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报告统计表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报告统计表

附表2:

______医院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报告统计表

第一季度统计区间:201 年 1月~ 3 月病种病名男女合计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I21-I22)0 0 0 心性猝死(I46.1)0 0 0 小计0 0 0

(I60-I64) 蛛网膜下腔出血0 0 0 脑出血0 0 0 脑血栓形成0 0 0 脑栓塞0 0 0

小计0 0 0

填表人:审核人:单位盖章填报时间:年月日

中国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

中国成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 目的掌握我国≥35岁成人血脂水平及血脂异常的流行现状及变化趋势;综合利用国内外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指南及研究推荐的四种预测方法,分析我国≥35岁成人心脑血管疾病10年发病风险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比较四种心脑血管疾病预测方法对我国人群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水平预测结果的一致性与差异,并利用队列数据验证两种预测模型的效能;利用队列数据探讨非传统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相关性;基于研究结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提供科学数据,为进一步完善适宜我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预测方法提出建议。方法本研究所用数据来自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2010年慢病监测)、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02年营养调查)以及中国营养与慢性病家庭队列研究(山西队列)。2010年慢病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全国162个监测县(区)抽取调查样本;共计完成98712名≥18岁成人的问卷调查、身体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和实验室检测(血脂四项等);本研究从76806名≥35岁的成人中选取符合纳入条件的68272名调查对象进行分析。2002年营养调查在全国31个省(区、市)通过分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获得≥0岁常住居民样本20余万人;调查内容包括问卷调查、膳食调查、身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测;本研究从49138名≥18岁且进行了血脂测定的调查对象中选取≥35岁且符合纳入条件的36320名调查对象进行分析。山西队列是以山西省参加2002年营养调查的对象为基线人群开展的纵向研究,于2016年完成

第一次随访;本研究以1502名用于计算发病风险的基线信息完整的40~79岁研究对象为基础,纳入913名发病或死亡结局清楚的调查对象用于预测模型效能比较研究;以5375名基线年龄≥35岁的调查对象为基础,纳入3526名发病或死亡结局清楚的调查对象用于非传统危险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研究。本研究首先以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估计我国不同特征的≥35岁成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非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非-HDL-C)和甘油三脂(TG)水平和血脂异常患病现况及与2002年相比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对我国成人血脂水平影响相对主要的危险因素。第二,以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为基础,采用《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推荐的“国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ICVD)10年发病风险评估表”,《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修订版)》推荐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方案”、2013年美国心脏协会/心脏病学会发布的《心血管危险评估指南》推荐的汇“总队列公式"(PCEs),以及顾东风等根据The China-PAR项目研究成果提出的“ASCVD 10年危险预测模型(PAR模型)”,分别估计2010年我国不同特征≥35岁成人的ICVD和ASCVD 10年发病风险;并以2010年慢病监测所得ASCVD危险分层结果为基础,与2002年营养调查结果比较分析,展现我国≥35岁成人ASCVD发病风险的变化趋势和特点。第三,利用2010年慢病监测数据交叉分析比较四种发病风险预测方法预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并进一步利用山西队列人群随访数据,比较PAR 模型和PCEs对预测山西队列人群ASCVD终点事件的预测准确性。最

统计学实验报告1

统计学实验报告1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实验报告

二、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城市住房状况评价”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通过函数,计算出各频率以及向上累计次数和向下累计次数;2)根据两城市频数分布数据,绘制出两城市满意度评价的环形图三、打开文件“数据 3.XLS”中“期末统计成绩”工作表,完成以下操作。 1)要求根据数据绘制出雷达图,比较两个班考试成绩的相似情况。 实验过程: 实验任务一: 1)利用函数frequency制作一张频数分布表 步骤1:打开文件“数据 3. XLS”中“某公司4个月电脑销售情况”工作表 步骤 2.在“频率(%)”的右侧加入一列“分组上限”,因统计分组采用“上限不在内”,故每组数据的上限都比真正的上限值小0.1,例如:“140-150”该组的上限实际值应为“150”,但我们为了计算接下来的频数取“149.9”. 步骤3.选定C20:C29,再选择“插入函数”按钮 3 步骤 4.选择类别“统计”—选择函数“FREQUENCY”

