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整理】放射卫生复习题

1.重要的地球辐射系,地球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课本p5)

①重要的地球辐射系:

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40K、238U系、232Th系) 氡的辐射

②地球辐射对人类的照射方式:外照射、内照射(主要照射方式,最主要的贡献者是氡)

2.各种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致成人年有效剂量(课本p21、27)

天然本底照射(天然辐射总计):2.4 mSv

宇宙射线年有效剂量:0.38 mSv;【外照射为主】

初级宇宙射线(银河宇宙射线、太阳辐射)

宇生放射性核素(次级宇宙射线):0.01mSv,(其中,14C是12μSv);

陆地辐射原生放射性核素(即天然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为主,尤其吸入Rn氡气】外照射(总计):0.46 mSv;(室内:0.41 mSv室外:0.07mSv)

内照射(Rn除外):0.23mSv

Rn及其子体:1.2mSv(室内:1.0 mSv,室外0.13 mSv)增加的天然辐射照射(额外的天然辐射-人类工业活动,尤其磷酸盐生产和矿砂加工)人工辐射源对公众的人均年有效剂量:

医疗照射(X射线诊断):0.4mSv

大气层核试验(核武器爆炸实验):0.005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核事故):0.002mSv

核能发电:0.0002mSv

对职业人员的年平均有效剂量(职业照射):0.6mSv

3.何为天然辐射,何为原生放射性核素和宇生放射性核素。(课本p1、5)

天然辐射:包括来自大气层外的宇宙辐射和来自地壳物质中存在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产生的陆地辐射。

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如40K、238U 系、232Th系等。

宇生放射性核素:初级宇宙射线与大气层粒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如3H、7Be、14C及22Na等。

4.人类活动增加的天然照射有哪些?(课本p21)

磷酸盐加工、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提取、建材、钍化合物、废金属工业等。

5.氡及其短寿命子体是指什么,其造成的剂量是多少?(课本p10、12、21)

氡Rn有三个同位素,分别是由238U系的226Ra、232Th系的224Ra、235U系的223Ra 衰变产生的。222Rn的放射性子体核素中,218Po、214Pb、214Bi、214Po为短寿命子体。

摄入氡及其子体产生的内照射剂量约占天然辐射源对人体照射总剂量的1/2,Rn致成人年有效剂量为1.2mSv。【氡及其子体是继吸烟之后导致肺癌的第二个病因】

6.放射防护的目的?(课本p34)

目的是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7.何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随机性效应: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一类辐射效应。(主要表现是皮肤的损害(非恶性损伤但有损美容)、眼晶体白内障、再生障碍性贫血、不育)

确定性效应:效应的发生存在剂量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如致癌、致畸)

8.放射卫生防护的任务?

既要积极进行有益于人类的伴有电离辐射的实践活动,促进核能利用与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又要最大限度地预防和缩小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

9.放射卫生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课本p35)

①实践的正当性:辐射照射的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

辐射危害(包括健康危害和非健康危害)。利益>危害(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前提)

②防护的最优化: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辐射实践过程中,保证做到将辐照保

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要求,是放射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

③个人剂量限值,即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原则 (ALARA):用辐射防护最优化方法,使

在一项已判定为正当并已准予进行的实践中,个人剂量的大小、受照人数、以及不一定受到但可能遭受到的照射,全部保持在可合理作到的尽量低水平的原则。(是最优化剂量的约束条件)

关系:正当化是最优化过程的前提,个人受照剂量限值是最优化剂量的约束条件。

10.放射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是什么?(课本p36)

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不是个人剂量限值,而是放射防护最优化,最优化的依据是剂量约束值。

11.个人剂量限值的意义和本质。放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剂量限值是多少?(课

本p48)

意义和本质:

对于职业照射,它是一种源相关的个人剂量值,用于限制最优化过程考虑各种选择的范围。

对于公众照射,它是公众成员从任何受控源的计划运行中接受的年剂量的上界。

对于医疗照射,剂量约束值应被视为指导水平。

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是《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准则》于2002年10月8日发布、2003年4月1日实施。(课本p43)

职业照射不超过下列限值:

?连续5年的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 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 mSv;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500 mSv;

?对于16~18岁的实习学生年有效剂量:6mSv年眼晶体当量剂量:50mSv 年皮肤四肢当量剂量:150mSv

?怀孕期:接受与公众成员相同的防护水平。

公众照射:公众成员平均剂量不超过下述限值

?年有效剂量 1 mSv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量可提高到5 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 15 mSv

?皮肤的年当剂量 50 mSv

12.αβγ射线的特性(穿透性等),以及该用何种防护器材进行防护?

α射线是氦核,β射线是电子流,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前两种穿透力小,α射线用一张纸就能挡住,β射线要用薄铝板,γ射线要用较厚的混凝土加钢板或厚的铝板。

防护器的选择:α射线常用10cm空气薄玻璃板、外科手套、衣服、纸、生物组织的表皮,重点不让其进入人体造成内照射;β射线常用铝片、衣服、有机玻璃;而γ射线的穿透力强,要用很厚很重的材料作屏蔽物,常用水、砖、混凝土、铝、铁、铜、铅、钨、贫铀;而对于中子的屏蔽材料则选用对中子吸收能力好的石蜡、硼、水。13.吸收剂量、活度、有效剂量的国际单位和专有名词?

老师强调要注意区别国际名称和国际地位的专有名称,专有名称是国际地位的名字,如:J·kg-1是一个国际单位,它的专有名称叫戈瑞(Gy)

活度: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单位时间内发生衰变的原子核数。

SI制:1贝克(Bq)=1次· s-1;1Ci = 3.7X1010q

剂量当量:1)照射量:X=dQ/dm;专用单位:伦琴(R)

照射量只对空气而言,只适用于X或γ射线。

2)SI制单位:J·kg-1,专用名称:戈瑞(Gy);专用单位:拉德(rad) 1Gy=100rad 反映被照介质吸收辐射能量的程度,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电离辐射

当量剂量: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吸收剂量按辐射权重因子加权的量。

SI制单位:J·kg-1,希沃特(Sievert, Sv)

有效剂量:组织或器官被组织权重因子加权后的当量剂量。

SI制单位:J·kg-1,希沃特(Sievert, Sv)

14.辐射防护中使用的辐射量是什么?

当量剂量

15.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和基本原则?

基本措施:

①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

②距离防护--增大与源的距离

③屏蔽防护--设置防护屏蔽

基本原则:

①实践正当化;

②放射防护最优化;

③个人剂量限值。

16.半值层(课本p64)

把γ源辐射剂量率减弱到原始剂量率的一半时所需要的屏蔽体厚度,它反映了射线的穿透能力。(p78)

17.开放源和密闭源的分类和特点。

密封源:永久地密封在包壳内并与某种材料紧密结合的放射性物质。

特点:密封源分类:α辐射源、β辐射源、γ辐射源、低能光子源、中子源;多用于外照射

开放源:非密封的,与环境介质接触的放射源。

特点:极易扩散,可能会影响工作场所表面或环境介质。主要用于内照射。

18.密闭源的泄漏检查方法?(课本p58)

放射性检验(有无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⑴湿擦拭法:拭子擦拭后测活度;

⑵浸泡法:50℃±5℃浸泡4h后测浸泡液放射性活度;

⑶射气固体吸收法:226Ra源以棉花包绕置密室12h后取出棉花测之。

以上方法测到的放射性活度<185Bq者无泄漏。

非放射性检验(包装容器有无泄漏):

