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调整方法

空调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调整方法
空调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调整方法

空调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调整方法

空调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调整方法空调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调整方法氨制冷系统蒸发温度的调整

制冷系统正常工作时,蒸发温度应比库房温度低8-10℃,不应过高或过低。

氨制冷系统依靠调节压缩机输气量来调整蒸发温度。压缩机的输气量与负荷及蒸发温度直接相关,当负荷不变时,如压缩机输气量较大,则蒸发温度较低,因此可以通过调节输气量来调节蒸发温度。

汽缸数为4个及以上活塞式压缩机可以用能量调节阀(即卸载机构)调节输气量。当能量调节阀处于“0”位时,全部汽缸被卸载,压缩机输气量为零。当能量调节阀处于“1”位时,全部汽缸被加载,压缩机输气量为最大。

如一套制冷系统中有多台压缩机,开启不同台数的压缩机可以调节输气量。将开启台数与能量调节阀结合使用,可以精调蒸发温度,使制冷量与冷负荷相适应。

库房温度的调整

对于氨制冷系统制冷的冷库,如库房冷却设备是冷风机,库房温度依靠冷风机的开停和氨液的供停进行调节。当库温过高时,开启回气调节站通向该库房的回气阀、供液调节站通向该库房的供氨阀以及冷风机,即向该库房送冷。当库温达到要求后,关闭这两个阀门和冷风机,即可维持库温在要求的范围内。

如库房冷却设备是冷却排管,则仅需开关调节站通向该库房的回气阀和供液调节站通向该库房的供氧阀,即可对库温进行调整。

温度控制器的调整

使用R22、Rl34a、R404a、R507等卤代烃类制冷剂的制冷系统,通常是用温度控制器控制压缩机的开停来控制库房等被冷却空间的温度。

温度控制器有电接点温度计、压力感温包式、数字显示式和基于微处理器的电子式等多种。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压力感温包式和数字显示式温度控制器。

热力膨胀阀的调整

热力膨胀阀按照感温包感受到的蒸发器出口制冷剂蒸气过热度的变化,来改变膨胀阀的开启度,自动调整流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流量,使制冷剂流量始终与蒸发器的热负荷相匹配。通过热力膨胀阀的控制,使蒸发器出口的制冷剂蒸气保持一定的过热度,这样既能保证蒸发器传热面积的充分利用,又可以防止压缩机出现液击现象。

调整调节杆,可以改变弹簧压力,从而改变开启过热度。

空调制冷量匹数换算方式

1,空调匹数定义: 物理定义:1匹=1马力=735W,匹不指制冷量,而是输入功率。 空调定义:匹数与空调制冷量有绝对关系。空调匹数越大,制冷量越大。1匹空调制冷量大约为2000大卡,换算国际单位乘以1.162。即一匹制冷量为2000×1.162=2324W。W(瓦)表示制冷量。依次类推,能判断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制冷量2200-2600W都称为一匹,3200-3600W称为1.5匹,4500-5500W称为2匹。平时说的空调匹数,根据空调消耗功率来估算出空调的制冷量。通常一匹的名义制冷量为2200W-2300W。而2500W -2800W为大一匹,3200W-3300W为1.5匹。等等。 2,空调匹数与制冷量及适用面积的关系。 型号匹数适用面积(m2) KFR-23:小1匹9-12 KFR-25:1匹10-14 KFR-28:大1匹 11-18 KFR-31(32):小1.5匹 14-20 KFR-33: 1.5匹16-22 KFR-35:大1.5匹18-26 KFR-45:小2匹20-28 KFR-51: 2 匹 28-32 KFR-60: 2.5匹32-42 KFR-70:3匹42-52 KFR-120:5匹 53-73 -23表示制冷量为2300W,-51表示制冷量为5100W。制冷量具体计算办法:不顶层、不西晒的房间,每平方米需要150W的制冷量,有其中一条的话,每平方米至少需要200W的制冷量,既顶层又西晒,则每平方米最少需要

250W的制冷量。计算出来的制冷量再加上10%的富裕量就是最小制冷量了。只能选择比它大的,否则,不但不能顺利调节温度,而且还会有损空调。 3,空调匹数选择的计算方法: 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一:200W(或150W或250W)*面积数=所需制冷量。 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二:看上表格查看。 空调匹数选择方法三:让专业人员介绍。 4,空调匹数与空调型号标记的关系: (1)K-房间空调器 (2)结构形式:F-分体式房间空调器;C-窗式房间空调器 Y-移动式。 (3)功能代号(单冷型无此代号,如KF):单冷型,单冷型代号省略;R-热泵型;D-电热型;BD-热泵辅助电热型。 (4)名义制冷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其值取制冷量的前两位数。 (5)室内机组结构分类为吊顶式(D)、挂壁式(G)、落地式(L)、天井式(T)、嵌入式(Q)等。即空调型号中KFR-22GW/HA,G代表挂壁式,其余类型以此类推。 (6)改进型代号:分为A、B、C、D、E等 (7)特殊功能:BP-变频;Y--遥控(仅限窗机) 如:KC-32/Y代表窗机,单冷,制冷量为3200W,为遥控型; KFR-28GW/BP表示壁挂分体式变频空调器,冷暖,制冷量为2800W。 "k35556A2N3"类似的指型号,不用记。

