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

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远大理想

21世纪的青少年应该怎样树立远大理想? 首先,我就是一名21世纪的青年,正在接受着大学的教育,理想不是空想,也不是幻想,而是对未来事物的合理想象和希望。每个人的理想都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的,“天欲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古人尚且懂得苦尽甘来的道理,何况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呢?难道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吗?有的学生一军训就请假,一吃苦就叫累,一整理内务卫生就有意见,感觉管得严,不适应,甚至有的同学因为受不了管理而退学。总结一句,现在的青年,就是吃不了苦,娇生惯养。 总之,养成吃苦耐劳,自食其力的品质,不仅仅是21世纪新青年们所需要的良好道德素质,也是我们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们都应该共同树立的美德,大人们不应该仅仅指着青年们的鼻子,要求他们去怎样怎样,更应该看看自己,是否给青年们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有些仕族的大人们,整天花天酒地,作威作福,正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对于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们来说,他们就像刚刚诞生的婴儿,很容易接受那些新鲜世界给他们的新鲜感觉,而当他们看到那些大人的时候,你觉得青年们因该怎么做?是否觉得那样很威风,去盲目的效仿,我觉得这样很是可怕,所以,请大人们不要总是指着青年的鼻子要求他们应该做到何等的完美,而是需要低头看看自己是不是已经做的那么完美了,当然,作为一个青年人,我不可否认我们的身上还有使命,我也不是在这里盲目的推卸责任,作为新青年,我们有梦想,有激情,有十足的动力,我想这种精神是一切朝气蓬勃的生物体所必须的,不仅仅是体现在青少年身上,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且正确的发挥,我相信,未来的中国,将会比现在更强,而振兴祖国文化软实力的重担,我们21世纪的青年扛得起。想就是人们心目中所定的奋斗目标,是鼓舞人们前进的一种精神动力。在我国古代,理想被称为“志”。古人很重视理想,即使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也要恪守“人穷志不穷”的信念,坚持他们的理想。 翻开史册,我们会惊异地发现,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必定是青少年时代就胸怀大志的。作家蒲松龄落第后,下决心要干一番事业,他写下了一幅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么写的,也这么做了.终于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这是1917年9月,敬爱的周总理决定东渡日本求学时写下的诗句。字里行间洋溢着总理的爱国热情。正是周总理年轻时就能树立如此豪壮的理想,才把苦难的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之中拯救出来。 我们不曾忘记,我国的核弹之父钱学森得知新中国成立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生活条件,冲破美国的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置身于火箭、导弹研究,为我国“二弹一星”的成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什么力量使他拒绝了金钱和享受的诱惑呢?是理想,是为建设祖国作出贡献的远大理想。因为个人理想一旦和国家危亡、民族兴衰联系起来,则显得更加崇高和伟大。 理想,是力量的源泉;理想,是心中的绿洲;理想是指路的明灯,引领人们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信息透明化、共享化、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相比于父辈,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寻找资源的方法。但在大量有用的信息向我们涌来时,也会有许多垃圾与糟粕充斥其中,蒙蔽我们的双眼。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对待有网络伴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呢? 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网络作为一个载体,衍生出了多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的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在它积极作用的背后,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使得部分大学生陷入到迷失自我的陷阱中。因此我们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精华,所谓精华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源。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将有限的精力耗费在无用功上。 调整心态,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 网络只是一个工具,是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大学生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和现实空间,让自己有忙的地方、时间和内容,例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上网看新闻来了解天下大事,还可以通过网上的比赛来扩充自己的知识,或者上一些学习网站来辅助自己的学习。上网的目的是调节心态。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络上找个知心的朋友谈谈,心情可以变得轻松。我们要着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与提高你们的自控力。让自己做网络的主人,让网络成为自己手中有用的学习工具。 利用好网络虚拟交流平台 网络还是个交流的平台,借此平台,我们认识了自己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遇到的人,扩大了自己的交际范围。如果你有烦心事憋在心里,可以找网络上的朋友倾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顾虑;如果你希望提高外语水平,可以在国际交友网络上认识外国人,直接交流;如果你想要认识校友,可以上专门的校园网站。总之,网络大大扩展了我们的交流面,各种各样的人都在网络上以自己喜欢的面貌出现,能与他人交流心得看法,逐渐完善自我知识网络体系,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朋友共同进步。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正确对待网络娱乐资源 劳逸结合、寓教于乐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的学习方式,适度娱乐能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也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能量。然而过度沉溺于网络娱乐资源(如网络游戏、在线聊天等)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只有正确对待网络娱乐资源才能真正地从网络上获取轻松,因网络而受益。我们必须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在上网和工作、学习之间取得平衡。只有通过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才能做到有效率地使用网络资源并使其真正地为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 网络已成为新时代的每个人都不可离开的伙伴,保持戒备心,提高自制力和判断力,才能把网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网络成为我们最得力的助手 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1.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和爆炸,未来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界,要让我国在这个信息世界中跟上时代的步伐,作为21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必然要能更快地适应这个高科技的社会,要具有从外界迅速、及时获取有效科学信息的能力,具有传播科学信息的能力,这就是科学素质。而因特网恰恰适应了这个要求。邓小平爷爷不是说:"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吗? 2.实用性。网络世界资源共享,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富金山

