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分式的通分

【说课稿】 分式的通分
【说课稿】 分式的通分

分式的通分

分式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案

§ 分式的加减法(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异分母的分式的加减; 2.积累通分的经验; 3.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体会分式的模型作用。 教学重点:通分、化简. 教学难点:通分、化简.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对于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必须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然后才能运算.下面我们再来看几个异分母的加减法. 做一做:在分数的加减法中,我们把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的过程叫做通分. 二、讲授新课 下面可尝试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做一做”中的异分母分式的加减法通分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加减法,计算并化简. (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可巡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把异分母的分式加减法,通过通分,每个分式都化成同分母的加减法.你是怎样通分,把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 同学们可根据“做一做”的每个步骤,总结你是怎样通分的?(小组讨论完成) 我认为通分的关键是几个分式的公分母,从而确定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同乘以什么样的“适当整式”,才能化成同分母. 确定公分母的方法:系数取每个分式的分母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一起作为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同学们概括得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 [例1]通分: (1) x y 2,23y x ,xy 41;(2)y x -5,2)(3x y -; (3)31+x ,31-x ; (4)412-a ,2 1-a 分析: 通分时,应先确定各个分式的分母的公分母:先确定公分母的系数,取各个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再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解:(1)三个分母的公分母为12 xy 2,则 x y 2=22626y x y ??=2 3126xy y ; 23y x =x y x x 4342??=22124xy x ;

《分式》说课稿

16.1.1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窑店初中的数学教师袁文虎.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16章《分式》第1小节第一课时:从分数到分式.我将从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和教法、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效果分析这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分式》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由于从分数到分式是由数到式的扩展,从整式到分式是对代数式认识的扩展,因而分数和整式的知识是学习本节课的基础.同时本课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分式性质、运算、解分式方程以及后续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基础. 学情方面,学生除已掌握了分数和整式的知识外,也已初步掌握了求代数式的值及解简单的一元方程或不等式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和教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我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分式概念,能确定分式有意义的条件,能确定使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的概念,体会分式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类代数式; 3.体会类比、从特殊到一般等数学思想或方法,获得代数学习的成功经验. 分式的概念、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式有意义和分式值为零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为实现上述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设置情境-引导发现”的教法引入分式概念,采用学生自主观察归纳与教师启发点拨相结合的教法突出概念的形成过程,采用“精讲精练”的教法落实双基要求. 此外,在教学中始终注重两点: 1.从分数到分式,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概念形成过程; 2.类比分数的知识得到分式的知识是研究分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上述学情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按照“形成概念-理解概念-应用概念-归纳小结”的顺序设定为4个主要阶段. (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创设情境】为深入挖掘教材章节引例中行船问题的数学内涵,创设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现数学文化的情境,我想到由唐诗“千里江陵一日还”和初二语文课文《三峡》中的有关描述引入新课.师生共同从诗文内容中挖掘出一个数学问题:“千里江陵”能否“一日还”?以此为情境,我提出一组关于船速、水速、距离和时间等数量关系的具体问题.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学生先后列出的5个代数式,从分数到分式、从特殊到一般,体现了数学是描述数量关系、揭示客观规律的工具. 不仅如此,我还继续出示给学生两个较为复杂的分式,请学生尝试解释它们在行船问题中的含义,体会抽象的代数式可以有它的实际背景. 请看视频:【视频1】代数式的实际背景 【情境】千里江陵几日还? 问题: (1) 如果半日行船530千米,则船速约为多少千米/时? (2) 如果船速为v千米/时,则半日(12小时)行船距离是多少千米?

分式的通分教案.doc

分式的通分教案 目标:1、理解通分与最简公分母的意义。 2、会将几个分母不同的分式通分。 重点:确定最简公分母。 难点: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通分。 程序: 一、进入情景 1、(出示幻灯1)把下列分式约分成最简分式: (1);(2);(3)。 2、观察: (1)上面三个分式约分前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式)(2)约分后所得分式还是同分母分式吗? 3、提问:你能把这些异分母分式化成同分母分式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师生共同酝酿,构建“最简公分母” 1、学生回顾:异分母分数是如何化成同分母分数的?(通分) 2、提问:什么是分数的通分?其根据和关键是什么? 3、启发:分式的通分与分数的通分类似,那么什么是分式的通分呢?其根据又是什么? 4、尝试概括:你能通过类比分数的通分归纳分式通分的定义吗? 5、提问:

