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doc

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doc
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doc

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及其签发-

1.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简称尸检报告书或尸检报告)是关于尸检的正式病理学报告。

2.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1)主要疾病(与死亡直接相关的疾病)

(2)继发疾病(与主要疾病密切相关的疾病)。

(3)伴发疾病.(与主要疾病无密切关系的疾病)。

可酌情进行死因分析、小结和讨论。疾病诊断力求使用国际医学规范术语,并按各疾病的致死重要性和因果关系排序。

3.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必须由主检人员签名后发出。主检人员签名的字迹应能辨认。

4.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一式两份(正本和副本),两份

报告书具有同等效力。报告书的正本随同其他尸检资料一并归档,报告书的副本发给委托尸检方。手书的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应二联复写,必须文字规范、字迹清楚,不得涂改。

5.尸检病理学诊断报告书通常在尸检后45个工作日内发出。由于病变复杂或其他原因不能按时发出病理学诊断报告书时,可酌情延迟发出并应向委托尸检方说明迟发原因。

;

常见肿瘤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抗体选择

泌尿与男性生殖系统肿瘤 1.前列腺癌:CK、P63、34?E12、PSA、P504S(9AMAC)、AR 2.前列腺增生/腺瘤:CK、P63、34BE12、P504S 3.肾癌:CK、EMA、Inhibin、Melan-A、CK7、Vimentin、PAX2、CD10 4.肾母细胞瘤:WT-1、CK、P53、Ki-67 5.膀胱尿路上皮癌:CK7、CK20、P53、Ki-67、P63 6.精原细胞瘤:CK、PLAP、CD117、LCA、OCT3/4 淋巴造血系统肿瘤 7.胸腺肿瘤:CK、CD3、CD5、CD20、TdT、EBV* 8.霍奇金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PAX-5 9.非霍奇金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TdT、CD43 10.间变大细胞淋巴瘤:CD30、CD15、ALK-1、EMA、CD3、CD20、EBV* 11.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30、Ki-67 12.小B细胞淋巴瘤:CD3、CD5、CD10、CD20、CD23、CD79α、CyclinD1、TdT 13.T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3、CD45RO、CD79α、TdT、TiA-1、Perforin 14.套细胞淋巴瘤:CD3、CD5、CD20、CD79α、CyclinD1、TdT、Bcl-2、Ki-67 15.T/NK细胞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56、TiA-1、Perforin、粒酶B 16.淋巴上皮病变/癌:CK、EMA、S-100、Ki-67、P53、EBV*、P63、CD30、CD20 17.Burkitt淋巴瘤:CD3、CD20、CD79α、CD10、Bcl-2、Bcl-6、Ki-67、EBV*、TdT 18滤泡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79α、CD10、Bcl-2、Bcl-6、Ki67 19.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CD2、CD3、CD7、CD20、CD43、Perforin、TiA-1、EBV* 20.浆细胞瘤:CD3、CD20、CD38、CD138、CD79α、EMA、κ*、λ* 21.坏死性淋巴结炎:CD3、CD20、CD45RO、CD79α、CD43、CD68、Mac387、CD163 22.粘膜相关淋巴瘤:CK、CD3、CD5、CD10、CD20、CD23、CD43、CD79a、CyclinD1 23.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瘤:CD3、CD20、CD45RO、CD43、CD79α 24.组织细胞肉瘤:S100、CD10、CD21、CD35、CD68、Lysozyme、MPO、CD33、CD34、CD11c、CD14、CD45R O 25.朗格罕氏细胞增生症/肉瘤:S100、CD1α、CD68、CD35、HMB45、CK、EMA、Ki67、CD45 26.指状突树突细胞肉瘤/肿瘤:S100、CD1α、CD68、CD21、CD35、CD3、CD20、CD30、CK、EMA、Ki67、C D45 27.滤泡树突细胞肉瘤/肿瘤:CD21、CD35、S100、CD1α、CD68、CD3、CD23、EMA、VIM、MPO、CD34、CD7 9α、CK、HMB45 28.肥大细胞肿瘤:CD117、CD45、CD33、CD68、CD15、CD3、CD20 消化系统肿瘤 29.胃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π、AB/PAS** 30.肠癌:CK7、CK20、Villin、CEA、P53、Ki-67、CDX-2、GST-π、AB/PAS** 31.肝细胞癌:AFP、CD34、CEA、CK8/18、CK19、Ki-67、P53、HbsAg、Hepatocyte 32.肝胆管细胞癌:CK7、CK20、Villin、AFP、CD34、CEA、CK8/18、CK19、Ki-67、Hepatocyte、HbsAg 33.食道癌:P53、Ki-67、CDX-2、GST-π、P63 34.胰腺癌:CEA、P53、Ki-67、CDX-2、GST-π、Villin、CK7、CK20、 35.胰岛细胞瘤:CD56、Syn、CgA、Ki-67、Insulin、CK8/18、CK19 39.肝炎病毒:HbsAg、HbcAg、HCV 涎腺肿瘤 37.涎腺粘液性囊腺癌:CK、P63、SMA、Vimentin、Myosin-heavy chain

