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用药问题及现状分析

儿科用药问题及现状分析
儿科用药问题及现状分析

儿科用药问题及现状分析

发表时间:2018-01-11T14:34:41.3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12月第35期作者:张卓帆

[导读] 医护人员应该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根据儿科用药的特点来有的放矢的展开工作,安全,正确,合理,有效的儿科用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摘要】目的:对儿科用药领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翻阅查看相关书籍、教材、文献,总结归纳目前儿科用药现状。结果:儿童用药不同与成人,需要专门的用药知识。结论:为了促进儿科合理用药,需要建立完善儿科用药的规范制度,及时监控用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儿科用药现状;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334-02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因此儿童的健康保障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药物在人体内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而儿童尤其是新生儿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代谢功能明显低于成人,因此相较成人,儿科用药更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并且临床效果也会有所不同。目前,儿科用药中存在不少的不足和问题,下面将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1.儿科用药中的问题

儿童尤其是新生儿,早产儿,婴儿,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有明显的不同,即便按照体重或者体表面积进行计量换算,也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这也对儿科药品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

1.1 儿科药品

通常儿童专用的药品会在外包装上注明“小儿”或“儿童”,这类药品的儿科用药信息比较完整,用药安全性相对比较高。但是在其他非专门儿科用药中,大多数都缺乏明确的儿童用药指导信息。目前大约80%的药品没有儿童用药指导信息。不仅如此,儿科专门用药的种类也极其有限,只占市场上全部药品的1.5%左右[1]。在中国基本药品目录中,只有5种标明具体儿童用量的化学药品,只有一种儿童专用的中成药品种。一方面这是因为儿童临床试验面临着政策限制,展开困难,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儿科专门用药需求量小,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药企研发生产的积极性不高。

成人药品的剂型并不完全适合儿童用药。比如成人口服药以片剂和胶囊剂为主,一般儿童都需要减量使用,这样就需要切割片剂和打开胶囊。这不仅在具体操作时不方便,而且用药剂量准确性也无法保证,往往容易出现剂量过大或过小,从而导致不必要的药品不良反应或者达不到疗效。另外有些缓控释片剂和肠溶胶囊更是无法分量使用[2]。国家食品药品管理监督总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国内市场中有90%的药品缺乏儿童适合使用的剂型[3],儿童使用成人药品的现象十分常见。有报道指出,儿童用药不按照药品生产规格使用的比例很高,而且随着年龄的减小这个比例也不断提高[4]。

药品说明书在合理用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是医生开具处方,药师审核处方,患者使用药品的重要依据。湖南某医院进行的一项针对药品说明书的调查显示,中成药说明书中很多项目严重缺失,远超过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剂的缺失程度[5]。这也导致了儿科用药中超说明书用药现象很普遍。尽管超说明书用药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儿科药品不足的现象,有其现实意义,但是儿童也因此承担了更大的药物不良反应风险。最典型的就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使用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这类药物会使儿童牙齿变黄,牙齿发育畸形。伍兹的研究指出,每年住院儿童所经历的药物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可以通过合理方式预防的[6]。

1.2 儿科用药不合理现象

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一直存在,在儿科用药中也是如此。一方面,家长关心孩子,看到发烧感冒等症状时,往往想用上抗菌药物让孩子快点恢复,另一方面,医生面对生病的儿童,也很难对家长说出不需要用药,迫于压力选择使用抗菌药物。例如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大部分是由病毒引起的,不做病原学诊断直接使用抗菌药物起不到治疗作用,还会加重细菌耐药的问题。所以不加限制的滥用抗菌药物不仅不能缩短病程,反而有可能产生耐药菌株和二重感染[7]。

发烧是人体面对病原体的一种防御反应,一般只有在儿童体温在38.5℃以上时才有必要处理。目前市面上有多中儿童使用的解热镇痛药,各种药品的药理作用基本相同。儿童常用的有扑热息痛和布洛芬。由于是非处方药,家长在使用时容易发生超剂量用药,从而引起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

不少家长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视为“灵丹妙药”,不顾说明书提示长期超剂量的给儿童服用。服用此类药物需要遵照医嘱,长期滥用会带来不良反应。比如维生素D过量使用会导致儿童胃肠不适,骨关节痛,头痛,高钙血症等慢性症状[8]。

2.儿科合理用药的建议

2.1 树立正确的儿科合理用药观念,面对症状比较轻的感冒发烧时,没有必要就不需要使用药物治疗。建议多休息,多喝开水即可。在需要用药时,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药品。

