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解答

培养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解答
培养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解答

自治区基础教育

教学理论和实践

培养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浅谈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2013年7月7日

培养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浅谈应用题教学的策略

内容提要: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得到提高。因此,教学过程要立意深远,注重能力的培养。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对应用题教学进行了探索与反思。旨在为新课改激流中的应用题教学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 重在能力培养;立意深远;潜移默化。

正文: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应用题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要立意深远。对于各种各类应用题的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把培养能力摆在突出位置。

能力是什么?能力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各种活动都对人的心理过程,分析能力,反应速度,个性特征提出某些要求。能力就是这些心理特征符合于相应活动的要求,并且是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活动的条件。针对应用题的教学,立足于培养学生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注重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能力主要包括掌握数学问题结构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概括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不断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其主动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对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其数学能力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而忽视发现和探索。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担当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索者。因此,从根本上说,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就是要以培养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尤其是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并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更广泛,更深入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数学能力。

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必须先了解题目,分析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研究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然后把它们综合成一个整体,抓住具有本质意义的关系,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例如:列方程解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分数应用题:某工厂2月份用水

1,2月份计划用水多少吨?我首先让学生400吨,比原计划节约了

9

把握最显著的特征:含有两个未知数,而且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1,于是引导学生找出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语句:比原计划节约了

9

揭示这种联系。然后,引导他们解决如何设未知数的问题。提问:你认为设哪一个数为X比较简便?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得出:设单位“1”

1X表示。解决了这个最关键的环节,的数较好,另一个数就可以用

9

就能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方程。通过这样的思维过程,学生对这种类型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方法有了清晰的总体认识,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所以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学的基础上采取合作学习的方式。小组人数,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在合作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性的合作交流,在交流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明观点,在说服别人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可见,应用题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作为教学活动引导者的教师更要善于把握时机,提供给学生更多建构知识的时间和空间,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思维方式和成果的机会,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解释和评价思维结果的权力,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

应用题之所以难学,一是因为它本身比较复杂,更重要的是解题思路,即思维过程的顺序,步骤,方法等缺乏应有的训练,使不少学生感到无处下手,不知该怎样想。相比较,学生做计算题下手较快,

是因为他们对运算法则,顺序和步骤都很清楚,思维过程同运算顺序是一致的。而解应用题,则需要先列出算式,还要分析数量关系,思维过程也有几步,都是用内部语言的形式进行的。因此,应用题的教

学过程中,可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 先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讲的是什么事,哪些是直接条件,哪些是间接条件,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是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理解题意的过程。

标重点.即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勾画出来,旨在使学生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联系。例如,分数应用题是应用题教学的一个难点,先要找出标准量,即单位“1”,还要弄清其他数量与单位“1”的关系。

“一件衣服,现价96元,比原价便宜25%,原价是多少元?”其中,关键句是“比原价便宜25%,”由此可知,单位“1”的量是原价,那么现价的分率就是1-25%,列算式是:96÷(1-25%)。

画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所述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形象地反映应用

题的数量关系。例如,“一段路,第一天修了71,第二天修了92,还

剩40米,这段路原有多少米?”这段路的长度是单位“1”的量,要求单位“1”,必须找到对应的数量和分率。画出线段图,它们就会一目了然。

“1” 40米

9

271

( )米

如图所示, 第一天修了

71,第二天修了92,剩下的分率是1-71-92=63

40,与之相对应的数量是40米,对应的数量除以分率就可以得到单位“1”的量。列算式是:40÷(1-71-9

2)。 说解题思路.在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道理。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直接反馈学生的思维状况,有利于教师及时纠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是解决应用题教学难点的有效途径。

最后验证反思。

重视数学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于用某种方式解决了问题,更在于对所获结果做出必要的检验和反思。教师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数量后的思维方法,以自己真切的教学活动现身说法,旨在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思维方法,学以致用。例如,学生曾做过这样一道有趣的题目:“一群蜜蜂在花间飞舞,其中31落在杜鹃花上,5

1停在栀子花上,他们相差数的3倍落在苹果花上,还剩一只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群蜜蜂共有多少只?”许多学生饶有兴趣地进行探索并找到了答案。此时并不意味着问题的探索到此为止,如果我们能从理解的过程中自觉吸取养分,进一步拓展延伸:解题中用到了那些知识?他们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解题关键在哪里?思路是怎样推进的?推理是否严谨?还有更简洁的解法吗?这种解法适用于其他问题吗?...... 一连串的问题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引向了无限的思索,拓宽了思维领域,培养了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大象无

形,润物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强化思维能力的系统训练。

应用题的训练形式多种多样,有扩题,缩题,拆题,编题的训练,还有发散思维的训练,对比训练,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训练等。练习的内容有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例如,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我依次设计了以下练习:

1.基础练习。旨在对所学的基本的数量关系加以理解巩固。例如,分数工程应用题,解题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然后明确工程参与者的工作效率,最后根据数量关系得出所求各量。基本的数量关系有: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通常,工程参与者有 若干名,那么依次类推则有:

工效之和×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比如 :一堆货物,甲单独运5小时完成,乙单独运6小时完成,甲先做2小时后甲乙合作,还要几小时全部完成?

这堆货物是单位“1”的量,甲的工效是1÷5=5

1

,乙的工效是

1÷6=61。根据题意列算式是:(1-51×2)÷(51+61) 2.说算理练习。通过说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量关系,理清解题思

路,培养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填条件,提问题练习。旨在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分数应用题的

结构特征,分析方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例如,6(1)班有男生20人,女生25人,-------------------------------?