形势与政策1-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从二十一世纪开始,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到如今,大学生可谓遍地都是。十几年寒窗,大多数人都是为了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然而伴随着“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出现,我们发现“毕业即失业”的闲谈也不是全无道理。作为众多大学生的一员,我们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几年之后何去何从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从就业难的源头入手,而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从社会单位和大学生自身两个方面来着手。从社会和用人单位方面来看,现代科技飞速发展,包括“机器人送餐”等创新的出现,使劳动力的需求减少;还有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学历要求偏高,有时候本科学历都无法达到要求,这也会人为的加深就业难。从大学生自身来看,大多数人都想要找轻松舒适的工作,导致了公务员、外企等单位扎堆,据有关数据,2015年公务员报考中最高竞争比例能够达到136:1;再就是人人都想去北上广等东部发达城市,造成了地域的不平衡:岗位和区域的有限性,无疑会增加就业难度。还有两者结合的原因,就是专业和需求的脱节。高考结束后,很多人挤破头想进热门专业,但毕业后发现相关岗位却基本饱和,这样一来,就业状况自然是不容乐观。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我国推出了就业政策4.0。这个政策将大学生作为就业关注扶持重点,从多个方面入手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首先是增加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从事基层事业,这既能使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从基层工作中积累社会经验,丰富工作经验,也可为基层单位提供高素质人才。第二个方面是丰富就业形式,如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第三产业崛起,创造了多种适合大学生就业的方式。三是对未毕业学生的精准帮扶,提供一些见习岗位,为将来就业做好准备。 而我们大学生也要采取行动,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努力。第一个方面,树立自主择业观,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自主选择。在就业过程中,不要被杂音和偏见影响,别人的意见可以有选择性的听取,但还是要以自己为主。第二个方面,树立竞争就业观,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素质,适应市场的需要。的确如此,好的工作要以好的素质能力为前提,这便要求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充实自己,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个方面,树立职业平等观,我们要知道,各种正当职业都是必需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各种职业中都可以有所作为。在这里有一个问题,专业与工作的对口问题,大多数人都想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发挥自己专业所长,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有时候一些专业难以找到对口工作,如热门专业经常会遇到饱和问题,这时候尽量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曾经有调查显示,只有六成学生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再就是不要定太大目标,不要有职业歧视,有时候基层也是不错的选择,曾经北大的学子去卖猪肉的新闻传的沸沸扬扬,但人家通过努力使自己身家过亿,又让人艳羡不已,这就告诉我们,任何职业中都会有成功的可能。第四个方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现代市场经济和信息技术导致就业形式多样化,我们可以灵活地选择就业方式。在这里,又出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道路——自主创业。 创业对一些人才来说,是实现自己价值的良好形式。在美国,大学生创业比例已达20%,而在我国,创业还是比较小众的选择。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大学生创业是极具优势的,大学生往往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善于创新,充满激情,以及

