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挖掘通用解决方案

大数据挖掘通用解决方案
大数据挖掘通用解决方案

大数据挖掘解决方案建议书

目录

1概述 (3)

1.1建设背景 (3)

1.2设计范围 (3)

1.3总体设计原则 (3)

2系统平台设计 (5)

2.1项目需求 (5)

2.2设计思想 (6)

2.3系统方案 (6)

2.4系统优势和特点 (7)

2.5作业调度系统方案 (9)

2.6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方案 (9)

2.7分布式数据库方案 (10)

2.8分布式并行挖掘算法方案 (10)

3系统架构 (11)

3.1存储层基本组成 (11)

3.2Jobkeeper系统基本组成 (14)

3.3分布式数据立方系统基本组成 (16)

3.4数据挖掘层基本组成 (24)

4系统架构 (25)

4.1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29)

4.2云计算平台的多级信任保护 (31)

4.3基于多级信任保护的访问控制 (35)

4.4云平台安全审计 (37)

5关键技术 (41)

5.1数据处理集群的可靠性与负载均衡技术 (41)

5.2计算与存储集群的可靠性与负载均衡 (45)

5.3计算与存储集群的负载均衡处理 (53)

5.4分布式文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55)

5.5分布式数据立方可靠性设计 (57)

5.6分布式并行计算可靠性设计 (59)

5.7查询统计计算可靠性鱼负载均衡设计 (61)

5.8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 (63)

6大数据挖掘平台介绍 (72)

6.1平台介绍 (72)

6.2功能介绍 (73)

6.3可视化查询介绍 (76)

6.4分类算法介绍 (76)

6.5聚类算法介绍 (77)

1概述

1.1建设背景

随着云计算和大数据的兴起和发展,云计算已经处理大数据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伴随着数据量的几何增长,传统的数据挖掘平台系统架构模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数据挖掘的建设要求。大数据挖掘平台就是建立在数据立方基础上针对海量的数据的集中计算与挖掘,建立一套具有高可靠、可在线弹性伸缩,提供数据内在关系和价值的数据挖掘计算平台。为业务决策提供便捷、快速和高效的平台支撑。

1.2设计范围

本技术解决方案针对大数据挖掘平台技术,提供从系统软硬件技术架构、原理、硬件选型、网络接入以及软件与应用之间的接口等方面的全面设计阐述。

1.3总体设计原则

针对本次工程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系统建设的建设发展需求,以实现系统统一管理、高效应用、平滑扩展为目标,以“先进、安全、成熟、开放、经济”为总体设计原则。

1.3.1先进性原则

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时采用业界先进的方案和技术,以确保一定时间内不落后。选择实用性强产品,模块化结构设计,既可满足当前的需要又可实现今后系统发展平滑扩展。

1.3.2安全性原则

数据是业务系统核心应用的最终保障,不但要保证整套系统能够7X24运行,而且底层存储系统必须有高可用性,以保证应用系统对数据的随时存取。同时配置安全的备

份系统,对应用数据进行更加安全的数据保护,降低人为操作失误或病毒袭击给系统造成的数据丢失。

在进行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数据高可靠存储,采用高度可靠的软硬件容错设计,进行有效的安全访问控制,实现故障屏蔽、自动冗余重建等智能化安全可靠措施,提供统一的系统管理和监控平台,进行有效的故障定位、预警。

1.3.3成熟性原则

为确保整个系统能够稳定工作,软件平台将使用先进、完善、易于管理和稳定可靠的云存储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与应用的集成接口,提供统一的通用稳定访问接口。1.3.4开放性原则

系统建设具有开放性的标准体系,提供开放的应用API编程接口,提供人性化的应用和管理界面,以满足用户需求。遵循规范的通用接口标准,使全系统中的硬件、通信、软件、操作平台之间的互联共享。充分考虑系统的升级和维护问题,维护采用在线式的,即在系统不停止工作的情况下,可以更换单元备件。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操作由系统管理员即可完成。

1.3.5经济性原则

现有业务系统存储数据量较大,且数据的增长速度较快。因此在建设系统存储架构时,应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建设一个长期的存储架构,除了可以应对存储硬件设备的升级速度外,还必须考虑到对前期存储设备的投资保护,在保证不断提供功能和性能提高的同时,存储架构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结合先进的云平台技术架构优势,根据本次项目建设的实际容量需求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应用发展需求,实现系统可弹性在线平滑升级。通过软件实现在较廉价普通服务器上实现高度容错,同时能够在较低冗余度的情况下实现高度可靠容错,大大节约和降低系统建设的硬件成本。

1.3.6高效性原则

由于平台本身数据输入规模很大,要求系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大规模的数据提供数据挖掘分析等业务,为业务决策提供高效快速准确的支持。

2系统平台设计

2.1项目需求

2.1.1容量需求

针对本次建设实际数据容量,建设适合存储容量数据平台,主要存储数据,数据立方可以支持万亿条数据的存储和查询。

2.1.2吞吐量需求

为满足多用户或应用整体吞吐带宽和高并发需要,确保数据访问流畅,系统需提供多用户或应用高并发访问、高吞吐带宽设计,系统能够有效利用各机器的物理资源,性能可通过规模增加实现平滑增长。

2.1.3扩展性需求

未来根据业务应用的变化和发展,需要快速实施系统资源的升级,可以在业务服务不间断的状态下平滑扩展,不会导致架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为不断产生和变化的业务需求提供持续的支持,支持业务系统的快速整合和部署对核心系统基础架构的特别要求。

2.1.4低成本需求

要求系统能够以低硬件成本、低维护成本实现高可靠高性能应用要求,充分提高资源利用率,简化管理,并能灵活、可持续扩展。

2.1.5可维护性需求

要求系统具有自适应管理能力,安装、维护、升级简易方便,提供统一易用的WEB 配置管理监控平台,实现智能化管理。

2.1.6接口需求

要求能够提供通用的可编程接口,方便用户及应用系统访问,减少与应用集成或开发工作量,实现系统快速部署与集成。

2.1.7功能需求

系统实现了大多数主流的数据挖掘功能,包括属性选择、分类预测、回归预测、聚类分析、关联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6大类。为适应不同业务数据的特点,对同一个数据挖掘功能,通过多种算法进行实现,例如“分类预测”有决策树、分类回归树、支撑向量机分类、神经网络分类、贝叶斯网络、朴素贝叶斯、逻辑回归、分类组合模型等算法可供用户选用。共计包含了27个数据挖掘算法。

2.2设计思想

采用业界成熟先进的数据立方做为系统大数据底层存储,采用软件实现对大量普通商用服务器存储空间资源进行虚拟化整合,实现软硬件故障高度容错。对于大数据挖掘采用云计算技术将传统单机运行的数据挖掘算法转为分布式并行计算,这样保证大数据数据挖掘的快速高效。同时采用了分布式调度框架JobKeeper,使得系统能够合理有效的实现系统资源的平衡利用,对于系统宕机能够及时的转移计算任务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系统各个处理节点采用了自注册机制、故障自动屏蔽、自动冗余重建技术实现系统自我维护和平滑扩展,系统服务7×24小时不间断。

2.3系统方案

采用业界已经成熟的数据立方一体机系统,在多台普通商用服务器上构建高性能高可靠云平台系统,使用分布式调度框架JobKeeper协调节点之间的任务处理,其系统软硬件结构图如下。

系统软硬件结构

2.4系统优势和特点

大数据挖掘平台是一套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系统,其中专有技术和软件是高附加值部分,可以广泛应用于需要海量数据挖掘的应用场合(如广电、电信、互联网、银行等领域)。该系统相比传统数据挖掘系统有如下技术优势:

