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最终版

广州大学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最终版
广州大学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最终版

课程设计举例

课程设计举例2011-12-21 12:21阅读(89) 设计题目:设计一个数字秒表,要求测量范围在0~60秒之间,有效数字达到0.01秒同时具有计时开始、计时停止、复位(是整体时间清零)三种功能,并且显示测量时间的数字。 5.3.1总体方案的选择 1.分析设计题目要求数字秒表是用来测量0~100秒之间的电子仪器。由给出的设计技术指标可知,数字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电子仪器,它的基本功能应该是:(1)准确的测定时间,测量范围在0~100秒之间,有效数字达到0.01秒。 (2)具有开始、停止、复位三种功能。 (3)结果需数字显示出来。 2.选择总体方案 (1)提出方案满足上述设计功能可以实施的方案很多,现提出下面两种方案。 方案一:如图5-3-1 所示,图中各部分的作用如下: 图5-3-1 数字秒表设计方案一 ①计数电路。 ②基准时间的脉冲信号需分频产生。 ③针对开始、停止和复位三种控制方式设置的控制电路。 ④由开始、停止和复位开关构成的输入电路。 ⑤译码、显示电路用来读出秒数,并以十进制数的形式由数码管显示出来。 ⑥电源电路按电路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直流电源。 方案二:利用专用计数器集成电路制作。 因方案一需使用较多集成电路芯片,焊接点、连线非常多,制作是也容易发生错误。本方案大大减少了使用的集成电路的个数,同时功能齐全。故方案二中使用了专用计数器集成电路。 使用一片ICM7217A配4只共阴极LED数码管,可构成4位十进制可逆计数器,计数范围是0--9999。UP/DOWN开关为加/减计数选择开关。DISPLAY CONTROL为显示方式选择开关,接高电平时强迫显示器消隐,接低电平时不消隐无效零,悬空时,能正常计数并自动消隐无效零。 图5-3-2 数字秒表方案二 该方案是首先使用专用计数芯片四位十进制的计数器完成计数部分,此方案的传感器、基准时钟、输入、显示电路等部分与方案一完全相同,现将各部分的功能描述如下: ①四位十进制的计数器。 ②基准脉冲发生电路需分频产生周期为0.01秒的基准脉冲信号。 ③输入电路主要控制开始和停止计数,复位信号使用计数器自身的。 ④由于芯片中带有数码管的驱动电路,不需要显示译码电路。 (2)方案比较 方案一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使用器件为通用器件,但集成电路庞大,不易调试;方案二使用专用集成电路,电路内部结构复杂,成本高,不易购买、更换,但电路简单、易于调试。根据设计要求,两电路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应尽量使用通用器件,降低成本,故选择方案一。 5.3.2单元电路的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 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机械电子工程 班级:机电0811 学号: 2008716022 姓名:陈智建 指导教师:刘云、柯江岩 2012 年 1 月 13 日

目录 第一节绪论 (4) 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4)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4) 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4) 第二节总体方案设计 (5) 2.1主轴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5) 2.2 X/Y/Z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5) 2.3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5) 第三节传动系统设计 (6) 3.1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 (6) 3.1.1主轴电机选择 (6) 3.1.2变频器的选择 (6) 3.1.3主轴传动系统设计 (6) 3.2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7) 3.2.1伺服传动机构设计 (7) 3.2.2伺服电机选择 (7) 3.2.3 滚珠丝杠的选择 (8) 3.2.4滚珠丝杠支承的选择 (9) 3.3设计验算校核 (9) 3.3.1惯量匹配验算 (9) 3.3.2伺服电机负载能力校验 (10) 3.3.3系统的刚度计算 (11) 3.3.4固有频率计算 (11) 3.3.5死区误差计算 (12) 3.3.6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计算 (12) 第四节电气系统设计 (13) 后附6张系统框图和元器件图。 (15) 第五节心得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第一节绪论 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现代各种先进技术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本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设计一数控铣床的传动系统跟控制系统,即在已有数控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二次开发。由于生产数控系统,伺服电动机的驱动器,伺服电机的厂家很多,即使同一厂家,其生产的产品系统和型号也很多。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选型过于宽广,并考虑到本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从事设计的基本能力,数控系统规定选用Fanuc OI MATE MC。根据该数控系统控制性能,可控制3个伺服电动机轴和一个开环主轴(变频器),满足4轴联动数控铣床的控制要求。考虑到CNC控制器,驱动器和电机之间电器接口的相互匹配,在该设计中,要求3轴伺服驱动器,伺服电动机都采用Fanuc公司生产的产品。 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1)主轴的转速范围:1000—24000 (rpm) (2)主轴电机功率:30/37 kw (3)X/Y/Z轴快速进给速度15/15/15m/min,X/Y/Z轴切削进给速度,1-10000 mm/min

