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杭州话与普通话对照表

常用杭州话与普通话对照表
常用杭州话与普通话对照表

常用杭州话与普通话对照表

早上、早半日——上午

日里——白天

日中——中午

晚快边儿——傍晚

夜里头、晚上头——夜晚

头毛——刚才

葛毛——现在

上毛、上毛子——前回

旧年子——去年

辰光、时光——时候

豁闪——闪电

落雨——下雨

落雪——下雪

雪烊得来——雪化了

男人家——男人

女人家——女人

小伢儿——小孩子

男伢儿——男孩子

女伢儿——女孩子

阿爸——父亲

姆妈——母亲

爹爹——祖父

奶奶——祖母

阿哥——兄

阿弟——弟

阿姐——姐

阿妹——妹

伯伯——伯父

大姆妈——伯母

小伯伯——叔父

婶娘——叔母

娘舅——舅父

舅姆——舅母

老公——丈夫

老婆——妻子

丈人——岳父

丈姆娘——岳母

郎中——多指中医师

烧饭师父、厨房师父——厨师、厨子贼骨头——贼

跷拐儿——瘸子

喉咙——嗓子、喉

面孔——脸

额角头——额鼻头——鼻子

眼乌珠——眼珠

头颈——脖子

手膀——胳膊

大脚膀——大腿

脚踝头——膝盖骨及其周围

赤膊——光膀子

菜蔬——指下饭的菜

菜馒头——菜包子

肉馒头——肉包子

烧酒——白酒

老酒——黄酒

温吞水——温水

六谷——玉米

黄豆——大豆

番茄——西红柿

洋番薯——马铃薯、土豆

沙核桃儿——山核桃

雄鸡——公鸡

婆鸡——母鸡

麻巧儿——麻雀

曲蟮——蚯蚓

胡蜂——马蜂

犭活狲——猴子

弄堂——胡同

窗门——窗户

茅坑——厕所

天井——院子

扶梯——楼梯

抽斗——抽屉

戏文——戏剧

造话——假话

高头——上头

下底——下头

好看——美

难看——丑

土奉(音近"风")——骨亢骨葬

薄(如:粥太薄)——稀

厚(如:粥太厚)——稠

壮(指动物)——肥

长(人长)——高

狭——窄

阔——宽

尽该、蛮蛮、木佬佬——很

蹩脚、起泡、推板——差

不乖——顽皮

吃力——累

发靥——可笑、好笑

难为情——害臊

滥滥湿——很湿

冰冰氵婴——很凉

墨墨黑——漆黑

慢慢交——慢慢地

好好交——好好地

糊达达、糊里达喇——粘粘糊糊

讨老婆——娶媳妇

嫁老公——出嫁

生病得来——病了

肚皮层(音同查)——泻肚子

发寒热——发虐疾

看医生、看毛病——看病

捞痒——搔痒

做事体——干活儿

吃酒——喝酒

吃烟——抽烟

吃茶——喝茶

洗浴、氵大浴——洗澡

倒霉——丢脸

寻事儿——找岔

闹架儿——吵架

拎起来——提起来

目困觉——睡觉

歇力——休息

耍子——玩儿

晓得——知道

有数——懂了

记牢——记住

粘牢——粘住

特为——故意

打呃得——打嗝

吃不落——不能胜任

摆、安、搁——放

用场——用处

跌了得来——遗失了

寻着得来——找到了

啥时光——什么时候

啥地方——什么地方

啥花头——什么花样,什么东西

做啥——做什么

晏歇会——等会儿见

一毛、两毛——一次、两次一道——一块儿

一床被——一条被

一部车——一辆车

一桄鱼——一条鱼

打一记——打一下

一滴滴——一点儿

一息息——一会儿

杀瘟猪一敲竹杠

吃盾白儿——受人驳诘毒头——指脾气古怪的人瘟孙——指无用的人

寿头——称不合时宜的人枣儿瓜——喻不知好歹的人

别苗头——与人竞争,比高低

上轧头——喻遇棘手事,两面受挤

大青娘——少女的一种旧称

空老老——无事找事干,无话找话说

起搁头——作梗,或寻衅

藤头——喻人固执己见,不可说服

勒格——形容善于挑剔的人,难与相处

半吊子——对某事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头大心慌——指人自以为了不起

碰鼻头——指做事碰壁或寻人未遇

桂花师傅——指初出茅庐、没有本事的师傅

汪颡——用以称蛮不讲理、态度凶恶的人

牵头皮——因某人或某事受牵连,被人背后议论门分账——原指应得之分,后引申为指应做之事敲瓦片儿——指大家聚集吃饭,大家分摊出钱碰头磕脑——做事不顺当,挫折多

三不知头——忽然之间,出其不意

挖脚底板一说别人以前不光彩的事

吃空心汤糊——比喻向别人许了愿而不能兑现钉头碰铁头——比喻硬碰硬,互不相让为好跌一跤——意谓出于好的愿望办了某事,不仅不被理解,反遭

人怨

回汤豆腐干——指人被辞退而复人

吃隔夜螺蛳——喻人说话哼嗦,纠缠不清

蚂蚁扛鲞头——比喻人多活少,许多人聚在一起做少量的工作

歪了头由自己话——意谓听不进意见,自以为是

老头儿——泛指老年男人;妻子对别人称自己的丈夫(限于中老年人) 木榔豆腐——从前指包头鱼头烧豆腐,现成为骂人很笨的意思

老倌——用于指人,如:葛个老倌,那个老倌,即这个人,那个人

吃相——谓态度,如"吃相难看",即态度不好

牵煞煞——谓忸妮作态,取悦于人(多指女性)

接口令——指回答别人说话的本领,如说:某人接口令好,即称赞该人答人之言敏捷而且得当

友情提示:本资料代表个人观点,如有帮助请下载,谢谢您的浏览!

