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记字词知识

狱中杂记字词知识
狱中杂记字词知识

《狱中杂记》基础知识

)出者日四

)而()言曰:“此疫作

()也。今天时顺正,死者尚希,往岁多至日数十人。”余()所以(),杜君曰:“是疾易传染,遘()

()其前以通明,)))

)囚常二百馀。每薄暮()

),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又

隆冬,贫者席地而卧,)不疫矣。),

)启钥,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此所以染者众也。又可怪者,大盗积贼,杀人重

)旺,染此者十不一二,或随有),其

)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

余曰:“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

)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又

)纠()诘(),皆归

)系

)有连,))

)手足,置老监,俾()

)其家之所有以为

),而官与吏剖分焉。)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唯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

)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

),每质()狱

),必于死中求其生,而无辜者乃()至此。倘仁

):“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其轻系及牵连未

)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所全

结正()者居之。倘举旧典,可小补也。”杜君曰:“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

)哉!不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也。”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

)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大辟()无可要(),

)其首。用此(),富者赂数十百金,贫亦

()衣装;绝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者亦

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病数月乃瘳,或竟成痼疾。

余尝就老胥而问焉():“彼于刑者、缚者,非相仇也,期有得耳;果无有,终亦稍宽之,非仁术乎?”曰:“是立法以警其馀,且惩后也;不如此则人有幸心。”主梏扑者亦然。余同逮以木讯者三人:

);一人倍之,伤肤,

()愈;一人六倍,即夕行步如平常。或叩之曰:“罪人有无不

均,既各有得,何必更以多寡为差?”曰:“无差,)者?”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馀经秋审,皆减等发配。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

)我千金,吾生()若。”叩其

),曰:“是无难,别()具()本章,

),取案末独身无亲戚者二人易汝名,俟封奏时

()易之而已。”其同事者曰:“是可欺死者,而不能欺主()者,倘复请之,吾辈无生理()矣。”胥某笑曰:“复请之,吾辈无生理,而主谳者亦各罢去。彼不能以二人之命易其官,

)行之,案末二人立决。主者口

呿舌挢,终不敢诘。余在狱,犹见某姓,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

)卒,众皆以为冥谪云。

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

)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

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

()。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奸民久于狱,与),)有()。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康熙四十八年,以

赦出,居数月,漠然无所事。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

)。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登泰山记教案_1

登泰山记教案 教学目的 一、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一定的文言实词,进而疏解文意。 二、指导学生理清本文思路,体会描景特点。 三、指导学生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品位形象而优美的语言,学习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一、安排两课时教学。 二、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朗读环节,知道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思路。 三、利用预习的效果教学,重点突出一些疑难字、词、句,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解决,教师适当点拨。 四、结合练习一的回答,达到教学目的二、三,应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利用电视或电脑录放泰山风光与雄姿,并请去过泰山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登泰山的。那么古人是怎样登泰山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姚鼐的《登泰山记》 二、作者介绍(投影)

《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探究问题,了解清王朝刑部监狱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主旨,学习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问题,了解清王朝刑部监狱的黑暗现实。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我们必修一学过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吗?作者把我们带进了集中营,介绍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绞刑架,展现了集中营的惨无人道,控诉了法西斯的滔天罪行!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往上追溯两百多年,在大清王朝的监狱里也在上演着触目惊心的惨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方苞的《狱中杂记》,看一看那里的黑暗与罪恶! 二、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紧扣标题《狱中杂记》思考: 1、“狱中”,方苞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被关在监狱呢 2、 了解作者、作者的文学主张、写作背景

3、“杂记”二字标明什么?“杂”字如何理解?“杂”字在文 章中有哪些表现呢?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 “杂”就是“多”,就是“散”,表明文章材料丰富的特点。 “杂”——涉及人物多、典型事件多 “杂”——丰富的材料——“义”——“言之有物” 三、精读赏析,理解感悟 思考:涉及到这么多的人和事,作者用什么线索把它们串在一起? 具体表现为什么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官员株连折磨言 狱吏勒索虐待之 犯人金钱 老胥易名舞弊有 狱霸威胁敲诈序 写作目的 吏卒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滥用酷刑暴虐成性 监狱黑暗至极腐败成风草菅人命罪孽深重 四、观看图片,触动心灵 读《狱中杂记》我们可以看到:牢房的阴暗污浊拥挤,狱吏 的残酷无情暴虐,犯人的痛苦无奈悲惨;读《狱中杂记》我们