步骤5.在“data_array”对话框中输入“A2:I13”,在“bins_array”对话框中输入“E20:E29 该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指定用于编制分布数列的原始数据,第二个参数指定每一组的上限. 步骤6.选定C20:C30区域,再按“自动求和” 按钮,即可得到频数的合计

步骤7.在D20中输入“=(C20/$C$30)*1OO” 步骤8:再将该公式复制到D21:D29中,并按“自动求和”按钮计算得出所有频率的合计。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公布 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2.9 亿,每10 秒就有1 人死于心血管病 8 月9 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2》。报告指出,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为2.9 亿,每10 秒就有1 人死于心血管病;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趋势明显,心脑血管病患病人数呈快速增长态势。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已经连续7 年编制《中国心血管病报告》,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心血管病流行趋势、防治现状和临床研究现况的综合报告,也是一部评价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的信息量较大的信息交流平台。 心血管病患病率呈上升态势 估计我国每年死于心血管病(包括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约350 万人,占总死亡原因的41%,居各种疾病之首(图1、2)。我国每天心血管病死亡9590人,估计每小时心血管病死亡400 人,每10 秒钟心血管病死亡1 人。 估计全国心血管病患者2.9 亿,即每5 个成人中有1人患心血管病。其中高血压2.66 亿,卒中至少700 万,心肌梗死250 万,心力衰竭450万,肺心病500 万,风湿性心脏病250 万,先天性心脏病200 万。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发生率持续攀升 高血压2.66 亿患者 高血压是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有超过半数的心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根据以往15 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平均年增长3% 推算,2012年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全国高血压患者2.66 亿,即每5 个成人中至少有1 人患高血压。 超重/ 肥胖2.4 亿/7000 万人 我国人群超重率(体质指数24~27.9 kg/m2)为17.6%,肥胖率(体质指数≥ 28 kg/m2)达5.6%。18 岁以上超重者和肥胖者分别达到2.4 亿和7000 万。我国人群超重、肥胖患病率仍然呈持续上升趋势,2009 年上述人群中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达到30.0% 和8.7%,中心性肥胖患病率达到45.3%。 体力活动7 成人活动不足 与1997 年相比,2006 年男性总体力活动量减少了27.8%,女性减少了36.9%。调查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每周运动≥ 3 次、每次运动≥ 30 min)的人数占比为28.2%,但20~49 岁的青壮年人群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人群。 吸烟3.5 亿烟民 目前15 岁以上烟民有3.5 亿,被动吸烟者5.4 亿。我国男性吸烟率处于平台期,而年轻女性吸烟率有增加趋势。二手烟暴露水平基本无变化。2005 年我国吸烟总经济损失近3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1.5%。 膳食营养食盐远超6 g