美国中小学“21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

美国中小学“21 世纪技能”计划及启示 靳昕蔡敏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暨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21世纪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美国基础教育界开展了“21 世纪技能”计划。经过近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有14 个州全面实施了该计划。该计划的技能框架以核心学科为基础,以期发展学生的学习与创新技能,信息、媒体和技术技能,生活和职业技能。其实施策略包括:制定标准和实施评价;改革课程与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创设学习环境。 [关键词]美国;中小学;“21 世纪技能”计划 为了能够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持续领跑和应对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对国家的很多领域和行业都推行了改革,当然也包括对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为了征求教育工作者和民众对教育改革的意见,美国质量协会(ASQ)在2008 年8 月至11 月间,对全美700 名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教育工作者认为,排在第一位的、政府应重视的且应优先发展的是“21 世纪技能”的培养。另外一项对公众的调查也显示,96%的公众认为学生应该加强能够在21 世纪生活中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能,而目前美国的学校并没有足够重视对“21 世纪技能”的培养。自此,对于“21 世纪技能”的培养成为美国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21 世纪技能”的由来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国家和国际教育组织就开始讨论21世纪所必需的技能。进入21世纪,这些技能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作

为教育强国的美国,2002 年在联邦教育部的主持下成立了“21世纪技能合作组织(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Skills)”(以下简称“合作组织”),该组织将21 世纪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进行整合,制订了《21 世纪技能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并以合作伙伴的形式将教育界、商业界、社区以及政府领导联合起来,帮助21 世纪技能的培养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当中。 合作组织的成立标志着国家提高了对培养21 世纪人才的重视。2007年3月,合作组织发布了《框架》的更新版本,全面、清晰地将各种技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并设计了系统的方案来保障计划的实施。新的框架以科学理论为支撑,并且具有实践的可操作性,加入该组织的14 个州在它的指导下有效开展了“21 世纪技能”计划。 本文将从21 世纪技能框架的结构、内容以及实施效果等角度,展现美国中小学“21 世纪技能”计划。 二、“21 世纪技能”的结构组成 (一)基础:核心学科 美国有研究者认为,21世纪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坚实的学科知识基础之上,教师在核心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21 世纪技能”。核心学科包括阅读、外语、美术、数学、经济、科学、地理、历史、政府和公民。核心科的教学需遵循以下原则:1)让学生参与知识获取的过程。学科知识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只是信息的储存,学生应当通过思考,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2)增加学科知识的深度。美国基础教育内容向来侧重广度而非深度,特别是数学学科,有些概念虽然年复一年的重复,但学生并不能够深刻地理解;3)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学生应当能够把学科知识运用到工作、家庭、社区以及未来的学习中。课程设计和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使知识与学生个人的真实世界有所关联,加深对学科的理解;4)融入跨学科问题。要将跨学科的主题(全球意识,财政、经济、商业和企业能力,公民素养,健康素养,环境素养等)贯穿于核心课程之中。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