2.4.1高度可靠

大数据挖掘系统采用云架构,底层数据被分块存储在不同的存储节点上,数据采用先进的1:1容错机制进行容错,可在任意损坏一个存储服务器节点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完整可靠,系统对外存储访问服务不间断。

云存储的管理节点采用了主备双机镜像热备的高可用机制,在主管理节点出现故障时,备管理节点自动接替主管理节点的工作,成为新的主管理节点,待故障节点修复并重启服务后,它则成为新的备管理节点,保障系统的7×24小时不间断服务。

数据挖掘采用了先进任务调度框架JobKeeper,当出现故障节点后,JobKeeper会自动

转移处理任务,保证数据挖掘过程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2.4.2优异性能

数据挖掘采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将海量数据的计算处理转化为各个存储节点上并行读写和计算,这样减少了网络的带宽使用,提高了数据的处理速度。同时随着处理节点数目的增多,整个系统的计算性能将呈线性增长。

同时,JobKeeper采用负载均衡技术,自动均衡各服务器负载,使得各处理节点的性能调节到最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4.3海量存储

数据挖掘平台所依赖的数据存储层数据立方容量仅受限于卷管理服务器内存,可支撑的容量接近无限,经推算,理论容量为1024×1024×1024 PB (1G个PB容量)。这样为超大规模的数据挖掘提供了数据支撑。

2.4.4在线伸缩

大数据挖掘系统扩容非常方便,支持不停止服务的情况下,动态加入新的处理节点,无需任何操作,即实现扩容;同时,无需人为干预,也可以摘下任意节点,系统自动缩小规模而不影响挖掘业务,运行在此节点上的计算将会重新运行到其他节点上。

2.4.5通用易用

大数据挖掘系统提供专用的API接口,供开发人员调用。

2.4.6智能管理

提供基于WEB的管理控制平台,所有的管理工作均由大数据挖掘管理模块自动完成,使用人员无需任何专业知识便可以轻松管理整个系统。通过管理平台,可以对数据立方中的数据源进行挖掘业务,同时提供挖掘结果的可视化查询界面,可以方面的查看挖掘结果,为业务决策做支持。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监控界面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处理节点的负载、存储和运行情况。

2.4.7快速高效

大数据挖掘平台算法库采用了分布式并行算法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整各种算法,同时随着机器的增加系统性能线性增长。

2.5作业调度系统方案

采用业界已经成熟的Jobkeeper多任务调度系统,在多台普通商用服务器上构建高性能高可靠的任务调度平台。

2.5.1高度可靠性

Jobkeeper采用“多主多备,负载均衡”的管理节点,从而保证无论管理节点还是处理节点都不存在任何单点故障问题。

2.5.2低依赖性

Jobkeeper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通过统一化配置和API接口的方式向用户提供服务。

2.5.3低干预性

Jobkeeper采用基于事件化的统一管理模式。在系统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故障处理等功能。

2.5.4高实时性

Jobkeeper在机器性能允许的范围内,所有任务的控制工作基本都在秒级完成,具有前所未有的高效性。

2.6分布式数据处理系统方案

采用业界已经成熟的MapReduce数据处理模型,在多台普通商用服务器上构建高性能高可靠的数据处理平台。

2.6.1高度可靠性

采用调度节点贮备模式,确保MapReduce的可靠性。

2.6.2扩展性

在服务不停止的情况下,可以动态扩展云平台规模,线性扩大计算能力。

2.6.3负载均衡性

MapReduce负载平衡用的是公平调度算法,公平调度是一种多用户的赋予作业(job)

资源的策略,它的目的是让所有的作业随着时间的推移,都能获取与权值相应的共享资

源。当单独一个作业在运行时,它将使用整个集群。当有其它作业被提交上来时,系统

会将任务(task)空闲计算槽(slot)赋给这些新的作业,以使得每一个作业都大概获

取到与权值相应的计算时间。这个特性让短作业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的同时又保证了长

作业的服务质量。

2.7分布式数据库方案

采用分布式数据立方分布式数据库结合Hive平台,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面向列的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的即时访问。分布式数据立方和Hive构建于HDFS之上,通过HDFS的高可靠性和易扩展的性能,为分布式数据库提供了廉价的解决方案。

2.8分布式并行挖掘算法方案

采用高效的任务调度框架JobKeeper,将传统的单机运行的各种数据挖掘算法(如:分类、聚类、关联规则)算法,转化为可以运行在JobKeeper上的分布式计算任务。对于数据的存储以及ETL等操作,通过数据立方来完成,这样极大的简化了挖掘算法本身所需要处理的逻辑,使得数据挖掘本身之需要关注处理数据的入口格式即可。

3系统架构

在本次云建设中,HDFS属于基础平台支撑层,以用于数据集中存储和共享,实现对数据的统一管理和高效应用;分布式数据立方属于分布式数据库层,用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高性能访问;MapReduce和Hive则基于云存储进行大规模的高性能的数据ELT操作。数据挖掘层则是对清洗过的数据进行知识发现的关键处理层。

下面具体说明各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主要功能。

3.1存储层基本组成

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被设计为将海量文件存储在一个大集群的多台计算机上。HDFS 将每一个文件以分块序列的形式进行存储,一个文件的所有分块除去最后一个分块外都是等大小的。为了实现容错将文件分块进行自动复制。文件分块的块大小和复制比例都是可以按照单个文件进行配置的。HDFS中的所有文件都是“只写一次”并且严格限定在任何时候只有一个写文件操作者。

HDFS是Hadoop框架的分布式并行文件系统,是分布式计算的存储基石。

负责数据分布式存储及数据的管理,并能提供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HDFS的基本特征如下:

(l)对于整个集群有单一的命名空间。

(2)文件会被分割成多个文件块,每个文件块被分配存储到数据节点上,而且根据配置会有复制的文件块来保证数据安全性。

(3)数据一致性。适合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的模型,客户端在成功创建文件之后,才能看到文件的存在。

(4)Hadoop,包括HDFS,非常适合在廉价机器上的分布式存储和分布式处理。它是容错的、可伸缩的、非常易于扩展。并且,以简单性和适用性著称的MapReduce是Hadoop 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5)HDFS的默认配置适合于大多数安装的应用。通常情况下,只有在一个非常大规模的

集群上才需要修改默认配置。

(6)支持shell命令行风格的HDFS目录交互。

(7)HDFS是用java编写的,可广泛运行在多种软硬件平台上。

(8)HDFS经常性地实现新的特性和改进。

(9)Namenode和DataNode都内建了Web服务器,可以方便地查看集群的状态。

HDFS的体系框架是Master/Slave结构,一个典型的HDFS通常由单个Namenode和多个DataNode组成。Namenode是一个中心服务器,负责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的操作,比如打开、关闭、重命名文件或目录,它负责维护文件路径到数据块的映射,数据块到DataNode的映射,以及监控DataNode的心跳和维护数据块副本的个数。集群中的DataNode一般是一个节点一个,负责管理它所在节点上的存储。HDFS暴露了文件系统的名字空间,用户能够以文件的形式在上面存储数据。从内部看,一个文件其实被分成一个或多个数据块,这些块存储在一组DataNode上。DataNode负责处理文件系统客户端的读写请求。在Namenode的统一调度下进行数据块的创建、删除和复制。

所有对目录树的更新和文件名和数据块关系的修改,都必须能够持久化,文件在HDFS中存储图如图:

HDFS结构

HDFS涉及到Namenode、DataNode和客户端们之间的交互。本质上,客户端与Namenode通讯是通过获取或者修改文件的元数据,与 DataNode进行实际的I/O操作。