2.2 建立健全儿科用药目录,规范儿科用成人药品的使用标准,补充说明书缺项的注意事项。将儿科药品与成人药品分开管理并做出明显的标识,面对医护人员及时更新最新的儿科用药信息,包括药品最大剂量,药品最小有效量,儿科药品剂量换算方法等信息,确保儿科用药的安全新。

2.3 正确的选择药品。上呼吸道感染大多由病毒引起,抗菌药物不适合治疗,可以选择中药制剂,能起到良好的疗效。选择抗菌药物时尽量选择抗菌谱窄的种类,给药量要根据说明书要求或者严格进行体表面积换算。

2.4 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给药途径。能口服的优先选择口服给药,儿童较大时可以采用肌注,当使用静脉滴注时要特别注意控制滴速;儿童的经皮吸收率高于成人,所以使用外用药时应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

2.5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是确保用药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我国的儿科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开展的相对较晚,可以查到的报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9]。目前不良反应监测以自发上报为主,在儿科临床应该加强重视不良反应,同时积极开展国内与国际的交流,来加强儿科安全用药。

综上所述,目前儿科用药任然面临着许多仍未解决的问题,为了加强儿科安全用药及合理用药,医护人员应该更加紧密的联系起来,根据儿科用药的特点来有的放矢的展开工作,安全,正确,合理,有效的儿科用药。

儿科用药常识

儿科用药常识(摘录自首都儿科研究所) 儿童如何安全用药 药物治疗是小儿治愈疾病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的用药常常会在疾病的治疗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应充分注意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1.家长对所用的药物要有较全面的了解,了解有效成分、适应症、用药剂量、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2.注意患儿的个体特点:在选择药物及用药剂量上,要考虑孩子的年龄、身体的强弱、病情轻重、肝功能好坏、以前用过什么药及有无过敏史等,并将有关信息告知医生,以便做到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 3.小儿选择药物品种宜少而精,小儿用药种类不宜过多。如需要同时服用几种药,应注意避免体内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毒副作用,因此几种药物应隔开一定时间服用。 有些药物对新生儿、婴儿或幼儿是忌用的,下表列出了部分小儿忌用的药物,望家长们注意孩子的用药情况。 1.氨基糖甙类可引起小儿耳聋,肾脏功能损伤; 2.喹诺酮类可引起小儿软骨发育障碍; 3.磺胺类可引起小婴儿黄疸,肾脏功能损害; 4.氯霉素可引起灰婴综合征,粒细胞减少症; 5.氯霉素滴眼液不宜长期使用; 通常,新生儿指出生至28天的小儿;婴儿指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的小儿;幼儿指1周岁后至3周岁的小儿。新生儿忌用的药物包括婴儿、幼儿所用的范围,婴儿忌用的药物包括幼儿所用的范围。 有些家长把小儿常用药称为―小药‖,认为小儿用―小药‖,对健康无妨,这种做法也不对。例如,一些消食化积的中成药,多含有大黄、牵牛子、朱砂等,大黄与牵牛子有泻下作用,用得不当会影响营养吸收;朱砂则会引起汞中毒。因此,无论服中药还是西药,都要问问医生,切不可随意服用。 即使补药、补品等营养药品,其实也是治疗药品。如鱼肝油、钙片、维生素等,擅自滥用这些药品会改变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后患无穷。据报道,早熟儿童中25%是滥补造成的假性早熟。在防治佝偻病的同时,严重存在着维生素D中毒的现象。专家告诫,纠正维生素D中毒比治疗佝偻病更复杂。 除此之外,为了小儿用药的安全保障,就医时还应主动向医生反映家庭用药史;用药时密切观察服药反应,如出现呕吐、过敏不良反应,要立刻停药,并及时就医。 为什么不能用牛奶、果汁送服药物 1.牛奶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较多,可在药片周围形成薄膜,包裹药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牛奶中含多种钙、磷酸盐、铁等物质,能与某些药物生成络合物,使药物不易被吸收。 2.果汁中含有多种酸性物质,可使许多药物提前分解,不利于药物在小肠的吸收,影响药效。有些药物在酸性环境中会增加副作用。许多碱性药物,与果汁同服后可被酸性物质中和而降低药效。因此家长不宜在孩子服药时用牛奶、果汁送服,最好用温开水送服。 儿童吃剩的药物能否留着服用 一般不宜留着再次服用。药物的功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或必须新鲜制剂才产生治疗效果,若储存过久,便会失效。另外儿童也不是每次服用同一种药物。因此不宜留用吃剩的药物。 儿童用药疗程 什么时候停药最好?就一般疾病而言,用药至症状消失后遵医嘱停药。如疾病稍有好转就匆忙减量或停药,会使治疗不彻底,留下隐患。

