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从2012年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已在我校推广了三年多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能提供学生全员参与语言学习过程,以小组为形式,为了相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的一种教学模式。

最开始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学生每天能学到的知识要比以前由老师做主导的教学模式中学到的知识少得多。出现了课堂上中上等生学习内容吃不饱还无事可干的现象,大部分学生和学生家长对这种教学改革都有一些意见。生怕自己的孩子因为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量的减少而影响自己孩子的考试成绩。毕竟他们的孩子最终还是要参加中考的。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成绩处于中下等的学生是这次教学改革里最受益的学生。因为速度放慢,同时小组中有很多同学都能帮助他们,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听说读练,所以这部分学生的成绩明显得到了提高。可是这样教学让我们老师不能在45分钟的课堂上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且班级中百分之七十多的学生都明显感到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变少了,变浅了。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小组合作教学的情况下又对学

生教学进行了调整。针对小组中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分配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干,同时还会让他们在完成自己任务的情况下,有机会挑战上一个层次同学的任务。如果说只是靠他们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他们不能完成更高一个层次的任务。但因为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他们可以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使他们在他人协助后就可以轻松完成高一个层次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他们积极发言,为自己多争取表现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参与任务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们在合作中互动、在互动中交流,在互帮互助中共同取得进步。在这种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各个小组之间,每个小组成员之间都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组内成员间团队协作意识也有所提高,集体荣誉感增强。学生间相互比着学的现象随处可见,从而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我校从2012年到2015年开展小组合作教学已经有三年了,经过这段时间的摸索,我们的课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六张或八张桌子整齐码放在一起,学生们围坐在桌子周围。这种座位排列方式方便小组内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互动。为了自己小组的荣誉,小组内的1号2号同学必须帮助3号和4号,同时1号、2号、3号和4号四个人又共同帮助和督促5号和6号同学的学习。这种

手把手,一帮一的模式会使组内稍差的同学成绩有所提高。这样班级内的差生数量就会不断减少。帮着一些学生树立了学习的自信心,避免了两极分化,同时也保护了差生的自尊心,小组内每名成员的学习成绩都得到提高。学生们在课堂上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内学习氛围浓厚起来,课堂效率也提高了。因为训练次数的增多,学生对所学内容记忆得就更深刻、更牢固了。在课堂上,随着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大量的活动需要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和六个小组之间的竞争,组内的每名学生都树立了良好的自身形象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在小组比赛中我们采用的是同一层次的学生展开竞争,优生对优生,差生对差生。这样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活动中,差生也要不断的进步,他们在自己的努力后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公平的比赛,让他们都能在竞争里找到自信。每名同学都深知:只要自己努力,就会取得进步。班级里你不服我,我不服你,学习上形成你追我赶的趋势。在这种学习氛围的感染下,每个同学都能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并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我们的学生从仅用课堂45分钟的时间里学英语、说英语、用英语的现状中走出来。学生不仅在课堂上使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等练习。而且课下他们也会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相互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练习,经过探讨得出自己做错的习

题的答案,互相检查单词拼读的准确性,交流自己记录整理的笔记,小组内的伙伴一起用所学知识和拓展的知识共同绘制手抄报。他们能就新课标教材中的内容随意进行提问和回答;教材中阅读部分学完后,学生们会尝试去复述这部分内容或将阅读内容变成一个小对话,小故事;对话内容他们也会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改写并在自习课上分角色进行表演;学生们也能主动使用英语就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交流;就新闻等重大消息用英语进行简短的复述。回家后学生在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的同时,也能积极主动地完成预习和复习任务。查阅字典,运用教辅资料或电脑等多种资源继续学习英语。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的词汇量都增大了,知道的知识点增多了,在多次使用下学生也能融汇贯通这些内容了,随着学生们语言表述能力的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自由发挥的空间也逐渐扩大了,组员们的人际关系也更融洽了。

