图),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__。

(3)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__沸点__不同进行分离的。

(4)PM2.5是指大气中微粒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物质中不会形成PM2.5的是__C __。

A .焚烧秸秆

B .汽车尾气排放

C .太阳能发电

23.(4分)如图所示,将一只小白鼠放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集气瓶中并密封,发现小白鼠仍可存活一段时间,且瓶壁逐渐变模糊。回答下列问题:

(1)小白鼠能存活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瓶内有氧气,可供小白鼠呼吸__。

(2)瓶壁变模糊的原因是__小白鼠呼出的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__。

(3)烧杯中导管内液面高度的变化是__上升__。

(4)最后瓶内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氮气__。

24.(12分)请按要求书写文字表达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反应:__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化合反应)__。

(2)有三种物质生成,且其中一种是氧气的反应:__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__。

(3)产生大量白烟的反应:__磷+氧气――→点燃

五氧化二磷_(_化合反应)__。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反应:__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__。

25.暗紫色固体A 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 和C 以及D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 时分解放出D ,其中C 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 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 。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_高锰酸钾__;B__锰酸钾__;C__二氧化锰__;D__氧气__;E.__四氧化三铁__。

(2)C 是过氧化氢反应中的__催化剂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文字表达式3分,共27分)

26.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两套装置图,请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1)根据下表提供的实验数据,完成下表

__装置二__(__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__。

(3)若实验测得的结果偏小(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列举两条)__铜粉的量不足__;__未待装置完全冷却至室温就读数(其他合理答案也可)__。 27.(,怀化改编)某兴趣小组根据下列装置进行试验,请你参与并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试管__;②__长颈漏斗__。

(2)若用A 装置制取氧气,则①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有部分粉末逸散到试管口__(任答一点);若用E 装置收集气体,观察到__气泡连续均匀冒出__时才能收集。

(3)写出用B 装置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__。

(4)写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__。

(5)已知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很难溶于水,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若实验室要制取少量氢气最好选择发生装置__C __(填序号,下同)和收集装置__E __。

检测内容: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得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扬州)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B )

A.铁B.干冰C.氯化钠D.金刚石

2.(,湘西)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D )

A.离子B.原子C.分子D.元素

3.下图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D )

A.分子很小

B.分子不停地运动

C.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性质不同

D.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破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

4.(,乐山)下列现象中,能充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的是( D )

A.春天,冰雪开始融化B.气体热胀冷缩

C.真金不怕火烧D.墙内开花墙外香

5.(,攀枝花)座式酒精喷灯的火焰温度可达1000℃以上,使用时,向预热盘中注入酒精(C2H5OH)并点燃,待灯壶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时,预热盘内燃着的火焰就会将喷出的酒精蒸气点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预热过程中,分子的运动速率发生了改变

B.燃烧过程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C.盒内酒精受热汽化从喷口喷出过程中,分子的体积发生了改变

D.此过程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

6.(,怀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纯净物

B.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D.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D )

A.1 个氖原子Na B.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亚铁离子Fe3+

C.4个氢分子4H D.3个硝酸根离子3NO3-

8.(2017,模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

B.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物质不一定由分子构成

C.汤姆森发现了电子,证实原子是可分的

D.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9.(,陕西改编)正确使用和理解化学用语是重要的学科素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H2O、H2CO3中均含有氢分子

B.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C.Na+、Mg2+、Al3+原子核内质子数均为10

D.表示的粒子都是阴离子

10.根据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知识,你认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11.在各一个氧分子、过氧化氢分子、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硫分子中,含一样多的是( B )

A.氧分子B.氧原子C.氧离子D.氧元素

12.(,连云港)目前世界上最精准的钟是以锶做钟摆的钟。锶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x的值为8

B.锶属于非金属元素

C.锶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7.62 g

D.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13.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如用如图四种变化中能体现“水蒸发”的微观本质的是( B )

14.(,安徽)近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图像,模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B.团簇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C.水蒸气冷凝成水,分子间隔减小

D.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15.不同元素的原子,在①中子数;②质子数;③电子总数;④电子层数;⑤最外层电子数;⑥核电荷数中肯定不相同的是( B )

A.①②③④B.②③⑥C.②④⑥D.②⑥

16.在某粒子失去电子后的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一定带正电B.可能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不可能带负电

17.(,岳阳)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C )

A .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

B .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 .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