⑴真空鼓泡法:盛水密封容器中使负压达15-25kPa,观察数分钟若未见气泡从源包

壳表面连续溢出,则认为无泄漏;

⑵氦质谱法:置于密封容器后抽取其内气体,测氦气浓度。

若源包壳内氦气泄漏率<1.33╳10-6Pa?m-3?s-1,则无泄漏。

19.医用放射源事故原因及预防对策?(课本p92)

事故原因分析

⑴辐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70%;

⑵违规操作:专业知识、操作规程等;

⑶安全连锁装置功能故障;

⑷辐照装置传输源的机械系统故障。

事故预防对策

⑴建立健全辐射安全管理制度;

⑵操作人员接受岗前培训;

⑶定期检验和维护安全连锁装置的功能;

⑷调试和检查直线加速器时应注意安全防护;

⑸确保辐射警示系统功能正常可靠。

20.开放性放射性工作场所分级、分区、分类?何为控制区,何为监督区?(课

本p106)

分级(依据最大等效日操作量=最大日用量*毒性组别系数):

甲级:>3.7 ×109 Bq,(100mCi)

乙级:1.85 ×107 ~ 3.7 ×109 Bq ,(0.5mCi)

丙级:3.7 ×104 ~ 1.85 ×107 Bq, (0.001mCi) (即豁免活度值以上到1.85 ×107)

分区:

总体平面划分:清洁区-卫生通过间-污染区

(根据污染区内的污染程度不同,可将污染区分为:)

控制区controlled area: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防护措施或安全手段的任何区域,以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展和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

(控制区设置在独立的建筑,或整体建筑的一端,底层。)【需采取专门防护措施或作出安全规定的区域,如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污染扩散、防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等。】监督区supervised area: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的安全手段的、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区域。【控制区外,需经常监督职业照射条件的区域】

非监督区(未被列入控制区与监督区的其他反射性场所)。

PS:关于非监督区,课件上有(第五章26页),书本上没有(P108).

分类(依据等效年用量):

第一类:>1.85 ×1012 Bq,(50Ci)

第二类:1.85 ×1011~ 1.85 ×1012 Bq

第三类:<1.85 ×1011 Bq ,(5Ci)

21.核医学检查的辐射防护。熟悉核医学治疗中对患者家属和同室患者的防护?

(课本p119、p135)

核医学患者防护的三原则

?核医学诊疗正当化

?辐射防护最优化

?施用放射性核素的活度控制

核医学治疗中对患者家属和同室患者的防护

⑴对患者家属:预期对家属受到大于5mGy照射时不能出院;

⑵患者间相互照射的防护:适当隔离。不同的治疗核药物酌情而定。

22.对于放射性工作人员,放射性核素进入机体的主要方式?(课本p101)

呼吸道:工作场所主要方式

消化道:皮肤污染主要转移方式

皮肤:污染皮肤浸润、扩散

伤口:快速通道

药物方式:注射、口服、吸入

(课本p101 对职业照射人员而言,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的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完整的皮肤及伤口。其中,经由呼吸道进入人体是主要途径。)

23.非密闭源易发事故及其防护对策?(课本p113)

①少量放射性物质洒落的处理:液体,以吸水纸吸干;粉末,以湿抹布清除,以清水湿

抹布仔细清洗,由外而内、呈螺旋形,防止污染扩散。一般清洗3次左右即可,若效果不明显,可使用去污剂。

②严重污染事故时的应急处理:立即通知在场人员;迅速标出污染范围;立即清洗污染

皮肤和伤口;污染衣物留在污染区;简单做好防护散后尽早撤离污染区;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应紧急促排;尽快报告主管领导和防护负责人;详细记录事故经过和处理情况

24.内照射防护原则、基本措施?

原则:切断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各种途径,减少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一切机会措施:围封:缩小操作范围

保洁去污:保持表面清洁,去除放射性污染

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措施与设施

废物妥善处理:分类收集,统一处理

25.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措施和基本原则?

基本措施:

①时间防护--缩短受照时间

②距离防护--增大与源的距离

③屏蔽防护--设置防护屏蔽

基本原则:

①实践正当化;

②放射防护最优化;

③个人剂量限值。

26.了解操作非密封源时的十大综合防护措施(掌握大点,但是工作场所的分级、区

域划分、个人防护方面需要细看,课本P107)

①熟悉常用放射性核素的毒性

②工作场所分级

③工作场所的区域划分

④工作场所建筑设计应符合防护要求

⑤非密封源包容和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

⑥妥善收集和贮存放射性废物

⑦安全稳妥地贮运放射源

⑧注意个人防护

⑨非密封源易发事故及其保护对策

⑩去除表面放射性污染物

27.电离辐射的标志、及其含义

背景:黄色。正边三角形边框及电离辐射标志图均为黑色。即黄底黑色图案。

含义:使人们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

28.核医学诊断治疗中给药失误的应急处理?(课本p136)

失误:错误用量――多或少;用错患者。

应急处理原则:⑴阻吸收:催吐、络合以及封闭要害器官等;

⑵加速排出:催吐、利尿等;

⑶确定体内滞留量:收集和检测排泄物;

⑷会诊;

⑸告知并采取措施以免无辜者被照;

⑹上报。

29.放射性药物操作的防护要求。

1)放射性药物应有操作专门场所。

2)给药用的注射器应有屏蔽。

3)放射性药物应在衬有吸水纸的托盘内操作。

4)工作人员应穿戴个人防护用品。

5)放射性碘化物操作应在通风橱内进行,操作人员应注意甲状腺保护。

6)在控制区和监督区内不得进食、饮水、吸烟,存放无关物件。

7)为体外放射免疫分析目的而使用含3H、14C和125I等核素的放免药盒可在一般化学实验室进行,无需专门防护。

8)操作后离开工作室前应洗手和作表面污染监测,如污染水平超限值,应去污。

9)从控制区取出任何物件都应进行表面污染水平监测。

10)生产和操作放射性核素或药物的通风橱,在半开的条件下风速不应小于1m/s。

11)排气口应高于附近50m范围内建筑物屋脊3m,并设有活性炭过滤装置或其他专用过滤装置,排出空气浓度不应超过有关限值。

30.肿瘤放疗科工作人员的类型及各自的工作职责;

放射肿瘤学医师:是临床医师,其使用的手段是放射线。必须全面且独立对病人负责。

放射治疗物理师:放射治疗设备校准、验收、维护,剂量数据测量,剂量计算规程,协助制定放疗方案的剂量,并提出剂量学建议等。

放射治疗技术人员:治疗实施过程、治疗设备的使用等。

其他工作人员。

31.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治疗中,工作人员、病人辐射的来源,及其主要来源。

工作人员受照来源:散射线+机头漏射线(经过仪器本身和辐照室墙壁的屏蔽,几乎不会对人员产生照射)、高能电子束产生的感生放射性(主要)等。

患者受照的来源:射野照射(有用的照射)、靶组织的散射线(最大的无用照射)、外加职业人员相同照射。主要来源:感生放射性核素(由于外界因素的所用,使原来不具有放射性的核素变成具有放射性的核素)

===============================

医用X射线诊断中,工作人员的受照来源:散射线、机头漏射线、高能电子束产生的感生放射线等。患者受照来源:射野照射(有用的照射)、靶组织的散射线(最大的无用照射)、外加职业人员相同的照射。

