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南导航T30 GNSS接收机

司南导航T30 GNSS接收机
司南导航T30 GNSS接收机

司南导航T30 GNSS接收机

司南导航T30高精度接收机采用铝镁合金外壳设计,支持四系统全频点信号接收,30°倾斜测量技术,4G/WIFI连接,8GB大容量存储。专为Android 操作系统定制的“测量大师”全功能型测量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工作舒适高效。

特点

全星座跟踪,精准可靠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全面支持BDS、GPS、GLONASS、Galileo系统。具备恶劣环境融合算法,RTK精度厘米级,静态测量精度毫米级。

倾斜补偿

支持30°以内的倾斜测量,电子气泡可以实现接收机居中自动测量,无需精确对中,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收发一体电台,功能强大

内置功率可调的低功耗收发一体电台模块,无需外挂电台即可作业,基准站、流动站可任意切换,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率。

兼容并蓄,联测联用

兼容国内外主流品牌RTK,组成混合编队,联测联用。

智能超大容量双电池,持久续航

支持内置充电。电池总容量高达6800mAh,双电池自由切换,单块电池也能正常工作。支持电池热插拔,轮流工作,持久续航。

WiFi连接

具有WiFi热点功能,任何智能终端均可接入接收机,对接收机参数进行查询、配置。

IP67防水防尘,无所畏惧

采用军工标准制造,严格实测的IP67防水防尘标准,抗2m水下浸泡,2m自由跌落。坚固耐用,完全适应野外恶劣环境。

USB数据传输

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电脑,可实现数据高速下载。

?相关产品

R550手簿

?坚固耐用的安卓GNSS移动终端

?5英寸电容式触摸屏,720*1280分辨率,阳光下依旧清晰可见

?搭载8核2.0GHz处理器,Android 8.1操作系统

?4GB+64GB存储,最大可扩展128G,运行更流畅

?内置7000mAh电池,24h续航无忧,快充不超过4h

?通用Type-C接口,拓展更方便

?支持蓝牙、双频WIFI,4G全网通,数据传输将更强更远更稳定

?IP67防护等级,轻松应对恶劣环境

CDL5智能收发一体中继电台

?自主核心技术

?全面兼容市场主流电台数据传输协议

?高、中、低档功率全覆盖,满足不同行业的使用环境

?全屏蔽设计,精致小巧,散热迅速,工作温度可达+60℃?独特外观设计、防水防尘、抗震抗摔

?一键启动,一键调档,智能纠偏,稳定可靠

测量大师软件

?与大多数Android设备兼容

?通过向导功能轻松实施工作流程

?支持最大30°的倾斜补偿

?支持所有测量模式,包括静态,PPK和RTK

?一键启动

?支持云服务

导航云服务

?远程协助,排查故障

?作业过程实时掌握

?设备实时位置与轨迹监测

?设备管理与状态实时监控

?外业数据云端同步

?与测量大师无缝连接

版本对比表

技术参数

GNSS配置

BDS B1,B2,B3

GPS L1C/A,L2C,L2P,L5

GLONASS L1,L2

GALILEO E1,E5a,E5b

SBAS L1C/A

L-band 支持

可升级支持北斗全球信号

通道数

并行通道数440个

精度和可靠性

静态精度水平:±(2.5+0.5×10-6×D)mm

垂直:±(5+0.5×10-6×D)mm

RTK精度水平:±(8+1×10-6×D)mm

垂直:±(15+1×10-6×D)mm

E-RTK精度水平:±(200+1×10-6×D)mm

垂直:±(400+1×10-6×D)mm

RTD精度水平:±0.25m

垂直:±0.50m

PPP(L-Band & 网络)精度水平:±0.05m(t小于30min)

垂直:±0.10m(t小于30min)

北斗星基增强精度水平:±0.25m(t小于40min)

垂直:±0.50m(t小于40min)

单点平滑精度水平:±1m

垂直:±1.5m

SBAS差分定位精度<1m 3D (RMS)

注:D为基线长度,单位为毫米(mm);t为收敛时间

信号跟踪时间冷启动<50s

温启动<45s

热启动<15s

RTK初始化时间<10s

E-RTK初始化时间1s

信号重捕获<1.5s(快速)

<3s(普通)

初始化置信度大于99.99%

数据处理

存储8GB,支持USB高速下载

数据记录格式CNB,RINEX等

定位输出频率1Hz,2Hz,5Hz,10Hz,20Hz,50Hz(可选)

差分格式支持CMR,RTCM2.x,RTCM3.x,MSM4,MSM5

输出格式支持NMEA-0183/Compass(自定义二进制),PJK平面坐标通讯配置

网络模块内置4G通讯模块,全网支持

网络模式支持支持NTRIP协议

内置收发一体电台功率:0.5W/1W/2W可调

频段:410MHz-470MHz 步进12.5KHz

空中波特率:19.2kbps,9.6kbps

传输协议:透传/TT450S/SOUTH/MAC 蓝牙BT4.0双模蓝牙

WiFi 802.11 b/g/n 支持接入点和客户端模式外挂电台司南全系列大功率数传电台

电气指标

接收机电源DC 6-28V

锂电池12小时以上工作时间

功耗 2.4W(静态测量)

通讯接口1个串口(7针Lemo头),蓝牙,WiFi 波特率可扩至921600bps

物理性能

尺寸15.5cm×7.3cm

重量 1.2kg (含电池)

面版按键1个电源键,1个静态切换键

指示灯2个电池灯,1个卫星灯,1个数据灯,1个网络灯外壳材质镁铝合金

环境特性

防尘防水IP67,可漂浮

撞击和振动抗2m自由跌落

湿度100%无冷凝

工作温度-30℃-+65℃

存储温度-40℃-+85℃

辅助功能

倾斜测量内置MEMS倾角传感器,倾斜30°以内精度≤3cm

电子气泡自动对中,自动测量

用户交互

内置Web操作界面,便于用户查询、数据处理及设备管理

用户在购买司南导航产品之日起,将长期享受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技术服务及升级政策。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2020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保留一切权利。

