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分)

qíng xùchén mòjiǔjīn qīng róu zuǒ gù yòu pàn

()()()()()

Jiāo kěshuǐguàn yǒng chūqǎng jiùshén qìshízú

()()()()()

二、填空。(14 分)

1.“柔”的部首是__________,第二笔是__________;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 。给“柔”组两个词__________ 、__________。

2.用音序查字法查“凑”,应先查大写字母__________,读音是__________,与它结构相同的字有__________。

3 .“遍”的读音是__________ ,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_____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_画。在“杨梅遍身生着小刺”这句话里,“遍”的意思是_________;在“我已把文章读了两遍了”这句话里,“遍”的意思是_________。

三、多音字组词。(4 分)

钻:zuān() zuàn()咽:yān() yè()

塞:sāi() sè()降:jiàng() xiáng()

四、按要求,照样子写词语。(6 分)

1.描写颜色的叠词:黄灿灿、__________、__________;

2.带数字的成语:九牛一毛、__________、__________;

3.寓言故事成语:拔苗助长、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4 分)

例:罐子里竟装满了水。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1.阳光洒满了小山村。

阳光洒满了()小山村。

2.生日这天,我收到了一份礼物。

生日这天,我收到了一份()礼物。

3.小姑娘为妈妈找来了水。

()小姑娘为()妈妈找来了水。

六、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下列括号里。(6 分)

不但……而且……因为……所以……只有……才……

既然……就……不是……而是……不管……都……

1.()他刻苦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刮风下雨,民警叔叔()坚守岗位,指挥交通。

3.()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能有一个好身体。

4.陈红()学习成绩优秀,()能歌善舞。

5.昨天他()去体育馆,()去了图书馆。

6.()我答应了别人,()应该信守诺言。

七、理解运用古诗词。(4 分)

1.每逢佳节,我们会给远方的亲人写信或发电子邮件,可以引用

“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2.要写好作文,不光要看书,还要多参加实践活动。正如古人说的

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某公园贴了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4 分)

1.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

2.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

九、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8 分)

__________

有个孩子,在他出世的那天,妈妈就离开了人世。从此,每当看到别人从妈妈那儿得到礼物,他就非常伤心:“啊!我真命苦。我的妈妈竟来不及给我一件礼物。”

一天,孩子想起这件事,又伤心地哭了。他独个儿在街头徘徊。泪水迷糊了双眼,他撞在了一位老人身上。老人并不生气,却关心地问:“孩子,你为啥哭?”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老人听罢,严肃地说:“孩子,你错了!其实,你妈妈为你留下了最珍贵的礼物,你应该珍惜才对!”“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老人抚摸着孩子的头。语重心长地说:“首先,妈妈从你出生那天起,就把整个世界都作为礼物送给了你,这难道还不够吗?”孩子听着,眼睛忽地一亮。

老人接着说:“不仅如此,妈妈还给了你__________的眼睛,让你去__________世界;给了你__________的耳朵,让你去__________世界;给了你一双腿,让你去__________世界;给了你一双手,让你去__________世界。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孩子听着,陷入了沉思。

老人又说:“孩子,最重要的,妈妈还给了你一颗充满热血的心。那是为了让你珍惜生活——去热爱这个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 分)

2.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3 分)

(1)语言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

(2)细心地听取。()

(3)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3.写出带点字的近义词。(2 分)

(1)孩子向老人倾诉了自己的哀伤。()

(2)“那……我怎么会不知道?”孩子诧异地问。()

4.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入文中的空格内。(3 分)

改造灵敏观察明亮倾听走遍

5.填空。(4 分)

(1)孩子听完老人第一次说的语重心长的话,“眼睛忽地一亮”,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完老人第二次说的话,孩子“陷入了沉思”,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孩子听完老人最后一席话后是怎么想的?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

为短文加上结尾,写在文后横线上。(4 分)

十、作文。(请另附纸写)(30 分)

你的家乡一定有很多可爱的地方,比如迷人的自然风光、引以为荣的名胜古迹。请从家乡值得写的景物中选择一个写一篇作文。

题目:我爱家乡的___________

部分参考答案

七、1.每逢佳节倍思亲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八、1.不要随意乱丢垃圾,也不要采摘公园里的花草树木。2.写得好。它说得很婉转,让人容易接受。