2012年第23期总第325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232012Sum No.325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初探 王玉彬(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是社会、经济、历史等多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主要从大学生就业心理、面临的现状方面分析,提出一些解决对策,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顺利就业。[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G9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2)23-0163-03 [作者简介]王玉彬(1963— ),山西人,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成人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 流” ,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明确要求 :“要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突出位置” ,表明了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极度重视。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和现状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持续增长,按照GDP 增长的百分比来算,毕业生的增长率大大超过了GDP 增长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加之各种社会环境和个人选择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就业问题和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一)高校扩招和金融危机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从高校扩招讲,目前高校大学毕业生达到700余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随之大大增加,这是因为:一是扩招增加了大学生家庭的教育成本,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预期。由于上大学的费用越来越高,巨大的经济投入迫使大学生和其家庭把毕业后的经济效益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一些全家举债助读的学生更加迫切地希望获得高薪和具有发展前途的职业,就业预期的提高,无疑带来了就业的压力;二是从社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容纳能力角度看,普通高等教育过快增长造成大学生贬值现象;三是扩招导致的教学班级规模扩大、教师授课任务加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恶化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从金融危机讲,大型企业普遍实行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的财务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 培养与培训员工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因此,在招聘的时候 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择优录取。中小企业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由于经济危机对我国产生影响,很多中小企业面临停产,甚至倒闭,部分中小企业的生存形势也不容乐观,大学生将因此失去很多就业机会。同时由于企业利润下滑,部分中小企业将可能少招应届毕业生甚至大规模裁员以缩减成本,这无疑对本就低迷的就业市场产生不小的冲击。这些因素无疑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二)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带来的就业压力 随着大多数高校招生的扩大,最终变为学科专业规模的扩大,这就更加凸显原本学科专业结构存在的弊端。由于规模扩大,原来只是局部存在的问题就变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比如有些冷门专业就业相对困难,扩招以后变得更加困难;有些专业设置过时、过偏,扩招以后会影响到更多的学生,培养出的学生适应性较差。高校专业设置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从而造成供与需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某些专业过剩致使一批大学生成为失业者;另一方面,由于某些专业技术工种断档而导致技术工人严重不足。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人才培养结构的严重失衡,加大了国内的就业压力。 (三)用人单位的不合理要求带来的就业压力 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竞争,就业空间的狭窄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提高就业门槛提供了条件。有的用人单位设置的招聘岗位,本科大学生甚至大专 生已经足够胜任,但其往往一味地给自己树“金字招牌” ,体现领导在形式上对知识的尊重,纷纷打出“招研究生” · 361·

责任感——青年人荣誉的标志(21世纪杯演讲稿)

责任感——青年人荣誉的标志(21世纪杯演讲稿) Responsibility is a Badge of Honour for Youth (96年“21世纪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获得者,北京外国语大学徐义成) Facing this audience on the stage, I have the exciting feeling of participating in the march of history, for what we are facing today is more than a mere competition or contest. It is an assembly of some of China’s most talented and motivated people, representatives of a younger generation that are preparing themselves for the coming of a new century.

I’m grateful that I’ve been giv en this opportunity, at such a historic moment, to stand here as a spokesman of my generation and to take a serious look back at the past 15 years, a crucial period for every one of us and for this nation as well. Though it is only within my power to tell about my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only a tiny fragment of it at that, it still represents, I believe, the root of a spirit which has been essential to me and to all the people bred by the past 15 years. In my elementary years, there was a little girl in the class who worked very hard but somehow could never do satisfactorily in her lessons. The teacher asked me to help her, and it was obvious that she expected a lot from me. but as a young boy, restless, thoughtless, I always tried to evade her so as to get more time to enjoy myself. One day before the final exam, she