狱中杂记练习和答案

狱中杂记》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窦(dòu)穴遐迩(ěr)老胥(xū)B.户牖(yǒu)违(wéi)背矜(jīn)疑 C.骈(pián)文俾(bǐ)使大辟(pì) D.罹(lí)难绞缢(yì)日晷(guǐ) 2.下列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这)疾易传染与饮食之气相薄(迫) B.俾(使)困苦不可忍而轻者、无罪者罹(遭受)其毒 C.行刑者先俟(等候)于门外富者就(于是,就)其戚属 D.贫亦罄(尽)衣装有郭四者,凡(总共)四杀人 3.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①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馀 ②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 B.①主缚者亦然②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 C.①牖其前以通明②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 D.①余叩所以②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 4.下列加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今天时顺正 B.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C.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D.夜缒而出,见秦伯 【基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有洪洞①令杜君者,作而言曰:“迩年狱讼,(刑部)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之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剖分焉。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②僧某,遘疫死,皆不应重罚。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部中老胥,家藏伪章,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增减要语,奉行者莫辨也。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功令:大盗未杀人,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止主谋一二人立决;余经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二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 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 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 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② 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 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④ 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 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 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 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 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 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 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 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 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其的用法教学文档

其的用法 “其”在文言文中是最常见的虚词之一,也是《考试说明》规定的高考考查的重点虚词之一。在王安石的佳作名篇《游褒禅山记》一文中,“其”字出现了20多次,较全面地体现了虚词“其”的用法。通过本文,我们对虚词“其”进行归纳,以便更好地掌握“其”的用法规律。 一、“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在句中作主语或与其他词语构成主谓短语作该短语中的小主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他们)”“它(它们)”。如: ①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②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③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④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①句,“其”作“乃华山之阳”的主语,相当于“它”,代指“华山洞”。②句,“其”与“为文”构成主谓短语,相当于“它”,代指“仆碑”。③句,两个“其”分别作分句主语,前一个相当于“它”,代指上文的“山洞”;第二个“其”相当于“他们”,代指上文的“游人”。④句,“其”与“求思”构成主谓词组,相当于“他们”,代指“古之人。 二、“其”作第三人称代词,用在名词或方位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他的(他们的)”“它的(他们的”)。如: 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②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上述五句中的“其”,都可译成第三人称代词“它的”。①句,“其下”指山的下面。 ②句,“其文”指“仆碑上的文字”。③句,“其左右”指“山洞的两旁”。④句,“其深”指“山洞的深处”。⑤句,“其传”指“古书的传说(文字)”。 三、“其”活用作第一人称代词,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相当于“我(自己)”、“我们”或“我的(我们的)”。如: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①句,“其”指代上文的“余与四人”,只能译成“我们”。②句,“其”指的是“我(自己)”。 四、“其”作指示代词,可以指代个别的人或事物,也可指代多数,一般都是远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④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①句,“其址”指那个地方,“其后”指从那以后。②句,“其院”指那个禅院。③句,“其好游者”指那些爱好游赏的人。④句,“其欲出者”指那个要求出来的人。 五、“其”作副词,放在句首,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示反诘的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其”表示反诘语气,相当于“岂”,可译为“难道”。 六、“其”作助词,用来凑足音节,舒缓语气。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其”是助词,无实在意义,可不翻译;“既其出”可译为“出洞以后”。

指南录后序-知识详细整理

《指南录后序》重点词汇整理 一、字词解析 ①注意释义 士萃(cuì)于左丞相府(萃:聚集) 北亦未敢遽(jù)轻吾国(遽:匆忙,马上) 吕师孟构恶(è)于前(坏事。构恶:做坏事。) 予羁(jī)縻(mí)不得还(羁、縻:都有束住、系住的意思,文中是被拘留的意思。)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yì)北(诣:到……去。) 》 天高地迥(jiǒng)(迥:远) 避渚(zhǔ)洲(渚:水中小块陆地。洲:水中陆地,比渚大。) 诋(dǐ)大酋当死(诋:斥骂。) 境界危恶(è)(恶:困难。) 轻:轻视。 慷慨,意气激昂。羁縻:束缚,这里是软禁、扣留的意思。 度:估量 # 前:向前。 直:直接,径直。 诟:耻辱,怒骂。当时元军统帅为伯颜,据《指南录》载:本来说定事完后便让文天祥回去,但元军却把贾余庆等放回,扣留了文天祥。 数:列举罪状。 貌:表面 ②通假字 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具,通“俱”。全,都,作副词。) [ 层见错出(见,通“现”。) 道中手自钞录(钞,通“抄”) 缙绅(缙,通“搢”。插)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陵,同“凌”。欺侮) 臣死有余僇(僇,通“戮”。罪) ③词性活用 A.名词作状语 、 北虽貌敬(貌:表面上) 予分当引决(分:按名份) 草行露宿(草:在荒野里。露:在露天下。)

