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傲慢与偏见》的爱情类型理论分析

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傲慢与偏见》的爱情类型理论分析
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傲慢与偏见》的爱情类型理论分析

第9卷第1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01.9No.11111篁!旦!竺竺!旦!!!!型2竺!!!!!垒垦:!望!!!!!!!!!!墨21i!!兰!!!!!!曼!!!!!璺!j!里:!!!!

“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

——《傲慢与偏见》的爱情类型理论分析

马瑛1’2龚慧剑3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2,长安大学外语学院,西安710064;

3.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9)

摘要:爱情类型理论是从“迈布氏个性类型”职韭倾向理论演化而来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分类。

“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舍: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后来,它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用来分析人的各种爱情表现行为,即所谓的“爱情类型理论”。这一理论将爱情的类型分为六种形式,分别称为“伴侣式爱情”、“奉献式爱情”、“浪漫式爱情”、“游戏式爱情”、“占有式爱情”和“现实式爱情”。由于各种爱情所建立的基础不同?其过程与结果也不尽相同。《傲慢与偏见》描绘出来的爱情故事则是其多种类型的生动展示,其中,。伴侣式爱情”

是最值得追求的。它是一种温馨、长久的爱情。在现代社会中它仍享有很高的地位,对人的自我完善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词:爱情类型理论;伴侣式爱情;《傲慢与偏见》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07(2009)01--0136--05

18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确立,整个欧洲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这使得文学家更多地把市民家庭生活作为主要描写对象,叙述普通人的日常故事,以人为中心,在作品中关注人的性格、意识以及内心世界。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作品展现了英国中产阶级的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通过对比和参照将一系列爱情故事呈现在读者面前,揭示生活的悲喜剧。爱情作为一个永久性的话题被人们不断传诵,究竟什么样的爱情是适合我们并值得去追求?在此,笔者将从爱情类型理论出发,以这部作品为例,将其中诸多的爱情故事分类进行分析,看看何种类型在当今社会仍然是我们最值得借鉴和追求的。

一、《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类型

爱情类型理论是由流传甚广的“迈布氏个性类型”职业倾向理论演化、改进而来的。“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合: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后来,它成为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用来分析人的各种爱情表现行为,即所谓的“爱情类型理论”。这一理论将爱情的类型分为六种形式。由于各种爱情所建立的基础不同,其过程与结果也不尽相同。第一种被称为“伴侣式爱情”,这种爱情是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由友情逐步演变成的爱情,被认为是一种平淡而深厚的感情,温存大于激情,信任大于嫉妒,是以走向婚姻为目的的。在作品中主要表现为主人公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彬格莱和吉英之间的爱情。第二种是“奉献式爱情”。这种爱情被认为是伴随“伴侣式爱情”的体现。牺牲自我,不求回报地为另一方着想。第三种是“浪漫式爱情”。这种爱情脱离了基本需求,其间夹杂天真和幻想的成分,把

收稿日期:9008—04—24

作者简介:马习[(1972-)。女,陕西西安人,陕西瘴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长安大学外国语学跪讲师.主要研究教育法和外国文学。

1.拍摄婚纱照当天请勿喷定型水,勿化妆,男士需将胡须刮干净,女士需将腋毛刮干净;

2.请勿佩戴贵重物品(如项链,耳环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婚纱摄影的基本流程供您参考:预约-见面沟通-制定拍摄计划-付款-拍摄-看样-制作-取件;

4.婚纱摄影前对化妆,造型,服装,礼服方面有意见,请及时与服务人员沟通;

6.拍摄当天,请说服家人不要陪同,以免久等,影响两位拍摄情绪,要保持愉快的心境。

7、带好预约单,如果没交齐款要带好余款。

8、自带安瓶和隐形内衣。

9、给LG准备深色和浅色袜子各一双,穿黑色皮鞋去.

10、晚上8点以后不要喝水,免得第二天眼睛会肿,晚上尽量早点休息,最好能做个保湿面膜,这样第二天容易上妆。

11、自带舒适高跟鞋一双(穿着去也可以),如果有外景的话最好带一双运动鞋,用于奔跑。

12、穿开身的衣服去婚纱影楼,舒适的裤子或打底裤,穿着婚纱里面比较卫生。

13、自带相机,可以拍花絮。

14、带一些巧克力去,可以补充一下体力,也不会把妆弄花。

15、鲜花在影楼也是需要另外付费的,不过花是要配衣服的,带不带MM自己考虑。

16、如果手捧花想用鲜花的话,那么请自带,影楼的手捧花都是假的

17、签订合同前,一定要争取让技术比较好的摄影师拍摄,摄影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照片的质量。

18、有经验的摄影师善于引导顾客摆出好的姿势和表情,但是技术一般的摄影师不太注重,或者说水平难以达到。所以拍摄过程中,不管遇到何种水平的摄影师,都要保持放松和微笑,拿出最佳表现,这样拍出的照片才会有最佳效果。https://www.360docs.net/doc/f29987894.html,/album.asp

第1期马瑛:“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137

爱情看成一个脱离现实、风花雪月的故事,只在乎曾经拥有,没有长远的思考。这种青涩的情感充分表现在伊丽莎白的妹妹丽迪亚身上。第四种是“游戏式爱情”。这是种极不负道义责任的情感,追求的是另一个人表层肤浅的东西,满足自己的一己之私,视爱情为一场游戏。品德操守都不合格的韦翰就持有这种爱情观。第五种是“占有式爱情”。这种爱情通常是单方面的,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望,嫉妒情感强烈,过分依靠直觉和自身感受,一般容易导致偏激的行为。彬格莱小姐对达西的情感就属于这种。最后一种是“现实式爱情”。这种爱情过多的以现实物质为基础,为生存而生活,情感退居其次,这其实是种名存实亡的爱情,夏绿蒂和柯林斯则偏向这类。

从上述分类当中可以看出,爱情类型理论从客观的角度阐释了爱情双方的关系,将不同性格类型的人在爱情中的得与失充分展现,以理性的眼光剖析其中的问题所在。爱情作为男女之间的一种微妙情感,掺杂了许多由于个性差异造成的复杂因素,于是构成了多种爱情关系的呈现。这诸多因素在不知不觉中给美好的爱情附带上许多利益上的得失,让两性之间凭空多出了许多猜疑。这就是这部作品带给读者的一幅幅爱情画面,它让受众自己去体会其中的得失,辨别其中的美好或是猜疑,去把握一种更加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因此,用爱情类型理论来分析《傲慢与偏见》当中的各个爱情故事,有助于更清楚地看到现实缠绕下爱情的真与假,从而追求美好真挚的爱情。