实用上海话900句

上海话900句-实用口语 第一单元迎送问候 1. 见面致礼 1.张先生,侬早! Zang5xi3sang1, nong23 zao34! 张先生,您早! 2.是小林啊,侬好! Ssi23 xiao3lin5a1, nong23 hao34! 是小林啊,您好! 3.长远勿见,我老想念侬个! Ssang2yuoe5vak3ji1, ngu23 lao23 xiang3ni5nong3aak1! 好久不见,我常念着您呢! 4.我也常常想来望望侬。 Ngu23 aa23 ssang2ssang4 xiang34 le23 mang2mang5nong1. 我也常想来看您。 5.我今朝碰到侬交关开心。 Ngu23 jin5zao1 bbang2dao5nong1 jiao5gue1 ke5xin1. 我今天碰上你很高兴。 6.侬搿抢身体好口伐? Nong23 ggak1qiang3 sen5ti1 hao3va4 你近来身体好吗? 7.身体蛮好。 Seng5ti1 me5hao1. 身体挺好的。 8.侬最近忙口伐? Nong23 zoe3jjin4 mang2va4 你最近忙不忙? 9.还好,勿大忙。侬呢? Ee2hao4, vak1da3 mang23. nong2nak4 还可以,不太忙。你呢? 10.搿抢里我老忙个! Ggak1qiang2li3 ngu23 lao23 mang2aak4! 这一阵我很忙! 1. 迎接客人 11.王阿姨,是我来了。 Wwang2a5yyi1, ssi23 ngu23 le2lak4. 王阿姨,是你来啦 12.请进,请进来! Qin34 jin34, qin34 jin3le4! 请进,请进来! 13.来,来,坐啊,请坐。

普通话与方言词语对照表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内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范,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b、有一窝鸡都让狐的吃了。 c、有一窝鸡都让狐子给吃了。(选对a* b c方) a、灯丝儿又断了。 b、灯丝的又断了。 c、灯丝子又断的。(选对a* b c方) a、门上有一个眼儿。 b、门上有一个眼眼。(选对a* b方) a、把瓶子上的盖儿拧开。 b、把瓶瓶上的盖盖拧开。(选对a* b方) a、我捉住它的小腿,把它带回去。 b、我捉住它的小腿子,把它带回去。(选对a* b方) a、我就这样度过了童年。 b、我就这样子度过了童年。(选对a* b方) 二、这普通话中,指示代词“这”用来指代人和事物,表示“近指”,与“那”(远指)相对。在一些方言里常常没有“这”。 a、这支笔是谁的? b、支笔是谁的?(选对a* b方) a、这朵花真好看。 b、朵花真好看。(选对a* b方) a、这本书是我的。 b、本书是我的。(选对a* b方) 三、数量 福建等一些方言的称数法与普通话说法不大一样,有的方言区的人说普通话往往在数量上加以替代或省略。 a、他今年二十一岁。 b、他今年二一岁。(选对a* b方) a、我有一百一十八块钱。 b、我有百一八块钱。(选对a* b方) a、这大米有一千三百公斤 b、这大米有千三公斤。(选对a* b方) a、这座山有一千九百五十米高。 b、这座山有千九五米高。 c、这座山有一千九五为高。(选对a* b c方) a、距离考试还有一个多月。 b、距离考试还有月把天/月把日。(选对a* b方) a、我们写作业用了一个多月。 b、我们写作业用了一点半钟。 c、我们写作业用了点半钟。(选对a* b c方) a、他审阅了二百一十三个方案。 b、他审阅了二百十三个方案。(选对a* b方) 四、二与两 在普通话里,“两”一般只作基数词,“二”除了作基数词,还可以作序数词,但在一般量词如“层”的前面,“二”只能作序数词,“二层楼”是第二层楼的意思。“二”与“两”都作基数词的时候,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根据普通话的习惯,用法也有许多不同。一些方言的习惯说法也与普通话不一样。 a、二比二(竞赛比分)。 b、两比两。(选对a* b方) a、二比五。 b、两比五。(选对a* b方)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普通话与方言常见语法差异对照表 说明 1、本材料供普通话水平测试第三项——选择、判断测试使用。 2、容大致按词法和句法分类排列,词法在前,句法在后。量词、名词搭配表请参看另外一个文件。 3、本材料各语法类别下所列若干组句子,仅为举例性质,远非普通话与方言语法差异的全部,而且同一格式的句子(或词语)尽量不多举,测试命题时可按同格式替换、类推。 4、所列句子采用单一的选择题型,答案一般是普通话说法(题号右边标注*)放在前边,方言说法(题号后标“方”的)放在后边,命题时排列顺序应随机变动。 5、a≠b*,表示当a b两句表达的意思不同时,两句都是普通话的说法。a=b方,表示a b两句表达的意思相同时,b句是方言说法。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相对前两者而言,普通话与方言在语法上的差别显得小得多,不过,决不能因此而忽视语法上的差别。事实上,语法上的差别虽然小些,某些突出的现象却非格外留心不可。例如有些方言区的人学说普通话很容易就会说出“你走先”“我有看”“你讲少两句”一类的句子来。这些句子格式都不合乎普通话语法规,直接影响表达效果。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上海话词汇1

