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
烟草白粉病

草白粉病俗称“上灰”、“下霜”、“上硝”。该病多为害成熟老叶,由下向上发展。叶片发病,初为近圆形的黄褐色小斑,后斑上现白色粉状小点,使病斑呈毯状,斑块扩大,白粉布满整个叶片,病叶先褪绿变褐,后枯死。严重时为害嫩茎,病茎上也布满白粉。病叶烘烤后薄如纸,色暗锈褐色,丧失经济价值。中国各烟区均有发生,其中以华南、西南和华中烟区最为普遍,危害也较重。除为害烟草外,还可为害葫芦科、菊科等植物。

目录

1病害症状

2病原特征

3传播途径

4发病条件

5防治方法

1病害症状

发病部位以叶片为主,病斑多从下向上扩展。主要发生在大田期。

幼苗受害后,叶上长满白粉,叶色变黄,逐渐干枯死亡。

大田期成株发病,通常在比较老熟的叶片上先发生,从叶脚开始由下而上逐渐蔓延,很快遍及全株,被害的叶表面出现近圆形的病斑,然后整个叶呈灰色,着生一层白色物。严重时也危害嫩茎,后期病部组织变黄变褐而枯死。[1]

2病原特征

病原为烟草白粉病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属。

烟草白粉病

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生。

烟草白粉病由半知菌亚门的烟草粉孢菌(Oidium tabaci Thǘm)侵染所引起。其有性态则归入子囊菌亚门的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acearum DC.),但有性态很少发现。病菌菌丝具分隔,无色。无性态的分生孢子梗与菌丝垂直,丝状,较短,无分枝,大小约80~120×12~14微米,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串生,由上而下顺次成熟,无色,单胞,圆筒形,大小为30~32×13~15微米(图2)。病菌生长适温22℃~2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3℃~25℃,最适相对湿度60%~80%。在相对湿度20%以下仍有少数孢子可以萌发,但在相对湿度100%或水滴中却极少能萌发。病菌属专性外寄生菌,全部菌丝体长在寄主表面,以吸胞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养分。病菌存在生理分化现象,有许多不同致病型的生理小种,它们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差异很大。病菌寄主范围广,除烟草外,还能侵染葫芦科、菊科等100多种植物。

3传播途径

病菌在病残体、茄科寄主或再生烟上越冬,借风、雨进行传播。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6~26~C、相对湿度为60~75%。施氮肥过多、烟株生长茂密、出间通风透光不良时,下部叶片易发病。该菌喜中温中湿的环境条件,反而高温高湿时,则不利于孢子的萌发和侵入。[1]

4发病条件

主要是高温、高湿、遮荫,通风不良条件下易发病。

5防治方法

应采取以抗病品种为中心,加强栽培防病,辅以药剂防止的综合措施。具体应抓好下述环节:

烟草白粉病

(1)选用抗病品种

烤烟有DC202、F110、F111、F223;晒烟有“廉江”、“唐蓬”、“金英”、广红13号;白肋烟有G.S、白肋21;香料烟有伯克44;雪茄包皮烟有“TV”等,可因地制宜选用。

(2)摘除染病脚叶

白粉病的发生自烟株下部较成熟的叶片开始,自下而上蔓延,烟农为了减少损失,往往将下部侵染白粉病的未成熟叶提前采烤,大大减少了田间传染病源,对降低病情上升率有很好

抑制作用。在烘烤过程中,吊黄后直接进入干筋期温度,避免了定色期棕色反应。勿在低洼地、连作地种烟;整治排灌系统,实行高畦深沟栽培,雨后及时排除积水;配方施肥(N:P:K=1:2:3或1:2:2),适时喷施叶面营养剂。

(3)药剂防治

20%粉锈宁可湿粉1000~1500倍液,70%托布津+75%百菌清可湿粉(1:1)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粉600倍液,40%三唑酮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50%三唑酮硫磺悬浮剂800~10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双可湿粉800~1000倍液,在植株封行时开始,连喷2~3次,隔7~10天一次,交替施用,喷匀喷足。

(4)绑杆上炕前喷施甲基托布津

白粉病分生孢子发芽最高温度为32 ℃,烘烤时变黄温度未超过32 ℃时,病害可继续发展,往往1 级病叶(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 %以下) 进入烤房后,病斑仍继续扩大,甚至布满全叶。绑杆上炕前对病叶喷施甲基托布津,能有效抑制病斑的扩展蔓延。