(1)的公分母是如何确定的? (2)你能确定分数的公分母吗? (3)若把上面分数中的3,5用来代替,即分式又如何确定公分母呢? 6、思考: (1)上面三个分式的公分母能否是:或或或…… (2)你为什么确定其公分母是? 7.、提问:你能概括最简公分母的定义吗? 三、体验琢磨,感悟内涵 1、(出示幻灯2)指出下列各组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1); (2); (3)。 2、提问:如何确定最简公分母?(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并板书) 四、学会运用,品尝获得知识的乐趣 当你能正确确定最简公分母后就能顺利进行通分了,下面我们来解决这样的问题。 例1、通分。 启发:1、最简公分母如何确定?是多少? 2、第三个分式中分母的负号如何处理? 师生共同解之(略)。 提问:你能归纳分式通分的步骤吗?其关键是什么?

(完整版)分式的约分、通分专项练习题

分式的约分、通分经典练习题 1.不改变下列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分母首相字母都不含负号。 ①x y -- ②y x y x 2---- ③y x y x --+- 约分练习: 1.根据分数的约分,把下列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a a 1282 =_____;c ab bc a 23245125=_______()()b a b a ++13262=__________221326b a b a -+=________ 2、约分 ⑴233123ac c b a ⑵ ()2xy y y x + ⑶ ()22y x xy x ++ ⑷() 22 2y x y x -- 3、约分:; ()x x x 525. 122-- ()634.222-+++a a a a (3) d b a c b a 32232432- (4) )(25)(152b a b a +-+- (5) b a ab a --2; (6) 2 242x x x ---; 4.约分①a a ab b 222-- ②c b a c b a ++-+22)( ③2 22 2926y x xy y x -+ ④2435241216c b a c b a ⑤224422b a b a -+ ⑥12223-++m m m m ⑦34 ) 2(6)2(2y x x x y y -- ⑧mn n m mn 5101522+ 5.约分(1)22699x x x ++- (2) 96922+--a a a (3) ()()()() b a y x b a y x -+-+23 (4) 918322---x x x (5)63422-+++x x x x (6) x x x 22497-- (7) ()()y x a x y a --271223 (8)xy xy y x 222+ (9) (10) m m m -+-1122 23x x x 122 +--

初中数学《分式》单元教学设计以与思维导图

分式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八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1.本章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的研究。 2.分式是对分数的进一步抽象------字母的意义 3.分数的讨论框架的继承------小学时分数都研究哪些性质? 4.从实际意义或者问题解决上,分式也是分数的实际意义的抽象------列方程解应用题 5.需要了解学生对于小学分数的了解情况,特别是是否还记得分数的性质框架 6.分式的基础是分数、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一元一次方程等知识。同时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式的概念,明确分式和整式的区别; 2.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和分式的约分; 3.分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4.经历探索分式加减运算法则,理解其算理; 5.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法则及分式的通分; 6.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感受分式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归纳分式方程的概念; 7.经历探索分式方程解法的过程,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会检验根的合理性; 8.用分式方程的数学模型反映现实情境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体会分式的意义,进一步发展符号感,掌握分式的符号法则; 2.会进行简单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3.会进行简单分式的加减运算,具有一定的代数化归能力; 4.经历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和通分的过程,训练学生的分式运算能力,培养学习学习中转化未知问题为已知问题的能力; 5.经历“求解-解释解的合理性”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6.用分式方程来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

《分式》说课稿

《分式》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分式》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分两个课时,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我们知道,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研究。与整式一样,分式也是表示具体问题情境中数量关系的一种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模型之一。学好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 本节课是新授课,使学生掌握分式的概念以及分式是否有意义的条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由于初中学生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能力,在具体解题中,学生极易将分式无意义的情形与分式值为零的情形相混淆,因此,理解和掌握分式值为零时的条件,便成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式概念,明确分式与整式的区别,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实践能力,并体会“观察—探究—归纳”的数学方法,发展迅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3)情感与态度目标: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实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说教法 本节课是数学基础知识,学生的可接受性较强,因此,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将主要采用“启发—探究”教学法,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主动地获取知识,并通过类比、归纳、概括等途径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重问题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其规律的概括过程,尤其是合作交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和新课标对学生知识及能力层面的要求,以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在学法上,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与相互协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尽量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空,让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真正得以实现。从学生