中央空调能量计量方式

关于中央空调能量计量的方式 一、前言: 中央空调一般是以水为介质,将能量在用户末端和能量中心进行交换以实现集中供冷(或供热)的空气调节系统。集中供能分散使用是中央空调区别家用空调的主要特征。既然中央空调是集中供能和分散使用,如果分散使用的付费主体不同,就要涉及到费用分摊的问题,故本文着重对中央空调的几种计费方式进行探讨. 中央空调最简单的收费方式是按面积分摊或包干,它源于计划经济中集中供暖时的暖气收费,这也是最浪费能源和最不公平的收费方式,因其与市场经济规则的背离,导致收费矛盾激化时有发生。对中央空调实行分户计量、按量收费,充分体现“谁消费谁出钱”和“用多少能源出多少钱”的能源商品化的基本属性,具有以下意义: 1、分户计量、按量收费,公平合理! 2、促使用户主动节能,培养节能习惯,利国利民! 3、降低运行费用,延长主机寿命,实现业主与物业共赢! 4、实现系统的主动、被动节能,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能量“商品化”,按量收费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中央空调要实现按量收费,必须有相应的计量器具和计量方法,按计量方法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计量“水土不服” 直接计量形式的中央空调计量器具主要是能量表。目前,大家了解到的中央空调的计量只有在近二年暖气计量中发展起来的能量表这一种计量器具。因暖气的巨大温差与中央空调小温差存在较大差别,所以计量暖气用的能量表(精确度3-95℃)不能满足中央空调的计量精度(0.5℃)要求。并且能量表成本太高(最小型号DN20的就在1000元左右),应用中需要对空调系统设计作出变更,安装中易造成测温不准引起人为误差,对中央空调系统的水质要求较高,使用中容易发生脏堵,受潮等故障,这些都不利於能量表的应用推广。 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中央空调对空间的热交换量与其介质中的能量变化量相等,能量表就是通过直接计量中央空调介质(冷冻水)的能量变化量来实现对中央空调的量化的,其工作原理是依据物质的热交换能量计算热力学公式Q=∫cΔTV=∫c(T2-T1)qt。(能量表)由带信号输出的流量计、两只温度传感器和能量积算仪三部分组成,它通过计量中央空调介质(冷冻水)的某系统内瞬时流量、温差,由能量积算仪积分计算出系统的热交换量。 这种中央空调计费方式原理明确,结果直观,易於理解。由於它要计量多个参数,特别是中央空调系统的大流量小温差环境,对能量表的温差的精度要求较高,所以其生产成本较高,同时改变中央空调的系统设计和要求水质,普遍采用受到制约,主要用在分层、分区的中央空调计费上。 有些热量表生产厂商将其暖气表的能量积算仪上加“取正”功能后就认为可以用在中央空调的计费上,这是一种误解。暖气和中央空调计量原理虽相同,但实际应用环境不一样:暖气是通过调节水流量来调节热交换量的,属小流量、大温差环境,其进、回水温差在35℃左右,对流量精度要求较高而温差精度要求较低,所以热量表标准温差精度在3-95℃;中央空调未端是定流量,小温差系统,它是通过调节风速来改变热交换面积,从而达到调节热交换量之目的!因此其对流量精度要求较低而温差精度较高,因中央空调的进、回水标准温差是5℃,如果允许1℃的误差,在一个装有6台风机盘管的家庭开一台时,已不能满足计量要求。因此用於中央空调计费的能量表温差精度应在1℃以下。现在暖气热量表温差精度多在2-3℃,价格已在千元,要其达到计量中央空调的温差精度成本将更高。所以,目前以能量表来实现中央空调的计费技术虽比较成熟,但其应用成本太高而并未被商家看好和消费方接受。 2、用水表、电表进行中央空调计量收费的方式是不合理的! 在中央空调直接计费因价格高昂和应用不便而无法为用户所接受,又出现了一些看似简单、便宜的间接计费方法。比如:电表计费,水表计费等。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精心整理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 Q1 Q2 Qt=Sxp Qt S P ? ? ? ? ? ? ?Ups ? ? UPS 1-2.KCal=KVA×860 1-3.BUT/小时=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 例:10KVA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3400×(1-0.85)=5100BTU/小时 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 Q=W×0.8×(0.7---0.95)+{(80---200)×S}/1000.Q为制冷量,单位KW;