非经上海司南卫星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资料内容的部分或全部,并不得以任何形式传播。

免责声明

此次发布的版本由于实践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本资料内容有很大的差别。因此,本资料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要约或承诺。司南导航可能不经通知修改上述信息,恕不另行通知。

指南针在航海中的最早应用

指南针在北宋时发明以后,很快就在航海上得到了应用.在未采用指南针前,航海是白昼依靠太阳和夜里依靠恒星地位置来确定方向地,称为天文导航. 图:古海船针房 但是天文导航受天气影响很大,而指南针及其装有指示方位地罗盘则不受天气影响,故在航海上得到重要应用.最早记载指南针在航海上应用地是北宋地《萍州可谈》(),书中讲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这也是世界上关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地最早记载.到南宋时地《诸蕃志》书中地记载则是海船上昼夜都是使用指南针导航了.到元代时已用指南针来确定航海路线,称为针路.也出现了在指南针下加上有个方位地指示盘,把指南针和指示盘合称罗盘,也称罗经盘.明朝初年,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远航多次东洋和西洋,他们远航船队使用地航海图包括指南针罗盘导航地针路图和天文导航地过洋牵星图.明清两代地海船尾部已设有专放罗盘指南针地针房(图).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指南针在主要应用于航海外,还应用于古代多种便携式日晷、天文仪器和测量仪器中.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这些带指南针地便携式日晷、天文仪器和测量仪器.另外指南针罗盘也用于古代营建房屋和选择墓地(堪舆术)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指南针地发明与航海 指南针是我国最早发明地,但它是经过漫长地岁月逐渐发展改进而成地. 大约在战国时代,我国已发现了磁石和它地吸铁性.春秋时齐国著名政治家管仲在他所著地《管子》一书中有这样记载:“上有慈石者,下有铜金.”,“慈石”就是磁石,“铜金”就是一种铁矿.可见至少在年前地管仲时期,已经知道磁石地存在,并已掌握了磁石能够吸铁这一性能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磁石有两个特性:一是吸铁性;二是指极性.也就是说磁石有两极,能够指示南北.磁石地吸铁特性中国战国时代地古人和古希腊地先民都已发现,而发现磁石地指极性则欧洲比中国晚得多.磁石能指示南北地特性不太容易被发现,因为一般情况下磁力小、摩擦力大,磁石两极不能自由旋转到南北向.中国在战国时代最早发现了磁石地指极性,并利用磁石能指示南方地性能,制作成指南工具——司南.“司”字意为掌管,现在仍有“司机”.“司炉”、“司令”等词,这几个“司”字地本意都是相同地.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但是司南也有其局限性,用磁石制造司南,磁极不容易找准,而且在琢制勺地过程中,磁石因受震动而会失去部分磁性.再加上司南在使用时底盘必须放平,而且司南地体积也比较大,因此,古人在发明了司南之后,又不断改进指南工具.继司南之后,我们地祖先又制成了一种新地指南工具——指南鱼.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应用