(完整版)病理学

一、某男,70岁,以“胸闷、气短一小时”为主诉入院,诊断为“冠心病?”,给予扩 冠、营养心肌等治疗,病情略缓解,之后突然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经抢救无效死亡。 患者家属认为死因不明,对医院的诊断和治疗提出疑问。请问:在这种情况下,应如何处理? 二、答案;1医院许保留完整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志和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对家属有疑问,发生医疗纠纷的病例,应做尸体解剖。尸检必须由医院和死者法定监护人双方同意,签字后方可进行。尸检应在死者后48小时以内,由卫生部门指定医院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应请当地法医参加。 二、男性,67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25年。尸检见:左、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且以左支为重,左心室壁厚1.5cm,有苍白色病灶。镜下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病灶周围部分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变深,部分心肌细胞体积缩小,核周有褐色颗粒样物。心肌间质中脂肪组织丰富,由心外膜伸入至心肌细胞间。脾小体中央动脉和肾入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匀粉染,管腔狭窄。请问该心脏、脾脏和肾脏发生了哪些基本病变? 参考答案: 该患者心脏发生了心肌坏死(心室壁苍白色病灶,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胞浆均质红染)、心肌细胞肥大(左心室增厚,心肌细胞体积增大,染色深)、萎缩(心肌细胞体积缩小)、病理性色素沉积(心肌细胞周有褐色颗粒,为脂褐素)、心肌脂肪浸润(脂肪组织伸入心肌细胞间)。肾脏、脾脏发生玻璃样变(心、小动脉管壁增厚、均质红染)等基本病理变化。 三、患者,男性,46岁。因腹痛、腹胀、发热并呕吐及便秘5天入院。入院时腹部明显膨隆,叩诊呈鼓音。右下腹可扪及14cm*19 cm包块,有明显压痛,腹部其他部位有轻压痛,肌稍紧张,肠鸣音微弱。诊断为阑尾脓肿合并肠麻痹。行保守治疗。3天后,腹痛加重并出现明显中毒症状而再次住院,即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血性混浊液500ml,右下腹有8 cm*5 cm之脓肿,脓肿边缘有约20 cm的小肠段呈黑色。此坏死肠管之两端扭曲折叠粘连成团块,行手术切除。切除呈黑色18 cm小肠。剖开肠管肠内容物呈血性。 问题: 该病例诊断是? 引起此类坏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机制是? 此类环疽最佳处理方式是?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试解释病人为什么出现上述临床表现。 缺血性肠坏死 四、患者男,37岁,以“规律性上腹痛2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查体: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有压痛。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6周后复查胃镜见胃溃疡已愈合。请问: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都有哪些组织的再生?其中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哪些是不完全再生? 参考答案:该患者的病理诊断为胃窦部消化性溃疡。溃疡为皮肤、粘膜较深的坏死性缺损。

病理学切片诊断依据

组织切片 拿到切片后,首先就是肉眼观察,这一步很重要,往往可以作出比较明确的诊断,例如主动脉粥样硬化、淋巴结转移性癌、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胃消化性溃疡、急性蜂窝织炎性阑尾炎,即使不能作出诊断,也可以确定组织来源。镜下观察前,一定要调整好瞳间距、光亮度等,作好一切准备工作,然后从低倍镜开始,一步一步深入。往往可以在10倍镜时完全作出诊断,而40倍镜仅是作为补充诊断。 诊断依据需要写出能够判断为改种病症的相关变化,不要求全部写出,但应当尽量全面。所有癌的诊断中都必须有对于肿瘤细胞异型性的详细描述。 高血压所引起的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与慢性肾小球肾炎所引起的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无论是在大体标本还是组织学观察都无法区分,故观察到相关变化可以诊断为两者中的任何一者。 NO.04肝脂肪变性 诊断依据: 1.部分肝细胞胞质内出现大小不等的圆形空泡; 2.某些空泡较大,将细胞核挤压变扁且位于细胞边缘,酷似脂肪细胞; 3.细胞核的结构仍属正常。 NO.09肾贫血性梗死 诊断依据: 1.梗死区的肾小球、肾小管轮廓隐约可辨,梗死区中心肾小球的细胞核均已溶解消失; 2.近梗死区边缘尚可见浓染、缩小的细胞核(核固缩); 3.梗死部分呈楔形; 4.梗死区与非梗死区交界处,有大量白细胞浸润及充血现象。 NO.12肉芽组织 诊断依据: 1.镜下可见大量新生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较大,细胞核着色较淡,管腔大小不一,常含有红细胞,血管多向表面呈垂直方向走行; 2.新生毛细血管周围有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呈星形或梭形,细胞核为椭圆形、淡染; 3.尚可见一些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4.表面覆盖少量的纤维素,其中混有少量中性粒细胞。 NO.13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 诊断依据: 1.部分支气管粘膜被覆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所取代,靠近基底膜有柱状多角形细胞,靠近腔面有鳞状上皮; 2.支气管壁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 NO.14急性肺淤血水肿 诊断依据: 1.肺泡间隔的毛细血管以及肺间质内的小静脉均扩张和充盈血液; 2.部分肺泡腔内有均匀红染的水肿液及少量巨噬细胞;

