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问答题(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问答题(重点)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问答题(重点)

蚌埠二十中七年级历史上问答题

1.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的贡献有哪些?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②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

③我国是世界上很早种植蔬菜的国家。

2.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

答: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3.黄帝为什么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答:是因为:(1)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了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下属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4.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怎样分封?有什么作用?

答: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制,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5.齐桓公为什么能第一个称霸?

答:①齐国地理位置好,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②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③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扩充疆界;④政治上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6.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答: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变法的主要内容有:(1)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我,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3)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变法的主要作用是:使秦国的经济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7.列举孔子的思想内容

答: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主张主要有: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8.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有: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

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知新”。

9.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建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以圆形方孔铜钱为全国统一货币;并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

③“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④派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还修筑长城予以抵抗。

⑤秦始皇还派兵统一了南越各部,修筑灵渠,开发南疆。

10.秦朝在我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①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④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11.说一说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在你原先的印象中,秦始皇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

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甚至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12.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答: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有:

①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②徭役繁重;③赋税沉重;④刑法残酷和秦二世统治的逾加残暴。

13.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汉武帝的大一统,表现在:①在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②在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③在军事上大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④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正统思想。⑤在外交上派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14.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有什么影响?

答: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第四,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

影响:江南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15.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北魏孝文帝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后,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

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①说汉语:在朝廷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②穿汉服: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③改用汉姓: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④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⑤采用汉族官制、律令;⑥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

孝文帝改革的作用:①促进了民族融合,②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③发展了汉文化。在客观上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一、朝代篇历史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 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二、政治制度篇 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以民主推举的方式选出部落联盟首领,历史上称为:“禅让制”。 2、世袭制: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分封制: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目的),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依据),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作用)。诸侯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义务)。西周、西 汉、西晋实行过分封制。 4、中央集权制度:为加强对全国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最高统治者为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实行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民族交流篇 1、秦与匈奴: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2、张骞通西域 (1)西域指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2)两次通西域 3、西域都护:公元前60年,西汉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天新疆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 4、北方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汉光武帝时期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因此从东汉开始,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主要包括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 四、改革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知识点练习题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 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图: 第2 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2、原始居民能够定居下来的根本原因是?答: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 ★3、半坡居民的房屋(半地穴式房屋)与河姆渡居民的房屋(干栏式房屋)的比较:①半地穴式房屋保暖、抵御风雨;干栏式房屋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通风防潮,防止野兽侵袭。

②分别这样建造的原因: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与北方气候干燥、冬季气温低的自然条件相适应;干栏式房屋与南方地势低洼、多雨潮湿的自然环境有关。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为什么中华民族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答:1、炎帝、黄帝是华夏族的始祖: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大败蚩尤,从此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也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2、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互换、制作乐器,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黄帝:人文初祖。建宫室,制衣裳,会炼铜,挖井,发明舟车。(嫘祖养蚕缫丝、仓颉造字、伶伦编乐谱) ★二、禅让制: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用“禅让制”推举出的首领有尧、舜、禹。)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有功。 第4课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一、夏、商、周的更替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桀、纣残暴失民心;商汤和武王仁义之举得民心;任用贤人(伊尹、姜尚),联合周边小国。 三、夏商周的政治 1、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①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②诸侯的权力:管理封地内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诸侯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③意义: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著名的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青铜立人像等) ★商周青铜铸造的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分布广。 二、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夏、商、西周是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品种已基本完备。 三、奴隶的悲惨生活:这时的灿烂文明是以奴隶的悲惨生活为代价的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 一、春秋争霸 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著名霸主:齐桓公(标志:葵丘会盟),晋文公(标志:城濮大战胜利),楚庄王 ★2、齐桓公和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改革: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整顿内政) 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在晋楚争霸中取得胜利。 ★3、诸侯争霸: 实质:为奴隶主的掠夺战 影响: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消极影响);但在争霸战争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性的局部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积极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练习题

