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画图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画图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画图题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画图题

1、利用下面长方形图,用方格和阴影表示出

21×4

3的计算过程

2、根据下面的信息,在平面图上标出或描述各场所的位置。

(1)文化广场在电视塔的北偏东45°方向1千米处.

(2)游泳馆在电视塔的( )偏(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3)聪聪家在电视塔东偏南30°方向上,距离2千米处。

4、看图填空。

(1)电影院在学校( )偏( )(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2)书店在学校( )偏( )的( )方向上,距离是( )米.

(3)图书馆在学校( )偏( )的( )方向上,距离是( )米.

(4)动物园在学校的北偏西30°方向上,距离400米,请在原图中画出图.

4、画阴影表示出长方形的60%。

5、1路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向东偏北25°方向行驶2千米,接着向东行驶3千米,最后向东偏北40°方

向行驶2千米到终点站。

(1)根据上面的描述把1路公共汽车行驶的路线图画完整.

(2)根据路线图,写出1路公共汽车回程时所行驶的方向和距离.

6、八一小学计划组织学生到市影剧院观看大型感恩歌舞剧,为了解学生如何去影剧院的问题,学校对

全体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均不完整).

(1)八一小学共有()人,准备骑自行车的有()人。

(2)采用其他出行方式的人数是骑自行车人数的()%。

(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作图题、解决问题专项训练

一、图形题 1、求出下图阴影部分的面积:(5分) 2、根据下面条件在右图中标出各地的位置。 学校正西方向500米是少年宫,少年宫正北方向300米是动物园,动物园东偏北300的400米处是医院。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 (1)你选用恰当的比例尺是( )。 (2)在右边的平面图中画出上述的地点。 (1)画出图形A 关于直线m 的轴对称图形B 。 (2)画出图形A 以O 点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的图形C 。 (3)画出图形B 向右平移3格的图形D 。 (4)画出图形A 按3∶1放大后的图形E 。 m

二、解决问题 1、一件商品,便宜20%后卖96元,问原价是多少元钱? 2、我校食堂买来900千克大米,6天吃了180千克,照这样计算, 剩下的还能吃几天?(用比例的知识解答) 3、国家规定:个人工资超过800元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扣除800元后,剩下的部分按5%缴纳),李老师月工资1200元,缴纳个人所得税以后,他能领到多少元? 4、一批布做同样的上衣可以做20件,如果全部做成裤子可以做30件。那么用这批布可以做这样的衣服多少套? 5、我校在“创建绿色循环经济示范单位”活动中,打算在生物园新挖一个直径是6米,深12分米的圆形水池。 (1)这个水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如果这个水池修好后,需要用水泥把池底和侧壁粉刷,粉刷的面积有多大? 6、学校把一个堆成底面直径是6米,高5米的圆锥形沙子,填铺到一个长8米,宽5米的沙坑里,可以铺多厚? 7、工厂五月份生产拖拉机720台,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了120台,五月份比四月份多生产了百分之几? 8、一块长方形的土地,长和宽的比是5:3,长比宽多24米,这块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画图解决数学问题

复习课:画图解决数学问题 沙洋县实验小学任兴梅 【教学内容】:复习画图解决数学问题 【课型】:六年级数学复习课 【设计意图】: 一直以来,行程应用题、分数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都较为抽象、难于理解,在实践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通过将这两种类型的应用题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抽象成数学信息,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在逐层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和适量的练习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复习归纳各自的画图方法。复习课中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出线段图中的“隐含信息”,从而能够通过画图直观的理解不同的问题,解决行程问题和分数应用题,帮助学生愉悦的学习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复习,使学生能够复习巩固画线段图解决行程问题、分数应用题。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会用线段图的方法表示数量关系,寻找线段图里的隐含信息,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升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复习重点】: 使学生掌握行程问题、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较复杂的题目能准确的画线段图,并做出正确的解答。 【复习难点】: 能够根据线段图寻找隐含的数学信息,并能将线段图与数学问题灵活转化。 【复习过程】: 一、导