如图13所示,在HDFS中有三个重要的角色:Namenode、DataNode和Client,其中Client 就是需要获取分布式文件系统文件的应用程序。

这里通过三个操作来说明他们之间的交互关系:

(l)文件写入。首先Client向Namenode发起文件写入的请求,Namenode根据文件大小和文件块配置情况,返回给Client它所管理部分DataNode的信息。Client将文件划分为多个Block,根据DataNode的地址信息,按顺序写入到每一个DataNode块中。

(2)文件读取。Client向Namenode发起文件读取的请求,Namenode返回文件存储的DataNode的信息。Client根据返回的信息读取DataNode上的文件信息。

(3)文件Block复制。Namenode发现部分文件的Block不符合最小复制数或者部分DataNode失效,通知DataNode相互复制Block。DataNode收到通知后开始直接相互复制。

HDFS Namenode、DataNode和客户端们之间的交互3.2Jobkeeper系统基本组成

Jobkeeper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上图中对Jobkeeper进行了分层,对每层进行具体阐述

?虚拟化资源层:将机器进行虚拟化,形成更大范围的服务集群。?存储层:存储数据的处理结果集或其他中间结果集的单元。

?数据处理层:独立的数据处理程序,是对不同需求数据的统一处理方案,由JobKeeper调度平台进行统一的配置管理。

?业务层:对于应用层的相关功能的业务化,数字化处理,用于将应用层的需求任务进行规则化划分,形成统一的处理化模式。

?应用层:一组用于管理和结果反馈的显示组件。是整个系统面向用户和开发人员的基础承载。

JobKeeper的任务分发流程如下图所示:

JobKeeper任务分发流程图

当用户在应用层下发任务给管理节点,管理节点调度机器采集机器节点的信息,根据具体的算法选取最优节点并分发任务,接下来具体的处理节点接收到任务并处理同时将结果返回给管理节点,管理节点整理汇总处理结果,而后返回给应用层。

服务器节点组:负责对处理节点的系统信息以及任务处理信息进行实时的跟踪和保

存,对应的信息镜像存储在基于cStor或者NFS服务的存储系统上。

处理节点组:通过RPC的远程调用获取各自节点的任务处理目标,并实时的和处理节点上的任务处理目标进行对比,控制程序的执行和结束。处理节点组会在一个设定的心跳间隔内主动的和管理节点组联系一次,报告节点存活状态。

3.3分布式数据立方系统基本组成

分布式数据立方,是一个高可靠性、高性能、面向列、可伸缩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利用分布式数据立方技术可在廉价PC Server上搭建起大规模结构化存储集群。其目的是处理庞大的表,可以用普通的计算机处理10亿行数据,并且有数百万列元素组成的数据表这张表的索引是行关键字。分布式数据立方可以直接使用本地的文件系统和Hadoop作为数据存储方式,不过为了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的健壮性,发挥分布式数据立方处理大数据量等功能,需要使用Hadoop作为文件系统。

1、数据模式

分布式数据立方类似Bigtable的分布式数据库,是一个稀疏的,长期存储的,多维的,排序的映射表.这张表的索引是行关键字,列关键字和时间戳。每个值是一个不解释的字符数组,数据都是字符串,没类型。

用户在表格中存储数据,每一行都是一个可排序的主键和任意多的列。由于是稀疏存储的,所以同一张表里面的每一行数据都可以有截然不同的列。

列名字的格式是":",都是由字符串组成,每一张表有一个family集合,这个集合是固定不变的,相当于表的结构,只能通过改变表的结构来改变。但是lable值相对于每一行来说都是可以改变的。

分布式数据立方把同一个family里面的数据存储在同一个目录底下,而分布式数据立方的写操作时锁行的,每一个都是一个原子元素都可以加锁。

所有数据库的更新都是一个时间戳标记,每个更新都是一个新的版本,而分布式数据立方会保留一定数量的版本,这个值是可以设定的。客户端可以获取距离某个时间最近的版本,或者一次获取所有版本。

2、概念视图

分布式数据立方以表的形式存储数据。表有行和列组成。列划分为若干个列族(row family)

Row Key

与nosql数据库们一样,row key是用来检索记录的主键。访问分布式数据立方 table 中的行,只有三种方式:

1 通过单个row key访问

2 通过row key的range

3 全表扫描

Row key行键 (Row key)可以是任意字符串(最大长度是 64KB,实际应用中长度一般为10-100bytes),在分布式数据立方内部,row key保存为字节数组。

列族

分布式数据立方表中的每个列,都归属与某个列族。列族是表的chema的一部分(而列不是),必须在使用表之前定义。列名都以列族作为前缀。例如courses:history,courses:math 都属于courses 这个列族。

时间戳

分布式数据立方中通过row和columns确定的为一个存贮单元称为cell。每个 cell

都保存着同一份数据的多个版本。版本通过时间戳来索引。时间戳的类型是 64位整型。时间戳可以由分布式数据立方(在数据写入时自动 )赋值,此时时间戳是精确到毫秒的当前系统时间。时间戳也可以由客户显式赋值。如果应用程序要避免数据版本冲突,就必须自己生成具有唯一性的时间戳。每个 cell中,不同版本的数据按照时间倒序排序,即最新的数据排在最前面。

Cell

由{row key, column(= +

3、物理存储

1 Table中的所有行都按照row key的字典序排列。

2 Table 在行的方向上分割为多个Hregion。

3 region按大小分割的,每个表一开始只有一个region,随着数据不断插入表,region 不断增大,当增大到一个阀值的时候,Hregion就会等分会两个新的Hregion。当table 中的行不断增多,就会有越来越多的Hregion。

4 Hregion是分布式数据立方中分布式存储和负载均衡的最小单元。最小单元就表示不同的Hregion可以分布在不同的HRegion server上。但一个Hregion是不会拆分到多个server上的。

5 HRegion虽然是分布式存储的最小单元,但并不是存储的最小单元。

事实上,HRegion由一个或者多个Store组成,每个store保存一个columns family。每个Strore又由一个memStore和0至多个StoreFile组成。如图:

StoreFile以HFile格式保存在HDFS上。

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原理及应用

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原理及应用 国际权威的学术组织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CDM) 2006年12月评选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C4.5, k-Means, SVM, Apriori, EM, PageRank, AdaBoost, kNN, Naive Bayes, and CART. 不仅仅是选中的十大算法,其实参加评选的18种算法,实际上随便拿出一种来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算法,它们在数据挖掘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C4.5 C4.5算法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种分类决策树算法,其核心算法是ID3算法.C4.5算法继承了ID3算法的优点,并在以下几方面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1)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2) 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 3) 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 4) 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C4.5算法有如下优点:产生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高。其缺点是:在构造树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多次的顺序扫描和排序,因而导致算法的低效。 2. The k-means algorithm即K-Means算法 k-means algorithm算法是一个聚类算法,把n的对象根据他们的属性分为k个分割,k < n。它与处理混合正态分布的最大期望算法很相似,因为他们都试图找到数据中自然聚类的中心。它假设对象属性来自于空间向量,并且目标是使各个群组内部的均方误差总和最小。 3.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支持向量机,英文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 机(论文中一般简称SVM)。它是一种監督式學習的方法,它广泛的应用于统计分类以及回归分析中。支持向量机将向量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建立有一个最大间隔超平面。在分开数据的超平面的两边建有两个互相平行的超平面。分隔超平面使两个平行超平面的距离最大化。假定平行超平面