《医院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规范指南规范》试行版.doc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儿科疾病分级诊疗,基层医生能够以及应该承担哪些工作?安徽省出台的 《儿科常见疾病分级诊疗指南》(试行版),明确了基层医疗机构所承担的儿科疾病工作内容。 新生儿疾病 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危、急、重症多,接诊医院需设有新生儿病房、拥有新生儿专业技术人员及相应的专科设备等条件。因此,原则上新生儿疾病应在具备一定条件的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以确保医疗安全。 早产儿胎龄≥35周和出生体重>2500g,无高危因素,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可在具备治疗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疑有并发症时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新生儿黄疸生理性黄疸可在具有黄疸监测条件的一级医院观察。病理性黄疸需转二级及以上医院诊治。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现疑似新生儿患儿,需及时转二级及以上医院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发现有口吐泡沫、气促等疑似新生儿肺炎症状的患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腹泻病诊断腹泻病的新生儿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持续发热或体温不升、吃奶减少等疑似化脓性脑膜炎症状,应及时转上级医院治疗。 新生儿窒息有围产期高危因素的产妇建议二级以上医院待产。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新生儿窒息史,临床上疑似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立即转至二级及以上医院新生儿病房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发现疑似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立即转诊上级医院治疗(转诊中注意头部制动)。新生儿破伤风疑似新生儿破伤风的患儿应转三级医院治疗。 先天性梅毒疑似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应及时转上级医院诊治。 消化系统疾病 腹泻病小儿诊断为急性腹泻病轻型或仅伴有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病情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则需转二级医院诊治。 急性胃炎小儿急性单纯性胃炎,无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仅为低热,不伴有消化道出血、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尿量正常,进食基本正常。可在一级医院就诊,如效果不佳,则应转二级医院就诊。 慢性胃炎一级医院对疑似慢性胃炎患儿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可转往二级医院治疗。 消化性溃疡一级医院对疑似消化性溃疡病例可以进行初步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转至二级医院诊治。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HP感染疑似病例可以进行初步治疗,如效果不佳可以转至二级医院检查治疗。 消化道出血一级医院对消化道出血患儿可以进行初步处理后转上级医院。急性胰腺炎如临床疑似本病,应及时转至上级医院就诊。 婴儿肝炎综合征如临床疑似本病,应转至二级医院就诊。呼吸系统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治普通上呼吸道感染,如治疗后患儿仍高热不退或病情进展,应及时转上级医院;三个月以内患儿,由于病情变化快,应酌情到二、三

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

儿科常见疾病用药方法 小儿感冒 典型症状: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重症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会波及咽部扁桃体,也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代表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林、(宝宝退热贴)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干混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咽扁+头孢克肟 小儿咳嗽 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 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 小儿腹泻 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 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 小儿消化不良

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小儿便秘 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小儿七星茶、金银花露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七星茶+开塞露+蜂蜜 联合用药方案二:四磨汤+乳酸菌素片+开露塞 小儿厌食 典型症状:呕吐、食欲不振 代表药物:赖氨酸B12颗粒、复方锌铁钙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健胃消食片+儿童鱼油 联合用药方案二:赖氨酸B12颗粒+钙铁锌口服液+成长快乐 一、感冒 冬末秋初,气温波动幅度比较大,幼儿要是没有适应这种温度变化,很容易着凉,最终出现感冒问题。面对感冒症状,我们还是需 要更好的预防。春季是感冒高发的季节,孩子引发感冒问题,会出 现鼻塞,流鼻涕以及咳嗽等问题。要是情况严重,容易出现发烧的 症状。 预防方法:想要预防春节感冒问题,我们要尽量少带孩子到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预防被传染到流行性感冒病毒。孩子为孩子穿好