二、《傲慢与偏见》中表达的爱情倾向

及其现实意义

18世纪末,在英国,对民主、自由的张扬,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使得人们不断寻求对情感的自由表达。但实际上,资产阶级社会是以金钱来衡量人的价值,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维系他们的只有交易,爱情更是把这种关系表露无疑。“资产阶级思想的胜利应当带来的是真正道德高尚的世界制度的时代”。口]因此,将爱情从旧制度下粗野的感官享受中解脱出来并最终走向理想化成为一个目标。在这一文化背景下,对于爱情的追求自然就成了当时社会交往中的核心话题。在《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汀以她强烈的道德关怀,于平凡中揭示了不平凡,通过对众多人物情感生活的生动描绘,给读者了一个肯定的答案:没有爱情的婚姻是绝对不会幸福的。只追求美貌,满足情欲,不讲道德情操,感情就不能持久。其结果不仅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会使家人焦急,受到牵累,还给社会造成负担(如丽迪亚与韦翰的婚姻);只有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彼此坦陈心曲、真心相爱、患难与共、保持高尚的情操,才能获得美满的婚姻(如伊丽莎白和达西)。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不同类型的爱情对应不同的活动方式,由于“心理和活动的统一,意味着每一个心理过程通常都是在某种活动中进行的,它依从于活动以及活动的目的、动机和完成形式,[2”’笔者认为,由此能更好地分析这些爱情类型的特征以及其中的本质所在。

首先是“浪漫式爱情”。这种爱情通常是人被对方的某方面强烈吸引住,并高度激发其情感的萌生。很容易把他(她)作为自己的依靠,追随他(她),过多地相信自己理想中的情景而缺乏现实的考虑,致使自己处于迷幻中不能自拔,严重脱离现实基础。这种爱情无疑是一时冲动,缺乏理智制约。在《傲慢与偏见》中,班纳特家最小的女儿丽迪亚对爱情就十分天真。她一直倍受宠爱,养成了任性的性格。她盲目地追求民兵团,沉迷在幻想里寻找她的伴侣。她爱上了有着潇洒外形的军官韦翰,无知地认为私奔很有趣,并且相信韦翰会对她负责。然而。品德操守都不及格的韦翰则抱着一种轻佻的,为了娱乐而娱乐的爱情态度与丽迪亚交往。由于丽迪亚缺乏对韦翰的深入了解,她的“浪漫式爱情”遭遇韦翰所抱持的“游戏式爱情”,无疑将演变成一场游戏——只有瞬间的真诚,而没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印记。这种浪漫的、理想的爱情根本就无法实现。正如阿德勒所说“对男性的钦羡,在现代文化中,对男性地位的过分高估最容易造成这种错误。小]

其次是“占有式爱情”。它被认为是一种畸形的爱恋。这种爱情是单方面的,具有强烈的永远排他性,对于爱的对象满怀强烈的占有欲望,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情敌,“过高地估计情敌的胜利和由此产生的傲慢,于是受到了最残酷的折磨:处于因抱着一线希望而受害更深的彻底绝望状态。-E4]彬格莱小姐对达西的爱情即是如此。在家庭及上流社会中地位优越的彬格莱小姐千方百计试图亲近达西但却得不到他。当她发现达西的目光都在伊丽莎白的身上时,她的安全感完全丧失。她费尽心机缠着达西,想引

13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

起达西对她的兴趣,并且经常毁谤伊丽莎白。正是由于她心理上的安全缺失,对于达西的追求也只是满足自身的安全需要,而不是出于爱。她把伊丽莎白当成她的威胁,把自己与其置于敌对的位置,神经处于紧张状态。这种“占有”其实是把人视作物品,而不是情感的拥有,一旦达到目的,会有失落之感,从而造成精神的空虚。

还有~种是所谓的“现实式爱情”。这是以现实为基础的,生存是第一准则,选择这种爱情的人其实是选择了面包。作品中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夏绿蒂和柯林斯这一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完全渗透迸了夏绿蒂的思想里,她并不怎么喜欢柯林斯,之所以嫁给他,完全是为了让自己将来的生活有保障。她把她和柯林斯的关系归结为金钱的价值,他们的婚姻明显地表现为有所贪图的婚姻,爱情的商品价值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爱情转化为一种货币语言,爱也就徒有虚名了。在马斯洛看来,这种安全需要的满足最多产生如释重负的感觉,“不能产生像爱的满足所导致的那粹高峰体验、极凌幸福、令人心醉的爱,或是宁静、理解、高尚等感受”。(5]

其实在生活中,相当~部分男女的爱情都多多少少含有“现实式爱情”的元素,正如鲁迅在《伤逝》中所说:“爱,是有所附藤的。”关键就在于个人要对经济价值有合理认知,才能更好地把握尺度。“伴侣式爱情”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健康发展。一段美好的爱情应该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的、稳定的、专一的感情,而且应该是以友谊为基础并最终走向幸福婚姻的。过程虽然艰辛,但伴随着“奉献式爱情”的奉献和牺牲,彼此寻找生活的本源,最终会从中感受更深刻的幸福、宁静以及新生活的丰富多彩。在《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就在艰辛中产生了不可动摇的爱情。伊丽莎白是一位人格独立,善于思考,能理智地对事物做出判断,但又很自负的人。她的这种性格决定了她的“外倾”的态度,“内倾或外倾作为一种典型态度,意味着~种基本的倾向,它制约着整个心理过程,建立起习惯性的反应眦6|,于是,第一次见达西,伊丽莎白对于在彬格莱先生绅士举止的衬托下达西所表现出来的傲慢异常反感。在后来的日子中,这种“首因效应”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达西拥有很高的身份地位和不菲财产又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潜意识里,伊丽莎白对达西又是有所期待的。然而。达西在自身这种优越感下对别人的态度极端傲慢,这一点伤害了伊丽莎白的自尊,她以排斥对方维护自身的尊严,于是产生“刻板效应”,更加凝固了第一印象。随之,自然就产生“晕轮效应”,对达西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达西由于一开始的傲慢,对伊丽莎白不屑一顾。这两人的缺点融合在一起,便在很长时间里产生冲突。后来,随着交往的深入,达西对伊丽莎白的独立性格充满了鉴赏,他不计前“嫌”,在丽迪亚和韦翰私奔后,他帮助他们结婚,为挽回伊丽莎自家的名声,改变着自己的处世原则;其中表现出了“为善不欲人知”的高尚情操。伊丽莎自最终正确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对达西的傲慢产生的偏见逐渐消失,转而也对其充满好感。两人经历了偏见、误会、争执、澄清等一连串的考验后,奠定了他们爱情的稳固基础,发展成~种长久的爱情。也许这种爱情缺乏一种燃烧状态的激情,但却是从一点一滴的友谊升华为男女问真挚的爱情。

“伴侣式爱情”经过了相濡以沫之后,很自然地会步人婚姻的殿堂。在经历了~系列波折后,他们的感情会更加坚不可摧,平淡中见真情,最终有~个幸福圆满的结局。这样的圆满是包含信任的,即一辈子的忠贞。而得到幸福后的忠贞,“只有根据一种忠贞才能预言,这就是无视残酷的怀疑、妒忌和荒唐言行,在关系密切前有过的那种坚贞。-C4]