中国心脑血管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心脑血管市场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市场篇 心脑血管市场是近年来行业关注度直线上升的一大市场,患病消费群的不断蔓延,促使企业、商家、产品也随之层出不穷。近两年每年26%的速度增长,使得原本平淡沉默的市场也逐渐开始登上行业舞台。其特点和规律性也开始逐渐暴露。 心脑血管市场是医药市场屈指可数的倍数增长行业 心脑血管疾病,相对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征。虽然患者在情绪激动,暴躁,等情况下也会发生突发事件,但在时间点上,冬春多为发病季节。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每年冬春季节,各企业新产品推广就会越发活跃,患者也会越发在意这一阶段。 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多依赖于防控。患者在选择产品上,除具有明显的地区特征外,其忠诚消费也正在形成市场主流。无论是紧急救助还是日常维护。 众所周知,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发病群体。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3个亿。人口老龄化的来临,使这个年龄段的人口总数有了很大的增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群相应也有了一定的上升。人口老龄化推进心脑血管市场的繁衍。与此同时,现代社会来自工作、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加上生活不规则、饮食不科学及缺乏锻炼等,促使心脑血管疾病在30岁至40岁的中青年人中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发病的年龄跨度在不断扩大。 中药崛起,逐渐成为行业主角 据不完全统计表明,目前国内心脑血管类药物市场的规模为158亿元,总的市场格局是中西药各占一半,在中药产品中,除了地奥心血康、步长脑心通和复方丹参滴丸三大品种外,石家庄以岭药业集团的通心络、山西中远威药业集团的溶栓胶囊、速效救心丸以及天保宁银杏叶等新老品种也在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中药产品在心脑血管市场的崛起,使其快速荣登上了行业市场的主角。 随着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大,国内外的企业、品牌不断的增加,大品牌更是犹如雨后春笋,呈现几何倍增之势。另一方面,随着民族企业营销意识的不断升级和生存压力,推动出现了一大批民族企业,加剧了中国在心脑血管市场的发展进程。 从国家的角度,中成药能够取得如此佳绩,自然是支持有理。从市场和消费者的角度,中成药之所以能够获得此项行业殊荣,甚至可以说处于强势地位,并出现几个医药市场最大的中药品种,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西药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不像抗生素类药品那样具有绝对优势,没有疗效非常显著的品种,而中药心脑血管病恰恰有独到疗效,并已经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虽然心脑血管中药崛起速度值得嘉奖,然而处于强势品牌的三大品种加在一起市场占有率还不足10%,市场远未饱和。 营销手段濒临极境,竞争手段趋于集中 作为大药市场的黄金股,心脑血管市场经历一番拼杀和竞争后,几大品牌营销手段趋于饱和。电视专题狂轰拉炸,报纸小报铺天盖地,营销手段的匮乏,使得心脑血管市场逐渐走近边境,很多新兴产品和企业苦于营销匮乏,无法快速切中市场。 在产品包装和形象塑造上,学术和机理上的竞争似乎已经成为唯一手段。这个学说,那个学说,这个疗法,那个疗法,似乎学术成了产品营销的通天路,机理成了铺路石,通过这样达到那样等等,而实际上,除了学术和机理外,产品可研究,可分析,可挖掘的成分、特点、手段还非常之多。 在传播上,由于此类产品多高发在中老年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此类疾病非常普及。对于这样的目标消费者,对其购买者的推广方式多放在攻心上。既能够传递产品信息,引起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

中国脑血管疾病分类(2015)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1、颈动脉系统(包括一过性黑矇) 2、椎-基底动脉系统 (二)脑梗死 包括:脑动脉和入脑前动脉闭塞或狭窄引起的脑梗死 1、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1)颈内动脉闭塞综合征 (2)大脑前动脉闭塞综合征 (3)大脑中动脉闭塞综合征 (4)大脑后动脉闭塞综合征 (5)椎-基底动脉闭塞综合征 (6)小脑后下动脉闭塞综合征 (7)其他 2、脑栓塞 (1)心源性 (2)动脉源性 (3)脂肪性 (4)其他(反常栓塞、空气栓塞) 3、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 4、脑分水岭梗死 5、出血性脑梗死 6、其他原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 moyamoya病,动脉夹层等) 7、原因未明 (三)脑动脉盗血综合征 1、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 2、颈动脉盗血综合征 3、椎-基底动脉盗血综合征 (四)慢性脑缺血 二、出血性脑血管病 不包括:外伤性颅内出血

(一)蛛网膜下腔出血 1、动脉瘤破裂 (1)先天性动脉瘤 (2)动脉硬化性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 (4)其他 2、脑血管畸形 3、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4、其他原因:(moyamoya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抗凝治疗并发症等) 5、原因未明 (二)脑出血 1、高血压脑出血 (1)壳核出血 (2)丘脑出血 (3)尾状核出血 (4)脑叶出血 (5)脑干出血 (6)小脑出血 (7)脑室出血(无脑实质出血) (8)多灶性脑出血 (9)其他 2、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 3、淀粉样脑血管病 4、药物性(溶栓、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及应用可卡因等) 5、瘤卒中 6、脑动脉炎 7、其他原因:(moyamoya病、夹层动脉瘤、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血液病等) 8、原因未明 (三)其他颅内出血 1、硬膜下出血 2、硬膜外出血 三、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或闭塞(未形成脑梗死) (一)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 (二)颈总动脉狭窄或闭塞 (三)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概要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陈伟伟、高润霖、刘力生、朱曼璐、王文、李惠君、顾东风、 北京安贞医院(吴兆苏) cww123123@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 通讯作者:胡盛寿 Email:shengshouhu@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 1000-3614(2017)06-0521-10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7.06.001 19901995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 1 5 (年份) 298 296294255 262257265221 206177174189 170174 1990~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CVD 占首位。年农村、城市CVD 分别占死因的45.01%42.61%(图4)。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CVD。 1990~2015年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 19901995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 1 5 (年份)心血管病肿瘤 呼吸疾病损伤消化疾病213230234 209209184 212242255254257252259262265 1990~2015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300275250225200 175199519902000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 15 (年份)城市农村213230234 209 184212242255 257262255294296298 265 262 259252257254265221206177174189 170174图4 2015年中国农村和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心血管病肿瘤呼吸疾病损伤/中毒消化疾病农村城市11.64%8.07%12.06%22.02%45.01%13.16%6.05%11.80%26.44%42.61%中国CDC 采用全球疾病负担2013(GBD 2013)的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各省人口学和流行病学数据[3]。1990年,16个省的首要死因是下呼吸道感染或早产并发症,15个省为脑血管疾病。至2013年,首要死因有27个省是脑血管疾病,5个省是缺血性心脏病(IHD)。2013年我国年龄标化的CVD 死亡率较1990年降低21%。脑血管病是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缺血性卒中死亡率上升了28.8%,