大数据挖掘常用方法

数据挖掘常用的方法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是最关键的工作。大数据的挖掘是从海量、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大型数据库中发现隐含在其中有价值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其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学习,统计学等。通过对大数据高度自动化地分析,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商家、用户调整市场政策、减少风险、理性面对市场,并做出正确的决策。目前,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如银行、电信、电商等,数据挖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背景分析、企业管理危机等。大数据的挖掘常用的方法有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神经网络方法、Web 数据挖掘等。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挖掘。 (1)分类。分类是找出数据库中的一组数据对象的共同特点并按照分类模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其目的是通过分类模型,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映射到摸个给定的类别中。可以应用到涉及到应用分类、趋势预测中,如淘宝商铺将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购买情况划分成不同的类,根据情况向用户推荐关联类的商品,从而增加商铺的销售量。 (2)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反映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属性值的特性,通过函数表达数据映射的关系来发现属性值之间的依赖关系。它可以应用到对数据序列的预测及相关关系的研究中去。在市场营销中,回归分析可以被应用到各个方面。如通过对本季度销售的回归分析,对下一季度的销售趋势作出预测并做出针对性的营销改变。

(3)聚类。聚类类似于分类,但与分类的目的不同,是针对数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组数据分为几个类别。属于同一类别的数据间的相似性很大,但不同类别之间数据的相似性很小,跨类的数据关联性很低。 (4)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是隐藏在数据项之间的关联或相互关系,即可以根据一个数据项的出现推导出其他数据项的出现。关联规则的挖掘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海量原始数据中找出所有的高频项目组;第二极端为从这些高频项目组产生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行业企业中用以预测客户的需求,各银行在自己的ATM 机上通过捆绑客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供用户了解并获取相应信息来改善自身的营销。 (5)神经网络方法。神经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因其自身自行处理、分布存储和高度容错等特性非常适合处理非线性的以及那些以模糊、不完整、不严密的知识或数据为特征的处理问题,它的这一特点十分适合解决数据挖掘的问题。典型的神经网络模型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以用于分类预测和模式识别的前馈式神经网络模型,其主要代表为函数型网络、感知机;第二类是用于联想记忆和优化算法的反馈式神经网络模型,以Hopfield 的离散模型和连续模型为代表。第三类是用于聚类的自组织映射方法,以ART 模型为代表。虽然神经网络有多种模型及算法,但在特定领域的数据挖掘中使用何种模型及算法并没有统一的规则,而且人们很难理解网络的学习及决策过程。 (6)Web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指Web 从文档结构和使用的集合C 中发现隐含的模式P,如果将C看做是输入,P 看做是输出,那么Web 挖掘过程就可以看做是从输入到输出的一个映射过程。

学习18大经典数据挖掘算法

学习18大经典数据挖掘算法 本文所有涉及到的数据挖掘代码的都放在了github上了。 地址链接: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f216066248.html,/linyiqun/DataMiningAlgorithm 大概花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自己把18大数据挖掘的经典算法进行了学习并且进行了代码实现,涉及到了决策分类,聚类,链接挖掘,关联挖掘,模式挖掘等等方面。也算是对数据挖掘领域的小小入门了吧。下面就做个小小的总结,后面都是我自己相应算法的博文链接,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 1.C4.5算法。C4.5算法与ID3算法一样,都是数学分类算法,C4.5算法是ID3算法的一个改进。ID3算法采用信息增益进行决策判断,而C4.5采用的是增益率。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21606624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395865 2.CART算法。CART算法的全称是分类回归树算法,他是一个二元分类,采用的是类似于熵的基尼指数作为分类决策,形成决策树后之后还要进行剪枝,我自己在实现整个算法的时候采用的是代价复杂度算法,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21606624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558235 3.KNN(K最近邻)算法。给定一些已经训练好的数据,输入一个新的测试数据点,计算包含于此测试数据点的最近的点的分类情况,哪个分类的类型占多数,则此测试点的分类与此相同,所以在这里,有的时候可以复制不同的分类点不同的权重。近的点的权重大点,远的点自然就小点。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21606624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613011 4.Naive Bayes(朴素贝叶斯)算法。朴素贝叶斯算法是贝叶斯算法里面一种比较简单的分类算法,用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贝叶斯定理,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就是条件概率的相互转换推导。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21606624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680161 5.SVM(支持向量机)算法。支持向量机算法是一种对线性和非线性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非线性数据进行分类的时候可以通过核函数转为线性的情况再处理。其中的一个关键的步骤是搜索最大边缘超平面。 详细介绍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216066248.html,/androidlushangderen/article/details/42780439 6.EM(期望最大化)算法。期望最大化算法,可以拆分为2个算法,1个E-Step期望化步骤,和1个M-Step最大化步骤。他是一种算法框架,在每次计算结果之后,逼近统计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或最大后验估计。

《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挖掘》试题和答案与解析

《海量数据挖掘技术及工程实践》题目 一、单选题(共80题) 1)( D )的目的缩小数据的取值范围,使其更适合于数据挖掘算法的需要,并且能够得到 和原始数据相同的分析结果。 A.数据清洗 B.数据集成 C.数据变换 D.数据归约 2)某超市研究销售纪录数据后发现,买啤酒的人很大概率也会购买尿布,这种属于数据挖 掘的哪类问题?(A) A. 关联规则发现 B. 聚类 C. 分类 D. 自然语言处理 3)以下两种描述分别对应哪两种对分类算法的评价标准? (A) (a)警察抓小偷,描述警察抓的人中有多少个是小偷的标准。 (b)描述有多少比例的小偷给警察抓了的标准。 A. Precision,Recall B. Recall,Precision A. Precision,ROC D. Recall,ROC 4)将原始数据进行集成、变换、维度规约、数值规约是在以下哪个步骤的任务?(C) A. 频繁模式挖掘 B. 分类和预测 C. 数据预处理 D. 数据流挖掘 5)当不知道数据所带标签时,可以使用哪种技术促使带同类标签的数据与带其他标签的数 据相分离?(B) A. 分类 B. 聚类 C. 关联分析 D. 隐马尔可夫链 6)建立一个模型,通过这个模型根据已知的变量值来预测其他某个变量值属于数据挖掘的 哪一类任务?(C) A. 根据内容检索 B. 建模描述 C. 预测建模 D. 寻找模式和规则 7)下面哪种不属于数据预处理的方法? (D) A.变量代换 B.离散化

C.聚集 D.估计遗漏值 8)假设12个销售价格记录组已经排序如下:5, 10, 11, 13, 15, 35, 50, 55, 72, 92, 204, 215 使用如下每种方法将它们划分成四个箱。等频(等深)划分时,15在第几个箱子内? (B) A.第一个 B.第二个 C.第三个 D.第四个 9)下面哪个不属于数据的属性类型:(D) A.标称 B.序数 C.区间 D.相异 10)只有非零值才重要的二元属性被称作:( C ) A.计数属性 B.离散属性 C.非对称的二元属性 D.对称属性 11)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特征选择的标准方法: (D) A.嵌入 B.过滤 C.包装 D.抽样 12)下面不属于创建新属性的相关方法的是: (B) A.特征提取 B.特征修改 C.映射数据到新的空间 D.特征构造 13)下面哪个属于映射数据到新的空间的方法? (A) A.傅立叶变换 B.特征加权 C.渐进抽样 D.维归约 14)假设属性income的最大最小值分别是12000元和98000元。利用最大最小规范化的方 法将属性的值映射到0至1的范围内。对属性income的73600元将被转化为:(D) A.0.821 B.1.224 C.1.458 D.0.716 15)一所大学内的各年纪人数分别为:一年级200人,二年级160人,三年级130人,四年 级110人。则年级属性的众数是: (A) A.一年级 B.二年级 C.三年级 D.四年级

