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

【篇一:2014年北京卷满分作文】

2014年北京高考满分作文

1、谈谈那老规矩

在记忆中,老规矩都来自祖辈口中:“出门要给长辈打招呼”“勤俭持

家是美德”“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等等。小时候,常常觉得这无数

的老规矩像潮水般将我包围,我只好一步步退回屋中,摔上房门,

自以为这一道木门能阻隔那喋喋不休的进攻。

随着几次搬家,搬离了祖父母,也搬离了那些曾经充斥耳根的跟不

上时代的老规矩。近来看到网上流行起对老规矩的总结,那些看似

应该放进博物馆的陈词滥调,却在突然间充满活力,活蹦乱跳地回

到人们的谈天闲聊里。蓦然发现,那些老规矩背后存在一股力量,

这力量影响了你的生活习惯,标定了你的思想来源。

有一种礼貌,叫打招呼。“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对此我们

习以为常,视其为最基本的修养素质,下意识地判断不打招呼的孩

子是不够礼貌的,甚而对其家庭教育有所质疑。这便是老规矩,它

影响着你的价值判断,你的社会观念,你的处世哲学。而这种力量

弱以时间为轴,可以上溯至你的父辈、祖辈、曾祖辈,可谓“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世世代代言传身教,流传不息;若以空间为界,它

又影响着赵家、钱家、孙家、李家,影响着北京人、山东人、湖南人、广东人??“老规矩”以其本源性的力量贯穿了家庭、家族、民族

的历史,自始至终地影响了生于这片土地的每一个人。

同样,我们更习惯于听到的是“叔叔好”“爷爷好”这类辈分上的打招呼,而对西方直呼其名式的问好方式则大感不当,直呼其名那是对

长者的大不敬。问好方式本身并无过错,究其本源,“尊称”背后所

承载的,是沉甸甸的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长幼尊卑,讲究等级秩序,地域性的文化伦理,无声无息中渗透在生活角落中,映射在“老规矩”的影子里,标定了文化根的脉络。

讲究“勤俭持家是美德”,所以反对透支消费;在意“笑不露齿”,所

以反感女孩子毫不遮掩的大笑;倡导“别让小事毁了和气”,所以困

惑西方人动不动就上法院??这便是老规矩的力量,如涓涓细流却绵

绵无尽,温柔地却又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你。其实,老规矩永远不

会脱离时代,他们悄无声息地潜藏于时代道德之中。

没有老规矩,也许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寻不着文化的根??

2、老北京中的“三味”

老北京有老规矩,老规矩有老味道。

在每一个北京的家庭中,这些老规矩时时刻刻地回响在孩子们的耳畔。这规矩中没有大道理,有的只是一种对立身行事的提醒。可对

每个孩子而言,老规矩就是他们成长的模具,让人温润光泽;而对

每个大人而言,老规矩中的字字句句都有“三味”。

是“情味”。老北京最讲情义,也最重感情,自然在教育中要透漏出

人情练达。“做人要懂礼尚往来,不能太小气”“借了别人东西要知道还,知道感谢,再借才不难”,这些耳熟能详的话总提醒着我们心中

要含情,做人才不“硬”。懂得尊重别人的感情,学会建立情感的纽带,一个人才活得从容不迫。整个北京城,就是在这份“情味”的笼

罩下,显得温润,显得温暖,显得温情。

二是“礼味”。北京人很重视家庭教育中的明礼。“出门回家都要跟长

辈打招呼”“做客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这一切都是要构建“礼”的社会。长辈是亲人,该有的礼数不能少;

外人再亲近,又不能由着性子不讲礼貌。这便是北京人,纵然有情,不可少礼。如果说情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那么礼便是这桥梁的根

根基柱。有礼,社会方治,立身方正。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

正是这个道理。

三是“德味”。一个人长大总要持家行事,老规矩中自然要求“忠厚传世,勤俭持家”,自然告诫“俭以养德”。人人都希望孩子能顶立门户,那么这从小的教育,就是注重对德行的培养。其实,这是经邦济世

的大教育。一个人有德行,家便能顺;每个人有德行,国便能兴。

情味,礼味,德味,实质是有情,明礼,养德,这寄托着每一个北

京家庭对下一代的殷切期盼,也蕴藏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对社会和谐、国家兴盛的深深祝福。

老规矩中的三味,是北京味,是人味。在此作诗一首:

回望老规矩,重品北京味。

3、老规矩,不能被遗忘

午后阳光,暖暖的,沏一壶清茶,听奶奶说老北京的那些老礼儿。

絮絮叨叨间,我只听清了“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

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种种规矩,一板一眼,使我不禁想起了

老舍笔下的祁老太爷——老北京规矩的典范。

老太爷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做过生意,当过苦工,身上有中国人传

统的美德,勤俭节约,洁身自好,祁家的院子每块砖都是用他的血

汗钱买下来的。虽没读过书,他却信奉那些儒家的信条,比读过书

的人们还坚定,规矩做人,规矩行事,行端坐正,并以此教育儿孙,严慈并施。过去的北京城里,一个个祁老太爷,对老规矩身体力行,出门问好,见面作揖,街坊邻居间宽厚友爱,又各自有礼。他们是

老北京礼数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

然而,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恰如《四世同堂》

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惋叹“在不

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而随之逐渐远去的,还有那些人,

那些老规矩,似一首挽歌,哀伤,令人留恋。

没有规矩,我们看到了大街上倚老卖老、假装摔倒讹诈行人的老人,于是感慨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不知规矩,没有人性,

我们痛心地看到新闻里丰台某小区的年轻男子“摔女童”事件,灿烂

如花的小生命瞬间被毁灭;缺少规矩,我们叹息于公共场合那些身

着校服的少男少女们过于开放的亲密行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怎么了?这个社会怎么了?