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5T20:03:58.5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倪大森 [导读] 摘要:抗干扰技术一直是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 天津七六四通信导航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210 摘要:抗干扰技术一直是卫星导航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的抗干扰方法中,采用基于空时联合处理的阵列天线抗干扰是目前最有效且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而对于阵列天线抗干扰,权值精度和权值更新速度是决定其抗干扰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当采用相同的自适应算法时,权值精度越高,权值更新速度越快,则抗干扰处理的效果越好。为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围绕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应用方面展开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 引言: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提供精确的位置、时间和速度的同时,存在着信号微弱,易受干扰的天然弱点。在定位导航过程中,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是决定导航定位服务可用性的关键因素,伴随着卫星导航的推广应用和深入研究,抗干扰技术不断迭代更新。文章对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接收技术进行分析。 1.抗干扰技术分析 抗干扰是指设备能够防止经过天线输入端,设备的外壳以及沿电源线作用于设备的电磁干扰。雷达往往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雷达抗干扰性能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整个雷达系统的性能。然而,如何评价雷达抗干扰性能的优劣,至今还没有公认的标准。因此人们难以把握雷达抗干扰能力的好坏,严重阻碍了雷达抗干扰技术和战术的发展。目前对于雷达抗干扰性能的评估,已经有了部分研究成果,但存在以下缺点:第一,干扰和抗干扰性能分开评估,没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第二,由于雷达系统的复杂性,往往不能表征整个雷达的抗干扰性能,而仅从雷达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或雷达本身固有的特性来研究;第三,度量值具有不可测性,计算繁琐 1.1虚拟卫星法 虚拟卫星法是在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系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利用小型无人机或者地基发射装置播发模拟卫星信号,增强导航接收机的接收信号进而改善信噪比,从而实现抗干扰的目的。 1.2天线抗干扰法 天线抗干扰法是卫星导航抗干扰系统中的关键技术,其应用具有多种优势,技术操作简单,成本相对较低。天线抗干扰法可以通过提升波速发生量的方式来完成天线阵元的加权工作,从而将外界干扰信号的强度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减小或避免对导航接收机的影响。 1.3扩展频谱抗干扰法 这种方法可使导航接收机有效抑制干扰信号。采用直接序列扩频,当接收机解扩之后将有用的信号变成了窄带信号,原来一些频带比较窄的干扰信号就会变成宽带信号,从而使得信号中的大部分能量都被窄带滤波器滤除掉,提高了信干比。当前扩展频谱抗干扰法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在工业领域普及程度很高。 1.4光通信技术 光通信技术是卫星导航干扰接收系统的主要技术之一,是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产生的一种新技术。与传统的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相比较而言,光通信技术更高效、科学,但是其原理相对复杂,应用成本相对较高,当前还处于推广阶段。 1.5编码调制技术 编码调制技术在卫星导航抗干扰接收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借助卫星导航系统的修正、调整、编排优势,增强抗干扰接收系统稳定工作的持续性。 2.抗干扰导航接收机实现 2.1波束形成抗干扰方法 形成抗干扰波束并借助惯性测量数据或者卫星历史数据,可以抵御和消除外界的干扰信号,从而提高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能力。卫星信号和干扰信号都会通过全向天线阵列进入大动态射频转换器前端,大动态射频转换器对射频信号进行初步处理再移交后端的数模转换器。大动态射频转换器的设计,可以采用自动增益控制技术,在射频与中频之间设置多个程控衰减器,每一个衰减器都会使得信号逐渐衰减变小,而且信号是逐级衰减,防止其中的敏感元件出现饱和状态。这种衰减结构是比较灵活的,可以对进入模数转换器的信号电平进行精确控制,实现对信号与噪声之间的比值的优化。当射频转换器把信号变成中频的时候,数字化中频信号就会进入波束形成算法模块,同时,在惯性测量数据可用的情况下,还可以从惯性测量数据获得自身的姿态信息,并且可以结合卫星历史数据,通过波束控制模块产生波束自适应控制权值,然后将该值传输到波束形成算法模块中,波束形成算法模块根据波束自适应控制权值,对数字化中频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可以降低或者消除进入导航接收机的干扰信号影响。波束形成算法模块可以对输入的数字中频数据进行处理,并且可以得到所有通道的数字波束总和,根据这个值再进入导航接收机的捕获跟踪模块。在整个传输过程中,波束形成算法模块可以同时对都不同方向的波束进行控制,在卫星信号中如果存在干扰信号,则该模块可以对数据中的干扰成分进行降低或者完全消除,从而减少干扰信号对卫星信号带来的影响,得到更准确的定位结果。 2.2自适应零陷抗干扰方法 如果缺乏惯性导航设备、电磁罗经等设备的惯性测量数据,导航接收机很难确定卫星接收天线的姿态。此种情况下,自适应零陷抗干扰方法更合适,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功率倒置算法,确保期望信号增益为常数时输出的功率最小。按照功率倒置算法所形成的天线方向图,可以在各个干扰方向上产生对应的零陷,零陷与干扰信号的强度成正比。当卫星信号从空中传输到导航接收机的天线时,信号电平会衰减得十分微弱,甚至低于噪声,所以算法不会剔除有效的卫星信号。算法在强干扰方向上产生零陷,可以有效抑制干扰信号的影响,提高导航接收机的信噪比[1]。 2.3抗干扰导航接收机实现技术 从抗干扰导航接收机的结构来看,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导航接收机主要有两个模块,一个是自适应抗干扰模块,一个是基带接收机模块。自适应抗干扰模块中一共有7组天线,这些天线的数据经过采集之后,可以通过FPGA的SRAM存储器将数据转存送入DSP中,再对数字进行加权计算,另外也可以利用上次计算所得到的权值在FPGA中对当前采样的数据做波束形成或者零陷滤波处理,最终生成I、Q两

浅谈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的发展

浅谈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的发展 【摘要】卫星导航在现在的军事领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卫星的干扰类型和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现有的几种抗干扰技术、工作原理和特点。最后,对卫星导航的抗干扰技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卫星导航;干扰技术;抗干扰技术 卫星导航在社会生活和军事领域当中起到了越来越多的作用,从日常的定位,到军用的精确制导,都离不开卫星导航。然而,在实际应用当中,由于种种原因,卫星系统会受到干扰,影响了使用国和用户的。因此,如何提高卫星系统的抗干扰的技术是当前各国研究者重点的研究课题[1]。本文介绍了干扰的类型和工具原理,抗干扰技术的分类和发展动向,为我国的卫星导航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提供借鉴。 1.干扰的类型 对卫星的导航一般主要分为干扰型和压制型两种,由于卫星导航也是电子系统的一个集成,因此,一般的电子干扰技术也能用在对卫星的干扰上。 1.1压制式干扰 压制式的干扰就是利用特殊的发射装置对卫星发射电磁信号,让卫星不能正常的接受和发射信号,也无法进行导航。这种干扰方式的特点是技术难度低,使用相对简单,功率大的。但这种干扰方式也会使本方的导航通讯出现不畅,因此,使用范围比较受限制[2]。 1.2干扰型干扰 与压制式干扰不同,干扰型干扰向卫星发射假的信号,造成卫星的导航信息不准确,或者发出错误的信号,起不到应有的导航作用。这种干扰方式的特点是技术难度比较高,需要知道所要干扰的卫星系统的具体工作参数,虽然效果要比压制式干扰好,且不影响本方正常的通讯,但是掌握难度非常的高。 2.抗干扰技术的发展 所谓的抗干扰就是利用特定的手段对卫星的信息接收,传送方式和功率等进行处理,使卫星能够分辨有用和无用信号,正确的接收所需要的信号。在卫星抗干扰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 2.1伪卫星法 伪卫星法就是在地面设定发射装置,或者发射无人驾驶飞行器,或者小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抗窄带干扰技术研究

北斗卫星导航接收机抗窄带干扰技术研究 抗干扰技术一直是卫星导航通信方向研究的前沿,特别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是决定信息化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我国卫星导航系统起步晚,但发展迅速。 对干扰抑制技术的不断研究会在更加完善的第三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接收机天线收到的导航信号微弱,容易受到周围电磁波和干扰的破坏。 窄带干扰(Narrowband Interference,NBI)是接收机常见的干扰类型。为了提高接收机抗窄带干扰的性能,有必要在接收机中加入窄带干扰抑制模块。 本文主要深入的研究了时域和频域的自适应抑制窄带干扰的方法,并选择了一种频域自适应门限算法进行了硬件实现。以接收机收到的卫星导航信号和噪声、干扰的混合信号为前提,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介绍了卫星导航系统中采用的扩频通信技术,以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系统为例,对窄带干扰下扩频前后的误码率曲线进行了仿真,由结果对比分析了 其抗干扰性能。 接着根据北斗信号和窄带干扰的结构,给出了数学模型,并阐述了导航接收 机原理和自适应滤波技术理论。(2)从自适应预测估计角度,研究了时域抑制窄带干扰技术。 详细介绍了最小均方(Least Mean Square,LMS)、递归最小二乘(Recursion Least Square,RLS)以及改进的可变步长最小二乘(Variable Step-size Least Mean Square,VSLMS)算法,对比了各算法抑制窄带干扰前后的仿真结果图,分析 了算法的收敛性。从滤波器结构角度对IIR陷波器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前后进