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

A 卷 一、填空题 1.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第一项的系数都是正的 (1) 56x y -= ; (2) 2761x y --+= ; (3) 5938x x ---= ; (4) 22165 x x x x -+---+= 。 2.(1) 22152 ;;236x x x 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2) 323212;;425x y x x y x x y xy +- -的最简公分母是 ; (3) 121 ;23x x 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4) 3 4 5 ;:(1)(2)(2)(3)3x x x x x -----的最简公分母是 。 3.在下列等式中,填写未知的分子或分母 (1) 23() 44y x x =; (2) 348 57515)(9xy x y x y =; (3) 2 ()7()x y y x x --=; (4) 24() 2332x x x x -=--。 4.约分 (1) 2422515x y x y --= ; (2) 29 62x x -+= 。 5.当x 时,分式228 510x x x +--的值是正的。 二、选择题 6.如果把分式3x x y +中的x 和y 的值都扩大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5倍; (B)缩小5倍; (C)不改变; (D)扩大25倍。 7.不改变分式的值,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 (A) 5 555a a a a -++=---; (B) 11 66x x -=-++; (C) x y x y x y x y -+-=---+; (D) 33x x y x x y -=--。

初中数学《分式》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适用年级八年级 所需时间课内八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1?本章是继整式之后对代数式的进一步的研究。 2?分式是对分数的进一步抽象------字母的意义 3.分数的讨论框架的继承——小学时分数都研究哪些性质? 4?从实际意义或者问题解决上,分式也是分数的实际意义的抽象---列方程解应用题 5?需要了解学生对于小学分数的了解情况,特别是是否还记得分数的性质框架6.分式的基础是分数、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一元一 次方程等知识。同时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函数、一元二次方程的基础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 分式 ■. *kd卜H T C* N n ■ "ijK r*i *-*ri i SA - ■ M-i> .鼻??■+? 3 -9?ra MI1!"円?”七?P j-ir it-. Ini 4 ii *^4■ ■■ Eiii Fi* j|tF ? *1.I ? =Hk* 冲JIT flfl ? .r -.i- - - n崛E ^ 7 时ful>F .用力■? I-?iiw >■fl - iMi审¥ ■hEHI s iq|lnHFir ri -i r ir-u- ai^-w.qri. 丑界十■■+( - R -?■■■? ?r If Mi ■■ r i “-0 晋■种rEji* . Bin-TV "**** H I ■fl虚 亠|3令 tnitT :4t.li I 4 Tl IKZJM" 1MJW- Ml E nn-fe-Biib 二1* h#?l-!V ¥呵鼻?甲桶

分式的乘除说课稿

分式的乘除说课稿 杨磊 各位评委: 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分式的乘除(第1课时)》,所选用是人教版的教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二、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教材是八年级数学第十五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这是在学习了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和因式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除法;另一方面,又为学习分式加减法和分式方程等知识奠定了基础。因此,我认为,本节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分式的乘除法法则,能进行简单的分式乘除法运算,能 解决一些与分式乘除有关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经历从分数的乘除法运算到分式的乘除法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类 比的探究能力,加深对从特殊到一般数学的思想认识。 情感目标:教学中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中渗透类比转化的思想,使学 生在学知识的同时感受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分式乘除法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难点:分子分母是多项式的分式的乘除法运算。 三、教法分析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标改革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把过去单纯的老师讲,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师生互动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以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为主线。 四、学法分析 从认知状况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对分数乘除法运算比较熟悉,加上对本章第一节分式及其性质学习,抓住初中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和活跃的思维能力,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这些心理特征,因此,我认为本节课适合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一方面运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另一方面,由于分式的乘除法法则与分数的乘除法法则类似,以类比的方法得出分式的乘除法则,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加深理解分式的乘除运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但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五、教学过程分析 1、提出问题,引入课题 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好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因此我用实际出发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问题1求大拖拉机的工作效率是小拖拉机的工作效率的?? ? ??÷n b m a 倍, (引出