(5) 烟田积水

往往造成田间湿度大,利于病害流行,应采取高起垄栽培,经常保持水沟通畅,及时排除

田间积水。

(6)及时采烤脚叶

改善田间光照、通风条件,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蔓延。

(7)作好定期定点观察

掌握病情发生动态,搞好预测预报,及时指导防治。

常用药剂三唑酮、硫菌灵、苯菌灵、多菌灵、甲霜灵·硫磺、多抗霉素、百菌清、灭病威

白粉病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当植物进入生长季节的巅峰之际,白粉病也在绿植叶面全面现身,侵袭人们心爱的花草树木,轻则使植物叶片泛灰,重则皱缩变黑,花芽焦脱,让管理者束手无策,心焦扫兴。 白粉病因为会在很多种植物上发生,所以对植物们来说,也是一个首先要防治的病症,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白粉病是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并且最容易染上、分布植物种类最为广泛的一种病症,所以它对植物的危害也是巨大的,不但会影响到植物的观赏效果,还会造成植物的植株枯死等。对白粉病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非药物防治和药物防治两种方式,药物预防防治为主。 白粉病分布及危害 白粉病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病害,常见于各个地区。杨、柳、核、栋、采、核桃、抱恫、桑、朴、核、椿、橡胶、苹果、梨、桃、玫瑰、丁香等许多树种的苗木和大树都可受到白粉病涅染,但白粉病大多侵害阔叶树种。一般对苗木影响很大,有些白粉病发生严重时也可引起苗本叶片早镕、枯焦,甚至全株枯死,或严重影响生长。白粉病近年来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由麦类白粉菌引起。常见的白粉病有:草坪白粉病、大叶黄杨白粉病、紫薇白粉病、月季白粉病,菊花白粉病、草莓白粉病,葡萄白粉病,桃树白粉病等。 白粉病症状 各种白粉病在症状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病害主要发生在叶上,有时也危害嫩枝和幼茎。先是在叶面或叶背形成灰白色粉末状圆形斑点(是病菌的分生抱子和菌丝),斑点逐渐扩大有时可延及全叶。生长季节后期,在粉斑上开始形成黄色小粒点(即病菌的闭雍壳),小粒点由黄而黑,被害叶片通常会出现枯死斑。严重时叶片卷曲、干枯。 白粉病无公害防治 1.预防和对抗白粉病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具有抵抗力的植物品种,尤其是那些容易招惹白粉病的植物,在种植之前,最好先研究清楚是否是抗白粉病的品种。 2.要避免过度施肥,因为肥料促生软茎,有利于白粉病的发展。 3.荫闭的地点都比较潮湿,病菌容易繁殖,因此不要在那里种植容易染白粉病的植物。 4.彻底清扫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

白粉病简介

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特别是在今年的南方地区,白粉病的暴发让许多农民朋友和农资经销商头疼.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暴发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大棚温室种植环境下,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当前,国内在白粉病上登记的单剂有粉锈宁、醚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26个品种,复配品种有109个。这些药剂的不断推出至少说明了两点:(1)白粉病防治史是一个药剂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历史,抗性发展快使许多优秀的杀菌剂丧失应用价值。(2)说明这许多药剂都有各自局限性,没有哪一个是为广大经销商和农民朋友所普遍接受和在各种作物上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硫磺、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无机硫和其它广谱杀菌剂为代表,对白粉病用量大,防效基本在60%左右;该类药剂对白粉病几乎无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发病前保护,同时硫制剂对许多蔬菜瓜果敏感不能使用。 第二阶段:以三唑酮(粉锈宁)、腈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为代表的三唑系列杀菌剂,比第一代杀菌剂对白粉病的活性有较大提高。但该类化合物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对该类药剂有交互抗性。同时该类化合物对植物有刺激性,用量稍大就会抑制植物生长,降低产量。该类药剂防效基本在70-80%,效果一般。 第三阶段:以进口醚菌酯为代表的新化合物种类,作用机理独特,作用位点较多,对白粉病专治性较高、效果可达到90%以上;不过由于国内近几年来长期连续使用,已产生明显抗药性,效果有所下降,同时进口药剂成本太高。对中国农民来说难以接受。 我公司经过全面深入地市场调查研究,引进华中农业大学的最新专利成果,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白粉病防治剂乙嘧酚磺酸酯与晴菌唑完美组合,成功地解决了白粉病抗性问题.经过长期大量地多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为目前最优秀的白粉病专业防治剂.效果超过了目前常用的乙嘧酚.醚菌酯等国内及进口产品. 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主要特点: (1) 属于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被植物根、茎、叶迅速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运转到各个部位,故耐雨水冲刷。施药后持效期长,具有用量少、高效、低毒、对白粉病有特效等优点,因此取代了乙嘧酚和二甲嘧酚等农药(2)高效全新化合物组合、全新作用机理、保护内吸治疗铲除、专治白粉病,推荐剂量下防效达到98%以上。 (3)对作物高度安全,能促进作物生长,不存在其他产品引起的抑制生长发育、叶片果实畸形、结实率下降、药害等各种安全问题。本品对娇嫩的草莓依然安全。 (4)经济投入产出比高,进口产品质量,低于进口的价格. 药效优良 经二年五地山东、江西、湖南、北京、浙江试验,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处理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效果显著,在病害发生初期喷施,每隔7天一次,连喷2-3次,可有效控制黄瓜白粉病的发生,对黄瓜生长安全,从2008年开始,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在上海、浙江、海南、云南、广东、东北等地,在各种作物及花卉上进行了示范推广,结果表明,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对于防治蔬菜、水果和花卉白粉病都取得了非常优异的防治效果。 在武汉,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用于防治黄瓜白粉病,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6%和98.12%。在浙江等地,80%

白粉病冶疗

白粉病冶疗: 1中草药黄柏、苦参、花椒、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和蒲公英中加水至将其淹没,沸煮15~50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将药渣淹没,沸煮15~50分钟。如此反复三次后将所获药液混匀、冷却,冷藏于2~4℃备用。填补了现有技术的空白。适用范围广,不仅对花卉、树木、水果、蔬菜,而且对小麦、油菜等均有特效。由于其系用无毒的中草药制成,故无毒、副作用,对人畜无害,是一种纯净的绿色药品,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供治疗植物白粉病用。 2植物得了白粉病用奥力克—速净比较有效。主治靶斑病、白粉病、炭疽病、叶斑病等;5 0倍以上使用无药害,有杀菌、复壮的作用;无抗药性,能连续使用,累积效果显著。(1)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2)预防:A、轻微发病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5天用药1次;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喷施,7天用药一次。[1] B、病情严重时,使用《奥力克—速净》按300倍液稀释喷施,或3亿CFU/克哈茨木霉菌叶部型300倍液稀释,3天用药1次,连用2~3次,之后采取预防方案用药。 3月季白粉病治疗用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1比1500倍液体喷洒(夏天早上喷;冬天中午喷),每周3次。连用3周(雨天不能喷)。月季白粉病白粉病月季种常见病害能危害蔷薇属多种植物该病发生引起病叶卷曲、枯焦嫩梢枯死花能开放或花姿整影响植株生长和观赏价值白粉病危害月季叶片、嫩梢、花蕾及花梗等部位嫩叶感病叶片皱缩、卷曲呈畸形有时变成紫红色老叶感病叶面出现近圆形水渍状褪绿黄斑与健康组织无明显界限叶背病斑处有白色状物严重受害时叶片枯萎脱落嫩梢及花梗受害部位略膨大其顶部向地面弯曲花蕾受侵染能开放或花姿畸形受害部位表面布满白色粉层白粉病典型特征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蔷薇单丝壳菌菌丝体寄主表面发育吸器伸入植物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分生孢子梗短直立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孢子无色卵圆形或桶形5至10串生主要菌丝感病植株休眠芽内越冬次年春天芽展开便布满白粉些分生孢子被风传播幼嫩组织上适宜环境条件下萌发并通过角质层和表皮细胞壁进入表皮细胞进行危害白粉病般温暖、干燥或潮湿环境易发病降雨则利于病害发生施氮肥过多土壤缺少钙或钾肥时易发该病植株过密通风透光良发病严重温度变化剧烈花盆土壤过干等使寄主细胞膨压降低都减弱植物抗病能力而有利于病害发生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植株本身抗御了自界栽培技术杂菌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②.药剂防治:白粉病月季常见病所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消毒工作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至4度石硫合剂消灭芽鳞内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防治效粉锈宁残效期达20至25天喷药受