原来,老规矩既是规范人的一把戒尺,又是涤人心灵的一捧清泉,

让人保有纯粹的心,坚守自己的净土。蕴含其中的,不只是待人接

物的方式,更是驱动社会不断前进的文化主体。它用传统元素启蒙人,用现实价值警醒人,用未来意义鞭策人,规范行为,净化风气,使人们不至于道德出轨,使社会不至于道德滑坡。

老规矩,不能被遗忘。

4、老规矩不朽

北京的这些老规矩,也是中国人的老规矩。重新审视这些老规矩,

感到很亲切。这些朴素的话语,犹如一位长辈在耳边谆谆教导。它

要求做人律己正派,谦恭有礼,忠厚传世,勤俭持家,为他人着想??这是一个民族风尚在道德领域的精炼概括,是百姓自我教育的人生

信条。老规矩历史悠久,传承了几年,是儒家思想在百姓当中的另

一种体现。读书人读《论语》《孟子》《弟子规》等,老百姓读书少,但受教育的内容是一样的。老规矩说“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弟子规》说“路遇长,疾趋揖”;老规矩说“站有站相,坐有

坐相”,《弟子规》说“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老规矩

说“忠厚传世”,《论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规矩说“勤俭

持家”,《训俭示康》说“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

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老规矩是儒

家思想在老百姓心中烙下的印记,处处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事。

老规矩是日常百姓安身立命的总则,是一种自我教育的经典语录,

规定具体而细致。百姓读书不多或者没有读过书,但是这些老规矩

口耳相传,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老百姓用它教育自己,也用它教

育子女,规范后代的思想道德行为。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正是因

为有了这些规矩,才形成了中国老百姓勤俭、忠厚、礼让、仁义的

优秀品格,才出现了诸多的忠臣孝子、良将勇士。

老规矩不老,它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是历史垃圾,而是和《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一样,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

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用“拿来主义”的方法继承弘扬其中的优良

传统。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有些人自私卑劣,有些人贪污腐败,

有些人妄自尊大,有些人浑浑噩噩,有些人一掷千金??现代社会,

生活条件极大改善,而道德水平却不断下滑。老规矩在这些人眼里

是陈旧的、过时的,殊不知这些老规矩是拯救他们心灵疾病的良方。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家风是什么”栏目,许多人给出了他们

的答案:“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做人,诚信待人”,“做人要

朴实一点,厚道一点,要实在一些”。这些对家风的解释,其实就是

对老规矩的最好注解。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

老规矩也能堪当大任。

老规矩不朽!

5、别让“老规矩”止于热议

北京过去渗透于大街小巷家家户户的“老规矩”,是衣食住行,包罗

了生活的点点滴滴。这些细节到“牙齿”的规矩看似烦琐,动静之间

的确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孝”甚至“温良恭俭让”展现得恰到好处。所

以我认为,这些杂着“京腔儿”的老规矩应重新回到胡同弄堂里人们

的生活中,并应借此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风范带回中华大地。

时代飞速的发展带来了现代文明的同时也瓦解侵蚀着我们悠久厚重

的传统文化,社会的进步加速了“西化”,久而久之,则演变成了中

华子女抛弃这些“古老”“厚重”礼节的“借口”。北京老规矩的褪色也

不过是其中之一。曾在电视里看到节目中的老外品尝中国美食时“作揖”“敬酒”“轻拿碗筷”“细品菜肴”,这曾经是家家户户一日三次上演

的画面。台下的中国观众却为老外的这一系列“动作”感到惊讶,随

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新鲜感,甚至带着一丝“不解”。我甚至能想象

得到电视机前某一户人家,渴望让自家小孩“也守点规矩”的父母指

着电视机里黄发蓝眼的外国人说道:“你看看人家。”想来是讽刺得很。

除此之外,比“现代化”更加速瓦解着传统文化的,是国人自身“崇洋

媚外”的心理,而这心理背后,则是现代中国人内心的不自信造就的。自鸦片战争轰开国门后,中国人的崇洋媚外至今又延续了一百年。

这固然曾为我们带来了民主的政治,富裕的经济,却也使我们落下

了“后遗症”,将对本应视之如珍宝的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履。唯有见

到老外们争先恐后地学中菜、穿唐装,高吟《论语》,国人才再度“寻根”,想着复原国学。说白了,我们还是跟在洋人的身后去认可

他们所“认可”的事物。

所以,这一次发源于北京网友的北京老规矩,则是开启了国人由内

而外“复兴传统文化”的新阶段,这些从生活中的点滴出发的老规矩,就是最“接地气”的中华文化,托举着中华文明的精髓,传承于家家

户户的碗筷之间。所以,别让“老规矩”只重回于微博界面中的图片

文字里,在关闭界面后,却还是任凭小孩子把筷子杵在剩下的半碗

米饭里拂袖而去。别让“老规矩”的回归止于热议,在七嘴八舌的评

论过后,被下一个韩国明星的“热门话题”嚣闹着排挤到了脑后。

热议过后,应有行动。从下一顿晚餐开始,从明天的出门回家开始,从这一代80后们的新生儿的摇篮里开始,让老规矩的回归在皇城根下,带着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一次漂亮的“逆袭”。

6、老规矩,新内涵

每每听上年纪的长辈说起童年,总免不了“老规矩”的内容。见了面

打招呼、上茶上酒的习惯、行为举止的礼节??这些老规矩像一条条

戒律,穿行于他们生命中,久而久之,也便成了老北京有规矩的“范儿”。

然而这一切于我,就像那夹菜过于匆忙时,被长辈的筷子制止而发

出的“哒”声一样,并不真切地存在于童年里,它们大多停留在爷爷

浑浊的烟酒嗓中,随晚风飘逝。无数的电子产品裹挟着洋风洋俗闯

入了我们的童年,老规矩刻在我们这一代年轻人身上的印迹,大约

也就注定了要淡于父辈,更要淡于祖宗了。

因此,当长辈不满于晚辈对于规矩的疏忽时,往往会责备一句“丢了

规矩”。丢了规矩,丢了的是一言一行间的礼仪风范,看似也就丢了

曾经流淌在这片土地上德某些文化血脉。

难怪老规矩被重提,即刻引来一片哗然。那么,我们就真的在丢失“老规矩”吗?

君不见,现在社会虽然少了对北京规矩的三令五申,但年轻人在成

长教育中似乎也养成了另一番规矩习惯。我们讲求与人相处要谦和

大度、对长者怀有尊敬、吃饭喝茶时的礼仪风度、为人处世时讲求

合作、敢于表现自我、乐于追求自由??细细想来,这些无不来源于

老规矩,然而又是老规矩的延伸,恰如古树绽放的新芽,朝气蓬勃,生生不息。

有道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当今社会物资丰富、文化多元,人们的生活空间在悄然改变,继而延伸到衣、食、住、行、与人交往,等等,大数据云计算触及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思维方式,更将浪

花洒向了老规矩的神经。渐渐地,有着京味儿文化底蕴的老规矩,

在人们生活秩序中也在发生着某些微妙的转变——但若细细品咂,

它的内涵“风度不减当年”,变身为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生活并非一成不变的风向标,规矩亦不必拘泥于某些形式,

只要那延续千年“礼”“仁”“真善美”的内核不变,老规矩亦将在21世

纪文化交融的浪潮中,成为绘就公民生命意识的“点睛

之笔”。

怀一份对“老规矩”的尊敬思考之心,审视慎思,不离不弃;

走一条对“老规矩”的继承创新之路,求真求实,且行且思!