【整理】2015广州大学计算机网络试卷--A卷及答案

院、系领导 A卷 审批并签名 广州大学2015-2016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 课程计算机网络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教育软件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题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评卷人分数20 20 20 40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答案写在下表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C C A D B A A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A D A C B D C A 1、WDM是指( )。 A. 频分多路复用 B. 时分多路复用 C. 波分多路复用 D. 码分多路利 2、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A. 全双工 B.半双工 C. 单工 D. 上述三种均不是 3、PPP协议是因特网中使用的(),是因特网体系结构中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A. 安全协议 B. 分组控制协议 C. 点到点协议 D. 报文控制协议 4、数据链路层中的协议数据单元常被称为()。 A. 信息 B. 分组 C. 帧 D. 比特流 5、扩展局域网时,以下()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A.交换机B.中继器C.路由器D.集线器 中继器、集线器在物理层工作;交换机、网桥在数据链路层工作; 路由器在网络层工作;网关在传输层工作; 6、下列Ethernet物理地址正确的是()。 A. 00-60-08-A6 B.

C. D. 18-03-73-5B-2F-EA 以太网节点地址由48位(6字节)组成,其中每个字节被表示成2位十六进制数,字节之间用破折号分开.显示这些字节时按它们的发送次序从左到右,每个字节内部位的发送顺序从右到左. 根据“字节之间用破折号分开”这点排除B、C 根据“由48位(6字节)组成”每个数字&英文字符占用半个字节 所以很明显是D 7、()是网络 A. B. C. D. 如果掩码是,网络是,则广播地址是 如果掩码是,网络是,则广播地址是 8、与IP地址192.168.15.19/28同属一个网段的地址是( )。 A. 192.168.15.17 B. 192.168.15.14 C. 192.168.15.15 D. 192.168.15.13 对应子网掩码为: 对应二进制: 只需要对最后数与运算 19二进制:00010011 &00010011=00010000 答案中只有A的17(00010001)可以与与运算的得到00010000 9、在一条点对点的链路上,为了减少地址的浪费,子网掩码应该指定为( )。 A. 255.255.255.252 B. 255.255.255.248 C. 255.255.255.240 D. 255.255.255.196 设置为,减去一个广播地址11和一个网络地址00,就剩2个IP地址,两个IP地址分在链路两端的设备上 10、对IP数据包分片重组通常发生在( )上。 A. 源主机 B. 目的主机 C. 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 D. 目的主机或路由器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苯-甲苯精馏塔设计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 专业年级: 08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姓名:孙可(0804040118)指导老师:陈明燕 2011年7 月

目录 一序言 (3) 二板式精馏塔设计任务书五 (4) 三设计计算 (5) 1.1 设计方案的选定及基础数据的搜集 (5) 1.2 精馏塔的物料衡算 (7) 1.3 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 (12) 1.4 精馏塔的塔体工艺尺寸计算 (16) 1.5 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 (18) 1.6 筛板的流体力学验算 (20) 1.7 塔板负荷性能图 (23) 四设计结果一览表 (29) 五板式塔得结构与附属设备 (30) 5.1附件的计算 (30) 5.1.1接管 (30) 5.1.2冷凝器 (32) 5.1.3 再沸器 (32) 5.2 板式塔结构 (33) 六参考书目 (35) 七设计心得体会 (35) 八附录 (37)

一序言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综合运用《化工原理》课程和有关先修课程(《物理化学》,《化工制图》等)所学知识,完成一个单元设备设计为主的一次性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作用。通过课程设计,要求更加熟悉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掌握化工单元操作设计的主要程序及方法,锻炼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问题分析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计算能力等。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本设计的题目是苯-甲苯连续精馏筛板塔的设计,即需设计一个精馏塔用来分离易挥发的苯和不易挥发的甲苯,采用连续操作方式,需设计一板式塔将其分离。

