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物质的分子个数;⑥各种原子的总数。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A.①②③⑤ B.①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

2.在A+B→C+D的反应中,5克A和一定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克C和10克D,则B的质量是()

A.18克B.7克 C.8

克 D. 6克

3.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个数不变。

C.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分子数等于生成的分子数。

4.充分加热a克氯酸钾与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留下残余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A.(a-b)克 B.(a-b-c)克 C.(a+b-c)克 D.(a-b+c)克

5.某化合物X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2X+5O

2=4CO

2

+2H

2

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可判断X的化学式为()

A. C

2H

4

B. CH

4

C. C

2

H

2 D. C

6

H

6

6.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

A.镁条放入盐酸中

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

C.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在空气中加热铜粉

==2MgO的反应方程式,下列各组数据正确的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2Mg+O

2

是()

A.镁的质量2克,氧气质量3克,氧化镁质量5克。

B.镁的质量3克,氧气质量2克,氧化镁质量5克。

C.镁的质量1克,氧气质量4克,氧化镁质量5克。

D.镁的质量4克,氧气质量1克,氧化镁质量5克。

8.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种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 60克 B. 80克 C. 90

克 D. 120克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燃烧后剩余的煤渣比较轻,因此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蜡烛燃烧后生成的气态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C.一定量的水的质量与全部蒸发后所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相等,因此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只要做一个“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就能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10.在A+B→C+D反应中,有52克的A与适量的B完全反应,生成了34克C和20.8克D,则反应用去的B的克数是()

A.54.8克 B.52克 C.18克 D.2.8克

11.在化学反应A+2B=C中,1.5克A与足量的B充分反应后,生成9.5克C,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

A.3克B.9.5克 C.8克 D.4克

12.有A、B两种物质,它们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6克A与足量B反应生成8克C和3克D。现使10克B与足量A充分反应生成多少克C?()

A.12克 B.13.3克 C.16克 D.18克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细铁丝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

A.一定小于铁丝的质量 B.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

C.一定等于铁丝的质量 D.难以判断

1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W的化学式为()

A. B. C. D.

15.在化学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A. B. C.NO D.

1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③④⑤⑥ B.①③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7.煤充分燃烧后生成煤灰的质量一定()

A.小于煤的质量 B.大于煤的质量 C.等于煤的质

量 D.无法判断

18.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参加反应前镁带的质量增加了,是因为()

A.反应前镁原子数目增多 B.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

C.氧化镁的相对分子质量大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19.向试管中加入a克高锰酸钾,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b克,再往试管中加c克氯酸钾,继续加热后,试管中剩余固体d克,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a+c+d)克 B.(a+c-b-d)克 C.(a-d)克 D.(b-d)克

二、填空题

1.某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

______元素,还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2.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判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元素。

三、实验题

1.为探索物质在化学变化前后的质量关系,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1673年,英国物理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该实验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请你简要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

2.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里,锥形瓶底部应铺有细沙,再把白磷置于细沙上,目的是______。第二次称量时,一定要待锥形瓶冷却后再称量,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

四、创新题

1.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 g,燃烧后的质量为b g,生成的为c g,水蒸气为d g,则产物共______g,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在天平的两端各放质量相同的两只小烧杯,左盘烧杯中盛放稀硫酸,右盘烧杯中放等质量的水,天平平衡,现向二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粒,则天平的指针,偏向______。(偏左,偏右,不动)

3.本节教材中有一个演示实验:在瓶底铺一层沙子的锥形瓶中,放入一小块白磷,密封后称出质量,然后稍加热点燃白磷,冷却后重新称量。当瓶子冷却到室温后打开瓶塞,会感到比平时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4.将25克甲物质,5克乙物质,10克丙物质混合加热发生化学反应,经分析知反应后混合物中含有10克甲,21克丙,还含有一种新物质丁,则丁物质的质量为()

A.40克 B.20克 C.11克 D.9克

5.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质量比为4:3,若生成C和D共140克,则该反应消耗B的质量为()

A.60克 B.80克 C.90克 D.120克

6.氯仿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它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气三种物质。经测定,10.1g氯仿可与11.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同时生成______氯气。由以上数据计算后推知,氯仿是由______共______种元素组成。

7.夜晚在荒郊的坟地里行走,有时会发现草丛里浅绿色或浅蓝色的火,人们常说遇到了“鬼火”,你明白这是什么现象吗?