7、别让“规矩”老去

常言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燕京大地,规矩颇多,这都是祖

祖辈辈走过的生命印迹,像戒尺,像车辙般规整着后世人的脚步。

无怪《史记.礼书》中有过这样的记载:“人道经纬万端,规矩无所不贯。”规矩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然而,随着自由之风越刮越强,规矩逐渐被人们视作束缚手脚的锁链,冠以“老”字,更流露出视其为落后之物的些许不屑。纵然,先

辈们留下的各种规矩中,确有少数难登时代之堂的内容,但并不意

味着应该被全然抛却。“出门回家要跟长辈打招呼”,劝导敬老之心,需从小养成;“做客时不允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告诫他人物品,应尊重爱护;“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则是要注重个人的仪表修养,

堂堂正正;而“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更

需处处践行。可见,多数规矩,放在何时都值得被遵从,这是个人

乃至民族安身立命之术,能免于东海扬尘之变的洗礼。

孔子曰:“不知礼,无以立。”何谓“礼”也?即指平日的礼仪规矩,

没有规矩,怎能立足于天下?放眼东瀛,日本严守祖辈老规矩,至

今与长辈见面时仍行跪鞠礼,其国人文化素养历来为世界称道。韩

国谨遵祖训,在现今时代仍对一家之长绝对服从,不得有违,国际

上多赞之为“礼仪之邦”------恰恰是属于昔日中国的美称!

是的,从前的我们,前有《颜氏家训》“诚孝、慎言、检迹” “慕贤,其人达礼” “去奢、行俭、不吝”之教诲;后有《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的为人准则,又有《朱子家训》“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的生活规范。老规矩以其温和仁慈的博

爱深情滋养着这片古老的土地,不论是历史渊源还是影响意义上,

均在为华夏文明保驾护航,礼俗之风甚至吹遍了东海之岸。可叹的是,如今受到熏染的异邦谨遵规矩受人称赞,而生长在老规矩文化

之源,对于老祖宗留下的美德,我们年轻的心中留存了几许呢?

守住文化之根,别让规矩老去!

【篇二: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范文(原创)】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示范

介绍学习语文的体会

(2014北京高考微作文1)

学习有法,但无定法,不同的人对学习方法的探讨也不尽相同。我根

据多年的学习经验,总结了“学习语文十大方法”,希望能给同学们

提供一些帮助。1.要认真预习;2.要专心听讲;3.要复习背诵;4.要

独立作业;5要勤读多写;6.要注重观察;7.要切磋琢磨;8,要自改

作文;9.要总结归纳;10.要积极应考。以上十条是我多年来学习经

验的几点体会。尽管很不成熟,但我敢断言:只要你能做到以上十条,你的语文学习成绩肯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对“家长送考”现象的评论(2014北京高考微作文2)

“家长送考”体现了父母对儿女无微不至的关怀,然而这种过度关怀

并不值得提倡。首先,高三学生一般都超过18岁,是有公民权利的

成年人了,应该独立自主地履行自己的行为职责。国外的孩子超过

18岁一般都单独生活,而中国父母将成年孩子像裤腰带似的系在身边,实在太溺爱了。其次,古代18岁以前就成名者不乏其人。甘罗12岁为相,岳飞16岁考上武状元;而我们21世纪的成年学生,难

18岁青春赞歌道连考试都还要父母陪同吗?因此,我呼吁:请让学

生们自己去参加考试吧!

(2014北京高考微作文3)

18岁青春的美丽,不是街衢流行的名牌时装;

18岁青春的旋律,不是吉他弹奏的缠绵忧伤;

18岁青春的潇洒,不是臂臀摇摆的忸怩作态;

18岁青春的快乐,不是车轮旋转的郊外飞扬。

18岁青春是蓝色的,像深远的晴空,像迷人的海洋。

辽阔深邃,富于幻想。

18岁青春是绿色的,像滴翠的青竹,像坦荡的草原。

蕴藏生机,充满活力。

18岁青春是红色的,像燃烧的火焰,像初升的太阳。

朝气蓬勃,充满希望。

18岁青春是白色的,似雪似浪,如云如月,白洁无瑕。

就像一张白纸,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18岁青春是无色的。像风般变幻无穷,像雾般绚丽迷人。

放纵它,将遗憾终生;驾驭它,将乘风破浪。

18岁青春是彩色的,拥有了它,便拥有了七彩人生。

18岁青春是一首美丽的诗,是一支动听的歌。

让我们真诚地书写她,让我们纵情地歌唱她吧!

大作文审题与分析:

这是材料作文,从材料内容来看,出题者对“老规矩”是持赞扬和肯

定态度的因为“老规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一些行为美德。这实际上

给文章定了基调觉得,并非所有老规矩都是好的,都体现了正能量,因此,如果在基本肯定“老规矩”的前提下,对“老规矩”进行辨证分析,似乎更能使文章写出新意。更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范文:老规矩是重要的传统行为准则

(2014北京高考大作文)

何为老规矩?老规矩一般都是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民族重要的传统行

为准则。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家庭,为了维持正常的秩序,总

要制定一些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一旦沿袭下来,也就成了老规矩。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制度不成秩序。为了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中国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这成为中国的国策,

也成为中国家庭几十年来的老规矩,这个老规矩为我国经济长期持

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又如“行人靠左,车辆靠右”这个老规矩,对

维系正常的的交通秩序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设想如果没有这个老规矩,汽车与行人想靠左就往左,想靠右就往右,那公路上每一分钟

都会有交通事故发生。再如学校班级上课时,实行先由班长喊“起立!”,接着学生齐声“老师好!”,继之老师回礼“同学们好!”的老

规矩也必不可少。设想如果全班几十张嘴巴乱喊乱叫,那课堂上岂

不乱套了吗?像“出门回家要向长者打招呼”“忠厚传世,勤俭持家”这

些老规矩,就体现了中国人尊敬长辈、忠厚诚实、勤劳俭朴的精神

风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优良传统。这些老规矩都是应该

竭尽遵守、大力推崇并要发扬光大的。

有些老规矩也有局限性。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些“老规矩”存在着明

显的局限性。例如中国传统“多子多福”的老规矩就同计划生育的倡

导背道而驰;南方一些省份端午节喝雄黄酒的老规矩证明也是违反

科学的;农村个别地方除夕做一个月的馒头,来映照“有吃有余”谐

音的老规矩就包含明显的迷信思想。对于有局限性的老规矩,我们

应该要有清醒的认识,既要肯定其有益成分,也要弄清其局限性。

老规矩也应该根据需要吐故纳新。中国人在先秦时期的穿着规矩是

衣服宽大,峨冠博带,坐的规矩是席地而坐。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觉得北方游牧民族的短装更有利于骑马射箭、上阵杀敌,于是开始

