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洋务运动的贡献_张之洞洋务运动故事

张之洞洋务运动的贡献_张之洞洋务运动故事
张之洞洋务运动的贡献_张之洞洋务运动故事

张之洞洋务运动的贡献_张之洞洋务运动

故事

张之洞,字孝达,是晚清时期的中枢重臣,张之洞出身于仕官之家,早年的时候是前清流的重要成员,后来成为了洋务派的一份子,为了洋务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面是为你搜集张之洞洋务运动的贡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张之洞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推动了整个民族工业发展,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早期洋务运动和改革的一个总体方针。毛泽东对张之洞评价颇高,认为重工业发展不能忘了张之洞,足以看出张之洞的社会地位与贡献。

何为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是一场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及科学技术以此来自立自强的一种求富运动。洋务运动使落后的中国出现了首批近代企业,让中国走上了民族资本主义道路。张之洞主要从两块进行洋务运动,一块是主要实业,一块是设办新式学堂。

一:主要实业

张之洞督办并建设了芦汉铁路,这条铁路起于卢沟桥,止于武汉,也就是现在著名的京汉铁路),铁路之利,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助民生。

张之洞将武汉打造成为了重工业基地。芦汉铁路修建成功,实则上就是为重工业做铺设,在18年间,张之洞创办了著名的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煤矿等一大批近代工业化企业,从而奠定了湖

北的近代工业体系。

二:创办新式学堂

张之洞大力创办新学堂,引进人才,壮大了中国的师资教育力量,出国留学,学生出洋已经为常事,张之洞送出的留学生不计其数。其创办了自强学堂,湖北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这些都是现在大学的前身,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对中国的人才需求与培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张之洞的故事张之洞三不争

在张之洞的遗嘱里有一个三不争:不与俗人争利;二不与文士争名;三不与无谓争闲气。

一不争不与俗人争利,俗人在乎的无非是利益,这波人可以为了利益斤斤计较,小利都不放过何况是大利呢?见利忘义者比比皆是。

二不争不与文士争,文人视钱如粪土,但是他们最在意的是面子,在意名声,如果谁不给他面子,破坏他的名声,那么他就会被热闹。

三不争不与是非之人争,喜欢搞是非的人,就算好好的不去招惹他他也会自己找上门,大战一回。

上面三类人各有各弱点,如果我们能避开这三类人,那么我们的世界就少了很多烦恼事,心情愉悦了,心灵宁静了就能做更多的事情了。

少年得志

清朝道光年间,张之洞的故乡南皮县举办县试,很多书生都去赶考,那时候的张之洞还是一个10岁小娃,张之洞也去了考场参加考

试。主考官一看这年纪纷纷瞧不起张之洞,对他说,小孩子来凑什么热闹?这让张之洞心中不悦,抬头挺胸底气十足的说到我是来参加考试的,不是来参加年龄比赛的。主考官就出了个对子打算刁难张之洞,并说如果能对上就让他参加考试,对不上就回家去。没想到上联一出,张之洞出口成章的对上,上联南皮县童子十岁,下联北京城皇上万岁。这让主考官很是钦佩,让其参加考试,在这场考试中,张之洞中了秀才。

