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人文学院08级1班农慧芳电影是一种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也是当今文艺领域中一种极普片、极重要的艺术。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电影巧以妙的手法将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摄影等艺术于一身,形成具有现代化特点的综合艺术。

有人说,戏剧是电影的老师,早期的电影从细节那里学到了很多东西,它继承了戏剧的表现手法和技巧,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戏剧与电影一样也是综合艺术,同时也是表演艺术,戏剧艺术多年来在编剧、导演、表演等方面所形成的艺术规律,为电影艺术提供了许多可贵的经验,电影是戏剧的升华。戏剧一般来说是按照时间的顺序来表演的。在戏剧演出中演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按照剧情发展的顺序来创造自己的角色,在这个顺序之中努力使人物性格的发展连贯、有层次、有起伏还前后和谐统一。而电影表演,由于受到时间、地点、气候、经济条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拍摄可以按照故事情节的顺序来进行的。

戏剧对电影最大的影响是表演。戏剧演员为了使自己的表演和台词让后排的观众也能够看清、听清,就必须在舞台上找到突出的地位,选择鲜明的戏剧动作,强调一定的手势和表情。而电影表演要求酷似生活、侧重原态的体现,摄影机的近距离和麦克风前的录音仿佛使演员在放大镜和扩音器下表演,因此它最容易暴露虚假,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不得超出人在实际生活中可能表现的力度。

拍电影需要有剧本,这就不能不提到文学了,可以说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了电影。文学与电影有密切的关系,文学表达的是文字的、静态的美;而电影是感官结合的体验,表现的是动态美。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中国电影的成就一方面取决与导演的灵感和对影象的敏锐把握,另一方面离不开对文学的借鉴。文学家以文字叙述故事,而电影则用形象的视听画面描绘故事。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但彼此间又存在着分合难定的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明显、最直接的关系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大量改编。文学用电影的相识表现出来,可以极大的展现文学的声音美形象美绘画美建筑美等等,可以让读者更直观的感受文学,有利于文学接受团体的普通化、大众化,也有利于读者从多角度去理解文学,阐释文学的精髓。因为文字需要借助于想象,它要求时间、生活和阅读的经验。而电影通过影像的媒介来呈现世界,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好的电影需要好的剧本,因此我们要把电影和文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B:论点较为清晰,阐述得当,论述中能够考虑到语法前后逻辑。句子通顺,语气连贯,但文章结构松散,论证不够深入,没有展开论述,没有自己的观点。

影视欣赏论文

社会影视鉴赏论文 选 修 课 院系:电子计算机系 专业:电气自动化 班级:电气101 姓名:霍翠翠 学号:20101188 日期:2012-5-23

浅谈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通过上选修课(社会影视文学鉴赏),我有很多收获,今天想谈一下电影与文学作品的关系。首先何为文学,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何为电影文学,电影文学是一个多层次的复合概念。其艺术学的概念内涵,指在电影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戏剧文学等传统文学类型并列的一种新兴文学类型。在电影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 在文学与影视的关系上,把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从传播形式来看,影视剧和文学名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较之影视,经典名著的历史更为长远,但在文字具备文学本质功能的时候,它的作用和现代的影视艺术却十分近似,作为

电影与文学、戏剧之间的关系

电影与文学、戏剧之间的关系 08级文化艺术管理(音乐学)2班李彦霖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诞生至今只有一百多年。电影发明以后很快传遍欧美,不久便传入了中国,19世纪90年代美国人在上海放映了一批无声短片,引起轰动,那时的电影被国人称为“影戏”。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诞生与1905年的《定军山》,这部长达半小时的京剧片的放映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改编是一种艺术的再创作的方式,其一般包括把文学等不同于电影的艺术形式改编为电影,或者是把过去的电影再次的改编(也称为翻拍)两种方式,前者如不断被改编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名作,我们现在比较熟悉的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等;后者则比如是抗战的故事片《地雷战》,外国故事片《金刚》等。相比于电影,文学已经有了数千年的历史,自然保存下丰富的遗产;而电影本身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故事、技术等逐渐的处于暂时的饱和状态,这几年世界影坛也出现了不少的剧本荒的状况。于是,改编文学或者翻拍旧作成为了电影中的常见现象。在中国电影发展的百年历程中也村在着改编文学问电影剧本,将文学以一种鲜活的姿态活跃在银屏上,如鲁迅的《祝福》改编成的电影在中国的电影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中国电影的发展和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发展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文学与电影有密切的联系,文学表达的是文字的、静态的美;而电影是感官结合的体验,动态的美。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电影文学作为电影的文学基础构成,是以电影的独特视听思维方式来构思和写作的文学形式,兼有电影和文学的双重属性。电影文学,集中表现为电影的剧作基础,即电影剧本。电影剧本包括文学剧本、分镜头本和台本(工作台本、完成台本)三个部分。电影文学又指电影作品的文学性含义,包括电影剧作的文学价值、电影创作借鉴与融合的文学形式因素、电影剧作的文学个性等等。电影文学,还直接和经常反映在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方面。中国电影的成就一方面取决与导演的灵感和对影象的敏锐把握,另一方面离不开对文学的借鉴。文学家以文字叙述故事,而电影则用形象的视听画面描绘故事。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但彼此间又存在着分合难定的暧昧与紧张关系。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其最明显、最直接的联系是电影对文学作品的大量改编。文学和电影之间又存在着不可调和性,它们各自沿着不同的艺术轨道发展。电影和文学正是在交叉和分离中实现了互动。只有将电影和文学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之互相促

