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中亚 涵盖所有高考知识点

区域地理·中亚

一、地理位置(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

(1)位置和范围深居内陆的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主要部分 50oE –80oE,—40 oN--50 oN。

②海陆位置: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距海远。西起里海,东与中国为邻,北接俄罗斯,南与伊朗、阿富汗毗连。③包括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

库曼斯坦五个国家。 (2) 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中亚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沟通亚欧之间交通的必经之路。古代的“丝绸之路”:东起我国长安(今西安),经中亚,西抵

欧洲黑海、地中海沿岸。

“第二条亚欧大陆桥”经过的地区:现在中国新疆境内的铁路——北疆线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通,在中国太平洋沿岸的连云港,经中亚,与欧洲大西洋沿岸的鹿特丹之间架起了“第二条亚欧大陆桥”。

二、自然条件与农业

1、地形:

(1)特征:地形以丘陵(北)、平原(中、西)为主。地势呈现出东南向西北部倾斜的特征。(2)分布: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是帕米尔高原(与中国接壤),地势高.海拔5 000米左右,以高山气候为主,多山地冰川和高山湖泊、

河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水流湍急.水力

资源丰富;

东部:天山山脉山体高大,绵延到我国新疆境内;西部和中部:图兰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北部:为丘陵(哈萨克丘陵);

2.气候:

中亚深居内陆,大部分地区距海远,海洋上的水汽难以到达,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西南部的卡拉库姆沙漠为世界着名的大沙漠之一。

冬季寒冷:纬度为中纬引起;亚洲高压加剧夏季炎热: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多;云量少,减少阻挡;地面增温快降水少:终年受大陆气团影响

3.内流河湖

水系水文特征:1、河流分为(1)外流河:指河水能流入海洋的河流。(2)内流河:又称内陆河,指河水不能流入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中的河流。湖泊分为(1)外流湖:指湖水与外流河相通,最终汇入海洋的湖泊。(2)内流湖:指湖水不外泄入海的湖泊。 3、多内流河和内流湖

里海,咸海,巴尔喀什湖,锡尔河,阿姆河,额尔齐斯河(唯一外流河)作用:提供灌溉水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保证河流水文特征: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大,有断流现象.

4、巴尔喀什湖:东部为咸水湖,西部为淡水湖 *巴尔喀什湖为什么东咸

西淡:

5、里海①世界最大的湖泊(咸水湖,内流湖)。②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③战略位置十分重要。④里海“湖海”之争。⑤注入里海的河流:伏尔加河、乌拉尔河。⑥周边国家:哈、土、俄、阿、伊。⑦里海环境问题。 * 内流河:水系:流程短,支流少

4.农业

(1)本区农业的特色,有分布面积广大的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分布:山麓冲积扇、河流

湖泊附近、绿洲)

①中部和南部的畜牧业:水源不足,牧场广阔,发展了荒漠畜牧业,牲畜以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②北部和西部的平原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主要种植小麦(:哈萨克斯坦北部)、水稻棉花(阿姆河、锡尔河流域)等。夏季热量充足,光照强,利用河流水源发展

了灌溉农业,成为了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产棉基地(阿姆河、锡尔河流域)。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被称为“白金之国”。

*小麦、棉花和畜产品丰富,可供出口。

(2)灌溉农业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和灌溉,导致一些地区荒漠化、土壤次生盐碱化、湖泊面积缩小,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湖泊面积缩小的影响因素、危害及治理措施

湖泊都有一个自然消亡的过程,但人类的活动加快了这一过程的发生、发展,下

面以洞庭湖和咸海为例来研究。

湖类型影响因素危害治理措施

退耕三、储量丰富的油气资源 (1) 工业特点:①矿产资源:煤、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