(1)提出一步解答的问题:-----------------------------?(2)提出两步解答的问题:----------------------------------?再比如,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有多少个?你有多少种不同填法?列出算式并解答。

4.对比练习.实质是审题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例如,(1)果园里有桃树60棵,比杏树多

4

1,杏树有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60棵,杏树比桃树多

4

1,杏树有多少棵?

又比如,(1)一根钢管长12米,截去

3

1米,剩下多少米?

(2)一根钢管长12 米,截去

3

1,剩下多少米?

5.编题练习。让学生根据算式或线段图编出相应的应用题,在进一步明确分数应用题结构特征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

(1)根据算式编应用题。120÷(1-

5

2)。

120÷(1+

5

2)。

(2)根据线段图编应用题。

“1”

( )米编题:少

280米9 2

总之,能力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得以形成和发展。培养数学能力,要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和练习,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是培养不出能力的。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摒弃短期行为,着眼长远发展,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而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应当明白: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一成不变的,也没有任何一个问题可以解决得十全十美,天衣无缝,需要我们不断去实践,去反思,去验证,也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应把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落到实处,长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思维空间,体现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出具有卓越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2013年7月

小学数学解题能力训练及答案详解24

小学数学解题能力训练二十四 1. 【答案】 3 11 【解】将分子、分母分解因数:9633=3×3211,35321=11×3211 【提示】用辗转相除法更妙了。 2.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出发时他们的速度比是3:2,他们第一次相遇后,甲的速度提高了20%,乙的速度提高了3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 还有14千米,那么,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案】45千米 【解】设A、B两地间的距离是5段,根据两人速度比是3∶2,当他们第一次相遇时,甲走3段,乙走了2段,此后,甲还要走2段,乙还要走3段.当甲、乙分别提高速度后,再者之比 是: 【提示】题目很老套了。但考虑方法的灵活性,可以作不同方法的练习。 本题还可以用通比(或者称作连比)来解。 14÷(27-13)×(27+18)=45(千米) 3.新年联欢会上,六年级一班的21名同学参加猜谜活动,他们一共猜对了44条谜语.那么21名同学中,至少有_______人猜对的谜语一样多. 【答案】5 【解】我们应该使得猜对的谜语的条数尽可能的均匀分布,有: 0+0+0+0+1+1+1+1+2+2+2+2+3+3+3+3+4+4+4+4=(0+1+2+3+4)×4=40,现在还有1个人还有4条谜语,0+0+0+0+1+1+1+1+2+2+2+2+3+3+3+3+4+4+4+4+4=44. 所以此时有5个人猜对的谜语一样多,均为4条. 不难验证至少有5人猜对的谜语一样多. 此题难点在入手点,即思考方法,可由学生发言,由其发言引出问题,让学生们把他们的意见充分表达出来,再在老师的启发下,纠正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讲法要比老师直接切入解题要好。

高中数学50个解题小技巧

高中数学50个解题小技巧 XX:__________ 指导: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

1 . 适用条件 [直线过焦点],必有ecosA=(x-1)/(x+1),其中A为直线与焦点所在轴夹角,是锐角。x为分离比,必须大于1。 注:上述公式适合一切圆锥曲线。如果焦点内分(指的是焦点在所截线段上),用该公式;如果外分(焦点在所截线段延长线上),右边为(x+1)/(x-1),其他不变。 2 . 函数的周期性问题(记忆三个) (1)若f(x)=-f(x+k),则T=2k;(2)若f(x)=m/(x+k)(m不为0),则T=2k;(3)若f(x)=f(x+k)+f(x-k),则T=6k。 注意点:a.周期函数,周期必无限b.周期函数未必存在最小周期,如:常数函数。 c.周期函数加周期函数未必是周期函数,如:y=sinxy=sin派x相加不是周期函数。 3 . 关于对称问题(无数人搞不懂的问题)总结如下 (1)若在R上(下同)满足:f(a+x)=f(b-x)恒成立,对称轴为x=(a+b)/2(2)函数y=f(a+x)与y=f(b-x)的图像关于x=(b-a)/2对称;(3)若f(a+x)+f(a-x)=2b,则f(x)图像关于(a, b)中心对称 4 . 函数奇偶性 (1)对于属于R上的奇函数有f(0)=0;(2)对于含参函数,奇函数没有偶次方项,偶函数没有奇次方项(3)奇偶性作用不大,一般用于选择填空 5 . 数列爆强定律 (1)等差数列中:S奇=na中,例如S13=13a7(13和7为下角标);(2)等差数列中:

S(n)、S(2n)-S(n)、S(3n)-S(2n)成等差(3)等比数列中,上述2中各项在公比不为负一时成等比,在q=-1时,未必成立(4)等比数列爆强公式:S(n+m)=S(m)+q2mS(n)可以迅速求q 6 . 数列的终极利器,特征根方程 首先介绍公式:对于an+1=pan+q(n+1为下角标,n为下角标),a1已知,那么特征根x=q/(1-p),则数列通项公式为an=(a1-x)p2(n-1)+x,这是一阶特征根方程的运用。 二阶有点麻烦,且不常用。所以不赘述。希望同学们牢记上述公式。当然这种类型的数列可以构造(两边同时加数) 7 . 函数详解补充 1、复合函数奇偶性:内偶则偶,内奇同外 2、复合函数单调性:同增异减 3、重点知识关于三次函数:恐怕没有多少人知道三次函数曲线其实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一个对称中心,求法为二阶导后导数为0,根x即为中心横坐标,纵坐标可以用x带入原函数界定。另外,必有唯一一条过该中心的直线与两旁相切。 8 . 常用数列bn=n×(22n)求和Sn=(n-1)×(22(n+1))+2记忆方法 前面减去一个1,后面加一个,再整体加一个2 9 . 适用于标准方程(焦点在x轴)爆强公式 k椭=-{(b2)xo}/{(a2)yo}k双={(b2)xo}/{(a2)yo}k抛=p/yo 注:(xo,yo)均为直线过圆锥曲线所截段的中点。 10 . 强烈推荐一个两直线垂直或平行的必杀技 已知直线L1:a1x+b1y+c1=0直线L2:a2x+b2y+c2=0若它们垂直:(充要条件)a1a2+b1b2=0;若它们平行:(充要条件)a1b2=a2b1且a1c2≠a2c1[这个条件为了