企业数据挖掘应用方案

从定义到应用,数据挖掘的一次权威定义之旅。 目录 什么是数据挖掘 (2) 数据挖掘简介 (2) 展现形式 (5) 数据挖掘涉及的领域 (7) 什么是数据仓库? (7) 数据立方体与OLAP (8) 数据挖掘解决的四大类问题 (10) CRISP-DM (18) 总结 (20)

什么是数据挖掘 前两天看到群里有人问,什么是数据挖掘,现在就数据挖掘的概念做一下分析,并且尽量用大白话说一下数据挖掘到底是个啥东西,为啥大数据来了数据挖掘也火了(其实原来就挺火)。 先看一上概念: 数据挖掘(英语:Data mining),又译为资料探勘、数据采矿。它是数据库知识发现(英语:Knowledge-Discovery in Databases,简称:KDD)中的一个步骤。数据挖掘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隐藏于其中信息的过程。数据挖掘通常与计算机科学有关,并通过统计、在线分析处理、情报检索、机器学习、专家系统(依靠过去的经验法则)和模式识别等诸多方法来实现上述目标。 数据挖掘简介 数据挖掘说的直白些就是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有价值的数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价值包括以下几类: 1、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是指对两个或多个具备相关性的变量元素进行分析,从而衡量两个变量因素的相关密切程度。相关性的元素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或者概率才可以进行相关性分

析。相关性不等于因果性,也不是简单的个性化,相关性所涵盖的范围和领域几乎覆盖了我们所见到的方方面面,相关性在不同的学科里面的定义也有很大的差异。用于确定数据之间的变化情况,即其中一个属性或几个属性变化的是否会对其它属性造成影响,影响有多大。 下图就是相关性的示例: 2、趋势 是指将实际达到的结果,与不同时期财务报表中同类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比较,从而确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分析方法。可以通过拆线

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比较

数据挖掘分类算法比较 分类是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和模式识别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当前数据挖掘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分类算法进行分析和比较,总结出了各种算法的特性,为使用者选择算法或研究者改进算法提供了依据。 一、决策树(Decision Trees) 决策树的优点: 1、决策树易于理解和解释.人们在通过解释后都有能力去理解决策树所表达的意义。 2、对于决策树,数据的准备往往是简单或者是不必要的.其他的技术往往要求先把数据一般化,比如去掉多余的或者空白的属性。 3、能够同时处理数据型和常规型属性。其他的技术往往要求数据属性的单一。 4、决策树是一个白盒模型。如果给定一个观察的模型,那么根据所产生的决策树很容易推出相应的逻辑表达式。 5、易于通过静态测试来对模型进行评测。表示有可能测量该模型的可信度。 6、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能够对大型数据源做出可行且效果良好的结果。 7、可以对有许多属性的数据集构造决策树。 8、决策树可很好地扩展到大型数据库中,同时它的大小独立于数据库的大小。 决策树的缺点: 1、对于那些各类别样本数量不一致的数据,在决策树当中,信息增益的结果偏向于那些具有更多数值的特征。 2、决策树处理缺失数据时的困难。 3、过度拟合问题的出现。 4、忽略数据集中属性之间的相关性。 二、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分类的准确度高,并行分布处理能力强,分布存储及学习能力强,对噪声神经有较强的鲁棒性和容错能力,能充分逼近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具备联想记忆的功能等。 人工神经网络的缺点: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参数,如网络拓扑结构、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值;不能观察之间的学习过程,输出结果难以解释,会影响到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接受程度;学习时间过长,甚至可能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用MATLAB实现数据挖掘的一种算法知识讲解

用M A T L A B实现数据挖掘的一种算法

一、数据挖掘的目的 数据挖掘(Data Mining)阶段首先要确定挖掘的任务或目的。数据挖掘的目的就是得出隐藏在数据中的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挖掘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交叉学科,包括器学习、数理统计、神经网络、数据库、模式识别、粗糙集、模糊数学等相关技术。它也常被称为“知识发现”。知识发现(KDD)被认为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数据挖掘被认为是KDD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步骤,它用专门算法从数据中抽取模式(patter,如数据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发现或序列模式发现等。数据挖掘主要步骤是:数据准备、数据挖掘、结果的解释评估。 二、数据挖掘算法说明 确定了挖掘任务后,就要决定使用什么样的挖掘算法。由于条件属性在各样本的分布特性和所反映的主观特性的不同, 每一个样本对应于真实情况的局部映射。建立了粗糙集理论中样本知识与信息之间的对应表示关系, 给出了由属性约简求约简决策表的方法。基于后离散化策略处理连续属性, 实现离散效率和信息损失之间的动态折衷。提出相对值条件互信息的概念衡量单一样本中各条件属性的相关性, 可以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处理不完备信息系统。 本次数据挖掘的方法是两种,一是找到若干条特殊样本,而是找出若干条特殊条件属性。最后利用这些样本和属性找出关联规则。(第四部分详细讲解样本和属性的选择) 三数据预处理过程 数据预处理一般包括消除噪声、推导计算缺值数据、消除重复记录、完成数据类型转换(如把连续值数据转换为离散型数据,以便于符号归纳,或是把离散型数据转换为连续)。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是名为“CardiologyCategorical”的excel文件中的“源数据”。该数据表共303行,14个属性。即共有303个样本。将该数据表的前200行设为训练样本,剩下后的103行作为测试样本,用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属性约简的方法生成相应的规则,再利用测试样本对这些规则进行测试。 首先对源数据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字符型数据的转化和数据的归一化。 数据预处理的第一步是整理源数据,为了便于matlab读取数据,把非数字数据转换为离散型数字数据。生成lisanhua.xsl文件。这一部分直接在excel工作表中直接进行。 步骤如下: 将属性“sex”中的“Male”用“1”表示,“Female”用“2”表示;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 大数据是2012的时髦词汇,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谈论。大数据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谈论,是因为隐藏在大数据后面超千亿美元的市场机会。 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是最关键的工作。以下内容供个人学习用,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智库百科是这样描述数据挖掘的“数据挖掘又称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目前人工智能和数据库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所谓数据挖掘是指从数据库的大量数据中揭示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并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非平凡过程。数据挖掘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它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统计学、数据库、可视化技术等,高度自动化地分析企业的数据,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帮助决策者调整市场策略,减少风险,做出正确的决策。 数据挖掘的定义 技术上的定义及含义 数据挖掘(Data Mining )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这个定义包括好几层含义:数据源必须是真实的、大量的、含噪声的;发现的是用户感兴趣的知识;发现的知识要可接受、可理解、可运用;并不要求发现放之四海皆准的知识,仅支持特定的发现问题。 与数据挖掘相近的同义词有数据融合、人工智能、商务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知识发现、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等。 ----何为知识从广义上理解,数据、信息也是知识的表现形式,但是人们更把概念、规则、模式、规律和约束等看作知识。人们把数据看作是形成知识的源泉,好像从矿石中采矿或淘金一样。原始数据可以是结构化的,如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也可以是半结构化的,如文本、图形和图像数据;甚至是分布在网络上的异构型数据。发现知识的方法可以是数学的,也可以是非数学的;可以是演绎的,也可以是归纳的。发现的知识可以被用于信息管理,查询优化,决策支持和过程控制等,还可以用于数据自身的维护。因此,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次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理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 这里所说的知识发现,不是要求发现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也不是要去发现崭新的自然科学定理和纯数学公式,更不是什么机器定理证明。实际上,所有发现的知识都是相对的,是有特定前提和约束条件,面向特定领域的,同时还要能够易于被用户理解。最好能用自然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n x _s u x i a n g n i n g