烤烟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烤烟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核桃乡农业服务中心文坤猫场镇农业服务中心xx 烤烟从种到收都有病虫为害,在 栽培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防治。一、烤烟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烤烟病害有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病害、以及根结线虫病害。在我省主要有黑颈病、赤星病、炭疽病、白粉病、青枯病、普通花叶病、黄瓜花叶病和根结线虫病等。 1、黑颈病: 又叫“瘟鬼”、“地下症” 为害症状: 病毒侵染根或茎基部,逐渐向上蔓延,叶片变黄萎蔫,根部腐烂,植株枯死。叶片感病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斑块,扩大后,有轮纹。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Nc 82、K326 等。 (2)实行轮作,注意起垄、XX、排水。 (3)药剂防治: 用70%敌克松每亩350克兑干土15-20公斤拌匀后施于窝底、或用700 倍液每株浇灌150-200 克施后盖土。也可用40%乙磷铝每亩1-1.5 公斤或50%瑞毒素每亩100-150 克浇灌。 2、烟草炭疽病: 此病主要在烤烟各生育期均有发生,以苗期为害最重。 为害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烟株叶片,也可为害茎、叶柄、果实和种子。发病初期叶出现绿色水渍状小斑,扩大成圆斑,中间稍凹下,边缘稍隆起呈褐色,茎成网状纵条纹,叶柄基部呈黑褐色。 防治方法: (1)进行种子消毒: 用0.1%硝酸银、1%硫酸铜或20% xx 浸种10 分钟后洗净催芽。 (2)选用无病种子,加强苗床管理,稀育苗、早间苗、育壮苗。 (3)药剂防治: 发病前用1:1:100-200的波尔多液或50%克菌丹500 倍液进行防治,每亩用稀释液60-75 公斤,每7-10天喷一次。 3、烟草赤星病: 又称“红斑”、“大炮斑”。 为害症状: 受害烟株出现黄褐色圆形斑点,后变褐色,病斑上有同心轮纹,边缘有黄色晕圈。在叶片中脉,花梗和梗果上出现深褐或黑色斑点。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单育2 号,革新3 号等。 (2)培育壮苗、合理稀植、增施磷肥、活施氮肥、适时采收。 (3)药剂防治: 喷50%退菌特500 倍液或50%敌菌灵500 倍液,50%纹枯利500 倍液。喷药时间,在发病初期开始第一次,以后每隔10-15天喷一次,共喷2-3 次。 4、烟草白粉病:

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

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综合防治 一、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征 1.烟草黑胫病在苗期发生较少,主要危害大田成株,苗期发病首先在烟茎基部发生黑斑,或从子叶发病蔓延至茎,当苗床温度高时,黑斑很快向上扩展,并布满白霉,迅速传染附近的烟苗,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大田成株期的根、茎、叶均可发病,但以茎基部受害最重,其发病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1)“穿大褂”茎基部受害后,很快影响水分的运输。外部病斑有时长达30~70cm,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夏季大雨后遇高温烈日,全株叶片突然凋萎,然后枯死,这就是烟农称的“穿大褂”。 (2)“黑胫”指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侵染,导致根部出现黑色坏死。茎基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斑。黑胫出现不久,地上部分就会萎黄枯死,烟农把这种症状称为“黑根”或“黑秆疯”。 (3)“黑膏药”烟根发病后变黑,在多雨潮湿时,中下部叶片产生暗绿色或褐色的大圆斑,病斑初期无明显的边缘,水渍状,以后迅速扩大,中央呈褐色,隐约有轮纹,形

如膏药状,群众称这为“黑膏药”。 (4)“腰漏”由叶部发病后经主脉到叶基,再蔓延到茎部,造成茎的中部腐烂,呈“腰漏”状。不论是茎或叶发病,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表面都会产生一层白色菌丝体。在此茎斑上的叶片枯死,在干燥时,叶斑扩展较慢,常成孔洞。 (5)“蝶片状”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呈黑褐色,干缩成蝶片状,蝶片之间生有棉絮状菌丝体。 2.烟草赤星病俗称“红斑”,属衰老期病害。主要在大田生长后期发病,烟株染病后,下部叶片先发生深褐色小圆点,病斑扩大后仍保持近似圆形,受害组织开始变褐。病斑上的死组织具有同心轮纹,病斑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病斑中心长出有褐色或深褐色霉状物。 3.烟草白粉病俗称“上灰”、“上硝”、“冬瓜灰”。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的表面。幼苗受害后叶上长满白粉,叶色变黄,逐渐干枯死亡。大田成株发病,通常在比较老熟的叶片上先发生,从脚叶开始,由下而上逐渐蔓延,很快遍及全株,被害表面出现近似圆形的病斑,然后整个叶呈灰白色,着生一层白粉状物,故称“白粉病”。 4.烟草蛙眼病俗称“白斑”、“鱼眼睛”,又称“蛇眼病”。主要发生在大田成株的叶片上,下部叶片发生较多。病斑圆形较小,直径多在10mm以下,褐色或灰白色,中央为白色,

