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孤儿心理辅导报告

一例孤儿心理辅导报告
一例孤儿心理辅导报告

一例孤儿心理辅导报告

一、背景资料

姓名:张诚心

性别:女

高三理科学生

诚心出生不久,父亲因疾病英年早逝,年轻的母亲抛下诚心远嫁他乡。诚心由叔叔、婶婶抚养。小学、初中时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名列前茅,升入高中后,成绩逐步下滑。性格内向、文静,有叫短暂的出走史。

二、与诚心的谈话交流

“叔叔、婶婶对你好吗?”

“很好,他们非常疼爱我,在我的记忆里,从没打骂过我,有好吃的、好穿的,他们都先给我。”

“与姐姐、妹妹相处的好不好?”(她有一个堂姐、一个堂妹)

“我们姐妹三人关系很好。父母(叔婶,以下同)现在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为了我和妹妹的学业,姐姐初中毕业就打工了。姐姐常常把舍不得穿的新衣服让给我和妹妹。”

“你是什么时候得知你的身世的?”

“小学四年级时,从同学那里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些,当我回家询问时,父母矢口否认了同学的一些说法,由于年龄小的缘故,我也没放在心上,学习、生活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诚心停了停接着说下去:“上初中时,父母把我单独开户的户口簿拿到了我面前并小心翼翼而又郑重地告诉了我的身世,从那时起,我明白了我与其他孩子的不同……”

“你非常在乎你的身世吗?”

“应该很在乎吧!”(诚心的声音有些哽咽)

“当你知道你现在的父母不是你的亲生父母,生母又抛下你远嫁他乡后,你第一感受是什么?”

“说心里话,尽管父母疼我、爱我,尽管我的童年是快乐、无忧无虑的,当我面对自己无父无母的事实时,我内心痛苦极了,我恨他们,恨他们生了我又抛下我不管。我不想接受‘孤儿’这个事实。”(诚心又回到了痛苦的记忆中,泪流满面。我没有制止她,让她哭吧!哭泣也是一种很好的宣泄方式)

大约一分钟后,她用我递给她的纸巾擦了擦眼泪又继续说:“我也不知为什么,升入高中后,对自己的身世越发在意了,老师和同学不经意的话我会思考半天,人变得越来越敏感脆弱。上课时精神恍惚,有时,一节课完了都不知道自己听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

晚上睡不着觉,自己偷偷趴在被窝里哭泣。思来想去,我想到了逃避,脱离现在这个家,逃离这个我熟悉的地方,到一个没有人认识我的地方打工,自己养活自己……就在一次过大周的时候,我选择了出走……”

“当时,你想过没有,你这样做会给从小把你养大的父母带来多少痛苦啊?”

“经过多次的内心的挣扎斗争,我也想到了年迈的含辛茹苦的养父母,想到了同我一块长大的姐妹,我还是不忍心伤害她们,我强忍着伤痛,又回到了学校……”

“你经过了这次心灵的历练,也许成熟了很多吧?”

“无父无母的身份令我无法面对同学,我怕他们会歧视我,我处处小心谨慎,人也变的寡言少语、敏感,惟恐同学们会取笑我,或者拿我说事。学习成绩一路下滑,由刚开始的前十名掉到了二十多名。”

“父母在学习上对你要求严格吗?”

“不严,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常说,学习上的事我们也帮不上忙,你自己的路自己

看着走吧!”

“在家经常与父母交流你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吗?”

“不交流,学习上的事情与父母无话可谈。”

“你将来有什么打算?”

“我也不知道。回家务农吧,心有不甘;考大学吧,觉得自己又不行。”

三、分析和评估诊断

诚心虽然不到三周岁就失去了双亲,但叔叔婶婶善良、仁慈,对她百般疼爱、细心呵护,又有堂姐与堂妹与他相伴,不知自己真实身世的她是快乐的、健康的、向上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孤儿的事实、贫穷的家庭条件、学习上的困难使她遭遇了多重的压力与打击,由于缺少心理常识与必要的心理疏导,孱弱的双肩无法承受现实带给她的巨大压力,于是情绪开始低落,自卑倾向严重。

四、辅导过程与措施

1.面对现实、正式现实、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

失去父母,自己沦为孤儿,心灵的创伤、学习上的困难使她产生了无助感。(而现实中的她并非无助)心理实验表明,如果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体验过无助的感觉,就有可能误以为无助是天生的个性使然,进而渐渐地以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尝试也是没有用的,一切终究是徒然的。当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是无能为力时,那么他就不会尝试要尽力控制、操纵事件。所以必须使诚心明白这样的道理:面对某些人生事件,我们是无能为力的,有些伤痛是无法避免的,没有人可以躲过伤痛和坏情绪,唯有面对现实、面对痛苦、面对坏情绪,心中的自我才能获得呼吸的自由,生命才得以维持。面对痛苦要学会快速摆脱,把痛苦当作一所大学,当作一种历练,当作一种精神财富,化悲痛为力量,不要在意自己的身份地位、家庭背景,敢于面对这一切,敢于承认自己在这些方面无能为力,这时,心态就会放平,心里就会平衡。

2.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尊重自己、悦纳自己,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相信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

“我也想努力学习,可学习的节奏总是快不起来,学习效率一直也不高,也没有刻意追求学习上的成功。”

“你知道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吗?”

“可能是一直沉浸在痛苦的体验中,生活在一种抱怨中。”

“对呀,当一个人生活在坏情绪之中,就自觉放松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加之同学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大家都争分夺秒的促进自己的学业。对每个同学来讲,不进则退,学习成绩的后退又进一步加剧了自己的不自信,自卑情绪越来越重,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老师,你说的对极了,如果早有人开导我,我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从现在开始,重新找回自信,找到自我一点都不晚,一定要记住一句话:你说行就行。

事情摆在面前,如果你的第一反应是我行,那么你就会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面对它;

反之,如果认为自己不行,自己的行为就会受到这年头的影响,从而失去太多本该珍惜的好机会,因为你一开始就认为自己不行,最终失败了也会为自己找到合理的借口。父母、亲人、朋友不可能永远陪伴着我们。有人曾经说过:失去金钱的人,失去不多;失去健康的人,失去很多;失去自信和勇气的人,将失去一切,所以,自信永远是成功的守护神。为了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要确立好自己的目标,有计划地去做,去听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自习,做好每一道题,写好每一篇作文,‘小步子,大目标’,每天进步一点点,都要不懈的去积累,去追求,持之以恒,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

3.怀有感激、感恩之心,用自己的行动汇报他人、社会

“你知道前一段时间在媒体上播出的‘爬着也要上学’的两个双胞胎姐妹的故事吗?两姐妹因为脑瘫导致下肢不能像常人一样走路,为了能够上学,一家人从山区来到了城里,姐妹两人克服重重困难,不管是刮风下雪,不管是春夏秋冬,冒着严寒、顶着酷暑也要爬着去上学,就是为了学习知识,坚信知识能够改变她们的命运。她们那种坚韧、执着、敢于向命运抗争的精神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与她们相比,自己的不幸又算得了什么?