影视与文学的异同

影视艺术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作为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文学用语言塑造的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则具有直观性。文学文本中并无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想象和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复现为逼真可感的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和间接性。影视艺术通过蒙太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直接呈现出来,诉诸观众的视听感官,因而其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文学与影视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叙事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技巧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 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艺术样式,电影与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一方面,文学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有经典作品,也有当代的畅销作品。在国外,莎士比亚、雨果、小仲马、狄更斯、海明威、托尔斯泰等作家的作品改编成的电影,一次又一次地为我们创造了经典的银幕形象,黑泽明的《罗生门》、科波拉的《教父》和《现代启示录》、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以及《乱世佳人》、《美国往事》、《法国中尉的女人》、《克莱默夫妇》、《沉默的羔羊》、《阿甘正传》,这些在世界影坛广为流传的影片背后,都有着经典、流行的文学原著。文学是电影的创作源泉,由法国新小说派的代表人物阿仑·罗勃-格里叶编剧、著名导演阿仑·雷乃导演的《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已经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而由我国四大名著改编的电影、电视剧也是很成功的例子。还有根据鲁迅的小说改编的同名影片《祝福》是迄今为止鲁迅小说中改编得最为成功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以来,茅盾的《子夜》,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巴金的《寒夜》,曹禺的《原野》、《雷雨》、《日出》等现代经典文学作品也先后被改编成电影。老导演凌子风先后改编了老舍的《骆驼祥子》、沈从文的《边城》、许地山的《春桃》、李劼人的《死水微澜》等文学作品,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学名著改编系列,他将自己丰厚的人生阅历和感悟渗透到从文学到电影的二度创作之中。 在影像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更热衷于影像世界所提供的丰富、形象和生动的视听效果。这种特殊的文化语境让文学与电影出现一种文学不仅可以借助电影、电视等新的传播手段重新获得“轰动效应”的层面,而且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积极姿态依赖电影、电视,找回曾经的辉煌。在文学借助电影、电视发光并重新唤起人们对文学的热情的同时,更唤起了作家对于电影、电视的热衷。以往,创作者多是把文学读本改编成影视剧,而现在则是影视剧衍生出许多相应的文学读本,出现了文学与影视“同步推出”的新现象。《刮痧》、《大腕》、《永不瞑目》、《大宅门》、《雍正王朝》、《橘子红了》等与电影、电视剧同名的图书所提供的信息一点也不比电影、电视剧本身少。

电影赏析论文

《微光城市》电影赏析 这是一部改编自同名名著的影片,故事设定在浩劫后的未来,一座设定只能运作200年的地下城市建成,用于维系人类最后的族群。故事就是发生在200年之后,即地下城市已到将要崩溃的时刻。此时,“大电机”经常出现故障,黑暗光顾城市的频率越来越大。然而腐败的市长,在得知这个城市将要走到尽头之后,并不是考虑面对或者逃跑,甚至不愿意真正去找寻解决的办法,而是满足于偷窃了城里人们的食物,躲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醉生梦死。那个仓库管理员以及小女孩的好朋友,也是带着一股满不在乎的语气说:“反正这里就快要完蛋了,何不让自己过的更快活些?”, 这是最后的人类,失去光明的恐惧,对未知世界的退缩,影片在这方面描绘的并不多,但只要闭上眼,便能体会到一股绝望的情绪,远比影片能够带来的多得多。这是对人性的极大考验。在黑暗、封闭的环境中,人类能够相信自己,能够相信奇迹吗?对未知的恐惧竟使人们明知即将陷入永远的黑暗,也能自我催眠自我安慰。如片中收留小女孩的那位大婶还一直相信着城市建造者会如上帝一般降临人间指引他们的出路,而一再的关注小女孩在歌唱日上的歌唱排练的如何。如片中男主角的父亲明明找到了出路的线索,却因为同伴的死亡而彻底否定了自己正确的推断从而错过了许多年。当最后城市彻底陷入黑暗时,人们会怎样?相信恐慌之后,这个世界便要向人类这种生物道永别了。

这是最后的绝望,人们没有勇气和能力去改变事实,只能坐以待毙。但是两个少年丽娜和杜恩做到了,他们发现了一份残破的羊皮纸文件,并将其拼凑起来,那是一份走出灰城的指引。难道在无尽黑暗之外,还另有天地?丽娜和杜恩将竭尽所有勇气和智慧去探索秘密,并且要赶在灰城的灯光熄灭之前!他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善于思考探索的头脑,演绎了一段探索出路,寻求光明的惊险故事。本片的精彩就在于这里,他们解开了那一环套一环的谜题,冲出了灰城,获得了光明。 对于本片,如其称之为科幻,不如看做是童话,一次年轻主角们为探寻光明的解谜之路的童话。首先,主角是十多岁的青少年。其次,成人角色相对简单化而且都有明显的标签,最后充满还略有诚意的解谜过程并且设计了特定的障碍。另外,即使是片中的坏市长之死也是像童话或者神话那样被怪物吃掉了。至于那只黑乎乎的怪物可算是本片一大亮点,片中出现的庞然大物不多,仅仅是这只怪物和一只巨型昆虫。导演并没有企图制造更多的怪物来渲染黑暗的气氛,我觉得这两个非人类角色正好代表了黑暗和光明,一个终日在管道中贪婪寻找食物,另一个则因为受伤从外面的世界掉到了地底微光城,它代表着那需要重新掌握的光明,也是人类要翻开新一页的暗示。 看完这部《微光城市》后,心情感觉豁然开朗,似乎自己也从黑暗中逃离了出来。我沉寂于男女主角那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之中,并深受感动。我想,人类的能力是永无止境的,只要有足够的信念和探索的精神,就会获得新生和光明。