在三年的坚持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也凸显出来。因为他们在英语方面占用的时间较多,班级尖子生增多,中等生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中下等生数目较少。这和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效果明显不同。回顾以往学生经过小学四年的英语学习在七年级时英语成绩还不错,可是到八年级下学期,班班都会出现英语成绩不理想的人数大幅度增加的现象。学不明白和厌学的学生特别多。仅靠老师一人拖拽,老师单打独斗想让所有学生学好英语是不可能的。虽然小组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后反思

《平均分》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是表内除法(一)中的基础内容,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学生今后利用平均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关键。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学生首次接触“除法”这个概念,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个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由“平均分”这个概念的含义引入“除法”这个概念,就成了本节课教学内容的难点。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从“平均分”的含义把学生引入到“除法”的含义上来。在教学目标上,紧紧围绕“平均分”这个概念,通过具体情境体会“平均分”这个概念的含义。体会到什么是平均分,再组织学生探究平均分的方法。设计了把40颗糖果平均分成8份,每份有多少个?因为数量太多学生不容易操作,所以本环节只让学生说你想怎样进行操作,谈想法。在这里孩子们给出了各种的分法,有一个一个的放在每个盘子里,有2个2格的放,有3个3个的放,有4个4个的放,有5个5个的放,同学们都说了自己操作的理由。通过操作、交流进一步体会:无论怎样分,只要分的结果是每份同样多,都是平均分。 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在课的最后设计了一道教课书上的题;让学生动手进行插花,有几种不同的插法。使学生通过各种插花的方案,观察分的结果,得出结论:使学生深刻体会“平均分”,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学生营造探索的空间。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征,将教学图示利用课件展示给了学生,突出了把平均分的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本节课突出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学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手段,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新课程,新理念,要求新的学习方式。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能给学生合作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有成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是目前在四环导学模式中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克服了过去在传统意识下被扭曲的竞争意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培养其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 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低效现象,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班上学生能集组织能力、责任心、学习好于一体的孩子太少,可以说基本没有,因为这种组织能力与爱表现自己的人太少,使得小组无法均衡。组长们也总是忘记自己的职责,老师提醒了才做,不提醒不做,非常被动。 (二)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生疏,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 (三)在小组中有的个人总是为小组争光加分,有的个人总是为组扣分,这样经常扣分的人也麻木了,倒是组里觉得很冤屈。为了改

变这一现状,我实行组分和个人分,可是一扣个人在组中那些人就想只扣他的分又不扣我的分与我无关。有的学生无论采取什么方式都是一幅事不关已的样子,这样的孩子如何能让他融入团队?在让学生回答问题上,有时感觉应该是4号同学回答的问题可5、6号也能回答。真正难以估计学生的思维。 (四)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优秀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五)有些小组课堂上显得非常沉闷,有的组存在普遍不爱表现自己的现象。 (六)在课堂活动中,涉及到小组间竞争的环节,往往会导致学生间相互争执,拖延了时间,并且在评价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有时会对别的同学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 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中缺的不是活泼有余的教学情境,不是热热闹闹的教学气氛,也不是表面的小组合作形式,而是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小组合作学习理论和策略。那么,如何使小组合作学习确确实实落到实处,获得良好的效果呢?只有我们用心去探索总结,才能让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成效! 易正军

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是很好的一种形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 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同 学共享。在此过程中,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 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的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适用范围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具有较大优势,但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只有选择适当内 容和恰当的时机进行,才能发挥合作学习的最大作用。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研究兴趣相近的 学生自愿组成,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教师可视情况进行协调,给予帮助。例如, 帮助个别因为某种原因自己未能落实到组的学生加入到合适的小组。各合作小组在选择研究 问题时,完全由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决定,各小组研究课题互不重复,其成果丰富多样,经交流展示,将拓宽学生的视野。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各小组制定研究计划、讨论研 究方案、分配研究任务、收集整理资料、外出实践活动、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等。在研讨交 流阶段,合作小组或对自己的成果补充内容,或征求别人对自己成果的意见,或对别人的成 果提出异议,通过小组间的相互启发、交流补充、各抒己见,使每个小组的成果更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间竞争、组内合作”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的师生之间单向交流或 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 控制,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 二、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实践显示,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不同协作者对任务的理解及其视点 不完全一样,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过程中,个 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 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荣辱同当。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 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对于促进学习个体 的特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场所,为学习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而丰富的空间。复习、梳理总结阶段的合作学习:当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时,一般要对该单元的知识进行复习、梳理,这时可安排合作学习,通过小组成员互检、互评、互测,进行互教、互学、互帮,最 后达到查漏补缺、综合提高,同时解决学生间的差异问题。 三、老师要参与合作学习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 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 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 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能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 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 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 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 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 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