数据挖掘算法

数据挖掘的10大经典算法 国际权威的学术组织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CDM) 2006年12月评选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C4.5, k-Means, SVM, Apriori, EM, PageRank, AdaBoost, kNN, Naive Bayes, and CART. 不仅仅是选中的十大算法,其实参加评选的18种算法,实际上随便拿出一种来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算法,它们在数据挖掘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 C4.5 C4.5算法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种分类决策树算法,其核心算法是ID3算法. C4.5算法继承了ID3算法的优点,并在以下几方面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1)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2) 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 3) 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 4) 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C4.5算法有如下优点:产生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高。其缺点是:在 构造树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多次的顺序扫描和排序,因而导致算法的低效。 2. The k-means algorithm 即K-Means算法 k-means algorithm算法是一个聚类算法,把n的对象根据他们的属性分为k个分割,k < n。它与处理混合正态分布的最大期望算法很相似,因为他们都试图找到数据中自然聚类的中心。它假设对象属性来自于空间向量,并且目标是使各个群组内部的均方误差总和最小。 3.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支持向量机,英文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机(论文中一般简称SVM)。它是一种監督式學習的方法,它广泛的应用于统计分类以及回归分析中。支持向量机将向量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建立有一个最大间隔超平面。在分开数据的超平面的两边建有两个互相平行的超平面。分隔超平面使两个平行超平面的距离最大化。假定平行超平面间的距离或差距越大,分类器的总误差越小。一个极好的指南是C.J.C Burges的《模式识别支持向量机指南》。van der Walt 和 Barnard 将支持向量机和其他分类器进行了比较。 4. The Apriori algorithm

大数据常用的算法

大数据常用的算法(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是最关键的工作。大数据的挖掘是从海量、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大型数据库中发现隐含在其中有价值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也是一种决策支持过程。其主要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学习,统计学等。通过对大数据高度自动化地分析,做出归纳性的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模式,可以帮助企业、商家、用户调整市场政策、减少风险、理性面对市场,并做出正确的决策。目前,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如银行、电信、电商等,数据挖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包括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背景分析、企业管理危机等。大数据的挖掘常用的方法有分类、回归分析、聚类、关联规则、神经网络方法、Web 数据挖掘等。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数据进行挖掘。 (1)分类。分类是找出数据库中的一组数据对象的共同特点并按照分类模式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其目的是通过分类模型,将数据库中的数据项映射到摸个给定的类别中。可以应用到涉及到应用分类、趋势预测中,如淘宝商铺将用户在一段时间内的购买情况划分成不同的类,根据情况向用户推荐关联类的商品,从而增加商铺的销售量。 (2)回归分析。回归分析反映了数据库中数据的属性值的特性,通过函数表达数据映射的关系来发现属性值之间的依赖关系。它可以应用到对数据序列的预测及相关关系的研究中去。在市场营销中,回归分析可以被应用到各个方面。如通过对本季度销售的回归分析,对下一季度的销售趋势作出预测并做出针对性的营销改变。 (3)聚类。聚类类似于分类,但与分类的目的不同,是针对数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一组数据分为几个类别。属于同一类别的数据间的相似性很大,但不同类别之间数据的相似性很小,跨类的数据关联性很低。(4)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是隐藏在数据项之间的关联或相互关系,即可以根据一个数据项的出现推导出其他数据项的出现。关联规则的挖掘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从海量原始数据中找出所有的高频项目组;第二极端为从这些高频项目组产生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行业企业中用以预测客户的需求,各银行在自己的ATM 机上通过捆绑客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供用户了解并获取相应信

数据挖掘主要算法

朴素贝叶斯: 有以下几个地方需要注意: 1. 如果给出的特征向量长度可能不同,这是需要归一化为通长度的向量(这里以文本分类为例),比如说是句子单词的话,则长度为整个词汇量的长度,对应位置是该单词出现的次数。 2.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一项条件概率可以通过朴素贝叶斯条件独立展开。要注意一点就是的计算方法,而由朴素贝叶斯的前提假设可知, = ,因此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类别为ci的那些样本集中,找到wj出现次数的总和,然后除以该样本的总和;第二种方法是类别为ci的那些样本集中,找到wj出现次数的总和,然后除以该样本中所有特征出现次数的总和。 3. 如果中的某一项为0,则其联合概率的乘积也可能为0,即2中公式的分子为0,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一般情况下会将这一项初始化为1,当然为了保证概率相等,分母应对应初始化为2(这里因为是2类,所以加2,如果是k类就需要加k,术语上叫做laplace 光滑, 分母加k的原因是使之满足全概率公式)。 朴素贝叶斯的优点: 对小规模的数据表现很好,适合多分类任务,适合增量式训练。 缺点: 对输入数据的表达形式很敏感。 决策树: 决策树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一个属性进行分枝,因此要注意一下信息增益的计算公式,并深入理解它。 信息熵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的n代表有n个分类类别(比如假设是2类问题,那么n=2)。分别计算这2类样本在总样本中出现的概率p1和p2,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未选中属性分枝前的信息熵。 现在选中一个属性xi用来进行分枝,此时分枝规则是:如果xi=vx的话,将样本分到树的一个分支;如果不相等则进入另一个分支。很显然,分支中的样本很有可能包括2个类别,分别计算这2个分支的熵H1和H2,计算出分枝后的总信息熵H’=p1*H1+p2*H2.,则此时的信息增益ΔH=H-H’。以信息增益为原则,把所有的属性都测试一边,选择一个使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本次分枝属性。 决策树的优点: 计算量简单,可解释性强,比较适合处理有缺失属性值的样本,能够处理不相关的特征; 缺点: 容易过拟合(后续出现了随机森林,减小了过拟合现象); Logistic回归: Logistic是用来分类的,是一种线性分类器,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 logistic函数表达式为: 其导数形式为: 2. logsitc回归方法主要是用最大似然估计来学习的,所以单个样本的后验概率为: 到整个样本的后验概率:

数据挖掘十大算法

数据挖掘十大算法 数据挖掘十大算法—K 近邻算法 k -近邻算法是基于实例的学习方法中最基本的,先介绍基于实例学习的相关概念。 一、基于实例的学习。 1、已知一系列的训练样例,很多学习方法为目标函数建立起明确的一般化描述;但与此不同,基于实例的学习方法只是简单地把训练样例存储起来。 从这些实例中泛化的工作被推迟到必须分类新的实例时。每当学习器遇到一个新的查询实例,它分析这个新实例与以前存储的实例的关系,并据此把一个目标函数值赋给新实例。 2、基于实例的方法可以为不同的待分类查询实例建立不同的目标函数逼近。事实上,很多技术只建立目标函数的局部逼近,将其应用于与新查询实例邻近的实例,而从不建立在整个实例空间上都表现良好的逼近。当目标函数很复杂,但它可用不太复杂的局部逼近描述时,这样做有显著的优势。 3、基于实例方法的不足: (1)分类新实例的开销可能很大。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计算都发生在分类时,而不是在第一次遇到训练样例时。所以,如何有效地索引训练样例,以减少查询时所需计算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2)当从存储器中检索相似的训练样例时,它们一般考虑实例的所有属性。如果目标概念仅依赖于很多属性中的几个时,那么真正最“相似”的实例之间很可能相距甚远。 二、k-近邻法基于实例的学习方法中最基本的是k -近邻算法。这个算法假定所有的实例对应于n 维欧氏空间?n 中的点。一个实例的最近邻是根据标准欧氏距离定义的。更精确地讲,把任意的实例x 表示为下面的特征向量:其中a r (x ) 表示实例x 的第r 个属性值。那么两个实例x i 和x j 间的距离定义为d (x i , x j ) ,其中: 说明: 1、在最近邻学习中,目标函数值可以为离散值也可以为实值。 2、我们先考虑学习以下形式的离散目标函数。其中V 是有限集合 {v 1,... v s }。下表给出了逼近离散目标函数的k-近邻算法。 3、正如下表中所指出的,这个算法的返回值f' (x q ) 为对f (x q ) 的估计,它就是距离x q 最近的k 个训练样例中最普遍的f 值。 4、如果我们选择k =1,那么“1-近邻算法”