放射治疗中,工作人员受照来源:散射线、机头漏射线、感生放射性等。主要来源:感生放射性。患者受照来源:射野照射、有用射线束内正常组织的受照、靶组织在体内的散射线(最大的无用照射-内(乱)散射)、来自于修正照射野的器件、治疗仪等的外散射、职业人员相同照射--感生放射性核素

32.放射诊断申请医生和放射科医生的职责有哪些?(课本p151)

放射诊断申请医生的职责:

①提出申请之前,确认从其他临床检验和检查中都不能获得必要的诊断信息;

②结合临床指征提出X线检查申请;

③尽可能与放射科医生商量;

④清楚地填写申请单,说明患者的基本情况,指出检查的目的。

放射科医生的职责:

①与建议医生商量,取得最优化效果。

②根据建议医生提出的临床症状,对拟施行的X线检查是否合理以及采用的技术提出意

见。

③首选对患者危险最小的方法,如摄片与透视。

④X线检查的程序因每个患者的情况不同而异。

⑤X线检查操作人员应十分熟悉电离辐射的物理性质和辐射损伤效应。

33.X射线诊断时,为减少病人的受照在一般技术上可以采取的措施(课本p153)

①提高线质,增加透射比以降低皮肤剂量(如提高管电压)

②控制照射野并准直定位

③器官屏蔽

④控制焦-皮距和焦点与影像感受体的距离

⑤减少散射辐射剂量

⑥使用高效增感屏

⑦控制并记录照射时间

⑧正确处理感光胶片可以减少重复摄片率

34.X射线摄片过程中,控制照射野并准直定位的作用。

⑴减少患者受照剂量;

⑵提高影像质量;

⑶避开患者要害部位。

35.加速器治疗时,工作人员的主要受照来源有哪些?

主要为机头和空气中感生放射性核素。(加速器产生的X 线或电子束的能量>10MeV 时)36.加速器产生的感生放射性核素该如何防护。

1)室内强制性通风(气态放射性核素、化学毒物)

2)尽可能减少在加速器室内滞留时间,或停机10 min 后再进入机房(短半衰期核素多)

3)穿戴防护衣

37.放射治疗过程的质量控制(课本p178)

WHO的概念:

以肿瘤患者获得有效的治疗为目标,使患者的靶体积获得足够的辐射剂量,同时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最小,正常人群的受照剂量最小,为确保安全实现这一目标而制定和采取的所有规程和方法。

①方针和组织:按照国家标准,制定质保方针,建立完善质保体系,确定工作人员职责

等。

②设备:规范设备采购、验收、检验、维护、使用和操作规范。

③过程控制:明确和规范肿瘤患者从治疗程序开始到结束为止所有的医疗活动。

④知识和技能:培养和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和只能,更新知识结构。

⑤质量控制: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性。

38.工业辐照装置的分类?(课本p188)

γ射线辐照装置(60Co、137Cs)

整装式干法贮源辐照装置:第Ⅰ类

宽视野干法贮源辐照装置:第Ⅱ类可能发生误闯事故

整装式湿法贮源辐照装置:第Ⅲ类

宽视野湿法贮源辐照装置:第Ⅳ类

电子束辐照装置(电子束、E≤10Mev)[刚好不产生感生放射性]

配有连锁装置的整体屏蔽机组:第Ⅰ类

安装在屏蔽室内的电子加速器:第Ⅱ类可能发生误闯事故

γ射线照相装置、核子计

39.大、中型γ辐照装置的及源的退役?(课本p214)

依据:《γ辐照装置计建造和使用规范》(GB17568)

12.1强制退役:

因年久失修或不符合本标准和有关规定且无法改造的γ辐照装置应强制其退役。γ辐照装置退役,须由业主向主管部门申请,提出退役计划和措施,得到批准后方可实施,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做好放射源的转移和回收,作好设备、井水、水池的去污、清洗等工作,经测定达到安全水平无危害后方可进行封存或拆除,并记录存档。

12.2放射源的退役:

达到使用寿命期的放射源应及时退役,延长使用应进行必要的检验和专家评估并经有关部门批准,退役的放射源应按11.4的规定处理。

12.3标识

被强制退役而未办退役手续的γ辐照装置,该地不得用于新建其他房产和设施,并应在显著位置做出标志和记录存档并加强管理。

40.何为放射性废物,豁免废物,清洁解控水平(课本p227)

放射性废物(radioactive waste):含有放射性核素或被放射性核素污染,其浓度或活度大于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并且预计不再利用的物质。

豁免废物(exempt waste):含有放射性物质,且其放射性浓度、放射性比活度或污染水平不超过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清洁解控水平的废物。

清洁解控水平(celearance level):由国家审管部门规定的,以放射性浓度、放射性比活度和/或总活度表示的一组值,当辐射源等于或低于这些值,可以接解除管控制。

41.放射性废物的分类。(课本p227)

①以物理形态分:

1) 固体放射性废物

2) 放射性废水

3) 气载放射性废物

②放射性活度水平分:

1) 豁免废物:比活度 <0.5×10-6 Ci/kg

2) 低水平放射性废物:μCi级

3) 中水平放射性废物:mCi级

4)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 Ci级

③以放射线性质分:

1) α放射性废物

2) β放射性废物

3) γ放射性废物

42.放射性废物的管理目标和原则?(课本p230)

(一)管理目标:

采取一切合理可行的措施,使人类和环境质量在现在或者将来都能够得到足够的保护,不会受到任何不可接受的辐射危害,不会给后代增加不是当的负担。

(二)管理原则:

①以安全为目的,以处置为核心

②遵循“减少产生,分类收集,净化浓缩,减容固化,严格包装,安全运输,就地

暂存,集中处置,控制排放,加强监测”的四十字方针。

③辐射防护原则与保护后代原则

1)正当化,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

2)不仅考虑当代公众,还要考虑后代

④环境保护原则与三同时原则

1)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中低放废物区域处置,高放废物全国集中处置。

2)废物管理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43.辐射监测的分类?辐射监测的对象(课本p237)

(一)辐射监测的分类

常规监测(对工作场所辐射水平和对职业照射人员个人受照剂量,以及对环境质量的定期重复性监测)

操作监测(针对某工作场所和该场所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的监测,这种监测结果可以为立即确定安全运行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特殊监测(对已经发生或怀疑将会发生异常照射的监测。特点:具有调查的性质:目的明确,时间限定,达到预期目的立即结束监测,代之以常规监测或操作监测。

(二)辐射监测的对象

对职业照射人员个人监测

对工作场所监测

对环境质量的监测

44.辐射监测时土壤,水样采集的方法。(课本p251)

(一)土壤采样:

在相对开阔的未耕地面,10m×10m,梅花形布点法或根据地形以蛇形布点法,采集垂直深度10 cm处的表层土壤,在一个采集点,至少采集5个点的样品。除去样品中的碎石、草根等杂物,将5个点的样品混合后,取2~3kg样品装入双层塑料袋内封存,再将其放进等大的布袋中保存。

(二)水样采集:

采集地表水时,用自动采样器或塑料桶在江或河中采样。

水面宽度≤10 m,在其中心采样

>10m,在其某一断面的左、中、右三处采样。

湖泊或水库的采样点应当多些。

露天淡水水体深度≤10 m时,水面下50 cm处采样;

>10 m时,断面的中层水样和水面下50 cm

采样前须净化采样容器,采样时先用采样点的水将采样容器洗涤3次后再采水样。

采集饮用水时,应放掉积在水管中的水,取末端自来水样;在水的中央采集井水样品;