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高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 发表时间:2019-01-23T17:00:28.400Z 来源:《教育学》2019年1月总第166期作者:张丽杰 [导读]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解题能力提高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进行方式的选择。 辽宁省朝阳市朝阳县柳城高级中学122000 摘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是促进素质教育进行的重要手段,同时还是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高中数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综合情况,采用合理的方式提升学生解题能力,促使学生的解题能力逐步提升,以此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解题能力提高的方式有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要求进行方式的选择,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审题能力 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解题的正误。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审题细致,抓住题干中的所有条件与数据特点,分析会用到哪些知识点,所求问题是什么?将条件、所用知识点以及所求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宏观认识。之后,要分析条件、知识点与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搞清解题方向。 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其灵活应用审题技巧,寻求问题的切入点,快速而准确地答题。另外,也可以搞个专题训练,设计一些典型题目,提升学生的审题意识。 二、强化分类讨论 在高中阶段学习当中,题海战术已经成为了一种死板和比较浪费时间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时就需要对学生分类能力进行培养,从解题角度出发进行数学知识针对性教学与讨论,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函数与方程结合解题 函数思想是基于函数知识的高层次概括,在高中数学中,有很多领域会用到函数思想,如方程、数列、解析几何、不等式等。方程思想是高中数学题目求解中比较常用的思想,也是学生运算的基本要求。在高考题目中,有很多知识点都涉及方程思想。对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学生将函数思想和方程思想结合在一起,通过函数与方程的结合实现问题求解。具体而言,要求学生对函数f(x)的基本性质有深入了解,如图像变化、最值、周期性、单调性等,这是学生运用函数与方程结合的基础。同时学生需要特别注重一元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联,这三个“二次”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对三个“二次”有了深入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函数与方程结合解题。 四、有效引用图形与数量相结合的方法 数形结合是高中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数与形的配合,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都能够得到相应提升。所以在教学当中,教师就需要将数形结合,贯穿到教学和解题能力培养当中,使学生能够在看到图形时就分析已经掌握的条件,从而对问题进行突破。在现代化教学当中,多媒体的运用已经非常普遍,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图形。这样不仅能够通过视觉刺激,使学生们注意力更为集中,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有些学生对于三视图的理解和运用比较困难,教师就可以将立体图形和三视图的表现,直观呈现到多媒体当中。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进行图形折叠,在动手操作的过程当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思维能力。 五、注重一题多解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数学对学生的多向性思维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运用一题多解的教学技巧,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解题方法,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其形成良好的解题能力。 六、鼓励学生准备错题本 进入高中后,数学难度加大,许多学生出现了大量错题,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出现了厌学倾向。其实大可不必,换个角度,如果能用好这些错题,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告诫学生,不要气馁,认真分析出错原因,将错题整理在本上,再重新做一遍,并在旁边标注自己的心得体会,平时多挤出一些时间,反复推敲这些错题,形成深刻认识,必然会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如何整理错题,对错题进行分类讲解,抓住题目的共同易错点,并以此为标题。同时要求学生记录在本上形成理论,后面再补充一些例题,理论与实例结合,从而,加深学生对易错点的理解,丰富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七、结束语 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各种策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在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数形结合思想、一题多解思维等,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提升其数学学习效果。参考文献 [1]庄海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8):142。 [2]孟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7,(89):103。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换元法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一个变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关键是构造元和设元,理论依据是等量代换,目的是变换研究对象,将问题移至新对象的知识背景中去研究,从而使非标准型问题标准化、复杂问题简单化,变得容易处理。 换元法又称辅助元素法、变量代换法。通过引进新的变量,可以把分散的条件联系起来,隐含的条件显露出来,或者把条件与结论联系起来。或者变为熟悉的形式,把复杂的计算和推证简化。 它可以化高次为低次、化分式为整式、化无理式为有理式、化超越式为代数式,在研究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等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换元的方法有:局部换元、三角换元、均值换元等。局部换元又称整体换元,是在已知或者未知中,某个代数式几次出现,而用一个字母来代替它从而简化问题,当然有时候要通过变形才能发现。例如解不等式:4+2-2≥0,先变形为设2=t(t 0),而变为熟悉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和指数方程的问题。 三角换元,应用于去根号,或者变换为三角形式易求时,主要利用已知代数式中与三角知识中有某点联系进行换元。如求函数y=+