分式加减法(一)的教学设计

《分式加减法(1)》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六章第二节第2课时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情分析: 学生认知基础: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加减及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运算法则,并且经历过用字母表示现实情境中数量关系的过程。由此类比分式的加减法,可以猜想分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历过一些从实际问题建模的思想,因此本节课从实际问题入手,能够引起学生的有意记忆;同时,还与整式运算、分解因式等有密切联系,因此可以加强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 学习内容分析 分式加减法的教学在教材中安排了两课时。第一课时讲述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以及简单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运算。第二节课则讲述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分式的通分。在此,我做了部分调整:讲授完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其应用以后,把第二课时的异分母分式相加减的运算法则也放到本课时,让学生形成连贯的知识,且形成知识的对比记忆,并体会数学中的化归思想, 教学目标: 1、探究同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及简单的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2、通过实际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采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点。 3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解决新问题,获得成就感以及克服困难的方法和勇气。 教学重点:同分母分式及简单的异分母分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教学难点:运用运算法则正确求解分式计算问题。 课堂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类比思想 总结法则 ——质疑讨论 归纳法则——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1.P15问题3是一个工程问题,题意比较简单,只是用字母n 天来表示甲工程队完成一项工程的时间,乙工程队完成这一项工程的时间可表示为n+3天,两队共同工作一天完成这项工程的3 11++n n .这样引出分式的加减法的实际背景,问题4的目的与问题3一样,从上面两个问题可知,在讨论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时,需要进行分式的加减法运算. 2. P115[观察]是为了让学生回忆分数的加减法法则,类比分数的加减法,分式的加减法的实质与分数的加减法相同,让学生自己说出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⒊师归纳:有关分式的加减运算,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行程问题引入分式的加减运算,既体现了加减运算的意义,又让学生经历了从实际问题建立分式模型的过程,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及代数表达能力。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教学生用画图的方法理解题意,从而解决问题。 活动二 类比思想 总结法则 ㈠探究同分母分式加减运算法则

《 分式》说课稿

《分式》说课稿 武威十六中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第三章第1节,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式同整式一样也是表示具体情境中数量的模型,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式的意义:分式与整式的关系; (2)难点: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 技能目标: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会推断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围。 (3)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4)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分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教学设想 1、教材处理及组织

准确把握《新课标》的精神是我对本节课处理的主导思想,为了有效地使用教材,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了一些处理。在本节课的处理中,根据新教材的理念具体处理如下: (1)对教材引例的处理,对数学现实就地取材,创设了旅游为背景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鲜活、熟悉、感兴趣的情境中进入了新课。在情境创设中,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做到难易适度。情境创设后自己又退到引导者、启发者的位置。如,表示两个整式相除的代数式就是分式吗?怎样的代数式才叫分式呢?这一问题将学生推向了前台。 (2)对练习的处理,通过课堂即时练习,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对分式概念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与体验;利用开放式练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拓展练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练习从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巩固与深化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组织中,以“文庙旅游”的模式为主线,逐步展开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数学主题,使学生在了解知识来龙去脉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学习内容。 四、教学方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师将以引路的形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通过分数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用分数的定义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作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归纳、概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一组文庙的照片,并提问:大家能看出这是哪里吗?

分式的基本性质-经典例题及答案

讲义编号: ______________ 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考纲说明】 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灵活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和通分,本部分在中考中通常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占3--4分。 【趣味链接】 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 尔后两人都用原来速度继续前进,结果甲达到B地比乙达到A地早1小时21分.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1千米,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知识梳理】 分式 1.分式的概念:形如(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0)的式子叫做分式.其中,A叫分式的分子,B叫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因为两式相除的除式不能为零,即分式的分母不能为零,所以,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式的分母必须不等于零,即B≠0,分式有意义.

