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实验课件

药理学实验课件
药理学实验课件

晨q.n. 每晚

i.h. 皮下注射i.m. 肌肉注射i.v. 静脉注射i.v.gtt 静脉滴注us.ext 外用h.s. 睡时

a.c. 饭前p.c. 饭后a.m. 上午

不同剂量、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略

【实验方法】

1. 取蟾蜍三只,称重,编号。

*注:以下皆为蟾蜍胸淋巴囊注射0.15ml/10 g体重。

(1)甲注射1%戊巴比妥钠水溶液。红线

(2)乙注射1%戊巴比妥钠阿拉伯胶溶液。黄线(3)丙注射0.3%戊巴比妥钠水溶液。绿线

2. 观察蟾蜍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并记录。

【实验结果】

戊巴比妥钠对蟾蜍作用结果

编号体重给药量给药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时间间隔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略

【实验方法】

1. 取小鼠三只,称重,编号。

*注:以下动物皆给予尼可刹米0.2 ml/10 g体重。

(1)甲鼠灌胃给药。

(2)乙鼠皮下注射。

(3)丙鼠腹腔注射。

2. 盖上盖子,将小鼠置笼中观察是否依次出现竖尾,跳跃,惊厥,死亡的现象,并记录其出现药效的时间和强度。

【实验结果】

尼可刹米对小鼠作用结果

编号体重给药量起效时间药物作用速度及强度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和常态分布规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个体差异对药物的影响。

2、学会绘制常态分布规律图。

二、实验步骤

1、每组取3只小白鼠,称取重量并作标记。

2、腹腔给予戊巴比妥钠45 mg/Kg(0.3%溶液0.15 ml/10g),记录给药时间。

3、给药后将小鼠翻转,使其背朝下脚朝上放置于实验桌上,观察小鼠是否自动翻转回复至正常体位。如小鼠不能自动翻转(翻正反射消失),记录该反射消失时间和给药时间之间间隔。

4、汇总全部实验组结果,绘制翻正反射消失时间——频数直方图。

实验结果

1、每组实验结果

编号体重给药量给药时间反射消失时间时间间隔(min)

2、汇总实验结果(举例)

反射消失时间(min) 频数(只)

1.50~

2.00 5

2.01~2.50 10

2.51~

3.00 4

3.00~3.50 3

有机磷中毒和解救

【实验目的】略

【实验方法】

1. 取家兔一只,称重,固定,观察并记录健康状态

下表中所列各项指标。

2. 耳缘静脉注射敌百虫(2 ml/kg),观察中毒后各

项指标。

3. 中毒症状明显时进行解救,耳缘静脉注射阿托品

(1 ml/kg),解磷定(2 ml/kg),观察各项指标

是否缓解。

【实验结果】

观察指标正常中毒后阿托品解磷定

瞳孔直径(mm)

排泄情况

呼吸频率(次/min)

心跳频率(次/min)

臀部肌颤

腺体

尼可刹米对吗啡呼吸抑制的对抗作用一、实验目的

观察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尼可刹米对吗啡呼吸抑制的对抗作用

二实验步骤

1.取一只家兔,麻醉,分离气管,气管插管,

与Medlab生物信号采集仪相连。打开电脑调试出呼吸曲线。

2.耳缘静脉注射1%盐酸吗啡15mg/kg。观察

3.家兔出现明显呼吸抑制时耳缘静脉注射

25%尼可刹米75mg/kg.观察

4.再次注射等量尼可刹米。

5.出现惊厥时耳缘静脉推注0.5%异戊巴比妥

钠直至惊厥停止。

6.1mg/1ml/支

青霉素、链霉素毒性及其对抗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1、青霉素毒性很低,但一次静脉注射大剂量青霉素钾可致动物死亡,原因是由于100万U的青霉素G钾盐含K+65 mg(1.7 mmol),若快速静脉注射可致高血钾(正常人血钾为 3.5~5.5 mmol/L),而100万U青霉素G钠盐中含Na+39 mg(1.7 mmol),对机体无明显影响。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量过大对神经肌肉接头有阻断作用,表现为急性肌肉松弛和呼吸肌麻痹,严重者因呼吸抑制而死亡。此作用可能是鳌合突触前膜中的Ca2+,使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减少所致。因此Ca2+可对抗链霉素的这一毒性反应。

三、实验材料

1、动物:小白鼠

2、药品:10万U/ml的青霉素G钾盐、10万U

的青霉素G钠盐、62.5 mg/ml硫酸链霉素、30 mg/mL氯化钙溶液、生理盐水。

3、器材:鼠笼、天平、注射器、针头

四、实验步骤

(一)青霉素G钾盐与青霉素G钠盐快速静注射毒性比较:

1、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2组(甲、乙)

2、甲组小鼠尾静脉注射青霉素G钾盐,乙组小鼠尾静脉注射青霉素G钠,给药量均为0.1 mL/10g。

3、仔细观察各鼠的反应,并作详细记录。

(二)链霉素毒性反应及对抗

1、取小鼠4只,随机分为2组(甲、乙组)。

2、甲组小鼠一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另一侧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给药量均为0.1 mL/10g。

乙组小鼠一侧腹腔注射氯化钙溶液,另一侧腹腔注射硫酸链霉素,给药量均为0.1 mL/10g。

3、仔细观察各鼠给药后的反应及症状(呼吸、体位),并作详细记录。

四、结果

五、讨论

六、结论

注意:尾静脉注射是关键,直接决定实验的成败。

表1. 快速静脉注射青霉素G 钾盐与青霉素G

钠盐毒性比较

表2. 链霉素毒性反应及其对抗

药 物

甲 组

乙 组 5 6 7 8 6.25%硫酸链霉素(ml) 0.1 0.1 0.1 0.1 生理盐水(ml) 0.1 0.1 3%氯化钙(ml) 0.1 0.1 各鼠反应

药 物

甲 组 乙 组 1

2

3

4

10万U/ml 青霉素G 钠盐(ml ) 10万U/ml 青霉素G 钾盐(ml) 各 鼠 反 应

小鼠戊巴比妥钠ED50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药物LD50和ED50的概念,测定方法,意义及治疗指数的计算。

二、实验步骤

1、每实验组取体重相近的小白鼠10只,称重。

2、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一定浓度的戊巴比妥钠(0.1 ml/10 g),每组只选取一个浓度的药物。