第二篇:上海话基本词汇和句法:q版 注:本篇所收的主要是些常用词汇,所收吴语词汇主要是和普通话不同和读音相差较大者,和普通话相同且读音相近者,不重点收录。词性分类不十分严格。 本篇注音方式中: 入声用下一音节首字母双写表示(凡是双写字母,就是表示前一音节是入声——短音),若下一音节是零声母则用qq表示,在音节尾用q表示; 凡下个音节是m,c,d,h,j,l,q,r,s,t,x,w,y,z,用n表示鼻尾化音;凡下个音节是n,b,p,g,k,f,v者,用m表示鼻化音,在音节尾用n表示; 阴仄声用主韵后一字母上加“^”表示;凡属阳上、阳去声的字,同样在主韵后一字母上加“^”;单独的q作用相当分音符号,用于零声母前。 本篇所注的读音与实际上海话一致,没有“x”等拼音方式。 第一节:名词 天文: 太阳:thayan。月亮:yullian。{星星:scinscin。} 流星:lioescin。云:yun。雾:wh?。 {雨:y?。} {细雨:毛毛雨momoy?。} 阵雨:阵头雨zendoey?。 连绵雨:长脚雨sanciyy?。晴天:jinthi、好天h?thi。雨天:落雨天loyy?thi。 {雪:sciq。} 露水:lw?s?。霜:san。 {冰:pin。} {风:fon。} {雷:le。} {闪电:霍险hossci。} {彩虹:tcêrhon。} {亮光:光线kwansc?。} 地理: 地方:场化zanha?{地方d?fam}。潮水:zos?。 山:se。 池塘:水塘s?dan。河:河(浜)whu(pam)。 {湖:湖whu。} 江:kan。 海洋:hêyan。 泥土:烂(糊)泥lê(whu)gni。{土地:thw?d?。} 土堆:土墩墩thw?tenten。 尘土:灰尘hwezen。泡沫:ph?meq。末子:粒屑lissciq。 石头:zaddoe。 沙:黄沙whansau。 碴:tzau。(玻璃碴) 胡同:弄堂l?ndan。马路:ma?lw?。 外地:ngad?。本地:pênd?。渡口:摆渡口padw?khoê。 城里:城里向zenl?scian。乡下:乡下头scianrhoddoe。 时间: 时候:辰光zemkwan。日子:日脚gnicciaq。近一阵:近枪靶dj?nchiampa?。这一阵:搿一枪geqqicchiam(或写作“搿一腔”反观“一阵”的字面解释和“一枪”相合)。一会儿:一歇歇isscissciq。年:gni。月份:号头rhodoe。 季度:c?dw?。星期:礼拜l?pa。{日:日gniq,天:thi。} 小时:钟头tzondoe。分钟:fentzon。秒:mi?。 今年:cimgni。{当年:tamgni。} 来年:开年khegni。 {明年:mimgni。} 上年:旧年djioêgni。 {去年:ch?gni。} {前年:jigni。} {后年:rhoegni。} 今天:今朝cintzo。当天:当日tamgniq。明天:明朝mintzo。 昨天:昨日zoggniq。 前天:前日jigniq。 后天:后日rhoegni。 白天:日里(向)gnill?(sciam)、白天batthi。 夜间:夜到(头)yat?(doe)、{夜里(向)yal?(sciam)。(“夜”可读作阴仄调“ia”,下同。)} 上午:上半天zampe?(或pit)thi、{上半日zampe?(或pig)gniq。}

上海话学习3(2011整理版)

普通话和吴语读音对照表 1, 本篇中“”用在古“日”母的文读上,读音和“”一致。 2, 本篇中凡“”类,主要是古“澄、床(崇)、从、神(船)”母字,浙北方言及旧上海话中相当“[dz]”,苏南方言及现上海话中相当“[z]”。(“澄、床、神”母,古为塞擦音,普通话中部分归入塞音声母(sh),相反部分古塞音声母“禅”母归入塞擦音声母(ch)。) 3,本篇尖团音是分开的,即“”声母的启齿呼、撮口呼(以i ,u(ü)为介音者和韵母者),实际读音相当“”。 4,本篇标为“”声母者,是古“匣[?n ]”的齐、嘬部分,吴语原来读为“[j ?n ]”声母;现受普通话影响向“[?]”发展。(字母“j ”在德语中读为“[j]”)但是有部分字读音相对固定,所以人标为“”声母,如“现”等。 5,本篇标为“”声母的齐、嘬(以i ,u(ü)为介音者和韵母者)部分,因苏南方言“[dz]、[z]”不分,故原上海话读音相当“[zi]→[?i]”;现受普通话和浙北方言影响向“[d ? ]”发展。 6,上海话中“”韵可以相互转读,本篇按照苏州话分开。 7,上海话中“”韵部分字,可以相互转读。本文中按照普通话归属于“(iong)和(un)”分开。 8,上海话“”行声母本来不分“开口呼”和“合口呼”(“双、桑”同音);受普通话影响,“合口呼”以一种文读形式出现(“双”读为),这有利于减少同音字。 9,另外,(e,eu)韵对应普通话(an)韵的字(古“寒、山”韵),在浙北方言中分属于(aign,eugn)韵;(-y)韵对应普通话(u,ui)韵的字(部分(-i)韵,古“鱼”韵,都是翘舌音声母),在苏南方言中属于(-uy)韵。 10,本篇中阳平声、阳仄声未区分开,可以根据普通话的声调分开。 11,吴语比较符合古汉语声韵结构,故而生辟字基本可以根据《说文解字》和《切韵》拼出读法。 12,为便于在电脑中检索,本文不用“(ü)”的注音方式。(u)相当于普通话(ü)。 A (a-):阿:。 啊:。 (a/):嗄(里):。 啊:。 (a\/):啊:。 (a\):啊:。 (ai-):哀:。 哎:。 唉:。 埃:。 挨:。 (ai/):挨(捱)~ 辰光;~打。 癌:。 皑:。 (ai\/):矮:。 蔼:。 霭:。 (ai\):艾:。 唉:。 爱:。 暧:。 叆:。 隘:。 碍:。 (an-):安:。 鞍:。 氨:。 鹌:。 庵:。 谙:。 (an\/):俺(阿拉: )。 铵:。 (an\):按:。 案:。 胺:。 岸:。 暗:。 黯:。 (ang-):肮:。 (ang/):昂:。 (ang\):盎:。 (ao-):凹:。 熬:。 (ao/):熬:。 敖:。 遨:。 嗷:。 螯:。 鳌:。 翱:。 鏖:。 (ao\/):袄:。 拗:。 媪:。 (ao\):傲:。 奥:。 澳:。 懊:。 拗:。 B (ba-):捌:。 八:。 叭:。 朳:。 巴:白读;文读。 吧:。 芭:白读;文读芭(蕾)。