张之洞简介张之洞,字孝达,是晚清时期的中枢重臣,张之洞出身于仕官之家,早年的时候是前清流的重要成员,后来成为了洋务派的一份子,为了洋务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今安龙县),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沧州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有《张文襄公全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 活动目的: 1.以了解“张之洞在武汉的建设成就”为例,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洋务运动”的延伸,引导学生客观地评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2.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深入挖掘武汉地方特色文化,培养学生知乡、爱乡的情感和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个人体验,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设计海报,鼓励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联系武汉音乐学院院办、武汉方志馆等处,取得相关部门的支持。 3.联系有关专家、学者,以获得支持。 活动过程: 201×年×月×日,张贴暑期海报,学生报名。7月7日,报名参加活动的同学在学校多媒体室集合,由教师简要地介绍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富国强兵而进行的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知道张之洞是洋务运动后期地方上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毛泽东曾说过:“讲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张之洞所办洋务在武汉取得的成就最多。武汉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能够感受到现实与历史的交融。由此确定以“张之洞与武汉”作为这次假期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一、收集、整理相关材料。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这次活动,计划进行实践活动的第一步,即师生分头搜集相关资料。同学们有的在校图书馆借阅到《末代名臣张之洞》,有的同学在武汉方志馆借阅到《张之洞评传》及《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有的同学在武汉档案馆借阅到《大武汉旧影》并对相关内容、图片进行了翻印,有的同学还通过因特网查阅到了史学界对张之洞研究的最新成果。接下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汇集,初步了解史学界对张之洞的研究状况及张之洞在武汉活动的基本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汇编,制成了宣传栏。在这一过程中,有学生提议绘制一幅清末武汉三镇图,将张之洞创办的厂矿企业及学校标于图中,可以增加立体方位感。于是使用学校所拨经费购买了木板、油漆、排笔等工具,由学生主笔,在地理老师、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以《武汉历史》上的清末武汉地图为底稿绘制了放大后的清末武汉地图,并且进行了配色、着色,从而使张之洞在武汉兴办的工厂、学校等跃然图上。 二、寻访历史遗迹、遗址,比照今昔,感受变化。 在教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连续三天头顶烈日,冒着酷暑对武昌、汉阳、汉口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因为目的明确,所以同学们的热情很高,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如在参观汉阳铁厂旧址时,有一学生提出了:“张之洞为何要将铁厂建在龟山下、汉江边?”立即引起了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面对眼前依稀能辨认出旧貌的历史遗址,同学们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对这一处工厂的选址进行了论证。在各地的考察中,同学们还纷纷拿起照相机记录了他们初中生活中的这一段旅程。实地考察后休息了两天,29日学生到校交流各自的体会。因为具备了一定的理性和感性认识,学生们在交流中逐渐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虽不见高明但其思想已开始进发出理性之光。有些问题虽然提出来,但学生们一时无法解决,对此老师及时给予肯定,并鼓励大家不要回避疑难问题,同时表示将帮助学生联系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来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三、访问有关学者,解析疑难。 由老师出面分别联系《张之洞评传》的作者、湖北大学文化学院的何晓明教授以及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研究员吴明堂先生,由学生进行访谈。学生们的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_读后感_模板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_读后感_模板 洋务大臣张之洞 ——读《张之洞》有感 原创:马骝精 每逢乱世,我泱泱中华总是人才辈出,在时局动荡的晚清,中国出现了众多希望能救中国于水火的仁人义士,他们或改革、或维新、或革命,希望能找出一条令中国徐图自强的道路,而由满清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正是挽救清朝江山的一种尝试。说起洋务运动,人们大多联想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由曾国藩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开端,再由李鸿章、左宗棠加以发展,先从军队、军备上实行现代化改造,再到发展制造业,使受到两次鸦片战争重创的满清政府仿佛又重现一线生机,而说到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就不得不提张之洞。 说起张之洞,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他不像曾国藩那样功勋卓著而且自成一家之言,也不像李鸿章那样掌握晚清命脉几十年而且极富争论性,更不像左宗棠那样为保国土的完整而收复新疆大片失地,但晚清历史如果少了张之洞,那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大打折扣。 张之洞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进入内阁中枢,早年本排斥西洋事物,认为这些都是奇淫巧技,后来任两广总督,受两广开放风气的影响,同时也看到西洋科技的先进性,故转变成坚定的洋务派,并在两广大力提倡发展洋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两广一时间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桥头堡,但真正让他大展拳脚的,却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成众多莘莘学子出国留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技术,而且主导建造了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芦汉铁路,大大促进了中国内地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也使武汉这个位于中国中心的枢纽城市,成为近代的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今天武汉的发展,离不开张之洞打下的基础。可以说张之洞为中国近代的制造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汉阳造步枪,就是湖北枪炮厂制造的,由于湖北枪炮厂位于武汉三镇的汉阳,故称汉阳造。 在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认为发展洋务要”中体”为主导,即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为”中体”服务,”西学”即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并在其《劝学篇》中加以论述,使这篇洋洋洒洒几万字的鸿篇巨著名扬海内外。 张之洞在湖北开展洋务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当时清政府的国库连朝廷的日常开支都应付不了,更不要说划拨资金支持湖广发展洋务,因此张之洞通过向外国银行借款、向民族资本家筹款等方式不断地筹措资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将湖广地区,尤其是武汉打造成中国的工业重镇,尤其是汉阳铁厂,其规模和产量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连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参观完铁厂后都赞叹不已。 清末正是大变局时代,张之洞出任地方督抚之时,清朝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而且刚刚平定了太平天国叛乱,可以说是元气大伤,加之慈禧太后的专横跋扈,国家财政捉襟见肘,官场上贪污腐败,官官相护,卖官鬻爵严重,清朝的国势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虽然有曾国藩、李鸿章等有见地的官员开展洋务运动,但是落后的制度与先进的技术不能相互匹配,洋务运动在轰轰烈烈开展了近30年后,展现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以中体西用为理论根本的张之洞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由于洋务企业都是官办企业,以政府为主导,因此冗员过多、官僚主义、效率低下、产值低下、产品没有竞争力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湖北工业的发展,而作为湖广洋务运动领军人物的张之洞虽然看到了种种缺点,但由于见识与思想的局限性并没有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中