儿科疾病常见用药方法

儿科疾病常见用药方法 小儿感冒 典型症状:轻症:只有鼻部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也可用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重症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或理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会波及咽部扁桃体,也会并发支气管炎肺炎。 代表药物:小儿氨酚黄那敏、美林、宝宝退热贴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感冒颗粒+抗病毒口服液+阿奇霉素干混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氨酚黄那敏+小儿咽扁+头孢克肟 小儿咳嗽 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咽痒,发热,气促 代表药物:小儿咳喘灵、美林、退热贴、小儿咽扁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化痰止咳颗粒+阿奇霉素干混+白三平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咽扁颗粒+依托红霉素颗粒+蛇胆川贝液 小儿腹泻 典型症状:排便不成形、水样或蛋花样,或次数增多可伴或不伴腹痛、呕吐。 代表药物:蒙脱石散、小儿腹泻贴 联合用药方案一:蒙脱石散+腹泻贴+阿莫西林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蒙脱石散+妈咪爱+头孢克洛 小儿消化不良 典型症状:为断断续续地有上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反酸、嗳气等。常有没胃口、肚子胀等不适。 代表药物:小儿化积口服液、和胃疗疳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一:健儿消食口服液+午时茶颗粒 联合用药方案二:小儿七星茶+健胃消食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小儿便秘 典型症状:排便次数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 排便困难感。 代表药物:小儿七星茶、金银花露 联合用药方案一:小儿七星茶+开塞露+蜂蜜 联合用药方案二:四磨汤+乳酸菌素片+开露塞 肺炎喘嗽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 等症。 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量的70%~80%。由于小儿先天禀赋薄弱,易感受风邪,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个月到3岁为发病高峰,而90%以上以 致病微生物为病毒,一般会反复发热3天左右,多以夜间明显,患儿不但服药困难,输液 又加重痛苦,家长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泄泻腹泻病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 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该 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 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患者一般症状不多,就是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 动如常。少数患儿由于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长期便秘、锌缺 乏等引起,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 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反复外感发热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其病 因包括: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喂养不当、调护失宜、环境影响、反复传染、久病体虚等多 个方面。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儿科常用药物剂量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综合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正确用药在治疗疾病中可发挥关键作用,但也应注意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的措施。小儿具有许多与成人不同的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药代动力学特点,而且儿科疾病危重多变,因此儿科用药更应确切及时,剂量恰当,更应熟悉小儿药物选择,给药方法、剂量计算等方面的特点。 药物选择 小儿用药应根据年龄、病种、病情和体质等情况慎重选用,不能滥用,可用可不用者尽量不用。同时应用的药物不宜过多。 1、抗生素。小儿机体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易发生各种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急、慢性感染,故抗生素在儿科较常应用。抗生素的临床广泛应用确使不少严重感染性疾病的预后大有改观。但是必须指出,它同时也带来很多严重的不良后果,如细菌耐药性普遍增加、由菌群失调而引起的双重感染、毒性反应和过敏反应等。目前抗生素的滥用已成为临床治疗中十分严重的问题。为避免抗生素的滥用,在小儿应根据不同病种、病情轻重、年龄大小合理应用抗生素。 (1)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首先要强调综合治疗的重要性,不要片面地依赖抗生素而忽视其他治疗措施(如无菌技术、支持疗法等)。②要严格抗生素使用指征,要全面考虑临床诊断、致病菌种类、药物的抗菌谱及其副作用、病人体质状况等,慎重选择高效、低毒抗生素。对临床确诊的病毒性感染疾病(如麻疹、风疹、腮腺炎等),可试用中草药治疗,而不用抗生素;对一般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细菌感染,可选择窄谱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应尽量明确病原菌(涂片或培养),并作药敏试验以便选用或调整抗生素。③对有适应证的病人,抗生素应用中应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半衰期长短等,选择适当用法,确定足够剂量和恰当疗程,保持有效的血药浓度,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和复发。此外注意不滥用抗生素作预防用药,减少不必要的局部用药。④要防止严重过敏反应、毒性反应及双重感染问题。应用青霉素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作皮肤试验,用氯霉素时应勤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应经常查尿常规和听力等。 ⑤对有肝、肾损害者,应避免使用或减量使用对肝、肾有影响的抗生素,如四环素、利福平、异烟肼、氯霉素、链霉素、卡那露素等。⑥新生儿体内酶系统发育未成熟、血浆蛋白结合率低、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等,易产生严重毒副作用。如应用氯霉素后可发生“灰婴综合征” 庞大大霉素、四环素、头孢菌素、磺胺药等均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造成骨、牙齿发育不全、听神经损害、核黄疸等中毒反应,必须注意。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诊断和护理要求措施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护理诊断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能量、蛋白质摄入不足和需要、消耗过多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3、生长发育迟缓与营养物质缺乏,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有关。 4、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营养知识及育儿知识。 护理措施 1、饮食管理饮食调整的原则是: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1)能量的供给 2)蛋白质的供给 3)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补充 4)鼓励母乳喂养 5)鼻导管喂养的应用 6)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3、预防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破损;做好口腔护理,保持生活环境舒适卫生,注意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4、观察病情观察有无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酸中毒等临床表现,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并做好急症抢救准备。 5、提供舒适的环境,促进生长发育 6、健康教育 口炎护理 护理诊断 1、口腔黏膜改变与感染有关 2、疼痛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溃疡性口炎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0.1%利凡诺溶液清洗溃疡面,年长儿可用含漱剂。鼓励多饮水,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黏膜湿润和清洁,减少口腔细菌繁殖。对流涎者,及时清除流出物,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避免引起皮肤湿疹及糜烂。 2、正确涂药 3、饮食护理以高能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的温凉流质或半流质为宜,应口腔黏膜糜烂、溃疡引起疼痛影响进食者,于进食前局部涂2%利多卡因,同时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对不能进食者,应给予肠道外营养,以确保能量与水分供给。 4、食具专用患儿使用的食具应煮沸消毒或压力灭菌消毒 5、监测体温体温超过38.5℃时,予以松解衣服、置冷水袋、冰袋等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同时做好皮肤护理。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 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 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 P, R, BP变化, 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