病理学参考书Word版

病理科推荐书目 2014-12-10阅读:372 病理科推荐书目 经常遇到网友咨询,病理科相关书籍哪些常备合适,于是邀请香溪鲟、abin等几位博学的病理达人推荐2010年以后出版的相关书籍。以下推荐书籍排名不分先后,仅供网友们参考。 组织病理学: 一、大病理(以下二本常备,按需要增选其他书籍) 1、诊断病理学,第3版 主编:刘彤华 出版社:人卫 出版时间:2013年3月 简评:国内最好的大病理著作,不太厚,内容却很全面,初学者和病理达人都适用。 2、ROSAI & ACKERMAN外科病理学,第10版 主编:(意)罗塞译者:郑杰 出版社:北大医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1月 简评:国外号称“病理圣经”,内容却很全面,适用病理达人查阅,不一定适合初学者。 二、专科病理(按实际工作需要选择)

1、WHO分类,全套 简评:按器官系统分册,最新版为第4版,只有英文版。WHO专家组几乎是全球最权威专家,讲肿瘤非常深入,但不讲非肿瘤,所以内容欠完整。 2、活检解读系列 简评:适合初学者,已出版或即将出版乳腺、甲状腺、冰冻切片、膀胱、宫颈、消化道等 3、头颈部诊断病理学 主编:刘红刚 出版社: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简评:适合初学者和达人 4、乳腺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乳腺诊断病理学丛书 总主编:丁华野 出版社: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简评:适合初学者和达人 5、乳腺病理诊断难点 主编 Frederick C.Koerner 主译:薛德彬黄文斌 审校:丁华野赵澄泉杨光之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7月

简评:适合达人 6、泌尿生殖系统病理学图谱 主编:(美)麦克莱农程亮译者:黄文斌肖立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简评:适合达人 7、Blaustein女性生殖道病理学(第6版) 主编:(美)科尔曼爱伦森罗奈特译者:薛德彬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年4月 简评:妇科病理的“圣经”,适合达人 9、软组织肿瘤病理学 主编:王坚朱雄增 出版社:人民卫生 出版时间:2008年2月 简评:国内专家编写的最好的软组织专著,适合初学者和达人 10、呼吸系统病理学 主编:李维华等 出版社:人民军医 出版时间:2011年3月

病理学笔记(___完美版___)

病理学笔记 绪论 病理学(pathology)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医学基础学科,揭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转归。 一、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 病理学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是研究和阐明存在于各种疾病的共同的病 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等发生、发展规律,属普通病理学(general pathology),包 括组织的损伤和修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炎症和肿瘤等章节。各论是研究和阐明各系统(器官)的每种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及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属系统病理学(systemic pathology),包括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及传染病等。 二、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需以基础医学中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和免疫学等为学习的基础,同时又为临床医学提供学习疾病的必要理论。因此,病理学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起着十分重要的桥梁作用。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研究方法 1、尸体剖验(autopsy):简称尸检,即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 2、活体组织检查(biopsy):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 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广为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肿瘤良、恶性的诊断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细胞学检查(cytology):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1 、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可以在适宜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的模型,并通过疾病复制过程可以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及疾病的转归。 2、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四、病理学观察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 1 、大体观察:运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量尺、和磅秤等工具对大体标本及其病变性状(外形、大小、重量、色泽、质地、表面及切面形态、病变特征等)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检测。 2、组织和细胞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切片,经不同的方法染色后用显微镜观察,通过分析和综合病变特点,可作出疾病的病理诊断。 3、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细胞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染色试剂, 显示病变组织细胞的化学成分的改变,从而加深对形态结构改变的认识和代谢改变的了解,特别是对一些代谢性

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与格式的明确规定

病理诊断报告内容与格式的明确规定 一、病理报告的基本类型 1、Ⅰ类: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理诊断(需包括取材部位和疾病名称)。 2、II类:不能完全肯定疾病名称和(或)病变性质,或对于拟诊的疾病名称和(或)病变性质有所保留的病理诊断意向,可在拟诊名称前冠以诸如病变?倾向?、?提示?、?可能?、?考虑?、?符合?、?疑为?、?不能排除(除外)?之类的词语。 3、III类:切片上所显示的病变不足以诊断某种疾病时,只能作病变形态的描写。 4、Ⅳ类:送检标本过小、破碎、固定不当、自溶、严重机械挤压变形、被烧灼、干涸等,无法做出病理诊断。 二、病理报告的基本内容 1、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理号、送检医院、科室、住院号或门诊号等。巨检和光镜下的要点描述,一般性病变和小标本可酌情简述或省略。 2、与病理诊断相关技术的检查结果 3、病理诊断 (1)送检多少标本都应有相对应的病理诊断。 (2)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应包括手术部位、巨检分型、肿瘤分级、浸润深度及预后有关的形态改变等。例如:?升结肠溃疡型腺癌