九、1.珍贵的礼物

2.(1)语重心长(2)倾听(3)徘徊

3.(1)悲伤(2)惊异

4.明亮观察灵敏倾听走遍改造__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2分)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 )、( ). 2.1张50元人民币的面积约100( ). 足球场占地面积约7200( ) 教室门的面积大约2( ) 黑板的面积为418( ) 3.18平方米=( )平方分米 20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00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 ニ、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分) 1.10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2.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3.周长不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不相等。 4.用10分米长的铁丝围成正方形,它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 5.用3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只有一种拼法。(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边长是8分米的正方形瓷砖的面积是( )。 A.32分米 B.64分米 C.32平方分米 D.64平方分米 2.一块边长为200米的正方形稻田,面积有( )平方米 A.400 B.4 C.40 D.40000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扩大为原来的3倍,它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 )。

A.3倍 B.9倍 C.12倍 D.18倍 4.一个长方形的宽是5厘米,长是宽的6倍,它的面积是( ) A.30平方厘米 B.22平方厘米 C.150平方厘米 D.240平方厘米 四、按要求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15分) 1.计算下面阴影部分的面积。 2.比较右边甲、乙两块面积的大小,再比较周长的长短。

五、填表。(12分) 六、实践操作。(12分) 用4个边长都是5分米的正方形。 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多少? 以上拼成的两个图形面积相等吗?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27分) 1.一块印花玻璃长20分米,宽15分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这种印花玻璃每平方米30元,买一块这种玻璃需要多少元?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一、填空。 1.由三条()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一个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2.三角形按角分类有()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按边分类有()三角形和()三角形。 3.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cm、6cm,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cm。4.在许多建筑中,经常可以见到三角形,是因为三角形具有()。 5.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的度数是顶角的2倍,这个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底角的度数是()。 二、选择。 1.下面()组中的三根小棒不能拼成一个三角形。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 cm和7 cm,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A.3 cm B.4 cm C.7 cm 3.下面各组角中,()组中的三个角可以是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 A.60°、70°、90°B.50°、50°、50°C.80°、95°、5° 4.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90°。 A.大于B.小于C.等于 5.把一个等腰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个大小相等的小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A.90°B.180°C.360° 三、判断。 1.每个三角形都至少有两个锐角。() 2.有两个角是38°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3.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大。() 4.三角形中有一个角是50°,这个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底角肯定是45°。() 四、画图。 1.画一个三角形,使其既是钝角三角形又是等腰三角形,并画出底边上的高。2.画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3.明明用小木棍给家里的小菜地围篱笆,这样围成的篱笆稳固吗?如果不稳固,你能帮他添上一根小木棍变得稳固吗?试着画一画。 五、计算。 3.在一个四边形中,∠1=∠2=105°,∠3=50°,∠4等于多少度? 4.如下图,已知∠1=110°,∠2=∠5,∠2、∠3、∠4、∠5分别是多少度? 六、解决问题。 1.一个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 cm和8 cm,它的第三条边长多少厘米? 2.将一根40 cm长的木条截成整厘米长的木条3段,做一个三角形,怎样截能使3段木条围成三角形(请你举出三个例子)? 3.已知一个三角形(每条边长都是整厘米数)的周长是20 cm,它的最长边的长度最大是几厘米?4.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60°,其他两个内角各是多少度?这个三角形的边是什么关系?

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语文模拟测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文意和拼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相应的同音字。(4分) 某校巧用四个读音相同的字作为校训,激励师生努力创造良好的校风。环境整洁,突出 一个(j ìng )“_______”字;秩序安定,突出一个(j ìng )“_______”字;文明礼貌,突出一个(j ìng )“_______”字;力争上游,突出一个(j ìng )“_______”字。 2.唐代王维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每逢佳节倍思亲”,诗中的“佳节”指的是( )(2分)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重阳节 D 、端午节 3.《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 )(2分) A 、赵云、诸葛亮、关羽 B 、赵云、张飞、关羽 C 、刘备、赵 云、关羽 D 、刘备、关羽、张飞 4.请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相对的字词。(4分) ①有( )同享,有( )同当 ②( )有所思,( )有所梦 ③当局者( ),旁观者( ) ④( )枪易挡,( )箭难防 5. 按要求,填写诗句。(6分)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有的为人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如《题西林壁》中的“ , ”;有的表达了朋友的情深意重,如《赠汪伦》中的“ , ”;有的则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如《示儿》中的后两句“ , 。” 6 .联系学过的课文填空(8分) 社会和大自然是一本书,一本无字的书,所以说,“ ,行万里路”。气势磅礴的长江, 的三亚落日,威武雄壮的烟台的海,让我们真正领略到祖国河山的无比壮丽;《西游记》中有一则故事叫“三打白骨精”,我们还知道四大名著中带“三”的故事,如《三国演义》中刘备 ,《红楼梦》中刘姥姥 。其实,文化的丰富多彩同样会让我们觉得做一个中国人是多么自豪。吴国少年借“螳螂捕蝉,_____________”的故事巧妙地劝阻吴王攻楚,我也会想到这样寓言故事类八字成语“__________ ”;读到“孙悟空、太上老君、炼丹、踢翻”等词,我会联想到成语“_____________”。 学校 姓名 考号 ------------------------------------密--------------------------------------------------------封---------------------------------------------------------------线-----------------------------