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0.8为功率因数; 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制冷量 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 500w~ 例如 ~ 例如的 共3 2台 1 ①设备负荷(计算机及机柜热负荷); ②机房照明负荷; ③建筑维护结构负荷; ④补充的新风负荷; ⑤人员的散热负荷等。 ⑥其他 2:热负荷分析: (1)计算机设备热负荷:Q1=860xPxη1η2η3Kcal/h

中央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中央空调冷量计算方法 实际受冷面积=房屋建筑面积×房屋实用率×65%(除去厨房、洗手间等非制冷面积) 实际所需冷量=实际受冷面积×单位面积制冷量 注意:单位面积制冷量根据具体情况有所变化,家用通常为100 ——150瓦/平方米。如果房间朝南、楼层较高,或者有大面积玻璃墙,可适当提高到170 ——200瓦/平方米左右。 第二步:确定室内机与风口 根据实际所需冷量大小决定型号,每个房间或厅只需要一台室内机或者风口,如果客厅的面积较大,或者呈长方形,可以多加一台室内机或风口。以每12平方米需要一匹左右为准。 第三步:确定空调布局: 1、主机的位置要讲究通风散热良好,便于检修维护,同时位置要尽量隐蔽,避免影响房子外观和噪音影响室内; 2、室内机的位置要和室内装修布局配合,一般是暗藏在吊顶内,也可以隐藏在高柜的顶部。一般室内机都是超薄型的,只需要大约25厘米的高度就可以放置。安装时要注意回风良好,使室内空气形成循环,以保证空调效果和空气质量; 3、管路的布置:冷水机组的冷媒管路都比较细,即使外面包上保温层,也可以方便地暗藏起来;管路需要全程保温,管件、阀件以及与管路接触的金属配件都要保温包裹起来,以防冷凝水滴漏;管路材料一般选用PP R管、PVC U管或铝塑复合管,可以保证50年不损坏;全部的冷凝水集中或就近隐蔽排放; 4、室内机可根据用户要求增加负离子发生器、净化除尘装置,以进一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第四步:选择适合价格的产品 家用中央空调的价格大约在300 ——350元/平方米左右。品牌、机型、用户自己的需求,如选择变频与非变频空调,冷暖或单冷,都会导致价格差异。 第五步:选择服务 同普通分体空调相比,家用中央空调实际上是一个“半成品”,因为它要同室内装修相配合。家用中央空调的服务,不仅包括售后服务,还包括销售前的咨询、方案设计、安装施工。可以说,要使一套家用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正常运行,设计、安装、施工的重要性不亚于主机设备。 所以用户在购买家用中央空调的时候,一定要选择服务佳、信誉好的企业,以保障自己的利益。 空调好坏的三项指标 制冷(热)量、能效比和噪音的大小是衡量空调优劣的三个最为关键的指标。 制冷(热)量

数据中心空调制冷量的计算

办公场所空调制冷量怎么计算 办公室空调与面积要怎么匹配,会议室空调又怎么匹配,要怎么计算? 一冷量单位 〉千瓦(kw)—国际单位制,把制冷量统一到功率相同单位,是现在制冷界努力的方向 〉大卡(kcal/h)一习惯使用单位,与kw的换算关系为 1kcal/h=1.163w 1w=0.86kcal/h 1万大卡=11.6千瓦 〉冷吨(RT)----1吨0摄氏度的冰在24小时内变成0摄氏度水所吸收的热量。1冷吨=3.517kw 〉匹(HP)---又称马力、匹马力,即表示输入功率,也常表示制冷量。表示功率时 1HP=0.735KW 〉表示制冷量时,实际含义为消耗1HP功率所产生的制冷量 1HP - - -2.2KW 二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 Q2环境热负荷(=0.18KW/m2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 x p Qt总制冷量(kw) S 机房面积(m2) P 冷量估算指标 三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 金融机房(500-600W/m2) 数据中心(600-800W/m2)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 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 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 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 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 四根据不同的情况确认制冷量 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 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50 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25kw。选用3台单机制冷量8.6kw的DataMate空调,外加一台冗余机组,共4台。当数据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热量、维护面积的热量核算,调整空调的配置。电力室估算:电力室中主要的发热量来之UPS、电源等设备,其热容量较低,可以选择两台单机制冷量为8.6kw的空调冗余布置 在一个中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20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200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100kw。选用2台单机制冷量58.4kw的CM+60空调,总制冷量为116.8kw,满足要求。为保证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增加一台冗余机组,共3台。当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热量、维护面积的热量核算,调整空调的配置。电力室估算:电力室中主要的发热量来之UPS、电源等设备,其热容量较低,可以选择2台单机制冷量为19.1kw的CM+20空调1+1冗余布置。 情况二