第15课 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第15课印刷术、指南针与火药 [导入新课] 展示:培根对中国三大发明的论述材料:“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样东西,在我们的时代给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变化。一个在文学上,另一个在战争上,第三个是在贸易、商业和航海上。由此又引起了无数的变革。这种变革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没有一个宗教教派,能比这三种发明对人类的事业产生更持久的力量和影响。”培根的这段文字精辟论述了中国的三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那么中国宋元时期这三大发明是如何发明、改进、应用和传播的?他们到底对欧洲乃至世界文明进程起了哪些巨大的推动作用和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内容探究] 说明:课前已给学生划分了四个学习探究小组:印刷术小组、火药小组、指南针小组、让他们对己有关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以备课堂上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提问。课堂只是展现探究成果,以启发和带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印刷术(印刷术小组) 1、活字印刷术是何时,由谁发明的?有何地位?(北宋毕升发明的,比欧洲早约400年) 2、活字印刷术之前中国已经有了什么印刷?举例说明印刷的质量或水平如何?(雕版印刷,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画面精美,文字清晰,堪称精品(展示图片)既然这样,为什么后来被活字印刷取代?(雕版印刷比手抄方便许多,一次可印几百上千本。但也有很大缺点,那就是费时费工,发现错别字需整版重新雕刻。如: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另外,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因此,印刷术的改革创新已经成为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北宋时平民毕升在世界上首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3、你能演示一下活字印刷的原理吗?它的进步性体现在哪里?(小组成员用准备好的橡皮泥、膜、纸等道具演示活字印刷的原理,突出归纳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单字、排版、印刷、拆版。注:“动动手”的活动在此时进行,既可以亲身感受活字印刷的过程,又可以体验发明创造的艰辛,并有助于理解学习的内容。小组成员解释: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体会毕升的进步性、创“新”性方面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4、泥活字的出现有何意义,它以后又有了怎样的发展?(活字印刷是印刷品史上的一次革命,它提高了印刷效率,但由于泥活字易损坏,难着墨,未能大力推广。直到元朝时王桢发明了木活字才大力推广。印刷术在以后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又有了锡活字、铜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今天,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到“光与电”的时代。) 5、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有何影响?(活字印刷术的广泛应用的确给文学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外国文豪莎士比亚、雨果、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的作品问世都是出现在活字印刷术普遍应用之后;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也是如此;中国古代文学形式如《诗经》诸子散文等样式都很短小精悍,可能也跟当时还没有活字印刷术有关。。。。。”) 二、指南针(指南针小组) 1、假如你是一名海员,驾驶一艘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行驶,那么船上首先要具备什么?(指南针)指南针是利用什么原理制成的?(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的) 2、你能讲一个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就会利用磁石特性的故事吗(据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修阿房宫时,宫中有一座门是用磁石做成,如果有人身穿盔甲,暗藏兵器,入宫行刺,就会被磁石门吸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磁学知识。当然人们除了知

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关键技术综述

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关键技术综述 卫星导航系统,就是用于对目标定位、导航、监管,提供目标位置、速度等相关信息的卫星系统。卫星导航系统具有很多优点,定位精度非常高,如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精度可达厘米和毫米级;效率高,体现在观测时间短,可随时定位;全天候的连续实时提供导航服务。因此,卫星导航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卫星导航系统有一个缺点,就是卫星信号的功率比较低,信道容易受到其他形式的各种干扰,导致卫星导航接收机的性能下降。因此,为了提升我国的卫星导航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本文主要研究探讨了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抗干扰的关键技术。 1 卫星导航系统抗干扰技术 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的干扰主要有三种形式,欺骗式干扰、压制式干扰、欺骗式/压制式组合干扰。欺骗式干扰有针对民码的干扰和针对军码的干扰;压制式干扰有宽带压制式干扰和窄带压制式干扰。为了应对各种干扰,卫星导航系统使用扩频技术,扩频技术具有很好的隐蔽性,能够精密测距,并且可以实现多址通信,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加。而对于连续波干扰、窄带干扰,就要采用带阻频谱滤波方法滤掉干扰信号。而对于宽带干扰,这些方法效果都不理想,一般选择自适应阵列天线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根据外部的信号强弱,自动改变各个针元的加权系数,从而对准干扰信号方向。 1.1 自适应滤波技术 自适应滤波技术是随着自适应滤波理论与算法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小均方算法和最小二乘算法对自适应滤波技术起到的非常大的作用。除此以外,采样矩阵求逆算法也属于另一种自适应算法,直接矩阵求逆算法使得系统处理速度大大提升。 1.2 卡尔曼滤波技术 卡尔曼滤波技术是卡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卡尔曼滤波技术是在被提取信号的相关测量中利用实时递推算法来估计所需信号的一种滤波技术。这种技术的理论基础是随机估计理论,在估计过程中,用观测方程、系统状态方程以及白噪声激励的特性作为滤波算法。卡尔曼滤波技术不仅用于估计一维的平稳的随机过程,而且可以用于多维的非平稳随机过程估计。卡尔曼滤波技术实质上属于一种最优估计方法。虽然卡尔曼滤波技术操作简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必须在计算机上实现。 2 抗压制式宽带干扰技术 2.1 压制式宽带干扰的工作原理 所谓压制式干扰,就是指干扰信号的强度远远高于经过扩散后的卫星信号强度,进而使卫星导航系统接收机无法获取准确信号,从而达到干扰卫星导航系统的目的。压制式干扰有窄带压制式和宽带压制式干扰。窄带单频连续波干扰,是一台干扰机对卫星导航系统发射单频信号,当单频信号与用伪码调制的宽带进行混频后,就输出宽带干扰信号。宽带扩频相关干扰,原理是利用卫星信号的伪码序列与干扰信号的伪码序列的强关联性来干扰接收机的接受能力。这种干扰可以以较小的干扰功率就能达到有效干扰目的。 2.2 自适应阵列天线技术 阵列天线的结构决定抗干扰性能,阵列天线的几何结构对抗干扰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阵列天线的阵元间隔。第二,阵列天线的几何布局。第三,阵列天线的阵元个数。确定阵元间的相对距离,要考虑的因素有,较小的阵元之间的间隔形成的互藕效应,和半波长的阵元间隔形成的旁瓣。一般的阵元间隔选择半波长,能够有效避免大的旁瓣的产生,并且此时的互藕效应最小。阵列天线的几何结构布局不同,对应的最佳阵元的个数就不同。所以在进行干扰抑制性能的量化比较时,不能将阵元个数相同的,但阵元几何结构不同

