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负载--电机--驱动器

一、负载的种类

负载是我们最终的控制对象,所以我们要了解负载的种类和特性,从而使我们有效的对其控制。

理想负载的种类:

1、恒转矩负载:负载的阻转矩是一个定值,与转速的高低无关。主要特点:在初始速度时就有阻力,即启动需要启动转矩。典型实例:带式输送机、潜水泵、空气压缩机、自动旋转门等。

2、恒功率负载:在不同的转速下,负载的功率基本恒定。由公式:TL=9550PL/nL可知:负载阻转矩TL和转速nL成反比。典型实例:各种薄膜的卷取机,车床,钻床、磨床。

3、二次方律负载:转矩特点:负载的转矩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功率特点:负载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典型实例:离心式风机和水泵。需要说明的是,此类负载,如果将变频器输出频率提高到工频以上时,功率会急剧增加,有时甚至超过电动机所配变频器的容量,导致电动机过热或不能运转。故对这类负载转矩,不要轻易将频率提高到工频以上。

4、其它类型的负载:(1)直线律负载:转矩特点:负载的阻转矩与转速成正比。功率特点:功率与转矩的二次方成正比。典型实例:轧钢机,辗压机。(2)混合型负载:其实大部分的负载均为混合型负载。

二、常规起重设备各机构的负载分析

上面所讲到的负载类型都是理想的负载类型,在实际的具体设备上,其负载一般都为混合型负载,我们分析讨论的时候关键是要看哪种负载站的比重大,从而来进行系统的分析。

1、起升机构

位能性负载:上升时都是阻力负载,下降时多数是动力负载,空钩下降时是动力负载还是阻力负载由效率、吊具重与满负载重的比值等确定。

图2-4-1 起升电机负载图图2-4-2-运行电机负载图

2、平移机构

平移机构的负载有很多种,需要考虑摩擦力、坡度阻力、风的阻力等因素。

使用于室内的起重机都是阻力负载。最大静负载转矩经常小于电动机额定转矩0.7倍,平移机构计算提供的最大静负载转矩是可能的最大值,实测数可能比其小得多,而且运行过程中变化幅度是较大的;图2-4-2为运行电动机的负载图。起动过程中,电动机发出的转矩,大部分用作加速,小部分克服静阻负载。起重机使用于室外时,负载除摩擦阻力外,还有风阻力。港口起重机的风阻力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

60%以上),当顺风运行,有可能由阻力负载变成动负载。

3、旋转机构

港口起重机、造船起重机有此机构。旋转机构的负载由摩擦阻力、滚道坡度阻力、旋转中,心偏心阻力与风阻力组成,其中风阻占绝大部分,约 60%~80%,或更高。除摩擦阻力为阻力负载外,其余各项是阻力负载还是动力负载,都与机构所处的位置和运动方向有关。机构负载特性(阻力还是动力、大小)由具体情况决定,故调速时应有较硬的机械特性。

4、变幅机构

港口起重机、造船起重机有此机构。变幅机构的负载是幅度的函数,随变幅机构平衡系统不同而异,难以给出一典型的负载特性,通常希望在最大幅度时,不平衡力矩向后(动力负载),在最小幅度时,不平衡力矩向前(阻力负载),两者数值相近,如图2-4-3所示,一般不能完全达到这一理想状态。负载不单随幅度变化,而且也随载重量和变幅运动方向变化,故调速时也应有硬特性。

图2-4-3-变幅电机负载图

三、电机的基本特性

1、电机的种类

他励磁 特性可调 直流电动机 并励磁

电动机 复励磁 由他励磁、并励磁组成

串励磁 用于电机车等

交流电动机 同步电动机

笼型电动机 普通型

深槽型

异步电动机 多速变极型

变频专用型

绕线型电机 提刷式

不提刷式

2、电机的基本参数

额定电压U N :指电动机在额定情况下运行时,外加于定子绕组

上的线电压。

额定频率f N :我国交流电源的频率是50Hz ,所以国产电动机的

f N 均为50Hz 。

额定功率P N :是指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运行时,电动机轴

上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输出的最大机械功率。

额定电流I N :是指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运行时,电动机定子

绕组中能够长期、安全、连续通过的最大线电流。

额定转矩T N :该值在电动机的名牌上没有数据,但却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运行时,电动机能够长期、安全、稳定输出的最大转矩。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额定功率与其他额定数据之间有如下关系:

N N N N N I U P η?cos 3= (2-2-1)