日与北骑相出没(日:每天) B.名词作动词 道海安、如皋(道:取道)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前:走上前)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名曰《指南录》。 … 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下:下达) 动——名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④一词多义 [间] A名词jiān 得间奔真卅(机会) :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缝隙《庖丁解牛》) 扁鹊立有间(一会儿《扁鹊见蔡桓公》) 出没于长淮间(之间) 道芷阳间行(小路) B动词jiàn 中间崩倒之声(夹杂《口技》)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曹刿论战》) ) C量词jiān 安得广夏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副词jiàn 间以诗记所遭(间或,有时) 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悄悄地,秘密地《陈涉世家》) [靡] A动词mǐ )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倒下《曹刿论战》) 相如传目叱之,左右皆靡(后退《廉颇蔺相如列传》) B动词mí 徒靡弹药,无益吾事(浪费《冯婉贞》) C形容词mǐ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奢侈《训俭示康》) D副词mǐ } 天高地迥,号呼靡及(无,不。靡及:达不到)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探究问题,了解清王朝刑部监狱的黑暗现实。 [教学重点] 概括文章主旨,学习文章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探究问题,了解清王朝刑部监狱的黑暗现实。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还记得我们必修一学过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吗? 作者把我们带进了集中营,介绍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实验室、绞刑架,展现了集中营的惨无人道,控诉了法西斯的滔天罪行!历史总是有着惊人的相似,往上追溯两百多年,在大清王朝的监狱里也在上演着触目惊心的惨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方苞的《狱中杂记》,看一看那里的黑暗与罪恶! 二、整体感知,把握思路 紧扣标题《狱中杂记》思考: 1、“狱中”,方苞是什么人?为什么会被关在监狱呢? 了解作者、作者的文学主张、写作背景 2、“杂记”二字标明什么?“杂”字如何理解?“杂”字在文

章中有哪些表现呢?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 “杂”就是“多”,就是“散”,表明文章材料丰富的特点。 “杂”——涉及人物多、典型事件多 “杂”——丰富的材料——“义”——“言之有物” 三、精读赏析,理解感悟 思考:涉及到这么多的人和事,作者用什么线索把它们串在一起? 具体表现为什么?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什么? 官员株连折磨言 狱吏勒索虐待之 犯人金钱 老胥易名舞弊有 狱霸威胁敲诈序 写作目的 吏卒贪赃枉法营私舞弊滥用酷刑暴虐成性 监狱黑暗至极腐败成风草菅人命罪孽深重 四、观看图片,触动心灵 读《狱中杂记》我们可以看到:牢房的阴暗污浊拥挤,狱吏的残酷无情暴虐,犯人的痛苦无奈悲惨;读《狱中杂记》我们可以听到:狱卒敲诈勒索的威胁,老胥偷梁换柱的得意,无辜百姓通宵达旦的号呼! 五、课堂小结

狱中杂记字词整理

《狱中杂记》文言知识点整理 一、一词多解 1.作 作而言曰:神情激动 此疫作也:发作 2.薄 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迫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迫近 儿已薄禄相(《孔雀东南飞》):小 3.易 是疾易传染:容易 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改变,更改 或未易量(《六国论》):轻易 4.质 质明启钥:副词,正,刚刚 每质狱词:审察 然犹质其首:抵押 君不如肉祖伏斧质请罪(《廉颇蔺相如列传》):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 5.即 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副词,就 即幸留,病数月乃瘳:连词,即使

即夕行步如平常:副词,目前,当下 项伯即入见沛公(《鸿门宴》:副词,立即匪来贸丝,来即我谋(《氓》):就 二、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牖其前以通明:开窗户 ②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带上刑具 ③凡死刑狱上:呈报 ④然犹质其首:抵押 ⑤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内外勾结 ⑥漠然无所事:做 (2)名词作状语 贫则面语之:当面 (3)名词意动用法 ①席地而卧:以……为席 ②皆利系者之多:以……为利 2.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予我千金,吾生若:使……活下去 3.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所全活可数计哉:保全 三、古今异义 1.余叩所以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2.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3.然后得死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4.吾辈无生理 古义:活的可能 今义: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四、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此所以染者众也。 其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 是以某某易其首者。 2.状语后置句 然后导以取保。 或叩以往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10.去留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11.寻古义:不久;今义:寻找12.交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状语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四)使动用法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五)意动用法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四、一词多义1.行Xíng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观沧海》(动词,运行。)⑤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动词,实行,执行。)⑥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名词,行为,动作。)⑦臣修身洁行数十年《信陵君窃符救赵》(名词,品行。)⑧《琵琶行》(行,古诗一种体裁。)háng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露上青天杜甫《绝句》(量词,排,行。)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泛指军队。)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名词,辈分。) 2.引①丁壮者引弦而战《塞翁失马》(动词,开弓,拉弓。)②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牵,拉,引。)③引壶觞以自酌《归去来兮辞》(动词,拿来,取来。)④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召请,召引。)⑤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动词,避开,退却。)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援引。)⑦敢竭鄙怀,恭疏短引《滕王阁序》(名词,前言,序文。)3.乘chéng ①聊乘化以归尽《归去来兮辞》(动词,顺着,顺随。)②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骑,坐,驾御。)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介词,凭借,趁着。)④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烈士事略>序》(动词,交互,连接)⑤目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动词,冒着,顶着。)shèng①于是为长安君约车万乘《触龙说赵太后》(量词,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②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殽之战》(“四”的代称。)4.策①执策而临之《马说》(名词,竹制的马鞭。)②策扶老以流憩《归去来兮辞》(动词,拄着。)③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同“册”,记录。)④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名词,策略。)⑤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名词,计策,计谋。)5.审①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动词,明白,知道。)②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察今》(动词,考察,观察。)