的值域时,易发现x∈[0,1],设x=sinα,α∈[0,],问题变成了熟悉的求三角函数值域。为什么会想到如此设,其中主要应该是发现值域的联系,又有去根号的需要。如变量x、y适合条件x+y=r(r 0)时,则可作三角代换x=rcosθ、y=rsinθ化为三角问题。 均值换元,如遇到x+y=S形式时,设x=+t,y=-t等等。 我们使用换元法时,要遵循有利于运算、有利于标准化的原则,换元后要注重新变量范围的选取,一定要使新变量范围对应于原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缩小也不能扩大。如上几例中的t 0和α∈[0,]。 Ⅰ、再现性题组: 1.y=sinx??cosx+sinx+cosx的最大值是_________。 2.设 f x+1 =log 4-x (a 1),则 f x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 a 中,a=-1,a??a=a-a,则数列通项a=___________。 4.设实数x、y满足x+2xy-1=0,则x+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5.方程=3的解是_______________。 6.不等式log 2-1 ??log 2-2 〈2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 【简解】1小题:设sinx+cosx=t∈[-,],则y=+t-,对称轴t=-1,当t=,y=+; 2小题:设x+1=t t≥1 ,则f t =log[- t-1 +4],所以值域为-∞,log4];

高中数学知识点以及解题方法大全

前言 (2)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3) 一、配方法 (3) 二、换元法 (7) 三、待定系数法 (14) 四、定义法 (19) 五、数学归纳法 (23) 六、参数法 (28) 七、反证法 (32) 八、消去法……………………………………… 九、分析与综合法……………………………… 十、特殊与一般法……………………………… 十一、类比与归纳法………………………… 十二、观察与实验法………………………… 第二章高中数学常用的数学思想 (35) 一、数形结合思想 (35) 二、分类讨论思想 (41) 三、函数与方程思想 (47) 四、转化(化归)思想 (54) 第三章高考热点问题和解题策略 (59) 一、应用问题 (59) 二、探索性问题 (65) 三、选择题解答策略 (71) 四、填空题解答策略 (77) 附录……………………………………………………… 一、高考数学试卷分析………………………… 二、两套高考模拟试卷………………………… 三、参考答案…………………………………… 前言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而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高考试题十分重视对于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特别是突出考查能力的试题,其解答过程都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我们要有意识地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能力,提高数学素质,使自己具有数学头脑和眼光。 高考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考查: ①常用数学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 法等; ②数学逻辑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归纳法、演绎法等; ③数学思维方法:观察与分析、概括与抽象、分析与综合、特殊与一般、类比、 归纳和演绎等; ④常用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 归)思想等。 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数学知识是数学内容,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记忆力的减退,将来可能忘记。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只能够领会和运用,属于思维的范畴,用以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掌握数学思想方法,不是受用一阵子,而是受用一辈子,即使数学知识忘记了,数学思想方法也还是对你起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中,数学基本方法是数学思想的体现,是数学的行为,具有模式化与可操作性的特征,可以选用作为解题的具体手段。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它与数学基本方法常常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 可以说,“知识”是基础,“方法”是手段,“思想”是深化,提高数学素质的核心就是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和运用,数学素质的综合体现就是“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解题的金钥匙,掌握解题的思想方法,本书先是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基本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数学归纳法、参数法、消去法、反证法、分析与综合法、特殊与一般法、类比与归纳法、观察与实验法,再介绍高考中常用的数学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 第一章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 一、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 2 =a 2 +2ab+b 2 ,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 2 +b 2 =(a+b) 2 -2ab=(a-b) 2 +2ab; a 2 +ab+b 2 =(a+b) 2 -ab=(a-b) 2 +3ab=(a+ b 2) 2 +( 3 2b) 2 ; a 2 +b 2 +c 2 +ab+bc+ca= 1 2[(a+b) 2 +(b+c) 2 +(c+a) 2 ] a 2 +b 2 +c 2 =(a+b+c) 2 -2(ab+bc+ca)=(a+b-c) 2 -2(ab-bc-ca)=… 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 2 ; x 2 + 1 2 x=(x+ 1 x) 2 -2=(x- 1 x) 2 +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n}中,a1?a5+2a3?a5+a3?a7=25,则 a3+a5=_______。 2. 方程x 2 +y 2 -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41 C. k∈R D. k= 1 4或k=1 3. 已知sin 4 α+cos 4 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 B. -1 C. 1或-1 D. 0 4. 函数y=log1 2 (-2x 2 +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 4] B. [ 5 4,+∞) C. (- 1 2, 5 4] D. [ 5 4,3) 5. 已知方程x 2 +(a-2)x+a-1=0的两根x1、x2,则点P(x1,x2)在圆x 2 +y 2 =4上,则实数a=_____。 【简解】 1小题:利用等比数列性质a m p -a m p +=a m 2 ,将已知等式左边后配方(a3+a5) 2 易求。答案是:5。 2小题:配方成圆的标准方程形式(x-a) 2 +(y-b) 2 =r 2 ,解r 2 >0即可,选B。 3小题:已知等式经配方成(sin 2 α+cos 2 α) 2 -2sin 2 αcos 2 α=1,求出sinαcosα,然后求出所求式的平方值,再开方求解。选C。 4小题:配方后得到对称轴,结合定义域和对数函数及复合函数的单调性求解。选D。 5小题:答案3-11。 Ⅱ、示范性题组: 例1.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11,其12条棱的长度之和为24,则这个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 A. 23 B. 14 C. 5 D. 6 【分析】先转换为数学表达式: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x,y,z,则211 424 () () xy yz xz x y z ++= ++= ? ? ? ,而欲求对角线长x y z 222 ++,将其配凑成两已知式的组合形式可得。