张之洞简介

张之洞,人称张香帅,号抱冰老人,南皮人,东南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的创始人,中国高等师范学堂之鼻祖,中国幼儿园创始人(第一所幼稚园,选聘了3名日本保姆)。中国重工业奠基人。张之洞13岁中秀才,16岁中顺天乡试第一名(解元),26岁中会试第三名(探花)。1909年(绪三十五年) 七十二岁。10月4日病逝,6日追谥文襄,晋赠太保。翌年归葬南皮。 张之洞先为清流以敢谏闻名,号称牛角,其战斗力非常生猛。后任山西巡抚和各地学官,后来长期任总督,1907年后任大学士,军机大臣,1909年死,谥号文襄。 张之洞任封疆大吏的时间内,中国经历了三次严重的外国威胁:中法战争时期张之洞处于两广总督的直接指挥位置,筹饷、调兵、用将、反对撤兵议和,为这场战争取得部分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一件是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大名鼎鼎的京汉铁路,曾记否,北伐时京汉铁路大罢工),另外一件是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芦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以武汉为中心,他先后创办了汉阳铁厂、湖北炮厂、大冶铁矿、汉阳铁厂机器厂、钢轨厂、湖北织布局、缫丝局、纺纱局、制麻局、制革厂等一批近代工业化企业,居全国之冠,资本总额约1130万两白银。汉阳钢铁厂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并形成了以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为龙头的湖北工业内部结构,武汉也一跃而成为全国的重工业基地。一些国内有影响的民营企业相继产生。湖北的近代工业体系已初步奠定。湖北经济亦由此跨入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汉口由商业重镇一跃而为国内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商埠。 1889年调任湖广总督后,便主持兴建湖北汉阳铁厂和大冶铁矿等重型企业。汉阳铁厂于1894年建成投产,开炉炼钢。炼铁厂共有铸铁厂、打铁厂、机器厂、造钢轨厂和炼熟铁厂等6个大厂,4个小厂,两座钢炉,工人3千人,外国技师40人,这是我国第一个近代大型钢铁工厂。炼铁需要铁砂和煤等原料和燃料,于是张之洞又派德国技师在大冶附近勘察,发现此处铁矿蕴藏丰富,从而又兴建了中国第一个用近代技术开采露天铁矿——大冶铁矿。张之洞先后下令开发大冶三石煤矿、道士茯洑煤矿、江夏马鞍山煤矿和江西萍乡煤矿(安源煤矿,太祖发迹的圣地)。这样,就以炼铁厂为中心,兼采铁、和采煤和炼钢为一体,创建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也是远东第一座的钢铁联合企业。它的建成,标志着中国近代钢铁工业的兴起,为我国重工业开了先河。除此之外,张之洞还创建了我国首家系统完备的军工厂——汉阳兵工厂,汉阳造从此闻名天下(曾记否,汉阳步在八年抗日战争都在用),在中国近代军事建设以及国防中起到重要作用。张之洞还是六君子之一——杨锐的老师。 1898年(绪二十四年),张之洞在省城东门外卓刀泉创建农务学堂。1900年正式开学,聘请美国农学教习2人指导研究农桑畜牧之学。 1906年,农务学堂校址迁移到武胜门外多宝庵地方(今湖北大学校园),开设高等正科,改名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并附设实验场。这是湖北最早的近代农业学堂和现今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 张之洞还在湖北铁政局内创建工艺学堂。课程有汽机、车床、绘图、竹器、洋脂、玻璃各项制造工艺。张之洞改书院、兴学堂、倡游学,使包括汉口在内的武汉三镇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近代教育体制。传统的书院教学以研习儒家经籍为主,张之洞致力于书院改制,相继对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课程作出较大调整,各有侧重,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在兴办新式学堂方面,其创办的算学学堂(1891)、矿务学堂(1892)、学堂(1893)、湖北武备学堂(1897)、湖北农务学堂(1898)、湖北工艺学堂(1898)、湖北师范学堂(1902)、两湖总师范学堂(1904)、女子师范学堂(1906)等等,则涵盖了普通教育、军事教育、实

洋务运动张之洞

对xx在洋务运动中的作用的思考 评价张之洞这个人,我想我是没有太大的资格的,只因为以我的学识,还没有达到能完整地评价一个人的地步。我这里想说的,只是关于张之洞在洋务运动中所发挥的作用的一些个人的看法。 直接接触的有关洋务运动的文本,首先肯定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史纲要》。在第二章的第二节的第一小点的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系带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这里我曾有一个疑惑,在列举部分成员时,不是按照姓氏笔画为序。那么,编者又是按照怎么样的顺序来列举这些人的呢?按照他们在洋务派中重要地位?是他们的官位大小?还是仅仅是列举,没有做其他的考虑。我想这个问题在结束时可以解决。 后文还有一处提到张之洞,在列举1890年前洋务派兴办的近代企时,“1890年,张之洞在汉阳创办湖北机炮厂。”这句话出现在所有被列举的军事工业之后。 此外,这本书再无关于张之洞任何描述。对于这章的内容,我的理解是张之洞作为洋务运动的主要成员,参与洋务派的洋务事业。 当然,了解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其人其事怎么可以用几句话概括呢? 《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一书中,简要的介绍了他的生平。可以说他是一个官二代了,父亲是知府。他在十六岁高中乡试解元,后来会试取中为一甲第三名。此后,便开始了他的仕途,最初是在京中的翰林院供职。光绪七年十一月,补授他为山西巡抚。他在山西工 ①作三年后,也就是光绪十年,中法战争爆发,朝廷命令其取代两广总督张树声。其实中法战争对张之洞的影响很大,不仅仅是实授张之洞为两广总督那么简单,中法战争对张之洞内心触动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做了六年的两广总督后,他被调补为湖广总督,自此一直坐镇武汉。