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

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课程设计 罗耀军 摘要:针对高职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公共应用基础课程--《数据库应用基础》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基于项目化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知识点,并分析课程各级台阶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解决办法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高职;项目化;模块化;课程;设计 一、引言 根据区域经济建设所需的职业能力,以典型的工作项目构建高职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模块化的组织基于项目化课程的知识点,建立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急需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项目化、模块化的《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设计,在充分的分析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形成课程目标后,笔者以一个典型的“学分制管理”数据库应用项目为“底盘”,采用竖“木桶”方式理顺《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的知识模块,台阶式的模块化组织课程知识点,并分析课程各级台阶教学的重点内容、难点内容、解决办法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完成项目化、模块化课程设计。课程教学项目化、模块化及“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的学生不仅能掌握基于项目化课程的必备知识,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职业岗位竟争能力。 二、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定位 《数据库应用基础》是软件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等专业的公共应用基础课程,它的前序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后续课程是各专业的《数据库应用技术》。本课程位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过渡到各专业的《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的中间,是各专业数据库应用方向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数据库操作能力、代码编写能力和初步具备应用项目的开发能力。课程定位表如表一所示。 表一:《数据库应用基础》课程定位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正确理解数据库应用项目开发方法,对已知的关系数据库模型,在VFP平台的项目管理器中,熟练地完成数据库管理的操作,具备数据库操作能力;学生能正确理解关系数据库模型的数据类型、常量、变量、函数、表达式、类、对象、属性、事件与方法等概念,熟练掌据数据库管理的命令和程序设计方法,具备代码编写能力;学生能正确构造关系模型,理解模块程序中变量的作用域,熟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院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年 12 月 24 日

目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 1.1导轨副的选用 1.2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1.3 减速装置的选用 1.4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1.5 检测装置的选用 2.控制系统的设计 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3.2铣削力的计算 3.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3.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4.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 5.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7.设计总结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 主要结果 设计任务: 题目: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 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 ; 2)立铣刀齿数Z=3;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钢; 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 y x 005.0==δδ/脉冲; 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 8)工作台导轨长度为1260mm ;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m v v y x ==;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800N ; 12)丝杆有效行程为920mm 。 一、总体方案的确定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 1.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1.2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伺服电动机的旋转运动需要通过丝杆螺母副转换成直线运动,要满足0.005mm 的脉冲当量mm 01.0±和的定位精度,滑动滑动丝杆副无能为力,只有选用滚珠丝杆副才能达到。滚珠丝杆副的传动精度高、动态响应快、运转平稳、寿命长、效率高,预紧后可消除反向间隙。 1.3减速装置的选用 选择了步进电动机和滚珠丝杆副以后,为了圆整脉冲当量,放大电动机的输出转矩,降低运动部件折算到电动机转轴上的转动惯量,可能需要减速装置,且应有消

广州大学2013-14答案高等代数IA卷试卷及答案(精品)

广州大学 2013-2014 学年第 一 学期考试卷 课程 高等代数I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考试/考查)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整数31857与9983869的最大公因子为 ___287____; 2. 在有理数域上分解 65552 34--++x x x x 得__)3)(2)(1)(1(+++-x x x x ____; 3. 已知1532)(3 4 5 +--=x x x x f , 则)(x f 除以10-x 的余式为 __165001__; 4. 若次数小于3的多项式)(x f 使得3)2(,3)1(,1)1(-==-=f f f ,则此多项式为 ___32 +--x x ___; 5. 排列314592678的反序数为____8______; 6. 9个数码构成的排列全体中,奇排列有____9!/2______个; 7. 六阶行列式66 6261 26 222116 1211a a a a a a a a a 展开式中,乘积651456423123a a a a a a 的符号为__+___; 8. Vandermonde 行列式2 2 2 1 11 c b a c b a 的展开式为__))()((a b a c b c ---___; 9. 矩阵??? ? ? ??----056311241 2712 15的秩为___3_____;

10. g bde adeh acfh h g f e d c b a +-=0 00 0000__bcfh -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下列对象中,哪个不是数环? A.全体整数构成的集合, B. 全体偶数构成的集合, C.全体奇数构成的集合, D. 全体能被3整除的数构成的集合. 2. 下述操作中,哪个不改变行列式的值? A. 交换两行, B. 某行乘以一个非零常数, C .一行加到另一行 D. 前面三个操作都改变行列式的值. 3. 下列对象中,哪个不是多项式? A. 0, B. -1, C. 2 1 + -x , D. 11 +-x 4. 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 1是素数; B. 若 n p p p ,,,21 是n 个不同素数,则121+n p p p 也是素数; C. 2是合数; D. 上述说法均不正确. 5. 若有整系数多项式n n x a x a x f +++= 115)(, 则下面哪个数一定不是)(x f 的根 A. 7 B. 5 C. 3 D. 1 三、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 求n 阶行列式 2 112 11 211 2 的值。 解: ● 设上述行列式为n D ,把它按第一列展开,得到212---=n n n D D D ,其中3≥n 。(5 分) ● 容易计算21=D , 32=D 。(3分)