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子等于0,分母不等于0,二者缺一不可. 有理式 有理式的分类:有理式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为:(其中M≠0) 约分和通分 1.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中的公因式约去叫约分. 2.分式的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通分. 最简分式与最简公分母: 约分后,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不再有公因式,我们称这样的分式为最简分式.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称为最简公分母. 【经典例题】 【例1】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式的各项系数化为整数,分子、分母应乘以(? ) A.10 B.9 C.45 D.90 【例2】下列等式:①=-;②=;③=-; ④=-中,成立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例3】不改变分式的值,使分子、分母最高次项的系数为正数,正确的是(? ) A. B. C. D. 【例4】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分式的约分与通分教学设计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 任课教师:武云霞 班级:322班

§15.1.2 分式的基本性质 约分和通分 一、内容解析 1、内容 分式的约分和通分 2、内容解析 本节是在小学学习了分数的约分、初一学习了因式分解及上节课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分式的约分和通分。学生通过类比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来总结出分式的约分与通分的法则,能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类比思想。 分式的约分和通分,是进行分式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所必须掌握的分式变形。本章节的学习为后边分式的四则运算做铺垫,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如何找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和能准确的确定分母的最简公分母。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能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简单的约分。 (2) 了解最简公分母的概念,会找最简公分母,并能进行简单的通分.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会找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能将分式化简到最简分式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能准确确定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并能正确通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对于分式的约分和通分理解要相对容易一点。约分的时候学生再找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时容易找漏,并且最后结果总是忘记化到最简分式,当分子分母是多项式时要先进行因式分解。在通分的时候,学生确定最简公分母有点困难,并且在通分的时候,分子分母会漏乘。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的重点是1、能准确找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 2、准确确定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分解因式 (1) =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2x -9 2x +6x+9 3x-3y

从分数到分式说课稿

从分数到分式的说课稿 说课人:刘刚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式的概念以及掌握分式有意义、无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并以六年级第一学期的分数知识为基础,对比引出分式的概念,把学生对“式”的认识由整式扩充到有理式.学好本节知识是为进一步学习分式知识打下扎实的基础,是以后学习函数、方程等问题的关键。 2.学情分析 我班学生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较弱.但通过低年级分数的学习,头脑中已形成了分数的相关知识,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具体的数,因此学生可能会用学习分数的思维定势去认知、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抽象的含有字母的整式,会随着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为了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中特别设计了几组练习;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将作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二、目标分析 教育目标的确立应该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应该包括三个层次: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数学能力;完善自我的精神品格。结合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知识技能目标 ①理解分式的概念。 ②能求出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过程性目标 ①通过对分式与分数的类比,学生亲身经历探究整式扩充到分式的过程,初步学会运用类比转化的思想方法研究数学问题。 ②学生通过类比方法的学习,提高了对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又是变化发展的辩证观点的再认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联系实际探究分式的概念,能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 1.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渗透新的教育理念,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结合八年级学生的求知心理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学生通过熟悉的现实生活情景,发现有些数量关系仅用整式来表示是不够的,引发认知冲突,提出需要学习新的知识.引导学生类比分数探究分式的概念,形成师生互动,体现了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2.自主探索、研讨发现.知识是通过学生自己动口、动脑,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获得.学生在讨论、交流、合作、探究活动中形成分式概念、掌握分式有意义、分式值为0的条件.在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体会用类比的方法(如类比分数的概念形成分式的概念)扩展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设计理念.根据《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坚

《分数乘分数》 说课稿(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 《分数的乘法》是六年级第一学期《分数的运算》一节的内容之一,是在学习分数的加减法之后,分数的除法之前的一节内容。它既与整数的乘法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期进一步学习分式的乘法的基础。但在学习这节内容前,教材中没有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一内容作过详细介绍,所以我在教学设计中,增加了“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内容,以便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再通过学生自我探索、观察、归纳得出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是新课标提出的三位一体的目标,结合这样的要求,我对本节课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 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3.养成计算仔细、书写规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在设计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创设现实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学习计算,体会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2.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分数乘法。】 三、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 1、针对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学生熟悉并感兴趣的现实情景。并通过电脑媒体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由扶到放,让学生主动探索,获取知识。 2、针对教学难点,本课遵循三条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从教学实际需要出发,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动手操作的活动及练习整个教学过程着重突出探、疑、动、悟。 3、学法指导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思维能力,本课在学法上主要讲究既要重操作,又要重学习。 【虽然教无定法,但我认为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关键是要得法,在本节课中我将采用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层层设疑、讲练结合的教法和让学生自主操作和探究的学法进行本节的教学。】