抗战时期的电影和戏剧

抗战时期的中国电影和戏剧 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上海的租界沦陷为“孤岛”。“孤岛”局势的复杂性,决定了当时电影生产的复杂性,形成了以商业电影为主流,曲折隐晦地表达爱国热情的特点当时孤岛租界内的人口急剧增加。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同时影片公司也为了获得商业利润,孤岛时期的电影活动出现了畸形的繁荣,成为当时电影出品最多的地区。在约4年时间内,孤岛的20多个制片公司共生产了约250部故事影片。这时期“孤岛”地区先后出现了神怪片、古装片和时装片,这些影片继承了上海文化的商业性质。当然,这股商业潮流并未一味地投机赚钱,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其潜藏于表面之下的爱国热情。1939年《木兰从军》(欧阳予倩编剧,卜万苍导演)的出现,为我们重新审视“孤岛”电影提供了这种可能性。这部影片借古喻今,用史实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被阿英称之为“抗战以来上海最好的影片”。在《木兰从军》的影响下,孤岛出现了一大批这样的古装片,披着古人的外衣讲述现代的故事。同时一部分时装片在保证商业利润的前提下,也表现了现实的黑暗,引导人们激发起批判现实的勇气,被称作“带刺的玫瑰”。太平洋战争爆发和上海完全沦陷后,日伪势力在上海成立了中华电影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影”)。沦陷区的电影是日本军国主义进行文化侵略的产物。但历史事实自身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对一些影片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一些艺术家随着1937年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撤出上海,在中国电影史上形成了上海-武汉-重庆和上海-香港两条脉络。1937年底,武汉成为当时的抗战军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在汉口成立了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出版《抗战电影》月刊,并开展了“关于国防电影之建立”的讨论。这一时期,抗战电影的主要制片基地是政府下属的中国电影制片厂(简称“中制”)。从1938年1月到10月武汉沦陷前,中制完成了《保卫我们的土地》(史东山编导)等三部故事片和《华北是我们的》等50多部新闻记录片。武汉沦陷后,中电(属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制迁到重庆。随着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重庆时期的电影又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皖南事变”之前,国共关系比较融洽,在抗日统一战线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电影运动比较繁荣,出现《塞外风云》、《中华儿女》、《长空万里》等一批优秀的抗战影片。如《中华儿女》(沈西苓编导)以4个小短片,描绘了中国各阶层人民倍受欺凌,转而觉醒,并终于挺身抗战的过程,是一部重要的抗战影片。皖南事变后,国共关系破裂,国民党加紧对大后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压迫,同时也由于战时电影器材和胶片短缺,造成三年内没有拍摄出一部故事片。然而此时话剧方面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有力地激发了全国人们抗战的热情和信心,抨击了反动文化逆流。而在重庆后期,又出现了《气壮山河》和《还我故乡》等抗战影片,表达了高涨的爱国热情和不畏牺牲的精神。西北影业公司(属第二战区司令部)成立于1935年5月,迁移到成都后生产了《风雪太行山》和《老百姓万岁》等反映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爱国影片。在八年抗战的艰苦条件下,大后方一共生产了21部故事片多部新闻纪录片大多出自于政府的制片厂。 “八·一三”事件后,上海一些进步电影工作者蔡楚生、司徒慧敏等来到了香港,与香港一些爱国人士合作,开始拍摄进步的粤语片,如《血溅宝山城》和《游击进行曲》等,爱国主题非常鲜明。在1939年之后,出于商业原因,香港的电影业又回到战前的状态,商业片盛行一时。皖南事变后,夏衍等人来到香港,为香港的电影事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创作了《孤岛天堂》、《白云故乡》等影片,使抗战的精神再次有力地影响了香港的电影文化。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电影活动终止,结束了战争时期的南中国电影的历史。 1938年9月,在苏联电影界和荷兰电影家伊文思的热心帮助下,延安成立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后来习称“延安电影团”),开始了人民电影的艰难创业工作。延安电影团先后设立摄影队和放映队。摄影队以简陋的设备深入抗战前线和后方,拍摄了《延安与八路军》、《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等大型记录片以及《白求恩大夫》、《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十月革命节》、《边区生产展览会》、《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等新闻片和新闻素材,反映了当时抗日根据地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生活,为历史留下了鲜活的珍贵档案。根据地的电影

