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运动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两个物体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而且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说法是相对的

(2)经历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观察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大小、方向等关系。

(3)能正确表述牛顿第三定律,并能运用定律定性分析说明相关具体实例。

(4)能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学习重点: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学习难点: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二、主要学习过程

引入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例:生活中的相互作用力

学生竞答:一组学生说出作用力,另一组学生接出反作用力,依次进行。

学生实验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间的关系。

猜想:结合实例,从力的三要素想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设计实验验证猜想

得出实验结论

2.牛顿第三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学表达式: F = -F’

(负号表示反作用力F’与作用力F 的方向相反)

定律中的“总是”这两个字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这两个相等的关系都成立.

3.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观看视频、图片

活动:两名学生进行拔河比赛

课后探究活动

题目:如何在拔河比赛中获胜

组织:以自然组为小组

方式:研究方案并进行比赛

4、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一对平衡力的异同点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填出表格

(2)牛顿第三定律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

巩固练习

1.关于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先有作用力,才有反作用力

B.只有两个物体处于平静状态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C.只有两个物体质量相同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才大小相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粗糙的水平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拉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A、木箱所受的拉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木箱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马拉车加速前进,是因为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吗?为什么?

4、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在重力G和浮力F的作用下浮在液面上.说出该物体所受各力的反作用力,这些反作用力作用在哪个物体上.

5、如图所示,用竖直向上的推力F使重力G=80N的物体紧贴在天花板下方。已知F=120N,则物体对天花板的压力大小为 N,方向为;天花板对物体的压力大小为 N,方向为 .

作业:课后习题2、3、4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包括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包括: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定律);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相同(加速度定律);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 运动三定律虽以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牛顿(I.Newton ,1643-1727)的名字命名,但它是历史上许多科学家长期探索的结晶。 1684年,牛顿集成并发展了前人的研究成果,科学、系统地定义了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合称运动三定律。 快速导航 ? 关系表 外文名 Newton's laws of motion 提出者 艾萨克·牛顿 中文名 牛顿运动定律 提出时间 17世纪后期 应用学科 物理学 目 录 ? 1概况 ? 2内容 ? 第一定律 ? 第二定律 ? 第三定律 ? 3适用范围 ? 4创立意义 ? 5守恒定律 ? 6牛顿简介 1 概况 物理泰斗艾萨克·牛顿。在应用牛顿定律之前,必需先将物体理想化为质点。所谓“质点”是指物理学中理想化的模型,在考虑物体的运动时,将物体的形状、大小、质地、软硬等性质全部忽略,只用一个几何点和一个质量来代表此物体。

质点模型适用的范围是当与分析所涉及的距离相比较,物体的尺寸显得很微小,或我们只考虑物体受的外力,物体本身的内部结构、形变、旋转、温度等对于分析并不重要。举例而言,在分析行星环绕恒星的轨道运动时,行星与恒星都可以被理想化为质点。 原初版本的牛顿运动定律只适用于描述质点的动力学,不具有足够功能来描述刚体与可变形体的运动。1750年,欧拉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推导出能够应用于刚体的欧拉运动定律。后来,这定律又被应用于假定为连续介质的可变形体。假若用一群离散质点的组合来代表物体,其中每一个质点都遵守牛顿定律,则可以从牛顿定律推导出欧拉运动定律。不论如何,欧拉运动定律可以直接视为专门描述宏观物体运动的公理,与物体内部结构无关。在这里,宏观物体指的是尺度远远大于粒子尺度的物体。 牛顿运动定律只成立于惯性参考系,又称为牛顿参考系。有些学者喜欢将第一定律作为根本,而将惯性参考系视作第一定律的延伸,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第一定律可以用来定义惯性参考系。假若采用这观点,则由于只有从惯性参考系观察,第二定律才成立,所以,不能从第二定律以特例的方式来推导出第一定律。另外又有一些学者将第一定律视为第二定律的推论。特别注意,惯性参考系的概念是在牛顿之后很久才发展成功。 2内容 第一定律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的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的两种表达方式: 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合外力为零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2.当一个质点距离其他质点足够远时,这个质点就作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

