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规定和流程

标准化与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规定和流程
标准化与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规定和流程

标准化与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规定和流程

一、标准化概述

(一)术语和定义

1.1 标准化standardizition

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注3:标准化对象“产品、过程或服务”——材料、元件、设备、系统、接口、协议、程序、功能、方式或活动。

1.2标准standard

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1.3协商一致consensus

普遍同意,表征为对于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决反对意见并按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进行了研究和对争议进行了协调。

注:协商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

1.4 适用性fitness for purpose

产品、过程或服务在具体条件下适合规定用途的能力。

1.5 规范性文件normative document

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划、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

注1:“规范性文件”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技术文件的通称。

注2:“文件”可理解为记录有信息的各种媒体。

1.6 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

注1:适宜时,技术规范宜指明可以判定其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程序。

注2:技术规范可以是标准、标准的一个部分或与标准无关的文件。

1.7 规程code of practice

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

注:规程可以是标准、标准的一个部分或与标准无关的文件。

1.8 法规regulation

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性文件。

1.9 技术法规technical regulation

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它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将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的内容纳入法规中。

注:技术法规可附带技术指导,列出为了符合法规要求可采取的某些途径,即权宜性条款。

1.10 条款provision

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陈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的形式。

注:条款的这些形式以其所用的措辞加以区分,例如:指示用祈使句表达,推荐用助动词“宜”、要求用助动词“应”。

(二)标准与法律的关系和法律地位

1、法律的层次关系见图1

图1 法律层次关系框图

2、有关法律: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等等……

3、标准的法律地位

国内:法规、强制性标准

机械指令

国外:法规、指令

电气指令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①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约束人的——守法遵纪成为好的公民;

②技术法规和标准是约束物的——符合标准才能设计、制造、加工、生产、销售、采购出好的产品和物品。

(三)标准化领域

标准化涉及到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各个领域。

小至生活用品,大到航天飞机。涉及到人们的:

1、衣:号型/规格用身高/胸围(例:170/88、175/92......单位cm;A号型、Y号型(肩宽)......)

衬衣以领大表示,例如:

男士40(175/92)、41(175/96)、42(180/100)......

鞋的尺码以脚长为号,单位cm。

2、食:食品标签、有效期、保质期......

3、住:门窗尺寸、床尺寸;电压220V、110V;

4、行:汽车、高速铁道列车、飞机;

5、经济贸易

·安全标准(1个指头100万元)

·电视机制式(电视机制式:PAL、NTSC、secam等)不同进不了市场。

·术语统一:

光盘机(影碟机)统一称为光盘机;激光(镭射)统一称为激光

——受激发射光(laser)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光盘(LD→CD、VCD、DVD )的尺寸(光盘直径)由国际标准统一到12cm

·手机——WAP

·计算机系统——Windows

6、设计、生产、加工制造业。

(四)标准的层次和性质

1、标准的层次

1)国际和区域范围

——国际标准: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如:ISO 6508-2:2005;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如:IEC XXXXX:XXXX

——区域标准:EN(EN XXXX—XX:XXXX)

——各国家标准:中国GB或GB/T(GB/T XXXX.XX-XXXX);德国DIN;英国BS;美国ANSI ——协会标准:UL(美国消费者协会)、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 N278.1-1975 2)我国范围:

——国家标准:GB或GB/T

——行业标准:JB、SB ,各行业标准代号见表1。

——地方标准: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2、标准的性质

——强制性标准GB xxxxx.xx-xxxx、JB xxxxx.xx-xxxx、SJ xxxxx.xx-xxxx、AQ xxxxx.xx-xxxx

——推荐性标准:GB/T xxxxx.xx-xxxx、JB/T xxxxx.xx-xxxx、AQ/T xxxxx.xx-xxxx

(五)标准的种类

①基础标准:可直接应用,可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

②术语标准:GB/T ×××××.1-20××《试验机词汇材料试验机》

GB/T ×××××.2-20××《试验机词汇无损检测仪器》

GB/T ×××××.3-20××《试验机词汇振动台与冲击台》

③试验标准:与试验方法有关的标准。

④产品标准:规定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⑤过程标准:规定过程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⑥服务标准:规定服务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