学习“胡服骑射”,倡导短装衣服。近代以来,中国人学习西方,穿

衣戴帽基本西化。坐的规矩也由席地而坐改成了坐沙发凳子。而中

国人衣服宽大,席地而坐的老规矩却被近邻日本和韩国学去并沿袭

至今。我们很难说是中国进步了,反过来就说是日本韩国退步了。

因为学习革新者都是随社会需要而改变了原有的老规矩。

综上所述,我认为,老规矩一般都是重要的传统行为准则。对于那

些能体现民族优良传统、利国利民的老规矩,我们应该坚决认同、

严格遵守并大力推崇;而对于那些带有明显局限性的老规矩,我们

则要辩证对待,既要肯定它的有益成分,也要剖析它的局限性,并

适时吐故纳新。

【篇三: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分析

一、【原题回放】

【2014年北京市高考作文回放】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

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笑不露齿

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

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

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

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013年海淀一模试题回放】

近日,有作家提议,我国应设立一个世界性的文学奖——“李太白文

学奖”,要把它做成中国的诺贝尔文学奖,用我们的眼光和标准来评

鉴世界文学,以争夺我们在世界文学界更多的话语权。我们的作品

走向了世界,我们也要评点世界。这一提议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

请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4年海淀一模试题回放】

郎朗的父亲在《我和朗朗30年》这本书中,讲述了郎朗从一个普通的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的钢琴家的故事,介绍了培养郎朗成功的

秘诀,其中一条是:让孩子成长得快一些、更快一些。这引起了家

长们的热议。

家长甲说: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培养孩子确实要尽早、赶快,要尽

可能地早学,多学。家长乙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培养孩子不

能求快,求快势必会伴随严苛的训练,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再说,像郎朗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

家长丙说:是啊,

梁启超先生说过,学习不必求猛进,像罐头塞得太多太急,不见得

受益。他教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杰出。

家长甲说:可是时代不一样了啊!

……

要求:以上对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二、【规律总结】:

单一话题作文:

话题单一。绝不可以跳出材料提供的舞台,也就是必须围绕一个话

题展开,超出此话题范围就属于跑题。

比如谈“话语权”,你就别谈“权利”(2013年海淀一模也就是说,要

么围绕该范围去写,要么以此为出发点类比延伸。

单一话题作文可以分为:

1.

单一话题矛盾对立角度: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诸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矛盾对立的关系,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孩子成长的快与慢”,我们只能理解为“要么快要么慢”,孩子成长既可以慢也可以快是不可以的。它和2011年北京市高考作文形似而实质不同——前者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8-2018年)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8-2018 年) 导读:本文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8-2018年),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2018年高考考试已经圆满的结束了,以下“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8-2018年)”由高考栏目整理而出,希望每一个考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8-2018年) 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2018年 2018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2018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图片版:

2018北京高考微作文题目: 2017年 大作文题目二选一:“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你怎么看? 【2017年北京高考微写作题三选一】北青报记者刚刚获悉,今年高考作文“微写作”是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 《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3. 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

2017年高考全国卷1满分作文 丝路驼铃,驶向和平 漠北之雪带来朔方的问候,江南的风吹来南方的祝福,这是我站立的黄土,这是我自信的中国。此刻,这个高速发展加速快进的中国,在驼铃的轻响中,在高铁的轰鸣中,载着无数国人的荣光和梦想,驶向和平远方。依我所认识的中国,让我为她赋上21世纪的关键词——一带一路、高铁奔驰! 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英国“脱欧”昭示着全球旧秩序的岌岌可危,特朗普的新政则拉开了新时代不确定性的帷幕。而就在此时,远古的丝绸之路上再次响起清脆的驼铃。中国携手沿线伙伴,为干旱的大漠汇入一缕缕甘泉,各国积水成渊,汇聚成一条和平与发展之河,为热浪侵蚀的沙漠送去清凉。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战略中的重要一步,我们背负着“复兴中华”这一沉重却坚定的理想,在国家棋局上走出“新丝路”这至关重要的一子,这体现了中国作为有责任有担当大国的和平崛起,更是对“永不扩张”诺言的庄严履行。一带一路,惠及的不仅仅是中国,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获益。发展本国。兼顾他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一带一路是中国战略,而高铁则是承载一带一路计划的载体。中国高铁,是“中国创造”技术“走出去”的世界名片。极高的速度、可靠的安全性、尖端的高新技术,都彰显了中国不再受困于“国际流水线”的决心,以及为国攀登“微笑曲线”上游的斗志。一带一路的基本办法是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而高铁正是兴办基础设施的不二之选!于是,一条条钢铁巨龙在非洲、亚洲的版图中飞驰,在新丝路上行驶……这一条条高铁,带动的不仅是各国经济的飞跃,更是各国文化的交流、政治的互信。一支支铁轨,让远在天边的人们握手拥抱,一个个“子弹头”列车,划过黎明的曙光,为沿线的人们带来新的机遇。新丝路上飞驰的高铁、华夏版图内交错的高铁,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我所认识的中国,是拥有千年文明的华夏古国,而这个古老的国家,正躬逢着属于她的大时代。这是她艰难转型的困难时期,却也是她高速发展的飞跃时期。我所认识的中国,由每一个国民个体所构成,我们为高铁经过的每一段路程而骄傲,为新丝路上每一次中国担当而倍感荣光。这是自信的中国,这是我所认识的中国。 和平高铁,驶向发展未来;丝路驼铃,摇响自信中国。 开放共享成就大美中国 过去,提起中国,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长城、京剧、功夫和大熊猫……仿佛泱泱中国只和传统与继承有关,而无关乎创新与发展。放眼今日中国,“海斗号”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至万米,纯正中国基因“非洲天路”通车,共享经济乘着时代的快车向未来飞速前进,微信支付宝强势登陆美国。如今的中国,于坚守中嬗变,于传承中突破。中国,正以开放共享之姿,拥抱世界。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遥想丝路神奇,今朝砥砺前行。 丝绸之路,唯美的名字背后承载了一部辉煌的世界文明交流史。2100多年前,中国的张骞率先走出了一条连接亚欧的丝绸之路;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是由中国发起倡议,“一带一路”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强音,进而转化为国际共识。今日的中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在积极思索,“一带一路”无疑是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强势回归。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秉承平等交融,实现开放共赢。 中国的对外关系准则是无论国家大小、贫富,一律平等相待。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在谱写的《怀念中国》歌曲中唱到:“您是一个大国,毫无自私傲慢,待人谦虚有礼,不论大小,平等相待……”中国,以平等的态度与世界各国友好交融,以开放的姿态与兄弟联邦实现共赢。当前世界依然处处存在竞争,但是这