小组合作教学反思(精选3篇)

小组合作教学反思(精选3篇) 小组合作教学反思(精选3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组合作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组合作教学反思1目前,孙祖中学正在积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九年级的语文教师,从小组合作学习推行之初到实践到收获微笑,期间,我彷徨过、犹豫过,但在实践中,我收获了微笑。 彷徨:九年级了,再实行课改会不会晚了,因为学生在校时间仅剩下3个多月,推行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学生都得有一个适应过程,等到适应过来,学生不就毕业了么?一项新的改革,学生的成绩短期会不会下降。带着这些疑问,我徘徊在小组合作学习的门口。 实践:看着同事们积极地投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我有点坐不住了,我想看看到底是什么魔力让同事们个个异常忙碌,课间谈论的话题除了课改,还是课改。终于有一天,在

课堂上,我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一试,我就感觉到以前死气沉沉的课堂变得活力四射,以前唯一的答案变得丰富多彩。慢慢的我发现,不学习的学生少了,参与讨论的学生多了。趁着这股热情,我立即召开了小组长会:告诉他们如何让全组的同学都参与进来;在上黑板展示时,要注意难易题目合理分配;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跨组交流,请外援等。同时,我及时对个别组的人员进行了调配,使小组成员之间更加和谐。 微笑:尝试了小组合作学习,我问学生,这种授课方式好吗?大家知识都掌握了吗?我们再回到以前的授课方式可以吗?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这种方式好、都掌握了、绝不回到以前的课堂”,随后大家都笑了。从大家的笑容中,我看到了以前从没看到的那种笑脸,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笑,一种对这种授课方式的认可。此时,我也坚定了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小组合作教学反思2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不仅要看个人更是要看集体,这就需要老师的引导和措施的得利,小组“代言人”要轮换真是恰到好处。自主----合作学习理论是依据主动发展和动机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师生交流活动过程。采用小组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正是优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往活动的重要形式。它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确保学生的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的教学反思 《平均分》是小学生认识除法的基础,要突破除法知识的难点,关键要充分理解“平均分”。下面给大家分享《平均分》的教学反思,欢迎借鉴! 《平均分》的教学反思1《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各种生活情境,先通过观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除法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别是分一分时,学生们都要自己的分法,体现了分法多样化,但最后还是觉得用乘法口诀最快最方便,这一思维的提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 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练习,从基础题——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题——辨析“平均分”,最后回归生活——升华“平均分”。 40分钟的课堂转眼结束了,师生在民主、活泼地气氛中学习着、成长着。 《平均分》的教学反思2在《平均分》这节课的教