小麦抗白粉病育种

小麦抗白粉病育种(breeding wheat for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2006-12-20 (来源:浙江农网) 以抗白粉病为主要目标的小麦品种改良工作。小麦白粉病过去是一种次要病害,只在气候温和、潮湿多雨的地区,由于半矮秆品种的推广,种植密度增大和水肥条件提高,特别是氮肥施用量的增大,使小麦植株分蘖增多,生长茂密,造成田间郁蔽,故而白粉病的危害日趋严重,在过去不常为害的地区也成为主要病害之一。 白粉病抗源计有Pm1-Pm9等9个位点12个抗病基因(包括5个复等位基因)。这些抗白粉病基因大多数来自四倍体小麦种及黑麦,其中Pm2和PM6及Pm4在中国各地表现高抗;Pm8一度表现抗病,但近年在一些地区开始丧失抗性。 抗白粉病特性可以通过现有品种鉴定筛选、系统育种、杂交育种、理化诱变和引种等方法获得。通过有性杂交培育抗白粉病品种时,亲本当中一般应有一个对白粉病免疫或高抗的,否则不易选出抗病后代。不同抗病亲本的抗性遗传规律也不相同,一般具有显性特点的第一代表现抗病,有的抗多种致病性的遗传存在显性和稳性,因而第一代抗病与否都不淘汰,从第二代开始选择,连续数年,前期抗白粉病材料应尽量多留,后期再严格选择,以求选出既抗白粉病,综合性状又好的品种。 小麦白粉病菌要求相对湿度高、光照弱,最适温度为20℃左右,在白粉病常发地区进行田间鉴定,一般不需接种,只需对被鉴定的材料加大种植密度、增加灌溉量和灌溉次数,并在保护行种上感病品种,以制造发病条件。鉴定标准一般有反应型和严重度二种。反应型分5级:0为免疫,1为高度抵抗,2为中抗,3为感染,4为高度感染。严重度分7级,根据取样调查求普

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防治白粉病 1 危害症状:玫瑰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嫩梢及花蕾。嫩叶染病初发病时叶上生褪绿黄斑,逐渐扩大,边缘不明显。嫩叶正反面产生白色粉斑,扩展后覆满整个叶片,后变成淡灰色,有时叶色变为紫红色。新叶皱缩畸形,以后叶片皱缩、扭曲。成叶染病初在叶上生不规则粉状霉斑,后病叶从叶尖或叶缘开始逐渐变褐,致全叶干枯脱落。叶柄、新梢染病节间短缩、茎变细,有些病梢出现回枯,病部表面也覆满白粉。花蕾染病萎缩枯死,花萼、花瓣、花梗畸形,病重者不能开花,失去观赏价值。 1. 1 选择抗病品种月季各品种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抗性差异, 在选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品种的抗性。卡罗拉、俏佳人、雪山、瑞普索迪、黑魔术、芬德拉、维西利亚、纳欧米等品种, 对主要病害的综合抗性表现较好。 1. 2 使用健壮种苗, 做好消毒措施引进种苗时, 严格植物检疫, 防止携带检疫性有害生物, 并特别注意是否携带月季根癌病, 使用健壮无病种苗。定植前20 d, 对定植用的土壤用福尔马林( 1 :50) 浇灌, 覆盖薄膜7 d 后掀开, 自然风干。定植前, 将种苗的根与根颈处浸入500~ 1000 万单位的链霉素溶液中30min 或1% 硫酸铜溶液中5min, 清水冲洗后定植, 防止月季根癌病发生。 棚内温湿度调控:棚内温湿度管理对促进月季良好生长和减轻病 虫害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月季性喜温暖, 其生长的最佳温度在22~ 24℃, 高温会造成暂时萎蔫和影响月季生长发育, 相对湿度以

65% ~ 70% 为宜, 湿度小于40% 时会影响花色或引起花瓣枯焦。大棚内周年日均温在2. 3~ 26. 6 ℃时, 主要病虫害均可危害, 而棚内 湿度大时均有利于主要病害严重发生, 综合月季生长需要和控制病 虫害, 应采取控温降湿的策略, 尽量将温度控制在15~ 25 ℃, 相对湿度为60%~ 80%。 1.3调节环境小气候。根据白粉病发病的先决条件,人为的调节田间小气候:一是确保玫瑰生长环境通风流畅,温室或保护地栽培可在确保温度能满足玫瑰生长的前提下,把棚脚吊高20~50cm,以棚的下风头为佳,否则易感染白粉病;二是保持田间湿度,适度浇水,避免过湿过旱,能起到防治和控制白粉病的蔓延扩散的作用。 ①大棚温室栽培的月季终年均可发病,发病高峰期主要发生在3~5 月、9~11 月(因各地气候不同有异);②施氮肥过多,土壤缺钙或缺钾肥时,易发病; 1.4月季白粉病分级标准: 0 级) ) ) 叶片无病斑; 1 级) ) ) 有1~ 2 个叶片发病, 菌丝稀薄; 2 级) ) ) 有3~ 4 个叶片发病, 菌丝量中等, 有一些孢子; 3 级) ) ) 有5~ 6 个叶片发病, 菌丝较厚, 有较多的孢子; 4 级) ) ) 有7 个以上叶片发病, 孢子堆很大, 产生大量孢子。 1.5药剂防治: 早春发芽前, 可用50%硫悬浮剂500 倍液、高脂膜50 倍液, 每隔2 周喷洒一次, 预防月季白粉病的发生; 在生长季节, 发病初期应立即喷药, 药后7~ 10 d再喷一次, 如温室内相对湿度较大,

白粉病怎么防治

白粉病怎么防治? 白粉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粉病怎么防治吧!