通过观看古代、现代图形以及多个学科图形引入复习课。 二、学 出示典型线段图,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行程问题、分数应用题画图的方法。 1、出示复习提示,分组展开复习讨论 三、展与拨 小组汇报编题情况,师生共同归纳总结画线段图的方法。 四、练 学生独立作业“看题画图”: 先画图,再列式计算,最后分组开展竞赛评分。 1、甲乙二人同时从A 地到B 地,甲每分钟走260米,乙每分钟走100米.甲到达B 地后立即返回A 地,在离B 地3200米处相遇.A 、B 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2 、玲玲这几天正在看《窗边的小豆豆》一书,第一天看的页数看图编题 : 1、小组讨论。对照上面的线段图口述编出完整的数学 应用题。再说一说画线段图要注意些什么? 2、独立作业。对照线段图列式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看图画图操作题训练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看图画图操作题训练 一、把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圆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它剪开,照右图的样子拼起来,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比原来圆的周长增加()厘米。 二、实践操作。 1.画一个圆形,标出半径的长度,再计算出它的周长和面积。 2.描出下列各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再根据对称轴画出它的轴对称图形。 10 9 8A(2,9) 7 B(0, 3)6 5 C(5, 2)4 3 2 1 012345678910 三、解决问题。 1.按要求作答。 (1)前进乡计划挖一条300米长的水渠,已经挖了4,还剩下多少米没挖?(先5 画出线段图,再列出算式,不用计算)

(2)六年级有学生160人,已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儿童组)的有120人。六年级学生的达标率是多少? 数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综合算式,不用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为民小学六年级有250名同学,参加课外兴趣小组分布情况如下图。 ①参加体育兴趣小组的同学比参加音乐小组的同学多多少人? 其它 ②参加其它兴趣小组的同学有多少人? 体育 34% 音乐 18% ③根据题目条件自己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美术 26% 五、操作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各点的位置。(2)画出把(1)中图形每个点的第一个数扩大 到它的2倍,第二个数不变,得到一个新的 位置。描出各点,并将它们连成一条小鱼。 A(0,4)、B(,)、 C(,)、D(,)、 E(,)、F(,)、

G(,)。(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作图题及答案1-人教版

-小升初作图题及答案-人教版 一、作图题 10cm2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各一个.(每个方格代表1cm2) 2.下面每个小方格边长是1cm,请你画一个长是4cm,宽是3cm的长方形;画一个底是4cm,高是3cm的平行四边形;画一个底是8cm,这条边上的高是3cm的三角 形.3.作图题: ①过A点作直线L的垂直和平行线; ②画一个70°的角. 4.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和垂线.

5.在如图方格图中画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每个小方格表示面积是1平方厘米.) 6.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都是8厘米. 7.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i)画一个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不能画成长方形)(ii)画一个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的直角梯形. 8.手脑并用,操作思考。 (i)画出图形A以直线MN为对称轴的另一半。 (ii)将图形B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2格。 (iii)画出图形C按2:1放大后的图形D。 (iv)以点O为圆心,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半圆。(一小格为1平方厘米)

9.画一个周长为10厘米的长方形。 10.画一个135°的角。

参数答案 1.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解析】1.可以画一个底为5厘米,高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是5×2=10(平方厘米);画一个上底为4厘米、下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的梯形,其面积是:(4+6)×2÷2=10(平方厘米);可以画一个底为5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其面积是5×4÷2=10(平方厘米).此题主要是考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意义及面积的计算.所画图形的形状只有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即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即可. 2.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解析】2.①可先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然后再在线段的两端作垂线,使垂线长3厘米,最后再连接垂线的两端即可得到答案;②先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然后再这条线段的垂线,使垂线长3厘米,再通过垂线的一端画原来线段的平行线,最后再连接两条平行线的两端即可得到答案.③先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然后再这条线段的垂线,使垂线长3厘米,再把垂线的一端与原来线段的两端分别相连即可得到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平行四边、三角形的画法.3.解:①作图如下: ②作图如下: 【解析】3.(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向 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 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 线重合的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2) 画出一条射线,用量角器的原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在量角器上找出所要画的角的点,点上点;以射线的端点过刚画出的点, 画出射线即可.本题考查了学生平行线和垂线的作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利用量角器作角的运用情况. 4.解:依据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作图如下: .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作图题及答案1-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小升初作图题及答案-人教版 评卷人 得分 一、作 图题 1.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为10cm 2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各一个.(每个方格代表1cm 2) 2.下面每个小方格边长是1cm ,请你画一个长是4cm ,宽是3cm 的长方形;画一个底是 4cm ,高是3cm 的平行四边形;画一个底是8cm ,这条边上的高是3cm 的三角形. 3.作图题: ①过A 点作直线L 的垂直和平行线; ②画一个70°的角.