实验4报告统计表SQL语句

实验四统计表SQL语句 姓名: 学号: 班级: 课程名:数据库与系统概论

一、实验目的 使学生掌握SQL Server 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Transact-SQL语言的建表、查询语句的理解。熟练掌握简单表的的建立、数据查询、数据排序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表的sql查询语句和更新语句 1.新建表 (1)使用建立student、course和SC三个表,其结构为: 在SQL Server 2005 的数据库中,文件夹是按数据库对象的类型建立的,文件夹名是该数据库对象名。当在企业管理器中选择服务器和数据库文件夹,并打开己定义好的学生选课数据库后。会发现它自动设置了关系图、表、视图、存储过程、用户、角色、规则、默认等文件夹。

Create table table_1(sdept char(15),avg_age smallint); Insert into table_1(sdept,avg_age) select dept, avg(score) from student group by dept; 作业:

用Transact-SQL语句表示下列操作 查询每个课程中得分超过该课程平均成绩的学号及课程号 select a.sno,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o from SC a where grade>( select AVG(grade)from SC b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o ); 查询各科成绩均不及格的学生的学号和姓名 select a.Sno,a.Sname from Student a where sno in( select sno from SC a groupby sno having max(grade)<60 ); 查询所有成绩高于90的学生及成绩不及格的学生 select*from Student a where a.Sno in( select b.sno from SC b groupby b.sno having MIN(grade)>90 )or Sno in( select c.sno from SC c groupby c.sno having MAX(grade)<60 ); 建立统计表: 1建立每门课的课程名及选课人数 createtable table_1(cno char(15),sc_num smallint); insertinto table_1(cno,sc_num)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ame,COUNT(*)from Course a,SC b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o groupby https://www.360docs.net/doc/f213398585.html,ame; 2建立每个同学的姓名,选课的课程门数 createtable table_2(smane char(15),sc_count smallint); insertinto table_2(smane,sc_count)select b.Sname,COUNT(*)from SC a,student b where a.sno=b.Sno groupby b.Sname; 3统计每门课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并建立表保存 createtable table_4(cno char(15),avg smallint,max smallint,min smallint); insertinto table_4(cno,avg,max,min)select cno,AVG(grade),MAX(grade),MIN(grade)from SC groupby cno; 4统计每门课,男生女生的平均分,并建立表保存 createtable table_3(cno char(15),avg_m smallint,avg_f smallint);