(完整版)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文学与影视的关系 影视是声画兼备、时空复合的综合艺术,文学是语言艺术,和影视艺术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文学与影视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是可以相相通的。 首先,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具有间接性,而影视由声音和画面构成的艺术形象有直观性。文学语词形象要我们进行再创造,文学文本中并没有实际的声音和直观的画面,而是必须依靠读者的联想,将文字表达或描述的声音和画面在头脑再转化成艺术形象。因而文学形象具有模糊性。影视艺术通过把一个个镜头组合起来,把声音与画面呈现出来,给观众的视听感官,所以艺术形象具有强烈的直观性。 其次,文学是时间艺术为基础的艺术,而影视艺术是以空间综合艺术。文学作为一种时间艺术,要靠我们在逐字逐行阅读过程中,才能逐步显现出文本全貌。同时,文学的议论、说明、叙述、修辞等,都是艺术感觉和欣赏的对象。影视作为时空艺术,必须将空间造型当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来考虑,要把空间的造型和时间的流动有机地融合为一体,给观众呈现出时空复合的具体形象。另外,影视艺术中编者的议论、叙述等,要通过旁白、独白等有限地使用。 文学与影视艺术尽管有很大差异,但同时也有密切联系并可相互相通。首先,文学与影视得以相通的根源在于二者都属于艺术。就文学对影视艺术的影响来看,电影的叙事和叙事技巧最早是从文学那里学来的,至于文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等因素,在影视艺术成熟之后仍被其广为借鉴。在中外影视作品中,有将近半数是由文学作品(主要是小说)改编而成的,特别是那些伟大的文学巨著,多次被搬上银幕荧屏。可见影视艺术与文学有着血脉相通的亲缘关系,对小说的借鉴使影视艺术创作者们获得了灵感。文学与影视作为叙事艺术,都是在流动的时间中连续地描绘事物。正如法国影评家玛格尼所说:“电影和小说二者均为叙述作品,叙事有它自身的规律,与展示的规律有很大的不同。它的基本要求之一是连续性,小说的各种程式和电影的各种常规技巧大抵是为了保持连续性才产生的。” 小说是在一个个语词组合的场景的连续中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影视是在一个个画面连接的场景中构成银幕形象,在时间的延续中叙事是它们的共同性。这使文学和影视艺术都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叙述复杂而连续的社会生活。 其次,小说这种艺术样式本来就蕴含着某些电影因素。蒙太奇作为一个专用术语,它是属于影视艺术的。但作为一种叙事的方法,早就见于狄更斯的小说。雷班曾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段描写作过分析,这是在小说中写到大卫童年时的伙伴斯提福兹的船遇险后,大卫在海滩上见到他的尸体时的一个情景: 但是他把我领到海边。就在她和我——两个孩子——寻找贝壳的地方——昨夜来的那条旧船的一些比较轻的碎片被风吹散的地方——就在他所伤害的家庭的残迹中间——我看见他头枕胳膊躺在那里,正如我时常看见他躺在学校里的样子。 这段文字所产生的视觉效果,超过了一般的想象,它建立在连续几个不同场景的巧妙而自然的联系上,而这本是电影的基本手段蒙太奇所擅长的。所以,这部小说的上述写法意味着

戏剧与电影阅读附答案.doc

戏剧与电影阅读附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 戏剧与电影约翰·M·德斯蒙德 戏剧和电影在很多方面十分相像,二者都是在观众面前通过演员的公共表演来讲述故事。 尽管戏剧和电影都依赖于公共表演,但这些表演是有区别的。戏剧是舞台上的现场演员在现场观众面前所做的即时表演;电影则是拍摄演员的表演,然后在现场观众面前将其投影到大银幕上,并非演员的现场表演。舞台表演只有一次,没有两场表演是完全相同的;电影表演则可以被重复展现,只要底片是完整的,每一场表演都是相同的。 正如曼弗雷德·杨所说,“戏剧和电影是在集中合作生产中创造出来的人工产品”。而且,对这种合作艺术的接受是在剧院或电影院里完成的,是一种“集中的公共体验”。 另一个共性是,戏剧和电影都始于剧本。戏剧剧本类似于电影剧本,但是,戏剧剧本常常被出版,供大批学生阅读学习。而电影剧本通常不会被出版,那些被出版的电影剧本,主要供专家、影迷和影评人阅读。 虽然它们拥有共同的特点,但戏剧和电影还是被一些惯例鲜明地区分开来。单一布景的戏剧很常见,舞台观众会接受人工布景和错觉。电影则将观众带到不同的地点,电影观众期望现实主义。 戏剧和电影的另一个不同点涉及观众关于空间的假想。戏剧观众不难想象

“一个只有三面墙壁的房间,实际上有四面墙壁” 。而电影观众在观看一部二维电影时,则想象出了三维的现实。 舞台表演通常是夸张的,因为每一位演员的声音和动作必须要到达戏院最远的角落。如果戏院很大,演员必须摆出夸张的姿势和面部表情,用足够响亮的声音说话,以便最后一排的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到表演,听清台词。电影院并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摄影机和扩音器具有可移动性。即使演员在轻声交谈,观众也都能听到,也能清楚地看到演员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然而,如果演员在电影中运用了戏剧表演方式,那就有问题了。在电影表演中,演员的声音、手势、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必须被调整好,并同摄影机的距离保持一致。如果演员在一个特写镜头中运用了戏剧表演方式,一定很夸张,很过火。 戏剧似乎更多地依靠对话来讲述故事,很少依靠动作。然而,对于电影来说,看到的比听到的更重要。 或许戏剧与电影在观众期望方面的主要不同与移动有关。戏剧通常在很长时间内表现很少的动作——两个演员在单一布景中长时间谈话十分常见。但电影中充满了动作。这些移动,有一部分是由转变的场景中的人类动作所支撑,但在很大程度上,这些移动是由摄影机和剪辑创造出来的。 (节选自《改编的艺术:从文学到电影》)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戏剧与电影共性的一项是 A.戏剧和电影都是在观众面前通过演员的公共表演来讲述故事,尽管,戏剧舞台上的表演和电影表演是有区别的。