4.过A点,分别画出已知直线L的平行线和垂线. 5.在如图方格图中画一个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图形.(每个小方格表示面积是1平方厘米.) 6.请你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它们的周长都是8厘米. 7.图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厘米,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i)画一个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的平行四边形.(不能画成长方形)(ii)画一个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 厘米的直角梯形.

8. 手脑并用,操作思考。 10.画一个135°的角。 (i)画出图形A以直线MN为对称轴的另一半。 (ii)将图形B先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2格。 (iii)画出图形C按2:1放大后的图形D。 (iv)以点O为圆心,画一个直径是4厘米的半圆。(一小格为1平方厘米) 9.画一个周长为10厘米的长方形。

答案 1.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解析】1.可以画一个底为5厘米,高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是5×2=10(平方厘米);画一个上底为4厘米、下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的梯形,其面积是:(4+6)×2÷2=10(平方厘米);可以画一个底为5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其面积是5×4÷2=10(平方厘米).此题主要是考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意义及面积的计算.所画图形的形状只有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即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即可. 2. 解: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解析】2.①可先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然后再在线段的两端作垂线,使垂线长3厘米,最后再连接垂线的两端即可得到答案;②先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然后再这条线段的垂线,使垂线长3厘米,再通过垂线的一端画原来线段的平行线,最后再连接两条平行线的两端即可得到答案.③先画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然后再这条线段的垂线,使垂线长3厘米,再把垂线的一端与原来线段的两端分别相连即可得到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平行四边、三角形的画法. 3. 解:①作图如下: ②作图如下: 【解析】3.(1)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2)画出一条射线,用量角器的原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在量角器上找出所要画的角的点,点上点;以射线的端点过刚画出的点,画出射线即可.本题考查了学生平行线和垂线的作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考查了学生利用量角器作角的运用情况.

(全)小学六年级数学必会6类“画图”解题法

小学六年级数学必会6类“画图”解题法 1 平面图 对于题目中条件比较抽象、不易直接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的问题,可以借助画平面图帮助思考解题。 例1 有两个自然数A和B,如果把A增加12,B不变,积就增加72;如果A不变,B增加12,积就增加120,求原来两数的积。 根据题目的条件比较抽象的特点,不妨借用长方形图,把条件转化为因数与积的关系。先画一个长方形,长表示A,宽表示B,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原来两数的积。如图(1)所示。 根据条件把A增加12,则长延长12,B不变即宽不变,如图(2);同样A不变即长不变,B增加12,则宽延长12,如图(3)。从图中不难找出: 原长方形的长(A)是120÷12=10 原长方形的宽(B)是72÷12=6 则两数的积为10×6=60 借助长方形图,弄清了题中的条件,找到了解题的关键。 例2 一个梯形下底是上底的1.5倍,上底延长4厘米后,这个梯形就变成一个面积为6O平方厘米的平行四边形。求原来梯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根据题意画平面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上、下底的差是4厘米,而这4厘米对应的正好是1.5-1=0.5倍。所以上底是4÷(1.5-1)=8(厘米),下底是8×1.5=12(厘米),高是60÷12=5(厘米),则原梯形的面积是(8+12)×5÷2=50(平方厘米)。 2 立体图 一些求积题,结合题目的内容画出立体图,这样做,使题目的内容直观、形象,有利于思考解题。 例1 把一个正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表面积就增加了8平方米。原来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如果只凭想象,做起来比较困难。按照题意画图,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按题意画立体图: 从图中不难看出,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米,实际上是增加2个正方形的面,每个面的面积是8÷2=4(平方米)。原正方体是6个面,即表面积为4×6=24(平方米)。 例2 用3个长3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的长方体,拼成一个大长方体。这个大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按题意画立体图来表示,三个长方体拼成的大长方体有以下三种 (1)拼成长方体的长是2×3=6(厘米),宽3厘米,高1厘米。表面积为(6×3+6×1+3×1)×2=54(平方厘米)。 (2)拼成长方体的长是3×3=9(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表面积为(9×2+9×1+2×1)×2=58(平方厘米)。 (3)拼成长方体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高是1×3=3(厘米)。表面积为(3×2+3×3+2×3)×2=42(平方厘米)。 这道题有以上三种答案,通过画图起到审题和理解题意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例的应用--用比例尺画图