2010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附件2 2010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发病数死亡数 发病数死亡数发病率增减 死亡率增减 甲乙丙类总计 6409962152575923909152657.66-0.56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3185932 14289 3525076 14849 -10.08-4.26 鼠疫72123-44.44-50.00 霍乱 157085084.38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0000-- 艾滋病15982774313281659619.7316.79 病毒性肝炎131798288414250201018-7.98-13.69 甲型肝炎3527744384121-19.94-81.25 乙型肝炎10605826891179607792-10.54-13.42 丙型肝炎15303912813184914115.49-9.43 戊型肝炎2368235202752416.2244.44 肝炎未分型45402 2849448 40-8.64 -30.00 脊髓灰质炎 000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174-80.00-66.67 甲型H1N1流感7123147147337652-95.19-77.60 麻疹 38159275246139-27.63-31.03 流行性出血热952611887451048.3812.82 狂犬病 2048201422132131-7.92-5.98 流行性乙型脑炎2541923913172-35.37-46.92 登革热22303050-27.39- 炭疽 28963513-17.80100.00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2522483627155138-7.58-6.90 肺结核 9913503000 10769383783 -8.41-21.10 伤寒和副伤寒140413169389-17.52-71.43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3253362573-48.41-54.55 百日咳1764 11612 18.90 0.00 白喉 0000-- 新生儿破伤风1057861412137-27.57-38.96 猩红热208760220680-5.88- 布鲁氏菌病337721358160-6.18- 淋病10554411198240-12.36- 梅毒 358534 69306381 6316.4310.64 钩端螺旋体病677115621119.860.00 血吸虫病431703521221.99-100.00 疟疾 7389141409810-47.8525.00 丙类传染病合计3224030968239883341633.72131.63 流行性感冒64502719838113-67.65-50.00 流行性腮腺炎29893242993291-0.64200.00 风疹 431171698600-38.59-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90767 01370702010.70- 麻风病38144240-10.66- 斑疹伤寒2235127640-19.56- 黑热病36115090-29.50- 包虫病2515 22676 0-6.50 - 丝虫病 0000--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746551436556584913.29-13.51 手足口病 1774669 905 1155525 353 52.81 154.89 病名 2010年2009年与去年比(%) 注:1. 表中监测数据为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不含外籍和台港澳; 2. 病毒性肝炎发病、死亡数为甲肝、乙肝、丙肝、戊肝、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死亡数的合计; 3. “-”表示分母为零不能计算; 4. 人口资料采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9年末全国常住人口资料。

统计学实验报告1统计计量描述

分析报告(一) 实验项目:统计量描述实验日期:2012-3-16 实验地点:8教80680实验目的:熟悉描述性统计量的类型划分及作用;准确理解各种描述性统计量的构造原理;熟练掌握计算描述性统计量的SPSS 操作;培养运用描述统计方法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实验内容:(1):分析被调查者的户口和收入的基本情况 (2):分析储户存款金额的分布情况 (3):计算存款金额的基本描述统计量,并对城镇和农村户口进行比较分析 (4):分析储户存款数量是否存在不均衡现象 实验步骤:analysze—Descriptive statistics-- Frequencies 实验结果 : 【注释】:其中2.00 表示收入基本不变 【注释】:这是对城镇户口,农村户口的收入情况的描述性分析,frequency 代表频率,percent 代表所占总体的百分比

【注释】:这是对存款金额的描述性分析,最小值是1,最大值是80502,均值是2454.27,标准差是6881.827,标准误是 0.141 【注释】:本表描述的是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最小值,最大值,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实验分析:(一)、总体看来,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收入情况:基本不变占据很大比例,说明经济发展较稳定(二)、城镇户口的收入增加所占的比例为34.3%,远超过农村户口的18.9%,说明农村的发展相较于城镇,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存款金额最大值 (80502)和最小值(1)之间差距过大,说明贫富差距过大,从长远角度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也有出台一些减小贫富差距的政策,加快城镇化建设之类的。实验小结: 备注: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二)(修订版)

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二) 三、心血管病一级预防的具体措施心血管病导致的过早死亡绝大多数是可预防的。预防策略包括由医疗机构为慢病患者及高危个体提供的从筛查到诊断、治疗和管理的医疗服务,也包括由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不仅慢病患者与高危个体,而且全体居民都可以受益的生活方式干预。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血管病的发生(一级预防),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二级预防)。 1.生活方式干预:心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针对尚未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采取的干预措施。这些干预措施通常指改变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戒烟,减少钠盐摄入量,限制有害使用酒精,增加体力活动和控制体重及合理膳食等,同时配合药物控制代谢性危险因素(血压、血脂及血糖异常)的水平。目的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相关疾病的发生。这些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二级预防同 样重要。但每个患者执行的方式和力度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1.1戒烟及预防青少年吸烟:大量的研究表明,无论主动吸烟或是被动吸入二手烟,吸烟量和心血管病、肿瘤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呈显著正关联。队列研究证据显示,戒烟者发病和死亡风险显著低于持续吸烟者。无论何时戒烟都会获益。越早戒烟,获益越多。我国是