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 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分,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展示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呢?为什么?很多学生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分法找出来了。学生说了自己的理由,与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远,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让生再次观察黑板上的分法,汇报交流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 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 学生经过一次实际操作,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理解,再进行“分橘子”,大多数已能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学生提出了很多平均分的方法,需要师生共同探究方法的最优化。在后面的闯关游戏、巩固练习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把不是平均分的改成平均分,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 3.渗透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闯关游戏、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四关,通过“判一判”、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反思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反思 第二届“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已经落下帷幕,老师们精心准备,积极展示,虽然是相同的授课内容,在授课方式和方法上却异彩纷呈,别具匠心,体现了老师们对教材的把握和知识处理方面的不同见解,通过这次大规模的听课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更多的是对自己上课的反思。现将本次听课活动的感悟总结如下: 一、教学环节设计: 本次讲课活动我们生物教研组确定的课题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本节课需要学生分组实验,制作临时装片。这是学生在生物课上第一次制作临时装片,也是学生第二次走进实验室,学习和积极性和参与实验的兴趣很深厚。这节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熟练使用显微镜和规范制作临时装片以及对今后生物学的学习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要利用多种方法,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明确实验步骤,规范实验操作细节,以利于学生准确操作、认真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所以上课开始我先出示复习题,让学生回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回忆之后,请几位同学到讲台上演示“取镜和安放、对光、安放装片、观察”等使用方法,这个活动使学生回忆旧知,为这节课成功的观察动、植物细胞奠定了基础。 课件出示实验目的要求,让学生清点实验材料用具,熟悉方法步骤,在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后,小组同学合理分工,合作完成“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并正确的画图。对比洋葱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图片,让学生总结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异同。 二、课堂教学的亮点: 1、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观察仪器,对于初中生来说,规范的使用显微镜是必备的技能,课前让学生回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对于学生规范使用显微镜提高生物学素养起到较好的作用,也为这节课学生制作出临时装片后能观察到物像奠定了基础,事实证明,由于学生能规范使用显微镜实验的成功率大大提高,当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后,非常兴奋,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2、本节课是学生进入初中接触的第二个实验,也是较为复杂实验,只有学生规范而熟练的掌握了实验步骤才能成功完成,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我用课件出示各个方法步骤的图片(打乱顺序),让学生正确排序,然后师生共同梳理,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实验步骤,并介绍各步骤的注意事项和细节要求。利用图片排序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有利于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加深学生对实验步骤的理解和记忆。 3、观察到动、植物细胞后让学生到黑板上板画细胞图,通过分析比较两种细胞的异同,让学生明确了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使知识的形成水到渠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存在问题: 1、时间安排欠合理:前部分复习旧知识和梳理实验步骤用的时间稍多,在学生完成实验后对知识总结、比较的时间有些苍促,对于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欠佳,也没有练习反馈的时间。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反思 泰安十八中 孙启伟

语文课上,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去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小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的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通过这一学期的实行,我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一是如何让学生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等等。 我认为,小组交流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 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盲目的开展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这样的小组学习是低效的。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 学习 新课程提倡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它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合作,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意义是深远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建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总之一句话,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但纵观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现状。 1、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合作。有些老师过分追求时尚技法,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教学时髦的一种幌子,作为一张美丽的标签贴在课堂上,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我们经常可以看见低年级学生在小组内朗读时,几个学生围在一起,自己管自己读,小组间的交流很少,基本上停留在独立学习的层次上,没有真正的讨论和合作,没有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其学习结果不能完全代表本小组的水平。 2、注重“议论的热闹”轻视“深层次的思考”。有些教师出示问题之后,马上要求学生讨论、合作,并没有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个体进行思考,致使部分学生不动脑筋思考,讨论不深刻,甚至作为旁观者聆听而已,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3、以“议论”代替“自我理解性的朗读”。有些教师误以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讨论,以“议”代“读”,把它的外延缩小了,没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促

科学实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学期以来,严格按要求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按实验计划的实验目录认真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基本完成实验计划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并填写了相关的实验报告单资料。在认真开展实验教学的同时还注意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不但在课堂中完成各项实验,还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为了上好实验课,每上一节课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认真研究教材,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考虑实验中的安全因素,坚持“课前准备,课后整理”的原则开展实验教学。对实验仪器的保管和使用都有严格的规定,严格按有关规定操作,并教育学生在使用中加强注意,对易损、易坏仪器小心轻放,从而降低了仪器的损失率,学生逐渐形成了自我安全意识,也降低了学生受伤率。 实验教学完成情况和学生的课堂反应情况都还不错,本学期以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实验理论知识测评以及实验操作等三个部分评定了学生的实验成绩。 这学期在徐家扁小学、县街小学、柏杨小学开设了小实验家课程,人数有多有少,其中柏杨小学22人,人数最多,基本上是男生,只有两个女生,二到五年级的男生都比较活