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尺画图内乡县王店镇周营中心小学张红群

2017年5月 比例的应用 用比例尺画图 内乡县王店镇周营中心小学张红群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结合具体情境,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准确绘制平面方位图。 2、结合实际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主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应用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学情分析

《比例尺的应用》共分3课时教学,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实际情况,将例3定为一课时的内容。在教学中,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制订了立足于学生发展的三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进行了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了设计绘制简易路线图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通过实践探究,学习利用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然后又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巩固深化新学内容。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的方法。 教学难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数据,准确绘制平面方位图的方法。 四、教学用具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旅游,首先要做什么? 生:找地图。 师:那么从地图上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呢? 生: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方向…… 师:那么咱们再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出示复习题: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怎样求图上距离?怎样求实际距离?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作图题及答案-人教版

-小升初作图题及答案-人教版 评卷人得分 一、作图题 6.28厘米的圆:(标明圆心、半径). 2.过点O画出直线的垂线,过点R画直线的平行线. 3.画出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并过顶点A作这条底边的平行线. 4.过点A画一个75°的角. 5.画一个80?的锐角. 6.在下面的方格中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cm,宽是长的,再把所画的 长方形分成面积比为1:2 的两个长方形. 7.在下面的图形中,分别画出两条不同的高.

8.如下图,从A、B两村各挖一条水渠与河道相通,要使水渠最短,应该怎样挖?请在图中画出来。 9.过点P分别作直线a的垂线和直线b 的平行线。 10.在下面的格子图中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使它们的面积都与图中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答案 1.解: 6.28÷2÷3.14 =3.14÷3.14 =1(厘米) 画圆如下: 【解析】1.根据圆的周长公式“C=2πr”求出圆的半径,再确定圆心0,以O为圆心,以求出的半径画圆即可.画圆时,圆心定位置,半径定大小,关键是求半径. 2.解:画图如下: 【解析】2.①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直线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O点重合,过O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②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R点重合,过R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本题考查了学生平行线和垂线的作法,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3.解:画图如下:

【解析】3.(1)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垂线,从顶点到垂足之 间的线段是三角形的高,(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底边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底边重合的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三角形的高和平行线的作图能力. 4.解:作图如下: 【解析】4.用量角器的圆点和顶点A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75°的刻度上点上点,过A点和刚作的点,画射线即可.本题考查了学生画角的能力,是基础题型. 5.解:由分析作图如下: 【解析】5.(1)画出一条射线,用量角器的原点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与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上找出80°的点,点上点,(3)以射线的端点过刚画出的点,画出射线即可.本题考查了学生利用量角器作角的掌握情况. 6.解:20÷2=10(厘米) 设长为a,则宽为 a a+ a=10 a=10 a=6 6× =4(厘米); 6×4=24(平方厘米) 24× =8(平方厘米) 24× =16(平方厘米); 画图如下: 【解析】6.根据题干,先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值,进而画出符合要求的长方形;再据面积比1:2,进行划分即可.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以及长方形的画法. 7.解:在下面的图形中,分别画出两条不同的高(图中红色虚线): 【解析】7.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三角形的高;在平行四边形中,从一条边上的任意一点向对边作垂线,这点与垂足间的距离叫做以这条边为底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习惯上作平行四边形的高时都从一个顶点出发作一边的垂线,用三角板的直角可以画出平行四形的高. 8.解:如图所示,只要作出从A、B两村到河道的垂线段,所得到的水渠就最短.