指南录后序教案

《指南录后序》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工具书,能识句读、正确地诵读,能梳理课文中的文言现象,并能将其翻译成现代文。 2、在了解人与时代的关系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崇高的爱国热情与人格操守。 3、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能对“操守、信仰”及“忠君、爱国”等问题进行思考,并展开讨论。 教学重难点: 1、查阅工具书,能识句读、正确地诵读,能梳理课文中的文言现象,并能将其翻译成现代文。 2、了解人与时代的关系的基础上,感受作者崇高的爱国热情与人格操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前面一个板块“祖国土”的学习当中,我们感受到了超越时空、超越民族的爱国情感。情感是人类共有的,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而高尚、伟大的人格同样也能让人心生的敬佩,因为,高尚抑或伟大的人格不仅让历史记住这些平凡抑或伟大的人们,同时他们的精神更是能照亮我们这些后来者的前行之路,给我们以无比巨大的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个板块“号角,为你长鸣”。 请大家把书翻到第三十四页,读读这一板块的导语。这些有思想的先驱们总是在黑暗笼罩的时候闪现他们的光辉,也正是他们存在,使得人类能一次又一次地冲破黑暗,迎来黎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板书)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南宋政治家,爱国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诗文如《指南录》、《过零丁洋》、《正气歌》等。 文天祥生活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一个十分可悲的朝代——南宋。在这个一个历史时代中,

亡国与战乱是伴随着他生活始终的。他的父亲是一个读书人,受父亲的影响,文天祥对于民族与国家的这份忠诚是十分强烈的。正是他的这种至死不渝的对民族与国家的忠诚与他所生活的这个只知苟且偷安的年代有着太多的矛盾与冲突,这也是他生命悲剧的根源之所在。 文天祥是科举状元出身,曾经为官,一心想要效忠朝廷,收复失地。但是他的这片热情起初并未得到肯定,而受到了百般的阻挠。他也因此而消极过,退隐过。但是,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入世。 德祜二年,他抱着可以解除国难的希望,背负着“归而求救国之策”的重任,出使元营。结果被扣押。但是无论对方如何威逼利诱,他宁死不从,并且得一机会从元军中逃脱,历经千难万险回到了南方。之后,他为救国,带着由民间百姓组成的部队与元军的精锐部队奋战,最终被俘虏。此时,当他落入敌人手中时,他曾企图自杀,但没有成功。最终被囚禁了三年多。公元1282年农历腊月初八,文天祥从容就义。临死之前,他面对凛冽的北国寒风,朝着南方作揖之后,镇定地说:“诸位同胞,我有言相赠,请听!今天乃腊月初八,我死之日,便是南宋灭亡之时。你们若心不忘宋,将来年年便以‘腊八’做个纪念日吧。” 这就是文天祥,这就是一个对国家与民族无比忠诚的文天祥。他的精神感天动地,到现在我们依然用腊八来纪念他。下面我们就具体来看看这篇《指南录后序》。 三、解题 《指南录后序》是一篇序文。文天祥在从元军的手中逃脱之后,在逃亡的路上写下很多诗歌,辑录为《指南录》。取名指南,是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诗句中的意思,以表达作者心向南宋、冒死南归的一片丹心。 此文,是给《指南录》一书所作的序,而且因为之前已经写过一篇序言了,所以名为后序。“序”也是一种文体,一般写在书的前面,用来说写作的经过、原由以及书中所包含的情感等。 四、初读课文, 1、理清文言现象,能翻译原文 请自读课文,把你在预习的过程中,和这一篇读的过程中,出现的疑问找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集体释疑、教师补充。 明确要点: (1)字音