如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浅谈如何提高数学解题能力 解题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核心容和一种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为什么要解题?怎样解题?怎样提高解题能力?这些问题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学生、数学爱好者在思考的问题。 解数学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也就是把复杂繁难的数学问题通过一定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手段,逐渐将它转变为一个大家熟知的简单的数学形式,然后通过大家所熟悉的数学运算把它解决。 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它与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密切相关,也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知识水平密切相关。 我认为在当前的数学解题教学中,要特别注意防止两种偏向: 一:是搞题海战术,寻找各种复习资料,习题集,搜集各种考试题,让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成天埋头于机械地做题,老师则大量讲解各种不同类型的习题和解题方法。二:是钻难题,偏题,怪题。这两种偏向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思维能力的训练得不到加强,只会死记硬背各种解题战术,是“应试教育”的恶果,背离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偏离了方向。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从具体方法上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夯实数学学科基础,深入理解概念和命题

波利亚说过:“货源充足和组织良好的知识仓库是一个解题者的重要资本”。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谈解题能力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想在数学的海洋里遨游,要想数学解题做到“游刃有余”,没有扎实的数学功是不行的。 深入理解数学概念和命题,这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基础。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数学定理、公式是数学论证的工具,数学中的一切分析、判断、推理都要依据概念公式,运用概念公式。 二、掌握必要的解题理论,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 “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波利亚的《怎样解题》是-本数学解题的名著,风靡全球。它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楷模,值得我们深入去琢磨。一个习题不论解答多么复杂,多么困难,都是由一些基本解题方法组成的,只有熟练地掌握基本解题方法,才有可能提高解题能力,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得到提高,不能专解难题而忽视了对基本解题方法的熟悉。 熟悉基本解题方法,大致经历套用、运用、活用几个阶段。套用就是模仿,模仿例题套用解题方法解题如教科书中的练习题,目的是在解题中理解,熟悉基本的解题方法,例如:在讲完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以后,随即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使学生掌握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来判别根的情况的方法。 运用就是可以用这些方法去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题比例题要复杂,难度要大,如学生在掌握一无二次方程根的判别方法以后,可做一些利用判别式求变量的围,或已知方程根的情况证明某个式子的

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试题整理

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竞赛试题整理 填空部分: 1、在1—100的自然数中,()的约数个数最多。 2、一个质数的3倍与另一个质数的2倍之和为100,这两个质数之和是()。 3、在1~600这600个自然数中,能被3或5整除的数有()个。 4、有42个苹果34个梨,平均分给若干人,结果多出4个梨,少3个苹果,则最多可以分给()个人。 5、甲、乙两人同时从A点背向出发沿400米环行跑道行走,甲每分钟走80米,乙每分钟走50米,这二人最少用()分钟再在A点相遇。 6、11时15分,时针和分针所夹的钝角是()度。 7、一个涂满颜色的正方体,每面等距离切若干刀后,切成若干小正方体块,其中两面涂色的有60块,那么一面涂色的有()块。 8、六一儿童节游艺活动中,老师让每位同学从一个装有许多玻璃球的口袋中摸两个球,这些球给人的手感相同,只有红、黄、白、蓝、绿五色之分(摸时看不到颜色),结果发现总有两个人取的球相同,由此可知,参加取球的至少有()人。 9、一批机器零件,甲队独做需11小时完成,乙队独做需13小时完成,现在甲、乙两队合做,由于两人合作时相互有些干扰,每小时两队共少做28个,结果用了6.25小时才完成。这批零件共有()个。 10、然从常熟虞山下的言子墓以每分12米的速度跑上祖师山,然后以每分24米的速度原路返回,他往返平均每分行()米。 11、常熟市乒乓比赛中,共有32位选手参加比赛,如果采用循环赛,一共要进行()场比赛;如果采用淘汰赛,共要进行()场比赛。 12、甲、乙、丙三人各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一种英语本,买回后甲和乙都比丙多要6本,因此,甲、乙分别给丙1.5元钱,每本英语本()元。 13、一个表面都涂上红色的正方体,最少要切()刀,才能得到100个各面都不是红色的正方体。 14、果园收购一批苹果,按质量分为三等,最好的苹果为一等,每千克售价3.6元;其次是二等苹果,每千克售价2.8元;最次的是三等苹果每千克售价2.1元。这三种苹果的数量之比为2:3:1。若将这三种苹果混在一起出售,每千克定价()元比较适宜。 15、在一次晚会上男宾与每一个人握手(但他的妻子除外),女宾不与女宾握手,如果有8对夫妻参加晚会,那么这16人共握手()次。 16、百米赛跑,假定各自的速度不变,甲比乙早到5米,甲比丙早到10米。那么乙比丙早到()米。 17、一件工作,甲独干8天后,乙又独干13天,还剩下这件工作的1/6。已知甲乙合干这件工作要12天,甲单独完成这件工作要()天。 18、小华有2枚5分硬币,5枚2分硬币,10枚1分硬币,他要取出1角钱,共有()种不同的取法。 19、一个正方体,它的表面积是20平方厘米,现在把它切割成8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这些小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 40平方厘米)。 20、小明从家到学校有两条一样长的路,一条是平路,另一条的一半是上坡路,一半是下坡路。小明上学两条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已知下坡的速度是平路的3/2,那么上坡的速度是平路速度的( 3/4 )。