从某种程度上讲,简?奥斯汀所描述的六种爱情故事,是将社会生活当中的各个侧面用笔端描绘出来,形成一面能够为读者进行参照的镜子,使读者在阅读这部小说之后找到一个能够看清楚自己的参照物。在这些爱情当中,有假借爱情之名阴暗的、丑陋的,也有默默无闻、健康美好的。之所以将所有可能的爱情都在小说中一一记录下来,更多的是以参照物的形式来烘托出自己最为欣赏和向往的“伴侣式”爱情。因为在这一爱情当中,既融合了现实的纷乱,又迎合了内心的理想主义。没有那种游戏而表面的虚假爱情,也没有因为分离而郁郁而终的爱情悲剧。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构筑了自己理想化的爱情模式,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将生活和爱情升华,诖爱情与理智恰当融合,让这种关系将两人紧紧的融合成一个整体,达到一种崇高而纯洁的境界。

第1期马瑛:“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139

三、“伴侣式爱情"与当今社会

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重点突出“伴侣式爱情”,不仅因为其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无尽的人性关怀,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辨别爱情真假的范例。恋爱结婚不仅要使自己幸福,还要承担家庭责任,对社会有益,这才是令人称道的。人的爱情往往受到一个时代的社会气氛影响,个人对爱情的态度也常反映其对生活目标的追求。每个人内心深处对幸福的向往,对爱情的渴望都有着“共同性”,因此这部作品不仅在发表的时候就引起轰动,给当时的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受,一直到现在都影响着众多的读者。尤其是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它依然可以给人很大的启示。

我们可以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来解释“伴侣式爱情”的充分合理性。我们知道爱与归属的需要是基于基本需要之上的上层需要,“在下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上层需要就被抑制了。只有满足了下层的需要,才能把上层的需要释放出来。”[7]作为基本需要的安全需要和生理需要如果很好地得到了满足,对爱、归属的需要就会自然产生。“伴侣式爱情”恰好是在基本需要之上产生,它昭示人性中一种成熟的、健康的爱情,是最为长久、温馨的。在这一过程当中,我们要消除社会生活的困难,彼此间保持真实、忠诚、可靠、不保留、不自私。爱情不是建立在以别人的幸福为代价基础上的,双方要保持一种和谐的状态,不仅接受,也要付出。抱着为对方奉献的心,关心对方更甚于关心自己,在其中体验相濡以沫,发现爱情的美丽所在。因此,爱情双方“所有的努力都是为要达到一种能使我们获得安全感的地位,所有的动作和表现都必须互相协调而结合成一个整体”。[3]

事实上,爱情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建构,它不仅是私人的事情,而是人类在心灵和精神上参与的共同事务。个体是由于彼此吸引的程度越来越深而产生的强烈的感情,心理学上认为这就是对“完整之我”的追求,即达到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在整个人际关系发展过程中,人与人是从互不相识到开始注意,从表面接触到愿意与对方分享意见和情感,经历了向对方开放自我的心理历程,形成了友谊。再进一步表露情感。彼此相互依赖,就能更深层地发展为健康的爱情了。当在爱情中达到自我实现的高级需要时,一定程度上,自私就越少。因为“自爱与爱他人是协作性的,而不是对抗性的。”[5]

今天,更多的人们崇尚一种较为亚里士多德式的观点,“即爱一个肉体上实实在在的人,同时也作为这么一个人为对方所爱。他们想将他们的爱情三角形奉献给一个真实的人,而不是给予一种单纯的思想。”[83同时,物质的欲望在人们生活中的膨胀,使得爱情这种人类最本能、最真实的感情在各式各样的“目的”、“占有”和“利益”当中穿行。在此意义上来说,如何矫正人们的爱情观,用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态度去营造这种感情,实为必要之举!《傲慢与偏见》中的思想倾向并没有局限于当时的社会生活,而是以一种人类共性面表现出来,挖掘了同属于人所体现出来的共同感情,审视了男女之间打着“爱情”旗号的那种关系。提倡在现实客观存在的基础上,以人性为出发点,构建异性之间真诚和健康的美好关系。

“伴侣式爱情”虽然缺少激情,但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却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它意味着焦虑的消失和对必须需要的认同。爱情双方产生的是一种平稳、现实、依恋的感觉,像绵绵细雨长久滋润心田。爱的程度虽不强烈,却在一直保持,持久不衰。这种亲密感会使双方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一旦面临分离,就会感到孤独的痛苦。因此在很多时候,这样的爱情便会让双方在相处的时候更懂得去理解和体量对方,于是在现实的各种繁杂当中默默地显示出长久、安定、美好的一面来。这样的爱情能使人具有满足、快乐、平和、沉静的人格,净化人的心灵。奥斯汀认为,爱情是一种可以用理智的方式来实现的愿望,并把理性、理智作为爱情、婚姻的基础。恰恰是由于现实的不完美,人们才不断地追求完美爱情与婚姻。由于自身的缺点以及认知的差异,获得“伴侣式爱情”和美满婚姻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首先要人格独立,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在生活中追求这种健康、长久的爱情,更好地理解人性和美的含义所在。

结束语

通过上述讨论,婚姻当中究竟应该把什么放在首位:是美貌、金钱、地位、感恩、还是爱情?答案本是清楚的。但现代社会实用主义、经济价值观念的

14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9卷

通行,强化了人对物欲的追求,淡化了对爱情的追求,将人的精神上这一“爱”的需要遮蔽了。爱情是人性的,对爱情的追求能够提高人的品性,确定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傲慢与偏见》对于现代青年人,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有认知价值。让人看到爱情美和人性美,对摈弃自私和贪婪,在生活中完善自我,突显美好与崇高,矫正现实生活当中的畸形和丑态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13爱德华?傅克斯.欧洲风化史一资产阶级时代[M].赵永穆,许宏治。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5.[21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M3.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5.

阿德勒.挑战自卑[-M-].李心明,译.北京:华龄出版社,2001。239,20.

司汤达.十九世纪的爱情[M].刘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04,277.

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J.第三版.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73—74.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未发现的自我[M]。张敦福。赵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57.

阴国恩,粱福成,自学军.普通心理学[M3.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340.

潘晓梅,严育新.情爱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

Analysisof“Partner-love’’anditsSignificance

——TheoreticalAnalysisofLoveTypeinPrideandPrejudice

MAYin91”.GONGHui-jian3

(1.SchoolofEducation。ShamtriNormalUniversity。Xi’an710062;2.SchoolofForeignLanguages,Chang’anUniversity,Xi’an710064;

3.SchoolofLiterature,NorthwestUniversity.Xi’口行710069,China)

Abstract:ThelovetypetheoryisacareerinclinationtheoryevolvedfromMrs.Malibu’sanalysisof“individu—alitytype”,whichclassifieslovefromapsychologicalpointofview.Mrs.Malibu’S“individualitytype”isasup—plementforandaperfectionofJung’sideaof“mind/emotion,sense/intuition”,whichwaslaterdevelopedintoacombinationof16typesofpersonality.Itisusedtoanalyzevariousloveactsasananalyticalapproachofmodempsychology,i.e.thelovetypetheory.PrideandPrejudicedepictsthevarioustypeslove一“Partner-love”,“Committed-love”,“Romantic-love”,“Game-love”,“Possessive-love’’and“Realistic-love”,amongwhich,“Part—net-love”isthemostworthyofpursuing.Itisakindofwarmandlong-lastinglove,whichstillhasaveryhighsignificanceinthemodernsociety,andhasacertainvaluetoone’Sself-perfection.