机房空调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X0.8) Q2环境热负荷(=0.18KW/m2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 x p Qt总制冷量(kw) S 机房面积(m2) P 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金融机房(500-600W/m2)数据中心(600-800W/m2)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 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小时= KCal×3.96 1-2. KCal= KVA×860 1-3. BUT/小时= 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 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3400×(1-0.85)=5100 BTU/小时 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W×0.8×(0.7---0.95)+{(80---200)×S}/1000. Q为制冷量,单位KW;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0.8为功率因数;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制冷量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50 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25kw。选用3台单机制冷量8.6kw的DataMate空调,外加一台冗余机组,共4台。当数据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热量、维护面积的热量核算,调整空调的配置。电力室估算:电力室中主要的发热量来之UPS、电源等设备,其热容量较低,可以选择两台单机制冷量为8.6kw的空调冗余布置在一个中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20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融机房通用的估计方法进行机房空调制冷量的预估:500w~600w/m2 ,部分高容量机房达到800w/m2。例如数据室的面积为200m2 ,则所需的制冷量约为:100kw。选用2台单机制冷量58.4kw的PEX2060空调,总制冷量为116.8kw,满足要求。为保证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增加一台冗余机组,共3台。当机房设备、维护结构确定后,对设备的发

空调冷量计算

空调制冷量可以用匹数(PH)或冷吨(RT)来标称,匹是功率单位,1PH=745W,如要转换成制冷量则需乘以制冷系数ε=2.8~5,冷吨(RT)是制冷量单位,冷吨通常用来标称功率较大的中央空调,一冷吨=3024大卡=3516W,计算是以大卡(KCAL/H)或瓦(W)来计算的,一般来说,1匹家用空调对应于制冷量约为2000大卡=2324W(1大卡=1Kcal/时=1. 161W)。而中央空调对应的制冷系数为4~5之间 1 美国冷吨=3024 kca1/h(千卡/时) 1 日本冷吨=3320 kca1/h(千卡/时) 关于匹、大卡、KW等设备单位概念解释 1. 匹 1匹(HP)=2500W 严格来讲是2499W,这是日本人规ǖ?也是根据能效比EER计算出来的. 此匹和一般说的马力完全两个概念,但这个匹就是有那个马力计算出来的. 1马力=735W,一匹的定义就是输入1马力的功率所能产生的功率大小, 这里面就有一个系数的问题,日本人规定的这个系数是3.4(日本人说这个3.4是最应该的最小的能效比EER了) 所以 1匹=735*3.4=2499W 2.kj 和度这两个都是能量的单位,其余几个是功率的单位 度的表示就是KWH,指的就是你家的灯泡耗了多少电量,你要记得交电费啊. 1KWH=36000kj 能量单位你最常见的是卡和千卡(cal和kcal) 1cal=4.1868j(这个最常见,初中的课本上就有的) 3.冷吨一般用RT表示,但冷吨分三中,美国冷吨,日本冷吨和英国冷吨, 我们平时说的和最常用的都是美国冷吨,用US.RT表示,US就是美国的缩写了.

1US.RT=3516.7W 那两个中英制冷吨比较大些,是3800多吧,日本的小些. 4.大卡设计院的人最喜欢说大卡了,有的厂家比如大金的机器铭牌上的数字表示的单位就是大卡,我们一般见到的是W,比如KFR-25GW/Y 25表示2500的单位是W 大卡就是Kcal/h,kcal本来是能量的单位,但除以时间就是功率的单位了 1Kcal/h(1千卡/时)=1.163W 5.BTU/h,这是个英制单位,国内用的很少的 1BTU/h=0.293W,所以这个单位很小的 厂家中McQuay机器铭牌中有的用的是这个单位 冷吨实际上应为蓄冷量量纲,单位为RT.h,它与标准量纲的关系为: 1RT.h=3.517KW.h 这在一般产品规格和工程说明书中较常用。 对分体空调来说,习惯:1匹=2500W 对商用变频机来说,习惯:1匹=2800W 对商用定频机来说,习惯:1匹=2600W 冷量里面的匹实际指马力(耗电量),也就是说用电功率,然后乘以能效比就是冷量! 一大卡,还不是能量单位里的卡给闹的,一千卡每小时! 千瓦国际单位,没的说! 冷吨的英文缩写为RT,而RT.h是冷吨时的英文缩写。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pQt总制冷量(kw)S机房面积(m)P冷量估算指标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 ?金融机房(500-600W/m) ?数据中心(600-800W/m)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 ?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 ?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 (250-300W/m) ? Ups 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 ?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ni) 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h BTU/小时二KCal3、961-2、KCal= KVA8601-3. BUT/小时二 KVA (UPS 容量)8603、96(1-UPS 效率)二 KVA (UPS 容量)3400(l-UPS 效率)例:10KVA UPS -台整机效率 85% 其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3400(l-0、85)=5100 BTU/小时1英热单位/时(Btu/h)二0、瓦(W)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Q二W0、 8(0、7-一0、95)+ { (80—-200)S)/1000、Q 为制冷量,单位 KW; 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0、8为功率因数;0、7-0. 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 0、7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制冷量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数据室估算:在一个小型的金融机房中,数据设备室通常的面积小于50平方,在数据设备、机房的建筑热量没有确定下来之前,可以按照金