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 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 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医师. 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 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7、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 &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内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高热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卧床休息,衣被不可过厚,以免影响机体散热

儿科常见疾病

674 新生儿肺炎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 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 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治疗】 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 新生儿黄疸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 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儿科常见疾病基本药物(二)

儿科常见疾病基本药物(二) 肖慧 北京海淀中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儿童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营养性疾病、神经精神系统疾病、皮肤疾病寄生虫病常用药物的用法 2. 掌握掌握激素、抗生素、退热剂等在儿童时期的使用要点,避免滥用和误用 内容介绍 1. 循环系统疾病 2. 消化系统疾病 3. 泌尿系统疾病 4. 营养性疾病 5. 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6. 小儿常见皮肤疾病 7. 寄生虫病 T_e 一、循环系统疾病 B_e (一)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限性或弥漫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疾病,有时病变也可累及心包或心内膜,其病理特征为心肌细胞的坏死或变性。 1.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隐匿,患者常出现乏力、活动受限、心悸腹痛;重症病人可发生心力衰竭并发严重心律紊乱、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2.体征 心脏轻度扩大,伴心动过速、心音低钝及奔马律;反复心衰者,心脏明显扩大,肺部出现湿啰音及肝、脾肿大,呼吸急促和紫绀;重症患者可有心源性休克,脉搏细弱,血压下降。 3.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病毒血症阶段的病人,可选用抗病毒治疗。 【我的笔记】 二、消化系统疾病 B_e (一)鹅口疮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以在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为特征。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1.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表面覆盖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逐渐融合成大片,不易擦去;强行剥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不痛,不流涎。一般不影响吃奶,无全身症状。 2.治疗 2%碳酸氢钠溶液于哺乳前后清洁口腔;局部涂抹10万~20万U制霉菌素鱼肝油混合溶液;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 (二)肠痉挛 肠痉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最为常见的机能性腹痛。

治疗儿科三大常见疾病有哪些方法

治疗儿科三大常见疾病有哪些方法 网络治疗儿科三大常见疾病有哪些方法腹泻: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发病原因: 1、体质因素 ①婴儿胃肠道发育不够成熟,酶的活性较低,但营养需要相对地多,胃肠道负担重。 ②婴儿时期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及肝、肾功能发育均未成熟,调节机能较差。 2、感染因素 (1)消化道内感染 (2)消化道外感染 (3)滥用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紊乱 3、消化功能紊乱 (1)饮食因素 (2)不耐受碳水化物 (3)食物过敏 (4)药物影响 (5)其他因素:如不清洁的环境、户外活动过少,生活规律

的突然改变、外界气候的突变(中医称为”风、寒、暑、湿泻”)等,也易引起婴儿腹泻。 治疗方案: 1、要调整好孩子的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甚至暂禁进食,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2、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3、要注意保护好病孩的臀部 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病孩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或传染给其他人。 饮食原则: 1、饮食过多要减少饮食量,使宝宝的肠胃得以休息。吃配

儿科常见疾病基本药物(一)