北斗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算法研究

北斗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算法研究 发表时间:2017-08-02T15:10:40.30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9期作者:罗希刘万军卓仁伟[导读] 摘要: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的内容是北斗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算法,其基础分析内容为多级的维纳滤波器实现算法(云南省昆明市77256部队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摘要:本次研究主要分析的内容是北斗导航接收机的抗干扰算法,其基础分析内容为多级的维纳滤波器实现算法,在实际工作中,选择正确的相减算法,之后从根本上改进阻塞矩阵,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没实现多级分解特性构造的递推,在递推出空的时候产生二维干扰子空间,在上述的基础上分别子空间投影方法进行结合,实现空-时抗干扰最优的权值大小的进一步求出。相比传统形式的相减结构多级维 纳滤波方法,但是其数据精度具有非常明显的限制性,相比其他的抗干扰性能方法其具备明显的优越性,所以其可行性以及实用性非常的显著。对其进行仿真,得到的结果证明了上述方法具有非常显著的有效性。 关键词:北斗导航接收机;抗干扰;算法 1前言 对于北斗导航接收机维纳滤波器来说,多级维纳滤波器是一种多级等效的实现形式,多级维纳滤波器主要使用的是一序列的正交投影方法,在上述的基础上多级分解阵列信号矢量,进而实现多级标量的维纳滤波,在对其进行综合处理之后,维纳滤波器会明显的存在误差信号的输出。在维纳滤波器替代求解的过程中一般使用的是一系列标量维纳滤波器,这是多级维纳滤波器的一项主要作用,在此过程中,不需进行相关的矩阵求逆,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在北斗导航接收机计算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标量维纳滤波器只需要完成标量倒数求取就可以了[1]。但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就是,在使用多级维纳滤波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其带有的新型的降秩处理措施,在r级处截断多级维纳滤波器,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到想要的降秩多级维纳滤波器,在其过程中,r则主要表现为降秩多级维纳滤波器所涉及到的秩,同时其代表的级数。因为其阻塞矩阵是不一致的,所以在实现多级维纳滤波器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就是不一致的[2]。相关相减结构多级维纳滤波方法是目 前多级维纳滤波器实现的主要算法。

导航战及GPS干扰导航战是指在战场环境下用电子干扰的方法对敌

1. 导航战及GPS干扰 导航战是指在战场环境下,用电子干扰的方法对敌方导航系统进行干扰或攻击,使其不能正常导航或降低导航精度,并对敌方对己方导航系统所实施的干扰进行抗干扰,使其在干扰条件下仍能高精度地工作。 GPS干扰: (1) 瞄准式阻塞干扰 保证阻塞式干扰在GPS 接收机的带宽内产生均匀的干扰频谱(梭状和连续波) , 在时域上呈等幅包络, 该干扰信号的功率达到一定程度时, 便可对GPS 信号产生全面的阻塞作用. (2) 伪随机噪声阻塞干扰 人为地产生伪随机码噪声, 这些伪随机码噪声在被GPS 接收机相关解扩过程后的信号功率只要大于GPS 接收机的干信比, 就足以有效干扰GPS接收机. (3) 转发式欺骗干扰 将某一区域内GPS 卫星信号通过一些特殊的设备(如DRFM) 进行降频、采样、存储、延时、调制、再升频后转发出去. 这样在空中就形成与GPS接收机真实信号相参性很好的欺骗信号, 通过GPS接收机相关解扩后, 起到欺骗使用. 这些信号人为地改变了在空中的传输时间、相位和频率. 最终使得GPS 接收机的定位精度产生很大误差. (4) 组合干扰 由于每一种干扰方式的优缺点不尽相同, 为了取长补短, 我们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干扰方式, 以求达到更好的干扰效果. 如伪随机噪声阻塞干扰与转发式欺骗干扰的组合. 2. GPS抗干扰措施 由于GPS空间卫星的设计起点主要考虑战争环境下导航和定位的军事安全,而没有把干扰环境下的工作能力提到突出的位置。实际上,GPS卫星信号到达地面用户时其信号很弱,信噪比很低,从而导致了GPS用户接收机很容易遭受欺骗性干扰和压制性干扰。加上导航战中民用频段的军用化,导致美国与其敌对双方突出较量于战场,迫使其GPS系统不得不采取抗干扰措施或者改革其体制。为此,美军正在从GPS卫星、地面控制站、用户接收设备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该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其中主要包括:①提高GPS星座后续星的发射功率,研制第三代GPS卫星;②军用GPS接收机采用保密结构、自适应调零天线、抗干扰信号处理技术;③在武器应用方面,特别强调复合使用GPS与惯性制导系统(INS),“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就是如此;④研制GPS干扰源探测定位系统。 2.1 美国GPS抗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一、研制抗干扰GPS 接收机天线。 美国陆军航空与导弹司令部导弹研究发展与工程中心将投资“创新研究”工程,研制小型廉价的GPS 接收机天线,用于各种导弹和火箭弹上的GPS 接收机。目前这类弹药上的GPS 接收机天线对干扰信号的跟踪和抑制过程需要50 秒,而有效制导多管火箭炮和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要求该过程不能超过10 毫秒,所以必须使用小于10 ×10 ×2. 5cm3 的天线。“创新研究”计划的目标是研制一种可抗连续波、宽带噪声、脉冲等多种干扰的抗干扰GPS 接收机天线,并用其取代现有天线。如果获得成功,将制造10 套天线用于飞行等各种试验。