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吸烟导致的健康损失和经济损失也最大。因此预防青少年开始吸烟及帮助吸烟者戒烟是预防心血管病及其他慢性病的重要措施。在医疗服务机构帮助吸烟者戒烟对于预防与控制心血管病非常重要。医护人员应帮助患者了解吸烟的危害,戒烟的步骤,可能面临的困难及克服的方法,必要时提供戒烟药物治疗并约患者定期复诊。同时邀请患者家人或朋友参加门诊谈话,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性的支持环境。医学专业机构除帮助患者戒烟外,更应督促并支持各级政府制定有效的控烟法规为公众创造无烟环境,宣传吸烟的危害,防止青少年吸烟。1.2减少钠盐摄入量:人群观察性研究发现膳食钠盐摄入量和高血压,心血管病死亡及疾病负担相关联。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显示减少钠盐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而高血压是心血管病最主要的可预防可控制的危险因素,长期维持健康的血压水平可以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国人群钠盐摄入量普遍较高(平均10.5 g/d),特别是北方人群,远高于WHO(5 g钠盐/d)或我国营养学会(6 g钠盐/d)的推荐量。应鼓励患者实施减盐措施。减少烹调用盐,选购含盐量低的食物,尽量少食或避免高盐食物。让患者明白即使钠盐摄入量不能立即达到推荐的水平,长期努力逐渐减少钠盐摄入量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发生心血管病的风险。全球慢病防控目标要求到2025年人群钠盐摄入量应较2010年减少30%。同时观察性研究

统计学实验报告汇总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统计学 学院名称商学院 专业名称会计学 学生姓名苑蕊 学生学号201308040113 指导教师刘后平 实验地点成都理工大学南校区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月二〇一五年十月

学生实验心得关于本学期统计学课程的实践心得: 一、实验目的: 实验学习是贯彻统计教学大纲的教学计划的手段,不仅是校内教学的延续,而且是校内教学的总结。实验学习的目的就是使同学们的理论更加扎实、专业技能操作更加过硬。通过实验学习需要了解和掌握: 1、熟悉EXEL和SPSS操作系统,掌握数据管理界面的简单的操作; 2、熟悉EXEL和SPSS结果窗口的常用操作方法,掌握输出结果在文字处理软件中的使用方法。掌握常用统计图(线图、条形图、饼图、散点、直方图等)的绘制方法; 3、熟悉描述性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4、熟悉描述性统计图的一般编辑方法。 二、实验内容:按照要求进行资料的整理,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 1.某高校二级学院60名教职工的月工资资料如下:1100 1200 1200 1400 1500 1500 1700 1700 1700 1800 1800 1900 1900 2100 2100 2200 2200 2200 2300 2300 2300 2300 2400 2400 2500 2500 2500 2500 2600 2600 2600 2700 2700 2800 2800 2800 2900 2900 2900 3100 3100 3100 3100 3200 3200 3300 3300 3400 3400 3400 3500 3500 3500 3600 3600 3600 3800 3800 3800 4200

数理统计学实验报告

数理统计学实验报告院: 专业: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实验日期: 实验1 1950~1983年我国三类产品出口总额及其构成 年份出口总额其中

用表中的资料,按以下要求绘制图表: (一)用表中1950、1960、1970、1980四年三类产品的出口金额绘制分组柱形图,然后将图复制到Word文档。 (二)用表中1950和1980两年三类产品的出口金额占总金额的百分比,分别绘制两幅饼图, 然后将图复制到Word文档; (三)用1950、1960、1970、1980四年三类产品出口金额绘制折线图, 然后将图复制到Word文档。 (四)将以上一张表、三幅图联系起来,结合我国当时的历史背景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

(二)1950:

1980: (三) (四) 总结

建国初期,我国对外贸易仅限于原苏联和东欧等前社会主义国家,对外贸易规模极其有限,基本上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1950年,出口额极少,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出口占我国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五十八,而工矿产品的出口极少只占百分之九。随着经济发展,出口额增长,工矿产品的出口额增长迅速,而出口产品以农副产品加工品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上了对外开放之路,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一跃而成为世界对外贸易大国。工矿产品的出口量急剧增长,以工矿产品为主的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百分之五十,而农副产品的出口持续减少。 通过office软件制图分析可以清楚明确的看出我国出口经济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出口经济大力发展,并以农副产品向工矿产品转变,并以工矿产品为主的出口经济产生。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最全版)