儿科常见疾病基本药物(一) 肖慧 北京海淀中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儿童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 2. 掌握儿童药效学特点和用药原则 3. 掌握儿童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4. 熟悉儿童发育的五大特点 内容介绍 1. 药物疗法 2. 传染性疾病 3. 呼吸系统疾病 T_e 一、药物疗法 B_e 药物疗法是防治疾病的综合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小儿发育5个特点 1.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比成人快。 2.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大,水盐转换率快,对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及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失衡。 3.小儿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均不完善,特别是新生儿、未成熟儿的肝、肾功能和某些酶系统尚未成熟,用药不当可致不良反应或中毒。 4.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营养紊乱性疾病,进而影响机体抵抗微生物的能力和对药物代谢耐受能力。 5.小儿年龄、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不能简单以成人剂量的几分之几计算。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同时考虑生理特点。 (二)药效学特点 1.水盐代谢特点 (1)对泻药和利尿药敏感,容易导致失水。 (2)钙盐代谢容易受药物的影响。 2.遗传性疾病对药效的影响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故使用磺胺药和对乙酰氨基酚时易出现溶血反应。(2)可出现其他酶缺乏性疾病,如乙酰化酶缺乏者,异烟肼灭活缓慢;对位羟化酶不足者,苯妥英钠灭活减慢。 3.药物对内分泌及营养的影响 (1)糖皮质激素对抗生长激素,抑制儿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 (2)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性征发育。 (3)部分药物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4.对免疫反应的影响 (1)多种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抗生素杀灭病原体不利于自身抗体的产生,削弱了婴幼儿的抗感染能力。 (2)首次用药不会发生变态反应。 【我的笔记】

儿科常见试题与答案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儿科常见试题 单位学号姓名得分 1.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是(B) A.细菌 B.病毒 C.原虫 D.真菌 E.混合感染 2.小儿上感的常见体征,哪项不正确?(D) A.一般好 B.咽充血 C.扁桃体红肿 D.肺部湿罗音 E.颌下淋巴结肿大 3.婴幼儿上感的症状与年长儿不同处是(E) A.发热 B.咳嗽 C.流涕 D.纳差 E.可高热惊厥 4.小儿上感的最重要的防治措施是(D) A.经常户外活动 B.经常开窗通风 C.提倡母乳喂养 D.合理使用抗菌素 E.对症处理 5.支气管肺炎和支气管炎最主要鉴别点是:(D) A.发热咳嗽 B.呼吸困难 C.呼吸音降低 D.固定细湿罗音 E.血白细胞增高 6.重症肺炎可出现以下表现,哪项除外(B) A.心肌炎 B.肾炎 C.心力衰竭 D.脑水肿 E.肠麻痹 7.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主要体征是(A) A.喘鸣音 B.细湿罗音 C.呼吸音粗 D.呼气延长 E.呼吸音降低 8.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热型常为(B)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波浪热 E.不规则热 9.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特点,哪项不正确?(C) A.新生儿婴幼儿多见 B.中毒症状重 C.肺部体征常不明显 D.猩红热样皮疹 E.易有并发症 10.重症肺炎消化系统的严重表现是(C) A.食欲减退 B.频繁吐泻 C.消化道出血 D.肠鸣音消失 E.严重腹胀 11.婴幼儿肺炎最主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A) A.低氧血症 B.高碳酸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呼吸性酸中毒 E.混合性酸中毒 12.小儿肺炎时支持疗法补液总量每日每公斤不大(C) A.30~50ml B.50~70ml C.60~80ml D.80~100ml E.100~120ml 13.小儿重症肺炎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应用的疗程为(B) A.1~3日 B.3~5日 C.5~7日 D.7~9日 E.9~14日 14.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哪项不正确?(C)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674 金沙县源村乡卫生院 儿 科 常 见 疾 病 诊 疗 常 规

新生儿肺炎????【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 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 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治疗】 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 新生儿黄疸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 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5. 血培养、肝功能、转氨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TORCH血清学检测及基因诊断(PCR)。 6. 碱性磷酸酶、B型超声、同位素扫描、CT等。 ????【诊断】 1.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可确诊为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高结合

儿科常见疾病基本药物(一)

儿科常见疾病基本药物(一)肖慧北京海淀中医院 T_b 目的要求 1. 掌握儿童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常用药物的用法 2. 掌握儿童药效学特点和用药原则 3. 掌握儿童药物剂量的计算方法 4. 熟悉儿童发育的五大特点内容介绍 1. 药物疗法 2. 传染性疾病 3. 呼吸系统疾病 T_e 一、药物疗法 B_e 药物疗法是防治疾病的综合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小儿发育5个特点1.小儿新陈代谢旺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比成人快。2.小儿体液占体重的比例大,水盐转换率快,对水和电解质的代谢及调节能力差,容易出现失衡。3.小儿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均不完善,特别是新生儿、未成熟儿的肝、肾功能和某些酶系统尚未成熟,用药不当可致不良反应或中毒。4.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易发生营养紊乱性疾病,进而影响机体抵抗微生物的能力和对药物代谢耐受能力。5.小儿年龄、发育和营养状况的影响,不能简单以成人剂量的几分之几计算。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剂量,同时考虑生理特点。(二)药效学特点1.水盐代谢特点(1)对泻药和利尿药敏感,容易导致失水。(2)钙盐代谢容易受药物的影响。2.遗传性疾病对药效的影响(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故使用磺胺药和对乙酰氨基酚时易出现溶血反应。(2)可出现其他酶缺乏性疾病,如乙酰化酶缺乏者,异烟肼灭活缓