浅谈戏剧与电影,电视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浅谈戏剧与电影,电视剧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话剧是舞台的艺术,是将宽广的现实生活抽象、浓缩到一个小小的舞台上。布景、灯光、道具等一切舞台元素的设计,都不是为了在舞台上复制真实的生活,而是创造一个经过了抽象和浓缩的生活场景。夸张和渲染,让舞台上的生活场景迥异于真实的生活,但将这夸张的场景设置在剧场这个特殊的建筑形式中,并用“第四堵墙”将观众隔离时,舞台上的场景就有了自己的逻辑,没有观众会因为舞台布景的夸张而批评话剧的“真实性”——总而言之,话剧的世界就是一个经过了抽象和浓缩的夸张的世界,演员的表演也势必要融入这个特殊的舞台世界中,与舞台上的情境融为一体。 影视表演则是镜头的艺术,最终的成品是经过了摄影和剪辑的渲染的影视作品。影视创作者会通过景别切换、镜头运动等方式,放大剧中的关键信息,让观众随时能够看到必要的信息。影视的空间以实景为主,尽量让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总而言之,相对于话剧来说,影视的世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演员的表演也务必要符合这个真实世界的逻辑。 电视表演艺术和戏剧、电影表演艺术在创作任务的要求上应该说基本上是共同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们都是一种“化身成角色”的艺术。无论是戏剧、电影还是电视表演艺术的创作任务都是要创造出活生生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并使其具有审美的价值。而这一创作任务的完成则只能是通过演员自己的上场,通过自己现身说法,身临其境地去扮演角色,最终达到“化身成角色”这样一个过程来达到。戏剧、电影和电视表演中所要解决的最主要的矛盾:即演员是以其自身为载体,使之变为剧本中之人物,表现出另一种性格,成为另一个人物,最终以此为媒体,使欣赏的人从中领会其审美的价值与作者情感的表达。 我国的戏曲表演艺术家对于演员创造的特点有一句十分精辟的对联。这句艺诀就是:“是我非我,我是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这句艺诀中,它论述到了“我看我,我不是我,我是戏中人,已和我的角色融为一体,我演谁,我就是谁。装谁像谁,装谁是谁,梅兰芳先生的演技高超,难以超越,不再和平常人那样装谁像谁而已了,他的境界是把自己和所扮演的人物融为一体,并且把他“再体现”出来,达到“装谁就像谁”的程度。”我们可以从梅兰芳大师的这幅对联中看出:它把表演艺术是由演员来扮演角色,而最终必须是化身成为角色的这一特点十分辩证地表述了出来。优秀演员在表演时都应该"化身为角色",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达到内外部的完美统一,从而塑造出有个性特点的艺术形象。 戏剧表演和电视、电影表演一样,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的创作永远是在虚构与假定的条件下进行,从而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弄假成真的地步。尽管电视剧在摄制的过程中和电影一样可以更多的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拍摄,但它也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例如:即便一个人从再高的楼上掉下来,也仅仅是道具而已;即使在真实的场景下拍摄战争场面,用的也不可能是真枪实弹;而雨中的场面,则往往是得用洒水来完成;云雾的场景也只是喷射干冰罢了。演员之间明明是同事,但在假定的情境之中则可能成为君臣、仇敌、父子、兄弟、姐妹、情侣等等。而关键就是无论戏剧、电影还是电视剧中的戏剧情境虽然是完全是虚构的,但是演员必须要能够把这种虚构变为令人可信的真实。 戏剧表演与电视与电影表演艺术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审美意识的不同。在戏剧表演中,演员追求的是舞台表演美,而电视与电影表演中演员追求的则是画面造型之中的镜头美。 我们也可以把戏剧看作是一种再现时空的艺术,它是在舞台上通过真人的形体和语言的表演来再现现实生活的,然而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舞台的真实

影视鉴赏论文电影

影视鉴赏论文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影视鉴赏论文,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那么,如何写好影评?写好影视评论的前提是细心观赏。影视评论不同于书评,书可以反复地看,而影片却一闪即逝,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影视鉴赏论文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一)“评什么影视鉴赏论文”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影视鉴赏论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影视鉴赏论文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影视鉴赏论文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影视鉴赏论文。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 随着写影视鉴赏论文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影视鉴赏论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写影评,应该影视鉴赏论文把握好这样几点: 1、捕捉住感受点。 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影视鉴赏论文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影视鉴赏论文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