我们应该满足于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将自己的生活与那些更不幸的人比一比,想想她们的痛苦,你就会庆幸自己的命运比别人的好了。遭遇不幸不是不幸,遭遇不幸自己觉得不幸才是最大的、真正的不幸。更何况有国家、政府的援助,父母的百般呵护,姐妹之间的情同手足,同学之间的相互关爱,应该懂得感恩,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的成绩回报社会,回报养育自己的父母,回报所有关心关爱关注自己的每一个人,笑迎生活学习中的艰辛、困苦,用自己的毅力、意志去克服生活中、学习中的种种困难,使自己快速的成长、成熟起来,用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塑造自己,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继续深造,是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谈到这里,诚心显得有些激动,跃跃欲试,并下了决心,从现在开始,把所有的精力用到学习上,她的自信心被激发起来了,高高兴兴地回教室上自习去了。

五、与诚心父母的交流

与诚心第一次交流后,听到班主任与任课老师反映,她在学习上认真、刻苦了许多,但是最佳效果还没有显示出来,因为她月考成绩没有多大提升,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差。面对她的成绩,首先想到的是不能因为成绩较差给她造成打击,使刚刚萌动的自信心再次被击成粉碎。于是在诚心回家过大周之前,我们进行了一次家访。

她养父年事已高,养母体弱多病,都是朴实、善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经济收入不高,需供养两个孩子上高中。交谈中我们得知,诚心三岁时,父亲因病逝世,母亲远嫁他乡。

诚心从小乖巧、懂事、听话、聪明,但与小妹比起来学习不够刻苦认真,养父母对她的学习也不作要求,一切顺其自然。养父母不了解诚心在学校里的学习成绩,她也不主动把成绩告诉他们,他们对诚心没有太多太高的期望。对诚心上大学继续学习表现出了极大的忧虑,害怕无力供应她。于是我们把国家对孤儿的救助政策告诉了他们,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最后达成共识,一定与诚心做一次长谈,给她鼓励,树立信心,把精力用在学习上,并坚持到底。

六、与诚心的第二次谈心

诚心过大周回校后,与诚心进行了第二次谈心。告诉她,面对这次成绩,绝不要气馁,一定要坚持到底,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告诉她提升物理、数学两科成绩的方法:从现在开始,把两科考试的卷子找出来,仔细分析自己存在的问题,看看哪些问题需要查漏补缺,不要求自己一下子提高很多,只要每月每次考试提高一点,一月份考试提高3-5分,2月份再提高3-5分,这样下去到六月初,两科的成绩就会大幅度提高。

谈话结束时,赠送她一些励志的心灵悟语,让她面对困难时,多对自己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

以下是励志的心灵悟语:

人类成功的奥秘,就在于有明确的目标和必胜的信心。

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一个人最大的胜利就是战胜自己。

人们失去一些东西,则不会失去很多,失去自信则失去一切,自信永远是成功的保护神。

心理咨询技术经典案例

案例一 求助者,女性,24岁,高中学历,现在一房产公司作销售员。下面是一段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的访谈片断,请据此回答问题。 心理咨询师:你遇到什么困扰了,愿意跟我谈谈吗?你不必有什么顾虑,我们今天的谈话你的经理是不会知道的! 求助者:最近三个星期我的心情一直很不好,感觉很压抑,不愿与同事交往,上班时对来看楼的顾客也不如以前热情了,不想吃饭,晚上躺下 后总是胡思乱想睡不着,现在真是难受死了。 心理咨询师:看得出来现在你的情绪很低落。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求助者:(沉默),最近我们售楼处来了两位新同事,每当面对新同事的时候我总感觉特别自卑。 心理咨询师:你说自己感觉很自卑,你能举例告诉我什么事情让你自卑吗?求助者:(一愣)我出生在外地的一个小县城,而我的新同事是北京本地人,我很羡慕她们,同时我也感到很自卑。 心理咨询师:还有呢? 求助者:我已经20多岁了,还没有男朋友,她们不仅每天有人送鲜花,我的男同事们也经常给她俩献殷勤。每当看到这些,表面上我都装得满不在乎的样子,但我特自卑。 心理咨询师:还有哪些让你自卑的? 求助者:(想了想,摇摇头)好像就这些。 心理咨询师:噢,你说新同事是北京人面自己是外地人,新同事有人送花、献