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最全版) 1996年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至今仍被作为我国脑血管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然而,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对脑血管病分类认识的不断加深,迫切需要对我国主要脑血管病的诊断要点进行更新修订。本文参考了脑血管病国内外相关诊治指南,经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学组指南共识专家委员会反复讨论,修订而成,供广大临床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一、缺血性脑血管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诊断要点: 1. 突发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符合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表现,一般在24h内(多数不超过1h)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 2. 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未发现相应急性脑梗死证据,为影像学确诊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条件行DWI检查时,头颅CT/MRI 常规序列未发现相应梗死灶,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无法得到影像学责任病灶证据时,仍以症状/体征持续时间不超过24h为时间界限标准。 3. 排除非缺血性病因。

(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诊断要点: 1. 急性发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少数可为全面性神经功能缺失。 2. 头颅CT/MRI证实脑部相应梗死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h以上,或在24h内导致死亡。 3. 排除非缺血性病因。 附1:由于病因学不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各有特点。在明确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诊断的基础上,脑梗死各病因学亚型诊断要点如下。 1.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1)可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或系统性动脉粥样硬化证据;(2)表现为急性发病的局灶性或全面性神经功能缺失;(3)头颅CT/MRI显示脑梗死灶直径>1.5cm,脑动脉成像证实有相应脑动脉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或狭窄>50%;或头颅CT/MRI显示穿支动脉供血区孤立梗死灶,高分辨MRI证实供血动脉有粥样硬化斑块堵塞了穿支动脉开口。 2. 心源性栓塞性脑梗死:(1)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神经功能缺失立即达高峰;(2)头颅CT/MRI显示单个或多个累及大脑皮质的分散病灶,常超过单条血管支配区,易发生出血转化;(3)可发现心脏栓子来

数据表的组合查询和统计查询实验报告

集美大学实验报告(四) 2012年10月29日学 号2010151011专业年级2010级信计专业( 1011 )班姓 名邱嘉嘉成 绩课程名称《数据库管理系统》实验名称 数据表的组合查询和统计查询实验目的和要求掌握连接查询、复合条件查询、子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实验内容 和步骤1.打开实验三建立的数据库student ,找到三张表格,分别是student ,sc,course.【student 】【sc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2017年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2017年全国法定传染病发病、死亡统计表 病名发病数(例)死亡数 (人) 发病率(/100 000) 死亡率(/100 000) 甲乙丙类总计7030879 19796 509.5438 1.4347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3064073 19642 222.0603 1.4235 鼠疫 1 1 0.0001 0.0001 霍乱14 0 0.0010 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0 0 0 0 艾滋病57194 15251 4.1450 1.1053 病毒性肝炎1283523 573 93.0198 0.0415 甲型肝炎18875 4 1.3679 0.0003 乙型肝炎1001952 425 72.6137 0.0308 丙型肝炎214023 120 15.5107 0.0087 丁型肝炎375 0 0.0272 0 戊型肝炎29014 21 2.1027 0.0015 未分型肝炎19284 3 1.3976 0.0002 脊髓灰质炎0 0 0 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 流感 0 0 0 0 麻疹5941 5 0.4306 0.0004 流行性出血热11262 64 0.8162 0.0046

狂犬病516 502 0.0374 0.0364 流行性乙型脑炎1147 79 0.0831 0.0057 登革热5893 2 0.4271 0.0001 炭疽318 3 0.0230 0.0002 109368 2 7.9261 0.0001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 痢疾 肺结核835193 2823 60.5283 0.2046 伤寒和副伤寒10791 3 0.7820 0.000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18 19 0.0086 0.0014 百日咳10390 0 0.7530 0 白喉0 0 0 0 新生儿破伤风93 3 0.0059 0.0002 猩红热74369 0 5.3897 0 布鲁氏菌病38554 1 2.7941 0.0001 淋病138855 1 10.0631 0.0001 梅毒475860 45 34.4867 0.0033 钩端螺旋体病201 0 0.0146 0 血吸虫病1186 0 0.0860 0 疟疾2697 6 0.1955 0.0004 589 259 0.0427 0.0188 人感染H7N9禽流 感 丙类传染病合计3966806 154 287.4835 0.0112