方苞《狱中杂记》的翻译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方苞的《狱中杂记》全文翻译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间,我(关押)在刑部监狱里,看见犯人死去而从墙洞里拖出去的,每天有三四个人。(狱中)有个原洪洞县的知县杜君,站起来说道:“这是瘟疫发作了呵。现在气候正常,死的人还不多,往年(这时候)多到每天十多人。”我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杜君说:“这种疾病很容易传染,传染上的人,即使是他的亲属,也不敢同他一起居住。而狱中有老监四座,每座老监有五间房子,看守们住在当中一间里,在房前的墙上开有窗户,用来通光,屋顶也开有天窗,用来透气。旁边的四间牢房却没有开窗,可是关在里面的犯人经常有二百多人。每到傍晚便落了锁,犯人的尿尿也都封闭在牢房里,同食物的气味混在一起。再加上严冬时节贫穷的犯人在地上睡觉,等到春天地气上升,很少有不生病的。监狱里有个老规矩,天亮了才开锁,当深更半夜的时候,活人跟死人脚靠脚头靠头地躺着,没有办法避开,这就是传染上的人多的原因。更值得奇怪的是,那些大强盗和犯案多次的贼,杀过人,案情重大的囚犯,精气特别旺盛,染上这种病症的十个当中没有一两个,有的即使染上了,随即也就好了。那些接连死去的,都是因为罪轻被押以及被牵连的,被当作人证而不该受法律制裁的人。” 我曾经找一个老年管文书的小官询问过这件事:“他们跟那些被处决、被捆绑的人,不是有什么仇恨,只不过希望得到一点财物而已;果真没有,最后也就宽容宽容他们,这难道不是一种善行吗?”回答说:“这是为了立下规矩以警告其余的犯人,而且也用来惩戒后来的人;不这样,那就人人都会有侥幸的心理。”专管给犯人戴手铐、打板子的人也是这样。跟我同案被捕用木制刑具拷打审问的有三个人:一个人给了二十两银子,(结果)骨头受了点轻伤,病了一个多月;一个人给的(比他)多了一倍的银子,(只)打伤了皮肤,二十天就伤愈了;一个人给(的是他)六倍的银子,当天晚上走起路来就跟平时一样。有人问他们道:“犯罪的人贫富不一样,你们已经从各个犯人身上都得了钱财,又何必还要按出钱多少来分别对待呢?”(他们回答)说:“没有差别,哪个肯多出钱呢?”孟子说过:“选择职业不可以不慎重。”(这句话)真对啊! 刑部里(有个)老年管文书的小官,家里暗藏着伪造的印章,公文下发给各省,往往偷偷地更换它,增加或删节那些重要的语句,奉命执行的人没有谁能分辨真假。那些上奏给皇帝和送各部的公文,还不敢这样做。(政府的)法令规定:大盗没有杀人,以及另外的共同参与作案而人数多的案犯,只要主谋的一、二人立即处决,其余的案犯经过秋天的大审,都减刑遣发到边远地方去服役。案文送上 精品文档

狱中杂记字词知识导学案.

狱中杂记 说明:此文涉及古代司法 知识,异常重要。 请认真对待。 2009年 12月 30日 康熙五十 出者日 四三人。有洪 洞令杜 言曰: 也。今天 时顺正, 死者尚希,往岁多至日 ,杜 君曰:“是疾 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而狱中 为老监者四, 监五室, 其前以通明,

,矢溺皆闭其中(13 。又隆冬, 贫者席地而卧, 不疫矣。 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 (16 (,此所 以染者众也。又可怪者 旺,染此 骈死,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

者。” 余曰:“ 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 ,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 杜君曰: 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 , 皆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 系者之多, 少有连入狱 手足, 困苦不可忍。然后导以 其家之所有以为剂, 焉。 求脱械居监外宽,为标准以警其馀。或同系,情罪 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 余伏见圣 上好生之德, ,

, 必于死中求其 :“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 之,手足毋械可数计哉!或曰:“狱旧有室五 ,名曰现监, 讼而未结正者居之。倘举旧典,可小补也。”杜君曰:“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今贫者转系老监,而大哉!不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也。”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遘役死 ,皆不应重罚。又 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上,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使其党入索财物,名曰“斯罗”。富者就其戚属,贫则面语之。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其绞缢,曰:“顺我,始缢即气绝;否则,三缢加别械,然后得死。”唯大 辟无可要 ,富 无有者,则治之如所言。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 即先折筋骨。每岁大决,勾者十四三,留者十六七,皆缚至西市待命。其伤于缚者,即幸留 , 病数月乃瘳,