Keywords:lovetypetheory;partner-love;PrideandPrejudice]

I!J

"伴侣式爱情"的分析及其现实意义——《傲慢与偏见》的爱

情类型理论分析

作者:马瑛, 龚慧剑, MA Ying, GONG Hui-jian

作者单位:马瑛,MA Ying(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长安大学,外语学院,西安,710064),龚慧剑,GONG Hui-jian(西北大学,文学院,西安,710069)

刊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9,9(1)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8条)

1.爱德华·傅克斯.赵永穆.许宏治欧洲风化史-资产阶级时代 2000

2.童庆炳.程正民文艺心理学教程 2001

3.阿德勒.李心明挑战自卑 2001

4.司汤达.刘阳十九世纪的爱情 2005

5.亚伯拉罕·马斯洛.许金声动机与人格 2007

6.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张敦福.赵雷未发现的自我 2001

7.阴国恩.梁福成.白学军普通心理学 1998

8.潘晓梅.严育新情爱简史 2004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29987894.html,/Periodical_xbnlkjdxxb-sh200901028.aspx

授权使用:吕先竟(wfxhdx),授权号:db441c97-928b-472a-9f98-9e6900f81ce6

下载时间:2011年1月12日

傲慢与偏见人物特点

傲慢与偏见人物特点 1.伊丽莎白·班内特(Elizabeth Bennet):班内特家二小姐,二十岁,故事的主角。活泼,聪明,机智,经常由第一印象来判断别人。她对于婚姻有着和当时社会不一样的看法,认为只有爱情才能带来幸福,不肯为钱随便找个有钱人结婚。她也看不起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做作。因为达西先生的高傲脾气,加上韦汉先生散播的谣言,对达西先生产生种种误会,对他的人格打了极低的分数。但随着时间的过去、事件的发生,伊莉莎白对达西先生的看法开始有了改变。从原来的鄙视转为满心的钦佩和感激。 2.达西先生(Mr. Darcy),全名费兹威廉·达西(Fitzwilliam Darcy):一位富有的年轻人,故事主角。他是宾利先生的好友,外表英俊且风度翩翩的绅士,个性内敛和高傲,对宾利先生打算跟不适合的女子结婚一事十分不满,同时也看不起其他人的趋炎附势。因不习惯和人打交道,所以经常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引来不少的毁谤声。但被伊莉莎白拒绝求婚后,也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改掉了高傲的脾气。在莉蒂亚一事上,给予不少的帮助,使莉蒂亚的名声没有败坏。 3.班内特先生(Mr. Bennet):一个住在英国德福郡的绅士.他已婚并育有五名女儿。但他的财产需要由男性继承,所以在他死后,他的遗产将会由和他有着差劲关系的柯林斯先生(Mr Collins)继承。班内特先生是一个温柔而体贴的人,对他的两位大女儿,珍和伊丽莎白宠爱有加。不过,他不喜欢他的妻子和三位小女儿的愚昧和不理性,经常说她们愚蠢以及嘲笑她们。对自己失败的婚姻已绝望,是个沉默而善变、幽默却善讽的人。对于妻子的愚昧,保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 4.班内特太太(Mrs. Bennet):班内特先生的太太。她人生中最关注的事,是她将来的财产和屋子将会由柯林斯先生继承。因为这件事,她非常渴望她的五个女儿能嫁得好,并尽力撮合新邻居宾利先生和其中一个女儿。她亦希望能够令其中一个女儿和柯林斯先生结婚。是个非常平庸、见识浅薄而又长舌的女人。她的生活重心在于女儿的终生大事,想利用女儿钓金龟婿。 5.珍·班内特(Jane Bennet):伊莉莎白的姊姊,班内特五姐妹中最年长的,也是公认最美丽的一个。她温柔、善解人意,但性格矜持,经常收藏自己的情感。她相信人性本善,凡事都往好处想,认为世界上没有坏人。和宾利先生一见钟情,最后排除万难结为夫妻。 6.玛莉·班内特(Mary Bennet):排行第三,性格并不讨好,是一名书呆子。她鄙视其他姊妹的兴趣,并经常希望能展视自己的音乐才华,及以警世格言来警告身边的人。 7.凯瑟林(凯蒂)·班内特(Catherine "Kitty" Bennet):排行第四,十七岁,经常跟随妹妹丽迪亚。 8.丽迪亚·班内特(Lydia Bennet):排行最小,十五岁。她非常喜欢调情,个性天真而鲁葬。最终和韦克翰私奔,在达西的大力帮助下两人才能结婚。 9.查尔斯·宾利(Charles Bingley):一个单身的有钱人,在班内特的住宅附近租了房子。达西先生的朋友。性格温和,活泼,但易受人影响,所以常被朋友牵着鼻子走。一直爱慕珍·班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毕业论文 题目:《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Title:An Analysis of the Imagery of Woman Character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2009年 5 月 20 日

Acknowledgements I acknowledge with gratitude the various critical guidance and substantial assistance, which are indispensable to the completion of my thesis. First of all, I should express my gratitude to my family who supported me heart and soul,I would also like to extend my heartfelt thanks to the numerous other teachers in my four study years, who teach me much essential knowledge . Then I want to thank my friends in my academy, whose help and inspiration have benefited me much. Finally, I am greatly indebted to my supervisor Han Yaqiong, who, with invariable kindness and patience, has carefully scrutinized and corrected my draft, which makes this thesis less imperfect. But for their great help in collecting the reference materials, giving me valuable advice and encouragement at different stages of its conception, I can not finish my thesis.