1.唐太宗从隋朝灭亡之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D) A.皇帝必须任用贤臣 B.必须善于纳谏 C.必须轻徭薄赋 D.认识到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 解析:隋朝短命而亡,不重用贤臣、不能保证农民有土地和生产时间、科举制度不完善,都可以作为教训来接受,但是,这些都是具体的表现和举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隋的统治者不能准确定位君民关系因而滥用民力,实施暴政,这才是唐太宗从隋亡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 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C) A.减少决策失误 B.当一代明君 C.维护统治 D.笼络人才,安定社会秩序 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中的关键词是“根本目的”。根本目的也就是最重要的目的,对比四个选项,A、B、D都是为了C,C才是根本的目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一切措施都是为了维护统治,为了自己的统治长治久安。 3.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中央政府的一名官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A)

①有幸与魏征、杜如晦等名臣同朝为官②唐太宗常常告诫大臣: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廉洁奉公③由于唐太宗善于纳谏,因此你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朝政的提议,得到唐太宗的赏识④见证了唐太宗死后,武则天登上皇位的一幕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再现史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善于纳谏,是中国历史上的明君,①②③符合史实;唐太宗死后继位的是唐高宗,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故本题选择A。 4.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D) A.严惩贪官污吏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D.重视农业生产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历史材料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中材料的意思是“官吏所治理的地区,田地大量开垦,百姓家有余粮的,官吏可得到提拔”。这说明武则天非常重视农业生产。 5.“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C) A.唐太宗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唯才是举 B.减少百姓的劳役,使人身束缚逐渐松弛 C.吸取隋亡教训,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D.唐太宗身经隋末农民起义,目睹了隋亡过程,受到极大震撼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四个选项都是其

七年级上册历史选择题 255道题集锦

七年级上册历史 选择题集锦 忠告:希望同学们认真做,把每一个题理解清楚,最好联系与题目相关的知识点,以点带面,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1.春秋战国时期,提出“仁”的学说的是( ) A.老子 B.孟子 C.孔子 D.孙子 2.总结出“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方法的是(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李时珍 3.商鞅变法,开始于( ) A、前221年B.前356年 C.公元221年 D.公元356年 4.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 A.秦孝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齐桓公 5.下列不.是商朝生产的艺术品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编钟 D.戴枷的奴隶俑 6.周灭商的一次大的战役是( ) A.牧野之战 B.淝水之战 C.巨鹿之战 D.长平之战 7.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是( ) A.黄帝时期 B.夏朝建立 C.周朝建立 D.秦国建立 8.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 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 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9.西汉王朝在( )统治时 期进入鼎盛。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10.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 指( ) A.道家和兵家 B.法家和 墨家 C.除儒家以外的诸 子百家 D.诸子百家 11.最后推翻秦朝的是( ) A.刘邦、项羽领导的农民军 B.刘邦领导的农民军 C.项羽领导农民军 D.陈胜、吴广领导的农 民军 12.秦统一六国的年代是 ( ) A.公元前475年 B.公 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 元220年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从( )时候开始。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 朝 D.西周 14.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 王的战争是( ) A.城濮之战 B.桂陵之战 C.马陵之战 D.长 平之战 15.西周的众多诸候,是通过 ( )产生的。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奴隶制 16.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 ( )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 期D.禹时期 17.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 ) A.黄帝 B.尧 C.舜 D.禹 18.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 的居民是( ) A.半坡原始居民 B.河姆渡 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北 京 19、1965年5月,我国考古 学家在云南省某县发现了两 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石 器,中国地质科学院用古地 磁方法测定它们距今约170 万年。这就是我国境内已知 的最早人类(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 人 20、在今天北京附近曾经生 活过的远古居民有( )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山顶 洞人 A、①② B、①③ C、② ③D、①②③ 2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 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 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 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 判断他属于( ) A、元谋人 B、北京 人