3、注射完药物后,观察小鼠翻正反射是否消失(阳性反应),记录每组小鼠给药后30分钟内出现阳性反应的小鼠数量。

4、根据全部实验组实验结果,计算小鼠戊巴比妥钠的ED50。

ED50=lg-1 [X m–i (ΣP – (3 –P max–P min)/4)] X m:戊巴比妥钠最大剂量(mg/Kg)的对数值。

P:每组小鼠翻正反射阳性反应的百分率(用小数表示);ΣP为各组数据总和。

i:相邻两个药物剂量(大/小)比值的对数值。

P max:戊巴比妥钠最大剂量组的P值。

P min:戊巴比妥钠最小剂量组的P值。

浓度(%)剂量mg/kg lgX

动物

数量

阳性反

应数

P

0.470 47 0.400 40 0.340 34 0.289 28.9 0.245 24.5 0.209 20.9 0.177 17.7 0.15 15

琥珀酰胆碱作用部位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各种情况下蟾蜍后腿肌肉的收缩反应,说明琥珀酰胆碱的作用部位。

二、实验步骤

1、取蟾蜍一只,腹部向下用图钉固定于蛙板上。

2、剪开其两侧后肢大腿皮肤,分离两腿坐骨神经;剪开小腿皮肤并暴露腓肠肌。

3、用电刺激仪分别刺激腓肠肌和坐骨神经,找出能引起腓肠肌收缩的最小电刺激强度(两腿均刺激),记录该数值。

4、通过蟾蜍胸淋巴囊注射琥珀酰胆碱0.5 ml。5~10分钟后,分别以上一步骤中所得刺激强度再次刺激相应部位,观察腓肠肌是否收缩,记录实验结果。

5、实验完毕后,以蛙针捣毁蟾蜍脊髓。

三、讨论

药物的镇痛作用

一、实验目的

通过腹腔注射刺激性物质导致小鼠疼痛,来观察并比较不同类别的镇痛药物对疼痛的作用。

二、实验步骤

1、每组取小鼠6只,称重后分三组。

甲组小鼠皮下注射盐酸吗啡15 mg/Kg (0.1%溶液0.15 ml/10 g)。

乙组小鼠灌胃给予阿司匹林600 mg/Kg (4%混悬液0.15 ml/10 g,用前摇匀)。

丙组小鼠灌胃给予生理盐水(0.15 ml/10 g)。

2、给予药物30分钟后,各小鼠腹腔注射酒石酸锑钾(0.1 ml/10 g)。观察15分钟内小鼠是否有扭体反应(小鼠出现腹部凹陷,扭腰等反应)出现。

3、统计全部实验组结果,计算各药物镇痛百分率。

镇痛百分率=(实验组无扭体反应小鼠数目-对照组无扭体反应小鼠数目)/对照组有扭体反应小鼠数目

镇痛百分率=(N生理盐水-N用药组)/ N生理盐水*100%

药物的体外抗凝作用

【实验目的】观察并掌握几种抗凝药体外抗凝作用的区别。

【实验材料】

动物:家兔

药物:生理盐水,0.1%华法林,肝素(125 U/ml),4%枸橼酸钠,5%草酸钾,0.3%氯化钙,1%

氯化钙。

【实验方法】

1、取四支试管,分别标记1,2,3,4。依次加入0.3 ml下列物质:生理盐水、华法林、肝素、枸橼酸钠。

取另一支试管标记0,加入0.1 ml草酸钾。

2、取家兔,称重,麻醉(20%乌拉坦5 ml/kg)

3、分离颈总动脉,插管并取血。

4、松开动脉夹,放血约5 ml于0号管中,立即摇匀。

5、将0号管中血分别加入1,2,3,4号管中,各0.9 ml。同时立即于各管中加入0.3%氯化钙0.1 ml,摇匀。

6、将4支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箱。

7、开始计时(各管中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

Tube 1 Tube 2 Tube 3 Tube 4

生理盐水0.3 ml

华法林

0.3 ml

肝素

0.3 ml

枸橼酸钠

0.3 ml

血液0.9 ml

0.3%氯化钙0.1 ml

摇匀

37°C恒温水浴(开始计时)

8、约十分钟后,若有的管中血液仍未凝,则加入1%氯化钙0.3 ml(或更多),摇匀,继续放于水浴中观察计时。

【实验结果】

表1 药物的体外抗凝作用

药物时间/min

生理盐水

华法林

肝素

枸橼酸钠

【结果讨论】

【结论】

拟胆碱药、抗胆碱药和拟肾上腺素药、抗肾上腺素药物对家兔血压的作用

一、实验对象:家兔。

二、实验方法

1、取家兔一只,称量重量,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乌拉坦溶液5 ml/Kg,做留针,固定家兔于兔台上。

2、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1 ml/Kg,使其肝素化。

3、钝性分离一侧颈总动脉,用丝线结扎远心一侧;在靠近心脏一侧夹上动脉夹;在线结和动脉夹之间的动脉段剪一”V”形小口,向心方向插管并用线结扎固定。血压换能器中应先灌满肝素并排出气泡,注意三通管的使用。

4、连接血压换能器和测量血压设备,打开三通管,开启记录软件,观察家兔正常血压。

5、待家兔血压稳定后,依次从耳缘静脉注射以下药物。每次注射药物后用1~2 ml生理盐水将药物冲入血管。观察完一个药物作用后,待血压稳定后给予下一个药物。

6、实验完毕,取出动脉插管,结扎颈总动脉,归还家兔。

静脉给予药物名称及顺序

1、乙酰胆碱1:10万0.05 ml/Kg

2、毒扁豆碱1:1千0.05 ml/Kg

3、乙酰胆碱1:10万0.05 ml/Kg

4、阿托品1:100 0.1 ml/Kg,

缓慢注射。

5、乙酰胆碱1:10万0.05 ml/Kg

6、乙酰胆碱1:1千0.1 ml/Kg

7、肾上腺素1:1万0.05 ml/Kg,

快速注射。

8、麻黄碱1:200 0.05 ml/Kg

9、异丙肾上腺素1:2万0.05 ml/Kg

10、酚妥拉明1:100 0.1 ml/Kg

11、肾上腺素1:1万0.05 ml/Kg

12、普萘洛尔1:1000 0.3 ml/Kg,

缓慢注射。

13、异丙肾上腺素1:2万0.05 ml/Kg

实验药理学-目录概论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 供医、药学类专业用实验药理学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主编丁虹 中国科学出版社

实验药理学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主编丁虹副主编杨迎暴、殷明编委(以姓氏笔划为序)