慢;对位羟化酶不足者,苯妥英钠灭活减慢。3.药物对内分泌及营养的影响(1)糖皮质激素对抗生长激素,抑制儿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2)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性征发育。(3)部分药物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4.对免疫反应的影响(1)多种抗生素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抗生素杀灭病原体不利于自身抗体的产生,削弱了婴幼儿的抗感染 能力。(2)首次用药不会发生变态反应。【我的笔记】 (三)用药原则1.有效性2.方便性3.安全性4.经济性5.选择合适的药物6.计算好适当给药剂量7.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8.选择合适剂型 9.个体化给药及监测 10.慎用对新生儿有特有反应的药物(四)剂量计算方法 1.按体重计算方法按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较科学,准确性强,适用于各个年龄的儿童。根据已知的体重进行计算。没有测体重的患儿体重计算方法:<6月龄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7kg 7~12月龄体重=6+月龄×0.25kg >1岁体重 =年龄×2+7(或8)kg 2. 按体表面积计算方法222(1)体重在30kg以下者:体表面积(m)=0.035(m/kg)×体重+0.1(m)2(2)体重在30~50kg者,按体重每增加5kg,体表面积增加0.1m 知道成人剂量,可以根据体表面积的比例计算出各年龄小儿的剂量,小儿剂量=成人剂量×2小儿体表面积/成人体表面积。成人体表面积是 1.73m。体表面积计算药物方法不适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我的笔记】二、传染性疾病 B_e (一)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突发高热,热

儿科常用药

儿科常用药物注意事项 1、甘露醇Mannitol 【适应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 【注意事项】(1)心功能不全、低血容量者、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者慎用。(2)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眼压非显著增高者、年龄较大者可尽量不用,对肾功能损害或有潜在疾病者,应避免或减量使用。(3)过敏体质者尽量不用,如必须使用,可先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并严密观察。(4)使用本品的时间不宜过长,剂量不宜过大。(5)使用本品过程中应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肾功能。(6)老年人使用本品较易出现肾损害,应适当控制用量。 (7)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慎用。(8)明显肾功能损害者、高钾血症或低钠血症、低血容量患者慎用。 【禁忌证】有活动性脑出血、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慢性肾衰竭、严重失水者、急性肺水肿者 。 【不良反应】常见水和电解质紊乱、寒战、发热、排尿困难、血尿、血栓性静脉炎、皮疹、荨麻疹、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头晕、视力模糊、口渴、渗透性肾病 2、氨溴索 Ambroxol 【适应证】适用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 。 【注意事项】(1)过敏体质者慎用。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3)应避免与中枢性镇咳药(如右美沙芬等)同时使用,以免稀化的痰液堵塞气道。 (4)本品为黏液调节剂,仅对咳嗽症状有一定作用,在使用时应注意咳嗽、咳痰的原因,如使用7日后未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禁忌证】对本品过敏者。妊娠初期3个月妇女。 【不良反应】上腹部不适、食欲缺乏、胃痛、胃部灼热、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罕见头痛、眩晕、血管性水肿。快速静脉注射可引起腰部疼痛和疲乏无力感。 3、特布他林Terbutaline 【适应证】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其它伴有支气管痉挛的肺部疾病。 【注意事项】(1)对其它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过敏者,对本品也可能过敏。 (2)本品对人或动物未见致畸作用,且可松弛子宫平滑肌,所以可抑制孕妇的子宫活动能力及分娩,应慎用。 (3)下列情况慎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哺乳期妇女。 (4)β2受体激动药可能会引起低钾血症,当与黄嘌呤衍生物、糖皮质激素、利尿药合用及氧都可能增加低钾血症的发生,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监测血清钾浓度。 (5)大剂量应用可使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小儿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一、细菌性痢疾-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进食不洁食物及饮料史。 2. 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样大便。 3. 突发高热、惊厥、精神萎靡或昏迷等中毒性痢疾表现。 4. 与之鉴别的其它腹泻。 检查 1. 全身检查:疑毒痢时应在15分钟内完成体格检查。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培养及药敏试验。 3. 器械检查:必要时作乙状结肠镜检。 诊断 1. 依据进食不洁食物史,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等症状可作出临床诊断,确诊需依靠大便培养痢疾杆菌阳性。 2. 本病需与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沙门菌肠炎、病毒性腹泻、阿米巴痢疾等鉴别。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 抗菌药物治疗。 3. 中药治疗。 4. 中毒性菌痢治疗:包括抗休克扩容、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失衡、防治肺水肿等措施。 二、小儿败血症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高热及全身不适:如头痛、纳差、苍白、婴幼儿可惊厥、吐泻。 2. 皮肤粘膜伤口感染史、皮肤疔疖、脓肿史、胃肠道症状及尿路感染史。 检查 1. 全身检查,重要的生命体征。 2. 专科检查:皮肤感染病灶、出血点、肝脾有无肿大。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血培养加药敏试验,局部病灶分泌物的培养及涂片及其他有关检查。