牛顿运动三定律的物理意义和相互关系

牛顿运动三定律的物理意义和相互关系 王礼祥 摘要牛顿力学在经典物理中是成熟的典范,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用八个定义、四个注释、三个定律和六个推论建立了牛顿力学的公理化体系,但宏观物体运动遵循的牛顿力学也是一直争论不休并且不断发展和不断完善的科学。最近《物理通报》2010年第5期发表了《论接触体间牛顿第三定律的可演绎性》断言牛顿第三定律不独立可由第二定律推演得出,以及早先争论的第一定律只是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况,第一定律中存在逻辑循环,第一定律不构成基础和独立的规律等等。于此,本文讨论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各自物理意义(具体物理意义)与内在逻辑自洽一致性(相互关系)。 关键词宏观经典物理学,宏观物体运动学,宏观物体动力学,牛顿运动三定律,公理化体系,物理意义,相互关系 中图分类号:O301 文献标志码:A 1 引言 牛顿力学由运动学和动力学组成,运动学的根本任务是从现象上解决物体(质点)的运动的描述问题(引入时间、空间、参考系、坐标系、质点、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物理量),揭示特殊形式(直线、抛物线、圆……)的运动遵循的基本规律;动力学从本质上揭示运动产生的原因,指出运动是由物体惯性维持的(不是外力),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加速度是联系运动学与动力学的桥梁。动力学公理化体系不断发展,但其基础也争论不休,在争鸣中发展和完善;好多学者[1][2][3][4][5][6]对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基础(原始概述、第一性原理、定律物理意义相容性一致性整体性)展开讨论,辩明了一些是非但也引出了一些不必要的混乱,诸如《物理通报》2010年第5期发表了《论接触体间牛顿第三定律的可演绎性》断言牛顿第三定律不独立可由第二定律推演得出……。据此,我们从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各自物理意义与内在逻辑自洽一致性阐发一管之见,供参考。 2 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各自物理意义 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各自物理意义是指三定律都有自己各自独立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适用的条件,完全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三定律各自的作用是不能互相替代的,也不能用少于三条定律的其它任何规律取代牛顿运动三定律,三定律是牛顿动力学公理化体系中最经济的公理。三定律互相支持、包容并逻辑自洽一致地形成有机整体,构成经典力学的完整理论体系。下面由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内容分析揭示物理意义。 2.1 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其他物体的作用迫使它改变这种情况下状态为止。 从定律内容表述可见: (1)定律与运动有关,而物体(可简化为质点)的运动(机械运动)总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运动的描述又是相对的,因而必须在空间中指明考察运动的参考系——惯性参考系。第一定律确定了惯性系但引出了逻辑同一之循环论证,正如爱因斯坦指出的:“惯性原理的弱点在于它含有这样一种循环论证:如果一个物体离开别的物体都要足够远,那么它运动起来就没有加速度;而只是由于它运动起来没有加速度这一事实,我们才知道它离开别的物体是足够远的。……究竟有没有惯性系呢?……我们可以认为,惯性原理对于太阳空间,在很高近似程度上是成立的。”[7]简单说不受力作用的物体和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

第1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高考地位本章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 考纲下载1.牛顿运动定律 及其应用(Ⅱ) 2.超重和失重 (Ⅰ) 实验四:验证牛 顿运动定律 考纲 解读 1.从近几年的高考考点分布知道,本章主要考 查考生能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 否熟练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受 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的问题,以及对超重和失 重现象的理解,对牛顿第二定律的验证方法和 验证原理的掌握。 2.高考命题中有关本章内容的题型有选择题、 实验题、计算题。高考试题往往综合牛顿运动 定律和运动学规律进行考查,考题中注重与电 场、磁场的渗透,并常常与生活、科技、工农 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相联系。 3.本章内容含有中学物理的基本规律和核心 知识,在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且为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查和要求的程 度往往较高。 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 主干梳理对点激活 对应学生用书P047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Ⅱ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0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02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03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04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05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06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07改变物体

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08加速度的原因。 (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09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10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两种表现 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1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12改变。 (3)量度:□1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14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15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16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17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Ⅱ单位制Ⅰ 1.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01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02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03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当F、m、a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k=□041,F=□05ma。 (3)适用范围 ①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06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08低速运动(远小 ②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07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 于光速)的情况。 2.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 (1)单位制:□09基本单位和□10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①基本物理量: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公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 ②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是□11质 12时间、□13长度,它们的单位千克、秒、米就是基本单位。 量、□ ③导出单位:由□14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习题汇总