式中 N ?cos ——额定功率因数

N η——额定效率

电动机的额定值户P N 、T N 表明了电动机带负载的能力,额定值越大允许电动机带的负载也越大。当所带负载小于额定值时,对电动机的运行影响不大,只是电动机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就是欠载。如果电动机实际所带的负载超过额定值,电动机仍然可以运行,但由于超过了其正常的带负载能力,电动机的发热加剧,电动机允许运行的时间会大大缩短,还会影响到电动机的寿命,这就是过载。不管是过载还是欠载,都是电动机的一种运行状态。

3、电机的特性曲线

异步电机的机械特性曲线

4、电磁转矩的表达式

a 、电磁转矩基本公式:

n

P P T M M 9550=Ω= (2-2-13) 式中M P 的单位为KW ;N 的;T 的单位为N ·m

b 、电磁转矩的物理表达式:

22

cos ?I C T M T ′Φ= 式中T C ——转矩常数;

M Φ——主磁通。

c 、电磁转矩的参数表达式:

])()[(2322

122211221x x s r sr f s r pU T x ′++′+′=π (2-2-14) 式中 p ——磁极对数;

1U ——电源的相电压;

x f 1——电源频率。

5、电机工作制与温升

a 、温升

电动机在运行时的发热情况是判断其能否正常工作的重要标

志之一。具体地说,电动机在运行期间的温升,在不超过额定温升的前提下,只要电动机带得动,即使过载了一些,也是允许的。所以,电动机在工作过程中的发热情况对于设计拖动系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电动机在运行时的温升(电动机的温度与周围温度之差)是按指

数规律上升或下降的,图1—18所示是它的温升曲线)(t f =θ。电动机开始运行时,散热少,大部分热量被电动机本身所吸收,所以温度上升很快,温升曲线较陡。经过一段时间后,温度高了,温差较大,散热增多,直到发热量等于散热量时,电动机的温升趋于稳定,达到其稳定温升在温升曲线中,可以看到以下两点:

①当在某一恒定负载下运行时,电动机的温升能达到稳定温升s θ。负载越大,稳定温升s θ越高。

②电动机从开始运行(绕组中有负载电流)到温升稳定需要一定的时间,该时间与发热时间常数τ有关,如图2-2-18、所示,该常数是曲线①的切线,即曲线②与s θθ=线的交点所对应的时间。它与电动机的热容量以及周围的散热条件等因素有关。τ越大,到达稳定温升时间越长。

图 2-2-18 电动机的特性曲线

b 、工作制

连续工作制:在此种工作制中,电动机所带的负载是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连续运行的。所谓足够长的时间,是指在这段时间内,电动机的温升足以达到稳定温升值。属于这类负载的有鼓风机、水泵等,其变化规律如图下图所示。图中的虚线是电动机的温升曲线。

断续工作制:在此种工作制中,电动机所带的负载是时而运行、时而停止,在运行期间,电动机的温升不足以达到稳定温升;在停止期间,温升也不足以降到0,如图2-2-20所示。属于这类负载的有起重机械等。

图 2-2-20 断续工作制图 2-2-21 短时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在此种工作制中,电动机所带的负载每次运行的时间很短,在运行期间,电动机的温升达不到稳定值;而每两次运行之间的间歇时间很长,在此期间,电动机的温升足以下降到0,如图2-1-21所示。属于这类负载的有水闸门的拖动系统等。

四、变频器调速的基本原理

1、变频器的基本原理

变频器的基本构成如图下图所示,由主回路(包括整流器、中间

逆变器:负载侧面的变流器Ⅱ为逆变器。最常见的结构形式是利用六个主开关器件组成的三相桥式逆变电路。有规律的控制逆变器中主开关的通与断,可以得到任意频率的三相交流输出。

中间直流环节:由于逆变器的负载为异步电动机,属于感性负载。无论电动机处于电动或发电制动状态,其功率因数总不会为1。因此,在中间直流环节和电动机之间总会有无功功率的交换。这种无功能量要靠中间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电容器或电抗器)来缓冲。所以又常称中间直流环节为中间直流储能环节。

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常由运算电路、检测电路、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电路和驱动电路等构成。其主要任务是完成对逆变器的开关控制、对整流器的电压控制以及完成各种保护功能等。控制方法可以采用模拟控制或数字控制。高性能的变频器目前已经采用微型计算机进行全数字控制,采用尽可能简单的硬件电路,主要靠软件来完成各种功能。由于软件的灵活性,数字控制方式常可以完成模拟控制方式难