弱电机房精密空调制冷量精确计算方法解析

弱电机房散热使用机房专用的精密空调,给机房提供一个恒温恒湿的环境,精密空调分为水冷和风冷,空调制冷量是根据机房冷负荷来确定的。举例,一个面积为85平米,UPS设计容量为120KVA的机房,其空调制冷量计算如下: 1 机房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 x Q2:环境热负荷(=~m2x 机房面积)

因为所有设备均通过UPS供电,所以可根据UPS的功率来确定整个机房的设备负荷。设计UPS的容量为120KVA,则室内设备冷负荷为:Q1 = 120***=(需要扣除设计时考虑的20%余量) 环境冷负荷为:Q2=平方米×85平方米= 则:Qt=Q1+Q2=+= 注:电池发热量和UPS的发热量忽略不计。 这样,使用一个制冷量70KW左右的空调就足够了。为了安全起见,可以使用1+1备份。

2 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 x p Qt:总制冷量(kw) S:机房面积(m2) P:冷量估算指标 三、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 1、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 2、金融机房(500-600w/m2)

3、数据中心(600-800w/m2) 4、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50-450w/m2) 5、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 6、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 7、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 8、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 9、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 3 四、机房制冷量精确计算方法

空调制冷量的估算

空调制冷量的估算 空调匹数,原指输入功率,包括压机、风扇电机及电控部分,因不同的品牌其具体的系统及电控设计差异,其输出的制冷量不同故其制冷量以输出功率计算。//by 一般来说,1匹的制冷量大致为2000大卡,换算成国际单位应乘以1.162,故1匹之制冷量应力2000大卡×1.162=2324(w),这里的w(瓦)即表示制冷量,则1.5匹的应为2000大卡,以此类推,根据此情况,则大致能判定空调的匹数和制冷量,一般情况下,2200W一2600W都可称为1匹,4500(w)- 5100(w)可称为2匹,3200W一3600W可称为1.5匹。//by 制冷量确定后,即可根据目己家庭之实际情况估算制冷量,选择合适的空调机。//by 家用电器要消耗制冷量的较大部分,电视、电灯、冰箱等每w(瓦)功率要消耗制冷量1(w),门窗的方向也要消耗一定的制冷量,东面窗150W/m2,西面窗280 W/m2,南面窗180W/m2,北面窗100W/m2,如是楼顶及西晒可考虑适当增加制冷量。//by 在选择空调时,请您根据以上介绍,估算一下自己的制冷量大小,从而选到满意的空调机。 常用专业术语 (1) 匹(P)的含义:"P"是功率的简称,国际用"瓦"是指制冷量1P约为2500W。如:1.5P是指制冷量为1.5*2500W=3500W;2P是指制冷量为2*2500W=5000W 在家用空调中1匹=2500W=735马力;大1匹=2600-2800W;小1匹=2100-2300W (2) 能效比:(EER)在额定工况和条件下,空调器进行制冷运行时,制冷量与有效输入功率之比。EER=制冷量/输入功率,此值能检验空调的性能,值越大,系统匹配越好,空调性能优越,制冷、制热效果越好,耗电量越小。//by (3) 除湿量:指单位时间内从密闭空间、房间或区域的空气中除去的水分,叫除湿量。单位:升/小时(L/H) (4) 额定电压:指空调器制造厂在空调器产品出厂时,对该产品允许的电源电压值,或电源电压允许变动范围所作出规定。 (5) 嗓声类型:空气动力噪声,机械振动噪声,电磁性噪声来源:风机和压缩机,噪声范围:室内在50分贝左右,室外在60分贝左右。//by

蒸汽温度压力对照表

根据1MPa=1000kPa=10.2kgf/cm2(kg/cm2),通过与饱和蒸气压(单位为MPA)和蒸汽标准表的比较,可以计算出饱和蒸气压(kgf/cm2)与蒸汽温度的关系。温度如下:饱和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之间只有一个自变量。理想饱和蒸汽状态是指温度、压力和蒸汽密度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如果其中一个已知,其他两个值为常量。有此关系的蒸汽为饱和蒸汽,有饱和蒸汽压力和温度的对照表。饱和蒸汽压力与蒸汽温度标准对照表按国际单位制编制,压力单位为兆帕,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扩展数据 测量饱和蒸气压有两种方法 1动态方法。测定液体在不同外压下沸点的方法,又称沸点法。这种方法只能测量接近大气压的饱和蒸气压,精度高。 2静态法。它是指直接测量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即在恒定温度下测量饱和压力。静态方法相对简单,用途更广。通常的方法是将被测材料置于密闭容器中,使其处于