傲慢与偏见婚姻观的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 题目浅析小说《傲慢与偏见》折射出 的婚姻决定因素及其现实影响

4.Conclusion

4.主要参考文献 [1]A 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M]. Shanghai Sanlian Book store, 2010. [2]H e Xiaohua. On Marriage Standards in Pride and Prejudice[J]. Overseas English, 2010. [3]J iang Peiming. Between Romance and Realism: patterns of fulfillment in Ann Radcliffes? ,A Sicilian Romance? and Jane 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D]. The HKU Scholars Hub 1999. [4]L ina Widlu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arriage Ploy in JaneAusten?s Pride and Prejudice and Helen Fielding?s Bridget Jones?s Diary[D].- Cessay, 2004 [5]L i Xueqin, Zhang Yangyue. Views on Marriage and Happines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J Overseas English, 2012. [6]L i Yuanyuan. Money and Marriage—attitudes towards love in pride and Prejudice[J]. Qin Congsuiyue, 2013. [7]M a Kun. Love an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J]. Overseas English, 2013. [8]M ei Zhixin. On Jan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J]. Overse English, 2013. [9]W ang Lili. An Analysis of Jane Austen?s Outlook on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J]. Overseas English, 2013. [10]Yao Manzhen. Money and Marriage—attitudes towards love in Pride and ]. Prejudice[J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2011. [11]Zhao Wei, Xiao Lili. Marry for What: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J]. Kewai Yuedu, 2013. [12]Zhong Weixuan. Three Key Factors of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J]. Overse English, 2010. [13]陈艳, 孙娜. 重读傲慢与偏见,细读女性意识对婚姻观的影响[J]. 科教导刊,2013 第10 期. [14]董娜. 奥斯汀的爱情婚姻观—傲慢与偏见与爱玛中的爱情解析[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浅析《傲慢与偏见》里的爱情婚姻观

浅析《傲慢与偏见》里的爱情婚姻观 摘要:在一段婚姻中,爱情与金钱孰重孰轻?我们的婚姻是应该建立在爱情上还是金钱上?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在其名著《傲慢与偏见》中就爱情与金钱在婚姻中的地位表述了自己立足于生活实际的一种见解:金钱与爱情在成就婚姻上二者都重要,缺一不可。但相比较来说在成就一段幸福美满的婚姻上,爱情的地位更为重要。《傲慢与偏见》采用日常生活为写作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本文以小说中人物的婚姻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班纳特的五个女儿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探究了简〃奥斯汀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爱情婚姻观 一、作者及其写作特色 十八至十九世纪时期的文学,批判现实主义盛行,当时的作品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阴暗面为主。女作家简〃奥斯汀生活在乡村,并未受到当时流行小说趋势的影响,她独辟蹊径,记录中产阶级中平凡的人和事,以其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人物心理描写手法,成为了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简〃奥斯汀的小说里描绘的大多是理智、贤淑、聪慧的少女形象。她笔下的女主人公个性鲜明,充满理性。她以其独特的女性观察力细致入微,独特的视觉角度,细致的描绘了一幅英国18 《傲世纪末到19世纪初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场景图。其中,慢与偏见》是她的代表作。 这部作品以爱情和婚姻为主题,以讽刺为基调,以女性特有

的细腻观察力,刻画了几种不同的爱情和婚姻关系。该作品也反映出作者本人的爱情婚姻观,这种爱情婚姻观在当今看来,仍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弗兰克奥康瑙尔说,奥斯汀是“英国文学最伟大的技巧巨匠之一,她在文学方面炉火纯青就像莫扎特在音乐方面完美无缺一样”。[1] 二、《傲慢与偏见》中不同的婚姻观对比 (一)情投意合,理智与情感完美结合的婚姻——伊丽莎白和达西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傲慢与偏见》中最美满、最成功的理想婚姻,二人的结合是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 16至18世纪英国上层阶层的择偶标准一直没有多大的变化,注重婚姻的物质基础,强调门当户对,但是并不否认爱和感情是婚姻的前提。 历史学家埃里克卡〃尔森考察了英国都泽时代城市及乡村民间的婚姻状况,肯定地认为:“爱是至高无上的。”还有研究表明,至少从16世纪以来,爱或感情在人们的婚姻生活中占比较重要的位臵。 伊丽莎白在班内特家中排行老二,她虽然没有简那么娇好的面容,却也出落的亭亭玉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不但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而且还有如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荷,有着丰富的个性和内涵。 伊丽莎白认识到了当时社会上以财富和社会地位来谈婚论嫁的风气,自己最好的朋友的婚姻也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但她并没有迷失自己,而是选择继续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爱情。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字

傲慢与偏见读后感1000字 读了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让我知道了原来在遥远的欧洲不仅有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样悲壮的爱情,像莎翁那样的古典哥特式的美,原来也有市井家,回归生活的美。简单,精致,如同“两寸牙雕”,却窥视出了整个社会。 弗兰克奥康纳说:“我认为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技巧局将一样,她在文学方面炉火纯青,就像莫扎特在音乐方面的完美无缺一样。”《傲慢与偏见》的语言如同掠过竹林的风,带给我竹林般的清凉,泉水般的清澈,让人可以随时随地的沉浸其中。那细腻的语言,缜密的思维,为我拉开了英国田园风光的帷幕,不经意间勾勒出了一个浪漫纯美的童话,却又那么的贴近生活。 这是一部描写爱情与婚姻的小说。小说围绕班奈特太太如何把五个女儿嫁出去的主题展开。书中一共写了四队青年男女的结合,作者一一加以比较,批判,爱憎分明的阐述了自己的爱情与婚姻观。富有傲慢的达西和睿智具有反叛精神的伊丽莎白,温柔体贴的简和有权有势的宾利,以及莉迪亚和威克姆,夏洛蒂与柯林斯。 贝内特夫妇五个女儿待字闺中,没有子嗣,依照当时的法律,他们死后家产须由远房内侄柯林斯继承,因此把五个女儿嫁到有钱人家,成了贝内特太太最大的心愿。于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整个故事的架构。虽然作者在作品中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但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的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尤其是绅士淑女间的婚姻和爱情风波。其实小说中的班奈特太太是当时社会大多数人的缩影,爱情对她们来说是不可靠的奢侈品,她们只看重物质,看重权势。所以当富有单身的宾利来到内瑟菲尔德庄园,便成了众人注目的焦点和谈论的话题,以及小说中对军官们到来,小镇人民细微的表情和言语的描写,将当时社会风气展现的淋漓尽致。 然而作者奥斯汀是一个具有批判精神的女性,于是她塑造了一个追求纯粹的爱情,多少有些藐视权贵的伊丽莎白。虽然小说写于19世纪初叶,但是她所阐述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放在当下中国却也依旧是那么热点的问题。看到社会中充斥着的拜金主义,炫富事件,小三,包养等心中竟升起一种荒凉,但这也并非真爱的缺失,而是社会问题。我个人认为这种狂热的拜金主义是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够完善,本来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对金的崇拜,对物质的追求是很正常的事,然而在中国却显得有些病态了,因为在中国没钱你便