D .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

18.按下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

A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B .第二周期的Li 、Be 和B 均为金属元素

C .Mg 2+、H +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 .Na +和Al 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 .若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B .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C .若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则这两种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

D .若两种粒子的质子数相同,则这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

20.已知R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 与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在数值上相等。若R 2+核外有

x 个电子,则其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 C )

A .A -x +2

B .A +x +2

C .A -x -2

D .A +x -2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34分)

21.在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⑥离子这些微粒中:

(1)能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_①②⑥__。 (2)显示电中性的微粒有__①②④__。

(3)质量最小的微粒是__⑤__。 (4)一定带正电荷的微粒有__③__。

(5)一定带负电荷的微粒有__⑤__。 (6)可能带正电荷也可能带负电荷的是__⑥__。

2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N __。 (2)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O __。

(3)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__H __。 (4)氯元素:__Cl __。

(5)5个铝原子:__5Al __。 (6)3个亚铁离子:__3Fe 2+__。

23.(2017,模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牌中的金是__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风过泸州带酒香”,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诗句中的现象__分子在不停地运动__;

(3)某有机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有机物的组成肯定有__C 、H __元素。

(4)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以下图片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__CAB 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水――→通电

氢气+氧气__。

24.(,山西)学习化学使我们从五彩缤纷的宏观世界步入了充满神奇色彩的微观世界。

(1)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物质,例如铜、氧气、熟石灰、金刚石、乙醇等,他们都是由不同微粒构成的。请选择上述物质填空(每空只填一种物质):

分子构成的物质__氧气或乙醇__;原子构成的物质__铜或金刚石__。

(2)学习完“原子的构成”之后,小英幻想自己变成一个进入原子内部的微粒,写了如下短文。

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

进入镁原子,我发现①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②原子核相比较原子的体积竟然那么小。③核外的12个电子按固定轨道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动,④我试着去搬动它们,发现电子的质量与原子核的质量差不多……我走出幻境,画出了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小英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有些是错误的,指出文中有错误的一句__④(或③)__(填句子前的序号)。文中提到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易__失去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同学们已经学会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下列变化中微粒种类发生了改变的是__ad __(填字母,符合题意的选项都选)。

a .食物腐烂

b .冰雪融化

c .酒精挥发

d .红磷燃烧

(4)我们接触过很多化学变化,如“氢气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过氧化氢分解”等,这些变化的微观本质各不相同。

①写出上述三个反应中任意一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氢气+氧气――→点燃

水__。

②从上述三个反应中任选一个写出其微观本质:__氢分子分裂成氢原子,氧分子分裂成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__。

25.(,郴州)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三周期 11 Na 12 Mg 13 Al 14 Si 15 P 16 S ② 18 Ar (1)上表中①所示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

__; (2)X 3+与O 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 的元素符号是__Al __,它处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三__周期,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__氧化铝__。

26.有A 、B 、C 、D 四种元素,A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 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C 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 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__Al __、B__Cl __、C__O __、D__Na __。

(2)画出B 原子和C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原子____;

C 离子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

27.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 、B 、C 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 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 的名称是__胶头滴管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__CBA__顺序先后变成__红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在不断的运动__,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__浓氨水__具有挥发性。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__。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浓氨水滴在滤纸条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__。

28.如下图所示,在小烧杯A中装入30 mL蒸馏水,再滴入3滴酚酞,在小烧杯B中装入30 mL浓氨水。用一大烧杯把A、B两个烧杯罩在一起,过一段时间后看到的现象是__A烧杯中液体变红__,该实验说明__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__。

一些同学对上述结论有不同看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猜测:

第一种:A烧杯中的蒸馏水使酚酞试液变红;

第二种:B烧杯中的浓氨水挥发出氨气,扩散到A烧杯的溶液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①你认为__第二种__猜测正确;

②为证明这两种猜测,现设计如下的实验:(请填空)

检测内容: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得分________评价__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苏州)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确定的主题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下列做法与之相违背的是( A )

A.农作物的秸秆就地焚烧

B.社会公共场所严禁吸烟

C.积极开展绿化国土行动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2.(,广安)下列选项中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生活中采取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B.液态水转化为水蒸气,水分子体积增大

C.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 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3.(,苏州)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C )

A.铝:AL B.氯化钾:KCl2C.硫酸铜:CuSO4D.四氧化三铁:O4Fe3

4.(,山西)世界上物质多种多样,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D )