气液共存状态,然后放入恒温槽中。通过调节恒温槽的温度,可以测量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数据。 在封闭条件下,在一定温度下,与固体或液体平衡的蒸气压称为饱和蒸气压。饱和蒸汽压力也称为蒸汽压力。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温度下有不同的蒸气压,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对于同一种物质,固体的饱和蒸气压低于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汽是指由于气体分子之间的热运动而处于饱和状态的蒸汽。当液体在有限的封闭空间内蒸发时,液体分子通过液体表面进入上层空间,成为蒸汽分子。因为蒸汽分子处于湍流热运动中,它们相互碰撞。蒸汽压力与饱和蒸汽温度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不同压力下存在一定的饱和温度。换言之,在一定的压力下,水完全蒸发并继续吸收热量,但直到温度开始升高,温度才上升,变成饱和蒸汽。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方法 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温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计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的计算方法: 制冷量简便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二Q1+Q2 Qt总制冷量(kw) Q1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 Q2环境热负荷(二m2X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 x p Qt总制冷量(kw) S机房面积(m2) P冷量估算指标 精密空调场所冷负荷估算指标 电信交换机、移动基站(350-450W/m2 金融机房(500-600W/m2

数据中心(600-800W/m2 350-450W/m2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电子 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 保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 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500W/m2 医院和检测室、生活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烟草、食品)(150-200W/m2 UPS机房空调选项计算1-1. BTU/ 小时二KCal X 1-2. KCal= K VA X 860 1-3. BUT/ 小时=KVA(UPS容量)X 860XX (1 -UPS效率) =KVA(UPS容量)X 3400(1 -UPS效率) 例:10KVA UPS-台整机效率85%i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 X 3400X =5100 BTU/小时 1英热单位/时(Btu/h )=瓦(W IDC机房空调选项计算公式 Q=W X Q为制冷量,单位KV y W为设备功耗,单位KV y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为功率因数; 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根据不同情况确定制冷量 情况一(没有对机房设备等情况考察之下)

中央空调分户计量方式的探讨

简析中央空调分户计量方式的应用 --------王书良在上个世纪末,随着中央空调推广力度的加大,中央空调不仅在宾馆、酒店、商场、单位办公楼等传统领域得到快速发展,而且中央空调也进入了住宅小区与纯商务办公楼领域。而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传统按面积分摊的空调计量方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改变这种传统计量方式,市场上出现了如水表、电表、冷热量表、时间型计费系统、当量能量计量等各种空调计量方式。 首先要明白通过对用户的空调计量我们来分摊什么费用,大家都知道中央空调是集中供能、分散使用的系统,用户需要分摊的费用是中央空调集中供能时产生的费用,主要为能源费(电、燃气、煤炭等)、水费、人工费、设备折旧费等。现在,我们分析 一下这几种计量方式在市场上的应用情况。 一、水表计量:用水表计量时,要把水表安装在需要计量区域的空调供水或回水总管上,通过计量用户消耗的水量在所有用户消耗总水量的比例来分摊空调机房产生的费用。 了解中央空调系统的都知道,中央空调系统分为定流量系统和变流量系统,在定流量系统中,不管用户末端是否开启或开启一部分,只要中央空调机房循环泵运行,用户的计量水表都会走数字,这已经不能体现出计量的合理性。 在变流量系统中,如果用户末端每台风盘加装有电动阀,这时候水表计量的水量可以反映出用户用多少交多少;在变流量系统中如果每户入户总管加装有电动阀(末端没有电动阀),就要求用户的每台末端开关与总电动阀联动,用户开启一台末端与开启 多台末端时的水量没有区别,这同样不能体现出计量的合理性。在现实项目中电动阀一般2年左右就需要维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电动阀不可靠,一般在需要维护时就直接打到手动上,处于常开状态。 况且中央空调系统的循环水是闭路系统,水质很差,这样对水表的选用也要有一定的要求,不然会造成水表的堵塞,用户端的空调效果会大打折扣,即使水表前加装过滤器也要经常维护。 在中央空调的使用中,用户消耗的是空调系统水中携带的冷量或热量而不是水量,通过计量水量不能反应出与冷量或热量的直接关系。作为计量器具,水表只能是水的计量器具,不是中央空调的计量器具,假如物业与用户出现计量纠纷而打官司的话,物业必败无疑。 二、电表计量:用电表计量时,每户安装一只电表,用户所有的空调末端用电由此电表计量,通过计量用户消耗的电量在所有用户消耗总电量的比例来分摊空调机房产生的费用。