《实验药理学》内容简介 本《实验药理学》是一本具有独特编写模式的教材,在保持类似教材注重介绍具体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点),以药物研发过程为线索,将具体的实验技术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线),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科研能力;同时着重行业工作规范及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全书约80万字,分为六篇:第一篇,总论;第二篇,药物筛选;第三篇,药效学研究;第四篇,药物体内过程研究;第五篇,药物安全性评价;第六篇,教学试验指导。分为A类、B类、C类;附录收载了中国“药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美国FDA的药物审查程序”等,是一本为医、药学专业的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提供以科研创新、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训练为出发点的专业教材,也是一本医、药院校教师、医药研究院所工作者、医药企业技术人员适用的工具书。 《实验药理学》内容简介 本《实验药理学》是一本具有独特编写模式的教材,在保持类似教材注重介绍具体实验方法及技术的基础上(点),以药物研发过程为线索,将具体的实验技术与实际应用相联系(线),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及科研能力;同时着重行业工作规范及相关理论知识的阐述(面),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全书约80万字,分为六篇:第一篇,总论。主要介绍药理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基本技术,包括“实验动物学”及“动物实验方法学”;第二篇,药物筛选。参考了国内外最新专业书籍及文献,介绍了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药物筛选方法;第三篇,药效学研究。按照“新药药效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介绍了15个系统95个类别的药物药效学研究方法;第四篇,药物体内过程研究。除了介绍临床前及临床药代动力学技术原则外,特别介绍了药物体内过程特征的预测研究方法,这一领域在国内刚起步,但是药物研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领域;第五篇,药物安全性评价。介绍了GLP的主要内容、一般药理学研究、急性毒性研究、长期毒性研究、特殊安全性试验、药物的遗传毒理学研究、药物生殖毒性研究、药物致癌性试验研究、免疫毒性研究、药物毒代动力学;第六篇,教学试验指导。分为A类、B类、C类。A类为基本教学内容,可在一个教学单元内完成,每个试验被设计成较完整的科学研究试验。B类试验,以当今热点疾病

药理学实验方案

药理学实验方案

元胡止痛片对小鼠镇痛抗炎镇痛活性研究 ——药理实验设计 设计人:级药学一班 张礼杰 515010 信盼 515024 陈茂琴 515026 何朵朵 515028 药学四班 杨森 515101 冯禹 515110 王同月 515102

元胡止痛片中抗炎和镇痛作用研究 1.实验目的:探讨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2.实验原理:(1)元胡止痛片收载于《元胡止痛片收载于《中国药典》是由元胡、白芷两味药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行气活血止痛剂临床用于治疗气滞血瘀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症疗效确切。本实验是为验证元胡止痛片的镇痛和抗炎作用进行验证。实验对四川禾邦阳光制药厂家生产元胡止痛片不同剂量进行了药效学研究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小鼠热板法和耳肿胀法实验分别测定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小鼠痛阂值提高率和肿胀率从而确定不同剂量的镇痛和抗炎作用效果。 在基础医学研究中筛选镇痛药的常见致痛方法概括有物理法(热、电、机械)和化学法。动物的疼痛反应常表现出嘶叫、舔足、翘尾、蹦跳及皮肤、肌肉抽搐。化学法,即将某些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钾离子、缓激肽等,涂布于动物的的某些敏感部位或腹腔注射。腹腔注射损伤物质引起受试动物腹痛,动物表现出“扭体反应”(即腹部内凹、躯干与后肢伸张、臀部高起)。 3.实验方法 :使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耳肿胀法 ,并分别建立小鼠疼痛和炎症模型 ,灌胃给予不同剂量元胡止痛片配成的溶液,观察对动物的镇痛和抗炎作用。 4.实验过程: 1.内容

4.1 药品与试剂 元胡止痛片:四川禾邦阳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1658,规格:片芯重0.25g,12片 阿司匹林: 浙江金华市第三制药厂, 国药准字: H13023716, 临用前用蒸馏水配制为适当浓度的混悬液。 4.2动物: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雌性,32只 4.3 器材:数控超级恒温槽,烧杯、1ml 注射器、电子秤 4.4分组: 空白对照组 (灌胃0.9%生理盐水 10 mL/kg) 元胡止痛片高、低剂量组 (0.2,0.4mg /10g) 阳性药阿司匹林对照组 (灌胃阿司匹林 0. 4 g/kg) 4.5人和动物剂量换算公式 小白鼠=20 0026 .0?人/g 2 方法 (1)热板法 1.动物筛选:致痛潜伏期 (痛阈值)为 5~30s 之间的合格雌性小鼠。32只,热板法镇痛试验筛选痛阈值合格的小鼠,取♀小鼠于给药前先用热板仪于55 ± 0. 5 ℃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正常痛阈值[将小鼠放于智能热板仪上至出现舔后足的所需时间作为痛阈值( s) ,连续 2 次,间隔30 s ,测定平均值即为正常痛阈值]。将舔后足时间< 5 s 或>30 s ,或跳跃者不用于此实验

药理实验方法学

第一章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与技术分子生物技术在药理学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核酸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技术、cDNA文库、随机分子库技术、外核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人类基因治疗等。现将更为常用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标记核酸分子探针(nucleic acid probe)是进行核杂交的基础,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性质进行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探针选择直接影响杂交结果的分析。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探针种类及标记方法。 ㈠探针种类 1.基因组DNA探针是克隆化的各种基因片断,也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探针应尽可能选用基因编码(外显子),避免使用内含子及其它非编码序列。 2.cDNA探针与mRNA互补的DNA链称cDN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酸探针,特异性较高。 3.RNA探针RNA与RNA或DNA杂交体的探针稳定性,特异性高。 4.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片段做探针,可根据需要合成相应序列。 ㈡标记物 常用的探针标记物有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的检测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标记和探针结合不影响杂交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其中放射性同位素是应用最多的探针标记物,但易造成放射性污染,多数同位素的半衰期短,不能长期存放。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2P?3P?35S,有时也用14C,125I或131I。 二、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 acid hybridiazation )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方法。传统的DNA扩增法是分子克隆法,需经过DNA 酶切、链接、转化等步骤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然后导入细胞中进行扩增,再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筛选,操作复杂,耗时。PCR技术灵敏度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设计性实验 药理学实验设计 1( 实验项目名称:奥美拉唑对抗利血平引起的胃溃疡作用 2.国外研究现状:胃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为研究其发病和治疗机制,国内外业已建立起多种胃溃疡小鼠动物模型,有的模型在中医药研究中亦被广泛引用。但研究中存在的突出。奥美拉唑对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溃疡数和溃疡发生率下降,且呈量效关系。 国外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钠对胃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H+受体拮抗剂,表现为起效快,症状消失迅速,用H+受体拮抗剂无效的患者改用本药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3.实验原理 :利血平是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性抗高血压药。用药后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受到遏制,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相对占优势,结果出现利血平的副作用,引发溃疡,因此在本实验中引用利血平制作小白鼠的胃溃疡模型。 奥美拉唑选择性性地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抑制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胞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从而有效地抑制胃酸的分泌,起效迅速,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泌素瘤。由于H+、K+-ATP酶是壁细胞泌酸的最后一个过程,故本品抑酸能力强大,有强而持久的抑制基础胃酸及食物、五肽胃酸泌素所致的胃酸分泌的作用。它不仅能非竞争性抑制促胃液素、组胺、胆碱及食物、刺激迷走神经等引起的胃酸分泌,而且能抑制不受胆碱或H2受体阻断剂影响的部分基础胃酸分泌,对H2受体拮抗剂不能抑制的由二丁基环腺苷酸(DcAMP)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强而持久的抑制作用。显效快,可逆,且无H2受体拮抗剂诱发精神方面的副作用。本品对胃蛋白酶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对胃黏膜血流量改变不明显,也不影响体温、胃腔温度、动脉血压、静脉血