殷勤而自己还没有男朋友,因此你感到很自卑,心情低落、压抑, 自己的生活、饮食和睡眠都受到了影响,是这样吗? 求助者:嗯。我总觉得很不公下,为什么他们出身那么好,而我,什么都没有……心理咨询师:其实我家也是农村的,刚工作的时候也很自卑,总觉得不会有女孩子看上自己。 单选:1、心理咨询师在会谈中做了()。 (A)介绍咨询的性质(B)介绍保密性原则 (C)介绍心理咨询师责任(D)介绍求助者权利 多选:2、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提问方式有()。 (A)间接询问(B)开放提问(C)直接逼问(D)封闭提问 多选: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的技术包括()。 (A)参与性概述(B)面质(C)自我开放(D)解释 多选:4、心理咨询师住咨询中没有使用的技术是()。 (A)自我开放(B)指导(C)面质(D)具体化 多选:5、心理咨询师在咨询中表达出的态度有()。 (A)完全接纳(B)一视同仁(C)通情达理(D)积极关注 单选:6、求助者的沉默最不可能是()。 (A)思考型(B)反抗型 (C)内向型(D)怀疑型 单选:7、心理咨询师不可接受的求助动机是()。 (A)请心理咨询师协助自己成长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汇总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二 一.案例介绍 蔡余平,男,小学二年级学生。成绩较差,尤其是这学期以来,成绩逐步下降。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一直昏昏沉沉、无精打采,老是趴在课桌上。不肯写作业,有时干扰同学上课.父母没读过书.也没有心思管他,似乎对他放弃了。 二.案例分析 产生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家长方面,家长都较为信奉高标准、严要求这一信条。这样,不但给孩子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挫折感。对于有的孩子来说,尽管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可还是不能达到家长和教师的要求。但在教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成绩不理想、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这一结果,却没有看到孩子为此所付出的努力。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荡然无存。2、学生方面,农村学生纯朴、善良固然是其优点,但同时也存在少人管教,懒散的缺点。放学后自由的时间较充足,活动的空间大,自有他们的自由天堂,所以学习上的事常常因为现而忘了。有的孩子对于挫折的归因总是倾向于外界或者他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应该承担的责任。久而久之,很容易养成推卸责任、怨天尤人的不良习惯。 三.辅导策略 而针对上面学生的案例,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展开教育教学活动。1、个别谈心:老师经常与其个别谈心,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况、问题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2、注意多表扬。赞扬可以对儿童产生奇迹,过多批评则塑造自卑、怯懦的“绵羊”;惩罚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和报复心理。在教育过程中注意对他的进步即便是点滴进步也予以及时、热情的表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对学习、对生活、对自身逐渐积累信心。3、与家长沟通与协调。通过家访,联系,家长到校面谈等多种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态度表示理解,同时指出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要求家庭多给孩子温暖,共同做好转化工作。指导家庭对策。(如定期检查孩子的作业;指导学习,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多抽时间与孩子交流,对孩子的进步给予及时的鼓励。)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工作总结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工作总 结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总结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同学积极的配合下,本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圆满结束。 在本次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中,共进行每周一次,共八次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每一次的辅导主题围绕团体合作、人际沟通和交往、自我认识、自信训练、压力管理训练等内容进行,每次课课时为60分钟。在活动中,通过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扮演等一些简单的活动,促使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和体验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并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他人的关系。例如:在团队合作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游戏“千千结”,体会团队合作之间所带来的成功。同时让学生动手完成“会飞的鸡蛋”实验,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激发每一个学生参与实验,并集体展示实验成果,最后进行总结与分享。通过一个课时的活动,使参加活动的学生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树立更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本次活动,不难发现瑶族女子班的学生心态是很乐观的,虽然在生活和学习中遇上一些困难,但是她们都会想着努力去克服去改善,很高兴学生们能够拥有如此阳光的心态,学生们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也在不断感染着我,对于这一次活动,作为教师自己也有很大的进步。同时也

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心理辅导和教育教学工作对于一个学校的发展是同样的重要。心理辅导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我们都是单翼的天使,只有拥抱才能飞翔。只有心理和生理都健康成长的学生和教师,师生关系才能和谐发展,才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质量,最后促进学校的发展。同时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能带动更多的老师和学生关注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当然对于第一次组织此类活动的我来说,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不足。有的时候活动气氛还带动得不够,学生会感到无趣与沉闷,有些课时分享不够到位,学生难以领悟,工作做得不是非常细致和全面。经过本次的经验,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会努力改进,会做得更好!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分析 王某,男,16岁,我校初三学生。学习成绩下游,智力一般,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自尊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案例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王某的父亲忙于生意,和孩子的交流很少,遇到问题就会斥责、谩骂孩子,在老师面前又要袒护孩子;而他的母亲主要关心孩子的营养状况和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思想教育,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会懂事的。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两人的方式也常常不一致。二是个别老师不懂得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正确对待他所犯的错误,处理方式不当,使矛盾和冲突日益恶化起来。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争取家长的主动配合:首先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王某的家庭情况和表现,与家长沟通思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以便对症下药。 2、改善家庭教育环境:指导家长阅读一些教育孩子的书籍,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为孩子安

团体心理辅导研究报告

团体心理辅导研究 报告

《职业生涯规划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研究报告(市级) 课题类型:株洲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课题批准号:ZJGH06080 课题主持人:刘深涌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 主要研究成员:颜旭郭毓麟齐先锋聂丽兰易剑英刘宇 一、课题研究背景 (一) 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息息相关,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她们提高职业选择的能力,这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涯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职业生涯教育的角度研究学生成才的问题,不但仅关系到学生个人,也关系到落实国家人才战略问题以及解决社会多种需求问题与国家发展问题,意义十分重大。与国外相比,中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国外,职业规划教育从3岁儿童就开始了。虽然中国大多数父母都会在子女很小的时候为其“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而且利用周末和假期让子女上各种辅导班,但许多家长并没有考虑到子女的特长、兴趣与爱好,只是社会上什么热门就让子女学什么,这样的“规划”不是真正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应该是由学生自己做出的,职业生涯规划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学生的爱好与特长,只

有了解了自身的爱好与特长,职业生涯规划才能真正开始。生涯规划教育在中国高校中也是近几年才起步,由于生涯规划教育不力,许多学生对职业前景感到渺茫。有一项心理测试调研报告显示:研究生最大的困惑居然是职业发展。由此可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学校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业学校,是人生的一大转折,学生大多在基础教育阶段属于弱势群体。又由于社会上存在歧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认为职业教育是“二流教育”,因此导致职业学校学生自暴自弃,心灰意懒,觉得前途无望。还有部分职业学校生是“双差生”,不但学习成绩较差,而且日常行为缺乏规范,她们中大部分人对进入职业学校无可奈何,无所适从,不知如何走好自己的职业学校之路。如何使这些“双差生”树立信心,感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而且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认识,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职业教育应该着重于挖掘学生的特点和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育,并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基于以上分析,课题主持人于开始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并于申报为株洲市教育科学规划“十一五”课题。(二) 国内外研究评述 职业生涯规划最初是作为职业指导的内容而存在的。美国在世界上第一个成立职业指导机构和全国职业指导协会。把职业指导定义为“是帮助个人准备职业、选择职业、获得职业和转换职业的

最新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

用心迎接新生活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心理辅导讲座稿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体老师祝贺大家成为乡宁二中的学生,我们知道并不是每个小学毕业学生都有机会成为我们乡宁二中的学生。小学升入初中,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很多同学在刚刚踏入乡宁二中的校园时一定是又兴奋又紧张的。这是因为我们即将开始美好的中学生活,学习新的知识、结识新的同学和老师;那么现在快一个月过去了,大家的感觉如何呢?大家适应了吗? 暑假期间,同学们一定对新的环境有过这样那样的想法,对吗?这是很自然的,这说明大家是积极向上的,想把自己的初中生活过得精彩、成功。但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初中生,不会像转变称谓一样简单,我们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即将开始的初中生活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怎样应对。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大家已经遇到和将要遇到的变化。 第一、我们遇到了“五多一少”。五多即:书多、课多、教师多、作业多、活动多,一少:老师盯得少:在初一,除了大家小学时已经接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信息技术等学科之外,还将增加历史、地理、生物等学科,在初二会增加物理,初三增加化学学科。老师一人教一门课。这节课刚上完,下一节又换了老师,换了内容,几乎每门课都会有作业布置。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性格和要求,这都需要同学们去适应和接受。