A.葡萄糖B.液氧C.氯酸钾D.一氧化碳

5.在地震的灾区饮用水被严重污染,为确保灾民的生活用水安全,急需对水进行净化处理,下列措施中,不属于净水方法的是( D )

A.吸附沉淀B.过滤C.静置沉淀D.加肥皂水

6.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D )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一种可燃性气体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

7.(,孝感)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B )

A.2O——表示两个氧元素B.2N2——表示两个氮气分子

C.Ca2+——表示钙元素显+2价D.FeSO4——表示硫酸铁

8.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D )

A.钢、氧化镁、二氧化碳B.氮气、氧气、食醋

C.干冰、水、果汁D.金刚石、冰水、矿泉水

9.(,临沂)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B.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C.氢气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它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10.(,泰安)下列关于空气和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气体有CO、CO2、SO2等

B.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C .净化水的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D .人类可用的淡水资源十分有限,所以我们应当爱护水资源

11.小洁和小星两位同学,共同做了水的电解实验,并验证了两极的气体,有下列对话,其中正确的是( B )

A .小洁说:“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负极多”

B .小星说:“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正极多”

C .小洁说:“正极产生的气体能够被点燃”

D .小星说:“负极上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3.关于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

A .N 2:表示氮气分子的个数为2

B .2Al :表示铝原子的个数为2

C .S 2-:表示一个硫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

D .M g +2

O :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

14.(,孝感)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 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 10H 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二氧化钛中Ti 的化合价为+2价

B .萘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11.9%

C .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 .萘胺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0∶9∶14

15.有①N 2O 5;②X ;③N 2O 3;④N 2;⑤NH 3五种物质,它们是按照氮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顺序排列的,则X 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 )

A .NO 2

B .NaNO 2

C .NH 4Cl

D .N 2O

16.(,安徽)硼氢化钠(NaBH 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含2个氢分子

B .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 .Na 、B 、H 的质量比为1∶1∶4

17.(,重庆)烈性炸药TNT(化学式为C 7H 5N 3O 6)广泛用于开矿、修路、兴修水利等,下列关于TNT 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 .TNT 是一种有机物

B .TNT 爆炸后会产生二氧化硫

C .TNT 由四种元素组成

D .每个TNT 分子含有21个原子

18.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中应用广泛。例如:水(H 2O)→过氧化氢(H 2O 2);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由此可推断过氧化钡的化学式为( B )

A .Ba 2O

B .BaO 2

C .Ba 2O 2

D .BaO 3

19.(,齐齐哈尔)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 C )

20.科学家研究发现,以Y 2O 3、BaCO 3和CuO 为原料经研磨烧结后可以合成一种高温超导物质,其化学式可写成Y 2Ba 4Cu 6O 13,且在合成过程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则( D )

A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2

B .此合成过程的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Y 的化合价为+3

最新人教版 初三化学上册 必背知识点

初中化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一、化学用语 1、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名称和符号 非金属: O氧 H氢 N氮 Cl氯 C碳 P磷 S硫 金属: K钾 Ca钙 Na钠 Mg镁 Al铝 Zn锌 Fe铁 Cu铜 Hg汞 Ag银 Mn锰 Ba钡原子团(根):氢氧根硝酸根碳酸根硫酸根磷酸根铵根 OH- NO3- CO32- SO4 2- PO43- NH4+ 2、化合价口诀 (1) 常见元素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五氮磷三价铝; 铜汞一二铁二三;二、四、六硫四价碳;许多元素有变价,条件不同价不同。 (2) 常见原子团(根)化学价口诀: 一价硝酸氢氧根;二价硫酸碳酸根;三价常见磷酸根;通常负价除铵根。 4、必须熟记的制取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1)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2KMnO4===K2MnO4+MnO2+O2↑ (2)实验室制取氧气二: 2H2O2 ===2H2O+O2↑ (3) 实验室制取氧气三: 2KClO3===2KCl+3O2↑ (4)实验室制法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5)实验室制取氢气: Zn+H2SO4==ZnSO4+H2↑ (6)电解水制取氢气: 2H2O===2H2↑+O2↑ (7)湿法炼铜术(铁置换出铜):Fe+CuSO4==FeSO4+Cu (8)炼铁原理: 3CO+Fe2O3===2Fe+3CO2 (9)生灰水[Ca(OH)2 ]的制取方法:CaO+H2O==Ca(OH)2 (10)生石灰(氧化钙)制取方法:CaCO3 ===CaO+CO2↑