最新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一单元达标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训练营(36分) 1.读拼音写词语。(8分)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6分) 挨.打(āi ái) 闲散.(sǎn sàn) 似.的(sìshì) 挨.近(āi ái) 木杆.(gān gǎn) 花骨.朵儿(gǔgū) 3.选择正确的字填进括号里。(6分) (1)佛拂吹( ) (2)瓣辨花( ) (3)胀帐饱( ) (4)稻蹈舞( ) (5)蓬蓬莲( ) (6)谅凉 ( )夺 4.用“\”划去句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词语。(4分) (1)爸爸的鼻子就是(灵巧灵敏),老远就能闻到烧鸭的香味。 (2)小纸船在水面上轻轻地(飘荡荡漾)。 (3)他们一边走,一边唱起了(轻巧轻快)的歌儿。

(4)从那以后,我一直在(雕琢琢磨)蜻蜓的复眼是怎么回事。5.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在括号里。(4分) 【冒】A.向外透;往外升;B.不顾;C.冒充;D.冒失。 (1)爸爸冒着大雨接我回家。( ) (2)我不小心冒犯了您,还请您原谅。( ) (3)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 (4)买药品时要谨防假冒。( ) 6.按要求写句子。(8分) (1)小燕子横掠过湖面。(扩句,至少两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阵风吹来,荷花随风摇摆。(改为拟人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大公鸡,选择最合适的词语,把序号填 在句中横线上。(4分) ①火焰似的②强健有力③美丽威武④五彩缤纷 一身________的羽毛,一双________的爪子,加上一顶________鸡冠,凑成了________的大公鸡。 二、综合展示厅(8分) 7.语言交际:春天到了,为了更好地观察蚕的生长,小明决定养两只蚕。但小明的妈妈不同意,认为小明这是不爱学习的表现。请你为小明写一段话,说服他妈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试卷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圈一圈. 1. 的个数是的()倍. 2. 去掉()个就是的2倍. 增加()个就是的3倍. 二.填一填. 1. 2.18里面有( )个6,18是6的( )倍. 3.8的3倍是();3的7倍是(). 4.()的3倍是27;3的()倍是27. 5.3个6也可以说( )的( )倍,5的7倍就是( )个( ). 6.4的6倍是()个(),算式是().

7.6的3倍是(),6是()的3倍. 8.有2个苹果,4个桔子,12个草莓. 桔子的个数是苹果的()倍,算式 是: 草莓的个数是桔子的()倍,算式 是: 9.一个数是9,另一个数是它的6倍,另一个数是 ().10.一朵花有5片花瓣,3朵花有()片花瓣. 11.做一套校服用3米布,有27米布,能做()套校服. 12.厂房有两排机器,一排8台,另一排9台,一共有()台机器. (1)圆是三角的2倍,画出圆的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角是圆的2倍,画出圆的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圆比三角3倍还多2个,画出圆的个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 1.8的4倍是 ( ).

A.12 B.4 C.2 D.32 2.9是3的( )倍. A.3 B.27 C.6 D.12 3.7个5是( ). A.12 B.40 C.75 D.35 4.36里面有( )个4. A.8 B.32 C.9 D.38 五.列式计算. 1.7的8倍是几? 2.24是3的几倍? 3.9的2倍是多少? 六. 解决问题. 1.操场上跳绳的有5人,踢足球的人数是跳绳的人数的6倍,踢足球的有多少人?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 测试卷及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第五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字词。 zhào bì nuò qiè ()国和氏()允()胆()dù jì cáo màn yán ()()操()子迟() 二、组词。 1、一字多组词。 焦()()() 修()()() 疲()()() 牢()()() 2、形近字组词。 枯()故()破()爱() 姑()咕()被()受() 3、多音字组词。

