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训练(三篇)(含答案)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22分)

人生是一场场目送

①还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有记忆的目送,那年六岁,是暖意融融的春日。母亲坐在从邻居那里借来的小毛驴车上,围着家里那床大红花的被子,毛驴车驶过院外的桃花树,一阵风来,粉红的桃花瓣纷纷飘落,落在她灰白头和新穿的淡青色碎花衬衫上,她只是挥着手,脸因为瘦削而越发显得笑得夸张,可她就那样笑着离开我们视线,再也没有回来。目送者站在自家院子的土墙旁,看着母亲渐行渐远,无奈的抽泣。一个六岁的孩子无法主宰自己,更无法主宰别人的命运。

②第二次的目送,是作为被送者,十七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离开,离开小镇,离开县城,到省城求学。清晨赶火车,夏末秋初的凉风,乌瓦红砖的小站在晨曦中朦胧,长长的铁轨从远方来,延伸到远方去。我拖着行李挤上车,站在过道上向窗外看去时,看见父亲寻找的目光,孤单的身影。垂下头时眼泪已滴在行李箱上,列车启动,哐当哐当声中,越来越远的是故乡和父亲,还有曾十二万分盼着离开的家,如今都因离别而蒙上了暖色调,就像渐起的朝阳,暖橘。

③人生最大意义的那次目送,发生在六年后。我要嫁到远方去,独自一人出发。行李已先行托运,只随身携带一个小包。早春二月,天还蒙蒙亮,我赶早车,父亲早起送我,他站在简陋的门楼下,黑漆的大门半掩在他身后,启明星在遥远的天际寂寞闪烁。我摇摇手,“爸爸,回去吧。”爸爸嗯了一声,我回头看不清他的表情。于是我转过头来一直走去。(A)街上空寂无人,父亲的目光在孤单中无限地拉长。心里稍稍有了酸涩,又觉无聊。多年的独立让我知道,我从来不是那个有点事儿就可以哭哭啼啼耍情绪的孩子,我的情绪给谁看呢?那天早晨,我坐上车,车在晨曦微明中驶出小城,我不知父亲站在门口目送了我多久。那是意义重大却简约的目送。

④生命里最无法忘怀的目送,发生在去年。父亲走了。幼年时目送母亲,她笑着在桃花纷落的春日。这一次目送父亲在深冷的浓秋。父亲躺在玻璃棺里,似乎在一个梦境中微皱着眉,慢慢沉落下去,只剩下无声不知所措的白色百合。(B)痛苦像铅海,又重又黑,深不见底,压制了撕心裂肺的哭喊。只有沉默,似乎才能表达一切。我目送了生我养我的两个人的离开,目送自己真正意义上的孑然一身的到来。

⑤目送便是离别,即使有时它也意味着出发,可对另一方仍是离别。

⑥人生自古伤离别。

⑦但真正理解目送,却因为龙应台人生三书里的《目送》,关于华安和“我”的故事。小学,16岁,21岁。一个孩子在母亲的目送中长大了,每一段目送似乎也引领着各种酸甜苦辣。龙应台也在目送中永别了自己最亲爱的父亲,沉痛在理智中熨平。

⑧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⑨人生不过是一场场目送,成长或衰败。你是目送者,或者被目送。

1.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表格填写完整。(6分)

2.选文以“人生是一场场目送”为题有何妙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3.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5分)

(1)有人认为第③段A句中“无限地拉长”用得精妙,请说说理由。(2分)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④段中的B句。(3分)

4.请谈谈你对第⑧段龙应台这番话语的理解。(4分)

5.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选文采用对比手法,将我与龙应台的目送经历对比描写,突出父母的难忘印象。

B.文末作者认为人生会经历一场场目送,作为目送者抑或是被目送,情绪消极无奈。

C.第⑥段化用柳永的词句“多情自古伤离别”,增添语言的趣味性,揭示文章的主旨。

D.选文深情地叙述我的四次目送经历,我因龙应台的《目送》而真正理解目送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20分)

闯祸精李娟

①总的来说,大狗丑丑的缺点多于优点。样子凶,吃得多,记性差,咬赛虎,追鸡。除此之外,还爱偷鞋子。不,应该是收集鞋子。眼下这面耕地共有上万亩,它把上万亩面积内的鞋子全收集到我家蒙古包后墙的土堆旁。隔三岔五的便有人光着脚前来找鞋。在那堆鞋子里翻来翻去,像身处派出所失物招领室。丑丑卧在一边边晒太阳边摇尾巴,俨然这一切不关它事。

②它不但喜欢把别人家鞋子往自己家搜罗,还热衷于把我家的鞋子往别人家送。真是难以理解的嗜好。

③最初发现它这个嗜好那天,我妈早上一起床就发现少了一只鞋。荒野中不

可能丢东西,何况是一只又破又脏的旧鞋。当她找得翻天覆地

....的时候,突然有人上门,那是一个住在一公里外的地窝子里的哈萨克男孩。

④他拎着一只破鞋问我妈:“阿姨,是你的吗?”