白粉病的危害症状 白粉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白粉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染病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受害严重时叶片皱缩变小,嫩梢扭曲畸形,花芽不开。

白粉病的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在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剔除染病株,杜绝病源。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为无性繁殖材料。苗木出圃时,要进行施药防治,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2、与非寄主花木轮作2至3年,以减少病源。彻底清洁苗圃,扫除枯枝落叶,剪去病虫枝集中销毁。生长期间及时摘除染病枝叶,彻底清除落叶,剪去病虫枝和中下部过密枝,集中销毁。不宜种植过密,棚室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湿度。 3、及时排除田间和花盆积水,浇水不宜多,从盆边浇水,不使茎叶淋水,减少病菌传播和发病机会。增施磷钾肥,少施氮肥,使植株生长健壮,多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以增强植株的抗病性。 4、大棚内花木发病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白粉病的药剂防治 1、越冬期用波美3至5度的石硫合剂稀释液喷或涂枝干。注意,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硫磺粉,一般每70平方米使用25克至30克,消灭越冬菌源。 2、生长期在发病前可喷保护剂,发病后宜喷内吸剂,根据发病症状,花木生长和气候情况及农药的特性,间隔5至20天施药一次,连施2至5次。一季花木,一种内吸剂只能施1至2次。要经常更换农药种类,避免病菌产生抗药性。 3、病害盛发时可喷15%粉锈宁1000倍液、2%抗霉菌素水剂200倍液、10%多抗霉素1000至1500倍液。传统药物因反复使用产生使病菌产生抗体,效果锐减,故提倡交替使用。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1000倍液,每3至6天喷一次,连续喷3至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 4、种植在大棚、温室等保护地内的花木,除了喷上述各种药剂外,还可施熏烟剂和粉尘剂。种植前或结束后要进行空棚消毒,每100平方米用硫磺粉250克、木屑500克,均匀混合,分成10堆,用烧红的煤球或木炭点燃,不能用明火燃烧,关棚一昼夜。在熏蒸过程中要严防火灾。花木生长期熏烟易发生药害,应慎用。植物生长期在发病前用45%百菌清烟剂。

怎样医治月季花白粉病

怎样医治月季花白粉病 白粉病病菌属于专性寄生菌,寄生能力很强,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萌发以后不必借道伤口,可以通过气孔或直接侵入进寄主器官的表皮。在叶片的背面气孔数量更多,所以,白粉病病菌在叶片背面侵入的几率更高,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那么怎样医治月季花白粉病呢? 1.加强栽培管理,注意土壤湿及时浇水;合理施肥,氮肥不宜过多,应适当增施钾、钙肥,以增强植株长势,保持健壮的植株,本身就抗御了自然界栽培技术杂菌的侵袭。适时修剪整形,去掉病梢、病叶,改善植株间通风、透光条件。室内盆栽月季,应置于通风良好、光照充足之处。冬季要控制室内温湿,夜间要注意通气。秋末冬初移入温室前,应仔细检查,发现病叶、病梢立即剪除并烧毁,以免带入室内传播蔓延。

2.药剂防治:白粉病为月季常见病,所以要特别注意苗木病虫害的预防和管理,大小苗木栽之前应根据温室、土壤的实际情况做好杀菌、杀虫的消毒工作早春发芽前喷波美3~4度石硫合剂,可消灭在芽鳞内的越冬病菌;春季生长期交替使用500~800倍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托布津各一次(波尔多液、石硫合剂也行),发病期可喷70%甲基托布津1000至1500倍液,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国光三唑酮、国光英纳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粉锈宁的残效期可达20~25天,喷药后受害部位的白粉层变暗灰色,干缩并消失。黄梅与秋雨期是发病高峰,夏季湿热多雨发病也很强烈,在此期间,施药间隔要缩短。喷药注意:一般上午8点~10点,下午4点~7点。晴天无风喷洒为佳。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在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分布,我国山东沿海、四川、贵州、云南发生普遍,近年来在东北、华北、西北麦区亦有日趋严重之势,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下面就来看一看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方法吧!

危害症状 小麦白粉病可侵害小麦植株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发病重时颖壳和芒也可受害。初发病时,叶面出现1~2毫米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遇有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这些粉状物就是该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即病原菌的闭囊壳。

发病条件 冬麦区春季发病菌源主要来自当地,春麦区,除来自当地菌源外,还来自邻近发病早的地区。发生适温15~20℃,低于10℃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干旱、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

防治方法 1、种植抗病品种,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如北京冬小麦现在以京411为主栽品种,高肥麦田搭配种植京冬8号、京冬6号、中麦9号,中肥及水浇条件差的种植京437、京核1号、轮抗6号等抗旱、耐瘠的品种,稻茬麦及晚播麦田可选用京411、京冬8号、京双18等。 2、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增施磷钾肥,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南方麦区雨后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北方麦区适时浇水,使寄主增强抗病力。 3、自生麦苗越夏地区冬小麦秋播前要及时清除掉自生麦,可大大减少秋苗菌源。用种子重量0.03%(有效成分)2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25克拌667m2麦种防治白粉病,兼治黑穗病、条锈病等。 4、在小麦抗病品种少或病菌小种变异大抗性丧失快的地区,当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达到1或病叶率达10%以上时开始喷洒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也可根据田间情况采用杀虫杀菌剂混配做到关键期一次用药,兼治小麦白粉病、锈病等主要病虫害。 5、小麦生长中后期,条锈病、白粉病、穗蚜混发时,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g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g加磷酸二氢钾150克。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粘虫混发区或田块,亩用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40%氧化乐果2000倍液加磷酸二氢钾150克。赤霉病、白粉病、穗蚜混发区,亩用多菌灵有效成分40克加粉锈宁有效成分7克加抗蚜威有效成分3克加磷酸二氢钾150克。