答案:

一、1.D 2.C 3.C 4.C 5.C 6.C 7.B 8.B

9.答案:B 点拨:A中剩余的煤渣质量与生成气态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煤减少的质量与耗掉氧气的质量之和,C中变化是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D中讲仅用一个实验,便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是错误的,这个定律是通过无数实验而发现的。

10.答案:D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可知:34+20.8-52=2.8(克)。

11.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A和B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C的质量。设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列出方程:

12.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若6克A恰好与x克B反应,则有,克;所以此化学反应中A、B、C、D的质量比为6:5:8:3,若足量A与10克B充分反应,根据以上质量比,可得出参加反应的A为12克,生成的C应为16克,D应为6克。

13.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细铁丝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要消耗一定质量的氧气,而它们的生成物只是四氧化三铁,生成物的质量一定大于铁丝的质量,多出的是消耗的氧气质量。

14.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元素的种类,物质的总质量一定没有变化,,,

15.答案:C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及原子的个数均不改变,则X的化学式为NO。

16.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元素的种类⑤原子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答案A中④物质的种类是错误的,因为化学反应都有生成物,改变了物质的种类,所以不选。C漏掉③⑤又多选了④所以不选 D答案中多选了②,分子的数目是可以改变的,所以只有B答案正确。

17.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煤充分燃烧时,生成了一定质量的气体,所以生成煤灰的质量小于煤的质量。

18.答案:B 点拨:镁在反应后质量大于反应前的质量,镁必须在反应前有其它物质参加反应,才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19.答案:B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后的:第一次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a-b)克;第二次氯酸钾全部反应后生成的氧气质量为c-d,两次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b+c-d所以选B。

二、1.答案:碳,氧点拨:产物只有,可知某物质中含有碳元素,而氧元素可能是该物质本身含有的元素,也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提供的。

2.答案:碳、氢;氧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一些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因为化合物燃烧后生成了和

,产物中有C、H、O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这三种元素。反应物是化合物和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那么该化合物中肯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三、1.答案:由于金属在锻烧时会结合空气里的氧气,波义耳在煅烧后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就使外界的空气进入容器,所以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因此导致波义耳未能发现质量守恒定律。

点拨:根据在密闭容器中做磷燃烧的实验,我们就会知道波义耳操作失误的原因是金属燃烧后不应该打开容器,使空气进入。本题是一种创设情景,考查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分析能力的题目。一个小小的实验失误导致一位著名学者未能发现化学学科中的如此重要的定律,这是本题的教育意义所在。

2.隔热、防止白磷燃烧炸裂锥形瓶底部;防止热的锥形瓶烫坏托盘,使称量不准。

四、1.答案:;

点拨:蜡烛燃烧前为a g,燃烧后为b g,这说明有(a-b)g的蜡烛参加了反应,同时蜡烛燃烧是蜡烛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生成的和即为产物共(c+d)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蜡烛和氧气的质量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和质量和相等。因此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

2.答案:偏右点拨: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和,与水不反应。因此当加入锌粒后,盛稀硫酸的烧杯中会产生氢气并逸散到空气中,此侧总质量减轻,水中加入锌粒不反应总质量不变。因此天平的指针将偏向加水的一侧,即指针偏右。

3.答案:因为密封容器中含有空气,加入白磷稍加热,白磷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因为生成的固体所占的空间(体积)远远小于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因而造成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低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冷却后再打开时,要比平时费力。

点拨:此题是物理与化学相互溶合的题目,考查学生创新运用知识能力。

4.答案:D 点拨:依题意知,甲物质和乙物质反应生成了丙、丁两物质,可表示为:

参加反应各物质质量

所以,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了物质的质量为:(25-10)+5-(21-10)=9克,选D。

5.答案:A 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生成的A和B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总和。所以A和B的质量总和为140克,消耗B的质量