六年级数学总复习作图题(操作题)训练100题

六年级数学操作题训练题 1、过直线外一点A,画出 2、帮助学校设计一条到公路。这条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最方便最经济的路 A · 3 4、(1)把图A按2∶1的比放大。(2)把图B绕O点顺时针旋转90°。 (3)把图C向左平移5格,再向上平移6格。 (4)画出图D的另一半,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5、右图是()角,()°,以角的两边为相邻边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出一条高。 6、已知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画出这个三角形。 学校· 公 路 底底

7、一个长方形草坪,长50米,宽30米,用 1 2000 的比例尺画出这块草坪的平面图。 8、某城市,医院在学校的正南方向500米处,电影院在医院的北偏东60°方向1000米处,请用1:20000的比例尺将医院和电影院的位置画在下面,并求出学校到电影院大约有多少米? 9、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再在里面作一个最大的圆,并标出直径、半径和圆心。 10、画一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三角形,并作出所有的对称轴。 11、下图中每个小方格表示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 (1)用数对表示A 和A 1的位置:A ( ),A 1( )。 (2)左边平行的四边形经过怎样的位置变换,才成为右边的平行四边形? 先 ,再 。 (3)在方格图上按1︰2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缩小后的图形。 学校 · A · · A 1

12、先画一个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再以长为直径,在长方形内画一个半圆, 并求出半圆的周长和面积。 13、画一个下底是4厘米,高是2厘米,一个底角是80°的等腰梯形。 14、画一个下底是5厘米,高是1厘米,面积是4cm2的直角梯形。 15、画出下列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16、画一个底是3厘米,一个底角是50°的等腰三角形。

【出题无忧精品题库】小学六年级数学作图题

、 画一画,填一填. 在下面的正方形画一个面积最大的圆. 【考点】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正方形内最大的圆的特点,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圆心,以4÷2=2厘米为半径,由此即可画出这个符合题意的圆. 解:根据题干分析,在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中,以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O为圆心,以4÷2=2厘米为半径,由此即可画出这个正方形内的圆如图所示: 题型 【无忧精品题】 六(1)班某次数学测试成绩如下:优12人,良20人,中15人,差5人,分别计算各类成绩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并以此制成扇形统计图.

【考点】 【答案】 【解析】 试题分析:分别用各类成绩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出各类成绩人数所占的有百分率,用360°分别乘各类成绩人数所占的百分率,求出表示各类成绩人数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即可绘制出表示该班某次数学测试成绩的扇形统计图. 解:(1)总人数:12+20+15+5=52(人) 优:12÷52≈23.1% 良:20÷52≈38.5% 中:15÷52≈28.8% 差:5÷52≈9.6% 答:优约占总人数的23.1%,良约占38.5%,中约占28.8%,差约占9.6%.(2)360°×23.1%=83.16° 360°×38.5%=138.6° 360°×28.8%=103.68° 360°×9.6%=34.56° 根据表示各类成数人数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绘制扇形统计图如下:

题型 【无忧精品题】 按要求作图. 书店在广场的正北面500米处;文化馆在广场的东偏南30°方向400米处;体育馆在广场的北偏西40°方向300米处;医院在广场的正南面600米处. 【考点】 【答案】

六年级数学尺规作图 (3)