上海话日常词汇

上海话日常词汇

第一节:虚词 的tiq、地d?:个req(“个”本字,音变)。得、了:勒leq,例:跑得飞快——跑勒飞快。 掉、了:脱theq,例:扔掉——落脱。地:较ci?,例:慢慢地——慢慢较。 吗(疑问):口伐va(“口伐”合体),本字为“否”。 吗(嘛)(非疑问):嚜(也作:末)meq,例:这事嘛——箇桩事体嚜。 了(表将来):仔tz?,例:春天了再来——开春仔再来。 了(表现在):哉tze,例:春天了——开春哉 第二节:数量词 约二十:毛廿moniê。 近一百:靠一百kh?’iqpaq。 一千上下:千把tsipa?。 正三十:满三十me?seseq。(“十”表示数字位次时,且其后没零数时,清化。)一万左右:一万横里iqvêrwanl?。 一下(子):一记(头)iqc?(doe)。擦一遍:揩一浦kha’iqphw?。 走一次:跑一埭b?’iqda。 第三节:介连词 把:拿nhe,挪nau。被(给):拨peq。向:朝dzo。替:th?。 比:p?。 从:dzon。 到:t?。 在:(白读)垃laq或者:垃拉laqla(根据《上海语言发展史》钱乃荣)。 如果:要是i?z?。因为:in’wê。 所以:sw?’?。为了:为仔wêtz?。 那么:格嚜keqmeq或:要嚜i?meq。和:跟ken、帮pan、交ko、搨thaq、搭仔taqtz?。 第四节:代词: 你:侬non。 他(她、它):伊yi。 我:ngw?或阿拉aqlaq。 (第二人称复数是“侬拉”合音,第三人称单数是宁波话“其,或:渠dji”声变。)你们:亻那na。

他们:伊拉yila。 阿拉:阿拉aqlaq或我伲ngw?’ni。 你的:侬个nonreq。 他的:伊个yireq。 我的:我个ngw?req。 你们的:亻那个nareq。 他们的:伊拉个yilaqreq。 阿拉的:阿拉个aqlaqreq。 (“个req”是本字,可以理解为是“的”的白读音。) 大家:daka。 别人:人家gnin’ka。 自己:自家dz?ka。 一个人:一家头iqkadoe。 两家头lian’kadoe。 别的:别个biqreq。 这个:箇个geqreq(geq可以理解为是“这”的白读音,本字是“个(箇)”。req相当普通话“的”和“地”,是“个(個)”音变。此二字本是同源,为避免混淆用分别异体表达),或:迪个diqreq,(迪,100年前是舒声“第”,有说是“是”的古音)或:该个kereq。 那个:哎个ereq(e可以理解为是“那”的白读音,传统,写作“哀”。)咿个?req。 这些:这点geqt?或:迪眼diqngê。 那些:哎点et?。 注:以下“嗒”正字是:提土旁右边加“耷”(土耷)。 这边:箇面(嗒)geqm?(taq)。 那面:哎面(嗒)em?(taq),咿面?m?。这儿:箇嗒geqtaq。 那儿:哎嗒etaq。 这会儿:箇歇歇geqxiqxiq。 这时候:箇辰光geqdzen’kwan。 那会儿:哎个辰光ereqdzen’kwan。谁:啥人sagnin。 什么:啥物事sameqdz?。 哪个:嚡里个ral?req。(ra可以理解为是“那”的白读音,注音“嚡”,拼音输入法hai。) 哪里:嚡里ral?。 哪儿:嚡里搭ral?taq。

上海方言

上海方言 门槛精 MONKEY,英语“猴子”加上汉语词根“精”,猴子精,引申为聪明的、精明的,构成典型的洋泾浜英语。其构词法得基本规则,就是英语读音的中文译名,再加上一个汉语词根。其它与此均可依次类推。 赤佬 CHEAT,欺骗,和中文“佬”的混生词语,一个鲁迅时代最流行的洋泾浜俚语。 小(老)开 小(老)KITE,大小“骗子”之意,以后引申为对有钱人的泛称。 戆大 GANDER,傻瓜,呆鹅,糊涂虫,引申为受骗者,现被北方人读作“港都”。 混枪势 “混CHANCE”,CHANCE,机会,混枪势就是混机会,也引申为浑水摸鱼,等等。 发嗲 “发DEAR”,DEAR,亲爱的,可爱的,引申为娇柔的,撒娇的,媚态万千的。

轧朋友 "GET朋友",GET,搞,得到。搞女人,结交异性。“轧”是一个普遍运用的动词,可以进行各种自由组合,如“轧闹猛”(凑热闹)。拉三 LASSIE,少女,情侣,引申为妓女、卖淫者或生活不检点的青年女子。慕客 MUG,流氓,引申为嫖客。 大班 大BANKER,大银行家,引申为大老板、富豪。 退灶私 "退JUICE",JUICE为油水和钱财,“退JUICE”的本义,是流氓退还敲诈得来的油水与钱财,后引申为丢脸、失面子。 克拉 COLOUR,色彩,引申为时髦的、衣着光鲜的,现仅由于形容上海老小资――“老克拉”(又记为“老克腊”) 接(划)领子 "接LEADS",LEADS,LEAD的复数形式,意为提示,暗示,线索。接LEAD,即得到暗示或暗示(“划”为上海方言,意为给出、抛出)。着台型 (衣)着DASHING,DASHING本义指穿着打扮很漂亮,后引申为出风头、自我表现,自我炫耀等。 落佻