跃好动。 我觉得柏杨小学的课是最有压力的,因为基于学生的年龄,老师不可能单单靠自己的声音把学生给压住,我觉得想要不费力又要课堂效果好的话,老师可以让自己的课堂更有趣,从这一方面来做的话,会有比较好的效果,而且只能帮他们找比较有趣又简单的小实验,就县街小学和徐家扁小学要好一点,人比较少,而柏杨小学人数太多,有些实验不容易准备材料,做化学实验时也比较容易打碎玻璃器材,所以在选择实验的时候要注意选择简单有趣而且容易准备实验器材的。 就拿这学期的实验来说,我觉得显微镜的认识和操作是比较有趣的,只是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有一点难度,还有就是像自制墨水、纸杯烧开水、水滴走钢丝、用碳酸钠写密信等实验材料准备比较简单,而且实验现象明显,比如说水滴走钢丝,在练习过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说用碳酸钠写密信,最后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展示实验成果,都是比较好的形式。

《认识平均分一》教学反思

《认识平均分(一)》教学反思我一直希望自己的课堂向有效课堂、智慧课堂迈进。《认识平均分(一)》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除法里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 习除法的基础,它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而除法的含 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要突破除法学习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分,尤其是平均分。因此本节教学的平均分 是除法学习的基础的基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地位。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 1、层次性突出。教学时从生活入手,层层推进,理解平均分,让学生从生活中分桃的生活经验入手,进行 无序的分;然后聚焦生成的基础性资源,让学生分类并观察讨论,发现一类每堆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出了 平均分的概念。在认识了平均分后,让学生判断哪种分 法是平均分,此时关注结果,只要符合定义就行。在例 二的教学中深化平均分含义,重点教学每几个一份的平 均分,层层推进,使学生认识不断深入。另外,在教学 环节上,层次性也比较突出:创设情境,感知平均分;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全课总结,拓展平均分。 2、重视了操作。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认识规律是感知表象概念,而操作学具符合这一规律,能变学生被

动地听为主动地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 活动,去感知大量直观形象的事物,获得感性知识,形 成知识的表象,并诱发学生积极探索,从事物的表象中 概括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科学的概念。所以我 让学生提前准备好小棒,代替实物,分6个桃,这样通 过分一分、摆一摆的实践活动,把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形 象的实物图片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概念具体化。我预设 可以出现多种分法:一堆1个,另一堆5个;一堆2个,另一堆4个;一堆3个,另一堆3个。然后引导学生分类并观察讨论,发现一类每堆分得的个数同样多,从而引 出了平均分的概念。 3、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学生平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我抓住例二的试一试进行了有 效的拓展。在按要求把12根小棒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分完全部汇报完成后,我及时追问:如 果给你12根小棒,你还能每几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 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补充中,更加完善了12平均分的方法,此时,我并没有作罢,把几种方法集中放到了一起,问道:观察一下几种平均分 的方法,你发现什么?随着提问,几种分法的小棒图清晰的出现在学生面前。此问不但要让学生总结不管怎么分 都是平均分,因为每份根数一样的本质,更看学生能不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 作者:付丽丽改编:万飞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本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的必要的独到分析见解,没有了必要的训练,缺少了必要的积累,短短的课文学生读起来结结巴巴。试想,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很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教学中要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程改革要求课堂教学要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课堂教学,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之案例及反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之案例及反分析 尹庄实验小学张姗姗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通过认真仔细地揣摩人物心里活动,体会人物内心丰富的情感,感悟人物美好的心灵和崇高的人格。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后小组合作探究质疑并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口语表达能力等。 《太阳》一课教学过程片段: 一、导入: 1、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歌是赞美太阳的,人们爱太阳,歌唱家唱太阳,画家画太阳,诗人写太阳,今天我们这一课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家,研究研究太阳。(板书:太阳)《太阳》!(齐读课题)1、要研究一个事物,首先要会提出问题。(板书:“?”)现在你们面对太阳,你们想知道它的什么?学生提问。(估计学生对太阳的大小、远近、温度及现象均会提出有关问题。) 教师鼓励: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说明同学们很有些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预习检测 出示:我会读词语和句子。 过渡:大家预习的真好!预习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长期坚持,必有好处。我们一起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请大家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出示学习目标。(齐读) 老师相信,通过咱们的合作、努力,一定能达到目标。有信心吗? 四、出示自主学习、(5分)合作探究(时间:8分钟) 学习话题: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知识和太阳与人的关系。:阅读指南: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描写太阳特点的句子,批注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2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反思2篇 反思一 自从1997年新实验室建成,以及又经历了几次“普实”验收后,我校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分组实验都有了很大的改观,实验教学已成为我校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中我们能注重实验前的准备和实验教学中操作,还能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我认为这是不够的,在实验教学中更应该重视实验教学的反思。现将我的几点反思总结如下: 一.反思器材准备和实验后的器材整理 每次实验教学完成之后,都应对此进行反思,看实验器材准备是否合理,实验结束后器材的整理是否得当。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实验教学水平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规范性能力。我曾教过一次学生实验。操作是:给定一杯盐水、一架天平及砝码、一只量筒,要求学生利用给定器材测出盐水密度。同时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纪律。在实验过程中就发现有学生把量筒装盐水直接放到天平上称,还有学生把过多的盐水往地上倒。实验结束后反思:实验中有学生操作不规范的一面,但是老师在准备器材的过程中也存在问题:盐水过多,超过了天平量程,也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实验结束时,发现不少学生将器材随意摆放、砝码未收回盒内、量筒放在桌子边,没放在安全的地方等。这就提醒我们老师,在今后的实验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实验规范性方面的教育。