2014《药理学》实验

《药理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 一、目的 1. 掌握基本操作,锻炼动手、动脑能力; 2. 更好地掌握药理学基本理论知识; 3. 培养科学思维 二、基本要求 1. 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并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2. 实验时 ⑴实验器材要妥善保管; ⑵实验操作按步骤进行,仔细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做好记录; ⑶注意节约实验药品; ⑷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 3. 实验后 ⑴各组同学将实验动物处死,实验台擦干净,将实验方盘送回准备室; ⑵值日生搞好实验室卫生,将死亡动物送至指定场所; ⑶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报告的书写 1. 题目 2. 目的 3. 原理 4. 材料:实验动物,器材,药品 5. 方法:用自己的语言简单扼要描述出来; 6. 结果:要求真实、清楚; 7. 讨论:将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中有哪些不足之处;结果异常或失败的原因; 8. 结论:将实验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应带有提示性质。 四、药理学实验实验设计原则 1.随机原则 按照机遇均等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使一切干扰因素造成的实验误差减少,而不受实验者主观因素或其他偏性误差的影响。 2.对照原则 空白对照(指在不加任何处理的条件下进行观察对照);阴性对照也称假处理对照(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含药物的溶媒);阳性对照也称标准对照(指以已知经典药物在标准条件下与实验药进行对照)。 3.重复原则 能在类似的条件下,把实验结果重复出来,才能算是可靠的实验,重复实验除增加可靠性外,也可以了解实验变异情况。 五、实验动物

1. 动物的选择 (1)小白鼠:适用于需大量动物的实验,如某些药物的筛选,半数致死量的测定。也较适用于避孕药实验、抗炎镇痛药实验、中枢神经系统药实验、抗肿瘤药及抗衰老药实验等。 (2)大白鼠:比较适用于抗炎药物实验,血压测定、利胆、利尿药实验,也可用于进行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3)豚鼠:因其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故常被选用于抗过敏药、平喘药和抗组胺药的实验。也常用于离体心脏、心房、肠管实验。又因它对结核敏感,常用于抗结核病药的实验。 (4)家兔:常用于观察研究脑电生理作用,药物对小肠的作用。由于家兔体温变化敏感,也常用于体温实验,用于热原检查。 (5)狗:狗是记录血压,呼吸最常用的大动物。还可利用狗做成胃瘘、肠瘘,以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分泌的影响。在进行慢性毒性实验时,也常采用狗。2. 实验动物的编号 狗、兔等较大的动物可用特制的铝质号码牌固定在颈部或耳上。大鼠、小鼠如为白色可用黄色苦味酸在不同的体表标志上标记。 3. 动物固定及给药 (1)小鼠捉拿 小鼠性情较温顺,一般不会咬人,比较容易抓取固定。通常用右手提起小鼠尾巴将其放在鼠笼盖或其它粗糙表面上,在小鼠向前挣扎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双耳及颈部皮肤,将小鼠置于左手掌心、无名指和小指夹其背部皮肤和尾部,即可将小鼠完全固定。在一些特殊的实验中,如进行尾静脉注射时,可使用特殊的固定装置进行固定,如尾静脉注射架或专用小鼠固定筒。如要进行手术或心脏采血应先行麻醉再操作,如进行解剖实验则必须先行无痛处死后再进行。 (2)小鼠灌胃 用左手固定鼠,右手持灌胃器,将灌胃针从鼠的口腔插入,压迫鼠的头部,使口腔与食道成一直线,将灌胃针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可感到轻微的阻力,此时可略改变一下灌胃针方向,以刺激引起吞咽动作,顺势将药液注入。一般灌胃针插入小鼠深度为3~4cm,大鼠或豚鼠为4~6cm。常用灌胃量小鼠为0.2~1ml,大鼠1~4ml,豚鼠1~5ml。 (3)小鼠腹腔注射 先将动物固定,腹部用酒精棉球擦试消毒,然后在左或右侧腹部将针头刺入皮下,沿皮下向前推进约0.5 厘米,再使针头与皮肤呈45 度角方向穿过腹肌刺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肠液、尿液后,缓缓推入药液。此法大小鼠用的较多。 (4)皮下注射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及食指轻轻捏起皮肤,右手持注射器将针头刺入,固定后

药理学助考实验习题

药理学助考实验习题

药学专业药理学实验习题 一、单选题 1.抓取小鼠时,首先应抓其() A.尾尖处B.尾根处C.尾中处D.背部皮肤 2.关于小鼠的抓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小鼠放于光滑平面上更易于抓取 B.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小鼠耳部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及掌心固定背部及尾部 C.最好带手套进行操作,防止抓伤 D.抓取颈部皮肤时不要抓太紧,以防动物窒息死亡 3.小鼠灌胃时() A.进针后发现有阻力可直接将药液注入B.最好自口正中央处进针 C.需将灌胃针全部进入小鼠体内后再注射药物D.小鼠应充分拉直,成一条直线 4.小鼠的常用灌胃量为 A.1~3ml/10g B.5~10 ml/10g C.0.1~0.3 ml/10g D.0.5~1 ml/10g 5.大鼠的常用灌胃量为

A.10~30ml/100g B.50~100 ml/100g C.1~3 ml/100g D.5~10 ml/100g 6.关于小鼠腹腔注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腹腔注射时动物头部向下不宜刺到内脏B.腹腔注射给药前要先排空注射器内的气泡C.先刺入皮下再进入腹腔D.注射针头与皮肤成90°角进入 7.关于小鼠给药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灌胃注射时动物头部最好向下B.灌胃针进入胃内时有落空感 C.腹腔注射最好在下腹部正中线附近进针D.腹腔注射回抽有血时可将药液注入 8.下列关于动物麻醉时的注意事项,说法错误的是 A.剂量越大麻醉效果越好B.保持环境安静 C.要及时检查麻醉效果,过量会使动物死亡;D.先快后慢,缓慢增加麻醉药药量 9.下列关于家兔静脉注射时的注意事项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注意不能有气泡注入,否则动物会立即死亡;B.如果插在血管外,有丘状突起,应拔出针头,

药理学实验(一)