狱 中 杂 记·文白对照翻译教学文案

狱中杂记〔清〕方苞 1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狱,见死而由窦出者,日三四人。有洪洞令杜君者,康熙五十一年三月,我被关在刑部监狱里,亲眼看到死后从牢墙的洞口被拖出去的犯人,每天有三、四个,有位曾任过洪洞县令的杜君,作而言曰:“此疫作也。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往岁多至日十数人。”余叩所以,杜君曰: 站起来对我说:“这是发生了瘟疫。现在天时正常,死的人还不多,往年多到每天要死十几个。”我向他询问原因,杜君说:“是疾易传染,遘者虽戚属,不敢同卧起。而狱中为老监者四,监五室。 “这种疾病非常容易传染,得了瘟疫的人,即使是他的亲属也不敢陪伴他同起同卧。而狱中设立了四个老监,每监分五个牢房。 禁卒居中央,牖其前以通明,屋极有窗以达气。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 看管犯人的狱卒住在正中那间。他在前面墙上开一个窗户照明,屋顶开一个天窗通气。两旁四间则没有窗户,但是关押的犯人常常多达二百多个。 每薄暮下管键,矢溺皆闭其中,与饮食之气相薄;又,隆冬,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每到傍晚就锁门,犯人的大小便都拉在牢里,臭气与食品的气味相混杂。到了寒冬,贫穷的犯人就睡在地上,春天一到, 鲜不疫矣。狱中成法,质明启钥,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 很少不生病的。狱中的老规矩,天快亮时才开锁。到了半夜,活人和死人脚挨脚、头并头而睡,没有办法回避, 此所以染者众中。又可怪者,大盗、积贼、杀人重囚,气杰旺,染此者十不一二, 这样得传染病的人就多了。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大盗、惯贼、杀人要犯,却体质强壮,精力旺盛,被传染上疾病的十个中不到一、二个或随有瘳。其骈死者皆轻系及牵连佐证,法所不及者。”余曰:“京师有京兆狱,即使有的得了病,随即又痊愈了。那些接连死去的,都是因轻罪被关押的人,以及被牵连作证而依法不该判罪的。”我说:“京师有京兆狱,有五城御史司坊,何故刑部系囚之多至此?”杜君曰:“迩年狱讼,情稍重,京兆、五城即不敢专决; 有五城御史司坊,为什么刑部监狱关押的犯人如此之多?”杜君说:“近年打官司,案情较重的,京兆狱和五城御史衙门都不敢擅自判决;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而十四司正副郎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 加上九门提督所搜捕查究的犯人,都归刑部拘禁。而十四司正副郎官中乘机营私者以及掌理文书的小吏、狱官、小卒,都把多关押人视作有利可图, 少有连,必多方钩致。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置老监,俾困苦不可忍, 稍有牵连的人,一定千方百计拘捕到。一旦投入监狱,不问有罪无罪,必定戴上手铐脚镣,关进老监,使他们痛苦不堪, 然后导以取保,出居于外,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而官与吏部分焉。 然后劝诱他们寻找保证人,缴纳保证金,才放他迁出狱外,狱官估计他家财产来定敲诈的数额,得钱后官吏就坐地分赃。 中家以上,皆竭资取保;其次,求脱械居监外板屋,费亦数十金; 中产以上的家庭,都倾尽家财去找人取保,次一等的人家,只求脱掉镣铐,住在监狱外的板屋,也得化费数十两银子; 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或同系,情罪重者,反出在外, 只有极其贫困而又无依靠的囚犯,则被铐得很紧,以作为样子来警告其余的犯人。有时同是一个案子,案情罪行严重的,反而能居住在监狱外, 而轻者无罪者罹其毒。积忧愤,寝食违节,及病,又无医药,故往往至死。” 而罪轻或无罪的人却遭受其害。这些人忧愤积结,饮食起居又不正常,一旦染病,又缺医少药,所以往往死去。” 余伏见圣上好生之德,同于往圣,每质狱辞,必于死中求其生。 我见皇上有爱惜生灵的品德,和以往那些好皇帝一样,每次审察判决书,必然能在被判死刑的犯人中寻求出一些可以放生的人, 而无辜者乃至此。倘仁人君子为上昌言,除死刑及发塞外重犯, 而如今无辜者竟然到了这个样子。假使仁人君子向皇上直言:除死刑犯以及发配到边远地充军的重刑犯外, 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者,别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所全活可数计哉! 那些罪行较轻以及受牵连还没有结案定罪的犯人,可以另外关在一座监狱里,不给他们上手铐和脚镣,这样,所保全而活下来的人能数得清吗! 或曰:“狱旧有室五,名曰现监,讼而未结正者居之。倘举旧典,可小补也。” 或者说监狱原有的五个牢房,定名为临时拘留所,让那些正在打官司而没有结案定罪的人住。这样即使实行过去的规章制度,也可以稍有补益。 杜君曰:“上推恩,凡职官居板屋;今贫者转系老监,而大盗有居板屋者,此中可细诘哉!”杜君说:“皇上开恩,凡犯罪官员住板屋;如今贫困犯人转到老监关押,而大盗中却有住板屋的人,这里面是可以仔细查究的啊!不若别置一所,为拔本塞源之道也。”余同系朱翁、余生及在狱同官僧某, 不如安置在另一所监狱里,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我一起被捕的朱老先生、姓余的青年,和狱中的同官县僧某, 遘疫死,皆不应重罚。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左右邻械系入老监,号呼达旦。 先后得了传染病死去,都是不应该判重罪的。又有某人因儿子不孝控告他儿子,左右邻居也被牵连关押在老监,呼天喊地一直到天亮。余感焉,以杜君言泛讯之,众言同,于是乎书。 我十分感慨,并以杜君所说的话广泛核实,大家所说的都相同,于是我就写了下来。