牛顿运动定律经典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不会运动,这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体现 B .物体受力越大,运动得越快,这是符合牛顿第二定律的 C .物体所受合外力为0,则速度一定为0;物体所受合外力不为0,则其速度也一定不为0 D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最大时,速度却可以为0;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0时,速度却可以最大 2.升降机天花板上悬挂一个小球,当悬线中的拉力小于小球所受的重力时,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A .竖直向上做加速运动 B .竖直向下做加速运动 C .竖直向上做减速运动 D .竖直向下做减速运动 3.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与作用在物体上合力方向的关系是 ( ) A .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合力方向三者总是相同的 B .速度方向可与加速度方向成任何夹角,但加速度方向总是与合力方向相同 C .速度方向总是和合力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可能和合力相同,也可能不同 D .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而加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可以成任意夹角 4.一人将一木箱匀速推上一粗糙斜面,在此过程中,木箱所受的合力( ) A .等于人的推力 B .等于摩擦力 C .等于零 D .等于重力的下滑分量 5.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若第1 s 内所受合力为F 1,第2 s 内所受合力为F 2,第3 s 内所受合力为F 3, 则( ) A .F 1、F 2、F 3大小相等,F 1与F 2、F 3方向相反 B .F 1、F 2、F 3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F 1、F 2是正的,F 3是负的 D .F 1是正的,F 1、F 3是零 6.质量分别为m 和M 的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两物体之间及M 与 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对M 施加一个水平力F ,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受到的摩擦力等于F B .若两物体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m 与M 间无摩擦,M 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大小为μmg C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 -M a D .若两物体一起以加速度a 向右运动,M 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 )g+m a 7.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使静止的质量为m 的物体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由底端向顶端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去掉推力,物体刚好能到达顶点,则推力的大小为 ( ) A .mg(1-sin θ) B .2mgsin θ C .2mgcos θ D .2mg(1+sin θ) 8.从不太高的地方落下的小石块,下落速度越来越大,这是因为 ( ) A .石块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B .石块受到的空气阻力越来越小 C .石块的惯性越来越大 D .石块受到的合力的方向始终向下 9.一个物体,受n 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其中一个与速度方向相反的力逐渐减小到零,而其他的力保持不变,则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 ( ) A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快 B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同,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C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快 D .加速度与原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减小得越来越慢 10.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第 5 题 第 6 题

2019-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单元训练金卷第三单元牛顿运动定律A卷(含解析)

