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旨在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在于其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怎么样才能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这些特征

呢?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阐述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丰富综

合实践活动课。

一、目前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与不足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教给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问题的能力。这些都要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操

作和应用实践训练来达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信息技术课程所用教材在内容上总的说

来分为:基本知识、操作系统和常用软件等,各阶段教材的主要区别在于内容的多少和层次

的深浅。

目前,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实用”,信息技术课程自它诞

生那一天起,其教学内容就一直在变,这是由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多年来,我们的课本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简易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

连串培训班: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

不少教师仍以“权威”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方法完全照搬其他学科的模式,甚至一支粉笔

就可以打发一节课。这些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先进性、开放性很不相称。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学

生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学生展开学习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和途径,使学生围绕该主题主动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开放性、探索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成为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改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积极实践。

三、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1、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活动环境,使“活动”主题更有趣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主题性很强的活动,活动“主题”的确定应基于学生自身的兴趣。所以,教师的有效指导,首先是创设活动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探究课题。教师如果借助信息技术中的“形、声、光、色”的特性,将自

然现象、社会生活,形象、生动、直观、快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就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

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对自然、社会广泛的兴趣和注意,帮助他们逐步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整体认识,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催化他们的心理,激发他

们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使他们在有趣的发现和思考中选定活动的主题。

如有一次,我用数码相机拍下了这样一组照片:街道边的垃圾堆、水面上的飘浮物、公园被

破坏了的草坪灯、机动车非机动车随意占道、乱扔果皮食品袋等等,然后利用powerpoint,配上了文字和符号,制作成课件。课上通过课件演示,就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情绪,他们一

个个表现出极度不满,甚至气愤的表情。接着,我启发学生思考: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脏、

乱、差的现象,使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你认为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学生马上确定

了自己所要研究的主题。有的学生提出了如何治理交通混乱的问题;有的提出了如何解决乱

倒垃圾的问题;有的提出了如何保护绿化和公共设施的问题;有的提出了如何做一个和谐当

阳文明市民的问题;还有的提出如何当好市长的问题,等等。

2、运用信息技术,撷取活动素材,使"活动"形式更灵活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而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探

究学习。在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始终紧扣活动主题,丰富他们的实践活动内容,如“做”、“考察”、“实验”、“探究”等等,教师必须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图片、录像、文字之类的资料,尤其是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网址,拓展学生的“活动”领域和思想空间,启

发学生从中能够撷取到更多的素材,获得更多的体验和感受,加深对活动主题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学生确定以“如何解决乱倒垃圾的问题”

作为活动主题以后,他们必然要通过各种方式开始探究性实践活动。有的要通过网上查询

各种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等资料写作小论文,有的需要参考一些公益广告的形式,利用

光盘上的景物素材,以及网络模拟演示绘画的过程制作宣传画,还有的想借助多媒体的功

能优势制作VCD等等。如果没有一些现代媒体的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就会单调乏味,他

们智慧、才能的施展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3、信息技术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全新课程开设,我们不能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

如果那样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应突出信息技术的“综合性”,淡化其“学科性”。根据信息技术的知识点,结合各学科的特点,设计若干不同的任务,将知识点融合于任务中,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由于任务本身的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知识,通过任务的完成,使学生逐渐掌握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如:在学习Word时,可让学生结合主题班会的形式,设计编辑主题小报;讲解Excel时,让学生统计班级测验成绩,

并给出图表分析;介绍图像处理软件时,可设计一幅班级公益宣传画。这样使教学内容紧贴

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

体会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信息技术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工具

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特别适合于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的主题性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选择范围较广,包含学生的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由教师

和学生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如:地球沙漠化问题、水的资源问题、

环境保护问题等。以主题活动的形式组织学生通过实践,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收集、分

析信息,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将研究成果以电子作品

的形式呈现。在整个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工具,登录到各权威图书馆或相关资料库,

非常容易地查询、收集所需的珍贵数字资料,学生通过对数字资源所呈现的社会、文化、

自然情境的观察、分析、思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多

媒体和超文本显示,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信息技术为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互联网中的资源。在这个遍布全球各地的网络中,包含了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科技、教育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信息,应有尽有。由于互联网所

提供的信息呈现方式为视频、动画、图像、声音和文字等多种媒体,这种呈现方式符合人类

吸收知识应调动多种感官的特点。在这个数字资源提供的虚拟环境中,有利于学生开展主题

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可以上网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互联网的出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为老师提供了丰富、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

果。

综上,信息技术与综合实践活动相整合,将带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将为信息技术教育带来勃勃生机,同时也促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开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