部编版2018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七年级复习资料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楚吴二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生产工具的革新:原始社会初期(打制石器)——原始社会中期(磨制石器)——原始社会后期(铜器)——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发展达到鼎盛)——春秋后期(出现铁农具、牛耕)——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的推广使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云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区别 代表文化距今时间地点用火工具制造地位 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 知道用火粗糙的石器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 早的古人类 北京人约70-20万 年 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学会使用和长期保 存火种(天然火) 打制石器 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 之一 山顶洞人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 龙骨山 人工取火 开始掌握磨光和 打孔技术、骨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木结构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区别。 原始居民距今 时间 地区 农 业 家畜业 房屋 样式 生产 工具 手工业 河姆渡人 约 7000 年 浙江余姚河 姆渡村 (长江流域) 水 稻 饲养猪 狗水牛 干栏式骨耜 制作黑陶、玉器和乐器骨哨、使 用天然漆、雕刻技术 半坡人 约 6000 年 陕西西安东 部半坡村 (黄河流域) 粟 饲养猪 狗等 半地 穴式 石器、 角器、 骨器等 制作彩陶、乐器、纺织、制衣等 3、原始农业的发展: (1)时间:9000-7000年前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 (3)变化: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第3课远古的传说 1.距今大约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有炎帝和黄帝。 2.炎帝和黄帝结成联盟大战蚩尤,为日后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涿鹿之战。 3.炎黄部落联盟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人文初祖”指的是炎帝和黄帝,海内外华人自称“炎黄子孙”。 4.炎帝的发明:教民开垦耕种,种植水稻,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民通商