华东理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华东理工化工原理课程设 计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华东理工大学2010级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一.前言 1.换热器的相关说明 换热器(heat 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是进行热交换操作的通用工艺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更加广泛。 换热器种类很多,根据使用目的可分为冷却器、加热器、冷凝器和汽化器;根据结构材料可分为金属材料换热器和非金属材料换热器;尤其是根据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基本上可分三大类即:间壁式、混合式和蓄热式。在三类换热器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多。据统计,这类换热器占总用量的99 %。间壁式换热器又可分为管壳式和板壳式换热器两类,其中管壳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的操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设计资料比较齐全,在许多国家都有了系列化标准。 近年来尽管管壳式换热器也受到了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由于管壳式热交换器具有结构简单、牢固、操作弹性大、应用材料广等优点,管壳式换热器目前仍是化工、石油和石化行业中使用的主要类型换热器,尤其在高温、高压和大型换热设备中仍占有绝对优势。如何确定最佳的换热器,是换热器优化的问题。 2.泵的评价与选用

泵的性能参数主要有流量和扬程,此外还有轴功率、转速和必需汽蚀余量。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泵出口输出的液体量,一般采用体积流量;扬程是单位重量输送液体从泵入口至出口的能量增量,对于容积式泵,能量增量主要体现在压力能增加上,所以通常以压力增量代替扬程来表示。 3.设计任务书的作用 本设计书对指定有机物进行冷却,如何选择合适的换热器,如何合理安排操作管路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离心泵作出详细的计算说明。 二.设计任务 一.工艺要求 要求将温度为78℃的某液态有机物冷却至60℃,此有机物的流量为s。现拟用温度为t1=20℃的冷水进行冷却。要求换热器管壳两侧的压降皆不应超过。已知有机物在69℃时的物性数据如下: 二.流程: 管路布置如图(右方参考图), 已知泵进口段管长L进=5米,泵出 口段管长L出=15米,(均不考虑 局部阻力损失) 三.要求 1.选用一个合适的换热器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演示教学

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企业指导、参与课程的开发。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如下教学理念: ①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②工学交替的实施; 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 ④教、学、做一体化的场地; ⑤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⑥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融入到课堂等教学理念,进行了本课程的教学设计。 1、以就业为导向 本课程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学生就业的需求,因此在课程设计中突出了在能力培养上,注重环境的建设。根据本专业特点的要求,利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坚持边学边做,反复训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通”与“专”两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以应用为目标 围绕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重组。与传统学科型课程不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课程设计采用的是倒推法,即从企业上岗标准出发,来构建课程模块,设计教学活动。 3、以实践为主线 简化不必要的理论,坚持实践为重、理论够用的原则进行课程建设。课程教学中首先遵循理论来自于实践的原则,采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制作高水平的教学课件,插入大量的案例教学,把真实的情境搬进课堂,教学举例选用外贸单位的实例,以增强知识点的实践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以能力为中心 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在学生就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来确立能力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实现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的转变。突破原课程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重点是以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活动设计,融教、学、做于一体,边干边学,工学交替,在干中学,学中干。 5、以任务驱动、项目驱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手—脑—心”全方位的学习。 6、注重现代教学资源建设和使用,提高教学质量 注重教学内容先进与实用。教学技术上将“平面教学”与“立体化教学”技术有效应用,即教师课堂上“平面”讲授基础理论的同时,多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短片、图片和难点演示等“立体化”教学手段将生产现场逼真地播放给学生观看。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广州大学-2018软件工程试卷a及答案

广州大学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考试卷 课程软件工程导论考试形式(闭卷,考试)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25分,答案写在下表中) 1.软件工程方法的提出起源于软件危机,而其目的应该是最终解决软件的(D)问题 A.产生危机 B.质量保证 C.开发效率 D.生产工程化 2.瀑布模型将软件生命周期归纳为3个时期,即计划期、开发期和运行期。下列(D )不属于开发期内的工作。 A.总体设计 B.详细设计 C.程序设计