1 第三单元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若把其中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则另一个力为反作用力。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 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因它们的合力等于零而处于平衡状态 C .如果作用力的性质是弹力,则反作用力的性质也一定是弹力 D .成人与小孩手拉手进行拔河比赛,因为成人拉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拉成人的力,所以成人胜 2.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越快的汽车刹车时车轮在地面上的擦痕就越长,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也越大 B .出膛的炮弹是靠惯性飞向远处的 C .坚硬的物体有惯性,如投出去的铅球;柔软的物体没有惯性,如掷出的鸡毛 D .只有匀速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加速或减速运动的物体都没有惯性 3.爱因斯坦曾把物理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的警员破案。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 .著名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曾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B .与伽利略同时代的科学家笛卡儿通过“斜面实验”得出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C .科学巨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惯性定律 D .牛顿在反复研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实验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 4.完全相同的两小球A 和B ,分别用可承受最大拉力相等的两根细线相连接悬挂在天花板下,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若用手握住B 球逐渐加大向下的拉力,则上面一根细线因线短会先断 B .若用手握住B 球突然用力向下拉,则上面一根细线因多承受一个小球的拉力会先断 C .若用手托着B 球竖直向上抬起一段距离(上面一根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然后突然撤开,则先断的是上面一根细线 D .若用手托着B 球竖直向上抬起一段距离(上面一根细线始终处于绷紧状态),然后突然撤开,则先断的是下面一根细线 5.智能化电动扶梯如图所示,乘客站上扶梯,先缓慢加速,然后再匀速上升,则( ) A .乘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B .加速阶段乘客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与v 相同 C .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始终竖直向上 D .电梯匀速上升时,电梯对乘客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6.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环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M 点,与竖直墙壁相切于A 点。竖直墙壁上另一点B 与M 的连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6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一时刻a 、b 两球分别由A 、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直轨道AM 、BM 运动到M 点,c 球由C 点自由下落到M 点。则( ) A .a 球最先到达M 点 B .b 球最先到达M 点 C .c 球最先到达M 点 D .b 球和c 球都可能最先到达M 点 7.在水平路面上向右匀速行驶的车厢里,一质量为m 的球被一根轻质细线悬挂在车厢后壁上,如图甲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车改做匀加速运动,此时悬挂球的细线所受张力一定不变 B .如果车改做匀加速运动,此时球有可能离开车厢后壁 C .如果车改做匀减速运动,此时球有可能对车厢后壁无压力 D .如果车改做匀减速运动,此时悬挂球的细线所受张力一定减小 8.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个木块a 、b 、c ,质量均为m ,a 、c 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 作用在b 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做匀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无论橡皮泥粘在哪个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不变 B .若粘在b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 、b 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 C .若粘在a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减小,a 、b 间摩擦力不变 D .若粘在c 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 、b 间摩擦力都增大 9.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刻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在物体上, 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详细总结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许敬川 (本章课时安排:理论复习部分共三单元用6-8个课时,走向高考和小片习题处理课用4个课时 注:教案中例题和习题以学案形式印发给学生)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单元牛顿运动定律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要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的实验和推论: ①伽利略斜面实验:小球沿斜面由 滚下,再滚上另一斜面,如不计摩擦将滚到处,放低后一斜面,仍达到同一高度。若放平后一斜面,球将滚下去。 ②伽利略通过“理想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它不受力,就将以这一速度 地运动下去。也即是:力不是 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恰恰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笛卡尔对伽利略观点的补充和完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 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 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3、对运动状态改变的理解: 当出现下列情形之一时,我们就说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①物体由静止变为 或由运动变为 ;②物体的速度大小或 发生变化。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 或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的 状态或 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强调:①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②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 惯性与质量: 1、惯性表现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惯性大,运动太太不易

高中物理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一

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复习)教案 ★新课标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物体受力之间的关系。 2、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 4、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 ★复习重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受力分析。 ★教学方法 复习提问、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一)投影全章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二)本章复习思路突破 Ⅰ物理思维方法 l、理想实验法: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思维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思想方法。“理想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它是在真实的科学实验的基础上,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作出更深层次的抽象思维过程。 惯性定律的得出,就是理想实验的一个重要结论。 2、控制变量法:这是物理学上常用的研究方法,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在研究牛顿第二定律,确定F、m、a三者关系时,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3、整体法:这是物理学上的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整体法是把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隔离法是把系统中的某个物体单独拿出来研究。将两种方法相结合灵活运用,将有助于简便解题。 Ⅱ基本解题思路 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分析题意,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2、选取研究对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同一题目,根据题意和解题需要也可以先后选取不同的研究对象。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

4、当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其合力;如果物体受力较多,一般把它们正交分解到两个方向上去分别求合力;如果物体做直线运动,一般把各个力分解到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的方向上。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物体所受外力、加速度、速度等都可根据规定的正方向按正、负值代入公式,按代数和进行运算。 6、求解方程,检验结果,必要时对结果进行讨论。 (三)知识要点追踪 Ⅰ 物体的受力分析 物体受力分析是力学知识中的基础,也是其重要内容。正确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是研究力学问题的关键,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主要依据力的概念,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物体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1、明确研究对象,即首先要确定要分析哪个物体的受力情况。 2、隔离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分析周围物体对它都施加了哪些作用。 3、按一定顺序分析:先重力,后接触力(弹力、摩擦力)。其中重力是非接触力,容易遗漏,应先分析;弹力和摩擦力的有无要依据其产生的条件认真分析。 4、画好受力分析图。要按顺序检查受力分析是否全面,做到不“多力”也不“少力”。 Ⅱ 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1、知道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2、知道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3、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图解 注:我们遇到的问题中,物体受力情况一般不变,即受恒力作用,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常用的运动学公式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如 2220000/21,,2,22 t v v x v v at x v t at v v ax v v t +=+=+-====等 (四)本章专题剖析 [例1]把一个质量是2kg 的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用12 N 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从静止开始 运动,物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0.2,物块运动2 s 末撤去拉力,g 取10m/s 2.求: (1)2s 末物块的瞬时速度. (2)此后物块在水平面上还能滑行的最大距离. 解析:(1)前2秒内,有F - f =ma 1,f =μΝ, F N =mg ,则 m/s 8,,m/s 41121===-=t a v m mg F a μ 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a 运动学公式 运动情况 第一类问题 受力情况 加速度a 另一类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 运动学公式