201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作文解析及满分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 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中华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 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 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爱为什么能深入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解析: 北京高考作文从2012年开始,在试题上明显偏重于与社会现实的联系。而今年的试题以二选一的形式出现,给了学生更多选择。本次命题基本秉承了关注现实、联系社会的命 题思路,更是让每一位考生有话可说。考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中取材,相信每一位考生都 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文章形式。但是想要得高分的话就要求考生在立意上有更高的要求。 从命题形式上来看,都是命题作文。在审题上降低了难度。 (1)《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 题目与今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时代背景紧 密相连,2015年海淀一模试题中已经有过相似的题目,考生对此话题并不陌生。 试题由导语和题目组成,导语对于作文题目有着明确的提示作用。在试题中列举了林 则徐等英雄人物,限定了学生要选择的“心中的英雄”必须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同时,试 题中明确了英雄人物“为了祖国……”,也对英雄的形象做了解释说明。考生在文章中需 要体现英雄的相应特点。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20-2020年)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20-2020年)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8-2018年) 北京卷高考作文题 2018年 2018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 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 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 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2018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图片版: 2018北京高考微作文题目: 2017年 大作文题目二选一:“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 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 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 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 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 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你怎么看? 【2017年北京高考微写作题三选一】北青报记者刚刚获悉,今 年高考作文“微写作”是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1.《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 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 原著,自圆其说。 3.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 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 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2016年 北京卷:“老腔”何以令人震撼、神奇的书签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胸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 超越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 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要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历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200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以“安”为题写篇议论文。“安”字含有“安定”、 “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 2006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北京的符号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一句诗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题目自拟,除诗歌文体不限 2008年北京高考作文题 在课堂上,老师拿了一个玻璃杯,里面放了一个大石头,差不多和杯子一样大,老师问大家:杯子满了吗?一个学生回答:没满,还可以放沙子。待学生放完沙子,老师又问:满了吗?全班同学回答满了,有一个男孩却回答没有满,还可以放水。老师笑了,接着把沙子和石头倒出来,杯子是空的。这回老师是往杯子里放沙子和水,然后问大家,杯子满了吗?如果要放石头进去,该怎么放?男孩就把杯子里的沙子和水倒出来,先把石头放进去。 老师让学生们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们各抒己见: 观点一“看起来到了极限,其实还有很大空间” 观点二,做事要有一定的顺序,应该先放沙子 观点三,对,分量重的事应该先做,比如大的石块应该先放进去 观点四,不一定吧,先放沙子和水也未必不可... 学生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009年北京高考作文题: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2010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011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诚信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的故事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为: 一、材料作文,写《北京的规矩》,如进人家做客应该遵循哪些规矩等 要求: 1、自选角度,确定文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二、一篇三选一小作文,三个题目分别是: 1学习语文的体会; 2对家长送考怎么看; 3 18岁的感觉。 2015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为: 五、本大题共两小题,共60分。 26.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①语文老师请同学们推荐名著中的章节或片段供课上研读。范围《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四世同堂》和《平凡的世界》。你选择哪部著作中的哪个章节或片段?请用一句话表述推荐内容,并简要陈述理由。 ②乱涂乱贴、违禁吸烟、赛场京骂等不文明的现象,与首都形象极不相称。请针对社会上的某一种不文明现象,拟一条劝说短信。要求态度友善,语言幽默。文体不限。 ③请以“圆”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 27?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201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满分作文欣赏

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说纽带”一题,表面看只是对词语的解说;早在2005年,北京卷就出过“说‘安’”的题目。但它毕竟与以往大不相同,原因在于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从题干材料看,“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纽带,让人想到“一带一路”这个重要的国家战略;“文化的交流”需要纽带,让人想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文化课题;“历史的传承”需要纽带,叫人联想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社会的安宁”需要纽带,叫人联想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完善;“校园的和谐”需要纽带,又令人想起校园霸凌等一系列社会热点问题……“纽带”的多义性让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但前提是学生的视野和情怀要跟得上这份选择。要谈出时代感,就不能只待在教室里死读书,要关注时代,关注国家,拥有广阔的视野。作为议论文,要展现逻辑性和思想性,又不能局限于搜集信息、了解现状,更要探求原因与价值,阐释利弊和方略,拥有当前时代和当下社会主人翁的责任担当。 写这个作文时可以一层一层讲起,更有层次感。比如上来可以先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纽带,个人和群体之间的关系需要纽带,这个纽带是一种价值上面的认同,再一层一层引申出文化之间的交流,这个交流之间要产生认同,要包容,要互学、互建。所以作文要层层递进。 “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题,可谓是“中国梦”的具象化。设想国家在32年后的样貌,本质上是将学生放在“蓝图设计师”的位置,因此有没有自觉的担当精神,有没有厚重的家国情怀,从基础上影响着整篇文章的质量。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32年后50岁,恰好是整个社会的中坚力量;这篇作文从某种意义上是对他们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解析及例文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 “铁路巡查员”材料作文解析及例文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写作指导】 【解析1】 老计的故事简单平凡,其中却又蕴含着发人深省、动人心魄的淳朴哲理。老计作为一个平凡的火车巡逻员,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可谓辛苦,可谓坚持;这么一个简单平凡的岗位,他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微笑、招手、敬礼,送以安全的信号;可谓心态良好,可谓敬业负责,可谓对工作、对人生、对他人生命的珍爱和珍惜。而相应的,火车并非飞驰而过,而是鸣笛以示回应和感激,也让老计的生活不那么单调和寂寞,让他的行为更有了理由和动力。那回应的声声汽笛,可谓肯定,可谓感激,可谓尊敬,可谓回报。老计的招手和汽笛的回应,让寂寞幽静的深山霎时生动美丽起来! 【解析2】 一、北京高考作文紧贴社会生活材料来源于生活,在铁道上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巡逻员肩负着铁路安全的和铁路交通轨道畅通的使命和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 二、北京高考作文体现了雷锋精神本次作文材料充分体现了雷锋精神中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热爱劳动、忠于革命,忠于党、钉子精神等雷锋精神的内涵在本材料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三、北京高考作文避开了时事新闻在过去几年的北京高考作文中与时事结合很紧密,2012年的北京高考作文贴近生活、同学们在生活中、路途中都能有所见所闻,从平凡中发现伟大,让考生需要关注一些在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模范。 总之,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充分体现了贴近生活、注重精神层面的内容,需要考生关注社会、关注基层、关注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使命和责任。本次作文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从平凡中体现了不平凡的人生 【解析3】 一、准确理解材料: (一)理解材料: 第一个内容:老计在铁路上每天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巡查铁路。——责任