茂名白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茂名白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茂名是广东省辖下的一个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下辖2个市辖区(茂南区、电白区)、代管3个县级市(高州市、信宜市、化州市茂名市的方言主要有白话、客家话、雷话(又称黎话)、海话,还有少数地方说“旧时正”话(当地谑称“狗屎正”)、思贺话和容县话。白话是粤方言的次方言,是茂名市分布最广、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分布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白话可在全市范围内通行。本文主要分析茂名白话与普通话的区别。 与广州话相似,茂名白话中保留许多着古音,例如「我」和「饿」两字有舌根鼻音声母 ng-。词汇方面,没有普通话所具有的卷舌音、儿化、轻声等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茂名白话中以“儿”为尾的词汇基本都是称谓词,且大都表示细小、可爱之类的动物、人、地方或物品,比如,牛儿(小牛)、狗儿(狗崽),仔儿(小男孩)、女儿(小女孩)、侬儿(小孩)褂儿(背心)、瓯儿(小饭碗)等;也有不表示细小而表示年长的称呼,如,老儿(汉子)、公儿(老头儿)、妈儿(老太太)等。 普通话多是双音节词,而茂名白话多用单音节词。如:尾(尾巴)、耳(耳朵)、蚁(蚂蚁)、蔗(甘蔗)等。与广州话相似,茂名白话中有些词语的语素位置与普通话词语的语素位置正好相反,如菜干(干菜)、鸡乸(母鸡)等。普通话中表示否定的“不”、“没”,而茂名白话用“máo”。如máo去(不去),máo 有(没有)。茂名白话中不用“很”来表示程度,而用“好”。茂名白话的某些量词搭配与普通话也不尽相同,如:一条(把)钥匙、一间(所)学校、一(只)人。茂名白话有用“个”代替“的”形成“的”字结构短语现象,比如,“冇文化个(没文化的)”、“我个(我的)”、“我地个(我们的)”等。茂名白话中动词可以重叠,也可以在动词间加“阿”音,如睇睇、睇阿睇(看一看)。茂名白话中也有状语后置的现象,如:我走正(我先走)、你食正(你先吃)、我多过你(我比你多);而在比较句中,通常是状语前置,如搭车快过行路(搭车比走路快)、佢高过你(他比你高)。双宾语的词序往往相反,如畀钱你(给你钱)。

上海话与普通话对照表

上海话与普通话对照表! zz 2008-11-16 11:19 | ( 分类 : 默认分类 ) 上海方言 ---------- 发音 --------- 意思 人称 吾 WU 我 阿拉 ALA 我们 侬 NONG 你 那 NA 你们 伊 YI 他 一拉 YILA 他们 拧 NING 人 撒拧 SANIN G 谁 呀 YA 爸爸 娘 NIAN G 妈妈 泥子 NIZI 儿子 女恩 NVEN 女儿 代词 个饿 GEE 这个 艾饿 AIE 那个 啊里只 ALIZE 哪个 啊里的 ALIDE 哪里 时间 捏里 NIELI 白天 呀到 YADAO 晚上 今朝 JINZAO 今天(明天就不用翻译了 吧) 辰光 SENGGUA NG 时间 日常用语 哪能 NANENG 想怎么样 侬想哪能 你想怎么样(打架前的起手技能 ~~ ) 晓得 XIAODE 知道 拧得 NINGDE 认识 做撒 ZUSA 干什么

错气CUQI 讨厌 泥心NIXIN 恶心 哦错OCUO 脏 清爽QINGSANG 干净 ** CENA **# ¥% (请尽量少用)老卵LOLV 牛,很牛

结棍 JIEGUN 厉害 困高 KUNGAO 睡觉 刚 GANG 讲、说 表 VIAO 不要 伐 FE 不(在句末出现为语气词 “吗”) 伐来塞 FELAISAI 不行 躺伐老 TANGFELAO 受不了 十三点 SESANDI 脑子有问题的人 饿 E 的(在句末出现为语气 词) 马相 MAXIANGHA O 外表 嗲 DIA 怎么翻译呢?就是形容 “好、棒 ” 要是 YAOSHI 如果 么 ME 没 小** BIYANG 很没腔调的小子(贬 义) 老** LAOBIYANG 很有腔调的老男人(褒 义) 闹 NAO 语气词无意义 叉头 CATOU 出租车 眼乌子 。。。 眼睛 噶三胡 GASANHU 聊天 了 LE 在 拉刚 LAGANG 瞎说 哈七吧得 HAQIBADE 胡说八道 西 XI 死 赤老 CHILAO 鬼 句 JU 同上 铃子 LINGZI 暗示(名词) 花铃子 HUALINGZI 暗示(动词) 接铃子 JIELINGZI 明白对方暗示的意思 拎不清 LINGBUQIN G 不识抬举 捣糨糊 JIANGHU 。。。这个有难度,就是不好好做事,瞎 搞。 哈来来 HALAILAI 做事情不计后果(捣糨糊是 ER ,哈来来是 EST ) 王撕王 WANGSIWA NG 不要命了 搓 CU 嘲笑 搓女拧 CUNVNING 追女孩子 -- │ 搓进 CUOJIN 追到手 │-- (3 连 招) 弄特 NONGTE 干掉 ------ │ 吃桑活 QIOSANGH UO 被别人揍了(连招的 后果)