七年级历史上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七年级历史重点材料分析题专项练习 1.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材料二: (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出自战国时期什么人之口?是 什么意思?其中“孝公”是谁? 答:出自商鞅之口;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 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孝公”是秦孝公 (2)他曾在历史上有过什么作为?这一作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作为:于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支持下进行变法。 主要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奖励军功;建立县制。 (3)这一作为有何影响? 答: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此人的主张是什么?这一理论属于哪家学派?代表哪个阶级? 答:他主张不因循守旧,实行变法。这一理论属于法家,代表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5)此人的变法是在什么时期的哪个诸侯国进行的?答:战国时期;秦国 (6)这次变法中对当代行政管理制度也有重要影响的是哪一条?答:建立县制 (7)这次变法实施奖励农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答:增强国力 (8)如果你是当时的新兴地主,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些措施表示欢迎?理由是什么? 答:①承认土地私有,保证地主对土地的占有,确保了地主的利益;②建立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的统治安定。 (9) 材料二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场景:商鞅舌战守旧群臣。变化: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我国封建社会形成。 (10)这一理论对我国现在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也应该根据现实的需要及时改变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地方,坚持改革的方针不动摇。 (1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答:变法成功的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办法;敢于同旧势力斗争;国君的支持和百姓的欢迎。(答出三点即可) 2.阅读下列材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通悦)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该材料是谁说的?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答:是孔子说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答: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被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所利用,成为统治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答:①创办私学,广收门徒;②他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③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④他要求学生时常复习,以便“温故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大禹 D.嫘祖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禹 C.启 D.秦始皇 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D.禅让制 5.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勾践 6.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B.墨家思想C.儒家思想D.法家思想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 B.秦穆公C.秦孝公 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韩国 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B.金文 C.小篆D.隶书 10.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 B.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 C.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 D.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11.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B.实行屯田制 C.招贤纳士D.打败强敌袁绍 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汉书》 B.《史记》 C.《春秋》 D.《诗经》 13.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汉高祖B.汉文帝 C.汉景帝D.汉武帝 14.主张“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政治家是() A.曹操 B.刘备 C.孙权 D.诸葛亮 15.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海南岛 B.台湾 C.日本 D.菲律宾 1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氐族D.羌族 17.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A.李冰父子 B.刘备 C.诸葛亮D.郑国 18.蔡伦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改进造纸术() A.加工工具 B.生产工艺C.原材料D.生产者 19.商朝时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 A.甲骨文B.金文 C.隶书D.楷书 20.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公元前138年B.公元前127年 C.公元前119年D.公元前60年 二.判断正误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21.中国境内至少在170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 ( ) 22.“传说”和“史实”的最终区别在于有没有地下发现的文字证据。( ) 23.公元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 ) 1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 1.北京的先农坛是纪念先农神而设的,先农神是我国古史传说中最先教民耕种的神者,代表人物是() A.黄帝B.炎帝C.大禹D.嫘祖 2.有关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情况表述错误的是() A.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B.他们最早在世界上种植水稻 C.他们开始了定居的生活D.他们用使用弓箭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B.禹C.启D.秦始皇 4.西周的众多诸侯是通过什么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5.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 6.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是() A.道家思想 B.墨家思想 C.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7.支持商鞅变法的国君是() A.齐桓公B.秦穆公C.秦孝公D.秦始皇 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最后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是() A.楚国B.燕国C.齐国D.韩国 9.秦统一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规范文字是() A.甲骨文 B.金文C.小篆 D.隶书 10.巨鹿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陈胜吴广和秦军主力B.项羽军队和秦军主力 C.刘邦军队和秦军主力D.项羽军队和刘邦军队 11.东汉末年,曹操在割据混战中取得政治优势地位的原因是()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实行屯田制 C.招贤纳士 D.打败强敌袁绍 1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A.《汉书》B.《史记》C.《春秋》D.《诗经》 13.西汉的大一统出现于那个皇帝时期?() A.汉高祖 B.汉文帝C.汉景帝 D.汉武帝 14.主张“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的政治家是() A.曹操B.刘备C.孙权D.诸葛亮 15.230年,卫温.诸葛直率万人乘舰船到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A.海南岛B.台湾C.日本D.菲律宾 1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他是() A.匈奴族B.鲜卑族C.氐族 D.羌族 17.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得益于() A.李冰父子B.刘备C.诸葛亮 D.郑国 18.蔡伦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改进造纸术() A.加工工具B.生产工艺C.原材料 D.生产者 19.商朝时的国家“档案”用什么文字书写?() A.甲骨文B.金文C.隶书 D.楷书 20.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开始于() A.公元前138年 B.公元前127年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问答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问答题及答案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隋朝为什么能够统一南北?有何意义? 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 客观条件: 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主观条件: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的统治者荒淫奢侈、腐败无能,其统治已江河日下; 意义: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 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初经济繁盛原因及表现: 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3、大运河的开通目的、原因概况及作用分别是什么? 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通原因: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概况及作用: ③、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④、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⑤、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⑥、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⑦、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⑧、流通七省区: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安徽、江苏、浙江。 ⑨、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