21世纪大学英语第一册答案

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课文翻译及课后答案 Text A 大学——我一生中的转折点 佚名 作为一名一年级新生初进大学时,我害怕自己在学业上搞不好。我害怕独自一人在外,因为我是第 一次远离家人。这里周围都是我不认识的人,而他们也不认识我。我得和他们交朋友,或许还得在我要学的课程上 跟他们在分数上进行竞争。他们比我更聪明吗?我跟得上他们吗?他们会接受我吗? 我很快就认识到,我的生活现在就取决于我自己了。如果我要在学业上取得成功,我就必须制定一份学习计划。我 必须调整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花在社交上的时间。我必须决定什么时候上床睡觉,什么时候吃什么,什么时候喝什 么,对什么人表示友好。这些问题我都得自己回答。 开始时,生活有点艰难。我在怎样利用时间上犯了错误。我在交朋友上花的时间太多了。我还在怎样选择大学里的 第一批朋友上犯了一些错误。 然而不久,我就控制住了自己的生活。我做到了按时上课,完成并交上了第一批作业,而且以相当好的成绩通过了 前几次考试。此外,我还交了一些朋友,跟他们在一起我感到很自在,我能把我担心的事告诉他们。我建立了一种 真正属于我自己的常规——一种满足了我的需要的常规。 结果,我开始从一个不同的视角看待我自己了。我开始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对自己负责也对朋友和家人负责的人。凡 事自己做决定并看到这些决定最终证明是明智的决定,这种感觉很好。我猜想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成长”的一部分 吧。 我未来的生活将会怎样呢?在人生的这一阶段,我真的不能确定我的人生之路最终将会走向何方,我真的不知道在 以后的几年中我会做什么。但我知道,我能应对未来,因为我已经成功地跃过了我生命中的这一重要障碍:我已经 完成了从一个依赖家人给予感情支持的人向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的过渡。 Practice 5 1. smart 2. succeed 3. shortly 4. managed 5. share 6. fear 7. responsible 8. however 9. enter 10. surrounded 11. handle 12. comfortable Practice 6 1. is up to 2. keep up with 3. under control 4. at first 5. grew up 6. make friends with 7. turned out 8. as a result 9. set up 10. in addition Practice 7 1. how to play the game 2. where I wanted to go 3. whether they would accept him or not 4. what to do and how to do it 5. whom to love and whom not to 6. when he made that decision Practice 8 1. I see Li Ming as my best friend. We share the same hobbies and interests. 2. They looked upon their math teacher as their best teacher. 3. We think of this place as our home. 4. They looked on their college life as their happiest years in their life. Practice 9 1. John is both smart and responsible. He likes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people. 2. I have made the decision to compete for the new post. You can compete for it, too. 3. Shortly after the doctor came, he managed to have my father’s illness under control. 4. As freshmen, most of us do not know what college life has in store for us, but we all know that we must do well in our studies. 5. To succeed in college, we must keep up with the other students and set up a routine that meets out needs. 6. Though the assignments last week turned out to be more difficult than I thought, I handed them in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就业

二十一世纪大学生就业 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二班姓名:闻世麟学号:09305028 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原本积重难返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更加严峻:一方面,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过610万,这些应届毕业生急需要就业;另一方面,许多用人单位削减甚至取消了校园招聘计划,使人力资源供需出现了严重的不均衡,毕业生就业面临最冷“寒冬”。 据调查,大学生就业问题集中表现在:(1)2009届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由于国家连续扩招,毕业生人数始终保持较快增长,待就业毕业生数目巨大。在金融浪潮席卷而来,经济持续低迷的今天,09年大学生就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2)国家经济增幅放缓,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预计我国在未来几个月乃至相当长时间里可能面临经济发展减速、出口减少、财政减收、外汇储备缩水以及待业人员增加等情况;(3)相关就业保障政策的出台,比如《劳动合同法》,在进一步完善我国雇佣关系各项规范、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同时,也会导致用人单位在雇佣员工的问题上慎之又慎。(4)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经济滑坡导致消费需求下降,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导致许多单位削减甚至取消招聘计划.一些以经济管理类专业为主的院校,由于所设专业限制,所受冲击必将更大;(5)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大学生时存在或多或少的误区,主要有:首先,学历要求更高。在强调能力决定未来的今天,学历仍然被视为寻找工作的敲门砖。从今年下半年各地举办的人才供需交流会以及我校举办的秋季校园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来看,尽管经济“萧条”,但一些知名用人单位本着“人才储备”的目的,还是提供了一定的用人计划,但企业的门槛提高、待遇降低,却是可以明显感到的变化。第二,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由于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所以,在招聘一些岗位时,用人单位更倾向于男性。第三,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第四,过分看重工作经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用人单位很难像以往那样给予新晋员工较长时间的实习和培训。从成本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愿意录用那些有相关工作经验、可以直接投入工作的应聘者;(6)《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出台,增加了单位用人成本,保障了弱势员工的合法权益,这使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谨慎,在情况不明朗,需求不紧迫的时候,一般较少或不考虑增加招聘计划。(7)“硬件”缺乏。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毕业生想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必须要有足够的“硬件”。即学历、成绩、知识水平、实践经验、动手能力等。目前的现状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理论素养不高,专动手能力较弱、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8)“软件”缺乏。除了所需的“硬件”外,毕业生还需要一些“软件”傍身。比如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就业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工作的获得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存在盲目的乐观或悲观情绪,择业观、价值观、人生观尚存偏差。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同时也使得部分毕业生因此错过了“最佳”的就业时机;(10)金融危机的影响,使一些毕业生打算延迟就业,期待危机过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殊不知,不及时就业一方面使自己前面的投入一无所获,另一方面也浪费了自身作为应届生应有的优势。