⑤我妈一头雾水。他又说:“你的狗,拿到,我的房子。”汉语不太灵光。

⑥虽疑惑不解,我妈还是赶紧道谢。

⑦但他还了鞋子后仍没有离开的意思。扭捏半天又说:“阿姨,我的鞋,你找一找……”

⑧再一看,这孩子光着脚。他说路过我家,一眼看到丑丑卧在太阳地里,正抱着他丢掉的一只鞋又咬又啃,玩得不亦乐乎。

⑨他夺回鞋子,又再去寻找另一只。没找到,却找到我妈的鞋。

⑩我妈又窘又恨,连忙高声骂狗。带着那孩子去屋后找鞋。

⑾那是我妈第一次发现丑丑的鞋类收藏中心,真可谓琳琅满目:有男式的有女式的,有单只的有成双的,有新有旧。我妈仿佛看到邻里们统统光着脚的情景……

⑿我妈一时头大。委托那男孩把消息传出去。从此,住这附近的,不管是谁,一丢了鞋就径直往我家跑。只要住这附近的,晚上都把鞋子妥善收进室内。我妈则把鞋高高挂起来。

⒀除了收集鞋子,丑丑这家伙还喜欢逮鸡玩。逮到鸡后,也不吃,也不咬,就像抱娃娃一样把人家抱在怀里,然后用舌头反复舔啊舔啊……把鸡舔得浑身都湿透,瑟瑟发抖。这种把戏共玩过两次,一只鸡给活活吓死了。另一只虽然被我妈及时营救出来,从此也萎靡不振。丑丑还舔过兔子,把人家摁在地上,先顺毛舔,再逆毛舔,把兔子舔得呆若木兔,跳都不会跳了。

⒁丑丑唯一的功劳是驱赶鹅喉羚(即黄羊)。戈壁滩深处的鹅喉羚有段时间天天来啃葵花苗,丑丑一看到就追,令人欣慰。虽然追的过程中,被这家伙践踏毁坏的秧苗并不比被羚羊糟蹋的少。

⒂每到那时,我妈束手无策,干脆装作不认识这条狗。

⒃嗯,丑丑这家伙吧,虽说让人心烦,但若是半天不见踪影,我妈还是很惦记的。

⒄今年大旱,眼看着地里的葵花一片一片干掉,我妈急得满嘴上火。好容易

水来了,这时候丑丑不见了。妈妈一边浇地,一边东张西望,大声呼喊。直到下午仍不见狗影。我妈不由胡思乱想、心慌意乱。但地没浇透之前,人没法离开。总之她好几次简直想把水先停掉,等找到丑丑后再安心干活——似乎到了那会儿,天大的事情也比不上那只可恶的狗重要。

⒅丑丑终于回来了,我们为这狗可真是操碎了心。

⒆我妈说:“哎,我的丑丑最好了。”

⒇我说:“就会惹祸,有什么好的。”

(21)我妈说:“它会赶鹅喉羚。”

(22)我嗤之:“天啦,好大的本领。”

(23)她想了想,又说:“它陪伴了我。”

1.通读全文,简要概括大狗丑丑闯了哪些祸。(4分)

2.下面的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第③段中加点词“翻天覆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找鞋时浩大的声势。

B. 第⑾段中“我妈仿佛看到邻里们统统光着脚的情景……”一句中,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

C. 第⒃段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

D. 第⒄段中“我妈不由胡思乱想、心慌意乱”的原因是丑丑不见了踪影,担心它出事。

3. 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请品析第⒀段中的画线句。(4分)

4.文章第⒆段—(23)段独句成段,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4分)

5.母亲对“闯祸精”丑丑的情感是什么?你如何看待这种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5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1题。(22分)

春天的故事崔立

(1)

春天的时候,我在临街的路边开了一家服装店。

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好。我心里很着急。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了。我的门口,经常走过一对打扫卫生的老夫妇,很多的时候,他们一个人推着车,一个人打扫着马路,一路走过去。他们打扫后扬起的灰尘,常常令我厌恶。我厌恶这里的生意差,如同厌恶他们扫起的灰尘。