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目

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目 导读:本文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目,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北京卷: 2017年北京高考大作文题目二选一: “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大作文: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详叙法 【特点】 详叙一般用在对每件事发展变化过程的具体叙写。详叙时要抓住人物的特征或事情的细节进行详尽、细致的描叙。作文时,与中心思

想密切相关的部分,要详叙。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而又与也须交代的,则几笔带过,这样文章的中心才能突出。否则文章会出现无中心或多中心,显得繁琐。 略叙法 【特点】 略叙的作用是在于交代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但又不必详叙的内容。它与详叙相结合,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略叙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直接抒情法 【特点】 直接抒情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直接抒情一般适用于抒发强烈而紧张的感情。直接抒情的特点是叙述时感情强烈,节奏时快、紧张,情感直露,容易把握。 间接抒情法 【特点】 间接抒情的特点是抒情含蓄婉转,富有韵味,感染力强。间接抒情一般可以通过叙述抒情,作者在叙述时加上自己主观感情色彩,根据感情的流动来叙述,使读者在叙述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可以通过议论抒情,作者在议论中,表达强烈的爱憎、褒贬之情,这种记叙中的议论一般是利用判断来进行;还可以通过描写来抒情,作者在描写的过程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采用间接抒情的方法,要做

3篇优秀的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汇总

3篇优秀的2013年高考作文 让短信飞(55分)(有情) 看到这个作文题目,我不禁微微一笑,说到手机,那真是有太多话可说。从昨天到今早,我的手机就没有得到一刻清闲,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的短信微信飞信电话,就像一阵大风呼啸着朝我扑面而来,感动同时却也夹杂着些许的困惑,一些祝福的小段子总是重复地闪烁在我手机得屏幕上,不知为什么这一刻我产生了一种恐惧。 想起过去逢年过节,总是一家人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评议评议“春晚”,其乐融融。不知从哪年开始,七大姑八大舅手里多了个方盒子一过节就“嘀嘀”响个不停,大人们开始忙着回复那一声声“嘀嘀”,于是有了打不完的电话,发不完的祝福,从那以后,爷爷奶奶和我就常常被晒在一旁,被那层层叠叠有千篇一律的短信淹没在家中的角落。再后来,上初中了,我也拥有了一部自己的手机,我只记还对它的样子记忆犹新黑白的显示屏,功能也十分简单,无非拨打电话和

收发短信,而且机体也十分厚重。但那时不觉得啊,我还十分兴奋地拿去和长辈们炫耀,告诉他们以后逢年过节我也能像大人们一样受到铺天盖地的祝福,这似乎成了一种人际交往成功的象征。这时我却没有注意到,老人眼中又多了一丝落寞。 很快,随着手机不断更新换代,我用上了越来越精致的手机,机身也变得越发轻薄,稍稍动动手指我就可以畅游网络,驰骋微博,玩转微信等;又不知从何时起,手机变得离不开身了,它就像罂粟一样让我沉迷,上卫生间的时候要看,吃饭时也要一手筷子一手手机地盯着,甚至充电时也要一刻不停地刷刷人人网页,以至于后来移动充电器让我们这些沉迷于手机世界的人们如获至宝。 我甚至不曾注意到,我已经多久没有陪陪家中的老人了。 手机让我结识了四面八方的新朋友,让我有了更多能谈天说地、志同道合的新伙伴,却让我也渐渐遗忘了这些孤单呆在家中的“大朋友”。

(完整版)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

让名著阅读点亮语文 ——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 微作文题目: 1、《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的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做简要点评。 让名著阅读点亮语文——2017年高考北京语文卷微作文导写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2、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能需要通过这样的比喻的理由。 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 3、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地亚哥之中选择一人,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 导写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旨在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精准审题,以小见大,在180字内展现文字精雕细刻之美,是微写作的命题初衷。经过多次训练,考生对这一写作形式大多熟悉,但也容易形成“套路”写作。这就要求在审题和选材上下功夫。“微”中显个性,“微”中抒性灵,短小篇幅,窥得写作一斑,因此审题乃微写作斩获高分的第一要务。读题中圈定题干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不在细枝末节上消磨耽误。 微写作和名著阅读的结合已经是一个被广泛练习过的考查形式了。同时,本次微写作将六本必读名著分散到三个小题中由学生任选,可以说也是在为学生降低难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名著与人物来进行写作。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名著阅读的考点结合,今年的微写作在文体要求上显得比较模糊。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明确每个题目的写作任务:“简述情节并简要评论”的介绍性文段应当以清晰明确为佳,“以花喻人并陈述理由”的议论性文段应当以分析说理为主,“描述雕像及其意图”的抒情性文段,应致力于优美动人。 第一篇 要求选取“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的情节,进行叙述和点评;这就要求学生

2014北京语文高考作文题

2014北京语文高考作文题 【篇一:2014年北京高考作文的详细分析与评价】 2014北京高考语文详解:传统文化内容加码 2014年全国高考将于 6月7日-9日举行。搜狐高考站将会在考后第一时间发布2014年各 地高考试题答案、高考作文题目,敬请关注相关专题。 2014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 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 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 了一辈辈北京人。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 热议。“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 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 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 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 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 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评价:可贵在提现出“文以载道” 本次大作文题目考查学生对“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一现 象的认识,体现了命题人对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所起作用的思考。本题的可贵之处体现了中国文化中“文以载道”的思想,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导向隐含在题目中。学生在思考“老规矩”时,自然会 对其间涉及的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精神有所思考,也对未来的教 学起到很好的作用。 现在的学生讲求个性、自由,对各种规矩多少有些抵触,对传统的 规矩已经遗忘。如何看待这些规矩重新被提起,则体现学生对传统 文化与当代精神的思考深度。每个学生都会受到老规矩的约束,但 不同的人对老规矩的认识却有高下。因此,本题可以突出考查学生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四大可能主题