浅谈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M 学术论坛 OVIE  LITERATURE 浅谈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 ■蔡季愚 (中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郑州 450044 )[摘 要] 电影文学主要指电影剧本,还包括影片中的解说词以及歌词等,是有别于抒情文学、叙事文学、戏剧文学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多年来,中国电影与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影视文学”取代“电影文学”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讨论的电视节目,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的亲密关系也是不争的事实。[关键词] 中国电影;文学;角色 多年来,中国电影与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剪不断 理还乱的关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将“影视文学”取代“ 电影文学”,并且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讨论一些关于影视文学的话题,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事实上,从很久以前,人们就将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学相提并论,这两者的关系也相当亲密。而事实上我们对于电影的本性了解并不是很深入,甚至会有意无意地去忽视中国电影的本质,其实这种现象是一种社会形态的体现,这种观念的形成也与中国电影一直缺乏视觉表现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电影踩着文学的肩膀 随着电影事业的发展,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也一直处在较为融洽的关系中,而事实上从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至今,其就与古老的文学之间保持着相当亲密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文学是电影的基础和来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首先,文学的内容主要以反映生活为主,从而传达某种思想感情,这些为电影从构思到拍摄都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成为电影内容的来源;其次,在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很多电影人都以世界名著为基础进行改编,直接将名著作为电影的拍摄素材,创造了很多经典电影,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多地去关注原著,促进了文学和电影的共赢。文学似乎已经成为电影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完全可以说年轻的电影正是在古老文学的甘泉的滋润下正在日益蓬勃地发展,是踩着文学这位巨人的肩膀而不断发展的。很多编剧在对名著改编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写作形式、构思模式,这也为日后剧本的多样化奠定了基础。怎样才能让改编的作品更能够出神入化地展现出原著的神韵,怎样才能让更多的观众来认可我们的改编作品呢?一直以来,这些问题,都是新一代电影人应当考虑的首要问题,是他们应当承担起的一种对社会的责任,对观众的责任。我国的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似乎很近,看起来好像已经密不可分了。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人们都将电影与文学放在一起思考,因此“电影文学”的意义十分重大,他们认为电影和文学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人们所理解的“ 电影语言”就可以被归于“电影文学”的范畴。中国著名电影人张骏祥在谈话中曾经提到在诸多 的艺术形式中“只有戏剧和电影,不但是真正的艺术,而且还是综合艺术,不但是综合艺术,更属于文学:戏剧文学和电影文学”,这种观念在中国电影界有着相当的代表性。 二、中国的电影与文学的相互融合 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在电影凭借着文学获得不断发展后,文学也正在凭借着电影、电视这些新的传播模式散发出其前所未有的魅力。一部好的电影、电视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唤起了人们对文学的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作家对文学电影、电视的兴趣。可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文学在电影、电视中的商机,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而从事电影剧本的创作,然后慢慢地发展成了现在的向电影和电视的投怀送抱了。因为电影和电视所能够带给作家的名利远不只是电影与文学,而是已经牵涉到作家的知名度,文学与电影进入“新同居时代”也是迟早的事。然而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在影像文化迅速发展以及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感受到文学与电影的关系已开始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中国当代文学在文坛上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经过作家精心雕琢的名著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样能够把人们对文学巨著的种种热情唤起,影像世界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生动鲜明的视听效果已经成为现在人们所追求的一种时尚。因此,当代文学要想继续获得发展,必须通过电影、电视这种新的传播模式来重新在文化市场树立自己的地位,并且必须以主动配合的方式对电影、电视这种传播模式形成一种依赖,只有这样才会唤起人们对文学的热爱,找回文学昔日的发展前景。我们都知道,很多著名电影、电视的取材都来自一些文学名著,而文学也可以赋予电影、电视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三、我国的电影与电视 在我国电影和电视企业还没有起步甚至是刚刚起步的时候,文学在广大观众心目中的地位是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然而在随着电影事业的不断发展,时至今日,电影以及电视声威的壮大又是难以抵御的,甚至渐渐超过了文

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谈影视与文学的关系 选修了一学期的“影视文学与欣赏”,我对电影的认识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前,我总认为电影仅仅是表演。然而,通过对各种优秀影片的观看以及赏析,我了解了影片不仅仅是单纯的表演,它与文学、艺术、科技等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本学期观看的影片《活着》和《罗生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这两部影片都是由小说改编而来,那么,我就根据这两部优秀的影片来谈谈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从电影产生开始就一直存在着电影对文学作品的改编,尤其是对文学名著的改编。电影与小说虽然处理的是同一个故事,都是属于艺术性叙事,但是两者在讲故事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同的叙事方式为观众也营造了不同的悲剧效果。 影片《活着》是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这部电影的剧本是根据青年作家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与小说从叙事视角、情节、场景和节奏等方面都体现出了叙事的差异。 在叙事视角方面的差异:小说是以“我”来展开故事的情节,电影中导演张艺谋把“我”这个主体去掉了直接把福贵推到银幕之前用全知叙述的方式让观众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福贵一家的离合悲欢。 在情节方面的差异:小说《活着》是由“我”——一个民歌采集者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的。“我”因职业需要,经常下乡采集民歌,偶然碰到一名叫福贵的老人,他给我讲述了他一生的经历。作者在小说的开头就埋下了伏笔,这是因小说的本质造成的,只有提前埋下伏笔才不会让情节显得突兀。影片为了突出主题,增删了许多情节。为了影片的内容和形式的需要,古老的民族艺术皮影戏被导演增加了分量。整部影片也以皮影贯穿始终,显得含蓄蕴藉,具有十分感人的艺术魅力。 在场景方面的差异:小说中死亡的气氛一直笼罩在读者的心头,不知道下一个死的是谁。在电影中虽然仍是沉闷和阴郁的气氛,但在这灰色的气氛中还是有一些欢乐明亮的色彩。 影片《罗生门》是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的一部代表作,这部片子改编自芥川龙之介的作品,该影片与小说在叙事结构、意向的运用、表现的主题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叙事结构上:小说是樵夫、僧人、捕快、强盗、老妪、女人、和武士亡魂七个人面对按察使时对于案情的陈述的记录。三个主角相互矛盾的供词提供故事的轮廓,其他四个人的供词则起着补充情节、交代人物身份、故事背景的作用。电影沿用了小说的多重叙事角度,但电影将时间切分为三个维度,就像影片的场景有三个一样。我们可以将罗生门下、按察使审判处成为第一、第二叙述场景,将密林中成为被叙述场景。 在意向的运用上:小说绝大多数在于从司空见惯的小事中挖掘人性,所以更多关注于细节。但电影作为一个视听觉媒体,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故事,更多的关注镜头的有效性,于是电影的意象有了更多的象征意味。比如阳光,在我看来就象征着人类的道德;密不透缝的大雨,就像那个阴沉、破败的场景一样裹挟、压抑着人性。 在表现的主题上:小说以几个人对同一案件的不同证词或告白,在扑朔迷离中凸现出人性。它描写了人性的丑恶,揭示了人的不可信赖和不可知,作者对人