张之洞与维新运动

收稿日期:2004203217作者简介:邹 勇(1970~),男,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教师。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   2004年8月第23卷 第4期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M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ug.,2004 Vol.23 No.4   张之洞与维新运动 邹 勇 (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四川绵阳 621000) 摘 要:在1895-1898年由维新派发起的维新运动中,作为洋务派的重要领袖,张之洞曾参与其中。虽然,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分歧与矛盾,但综合张之洞在运动前及运动中的表现,他是支持维新运动的,而不是“假维新”。 关键词:张之洞;维新运动;支持 中图分类号:K25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612x (2004)0420039205 甲午战争的惨败,尤其是《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清王朝在政治上,经济上出现了空前的危机。于是,以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为起点,全国掀起了一股为民族存亡而忧虑、愤慨和抗争的热潮。人民大众、士大夫知识分子,乃至在朝官员、封僵大吏都卷入其中。在被卷入维新运动的朝廷官员中大多为帝党官员和洋务派官僚。其中,只有洋务派的部分官僚掌握着实权,他们对这场运动态度非常微妙,且大多曾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赞助和支持。 洋务派以“自强”“富国”为目的。中法战争后,满清当权的洋务派只剩下三位有影响的领袖了: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李时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掌握北洋海陆军;刘时任两江总督,控制长江下游;张时任湖广总督,控制了长江中游。李鸿章原为洋务派的大首领,地位仅次于奕 ,但甲午战争的失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李声誉扫地,“一生事业, 扫地无余”[1] ,从而退居幕后。对于维新运动,他是“不甚赞成,也不反对”[2]。但由于私人恩怨,他曾 怂恿其儿女亲家狱史杨崇伊上疏弹劾强学会及维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帝党官僚文廷式,使强学会遭封,文廷式被革职,给维新运动产生了消极作用。刘坤一碌碌而无显绩,虽在维新运动初期,也曾捐款给强学会,列名其中。但随着运动的深入,他越来越疏远了同维新派的关系。在戊戌变法中,他消极对待上 谕,多次遭到光绪皇帝的责备,被维新派视为阻挠变法之人。而这一期间,张之洞却表现得十分突出,在整个维新运动中,张之洞都同维新派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是张的弟子,刘光第则为张所保荐。戊戌变法中,由于积极参与他还受到光绪帝的赞许,多次打算让其进京辅翊新政。对此,现在有着不同的评价,有人认为张之洞在这期间的表现是“假维新”,自始至终都是维新变法的反对者[3];也有人把其纳入维新派的行列,对其大唱赞歌[4]。对于上述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均有其道理,但也许是观察的角度不同,强调的重点不同,结论皆有失偏颇,本文拟对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行为和思想做一个剖析,以期对他在维新运动中的历史作用做出比较公正的评介。 一 张之洞最早同维新派的联系应当从1895年算起。在这一年的十月中旬,北京强学会成立,身在江宁的张之洞捐助了五千金以示支持,并派他的儿子和亲信杨锐参加了强学会。这一时期,参加强学会的多为帝党成员和洋务派,以至谭嗣同在一封信里谈到:“康长素倡为强学会,主之者,内有常熟(翁同),外有南皮(张之洞)……。”为了成立上海强学 会,康有为于十一月初又到了南京,在南京“居二十

报刊简介

《湖广月报》 1904 年1月1日(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四日)创刊。汉口圣教书局发行,英汉书馆印刷。月刊。每本售大钱十文。总理杨格非,计约翰、林辅华助编。 该刊声称:“其宗旨即广人见识见,兴人德行。凡有益于圣教会与国家者,皆可登报。一切诋毁国政,谗谤官民,及不合真理之言,概行不录。因不深明文理者多,故本报文理官话并用,以期雅俗共赏。”栏目有:诗歌、论说、本地时事、各国新闻、教以纪闻、自然科学、论文与教会消息等。主要撰稿人有丁韪良、王理堂、刘介眉、祝德桢等。用有光纸铅印。线装书形式,宣统年间改变洋装。 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有1904年间部分原件,广东省中山图书馆藏有1910年第10期。 《湖北女学日报》 1908年在武昌出版。日刊。主编冯德生。 《湖北日报》 1908年7月创刊,在汉口出版。创办人郑江灏。协助他办报的有李介廉、王伯森、董祖椿、杨宪武等。办报人都是共进会会员。 1909年因刊登讽刺官场、攻击当道的文章,为鄂抚陈夔龙所忌,后又刊载《中国报纸于官场有特别之益》一文,陈更为忿恨,该报道为巡警道金鼎封禁。 《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初编作“1906年创刊”,查1907年时郑江灏尚留学日本,1908年回国,疑误。《湖北地方自治白话报》 1910年创刊。武昌湖北地方自治筹备处出版。 上海图书馆藏有1910年第三期。 《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杂志》 在日本东京出版的地方性刊物。1904年(光绪三十年)创刊。月刊。编辑兼发行者为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该会由留日学生张百熙等组织。刊物的实际主编人吕嘉荣。印刷者伊藤幸吉。1906年后曾一度停刊。1908 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出刊新第一号,编辑与发行者仍为湖北地方自治研究会。社址原在日本东京年#区鹤卷町201番地,出版新一号后,迁往淀桥柏木。 栏目有:论著、调查、译述、杂录等,大致都为阐述地方自治及介绍国外自治问题的文章。 湖北省图书馆、政治市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有部分原件。 《湖北自治报》 1910年10月创刊。湖北自治筹备处编印,在武汉出版。 上海图书馆藏第一期。 《湖北农会报》 湖北农务总会的会刊。1910年5月23日(宣统二年四月十五日)创刊。在武昌出版。初为月刊,1910年11月2日第七期起,月出二册,第十三期起(1911年2月23日),又为月刊。编辑占瑞廷。 栏目有:图画、谕旨、主张、论丛、章奏、文牍、讲演、译丛、报告、纪事、海外农事、附录等。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有原件。 《湖北官报》 湖北的封建官报。1905年4月5日(光绪三十一年三月初一)创刊,在武昌出版。张之洞创办。江汉关道梁嵩生为总办,任承纪为总纂述,沈宝枢管财务。杂志形式,线装。该报系在《汉口日报》基础上创办,1907年又将《汉报》合并。 体例由张之洞手订,强调“正人心,增学识”。主要栏目有:圣训、上谕、官抄、辕抄、要电、要闻、政务、科学、实业、杂纂、图表、论述、国粹篇、新说郛、纠谬篇。 其第一册的凡例提到“本报每旬出报一本”,第二册的扉页后有“本报原拟月出三册,兹印刷寄运太繁改为月出二册”的声明。可见实系关月刊。第一期赠送两万份。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均作旬刊,误。 《湖北学生界》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论