(一)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尼可刹米对小鼠作用的差异 原理:影响药物的因素有药物的给药剂量,当药物的剂量增加,药物的效应也随之增加。但这一效应的增加不是无限制的,当增加到一定的程度时,药物的效应恒定在一定的水平,而当药物剂量过大时,可致中毒或死亡。 材料:器材:电子天平、1ml注射器 药品:2.5%尼可刹米溶液 动物:小白鼠3只 方法:取小鼠3只,标记,称重,随机分为3组,各鼠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尼可刹米溶液(1#:2.5%尼可刹米溶液0.15ml/10g;2#:2.5%尼可刹米溶液0.1ml/10g;3#:2.5%

尼可刹米溶液0.05ml/10g),观察潜伏期、给药前后的表现,并仔细记录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注意:1、小鼠对尼可刹米可能出现的反应,按由轻到重程度有:活动增加,呼吸急促,反射亢进,震颤,惊厥,死亡等。 2、比较各鼠表现出来的药物反应的严重程度和发生快慢。 思考:本实验结果对药理实验和临床用药有何启示? (二)安定抗尼可刹米惊厥的作用 目的:观察安定对尼可刹米中毒动物的解救作用 原理:安定具有镇静、催眠、抗惊厥的作用,可清除病理性中枢兴奋状态。 材料:器材:电子天平、0.5ml注射器、1ml

注射器、大烧杯 药品:2.5%尼可刹米溶液、0.5%安定溶液、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2只 方法:取小鼠2只,标记,称重,随机分为2组。1#腹腔注射0.5%安定溶液0.05ml/10g,2#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然后各鼠均腹腔注射 2.5%尼可刹米溶液0.1ml/10g,观察两鼠给药前后的表现,并仔细记录观察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注意:使用剂量的准确性 思考:安定为什么能解救尼可刹米所致的惊厥? (三)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的影响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活动大纲

《药理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尹艳艳审核人:周兰兰教学院长:陈志武)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 药理学实验(pharmacology experiments) (三)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四)修读对象: 药学专业 (五)总学时与学分: 其中实验54学时,3学分。 (六)相关课程: 药理学 (七)内容提要 本课程涵盖了药理学部分的模拟实验及经典实验项目,以大量的实验尤其是动物实验为基础,复制疾病动物模型,研究用药后的生物体功能活动变化及其规律,以巩固药理学及相关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目的 1.加强学生的药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药理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药理学理论知识,巩固和加强对药理学理论的掌握;促进学生对药理学一些抽象概念的理解;了解药理学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设计和科研能力;初步掌握药物研究的基本技能,并且通过科研模拟实验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药理学实验主要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动手操作为主,少量示教实验为辅,并且配合课堂讨论和多媒体等方法,达到既验证理论,巩固和加强药理学理论知识学习的目的,又要做到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开发。 (二)教学方法 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指导、模拟实验、双语教学、自主设计、病例讨论和课外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实践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陈志武,董六一,《药理学实验指导》,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3年10月 2.孔德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程》,科学出版社,2009年2月。 五、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动物捉拿及各种药方法(录像) 主要讲授内容:介绍动物捉拿及各种给药方法 教学时数:3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大鼠和家兔的捉拿方法。 2.小鼠、大鼠和家兔常见的给药方法 实验二、小鼠戊巴比妥钠LD50和ED50的测定 主要讲授内容:ED50及LD50的概念,其测定方法和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教学时数:4学时 重点与难点: 1.小鼠腹腔注射的方法。 2.LD50和ED50的计算方法。 思考题或练习题: 1. 半数有效量(ED50)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的目的意义如何? 2. 药物的剂量与药物作用有何关系? 3. 治疗指数和安全范围之间有何联系? 实验三、吗啡的镇痛作用(小鼠热板法和小鼠扭体法) 主要讲授内容: 1.镇痛药物的热板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皮下注射的方法; 2.镇痛药物的扭体实验方法测定,观察镇痛药的镇痛作用,熟练掌握小鼠腹腔注射的

药理学实验教程资料

药理学实验教程 (中、英文版) 主编 叶春玲 钟玲 暨暨南南大大学学药药学学院院药药理理教教研研室室 22000077年年55月月

药理学实验教程 目目 录录 第一篇 药理学实验基本知识 第一章 药理学实验须知 一、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结果的整理和实验报告的撰写 第二章 药理学实验设计的基本知识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二、药理实验设计中的剂量问题 三、药理实验设计中的预试问题 第三章 药理学实验的统计处理原则 一、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 二、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 三、药效和剂量依赖关系(相关性)的统计分析 四、两药药效的等效性分析 第四章 常用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 一、实验动物的选择及捉拿固定 二、实验动物的编号 三、实验动物的给药方法 四、实验动物的麻醉和取血 第五章 药理学实验常用仪器操作技术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第六章 药物剂型与处方学 一、药物剂型 二、处方学 第二篇 药理学总论实验 第一章 药动学实验 实验一 磺胺类药物静脉给药后的药时曲线 实验二 磺胺类药物非血管内给药后的药时曲线 实验三 3P87 计算药物动力学参数

实验四磺胺类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实验五磺胺嘧啶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测定 实验六磺胺类药物在麻醉大鼠体内经胆汁和尿排泄的实验 第二章药效学总论实验 实验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二肝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三量效关系曲线和有关药效学参数测定 第三章安全性试验 实验一药物急性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实验二最大耐受量(MTD)测定 第三篇药理学各论实验 第一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实验 实验一药物对麻醉动物血压的影响 实验二药物对麻醉动物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实验三药物对离体兔主动脉环的作用 第二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实验 实验一药物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实验二药物对益智作用的影响 实验三抗癫痫药和抗惊厥实验 实验四镇痛药实验 第三章心血管系统药物实验 实验一利多卡因对哇巴因诱发心律失常的拮抗作用 实验二强心苷对家兔在体衰竭心脏的作用 实验三药物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的影响第四章内脏系统药物实验 实验一呋塞米对小鼠尿量及电解质的影响 实验二药物对组胺诱发豚鼠哮喘的作用 实验三药物对大鼠的利胆作用 第五章激素类及抗炎药物实验 实验一糖皮质激素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药理学实验方法