Ⅰ级,侵及粘膜下层。上下手术切缘均未见肿瘤组织,肠系膜淋巴结3枚均无癌肿转移?。 (3)对病变部位不明确者,报告时可在部位处加括号,表示是按临床的送检部位而定的。例如:?(上腭)乳头状瘤?。 (4)对于疑难病例或做出II、III类诊断的病例,可在报告后酌情附加:①建议:进行其他相关检查,再取肿瘤深层组织,随访或密切随访,必要时复查或再做活检等。②注释或讨论。 经过会诊的病例,可将各方病理会诊意见列于该例患者的病理报告中。 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签发及局限性 外科病理学是一门应用病理学知识对临床采用手术切除或穿刺等手段而获得的病变器官、组织或细胞进行疾病诊断的应用性学科。由于病理医师采用的诊断标准比较模糊,带有较大的循证性和经验性(以权威和感观为基础);其次在日常大量的常规外检中又随机混杂有少数少见的疑难复杂的病例,对其认识不足或忽略;另外,有时候临床提供的信息不完整,甚至令人误解,所有这些原因导致外科病理诊断中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比例的错误。作为一名诊断病理医师,我们有责任为临床医师和患者提供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在诊断过程中也应该明确哪些因素可能导致随机和系统性错误,所以临床医师也应该与病理医师保持密切联系,尽量避免做出错误的病理诊断。 一、病理学诊断表述的基本类型 I:检材部位、疾病名称、病变性质明确和基本明确的病

病理学肿瘤部分多选题

一、单项选择题(A型题) 188.与恶性肿瘤(malignant tumor)特性相符的病变是( ) A.间变(apaplasia) D.发育不良(hypoplasia) B.不发育(alasia) E.化生(metaplasia) C.不典型增生(dysplasia) 189.* 对肿瘤错误的描述之一是( ) A.癌比肉瘤多见 D.凡称为瘤的都是良性肿瘤 B.肉瘤多发生于青年人 E.恶性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 C.癌的淋巴道转移要比肉瘤多见 190.肿瘤良恶性的判定主要依据是( ) A.病人预后 D.细胞分化程度 B.生长方式 E.核分裂相 C.生长速度 191.* 所谓“边界瘤(borderline tumor)”是指( ) A.位于脏器边缘的肿瘤 B.在主肿瘤边界长出的子瘤 C.界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 D.由良性肿瘤转变来的恶性肿瘤 E.良性病变和肿瘤之间的过渡状态\par 192.癌细胞胞质嗜碱性增强是由于( ) A.DNA增多 D.细胞变性 B.RNA增多 E.钙离子增多 C.线粒体增多 193.“oma”为结尾的词并不一定代表肿瘤,属真性肿瘤者是( ) A.肉芽肿(granuloma) D.乳头状瘤(papilloma) B.血肿(hematoma) E.结核瘤(tuberculoma) C.粥样瘤(atheroma)

194.属于良性肿瘤者是( ) A.黑素瘤 D.肾母细胞瘤 B.淋巴瘤 E.精原细胞瘤 C.神经鞘瘤 195.癌和肉瘤的主要不同点在于( ) A.病人年龄 D.转移途径 B.肿瘤质地 E.染色特征 C.组织来源 196.诊断癌(carcinoma)最直接的依据是( ) A.中老年人 D.肿瘤间质丰富 B.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E.增生的上皮细胞呈巢状排列 C.细胞异形,多见核分裂相 197.诊断肉瘤(sarcoma)最直接的依据是( ) A.青年人 D.细胞异形,核分裂相多 B.血窦丰富 E.间叶起源细胞发生间变 C.肿瘤间质少 198.不发生癌的组织是( ) A.皮肤附件 D.肾上腺 B.子宫内膜 E.甲状旁腺 C.淋巴造血组织 199.非上皮来源的肿瘤是( ) A.肺小细胞癌 D.白血病 B.胆管细胞癌 E.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C.喉、口乳头状瘤 200.非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是( ) A.乳头状瘤 D.淋巴管瘤 B.血管瘤 E.平滑肌瘤 C.脂肪瘤

病理学学习心得

病理学学习心得 摘要: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正因如此,病理学一直被视为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是由病理学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以下是我学习病理学的一些心得。 关键字:病理学课程,重要性,认识,工作,联系,学习方法 一.对病理学课程的认识 疾病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在病原因子和机体反应功能的相互作用下,患病机体有关部分的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都会发生种种改变,这是研究和认识疾病的重要依据。病理学的任务就是运用各种方法研究疾病的原因、在病因作用下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改变,阐明其本质,从而为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是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功能和代谢等方面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从而阐明疾病本质的医学科学。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称之为诊断病理学或外科病理学。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还可分为人体病理学和实验病理学。病理学诊断常常是以诊断为目的,从病人或从病人体内获取的器官、组织、细胞或体液为对象,包括尸体剖检、外科病理学和细胞学。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阐明:①病因学,即疾病发生的原因包括内因、外因及其相互关系; ②发病学,即在病因作用下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具体环节、机制和过程;③病理变化或病变,即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临床病理联系;④疾病的转归和结局等。病理学为掌握疾病的本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而诊断病理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类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从而做出疾病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直接为临床防治疾病服务。 二.病理学的重要性 病理学长期以来被形象地喻为“桥梁学科”和“权威诊断”,这充分表明了它在医学中,特别是在临床医学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病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 与我们已经学过的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不同,它们是研究和探讨正常机体生理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及代谢的变化规律,而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状态下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是以学过的各学科知识为基础的。病理学将要回答疾病状态下的形态结构、机能代谢的改变,这些改变与临床上出现的症状、体征之间的关系、疾病的诊断、转归和结局这些临床医学中的种种问题。因此,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病理学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或“桥梁”的作用。 2.病理学在医学诊断中具有权威性 病理诊断是在观测器官的大体改变、镜下观察组织结构和细胞病变特征而