洋务运动和中体西用论 1)统治阶级的危机意识和洋务运动:自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以后,中国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迫使中国人以新的思维方式认识政治,统治阶级也迫切地想制造一个能够维持现存秩序的更加有效的思想武器。在朝廷内部尽管存在一些顽固的闭门主义分子,但经过同治时代(1862-1874)洋务派势力逐渐壮大了.曾国藩(1811-1872)、李鸿章(1823-1901)和张之洞(1837-190 9)代表了洋务派.他们以太平天国运动为起点承认西方武力的优越性,接受与此有关的机器和技术以此来要寻找中国自强之路.这样在维持中华自尊的同时,学习西方的军事工业,以此来寻找中国自强之路的运动,这就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也是像魏源、林则徐和龚自珍等一批先知们对西方认识的实践. 2)洋务运动的实际情形和局限性:中国社会内部从整体上开始形成了一股促使政治上的反省和改革的新风气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民主制度的新风气,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最先认识到世界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直接引起了思想界风气的变化。一直担心着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爆发和社会秩序混乱的传统士大夫们主张儒学的本质在于经世致用,从而掀起了一股新风气,并且他们也认为实行洋务从而可以改良社会和解决社会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下,洋务运动逐渐取得了相当大的势力。但是在西方帝国主义者剥夺中国内部的资本蓄积机会的情况之下, 洋务运动自身却无法脱离多局限性. 在政权斗争的过程中,洋务派代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汉族绅士们的保守主义,这也导 致了洋务运动的主体存有局限性.因此洋务运动是由洋务派在中体西用论的立场上促进的.1当然在朝廷外也有一些人士将中国的传统纲常名教摆在首位来看待,这是他们与洋务运动派相同的,但是与洋务运动派的情况不同的是,他们认为要从西方学习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甚至涉及到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在这一点上与洋务运动有着很大的区别.2但尽管如此,他们并没有能够摆脱洋务运动派的中体西用论的局限。因此可以说洋务运动没有带来社会政治上一点点振作的士气。所以洋务运动作为在制度圈内进行的运动即将面临着诸多批判。这场改革的内在局限性终于在189 4-1895年的清日战争中中国败给日本的结局中呈现出来。3 (1)洋务派认识西方的局限性:洋务运动的局限性与发起这场运动的洋务派们对西方的认识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首先考察他们对西方的认识地平线.洋务派认为中国对思想方面来说是完整的国家,对文化和政治方面来说是一个世界, 因此洋务论,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没有一种平等对待别的国家的意识.这样看来,洋务论在思想史上保持中华思想的对外表现即夷务论。当然至少他们承认西方即外国的存在和取之所长,虽然有些范畴是受到限制.在这个问题上,传统的华夷思想出现了一定的动摇。但尽管如此,以中体西用论为标志的洋务论依然没有脱离想使西方国家追随中国的强烈的中华意识。4 (2)洋务运动思想的局限性:洋务派对外部世界的实践程度受到了他们对外部世界认识的制约。但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的局限是由于受到了他们内部认识体制的影响,内部认识结构也无法脱离影响内部认识结构形成的文化。因此了解一下影响洋务派内部认识体制的最深刻的思想。洋务运动只是把改革的重心局限在军事化和工业化的改良上。具有这样局限性的改良运动与它的理论支柱即中体西用论的局限性有着密切的关系。洋务运动的基本思想是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体西用出发引进西方的技术(用)来增强和维持道(体)。换句话说,用西方的科学技术来 1朴赫淳著:< 关于洋务运动>,<讲座中国史V>,汉城大学东洋史学研究室编出版,1999年,第197页. 2朴忠錫著: <淸末公羊學派的思想特点>,<中国研究(`78.10),檀国大学校附设中国研究所出版,第55-56页. 3孔輔卿著: < 关于清末革命思想形成的研究>,<论文集9,2(`88.9), 慶星大學校出版,第159页. 4裵永東著: <关于中國近代政治改革的考察-康有爲的變法論> , <院友论文集>4(`76.12), 延世大学校院友会,第10-11页.

改良还是革命--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改良还是革命--关于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 作者:吴雁南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点击数:1715 更新时间:2007年12月11日 长期以来,戊戌维新,在大中小学的教材中皆被称为改良主义运动;近年在一些论著中,提法虽稍有改变,但究竟属于什么性质,尚未论定。以笔者所见,它在中国历史上是一次划时代的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是一场革命。 一 关于革命的含义,人们的理解多有分歧。就新中国成立后理论界所称的“革命”而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以推翻和改造封建王朝为主旨的农民运动,称为“农民革命”。(二)对于通过和平方法实行社会变革的运动,亦可称做“革命”,如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等等。(三)以暴力为手段进行社会制度变革的运动称为革命。在一些同志心目中,所谓革命,必须同时具备暴力与变革制度两个内容,二者缺一不可。因此,他们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革命,言外之意,在此之前中国历史上无革命可言。三种说法,均有经典根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般地说,人们常常把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称做革命。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就要求通过社会革命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及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代之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衡量社会变革是不是革命,主要看它是否有利于解放生产力,以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制度。这种社会革命可以是暴力斗争,也可以是和平手段。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用的方法就是和平的方法。事实上,社会革命可以采用和平手段,不能把暴力斗争视作唯一手段。当然,我国用和平手段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是有一定条件的,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结果可能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但不论是采用暴力斗争,或是和平的方法,都只是方法问题,并不决定其是否为社会革命问题。众所周知,我国现在进行的改革,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范围内也发生了某种程度的革命性变革。因此,人们常说,改革是一场革命。甚至对改造自然的重大变革,人们亦称之为革命,如产业革命、技术革命,等等。可见,革命一词的含义有狭义与广义之分,本人主张将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称之为革命,是从实质而言,倾向于就广义而言的。 二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制度的运动,而且是近百年来一系列改造和变革社会的伟大开端。戊戌维新同以往自发的农民运动不同,它是奠基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上,适应民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代表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政治、经济要求的改革运动。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由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紧迫感、责任感,催促着一切爱国的中国人、社会集团、社会阶级和阶层,