因为中学的培养目标在于自主性的培养、自学能力的培养还有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第二、我们来到新班级,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风险,以前优秀的未必现在能够继续优秀,以前突出的现在可能平常。 第三、家长、学校对我们的要求有所改变。我们来到新的学校,我们学校也会有新的规范和新的要求,会有校规、班规、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等。家长要求更高。从以前的听话,现在要求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也许有些同学会问,我到目前为止感觉一切都很正常啊,我挺好的,什么事也没有,其实这正说明你们的适应能力很强,这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对于那些正处于还没有很好的适应的同学,我在这里告诉你们,不用担心,也不用灰心,因为这是暂时的,是可以改善的。 打个比方说,当你不经意间被人推到河里去了,虽然你本来是会游泳的,但是你有可能一下子反应不过来,惊慌失措,又不知所措了,在那里进行狗扒式呀,说不定还会呛上一两口水,可当你缓过神来,也就是说当你能适应这突发情况后,你就不会那么害怕了,你可能还会游得非常好,在水里来个自由泳呀、蝶泳呀,游得不亦乐乎。其实这跟我们初一新生的学习、生活是同一个道理。你们能不能游得自得其乐,全看你们的反应速度了!其实,我们今天这个讲座就是为了给大家提个醒:你们是会游泳的,别愣着,赶紧游了! 好了,那现在怎么开始游呢?也就是说我们现阶段应该如何来适应?并把初中生活过得精彩呢?

中学生心理辅导典型案例

中学生心理辅导典型案例 岐山县第三初级中学武东 一、案例介绍 1、学生基本情况:王某元,女,13岁,七年级学生。 2、问题行为概述: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不与同学老师交流。上课的时候,不敢和老师目光相对,看东西的时候,目光总是漂移不定,暗自伤神。听讲老爱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眉梢之间总是透露着恐惧与胆怯。学习成绩一般,而且还在不断的退步。 3、背景资料了解: 该女生原来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来自家庭生活事件的打击。在孩子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其母亲与邻居吵架之后自杀。当时孩子太小,不能接受失去母亲这件事,父亲忙于办丧事,忽略了对孩子的安慰,关心,再加上邻居在孩子面前说母亲的坏话,使孩子对母亲的去世充满了恐惧。女孩说:后来她只要一看见烛

光,就想起了母亲的灵位

,恐惧感就会油然而生,一下子没有了安全感,失去了母爱。一年以后,父亲再婚,后妈带着一个女儿搬了进来,女孩确搬出来住到了姑姑家。上了初中以后,周内在学校住校,周末就回姑姑家,父亲很少来看望孩子,也不关心孩子的学习。 二、案情分析 孩子在失去了母亲之后,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同时也失去了父亲。使她感觉世上在没有亲人了,人情淡薄,世态炎凉,没有温暖,没有快乐,她恨老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感觉活到这个世界上真的是很受罪。这种想法,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学习和成长。在家庭得不到关爱,理解和温暖,一下子觉得没有了安全感觉,内心没有了归属感。对生活也失去了热爱。 三、辅导方法 对王某元的指导,主要利用理性情绪疗法。首先对其不良行为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的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情绪问题学生的心理辅导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姓名:小X 性别:女年龄:16 年级:初三 外形特征:身体发育健康,面目清秀,个子娇小,喜欢穿低腰宽腿裤,爱化妆,比较注重个人形象。 行为特征:动作思维较灵活,对自己的容貌特别在意(每天要照镜子几十次),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情绪控制较差,有一定的自残倾向。 性格特征:个性较强、喜怒无常、较难沟通。 二、研究目的 1、辅导个案处理好与同学及家长的关系,提高个案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克服其青春期急躁症。 2、帮助个案提高其承受挫折的能力,能积极乐观的面对学习及生活中的困难挫折。 3、帮助个案确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康的成长。 三、背景资料 1、家庭情况 (1) 父亲:52岁,海员;母亲:52岁,退休 (2) 家庭环境一般,经个案自己阐述,父母之间关系并不是非常融洽。由于个案父亲的职业关系,父亲长年不在家,教育个案的责任基本由其母亲一人承担。其母亲对个案的家教较为严格,但由于母亲脾气较为急躁,甚至有时奉行“棍棒教育”,造成与正处于青春期的个案交流有一定的代沟,这也是造成个案喜怒无常,个性强烈的原因之一。 (3) 个案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初二分流到我校就读,由于住宿,平时很少回家,在家期间,由于母亲管的较严,平时较少外出游玩,内心比较压抑。在校期间,与高年级的几个男生混得较好,经常利用网络和他们进行聊天。 2、受教育情况 (1) 个案7岁进入某小学就读,学习成绩较稳定。 (2) 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起伏较大,特别是数学和物理成绩较差,其家长曾长期为其找家教进行个别辅导,但效果不佳。 (3) 初二进入我校就读时,成绩处于班中中流水平;个案注意力集中能力较差,平时课上小动作,说话现象较为严重,对于自己的成绩也并不是很在意。写得一手不错的字,担任班中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报告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向城市为生活而打拼,他们在为城市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越发凸显,那就是他们的小孩的教育、生活及心理健康问题,天真烂漫的他们在别的小朋友还依偎在妈妈怀里撒娇的时候便懂得了生活的艰辛,承受着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东西,而他们由于心智的不成熟加之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使得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心理上或多或少的出现了问题,对他人的不信任以及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与合作便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两大问题。 为了帮助孩子们克服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同时增强自身关注社会问题意识,提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培养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素质,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身为山东大学阳光行动服务社的成员,我们小组四人在阳行集体到文苑小学举行活动之时负责组织策划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小组集体讨论确定“信任与合作”的主题后,我们四人明确分工,分别进行资料的搜集,筛选,整理以及PPT的制作,最终通过汇总,确立了以游戏贯穿课堂,进行总结启发的方式增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与相互信任。 虽然活动前我们做了充分的准备,但活动当天,孩子们的热情还是让我们有一点不知所措,还好在学长学姐的鼓励和充分准备的前提下,我们很快调整了心态开始和孩子们打成一团,课前