肿瘤病理诊断的常用技术

肿瘤病理诊断的常用技术 肿瘤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其病理诊断技术对于肿瘤的及早发现及治疗极为重要。 肿瘤的病理诊断技术有多种。常见的病理诊断技术有:细胞学诊断、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 一、细胞学诊断 细胞学诊断是诊断肿瘤的Ⅰ级标准。如图,正常细胞发展为癌细胞需经5个阶段,各阶段细胞均出现相应的特征。当出现形态学异型性时,即开始向恶性过渡。故通过涂片镜检观察细胞结构的异型性即可诊断肿瘤。 恶性肿瘤细胞细胞核大(核直径通常大于20μm),大小不一,核异性、深染,核仁变大,可见异常核分裂像。 通常细胞学诊断采用HE染色法观察。对于特殊或不易分辨的结构可采用特殊染色,从而辨别肿瘤细胞并分型。例如:支气管活检中有时挤压较重,一些深染的细胞挤压成一团,难以判断其为小细胞癌细胞还是炎症细胞。此种病例染网状纤维有利于鉴别:炎症细胞不成巢,小细胞癌可有巢状或索状结构。 二、电子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分辨率高,可观察细胞内微小结构的变化,从而对肿瘤进行诊断:黑色素小体,尤其是Ⅰ、Ⅱ期小体的存在对于黑色素瘤的诊断具有意义;根据神经内分泌的颗粒形态可以诊断并分类神经内分泌瘤;平滑肌肉瘤的致密斑肌丝和血管内皮肉瘤的Weibelpalade 小体等均可诊断及鉴别软组织肉瘤。 三、分子生物学技术 通过分子杂交、基因探针及标记、多聚酶链式反应(PCR)、DNA序列分析、分子克隆等技术对肿瘤的癌基因、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受体以及与肿瘤相关的某些染色体位点的改变进行检测,即可对肿瘤做出病理诊断。其中,PCR特异性强,效率高,操作简便,是检测、分析癌基因及抑癌基因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四、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是利用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原理,在组织制片以针对某些物质的抗体进行结合反应,再以适当的方式显示其结合信号以证明其存在的技术。其可用于监测血清中肿瘤标记物。肿瘤标记物主要有CEA、AFP及HCG等。CEA主要用作诊断结肠、直肠癌的参考,亦可用于诊断术后复发。联合检查AFP和HCG,常用于判断原发性肝癌、绒癌和睾丸肿瘤。另外,糖类抗原-125(CA-125)诊断卵巢癌的阳性率可达80%以上;糖类抗原-19-9(CA-19-9)诊断胰腺癌的阳性率可达79~90%,故部分糖类抗原的检测亦可作为肿瘤诊断的手段。此外,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提示肝脏原发性或转移性癌症或有骨转移可能性;酸性磷酸酶升高有助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 肿瘤病理诊断的常用技术对于肿瘤的快速、准确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患者的预后及五年成活率具有积极意义。

诊断病理学概要第十七章诊断病理学概要

第十八章诊断病理学概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理(学)诊断与诊断病理学概念 病理(学)诊断 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的任务、重要性和局限性诊断病理学的任务及重要性 诊断病理学的局限性 诊断病理学的检查种类及其评价 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及其评价 细胞学检查及其评价 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和病理诊断的表述形式 病理诊断报告书的内容 病理诊断的表述形式及其含义临床医生如何应用诊断病理学正确选用诊断病理学检查种类 遵守诊断病理学的规范要求送检掌握病理诊断表述形式的含义 临床-病理医生经常沟通、切磋临床病理讨论会与外科病理讨论会临床病理讨论会(CPC) 外科病理讨论会(SPC) 附:尸体剖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节病理(学)诊断与诊断病理学概念 一、病理(学)诊断 病理(学)诊断(pathological diagnosis)是指病理医师应用病理学的知识、有关技术和个人专业实践经验,对送检的标本(包括活体组织、细胞和取自尸体的组织等)进行病理学检查,结合有关临床资料,通过分析、综合后,作出的关于该标本病理变化性质的判断和具体疾病的诊断。由于这是通过直接观察病变的宏观和微观特征而做出的诊断,因而比通过分析症状、体征、影像检查和化验分析而做出的各种临床诊断,常常更为准确。所以,病理诊断常被视为“金标准”或“最后诊断”。为临床医师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评估疾病预后和总结诊治疾病经验等提供重要的(有时是决定性的)依据。因此,它在临床医学、法医学、新药开发和各种生物科研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二、诊断病理学 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又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是指临床上由于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对取自病人活体内的病变组织、细胞,进行病理诊断的一门医疗实践科学,构成一个重要的临床学科。作为一个学科,它是病理学的一个分支,它的研究对象是患者,目的是为了确诊和治疗疾病,同时也有提供判定疗效和预后信息的作用。在这种医疗实践中,应由注册的执业病理医师进行诊断;要重视患方的知情权;这种诊断报告是对诊治负有法律责任的医疗文件。需要指出的是,在历史上外科病理学仅指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一般不包括细胞学诊断,而现在应用诊断病理学一词,应包括组织病理诊断和细胞学诊断。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模拟考试练习.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模拟考试练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有助于诊断肌源性肿瘤的标志为( )A.CK B.desmin C.vimentin D.PSA E.PCNA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单项选择题 原位癌( )A.乳腺导管内癌 B.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C.胃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 D.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E.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原位癌指的是异型增生的细胞在形态和生物学特性上与癌细胞相同,并累及上皮的全层,但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如果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深层浸润,则为浸润性癌;上皮内瘤变用来描述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这一连续的过程,临床上将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交界性肿瘤指的是某些组织类型的肿瘤(如卵巢浆液性肿瘤),除了有典型的良性肿瘤(如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瘤)和恶性肿瘤(如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癌)之分,还存在一些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两者之间的肿瘤,如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3、单项选择题 肺癌一般不转移至()A.脑 B.骨 C.心 D.肝 E.肾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肺癌通过血道转移常见于脑、肾上腺、骨等器官,其次转移至肝、肾、甲状腺和皮肤。故选C。 4、单项选择题 下列肿瘤不发生转移的是()A.原位癌 B.微小癌 C.类癌 D.高分化癌 E.未分化癌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癌细胞浸润性生长形成不规则腺腔样结构的癌称()A.腺癌 B.单纯癌 C.未分化癌 D.鳞状细胞癌 E.腺鳞癌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注意由腺上皮化生为鳞状上皮后癌变称为鳞lB.单纯癌 C.未分化癌 D.鳞状细胞癌 E.腺鳞癌 本题答案:B