白粉病有哪些症状

白粉病有哪些症状 白粉病侵染植物的叶片、花蕾、嫩梢,严重时发病率达50% ~70%。早春,带菌病芽展开的新叶受到初期侵染,首先出现白色的小粉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白粉斑,严重时白粉斑相互联结成片,叶片上下两面都出现白粉层,散发大量的粉孢子,成为初侵染源,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那么白粉病有哪些症状呢? 1、白粉病,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 2、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

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病发生在叶、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随后病斑不断扩大,表面生出*斑,最后该处长出无数黑点。 3、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小麦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麦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麦田,发病往往较重。 4、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

抗性白粉病的防治

抗性白粉病的防治药剂------ 80%金乙嘧.晴菌唑(乙嘧酚磺酸酯+晴菌唑)可湿性粉剂 白粉病是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发生普遍、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特别是在今年的南方地区,白粉病的暴发让许多农民朋友和农资经销商头疼.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该类病菌在温度到10-30℃分生孢子均可萌发,对湿度要求不高,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能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暴发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大棚温室种植环境下,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当前,国内在白粉病上登记的单剂有粉锈宁、醚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腈菌唑等26个品种,复配品种有109个。这些药剂的不断推出至少说明了两点:(1)白粉病防治史是一个药剂的不断更新换代的历史,抗性发展快使许多优秀的杀菌剂丧失应用价值。(2)说明这许多药剂都有各自局限性,没有哪一个是为广大经销商和农民朋友所普遍接受和在各种作物上都能安全有效地使用。 国内白粉病防治药剂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硫磺、石硫合剂、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无机硫和其它广谱杀菌剂为代表,对白粉病用量大,防效基本在60%左右;该类药剂对白粉病几乎无治疗效果,主要用于发病前保护,同时硫制剂对许多蔬菜瓜果敏感不能使用。 第二阶段:以三唑酮(粉锈宁)、腈菌唑、烯唑醇、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等为代表的三唑系列杀菌剂,比第一代杀菌剂对白粉病的活性有较大提高。但该类化合物对病菌作用位点单一。病菌对该类药剂有交互抗性。同时该类化合物对植物有刺激性,用量稍大就会抑制植物生长,降低产量。该类药剂防效基本在70-80%,效果一般。 第三阶段:以进口醚菌酯为代表的新化合物种类,作用机理独特,作用位点较多,对白粉病专治性较高、效果可达到90%以上;不过由于国内近几年来长期连续使用,已产生明显抗药性,效果有所下降,同时进口药剂成本太高。对中国农民来说难以接受。 我公司经过全面深入地市场调查研究,引进华中农业大学的最新专利成果,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白粉病防治剂乙嘧酚磺酸酯与晴菌唑完美组合,成功地解决了白粉病抗性问题.经过长期大量地多地试验示范,结果表明: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为目前最优秀的白粉病专业防治剂.效果超过了目前常用的乙嘧酚.醚菌酯等国内及进口产品. 80%金乙嘧.晴菌唑可湿性粉剂主要特点: (1) 属于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可被

有机方法治疗白粉病

有机方法治疗白粉病 配制方法: A 1、一份牛奶兑九份水;或1L中加入30g 奶粉 2、放在喷雾器中混合,喷施全株,包括叶背。 3、每周两次,白粉病问题就解决了。 B 牛奶面粉:16公升之水加脱脂牛奶半杯,面粉3杯制成之喷雾剂,对蚜虫及璊类之成虫和卵 有防治效果,但叶片下表面应注意喷到。 ... 食醋:用于防治白粉病及其它一些病害并有 驱虫效果。一般稀释倍数约30~50倍,视作物种类和气温而定。 白粉虱用吡虫啉、高锰、蚜虱绝均特效 小虫子,用阿维菌素、除尽,特效, 碳酸氢钾对付白粉病也很厉害,大家不妨试试,纯有机的方法,经过欧洲认证的 碳酸氢钾80%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既有药效又有肥效,要喷均匀,多点也无妨,要吃放心的食品,就要施用有机农药 找了一个小喷壶,用牛奶(就是普通的瓶装牛奶)和水1:10的比例掺兑好,先把犯病严重的叶子掰掉,然后往植株和叶子上喷稀释的牛奶,尽量全部喷到。之后每隔3-5天喷一次。一段时间后发觉效果还是比较显着的,白粉病不但控制住了,而且已经减少到很少了,植株又开始开花结果了。(如图)我就此法用在初起白粉病的枸杞树上,效果更明显,只用了一次就已经根除。 喷施白酒稀释液防治蔬菜白粉病 日本静冈县一位农民根据自己多年种植蔬菜的实践,总结出一种利用白酒稀释液喷洒蔬菜病株,防治蔬菜白粉病的方法。 首先,取35度的白酒(即含酒精浓度为35度)若干毫升,按11000倍的比例,对白酒原液对水稀释。然后,灌入手动喷雾器中,对病株进行喷洒。喷洒用量以白色锈状物被冲洗干净为准。这种防治效果很明显,一旦病株上的锈状物被冲洗掉之后,白粉病再也不会发生。 这一防治措施已被其家乡人们广泛用于南瓜、茄子、黄瓜等蔬菜生产中,获得了相当好的效果。还有像草莓之类的对药剂敏感的作物,喷洒白酒稀释液是最为合适的,它不仅是防治剂,而且还是一种营养保护剂。