D.维护 3.结构化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时期,下列任务中(B)属于计划时期的任务。 A.需求分析 B.问题定义 C.总体设计 D.编码 4.可行性研究要进行一次(C)需求分析。 A.详细的 B.全面的 C.简化的、压缩的 D.彻底的 5.经济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C)。 A.资源有效性 B.管理制度 C.效益分析 D.开发风险 6.可行性分析是在系统开发的早期所做的一项重要的论证工作,它是决定该系统是否开发的决策依据,因必须给出(B)的回答。 A.确定 B.行或不行 C.正确 D.无二义 7.产生软件维护的副作用,是指(C )。 A.开发时的错误 B.隐含的错误 C.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 D.运行时错误操作 8.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工作,可以分为4个方面:需求获取、需求分析、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以及(B)。 A.用户 B.需求评审 C.总结 D.都不对

9.软件开发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常用的描述软件工程需求的工具是(C) A.业务流程图、处理说明 B.软件流程图、模块说明 C.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D.系统流程图、程序编码 10.数据流图用于抽象描述一个软件的逻辑模型,数据流图由以写特定的图符构成。下列图符名标识的图符不属于数据流图合法图符的是(A) A.控制流 B.加工 C.数据存储 D.数据流 11.软件开发的结构生命周期法的基本假定是认为软件需求能做到(C) A.严格定义 B.初步定义 C.早期冻结 D.动态改变 软件需求经过分析阶段后,通过软件需求说明书表示出来,后面的开发工作以此为基础进行,即假定软件需求确定后一般不再改变,即“早期冻结”。 12.在结构化方法中,软件功能分解属于软件开发中的(C)阶段 A.详细设计 B.需求分析 C.总体设计 D.编程调试 13.概要设计的结果是提供一份(A) A.模块说明书 B.框图 C.程序 D.数据流图 14.耦合是软件各个模块间连接的一种度量。一组模块都访问同一数据结构应属于(B)方式 A.内容耦合 B.公共耦合 C.控制耦合 D.数据耦合 解释:耦合分为以下几种,按照耦合度由高到低排列是: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最终版

青岛科技大学 化工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乙醇-正丙醇溶液连续板式精馏塔的设计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35班 日期: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三)塔板工艺尺寸计算 1)塔径 2)溢流装置 3)塔板分布、浮阀数目与排列 (四)塔板的流体力学计算 1)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压强降2)淹塔 3)雾沫夹带 (五)塔板负荷性能图 1)雾沫夹带线 2)液泛线 3)液相负荷上限 4)漏液线 5)液相负荷上限 (六)塔工艺数据汇总表格 三塔的附属设备的设计 (一)换热器的选择 1)预热器 2)再沸器的换热器 3)冷凝器的换热器 (二)泵的选择 四塔的内部工艺结构 (一)塔顶 (二)进口 ①塔顶回流进口 ②中段回流进口 (三)人孔 (四)塔底 ①塔底空间 ②塔底出口 五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六主体设备图 七附件 (一)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 (二)主体设备图 八符号表 九讨论 十主要参考资料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任务】设计一板式精馏塔,用以完成乙醇-正丙醇溶液的分离任务 【设计依据】如表一 表一 【设计内容】 1)塔板的选择; 2)流程的选择与叙述; 3)精馏塔塔高、塔径与塔构件设计; 4)预热器、再沸器热负荷及加热蒸汽消耗量,冷凝器热负荷及冷却水用量,泵的选择; 5)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及主体设备图。 二塔板的工艺设计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本设计的任务是分离乙醇—正丙醇混合液,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运用Aspen软件做出乙醇—正丙醇的T-x-y 相图,如图一:

图一:乙醇—正丙醇的T-x-y相图 由图一可得乙醇—正丙醇的质量分数比为0.5:0.5时,其泡点温度是84.40o C (二)精馏塔设计模拟 1.初步模拟过程 运用Aspen软件精馏塔Columns模块中DSTWU模型进行初步模拟,并不断进行调试,模拟过程及结果如下:

《汽车涂装技术》模块化教学设计

《汽车涂装技术》模块化教学设计方案 总学时数:108学时(理论课学时数:30学时实践课学时数:78学时) 1 课程概述 1.1课程的性质 1、《汽车涂装技术》是一门为学生日后在汽车行业发展做储备的专业拓展课程之一,是为了本专业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所开设的课程。 2、本课程采用的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车间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主要让学生掌握汽车涂装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根据会进行表面前处理、遮蔽、调漆、喷漆的基本作业。在实践教学上通过教师的示范,会基于整个汽车涂装的工作流程,进行打磨涂原子灰、车身遮盖、专业调漆及底漆(及中间涂料)、面漆的施涂等作业。 1.2、课程定位 汽车钣喷区是汽车售后维修企业中必备的工作区域,而汽车涂装技术作为钣喷区重要的作业内容,对学生在汽车维修检测行业中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学生经过《汽车涂装技术》的学习,了解与熟悉汽车涂装的方法技术、使用设备,以及整体涂装流程,同时也是也是维修部门主管级技术员工所必备的专业知识。 本课程是在所有专业课程板块学完后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培养学生对汽车车身表面进行恢复的能力,是顶岗实习进入钣喷工作岗位前的专业综合技能训练。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为依托,走“学校与企业结合和操作实训结合+顶岗实习和就业结合”的专业课程建设道路。在确保专业理论知识够用、实用的前提下,强化、优化专业实训、实习教学,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本课程自身条件和特点,通过企业特聘教师、本校专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上特别是在实践教学上的合作和互动,形成企业与学校教学平台合一,即“基础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校企结合和工学交替。在基础技能实训中突出单项技能训练的基础性,在综合技能实训中强调整车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在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中重视专业技能的适应性训练,确保学生达到本课程既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活动为中心、以“生产实训+顶岗实习”为重点,重视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派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采取由校内主讲教师和校外实习基地企业特聘教师相结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程实习指导和管理。 2. 课程基本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自动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而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垂直交通工具,在工业、商业和民用方面应用已十分广泛,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本文利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四层电梯的控制系统,主要分析并叙述了电梯的控制、运行情况、电梯电机的选择、控制系统的设计、行程开关的选择、电梯钢架的加工工艺等。 一、绪论 设计的背景 近几年来,中国电梯行业迅速崛起,庞大的市场潜力令世界瞩目。1980年,全国制造电梯2249台,到2005年底全国生产电梯达到13.5万台。26年间,中国电梯产量增长了60多倍,年产量达到并超过世界总量的1/3,电梯制造企业和制造总量居全球第一,中国已经成为电梯制造大国。 随着社会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梯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楼宇交通工具,而电梯轿厢正是乘客了解电梯性能、感受电梯品质、品评电梯档次的最直接环节。"资本和技术主宰一切的时代已经过去,创意的时代已经来临。"这句从美国硅谷到华尔街的流行语,现在流行到了中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电梯设计大赛,设计作品必须着眼未来,必须致力于让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发生细微变化,致力于创造更理想的生活方式、创造更和谐的生活空间,彰显多彩多姿的电梯文化,倡导电梯轿厢设计的最新理念,探讨电梯轿厢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正是基于此,中国电梯协会,中国电梯杂志编辑部、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共同举办"上海三菱杯中国电梯轿厢设计大赛",提出"人文、科技、时尚"的主题,其目的是表彰、推动、宣传、展示电梯轿厢设计中的原创思维与创新精神;发现优秀的轿厢设计人才;探寻未来的轿厢设计趋势,使电梯轿厢在设计上达到科技、人性化与美感的高度融合和统一。

广州大学电路模拟试卷1及答案

电路基础 模拟试卷1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有四个备选答案,请将其中唯一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干的括号中。 (本大题共7小题,总计35分) 1、(本小题5分) 电路如图示, 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 、U b 与I 为( ) A. U a =2 V ,U b =1 V ,I =1 A B. U a =1 V ,U b =2 V ,I =-1 A C. U a =2 V ,U b =2 V ,I =0 A D. U a =1 V ,U b =1 V ,I =0 A 2、(本小题5分) 电路如图所示, 该电路的功率守恒表现为 ( ) A. 电阻吸收1 W 功率, 电流源供出1 W 功率 B. 电阻吸收1 W 功率, 电压源供1 W 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共吸收1 W 功率, 电流源供出1 W 功率 D. 电阻与电流源共吸收1 W 功率, 电压源供出1 W 功率 3、(本小题5分) 电路如图所示,t =0时开关闭合,则t ≥0时u t ()为( ) A. ---1001200(e )V t B. (e )V -+-505050t C. 501200(e )V --t D. ---501200(e )V t 10μ 4、(本小题5分) 已知电路的端口电压和电流为 u (t)=[100cos(314t)+10cos(942t-30?)+2.5cos(1570t-60?)]V I (t)=[10cos(314t)+1.5cos(942t+30?)]A 则电压u 的有效值 、I 的有效值以及电路的有功功率为: ( ) A. 100.5V 、10.1A 、1007.5W B. 37.5V 、5.75A 、503.75W C. 100.5V 、10.1A 、503.75W D. 71.08V 、7.15A 、503.75W 5、(本小题5分) 图示电容元件的()u 00=,()i t t =sin A ,则电容贮能()W π等于:( ) A.0 B. 1 J C. 2 J D. 4 J