泉水采样时,应当取水量大的泉水样。

45.医用放射性废物的气体排气口、废液贮槽或容器、存放期限等的要求。

1)气体排气口超过周围建筑物3米以上。

2)废液贮槽或容器离开居民点的距离:30米。

3)存放期限:中低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期不宜超过5年。

4)无废水池的单位,应将废液注入容器存放6-10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如废液含长半衰期核素,可先固化,然后固体废物处理。

5)注射过或服用过放射性药物的病人的排泄物在专用化粪池贮存10个半衰期后排入下水道。

46.放射性废物的去污比、去污效率等的计算。

?去污比(净化系数)

?去污效率

如果不考虑体积的变化

?减容比(体积浓缩系数)

47.熟悉放射性工作人员证的日常管理

1)复核:1年/次,换发:5年/次。2年未复核,需重新办证。

2)如从事限围外放射工作,须办理变更手续。

3)调离:30日内向发证部门注销并交回放射性工作人员证。

4)遗失放射性工作人员证,在30日内持单位证明,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补发。48.个人剂量档案的保存期限

如工作调动,个人剂量档案随本人转给调入单位;脱离放射工作后继续保存20年49.个人剂量计的测读周期

工作期间必须佩戴个人剂量计,测读周期30天,但最长不得超过90天

50.个人剂量分别超过多少必须展开摄入量监测和采取改进措施

①对操作开放型放射源的工作人员,摄入量可能超过年限值的1/10时,应开展摄入量

监测;

②受照剂量高于年剂量限值的3/10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51.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培训

1)放射工作人员必须接受放射防护培训;

2)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放射卫生防护技术单位举办;

3)上岗前培训时间一般10天;

4)上岗后每2年复训一次,复训时间不少于5天。

52.放射性工作的适应性意见(课本p281)

由授权的医学检查医师提出

a.可继续原放射工作;

b.或暂时脱离放射工作;

c.或不宜再做放射工作而调整做其他非放射工作。

53.职业性放射病诊断原则(课本p282)

以诊断组集体诊断的原则

54.个人卫生防护措施有哪些?(课本p111)

①正确使用、妥善保存个人防护用品

②严格执行卫生通过间制度

③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④注意暴露皮肤破溃伤口的包扎

⑤不同分区内的物品不得随意交叉串用

⑥注意个人卫生(头发、指甲等)

55.核武器爆炸时的基本原理?(课本p283)

核武器按爆炸原理分:

①原子弹:重原子核裂变的链式反应

②中子弹:用普通原子弹引爆的微型氢弹。主要利用高能中子辐射杀伤人员。

③氢弹:高温高压下的轻原子核聚变反应

56.何为急性放射病,引起急性放射病的剂量是多大。

急性放射病(Acute Radiation Sickness)定义:机体在短时间内一次或多次受到大剂量(>1Gy)电离辐射全身照射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57.根据照后淋巴细胞绝对值,分析急性放射病的类型

58.急性放射病感染和出血的治疗方式

抗感染:在战时注意霉菌和病毒的感染;平时还要注意隐性感染灶的感染。

*抗菌素的使用:

使用原则:有指征的预防使用抗菌素

使用指征:1. WBC降到3000/mm3以下,或无菌条件下降到1000/mm3;

2. 出现明显的脱发;

3. 皮肤黏膜出血;

4. 出现感染灶

抗菌素的选择:

1.应用广普抗菌素或联合用药;

2.多途径给药,建立有效浓度,一般静脉注射为主,合并口服等措施;

3.周期性交替使用不同种类的抗菌素,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抗菌素;

4.配合使用其他药物和生物制剂。

停药时机:

体温降低至正常后的3~5天,WBC上升至1500/mm3以上,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感染征象时,可解除隔离,停用抗菌药。

*抗出血:

药物:以新鲜的PLT悬液为佳;结合其他药物治疗

时机:PLT<5万/mm3时

用法:每2~3天一次,每次PLT的量应在1~3×1011以上,连续3~5次

59.豁免准则(课本p52)

被豁免实践或源:

①对个人造成的辐射危险足够低

②引起的群体辐射危险足够低

③具有其固有安全性,能满足豁免准则,并能始终得到保证。

④使任何公众成员在一年内受到的有效剂量预计为10μSv量级或更小;

⑤实施该实践一年内引起的集体有效剂量不大于约1人?Sv,或防护最优化评价结果

表明豁免是最优选择。

60.急性放射病进入极期的标志,感染的特点。

进入极期的标志:体温升高、食欲降低、呕吐腹泻、全身衰竭。

严重的感染特点:

①早期--口腔G+球菌为主: 牙龈炎,咽峡炎,扁桃体炎

晚期--G-杆菌为主: 肺炎,尿路、肠道感染

②缺乏炎细胞性的炎症反应,红肿不明显,而出血坏死严重,渗出少。

③感染是引起死亡的第一位原因,可加重出血。

61.急性放射病诊断的依据

有无?

何型?(剂量-骨髓型1~10Gy、肠型10~50Gy、脑型>50Gy)

何度?(病情-专指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

何期?(病程-专指骨髓型急性放射病中、重度。初期、假愈期、极期、恢复期)

诊断指标:

受照剂量:物理剂量

临床症状及体征:临床剂量:初期临床反应、皮肤红斑反应

化验检查:生物剂量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淋巴细胞绝对值

血、尿淀粉酶

骨髓细胞间接分裂指数及畸变率

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

62.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是什么?何时颁布,何时实施?具体职业人员、公众、慰问者的

剂量限值?

现行的辐射防护标准是《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准则》,于2002年10月8日发布、2003年4月1日实施。

职业照射不超过下列限值:

●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50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0mSv;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0mSv。

公众成员平均剂量不超过下述限值:

●年有效剂量,1mSv;

●特殊情况下,如果5个连续年的年平均剂量不超过1 mSv,则某一单一年份的有效剂

量可提高到5mSv;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15mSv;

●皮肤的年当量剂量,50mSv。

慰问者及探视人员的剂量限制

●对患者的慰问者所受的照射加以约束,使他们在患者诊断或治疗期间所受的剂量不超

过5mSv。

●探视食入放射性物质的患者的儿童所受的剂量限制于1 mSv以下。

63.辐射干预水平?(例如持续照射的干预水平,紧急防护行动干预水平等)

针对非受控源持续照射情况或针对应急照射情况合理地确定的可防护的剂量水平,称为干预水平。包括剂量率水平,剂量水平,活度浓度(比浓度)水平。(请在课件上找到具体的持续照射的干预水平,紧急防护行动干预水平具体数值)

环保法知识培训试题

《环境保护法》知识培训试题 (满分100分) 单位: 姓名:工作岗位: 一、填空题(每空1分,错一空扣1分,满分5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14年4月24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 2、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国策。 4、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综合治理、、损害担责的原则。 7、每年6月日为环境日。 8、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置,建立监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的管理。 9、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发利用规划,不得组织实施;未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 10、国家建立跨行政区域的重点区域、流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

坏联合防治协调机制,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的防治措施。 12、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污染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查封、造成污染物排放的设施、设备。 13、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保护。 14、公民应当遵守环境保护法律,配合实施环境保护措施,按照规定对生活废弃物进行分类放置,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15、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同时、同时。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当符合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要求,不得擅自。 16、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1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规定,做好突发环境事件的 应急准备、应急处置和等工作。