狱中杂记教案

《狱中杂记》教案主备人:马琪教学目 标 补充 1. 掌握本文的字、词、句的意义及其用法: 2、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并认识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教学重点 认识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从该文中认识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下列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窦(d?u)穴遐迩(可)老胥(x u) B .户牖(y 6U 违(w百) 背矜(j in)疑 C .骈(pi 6)文俾(b i )使大辟(p i) D .罹(I 1)难绞缢(y 1)日晷(gu i 二、精讲点拨:

1、方苞:清代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为文主张一种“义法”,要求做文章“言之有物” “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在实践中,方苞以及其他桐城派作者成就虽然不很高,思想内容比较空虚,但大抵能够写得明白晓畅,在行文的结构、修辞方面有一些可取的地方。 2、背景 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因《南山集》案牵连入狱。《南山集》为桐城人戴名世所著。戴名世在《南山集》《与余生书》一文中提出写历史时应给明末几个皇帝立“本纪”。此事被御史赵申乔揭发,戴名世全家及其族人牵累定死罪者甚多。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被捕入狱。开始在江宁县狱,后解至京城,下行步狱。两年后出狱,被编入汉军旗,以奴隶身份入值南书房。康熙死后被特赦,解除旗籍。后累官至礼部侍郎。本文是方苞出狱后,追述他在刑部狱中所见所闻的记录。 二、解题: “杂记”,是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 闻。 本文以“杂记”名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

狱中杂记练习(附答案)

《狱中杂记》练习(附答案)一、给下列字注音。 遘gòu 牖yǒu 瘳chōu 俾bǐ 罹lí 梏gù 晷guǐ 谳yàn 呿qū 挢jiǎo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1.见死而由窦.出者:孔穴,这里指监狱墙上打开的小洞。 作.而言:神情激动。 是.疾易传染:这。 牖其前以.通明:连词,表目的,来。 矢溺 ..皆闭其中:即屎尿。 与饮食之气相薄.:迫。 鲜.不疫矣:很少。 此所以 ..染者众也:……原因。 少.有连.:少,通“稍”,稍微。连,牵连。 苟.入狱:如果。 量.其家之所有以为剂.:量,估计,衡量。剂,契券,字据,这里指作为要挟的依据。傥.仁人君子为上昌言:傥,通“倘”,如果。 其轻系及牵连未结正 ..者:定罪。正,治罪。 别置一所以 ..羁之:所,处所。以,表目的的连词。 此中可细诘.哉:诘,追问。 2.行刑者先俟.于门外:俟,等待。 惟大辟 ..无可要:大辟,斩首。 然犹质.其首:质,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质。(用……作抵押) 贫亦罄.衣装:罄,用尽。 信.夫:信,果真,的确。 3.主者口呿.舌挢.:呿,张口。挢,伸举。 4.狱词无谋故 ..者:谋故,谋杀。 渫.恶吏忍于鬻.狱:渫,污浊。鬻,卖。 三、一词多义。 作:作而言曰神情激动 此疫作也发作 矜:经秋审入矜疑怜悯、惋惜 若自矜诩炫耀 叩:余叩所以询问 以手叩门扉曰敲击