qu ān ( ) zhuàn ( ) sh ǔ ( ) juàn ( ) zhu ǎn ( ) shù ( ) 三、为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失:① 丢 ② 没有掌握住 ③ 错误;疏忽 ④ 改变常态 1、 他失. 足掉到了河里。 ( ) 2、 人们见了他都大惊失. 色。 ( ) 3、 要是再不下去,你可要坐失. 良机了。 ( ) 4、 你不能把别人的功劳当过失. 。 ( ) 四、下面各组中只有一组全是表示动作的词,在它后面的括号里打“√”。 1、屏障 衰弱 利益 陶醉 ( ) 2、握手 抵御 挪动 挖掘 ( ) 3、搂住 胆怯 劫难 舞蹈 ( ) 4、诧异 侥幸 憧憬 瞻仰 ( ) 五、将下面排列错误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① 我庆幸,我第一次见到的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 ② 下午,我来到东四北大街叶老先生的家。 圈 转 数

③我走进院子,看见一墙绿色的爬山虎。 ④叶老先生问我各科学习成绩,还叫我背背中国历史朝代。 ⑤叶老先生请我到他家做客,这使我感到意外。 ⑥来到客厅,叶老先生正在门口等着我。 ⑦我们谈得很融洽,以至忘掉了时间,直至黄昏时分才结束谈话。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慈母”心 你看见过母鸡育雏的情景吗母鸡咯咯地招呼孩子啄食,它自己啄食又吐出,顾不得自己吃。等小鸡玩累了,就让它们一个个紧贴在自己温暖的胸腹下休息。下雨了,它展开翅膀,犹如撑开的大伞,为小鸡挡风遮雨。 熊猫对子女的抚抱、依偎等动作好像人类一样。当小熊猫降生世间,熊猫妈妈便用嘴把它叼起来,抱在怀里,不时地亲吻,舔干孩子湿漉漉的皮肤。当孩子会走后,熊猫妈妈紧跟在后,用爪子“擦掉”小熊猫身上的泥土。 许多在地面上筑巢的鸟类,一旦遇到敌害,会来一套“调虎离山”之计。比如在灌木丛中,一窝刚出壳的小鹌鹑被狐狸发现了。正在窝中的母鹌鹑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免遭不幸,“扑”地飞了出来,同时把一边的翅膀展开,另一边的翅膀好像折断了似的。狐狸以猎物唾手可得,便舍弃巢穴中的小鹌鹑,猛地扑向母鹌鹑。但当狐狸的爪子就要抓到它时,母鹌鹑便机灵地飞向高空。有时,母鹌鹑来不及逃避,为了孩子的安全,成了狐狸的腹中之物。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照样子排下去,第100个是什么呢? 【答案】解:100÷7=14 (2) 答:第100个图形是。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左起每7个图形为一组,用100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第100个图形就与每组中的第几个图形相同。 2.三年级参加学校“优秀作业”评选活动,《基础训练》和《好字行天下》两项内容书写优秀的获奖人数情况如图所示: (1)三年级《好字行天下》获奖的有多少人? (2)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同学在此次活动中获奖? 【答案】(1)12+28=40(人) 答:三年级《好字行天下》获奖的有40人。 (2)9+12+28=49(人) 答:三年级一共有49人在此次活动中获奖。 【解析】【分析】(1)用单独参加《好字行天下》的28人加上两项活动都参加的12人即可求出三年级《好字行天下》获奖的人数; (2)把单独参加每项活动的人数加上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活动中获奖的总人数。 3.用2、3、5、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答案】解: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23、53、73、25、35、65、27、37、57,共9个。答:用2、3、5、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9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解析】【分析】先固定个位的数字,再选取不重复的数字进行组合。 4.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子。

【答案】 989+109=1098 【解析】【分析】从低位加起,可见两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尾数和是8,因为4+4=8,9+9=18,所以○可能等于4,也可能等于9。 假设○=4,再看十位:8+6=14,可得到□=6;继续看百位:4+2=6,此时△=2,但是结果中不存在千位上的△,所以不可以。4+12=16,但是△一定是一位数不可能是12,所以不可以。综上没有结果,即○不可能等于4。 假设○=9,再看十位(有个位进的1):8+1+0=9,可得到□=0;继续看百位:9+1=10,此时△=1,但是结果中千位上△也为1,所以正确。 所以989+109=1098。 5.上学期期末考试,李军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为92分,请你算一算,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总成绩。 【答案】解:92×3=276(分) 答: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总成绩是276分. 【解析】【分析】已知平均成绩和科目数量,求总成绩,用平均成绩×科目数量=总成绩,据此列式解答. 6. 2 2 7 7 【答案】解:7+7=14 14-2=12 12×2=24 【解析】【分析】“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3个数或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一一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可以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三个数或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7.看图回答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