白粉病的防治

花卉白粉病的防治 花卉白粉病的防治 中文名称:花卉白粉病 英文名称: 中文别名:花卉白粉病、蔷薇白粉病、凤仙花白粉病、菊花白粉病 拉丁学名:Sphaerotheca pannosa 、Sphaerotheca fuliginae 、Erysiphae cicheracearum、 Podosphaera oxyacanthae 为害作物:花卉。白粉病可使月季、玫瑰、蔷薇等木本花卉的苗木染病,也能使菊花、,凤仙花、瓜叶菊、福禄考等草本花卉秧苗染病。 为害症状:主要在叶片、嫩梢上布满白色粉层,白粉是病原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病菌以吸器伸入表皮细胞中吸收养分,少数以菌丝从气孔伸入叶肉组织内吸收养分。发病严重时病叶皱缩不平,叶片向外卷曲,叶片枯-死早落,嫩梢向下弯曲或枯死。 病原菌形态特征: 发病特点:白粉病的病原为一类专性寄生菌,在同一种植物上,有时可以被一种以上的白粉菌侵染。 蔷薇白粉病(Sphaerotheca pannosa)是月季、玫瑰、蔷薇、桃花等苗木普遍发生的病害。蔷薇白粉病菌一般以菌丝体在休眠芽内、病叶、病梢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形成分生孢子,借风力传播。当气温17-25℃、湿度大时病害重,尤以21℃、空气相对湿度97%~99%时发病最重。 凤仙花白粉病(S. fuliginae)可侵染凤仙花、百日草、波斯菊、大金鸡菊、三色堇、木 槿、玫瑰、瓜类等。有人认为律草单丝壳菌(S. humuli)可侵染凤仙花。律草单丝壳在高温高湿时发病重。 菊花白粉病(Erysiphae cicheracearum)可侵染紫藤、枸杞、凌霄、福禄考、风铃草、美女樱、飞燕草、蜀葵、菊花、瓜叶菊、金盏菊、百日草、非洲菊、金光菊、大丽花、向日葵等秧苗(苗木)o有人认为菊粉孢(Oidium chrysanthemi)是菊花白粉病的主要病原,并侵染瓜叶菊、非洲菊等。菊花白粉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土表越冬,在南方和北方温室不存在越冬问题。以20~24℃、空气干燥时发病最重。菊粉孢以子囊果在受害组织上越冬,翌年子 囊果开裂,散出子囊孢子借风传播,在温和、干燥天气下发病重。 山楂白粉病(Podosphaera oxyacanthae)可侵染山楂、榆叶梅、麻叶绣线菊、中华绣线菊等。此外,还许多白粉病病原。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繁殖如月季有高抗白粉病的品种。 2、清除病源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不用可能带有白粉病菌的床土培育容易感染白粉病的秧苗。不用有白粉病的母株扦插、分株。避免适合白粉病菌生长的最适湿度持续时间过长。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下列可湿粉药剂防治:25%粉锈宁2000倍液,或45%敌唑铜 2500-3000倍液,或64%杀毒矾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隔7~10天喷药一次,刚发生时,也可用小苏打500倍液,隔3天一次,连喷5~6次。

怎么预防白粉病

怎么预防白粉病 得了白粉病的病叶正面初生褪绿小黄点,后扩展为边缘不明显的褪绿黄色斑驳。病部背面产出白粉状物,严重时病斑密布,致使全叶变黄,大量脱落形成光秆,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那么怎么预防白粉病呢? 一、预防方法: 1、清除病源及时清扫落叶残体并烧毁。早春精细修剪,剪除病枝、病叶,及时烧毁。冬季做好清园工作。可以有效的减少侵染菌源。

2、加强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注意抗旱排涝。 3、对于栽植过密的绿篱及树木进行一定的疏枝、疏植,增加其通风性,同时增强阳光的照射。 4、选用抗病品种繁殖如月季有高抗白粉病的品种。 5、预防大棚内花木发病大棚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烟等手段严格消毒。严防病苗入室,棚内尽量种植单一花木品种,避免混植,以防交叉传染。 二、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发芽前喷洒石硫合剂,或波尔多液1:2:100-200,隔7~10天喷药一次,刚发生时,也可用小苏打500倍液,隔3天一次,连喷5~6次。

2、在棚室发病时可采用硫磺粉末进行密封熏蒸。 3、发病期间可使用“粉锈清”和“斑清”交替使用,防止白粉菌产生抗药性。 4、使用杀菌剂过程中可添加叶面肥或植物生长激素“快长”同时喷施,使植物快速恢复景观效果。 以上是

白粉病有机防治方法

白粉病有机防治方法 时值仲夏,当繁花怒放、蔬果盛产、植物进入生长季节的巅峰之际,白粉病(powdery mildew)也在庭园全面现身,侵袭人们心爱的花草树木,轻则使植物叶片泛灰,重则皱缩变黑,花芽焦脱,瓜果减产,让庭园主人束手无策,心焦扫兴。 白粉病由白粉菌科的真菌引起,是庭园常见的植物病害,但它有异乎寻常的生长繁殖方式,与其他植物病菌大不相同。绝大多数病菌寄生在植物内部组织,排出激素,消化破坏细胞壁和薄膜,使叶片或其他部位局部败死。相反的,白粉病属于外生性的真菌病害,只生长在叶片表面,形成灰斑,不会破坏大量细胞,而是用它的胚栓刺入叶面,一方面可以附着不坠,一方面吸取植物养分。白粉病真菌孢子最理想的繁殖环境是湿度高和不热不冷的中间温度,这是为什么白粉病在夏末最为猖獗的原因,那时夜间温度开始转凉,而清晨气温接近形成露珠的临界点,湿度极高。同时,夏末夜间温度大都在华氏68到80度之间,正是最适合孢子繁殖的气温条件。夏末如果处于天空多云而又少雨的情况,湿度往往保持在偏高的状态,白粉病也会特别严重。在极短期间,真菌会覆盖绝大部分叶面,不断吸取水分,使植物细胞无法保持饱满,阻碍叶片成长,严重时会使植物完全停止生长。由于真菌使植物组织失水,白粉病往往会降低植物的抗旱能