化原课程设计二氧化硫吸收塔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SO2气体吸收塔的设计 系别: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天赐 学号:122209104136 指导老师:红娇 2015年 6 月22 日

目录一设计任务书 二设计方案简介 三工艺计算

一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水吸收SO2过程填料吸收塔的设计:试设计一座填料吸收塔,用于脱除混合气体(先冷却)中的SO2,其余为惰性组分,采用清水进行吸收。 (二)操作条件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 (三)设计容 (1)流程的选择:本流程选择逆流操作; (2)工艺计算:吸收剂量求取、操作线方程式、填料塔径求取、填料层高度、最小润湿速度求取及润湿速度的选取、单位填料层压降的求取、吸收塔高度等的计算; (3)附件选型:液体分布,分布器及再分布器、支座等的选型; (4)编写设计说明书和设计结果一览表,绘制填料塔的工艺条件图。

二设计方案简介 2.1方案的确定 2.1.1装置流程的确定 本流程选择逆流操作。 2.1.2吸收剂的选择 吸收剂为清水 2.1.3操作温度与压力的确定 (1)操作压力常压 (2)操作温度20℃ 2.2填料的类型与选择 对于水吸收SO2的过程,操作温度及操作压力较低,工业上通常选用塑料散装填料。本流程选用N38塑料鲍尔环填料。 2.3设计步骤 本课程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容来进行设计: (1)吸收塔的物料衡算; (2)填料塔的工艺尺寸计算;主要包括:塔径,填料层高度,填料层压降; (3)设计液体分布器及辅助设备的选型; (4)绘制有关吸收操作图纸。

三 工艺计算 3.1基础物性数据 3.1.1 液相物性数据 20℃时水的有关物性数据如下: 密度为 ρL =998.2 kg/m 3 粘度为 μL =1.0050mPa ·s 表面力为σL =72.6×103 N/m SO 2在水中的扩散系数为 D L =147×10-9m 2/s=5.29×10-6m 2/h (依Wilke-Chang 0.518 r 0.6 ()1.85910M T D V φμ-=?计算,查《化学工程基础》) 3.1.2 气相物性数据 设进塔混合气体温度为20℃, 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M Vm =Σy i M i =0.04×64+0.96×29=30.4g/mol 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为 ρVm = RT PM =293 314.84 .30325.101??=1.2645kg/ m 3

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采用的是以外贸单证员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主导,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课程规划设计,课证结合,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工学结合课程建设模式。 课程的设计体现了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三个特点。开放性,体现在课程应由校内专任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进行课程建设;职业性,体现在课程培养目标设立以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为依据、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实践性,体现在课程内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工作过程为主导。 课程着眼于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可持续性发展。课程依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审证开证、制作和办理单证、审单交单和单证归档等四个工作项目设置。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外贸单证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外贸单证职业能力。 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外贸单证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融合了外贸单证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通过校企合作,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等形式,充分开发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校内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 本课程的设计基本理念是:以就业为导向、应用为目标、实践为主线、能力为中心、企业指导、参与课程的开发。在进行本课程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如下教学理念: ①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②工学交替的实施; 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 ④教、学、做一体化的场地;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项目设计)说明书(2014 /2015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题目:机械手伸缩臂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110200408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2周 设计成绩:

目录 第1章概论 1.1 我国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3) 1.2工业机械手的组成及原理 (4) 1.3机械手的应用 (5) 第2章机械手伸缩臂机械部分设计计算 2.1设计方案论证以及确定 (6) 2.1.1设计参数 (6) 2.2机械手伸缩臂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6) 2.3 执行装置的设计方案 (7) 2.3.1 滚珠丝杠的选择 (7) 2.3.2减速齿轮的有关计算 (13) 2.3.3 电动机的选择 (18) 第3章液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3.1 设计方案 (20) 3.2 液压回路设计 (20) 3.3 油泵的选择设计 (21) 3.3.1油泵的选择设计 (21) 3.3.2泵驱动电机的选择设计 (22)

第一章概论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业机器人机械手是模仿人的手部动作,按照给定的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和操纵的自动装置,它是机械化、自动化的重要手段。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 工业机械手可以在高温、高压、危险、易燃、易爆、放射性等恶劣的环境,以及笨重、单调、频繁的操作中,代替人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机械加工中,冲压、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电镀、喷漆、装配以及轻工业、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等各方面,也已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1.1我国机器人的发展状况 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70年代的萌芽期,80年代的开发期,90年代的适用化期。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科技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登上了月球,实现了金星、火星的软着陆。我国也发射了人造卫星,世界范围内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掀起了一个高潮,尤其在日本发展更为迅猛,它补充了日益短缺的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于1972开始研究制造自己的机器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高科技浪潮的冲击下,我国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七五”期间,国家投入资金,对工业机械人及其零部件进行攻关,完成了工业机械人的成套技术的开发,研制出了喷漆取得了

广州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试卷(A卷)

广州大学2006-2007 学年第 1 学期考试卷课程计算机网络技术考试形式(开/闭卷,考试/查) 学院系专业班级04 学号姓名 一、填空题(15分) 1、现有一计算机要和另一设备进行通信,要实现此目标首先要考虑通过何种接口把计算机和相应设备连接起来;解决此问题属于层的任务。(2分) 2、网络协议中规定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的要素称为。(2分) 3、以太网中用来解决碰撞检测问题的协议是协议。(2分) 4、一主机的IP地址配置为,子网掩码配置为,则此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 为。(3分) 5、10BASE-T以太网的数据速率为,主机到集线器的最大线缆长度 为。(4分) 6、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 一的bit 的标识符。(2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两个实体之间的通信不需要先建立好连接的通信方式为的特点。 A、面向连接 B、无连接 C、面向连接和无连接 D、以上都不对 2、总线式以太网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A、“存储-转发”式 B、广播式 C、电路交换式 D、分散控制式 3、可用于流量控制。 A、FCS B、重传 C、计时器 D、滑动窗口 4、一个主机的IP层使用IP数据报首部中的域识别应把收到的IP数据报的数据 部分交给哪个协议(如ICMP、TCP、UDP)软件。 A、版本 B、首部长度 C、目的IP地址 D、协议 5、两台PC通过RS-232-C接口进行通信,发送数据的PC波特率设置为9600波特,接 收数据的PC的波特率设为4800波特,则接收数据的PC 。

A、收不到任何数据 B、能收到部分数据 C、能正确接收发送的数据 D、不能确定是否能收到数据 6、通过RS-232-C接口通信的两台PC不使用。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应用层 7、一主机的TCP协议软件收到一TCP报文段后,通过识别此分组数据应交给运行在主机中的哪个应用进程。 A、目的IP地址 B、源IP地址 C、目的端口 D、源端口 8、一主机IP地址为,子网掩码为,则该主机所在网络能够连接的主机数量总共为 台 A、7 B、6 C、5 D、不能确定 9、一主机的IP地址配置为,子网掩码配置为,则其默认网关可配置为。 A、B、C、D、 10、若两台主机网络层之间能互相通信,则它们的层之间必然能互相通信。 A、应用 B、运输 C、数据链路 D、以上都对 11、下列属于五层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和应用层)结构的是。 A、TCP/IP体系结构 B、OSI计算机体系模型 C、A、B都是 D、以上都不对 12、下面属于B类地址的是。 A、B、C、D、 13、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称为。 A、发送时延 B、传播时延 C、处理时延 D、往返时延 14、下列哪个设备扩展局域网后会导致冲突域的扩大? A、路由器 B、交换机 C、集线器 D、以上都不对 15、以太网交换机根据转发帧。 A、目的IP地址 B、源IP地址 C、目的MAC地址 D、源MAC地址 16、透明网桥转发表的建立是基于。 A、人工配置 B、所转发的帧的目的MAC地址 C、所转发的帧的源MAC地址 D、以上都不对 17、以下不属于局域网的拓扑结构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