二.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按5个一句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 2、KClO 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 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除了有颜色的固体,其他固体一般为白色。 2、黑色固体: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磺:淡黄色 4、溶液的颜色: 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如CuSO4溶液);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如FeCl2溶液);含Fe3+的溶液呈 棕黄色(如FeCl3溶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 NH3(氨气)、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空气、稀有气体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即醋);氨水;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6、有毒的:气体:CO ; 四、一些物质的特性及用途: 可燃性的气体:H2、CO、CH4 (甲烷) 都可做燃料,点燃前都要验纯,与空气混合点燃会爆炸。 还原性的物质:C、H2、CO 都可用来冶炼金属,将金属氧化物还原成金属单质。 具有氧化性的物质:O2,CO2 助燃性物质:O2 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或使燃着木条燃烧更旺。 有毒的气体: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煤气中毒就是指CO中毒。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只有CO2 最轻气体:H2也是唯一燃烧无污染的气体燃料 干冰(CO2固体):用于人工降雨,致冷剂;CO2气体:用于灭火,做温室肥料,制汽水等 盐酸(HCl):用于除铁锈,是胃酸的主要成份,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HCl气体) 石灰石(CaCO3):建筑材料,制水泥、高温煅烧制CaO; 生石灰CaO:易与水反应并放热,做食品干燥剂,可用来制取Ca(OH)2。 熟石灰Ca(OH)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与Na2CO3反应制取NaOH 五、化学与社会相关常识。 三大化石燃料:煤(固)、石油(液)、天然气(气) 六大营养物质:糖类(主要供能物质,如:米、面、蔗糖、葡萄糖等)、 油脂、蛋白质(鱼、肉、蛋、奶、豆)、维生素(蔬菜、水果)、水、无机盐 缺乏某些元素导致的疾病:缺钙:骨质疏松症(老年人)、佝偻病(儿童);缺铁: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缺维生素A:夜盲症;缺维生素C:坏血病 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区别是含碳量不同,钢含碳量低,黄铜是Cu-Zn合金 铁生锈条件:铁同时与空气(主要是O2)和水接触 防锈方法是: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并在金属表面形成保护膜(涂油漆、涂油、镀其它金属等)。可燃物燃烧条件:⑴是可燃物;⑵与空气(或O2)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 灭火的方法:⑴隔离可燃物,如建立隔离带、釜底抽薪;⑵隔绝空气(或O2),如用湿布、灯帽、土盖灭火焰,用 CO2灭火⑶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如用水灭火。 环境污染名词: 酸雨:主要由SO2、NO2造成,酸雨危害是使河流、土壤酸化,建筑物、金属被腐蚀。 臭氧层空洞:臭氧能吸收紫外线,由于臭氧被氟里昂等破坏而形成 温室效应:空气中CO2排放过多引起全球气温上升 白色污染:塑料随意丢弃,不易被降解而造成的污染。 空气质量日报:污染物主要指标是:总悬浮颗粒、SO2、氮氧化物(如NO2) 六、基本反应类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套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课题2 氧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拓展性课题最轻的气体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课题2 元素 课题3 离子 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课题2 燃料和热量 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拓展性课题石油和煤的综合利用 附Ⅰ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药品取用规则附录Ⅲ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后记 元素周期表

九年级下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质的质量分数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寄语同学们 附录Ⅰ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 附录Ⅱ部分名词中英文对照表

九年级化学教案 上册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史。

九年级上册化学试题(人教版)

2011-2012九年级化学月学情检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K—39 Ca—40 C—12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 l、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米酿成醋B.空气液化C.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 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商品。这里的“碘”、“钙”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变成离子,但离子不能变成原子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能和任何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78%,含有氧气21%,含有其他气体和杂质1% D.所有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微粒构成的 5、已知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原子核内有12个电子B.镁原子核外有12个电子 C.镁原子核内有10个质子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6、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 + CO2→Li2CO3 + X。则X的化学式为( ) A.H2 B. H2O2 C.O2 D. H2O 7、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不可能是纯净物 B. 该物质一定含氧元素和碳元素 C. 该物质一定是碳的单质 D. 该物质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8、下图是气体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9、“3H2SO4”中有“1、2、3、4”四个数字,下面叙述其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A、“1”表示硫元素的个数 B、“2”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 C、“3”表示分子个数 D、“4”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个数 10、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关系归纳错误的是() A、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 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 C、金刚石与石墨的组成元素相同,因此性质完全相同 D、物质由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构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全一册)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册 绪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目标: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 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 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 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 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等;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北京西城电教馆,17分钟),也可利用幻灯片引入新课,或由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如:化学史、元素的发现史、化学家的小故事、趣味化学、化学与生活等,由学生的发言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 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澄清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