以至有一天,那个老头拿着一个空杯子,怯生生地走近我的门口,说:“可以让我倒杯热水吗?我老太婆她肚子有些疼。”我冷冷地看着他,冷冷地说:“对不起,没有热水。”老头无奈地看着我,无奈地走了。老头走向不远处,那个蹲在那里捂着肚子的老太婆的背影,有些沉闷,有些苍白。

我的心,隐隐地有些不忍。

(2)

老婆来店里看我。

依老婆的本意,并不希望我开什么店。她还是希望我本本分分地上一个班,而我,终是有些不甘寂寞,不撞南墙不回头。

我把拒绝给老头提供热水的事说给她听。事实上,我是有热水的。

老婆圆瞪着眼,看我,说:“你不该这样的。一点热水,这么小的事儿。”

我叹一口气,说:“是的,我做错了。从老头离开我的店,我已生出悔意。我甚至想过喊住老头,但我终究下不了这个决心。”

其时已近中午,我看到那对老夫妇,他们坐在不远处的小板凳上,正拿出饭盒、面包,还有两只塑料杯子。看起来,他们是要吃午饭了吧。

老婆朝我努了努嘴,眼神落在了角落里的热水瓶上。我明白了。我鼓起勇气,打开门,朝着他们走了过去。

我到了他们跟前。他们看到我有些慌张,以为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我说:“我给你们拿来了热水。喝点热水,对胃会好。”我打开了热水瓶,热水倒

在杯子里,冒出暖暖的热气,热气缓缓地上扬。

他们说:“谢谢你。”还有些诚惶诚恐,有些不相信一样。

我笑笑,说:“没关系。”

我还说:“以后,需要热水了,随时来我店里倒。”

(3)

店里,原本只有一个热水瓶。我又买了一个,现在有两个了。

有时,老头或是老太,他们会来我店里倒水。有时我会给他们倒好水。有客人在的时候,会让他们自己去倒。

老头,或是老太走出去的时候,也许是碰到了路过的需要倒热水的行人。

一天,一个男人进来,问我:“请问,这里有热水吗?”我愣了一下,刚想拒绝。男人又说:“我刚才看到一个老头,从你这里倒了热水出来。”我拍了拍脑袋,说:“对,对。”

我给男人的杯子里倒满了热水,男人连声说着:“谢谢,谢谢。”男人走出去。门口,站着一个怀孕的女人。男人把热水递给女人喝,女人缓缓地喝着水。男人女人回过头,还朝我甜甜地一笑。我也微笑,微笑地看着男人小心地搀着女人离去。(4)

我的店里,准备了5个热水瓶。每天一开店,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那几个热水瓶给倒满。

越来越多走过的行人,会到我的店里来倒水。只因我在门口,用A4纸打印了几个大字:免费倒热水。为了让他们倒水方便,我还将5个热水瓶,都放在了门口。店里的生意渐渐好起来了。我一个人开始有些忙不过来,于是我请了一个人来帮忙。老婆来店里看我,脸上写满惊讶,连连说:“看来你这店还开对了。”

我想说:“你没看见,我这边的门口,被打扫得特别干净吗?那当然会有很多客人光顾了。”

我其实还想说:“还有,被打扫得无比干净的心灵。”

准备说话的时候,我的头看向落地玻璃窗外。那对老头老太正打扫着,缓缓地走过去。

阳光下,一派春意融融。

1. 根据提示,分别概括文章(1)(2)(4)小节的内容。(6分)

(1)

(2)

(3)“我”不仅为老夫妇备好热水,还为路过的一对夫妻提供热水。

(4)

2.下列对文章理解或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从对“我”老婆不多的言行描写中,可以看出她是个热心肠的人。

B.“热水瓶”从“一个”到“五个”的细节,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 “我”店里的生意好了,是因为店铺门口被打扫得特别干净。

D. 文章末段意味深长,回应开头,暗示主题,引人深思。

3.结合上下文,根据要求,品析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1)我愣了一下,刚想拒绝。……我拍了拍脑袋,说:“对,对。”(从描写的角度)(3分)

(2)每天一开店,我的首要任务就是把那几个热水瓶给倒满。(从加点词的角度)(2分)

4.“店刚开张的时候,生意并不好。我心里很着急。脾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了。”这一段删去也不影响文意,作者为什么要特意交代了“我”生意不好?(4分)

5.说说你对文章标题“春天的故事”的理解。(4分)

记叙文阅读指导(精读)(参考答案)

(一)(22分)

1.(6分)示例:A.十七岁时的夏末秋初清晨,父亲在小站目送我离

家到省城求学。 B.六年后的早春二月天蒙蒙亮时,父亲在简陋的门楼下目送我远嫁他方。 C.无奈 D.稍稍有了酸涩,又觉无聊2.(4分)示例: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揭示文章的主旨;点明叙事