法医病理学诊断

法医病理学诊断: 1.颜面部及眼睑部位皮下出血及下唇齿龈黏膜出血。 2.右下颌缘中段、颈部左右两侧均见表皮剥脱伴皮下出血,右侧胸骨甲状肌中段肌内出血。 3腹部多发性锐器伤,腹腔积血(约500mL), 4.胃近幽门处破裂伤。 5.腹主动脉近髂总动脉分支处破裂。 分析说明: 1.经过对死者系统解剖和法医病理学检验未发现死者患有致死性自身疾病,故排除原发疾病所致死亡, 2.经过毒物分析病人血液中未发现有致死类药物成分故而排除服药自杀可能。 3.死者颜面部青紫伴有大量出血点以及颈部左右两侧表皮剥脱伴有皮下出血怀疑是凶手用手掐紧死者颈部窒息所致,而死者腹部创口深达腹腔,创缘整齐、创壁光滑、创腔内无组织间桥以及胃近幽门处检见一处贯通创,怀疑可能是尖刀或者双刃匕首所致的刺创,故死者可能是被凶手用手掐紧颈部,搏斗过程中又被凶手用匕首或是尖刀刺中数刀引起的窒息伴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鉴定意见:由于扼颈窒息伴失血性休克而死。

病理学诊断: (1)肺气肿 (2)左侧第8、9、10、11肋骨骨折并伴有肋间肌出血, (3)腹腔积血约2800ml。 (4)肝硬化。 (5)脾脏挫裂伤。 (6)食管下段静脉曲张。 2.分析说明: 1.死者患有肺气肿和肝硬化,但是系统解剖未发现这两种病急性进展期变化如心脏增大,肺水肿,大量腹水等,所以排除自身原发性病变所致死亡。 2.脾脏器官面见星芒状不规则破裂口,腹腔见积血及暗红色凝血块约2800mL,分析可能是由于撑船篙子击打死者腰部导致死者脾脏破裂而大量出血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 3.鉴定意见:因器官损伤导致的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法医病理学诊断: 1.(1)急性肺水肿、肺淤血;卡氏肺囊虫肺炎,肺灶性纤维化;左肺下叶胸膜粘连。 (2)心包积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Ⅱ~Ⅲ级,灶性心肌间质纤维化并心肌细胞代偿肥大,心肌点、灶状凝固性坏死)。 (3)门脉性肝硬化。(4)脑水肿。(5)脾小体萎缩,脾中央小动脉玻璃样变。(6)艾滋病。(7)左侧第2~6肋骨骨折,双侧胸腔积液。(8)左胸锁关节处及左乳头下方皮下出血,背部左侧表皮脱落伴有肌层轻度出血及皮肤擦伤。(9) 阴囊皮革样化. 分析说明:(1)经过系统解剖学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由于心肌没有梗死等急性变化故排除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缺血发生的猝死。又因为没有大量腹水等急性进展期变化故排除肝硬化导致的死亡。 (2)经毒物分析未见药物、杀虫剂及毒鼠强等成分,故而排除因此类药物中毒而死亡。 (3)由于脑水肿、肺淤血、肾淤血,及血检查出血液中含有浓度为0.1μg /mL的吗啡,所以怀疑可能是由于吗啡中毒导致的呼吸衰竭而死。 鉴定意见:由于吗啡中毒导致的呼吸衰竭而死亡。