以完成的功能。

2、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V/f控制:

V/F控制(也称转矩提升)是指通过提高U/f比来补偿fx下调时引起的Tkx下降。

图3-2-2变频器的U/f控制曲线图3-2-3基本U/f曲线

1~5适用负载:经过补偿的U/F曲线适用于低速时需要较大的转矩的负载。且根据低速时负载的大小来确定补偿的程度,选择U/F线。

01~02适用负载:主要适用于风机、泵类的平方率负载。由于这种负载的阻转矩和转速平方成正比,即低速时负载转矩很小,即使不补偿,电动机输出的电磁转矩都足以带动负载,而且还有富裕。从节能的角度来考虑,Ux (即Ku)还可以减小。

矢量控制:

交流电动机是个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被控对象,仅用电压/频率(V/f)恒定控制,不能满足对调速系统的要求。今后的产品将普遍采用矢量控制技术,提高调速性能,达到和超过直流调速水平。

矢量变换控制是一种新的控制理论和控制技术,它的想法是设法

摸拟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特点来进行交流电动机的控制。调速的关键问题是转矩控制问题,直流电动机调速性能好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转矩控制容易,而交流电动机的转矩则难于控制。为使交流电动机得到和直流电动机一样的控制性能,必须通过电机统一理论和坐标变换理论,把交流电动机的定子电流分解成磁场定向坐标的磁场电流分量和与之相垂直的坐标转矩电流分量,把固定坐标系变换为旋转坐标系解耦后,交流量的控制变为直流量的控制便等同于直流电动机。即如果在调速过程中始终维持定子电流的磁场电流分量不变,而控制转矩电流分量,它就相当于直流电机中维持励磁不变,而通过控制电枢电流来控制电机的转矩一样,能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特性。矢量控制方法的提出使交流传动系统的动态特性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这无疑是交流传动控制理论上一个质的飞跃。但是经典的矢量控制方法比较复杂,它要进行参数变化使电路结构复杂。

直接转矩控制:

近年来又出现了一种对交流电动机实现直接转矩控制的新方法,它避开了矢量控制中的两次坐标变换及求矢量的模与相角的复杂计算工作量,而直接在定子坐标系上计算电动机的转矩与磁通,通过转矩的砰砰控制,使转矩响应时间控制在一拍以内,且无超调,控制性能比矢量控制还好。

五、负载、电机、驱动器之间各参数的联系

典型传动系统示意图:

以起升机构为例:

负载电机驱动器

重量G(mg) 转矩T(Nm) 电流I(A)

速度V(m/s) 转速n(r/min)频率f(Hz)

驱动器的输出电流I其实有两个分量:一个是电机的实际电流,转化为电磁转矩的电流;另外一个分量是在定子线圈中形成交变磁场的电流,这一部分其实也是我们所说的无功电流。

所以说驱动器的电流和电机的力矩的对应的,但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

中职《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课程标准.

1.概述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技术应用技术专业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具有实践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其主要功能是使学生掌握“适度、够用”的电器理论知识,会安装各种电气控制线路并能够进行电路的分析、设计、调试,掌握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的识读及故障检修方法。 1.2课程对应的职业岗位 本课程对应了工业企业、建筑及其他行业电气设备维护员、电气设备生产一线操作工、电气设备售后服务等职业岗位。 1.3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活动,掌握电力拖动中,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常用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识读及故障检修等技能,使学生具备本专业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术应用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电工工艺理论及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工作习惯。 1.3.1知识目标 1.了解低压电器设备的原理、结构及安装选用方法; 2.识读电动机电气原理图,掌握电气控制线路检测方法。 3.掌握常见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1.3.2技能目标 1.掌握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操作技能。 2.掌握电动机控制电路中故障的检测及排除方法。 3.掌握常见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的分析及故障检修方法。 1.3.3情感目标 1.培养严谨细致工作作风和吃苦耐劳精神。 2.了解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基本知识。 3.培养学生企业6S管理模式意识。 1.4设计理念与思路 1.4.1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教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产岗位需求为方向,以培养学生一定的理论基础、规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专业的发展为依据来设立课程目标。