近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面对经济飞速发展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确实有很多苦难。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选择创业有时候也是明智的。也许有人说,自己创业难啊,一没钱,二没势,又不认识什么人,做生意没人带。那么现在机会来了。我们要感谢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大学生就业难有了网络,你只需要少量的投资,那么你的创业之路就可以开始了。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 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4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全国劳动力资源由20世纪90年代前五年的平均新增1 250万人预计到1996—2010年平均新增1 450万人,未来劳动力资源的自然增长每年可以建立两个海南省,这对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影响。” [1]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145万,2003年212万,2004年达到280万,2005年将超过300万,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2] 第三,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较好回报发展的前景,成为人才输入省。在这些地区人才竞争激烈,很多学生未能有效就业,即使处于失业状态也不愿去西部地区就业。在西部地区,却存在大量的岗位找不到毕业生。 2.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所带来的就业难。首先是大学生不合时宜的职业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大学生作为公认的精英阶层,传统的儒家思想所编制起来的“精英情结”深深的束缚了他们的观念。“北京社会经济科学研究所‘当代大学生就业状态研究’课题组在《中国教育报》上公布了他们的调查,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在单位的选择上:选择科研结构、党政群体、中外企业占总人数的63%,而选择乡镇企业、大中学校、集体企业的,只有7%,在地区的选择上,选择大城市的有20.8%,而选择小城镇、农村、老少边地区三项仅有5%。”[3]其次,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缺乏广博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另外,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择业缺乏目的性也导致成功率不高。 3.用人单位盲目设置的各种条件带来的就业难。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经验障碍,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视实践的倾向。 4.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大学生就业。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

21世纪技能 学习心得体会

思考中去学习读《21世纪技能》 崮山中心学校 近几十年来,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一直在发生巨变——先进的技术与交流手段、迅猛的经济发展与激烈的竞争、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加剧的全球性挑战(从金融危机到全球变暖等)。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保持不变,那我们该如何应付未来的世纪挑战?《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为读者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个21世纪学习的框架,提出了生活于这一复杂而相互关联密切的21世纪必备的技能。21世纪的教育,不仅包括传统教育科目,如阅读、写作、算术等,更应注重适应现代社会的主题,如全球化意识、金融/经济、健康与环境保护素养等。一句话,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应该包括: 学习与创新技能――批判性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创造与革新能力; 培养数字素养技能――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与通信技术素养; 职业和生活技能――灵活性与适应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产力、责任感、领导力等。 你的孩子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在目前的教育中我们需要亟待培养学生的什么技能?我们不需要将这三个技能区别开来,因为每一种技能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我们的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有益与自己成长的能力,这些能力渗透在他们成长过程的各个阶段。读《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的时候,我发现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说到底,中国的教育如果不能改变毁掉的不是这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而是我们的民族。就如奥巴马出