上海话常用语

上海话部分常用习惯用语 常用习惯用语 拼死吃河豚。phinsyr chiq wuden. (河豚虽美味却有毒,比喻做事不顾性命。) 过二勿过三。kurgnir veq kurse. (事不过三之义。) 猢狲出把戏。hueqsen tseq parxir. (比喻当众出丑。) 烂糊三鲜汤。ler'u sesi than. (“烂糊”音同“烂屙”,比喻不负责任,搞得一塌糊涂。) 烂熟菠萝蜜。lerzoq pulumiq. (比喻滚瓜烂熟。) 回汤豆腐干。wethan doervurkeu. (旧上海有一种专门卖豆腐干,茶叶蛋的小贩。如果当天没卖完,他们就把豆腐干取出晾干,第二天接着卖。于是用“回汤豆腐干”比喻重操旧业。) 送佛送到西天。sornveq sorntor sithi. (好事做到底。) 三礼拜六点钟。se lirpar loq tirtzon. (“醋”字拆开为“廿一日酉”,廿一日即三个礼拜,酉时即六点钟。“三礼拜六点钟”比喻吃醋。) 猪头肉,三勿精。tzydoegnioq, se veqtzin. (比喻一无所长的人。) 三六九,捞现钞。seloqcioer, lhoyirtso. (上海有俗语“大吵三六九,小吵天天有”,“吵”字和“钞”谐音,于是引申到股票买卖中。) 挑绷绷,会落雨。thiopanpan, werloqyur. (大人嘲笑小孩喜怒无常时的话。挑绷绷是一种绳子游戏,母亲和小孩之间常玩,小孩输了动辄大哭,就是“落雨”。) 三钿勿值两钿。sedir veqdzaq liarndir. (是骂人贱,不值钱的话。) 吃素碰着月大。chiqsur barn dzaq ngeqdur. (谓倒霉。不情愿吃素,偏偏遇上大月,斋日长。) 马屁拍勒马脚上。maurphir pharleq maurciaq larn. (拍马屁不得其法,效果适得其反。) 霉头触到哈尔滨。medoe tsoqtor ha'erlpin. (哈尔滨离上海极远,比喻倒霉之极。) 闷声勿响大发财。mhernsen veqxiarn dar faqdze. (沉默是金。) 万宝全书缺只角。verpordzisyr chiuqtzaqkoq. (比喻那些什么都似乎懂一点,但真的讨论起来就不知所谓的人。) 饭店门口摆粥摊。vertir menkhoe partzoqthe. (比喻多此一举。) 勿是垃圾勿成堆。veqzyr laxi veqdzen te. (比喻物以类聚。)

粤语普通话对照大全

乜(mie)什麽(你讲乜啊?) 嘅(ge)的(喱个系我嘅女朋友。) 嬲(niao)生气(我好嬲你!) 系(xi)是(你真系个好人嘞!) 咁(han)如此,这样(咁都得?) 哋(die)相当馀国语中的“们”字用法(佢哋仲系唔系人嚟嘎?)唔(wu)不是(佢哋仲系唔系人嚟嘎?) 睇(di)看(今晚我哋睇电视罗!) 啲(di)的,那些(喱啲系乜嚟嘎?) 冧(lin)陶醉(我好冧啊!) 冇(mao)没有(我冇钱啦!) 惗(nie)想(惗紧乜嘢啊?——再想什麽?) 嘎(ga)语气助词(如系唔系嘎?) 咩(mie)什麽(你讲咩啊?) 嗻(zhe)语气助词(系咁嗻) 嗟(jue)语气助词 嚟(li)来(过嚟啦!) 叻(li)很棒(你好叻啊!) 喱(li)那(喱啲系乜嚟嘎?) 咪(mi)不要(咪搞我!) 梗(geng)当然(梗系啦!) 喺(bei)在(你喺边喥啊?) 抦(bing)殴打(信唔信我柄你啊?) 啵(bo)语气助词(系啵!) 俾(bi)给(快啲俾钱!) 嘈(cao)吵(你哋唔好咁嘈啦!) 噏(xi)唠叨(你唔好再噏我啦!) 掟(ding)扔(垃圾唔好乱掟啊!) 嘞(le)语气助词(你真系个好人嘞!) 靓(liang)漂亮或表示幼稚(你好靓女啊!) 囖(lo)语气助词(就系囖) 揾(wen)找(搵到工啦?) 嗮[嘥] 浪费(真系嗮气嘞……) 攞或摞(luo)拿(攞钱去边啊?) 咦[噫] (yi)语气助词(咦?你系边个?) 咗(zuo)了(你食咗饭未啊?) 喔(wo)语气助词(系喔。) 疴(ke)拉(尿)(我去咗疴尿啊!) 拗(ao)矛盾(你哋喺喥拗紧乜啊?) 乸(na)雌性(乜佢咁乸性嘎?) 撩(liao)挑(你唔好撩起我把火啊!) 拎(lin)拿(拎部电脑去整先。) 啖(dan)量词,相当於“口”(饮啖水先!) 憇(qi)哄(憇细路仔咩?)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 汉语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的差别,总的来说语音方面表现最突出,因此,在进行普通话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首先抓住方言区语音上的难点是完全正确的。其次是词汇,这一部分要比语音上的差别小一些。 这里说的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实际上主要是指在测试中表现出来的地方普通话(指处于方言向普通话过渡中的一种“中介状态”)和标准普通话之间的差别。同是差异和问题,在语音和语法上的表现又有不同。语音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上,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差别和问题,主要是带着不同口音的地方腔。而语法差异则不同,有时不同方言区之间会相互渗透一些方言的句式或表达习惯,几个不同方言区可能在在同样的语法问题,所以我们在做语法差异对比时,不以地区分类,而是按不同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类。 方言中有一些句式,似乎和普通话一样,比如广西方言说“我不比他好”,意思是“我没有他好”。孤立地看,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因为普通话中也有这样的句式。但是普通话中“我不比他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我没有他好”,二是“我和他一样”。广西话“我不比他好”只能表达前一层意思,如果要表达的是后一层意思,这种说法就错了。所以对于这一类句式,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判断出正误来。 一、词尾 普通话和各方言都有一些词尾,最常见的如“子、儿、头”等,但这些词尾用在什么词语里,普通话和方言不所不同。最常见的是“子”尾,但普通话说“虾”,不带“子”,江苏很多地方都说“虾子”。与此相反,普通话中的“袜子”,在吴方言大都说“袜”或“洋袜”。普通话的“鼻子”,吴方言说成“鼻头”。江淮方言中名词的“子”尾特别多,儿化普遍比普通话少,甚至完全没有儿化。普通话中的“明年、麦穗儿、豆角儿、鸡、蝴蝶、脸盆、嘴唇、脚底板儿、肚脐眼儿、裤头儿、面条儿”等,在江淮方言中说成“明年子、麦穗子、豆角子、鸡子、蝴蝶子、脸盆子、嘴唇子、脚底板子、肚脐眼子、裤头子、面条子”。“裤子”“帽子”,山西某些地区说成“帽的”“裤的”或“帽儿”“裤儿”,“狐狸”说成“狐的”“狐子”。山西方言还往往把儿化词语的“儿”尾去掉,前边的词语重叠。各方言区还有一些普通话中没有的词尾,如吴方言普遍有“厨房间、厕所间、客堂间”的说法,普通话都不带“间”字。南昌话中重叠副词的词尾“子”,相当于北京话的“儿”。总体上说,方言中的词尾比普通话用得多些。我们说普通话时,要多加注意,去掉这些词尾,或改用普通话的词尾。 a、腿变粗了。 b、腿子变粗了。 (选对a* b方) a、我买了一顶帽子、一条裤子。 b、我买了一顶帽的、一条裤的。 c、我买了一顶帽儿、一条裤儿。 (选对a* b c方) a、有一窝鸡都让狐狸吃了。