通信抗干扰创新方式

通信抗干扰创新方式 一.概述 在现代高科技战场上,成功的战术通信是保障有效指挥和控制战场局而的关键,通信系统也因此成为各种对抗手段对付的目标,而抗干扰通信能力则是现代战争中通信的最基木的要求之一。利用电子手段对敌无线电通信实施侦察以获取情报,用电子干扰或火力摧毁剥夺其〃发言权“以瘫痪其指挥,已成为电子战的主要内容,但有矛就有盾, 反侦察.抗千扰方面也不示弱。 二、通信干扰 在现代电子战中防电子干扰是电子防御的一个部分,电子干扰根据对敌方电子系统作用性质的不同,分为压制性干扰和欺骗性干扰; 根据干扰形成方法的不同分为有源干扰和无源干扰;根据干扰对象的不同分为雷达干扰、通信干扰、制导干扰、导航干扰、引信干扰.敌我识别干扰.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干扰、光电干扰和空间电子干扰等。 本文重点讨论通信干扰。兵家格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己被传统的火力战所证实,电子战也不例外,要进行抗干扰通信,先要了解通信干扰的有关内容。 通信干扰属于电子进攻范畴,它是通过通信侦察,在无线电通信系统的传输过程中引人干扰信号,扰敌或破坏敌方无线通信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例如,用噪声干扰使通信信息模糊,造成通信中断,或采用假信息迷惑敌人,使信息传递错误,造成通信混乱。通信干扰按干扰信号的频谱宽度分,有瞄准式干扰.阻塞式干扰和扫频式或跟踪式干扰等。

1?瞄准式干扰 瞄准式干扰是指干扰信号的中心频率与被干扰信号频率重合,或干扰 信号和被干扰信号频谱宽度基本相同。瞄准式干扰因为干扰频率通常是对准相应的一个通信信号频率实施干扰的,也叫单频干扰或 瞄准式干扰频谱窄,干扰功率集中,干扰能量全部用来压制敌方的某 一通信信号,功率利用率高,干扰效果好。但要求频率重合度好, 对干扰机性能要求高,且要有引导干扰频率的侦察部分。通常用于压制敌方重要的指挥通信。 2?阻塞式干扰 阻塞式干扰又称拦阻式干扰。阻塞式干扰是一种宽频带压制性干 扰,它能对一定频段内的所有信号实施干扰。其干扰信号辐射的频谱很宽,通常能覆盖敌方通信设备的整个工作频段,同时压制该频段内的通信信号,因此,也叫多频干扰或“面干扰蔦这种干扰的优点是无需频率重合,也不要引导干扰的侦察设备,干扰设备相对简单。但其缺点是千扰功率分散,干扰效率不高,而且落人干扰频带内的己方通信信号也将受到干扰。阻塞式干扰主要用于压制敌方战术分队的无线电通信。据报道,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使用的“一次性通信千扰机〃就采用了阻塞式干扰方式。这种野战条件下使用的干扰设备市飞机. 导弹投掷到南联盟纵深地带,落地后自动伸出天线,对南联盟通信设施进行全频段的阻塞式干扰。干扰后一次性通信干扰机定时自毁。 3?扫频式或跟踪式干扰

北斗GNSS产品在驾考驾培系统中的应用

北斗GNSS产品在驾考/驾培系统中的应用 一、GNSS驾考/驾培系统背景 近年来,为提高驾照考试质量,确保公平、公正,国家公安部发布了第91号令、第111号令、第123号令以及其它相关技术规范,对驾考系统和标准进提出了改进要求。按照“简单实用,准确可靠”的原则,很多驾考系统集成商基于GNSS产品开发了科目二、科目三等智能考试系统,定位精度可达1cm,在实现精准评判的同时,这套系统也几乎将场地内的各种地埋传感器完全取代,大大降低了后期的场地维护难度和费用,提高了考试或训练场地的建设效率。另外,这套智能考试系统的推广应用将实现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工作由人工操作向计算机管理的转变,提高了了考试工作的透明度,减少了人为因素,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随着GNSS驾考系统的推广应用,驾校培训系统也必须随之升级,以适应驾考需要,事实上,相比较而言,驾培系统的应用更为广泛,市场更大,因此,推出智能驾培系统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实时高精度定位,其实时定位精度可达±1cm,实时数据输出频率最大可达20Hz,是目前大范围高精度实时定位的理想选择。GNSS定位系统由GNSS基准站、GNSS移动站、无线数传电台组成,系统具有如下几个优点:1.全天候作业:不受雨雪、大雾天气及光照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可实现全天24小 时作业。 2.车载移动站和基准站之间无须通视,大大增加了系统应用的灵活性。 3.车载GNSS设备和基准站使用无线数传电台通讯,覆盖范围可达半径10公里以 上,数据传输稳定可靠且保密性好。 4.定位精度及实时性高,定位精度在±1cm,RTK定位输出频率可达10Hz,原始数 据可以达到20Hz。 二、方案介绍 整个驾考/驾培系统大体上包括两大部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包括GNSS设备、摄像头、无线网桥等各种车载传感器和信号传输设备,负责收集各种数