空调功率计算

机房空调选型估算方法 :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设备功率×0.8) Q2 环境热负荷(=0.18kW/m2 ×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P Qt 总制冷量(KW) S 机房面积( m2) P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 精密空调场所的冷负荷估算指标 电信交换机房、移动基站(300-350W/m2) IDC数据中心(600-800W/m2) 计算机房、计费中心、控制中心、培训中心(300-350W/m2) 电子产品及仪表车间、精密加工车间(300-350W/m2) 标准检测室、校准中心(250-300W/m2) UPS和电池室、动力机房(300-350W/m2) 医院和检测室、生化培养室、洁净室、实验室(200-250W/m2) 仓储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管、烟草、食品)(150-200W/m2) 一、ups机房空调选型计算公式 1-1. BTU/小时= KCal×3.96 1-2. KCal = KVA×860 1-3. BUT/小时 = KVA(UPS容量)×860×3.96×(1-UPS效率) = KVA(UPS容量)×3400(1-UPS效率)

例:10KVA UPS一台整机效率85%,其散热量计算如下: 10KVA×3400×(1-0.85)=5100 BTU/小时 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 二、IDC机房空调选型计算公式 u . Q=W×0.8×(0.7---0.95)+{(80---200)×S}/1000 u . Q为制冷量,单位KW; u . W为设备功耗,单位KW;按用户需求暂按110KW; u . 0.8为功率因数; u . 0.7-0.95为发热系数,即有多少电能转化为热能;取0.7 u . 80-200是每平方米的环境发热量,单位是W; u . S为机房面积,单位是m2。 U 机房空调选型风量计算是,风量除以房间体积等于每小时送风循环次数

机房空调制冷量计算

可以参考一下下面的算法: 精密机房属重要设备运行工作场所,机房内有严格的温、湿度要求,机房内按国标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配置空调设备: 同时,主机房区的噪声声压级小于68分贝主机房内要维持正压,与室外压差大于9.8帕送风速度不小于3米/秒在表态条件下,主机房内大于0.5微米的尘埃不大于18000粒/升为使机房能达到上述要求,应采用精密空调机组才能满足要求。 机房专用空调机选型指南 1 估算空调机的制冷量,选定设备型号时通常要考虑以下主要因素 1.1 机房内设备发热量 1.2 机房面积 1.3 机房条件(包括层高,密封,装修,室外机安装位置等) 1.4 当地气候条件 1.5 型号规格圆整统一 2 程控交换机房 按交换机“门”或“线”数概算:2.4~3.5kcal/h·门或线按交换机房“面积”校核:165~222w/m2[150~200 kcal/h·m2] *.交换机散热量随话务量的增减而变化,但其变化量不大;*.在室外环境温度特别高的地区如5 0℃,可按每100m2约8.2kw考虑机房本身的散热量;其它气候条件则无须考虑。 3 计算机房 3.1 按单位面积估算冷量: 中国 机房在单层建筑内290~350w/m2[250~300kcal/h·m2] 机房在多层建筑内175~290w/m2[150~250kcal/h·m2] 前苏联

450~565w/m2[390~485kcal/h·m2] 美国 350~405w/m2[300~350kcal/h·m2] 日本 407~525w/m2[350~450kcal/h·m2] 备注: 1、随着计算机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芯片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体积越来越小,散热量也较以前大为降低,相应地估算指标也需要作一定的调整;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要求计算机的可靠性更高,运行速度更快,相应地散热量又有所增加,因此,冷量的估算应当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2、对于绝大多数机房(设备发热量一般),在无法准确计算机房内的设备发热量的情况下,在进行精密空调选型时可直接按照290~350w/m2即0.29-0.35KW/m2(等同于250~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而为了安全起见,大多数情况下都按照0.35KW/m2(即300kcal/h·m2)的标准进行设计。 3.2 按计算机房内设备的散热量估算冷量: 在国外有的公司往往以整套计算机设备安装电功率进行计算,在国内还应乘以一定值的系数 ①主机设备的散热量Q=1000NK Q──散热量w N──主机设备安装功率kw K──总系数,国产设备取0.4~0.5;进口设备取0.6~0.8 ②外部设备的散热量Q=1000NK Q──散热量w N──外部设备安装功率kw K──总系数,国产设备取0.2~0.3;进口设备取0.5 3.3 照明灯具散热量 Q=1000n1n2n3N 3.4 人体散热量和散湿量Q=nq W=nw 备注: 1. 由于实际选型时往往按空调机的系列型号规格向上取整,这样就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因此 3,4项的散热量可以忽略不计;2. 其它电讯机房的选型可参照计算机房的参数进行。 4机房空调系统新风量 按下述三项中取其中的最大一项: 4.1 按机房人员取40m3/h·p 4.2 维持机房室内正压所需的风量 4.3 取机房空调总风量的5% 地板送风口风速:1.5~2.0m/s 地板送风口总开孔面积占地板面积的0. 6%