牛顿运动三定律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牛顿第一定律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理解惯性的概念 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问题 牛顿第二定律 理解牛顿第二定律 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力和运动的问题 在复杂问题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如在以后的曲线运动、电磁学中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 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知识点1 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的回顾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是希腊文明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学、地理学、物理学、生物学、历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以及美学、修辞、诗歌等等.亚里士多德集古代知识于一身,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一观点尽管是错误的,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其中明显含有静止惯性的思想. (2)伽利略的观点: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伽利略用“实验”+“科学推理”的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这个实验反映了一种物理思想.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以事实为依据、抽象为指导,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深刻地揭示了自然规律. (3)笛卡儿的观点 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其他原因,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2.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Newton first law of motion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阐述了三点物理思想. ① 说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② 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特性. ③ 一切物体受外力时,就会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即外力是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 知识点睛 考试要求 力和运动的关系: 牛顿三定律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3章牛顿运动定律第1讲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学案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考情分析本章内容是高考的重点,单独考查的题目多为选择题,与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电磁学等知识结合的题目多为计算题。 重要考点1.牛顿运动定律及 其应用(Ⅱ) 2.超重和失重(Ⅰ) 实验四:验证牛顿运 动定律 考点 解读 1.从近几年的高考考点分布知道,本章主要考查考生 能否准确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意义,能否熟练应用牛 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和受力分析解决运动和力 的问题,以及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对牛顿第二 定律的验证方法和验证原理的掌握。 2.高考命题中有关本章内容的题型有选择题、实验题、 计算题。高考试题往往综合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 律进行考查,考题中注重与电场、磁场的渗透,并常 常与生活、科技、工农业生产等实际问题相联系。 3.本章内容含有中学物理的基本规律和核心知识,在 整个物理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且为高考命题的 重点和热点,考查和要求的程度往往较高。 主干梳理对点激活 知识点牛顿第一定律Ⅱ 1.牛顿第一定律 (1)0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02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 03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04惯性,05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06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07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08加速度的原因。 (3)适用范围:惯性参考系。 2.惯性 (1)09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10静止状态的性质。 (2)惯性的两种表现

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11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12改变。 (3)量度:1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14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15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4)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16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17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知识点牛顿第二定律Ⅱ 单位制Ⅰ 1.牛顿第二定律 (1)01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02质量成反比,加 03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当F、m、a单位采用国际单位制时k041,F05ma。 (3)适用范围 06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07宏观物体(相对于分子、原子)、08低速运动(远小于光速)的情况。 2.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 (1)09基本单位和10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①基本物理量: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公式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 11质量、12时间、13长度,它们的单位千克、秒、米就是基本单位。 14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基本物理量符号单位名称单位符号质量m 千克kg 时间t 秒s 长度l 米m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牛顿三定律 1.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 ①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②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③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④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①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②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③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 2/严格相等。 m Fr GM ④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 牛顿第二定律 (1)定律内容 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合

(2)公式:F ma = 合 理解要点: 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 ①因果性:F 合 失; 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 ②方向性:a与F 合 ③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 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 合 力。 3. 牛顿第三定律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可写为F F =-'。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 4. 牛顿定律在连接体中的应用 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受到的外力和运动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整体法) 如果需要知道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就需要把物体隔离出来,将内力转化为外力,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隔离法) 一般两种方法配合交替应用,可有效解决连接体问题。 5. 超重与失重 视重:物体对竖直悬绳(测力计)的拉力或对水平支持物(台秤)的压力。(测力计或台秤示数)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基础练习题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课时牛顿运动定律 一、基础知识回顾: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注意:(1)牛顿第一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物体速度)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物体速度)的原因,换言之,力是产生的原因。(2)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 2、惯性 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3、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理解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性质——惯性。 (4)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等价性。 4、对物体的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总有保持自己原来状态(速度)的本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能克服和避免。 (2)惯性只与物体本身有关而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无关。任何物体无论它运动还是静止,无论运动状态是改变还是不改变,物体都有惯性,且物体质量不变惯性不变。质量是物体惯性的唯一量度。 (3)物体惯性的大小是描述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本领强弱。物体惯性(质量)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本领强,物体的运动状态难改变,反之物体的运动状态易改变。(4)惯性不是力。 5、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物体的加速度跟成正比,跟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方向相同。公式是:a=F合/ m 或F合 =ma 6、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运动规律可以根据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得出物体的受力情况,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中,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合=ma是矢量式,F、a都是矢量且方向相同。 (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定义了力的单位:“牛顿”。 7、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8、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