司南导航GNSS模块新品K8测评

司南导航GNSS模块新品K8测评 做好工匠人,以精益智造实现工艺进阶 经过前期交涉,小编有幸对其公司相关产品经理进行了采访,获得了一手数据和产品信息。他表示,此次新品K803、K823高精度定位模块乃公司厚积薄发之作,其中K803模块仅30mm×30mm,突破了传统体积限制,为当前国内最小尺寸。K8系列是基于完全自主知识产权Quantum III SoC芯片开发的全系统全频点定位模块,支持北斗三号全球信号,可提供可靠、连续的高精度定位信息,全方位面向专业、行业以及大众领域。 为检验司南导航K8系列高精度定位模块的实用性,其研发团队选择了三个典型应用场景进行实地测试:车载动态综合场景、低动态应用场景、测量应用场景,与市面上几家友商产品一同对比,进行为期两周的测试,相关数据在其新品直播中公布。 以下为特定固件版本下的对比情况及实地测评结果分析。 一、动态车载综合场景 (一)测试环境 严密楼宇遮挡场景稀疏楼宇遮挡场景 动态隧道测试场景地下车库测试场景

动态高架场景动态林木遮挡测试场景 选取5种应用场景,进行全面的对比测试 (二)对比测试结果 隧道中 (红色:K8系列绿色:友商黄色:标记)

在未来无人驾驶领域中,隧道是卫星信号极弱、精准定位难度大的地域,图中黄浦江隧道为相对平行隧道,在长达2-3分钟的行驶过程中,代表K8系列模块的红色轨迹线更加平滑、无交叉,而代表友商产品的绿色轨迹线稍微失真。 高架路上 (红色:K8系列绿色:友商黄色:标记) 高架路中,红色轨迹线经过转弯路口时,非常平滑。对比其余绿色、蓝色轨迹线的重叠,可看出K8系列模块的高性能浮点运算,能为用户提供高可靠的位置信息。 在以上测试中,代表K8系列模块的红色轨迹线在不同车载场景中,都相对平滑地驶过了遮挡区域,能长时间保持定位轨迹与实际行驶轨迹基本一致,数据可用性高;而代表友商新品的其他颜色轨迹线发生畸变,偏离了场景。司南导航K8系列模块板载高精度惯导器件,能通过高数据更新率和惯导融合算法,即使在隧道、楼群、森林等卫星信号受限、精准定位难度大的环境下,也可提供连续、高质量的定位数据。 二、低动态应用场景 在当下的低动态行业中,大多数厂商的模块体积较大、精度却不高,而无人机、机器人领域却对板卡的尺寸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测试环境

数字式电子罗盘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数字式电子罗盘设计 学生姓名:孔垂礼学号: 1105044263 学院:计算机与控制工程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龙达峰 2015 年 06 月

数字式电子罗盘设计 摘要 数字式电子罗盘具有很多优点,例如:体积比较小、启动非常迅速、功率损耗较低、制造成本低廉等,当今社会测控技术对测向传感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数字 罗盘的测量精度,特意设计了一种基于HMC5883L三轴磁阻传感器[1]的数字电子罗盘;在分析相关类似产品的基础上,特别强调对电源、器件选型、信号调理电路、软件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出了数字罗盘并且研制了试验的样机;为验证设计效果,在双轴陀螺测试转台上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初步验证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论文的研究 工作可以为研究和改良数字式磁罗盘的测量准确度提供可靠的资料. 关键词:地磁场,数字罗盘,HMC5883L三轴磁阻传感器,重力加速度计

Here is the translation of your chinese paper’s title Abstract Digital electronic compass, has small volume, quick start, low power consumption, and low cost, the moder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on sensor of direction find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digital compass, we design a HMC5883L triaxial magnetic resistance sensor based digital electronic compas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products, focuses on the power supply, device selection, signal conditioning circuit and software design are analyzed in aspects of research, design the digital compass and test prototype was developed; To verify the design effect, on the two-axis gyro testing table was tes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scheme of; Thesis research work could be used to research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he measuring accuracy of digital magnetic compass. Key words : Earth's magnetic field, digital compass, HMC5883L three-axis magnetic resistance sensor, the gravity accelerometer

导航原理讲义第一章

导航原理(principle of navigation) i) 使用教材:无(主要是没有合适的教材,要自己编)。ii)参考书: 1.惯性导航原理,邓正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 2.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刘基余,科学出版 社,2003; 3.Elliott D. Kaplan. Understanding GPS: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second edition). 中译本:1)GPS原理与应用(第一版),邱致和(20所),电子工业出版社; 2)GPS原理与应用(第二版),寇艳红(北航),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Pratap Misra,Per Enge.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Signals, Measurements and Performance(second Edition). 中译本: GPS 信号,测量与性能(第二版),罗鸣等,电子工业出版社; iii)课程考核方式:课堂大作业形式。 iv)课程的主要内容: 惯性导航部分; 北斗部分;

GPS部分; 天文导航部分; 组合导航部分; 新增部分: 量子导航 Simulation-based(粒子滤波)。瑞典林雪平大学(LinkOping University)的Rickard Karlsson提出一种无需GPS即可定位并导航的新技术。

第一章导航及其发展 §1.1 导航的基本概念 1、导航的定义 在各种复杂的气象条件下,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并以规定的所需导航性能,引导运载体航行的过程(引导运载体按一定航线从一个地点(出发点)到另一个地点(目的地)的过程)。 2、导航参数 导航过程中需要用来完成导航任务的参数。 载体的位置、速度、姿态(角度)等,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确定载体的位置,即定位。所以,导航的核心就是定位。 3、导航的任务 1)引导运载体进入并沿预定航线航行; 2)导引运载体在夜间和各种气象条件下安全着陆或进港。 3) 为运载体准确、安全地完成航行任务提供所需要的其他导引及情报咨询服务; 4)确定运载体当前所处的位置及其航行参数(最重要)。 4、导航与定位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导航是对运动点而言的,观测时间很短,观测数据要进行实时处理,提供相对参考位置的相对坐标,定位精度不及固定点高。 定位是对固定点而言的,允许较长时间的观测,观测数据