《分式的通分》教案

《分式的通分》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通分的意义,能找到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2.能够总结出分式的通分法则,并能熟练掌握通分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分数通分的基础上比较学习分式的通分,并在此过程中渗透类比数学思想方法; 2.在如何确定几个异分母分式的最简公分母以及将异分母分式通分的过程中渗透 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2.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现实生活服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 能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几个异分母分式通分; 教学难点 确定几个异分母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启发猜想、讲练结合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多媒体; 学生准备 三角板,练习本;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如何计算:1124+吗?在学生正确回答后,我再提问,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分 式,现在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该如何计算:11+呢?你们会分几步来计算?学生会回答出先通分 后相加。我给于肯定,并板出课题《分式的通分》。 二、新课学习 同学们能把x 1、y 1 这两个分式通分吗?它们的最简公分母是什么呢? 在学生得到正确的公分母后让学生思考:什么叫做分式的通分? 1、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通分概念得到分式的通分概念。 然后设问:那么通分应注意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之后得出: (1)各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2)各分式分母相等。 2.设问:那么通分的依据是什么呢?(分式的基本性质.) 3.设问:那么通分的关键是什么呢?(确定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例1 通分: (1)xy 21,23y x (2)23c 10a b ,25a 2ac ,245a b c 设问:“分母的系数各不相同如何解决?”“在分母中出现的字母因式有几个?”“字母因式的指数不同如何选择?”(学生分组讨论,由代表发言讨论结果,小组间比对,并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学生可能会出现最简公分母错误或分子漏乘的情况,应该抓住机会着重讲解) 设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最简公分母应该怎么确定呢? 由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最简公分母的思路。 例2 通分: (1)1+x x ,221 +x (2) x 2(x 1)+,21x x -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分式的意义》说课稿 梅园中学:傅琳 一、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分式的意义”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中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十五章的第一节内容,是中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式的概念与整式是紧密相联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同时也是对前面知识的进一步运用和巩固。学生掌握了分式的意义后,为进一步学习分式、函数、方程等知识作好铺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我任教班级学生基础不是很扎实,学习能力不够高.通过分数的学习,学生可能会用分数的定义去理解分式.但是在分式中,它的分母不是具体的数,而是含有字母的整式。为了让学生能切实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作了适当的延伸拓展和变式处理。 3.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分式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有理式是不是分式。 (2) 技能目标: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 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会推断分式的分母中所含字母的取值范 围。 (3)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整式和分式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4)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分式的意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 观点。 4.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分式的意义:分式与除法的关系; (2)难点:掌握“如果分式的分母的值为零,则分式没有意义”;“如果分式的分子为零,而分母不为零时,分式的值为零”。 二、教学方法与学法 本节课教师将以引路的形式,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去发现和探究新知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归纳、概括,通过不断的实践和认识,让学生全面地掌握分式的意义,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分下面这样几个环节 1.设问激疑,以旧探新,类比联想,形成概念 教师先问学生两个问题,帮助学生回忆分数。 思考:请各位同学将下列各题用一个恰当的分数来表示:

人教版数学《通分》导学案_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通分》导学案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人教版数学《通分》导学案文章内容由收集!人教版数学《通分》导学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式通分的意义,掌握分式通分的方法及步骤; 2.通过与分数通分比较,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式通分的方法。 难点:几个分式最简公分母的确定。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把分数通分。 解,,。 2.什么叫分数的通分? 答:把几个异分母的分数化成同分母的分数,而不改变分数的值,叫做分数的通分。 3.分数通分的方法及步骤是什么? 答:先求出几个异分母分数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为它们的公分母,把原来的各分数化成用这个公分母做分母的分数。 4.分数通分时,为什么各分数的值不变? 答:分数通分时,原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数,这个数就是用公分母除以原来各分数的分母所得到的商,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各分数的值不变。 二、新课 和分数通分类似,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几个分式的公分母。 例1 求分式的公分母。 分析:对于三个分式的分母中的系数2,4,6,取其最小公倍数12;对于三个分式的分母的字母,字母x为底的幂的因式,取其最高次幂x3,字母y为底的幂的因式,取其最高次幂y4,再取字母z。所以三个分式的公分母为12x3y4z。 指出:24x6y6z,48x5y9z,都是上述三个分式的公分母,其中12x3y4z是这些公分母中最简单的一个,称为最简公分母。 最简公分母的意义是,各分式分母中的系数是最小公倍数与所有的字母(或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叫做最简公分母。 例2 求分式与的最简公分母。 分析:先把这两个分式的分母中的多项式分解因式,即 4x-2x2=-2x(x-2),x2-4=(x+2)(x-2), 把这两个分式的分母中所有的因式都取到,其中,系数取正数,取它的积,即2x(x+2)(x-2)就是这两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 请同学概括求几个分式的最简公分母的步骤。 答:1.取各分式的分母中系数最小公倍数; 2.各分式的分母中所有字母或因式都要取到; 3.相同字母(或因式)的幂取指数最大的; 4.所得的系数的最小公倍数与各字母(或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其中系数都取正数)即为最简公分母。 例3 通分: (1);(2)。 解(1)因为最简公分母是12xy2,所以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分式说课稿分式说课稿