二.反思实验原理 在实验结束后,围绕实验原理进行反思,可变通实验原理公式,使实验方案更为简洁,实验结果更为准确,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例如:“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原理公式是η=w有/w总=gh/fs,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用刻度尺测出重物提升的高度h、绳子末端移动的距离s。若反思一下实验原理公式可变通为:η=gh/fs=gh/fnh=g/nf。此时可只需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物的重力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观察承担物重的绳子的段数n,即可方便地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如果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了总结,就会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明白实验中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机械的学习了实验操作。学生的独立动手能力会得到迅速提高,实验的兴趣也会增强。 三.反思实验方法及过程 教材中的实验方法固然很好,但是仍有一些方法和过程在具体的实验中会有一定问题或不足。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反思能够帮助我们改进实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实验结论更加信服。如惯性实验之一:在装水的玻璃杯上放一块纸板,在纸板上放一个鸡蛋,然后将纸板弹出去,鸡蛋由于惯性保持静止状态而掉进杯子中。可是在演示时,就算经验丰富的老师也容易将纸板弹翻,鸡蛋掉在地上而实验失败,我也遇到过这样问题。后来我发现本实验可进行如下改进:在纸板的另一边拴一根细绳,实验时水平的将纸板拉走(这一点很容易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3)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3课时平均分(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练习二第4、5题。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 ◆教学目标】 1.巩固“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初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3.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 筷子、苹果、盘子、小棒、电子课件。 【教学重难点】 掌握把一些物品按几个一份平均分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上节课我们把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你还记得是怎么分的吗?(平均分)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平均分。 2.出示教材第10页的例3——分果冻的情境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师:瞧!图中的小朋友正在帮同学们分果冻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从中获得的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二、互动新授 1.感知“每几个一份”。 师:请一个同学读一读例3的题目。题目中“每2个一份”是什么意思? 请拿出8个学具,每2个一份,分一分,能分成几份? 学生合作摆一摆。(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指名上黑板分,其他同学注意观察分的方法。