第五单元测试卷年级姓名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每个0.5分共20分) yán jīu tuīsuán tǎn rán chǔzhìfān lái fùqù ()()()()() hái dǐzhēn shìgèjǐng sèqí,wùchǎn fēng fùde shìjiè()qiūtiān lái le,tiān qìbiàn de yuèlái yuèliáng le。()chūn tiān lái le,wǒhémèi mèi juédìng qùzhòng shù。()三、我能分辨双胞胎。(1×10=10分) 肌()胞()烈()锐()祖()饥()饱()例()说()租()四、写出“千”字开头的成语。(1×8=8分) 千方()千姿()千奇()千锤()千变()千辛()千言()千真()五、词语串串烧。(1×9=9分) 越来越亮越()越()越()越() 一动不动一()不()一()不() 一层一层一()一()一()一()

千奇百怪千()百()千()百() 六、快来排排队。(1×4分=4分) 1、大寒春分立春大雪 2、元旦国庆节妇女节儿童节 3、清晨傍晚下午放学 4、上学下课放学起床 五、我会选。(1×6=6分) “提”的解释有:(1)垂手拿着;(2使事物由下往上移;(3)把预定的的期限往前挪;(4)提出或举出;(5)谈(起、到)。 1、这两件事不能相提.并论。() 2、那些官绅一个个提.心吊胆。() 3、他大胆地提.出一个意见。() 4、一提.起这件事同学们都乐了。() 5、老师说要提.前交语文作业。() 6、这个学期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 六、用修改符号,给句子治病。(1×4=4分)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测试题 一、直接算出得数: 二、填空。 1.2个是(),里面有()个。 2.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 3.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异分母分数相加、减,要先()才能相加。 4.25分钟=小时45厘米=米 5.比米短米是()米,米比()米长米。 6.分数单位是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7.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相差2,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63,这个分数是(),它与的差是() 8.有三个分母是21的最简真分数,它们的和是,这三个真分数可能是()、()、()。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面各题计算正确的是()。 A. B. C. 2.8米的()1米的。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不同。() 2.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4.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5.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6.() 五、计算下面各题。 六、解放程。 七、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八、解决问题。 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米,第二次用去米。 (1)两次共用去多少米? (2)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多少米?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看?剩下的比已经看的多几分之几? 3.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第三天要把剩下的修完。第三天修了全长的几分之几? 4.一个果园要种桃树、苹果树和梨树,其中种的桃树和梨树占总面积的,苹果树和梨树占总面积的。梨树的面积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答案: 一、略 二填空。 1.,7。 2.相同。 3.分子相加减,通分。 4., 5., 6.2。 7.,。 8.略。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里) 1.C 2.B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 2.× 3.√ 4.×

[全]2021江苏南京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2021江苏南京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一国人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址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当年苏曼殊曾为他的汉译英诗集取了个名字叫"文学因缘",不禁让人想到一句俗话"千里姻缘一线牵",翻译充当的角色就仿佛文学因缘的月下老人罢? 古文今译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据说,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曾把殷周时代古奥的档案文册改写成明白流畅的汉代语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有人开始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时光流逝j吾言变易,阅读中的语言障碍造成理解的困难, 这在中外都一样。《尚书》到了唐代,人们已觉得"佶屈聲牙";就是十六七世纪的莎翁剧作在三四百年之后的观众看来,也有些古怪拗口。所以,如果不加注释或翻译,大概会有不少读者被语言障碍拒之门外,不能逬入古代人的心灵世界,就好像面对粮仓却没有钥匙的人一样,空守看粮食却饿肚皮。 毫无疑问翻译是必要的,可是,翻译并不容易。译文很难达到逼肖原作的水平,虽然翻译者都很根使译文成为原文的镜子,"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除了左右相反之外纤毫不差,但翻译者打造的这面镜子总不可能没有一点走形,更不消说在拙劣的匠人手里还有成为"哈哈镜”的危险。唐代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一1 寺里曾好心地替翻译者抱不平,