司南导航T30 臻享版 GNSS接收机

xx导航T30xx享版GNSS接收机 司南导航T30高精度接收机采用铝镁合金外壳设计,支持四系统全频点信号接收,30°倾斜测量技术,4G/WIFI连接,8GB大容量存储。专为Android操作系统定制的“测量大师”全功能型测量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工作舒适高效。 特点 全星座跟踪,精准可靠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全面支持BDS、GPS、GLONASS、Galileo系统。具备恶劣环境融合算法,RTK精度厘米级,静态测量精度毫米级。 倾斜补偿 支持30°以内的倾斜测量,电子气泡可以实现接收机居中自动测量,无需精确对中,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收发一体电台,功能强大 内置功率可调的低功耗收发一体电台模块,无需外挂电台即可作业,基准站、流动站可任意切换,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率。 兼容并蓄,联测联用 兼容国内外主流品牌RTK,组成混合编队,联测联用。 智能超大容量双电池,持久xx 支持内置充电。电池总容量高达6800mAh,双电池自由切换,单块电池也能正常工作。支持电池热插拔,轮流工作,持久续航。WiFi连接 具有WiFi热点功能,任何智能终端均可接入接收机,对接收机参数进行查询、配置。 IP67防水防尘,无所畏惧

采用军工标准制造,严格实测的IP67防水防尘标准,抗2m水下浸泡,2m 自由跌落。坚固耐用,完全适应野外恶劣环境。 USB数据传输 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电脑,可实现数据高速下载。 相关产品 R550手簿 坚固耐用的xxGNSS移动终端 5英寸电容式触摸屏,720*1280分辨率,阳光下依旧清晰可见 搭载8核2.0GHz处理器,Android 8.1操作系统 4GB+64GB存储,最大可扩展128G,运行更流畅 内置7000mAh电池,24h续航无忧,快充不超过4h 通用Type-C接口,拓展更方便 支持蓝牙、双频WIFI,4G全网通,数据传输将更强更远更稳定 IP67防护等级,轻松应对恶劣环境 CDL5智能收发一体中继电台 自主核心技术 全面兼容市场主流电台数据传输协议 高、中、低档功率全覆盖,满足不同行业的使用环境 全屏蔽设计,精致小巧,散热迅速,工作温度可达+60℃ 独特外观设计、防水防尘、抗震抗摔 一键启动,一键调档,智能纠偏,稳定可靠

电子指南针制作

电子指南针 指南针 1、概述 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指南针的前身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 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可以实用的指南针。 2、磁偏角与磁倾角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两个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只是接近,并不重合。磁针指向的是地球磁极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极,这样磁针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这个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针指向磁极时必向下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个夹角,这个夹角称为磁倾角。不同地点的磁偏角和磁倾角都不相同。磁偏角和磁倾角的发现使指南针的指向更加准确。

图1. 地球磁场示意图 3、罗盘定位 要确定方向除了指南针之外,还需要有方位盘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针时,可能没有固定的方位盘,随着测方位的需要,出现了磁针和方位盘一体的罗盘 4、电子指南针 指南针是一个重要的导航工具,甚至在G P S中也会用到。电子指南针将替代旧的针式指南针或罗盘指南针,因为电子指南针全采用固态的元件,还可以简单地和其他电子系统接口。 电子指南针系统中磁场传感器的磁阻(M R)技术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和现在很多电子指南针还在使用的磁通量闸门传感器相比较,M R技术不需要绕线圈而且可以用I C生产过程(I C-l i k e p r o c e s s)生产,是一个更值得使用的解决方案。 由于M R有高灵敏度,它甚至比这个应用范围中的霍尔元件更好。

司南导航T30 臻享版 GNSS接收机

司南导航T30 臻享版GNSS接收机 司南导航T30高精度接收机采用铝镁合金外壳设计,支持四系统全频点信号接收,30°倾斜测量技术,4G/WIFI连接,8GB大容量存储。专为Android操作系统定制的“测量大师”全功能型测量软件,操作简单方便,工作舒适高效。 特点 全星座跟踪,精准可靠 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全面支持BDS、GPS、GLONASS、Galileo系统。具备恶劣环境融合算法,RTK精度厘米级,静态测量精度毫米级。 倾斜补偿 支持30°以内的倾斜测量,电子气泡可以实现接收机居中自动测量,无需精确对中,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收发一体电台,功能强大 内置功率可调的低功耗收发一体电台模块,无需外挂电台即可作业,基准站、流动站可任意切换,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率。 兼容并蓄,联测联用 兼容国内外主流品牌RTK,组成混合编队,联测联用。 智能超大容量双电池,持久续航 支持内置充电。电池总容量高达6800mAh,双电池自由切换,单块电池也能正常工作。支持电池热插拔,轮流工作,持久续航。

WiFi连接 具有WiFi热点功能,任何智能终端均可接入接收机,对接收机参数进行查询、配置。 IP67防水防尘,无所畏惧 采用军工标准制造,严格实测的IP67防水防尘标准,抗2m水下浸泡,2m自由跌落。坚固耐用,完全适应野外恶劣环境。 USB数据传输 通过USB数据线连接电脑,可实现数据高速下载。 ?相关产品 R550手簿 ?坚固耐用的安卓GNSS移动终端 ?5英寸电容式触摸屏,720*1280分辨率,阳光下依旧清晰可见 ?搭载8核2.0GHz处理器,Android 8.1操作系统 ?4GB+64GB存储,最大可扩展128G,运行更流畅 ?内置7000mAh电池,24h续航无忧,快充不超过4h ?通用Type-C接口,拓展更方便 ?支持蓝牙、双频WIFI,4G全网通,数据传输将更强更远更稳定 ?IP67防护等级,轻松应对恶劣环境 CDL5智能收发一体中继电台 ?自主核心技术 ?全面兼容市场主流电台数据传输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