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工作单位:__________岗位_______姓名_______评分_______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5分) X线检查的正当化原则:合理应用X射线检查。 X线检查的最优化原则:任何必要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二、填空(60分每题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的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5、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 6、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总体布局遵循合理、安全、卫生的原则。 7、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单管头200毫安X机房面积不应小于24平方米;双管头面积不应小于36平方米。 8、根据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20毫希伏特。

9、为了防止受检者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做到限制照射野、屏蔽防护、体位防护。 10、根据卫生部四十六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工作按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射线影像诊断四类管理。 11、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有害效应称为躯体效应;辐射所致的影响到受照者后代的有害效应称为遗传效应。 12、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管理的规定 三、问答题:(每题10分) 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与措施? 时间、距离、屏蔽防护。 2、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年满18周岁,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要求;(二)具备放射卫生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三)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3、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 设施;(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 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 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卫生部题库放射卫生-多选题参考问题详解

1.控制医疗照射的剂量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D A.医疗照射实践的正当性 B.医疗照射防护的最优化 C.个人剂量限值 D.剂量约束 2.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下列哪些物品? BD A.剂量监测系统 B.工作人员防护用品 C.个人剂量报警仪 D.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3.对医疗机构违反《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行为,有下列哪些情节严重的,行政机关可对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AC A.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B.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的 C.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D.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 4.《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申请校验时应当提交本周期内哪些相关材料ABC A.有关放射诊疗设备性能的检测报告 B.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 C.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D.放射诊疗经济收入情况报告. 5.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BCD A.年满18周岁 B.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C.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D.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并在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6.危害严重类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包括ACD A.医用加速器 B.DSA诊疗 C.PET影像诊断 D.放射性药物治疗 7.由原批准部门注销放射诊疗许可的情形有 BCD A.医疗机构申请变更的 B.逾期不申请校验或者擅自变更放射诊疗科目的 C.歇业或者停止诊疗科目连续1年以上的 D.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医疗机构放射卫生培训考试试题 单位: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1.X射线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空间,面积一般不小于()平米。 A.24 B.36. C.30 D.40 2.无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而擅自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以下哪项行政处罚是错误的()。 A.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B.没有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C.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 D.情节严重的,由原审定卫生部门取消其相应的资格。 3.国家对放射诊疗工作实行分类管理,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度分为()级。 A.二 B.三 C.四 D. 五 4.仅使用X射线CT机影响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应向()提出申请许可。 A.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B.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C.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D.卫生部

5.根据GB18871的规定,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 A.监督区和控制区 B. 监督区、控制区和非限制区 C.监督区和非限制区 D.监督区和限制区 6.《放射卫生计生服务资质证书》有效期为()。 A.二 B.三 C.四 D.五 7. GB18871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放射工作人员5年中任何一年不得超过()。 A.5mSv B.10 mSv C.20 mSv D.50 mSv 二、判断题 1.用人单位必须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 ) 2.为降低X射线机房造价,X射线机房可以建在建筑物的任意位置。() 3.医疗机构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应当悬挂在明显的位置,接受监督。( ) 4.不合格或者国家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放射诊疗设备不得购置,使用,转让和出租。()

2019年节能环保月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考试试卷(带答案)

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 2019 年月日阅卷人: 单位: 工种: 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45分) 1、环境保护就是可持续发展得基础,保护环境得实质就就是保护生产力。() 2、绿色社区就就是绿化社区。() 3、党得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员、协调、可持续得科学发展观。() 4、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得必然选择,就是文明发展得新阶段,就是当代先进文化得重要体现,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得重要组成部分。() 5、保护生物多样性就就是要保护野生动物。() 6、从环境保护得角度来瞧,凡就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与休息得声音统称为噪声。() 7、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得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就是保护环境与有效利用资源得根本手段。()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得文明发展道路。() 9、熏烤肉食品时释放得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10、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与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与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11、传统经济统计指标GDP没有反映资源耗减与环境损失,所以必须改

变单纯以GDP衡量发展水平得传统认识。() 12、发生赤潮得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得种类与数量有关。() 13、煤炭、石油者就是可再生得能源。() 14、医疗垃圾必须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 15、可持续发展就是掼“即满足当代人得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得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得6月5日定为( ) A、地求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得主要原因就是( )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3、臭氧就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得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得臭氧层可以吸收与滤掉太阳光中大量得( ),有效保护地球生物得生存。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4、口气得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与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得声音叫痛厥,其声级为( )分贝。 A、60 B、90 C、120 D、140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就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C、植物生长缓慢 D、无线电通讯中断 6、1956年,发生在日本熊本县得水病就是由于人体食用被( )污染得鱼类后,在体内积累,逐渐引起得神经性疾病。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试题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科室:成绩: 一、填空题 1.《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于年月日以部长令第46号发布,于年月日起正式施行。 2.某医院开展普通X射线机影像诊断、X射线CT影像诊断和DSA介入放射诊疗工作,其放射诊疗许可应当向申请办理。 3.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和四类管理。 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配戴。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5.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和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

6.剂量计应佩带在,一般在左胸前;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带在。 7.放射诊疗工作,是指 的活动。 8.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为月,最长不超过月。 9.X线受检者在X线诊断中所受的医疗照射,必须遵循和原则,以使受检者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接受的照射,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最低水平。 10.《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于年月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论通过,自年月日起施行。 二、选择题 1.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照射来源是。 A、核能发电 B、医疗照射 C、核武器试验 2.放射工作人员所受职业照射的年剂量限值是。 A、50mSv B、20mSv C、连续5年平均20mSv

3.在放射防护领域常见的以下单位中,不属于法定计量单位的是。 A、Bq(贝可); B、rem(雷姆); C、C/kg(库伦/千克) 4.下列属于放射性疾病。 A、外照射急性放射病 B、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 C、内照射放射病5.电离辐射诱发的恶性肿瘤有。 A、白血病 B、甲状腺癌 C、鼻咽癌 6.放射工作人员主要接触下列射线。 A、α、β射线 B、γ、X射线 C、中子 7.接触了放射性物质。 A、不一定患放射病 B、就患放射病 8.医用X射线属于何种辐射。 A、人工辐射 B、天然辐射 9.在岗期间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白细胞数低于下列值者,应减少射线接触。 A、3.5×109 /L B、4.0×109 /L C、4.5×109 /L

健康与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格 3X20 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 议于 1998年 4月---29 日通过,于---1998---年 - 9 -- 月--- 1 日施行。 2. 消防工作的方针是 :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 3. 《安全生产法》于 -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 第 29 次会议通过 ,原国家主席江泽民签署第 70号主席令予以公布 , 该法于 -2002-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4. 火警电话 :---119--- 匪警电话 :---110--- 急救电话 :---120-- 5. 5.疏散通道应有明显逃生标志 ,疏散走道的楼梯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米, 设置消防车道 ,其宽度不应小于—3.5---米。 6. 火灾的定义 :凡是推动控制 ,并对财务和—人身 --造成伤害 的燃烧现像。 二、选择题 :(3X5 分 1. 以下不是燃烧必须具备的一项是 :( D A. 可燃物 B. 助燃物 C. 着火源

D. 灭火器 2. 已被国家禁止使用的灭火器的类型是 :( A A. 1211 型 B. 干粉型 C. 高效阻燃型 D. 二氧化碳型 3. 烟头的温度 :燃着的烟头表面温度为 200—300摄氏度 ,烟头中心的温度是 ------- 摄氏度 ,由吸烟而引起的火灾是相当普遍 和严重的。 ( D A. 200—300 B. 300—400 C . 500—600 D. 700—800 4. 以下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的是 :( C A. 天那水 B. 环己酮 C. 双氧水 D. 甲苯 5. —份危险化学品的MSDS资料共有------部分组成。(C