任美国总统会给美国教育带来什么?目前可以确信的是,他会让学校图书馆的技术设备更现代化,让学校建筑更加节能,对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的教育与研究投入更多。“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教育或许并不是政府的头等大事,但教育工作者希望提醒奥巴马,为给国家的未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应该高度重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教育。”ASQ的K-12教育顾问委员会主席莫里斯〃盖赛尔斯说。看来,每时每刻,美国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国家儿童的教育,这关系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未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很多的山区,在我们祖国的西部,不用说创新能力人才,就是上学读书有的时候都成为了奢望,我们的教育带来什么?国民的精神的改变,国民素质的提高,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但请您记住:仅仅依靠学校的教育是无法实现的,家庭和社会也有着很重要的责任。 如果今天我们的政府还不重视对教育的投资,对学生成长和发展进行关注,我们不用谈民族的复兴,我们的精神就会被“糖衣炮弹”侵蚀,民族希望何在?发展之路何在? 如果今天不重视基础教育,未来,谁会为基础教育买单? 思考之后,教育仍乃民族发展之大计,祖国强大之根基。

论21世纪当代大学生使命

论21世纪当代大学生使命

论21世纪当代大学生使命

人类社会已经跨入了21世纪,21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我们是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国进入21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战略全局的中心和主题,这也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重任。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每一代人的历史使命都是由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主要矛盾来决定。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指正在接受或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毋庸置疑,我们代表着最有年轻活力的一族。 我们这些当代大学生并不是以个体而存在的,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主义”这面旗帜下的。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与我们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国家的荣辱兴衰与我们休戚与共,息息相关。因此,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当之无愧成为当代大学生首要的历史使命。我们应该更多的关心国家大事,了解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尤其是中国在国际上所处的国际环境,敏锐观察和判断国际事务动向,向着国际上需要的人才战略目标迈进,从而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伟大理想。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样化和经济全球化是两大历史趋势,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和平为主流的外部环境,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激烈竞争,新科技革命的浪潮,使中国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紧紧抓住机遇,沉着应对挑战,我国才能在新世纪实现经济发展、赶超先进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当然也要为祖国的崛起付出努力,并作出实际行动。那么我们到底能做些什么呢?

21世纪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

21世纪大学生就业调查报告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已达至680万于人,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面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就业难已成为共识,有人甚至笑称“毕业即失业”。 就其严峻现状,探其原因,可归为以下几点。 (一)劳动力资源供大于求。 失业人数的增多是中国劳动力长期供大于求造成的一种客观现象,自建国到改革开放前,由于人口政策方面的决策失误,使人口的增长远远高于经济的发展速度。2000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为7.844亿,农村劳动年龄为5.5亿,农村力占全国中劳动力的70.1%,然而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量约为1.96亿,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预计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大约为9.93亿,而未来十年劳动力的增长还将7000多万,就现在提前就业和退休职员再就业的现实情况,加上中国目前正进行着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换时期,劳动密集型产业正越来越被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取代,就业岗位势必大幅度缩减,必将导致失业增加。 (二)经济结构的不合理 我国长期实行重工业优先的产业发展战略,导致我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们尽管20多年的改革是经济结构有所改善,但并没有起到根本上的改变。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从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来看,第一产业低于

第二产业,第二产业低于第三产业。 (三)金融危机的冲击 自2000年加入世贸开始,全球化的趋势为我国带来了给予与挑战并存的局面。2008年金融危机的暴发,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出口型企业面临经营困难,就业岗位大量流失。美国金融危机,经济萧条,收入下降,进口下降,美国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国,意味着出口困难,出口企业倒闭或规模缩减,影响就业。 (四)高校毕业生就业自身问题 自主创业型就业极少,只有1.2%。专业不对口人居多,没有工作,也没有准备读研的大概占到 2.2%。大学生的失业率是12%多,是等级失业率的3倍左右。而且,大学生普遍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大多数的大学生不仅不了解自己能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对社会了解也甚少,对社会存在着较多的想象,对职业的了解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盲目自信,不愿听从长辈的意见,叛逆现象严重。 面对当前的形式,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必须明白一点,现在的社会已不是计划经济体制,完全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幅度调控,与补助,迎来的大概只有无尽的失望,因此,年轻人应努力做出改变。 (一)了解社会及企业的用人要求 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就业环境、就业政策及职业和