傲慢与偏见婚姻观

高级英语学期论文 汉语题目:《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姓名高娜娜 学号200804410620 年级08级本科6班 专业英语 2010年12月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摘要:简·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从小说看, 伊丽莎白聪敏机智, 有胆识, 有远见, 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就当时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姐来讲, 这是难能可贵的。正是由于这种品质, 才使她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 并促使她与达西组成美满的家庭。 关键字:婚姻,金钱,社会地位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常被二十世纪的文学评论家们和文学史家们誉为真正伟大的英国小说家,因为她使英国小说更臻完美,因此她的小说是最具经典意义的小说。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评论家基布尔(T.T.Kebble)说“简·奥斯汀是一位喜剧艺术家”,并认为她“在纯粹喜剧艺术方面仅次于莎士比亚”。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史学家、诗人和政论家托马斯·马科莱(Thomas Macauley)称她为“写散文的莎士比亚”。 人们的择偶动机决定人们的择偶标准。择偶动机不同,人们的择偶标准也不会相同。自古以来,人们的择偶标准既要遵循婚姻的自然属性,又不得不受婚姻社会属性的影响。婚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们择偶时要考虑对方的身体、经济、宗教、道德等因素。人们在选择婚姻伴侣时不可能只有单一的动机,而是几种动机同时存在,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而这种侧重点的差异表现出来便是人们择偶标准的差异。根据择偶标准的差异,历史学家劳伦斯·斯通,在其名著《1500-1800年英国家庭、性和婚姻》中将当时英国人的择偶动机分为四类: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为了个人的感情、友爱和情谊;性的吸引;激情之爱。 在《傲慢与偏见》里,作者所塑造出的几种婚姻关系,大都可以从中找到相符合的类型。例如夏洛特和柯林斯的结合,就符合“为了巩固家庭的经济、政治或社会地位”这一类型。简·奥斯丁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对《傲慢与偏见》里的婚姻与婚姻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进行了诙谐的描述。男士们如何挑选妻子,年轻的女子以及她们的母亲如何为其挑选未来的夫君,构成了这部小说许多精彩的场景。在这部探讨婚姻关系的作品中,作者着力刻画了几种不同的婚姻和爱情关系,除了上面提到的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还有几对比较重要的婚姻:莉迪亚和威克姆;伊丽莎白和达西等等。尽管他们都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但是婚姻的幸福度却各不相同。这是因为奥斯丁笔下的婚姻,不仅涉及到感情,而且还和经济紧密相关。“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为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本书的第一句话就点出了影响婚姻的一个重要因素—金钱,然而果真是一条真理吗?我们对小说进行分析,可以将书中的婚姻划分为三种不同的境界,通过比较,我们就会有自己的判断。 (一)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盲目的激情追求享乐在《傲慢与偏见》中,如果要选出一桩最荒诞且最不被看好的婚姻,无疑就是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了。婚姻的基础是婚姻最终成立的根据,决定着婚姻的特性。西方的婚姻更加注重性的因素,在他们看来男女的结合“主要报偿是性关系的满足。”长久以来,西方人有这样的观念,婚姻是为了爱情和寻求伴侣,还有的是为了性的和谐,避免孤独。莉迪亚习惯沉醉在男人的追捧中,而且一向用清不专,“只要受到人家的勾引,对谁都会上钩。”她对人的好恶,选择男人的标准,只是看对方的脸蛋漂不漂亮。当有漂亮的男人出现时,她的注意力马上就会集中过去。至于自己是不是爱上对方,她一点也不在乎,也更不会在乎对方是否真的爱她。这种以性爱为基础的带有鲜明个人性的婚姻是缺乏稳定性的。婚姻是个人的事,与别人没有直接关系,这样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就比较容易,没有什么牵制和挂碍。爱情本身是不稳定的,是人类情感中最难以捉

论《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婚姻与爱情观

论《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婚姻与爱情观On the Marriage and Love view of author of Pride and Prejudice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的爱情与婚姻观 摘要 《傲慢与偏见》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精心描绘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 通过对班纳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与贵族达西婚姻的描述,以及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透露出来作者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她既反对为金钱而结婚,也反对把婚姻当儿戏。她认为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婚姻;财产;地位;爱情 On Jane Austen’s View of Love and Marriage on Pride and Prejudice ABSTRACT Pride and Prejudice is Jane Austen’s masterpiece which was written at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and the early of 19th century. It is in this work that the author portrayed a series of vivid image of women.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 Bennet family’s second daughter Elizabeth and noble Darcy’s marriage, and how Elizabeth’s sisters and her girlfriend's treat their marriage differently , it reveals the author's views on marriage: with the aim to get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与婚姻观

浅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与婚姻观 内容提要:本文浅析简奥斯汀的独特婚恋观,展现作者对于爱情与婚姻之间关系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19世纪当时 的人们对于爱情与婚姻的态度。 关键词:爱情婚姻关系傲慢偏见理想婚姻 简奥斯汀(1775-1817)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她出生于英国南部一个小镇的中产阶级家庭。简奥斯汀并没有受过过多的学校教育,不过由于父亲的职业是牧师,并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家里藏书丰厚。从小她就大量涉猎各类书籍,获益匪浅。15岁时,她便开始写短剧、小品试笔,娱乐家人;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21岁完成的小说已济身英国文坛最佳作品行列。她一生没有结婚,同父母和姐姐生活在一起,去世时还不满42岁。小说中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大都是苏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接触到的是中小地主、牧师等人物以及他们恬静、舒适的生活环境,且奥斯汀的小说均为爱情故事,因此她的作品里没有重大的社会矛盾。她的小说多数是活泼、聪慧的少女形象,个个个性鲜明,充满理性。她以其独特的女性观察力细致入微,独特的视觉角度,细致的描绘了一幅英国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 简奥斯汀的写作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795年到1798