卫生部题库放射卫生-单选参考答案(1)

单选 65.下列哪项不是《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规定的责任方 A.许可证持有者 B.用人单位 C.注册者 D.放射工作人员 答案:D. 70.放射工作单位未按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多少元罚款 A.3000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答案:错 71.放射性活度10mCi表示 A.每秒10次核衰变 B.每秒×108次核衰变 C.每秒×109次核衰变 D.每秒×1010次核衰变 答案:B 84.张某是某医院的放疗科职工,他在医院因更换钴-60治疗机的放射源而受到照射,这种照射称为 A.公众照射 B.职业照射 C.医疗照射 D.潜在照射 答案:B 86.放射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健康检查机构或政府 D.诊断为职业病者则用人单位承担,否则由劳动者承担 答案:B 87.外照射屏蔽防护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于电子,用重物质防护; B.对于离子,用低Z物质防护; C.对于中子,用铅、水泥防护; D.对于X线或γ射线,用高Z物质或混凝土、砖等防护。 答案:D

106.放射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保存时间为 A.10年 B.20年 C.30年 D.长期保存 答案:D 115.一医疗机构欲开展γ刀放射治疗工作,它应该向哪个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B 125.GB18871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中平均每年不应超过A.5mSv B.10mSv C.20mSv D.50mSv 答案:C 126.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多少元以下的罚款 A.10-50万元 B.3-5万 C.5-20万 D.3万以下 答案:A 127.世界平均每人天然照射的剂量约为 A.5mSv B. C. D.1mSv 答案:B 128.《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对特殊群体的诊断性检查作出规定,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 射线胸部检查列入对辐射敏感群体的常规检查项目。这里辐射敏感群体是指 A.婴幼儿及少年儿童 B.残疾人 C.育龄妇女 D.孕妇 答案:A

放射卫生试题库

全省卫生监督技能竞赛试题----放射卫生监督部分 一、单选题 1、X射线CT的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空间,面积一般应不小于(C ) A.24平方米 B.36平方米 C.30平方米 D.40平方米 2、无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而擅自从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的,以下行政处罚哪一个是错误的( B )。 A.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B.没收违法所得,违法所得5000元以上的,并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C.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00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D.情节严重的,由原审定卫生行政部门取消其相应的资格 3、在放射防护领域常见的以下单位中,不属于法定计量单位是( B ) A.Bq 贝克 B.Rem 雷姆 C.C/kg 库仑/千克 D.Sv希沃特 4、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A.《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精品文档交流

B.《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C.《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D.《职业病防治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5.组织进行职业放射性疾病诊断鉴定的期限为( D )。 A.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70天内 B.受理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70天内 C.接到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60天内 D.受理职业病诊断鉴定申请之日起60天内 6、新建X射线机房,单管头200mAX射线机机房面积不小于(B )平方米,双管头的不小于(B )平方米 A.20 30 B.24 36 C.30 36 D.20 40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 A.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及其相关合法权益 B.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 C.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日的是保护劳动者权益 D.职业卫生监督的首要目的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权益 8.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结束之日起( A )日内向用人单位出具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精品文档交流

环境监测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有答案)

环境监测微生物知识培训试题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3分) 1.环境监测微生物测试主要包括的项目有沉降菌、浮游菌、表面微生物、人员微生物。其中 沉降菌测试的时间一般为4h。 2.对于洁净区表面微生物取样,对于规则表面通常使用RODAC双碟进行测试,对于不规则表面 一般使用擦拭取样法。 3.静态状态下进行的环境监测,除监测操作人员(不得超过2人),无其他操作人员活动。 4.酵母菌和霉菌的监测为1年4次,一般在1、4、7、10月采用沙堡氏培养基加测。 5.所用的每一批号的培养基,应选取3只进行阴性对照,以检验此批号培养基无菌是否良好。 6.应在A级关键操作的同时,对A级背景区域进行微生物项目的监测。 7.807车间的N1070/06房间及809车间的T128、T149、T207、T239房间,如某一品种在该 区域生产时需要进行A级操作,则该房间按相连B级频率测试;如该房间没有A级操作过程,则按不相连B级频率测试。 8.无菌双碟在洁净区使用时,应在双碟表面标明测试区域、测试位点、测试日期、产品批号 (限有产品的A级区域),避免混淆。用于写标识的笔应为不易擦除的无尘记号笔。 9.沉降菌测试时,在准备好的双碟底部写好编号后放置在各取样点,将培养皿大盖全部打开, 并扣在不产尘的灭菌纸或PE膜上。 10.沉降菌测试过程中,如双碟被不慎触碰,A级双碟继续监测;其他级别的双碟结束测试 并重新放置双碟继续监测,结束后结果按累加计数。 11.浮游菌测试测试位置一般距地面0.8-1.5m左右,A级区域仪器放在工作台面上。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20分) 1.简述培养基双碟递入递出流程。 1.培养基由车间物流通道进入。 2.在D级递物柜间黄线外去掉纸箱或转运筐。 3.打开物流递物柜房间递物柜紫外灯,空照30分钟后,递入培养基双碟。 4.用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后方可递入C级区。5操作人员在C级区对双碟进行表面清洁,去掉最外层塑料袋包装,递入B级区递物柜内,用紫外灯照射60分钟后递入B级区存放。 6.A级隔离器内使用的双碟,在隔离器前灭菌去掉第二层包装,带单层塑料袋包装递入灭菌。 7.监测完毕,将培养基用双层聚乙烯包装袋热封好,递出无菌室。 2.简述使用R ODAC双碟进行表面微生物测试的步骤。 取R ODAC双碟倒置,打开培养皿盖,用适当压力(保证双碟表面与被测表面完全接触)使R ODAC双碟培养基表面接触被测部位,接触面积为25cm2,盖上培养皿盖,倒置。取样完毕,用蘸有75%乙醇的丝光毛巾擦取样部位三遍,以杜绝培养基或其他擦拭液的残留。

最新辐射安全培训试题

放射线接触工作人员培训考试题 (职业卫生考核,低于80分不得上岗) 第一部分: 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内, 每题5分。 1.一个人受到的总的辐照是()C A:内照射的量减去外照射的量 B:外照射的量减去内照射的量 C:外照射的量加上内照射的量 D:外照射与内照射的平方和 2.放射工作单位应当安排本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接受个人剂量监测,外照射个人剂量 的监测周期一般为()天,最长不应超过()天。()A A:30,90 B:60,90 C:90,90 D:60,120 3.安全色中蓝色表示()C A: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 B:注意、警告 C:指令、必须遵守 D: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 4.在正常本底地区,天然辐射源对成年人造成的平均年有效剂量约为()。 B A:20mSv B:2.4mSv C:5mSv C:50mSv 5.工作人员控制区,个人剂量计应佩戴在工作人员的()部位。B A:右胸 B:左胸 C:头部 D:裤兜 6.一下对个人剂量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A:是一种用于检测放射线发生器的辐射强度的仪器 B:是一种用于检测所在地即时辐射强度的仪器 C:是一种用来测量每个受射照射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所受照射剂量的仪器 D:是一种可防止辐射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的防辐射仪器 第二部分: 多项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二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括号 内,每题5分,答不全得2分,选有错项不得分。 1. 2.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ABCD