七年级上册历史练习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图为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A.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 B.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C.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 D.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 2、使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学会建造房屋 B、掘井饮水方便 C、原始农耕经济发展 D、自然环境的变化 3、《舌尖上的中国 2 》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水稻B.小麦C.粟D.玉米 4、中华民族是生活在中华大地上所有民族及海外华人的统称。下列选项中的人物被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人文始祖是 A.蚩尤与黄帝 B.尧与舜 C.炎帝与黄帝 D.炎帝与禹 5、我国神话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6、、古人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进行了描述:“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山西简称“晋”,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该政治格局和名称源于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7、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 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C、最后一个国君暴虐残酷 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 8、我国下列古文字出现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甲骨文②金文③小篆④隶书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 9、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手写汉字的能力慢慢下降了。针对汉字手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全新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全国引发了书写汉字的热潮。请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10、春秋时代,社会风雷激荡,烽烟四起,战火连天。春秋霸王串联起了整个春秋时代,他们见证了当时数百年的兴衰荣辱。下列成语与春秋时期人物对应的四组,错误的一项是 A. 退避三舍—晋文公 B.一鸣惊人—楚庄王 C、问鼎中原—吴王夫差 D、卧薪尝胆—勾践 11、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诸侯国割据混战日益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正逐步确立 D、历史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12、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秦国是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分类梳理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1、历朝历代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3、历代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措施。 北宋—军事:1、解除军队将领的兵权。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3、经常调换军队将领。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地方: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2、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利。 3、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4、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元朝—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并将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在地方:设置行省制度。 明朝—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分封诸子为王,巩固皇室。 中央:废除丞相制度(秦朝确立了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直接向皇帝负责;分散兵权,将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皇帝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司法:明朝设立了厂卫等特务机构,其中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明成祖设立了东厂。 思想:改革科举制,实行八股取士。 清朝—政治:雍正时,设立了军机处,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思想:为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实行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5、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与评价 创立: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完善:唐太宗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进一步完善:宋朝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僵化:明朝时期实行八股取士。 评价: 积极: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消极:随着明朝八股取士,科举制脱离实际,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6、隋唐明清时期的著名帝王及活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一附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综合测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面相应的答案栏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呼韩邪单于向汉族提出“和亲”,发生在( ) A.汉元帝时 B.汉武帝时 C.三国时 D.南北朝时 2.“丝绸之路的”是闻名世界的东西交通要道,它开创于( ) A.西汉 B.秦朝 C.东汉 D.战国 3.下列不属于张骞通西域的作用的是( )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开辟了东西方交通的重要通道 C.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4.东汉时期的一次治理黄河的行动使得黄河在以后八百多年里没有改道,这次治理是在谁的 主持下进行的( ) A.王景 B.汉武帝 C.秦始皇 D.汉明帝 5.右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稀世珍宝,这一文物的生产年代是( ) A.战国 B.汉代 C.魏晋 D.秦朝 6.右图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工具,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这一工具的发明者及朝代是(课本 74页上冶铁水排图,不带下面的文字)( ) A.西汉的王景 B.东汉的杜诗 C.东汉的王景 D.西汉的杜诗 7.蒙古风光好,游牧在草原。可后来匈奴既发展畜牧业,也发展农业。这是受哪一民族的影 响( ) A.蒙古 B.汉族 C.羌族 D.越族 8.古代的西域是指( ) A.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 B.葱岭以西更远的地区 C.今天中亚和西亚一带 D.今天的西欧一带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典故和谁有关( ) A.张骞 B.班超 C.卫青 D.霍去病 10.今天的新疆地区在历史上最早归属中央政府开始于( ) A.西汉 B.东汉 C.战国 D.秦朝 11.“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是哪部作品的主张( )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无神论》 D.《论衡》 12.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抵达夷洲,“夷洲”是今天的( ) A.台湾 B.南京 C.洛阳 D.北京 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一次短暂统一是( ) A.东晋 B.西晋 C.南朝 D.北朝 14.北魏迁都洛阳的目的是( ) A.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 B.加强对汉族地区的通知 C.优越的地理位置 D.洛阳的气候好 1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北人南迁 B.温暖湿润 C.土地肥沃 D.种植水稻 16.西汉末期商人用于交易的货币应该是下列的哪一种( ) A.半两钱 B.圆形方孔钱 C.五铢钱 D.刀币 17.两汉时期,不是手工业技术新成就的是( ) A.冶铁用水排鼓风 B.发明使用耧车 C.纺织使用提花机 D.用钢材制成的兵器 18.“蒙古好风光,游牧在草原。”历史上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民族是( )