初中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

学校 科目:化学 年级:九年级 教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人教版初三化学教案上册全套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绪言 【教学目的】 1.认识化学所研究的对象;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来判断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3.初步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总结、应用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试管,铁架台,玻璃片,研钵和杵,酒精灯,坩埚钳,镊子,石棉网,单孔橡皮塞,导管,玻璃棒,烧杯,药匙,棉手帕,火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高锰酸钾,浓硫酸,70%的酒精溶液,胆矾,水,镁带,碱式碳酸铜,澄清石灰水等。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表演魔术) 1.“顿变鲜血”(氢氧化钠溶液使无色的酚酞变成红); 2.“魔棒点灯”; 3.“烧不坏的手帕” 学生对此会感到神秘、奇怪,然后引导学生去看书上提出的几个为什么。讲述:我们会在生活中发现许多类似的问题,而这些有关物质及变化的问题在化学课里可以得到初步的解释,因为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强调:做以下实验时注意三个方面的观察: 1.变化前的物质

2.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3.变化后产生的物质。 演示实验1:水的沸腾 讲解:水变成水蒸气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2:胆矾的粉碎 边演示时边介绍仪器名称、使用方法等。 讲解:蓝色块状的胆矾研碎后变成蓝色粉末状的胆矾,也只是存在状态的不同,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 演示实验3:镁带的燃烧 讲解:镁带的颜色、状态,燃烧时发生的主要现象: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 演示实验4:加热碱式碳酸铜 讲解:碱式碳酸铜由绿色逐渐变黑,试管壁上有水珠,有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产生。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从以上可以看出,实验1、2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但没有生成其它物质。我们把这种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全册教学全套

九年级化学《绪言》教学设计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⒈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规律的科学。 ⒉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⒈激发学生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⒉启发学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过程与方法:采用探究的方法,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 教学重点:⒈知道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丰富多采的自然科学。 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实验准备:⒈点燃酒精灯的实验;⒉氨水使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变红的实验。教学用具:酒精灯、小烧杯、玻璃棒、高锰酸钾、浓硫酸; 氨水、画有酚酞试液的滤纸。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课时练习: 1、课本的第一面就是一幅彩图:一只小猫安静地坐在用火灼烧的新材料面板上,你觉得这种新材料一定具有 A、易导电 B、隔热性 C、绝缘性 D、密度小 2、下列措施与环保无关的是 A、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B、回收并集中处理废旧电池 C、有加碘盐取代传统食盐 D、实施垃圾分类袋装化 3、下列说法不符合科学道理和日常生活经验的是 A、某商品广告“本品属纯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菜刀用后要及时洗干净并擦干,可以防锈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所以水是生命之源 D、油锅起火,最便捷的方法就是用锅盖盖严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研制艾滋病疫苗的过程中,化学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B、利用化学可研制开发新能源 C、利用化学,人类可以合成许多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新物质 D、化学工业只会给人类带来益处不会有什么害处 5、以下属于化学研究内容的是 A、青蛙是否属于两栖类动物 B、电炉发热的原理 C、下一次月蚀的日期 D、寻找能治疗SARS的药物 6、“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 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用作燃料 7、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以及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8、市场上销售的香肠、盐水鸭、榨菜、豆腐干等食品常用真空包装,真空包装的目的是除去空气,使大多数微生物因缺少而受到抑制,停止繁殖。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9、据报道,国家建设部、化工部等有关部门联合对使用化学建材做出了具体规定。对建筑防水材料必须使用国家推广的新型防水材料。对建筑管材,新建多层建筑必须使用塑料排水管。屋面防水,应用新型防水材料,逐步限制使用油毡。国家推广使用塑料建材的主要目的是,限制使用油毡的主要目的是。 10、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其生态环境遭到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案全套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举例说明化学实验对探究的重要性及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认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意义,列举实验的注意事项; 3、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使用范围; 4、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概述操作要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参观化学实验室,说出实验室规则、仪器名称; 2、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并学会一些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遵守实验室规则的良好意识; 2、通过对化学家们研究过程的了解产生探究的欲望;