为:(克),选A。

6.答案:7.1g;碳、氢、氯;三点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生成氯气的质量等于:

氯仿中一定含有碳、氢、氯三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通过计算分析

中C元素质量:

中H元素质量:

∵ 7.1g+2.4g+0.6g =10.1g 所以,氯仿中只含有碳、氢、氯三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7.答案:“鬼火”一说实际上是一种迷信的说法。其实,“鬼火”是动物残骸腐败生成了磷化物,其中一种叫做“联膦”的物质,在空气中发生的一种“自燃”现象。“联膦”很轻,随风飘逸,人走过时,会随着人飘游。

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并不同意这一种说法,第一,按照当时项羽和刘邦两军兵力对比.项羽在解赵国之围后,收编了其他诸侯国的军队,兵力达到40万,而刘邦虽然占据了咸阳城,但是兵力只有10万,而且由刘邦军队把守着的函谷关已经被项羽攻破,可以讲,项羽消灭刘邦是指日可待.所以,鸿门宴,并不是唯一一次消灭刘邦的机会.第二,鸿门宴的出现的原因.由于当时项羽来到鸿门后,听到刘邦一个下属讲刘邦准备据关中为王,一怒之下便决定对刘邦发动一场军事行动,其实就是打击报复刘邦.但是由于项羽集团里面,一个人的出现,项伯.他和张良是老朋友.所以当他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连夜偷偷地跑到张良那里(当时张良跟随在刘邦的身边),叫张良快跑.而张良,则和刘邦在项伯面前演了一出戏,让刘邦在项伯面前诉冤,并告诉项伯,刘邦很希望化解这段误会,自己亲自到鸿门向项羽赔罪.而项伯这个糊涂虫,回去后把刘邦的”冤“告诉了项羽,项羽一听心软了,居然取消了第二天对刘邦的军事行动,从而催生了鸿门宴.第三,鸿门宴上的刺杀行动.此次刺杀行动的主谋,便是项羽手下谋士范增,此事还得到项羽的默许.当刘邦一见到项羽时,便对项羽大拍马屁,让项羽的虚荣心和骄傲得到最大的满足,此时的项羽居然还对刘邦有一点点悔意,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刺杀刘邦.在宴席上,范增频频发出暗号示意项羽杀死刘邦,但是项羽却“不忍心”杀掉刘邦,而在项伯和樊哙的掩护下,项羽对刘邦的“悔意”越加严重.最后刘邦丢下张良和二百多随从,只带着四员大将,在陈平的协助下偷偷地逃出项羽的军营,回到自己的驻地灞上,从而结束了鸿门宴.所以,鸿门宴对于刘邦集团而言,是化解项羽对他的一场迫在眉睫的军事行动,而采取的一种妥协的行为,在项伯,张良和樊哙的精彩演出下,这场戏演的非常成功.而对项羽

初中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 学生:水! 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现在就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你是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老师,你将以水为主题,根据各自学科特点,跟同学们说些什么? 学生:语文老师说,水体现的是一种奉献精神。“洗净了别人,洗脏了自己。” 学生:英语老师说,Water。 学生:数学老师说,通过水可以计算出不规则容器的容积。 学生:物理老师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学生:政治老师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进同意条河水”。 教师:你们猜一猜,作为化学老师的我,又会说些什么呢?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_知识点_习题及答案