的交流与沟通让我们对孩子们有了一个全新的看法,他们多才多艺,综合素质绝对不比任何孩子差,可同时我们也发现孩子们之间确实缺乏那种合作与信任,尤其是男生与女生之间,或许是由于年龄的特殊敏感性加之他们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男生与女生之间的隔阂仿佛无法逾越,这是我们之前所没有预料到的。 在小组成员间简单交流之后,我们决定临时将男女生之间的合作与信任作为一个重点解决问题,在分组时特意分为一个全女生组和一个男女混合组,刚开始游戏时,男女混合组的成员明显在合作上输于另一组,尤其是在撤凳子游戏中,由于需要接触,男女混合组很快输给了对方,对手的兴高采烈彻底激发了他们的竞争欲望,男女生之间慢慢建立了合作与信任,此后的游戏中,男女生混合组配合得越发紧密,在指挥游戏中,男女生在充分信任的前提下完胜另一队,最终,男女混合队取得了胜利。 在游戏结束后的总结中,我们特别强调了男女生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孩子们似乎也从游戏中得到了启发,在后来的操场自由游戏期间,男女生之间的隔阂明显模糊了,每个孩子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意识都得到了加强,黄昏时分,我们带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回到了学校,开心着,满足着……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肩负的社会责任同时我们对这个群体有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他们虽然过早地承受了生活之重,但他们依旧有着孩子身上那种天真与单纯,只是环境与生活把他们孩子的特质模糊了,我们的社会需要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设计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得活动设计 [准备]以团体心理辅导得理论为依据,遵循团体心理辅导得原则,设计针对新生容易出现得心理问题得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并将完整得方案提供给辅导员与班主任。 第一单元:相逢就是首歌 活动目标:相互认识,引发兴趣 活动内容:欢迎;滚雪球;小小动物园 所需材料:音像、歌曲爱”、卡片、笔 活动实施过程: 1、欢迎 全体到齐后,指导者开场先白我介绍,随后简要说明活动得目得与时间、方式等。也留时间给同学们发问,以去除她们心中得疑惑。 2、滚雪球 (1)将所有人派成两个同心圆,随着歌声爱”转动,歌声一停,面对面得两人要相互白我介绍。 注意事项: ①排成相对得两个同心圆,边唱边转,内外圈得旋转方向相反;②歌声告 一段落时停止转动,面对面得人彼此握手或者拥抱寒暄并相互介绍。歌声再起时,游戏继续进行; ③该过程大约10分钟。 (2)然后依据最后一次转动得同心圆分别结对子,然后随意走动,走动时相互倾诉大学新生活得最快乐或者最白豪得事情; (3)接着4人一组,相互倾诉一件最忧愁得事情,我就是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得,这件事情给我带来什么好处。留出一定得时间,让各小组同学相互认识,并做一些交流。各组白愿一人上台介绍白己最忧愁得事情。

3、小小动物园 (1)每位小组成员选择一种最能代表白己得动物写在卡片上,如兔子、狗、小鸟等 (2)写完后大家同时出牌,瞧都有哪些动物,哪些与白己相似,哪些不同您在其中有什么感受。 (3)然后,成员轮流说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动物。介绍时,其她成员可以有不同得回应,以促使当事人进一步思考。 4、指导者总结: 以上活动,在于促进成员更全面认识白己,增进成员间得了解,学习接纳每个人得独特性。 第二单元:缘来一家人 活动目标:让成员体会与感受个人与团员得关系,团体对个人得重要性, 从而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得凝聚力,培养同学得团队凝聚力与信任感。 活动内容:无家可归;我们得家园;信任之旅 所需材料:A4纸,水笔,水彩笔,宣传纸张 活动实施过程: 1、无家可归 (1)全体成员手拉手,充分体会大家在一起得感觉。然后,指导 者说变!5人一组”,成员必须按照要求重新组合。 (2)请没有找到家得成员谈感受,也可以请找到家得成员谈与大家在一起得感受。 (3)指导者可以多次变换人数,让成员有机会去改变白己得行为,积极融入团体,

中学生心理咨询典型案例分析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高塘镇中心学校九(7)班郭智文 一、基本情况: 姓名:韩浩 性别:男 年龄:15岁 家庭成员: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韩浩 父母工作:父亲外出打工,母亲在家 成绩:中下 性格:寡言少语,自我评价过低,人际关系的障碍。 二、背景资料: 韩同学在小学二年级时出于好奇偷了一块电子手表,之后受到母亲的打骂,他认识到了错误并进行改正。在此事件后,韩同学的母亲仍揪住此事不放,一旦韩同学稍有不对,就拿这件事来讽刺他,还在左邻右舍前令他难堪。因此,韩同学害怕母亲,在心里有些恨妈妈,但从不顶撞,因为韩同学不想妈妈让伤心。在家的言行举止都很小心翼翼,稍有不对就会遭到白眼和辱骂。于是,他很害怕回家。他还觉得在家里,母亲并不爱他,他对这个家充满了厌倦,认为自己是这个家庭中多余的一员。因此,他无时无刻不想逃离这个家。韩同学对家庭的害怕影响了他在学校的正常生活,尽管早已升入初中,可他内心还是有不可跨越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案例分析 韩同学由于被母亲打骂而讨厌回家,这是从一般的眼光来看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韩同学所表现出来的厌家,害怕同学的谈论,必然是有自身的心理原因。自卑心强的人,对自己的评价过低,办事缺乏信心,处处感到不如别人,悲观失望甚至对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会因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自卑心理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个人生理、心理上的原因,也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母亲的责骂与毒打、同学的嘲笑、邻居说长论短,都增加了韩