诊断病理学的局限性

诊断病理学的局限性 全网发布:2011-11-07 09:55 发表者:杨连君 (访问人次:62) 诊断病理学在临床诊疗实践中是举足轻重的。尽管它再重要,也和其它科学一样,不是万能的,更不是绝对正确的,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也必然有其局限性。了解这些制约因素,尽量减少可以避免的因素,才能减少病理的误诊和漏诊;只有了解病理诊断也有其局限性,才能正确地、有条件地评价它的重要性和地位。煤炭总医院病理科杨连君 1. 制约病理医生做病理诊断的客观因素 (1). 来自送检临床方面的因素临床医生由于受到条件限制、知识结构缺陷或责任心不强,常可导致病理诊断出现困难:①送检病理检查的取材不规范如患者皮下长一包块,不按规范取材,仅取包块表面组织,可能仅为正常皮肤,看不到包块的实质成分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可导致漏诊或无法确诊。还有几种常见情况:如内窥镜下进行肿物取材,只取到炎性渗出物、粘液分泌物、凝血块或坏死组织等,无法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虽已取到肿物的主要成分,但因取材时挤压、牵拉较重,使组织细胞严重变形,无法确诊。②取出的组织标本固定或送达不规范如手术切除的组织、器官常常需要立即固定,固定不透,或未固定,时间长会造成腐败,而影响病理诊断;③未能提供病理诊断所需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是由病理医生做出的,以病变形态学为主的一种判断。在多数情况下,既要依靠形态学变化特征为客观指标,又要结合临床资料、运用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进行主观的鉴别和判断,是一种既不能跟临床诊断跑,又不能完全脱离临床的复杂智力劳动,因而必须有相关的临床资料作参考,否则会误诊甚至弄出笑话。如多数骨肿瘤的诊断,必须是临床——放射线——病理三结合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有些疾病与性别有关,而有些则与年龄密切相关,有些疾病与部位有密切关系;还有些疾病没有特异性病变,必须结合临床的某些比较特异性的表现才能确诊等等。总之,临床医生必须重视这一点,因此,除了做到正确取材、固定、送达外,还必须填好病理检查申请单,应逐项认真填写,必要时还应与病理医生互相沟通,达到减少病理诊断的局限性,提高诊断率。 (2). 来自病理标本制作技术方面的因素这也是一个制约病理医生做好病理诊断的客观因素,由于技术人员的水平、经验、责任心或器材、试剂等方面的原因,可能在对送检标本的处理上,如固定、包埋、制片、染色等环节上达不到规范要求;均可给病理诊断造成不同程度的困难,而由于责任心不强,造成编号错误、张冠李戴,一旦发出诊断报告,则后果更为严重。这些方面与临床医生关系不大,故不详述。 2. 制约病理医生做病理诊断的主观因素 制约病理医生做出正确病理诊断的主观因素有很多,下述三个方面需要临床医生了解,有助于互相理解和共同提高诊断水平。 (1). 诊断病理学涵盖面太广与病理医生个人知识面有限之间的矛盾现今诊断病理学不但涵盖各个外科系统,而且涵盖五官、皮肤、妇产、各内科系统、儿科等,几乎包括临床所有学科,可见病种之多,而且每个病种,又有不同类型、早、中、晚期等等,一个病理医生精力有限,既要掌握上述这些疾病、类型、病程的病变形态特点,又要熟悉他们的临床情况,实践表明这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会出现一些掌握不好、经验不到的薄弱环节,导致诊断出现失误。因而,当前趋势是,大的综合医院病理医生要发展“一专多能”,同行间不同的专长互相补充;另一个是在专科医院里培养专科病理医生。 (2). 病理医生的层次和个人理论技术素质的差异这点和其它学科一样,不同职称和相同职称不同个体的思维方式和业务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因而在病理诊断能力上也不会完全相同,有时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差误。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_0.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肿瘤的异型性主要反映( )A.肿瘤的组织来源 B.肿瘤的生长速度 C.肿瘤的分化程度 D.肿瘤的预后 E.肿瘤的复发情况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肿瘤的分化指的是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由于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称为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异型性反映肿瘤的分化程度,异型性越大,说明肿瘤的分化程度越低,反之亦然。 2、单项选择题 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高,说明肿瘤( )A.恶性程度越低 B.异型性越大 C.转移越早 D.对放射治疗越敏感 E.预后越差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肿瘤的分化指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某种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如某个肿瘤的形态与脂肪组织相似,提示这个肿瘤是向脂肪组织分化的。一个肿瘤的组织形态和功能比较接近某种正常组织,说明其分化程度高或分化好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若相似性较小,则说明其分化程度低或分化差。如果一个肿瘤缺乏与正常组织的相似之处,称为未分化肿瘤。分化程度越高,肿瘤的恶性程度越低。 3、单项选择题 有关肿瘤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A.体液免疫起主要作用 B.癌组织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是预后较好的指标 C.恶性肿瘤可以破坏宿主的免疫功能 D.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 E.肿瘤特异性抗原是肿瘤细胞独有的抗原 本题答案:A 本题解析:发生了肿瘤性转化的细胞可以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主要是细胞免疫。免疫功能低下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说明正常机体存在免疫监视机制,可以清除发生了肿瘤性转化的细胞,起到抗肿瘤的作用。免疫监视功能的下降,可能参与了一些肿瘤的发生。肿瘤细胞也可通过减少肿瘤抗原表达等方式,逃脱免疫监视,甚至通过诱导免疫细胞的死亡,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 4、单项选择题 淋巴结转移性肿瘤最先出现于()A.淋巴结门 B.淋巴滤泡生发中心 C.被膜下 D.边缘窦 E.副皮质区 本题答案:D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5、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上皮内瘤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指的是上皮性恶性肿瘤浸润前的肿瘤性改变 B.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 C.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与浸润癌同时存在 D.属于一种早期癌 E.用于描述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 本题答案:D