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

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 这次学习英特尔核心课程,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21世纪的技能,对比自己,汗颜啊,我拥有一半就别错了。下面是查字典范文小编为大伙儿收集整理的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欢迎大伙儿阅读。 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篇1 同意教育为的是什么?教育能给学生什么?面对剧变的时代,我们教育应该做些什么,又该改变些什么这些是我读《21世纪技能》一书所想到的最多的咨询题。 为了日子得更幸福,更美好,这是每一具人,每一具团体都追求的别变主题。别然,社会就会停止进展。但是,假如我们从那个角度来考察教育,就会发觉,我们的教育是多么地严峻错位。 细细观看当前的教育,我们所追求的更多的是知识,说得再直白一些,算是分数。但是,时代差不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互联的全面推广,知识在以几何级的速度在增长,一具人想记住全部知识是别可能的情况。我们面临的挑战是,在快速增长的海量知识和信息面前会可不能迷失自己。也算是说,我们怎么在知识和信息的海洋里生存。 在数字时代,我们需要哪些日子技能呢?这本书指出,当前我们学生严峻缺乏一些基本技能和大量应用技能:口头和书面交流能力;批评性考虑和解决咨询题的能力;专业水准和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配合能力;在别同团队工作的能力;技术运用能力;领导才干和项目治理能力。提出那个观点,有一具作者对以后工作的推断:工作变得越来越别程序化、手工化,而是越来越抽象、越来越以知识为基础和以设计为导向。 能够说,学习怎么学习是我们将来教育的最大任务。也惟独如此,在日子中、在工作中、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将是伴随我们终身的。关于当前来说,怎么利用一些数字化的工具进行学习,是我们自己以及教育部门的一具挑战。我们如今大部分学校都视电脑、手机为陷害学生的狼,这是对差不多到来的数字时代的一种抵抗与躲避。要学会与人相处,甚至是与别同价值观、文化背景、日子适应的人一起交流和共事,这也是我们面临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要有较强的表达与交流能力。 看一看这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巨变,想一想别久的今后变化的速度会比如今更快,它让我们感受到,以后是多么的别可预测。我们如今所学的、我们如今的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竟然能为大伙儿为以后做好预备吗?大学毕业即失业,我想,这种状况与我们当前的教育错位有很大的关系。 想想以后的变化,看看当前的教育,每一具稍有心智的人,都会吓出一身冷汗。 21世纪技能读书心得范文篇2 《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近几十年来,我们所日子的世界向来在发生巨变先进的技术与交流手段、迅猛的经济进展与激烈的竞争、翻天覆地的变化,日益加剧的全球性挑战(从金融危机到全球变暖等)。假如我们的学校教育仍然保持别变,那我们该怎么对付以后的世纪挑战?《21世纪技能:为我们所生存的时代而学习》为读者为全球读者提供了个21世纪学习的框架,提出了日子于这一复杂而相互关联紧密的21世纪必备的技能。21世纪的教育,别仅包括传统教育科目,如阅读、写作、算术等,更应注重习惯现代社会的主题,如全球化意识、金融/经济、健康与环境爱护素质等。一句话,21世纪的学校,应该教会学生运用21世纪技能,去理解和解决真实世界的各种挑战!这些技能应该包括:学习与创新技能――批评性考虑和解决咨询题能力、沟通与协作能力、制造与革新能力; 培养数字素质技能――信息素质、媒体素质、信息与通信技术素质; 职业和日子技能――灵便性与习惯能力、主动性与自我导向、社交与跨文化交流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