交流:可以分成几份?为什么?(对回答好的学生给予奖励) 结合媒体演示,教师总结:有8个果冻,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4份。 谈话:刚才我们把8个果冻,按每2个一份地平均分了,现在你能把8个果冻,按每4个一份地分吗?能分成几份? 学生合作每4个一份地分。 交流反馈:8个果冻,每4个一份,能分成2份。 教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份、每4个一份的方法把8个果冻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概括成是“每几个一份地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页“做一做”的第1题,巩固平均分的分法。 (1)谈话:下面就让我们用分果冻的方法来分小棒。请拿出准备好的12 根小棒。 (2)读题,明确分法。 (3)学生动手操作,完成填空。指名上黑板分,注意观察分法是否正确。 (4)补充:12根小棒还可以每几根一份地分?学生分分看,指名上黑板演示分法。(让学生借助学具自己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你的分法。)(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 (5)总结:刚才我们按每1根一份、每2根一份、每3根一份、每4根一份、每6根一份的分法把12根小棒平均分了。这些平均分的方法就是“每几个一份地分”。 2.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的第2题。 首先让学生观察画面:图上画的是什么?(16个杯子) (1)看要求,明确怎样圈后动手圈,再独立完成填空。 (2)学生交流答案和想法。 3.完成教材练习二的第5题。 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也在分食物,你瞧,小熊宝宝在分蜂蜜。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每4罐给一只小熊”表示“每4罐一份”。 让学生独立圈一圈,再填出得数。 然后让学生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比如学生说出“每4罐蜂蜜圈在一起……”