易:是疾易传染容易 文书下行直省,多潜易之更改 质:每质狱词询问,评判 然犹质其首以……作抵押 其:其极刑代词,其中 其伤于缚者代词,那些 即:即幸留,留数月乃瘳即使 即夕行步如平常就在(某时某地) 差:何必更以多寡为差等级 差强人意差:程度副词,勉强,尚,略;强:振奋。原指还能振奋人的意志,现在表示大体上能让人满意。 四、古今异义词。 1.然后 ..得死。古:这之后。今:连词,表示某一行动或情况发生后,接着发生或引起另一行动或情况。 2.吾辈无生理 ..矣。古:活的可能。今:机体的生命活动和体内各器官的功能。 五、翻译下面的句子。 1.每质狱词,必于死中求其生,而无辜者乃至此。 每次审察判决书,必然能在被判死刑的犯人中寻求出一些可以放生的人,而如今无辜者竟然到了这个样子。 2.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 好官也多把使犯人免去一死当做功德,却不去追究那些案件的真相,他们使好人蒙受冤枉,也厉害得很哪! 3.时方冬停遣,李具状求在狱候春发遣,至再三,不得所请,怅然而出。 那时正好是冬天,停止遣送。姓李的写呈文请求留在刑部狱中等到来年春天遣送,请求了好几次,都没有得到批准,他只好失望地离开这里。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知识归纳 《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 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2)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 (3)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 二、古今异义 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 古义:知心话;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 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 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 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 8.风波 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 9.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10.去留 古义:指生死;今义:离开留下 11.寻 古义:不久;今义:寻找 12.交 古义:交互,都;今义:常用义“交友”、“交通”等 三、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四、一词多义 1.行 Xíng ①感吾生之行休《归去来兮辞》(副词,将,将要。)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六则》(动词,行走。) ③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动词,离开,前往。)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五单元《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狱中杂记》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及桐城散文派的为文主张。 2、把握主要内容,了解清初狱治的腐败黑暗,探讨本文的主旨及写作意义。 3、体会本文艺术特点,了解桐城派散文的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 把握主要内容,探讨清初狱治腐败的根源及本文的写作意义。 【教学内容】 一、导新课 是谁仕途坎坷屡遭贬黜,却为“民生之多艰”而长叹哀泣?是谁穷困潦倒生活窘迫,却依旧心系天下苍生?是谁在生命的最后依然不忘收复丢失的国土?是谁身陷囹圄,被判处极刑,依然关心时政初心不改?这些都表现了仁人志士心忧天下心系国事的美好情怀,而一个优秀的文人也一定有着这样的情怀。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清代著名散文家方苞在狱中完成的作品《狱中杂记》,了解清初的狱治状况,同时体会作者的家国情怀。 二、链常识 1、作家名片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晚年又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散文家。24岁至京城,入国子监,以文会友,名声大振,被称为“江南第一”。大学士李光地称赞方苞文章“韩欧复出,北宋后无此作也”。方苞32岁考取江南乡试第一名。康熙四十五年(1706)考取进士第四名。时母病回乡,未应殿试。后累官至礼部右侍郎。乾隆十四年病逝。享年82岁,葬于江苏六合。 方苞为文主张“义法”,要求作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后来桐城派文章的理论,即以方苞所提倡的“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完善,于是形成主盟清代文坛的桐城派,影响深远,方苞也因此被称为桐城派的鼻祖,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著有《望溪全集》。 2、背景探秘 康熙五十年,《南山集》案发,方苞也因《南山集》序文上列有名字而被牵连下江宁县狱。不久,解至京城下刑部狱,定为死刑。在狱中两年,仍坚持著作,著成《礼记析疑》和《丧礼或问》。康熙五十二年,因重臣李光地极力营救,始得康熙皇帝亲笔批示“方苞学问天下莫不闻”,遂免死出狱。《狱中杂记》是方苞于康熙五十一年三月,在刑部狱中写成的。 3、文体知识 杂记——古代散文中一种杂文体,因事立义,记述见闻。方苞的《狱中杂记》是“杂记”中的名篇,材料繁富,错综复杂,人物众多。作者善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描写,“杂”而有序,散中见整,中心突出。 三、知文意 (一)疏通内容 通读全文,梳理层次,概括段意。 第1段:记述刑部狱中瘟疫流行的情况和原因; 第2段:记述狱吏勒索钱财、虐待犯人的罪恶行径; 第3、4段:记述奸吏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罪恶行为; 第5段:记叙奸民与恶吏内外勾结,把监狱变成牟利赚钱的场所的罪恶行为。

文言文文学常识大全2014

(一)敬称与谦称

(二)古代官职类常识1 (1)有关职官变动的文言词语。 (三)官职类文学常识2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如“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斥: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①做人质;②抵押。 18.当:判刑,判罪。后面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19.坐:①因……犯罪或犯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0.多:赞扬,欣赏。21.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变化的 (1)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授予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官署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除:任命,授职。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 授:授给、给予官职。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封:指皇帝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起:起用某人任以官职。 察:考察后予以推荐,选举。 仕宦:做官,任官职。仕:做官。仕进:入仕,做官。 (2)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绌、黜:废掉官职。 免:罢免。夺:削除。 (3)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迁:一般指提升。 擢:在原官职上提拔。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陟:进用。如《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4)表降低官职的词语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岳阳楼记》: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贬:①降职。如《刘禹锡传》:“贬连州刺史。”②降职并 外放。如《新唐书·柳宗元传》:“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琵琶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窜:放逐,贬官。左除、左降、左转:降职。 (5)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转、调、徙:调动官职。改:改任官职。 补:补充空缺官职。出:京官外调,外放出任地方官。 (6)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行:代理官职。 权:暂代官职。署:代理、暂任。 (7)表辞官 告老:官员因年老辞官。解官:辞去官职。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这些词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可以不译。 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往往是我们推断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其它类) 1.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 2.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 3.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及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4.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5.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6.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7.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8.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9.表人物地位的:贵、卑、官绅、豪。 10.表主管的:知、典、主。 11.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2.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13.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14.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5.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16.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17.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