A:外照射 B:内照射 C: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 D:复合照射 3.关于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描述正确的是:()ABCD A:连续5年内年平均有效剂量不超过20mSv B: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不超过50mSv C: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150mSv D: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不超过500mSv 第三部分: 判断,请判断该句话是否正确,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在括号内打“×”每题5分。 1.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 3.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从事放射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照射的人员。 (√) 4. 5.自己的剂量计丢失后,工作时应借用同事的剂量计佩戴好方能作业。(×) 6. 7.佩戴个人剂量计可有效防止放射线对人体造成直接伤害。(×) 8.太阳光是电离辐射。(×) 9. 10.在人类的生活环境中, 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都会受到电离辐射的照射。(√) 11. 12.放射性物质在体外进行的照射称为外照射,放射性物质在体内进行的照射称为内照 射。(√) 13.在正常运行情况下超过个人剂量限值的照射是不可接受的。(√) 14.年龄小于16周岁的人员不得接受职业照射。(√) 15.劳动者有积极参加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的义务。(√) 16.劳动者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自觉遵守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 义务。(√)

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工作单位:__________岗位_______姓名_______评分_______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5分) X线检查的正当化原则:合理应用X射线检查。 X线检查的最优化原则:任何必要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二、填空(60分每题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的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5、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 6、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总体布局遵循合理、安全、卫生的原则。 7、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单管头200毫安X机房面积不应小于24平方米;双管头面积不应小于36平方米。 8、根据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20毫希伏特。

9、为了防止受检者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做到限制照射野、屏蔽防护、体位防护。 10、根据卫生部四十六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工作按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射线影像诊断四类管理。 11、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有害效应称为躯体效应;辐射所致的影响到受照者后代的有害效应称为遗传效应。 12、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管理的规定 三、问答题:(每题10分) 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与措施 时间、距离、屏蔽防护。 2、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年满18周岁,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要求;(二)具备放射卫生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三)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3、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

赤峰市2014年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5分) 1、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取得由()发放的《放射诊疗许可证》。 A:卫生行政部门B: 环境保护行政部门C: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技术监督部门 2、医疗机构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以处以罚款,罚款款不超过() A:1000元B:2000元C:5000元D:10000元 3、下面辐射为电离辐射的是() A:红外线B: 微波C: x射线D:紫外线 4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工作的实施由()负责 A.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 B.省级以上环保部门 C.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技术单位 D.省级以上技术监督部门 5、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 A.人事档案 B.健康档案 C.工人档案 D.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及个人剂量档案 6、对妊娠者的辐射防护重点应着重在()周内。 A:1—10周B: 2—14周C: 8—15周D: 10—20周 7、医疗机构使用医用电子开展放射治疗工作,应当向()申请办理《放射诊疗许可证》。 A. 自治区卫生厅 B. 市卫生局 C. 市环保局 D.市安监局 8、医疗机构未按规定对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剂量和健康档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可给予()以下罚款 A. 1万元 B. 2万元 C.五千元 D.八千元 9.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CT)机房面积应不小于() A、36平米; B、24平米; C、16平米; D、30平米; 10、职业照射剂量限值(5年内平均)( ) A:50mSv/a B:20mSv/a C:150mSv/a D:500mSv/a 11、公众照射剂量限值(有效剂量)() A:1 mSv/a B: 5 mSv/a C:15 mSv/a D:50 mSv/a 12、医用诊断X射线摄影机房中有用线束朝向的墙壁防护铅当量应不小于()A:2mmpb B:1mmpb C:0.5mmpb D:3mmpb 13、国家标准规定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面积,单管头200mA应不小于()A: 36平米B:24平米C:16平米D:40平米 14、医疗机构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开展放射诊疗工作,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可处()元以下罚款。 A:10000 B:5000 C:3000 D:4000 15、医疗机构使用放射影像技术进行健康普查,应当经哪个部门批准:()A:公安部门B:环境保护部门 C:卫生行政部门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16、《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要求:不得将核素显像检查和x射线胸部检查列入下列哪些人群的常规检查项目()

节能环保月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考试试卷(带答案)(借鉴相关)

环境保护知识培训考试试卷 姓名:2019 年月日阅卷人: 单位:工种:得分: 一、判断题(每题3分,共45分) 1、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 2、绿色社区就是绿化社区。() 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员、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4、生态文明是人类应对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是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保护野生动物。() 6、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统称为噪声。() 7、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的根本手段。()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9、熏烤肉食品时释放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 10、发生放射源丢失、被盗和放射性污染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公安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

部门报告。() 11、传统经济统计指标GDP没有反映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失,所以必须改变单纯以GDP衡量发展水平的传统认识。() 12、发生赤潮的海水颜色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13、煤炭、石油者是可再生的能源。() 14、医疗垃圾必须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处理。() 15、可持续发展是掼“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第2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 A、地求日 B、节水日 C、爱鸟日 D、世界环境日2、一般认为,我国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等酸性气体进入大气后,逐步形成酸性降水。 A、盐酸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氯氟烃 3、臭氧是一种天蓝色、有臭味的气体,在大气圈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可以吸收和滤掉太阳光中大量的(),有效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 A、红外线 B、紫外线 C、可见光 D、热量 4、口气的来源主要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痛厥,其声级为()分贝。 A、60 B、90 C、120 D、140 5、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A、全球性气候变暖 B、海平面下降

放射防护培训试题及答案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共50分,每题10分) 1、电离辐射主要有(多选):() A:X射线 B:γ射线 C:α、β射线 D:中子 E:红外线、紫外线、微波、激光 2、辐射防护的三原则是(多选):() A:实践的正当性 B:防护水平的最优化 C:个人受照的剂量限值 D:距离、屏蔽、时间 3、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有(多选):() A:时间B:距离 C:屏蔽D:防护 4、放射工作人员上岗前应当接受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

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相应的工作。培训时间不少于()天。() A:2 B:3 C:4 D:5 5、放射工作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后的放射工作人员定期进行 职业健康检查,两次检查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年。A:2 B:3 C:4 D:1 二、判断题(共30分,每题10分) 1、放射工作人员脱离放射工作岗位,不用进行离岗前的职 业健康检查。() 2、放射工作人员无权查阅、复印本人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 三、填空题(共20分,每题4分) 1、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总体布局循环、、、 的原则。 2、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单管头200 毫安X机房面积不应小于平方米;双管头面积不应小于 平方米。

3、为了防止受检者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做到、、。 4、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有害效应称为效应;辐射所致的影响到受照者后代的有害效应称为效应。 5、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和 的规定。 答案: 一、1、ABCD 2、ABC 3、ABC 4、C 5、A 二、1、X 2、X 三、1、合理、安全、卫生 2、24、 36 3、限制照射显示、屏蔽防护、体位防护 4、躯体、遗传 5、个人剂量管理、职业健康管理` 6、

卫生部题库放射卫生-单选参考答案0001

65.下列哪项不是《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规定的责任方? A.许可证持有者 B.用人单位 C.注册者 D.放射工作人员 答案:D. 70.放射工作单位未按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多少元罚款? A. 3000元 B. 1 万元 C. 2 万元 D. 3 万元 答案:错 71.放射性活度10mCi 表示 A. 每秒10 次核衰变 B. 每秒X 108次核衰变 C. 每秒X 109次核衰变 D. 每秒X 1010次核衰变