练习七统计表与统计图

练习七统计表与统计图 一、思考题 1 统计表、统计图在表达资料中有何特殊作用? 2 绘制统计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针对 实际资料应如何选择统计图形? 3 为什么半对数线图可描述发展速度的变化? 4 常用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5 线图和半对数线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直方图的绘制要点是什么? 二、最佳选择题 1关于制作统计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列统计表的原则是重点突出,简单明了 B. 标题应能概括说明统计表的内容C.线条只能有顶线和底线 D. 表内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2关于统计图的叙述,错误的一项为: A. 统计图应有标题,一般写在图的下方 B. 按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可选用适合的图形 C. 条图、散点图、线图、和直方图都有纵轴和横轴

D. 条图和直方图纵坐标可不从0开始 3关于统计图的选择,正确的是: A. 表示相互独立的各指标的大小可用百分条图 B. 表示全体中各部分的比重可用圆图 C. 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可用条图 D. 表示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可用条图 4统计地图可用于表示: A. 某现象的频数分布 B. 某现象的发展变化情况 C. 某现象的数量的地域分布 D. 某现象的内部构成情况 5比较某年某地三种传染病的病死率可选用: A. 线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条图 6关于半对数线图,错误的一项是: A. 半对数线图用于表示事物的发展速度 B. 纵坐标没有零点 C. 由相对比来反映发展速度 D. 通过绝对差值来反映发展速度 7对于计数资料,可选用哪些统计图形? A. 条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线图 8某地1968~1976年两种传染病的发病率(%)见表1。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 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每个人应成为健康第一责任人! 近日,2019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发布。为贯彻“以基层为重点,以预防为主”的国家方针,真正实现使心血管病防治主战场由医院逐步向社区转移,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将2005年以来每年组织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改版为《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内容方面增加了心血管健康行为、康复、技术创新与转化等,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报告强调,为降低日益加重的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一方面仍要强调提高医疗水平,改善医疗质量,加强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控制。另一方面也必须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积极控制行为危险因素,如避免不健康饮食,规律身体活动等。有研究发现,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可能避免2/3的重大冠状动脉事件和2/5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每5例死亡中2例死于心血管病 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病现患人数3.30亿,其中脑卒中130 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心力衰竭890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下肢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2.45亿。 2017年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首位,农村和城市心血管病分别占死因的45.91%和43.56%。

图1 2017年中国农村居民(A)和城市居民(B)主要疾病死因构成比(%) 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2017年数据显示,不论心脏病(1 54.40/10万vs141.61/10万)、脑血管病(157.48/10万vs126.58/10万),死亡率均是农村高于城市。 图2 1990~2017年中国城乡居民心血管病死亡率变化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应用统计学》实验报告 班级:管121班 姓名: 学号: 北京建筑大学 2015年01月

实验1 描述统计 (3)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3) 二、实验原理 (3) 三、实验步骤 (3) 1.频数分析(Frequencies) (3) 2.描述统计(Descriptives) (8) 实验2 统计推断 (11)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1) 二、实验原理 (11) 三、实验演示内容与步骤 (11) 1.单个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12) 2.两个总体均值之差的区间估计 (14) 4.两独立样本的假设检验(两独立样本T检验) (17) 5.配对样本T检验 (19)

实验1 描述统计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统计分析的目的在于研究总体特征。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能够得到的往往只能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观察对象,他们构成了样本,只有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我们才能对总体的实际情况作出可能的推断。因此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做好这一步是进行正确统计推断的先决条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可以大致了解数据的分布类型和特点、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或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探索性分析(包括检查数据是否有错误,对数据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初步观察)。 二、实验原理 描述统计是统计分析的基础,它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显示,对数据中有用信息的提取和分析,通常用一些描述统计量来进行分析。 集中趋势的特征值: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等。其中均数适用于正态分布和对称分布资料,中位数适用于所有分布类型的资料。 离散趋势的特征值:全距、内距、平均差、方差、标准差、标准误、离散系数等。其中标准差、方差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标准误实际上反映了样本均数的波动程度。 分布特征值:偏态系数、峰度系数、他们反映了数据偏离正态分布的程度。 三、实验步骤 1.频数分析(Frequencies) 实验数据1:表2.7为某班级16位学生的身高数据,对其进行频数分析,并对实验报告作出说明。 基本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能够了解变量取值的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在某项调查中,想要知道被调查者的性别分布状况。频数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