专题07 全国II卷论述题(解析版)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主观题专项精练 全国Ⅱ卷论述题 【高考真题】 1.(2019·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图6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一: 见解: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 理由: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建立,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推动了物理学自身的进步,并且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是自然进程的快速发展。但在自然进程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文进程上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原子弹等新式武器,正是以自然进程的发展为前提。新式武器的运用使战争规模扩大升级,死伤惨重,经济严重衰退,还给世界人民带来不可愈合的心灵伤口。从人文进程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退步。由此可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自然进程和文明进程的发展并不同步,但我们应该努力使两者协调发展。 示例二:

见解:在人文进程中应添加1917年十月革命。 理由: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由无产阶级领导,以建立体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社会制度为目的。十月革命成功地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斗争。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也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社会主义苏联迅速的实现了工业化,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二战之后,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发展,苏联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最大障碍,两极格局形成,对战后世界的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所以在人文进程中应加上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明确自己的见解,赞成或者质疑,需要修改等,如“同意从自然进程或者人文进程的角度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在自然进程中增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人文进程中增加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等;其次,从材料中提取互相关联的历史信息并结合史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如“在经济全球化,科技进步发展的进程中谋求促进各国共同发展”、“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对战后世界格局和国际力量变化起重要作用”;最后,总结观点,表述成文。 2.(2018·全国Ⅱ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200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年后收归国有。 ——据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答案】示例 启示:引进外来科技与设备会大大推动现代化的发展。 说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洋务派学习西方科技,引进西方先进设备,建立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化企业,也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在随后出现的建立企业的高潮中,民族资产阶级也学习了西方的先进经验。民国时期,国民政府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引进先进科技,推动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央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这都大大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由此可见,引进外来的科技、设备和资金等可以大力推动我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中国历史故事-晚清牛人徐寿简介 徐寿的历史功绩

中国历史故事-晚清牛人徐寿简介徐寿的历史功绩 说起晚清英豪,李鸿章、张之洞、曾国潘等人肯定第一时间浮现大家脑海。本文给大家介绍的晚清牛人不在此列,他是真的牛,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 这位牛人就是晚清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启蒙者,造了中国第一艘军舰,建了中国第一所科技学校,一人撑起中国近代军工业半边天的徐寿。听到这些头衔,可能大家也并不是很熟悉。但要说另一件事,大家就不可能不熟悉了。 学习过化学的朋友们,在当初刚接触化学的时候,有一样东西必背,那就是化学元素周期表。而这个化学元素周期表,就是徐寿翻译命名的,可见徐寿在中国科学史上的地位。 1818年,徐寿出生于江苏无锡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和很多人一样,徐寿最开始学习的是诸子百家、四书五经、八股文,是冲着科举考试去的。 然而徐寿明明十分聪慧,但是却连个秀才的考不上。科举失意,大多数人应该十分伤心。但是徐寿不,他说:“尝一应童子试,以为无裨实用,弃去。”俗一点大概是说:“八股文有个毛用,老子不学了!” 放弃当时的“通天大道”,徐寿转而研究经世致用之学。他读书杂,什么都看,山川、物产、地理变迁,还有数学、天文历法、物理、音律、医学都涉及在内。他还根据书中所学,自制指南针、自鸣钟。 徐寿喜欢器械科学,他不仅潜心研究中国历代科技典籍,同时也想方设法的搜罗中国翻译的西方科技著作。当时中国没有系统学习科学的书院,徐寿一切都靠自学,由此还结识了另一位科技爱好者华蘅芳。 在一片研究八股考试的人中,找一个爱好科技的知音多难啊!两人一见如故,组成cp闯天涯,共同探讨和研究科学知识。 徐寿学习讲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科学知识必须用于实践检验。当时没有咱们今天的实验室那样,想要什么工具都有。没有工具,徐寿就自己做。他曾经在进行物理实验的时候,需要一个三棱镜,买不到就用自己的水晶图章硬磨出来。 就是这样潜心学习研究,徐寿渐渐的闯出名气,连当时像李鸿章这样的清朝大臣都听说了他的名字。后来清廷“师夷长技以制夷”,展开洋务运动,徐寿就