《分式》说课稿(第一课时)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分式》(P 58---60 我们知道,分式是表示数量关系的工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模型。本节课的内容是分式的起始课。下面我将从教学背景、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设计说明四个方面来具体阐述我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一、教学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 (1)地位与作用:《分式》是北师大版新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本节内容分两课时完成。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分式概念、意义和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分式是继整式之后,又一代数学习的基本内容,是小学所学分数的延伸和扩展,学好本节课,是今后继续学习分式的性质、运算以及解分式方程的前提。 (2)重点:分式的概念 (3)难点:识别分式有无意义;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 分式概念是《分式》这一章学习的起点和基础,因此分式的概念是教学的重点。又由于初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这样的障碍:不善于概括数学材料、缺乏对字母及其他数学符号用于运算的能力,所以判定分母中整式的值何时不为零、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分式概念,学会判别分式何时有意义,能用分式表示数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分式概念的自我建构过程及用分式描述数量关系的过程,学会与人合作,并获得代数学习的一些常用方法:类比转化、合情推理、抽象概括等。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和创造,体会分式的模型思想。 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学习,学生初步养成了自主探究意识。一方面,在七年级下册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与整式一样也是代数式,因此研究与学习的方法与整式相类似;另一方面,“分式”是“分数”的“代数化”,学生可以通过类比进行分式的学习。所以我依据《数学课程标准》,以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为出发点,确定以上3个方面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法与学法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在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法”,借助于计算机课件,通过“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三、教学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为能更多地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我将本节课设为以下五个环节:发

分式、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约分与通分练习题

分式:(1)长方形的面积为10cm 2,长为7cm ,则宽为???????cm ;长方形的面积为S ,长为a ,宽为???????. (2)把体积为200cm 3的水倒入底面积为33cm 2的圆柱形容器中,则水面高度为???????cm ;把体积为V 的水倒入底面积为S 的圆柱形容器中,则水面高度为???????. 上面问题中,填出的依次是 .,33200,,710S V a S 可以发现像v v S V a S -+3060,3090,,这些式子与分数一样都是B A (即A ÷ B )的形式.分数的分子A 与分母B 都是整数,而这些式子中的A 与B 都是整式,并且B 中都含有字母. 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式子 B A 叫做分式.分式B A 中,A 叫做分子,B 叫做分母. 分式是不同于整式的另一类式子.由于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所以分式比分数更具有一般性. 下列式子是分式的是( ). A 、2x B 、1+x x C 、y x +2 D 、3x . 分式的分母表示除数,由于除数不能为0,所以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即当B ≠0时,分式 B A 才有意义. 1、下列分式中的字母满足什么条件时分式有意义? (1) x 32 (2)1-x x (3)b 351- (4)y x y x -+ 2、要使分式 1 2-x x 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1≥x B 、21≤x C 、21?x D 、21≠x 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求解分式的值为0的条件的题目时,先求出使分子为0的字母的值,再检验这个分母的值是否使分母的值为0,若这个值使分母的值不为0,它就是所要求的字母的值.分式值为0时,易出现忽略分母不为0的错误. 1、若分式11 --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是???????. 2、若分式1 2+-x x 的值为0,则x 的值为( )A 、-1 B 、0 C 、2 D 、-1或2 3、①若分式392+-m m 的值是0,则m=????.②如果分式11-+x x 的值为0,那么x 的值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