word 药理学实验方法 第-讲实验动物的选择 在药理学实验中,要根据实验目的,选择不同动物,常用动物有: 1、青蛙和蟾蜍 心脏(离体、在体)实验, 制备坐骨N-腓肠标本等。 2、小白鼠: 药物初筛:镇痛、耐缺氧、抗肿瘤药物、LD50测定、避孕药实验等。 3、大白鼠: 抗炎作用,大白鼠踝关节肿胀实验,血压测量,胆管插管等。 长期性毒性试验。 4、豚鼠: 对组胺敏感,并易于致敏,常用抗过敏药(平喘药、抗组胺药)实验。离体心房、心脏、肠管实验等。 豚鼠对结核菌也敏感,也用于抗结核病药物实验。 5、兔: 家兔易得,驯服,便于静脉注射和灌胃,常用于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和对CNS 的作用。 又由于其体温变化较敏感,也常用于体温实验及热原检查。 家兔也常用于避孕药实验。 6、猫: 猫的血压比较稳定,具有咳咳嗽反射和呕吐动作。因而常用于心血管药物实验和镇咳药、镇吐药实验。 7、狗: 狗的血压比较稳定,常用于降压药、升压药和抗休克药实验。 狗比较容易驯服,最适用于慢性实验。手术造瘘(胃、肠)以便观察药物对胃肠蠕动和分泌的影响。 此外,长期毒性实验也常用狗来进行。 * 附:给药途径及剂量限制 1. 小白鼠 (1)灌畏法:0.1~0.25ml/10g体重。 (2)皮下注射:0.1~0.3ml/10g体重。 (3)肌肉注射:0.2ml/每侧。 (4)腔注射:0.1~0.25ml/10g体重。 (5)静脉注射:0.05~0.1ml/10g体重。 1.大白鼠 (1)灌畏法:2.0ml/10og体重。<3.0ml/只。 (2)腔注射:0.1~0.25ml/10g体重。 第二讲实验动物的麻醉和处死 一、各种实验动物的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

药理学实验心得体会

药理学实验心得体会 这次小学期实验的第一个实验是药理学实验,怀揣着愉悦的心情我开始了我学习药理学之旅。药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医学桥梁学科。药理实验是药理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学习和掌握药理学知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药理实验既可以验证药理学理论,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将来的工作和科研奠定基础。药理学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原理。古人曾说:“学,然后知不足”。所以,我会在不断的学习及积累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以及为我们的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课目的:(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实验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2)验证药理学中的某些重要的基本理论,巩固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牢固地掌握药理的基本概念。(3)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严谨的科学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训练学生能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要求做到下列事项:试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要求、方法和操作步骤。领会其设计原理;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和生理学、生化学等方面理论知识达到重复理解;估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发生的问题。实验中将实验器材妥善安排,正确装置;严格按照实验指导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给药量,防止出现差错意外;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准确记录药物反应的时间、表现以及最后的转归、联系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思考;注意节约实验材料。实验后整理实验结果,经过分析思考写出实验报告并按时交给指导老师。药理学实验结果有计量资料如血压、心率、心收缩力、自主活动次数等数据;计数资料如动物存活数、阳性或阴性反应数等数据;生物信息处理软件记录的曲线等。根据不同的资料选择相应的统计学方法,常用的统计学方法有两组间 t检验和 x2检验、方差分析等。生物信息处理软件记录的曲线和图形要进行剪辑,取其精华汇总打印,并注明动物的种类、体重、性别、日期、实验题目、给药剂量和途径等。测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应列表填入,

药理学实验课件

晨q.n. 每晚 i.h. 皮下注射i.m. 肌肉注射i.v. 静脉注射i.v.gtt 静脉滴注us.ext 外用h.s. 睡时 a.c. 饭前p.c. 饭后a.m. 上午

不同剂量、剂型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略 【实验方法】 1. 取蟾蜍三只,称重,编号。 *注:以下皆为蟾蜍胸淋巴囊注射0.1 ml/10 g体重。 (1)甲注射1%戊巴比妥钠水溶液。红线 (2)乙注射1%戊巴比妥钠阿拉伯胶溶液。黄线(3)丙注射0.3%戊巴比妥钠水溶液。绿线 2. 观察蟾蜍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并记录。 【实验结果】 戊巴比妥钠对蟾蜍作用结果 编号体重给药量给药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时间间隔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略 【实验方法】 1. 取小鼠三只,称重,编号。 *注:以下动物皆给予尼可刹米0.2 ml/10 g体重。 (1)甲鼠灌胃给药。 (2)乙鼠皮下注射。 (3)丙鼠腹腔注射。 2. 盖上盖子,将小鼠置笼中观察是否依次出现竖尾,跳跃,惊厥,死亡的现象,并记录其出现药效的时间和强度。 【实验结果】 尼可刹米对小鼠作用结果 编号体重给药量起效时间药物作用速度及强度

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和常态分布规律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个体差异对药物的影响。 2、学会绘制常态分布规律图。 二、实验步骤 1、每组取3只小白鼠,称取重量并作标记。 2、腹腔给予戊巴比妥钠45 mg/Kg(0.3%溶液0.15 ml/10g),记录给药时间。 3、给药后将小鼠翻转,使其背朝下脚朝上放置于实验桌上,观察小鼠是否自动翻转回复至正常体位。如小鼠不能自动翻转(翻正反射消失),记录该反射消失时间和给药时间之间间隔。 4、汇总全部实验组结果,绘制翻正反射消失时间——频数直方图。 实验结果 1、每组实验结果 编号体重给药量给药时间反射消失时间时间间隔(min)

药理学实验

实验一动物实验基本知识 一、实验目的 通过药理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练习,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二、实验内容 (一)教学电影:动物基本知识与实验技术; (二)实验: 三、实验仪器、设备 实验动物:家兔、小鼠、 实验器材:小鼠固定器家兔固定器、注射器兔台,手术器械,注射器,丝线,纱布等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教师示教过程 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标记.家兔捉拿、固定、灌胃、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重点示教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 2、学生自己做实验操作练习。 小鼠、大鼠的捉拿灌胃,腹腔注射,皮下注射,标记.家兔捉拿、固定、灌胃、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 1、捉持法以右手提鼠尾,将小鼠放于粗糙面上,将鼠尾轻轻向后拉,以左手 的拇指及其食指捏双耳及头部皮肤,无名指、小指及掌心夹其背部皮肤 及其尾部,便可将小鼠固定。 2、灌胃左手持小鼠,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右手拿灌胃器子口交插入口腔, 从舌面紧沿上颚进入食道。若遇阻力,应退出后再插。 3、皮下注射一人抓小白鼠头部皮肤,右手拉鼠尾,另一人左手捏背部皮肤, 右手持注射器刺入背部皮肤。 4、腹腔注射左手抓小白鼠,右手持注射器。取30o将针头从下腹部刺入腹腔。 5、尾静脉注射将小白鼠置于固定筒内或倒置的大漏斗下,使鼠尾露出在外。 用酒精棉球擦鼠尾,使血管扩张。左手拉住尾尖,选一条扩张最明显的尾静脉将针头刺入血管,推药。若有阻力,且局部变白,则需从新刺入血管。

小结: 实验的认真及参与情况,实验室守则和实验的基本要求。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五、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将实验记录在原始数据表格中,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完整、结论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楚、有分析、有讨论,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交予实验指导教师。 六、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实验动物编号;动物捉拿、固定、给药、取血方法 七、思考题 动物捉拿、固定、给药方法有哪些?