洋务运动与山西近代化

洋务运动与山西近代化 在洋务运动时期,中国各地区大都相继开始了近代化进程。僻处内地的山西,虽说起步较迟,但在洋务运动时期同样开始近代化。 一 由于交通阻隔等原因,相对沿海省区来说,山西比较闭塞。19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洋务派在沿海和长江流域各省兴办了一大批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并已得到发展时,山西仍未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直到光绪三年(1877),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到山西赈灾,会见山西巡抚曾国荃,并向他提出一个“西化”山西的方案,山西这才有了一个开风气的动议。但是,李提摩太的包括开矿、兴实业、办学校在内的大规模“西化”山西方案,却被曾国荃拒绝了。四年以后,张之洞由京官出任山西巡抚。这个名闻一时的清流派健将,却在山西这块相对封闭的土地上,开始了他的洋务生涯,山西也由此而迈开了近代化的步子。 光绪七年十一月,张之洞怀着满腔抱负来到山西。他一到任,就和怀揣西化山西方案的李提摩太交上了朋友,决心借助李提摩太的指导,在山西尝试举办洋务事业。经过多方考察,张之洞认为山西的各项事业中,“洋务最为当务之急”(见《张文襄公公牍稿》。)。光绪十年四月,张之洞发表了《延访洋务人才启》。在这个招徕洋务人才的公启中,他希望全国各地的洋务人才前来山西,不管是熟悉洋务的哪一方面,或是钻研精通天文、算术、历算、地理,或是通晓各国语言文字;或是熟悉沿海险要之地;或是多见机器运用得宜;或是根据洋法能自己制造;或是研究船舰大炮;或是精通开矿之学;或是能阐述新旧条约的变迁;或是能剖析公法西法之异同,都将受到欢迎,并根据其才能给予优厚薪金。这里充分昭示了张之洞渴求洋务人才的焦急心情,也说明了张之洞的确要在三晋大地上大干一番洋务事业。 在招徕洋务人才的同时,张之洞开始具体筹办洋务事宜。他在发给下属的《札司局设局讲求洋务》中强调,“直省各局林立,取精用宏,裨益甚多,关系甚重”,山西“亟宜仿照兴办,极力讲求”(见《张文襄公公牍稿》。)。他指示属下在省城东门内设立洋务局,选派提调、正佐、委员等办洋务官员,先就本省中熟悉洋务之人和已购来的各种洋务书籍研究试办,详立章程。他还指示,洋务局要设在地势宽阔之处,以便将来在附近添修院落,作为制造之所;立即筹集经费,派员去江苏雇募机匠,并在上海购买若干种外国新式织机、农器,运到山西作为山西洋务局厂的发端;举办洋务事业的一切费用,就在河道库提存。 张之洞虽然有在山西大办洋务的设想,但由于他在山西只待了两年多一点的时间,他的努力也只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成效。 一、编练军队。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练兵。张之洞认为山西绿营“军律日即荡弛”,“整顿营规莫急于此”(见《张文襄公公牍稿》。),于光绪九年正月开始留意山西练军,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链条上的两个相连的环节。当今,有的论者认为,两者都“标志着近代中国历史前进的基本脉络”。有的论者则“不认为有理由按照‘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的线索来论述这个时期的历史的进步潮流”。关于戊戌变法的进步性,现在不承认者希罕了。争论的焦点在洋务运动上。后者基于认为“洋务运动是反动的”,不仅不认为有理由把洋务运动放在历史的进步潮流里,而且竭力否认洋务运动与戊戌变法之间的联系,生怕因两者的某种联系而给洋务运动带来某种进步性。 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之间究竟有无联系?如果有,有什么联系?两者间是否截然对立?这些问题有必要重新提出来,并进行研究。 一 戊戌变法是怎样发生的?现在仍然流行的说法是:“甲午战争是戊戌变法的原动力”。许多著作和论文在论述戊戌变法产生的原因时,只从中日甲午战后开始,认为甲午一役,中国惨败,丧师辱国,割地赔款,才“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因而奋起变法,挽救民族危亡。也有的提到甲午战前,说“戊戌变法是甲午前三十年中社会政治发展的结果”,但在他们看来,戊戌变法是作为洋务运动的对立物而出现的。持此种观点的同志认为,“当洋务运动压制中国资本主义,而以富强自夸时,微弱的代表资产阶级要求的改良主义者提出了经济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开始破产时,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政治方面改革的要求;当洋务运动完全破产后,终至酝酿为戊戌变法”。洋务运动只是以自己的“完全破产”才证明戊戌变法出现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但是,不承认戊戌变法是之前几十年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结果,不承认洋务运动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物质的思想的条件,是不符合历史实际的。 首先,戊戌变法的发生是以洋务运动的经济成就为物质条件的,是以洋务运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为社会基础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4页。)在昔日的戊戌变法研究中,很少有人把戊戌变法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而多从战争和政治斗争说其起因。有的虽然注意到从经济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但止于甲午战争后,他们把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限于甲午战后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割断它与甲午以前中国近代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须知,甲午战后的民族资本,正是在甲午战前中国近代工业和交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终能改变封建生产关系,造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近代生产力,在中国正是由洋务运动从外国资本主义世界引进机器开始的。中国近代工业和交换是在洋务运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