牛顿三定律

牛顿三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Newton's first law of motion)表明,除非有外力施加,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根据这定律,假设没有任何外力施加或所施加的外力之和为零,则运动中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静止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物体所显示出的维持运动状态不变的这性质称为惯性。所以,这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中文名称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 外文名称 Newton's First law of Motion 提出者牛顿 应用学科物理 别名惯性定律 适用领域范围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换句话说,假若施加于物体的合外力为零,则物体 的运动速度为常数。根据这定律,静止的物体会保持静止,除非有合外力施加于这物体。运动中的物体不会改变其速度,除非有合外力施加于这物体。注意到速度是个矢量,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与方向都不会改变。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在伽利略等科学家研究的基础上,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深入探究,总结出一条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后人称之为牛顿第一定律。在高中课本是这样描述的: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当描述物体运动时,只有相对于特定的物体、观察者或者时空坐标,才能确实显示出其物理行为。这些特定的标识称为参考系。假若选择了不适当的参考系,则相关的运动定律可能会比较复杂,在惯性参考系中,力学定律会展现出最简单的形式。从惯性参考系观察,任何呈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教案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教学目标】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了解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 3.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4.会区分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 【核心素养目标】 物理观念:1.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区分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 2.知道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知道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 科学思维:能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进行问题的求解 科学探究:通过现代仪器,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正确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正确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内容,能正确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看似矛盾的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含义 2.能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进行问题的求解 3.会区分作用力、反作用力与平衡力,并会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这个物体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力。这两个力有什么关系呢?本节将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以及牛顿第三运动定律。 必备知识?素养奠基 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定义:物体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称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可把其中任意一个力称为作用力,另一个力则称为反作用力。 2.特点: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既可以存在于相互__________

的物体之间,也可以存在于____________的物体之间。 [判断正误] (1)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则一定存在几个反作用力。() (2)两个物体只有接触才存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相互作用的一对力中,称哪一个力为作用力是任意的。() 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在同一条直线上; [判断正误]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是同性质的力。() (2)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合力为零。() (3)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4)牛顿第三定律是个普遍定律,它的成立不受条件限制。() 2.光滑桌面上放两块条形磁铁A和B,A对B有力的作用,B对A也有力的作用,则A对B的力和B对A的力具备的特点: (1)大小:A对B的力和B对A的力,大小__________; (2)作用线:A对B的力和B对A的力,作用在______________上; (3)存亡:当A对B的力消失时,B对A的力__________(选填“消失”或“不消失”),当A对B的力大小变化时,B对A的力大小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4)性质:A对B的力是引力,B对A的力是__________;A对B的力是弹力,则B 对A的力是__________; (5)方向:A对B的力的方向和B对A的力的方向__________; (6)作用物体:A对B的力和B对A的力作用在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物体上。 【思考】如图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推力F把一块木块紧压在竖直墙上,使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高三牛顿运动定律试题精选及答案