同学的心理压力,诱发自卑心理。韩同学总以为处处矮人一截、是千古罪人。韩同学母亲不懂得如何尊重他的自尊,几年来,韩同学的自尊屡受挫折,因羞耻感和屈辱感地不断加强,导致自我否定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表现为消极的自我评价。随着消极的自我暗示不断出现,智力水平逐渐下降,逐渐形成逃避现实、离群索居的孤僻性格,谨小慎微、容忍退让的懦弱性格。 四、干预措施与辅导过程 为了帮助韩同学面对现实,改变对自己所犯错误的看法,使他真正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学们的尊重和理解,打消他的自卑心理、重建自信心,拓展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深度,重树健康、科学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我与韩同学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取得了韩同学的信任,并实施了以下辅导方案:在整个辅导过程中,共分四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解决的是韩同学对“偷窃事件”的认知,建立他对我的信任感。这一步花了一个星期。在与韩同学的交谈过程中,韩同学大多数面带微笑的,但这个笑不是发自内心的。因为,在说到家时,他就显得很失落、很无助,笑的也很牵强。我没有因为他曾偷过手表而瞧不起,贬低他。我给予了他赞赏的目光,感谢他对我的信任。于是,他哭了,因为他在我这里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在此后的日子里,我都主动和他打招呼,鼓励他与父母多沟通,减少误会。 第二阶段是处理韩同学与母亲的关系,这一问题在六星期后得到解决。为帮助韩同学改变对事件的看法,提高他的自信心,使他走出“千古罪人”的阴影,我到韩同学的外婆家进行家访,了解到韩同学在她们眼中是个活泼、开朗、懂事的孩子,而现在变得沉默、寡言了。外婆是韩同学心中最可亲可敬的长辈,他爱外婆一家,很想去玩,而且只有在外婆家里,他才会感到自己是个快乐的孩子,可又怕妈妈会阻止他,会骂他,内心非常痛苦和矛盾。为此,我找了韩同学的外婆,让他们进一步了解韩同学的想法,并适当地给他以鼓励和支持。亲情的呼唤是无法替代的。在这几次家访中我也了解到韩同学的母亲确实如韩同学所述,在韩同学面前老是揭他的伤疤。事情都过去好几年了,作为韩同学的母亲却仍将此事时刻挂在嘴边。

我的中学学生心理咨询个案记录

一个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一、第一次来访: 个案概况:王某,女,高三学生。来访者自述对考试非常紧张,每次考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两道难题不会做而空过去之后,就会头脑空白,不想再继续答题。当时来访者在诉说自己问题的时候情绪非常低落,后来甚至哭了出来。来访者认为考上大学是唯一的出路,而且这个观念在她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总拿自己与别人比较,在做题目的效率和质量上比,在做一道题目所花的时间上比,在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安排上比等等很多方面,如果老师上课提问一道题目,别的同学想出来而自己还没想出来时,就会很紧张;如果自己在放松休息而别人在学习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比别人少学了一些,休息时也不安心。这样的比较导致来访者对做题和考试都非常紧张。 问题分析:来访者的问题属于典型的考试焦虑问题。其考试焦虑主要来源于对高考重要性的错误认识,觉得如果考不上大学,自己这一辈子就完了。因此非常在意自己的分数和每一次考试。所以对于该来访者首先是要转变观念,改变她原有的认识。让来访者明白她的很多想法和认识是不合理的,再与这些不合理的观念进行辩论,认清并放弃这些不合理的观念,建立起合理的观念。观念改变后对高考自然就不是那么紧张了。同时还要改变不好的学习方法,例如该来访者会花一两个小时去想一道题目,却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而认为值得,因为这是她自己想出来的。但事实上这样浪费了很多时间,效果却和问了别人之后掌握了类似题目的解法是一样的。因为感觉到来访者的考试焦虑比较严重,于是我约她下周再来一次。 二、第二次来访: 个案概况:来访者自述这次感觉比上次好多了,从她的表情和话语中也可以感受到她轻松的心理和快乐的情绪。但来访者表示对于考试还是有一些紧张。当问及父母对她的期望时,来访者回答,父母对她的期望并不高,但通过自己从小的所见所闻,就产生了考不上大学就没有出路的思想,于是对自己的期望很高。要求自己一定要考上第一批本科,可以看出她的压力大多来自于自己本身,由于

(情绪管理)智障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

智障儿童生理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生理上的缺陷必然会影响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有一半以上的智障儿童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情绪、行为和人格等方面 [1-2] 。许多从事智障教育和研究的教师发现智障儿童的心理问题比正常儿童多见,大脑器质性损伤以及社会、家庭等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促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使得他们的身心发展受到了更加严重的阻碍。对从事智障教育的工作者来说,了解、发现智障儿童中出现的心理行为异常并给予及时相应的干预,有利于促进他们身心的良好发展。 笔者在从事多年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实践中,尝试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本文对三个智障学生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提出了为智障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从事智障教育、研究的专业人员和智障儿童家长提供实践参考依据。 1 智障学生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 智障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时是单一存在,但大多数是合并存在的,加上智障学生认知水平低下,理解与领悟能力差,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很大的难度。下面分析三个对智障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的典型案例,与大家共同探讨。 1.1 案例 1 唐唐,女, 20 岁,智商 38 ,中度智力残疾。因被教师发现上男厕所、扒男生裤子、看男生隐蔽处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主要情况:班主任反映唐唐近一周来喜欢去男厕所看男生小便,被男生发现后不但不回避反而大笑,情绪亢奋,有时在教室里公然去扒男生的裤子看,在同学中造成很不良的影响。 心理辅导的主要问题:性行为异常,情绪问题。 心理辅导方案:唐唐为中度智力缺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与理解能力,但平时不爱说话,合作性差,因此主要采用解释性心理辅导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尽快消除她的不良行为,以免在学校造成更大的影响。计划每周约谈 3 次,每次 60 分钟。 心理辅导的主要过程:由心理教师对唐唐的行为进行评判和分析,明确告诉她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不允许的,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很羞耻。并进一步解释为什么不允许这种行为的发生,告知唐唐男女两性的区别,对她进行性健康教育。同时建议班主任平时看见唐唐此行为应立即给予终止,如果当天没有发生此行为则给予表扬或奖励。在辅导过程中唐唐合作性较差,很少说话,也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经过一周的约谈后,唐唐的性行为异常得到控制,但出现了明显的情绪问题,发脾气、无端哭闹、不愿上课、坐在地上不肯起来,教师越劝越严重,大声哭叫;晚上睡眠差,半夜起来活动,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休息;在心理辅导室也无法安静下来,处于兴奋状态 , 或哭或笑。情绪问题维持几天仍难以控制,与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说明唐唐的情况,建议去医院就诊,配合药物控制情绪。通过观察,唐唐服药半月后情绪逐渐稳定,性行为异常也未再出现。 小结:智障儿童需要层次发展缓慢,达到的水平低,对较高精神文化需求的要求少,而原始的本能需要亢进,性行为异常在智障学生中比较常见。智障学生道德行为规范意识较低,自控力差,特别是年龄较大、智力缺陷重度较重的智障男孩大部分都有玩弄外生殖器的行为,甚至不管场地、时间就公然手淫,令教师很棘手;智障女孩中还发现有“夹腿综合征”的性行为异常 [3] ;喜欢抚摸、亲近异性同学或教师在智障学生中也比较常见。此例中唐唐已成年,开始主要表现为性行为异常,通过心理教师和班主任的干预后得到改善。但由于她生理本能需要而引起的行为问题受到了外界的压制,从而产生了严重的情绪问题,通过心理辅导难以见效,最终借助药物得以改善。此例也说明对于智力水平低下学生的严重情绪行为问题必要时应考虑联合药物来进行控制。 1.2 案例 2 巍巍,男, 14 岁,智商 61 ,轻度智力残疾。因逃学 2 天 1 夜、说谎由班主任指定前来进行心理辅导。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一年级