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 的培养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是提高学生解题元认知水平的需要、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对数学方法运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对解决问题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质变。 数学反思能力 培养学生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是提高学生解题元认知水平的需要、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对数学方法运用的有效途径、是促进学生对解决问题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的质变。那么,如何培养高中升数学解题的反思能力呢 一、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培养的积极意义 (一)积极反思,查缺补漏,确保解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解数学题,有时由于审题不确,概念不清,忽视条件,套用相近知识,考虑不周或计算出错,难免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即学生解数学题,不能保证一次性正确和完善。所以解题后,必须对解题过程进行回顾和评价,对结论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进行验证。可是一些同学把完成作业当成是赶任务,解完题目万事大吉,头也不回,扬长而去。这种错误思想和做法,像蛀虫一样严重蛀蚀着学生的思维品质,影响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由此可见,解题反思的积极意义及其重要性,必须引起师生在教学中的足够重视。 (二)积极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提高综合解题能力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途径繁多,但最终却能殊途同归。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捷的解法。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如

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探求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问题,开拓思路,勾通知识,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在更高层次更富有创造性地去学习、摸索、总结,使自己的解题能力更胜一筹。 (三)积极反思、系统小结,使重要数学方法、公式、定理的应用规律条理化,在解题中应用自如,有的放矢。 不少同学做题,易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铁路巡警,各管一段"的毛病,掌握的知识支离破碎,脑海一片空白。如果进行解题后反思,对重要数学方法、公式、定理仿上依法炮制,长此下去,肯定对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脉络清楚,运用规律了如指掌,解起题来得心应手,解题能力大有提高。 二、高中数学解题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解题反思能力的提高,还需要学生自己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整个解题反思过程的核心,也是提高学生解题反思过程效果和质量的关键。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教师的观念、教学方法和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学生普遍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普遍偏低,认为数学知识内容是枯燥、乏味的,从而造成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不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和质量。培养学生解题反思能力是一个“疑问――示范――训练――反思”的过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它能够使学生逐渐改变对数学的错误认识,也能够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解题反思能力的提高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是极其有帮助的。在培养学生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参数法 大全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参数法 参数法是指在解题过程中,通过适当引入一些与题目研究的数学对象发生联系的新变量(参数),以此作为媒介,再进行分析和综合,从而解决问题。直线与二次曲线的参数方程都是用参数法解题的例证。换元法也是引入参数的典型例子。 辨证唯物论肯定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无穷的,联系的方式是丰富多采的,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发现事物的变化规律。参数的作用就是刻画事物的变化状态,揭示变化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参数体现了近代数学中运动与变化的思想,其观点已经渗透到中学数学的各个分支。运用参数法解题已经比较普遍。 参数法解题的关键是恰到好处地引进参数,沟通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参数提供的信息,顺利地解答问题。 Ⅰ、再现性题组: 1. 设2x=3y=5z>1,则2x、3y、5z从小到大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 2. (理)直线 x t y t =-- =+ ? ? ? ?? 22 32 上与点A(-2,3)的距离等于2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 (文)若k<-1,则圆锥曲线x2-ky2=1的离心率是_________。 3. 点Z的虚轴上移动,则复数C=z2+1+2i在复平面上对应的轨迹图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互相垂直,它们的面积分别是6、4、3,则其体积为______。 5. 设函数f(x)对任意的x、y∈R,都有f(x+y)=f(x)+f(y),且当x>0时,f(x)<0,则f(x)的R上是______函数。(填“增”或“减”) 6. 椭圆x2 16 + y2 4 =1上的点到直线x+2y-2=0的最大距离是_____。 A. 3 B. 11 C. 10 D. 22 【简解】1小题:设2x=3y=5z=t,分别取2、3、5为底的对数,解出x、y、z,再用“比较法”比较2x、3y、5z,得出3y<2x<5z; 2小题:(理)A(-2,3)为t=0时,所求点为t=±2时,即(-4,5)或(0,1);(文)已 知曲线为椭圆,a=1,c=1 1 + k ,所以e=- 1 k k k 2+; 3小题:设z=bi,则C=1-b2+2i,所以图像为:从(1,2)出发平行于x轴向右的射线; 4小题:设三条侧棱x、y、z,则1 2 xy=6、 1 2 yz=4、 1 2 xz=3,所以xyz=24,体积为4。 5小题:f(0)=0,f(0)=f(x)+f(-x),所以f(x)是奇函数,答案:减;

数学解题能力

中学教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茂县民族中学张世虎 数学解题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一般是指综合运用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逻辑思维规律,整体发挥数学的基本能力和思维水平,对数学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其中包括了思维创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除了抓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外,更重要的培养途径就是解题实践,就是遵循科学的解题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如何解题,参与到解题实践过程中,学会解题,从中获得能力。下面就围绕解题的一般程序,来讨论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1、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仔细、认真地审题,提高审题能力是解题的首要前提。审题是解题的基础,学生解题错误或解题感到困难,往往是由于不认真审题或不善于审题所造成的。因为审题为探索解题途径提供方向,为选择解法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教学中要求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审题习惯,就是要对问题的条件、目标及有关的全部情况进行整体认识,充分理解题意,把握本质和联系,不断提高审题能力。 2.挖掘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题目中虽给出但并不明显,或没有给但隐含在题意中的那些条件,对于前者需要将不明显的条件转化为明显的条件。对于后者,则需要根据题设,挖掘隐含在题意中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养成审题的习惯,提高审题能力重要的是提高学生挖掘隐含条件化未知为已知的能力。 3、分析解题思路、探求解题途径,发现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 一个正确的解题途径、一条正确的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它涉及到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解题经验和解题能力等因素。虽然就其思维形式而言,只有由因导果和执果索因的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但就探索解题途径的策略、方法和技巧等问题而言,确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和灵活多样的。因此,分析思路、探求途径是解题教学的重点,也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核心、关键所在。 4、多向探索,积累技巧,培养解题的灵活性 求异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水平能力,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去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而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容易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造成一些机械思维模式,干扰解题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为了排除学生类似的消极思维定势的干扰,在解题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去分析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通常运用的方法有“一题多问"、“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另外教会学生注意解题技巧积累。 一些难度中上的题目,一般需要一些处理过程才可应用书本的有关知识解决。例如几何中的辅助线问题通常结合定理进行,运用不同定理解题的技巧也不同。又如代数中学生若不理解并熟记一些解题技巧,即使概念定理、公式学得再熟,也难以用得上,这只能解一些较为基础的题。因此要想做好难题、技巧题记好笔记是有必要的,这样能加深各种类型题的认识。 5、注意数形结合