l Q P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 【学习目标】 1.(1)会用符号表示两直线垂直,并能借助三角板、直尺和方格纸画垂线。 (2)通过折纸、动手操作等活动探究归纳垂直的有关性质,会进行简单的应用。 (3)初步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 一、问题 观察下面三个图形,你能找出其中相交的直线吗?他们有什么特殊的位置关系? 二、探究: 探究1: 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相互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_______,若直线AB 与直线CD 垂直,记作_________,如果直线AB 用m 表示,直线CD 用l 表示,也可以记作__________. 尝试一下:已知直线l 、直线上一点P 及直线外一点Q ,请用三角 尺和直尺分别过P 、Q 点画一条直线,使这条直线与直线l 垂直. 由此,你可以得出结论:平面内,过一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画出直线l 和l 外一点P ,作PO ⊥l ,O 是垂足,在直线l 上取点A ,B ,C ,比较线段PO ,PA ,PB ,PC 的长短,你发现了什么?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垂线PO 的长度称之为点P 到直线l 的_________. 三、应用: 例1:体育课上老师是怎样测量跳远成绩的?能说说说其中的道理吗?与同伴交流. 例2:如图2.1-5已知∠ACB =90°,即直线AC BC ;若BC =4cm ,AC =3cm ,AB =5cm ,那么点B 到直线AC 的距离等于 ,点A 到直线BC 的距离等于 ,A 、B 两点间的距离等 于 。 你能求出点C 到AB 的距离吗?你是怎样做的?小组合作交流. 例3:如图2.1—6,点C 在直线 AB 上,过点C 引两条射线CE 、CD ,且∠ACE=32°,∠DCB=58°,则CE 、CD 有何位置关系关系?为什么? b a O D C B A A B C 2.1—5 D C B A E 2.1—6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圆的认识和用圆规画图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5单元圆 第1课时圆的认识教案与教学反思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9页圆的认识。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使学生认识圆,发解圆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的特征以及半径、直径的关系,理解圆心、半径、直径的作用。 2.在画圆、剪圆、折圆等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辨析、概括能力。 3.在活动中渗透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重点难点: 通过动手操作,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认识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掌握圆各部分的名称及圆的特征和圆的画法。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情景导入:上面系着一段绳子的小球,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3、学生拿出圆的学具: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出示目标)教学准备: 圆纸片直尺圆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复习: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行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是用什么线围成的?简单说说这些图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情景导入:上面系着一段绳子的小球,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3、学生拿出圆的学具: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举例:生活中有哪些圆形的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出示目标)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出示目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形的变换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共1小题) 1.(1)由①图到②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2)由①图到③图是向_________平移_________格. (3)把②图向左平移3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把③图向上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2.(2008?南靖县)(1)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1.(2)将画好的整个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画出来. (3)将图形1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并画出来. 3.(2007?惠山区)①画出下面三个图形中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②将梯形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③将平行四边形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4.(2009?兴国县模拟)(1)以0A为对称轴,画出图形另一半,成为图形A. (2)将画好的图形A向右平移4格,得到图形B. (3)将图形A绕O点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C. 5.图形A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B,图形B向下平移2格得到图形C,请在图中画出图形B和图形C. 6.图中,图形A是如何变换得到图形B? 7.请画出先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2格后得到的图形.

8.按要求画一画. (1)在方格子中画出图①绕O点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2)画出将图②向右平移7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3)画出图③的另一半,使它成为轴对称图形. 9.按要求画图. (1)将图形A向上平移5格,再向右平移7格,得到图形B.(2)以横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A对称的图形. (3)以竖虚线为对称轴,画出和图形C对称的图形. 10.先画出图形: (1)向下平移3小格后的图形 (2)再画出图形①绕顶点A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③.

六年级数学下册操作题专项训练

六年级数学下册操作题专 项训练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小数数学六年级复习动手操作题训练 1、按要求在下面方格中作图并完成填空。 (1)画出图形①中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量一量:图②三角形ABC 中,顶点A 在顶点C 的( )偏( )( )°方向。 (3)画出图②中三角形ABC 绕顶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 (4)画出图③中梯形按2:1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的梯形的面积是( )cm2。 (5)画出图④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2、按要求作图。 (1)画出从上面观察图1所看到的图形。 (2)分别画出下面图形绕A 点顺时针 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及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3、量一量、算一算、画一画。 (1) 体育馆与校门之间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经考察:体育馆与校门之间的实际距离为75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2) 校园内有一个圆形花坛,花坛的圆心在校门北偏东500方向距校门50米处,花坛 半径为25米,请在图上画出这个圆形花坛。 上面 图1 A 体育馆

4.按要求画一画。 5.按要求画一画。 6.按要求填一填、画一画。(1格代表 1cm2) (1)画出图①中长方形绕A 点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的图形;旋转后,C 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 (2)画出图②中三角形按3:1放大后的图形,放大后的三角形的面积是( )㎝2。 (3)请在方格纸空白处设计一个面积为12㎝2的轴对称图形,并画出1条对称轴。 7.按要求涂一涂,画一画。 (1)在长方形中涂色表示60%。 (2)过A (2,3)点作直线k 的平行线。 (3)画一个面积是6cm2的平行四边形。 (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cm ) 9.按要求画一画、填一填。 (1)以直线b 为对称轴,画出图①中圆的轴对称图形,并标上A ’,A ’点的位置用数对 表示是( , )。 9 1113 1 23 4 5 6 7 8 10 12 14 0 15 16 17 1 8 19 2 0 3 7 4 1 2 5 6 8 9 (1)过A 点分别画出直线b 的垂线和平行线。 (2)在方格中画出从左面观察下图所看到的图形。 A b A C ① ② (1)在下图中表示出少年宫的位置:少年宫在学校西偏北 25°方向900m 处。 北 0 300 600m 学校 8.量一量、填一填、画一画。 (1)小欣家在学校( )偏( ) 方向( )米处。 (2)图书馆在学校东偏北35°方向 750m 处,请在图上画出来。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小升初作图题 -人教版测试题(含答案)