“牛顿运动定律”练习题 1.如图所示,在质量为m 0的无下底的木箱顶部用一轻弹簧悬挂质量为m (m 0>m )的A 、B 两物体,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平衡后剪断A 、B 间的连线,A 将做简谐运动,当A 运动到最高点时,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为(A ) A .m 0g B .(m 0 - m )g C .(m 0 + m )g D .(m 0 + 2m )g 2.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 ,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现对物体作用一水平恒力,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这一过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D ) A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3.为了测得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可以让一个质量为m 的物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拍摄此下滑过程得到的同步闪光(即第一次闪光时物 块恰好开始下滑)照片如图所示.已知闪光频率为每秒10次, 根据照片测得物块相邻两位置间的距离分别为AB =2.40cm , BC =7.30cm ,CD =12.20cm ,DE =17.10cm .若此斜面的倾角θ =370,则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重力 加速度g 取9.8m /s 2,sin 370=0.6,cos 370=0.8) 答案:0.125 (提示:由逐差法求得物块下滑的加速度为a =4.9m /s 2,由牛顿第二定律 知a =g sin 370–μg cos 370,解得μ=0.125) 4.如图所示,一物体恰能在一个斜面体上沿斜面匀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f 1.若沿斜面方向用力向下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 2。则(D ) A .f 1不为零且方向向右,f 2不为零且方向向右 B .f 1为零,f 2不为零且方向向左 C .f 1为零,f 2不为零且方向向右 D .f 1为零,f 2为零 5.如图a 所示,水平面上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 、B 用一轻弹簧相连 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 拉动木块A ,使木块A 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图b 所示.研究从力F 刚作用在木块A 的瞬间到木块B 刚离开地面的瞬间这个过程,并且选定这个过程中木块A 的起始位置为坐标原点,则下列图象中可以表示力F 和木块A 的位移x 之间关系的是(A )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上,随斜面体一起沿水平方向运动,要使物体相对于斜面保持静止,斜面体的运动情况以及物体对斜面压力F 的大小是 m B A m 左 右 A B a A B b x O F x O F x O F x O F A B C D

牛顿运动三大定律的应用

家 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一) 瞬时问题与动态分析 超重与失重 要点精析 要点一 瞬时问题 1.如图所示,物体甲、乙质量均为m,弹簧和悬线的质量可忽略不计. 当悬线被烧断的瞬间,甲、乙的加速度数值应为 ( ) A.甲是0,乙是g B.甲是g,乙是g C.甲是0,乙是0 D.甲是2 g ,乙是g 答案 B 要点二 动态分析 2.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一端系在墙上的O 点,另一端连接小物体,弹簧自由伸长到B 点,让小 物体m 把弹簧压缩到A 点,然后释放,小物体能运动到C 点静止,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恒定,试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从A 到B 速度越来越大,从B 到C 速度越来越小 B.物体从A 到B 速度越来越小,从B 到C 加速度不变 C.物体从A 到B 先加速后减速,从B 到C 一直减速运动 D.物体在B 点受合外力为零 答案 C 要点三 超重与失重 3.下列关于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电梯正在减速上升,在电梯中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B.磁悬浮列车在水平轨道上加速行驶时,列车上的乘客处于超重状态 C.荡秋千时秋千摆到最低位置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D.“神舟”六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圆轨道运行时,飞船内的宇宙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答案 D 题型探究 题型1 瞬时问题 【例1】如图如图(a)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体系于长度分别为L 1、L 2的两根细线上,L 1的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L 2水平拉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家 (1)现将图(a)中L2线剪断,求剪断瞬间物体的加速度. (2)若将图(a)中的细线L1改为质量不计的轻弹簧而其余情况不变,如图(b)所示,求剪断L2瞬间物体的加速度. 答案 (1)gsinθ (2)gtanθ 题型2 程序法分板牙动态问题 【例2】一个小球(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从较高的位置落下来,落入足够深的水池中,在小球从静止下落,直到在水中下落到最大深度的过程中,下列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 答案 A 题型3 超重与失重观点解题 【例3】如图所示,在台秤的托盘上,放着一个支架,支架上挂着一个 电磁铁A,电磁铁的正下方有一铁块B,电磁铁不通电时,台秤的示数为G. 当接通电路,在铁块被电磁铁吸起的过程中,台秤的示数将(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忽大忽小 答案 B 题型4 运动建模 【例4】一科研火箭从某一无大气层的行星的一个极竖直向上发射,由火箭传来的无线电信息表明:从火箭发射时的一段时间t内(火箭喷气过程),火箭上所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其悬挂装置的拉力是火箭发射前的1.8倍,除此之外,在落回行星表面前的所有时间内,火箭里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问从火箭发射到落回行星表面经过多长时间? (行星引力大小随距行星表面高度的变化可忽略不计) 跟踪训练 1.如图所示,物体P以一定的初速度v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 ) A.P的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化,方向也不断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