1第五单元: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②不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 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三不变”)。 3、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 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遵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注意:一写、二配、三标、四等) 3、含义: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①宏观意义: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②微观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 每2个氢分子与1个氧分子化合生成2个个水分子 (对气体而言,分子个数比等于体积之比) ③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每4份质量的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化合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包括 ①哪些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②通过什么条件反应:③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⑤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等等。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化学反应类型 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④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氧化剂:提供氧的物质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题填空、推断、探究、计算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上期末填空、推断、计算精选 1.用化学符号填空: (1)金属银____; (2)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 _; (3)3个氮气分子; (4)标出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 2.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2)生活中,常用的方法降低水硬度. (3)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和过滤水中的杂质.(填一种净水方法) (4)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a 气体是(填名称),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5)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些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的减小而减小. (6)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水的洗涤剂洗掉,这是由于洗涤剂有功能. 3.(7分)用化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加热冷水尚未达到沸点,水中常有气泡,气泡的物质主要是.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与(填一种物质)有关. (3)铝表面有所以有很好的抗腐蚀性;铁 锈,所以铁制品生锈后可以全部锈蚀,所以铁质车圈一旦发生生锈应. (4)装满生石灰的塑料瓶容易膨胀破裂,原因是. (5)家用燃气加入有难闻的气味的气体,目的是.4.如图所示,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x= . (2)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字母). (3)A、B元素化学性质相似,其原因是相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5.如图为“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的实验装置.该反应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铁还原出来. (1)A装置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该实验有一个不足之处,改进的方法 是. (3)B装置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 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 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 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 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 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 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 学生:回答 (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 学生:愿意! 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知识点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会冶铁、炼钢。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红约1S后取出。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 2 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 2 :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 2的量减少,CO 2 和H 2 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 体成分是相同的)(具体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见书本P15)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量液体体积--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读数只能精确到0.1毫升。 (三)称量物质的质量--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游码先归O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玻璃器皿内(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用湿抹布扑盖。(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离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 (六)分离物质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一般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少量的液体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最少量,固体以盖满试管底部为宜,液体只需1——2mL。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另一洁净的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记住操作示意图。 3、固体药品的取用 ①粉末状及小粒状药品:用药匙或V形纸槽②块状及条状药品:用镊子夹取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初中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1.下列叙述,与质量守恒定律相矛盾的是() ①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 ②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铁质量 ③碱式碳酸铜加热分解后,生成的氧化铜质量比碱式碳酸铜减少了 ④3.24 g硫和3.2 g氧化合,生成了3.2 g二氧化硫 A.②和③ B.①和④ C.②③④ D.④ 2.某物质加热分解产生氧化铜和水。则该物质含有的全部元素是()A.Cu、O B.Cu、O、H C.O、H D.Cu、H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Y 2 =2Z中,Z的化学式为() A.XY 2 B.X 2 Y 2 C.X 2 Y 4 D.X 2 Y 4.在化学反应:M+N = P+Q中,a g M和b g N完全反应,生成c g P。则生成Q的质量为() A.(b+c-a) g B.(a-c+b) g C.(a+c-b) g D.(c-a+b) g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4 g碳和4 g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8 g B.11 g C.8 g D.5.5 g 6.4 g A物质与5 g B物质混合反应,能生成6 g C物质,剩余3 g B。若将7 g A与3 g B混合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A.9 g B.10 g C.8 g D.3 g 7.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一定没有改变的是()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8.根据蜡烛燃烧后生成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事实,可以推断石蜡(蜡烛的主要成分)的组成里一定含有() A.碳一种元素 B.氢一种元素 C.碳和氢两种元素 D.碳、氢、氧三种元素 9.将A、B、C各10 g的混合物加热后,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4 g D,同时增加了8 g 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是() A.1:5 B.l:4 C.4:l D.5:l 10.现有m g KClO3跟2 g MnO2混合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是n 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m-n) g B.(m+2-n) g C.(m+2+n) g D.(n-2) g 11.某元素R的氧比物中,R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8,R的相对原子 质量为14,则R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RO B.RO 2 C.R 2 O D.R 2 O 5 12.在化学反应A+B = C+D中,80 g A和2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0 g D,则生成C的质量是___ g。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氯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剩余的固态物质的质量_____氯酸钾质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4.化学反应A+B=C中,3 g A和足量B反应,可得11 g C。如有12 g A,能和_____g B完全反应。 15.质量守恒定律表示:_____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反应后_____的各物质的_____。根据这个定律,3 g碳在10 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可以生成二氧化碳_____g。 16.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原子_____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切化学反应里,反应前后_____没有改变,_____也没有增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17.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问题 (1)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轻。 (2)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增加。 18.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将错误的说法改正。

(完整word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课本基本知识点汇总(上册)