力,这是为什么有些容易患染白粉病的乔木或灌木,例如四照花(dogwood)和玫瑰,在夏季缺雨时萎败甚至枯亡的原因。白粉病的病征虽然相同,但它的菌种极多,而且是专性病原菌,每一个菌种都有专一寄主,因此,危害丁香树(lilacs)的白粉病,不会影响紫薇(crape myrtles),相对的,紫薇患染的白粉病真菌也不会寄生于丁香树,因为这两种植物感染的是两个不同的白粉病菌种。由于白粉病是专性病菌,因此,牡丹、芍药、玫瑰、四照花、黄瓜、百日菊(zinnias)、夏瓜、(summer squash)、南瓜等容易染上白粉病的植物,都有它们专一的菌种。预防和对抗白粉病最好的办法是选择具有抵抗力的植物品种,尤其是那些容易招惹白粉病的植物,在种植之前,最好先研究清楚是否有抗白粉病的品种,拿丁香树来说,十之八九叶片在夏天都会蒙上一层白灰,但「Betsy Ross」、「OldGlory」、「Miss Kim」和「Declaration」是四个抗力表现良好的丁香品种。同样的,在考虑种植四照花时,不妨选择能够抗拒白粉病的两个品种──「Sweetwater Red」和「Cherokee Brave」。在玫瑰品种中,被认为极为可靠的是「Flower Carpet series」(花毯品种系列)。华人喜爱的芍药最容易染上白粉病,很难找到抗力表现良好的品种,而有一个由牡丹和芍药杂交而成的品种群,称为组间芍药(intersectional peonies,由于是日本园艺家伊藤Itoh培育出来的,因而美国人亦称它为伊藤芍药Itoh peonies)。它对白粉

白粉病防治实施方案

白粉病防治实施方案 为有效防治森林病虫害,确保进一步巩固近几年造林工程成果,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结合出现的病虫害现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的内容,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为目标;以控制病害发生面积为重点,综合利用化学、物理等各种防治措施,严格防治技术规程,加大防治工作力度,确保防治达到最终效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原则。 2、坚持“谁管理、谁组织、谁负责”和“谁经营、谁防治”的原则。 3、坚持集中防治与分散防治相结合的原则。 4、坚持统一时间,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 三、防治对象和重点 防治对象:有新植林及幼龄林。 防治重点:相思白粉病。 四、病态特征及发病特点

1、病态特征:“相思白粉病”从相思小苗到大树整个生长阶段均可危害,但以幼苗、幼树发病最重。病菌危害相思叶片及嫩梢,大多长在叶片表面,以菌丝侵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收养分,以分生孢子反复侵染为害,至今未发现有性世代。病菌的分生孢子在2℃和38℃仍能萌发,但持续高温的气候条件下,萌发率迅速降低。病菌最适发育温度22-28℃。在适宜的温度下,湿度越大,分生孢子萌发侵染率越高。病菌以菌丝潜伏在感病老叶的黄斑或嫩梢叶芽上渡过不良环境。分生孢子在离体叶片上经5-7天,即失去萌发侵染能力。 2、发病特点。白粉病每年11月开始发生,翌年3-5月最重,7月以后基本停止。适宜的温度,阴雨连绵的天气,病害最易流行。白粉病大多发生在3年生以下的苗木或幼树上,一般不为害成株树。病菌还可为害马占相思,但不侵染台湾相思。只为害嫩叶,不为害老叶,这与叶片角质层厚薄和多酚氧化酶类的水平有关。 五、防治措施 综合运用人工、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 (1)加强苗木管理:科学间苗,去除底叶,以利通风降湿,减少越冬病源 (2)对苗圃整地:作好排水措施,避免积水,降低苗圃和林地的湿度。同时对苗圃苗木进行药物喷洒,确保不发生病害。 (3)化学防治:安排相关技术员及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化学药物喷施,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多硫悬

发财树得了白粉病怎么办

发财树得了白粉病怎么办 由于植物不适宜环境条件引起的,称为生理病害,其病因主要是气候条件和水分、土壤、肥料等,那白粉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呢?发病后要及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在白粉病初发时可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喷一次,喷药时先叶后枝干,连喷3至4次,可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还可使用防治白粉病的其他有效药剂,如嗪胺灵、醚菌酯、丙环唑等;彻底清扫庭园可以预防或减轻来年的问题,在季末收成之后,应立刻清除瓜藤,不要等降霜来临。这些染病的残藤余叶都应装袋扔弃,不可用来堆肥,那么发财树得了白粉病怎么办呢? 发财树又名马拉巴栗,是木棉科瓜栗属多年生常绿乔木,原产中美洲,在我国广东、海南、福建等地可露地栽培。发财树最适生长温度是15℃至30℃,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光照要求不严,喜光但也有一定的耐阴性,室内散射光即可生长良好。栽培基质以富含腐殖质的偏酸性沙壤土为好,可用腐叶土、泥炭加适量河沙混合而成。 发财树有一定的耐旱性,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可以促进生长,三四天浇水一次即可。冬季要控制浇水,土壤稍微干燥即可。其对肥料要求不高,生长旺季可适当施肥,以氮肥为主,冬季不施肥。

发财树白粉病防治方法: 1、发现病叶及时剪除。 2、精心养护,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氮肥不宜过多,注意通风透光。 3、喷洒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400倍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6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防治2~3次。 4、进入休眠期时,应控制浇水,盆土湿度过大,易烂根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