蒸汽压力和温度对照表

饱和蒸汽表 以压力为准
压力 MPa 温度 ℃ 压力 MPa 温度 ℃ 压力 MPa
(绝压, 绝压-0.1=表压 MPa) 以温度为准
温度 ℃ 压力 MPa 温度 ℃ 温度 ℃ 压力 MPa 温度 ℃ 压力 MPa
0.001 0.005 0.010 0.015 0.020 0.025 0.030 0.035 0.040 0.045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2 0.14 0.16 0.18 0.20 0.22 0.24
6.983 32.898 45.833 53.997 60.086 64.992 69.124 72.702 75.886 78.743 81.345 85.954 89.959 93.512 96.713 99.632 104.81 109.31 113.32 116.93 120.23 123.27 126.09
0.26 0.28 0.30 0.32 0.34 0.36 0.38 0.40 0.42 0.44 0.46 0.48 0.50 0.52 0.54 0.56 0.58 0.60 0.65 0.70 0.75 0.80
128.73 131.20 133.54 135.75 137.86 139.86 141.78 143.62 145.39 147.09 148.73 150.31 151.84 153.33 154.76 156.16 157.52 158.84 161.99 164.96 167.76 170.41
0.85 0.90 0.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1.30 1.35 1.40 1.45 1.50 1.55 1.60 1.65 1.70 1.75 1.80 1.85 1.90 1.95
172.95 175.36 177.67 179.88 182.02 184.07 186.05 187.96 189.81 191.61 193.35 195.04 196.69 198.29 199.85 201.37 202.86 204.31 205.72 207.11 208.47 209.80 211.10
2.00 2.05 2.10 2.15 2.20 2.25 2.30 2.35 2.40 2.45 2.50 2.55 2.60 2.80 3.10 3.30 3.50 3.70 3.80 3.90 4.00 4.10
212.37 213.63 214.85 216.06 217.24 218.41 219.55 220.68 221.78 222.87 223.94 225.00 226.04 230.05 235.67 239.18 242.54 245.75 247.31 248.84 250.33 251.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
0.00061 0.00087 0.00123 0.00170 0.00234 0.00317 0.00424 0.00562 0.00738 0.01234 0.01992 0.03117 0.04736 0.07011 0.1013 0.1433 0.1985 0.2701 0.3614 0.4760 0.6180 0.7920
180 190 200 210 220 230 240 250 260 270 280 290 300 310 320 330 340 350 360 370 374.15
1.003 1.255 1.555 1.908 2.320 2.798 3.348 3.978 4.694 5.505 6.419 7.445 8.592 9.870 11.29 12.87 14.61 16.54 18.67 21.05 22.13

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量计算

空调能力测试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 量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七、焓差法制冷量和制热量的手工测 量与计算 说明 用本节所介绍的方法进行测量记录与计算是一种简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实用。它可以用来对制冷量和制热量进行初步计算,也可对电脑输出的结果进行大致上的校核。 制冷量、制热量试验数据记录表 试验系统在额定制冷工况条件下或额定制热工况条件下运行稳定后,应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数据,整个试验过程应记录七次。原始数据记录表格推荐如附表1。 循环风量测量与计算 试验系统运行稳定后开始进行循环风量测量,首先校正测量装置静压。调节测量装置辅助风机转速(通过给定变频器频率调节),使静压箱与环境大气压压差为0。然后测量喷嘴前后静压差,(每5分钟测量一次,如果某次测量结果与上一次有较大差别,应重新校正静压),并做好记录。 风量计算如下: 采用1个Φ100喷嘴*:qA=×10-3√hp (M3/s)(1) 采用1个Φ150喷嘴*:qA=×10-3 √hp (M3/S)(2) 式中:hp—喷嘴前后静压差Pa. 多个喷嘴测量,风量为每个喷嘴计算风量之和。 制冷量的计算 1.4.1 焓差计算 △h=hi-ho (KJ/Kg) (3) 式中:△h—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出风焓差 hi—被试空调器(机)室内侧进风焓值(KJ/Kg),由测试所得七次进风的平均湿球温度查下图得。

ho—被试空间调器(机)室内侧出风焓值(KJ/kg),由测试所得七次出风的平均湿球温度查下图得。 1.4.2 制冷量计算 制冷量按公式(4)计算: Qr= QA.△h+QL (W) (4) 式中:Qr—实测额定制冷量(W) QA—实测循环风量值(M3/S),由式⑴~(2)得。 △h—实测进出风焓差值(KJ/Kg),由式(3)得。 QL—风量测量装置的漏热量(W),由式⑿得。 1.4.3 性能系数(COP值) 性能系数按公式(3)计算: P=Qr/Pi (5) 式中:P—性能系数 Qr—制冷量(W),由公式(4)得 Pi—实测额定制冷量时被试机的总输入功率(W)。 额定制热量的计算 热泵额定制热量按公式(6)计算 Qh=(ta1—ta2)+QL (6)式中:Qh—实测额定制热量(W) QA—实测循环风量值(M3/S),由式⑴~(2)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