上册知识点总汇(一) 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一种_______,主要是由和组成。空气的成分得出按_________分数计算,大致是______占21%,氮气占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2、空气污染可分为两类,有害气体如、、等和粉尘。污染源有_________的燃烧和工厂排出的________,汽车的等。NO2、 SO2进入大气后,易形成_________。防治污染的方法:、、 注意:空气质量日报计入空气污染物的有害气体为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和______。二氧化碳虽能造成温室效应,但不是质量日报所报告的。 3、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中,使用的药品是,该物质燃烧时有大量的______生成,同时集气瓶内水面_______,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以上实验测定氧气的含量往往偏低,引起这样结果的原因可能是:①;② ③;④ 该实验不能用燃烧后生成_________的物质(如碳、硫等)代替红磷,也不能用铁代替红磷,因为。 考点二、氧气 1.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是色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溶于水,液态和固态的颜色为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是一种的化学性质的气体,具有________性,在一定条件下,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氧气不足,碳与氧气反应则生成__________。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__________火焰,生成一种 的气体,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____色的________(填化学式),方程式为_________ __________。 注意:在硫燃烧的集气瓶中要加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铁燃烧的集气瓶中加水或细沙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途:氧气的两个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 4、危害:氧气对人也有有害的一面,如缓慢氧化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火焰是气态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特有现象。一般可燃性气体和熔沸点较低易汽化的固体、液体,燃烧时有火焰,如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易汽化的固体物质,如_______、_______等,燃烧时没有火焰。 考点三.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利用氮气和氧气的不同,属于变化)

(完整word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3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2.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五氧化二磷 B.水银、澄清石灰水 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D.锰酸钾、液氮 3.下列关于空气中各组成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氧气只有点燃条件下才能发生化学反应 B.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同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4.有些人进入高原地区会有高原反应,吸氧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方法之一,吸氧可以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可供给呼吸B.氧气可以燃烧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无毒气体 5.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酿酒B.钢铁生锈C.木炭燃烧D.食物腐败6.“神舟八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则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B.生成物C.催化剂D.消毒剂 7.下列关于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装置选用长颈漏斗和锥形瓶B.反应不需要加热 C.实验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8.如下图所示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9.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在下列性质中,必须考虑的是()。 ①颜色;②密度;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③⑤ 10.如右图所示,当过氧化氢溶液逐滴滴下时,观察 到的现象是()。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1.为寻找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四组对比实验中,效果最差的是()。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二、填空题(共47分) 12.有A、B、C、D 四种物质。①A是无色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B为暗红色粉末,在空气中能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③C能在A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④某银白色金属在A中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D。据此完成下列空白:

最新版人教版初三化学上册整套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九年级化学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教材分析: 在小学自然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化学知识,现在作为一门独立的“化学”猝然客人类似学习,大家会提出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绪言从大家的亲身感受,提出了很多饶有趣味,并带有一定想象力的问题,指出这些并非都是一些美好的愿望,它们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引导大家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科学,它们的任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化学学科和现代科技成果,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化学等问题,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教学思路: 教材创设了一些情景,从殷实的史实出发,展示了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关系,我们要仔细地阅读认真的品味,初步从化学、技术、社会这三者的密切关系中领悟化学学习的价值,建立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责任感。 中考分析: 本课题重点引入了什么是化学,为什么学化学,这是学习化学必须弄清楚的最基本知识,并贯穿了学习的全过程,是中考必考的重点。中考热点为化学研究的对象、作用及发展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 1、什么是化学 2、化学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四、课时设计一课时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考点汇总 专题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 础 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 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 熄。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 O 2 的量减少,CO 2 和 H 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 →实验验证 →记 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 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 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 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 量筒、漏斗、集气 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质量守恒定律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重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课前预习】 1.托盘天平的使用:使用天平时,首先要检查__________,称量时,称量物放在_____,砝码放_____。砝码要用______夹取。 2.写出两个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境导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泪”哪去了呢,消失了吗? 二、自主探究: (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没有变化呢? 【猜想】。 【阅读】课本P90、91实验。 ▲注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且有剧毒,实验中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实验探究】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结论】 【反思评价】 1.方案一中,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为什么在玻璃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如果不系,会有什么后果? 2.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3.冰融化后,得到水的质量与原来冰的质量相等,这个变化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提出问题】质量守恒定律是否对任何化学变化都适用呢? 【猜想】。 92