他说:"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不过翻译毕竟不是自由写作,原文对于译者总是一重束缚又是一把验尺,所以即使是最好的翻译者面对原文,也不敢拍胸口打包票,保证译文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精神,恢复了原文的旧貌;更不消说面对的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篇佳作,译者就更不能保证译文如同原文一样有神韵妙味了。这里原因很多,撇开翻译者水平的差异不说,大概首先是古今文化的时代差异。古人生活在业已消逝的历史之中月寸间已经带走了他们的精神、情感、习俗。虽然翻译者可以通过阅读去体验这种历史氛围,通过译文来重现这种历史风貌,但毕竟逝者如斯夫,再好的译者也不能重构历史的真实,而只能部分地还原与逼近真实的历史。即使加上说明,加上注释,也难以完全凸现原文中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情趣。其次是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古人用那个时代的语言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文学范本,而我们却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去追踪和复述它的用意与内容。仅仅是语言构成的差异就使我们为难,因为精密严整的白话和自由灵动的文言毕竟不大一样;更何况还有一些原文中典章、器物、习俗、礼仪的术语早已消失,翻译者不得不花很多话语去解释;还有文言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在白话中无法复现,翻译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去模仿。所以,在原文和译文的"转运"过程中,难免颠簸磕碰得失真或走样。 当然,这并不意味看翻译者在原文面前总是一事无成,好的翻译有可能使原作"投胎转世"到译文中来,尽管同样有些失真”或"走样",但臻于化境的译文可以"补偿"这些损失。不过,这需要翻译者对古文有透辟的理解,对白话有娴熟的技巧。 (选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翻译如同月下老人,它帮助读者和作者进行对话,在两者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1、 (1)刺猬在小狗的()面; (2)梅花鹿在小狗的()面; (3)小猫在小狗的()面; (4)小猴在小狗的()面; (5)小狗在小猴的()面; (6)小猴在梅花鹿的()面。 2、街心公园周围有什么?完成下面的示意图,并说说这些建筑物的位置。

3、说一说,建筑物分别在十字路口的什么位置? 4、小华从家向()面走,又向()方向走,能到便民超市。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图) 班级:姓名:评分: 一、请你填一填。(每题1分,共19分) 1.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54里面最多有()个6,64里面最多有()个8。 3.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7.0除以6等于()。 8.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9.69708÷92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10.4800÷1200=()÷12 1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12.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或(). 1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24×()<250147×()<850 35×()<235 283×()<1590 14.甲数除以己数的商是12,甲数乘以2,和乙数除以2后的商是(). 15. 6除120的算式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还可以表示()是()的()倍。 16.2130除以7,商是(),余数是()。 17.8个()是248,()个8是768。 18.706÷7的商末尾有()个0。 19.4 6÷4,要使商的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可填()。 二、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4分) 1.0×8=0÷8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4.任何不是0的除数除以0,都得0。()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6、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一定是0。() 7、45的9倍是多少?列式是45÷9。()

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A卷)(附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12分) liáo kuòděnɡhòu xuèyèchuànɡzào ()()()()jiān ɡùjīfūzīrùn nàmèn ()()()()二、给下面的字加偏旁,再组词。(8分) )() 高 )() )() 扁 )() 三、给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1.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zuōzuò)坊…… 2.我一回家,就认真地做作(zuōzuò)业。 3.小猫的爪(zhǎo zhuǎ)子很锋利。 4.栏板上刻着两条飞龙,前爪(zhǎo zhuǎ)互相抵着。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9分) ()()闻名舍()求()()口()声 ()()相间头()脚()()邻()舍 ()()倒置积()成()()应()合 五、给句子中红色的词语换个说法。(5分) 1.人们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学问,也敬重他们的品行。() 2.孔子说:“您的学问渊博,跟您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3.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刻着精美的图案。() 4.这幅画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在还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 5.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 () 六、判断题。对的选“√”,错的选“×”(5分) 1.“风尘扑扑仆人奴仆”这组词语里没有错别字。(√×) 2.“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是比喻句。(√×) 3.赵州桥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 4.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5.“盘古”是神话中的英雄。(√×) 七、按要求改写句子。(12分) 1.阳光洒满山村。(扩句) 2.长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改成比喻句) 3.他将教室收拾得干干净净。(改成“把”字句) 4.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改成“被”字句) 八、读一读,再用红色的词写句子。(6分) 1.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2.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 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朵不结果的桃花 春天,桃花盛开了。 蜜蜂飞到花丛里,忙碌着采蜜授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我是小小书法家。(4分)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二、看拼音,写字词。(10分) 1.fàn cuò() lǒu zhù() biān dǎ() zhàngài() 2.“啪”的一声,师fù()将tǒng()里的泥jiāng()倒了出来,旁边niē()泥人的小孩一下子zhèn g( )住了。 3.掰手wàn()比赛真精彩! 三、选择题。(1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揩.油(kāi)堪.称(kān)钢铸.(zù) B.监.生(jiān)侄.子(zhí)吐痰.(tán) C.绊.脚石(bàn)包袱.(fó)露馅.儿(xiàn) D.揪.住(jiū)刀疤.(bā)颧.骨(quán)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过去的) B.你以为师傅的能耐 ..有假,名气有诈,是吧?(本领) C. 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担心) D.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 一点儿破绽 ..。 (缺点) 3.选词填空。(填序号)(4分) A.精神抖擞 B.仰面朝天 C.手疾眼快 D.天衣无缝