小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基本情况介绍: 小杜,男,小学一年级学生,脾气暴躁,自理能力差,与同学不好相处,不愿与人沟通。 背景资料: 小杜自入学以来,学习习惯很差,不愿学习,与班级学生交往困难,经常惹是生非,其表现为:从上学开始,他的作业从没有主动完成过,也经常拖欠老师作业,对老师更加不尊重;父母反映,他在家里也很不听父母的话,遇到一点小问题就大发雷霆,父母也说自己无法管教,他们经常把他关在地下室。他从小是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的,周围的亲戚都很溺爱他。 主要行为描述: 在学校他经常上课不听讲,老师批评他,他也爱理不理,甚至还会对老师发脾气,别的同学不愿和他玩,他就经常做一些奇怪的事来激怒其他同学。 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小杜的种种行为是由以下情况造成: (1)大人对孩子的溺爱,使孩子自理能力差,对没有敬重的态度,凡事都自由散漫。 (2)脾气暴躁,平时少言寡语,不与他人过多交流,容易与别人产生抵触心理。 (3)从小没有培养好良好的学习习惯。 (4)没有学习动力。

辅导策略和实施: (一)说服家长与老师积极配合,指导家长的辅导方法。 经过和小杜父母多次的沟通,我们达成了一致意见。我和小杜妈妈沟通,在教育孩子时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法,要多和孩子交谈,用亲近的方式和。后来我又多次和小杜的父母聊天知道他们已经不怎么打他了,小杜特别爱玩,作业完成上我和他母亲沟通了一下,他们争取每天有一人陪他写作业。我还说服家长多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多给孩子一些锻炼的机会,平时我也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二)一对一的心里交流 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他进行交流,告诉他我对他的看法,也请他说说自己内心的真是想法,鼓励他多与人交谈:做到有话就说,有事就谈。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与老师交谈,说出自己的心理话,教师并与他制定出改变现状的心理计划。 辅导后的反思 通过这个案例,我懂得了使孩子心理成长更甚于孩子的身体成长,所谓“哀,莫大于心死”就是这个道理;我们要从孩子的内心解决问题,不要把孩子当成不懂事的玩偶,现代的孩子,成熟的较早,有些问题他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要多和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多给问题儿童更多的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孩子,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自立能力,才能让他们打开心门接受外界一切美好的事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都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少了任何一面,教育都很难成功。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减压.doc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 教师职业压力应对 一、团体方案名称 工作倍轻松——教师职业压力应对 二、团体规模 由10人小组、6——9个小组组成。 三、参加对象 中小学、幼儿园心理辅导专兼职教师。 四、团体活动时间、地点 活动时间:2010年4月21-22日,每次2-3个小时,共五次。 活动地点:安静的、有活动桌椅的宽敞教室(中盛小学学术报告厅)。 五、团体整体目标 为此,希望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一个真诚、理解、 支持的小组氛围,使教师们通过活动和分享,学会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学会面对现实,及时化解冲突与矛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心理健康,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工作。 六、团体活动方案

七、团体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单元促进认识建立信任活动一:我爱我家,相亲相爱 一、活动目的 1、促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团队; 2、活跃氛围,激发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活动时间: 大约30分钟。

三、活动道具: 报纸若干张。 四、活动场地: 宽敞的室内。 五、活动顺序: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组成“一家人”,认识家庭成员,并记住他们; 2、主持人将报纸分散摊在场地上,请每个家庭找一张报纸表示一个“家”,“一家人”站在这个“家”上; 3、主持人说“散步”,大家即分散,打乱家庭组,绕大圈散步; 4、主持人拿掉一张报纸,在说出“回家”口令后,大家停止散步,马上找到“家人”,并占据一个“家”。新的家庭成员相互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没有恢复家庭组的,或没有找到“家”的,被认为淘汰。被淘汰家庭可以家庭形式表演小节目,也可推派代表表演; 5、几次活动后,请成功家庭和无家可归家庭分别围坐在圆圈的两半,分别谈谈感受。 六、交流分享: 1、怎样才能尽快找到“家”?有经验可与大家分享吗? 2、当“无家可归”时,你有什么感觉?你与家庭成员交流过你的感受吗? 3、被淘汰后,你还会关注其他“家庭”的找“家”行动吗? 4、活动中你还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七、注意事项: 1、游戏的活动空间要大一些,方便找“家”的过程中跑动。 2、在交流分享环节中,主持人要多关注被淘汰“家庭”。表演环节意图是使被淘汰“家庭”在失败中重生。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分析记录

案例分析——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 敦煌二中心理咨询室

中学生心理辅导个案案例分析(一) 案例介绍 张某,男,15岁,初二学生。学习成绩中下,智力较好,曾是我校机器人小队的主要成员。性格倔强,自尊心强,有时又有自卑感,做事很情绪化,好表现自己,特别是在电脑方面。逆反心理十分严重,自我要求不严,做事随意性。常和父母、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经受不起老师、家长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就会激动的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 有一次,我在班级的电脑上整理些东西,他跑过来要帮我忙,我说不需要,他说了几句怪话走了,结果第二天我要他帮忙做事,他用一种敌视的眼光冷漠地回答我说:他做不到。又有一次在体育课上因没站姿又嘲笑人家被老师批评,结果当场与老师顶撞并与另一位同学离开了操场。 还有一次在家,因外婆说他拿了她的一百元钱而埋怨他,与外婆吵了起来,还骂了外婆,事后母亲知道了又狠狠地批评了他,结果他因此而几天不理母亲,并且在家不好好做功课。 案例分析 该生的行为一方面是是否观念不分,做事冲动,遇事缺乏理性的思考,另一方面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家庭原因,父母离异,母亲把他从六个月一手带大,孩子也因为从小没有父亲而自卑,怕别人瞧不起他,而经常像刺猬一样竖起身上的刺来保护自己。而母亲也经常忙于工作,与孩子的沟通较少,遇事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二是小学时参加机器人小队,得了不少奖,以此很自傲,很自以为是,而且没能正确的对待这些荣誉,助长了他的骄傲气焰。三是青少年特有的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使他看问题容易产生偏见,以为与老师、家长对着干很勇敢,是一种英雄行为,因而盲目反抗,拒绝一切批评。 辅导方法 1.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在家创造良好、民主的家庭环境,和孩子交朋友,多鼓励、表扬,少批评、责骂,合理对待孩子的需求,不挫伤他的自尊心,尊重他,信任他。抽时间带孩子到外面世界走走,让他感受一下大人的工作环境,对他进行理想教育,使他树立起自己的奋斗目标,并经常鼓励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使他在学习上有个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初三。同时也让他感受到亲人的关心,慢慢地消除他的对立情绪。