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在体系中进行。 【交流讨论】课本P93讨论中的三个问题 【阅读&思考】阅读课本P93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1.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是因为,所以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2.在化学反应前后哪些量肯定没有变化,哪些量一定发生变化,哪些量可能发生变化?【归纳小结】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解释: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五个不改变,两个一定变,一个可能变”: ■注意:①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②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③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3、应用: ⑴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求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 例:12.4g磷完全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28.4g,消耗氧气________g ⑵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化学式。 例:硝化甘油(C3H5N3O9)可用于治疗心绞痛,因为它在人体内被缓慢氧化生成A气体:4C3H5N3O9+5O2=12A+12CO2+10H2O,则A的化学式为() A.NO B.NO2 C.N2 D.N2O 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九年级上册化学精选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精选习题 3.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发生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B. 剩饭变馊、铁锅生锈 C. 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D. 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4. 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 ( ) 5.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 ) 6. 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与事实不符的是 ( ) A. 白磷燃烧产生黑烟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D. 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7. 当你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常能闻到怡人的花香,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 分子很大 B. 分子分裂成原子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 分子之间有间隔 9. 对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 它们都带电荷 B. 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C. 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不完全相同 D. 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10. 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 ( ) A. 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 B. 哪些物质参加反应 C. 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D.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 11. 酸雨、臭氧层被破坏、温室效应和土地荒漠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在冰箱中使用含氟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层 B. 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导致温室效应 C. 大量使用含硫燃料会导致酸雨的增多 D. 水体污染是导致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12. 某化学活动小组做了如下四条设想,你认为具有可行性的是 ( ) ①工业上用“蒸馏法”淡化海水来解决淡水危机 ②为了减少水体的污染,农业上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③当石油枯竭时,可用高粱、玉米来制造酒精代替汽油做内燃机的燃料 ④加高燃煤锅炉的烟囱,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13. 为适应火车提速,一些铁路线上原有的短轨需要连接为超长轨。工人常用 222323Al Fe O Al O Fe ++高温这一反应原理来焊接钢轨。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最新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5分钟训练 1.化学研究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熟悉和掌握教材上讲过的内容和知识。答案: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 2.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理论的是() A.门捷列夫 B.道尔顿 C.拉瓦锡 D.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 思路解析:门捷列夫提出的是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道尔顿是原子学说的奠基人;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的组成;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概念和原子、分子的区别。该题的题干是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故选D。 答案:D 3.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提示: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教材、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把握能力和记忆能力。 答案: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能表现出来 4.物理性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案: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10分钟训练 1.解释下列物理性质: (1)熔点: (2)沸点: (3)压强: (4)密度: 思路解析: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有关物理性质的意义。 答案:(1)物质的熔化温度(2)液体沸腾时的温度(3)物质在单位体积上所受到的压力(4)物质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答案:有其他物质生成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化学变化还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这种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思路解析:理解化学变化要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能量变化所表现出来的一些现象。 答案:能量吸热放热发光 4.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都是____________(颜色)______________(气味)_________________的体(状态)。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将一根木条在空气中点燃,伸入氧气瓶中,你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氧气和二氧化碳是重要的、常见的物质,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了解它们的性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水加热变成2g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2CO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2、表示生成物是; 3、表示反应条件是;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 数之比;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和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2.微观:每个碳原子和个氧分子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例:2H2+O22H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一、填空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2→CO2+H2O,则A中一定含有元素, 可能含元素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2=6CO2+6H2O,则A的化学式为。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例:物质A分解成56 g B和44 g C,则反应了的A的质量为g。 3、将36 g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 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4.把6.1 g干燥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 g,根据定律,可知制得氧气g。二氧化锰反应中起作 用。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题精选(新整理)