七年级历史下册问答题复习资料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问答题一 1、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 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需要加强; 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3、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是什么? 答:(1)吸收隋亡教训,勤政爱民,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经济出现繁荣景象; (2)知人善任,重视纳谏,聚集了不少人才; (3)沿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和合并州县,加强中央权力; (4)完善科举制,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5)重视文化教育,大兴学校。 (6)实行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4、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 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5、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少数民族的拥戴? 唐太宗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6、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的先进技术,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7、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 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8、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 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平拱式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 9、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李白诗歌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富了浪漫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10、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南侵有何意义? 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抗击是正义性的,维护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到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11、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 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某学习小组准备暑假实地参观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他们应该去( ) A.陕西蓝田 B.北京周口店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 2.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热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的主角。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用米饭的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体现了我们先祖的创造力和智慧。根据神话传说,以下搭配错误的是( ) A.伏羲—制造船只 B.仓颉—创造文字 C.嫘祖—养蚕缫丝 D.伶伦—制作音律 5.“秦……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周制”是指西周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6.有人说,中国存在着一种最古老的商朝的书面语。这里的“书面语”是指(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楷书 7.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了牛耕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8.右面为春秋战车复原图。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春秋趋于鼎盛,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乘战车。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战车受地形的限制,到战国时开始衰落,并逐渐

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练习题及答案 1.1127年,赵构称帝的地点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赵构称帝的地点是南京,即今天的河南商丘,后来由于金军的南侵,将都城迁到临安。建康是今天的南京,江都是今天的扬州,要注意古今地名的变迁,防止混淆。 答案:南京 2.阿骨打的活动不包括 A.统一女真各部 B.举兵抗辽 C.称帝建金 D.迁都 思路解析: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领,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金政权,领导了抗辽斗争,并最终灭掉了辽。迁都发生在宋金议和之后,阿骨打早已去世。 答案:D 3.下列战役由岳飞指挥的是 A.东京保卫战 B.收复建康 C.黄天荡战役 D.郾城大捷 思路解析:1140年岳飞带领的宋军在郾城大败金朝骑兵主力,取得大捷,是著名的一场战役。 答案:D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12世纪强大起来的金政权先后灭掉的两个政权是 A.北魏、西夏 B.辽、北宋 C.辽、西夏 D.西夏、北宋

思路解析:西夏是在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权的进攻下才最终灭亡的。金强大起来后,首先面对的是辽对其的压迫,所以在1125年先灭掉了辽,在1127年,接着灭掉了其南部的北宋。 答案:B 2.标志着北宋灭亡的事件称为 A.澶渊之盟 B.靖康之变 C.安史之乱 D.陈桥兵变 思路解析: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东路军进至汴京(今河南开封)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次年三月,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楚帝,驱掳徽、钦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乐工、技艺工匠等数千人,携文籍舆图、宝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称“靖康之变”或“靖康之难”“靖康之祸”“靖康之耻”。又因靖康元年为丙午年,亦称此事件为“丙午之耻”。 答案:B 3.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他 A.作战英勇,收复失地 B.坚持抗金,符合广大人民的意愿 C.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D.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思路解析:岳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在过去的 __ 为纲的思想指导下,对岳飞的历史地位有着不正确的评价,认为他是民族英雄。但是岳飞抗金在当时来说,由于金政权与南宋政权对比处在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特别是金对于南宋的战争主要是掠夺,造成了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生产文明的破坏,所以,岳飞抗金之所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2019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 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任务及目标 1、完成七年级下册所学内容; 2、提高教学质量,期末测试综合评价力争进入全县乡镇中学中等行列。 三、基本情况分析 1 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历史下册期考成绩如下: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多数学生对学习历史不感兴趣,没有课外阅读材料。 2 教材分析 第一个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无不紧扣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繁荣"与"开放",是反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的两个侧面,具有同一性。这一单元的8节正课,在人教版旧教材中大多能找到对应的内容,也能在新课标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只有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略显例外。新课标中,有关隋朝的内容比较少,只是在科举制度和科学技术部分略有涉及。但是,想要学生明白唐朝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仅仅从唐朝历史的角度去陈述,恐怕略显苍白。因此,教科书设置了《繁盛一时的隋朝》这一课。课文用"南北重归统一""大运河的开通"两个子目,从政治、经济两个方面介绍了隋朝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唐朝的繁荣与开放打下了基础。 关于科举制的创立这一内容,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虽有涉及,但一般不会展开。鉴于新课标