初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辅导

初一新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辅导 一、案例介绍: 安某,小学毕业以三门功课289的高分升入初中学习,可一个月后的月考成绩和同学比有明显退步,甚至数学成绩挂起了“红灯”。以下是他来学校“开心吧”向老师倾诉的苦闷:“开学时,老师和同学都说我聪明。我上课只用了一半精力学习,回家后稍微看看书,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考试便不成问题了。小学阶段还获得过学校一等奖学金。进入初中后,我还是用同样的方法学习,不知怎么回事,效果越来越不好。单元测试出现了‘红灯’。看看周围同学在进步,我很着急。我也曾暗下决心,努力学习超过他们,可经历了几次挫折后,便心灰意冷,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知怎么记课堂笔记,作业涂涂改改,乱写一通,遇到较难较烦的题目或抄别人的,或扔在一边不做;甚至不交作业。为躲避老师检查,我经常以作业本丢失为由,不断更换作业本。对于我的倒退,老师惊讶失望,家长伤心批评,我自己困惑恐慌^和同学相处也不是很好,经常和同学发生冲突,我甚至向班主任提出要换一个班级……。” 二、案例分析: 安某表现出多种情绪症状,如紧张不安的焦虑状态,信心丧失的抑郁状态,对学校的恐怖状态等。同时,又表现出学习时无法积极思维,听课听不进,作业做不下去等能力抑制障碍。他过去一直没有类似表现,而到了中学仿佛忽然换了一个人。诸如安某的困惑在初一新生中并非个别现象,不少初一新生会出现各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如讨厌上学,对成绩失望,对学习产生焦虑厌恶情绪,对老师反感和对立,与同学不合群等等。所有这些症状,归纳为初一新生学校适应不良综合症,这是初一新生中常见的一种适应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是来自各方面的压力。(1)学校因素:在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占据重要位置。从进入初中的第一天,学生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课程的增多,特别是新课程的开设,学生心理准备不足;回家后还得应付各种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有了沉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成绩稍有下降,老师则埋怨学生学习不认真,批评愈加严厉,学生压力也愈来愈大。另外,由于中学和小学的教学方法上的差异,学生感到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讲得那么仔细,学起来吃力,有时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只能囫囵吞枣地咽下去,遇到新知识就望而生畏。这样,沉重的课业负担不仅是教师、学生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 反

心理辅导个案

心理辅导个案记录表时间:----------

诱发事件A:父母决定离婚 不合理信念B:我家庭本来很完美,他们不应该离婚,他们不爱我了,他们很虚伪。 不良情绪C:心烦、失望、郁闷、悲观、怨恨 合理信念B:父母不相爱,可以离婚,因为某种原因不离婚,那才是虚伪。他们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幸福 F、布置家庭作业强化求助者对ABC之间关系的理解 ——告诉求助者,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自己的问题思考得越认真、全面,咨询的效果就会越好。 第二次咨询:时间:2015年4月17日 目的: A、加深咨询关系 B、继续寻找和确认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C、帮助求助者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很认真地列出了自己的许多不合理信念,但涉及此次情绪问题的不合理信念并没有完全列出;同时,求助者的情绪反应仍比较强烈,一提起父母离婚的事情还是怨恨、失望,咨询师表示理解与接纳; B、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平时家庭生活琐事,回忆父母曾经有过的冲突,重新认识父母关系的实质,打破他认为父母关系一直很完美的不正确认识,打破家庭这些年一直幸福的假象,从深层次上挖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C、要求求助者进一步详谈父母平时对他的言行,回忆父母这些年为他做过的事情,打破求助者认为父母不爱他的错误理念,打破求助者过分概括和绝对化要求的错误思维框架,目的仍然是帮助求助者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帮助求助者减少或消除情绪困扰。在咨询师的帮助下,求助者找出自己更多的不合理信念: a、存在“绝对化要求”:如“他们为了我不应该离婚”,“我的父

母应该完美无缺”“我的家庭应该是完美的幸福的”。 b、存在对生活事件“过分概括”:如“父母离婚就是不爱我了”“如果离婚他们以前的恩爱是假的”“如果离婚他们就是虚伪的”。 c、存在糟糕至极的不合理理念,如:“觉得父母离婚就天塌下来了,从此会被同学看不起”,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D、要求求助者对上述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认真思考,目的是为了帮助求助者把注意从过分关注自己的情绪和诱发事件转移到关注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上来,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的关系。 E、要求求助者与父母就他们的婚姻进行沟通,帮助求助者了解父母婚姻的实质。 第三次咨询时间: 2015年4月24日 目的: A、帮助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不合理信念 B、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减轻或消除情绪困扰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 A、反馈咨询作业:求助者与父母进行了认真交谈,得知父母的婚姻并不是像他所认为中的那样完美,当初他们那个年代大多是媒妁之言,他们彼此不很了解。又赶上当时父亲因为大学毕业和初恋女友分开在两地,女方父母不同意他们的婚事,父亲失恋痛苦中,经别人介绍认识了母亲,母亲是事业型女人,很多应酬,常常顾不上家庭和孩子,父亲婚后很不满意,但两人都是对家庭和孩子责任心很强的人,一直在努力适应对方,又都是知识分子,为了孩子和面子也尽量不吵架。交谈结果对求助者触动很大,并表示对于上次所列出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过认真思考。 求助者的情绪反应强度降低,但仍然怨恨父母离婚 B、针对上次列出的不合理信念,咨询师运用“黄金规则”与求助者进行商讨与辩论,让求助者分清合理与不合理信念,并帮助他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不合理信念; C.下面是咨询师与求职者的一段咨询谈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