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四大可能主题 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2013年高考作文可能会以怎样的形式亮相?哪些主题或话题入围今年高考作文的可能性比较大?考生当以怎样的应考策略对待高考作文?本市部分语文名师与读者分享了他们的思考和经验,为高考生有效应考助一臂之力。 给材料作文可能性更大 纵观近年来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从前些年的命题作文转变为近几年的给材料作文,尤其是2011、2012年都是给材料作文,今年哪种出题形式可能性大呢? 十一学校高级教师、曾多次担任本市高考语文阅卷组成员的雷其坤认为,阅读材料作文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这种形式既有一定的限制性,考查学生审题立意的水平,防止像命题、半命题那样有可能被押中;又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从多个角度立意,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无论给什么材料,都要关注现实,立意要体现强烈的现实意义,如与国计民生相联系。有的学生喜欢引用古人的事例和语言,满篇都是古人古语,感觉跟我们现实社会脱离较远,这种文章得分一般不会太高。”雷其坤说。 高考作文可关注四大主题 北京四中语文高级教师连中国表示,高考作文重点考察两点,一是考生对生命价值的内部感受,二是思辨能力。 雷其坤认为,今年的作文题不会刻意回避热点,但热点材料一定不会出成时事政治题。时事政治题是考查考生对事情本身了解的多少,而不是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他建议大家可以关注以下四方面主题: 一是创新,创新是我们民族和国家目前发展所迫切需要的,中国用大量廉价劳动力和沉重的环境代价,换来了“世界最大加工厂”的称号。何时能摘下“加工厂”的帽子,戴上“发明国”的称号?答案只有靠创新。 二是用心感悟生活中的“小确幸”(语出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让内心更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最终达到社会和谐。 三是梦想,怎样实现中国梦,将个人的梦想与国家、民族的梦想结合起来,实现民族复兴、社会崛起。从小的角度切入,表现大的主题,大中取小,以小见大。 四是应时而变,顺势而化。顺应环境,不要以发展的名义毁坏自然景观和有一定价值的人文景观,比如北京在改造过程中拆掉了部分名人故居等。 高考作文要有真实体会

高考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高考|2017年全国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全国卷I:老外眼中的中国关键词 (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 安徽、福建)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邮寄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 I:根据古诗句自拟文 (适用地区:甘肃、青海、西藏、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重庆、海南)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3、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4、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

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认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I I I: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适用地区:四川广西贵州云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要求: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且不少于800字。 “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2014年北京市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守成不如变革_高三叙事作文

2014年北京市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守成不如变革春秋战国,兵戈不息,各国诸侯攻伐兼并。弱者亡,强者胜。故诸王不爱重宝广招贤士,欲变法以强国。 后商鞅人秦,见孝公,陈治国之道,献变法之策,欲辅孝公称霸天下,一时举国震动。然兹事体大,故孝公决意廷议定夺。 翌日,鞅入廷朝王,谏曰:?方今天下纷扰,诸侯兴兵裂土,而拥城据邑者星罗环拱。秦欲王天下,必厉行改革以振疲弊之势。?王颔首曰:?愿闻其详。?鞅曰:?燔诗书,明典刑,设郡县。废豪族之特权,奖攻战之士卒,一以军功授爵。抑工商之末而重农耕之本。若此,不出三世,则秦必威震四海,席卷天下。? 王默然不语。忽一人出班高声驳斥:?商鞅之言差矣!?众人视之,乃甘龙也。龙日:?自古强国之法,莫不效仿先贤之道,谨守先王之法。而鞅空言变法,自是取祸之道耳,其言大谬也。?鞅对日:?卿言差矣。自古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古法。故汤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规者不足多。唯与时推移,除旧规,创新法,方为治世之道也。?甘龙一时语塞,悻悻而退。 语未毕,复有一人出班请奏,乃杜挚也。曰:?商君所言变法有利乎?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古无过,循礼无邪。?又言:?臣闻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故变法百害而无一利,望大王三思。?商鞅叹曰:?子之识见何其陋也!变法之利,惠及后世,岂囿于一时之利乎?昔李悝变法于魏,未数十载,国富兵强,雄于诸侯,此非变法之利乎?且夫秦自献公以来国势疲弱,若因循守旧,岂非自取灭亡,徒为山东诸国之鱼肉耳。?杜挚闻言,满面羞惭,不复言语。 王大喜,抚掌而起日:?子之言真治世良策也。?遂用商鞅以变法。后百余

年,秦人内立法度而务耕织,外施连横而斗诸侯。百姓守法,劲卒善战。危三晋,窥周室。南吞巴蜀,东慑六国,剑锋所指,所向披靡。及至始皇,奋先世余烈,横扫六国,一匡天下。乃使蒙恬北击匈奴,筑万里长城以为国门;南取百越、岭南之地,通千里灵渠以为河道。东封泰山,临海而叹。此皆秦之伟绩也。 于是余有叹焉。若非商君谏王除旧规,立新法,焉有后世之强寨耶?宋人王安石有官:?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故日,守成不如变革,信矣! ◇专组句评:文章采用故事新编方式,再现商鞅变法之朝廷论辩,通过相互提问质疑与辩析,说明了变革的意义。同时用文言文表达,使文章更符合古人古事古味。 ◇仿写点:构思新颖思辨透视

2010年北京高考满分,优秀8篇作文作品

2010年高考北京作文题: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要求写一篇800字的文章,不限文体。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致墨子的一封信尊敬的墨子: 这是两千年后的一个学生写给你的信。我不知缘何想要写信给你,只知道我因你而懂得了一个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记得小时候,我无意间从书架的最底层摸到一本古朴的线装书,这便是我与你的第一次“邂逅”。但这第一次似乎并不大美妙,因为从你那黝黑的脸上我看不到一点情感,只有“守不竟,即赴死”的严苛与冷酷。 那时我觉得,你一定不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一定不是个会仰望星空的人。 但终究,我没有放下这本书,而是日益被它吸引。“天下之人皆相爱,则强不执弱,众不劫寡”——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散发着一股奇特的稻香。于是每每书页翻动,我便仿佛回到那个人人“交相亏贼”的纷繁乱世。 苍茫中,我看到了那塞外骑着青牛缓缓西去的老者,望天吟咏“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望见那杏坛上侃侃而谈的翩翩君子,仰天大呼“天何言哉?天何言哉”;我看到了临淄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的一派繁荣,也见到了楚河上鼓盆而歌的隐士,正陶醉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终于,我一眼望到了你。你并未选择归隐,也不愿去与诸子整日无谓地论战。你只是奔波在华夏大地上,以行者的姿态现于人间,奔走疾呼,救百