九年级化学上册易错题选集 一、选择题 1. 以下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生锈 B、浓盐酸的挥发性 C、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 D、木炭的吸附性 2.某同学取8mL水并加热,提供的仪器有:①10mL量筒②100mL量筒③酒精灯④容积 20mL的试管⑤容积30mL的试管⑥试管夹⑦胶头滴管,所选用仪器合理的一组是() A. ②③④⑥⑦ B. ①③⑤⑥ C. ①③⑤⑥⑦ D. ②③④⑥ 3.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平视测量。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面的 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5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 A、等于15 B、小于15 C、大于15 D、无法确定 4.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下列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 A、蒸馏水 B、液氮 C、矿泉水 D、大理石 5.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氧气约占21% B.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焊接金属时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D.氧气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可支持燃烧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 50 km的高空 C. 稀有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0.03%,常充入灯管中作电光源。 D. 二氧化碳的排放过多,虽然对环境有影响,却不属于空气污染指数(API) 所规定项目 7.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 B.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同时产生黑色固体。 C.磷在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并且放出大量热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同时产生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8. 下列对于实验操作及操作的目的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下方的火柴后应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B.硫燃烧前,在集气瓶内预先放置水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造成空气污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所得产物为固体,故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气割和气焊,其中都伴随了化学变化。 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由氧气和氮气两部分组成。 C、1L水中可溶解30mL氧气,因此氧气易溶于水 D、催化剂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和生成物的质量,自身的质量和性质都不改变。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馏水不易养鱼是因为蒸馏水中不含氧分子 B.氧化反应都发光放热 C.加入氢氧化钠均可增强溶液导电性,使同质量的水分解速率比原来快,产生气体也更多。 D.将过氧化氢溶液缓慢滴加到盛有少量二氧化锰的试管中,比较容易控制产生氧气的气流 11.SO2和CO2两种物质中含有相同的是()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氧原子个数 D、氧的质量分数 12.相同数目的SO2和CO2分子中含有相同的() A、氧分子 B、氧元素 C、氧原子个数 D、氧的质量分数 13.下列微粒中,质子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微粒是() A.OH— B.NH4+ C.H2O D. O2 14.下列物质含有氧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四氧化三铁 C.液态空气 D.二氧化碳 15.下列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初三 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 1.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一切 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1)不能用物理变化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如2g 水加热变成2g 水,不能用来说明质量守恒定律; (2)注意“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能遗漏任一反应物或生成物; (3)此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体积等其它方面的守恒; (4)正确理解“参加”的含义,没有参加反应或者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不要计算在内。 知识点二:质量守恒的原因 从微观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的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反应前后原子的 没有改变,原子的 没有增减,原子的 也没有改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 必然相等。 知识点三:化学方程式 一、定义: 用 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意义:化学方程式“C + O 2CO 2”表达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是 ; 2、表示生成物是 ; 3、表示反应条件是 ; 4、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 相对分子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 5、各物质的粒子数量比 = 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6、气体反应物与气体生产物的体积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 读法: 1.宏观: 和 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 2.微观: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 份质量的碳和份质量的氧气在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各种符号的读法“+”读作“和”或“跟”,“===”读作“反应生产”。 例:2H 2+O 2 2H 2O 表示哪些意义,怎么读? 一、填空题: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 ; 一定改变的是 ; 可能改变的是 。 2、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①确定某物质组成元素种类:例:A+O 2→CO 2+H 2O ,则A 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 元素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例:A+6O 2=6CO 2+6H 2O ,则A 的化学式为 。 ③确定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例:物质A 分解成56 g B 和44 g C ,则反应了的A 的质量为 g 。 3、将36 g 水通电完全分解时,得到4 g 氢气的同时,可以得到__ _g 氧气;若已知在电解水过程中,共收集到氢气和氧气的质量为1.8 g,则已发生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 _g 。 4.把6.1 g 干燥纯净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在试管中加热,直至氯酸钾完全分解为止。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2 g ,根据 定律,可知制得氧气 g 。二氧化锰反应中起 作用。 5、现有一反应A+B=C ,有10克A 和5克B 反应,结束后还剩余3克A ,B 没有剩余,则生成C 的质量为 克。 6、化学方程式是指用 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二、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