2.教材结构和内容编排要符合中职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讲究“实在”、“实效”。 3.选取项目应满足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贯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 4.教材编写应充分体现项目课程特点,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力求任务明确,可操作性强。 5.教材编写语言平实、图文并茂,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介绍,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留下进一步拓展知识能力的内容和空间。 4.3教学方法与手段 4.3.1教学方法 采用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法。 4.3.2教学手段 1.通过多媒体课件及实物或模型动画仿真,使学生先形成感性认识,把所学知识与实物紧紧联系起来,用科学的方法理解和记忆,最终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2.把课堂搬进实训室、并结合实物进行现场教学.做到教、学、做一体化,让学生在学习、操作过程中积极思考、反复练习,最终达到自己能应用的目的。 4.4教案编写建议 本课程教学采用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可通过完成相关项目及其任务的过程来编写教案,明确每个项目/任务完成的知识准备、创设情境、任务实施,学习有关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 4.5教学评价与考核标准 4.5.1评价建议 1.考核由课程过程性评价和课程终结性评价两块组成考核体系,形成任务过程与任务结果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过程性考核占考核体系的70%,课程的项目为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自查互评的评价和教师考核评价的综合性。过程过程中考核包括:学习态度(6S职业素养)、任务完成情况、平时作业成绩、学习资料等内容。考核评价的手段为任务书。 3.终结性考核占考核体系30%,由卷面成绩(占三成)和过程实践(占七成)的综合组成考核成绩。 4.5.2考核标准 1.基本控制线路的安装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习题解答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习题解答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第六章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6-1常用的电气控制系统有哪三种 答:常用的电气控制系统图有电气原理图、电气布置图与安装接线图。 6-2何为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原理图的原则是什么 答: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示电路各电气元器件中导电部件的连接关系和工作原理的图。绘制电气原理图的原则 1)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标准图中所有的元器件都应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 2)电气原理图的组成电气原理图由主电路和辅助电路组成。主电路是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其中有刀开关、熔断器、接触器主触头、热继电器发热元件与电动机等。主电路用粗线绘制在图面的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及保护电路等。它们由继电器、接触器的电磁线圈,继电器、接触器辅助触头,控制按钮,其他控制元件触头、控制变压器、熔断器、照明灯、信号灯及控制开关等组成,用细实线绘制在图面的右侧或下方。 3)电源线的画法原理图中直流电源用水平线画出,一般直流电源的正极画在图面上方,负极画在图面的下方。三相交流电源线集中水平画在图面上方,相序自上而下依L1、L2、L3排列,中性线(N线)和保护接地线(PE线)排在相线之下。主电路垂直于电源线画出,控制电路与信号电路垂直在两条水平电源线之间。耗电元器件(如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电磁铁线圈、照明灯、信号灯等)直接与下方水平电源线相接,控制触头接在上方电源水平线与耗电元器件之间。 4)原理图中电气元器件的画法原理图中的各电气元器件均不画实际的外形图,原理图中只画出其带电部件,同一电气元器件上的不同带电部件是按电路中的连接关系画出,