3、通过本节的动手实验、实践获得乐趣,真正体会严谨的科学态度、合理的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仪器的识记; 2、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教学难点】 滴管的使用。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课余时间分组参观实验室、仪器室、药品室,了解实验室实验规则、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药品的贮存 教师:准备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及多媒体课件 附:实验仪器及药品:试管、镊子、药匙、量筒、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等。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播放视频】中国科学家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新闻片段。介绍科学家取得的成功与无数的实验是分不开的,让学生知道实验的重要性。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一、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带领大家认识我们的化学实验室。 【播放视频】憨豆先生的故事。 【总结】遵守实验呈规则是成功实验的关键。 【简介】实验室规则: 1. 了解实验要求,熟悉实验步骤; 2. 规范操作,仔细观察,如实记录; 3.严禁在实验室喧哗、打闹; 4.严禁在实验室吃食物或尝药品味道; 5.废液不能倒入水池,应倒入废液缸。 【简介】常用危险化学品标志。 【注意事项】1、酒精灯失火:立即用湿布扑灭。 2、割伤:用3%的双氧水清洗,再贴上止血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问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问题答案(完整版) P7讨论:区分: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反之是二氧化碳。将澄清的石灰水通入,并晃动,若石灰水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不变就是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若火焰燃烧的更旺,则是氧气,若火焰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P10习题1、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见第2题) 2、(1)(4)(6)(7)(8)是物理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2)(3)(5)是化学变化,因为它们在变化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 3、因为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蜡烛受热熔化是物理变化。 4、(1)(2)(5)(8)是物质的物理性质;(3)(4)(6)(7)是物质的化学性质。 P1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进行观察和描述的参考资料: 点燃前:蜡烛呈圆柱状,直径约2 cm,由半透明的白色固体制成,具有轻微气味,质地较柔软,能用小刀切割,指甲也能划出刻痕。蜡烛的中心有一根烛芯,从底部一直伸延到顶部,并约有1 cm露出顶部。烛芯由多股细线拧合而成。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它不溶于水,并能浮在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小。 点燃时:当燃烧着的火柴接近烛芯时,约2 s~3 s即可点燃蜡烛。点燃的蜡烛能够持续燃烧,燃烧时没有声音,并在燃烧的过程中缓慢地变短。蜡烛火焰由于气流而闪烁摇晃,并有黑烟产生,在无空气流动的情况下,火焰可以长时间地保持轻微的闪烁。在距离蜡烛火焰约2 cm的地方,蜡烛是温热的,并很柔软,可以用手任意捏塑,其余部分的蜡烛仍然是冷的。燃烧着的蜡烛因其顶部受热熔化而形成一个凹槽,熔化后的无色液体贮于凹槽中,并浸润烛芯直至火焰的底部。如果吹动蜡烛火焰或蜡烛燃烧时受热不均匀,贮于蜡烛凹槽中的无色液体会从凹槽中沿烛体流下。在流下的过程中,无色液体遇冷变为半透明体,并逐渐凝固附着在烛体上。蜡烛火焰分为三层,最里面的火焰底部呈淡蓝色;第二层的火焰是暗淡的,这一暗淡的区域略呈圆锥形;围绕着这一区域的最外层火焰呈黄色,其火焰明亮但不耀眼。三层火焰既有明显的边缘,又有不确定的顶部。当一根火柴梗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2 s后取出时,可以看到,处在火焰最外层的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变黑最慢,说明外层火焰温度最高,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温度最低。因此,应用外层火焰进行加热。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熄灭后:熄灭蜡烛时,有一缕白烟从烛芯飘出,用燃着的火柴点燃白烟,火焰会顺着白烟将蜡烛重新点燃。 P15步骤2现象:盛有空气的集气瓶无明显变化,而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变浑浊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走进化学实验室 ?重点: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玻璃仪器的洗涤以及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 ?难点:识图写出实验仪器的名称; 识图简述某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识图判断实验操作的正误和实验目的; 分析反常实验现象的产生原因。 ?知识框架图: 实 验 室基本操作加热 仪器 酒精灯 火焰温度:外焰内焰焰芯 (填>或<) 四不原则 酒精量不超过灯内容积( ) 不能向燃着的灯内添加酒精 不能用两酒精灯互相点火 不能吹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 直接加热仪器 试管 用途: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简易气体发生器 注意: 要预热并()加热,不骤冷 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斜持、口不对人,加热固体管口要倾斜 蒸发皿(不是玻璃仪器):用于液体蒸发 烧杯垫石棉网加热,用于溶解配制溶液,作反应容器 计量 仪器 托盘天平 精确度称准到0.1ɡ 使用 称量前:调零,垫纸或放玻璃器皿(潮湿、腐蚀性药品) 称量时:称量物放左盘,砝码放左盘,加砝码要用镊子,由大 到小最后移动游码 称量后:砝码放回盒,游码归零 量筒 用途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药品 注意 不能受热,不作反应容器,不配溶液 俯视(),仰视() 使用规格适当,放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胶头滴管 用途吸取滴加少量液 使用(四不原则)不倒置,不平放,不伸入容器,不碰容器壁 实验室基本操贮存 仪器 集气瓶收集贮存(),广口瓶贮(),()瓶或滴瓶贮存液体 固定支 撑仪器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中上部,拇指不按短柄处 铁架台(含铁夹铁圈):用于固定过滤或加热装置 其它漏斗、玻璃棒、胶塞、导管、水槽、试管刷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章小结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举例说明。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祝福您及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阖家欢乐!祝福同学们快乐成长,能够取得好成绩,为祖国奉献力量 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例如: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是物理变化;木柴燃烧、铁的生锈是化学变化。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铜绿生成。 (3)纸张燃烧。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4)瓷碗破碎。