数据挖掘中十大经典算法

数据挖掘十大经典算法 国际权威的学术组织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ata Mining (ICDM) 2006年12月评选出了数据挖掘领域的十大经典算法:C4.5, k-Means, SVM, Apriori, EM, PageRank, AdaBoost, kNN, Naive Bayes, and CART. 不仅仅是选中的十大算法,其实参加评选的18种算法,实际上随便拿出一种来都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算法,它们在数据挖掘领域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 C4.5 C4.5算法是机器学习算法中的一种分类决策树算法,其核心算法是ID3算法. C4.5算法继承了ID3算法的优点,并在以下几方面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1)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2) 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 3) 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 4) 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C4.5算法有如下优点:产生的分类规则易于理解,准确率较高。其缺点是:在构造树的过程中,需要对数据集进行多次的顺序扫描和排序,因而导致算法的低效。 2. The k-means algorithm 即K-Means算法 k-means algorithm算法是一个聚类算法,把n的对象根据他们的属性分为k个分割,k < n。它与处理混合正态分布的最大期望算法很相似,因为他们都试图找到数据中自然聚类的中心。它假设对象属性来自于空间向量,并且目标是使各个群组内部的均方误差总和最小。 3.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支持向量机,英文为Support Vector Machine,简称SV机(论文中一般简称SVM)。它是一种監督式學習的方法,它广泛的应用于统计分类以及回归分析中。支持向量机将向量映射到一个更高维的空间里,在这个空间里建立有一个最大间隔超平面。在分开数据的超平面的两边建有两个互相平行的超平面。分隔超平面使两个平行超平面的距离最大化。假定平行超平面间的距离或差距越大,分类器的总误差越小。一个极好的指南是C.J.C Burges的《模式识别支持向量机指南》。van der Walt 和Barnard 将支持向量机和其他分类器进行了比较。 4. The Apriori algorithm Apriori算法是一种最有影响的挖掘布尔关联规则频繁项集的算法。其核心是基于两阶段频集思想的递推算法。该关联规则在分类上属于单维、单层、布尔关联规则。在这里,所有支持度大于最小支持度的项集称为频繁项集,简称频集。 5. 最大期望(EM)算法 在统计计算中,最大期望(EM,Expectation–Maximization)算法是在概率(probabilistic)模型中寻找参数最大似然估计的算法,其中概率模型依赖于无法观测的隐藏变量(Latent Variabl)。最大期望经常用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视觉的数据集聚(Data Clustering)领域。 6. PageRank PageRank是Google算法的重要内容。2001年9月被授予美国专利,专利人是Google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Larry Page)。因此,PageRank里的page不是指网页,而是指佩奇,即这个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存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存在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工作的最后阶段是将获取的挖掘信息呈现给 所需用,下面是搜集的一篇关于软件工程数据挖掘问题探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1引言(Introduction) 数据挖掘技术既是在海量的数据当中将需求信息挖掘出来的过 程[1].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则是数据挖掘技术在软件工程领域的重要 应用[2].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的开发效率,增强软件的稳定性以及可用性,随着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提升,其应用范围更加的广泛[3].因此,对其的研究工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更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重点探索软件工程数据挖掘技术面临的挑战以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2软件工程数据挖掘(Softwareengineeringdatamining) (1)软件工程数据挖掘的必要性 软件工程数据主要是指在软件开发阶段积累的相关数据,其中 包括软件的可行性分析以及需求分析文本,软件的注释或者代码等等。这些信息是软件开发者获取软件相关数据的唯一。随着软件研发技术以及规模的不断提升,其中包括的软件工程数据也是成指数性增长。例如:Linux操作系统软件,其仅代码一项就超过了500万行。这在无形中增加了软件开发者获取软件相关数据的难度。因此,借助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软件工程信息搜索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2)软件工程数据挖掘任务及其过程

一般来讲,软件工程的数据挖掘工作主要包括: a.软件数据的预处理。这一过程主要是将未曾加工的数据变为便于挖掘出来的形式。其主要涉及到不同以及格式数据的融合,进而转化成为统一格式的数据。选取数据挖掘任务有关的数据记录,并对数据中的噪音以及重复值进行清理。目前,数据挖掘的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的是LSA、PLSA、LDA等。 b.数据挖掘。这一过程主要是要将海量数据中能够反映出软件本质或者规律的信息搜取出来。其中运用了大量的算法。输入的是结构规整的数据,而将关联、分类等信息模式进行输出,这些信息模式与挖掘任务有关。 c.结果评估。这一过程的目的就是要是用户获得有用的信息。主要包括提出信息质量不高的部分结果数据,以及将计算机处理以及理解的信息模式转换成为用户能够理解的信息模式,并传递给用户。 2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存在的挑战(Challengeofsoftwareengineeringdatamining) (1)软件工程数据复杂度高 (2)分析方法并非传统模式 软件工程数据挖掘工作的最后阶段是将获取的挖掘信息呈现给所需用户。在传统的数据挖掘应用过程中,例如:银行或者电子商务,都是将其转化为文字或者图表的形式。但是,软件开发者所需的信息并没有如此简单。其囊括了编程模板、缺陷定位等客户信息。因此,这对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据挖掘关于Kmeans算法的研究(含数据集)

浙江大学算法研究实验报告 数据挖掘 题目:K-means

目录 一、实验内容 (5) 二、实验目的 (7) 三、实验方法 (7) 3.1软、硬件环境说明 (7) 3.2实验数据说明 (7) 图3-1 (7) 3.3实验参数说明/软件正确性测试 (7) 四、算法描述 (9) 图4-1 (10) 五、算法实现 (11) 5.1主要数据结构描述 (11) 图5-1 (11) 5.2核心代码与关键技术说明 (11) 5.3算法流程图 (14) 六、实验结果 (15) 6.1实验结果说明 (15) 6.2实验结果比较 (21) 七、总结 (23)

一、 实验内容 实现K-means 算法,其中该算法介绍如下: k-means 算法是根据聚类中的均值进行聚类划分的聚类算法。 输入:聚类个数k ,以及包含n 个数据对象的数据。 输出:满足方差最小标准的k 个聚类。 处理流程: Step 1. 从n 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k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Step 2. 根据每个聚类对象的均值(中心对象),计算每个对象与这些中心对象的距离,并根据最小距离重新对相应对象进行划分; Step 3. 重新计算每个(有变化)聚类的均值(中心对象) Step 4. 循环Step 2到Step 3直到每个聚类不再发生变化为止; k-means 算法的工作过程说明如下:首先从n 个数据对象任意选择k 个对象作为初始聚类中心,而对于所剩下的其它对象,则根据它们与这些聚类中心的相似度(距离),分别将它们分配给与其最相似的(聚类中心所代表的)聚类。然后,再计算每个所获新聚类的聚类中心(该聚类中所有对象的均值),不断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标准测度函数开始收敛为止。一般都采用均方差作为标准测度函数,具体定义如下: 21∑∑=∈-=k i i i E C p m p (1) 其中E 为数据库中所有对象的均方差之和,p 为代表对象的空间中的一个点,m i 为聚类C i 的均值(p 和m i 均是多维的)。公式(1)所示的聚类标准,旨在使所获得的k 个聚类具有以下特点:各聚类本身尽可能的紧凑,而各聚类之间尽可能的分开。 重点要求:用于聚类的测试级不能仅为单独的一类属性,至少有两种属性值参与聚类。

机器学习10大经典算法.