诊断 1. 根据病史、症状及体征,结合血象可初步做出诊断。 2. 确诊需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伤寒、毒痢及粟粒性肺结核相鉴别。 治疗原则 1. 一般及对症治疗:卧床休息,注意营养及维生素补充,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 抗菌药物治疗:最好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 3. 中毒症状严重者需加用激素治疗。 4. 脓性病灶切开排脓。 5. 免疫疗法。 6. 严重者转上级医院 三、小儿腹泻病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大便性状、次数及病程。 3. 有无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表现。 4. 有无中毒症状。 5. 有无明显病因及诱因。 检查 1. 全身体检,注意生命体征及脱水情况。 2. 血常规、大便常规,电解质及肾功能检查。 3. 病毒学检查,大便细菌培养。 诊断 1. 根据大便性状、次数即可诊断,病因未明确之前,统称腹泻病。 2. 尽可能找出腹泻的病因以鉴别诊断。 治疗原则 1. 合理饮食。 2. 控制感染。 3. 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微生态疗法。 4.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5. 脱水程度、中毒症状严重又缺乏相应检查及治疗手段者需送上级医院治疗。 疗效标准 1. 治愈: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脱水纠正。 2. 好转:大便次数减少,性状明显好转,脱水基本纠正。 3. 未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儿科常见病诊疗规范 新生儿肺炎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等病史。 5. 接受侵入性操作和检查等医源性因素。 6. 吃奶少或拒乳、反应低下等一般症状及咳嗽、喘、吐沫、呛奶等呼吸道症状,体温不升或发热。 【检查】 1. 体格检查:缺氧、呼吸困难的表现,呼吸音的改变,罗音的性质及特征,重症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多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2. 血常规、血培养、痰培养、病毒学检查、血气分析等实验室检查及摄胸部X片等。 【诊断】 1. 根据上述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光片等辅助检查可确诊。 2. 需与大量羊水吸入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肺透明膜病等鉴别。 【治疗】 1. 加强护理及监护、保温。 2. 抗感染治疗。 3. 加温湿化后供氧,加强呼吸管理。 4. 胸部物理治疗,体位引流、胸背部叩击或震动。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吸痰、雾化吸入及气管内冲冼等。 6. 纠正酸中毒,心衰者强心、利尿、对症处理,对并发症治疗。 7. 供给足够的营养及液体,支持疗法。 新生儿黄疸 【病史采集】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患儿父母有黄疸、遗传代谢病家族史,患儿父母血型。 3. 孕母既往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产史、输血史、分娩过黄疸新生儿病史。 4. 患儿有窒息、缺氧史。 5. 患儿有宫内感染史或感染性疾病患病史。 6. 患儿有内出血病史。 7. 黄疸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进展快,或消退延迟,?伴吃奶差、呕吐、腹泻、体温波动等。 8. 黄疸退而复现。 【检查】 1. 体格检查:黄疸的分布、程度、颜色,有无贫血、肝脾肿大及核黄疸的神经系统体征。 2. 血常规、血型、网织红细胞、总胆红素、未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检测。 3. 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抗体释放试验、抗体效价测定。 4. G-6-PD活性测定、血红蛋白电泳。 5. 血培养、肝功能、转氨酶、乙肝病毒血清学检测、TORCH血清学检测及基因诊断(PCR)。 6. 碱性磷酸酶、B型超声、同位素扫描、CT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