中药药理学实验说课讲解

中药药理学实验

实验1 附子炮制前后致小白鼠中毒表现的影响(6学时)【目的】观察生附子和制附子致小白鼠的死亡数量,评价炮制对附子毒性的作用。 【器材】1ml注射器、鼠笼、天平。 【药品】生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制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 【动物】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 ~ 22 g。 【方法】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按0.2ml/10g腹腔注射给药,第1组给予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第2组给予制附子水煎醇沉液。观察并记录30min内各组小鼠死亡情况。 【结果】记录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组与制附子水煎醇沉液组动物死亡数,比较两者毒性的大小。 【注意事项】生附子和制附子水煎液制备时均应煎煮4小时以上。 【思考题】 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前后附子毒性作用差异的原因。

实验2 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 的影响(炭末法)(4学时) [目的]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的影响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的药理意义。[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故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大黄久煎或炮制之后,致泻成份分解,作用减弱,而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故生大黄与芒硝配伍有“增水行舟,润燥软坚”之功效,致泻作用增强。 [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或蛙板。 [药品] 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炭末为活性炭),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1),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生大黄水煎液加芒硝(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炭末0.1g/m1),苦味酸。 [动物]小白鼠。 [方法] 取禁食20~24h成年、体重相近的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用苦味酸标记。分别用上述4种炭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

药学大实验实验指导药理学部分

药学实验(药理学实验)实验五不同给药途径、给药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一)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 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硫酸镁)作用的影响,了解核酸镁不同给药途径产生不同作用的原因; 掌握硫酸镁的作用以及小鼠灌胃、腹腔注射方法 ?实验原理 硫酸镁为一种容积性泻药(此外还有刺激性和润滑性泻药),口服在肠道难吸收,在肠内形成高渗压而阻止肠内水分的吸收,从而扩张肠道、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产生泻下作用。注射给药可使血中Mg2+增加,由于Ca2+和Mg2+化学结构相似,Ca2+和Mg2+间存在相互拮抗作用,Ca2+参与运动神经末梢Ach释放,而Mg2+拮抗Ca2+这种作用,结果使神经肌肉接头处Ach减少,骨骼肌紧张性降低,肌肉松弛。同时对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因此产生抗惊厥及降压效果。本实验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硫酸镁作用性质的影响。 大多数药物需进入血液分布到作用部位才能发生作用。药物自给药部位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过程为吸收(absorption),吸收速度的快慢及吸收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药物的起效时间及强度。其中给药途径是决定药物起效时间及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给药途径不

同,则药物吸收快慢亦不同,其吸收快慢顺序除静脉注射外是:腹腔注射>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给药途径不同,其吸收程度又不同,由此使药物作用强度不同。药物经不同给药途径所致的吸收程度是:吸入、舌下、直肠、肌内注射较为完全,口服次之,皮下较差;皮肤表面吸收程度最差,一定要脂溶性特别高的药物才能通过此途径较好地吸收。而胃肠道给药,影响因素较多,包括有首关消除的影响等,使药物吸收程度有所不同。 首关消除(first pass elimination):从胃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系统的药物在到达全身血循环前必先通过肝脏,如果肝脏对其代谢能力很强或由胆汁排泄的量大,则使进入全身血循环内的有效药物量明显减少,这种作用称为首关消除。有的药物在被吸收进入肠壁细胞内而被代谢一部分也属首关消除。首关消除也称首关代谢(first pass metabolism)或首关效应(first pass effect)。注射、舌下和直肠给药可避免肝代谢。 ?实验学时 2学时 ?实验对象 小白鼠,体重18-22g,雌雄不限 ?实验器材 1ml注射器2支、小白鼠灌胃针头1个、5号针头1个、250ml烧杯2个 ?药品与试剂

精编(医疗药品)药理学实验方法

(医疗药品)药理学 实验方法

第一章现代药理学实验方法与技术简介 第一节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与技术 分子生物技术在药理学实验中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核酸分子杂交、多聚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杂交技术、cDNA文库、随机分子库技术、外核基因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人类基因治疗等。现将更为常用的技术介绍如下: 一、核酸分子探针的标记标记核酸分子探针(nucleicacidprobe)是进行核杂交的基础,根据核酸分子探针的来源及性质进行选择,选择的基本原则是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探针选择直接影响杂交结果的分析。根据检测对象和目的不同,,可选择不同的探针种类及标记方法。 ㈠探针种类 1.基因组DNA探针是克隆化的各种基因片断,也是最常用的核酸探针,探针应尽可能选用基因编码(外显子),避免使用内含子及其它非编码序列。 2.cDNA探针与mRNA互补的DNA链称cDNA,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核酸探针,特异性较高。 3.RNA探针RNA与RNA或DNA杂交体的探针稳定性,特异性高。 4.寡核苷酸探针人工合成寡核苷酸片段做探针,可根据需要合成相应序列。

㈡标记物 常用的探针标记物有两类:放射性同位素和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的检测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特异性。标记和探针结合不影响杂交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其中放射性同位素是应用最多的探针标记物,但易造成放射性污染,多数同位素的半衰期短,不能长期存放。常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有32P?3P?35S,有时也用14C,125I或131I。 二、核酸分子杂交(nucleicacidhybridiazation)是指具有一定同源序列的两条核酸单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异质双链的过程。核酸分子杂交是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主要用于特异DNA或RNA的定性定量检测。 三、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体外酶促扩增特异DNA片段的方法。传统的DNA扩增法是分子克隆法,需经过DNA酶切、链接、转化等步骤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然后导入细胞中进行扩增,再用同位素标记的探针进行筛选,操作复杂,耗时。PCR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PCR是本世纪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 四、cDNA文库是指以mRNA为模板,在反转录酶的作用下形成的互补DNA(plementaryDNA,cDNA)。cDNA文库是指一群含重组DNA细菌或嗜菌体克隆。每一个克隆只含一种mRNA的信息,足够数目克隆的总

药理学重点(课本 课件)详细归纳.