年,主要作品有。第二个时期从1789年到1811年,主要作品有。第三个时期从1811年到1816年,主要作品有。 其中《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早期作品,也是她具有写作特色的代表作。作者曾说过这部小说是她的“宝贝儿”—“轻快、明亮、耀眼夺目”。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聪敏机智,有胆识,有远见,拥有很强的自尊心,并善于思考问题,在爱情问题上有独立的主见。男主人公达西先生出身名门,家境富裕,聪明潇洒,却自视颇高,傲慢无礼,但是勇于追求爱情。伊丽莎白的姐姐简则内心淳朴,是五个班纳特小姐中最漂亮的老大,但个性较内敛,往往隐藏自己的感情,不善于表达。而宾利先生是一个感情含蓄、不善言表的绅士。小说中另外两个重要的人物是班纳特夫妇。班纳特先生思维敏捷,老谋深算,经常嘲讽妻子,并对家事不甚关心。班纳特太太则与丈夫相反,她肤浅、无知、喜怒无常,非常现实,对女儿们的婚事操心费神。 《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小乡绅班纳特有五个待字闺中的千金,班纳特太太整天操心着为女儿物色称心如意的丈夫。新来的邻居宾利是个有钱的单身汉,他立即成了班纳特太太追猎的目标。在一次舞会上,宾利对班纳特家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班纳特太太为此欣喜若狂。参加舞会的还有宾利的好友达西。他仪表堂堂,非常富有。许多姑娘纷纷向他投去羡慕的目光;但他非常骄傲,认为她们都不配做他的舞伴,其中包括简的妹妹伊丽莎白。伊丽莎白自尊心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摘要:《傲慢与偏见》由简·奥斯汀创作完成,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作家,她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才思创作出与当时物欲横流的物质世界相悖的类型小说,描写出了淳朴的爱情,爱情与婚姻不是建立在金钱与权力之上,而是自由与坚贞的象征,又用了对比的方法,来诠释自己的观点,其才气和思想在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奥斯丁通过在全知视角下具有限制性的叙述模式向我们展示了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描绘出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道德风貌,表达了作者的女性抗争意识及对当时社会婚姻观的批判。本文以小说中人物婚姻的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探究了简·奥斯丁理想的婚姻观,并指出了小说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爱情、婚姻、淳朴、追求、矢志不渝 《傲慢与偏见》的作者简·奥斯汀,这个女作家生活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当时“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充斥整个英国文坛,而这位年轻的女作家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当却有着过人的敏锐才思,独树一帜,摒弃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创作出了有自己风格的讽刺意味浓厚的小说,《傲慢与偏见》就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体现了这位伟大的女性对婚姻,对爱情,对社会独特视角,不仅思想具有魅力,同时小说的艺术风格也是极其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崇的。 《傲慢与偏见》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生动地反映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和闭塞状态下的英国乡镇生活和世态人情。简·奥斯丁描写了不同的婚姻关系,用最透辟的眼光表明,资产阶级婚姻的实质是金钱、利益的结合。从她的作品中体现出一桩好的婚姻对一个年轻妇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与当时的英国社会以及妇女的社会地位是分不开的。在19世纪,妇女不像现在这样受尊重。男女之间无平等可言,妇女生活的中心是家庭,认为妇女应当顺从她们的丈夫,妇女的美德就是忍耐和恭顺。婚姻是她们获得尊重、安定与社会地位的唯一出路。 总结起来,《傲慢与偏见》中有以下几种爱情观。 一种浪漫式爱情:莉迪亚盲目地追求民兵团,沉迷在幻想里寻找她的伴侣。她爱上了有着潇洒外形的军官威克姆,无知地认为私奔很有趣,并且相信威克姆会对她负责。然而,品德操守都不及格的威克姆则抱着一种轻佻的,为了娱乐而娱乐的爱情态度与莉迪亚交往。由于莉迪亚缺乏对威克姆的深入了解,她的浪漫式爱情遭遇威克姆所抱持的游戏式爱情,无疑将演变成一场游戏!只有瞬间的真诚,而没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印记。这种爱情通常是人被对方的某方面强烈吸引住,并高度激发其情感的萌生。使自己处于迷幻中不能自拔,严重脱离现实基础。这种爱情无疑是一时冲动,缺乏理智制约。 再一种则是占有式爱情,它被认为是一种畸形的爱恋。这种爱情是单方面的,具有强烈的永远排他性,对于爱的对象满怀强烈的占有欲望,特别是对于自己的情敌,过高地估计情敌的胜利和由此产生的傲慢,于是受到了最残酷的折磨:处于因抱着一线希望而受害更深的彻底绝望状态。彬格莱小姐对达西的爱情即是如此。她费尽心机缠着达西,想引起达西对她的兴趣,并且经常毁谤伊丽莎白。这种占有其实是把人视作物品,而不是情感的拥有,一旦达到目的,会有失落之感,从而造成精神的空虚。 还有一种是所谓的现实式爱情。这是以现实为基础的,生存是第一准则,选择这种爱情的人其实是选择了面包。作品中表现最明显的莫过于夏绿蒂和柯林斯这一对。资产阶级的思想完全渗透进了夏绿蒂的思想里,她并不怎么喜欢柯林斯,之所以嫁给他,完全是为了让自己将来的生活有保障。 这几种爱情方式都是不应该被认可的促成婚姻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不应该凌驾于任何杂念以上的,应该是自己人生中最纯洁最美好的一部分。是一种品德贞操的体现,更加体现出了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是那么的难能可贵,在经历了一系列波折后,他们的感情会更加坚不可摧,平淡中见真情,最终有一个幸福圆满的结局。这样的圆满是包含信任的,即一辈子的忠贞。这种爱情理性和感性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无尽的人性关怀,还在一定程度上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辨别爱情真假的范例。恋爱结婚不仅要使自己幸福,还要承担家庭责任,对社会有益,这才是令人称道的。 简·奥斯丁在这部小说中通过班纳特五个女儿对待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表现出乡镇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对婚姻爱情问题的不同态度,从而反映了作者本人的婚姻观: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因此,她强调理想婚姻的重要性,并把男女双方感情作为缔结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浅谈《傲慢与偏见》中地婚姻观 摘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小说家简.奥斯丁地代表作之一.在这本小说中,一共描述了五桩不同地婚姻,通过这五桩婚姻折射 出了作者地婚姻观念:完美地婚姻应当建立在爱情和物质地基础上.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简·奥斯丁;婚姻观; 简·奥斯丁<1775-1817),生长于英国南部有文化教养地牧师 家庭,在她一生四十多个年头里,完成了六部作品——《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诺桑觉寺》、《曼斯斐尔德庄园》、《爱玛》以及《劝导》.在这六部作品中,《傲慢与偏见》是极具 代表性也是最为大家所熟知地作品.小说中,简·奥斯丁描述了各 种不同地婚姻关系,班纳特夫妇地相互煎熬、柯林斯牧师与夏绿蒂·卢卡斯地利益交换、韦翰与丽迪雅地情欲放纵、吉英与彬格 莱两情相悦、达西与伊丽莎白完美结合.通过这五桩婚姻关系也反映出作者地婚恋观:婚姻中只是因为对方地财富和地位而结婚,虽然理智,但是错误;另外,在结婚地时候不考虑对方地经济基础也 是得不到幸福地. 一、《傲慢与偏见》中地婚姻关系 1、班纳特夫妇:表面上很幸福美满,实际上在相互煎熬 班纳特夫妇一家住在浪搏恩村,班纳特先生地年收入是两千镑, 而班纳特太太在年轻地时候也是小有姿色,这样地结合在外人看来应当是一桩幸福美满地婚姻,可谓是“郎财女貌”.但是,在结婚之

后,班纳特先生才发现他们两人地性格是天壤之别,并且是话不投机半句多.班纳特先生本是一个性格古怪地人,一方面喜欢开玩笑,挖苦别人,他讥笑班纳特太太比她所有女儿都漂亮,或许彬格莱先生会挑中她;另一方面却是不拘言笑,捉摸不定,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不会去拜访彬格莱先生地时候,他却是第一批去拜访彬格莱先生地人.相对于班纳特先生,班纳特太太则是一个智力贫乏,喜怒无常地女人,稍有不顺心就认为他人不体谅她地神经衰弱.在她不知道班纳特先生已经去拜访了彬格莱先生之前,她非常地生气,但是得知班纳特先生已经拜访过彬格莱先生地时候,马上又乌云转晴,不断地称赞她地丈夫,喜怒之色,流于言表.由于两人在结婚地时候只注重金钱和美貌,而忽略了双方之间性格地相差甚远,导致他们地婚姻长久以来只是为了维系道德而存在,事实上婚姻中地两人却是相互折磨,互相煎熬. 2、柯林斯夫妇:金钱上地婚姻,为了迎合双方地利益 柯林斯牧师在《傲慢与偏见》中是一个极具喜剧色彩地人物,他作为班纳特姐妹们地远方表兄,同时作为班纳特家财产地唯一男性继承人,为了减少班纳特家地损失,所以决定娶一位班纳特小姐为自己地妻子.首先,柯林斯牧师向吉英求婚,由于彬格莱地关系,吉英拒绝了他地求婚,于是柯林斯牧师马上转向伊丽莎白,他自以为女性在受到求婚时都会比较含蓄,言行不一,虽然伊丽莎白一再拒绝他,他却将其当作鼓励他地话语,直到最后才发现伊丽莎白根本没有答应他地意思.受到两次拒绝地柯林斯牧师并没有气馁,在他