读《张之洞》有感:洋务大臣张之洞 每逢乱世,我泱泱中华总是人才辈出,在时局动荡的晚清,中国出现了众多希望能救中国于水火的仁人义士,他们或改革、或维新、或革命,希望能找出一条令中国徐图自强的道路,而由满清政府主导的洋务运动正是挽救清朝江山的一种尝试。说起洋务运动,人们大多联想到晚清四大名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旗号,由曾国藩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开端,再由李鸿章、左宗棠加以发展,先从军队、军备上实行现代化改造,再到发展制造业,使受到两次鸦片战争重创的满清政府仿佛又重现一线生机,而说到洋务运动的集大成者,就不得不提张之洞。 说起张之洞,这个名字既熟悉,又陌生,因为他不像曾国藩那样功勋卓著而且自成一家之言,也不像李鸿章那样掌握晚清命脉几十年而且极富争论性,更不像左宗棠那样为保国土的完整而收复新疆大片失地,但晚清历史如果少了张之洞,那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将会大打折扣。 张之洞历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晚年进入内阁中枢,早年本排斥西洋事物,认为这些都是奇淫巧技,后来任两广总督,受两广开放风气的影响,同时也看到西洋科技的先进性,故转变成坚定的洋务派,并在两广大力提倡发展洋务,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使两广一时间成为了洋务运动的桥头堡,但真正让他大展拳脚的,却是他在湖广总督任上开办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湖北织布局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成众多莘莘学子出国留洋,学习西方先进知识、技术,而且主导建造了贯通中国南北的大动脉——芦汉铁路,大大促进了中国内地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也使武汉这个位于中国中心的枢纽城市,成为近代的工业中心和交通中心,今天武汉的发展,离不开张之洞打下的基础。可以说张之洞为中国近代的制造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例如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广泛使用的汉阳造步枪,就是湖北枪炮厂制造的,由于湖北枪炮厂位于武汉三镇的汉阳,故称汉阳造。 在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张之洞提出"中体西用",认为发展洋务要"中体"为主导,即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为"中体"服务,"西学"即指近代西方的先进科技,并在其《劝学篇》中加以论述,使这篇洋洋洒洒几万字的鸿篇巨著名扬海内外。 张之洞在湖北开展洋务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当时清政府的国库连朝廷的日常开支都应付不了,更不要说划拨资金支持湖广发展洋务,因此张之洞通过向外国银行借款、向民族资本家筹款等方式不断地筹措资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将湖广地区,尤其是武汉打造成中国的工业重镇,尤其是汉阳铁厂,其规模和产量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连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参观完铁厂后都赞叹不已。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企图在不损害专制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巩固自己的特权利益,于是发动了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下面是为你整理的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希望你喜欢! 洋务运动代表人物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和近代性的官僚和军阀。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列强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史称洋务运动。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北洋,福建,南洋舰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爱新觉罗;奕訢(1833-1898年),爱新觉罗氏。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帝异母弟,1851年(咸丰元年)封为恭亲王。1860年9月,咸丰帝于英法联军攻陷通州八里桥后逃往热河,令奕訢留守北京,“督办和局”。10月24日、25日,奕訢先后与英、法代表交换《天津条约》

批准书,并订立《北京条约》。1861年1月,各国事务衙门成立,奕訢、桂良、文祥受命为总署大臣。8月,咸丰帝在热河病死。11月,奕訢与慈禧勾结,利用领有重兵驻扎北京一带的胜保,发动政变,摘掉了当权的以肃顺为核心的赞襄政务八大臣。从此,慈禧垂帘听政,奕訢为议政王,掌管军机处及衙门。奕訢力主“借洋兵助剿”,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支持地方实力派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举办近代军事工业,开展洋务活动,成为清廷中枢主持洋务的首脑人物。1865年,因受慈禧猜忌,被罢去议政王职务。1884年中法战争中,被免去一切职务。1894年,重新起用为衙门大臣,后又受命督办军务。1898年戊戌变法之初病死。 曾国藩(1811;1872年),湖南湘乡人,出身于地主家庭。1838年中进士,1839年任侍郎。他崇尚程朱理学。1853年,咸丰帝任命他为帮办团练大臣,在湖南督办地主武装团练。他建立了一支地主武装,兵勇及其将领全用湖南人,因此被称为“湘军”或“湘勇”。湘军以地域的、封建的关系为纽带来巩固内部;以程朱理学作为思想武装;以战利品和官爵鼓舞士气;将领大多数选自所谓“宿儒”、“生员”等地主知识分子。1854年2月,湘军练成水陆两军约一万七千人。 江南大营溃散以后,清政府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节制浙、苏、皖、赣四省军务。曾国藩对镇压太平天国军提倡“捕人要多,杀人要快”。曾国藩被太平天国军称为“曾剃头”。他举办洋务,建立新式军火工业,制造武器,武装湘军。1864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成功。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1870年,他在直

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综述

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综述 文章对近三年张之洞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综述了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著作;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张之洞与百日维新;张之洞与清末新政;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有利于学界更好的了解研究的不足,推动对张之洞其人及思想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标签:张之洞;中体西用;教育思想;研究綜述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清末名臣,晚晴洋务派代表人物。近年来随着史学界思想的不断解放,对张之洞的研究突破了固定僵化的格局,研究的角度不断拓展,视野更加开阔,新的论点及研究成果层出不穷。近三年来,关于张之洞研究的文章近百篇,另有5本专著出版。 一、张之洞的全面研究著作 关于张之洞其人综合性研究的主要有:胡克夫、陈旭霞、戴逸、吴剑杰等等,各有侧重。 胡克夫,陈旭霞的著作《晚清燕赵社会大变局以张之洞的改革观和文化观为考察主线》在综合性研究的基础上,从经济制度变迁,文化结构变迁,教育制度变迁,军事制度变迁,以及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社会价值观念变迁,思想领域变迁等这些方面为经,以燕赵近代社会转型、文化变迁过程中的路径抉择与约束条件为纬,分析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及其实践,以此揭示引发近代燕赵地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由裂变向质变的主因。[1] 在人民大学历史学教授戴逸《清代人物研究》的书中,从实业、教育、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分析了张之洞的历史功绩,张之洞从官脉络清晰,基本按时段分,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2] 二、中体西用思想的实践研究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一直以来也是学术界研究张之洞其人的一个侧重点,许多学者如蔡红、石文玉等等进行了关于其中体西用思想实践的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有期刊和学位论文等。近三年来,一些学者也尝试从一些侧面挖掘其更深刻的内涵。 学者谢放从学术与政治文化层面比较梁启超与张之洞中体西用思想的异同,并认为不应过分强调两者思想的分野和对立。[3] 张勇从《劝学篇》这个角度认为,其主旨思想“中体西用”起到了汇通中西、平衡新旧的作用。张之洞所建构的“兼采中西而又调和新旧”的文化结构,在近代中国社会实际上演绎成一种文化实践,其重要价值在于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转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