D. 每秒X 1010次核衰变

84.张某是某医院的放疗科职工,他在医院因更换钻-60治疗机的放射源而受到照射,这种照射称为 A.公众照射 B.职业照射 C.医疗照射 D.潜在照射 答案:B 86.放射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健康检查机构或政府 D.诊断为职业病者则用人单位承担,否则由劳动者承担 答案:B 87.外照射屏蔽防护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于电子,用重物质防护; B.对于离子,用低Z物质防护; C.对于中子,用铅、水泥防护; D.对于X线或丫射线,用高Z物质或混凝土、砖等防护。 答案:D 106.放射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保存时间为 A.10 年

B.20 年 C.30 年 D.长期保存 答案:D 115. 一医疗机构欲开展丫刀放射治疗工作,它应该向哪个部门申请 办理许可手续。 A. 卫生部 B.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 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答案:B 125. GB18871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 中平均每年不应超过 A. 5mSv B. 10mSv C. 20mSv D. 50mSv 答案:C 126.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 害预评价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多少元以下的罚款? A.10-50 万元

环保知识培训考试题

环保知识培训考试题 姓名:工号:部门: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19*2=38分) 数量决定企业的___________,质量决定企业的__________,环保决定企业的 __________ 1.REACH代表的意思是:欧盟化学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到 2.2016年6月20日止,共发布________批高关注物质清单,共有________种高关注物质。 RoSH代表的意思是:《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 3.到2016年7月1日止共限用________种有害物质,包括______种重金属, ______种阻燃剂,______种邻苯。 4. Q/S-0002是_______公司有害物质管控标准,到2016年11月18日止,其最新版本为第_______版。 5、天马公司环保物质管理基准要求强制检测______项,调查物质______项,监视物质______项,共______项。 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2分,共30分) 1.符合RoSH的要求,就一定是环保产品。() 2.环保的产品,就一定符合RoSH的要求。() 3.只要来料是环保的,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就一定是环保的。() 4.贴有环保标示的产品,就一定是环保的。() 5.ICP报告的有效期为一年。() () 6.汇晨公司规定供应商提供的ICP报告,从检测日期计有效期为12个月。 7.符合REACH的产品,一定是环保的产品。() 8.SVHC是Substances of Very High Concern 的缩写,意思为:高度关注物质。() 9.HSF是英文“Hazardous substances free”的缩写,意思为“无有害物质”、“有害物质减免”() 10.WEEE指令是指欧洲议会和理事会通过的《欧盟关于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 11.REACH是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共同推出的一项法规,其全称为《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 12.出货天马产品外箱和最小内包装上都要贴上相应的环保标识。() 13.天马环保测试报告要求检测方式为:EN14372(IE62321-6)(CDV) () 14. MSDS 的意思是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或物料安全数据表。()15.ICP是物质含量检测方法的简称,按此方法检测出物质含量报告简称为ICP 报告。() 三、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少选多选都不得分,8*4=32分) 1、环保工程师环保控制要求有() A、主动关注并收集环保法律、法规更新变化和发布,并及时将环保最新资讯分享到相关部门。 B、建立客户环保要求标准对照表,对比评估客户环保标准要求差异,结合法规和客户要求建立公司内部环保管控标准并及时更新。

放射卫生防护培训试卷

放射卫生培训班试卷 单位姓名成绩 1.放射性同位素分为放射性同位素和 放射性同位素。 2.对于α、β、γ射线而言,其电离本领依次为﹥﹥,其穿透能力为﹥﹥。 3.电离辐射生物效应包括,。 4.以下效应中属于随机性效应的是,。 a.放射性白内障; b.放射性癌变; c.放射性遗传病; d.放射性皮肤烧伤。 5.影响电离辐射生物效应的主要因素有:, ,,, ,,。 6.辐射防护的目的是:; ,。 7.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 、、。 8.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限值是 mSv/a。 9.外照射防护的基本原则(主要措施)是:、 、。 10.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于主体工程,,。

11.医疗机构不得将列入对婴幼儿及少年儿童体检的常规检查项目。 12.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程度分为、、、四类管理。 13.医疗机构在开展放射治疗工作前,应当向提出放射诊疗许可申请,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放射治疗工作。 14.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和标准,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和的健康检查,定期进行专业及防护知识培训,并分别建立个人剂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15.以下是电离辐射的有: a、X射线, b、紫外线, c、微波, d、伽玛射线, e、可见光。 16.以下什么地方存在放射性(电离辐射): a.办公室,b.飞机上,c.放射性检查和治疗中, d.马路上,e.太空科考,f.树阴下, g.在家里,h.海上旅游。 17.经常性放射防护监督管理的原则: a. 应贯彻监督管理为主,自主管理为辅,监督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b.应贯彻自主管理为主,监督管理为辅,监督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c.应贯彻完全依靠自主管理的原则。 d.应贯彻完全借助于监督部门监督、处罚等手段管理的原则。

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18839

辐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库 第一章电离辐射基础(卫生部教材第1章:电离辐射与职业照射) 1.电离辐射一般可分为直接电离辐射和间接电离辐射。 2.请列举三种带电粒子:正电子、负电子、α粒子、(质子、重离子)。 3.α射线的穿透能力强,其电离本领很弱。(×) 4.β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它的电离作用较小,贯穿本领较大。(√) 5.X射线和γ射线均属于不带电粒子。(√) 6.对于射线的穿透能力,下列排列正确的是:(A) A. α<β<γ<中子 B. α< γ<β<中子 C.β<α<γ<中子 D. 中子<β<γ<α 7.根据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分为外照射、内照射、放射性核素体表污染和复合照射。 8.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内部后沉积的器官称为靶器官。(×) 9.吸收剂量的专用单位是Gy,有效剂量的专用单位是Sv。 10.下列哪种辐射的辐射权重因子不是1:(D) A.X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中子 11.职业照射是指放射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照射。(×) 12.卫生部令第55号指出,放射工作人员是指在放射工作单位职业活动中受到电离辐射的人员。(√) 13.下列哪个领域的放射工作人员是最大的职业受照群体:(B) A.核燃料循环 B.医学应用 C.工业应用

14.简述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 答:电离辐射作用于人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外照射:辐射源位于人体外对人体造成损伤,可以是全身受照,也可以是局部受照。 (2)内照射:指进入人体内的放射性核素作为辐射源对人体的照射。有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全身,引起全身性损伤;有的同位素则选择性分布于个别器官,造成局部损伤。 (3)放射性核素外污染:放射性核素沾附于人体表面,对局部构成外照射,同时也可经过体表吸收进入血液构成内照射。 (4)辐射照射:以上三种中的两种以上同时存在。 第二章放射生物学基础(卫生部教材第2章:电离辐射的健康效应) 1.辐射敏感性是指细胞、组织、机体或任何生物对辐射作用的相对敏感程度。(√) 2.下列哪类组织或器官不属于辐射高度敏感:(D) A.胃肠上皮 B.淋巴组织 C.胸腺 D.唾液腺 3.损伤指辐射照射引起的临床上可观察到的有害效应。(×) 4.按辐射作用机理,辐射效应可分为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 5.随机性效应是指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正比的辐射效应。(×) 6.随机性效应都属于躯体效应,而确定性效应可以是躯体效应也可以是遗传效应。(×) 7.危险系数仅适用于随机性效应。(√) 8.急性放射病的主要类型:骨髓型急性放射病、肠型急性放射病、脑型急性放射病。 9.下列那种表现不属于电离辐射的确定性效应:(D) A.皮肤红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