电气控制和PLC应用_知识点汇总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_知识点汇总 1、低压电器一般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即感受机构和执行机构。感受机构感受外界信号的变化,做出有规律的反应;而执行机构则根据指令信号,实现电路的通断控制。P8 2、直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心不发热、只有线圈发热,所以其铁心通常由整块铸铁铸成,线圈匝数多、导线细,制成细长型,且不设线圈骨架,使线圈与铁心直接接触,便于线圈的散热。P8 3、交流电磁机构,由于其铁心存在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其铁心和线圈均发热,所以其铁心通常用硅钢片叠成以减小铁损,而其线圈匝数少、导线粗,制成短粗型,且设有骨架,使铁心与线圈隔离,有利于铁心和线圈的散热。P8 4、在可靠性要求高或操作频繁的场合,一般不采用交流电磁机构。P9 5、直流电磁机构适合于动作频繁的场合,且吸合后电磁吸力大,工作可靠性高。P10 6、当直流电磁机构的励磁线圈断电时,会在励磁线圈中感应生成很大的反电动势,易使线圈电压过高而损坏。为此必须增加线圈放电回路,一般采用反串联二极管并加限流电阻来实现。P10 7、根据电流性质的不同,电弧可分为直流电弧和交流电弧。由于交流电弧有自然过零点,所以容易被熄灭。而直流电弧没有过零点,故电弧不易熄灭。P12 8、电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指电器的额定值,额定值即电器长期正常工作的使用值。P14 9、通断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能在给定的电压下,接通和分断的预期电流值。接通能力是指开关闭合电路不会造成触点熔焊的能力,断开能力是指开关断开时电路能可靠灭弧的能力。P15 10、主令电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控制电路,以发布信号或命令来改变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电器。主令电器应用十分广泛,种类很多,常用的有按钮、行程开关、万能转换开关和主令控制器等。P16 11、按钮在控制电路中通过手动发出控制信号去控制继电器、接触器或电气联锁电路等,而不是直接控制主电路的通断。控制按钮触点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小,一般不超过5A。p16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第三章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气控制 一、常用低压电器 低压电器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电气和建筑电气控制系统中,它是实现继电——接触器控制的主要电器元件。 1.常用低压电器的分类 常用低压电器是按照电器的工作电压等级进行划分的。通常将工作电压直流1200V,交流1000V 以下的电器元件称为低压电器。 电器是用来完成对被控对象实施控制、调节、检测和保护等作用的电气设备(器件)的总称。主要应用于电能的产生、输送、分配和电气控制。 低压电器的分类由低压配电电器和低压控制电器两类组成。低压配电电器包括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熔断器、刀开关、转换开关等。低压控制电器包括接触器、继电器、起动器、控制器、主令电器、电阻器、变阻器、电磁铁等。 在我国低压电器目前有国家产品、合资产品、进口产品。相比之下进口和合资的产品价格偏高,在设计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一定非要追求品牌,现在国产品牌大多都经过了ISO9002的质量认证,在质量上也很过关。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1)低压配电电器的分类 低压配电电器的分类包括断路器、漏电保护器、熔断器、刀开关、转换开关等,主要用来实现电能的分配和电气保护(短路、过载、欠压、防漏电等)。 (2)低压控制电器的分类 低压控制电器的分类包括接触器、继电器、起动器、控制器、主令电器、电阻器、变阻器、电磁铁等,主要用来实现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实现被控对象的运行和停止)。 2.低压断路器 低压断路器是用于线路和设备保护的电气产品,它具有短路、过载、欠压等保护功能。按种类划分低压断路器有保护配电线路、保护电动机、保护照明负载和漏电保护四种用途,按结构划分有框架式和装置式。 (1)低压断路器的组成 低压断路器主要由触头系统、灭弧装置、操作机构以及各种脱扣机构组成。 1)触头系统和灭弧装置。触头系统是低压断路器的执行机构,主触头用于实现主电路的接通和断开,其配套的辅助触头用于控制电路中的联锁控制。灭弧装置用于主触头的熄弧。. 2)操作机构和自由脱扣机构。操作机构和自由脱扣机构是低压断路器的机械传动部分,主要实现低压断路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的接通和断开,其操作形式有手柄操作、杠杆操作、电磁铁操作和电动机操作。低压断路器的自动脱扣由短路、过载、欠压等三种保护装置实现,当电路传来故障信号时,相应的脱扣装置动作,最终 顶主杠杆上移,主杠杆驱动自由脱扣机构而使其挂勾摘除,主触头靠反力弹簧的作用实现分断,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 理图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电宅控制电路基础(电寬原理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釆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电气控制技术基础及应用 .