1、C4.5 机器学习中,决策树是一个预测模型;他代表的是对象属性与对象值之间的一种映射关系。树中每个节点表示某个对象,而每个分叉路径则代表的某个可能的属性值,而每个叶结点则对应从根节点到该叶节点所经历的路径所表示的对象的值。决策树仅有单一输出,若欲有复数输出,可以建立独立的决策树以处理不同输出。从数据产生决策树的机器学习技术叫做决策树学习, 通俗说就是决策树。 决策树学习也是数据挖掘中一个普通的方法。在这里,每个决策树都表述了一种树型结构,他由他的分支来对该类型的对象依靠属性进行分类。每个决策树可以依靠对源数据库的分割进行数据测试。这个过程可以递归式的对树进行修剪。当不能再进行分割或一个单独的类可以被应用于某一分支时,递归过程就完成了。另外,随机森林分类器将许多决策树结合起来以提升分类的正确率。决策树同时也可以依靠计算条件概率来构造。决策树如果依靠数学的计算方法可以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决策树一般都是自上而下的来生成的。 选择分割的方法有好几种,但是目的都是一致的:对目标类尝试进行最佳的分割。从根到叶子节点都有一条路径,这条路径就是一条“规则”。决策树可以是二叉的,也可以是多叉的。对每个节点的衡量: 1)通过该节点的记录数 2)如果是叶子节点的话,分类的路径 3)对叶子节点正确分类的比例。 有些规则的效果可以比其他的一些规则要好。由于ID3算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于是Quilan提出了C4.5算法,严格上说C4.5只能是ID3的一个改进算法。相信大家对ID3算法都很.熟悉了,这里就不做介绍。 C4.5算法继承了ID3算法的优点,并在以下几方面对ID3算法进行了改进: 1) 用信息增益率来选择属性,克服了用信息增益选择属性时偏向选择取值多的属性的不足; 2) 在树构造过程中进行剪枝; 3) 能够完成对连续属性的离散化处理; 4) 能够对不完整数据进行处理。

大数据-面向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平台解决方案

在大数据时代,个人、企业和机构都会面临大数据的问题。建设面向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可以为众多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提供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面向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平台以区域性智能数据中心及高速互联网为基础设施,以互联网服务体系为架构,以大数据存储、处理、挖掘和交互式可视化分析等关键技术为支撑,通过多样化移动智能终端及移动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数据存储、管理及分析服务。 一、平台架构 大数据分析平台的拓扑架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部署在多个地方的智能数据中心提供大数据存储及计算平台,通过平台服务器提供系统调用功能。门户服务中心将整合所有的智能数据中心存储和计算资源,并通过 web应用服务器和 Open API 服务器以 web 调用和Open API 调用的方式提供大数据存储、管理及挖掘服务。终端用户利用移动智能终端通过互联网访问门户服务中心,使用其提供的大数据存储、管理及挖掘服务。 大数据分析平台的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包含 3 个层次:平台层为整个大数据分析平台提供基础平台支持;功能层提供基本的大数据存储和挖掘功能;服务层为用户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服务。具体包括: (1)平台层:为大数据存储和挖掘提供大数据存储和计算平台,为多区域智能中心的分析架构提供多数据中心调度引擎; (2)功能层:为大数据存储和挖掘提供大数据集成、存储、管理和挖掘功能; (3)服务层:基于 Web 和 Open API 技术提供大数据服务。 二、关键技术 建设面向服务的大数据分析平台,需要研究和开发一系列关键技术,主要包括: 1. 平台层 (1)大数据分布式存储系统:针对数据不断增长的挑战,需要研究大规模、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问题,突破大数据的存储、管理和高效访问关键技术,当前需要构建至少 PB 级存储能力的大数据平台才能满足一般的科研和应用需求。

数据挖掘实验报告资料

大数据理论与技术读书报告 -----K最近邻分类算法 指导老师 : 陈莉 学生姓名 : 李阳帆 学号 : 201531467 专业 : 计算机技术 日期 : 2016年8月31日

摘要 数据挖掘是机器学习领域内广泛研究的知识领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紧密结合,让计算机帮助人们从庞大的数据中智能地、自动地提取出有价值的知识模式,以满足人们不同应用的需要。K 近邻算法(KNN)是基于统计的分类方法,是大数据理论与分析的分类算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该算法具有直观、无需先验统计知识、无师学习等特点,目前已经成为数据挖掘技术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法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 K 近邻分类算法,首先简要地介绍了数据挖掘中的各种分类算法,详细地阐述了K 近邻算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最后在matlab环境里仿真实现,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了改进的方法。 关键词:K 近邻,聚类算法,权重,复杂度,准确度

1.引言 (1) 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3.算法思想 (2) 4.算法实现 (2) 4.1 参数设置 (2) 4.2数据集 (2) 4.3实验步骤 (3) 4.4实验结果与分析 (3) 5.总结与反思 (4) 附件1 (6)

1.引言 随着数据库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分支—— 机器学习的研究自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以来也取得了很大进展。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存储数据,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分析数据,挖掘大量数据背后的知识,这两者的结合促成了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s,简记 KDD)的产生,也称作数据挖掘(Data Ming,简记 DM)。 数据挖掘是信息技术自然演化的结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描述为如下的过程:初期的是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库的构造;后来发展到对数据的管理,包括:数据存储、检索以及数据库事务处理;再后来发展到对数据的分析和理解, 这时候出现了数据仓库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涉及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一门当前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 数据挖掘是机器学习领域内广泛研究的知识领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紧密结合,让计算机帮助人们从庞大的数据中智能地、自动地抽取出有价值的知识模式,以满足人们不同应用的需要[1]。目前,数据挖掘已经成为一个具有迫切实现需要的很有前途的热点研究课题。 2.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邻方法是在一组历史数据记录中寻找一个或者若干个与当前记录最相似的历史纪录的已知特征值来预测当前记录的未知或遗失特征值[14]。近邻方法是数据挖掘分类算法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K 近邻算法(简称 KNN)是基于统计的分类方法[15]。KNN 分类算法根据待识样本在特征空间中 K 个最近邻样本中的多数样本的类别来进行分类,因此具有直观、无需先验统计知识、无师学习等特点,从而成为非参数分类的一种重要方法。 大多数分类方法是基于向量空间模型的。当前在分类方法中,对任意两个向量: x= ) ,..., , ( 2 1x x x n和) ,..., , (' ' 2 ' 1 'x x x x n 存在 3 种最通用的距离度量:欧氏距离、余弦距 离[16]和内积[17]。有两种常用的分类策略:一种是计算待分类向量到所有训练集中的向量间的距离:如 K 近邻选择K个距离最小的向量然后进行综合,以决定其类别。另一种是用训练集中的向量构成类别向量,仅计算待分类向量到所有类别向量的距离,选择一个距离最小的类别向量决定类别的归属。很明显,距离计算在分类中起关键作用。由于以上 3 种距离度量不涉及向量的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使得距离的计算不精确,从而影响分类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