(1)小嘎子,很想与眼前的高手一比高低。 (2)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 (3)魔术师,趁你不注意就变化了碗里的东西。 (4)他说的话,我找不出任何破绽。 4.读“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这句话时,我想到的四字词语是( )。(1分) A.垂头丧气 B.愁眉苦脸 C.奄奄一息 D.悲愤欲绝 5.“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下列对“如山般的形象”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师傅的身材魁伟,像山一般挺拔。 B.师傅的名声很高,像山一般高大。 C.说明那一刻曹小三内心很紧张。 6.根据表达需要,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 !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而成的。 A.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B.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 C.不生长的成不了空壳 D.不生长便能成就一生 7.下列不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一项是( )。(2分) A.《红楼梦》 B.《水浒传》 C.《三国演义》 D.《儒林外史》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他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2分) 改成比喻句:

2019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附答案)

高考语文模拟测试卷 出题人:XXX 审核人:XXX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金观涛先生发表了题为“反思‘人工智能革命’”的文章,文中表达的结论大致是今天面对信息文明高度繁荣的学者们的共识:科学与人文的隔阂甚至对立,对人类科技进步中社会性因素的忽视,导致了技术理性的张扬和人文精神的退化。 这个视角,从人工智能发展历史来看却似乎不成立。在人工智能研究史上,人们对智能研究的理论基础还是比较重视的,也有过多次重大的争议和讨论,不同研究领域具有强弱各不相同的立场,从而反映出它们在智能基础问题上的重大差异。 人工智能具有工程和科学两种不同的维度,前者并不以理解人类智能为前提,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数据等资源通过算法加工来完成人类实践生活中的任务;后者则需要从人类智能原理出发来实现人工智能。例如当前的类脑计算研究,是放弃传统的计算机,改为从结构上模仿人脑来开发芯片,从而希望从结构仿真的功能涌现中来产生智能。 对人类智能的认识是科学家当今面临的难题,在研究过程中由于对科学原理的不了解,不得不在工程上进行简化,即不对智能做任何明确的定义,而是在利用人工智能探索智能行为机制的过程中来逐步了解和解释智能的本性,这是任何具有工程和科学双重性质的技术性科学中不得不采取的务实态度,没有这种务实态度,简单地将工程实践和原理在认识论上对立起来,可能会对知识的进步产生不利影响。 人工智能虽不是理论物理学那样高度成熟和形式化的科学,不具有严密的理论形式,但是其经验性定律及其使用的概念框架、假设也是在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条件中形成的。因此当这些定律和概念框架与常识知识中的表述不一致时,往往会形成冲突,但这种冲突可以通过对其定律、理论假设和模型的科学解释,来弥补表达日常经验的常识语言与其定律解释之间的差距,从而推动人工智能学科理论的成熟。问题是对于经验定律或理论模型的科学解释是依赖于语境和具体实践的,这种语境反映了解释者所处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金先生就是从传统控制论的背景出发,将当前人工智能和社会的关系,从认识论的角度还原到了错误的概念辨析中,而忽视了在人工智能历史的实证研究中,智能概念具有非常丰富的维度和演化过程。 从早期人工智能研究中对“智能”概念的朴素性认识开始,经过长期的争论以及工程实践后,科学家已经对“智能”概念有了更加丰富的认识,不仅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智能的重大影响,而且也意识到当前人工智能所面临的重大困难,认为实现人工智能的目标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因此,现在我们对“智能”的认识不仅没有退步,反而可能比历史上更加成熟和完整。 (摘编自陈自富《我们对“智能”的认识退步了吗?——与金观涛先生商榷》)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今天,有学者认为技术理性的张扬和人文精神的退化,使得科学与人文隔阂甚至对立。 B. 人工智能的工程观以完成人类生活中的任务为前提,其科学观以理解人类智能为前提。 C. 对人类智能的认识至今是个难题,在利用人工智能探索智能行为机制中必须务实。 D. 在研究中由于对人工智能的科学原理的不了解,对智能无法做出任何明确的定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用人工智能研究史上的多次争论,以及人们对智能基础问题的不同认识,来质疑金先生的观点。 B. 文章用当前的类脑计算研究为例,论证了人工智能科学维度的实现需要从人类智能原理出发。 C. 文章分析了科学界对“智能”概念的认识是有发展变化的,批评了金观涛先生依赖具体实践的研究方法。 D.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用了先破后立的论证结构,以立为主,观点鲜明,逻辑严密,结构清晰。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类脑计算研究,从结构上模仿人脑开发芯片,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因此,传统计算机终将被取代。 B. 人工智能现在虽不具有严密的理论形式,但在特定的历史文化条件下,在实证研究中.终将获得成熟的学科理论。 C. 人工智能的经验性定律及其概念框架与常识知识有时会形成冲突,这种冲突可以通过科学解释来解决。 D. 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会对人类智能产生重大影响,人工智能的目标实现也将面临巨大的困难。(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垅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3C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12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号行星检测,检测30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3C级文明测试。 1号测试未通过,2号测试未通过……10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号测试题未通过! 12号测试题未通过!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文明测试试题13号通过!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 “3C文明测试试题14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