傲慢与偏见人物介绍

《傲慢与偏见》人物关系介绍 1.伊丽莎白·班内特(Elizabeth Bennet):班内特家二小姐,二十岁,故事的主角。活泼,聪明,机智,经常由第一印象来判断别人。她对于婚姻有着和当时社会不一样的看法,认为只有爱情才能带来幸福,不肯为钱随便找个有钱人结婚。她也看不起上流社会的虚伪和做作。因为达西先生的高傲脾气,加上韦汉先生散播的谣言,对达西先生产生种种误会,对他的人格打了极低的分数。但随着时间的过去、事件的发生,伊莉莎白对达西先生的看法开始有了改变。从原来的鄙视转为满心的钦佩和感激。 2.达西先生(Mr. Darcy),全名费兹威廉·达西(Fitzwilliam Darcy):一位富有的年轻人,故事主角。他是宾利先生的好友,外表英俊且风度翩翩的绅士,个性内敛和高傲,对宾利先生打算跟不适合的女子结婚一事十分不满,同时也看不起其他人的趋炎附势。因不习惯和人打交道,所以经常表现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引来不少的毁谤声。但被伊莉莎白拒绝求婚后,也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改掉了高傲的脾气。在莉蒂亚一事上,给予不少的帮助,使莉蒂亚的名声没有败坏。 3.班内特先生(Mr. Bennet):一个住在英国德福郡的绅士.他已婚并育有五名女儿。但他的财产需要由男性继承,所以在他死后,他的遗产将会由和他有着差劲关系的柯林斯先生(Mr Collins)继承。班内特先生是一个温柔而体贴的人,对他的两位大女儿,珍和伊丽莎白宠爱有加。不过,他不喜欢他的妻子和三位小女儿的愚昧和不理性,经常说她们愚蠢以及嘲笑她们。对自己失败的婚姻已绝望,是个沉默而善变、幽默却善讽的人。对于妻子的愚昧,保持着冷眼旁观的态度。 4. 班内特太太(Mrs. Bennet):班内特先生的太太。她人生中最关注的事,是她将来的财产和屋子将会由柯林斯先生继承。因为这件事,她非常渴望她的五个女儿能嫁得好,并尽力撮合新邻居宾利先生和其中一个女儿。她亦希望能够令其中一个女儿和柯林斯先生结婚。是个非常平庸、见识浅薄而又长舌的女人。她的生活重心在于女儿的终生大事,想利用女儿钓金龟婿。 5.简·班内特(Jane Bennet):伊莉莎白的姊姊,班内特五姐妹中最年长的,也是公认最美丽的一个。她温柔、善解人意,但性格矜持,经常收藏自己的情感。她相信人性本善,凡事都往好处想,认为世界上没有坏人。和宾利先生一见钟情,最后排除万难结为夫妻。 6.玛莉·班内特(Mary Bennet):排行第三,性格并不讨好,是一名书呆子。她鄙视其他姊妹的兴趣,并经常希望能展视自己的音乐才华,及以警世格言来警告身边的人。 7. 凯瑟林(凯蒂)·班内特(Catherine "Kitty" Bennet):排行第四,十七岁,经常跟随妹妹丽

Views on love an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Views on love an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Contents Abstract (1) Keywords (1) Introduction (3) 1、Jane Austen and the Background of Pride and Prejudice (3) 1.1 Jane Austen (3) 1.2The Background of Pride and Prejudice (4) 2、Four Marriages and Ideals on Love and Marriage Shown in Pride andPrejudice (5) 2.1Four Marriage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5) 2.1.1 Collins and Charlotte’s Marriage (5) 2.1.2 Lydia and Wickham’s Marr iage (7) 2.1.3 Jane and Mr. Bingley’s Marriage (7) 2.1.4 Darcy and Elizabeth’s Marriage (8) 3. Austen’s Concept about Love and Marriage (12) 4、Conclusion (14) References (16) Acknowledgements (19)

Abstract "Pride and Prejudice" is Austen's masterpiece which described four different marriages and love .Until today, this novel is still very popular among many readers and arouses people's observation and unlimited thinking of marriage .This paper aims to probe into the views on love an d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That is: love and marriage are associated with, but not totally lie on the property and social status. The marriage which is based on the lo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respect is a true happy marriage. Austen not only opposes marriage for money, but also is against the hasty marriage. Sh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deal marriage and regards the feeling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ideal marriage. Keywords ―Pride and Prejudice‖; viewpoint of love; viewpoint of marriage;

英语文献综述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On Jane Austen's View of Marriage in Pride and Prejudice written by Zhu Mengxian Abstract: Jane Austen's masterpiece Pride and Prejudice fully embodies her view of marriage. In the following, a brief review is given about her views on marriage by analysing several related articles. Key words: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views of marriage Introduction: Jane Austen humorously described different kinds of marriage relations in Pride and Prejudice. Until today, this novel is still very popular among many readers and arouses people's observation and unlimited thinking of marriage. Review: It has been pointed out that Jane holds the view that love and marriage are associated with but not totally lie on the property and social status, the marriage which is based on the love is a true happy marriage. There are many articles to support this view. For example, one of researchers thought marriage and property and social status are interconnected, but marriage could not only depend on the property and the social status based on researching the four young couples' marriages in this novel which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their different marriage foundation, Simply one just like Charlotte — Collins and Lydia — Wickham is called unhappy marriage. The other one like Elizabeth —Darcy and Jane —Bingley is the opposite. “ She believed that marriage just for money was wrong, but marriage of no money was stupid.” On the other hand, some papers have reported that Jane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ideal marriage and regards the feelings between men and women as the cornerstone of the ideal marriage. Austen fully expresses her views on love and marriage only by appreciating the marriage founded on the basis of mutual admiration,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respect. In Tang Chunhua’s paper, she considered that “ She believed that a husband not only need have certain number of family property but also must respect women,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must b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m.” It happens that there is a similar case, Yu Hongen pointed out that Jane stresses that character is important than appearance in a marriage. “Austen believes that the person’s character is more important than appearance in the matter of a happy marriage.”“They have common in character and mutual appreciation, it is the most solid foundation that they can go into the marriage hall and toward a rational happiness.” At the same time, it emphasizes the independence and dignity of women on the marital problems. Conclusion: During her time, Jane's view was so advanced that it was not accepted widely. Until today, it still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Austen’s views on marriage and love are also suitable for our real social. We youth should make right marriage and love views to orient our lives.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In a word, we can find her idea about marriage from the analysis, marriage, property and social status interconnected, but not absolutely. References [1] 王歆.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M】.200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