戏剧与影视学

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2012年修订) 指导思想 根据艺术学学科的特点和国家对本学科人才的需要,确定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参照国际通行的在一级学科培养研究生的经验;兼顾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之间的衔接,建构“塔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因材施教,体现特色;追踪当代学术最新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 硕士研究生 一、硕士生培养目标 1.具备戏剧与影视学方面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所学 理论、知识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戏剧与影视学及相近学科的教学、 科研,以及文化、传媒、新闻、出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2.掌握一门外国语和计算机应用。 3.德才兼备,身体健康。 二、硕士生招生 1.统招生 符合研究生报名条件,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合格并进入当年招生计划范围内的考生,可参加研究生复试。复试及思想表现审查合格者,可录取为当年硕士研究生。 硕士生统招生考试和录取均在一级学科进行,分初试、复试两段: 初试科目:(1)戏剧影视基础;(2)评论写作。 复试: 初试合格参加复试者,按专业及外语成绩排序,差额复试。复试包括专业知识面试、外语口语听力面试、专业课程笔试。笔试科目为考生报考(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 考试科目: 戏剧戏曲学专题、电影学专题、电视艺术学专题。 2.免试生 “985”、“211”学校具有推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可申请免予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经审查并面试合格后直接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三、硕士生课程设置 为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硕士生课程设置淡化专业界限,鼓励学科交叉,增设前沿性学科,为学生在较为广阔的领域接受教育创造条件,以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及其个性的自由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硕士生须修满32学分(非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本科毕业及同等学力学生须补修4学分戏剧影视学专业本科段课程),并通过硕士学位课程考试合格者,方可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全部硕士生课程由A、B、C、D四类组成: (1)A类必修课(校级公共课程,9学分); (2)B类选修课(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公共学位课程,学生选修不少于6--9学分,; (3)C类选修课(以二级学科为特色的专业学位课程); (4)D类选修课(其中跨一级学科选修不少于1门)。 为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选修外校(原则上限定为首批“985”学校)学科专业课程,选修暑期学校(本校和外校【界定同上】)课程,该课程作为D类课程,计入学分。 来华留学硕士研究生课程:

影视文学欣赏论文

影视文学欣赏论文 姓名:吴义容 学号:20104274 专业:水利一班 院系:工学院 2011年10月19日

摘要电影与文学虽然不同,但二者渊源已久也是有原因的,即电影和文学都通过各自的媒介去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在电影与文学纠缠不清的关系中,我们首先要清醒地意识到,电影和文学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艺术形式,即使有共同点,但也绝不等同。 关键词电影,文学,电影的发展 影视文学欣赏 作者姓名:吴义容 与文学相比,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是继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建筑之后出现的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电影产生于技术,没有技术就没有电影,这决定了电影必定不同于其它传统的艺术形式。电影被称为一门综合艺术,并不是指电影是其它艺术门类简单相加的产物,而是很好地利用技术手段并融合各种艺术形式所包含的艺术成分而形成的一种新艺术形式。 一、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人类的艺术史可以追溯到几万年以前的原始社会。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雏形,都可以在人类文明时代之初找到印迹。经过漫长的社会发展,穿越数万年的时空隧道,在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上半叶,人类艺术之林中终于相继诞生了 作为现代艺术的电影和它的姊妹艺术——电视。这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科技史和艺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电影和电视是一对最年轻的成员。在所有

的艺术门类中,也唯有电影和电视是我们迄今知道其诞生日期的艺术品种。尤其是电影与电视共同组成的一种文化——影视文化,对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未来学家们预言,在21世纪,影视文化将与方兴未艾的计算机多媒体一道,对人类文化内容、生活方式等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影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 作为20世纪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电影与电视是工业化社会的温床培育出的两朵艺术奇葩。电影与电视是产生于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与现代科学技术有着十分密切关系的新兴艺术。19世纪后期,欧洲的工业革命,给欧美许多国家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繁荣,光学、电学、化学、声学、机械学以及相关的各门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正是这种社会大背景,促成了电影艺术的诞生。1895年12月28日,这是一个永远值得人们记住的日子。在法国巴黎的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路易·卢米埃尔兄弟使用自己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公开售票放映由他俩拍摄制作的《火车进站》、《拆墙》等几部电影。尽管片子的内容十分简单,却使前来欣赏的观众大为惊叹,为之入迷。 最初的电影,都是无声电影,也叫“默片”。声音的引入,可以说是现代科学技术在电影史上引发的第一次革命。在长达30多年的默片时期,人们深感电影无声的缺陷。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录音设备的完善,声音进入了电影,其标志是1927年美国摄制并公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1931年由明星影片

简述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简述电影与戏剧、文学的关系: 电影的综合性表现在完整有序的集体创作上:文学、编剧、摄影等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者共同组合一个创作协和体。那现在我自个简单地讲一下电影与文学、戏剧的关系。 首先,讲一下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最近几年,从好莱坞顺利成为世界电影的桥梁和发展点,人们对电影的关注也越来越大,以至于电影已经融入了许多文学的研究方法。近些年来,由名著改变的电影与日俱增,如《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哈姆雷特》、《指环王》、《哈利波特》等。 目前常见的关于影视与文学的对比研究是从形态上来研究的。尤其是美国当代电影很多都采用了文学上的意识流手法,还有黑色幽默,后现代结构主义,或者唯美主义等等,甚至某些电影采用了文学上的超验主义和宿命论。而且不仅仅局限于此,通过近几年影视的发展,很多已经不再由影视取决于文学的著作,而是文学从电影上取材,并写出书籍来。最常见的例子是《星球大战》和《亮剑》。这两部文学书籍都取自于同名的成名电影。 总之,影视与文学是个刚兴起的学科,它运用比较文学的手法来将电影和文学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也同样由于现代传媒业的发展,这个学科将越来越容易被大众接受,也将迅速的成为热点学科…… 电影与文学,一个是时间艺术,一个是空间艺术,两者之间有着很多的不同点,如:两者的表达方式,给人留下的印象及感官感受等等。但两者又是一个合谋化的过程。影视需要好的剧本,同样文学写作也受影视的一些理念的影响发生