电气控制技术基础及应用 第一章典型电气控制线路实例分析 第一节电气控制线路分析基础 电气控制原理图通常由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电炉、连锁保护环节等组成。电气控制线路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机后电、先主后辅、化整为零、集零为整、统观全局、总结特点”,分析控制电炉的最基本的方法是查线读图法。 一、分析电气原理图的方法与步骤 (一)分析主电路 主电路是指成套设备中一条用来传输电能的电路上所有的导电部件所组成的电气通路。从主电路入手,根据每台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去分析各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内容,包括电动机启动、转向控制、调速和制动等基本控制电路。 (二)分析控制电路 运用“化整为零”“追本溯源”的原则,首先将控制电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局部控制线路,然后从电源和主令信号开始,对每一个局部控制环节,按因果关系进行裸机判断,以清理控制流程的脉络,简单明了的表达出电炉的自动工作过程。 (三)分析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包括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显示、电源显示、参数测定、照明和故障报警等。这些部分电路具有相对独立性,起辅助作用但又不影响主要功能。辅助电路中很多部分是受控制电路中的元件来控制的,所以分析辅助电路时,还要回过头来对照控制电路对这部分电路进行分析。 (四)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 生产机械对于安全性、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实现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选择拖动、控制方案外,在控制线路中还设置了一系列电气保护和必要的电气连锁。在电气控制原理图的分析过程中,电气联锁与电气保护环节是一个重要内容,不能遗漏。 (五)分析特殊控制环节 在某些控制电路中,还设置了一些与主电路、控制电路关系不密切,相对独立的某些特殊环节,如产品计数装置、自动监测系统、晶闸管出发电路和自动调温装置等。这些部分往往自成一个小系统,其读图分析的方法可参照上述分析过程,并灵活运用电子技术、变流技术、自控系统、检测与转换等只是进行逐一分析。 (六)总体检查 经过“化整为零”,逐步分析每一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之后,还必须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线路,看是否有遗漏。特别要从整体角度去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正确理解原理图中每一个电气元器件的作用。 二、查找读图法的要点 查线读图法是分析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的最基本方法。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主要由信号元器件、控制元器件的执行元器件组成。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电气控制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负载--电机--驱动器 一、负载的种类 负载是我们最终的控制对象,所以我们要了解负载的种类和特性,从而使我们有效的对其控制。 理想负载的种类: 1、恒转矩负载:负载的阻转矩是一个定值,与转速的高低无关。主要特点:在初始速度时就有阻力,即启动需要启动转矩。典型实例:带式输送机、潜水泵、空气压缩机、自动旋转门等。 2、恒功率负载:在不同的转速下,负载的功率基本恒定。由公式:TL=9550PL/nL可知:负载阻转矩TL和转速nL成反比。典型实例:各种薄膜的卷取机,车床,钻床、磨床。 3、二次方律负载:转矩特点:负载的转矩与转速的二次方成正比。功率特点:负载的功率与转速的三次方成正比。典型实例:离心式风机和水泵。需要说明的是,此类负载,如果将变频器输出频率提高到工频以上时,功率会急剧增加,有时甚至超过电动机所配变频器的容量,导致电动机过热或不能运转。故对这类负载转矩,不要轻易将频率提高到工频以上。 4、其它类型的负载:(1)直线律负载:转矩特点:负载的阻转矩与转速成正比。功率特点:功率与转矩的二次方成正比。典型实例:轧钢机,辗压机。(2)混合型负载:其实大部分的负载均为混合型负载。

二、常规起重设备各机构的负载分析 上面所讲到的负载类型都是理想的负载类型,在实际的具体设备上,其负载一般都为混合型负载,我们分析讨论的时候关键是要看哪种负载站的比重大,从而来进行系统的分析。 1、起升机构 位能性负载:上升时都是阻力负载,下降时多数是动力负载,空钩下降时是动力负载还是阻力负载由效率、吊具重与满负载重的比值等确定。 图2-4-1 起升电机负载图图2-4-2-运行电机负载图 2、平移机构 平移机构的负载有很多种,需要考虑摩擦力、坡度阻力、风的阻力等因素。 使用于室内的起重机都是阻力负载。最大静负载转矩经常小于电动机额定转矩0.7倍,平移机构计算提供的最大静负载转矩是可能的最大值,实测数可能比其小得多,而且运行过程中变化幅度是较大的;图2-4-2为运行电动机的负载图。起动过程中,电动机发出的转矩,大部分用作加速,小部分克服静阻负载。起重机使用于室外时,负载除摩擦阻力外,还有风阻力。港口起重机的风阻力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约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1 课程基本信息 2 课程定位 电气控制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自动化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要,学习该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能力,是把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课程。 3 课程设计思路 1、设计理念 该课程在设计理念上,以电气控制设备和机床类电气设备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电气控制设备的管理、营销、服务等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突出课程教学能力培养目标,以电气控制设备和机床类电气设备的设计、运行、安装、调试与维护等项目为载体,并将项目分解为若干个任务用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典型的电气控制系统应用项目及引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理念如下:(1)基于校企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 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教师到企业社会实践,带学生实习等方式贴近企业,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掌握企业对知识的需求,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发课程,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作为课程“主题”来设计学习情境,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确定教学项目,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本课程能力培养目标设置及学习情境设计上,基于工作过程采取“阶段性、梯次递进”的原则。 (2)基于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企业的,提前与社会接轨,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入企业的管理和竞争机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班组体制,设计车间主任、班长、组长、质检员等职位。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创立优秀班集体。通过任务书的发放、材料的领取,考核标准的制定等组织实施过程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 (3)基于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过程的课程设计理念 采用行动导向的过程教学,教师通过制定工作任务书进行具体内容设定,通过学生自己资讯、决策、计划、实施、修正、评价等环节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只是针对性的讲授、示范、引导。 (4)典型产品项目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