小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大赛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30分) 1、按规律填空:8、15、10、13、1 2、11、( 14 )、(9 )。 1、4、16、64、( 256 )、( 1024 )。 2、1根绳子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断,共剪成( 5 )段。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80末尾的“0”漏写了,结果得到商是80,正确的商应该是( 8 ) 4、10个队进行循环赛,需要比赛( 45 )场。如果进行淘汰赛,最后决赛出冠军,共要比赛( 9 )场。 5、我是巨化一小教师我是巨化一小教师我是…………依次排列,第2006个字是(小)其中有( 250 )个师字。 6、如图,迷宫的两个入口处各有一个正方形机器人和一个圆形机器人,甲的边长和乙的直径都等于迷宫入口的宽度,甲和乙的速度相同,同时出发,则首先到达迷宫中心(“☆”处)的是(乙)。 7、对于谁能得到四年级六个班文艺大奖赛的金牌,小明、小光、小玲、小红四个小朋友争论不休。小明说:得金牌的不是一班就是二班。小玲说:得金牌的决不是三班。小光说:四、五、六班都不可能是冠军。小红说:得金牌的可能是四、五、六班中一个,比赛后发现这四个人中只有一个人猜对了,你判断是(三班)冠军。

8、考试作弊(猜数学名词)(假分数) 3.4(猜一成语)(不三不四)老爷爷参加赛跑(打数学家名)(祖冲之)72小时(打一汉字)(晶)9、现在把珠子一个一个地如下图按顺序往返不断投入A、B、C、D、E、F洞中。问第2006粒珠子投在( F )洞中。 二、选择题(20分) 1、池塘里的睡莲的面积每天长大一倍,若经13天就可长满整个池塘,则这些睡莲长满半个池塘需要的天数为( D ) A、6 B、7 C、10 D 、12 2 、如果a= ,b= ,则a与b的关系( B ) A、a﹥b B、a﹤b C、a=b D、无法确定 3 、一条直线可以将一个长方形分成两部分,则所分成的两部分不可能是( C )。 A、两个长方形 B、两个梯形 C、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D、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4、小刚与小勇进行50米赛跑,结果:当小刚到达终点时,小勇还落后小刚10米;第二次赛跑,小刚的起跑线退后10米,两人仍按第一次的速度跑,比赛结果将是( B )。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解题能力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的解题能力 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形式。数学学习的好与坏,集中表现在解题能力上。有效地提高数学解题能力,有助于学生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认识活动,也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但是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并非通过传授就可以完全获得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呢?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用好例题习题,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课本的例题与习题是应用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典型示范,让学生熟悉并掌握例题的解题模式、思路和步骤,从而实现解题的类化。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不难发现试题中有许多题是课本书中的题或是将课本书上的题经过“改装”而得的。为什么还是有许多考生在这些题上失分呢?原因之一是学生平时做题一味求多,不求甚解,忽视了对自己的解题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对例题的讲解采用“以一变应万变”的教学方法,具体地说,就是指在解一题后,恰当改换(变)一下题目的条件或结论,让学生类比、比较后获得解题思路,从而起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达到了培养应变能力的目的。如我在讲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时讲了一道

习题:(已知,0>x 当x 取什么值时,x x x f 1)(+= 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 讲完后,对上述习题进行变式: 变式1. 已知)1(11)(>-+=x x x x f ,求)(x f 的最小值; 变式2. )0(1)(2>++=x x x x x f ,求)(x f 的最小值; 变式3. )0(1)(2>++= x x x x x f ,求)(x f 的最大值; 变式4. 12 )(22++=x x x f ,求)(x f 的最小值. 由这些变式,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掌握和理解构造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和技巧。使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得到大大加强。 二、要充分展现解题的思维分析过程,尤其是暴露思维受阻过程或失败的探索过程,提高思考分析问题的有效性。 如我讲立体几何的一道复习题: 例2、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四边形ABCD 中,AB ⊥AD ,AB +AD =4,CD =2,∠CDA =45°. (1)求证:平面PAB ⊥平面PAD ; (2)设AB =AP . (ⅰ)若直线PB 与平面PCD 所成的角为30°,求线段 AB 的长; (ⅱ)在线段AD 上是否存在一个点G ,使得点G 到点P 、