诊断病理总结.doc

总论 诊断病理学(Diagnostic Pathology)或称外科病理学(Surgical Pathology),是病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任务是对疾病作出正确的病理诊断,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依据。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 根据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通过显色系统检测组织细胞中特定抗原。 病理诊断工作中常规技术方法及工作流程包括:病理标本的固定、大体观察、标本照相、取材制片、光镜观察、病理诊断、病理报告、病理会诊、病理材料归档等。 切面组织块的面积,通常在2cm×1.5cm以内,厚度不超过2-3mm 病理诊断 需要光镜、大体和临床三结合; 有时需要光镜、电镜和免疫组化三结合; 黏液染色 爱先蓝(Alcian blue , AB)/PAS为常用方法 淀粉样物染色 刚果红染色 尸检各环节完成时间要求: 大体记录:解剖后24小时 初步报告:解剖后1~3天 修组织块:解剖后2~3天 切脑:解剖后7~10天 最后报告:解剖后一个月 尸冷(cadaveric cold):死后尸体的体温放散而冷却,称尸冷。死后8~17小时逐渐冷却,但尸体的表面在死后3~7小时内即冷却。 尸斑(cadaverice’s ecchymosis):死后血管内血液逐渐沉降在尸体下垂部位,呈紫红色,称尸斑。死后20~30分钟出现,过2小时后即成固定状态,不再消失。 尸僵(rigor mortis):死后各部肌肉渐成僵硬,称尸僵。下颌关节开始,自上而下发生和消失。死后1小时开始,维持24小时以上,以后渐行消失。 常用的免疫组化标记物 (一)上皮源性标记物 1.一般性标记物 (1)CK(细胞角蛋白)如CK8;CK18;CK19;CK20 (2)EMA(上皮膜抗原) 2.特异性上皮标记物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考点模拟考试练习.doc

病理学主治医师:肿瘤病理诊断基础考点模拟考试练 习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癌前病变( )A.乳腺导管内癌 B.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C.胃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 D.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E.子宫颈重度非典型增生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肉瘤易发生血道转移的原因是( )A.恶性程度高 B.实质和间质分界不清楚 C.间质中血管丰富 D.生长速度快 E.多发生于血管丰富的部位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瘤细胞呈栅栏状或不完全漩涡状排列(Verocay 小体)的肿瘤是( )A.神经鞘瘤 B.平滑肌瘤 C.纤维腺瘤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D.胶质瘤 E.滑膜肉瘤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介于良、恶性之间的肿瘤()A.胸椎内鳞状细胞癌 B.胃溃疡癌变累及深肌层 C.乳腺导管内癌 D.家族性结肠腺瘤性息肉病 E.卵巢浆液性交界性囊腺瘤 本题答案: 5、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上皮内瘤变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指的是上皮性恶性肿瘤浸润前的肿瘤性改变 B.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统称为上皮内瘤变Ⅲ级 C.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可与浸润癌同时存在 D.属于一种早期癌 E.用于描述上皮从非典型增生到原位癌的连续过程 本题答案: 6、单项选择题 下列属于上皮组织特异性标记物的是()A.CK B.desmin C.vimentin D.CEA E.Ⅷ因子相关抗原 本题答案: 7、单项选择题 下列表现为激素分泌过多的肿瘤不属于异位内分泌综合征的是()A.肺癌 B.肝癌 C.胃癌 D.垂体腺瘤 E.神经母细胞瘤

病理诊断(1)

2012‐07‐02

绪论 一、病理学概念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形态结构、代谢和功能的改变,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化归律,从而阐明疾病的本质的医学基础学科。

(一) 人体病理学 1. 尸体解剖(Autopsy) 2. 活组织检查(Biopsy) (术中冰冻切片快速诊断) 3. 细胞学(Cytology) (1) 自然分泌物 (2) 体液及排泄物 (3) 穿刺针取 (二) 实验病理学 1. 动物实验(Animal experiment) 利用动物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 2. 组织和细胞培养(Tissue and cell culture) 利用适宜的培养基,体外培养动物的组织或细胞

三、病理学的研究和观察方法 1. 大体标本肉眼观察 2. 切片标本显微镜观察 3. 组织和细胞化学观察(特染):(如用SudanⅢ染脂肪) 4. 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研究诊断疾病 5. 超微结构(用扫描、透射电镜观察病变亚微病变) 6. 流式细胞学(测定细胞DNA变化来研究诊断疾病) 7. 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法分析、诊断疾病) 8.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术(用细胞CT检测病变) 9. 分子生物学技术(重组DNA、核酸分子杂交、聚合酶链反应(PCR)、纤维切 割技术、DNA测序、FISH 技术、生物芯片和组织芯片技术等)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适应 (一)萎缩(atrophy) 1. 概念: 发育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其实质细胞体积变小和数量减少而致器官或组织缩小称萎缩。 心肌萎缩正常心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