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瓷碗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5)铁生锈。 答:是化学变化,因为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6)石蜡熔化。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石蜡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7)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呼吸,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 答:是物理变化,因为水的本质没有改变,无新物质生成。 (8)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全集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在新的《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以中考为导向,以学生发展为本,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过程。提炼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帮助学生发展各方面素质的同时,使自身的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打好基础,力争在明年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学生分析 我校九年级有50名学生,据杨老师说其中女生学习较好,我要尽快熟悉学生,了解他们在八年级学习成绩,提前做好优等生提升和差生的促进工作。九年级刚开设的新课程,与生活的联系较多,学生学习的热情较高,教师应正确引导,以期在中考中取得好的成绩。教师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三、教材分析 本教材体系的第一个特点是分散难点,梯度合理,又突出重点。以学生生活中须臾离不开的水、空气、溶液,以及碳等引入,学习元素和化合物知识,同时有计划地穿插安排部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定律。这样使教材内容的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化学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分散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减轻学习时的困难。为了有利于教师安排教学和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每章教材的篇幅力求短小,重点较突出。第二个特点,突出了以实验为基础的,以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每一块中都有有许多学生实验和实验探究,同时又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四、目标任务 1、理论知识联系生产实际、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实际,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会初步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使学生学习一些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常见地元素和化合物的基础知识,掌握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基本技能,并了解化学在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会冶铁、炼钢。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红约1S后取出。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见书本P15)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量液体体积--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读数只能精确到0.1毫升。 (三)称量物质的质量--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游码先归O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内(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用湿抹布扑盖。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离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九年级化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基础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是化学变化,无是物理变化 3.蜡烛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4.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产物的检验方法: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5.蜡烛燃烧后的白烟是蜡烛受热气化后的蜡烛蒸气。 6.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7.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有:烧杯、烧瓶、锥形瓶(加热时,需加石棉网) 8.绝对不能加热的仪器有:量筒、集气瓶、漏斗 9.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0.托盘天平: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中称量。 11.左右盘放对的时候: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若左右盘放颠倒了:药品的质量=砝码读数-游码读数 12.玻璃棒的用途:溶解搅拌加速溶解、过滤引流、蒸发时搅拌防止液体飞溅 13.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无说明时液体1-2m,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14.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1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 16.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项目。 17.存在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引起、臭氧空洞:氟利昂排放引起、酸雨:由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引起。 18.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略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19.降温后,氧气可以变为淡蓝色的液体,甚至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20.氮气做冷冻剂、保护气、超导材料虽然不包含化学变化,但利用了它们的化学性质(稳定性)。 21.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稀硫酸沾到衣服或皮肤上也要处理,否则稀硫酸的水分蒸发,会变成浓硫酸;如果不慎将碱液滴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然后再涂上硼酸溶液。 2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原理:4P+5O22P2O5 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②放热; 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 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