第一章绪论 掌握:药物、药理学、药动学、药效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药理学的任务及新药的发现和研制。了解: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1、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即在药物作用下机体生理功能及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规律)。 2、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变化及其规律。(即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及动态变化的规律,包括体内过程及速率过程)。 3、drug,medicine(药物): 改变或查明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化学物质。 4、药理学(pharmacology): 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学科; 第二章药物代谢动力学 掌握与熟悉: 1.首过消除、肝肠循环等基本概念, 2.药物体内过程和影响因素; 3.药动学基本参数的概念及意义; 4.消除动力学的特点及体内药量与时间的关系。 了解:房室模型及意义。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条件下,解离少,易跨膜转运 在碱性条件下,解离多,难跨膜转运。 弱碱性药物则相反。 改变溶液的pH值可明显影响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解离度,进而影响药物的跨膜转运。 PH提高(碱性):碱性药物解离少,易吸收 酸性药物解离多,难吸收PH降低(酸性):酸性药物解离少,易吸收 碱性药物解离多,难吸收弱酸性药物,碱化尿液,解离多,排出增加;弱碱性药物,酸化尿液,解离多,排出增加;碱化——碳酸氢钠;酸化——氯化铵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内液 pH约为7.0略低于细胞外液约7.4,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浓度略高, 弱酸性药物在细胞外液浓度略高。 某人过量服用苯巴比妥(弱酸性药)中毒,有何办法加速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内排出?中毒时,碱化血液,弱酸性药从脑→血,再肾排出 1、First pass elimination:首关消除 药物在肠道吸收后,通过门脉进入肝脏, 部分药物被肝脏代谢,进入体循环的量减少。舌下及直肠给药可避免。 一级消除动力学 转运(消除)速度与浓度成正比 T1/2=0.693/k 特点 半对数坐标上的时量曲线为直线, 斜率为-Ke/2.303 消除速度与C相关,恒比消除; 半衰期恒定。 大多数药物按此消除 零级动力学消除的特点: (1)消除速度与C无关,恒量消除。 (2)药物的半衰期不为常数,t1/2与C有关=0.5C0/K0 当机体消除功能低下或用药量超过机体的最大清除能力时,药物 按零级动力学消除. 药时曲线 ?起效快慢与吸收速率有关 ?持续时间与消除速率有关 .半衰期, t1/2 half life 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 T1/2意义 ①确定给药间隔; ②单次给药经5个半衰期药物自体内基 本清除; ③恒速给药,经5个半衰期药物达到稳 态浓度。

实验药理学第五篇

实验药理学第五篇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第五篇药物安全性评价 第二十三章药物安全性评价及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 第一节药物安全性评价概述 一、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新药研发中的地位 (一)意义 任何一个药品研发都须非常关注如何综合设计一个新药的非临床安全性研究计划,以便充分说明药品非临床安全性问题。具体来讲就是进行哪些项目的研究、何时进行研究,如何进行合理设计,如何对试验结果进行评价,以及涉及的科学和管理问题。 创新药的研发是一个耗资大、周期长、高风险性的系统工程,呈阶段性、各专业相互关联、相互推动的特点。国外研究报告显示(1999年),100个进入临床研究的创新药,只有10~20个(10~20%)的成为药品获准上市,随后还有相当的比例从市场撤出,仅有很少几个获准上市的药品可获得经济利益以支持进一步的药物研究。据估计,开发一个新化合物药品的费用在发达国家为6亿~12亿美元(近年又有明显的增加),从候选化合物的发现到上市的开发周期为6~12年。 非临床和临床安全性研究和评价是这一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也是决定一个药物能否进入临床研究和批准上市、是否确能给患者带来利益的关键因素之一,新药的安全性问题是新药淘汰率高的关键原因。 (二)目的 安全性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毒理学试验对受试物的毒性反应进行暴露,在非临床试验中提示受试物的临床安全性,降低临床研究安全性方面的风险性。在创新药开发过程中,非临床安全性研究的地位和价值也就是通过支持临床研究这一最终目的来得以实现,具体包括下述三个方面: 1.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通过不同的毒理学试验,根据受试物给药的剂量/暴露的程度、给药途径、给药周期、出现的毒性反应症状及性质、病理学检查发现的靶器官以及毒性反应、毒性损伤是否可逆等,对毒性反应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暴露,推算临床研究的安全参考剂量和安全范围,从而预测临床用药时可能出现的人体毒性,以制定临床监测指标、防治措施。并综合考虑拟用的适应症、用药人群等特点等进行利弊权衡,判断是否应进入相应的临床研究。 非临床安全性研究在支持创新药的临床研究时并不是在进入临床研究(I期)前完成所有相关研究,而是分阶段来分别支持I、II、III期临床研究,并为如何进行临床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具体体现在临床研究方案中的给药剂量(尤其是I期临床研究的起始剂量)、安全性检查/监测指标和检测时机的确定,危险性的预测和救治措施的实施等方面。

大学药理学实验(附答案)

实验题目: 小鼠腹腔注射筒箭毒碱ED50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Cl-Tubocurarine's 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 【实验目的】 了解ED50的测定方法、原理、计算过程与意义。 【相关理论】 1.关于量反应,质反应: 量反应是指个体上反应的强度并以数量的分级来表示;例如:血压、尿量等。 质反应是指群体中所观察到的某一效应的出现;如:生死、有效或无效。以阳性反应的出现频率或百分数来表示(全或无,阳性率)。 2.关于ED50,LD50,以及治疗指数: 能使群体中有半数个体出现某一效应的剂量,称为半数效应量,若此效应为有效,则为半数有效量ED50,ED50是质反应的参数。若此效应为死亡时,则为半数致死量LD50。 治疗指数= LD50/ ED50=TI,该值越大越好,说明药物越安全. 可用机率单位正规法或点斜法求出LD1 ,ED99 ;LD5 ,ED95。 3.肌松药分为去极化型和非去极化型两种。 去极化型肌松药的代表为琥珀酰胆碱,其肌松作用不能被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拮抗,反而会加重。 非去极化型肌松药的代表为筒箭毒碱,其肌松作用能被新斯的明解救。 4.测定ED50,LD50的意义 可计算治疗指数TI(LD50/ ED50),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指导。

【实验动物】 小鼠(昆明种KM),雌雄各半。 【实验器材】 铁丝网,铁架台,天平,注射器等。 【实验方法】 应用点斜法测定ED50。 应用该方法测定ED50时,实验设计必须符合以下5点要求: 1)动物以5~8组为宜; 2)每组动物数须一致; 3)各组给药剂量应呈现等比数列; 4)各组给药剂量的公比r = 1.1~1.6; 5)最大剂量(Dmax)组的阳性反应率须≥80%,最小剂量(Dmin)组的阳性反应率须≤20% 【实验方法】 1.预实验:目的是为了找出符合上述点斜法要求5)的Dmax和Dmin。阳性反应判定标准:20min内小鼠落下3次(注意排除因互相拥挤而落下所造成的假阳性)。 2.确定组数(n)后,根据Dmax和Dmin,计算各组应给予的剂量,Dmax= rn·D min。注意公比r应在上述要求的范围内,即 = 1.1 ~ 1.6。 分别计算出各组应注射的剂量,见下表: Group No. 1 2 3 4 5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