着变化。文学创作和电影艺术创作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因了对时代生活的孜孜探求,对人的心灵历程进行深刻剖析的共同愿望,使得在艺术情感意味的表达、在对人的精神境界进行升华的层面上却是殊途同归。影视的直观化和形象化很容易攫住观众的眼睛,而文字因为需要阅读、需要再审视,在这个快速物质化的时代,指望人人都有闲心来读书可以说是非分之想。而影视无疑很适合这个读图时代。影视通过影像的媒介来呈现世界,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而文字必须借助于想象,它要求时间、生活和阅读的经验。影像,相较文字而言,就更具优势,它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带给人充分的愉悦感,且不用费脑费力,这也可以说是影视风行开来的根本。但是,这种愉悦感往往又容易导致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影像的欺骗性。影像究其本质是一种工业化的产物,它所呈现的同样是虚构的生活,而非真实。 电影与戏剧的关系。 电影的主要构成故事片与戏剧的关系极为密切,它们都属于叙事型艺术。在发展历史上,电影受到来自戏剧的巨大影响。电影的叙事性也要叙述故事,描述时间和情景。戏剧通过舞台演员的表演和假定性来使观众进入剧情。其次,电影是后来的艺术门类,他在描写事件和演员表现技巧上都是借鉴戏剧的表演手段。但电影作为新兴的艺术门类,它具有集音乐、美术、戏剧、戏曲于一身的综合表现优势,由于电影的地点的随意性,时空范围就可以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都可以在一段事件内同时表现,而戏剧由于空间和时间的局限,表现范围的可能性就比不上电影。电影的导演、演员等环节是在戏剧基础上发展而来,戏剧的大量艺术手法被电影借鉴,形成了电影史上的戏剧电影美学电影在时空中转换中比戏剧自有、表现力强、表演更具真实性。。大多数故事片的叙事模式也是戏剧化的,

文学与影视的区别和联系

文学与影视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正处在一个由文本中心走向视听中心的时代,视觉语言和视觉思维在文化生活中越来越多地扩大了“地盘”,但文学仍然是所有文艺形式的价值中心,这一点并未改变。从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央视的前身)播出的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到如今,中国电视剧产量逐年攀升,居于全球首位。我们发现,其中最优秀和最有影响的电视剧,大多出自文学改编和作家改编。电影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这足以说明文学对当代影视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的重大贡献。然而,影视与文学的关系并非如此简单,比如这种现状的成因是什么?当下的影视与文学互动呈现怎样的态势? 文学是影视最需借助的资源 文学在表达人的精神性存在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文学是一切艺术中具有最大容量和智慧的艺术,也是影视艺术最需要借助的文化资源。正如有论者所说,文学能为影视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故事内核,更重要的是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对历史的理解方式。 付诸文学改编的作品也大都具备好故事的基础。小说和影视剧的最大共同点是它们都以叙事为表征,同时,也都是讲故事的。英国作家福斯特说:“故事是小说的基本面”,而影视制作人则都会异口同声地说:“首先要有一个好故事。”然而,即使在茅盾文学奖的获奖小说中,改编率也不高,原因之一是,在如何理解故事性上,小说方面和影视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当然,故事、情节等词汇在一些作家和评论家眼里仍带有部分贬义色彩。 电视剧所要求的故事,仍然是非常传统、简单、千篇一律的以故事情节和因果链条为特征的线性叙事,因为制片方认定电视剧是典型的大众文化样式,必须服从大众的趣味,必须以收视率为成败标准。因此,他们所要求的,不简单是一般小说中的一般故事,而是一种在故事的强度、叙事的强度、动作的强度、对话的强度上都远远大于普通小说的故事。 影视方面要求小说的另一个要素是人物。而塑造人物,也恰好是小说的拿手好戏。如果说影视和小说的人物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影视界仍然坚持最传统的现实主义人物观,即人物需要有丰富的个性。被改编为影视剧的小说,大都提供有这样的人物基础,如《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他有点傻,有点笨,但是单纯而执着,在部队里摸爬滚打,在磨难中百炼成钢。这类小说提供了生动丰满的人物性格,是影视剧改编的最好材料。在每年几千部作品中,像这样的人物不计其数,但形象鲜明、性格丰富、让人过眼不忘的人物其实并不很多,一方面是能力不及,更多的是观念不同,一些小说作者认为小说写的是“人”,却不一定是“人物”,甚至“塑造”这个词也显得陈旧。 小说所提供的语言,特别是人物语言,理所当然地成为影视剧改编的重要资源。剧本主要由对话组成,小说原著的人物语言是否生动和富于特色,也是制作方考虑的因素。《篱笆·女人和狗》、《过把瘾》和《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等优秀剧作,都因原作语言的鲜明特色而获益匪浅。 出于以上原因,影视界非常重视剧作的文学性。张艺谋说:“中国有好电影,首先要感谢作家们的好小说为电影提供了再创造的可能性。如果拿掉这些小说,中国电影的大部分作品都不会存在。”从《英雄》到《满城尽带黄金甲》等“大片”,张艺谋曾试图疏远文学,得到了教训,到《山楂树之恋》,他作品中的文学性再次回归。 影视对文学有冲击有启发 成功的影视改编,无疑推动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小说《蜗居》出版两年后乏人问津,而电视剧播出一个月,书就创造了销售40万册的纪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