中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数学与应用数学 中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数学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在信息社会中,数学为商业、财政、健康和国防做出贡献,为学生打开职业之门,使人们能够做出充分依据的决定。数学在应用方面更是突飞猛进的,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遍使用,IT产业蓬勃兴起,当今世界已开始步入数字化时代,数学成为各个领域普遍使用的重要工具,数学技术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当代数学所处理的是普遍存在的各种信息(包含数据信息和可以数据化的信息),是自然现象、人类行为、社会系统中的数学模型。从飞机制造中的计算机模拟设计,到医疗诊断中的CT与核磁共振扫描技术;从经济规划中的投入/产出模型,到现代军事中的高技术信息战;从遗传学中的DNA解码;到石油勘探中的小波法矿藏定位……在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数学都发挥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威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数学的思考。数学能力的培养重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认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他说:“数学家存在的主要理由就是解问题,因此,数学的真正的组成部分是问题和解。”数学历史的发展一再印证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尤其是在1900年,当希尔伯特在巴黎国际数学家代表大会上发表了《数学问题》的著名演讲之后,数学问题更加成为激励数学家推进数学发展的一种原动力。希尔伯特在他的演讲中说:“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或中止。正如人类的每项事业都追求着确定的目标一样,数学研究也需要自己的问题。”不仅对于数学科学,而且对于学校数学来说,问题也是它的心脏。波利亚有过一名脍炙人口的名言:“掌握数学就是意味着善于解题”。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各个时期的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一直强调要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而关于数学的基本技能的界定,一直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对于数学基本技能的界定,比较科学的说法是:按照一定的程序与步骤进行运算、推理、处理数据、画图、绘制图表等。可见,解题能力是数学基本技能的一种体现。 总之,数学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解题。解题是使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必要途径,也是检验知识、运用知识的基本形式。有效地培养数学解

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之配方法

配方法 配方法是对数学式子进行一种定向变形(配成“完全平方”)的技巧,通过配方找到已知和未知的联系,从而化繁为简。何时配方,需要我们适当预测,并且合理运用“裂项”与“添项”、“配”与“凑”的技巧,从而完成配方。有时也将其称为“凑配法”。 最常见的配方是进行恒等变形,使数学式子出现完全平方。它主要适用于:已知或者未知中含有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二次函数、二次代数式的讨论与求解,或者缺xy项的二次曲线的平移变换等问题。 配方法使用的最基本的配方依据是二项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将这个公式灵活运用,可得到各种基本配方形式,如: a2+b2=(a+b)2-2ab=(a-b)2+2ab; a2+ab+b2=(a+b)2-ab=(a-b)2+3ab=(a+b 2 )2+( 3 2 b)2; a2+b2+c2+ab+bc+ca=1 2 [(a+b)2+(b+c)2+(c+a)2] a2+b2+c2=(a+b+c)2-2(ab+bc+ca)=(a+b-c)2-2(ab-bc-ca)=…结合其它数学知识和性质,相应有另外的一些配方形式,如: 1+sin2α=1+2sinαcosα=(sinα+cosα)2; x2+1 2 x =(x+ 1 x )2-2=(x- 1 x )2+2 ;……等等。 Ⅰ、再现性题组: 1. 在正项等比数列{a n }中,a 1 ?a 5 +2a 3 ?a 5 +a 3 ?a 7 =25,则 a 3 +a 5 =_______。 2. 方程x2+y2-4kx-2y+5k=0表示圆的充要条件是_____。 A. 1 41 C. k∈R D. k=1 4 或k=1 3. 已知sin4α+cos4α=1,则sinα+cosα的值为______。 A. 1 B. -1 C. 1或-1 D. 0 4. 函数y=log 1 (-2x2+5x+3)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 A. (-∞, 5 4] B. [5 4 ,+∞) C. (-1 2 ,5 4 ] D. [5 4 ,3) 5. 已知方程x2+(a-2)x+a-1=0的两根x 1、x 2 ,则点P(x 1 ,x 2 )在圆x2+y2=4上,则 实数a=_____。

2018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竞赛试卷

苏州市小学数学教师解题竞赛试卷2018.08 一、填空题(30分) 1.学校举行校园文化艺术节,六年级同学都报名参加了文艺组和书画组。 已知有2 3的同学参加文艺组, 5 12的同学参加书画组,其中12个同学 两个小组都参加。六年级学生的总人数是()人。 2.一种长方体包装盒,长20厘米,宽4厘米,高8厘米,如果用这种盒子 垒成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的棱长至少是()厘米。 3. 每年元宵节,中国邮政都将公布当年有奖销售明信片的获奖号码。2018年的获奖号码如下(每100万张为一组):一等奖:尾号为61030;二等奖:尾号为4018;三等奖:尾号为24或63。 根据以上获奖号码,2018 年有奖明信片一、二、三等奖的设奖率分别是:()、()、()。 4. 六(1)班的男生有a人,女生有b人。一次数学测验,男生的平均分是86 分,女生的平均分是88分。请你用一个式子表示这次测验全班的平均分是( )分。 5.上海世博会有两种价格相同的纪念品,现在分别打4折和打5折销售,小芳用288元买了这两种纪念品,这两种纪念品的原价是()元。6.有一串数,第一个数是6,第二个数是3,从第二个数起,每个数都比它前面那个数与后面那个数的和小5。那么这串数中从第一个数起到第300个数为止的这300个数之和是()。 7.袋中有4种不同颜色的小球若干个,每种颜色的球至少2个,每次任意 摸出2个。要保证有8次所摸的结果是一样的,至少要摸()次。 8. 甲、乙、丙三人去钓鱼。他们将钓得的鱼放在一个鱼篓中,就在原地躺 下休息,结果都睡着了。甲先醒来,他将鱼篓中的鱼平均分成3份,发现还多1条,就将多的这条鱼扔回河中,拿着其中一份回家了。乙随后醒来,他将鱼篓中现有的鱼平均分成3份,发现还多1条,也将多的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