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 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 —、选择。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 ) 。 A.东 B.南 C.西 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4.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东 B.南 C.西 D.北 5。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 B.西 C.北 二、填空。 1.把手表平放在桌面上,用数字12 正对着北方。正对着南方的是数字( );数字3 正对着 ( )方。 2.小铃面向西站立,向右转动两周半,面向( );向左转动l周半,面向( )。 3.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 (1)1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3号楼在中心花园的( )方向;4号楼在中心花 园的( )方向。 (2)4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1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 (3)中心花园在( )的北面,( )的西北面,2号楼的( )方向。 (4)( )在( )北面。.

三、算一算,分分类。 (1)把得数小于50的写在西面。 (2)把得数在50~100的写在东面。 (3)把得数在100—200的写在北面。 (4)把得数在200以上的写在南面。 四、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L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五、应用题。 1.小强的家门面向东,放学回家后站在门前,面向家门,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向 2.小明和小立背对背站立,小明向北走150米,小立向南走120米,两人相距多远 3.小娟向东走5步,然后向西走4步,再向东走3步,再向西走2步,再向东走1步,现在小娟在出发点的什么方向几步的地方 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探究题)小明面向东向前走5步,左转向前走4步,再左转向前走5步,现在小明面向什么方向如果想尽快回到原地,可以怎样走 2.(情景题)夺红旗,争第一。 小熊从A点出发,—共有几条通往小红旗的路线哪条路线是最近的 描述出你认为最近的走法。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综合测试卷》带答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综合能力测试 一、积累运用(5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róng máo cuì lǜ yǔ máo dā chuán zuǐ ba guān chá hā qiàn fù qīn 2.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打“√”。(6分) 数数.(shǔ shù)冲.(chōnɡ chònɡ)进埋.(mán mái )怨 沙啦.(lā la)盛.(shèng chéng)开假.(jiǎ jià)装 3.比一比,再组词。(8分) 要()喊()钓()捕() 耍()减()钩()铺() 4.读一读,连一连。(8分) 披着小鱼 | 用力地看 衔着书包 | 沙啦地跑 背着小船 | 仔细地摇 坐着蓑衣 | 飞快地响 5.根据划线部分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 (1)我装着很规矩,很庄重的样子喊他。() (2)这些并不引起人们注意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3)它很安静、很寂静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 (4)翠鸟动作迅速、时间短暂冲入水里,不见了。() 6.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6分)

(1)早晨,太阳光从东方升起。 (2)我看见一只采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 (3)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了悦耳的歌声,优美的舞蹈。 7.按要求写句子。(6分) (1)窗前是草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翠鸟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翠鸟长得漂亮。翠鸟会捕鱼。(加上合适的关联词,使两句话变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25分) 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2分)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1)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写下来。(2分) ()———() (2)在文中找到一个比喻句,用“____”画出来,这句话是把比作________。(4分) (3)“我”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当蒲公英的花朵_______时,草地就是______色的;当蒲公英的花朵_______时,草地就变成_______色的了。(4分) (4)“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句话中的“睡觉”是指蒲公英的花朵________;“起床”是指蒲公英的花朵________。(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