上海话日常用语800句

1.张先生,侬早! Zang5xi3sang1, nong23 zao34! 张先生,您早! 2.是小林啊,侬好! Ssi23 xiao3lin5a1, nong23 hao34! 是小林啊,您好! 3.长远勿见,我老想念侬个! Ssang2yuoe5vak3ji1, ngu23 lao23 xiang3ni5nong3aak1! 好久不见,我常念着您呢! 4.我也常常想来望望侬。 Ngu23 aa23 ssang2ssang4 xiang34 le23 mang2mang5nong1.我也常想来看您。 5.我今朝碰到侬交关开心。 Ngu23 jin5zao1 bbang2dao5nong1 jiao5gue1 ke5xin1. 我今天碰上你很高兴。 6.侬搿抢身体好口伐? Nong23 ggak1qiang3 sen5ti1 hao3va4 你近来身体好吗?7.身体蛮好。 Seng5ti1 me5hao1.

身体挺好的。 8.侬最近忙口伐? Nong23 zoe3jjin4 mang2va4 你最近忙不忙? 9.还好,勿大忙。侬呢? Ee2hao4, vak1da3 mang23. nong2nak4 还可以,不太忙。你呢?10.搿抢里我老忙个! Ggak1qiang2li3 ngu23 lao23 mang2aak4! 这一阵我很忙! 迎接客人 11.王阿姨,是我来了。 Wwang2a5yyi1, ssi23 ngu23 le2lak4. 王阿姨,是你来啦12.请进,请进来! Qin34 jin34, qin34 jin3le4! 请进,请进来! 13.来,来,坐啊,请坐。 Le23, le23, ssu2a4, qin34 ssu23. 来啊,请坐。 14.呒没啥好招待个。 M2mak4 sa34 hao34 zao5dde3aak1.

普通话与白话对照表

、 普通话与白话对照表 2009-05-11 10:34 俾多的啦,咁少既?多给点吧,怎么这么少哇?等埋佢地,行慢的啦。等等他们,慢点走吧。 你出去先,我要锁门你先出去,我要锁门 佢借两本杂志我。他借给我两本杂志。 讲少的啦,讲多错多。少说点吧,说得多错得多。 你打个电话俾小华啦。你给小华打个电话吧。 你写封信俾佢啦。你给他写封信吧。 的字我唔睇得清楚。那些字我看不清楚。 嘈得滞,我唔训得着。太吵了,我睡不着。 我地唔比得过佢地我们比不过他们。 呢的系乜野黎架?这是什么? 你到早我十五分钟。你比我早来十五分钟。 呢的系玻璃黎架。这是玻璃。 个公仔系陶瓷黎架。这娃娃是陶瓷的。 佢畀本公仔书我细路。他给我弟弟一本小人书。 我有参加比赛啊。我参加了比赛。 湿水棉胎-冇得弹帽子破了边-顶好 开片(打群架,动刀动武。)擦鞋(拍马屁) 一身蚁(一身麻烦)一镬泡(比喻一团糟糕) 一镬熟(比喻全部遭殃)一担担(半斤八两,彼此彼此) 舂瘟鸡(比喻乱闯乱撞的人)手瓜硬(比喻权力大) 执死鸡(拣到便宜)跌眼镜(估计错误,走了眼) 大出血(大降价,血本无归)摸门钉(吃闭门羹) 踢晒脚(非常忙碌)食死猫(背黑窝) 抛浪头(吹嘘自己或吓唬人以显示自己威风,出风头) 扯猫尾(演双簧,串通自来)痴孖筋(神经质) 鬼打鬼(自己人打自己人,贬义)炮仗颈(火爆脾气) 笃背脊(背后说人坏话,告发别人)放飞机(故意失约) 一仆一碌(跌跌撞撞)三口六面(当着别人) 三姑六婆(好馆闲事的女人)七国咁乱(乱成一团糟) 好人好姐(好端端的人)话头醒尾(领悟力强,一说就明白)有纹有路(有条不紊)生安白造(捏造,无中生有) 死蛇烂鳝(一动不动,比喻懒惰)把心唔定(下不定决心) 定过抬油(镇定得很)游离浪荡(无所事事,到处游荡) 水静河飞(静悄悄,幽静)衰到贴地(倒霉透了,坏透了) 鬼五马六(狡猾古怪)身水身汗(满身是汗) 古灵精怪(稀奇古怪)偷呃拐骗(招摇撞骗)

上海方言日常用语

上海方言日常用语 一、注意。 1、上海方言基本上不翘舌。 2、上海方言里有一些轻声发音。划下划线的为轻声。 3、上海方言有些无法用文字表达清楚,尽量看有音标的拼音。 二、日常用语。 普通话上海话音译上海话拼音 早上好糟桑耗 zāo sāng háo(轻声)中午好棕桑耗 zōng sáng háo(轻声)再见哉卫 zēi wei(轻声)你好侬耗 nóng háo 今天今糟 jīn zao(轻声)昨天足踢;索捏 sú tī;súo nie(轻声)明天明糟 míng zao(轻声) 我吴 wú 你侬 nóng 他;她;它移 yí 我们阿拉ā lā 你们拿 ná 他们;她们;它们移拉 yí lā 大家打嘎 dǎ gà 人宁 níng