将科举制作为内容标准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科书特意安排了一整节课来讲述科举制的诞生、完善与影响。与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新课标此前没有谈到中国古代官制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如何选官、如何任官,对学生学习其他知识很有帮助。例如,对本课内容的探讨,能够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唐诗成就为何辉煌,唐诗创作为什么能够步入黄金时代。 为了突出主题"繁荣与开放",这一单元的课,对隋炀帝的暴政、隋末农民起义以及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专权、唐末农民战争等传统教材经常写到的内容,较少涉及。 第二个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实际涉及"民族关系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两个主题。它们不像第一单元的"繁荣"与"开放"那样,从字面到内容都具有同一性。这里"民族关系的发展",既涉及民族融合的内容,也有反映民族政权并立与民族矛盾的一面,都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影响。但要在有限的篇幅里简单明了地说明它们特别是后者与"经济重心的南移"之间的关系,却并非易事。因此,教科书调整了课标内容标准的顺序,采取了先概述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情况,后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列举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然后再剖析宋代的社会风貌、介绍元朝大一统的出现及民族大融合的发展情况。如此安排,既增强了课文内容的逻辑性,又为教学提供了方便。 这一单元中,像"经济重心的南移""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这样的内容,传统教材中虽然也会有所涉及,但以之作为课题,却不曾有过。教科书紧扣课标主题,集中叙述相关内容,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印象,也为完成本单元活动"观察《清明上河图》,围绕宋代城市社会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等,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议论,比较古今异同"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教科书对课标有关明清时期的五条内容标

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精选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起源 知识要点: 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氏族、半坡氏族、大汶口文化、黄帝、禅让制 一、选择题 1、我国已知最早的人类是()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在远居民中()开始学会用火。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3、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A、中国 B、印度 C、埃及 D、巴比伦 4、()人的生活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氏族。 A、北京人 B、元谋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5、世界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A、中国 B、越南 C、泰国 D、缅甸 6、世界最早种植粟的国家是() A、中国 B、越南 C、泰国 D、缅甸 7、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 A、黄帝 B、炎帝 C、嫘氏 D、大禹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蚩尤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二、填空题 1、人掌握磨光技术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 2、有此学者认为,在居民使用的陶器上出现的一些刻画符号,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3、在打败蚩尤后,和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海外华人自豪的把自己称为。 4、在古代原始部落,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5、约公元前2070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三、简答题 1、在我国境内发现的有哪些远古人类? 2、在氏族公社中,人们的生活生产状况如何? 四、识图题 ①左图中间的人物是谁?

②后人尊称他为什么? ③他有什么贡献? ④他曾与谁联合打败蚩尤 ⑤至今海外华人称自己为什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知识要点: 夏朝的兴衰、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青铜器、奴隶的生活、春秋争霸、战国七雄、铁农具与牛耕、都江堰、商鞅变法、中华文明的勃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基础训练一夏商西周 一、选择题 1、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尧传位给、舜 B、舜传位给禹 C、禹传位给启 D、启打败有扈氏 2、商王盘庚迁都到() A、牧野 B、殷 C、渭水 D、亳 3、曾作"炮烙之刑"镇压人民的是() A、夏桀 B、商纣王 C、周厉王 D、周平王 4、在西周不可能出现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5、汤任用的有才干的大臣是() A、伊尹 B、姜子牙 C、周公 D、召公 6、要求大臣要勤于政事,要“有功于民”的是() A、盘庚 B、汤 C、纣 D、启 7、奴隶主每次祭祀祖先,都要屠杀大量奴隶做供品,叫() A、人殉 B、人祭 C、人牲 D、殉葬 8、奴隶主死了,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叫() A、人殉 B、人牲 C、斩首 D、祭祀 9、“夏桀把人当坐骑”图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A、夏桀暴虐无道 B、当时还没有马骑 C、这是当时的一种体育活动 D、当时的“人”只是奴隶主的工具 10、将夏朝作为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的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