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学反思

上好一堂语文课教学反思 银川四中吴静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那么,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养他们学习能力,我把重点放在改变课堂教学上。下面就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应大胆地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交流,赞扬学生一些独特看法,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一堂课上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但要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积极的自主学习状态,创设情境尤为关键。在教学一年级识字课《自选商场》,我创设了情境。把学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的:“小朋友们,你们去过自选商场吗?今天,、小明将带我们到自选商场里去逛一逛,他说要买好多东西,请小朋友们看仔细了,他买了哪些商品?”接着看图观察思考。不用我问,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学生对文中的几种商品名称已有了初步感性认识。通过图画情境的创设,把学生带入自选商场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选商场。无论是因好奇,还是因为关注,都是他们形成一种努力探究的心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2、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 二、引导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自主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被广泛的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方式被引入课堂后,改变了以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形成了生动、活泼、创造学习的新局面,显示出它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作用与优势。但是,我们常常看到,由于小组划分的随意性,组织散乱,问题设置小、碎、细,且缺乏探索价值,参与欠平衡(少数学生唱主角),小组活动次数频繁且时间失控等,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效率低下。怎样才能更好的在语文课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去做。 一、利用小组合作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为目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与合作,从而完成共同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预习时合作,调动预习积极性 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课堂效果,而预习是否主动也影响预习的质量。但一些同学缺乏预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无视预习,到课堂上疑点重重,学习起来感到吃力。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合作小组积极参与课前预习,既能收到较好的预习效果,又能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如语文教学中需要的课外知识资料很多,教师在布置预习时经常会叫学生课下查找一些资料,并且每次都可以比比谁查到的多,哪个小组查到的又多又好,这样学生们就会争先恐后地去通过各种途径查找资料,个人查找的多,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当然也就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得到了充分扩展,很多时候,学生获得的资料比教师预想的还多还丰富。但教师也应该注意到,学生查到的资料有时很多,有的还很长,如果要交流完就得占用很长的课上时间,影响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不交流又会影响学生的热情。为了既不影响学生的热情,又不影响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布置查找资料时,要让同学们把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提炼,那样课上就会有时间找更多的同学发言了。有时鉴于小学生思考时易出现随意性的特点,预习前,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特点设计一些思考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拿到小组里交流解决,比一比,哪个组的同学学得好,谁是小组中表现最棒的人。学生为了表现自己,认真地进行预习。这样在教学中,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练习时合作,兴趣和效益双提高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巩固与熟练。如生字生词、古诗积累、重点篇目的重点段落等,要通过反复练习巩固掌握,提高正确率。这时就可以开展练习形式的小组合作活动。低年级的生字教学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组员之间轮流当小老师,把自己的记字词方法教给同组的其他人,看谁的方法好,推举到全班发言,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学生在合作练习中掌握了生字生词。记得那是我教三年级语文时,一次生字教学中,在教学“播”这个字时,我只说了“播种”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可是我班一名同学却说她的方法比我的好,我立刻请她给大家讲讲,她说:“我们小组在练习时是这样记忆这个字的,播种当然要用手,所以肯定要用提手旁,但把种子也就是‘米’播到‘田’里后,还要盖上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反思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反思 在实验教学中,有得也有失,通过几年的反复思考取优弃劣。现将自己的感想汇报如下: 良好体会: 高中学生好动,多数学生对实验感到好奇,总想试着去探个究竟、体会其中的奥妙。因此,多数学生对学生分组实验表现出良好的态度,这是非常好的开端。 存在问题及原因: 1.实验课纪律乱,部分学生我行我素。部分学生不爱护器材,刚到实验室就乱动桌面上的器材,甚致可能弄坏仪器;也有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甚至连听都不听教师讲。而是自己乱弄,浪费了很多消耗品。比如,在做“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时,部分学生由于没有见过器材而感到好奇,在操作时就一直没有关电源;来来回回地拉纸带,直到把复写纸打通,这不仅浪费了很多纸带和复写纸片,而且还可能损坏打点计时器。 2.学生动手能力差。我们的学生多数来自乡镇中学,动手能差;45分钟内完成不了实验,甚至有个别学生一节课下来还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严重地影响了实验课的进行。 3.数据记录及处理能力不高。多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免强地获得了数据;但数据处理这大问题又再次使他们陷入困境。比如“探索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学生不会画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图线、更不会总结得出结论。 4.教师在课堂中注意事项强调不够。实验中多数与实验有关的注意事项课文中都提到,但仍有少部分没有提及,需要教师在实验中总结或查找相关资料获取;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解决方法: 1.加强实验教学课堂管理。教师在学生走进实验室前应向学生交待清楚,到实验室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并对号入座;严格要求学生,不能让他们对调座位。 2.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弄清注意事项。进行实验教学前教师应认真备课,对实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测,同时查找资料;明确该实验的注意事项并告知于学生,给学生指明方向,少走弯路。 3.实验中既要注意实效、也要注意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实验能力差,在实验中为了提高效率,高一年级的前几个实验应尽量边教边演示,让学生跟着走;引导他们学会记录和处理数据,鼓励学生多动手;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实验产生兴趣。同时,在学生会做实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探索并归纳总结,提高他们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语文课堂上的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谷德乔 随着小组合作的深入开展,语文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语文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想成为语文教学的主导思想。 教学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教学能凸显学生的主动性,促进课堂互动,提高课堂活动的频率和教学效率。下面就平时在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几个事例,谈一下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一、根据语文学科的教学安排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学习活动一般可设计三种: A、预习课文,包括查阅词典,找相关背景知识的资料,找出重点、难点,提出质疑以及预做课后练习等,小组的每个成员分别做好准备,再相互讨论、补充,再指定代表小组发言的成员(答题的小组成员不能固定),记录小组的集体成绩。 B、课前表演。课前表演就是在每堂课开始的前几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让学生围绕学过的,将要学的或课外的内容,充分发挥其创造性,采用表演的形式创设一种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以便学生迅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C、课前报告课前活动还可围绕当日天气、学生出勤、班级记事、新闻报道和名人故事等安排课前报告活动。

2、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 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如小组会话比赛、听力竞赛、词语接龙竞赛、段落记忆竞赛、快速阅读理解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 3、利用小组合作指导课后的学习,如:布置小组成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检查书面作业、进行会话、写作练习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且纵观全班各组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缺点,进行及时表扬、鼓励、指导与建议。 二、总结与反思 当然,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要在语文教学领域里广泛地实施还会遇到种种的困难和阻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我对合作学习产生了以下几点思考: 1、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看起来气氛很热烈,但由于课时紧,内容多,教师往往只注重表面现象,而忽略了充分挖掘小组成员的职能。 2、小组成员角色的落实不到位,应该经常轮换小组角色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了各小组名符其实的发言者,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