宾馆宾gü bīn gü(轻声)超市操司 cāo si(轻声)出租车擦租粗;擦头〈俚〉 ca zū cu ; cā tou 公交车公交粗 gōng jiao cu 地铁地贴 dǐ tie 地铁站地贴贼 di tie zéi 火车沪粗 hū cu 飞机 fī机 fī ji 电梯地踢 dǐ tī 吃切 qie 吃饭切飞 qie fei 早饭糟飞 cāo fei 中饭棕飞 zōng fei 晚饭呀飞 yá fei 饭店飞低 féi di 早上糟桑 zāo sāng 上午桑憋捏 sáng bie nie 下午午憋捏 wú bie nie 晚上呀刀 ya dāo 谢谢你霞霞侬 xiá xiá nóng 不用谢伐用霞 fa yōng xiá对不起嘚伐起 dēi fa qi

姐姐加加 jiā jiā 妈妈妈妈 mā ma 爸爸爸爸 bā ba 哥哥姑姑 gū gu 爷爷牙牙 yā ya 猴子;调皮小孩〈俚〉哇孙 wā sun 猴子欧字ó zī 舒服萨伊 sā yì 空调控掉 kōng diao 牙刷嗯啊萨 ng á(连读) sa 洗头打斗 dá dou 洗澡打呦 dá yao 下雨咯鱼 lo yú 打雷当雷 dāng léi 台风嘚奉 déi fèng 上海桑嘿 sǎng hēi 北京伯京 bo jìng 天津踢津 tī jin 中国棕国 zōng guo 三、景点。 普通话上海话音译上海话拼音 东方明珠冬方明子 dōng fáng mǐng zī

上海话对照表

. ---------意思上海方言----------发音 人称我WU吾我们阿拉ALA 你NONG侬你们NA那 他YI伊 他们YILA一拉 NING人拧 撒拧谁SANING 爸爸呀YA NIANG娘妈妈儿子NIZI泥子 女恩女儿NVEN 代词这个GEE个饿 艾饿那个AIE 哪个啊里只ALIZE ALIDE啊里的哪里 时间 NIELI白天捏里呀到YADAO晚上今天(明天就不用翻译了吧)JINZAO今朝辰光时间SENGGUANG 日常用语 想怎么样NANENG哪能 你想怎么样(打架前的起手技能侬想哪能~~) 知道晓得XIAODE 认识NINGDE拧得做撒ZUSA干什么 讨厌CUQI错气 恶心NIXIN泥心 脏哦错OCUO 清爽干净QINGSANG CENA%**(请尽量少用)¥**#老卵牛,很牛LOLV 厉害结棍JIEGUN 困高睡觉KUNGAO .' . 讲、说GANG刚 不要VIAO表

吗”)不(在句末出现为语气词“FE伐不行FELAISAI伐来塞 受不了TANGFELAO躺伐老 脑子有问题的人SESANDI十三点 的(在句末出现为语气词)饿E 外表MAXIANGHAO马相 怎么翻译呢?就是形容“好、棒”DIA嗲 YAOSHI如果要是 没么ME 小**BIYANG很没腔调的小子(贬义)很有腔调的老男人(褒义)**老LAOBIYANG 语气词无意义闹NAO 出租车叉头CATOU 眼睛。。。眼乌子 聊天噶三胡GASANHU 在LE了 瞎说拉刚LAGANG哈七吧得HAQIBADE胡说八道 死西XI 鬼赤老CHILAO 同上句JU 铃子LINGZI暗示(名词) 暗示(动词)HUALINGZI花铃子 接铃子JIELINGZI明白对方暗示的意思 LINGBUQING不识抬举拎不清 JIANGHU捣糨糊。。。这个有难度,就是不好好做事,瞎搞。做事情不计后果(捣糨糊是ER,哈来来是HALAILAI EST )哈来来王撕王WANGSIWANG不要命了 CU嘲笑搓 追女孩子--│CUNVNING搓女拧 3│--(连招)追到手CUOJIN搓进 │弄特NONGTE干掉------吃桑活QIOSANGHUO被别人揍了(连招的后果)工作,做事情(名词)桑活SANGHUO拍马屁PMP MPMP猛拍马屁 拼命拍马屁PMPMP 杠头就是冲头,出头鸟GANGDOU 自己去做冲头顶杠头DINGGANGDOU SEYI色一舒服、爽 ---心里挖色心情郁闷 .' . 天气闷热潮湿天气厚司--- 号头--月 刚总滑子--锅 找死寻西- 讨打吃生活- 1 VOL

普通话与方言的区别

以北方方言做为基础以北京音为标准音以现代汉语白话文为语言规范而成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方言就是各个地方的地方语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地域分支。它不是同普通话并列的独立语言,而是同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语言低级形式。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是,汉语还存在比较严重的方言分歧,给人民交往带来不便,因此需要一种通行全国的共同语言,这就是普通话。 ”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方言,是某一地区的人们的语言,具有地域性是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我国人口较多,比较复杂,所以讲不通的方言分区处理分析。按照现代通俗的分发,现代汉语方言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官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方言起源于部落语和部族语,是汉语的地方变体。方言的形成是不发达地域之间缺少沟通的结果。现在,越是不发达的地区,方言的种类往往越多。世界大约有3500种语言,非洲就有1140种。 方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情结。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方言能继续发挥增进乡情、亲情的作用,在艺术领域,又继续发挥繁荣民俗文化的作用。方言具有相当的使用价值。 但普通话毕竟是在方言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要高于方言。普通话的音素更为齐全,且用四声调配,节奏感、音乐性强,普通话的词汇和习语空前丰富,更富于表达功能。如果用普通话和方言分别唱歌,或朗诵散文、诗歌,或宣读****声明,感染力与效果就明显有别。 普通话和方言的区别 你在说普通话的时候也会这样说吗? 括号外是方言说法,括号内为普通话说法。 1.给本书我。(给我一本书) 我给一个苹果他。(我给他一个苹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