线索,表明我由目送经历中生发的人生感悟;把人生比作一场场目送,富有哲理,引人思考。(答出两点即可)

3.(5分)(1)(2分)示例:“无限地拉长”用词精妙,描绘父亲深情

凝望女儿远嫁他方的背影,突出父亲目送我时内心的不舍与难以释怀的落寞。

(2)(3分)示例: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痛苦”比喻成“又重又黑、深不见底的铅海”,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目送父亲离世的悲痛之情。

4.(4分)示例: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在生命成长、独立、逝去的过

程中,从不舍、落寞、痛楚转为正视、坦然、勇敢放手,体现作者对生命与亲情的理性思考。

5.(3分)D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20分)

1.(4分)要点与评分:一点1分,写出四点即可。大意相同即可得分。

参考要点:①叼走“我妈”的鞋,“收集”邻居们的鞋子,让很多人四处找鞋;②喜欢逮鸡,以至于把鸡弄死或萎靡不振;③喜欢舔兔,把兔子弄得呆若木兔;④即使驱赶鹅喉羚时,也糟蹋了很多葵花苗;

⑤在“我妈”最忙碌的时候失踪,让人担忧。

2.(3分)B(解析:省略号的作用有:引文的省略、列举的省略、重复语句的省略、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意在言外的省略、语意难尽的省略、语言中断的省略、含糊其辞的省略、沉默的省略、数字延续的省略、语音延长的省略等。此处不是“话没说完”,而是语意难尽,意在言外。)

3.(4分)要点与评分:明确角度得1分,分析得2分,结合主题,品析深入的得1分。

示例1:本句运用了动作描写,其中“舔”,“摁”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丑丑“折腾”兔子时的动作,把丑丑调皮捣蛋的一面描写得传神。

示例2:本句中“呆若木兔”改编自成语“呆若木鸡”,将兔子被丑丑折腾后“失魂落魄”的样子描写得传神,也侧面表现了丑丑的调皮捣蛋,体现了它“闯祸精”的特点。

4.(4分)要点与评分:看法1分,如果只写看法,没有理由,不给分。内容的作用2分,结构作用1分。

示例:我觉得独句成段的写法好。(1分)在内容上强调突出了丑丑对妈妈的陪伴,虽然它调皮捣蛋,但它陪伴了母亲,给母亲带来了乐趣;(2分)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升华了文章的主题。(1分)

5.(5分)要点与评分:写出母亲对丑丑的情感,写到疼爱、担心等这种层次的1分,能写出情感的复杂性,爱、恼、无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等多层次的情感得2分,能结合全文写出看法2分,表述1分。

示例:我觉得这种情感很动人,母亲对待丑丑不仅是对待一个动物,而是将它看成平等的生命,甚至是一个家庭成员,母亲对丑丑的情感是多层次的(是复杂的)她因为丑丑的顽皮感到生气,例如文章中丑丑偷鞋子后母亲又窘又恨,高声骂丑丑;她对丑丑的行为感到无奈,例如丑丑每次舔鸡或兔,驱赶黄羊却践踏秧苗的时候,母亲束手无策,当做不认识这条狗;她会替丑丑感到担忧,例如丑丑不回家时,母亲连做农活都心神不宁,想着丑丑;她是爱着丑丑的,例如最后母亲和我的对话,虽然丑丑没什么用处又很爱惹祸,但它陪伴着母亲,母亲离不开丑丑。

(三)(22分)

1.(6分)

(1)因店里生意差心情不好,“我”拒绝给老头提供热水。

(2)(经老婆提醒)“我”主动倒热水给老夫妇并欢迎他们随时到店里倒水喝。

(4)“我”免费为行人提供热水,店铺的生意好了。

(每处2分,意对即可)

2. (3分) C (只是现象,不是原因)

3.(5分)

(1)示例:通过神态、动作、语言描写,(1分)写出了“我”对提供热水这件事由犹豫到乐意的心理变化过程。(2分)(意对即可)(2)示例:“一”……“就”……有立即、马上之意,(1分)写出了“我”为行人提供便利的积极心态。(1分)(意对即可)

4.(4分)

示例:这样写意在说明“我”对扫地老夫妇态度不好是有原因的——生意不好,心情不好,并非“我”本性不好。(2分)另外与后文的生意好形成对比,突出文章的中心。(2分)(意对即可)

5. (4分)

一是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这是一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二是暗示“我”的生意越来越好,走向了春天;三是暗指故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给人春天般温暖。(每点2分,写出两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