-小升初作图题(含答案)人教版 一、作图题 10cm 2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各一个.(每 个方格代表1cm2) 2.分别画出从正面、上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3.画出一个平角. 4.过直线外一点A画直线M的平行线和垂线. 5.以A点为圆心画一个r=2cm的圆,并在圆上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对称轴. 6.在如图格子里画一个周长是12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每格表示1 厘米) 7.过点A画直线的垂线,过点B画直线的平行 线.

8.如图,过点A画出直线a、b的垂线,直线a的平行线。 9.如图,过已知直线外一点A,分别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10.用16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怎么拼周长最长,怎么拼周长最短?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画一画。(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参数答案 1.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解析】1.可以画一个底为5厘米,高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其面积是5×2=10(平方厘米);画一个上底为4厘米、下底为6厘米,高为2厘米的梯形,其面积是:(4+6)×2÷2=10(平方厘米);可以画一个底为5厘米,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其面积是5×4÷2=10(平方厘米).此题主要是考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意义及面积的计算.所画图形的形状只有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即面积都是10平方厘米即可. 2.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解析】2. 3.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 【解析】3.平角是180°的角,其两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只要先画一条直线,再在直线上点上一点作为角的顶点即可.此题考查了画指定度数的角,根据平角的意义画图即可.一定要注意不要画一条直线就认为是一个平角,还需要画出角的顶点.4.解:由分析作图如下: 【解析】4.(1)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M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2)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M重合,用直尺靠紧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沿直尺移动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原来和已知直线重合的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点沿三角板的直角边画直线即可.本题考查了学生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的画图能力. 5.解:以点A为圆心,以2厘米为半径画圆,并画出它的互相垂直的两条对称轴如图所示: 【解析】5.(1)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由此以点A为圆心,以2厘米为半径画圆;(2)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分别是经过圆心的直线,由此经过圆心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即可.此题考查了利用圆的两大要素:圆心与半径画圆的方法,以及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确定圆的对称轴位置的方法的灵活应用.

六年级用作图法解分数应用题

第1讲作图法解题(1) 专题简析 把一根铁条插入水沟,插在泥中的部分为05.米,露出水面的部分占铁条全 长的1 2 ,水中的部分比全长的 1 4 少01.米,这根铁条全长多少米? 举一反三 1、一根竹竿露出水面2米,泥中部分占全长的2 5 ,水中部分比泥中部分多1米。 这根竹竿全长多少米? 2、一根铁条插入水沟中,泥中部分占全长的1 6 ,水中部分比泥中部分少05.米, 露出水面45.米。这根铁条全长多少米? 3、一辆小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经行驶了全程的2 5 还多35千米,这时剩下的 路程占全程的1 4 。小汽车已经行驶了多少千米?

一桶油,倒出总量的30%少4千克后,还剩32千克,这桶油原来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举一反三 1、一桶油倒出总量的40%少5千克后,还剩26千克,这桶油原来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2、有一袋大米,吃了它总量的1 2 还多05.千克后,袋中还剩大米12千克,这袋 大米原来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3、有汽油和柴油各一桶,汽油比柴油多450毫升,当汽油用掉1 2 时,比柴油少50 毫升,汽油和柴油原来各多少毫升?

甲、乙、丙三个建筑队共同修一条长900米的路,完工时知道甲队完成的1 2 是 乙队完成的1 3 ,是丙队完成的 1 4 。这三个建筑队各修了多少米? 举一反三 1、小猴全家摘了220个桃子,小猴吃的个数的1 2 是猴妈妈的 1 4 ,是猴爸爸的 1 5 。 小猴吃了多少个桃子? 2、有120个皮球分给三个班,一班分到的1 3 是二班分到的 1 2 ,是三班分到的 1 5 , 三班分到多少个皮球? 3、一个三层书架上共放了320本书,其中上层所放书数量的2 5 ,是中层所放书 数量的2 7 ,是下层所放书数量的 1 2 。这三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