姓于水火,解万民之忧苦。“尽天下之卵,其石犹是也”,你是如此脚踏实地,你的脚步是如此坚实、不屈。 我终于明白,你并非不会仰望星空,你的繁星是“天下大同”。只是比起那些只知仰望星空,只能制造苍白无力的口号的其余诸子,你宁愿脚踏实地地践行自己的理想,让“兼爱”——你的这片星空划出更绚烂的光芒。所以,你总在不停地奔忙。你曾不远千里游说楚王,并“九拒鲁班攻城之机变”,拯救宋国一方百姓;你又四处奔波,“非攻”“非乐”“非命”“非儒”,为的就是切实地为这乱世提出真正的“济世良方”。你仰望星空,又总是不忘脚踏实地。因而你的脚步从不停息,你的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而在这浮夸虚假仍存于世的两千年后,你的脚步也越发显得坚实、有力。 原来,你的双眼永远仰望着星空;原来,你的双脚从未离开过大地! 黑衣黑发、黑眼黑面,眼望星空,脚踏大地,奔走于大地上的你,就像一道黑色的闪电,划破天际,穿透重霄,为这九州五岳点燃永不熄灭的火焰! 人类需要仰望星空,因为没有星空的照耀,我们的路不会有前方。但是,在仰望星空的时候,也不能忘了脚踏实地,为他人为社会切实地做点什么。毕竟,星空的美丽永远不属于大地,只有我们脚踏实地,才可以用自己的每一个脚印折射出星空的绚丽。 墨子,感谢你,让我明白了这简单却又深邃的道理,也感谢你让我的生命拥有了最恒久的动力。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较为传统的“旧文化作文”,但同时也是一篇“新文化作文”:从谭蘅君老师关于文化作文的概念来判断,一它具有雅语的特征,是经过雅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北京卷痛苦也美丽

2017年高考满分作文北京卷痛苦也美丽 我是一颗沙粒,随风在大地中飘行,时刻的浪潮轻轻拍打着我的躯体,我从这到那,漂流无痕。 我遇到过一只鸟儿,他扇动着宽敞的翅膀,漂亮无比。他的羽毛飘飞在空中,带起了我。我轻轻地靠在他的背上,那有一种热,能够在瞬时融解我的全身。风告诉我:“他从来不鸣。” 我爬去看他的喙,漂亮的弧线冲开空气的阻碍,他的喙近乎完美。我咨询他:“你要去哪?他回答我:“去我该鸣叫的地点。”我把脸贴近他的喙,同样的热度,能够将空气灼烧。 我看到他停在树枝上,夕阳映射在他身上,镶上一层橘黄色。他腾飞而起,带起了树杆在身后风中不住摇荡,他直射而出,喙如利刃般划开空气的干裂,那双漂亮的翅膀却紧闭着。最后,我看到他冲向了一簇荆棘,他的躯体瞬时被荆棘紧紧包围,有一股红色的液体在每个破口处汹涌而出,染红他那身漂亮的羽毛,那是一种热度,燃烧了投洒在荆棘上的夕阳。这时,他漂亮的喙慢慢开启,从那儿,迸发出一种绝美的音乐,在空旷的山谷上里,震响苍穹。 风讲:“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讲:“却是以生命为代价。” 风讲:“他专门痛楚。” 我讲:“但他专门漂亮!” 风带我连续前行,我飞过田野、山坳,偶然在小溪旁歇歇脚,我行,我随,风起,我舞。 我听到山上有歌声,低沉雄浑,他们唱着:“国破无家,采薇深山,薇草可食,何处为家?”我看到他们衣粗衣,背干柴,行走在坎坷的山路间,一行行水从他们的眼里流出来,他们的声音慢慢嘶哑。最后他们扯着嗓子,风里夹杂着嗓子被扯破的声音。

“国破无家,采薇深山,薇草可食,何处为家?”歌声夹杂在风中,飘走在苍穹。风讲:“叔齐、伯夷采薇,身心俱疲。” 翌日,我看到清晨的露珠从叶尖滑落,晨曦的微光照在伯夷、叔齐毫无动气的脸上,他们的脸上,仍旧挂着两行水。 鸟儿仍旧停在树梢上,叫着,树叶飒飒地响,滴落了一地的露珠。 我讲:“真美!” 风讲:“却以弃尸山野为代价。” 我飘过,随风漂泊。秋近了,叶片枯黄了脸。风呼呼地吹着口哨,叶片飘落,在空中旋转着起舞,静静地融入大地,无声无息。 我讲:“零落成泥碾做尘。” 风不语。 我对风讲:“把我放下吧!” 我呆在同伴中,落叶在我们周围滋滋融入大地,那是一个痛楚的融合过程。 我想起了荆棘鸟的最后鸣唱,凄婉绝美! 有一只河蚌,咨询我们:“你们谁情愿与我走?” 我看到了同伴们在摇头。 我对他讲:“我去。” “你可明白会痛入骨髓,苦不堪言。” “我明白,但我更需要痛楚过后的漂亮。” 我跳进河蚌,阳光投洒在我小小的脸上。

北京市近十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9-2019年)

北京市近十年高考作文题目汇总(2009-2019年) 2019年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 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 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2018年 2018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要求考生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北京高考微作文出炉,下列7名著至少得知道一部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1、在《红岩》、《边城》、《老人与海》中,至少选择一部作品,用一组排比比喻句抒写你从中获得的教益。 2、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即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

201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评析 - 完整版

站在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评析(《语文月刊》2017年8月第8期) 北京市育才学校杨明鲜 作文题: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 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 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2017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说纽带”和“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一出,立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热议。经过三年的实践探索,北京高考作文命题更加成熟、稳健、鲜明、坚定。在形式上,继续采用“二选一”的命题形式,将形象思维命题和抽象思维命题组配起来,尊重考生个性的差异,关注考生思维方式的差异,这样设置,体现了考题的公正性、合理性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让考生都有话说,利于人才选拔。在内容上,注重精神层面的引领、教化和构建,体现着为天地立心的精神,也就是为社会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精神价值系统。在写作教学上,坚持从单纯的外部限制转向内在的写作思维引导,也就是注重写作的心理生成规律,注重写作核心素养的形成,使高考作文的写作成为独具匠心的写作引导训练。由此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占据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 一、“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评析 近三年来北京高考作文题,在检测学生写作水平的同时,对记叙文的写作进行了深层次的思维引导,对学生写作和老师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2017年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依然站在高考作文命题的制高点,为作文的教与学指点迷津。 (一)场景串联组合。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引导语“……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写作要求“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要写好这篇作文,考生就要善于选取场景,善于组合场景,表达思想感情。这些要求其实是引导师生认识记叙文写作的一个重要规律:单从技术层面看,场景串联组合是高中记叙文写作的核心技术。高明的作者总是截取一些场景精心设计,简练揣摩,准确描写,通过场景串联组合,完美地表现思想情感。 高考前总有大批考生越来越不敢写记叙文,越来越不会写记叙文,甚至听的讲座越多越无所适从。造成作文教学如此尴尬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对记叙文写作规律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致以偏概全,使记叙文写作陷入误区。 强调用“倒金字塔”写记叙文,以期突出重点者有之;强调用“三一律”写记叙文,以期剪裁集中者有之;强调用“悬念巧合,一波三折”,以期引人耳目者有之……这些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