⑦接口标准:规定产品或系统在其互连部位与兼容性有关的要求的标准。

⑧数据待定的标准:列出产品、过程或服务的特性,但其特性的具体值或其他数据需根据产品、

过程或服务的规格化要求或具体使用要求另行规定的标准。

(六)标准的分类

1、国际标准分类法(ICS)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for standards

采用三级分类,采用数字编号,第一级和第三级采用双位数,第二级采用三位数表示,各级类目之间以圆点相隔。

示例:19 试验,19.020 试验条件和通用规程,19.060 力学试验(包括试验设备)。

2、国家标准专业分类法

24个字母(I、O除外),以字母加2位数字划分类别。示例:N类为仪器仪表,N70~N79试验机与无损检测仪器;T类为车辆,T40~T49汽车,T40为汽车综合,T41为轿车,T42为客车,等等。

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规定和流程

(一)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

1、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定义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GB/T 15496、GB/T 15497、GB/T 15498 和GB/T 19273)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己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2、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意义

在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过程中,被评上标准化良好行为的企业表明:该企业能够

自觉执行各级标准,并通过所建立的有效运行的企业标准体系能向社会提供符合质量标准要

求的合格产品,同时也是一个组织系统管理能力达到规定水平的重要标志。这有助于实现企

业的发展目标、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与经济效益,并向社会及其顾客提供信任。其标准化良

好行为企业的称号则会转化成本企业的无形资产,对塑造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

争力,提升产品的知名度,推广和开发产品,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品牌效应。

3、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主体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主体是企业,活动的参与者是企业的全体员工。

4、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动力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驱动力是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因为最高管理者通过其领导作

用和实际行动,可以创造一个员工充分参与的环境,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企业内含有的各种

管理体系)能够在这种环境中有效运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这个驱动力和主导作用

是任何其他人不能替代的。最高管理者可以根据各种管理原则,运用其权力和承担的职责充

分发挥下述作用:

1)制定本企业的工作方针和发展目标;

2)在本企业内推动和宣传工作方针并促进发展目标的实现、增强员工的全员参与意识和积极性以及参与的深度;

3)确保企业全员关注顾客要求;

4)确保实施适宜的过程,以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并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5)确保建立、实施和保持一个有效和高效的标准管理体系以实现企业的各个目标;

6)确保获得必要的资源;

7)定期评审企业标准体系;

8)确立有关企业方针和发展目标的措施;

9)决定改进企业管理体系的措施。

5、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依据

下列文件为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主要依据: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农轻[2004]12号文件《关于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标委农轻[2004]93 号文件《关于做好“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

确认工作的通知》;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评分表》;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吉质监标函[2010]261号文件《关于开展省级第一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主要依据下列标准:

◇GB/T 13016-2009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7-2008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

◇GB/T 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GB/T 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GB/T 15498-2003 《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GB/T 19001-2008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ISO 9001:2008,IDT);

◇GB/T 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GB/T 24001-2004 《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ISO 14001:2004,IDT);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二)相关术语和定义

2.1 企业标准化enterprise standardization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2.2 企业标准体系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3 企业标准体系表diagram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2.4 技术标准technical standard

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2.5 技术标准体系technical standard system

企业范围内的技术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它是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部分。

2.6 管理标准administrative standard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注:“管理事项”主要指在企业管理活动中,所涉及的经营管理、设计开发与创新管理、质量管理、设备与基础设施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安全管理、职业健康管理、环境管理、信息管理等与技术标准相关联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2.7 工作标准duty standard

对企业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注:“工作事项”主要指在执行相应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时与工作岗位的职责、岗位人员基本技能、工作内容、要求与方法、检查与考核等有关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2.8 管理标准体系administrative standard system

企业标准体系中的管理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9 工作标准体系duty standard system

企业标准体系中的工作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2.10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self review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企业为确定其建立和实施标准体系所涉及的各项标准以及相关联的各种标准化工作是否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的活动。

2.11 企业标准体系水平确认validation of enterprise standard system

判定企业建立和实施的标准体系以及相关联的标准化工作是否满足企业预定要求的客观证明活动。

(三)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基本要求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要求和具备的条件如下: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2)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建立了企业标准体系;

3)对建立的企业标准体系付诸实施并不断改进,保持其持续有效性;

4)制定并实施企业标准;

5)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6)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7)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

8)企业标准化工作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管理者统一管理;

9)企业根据自身的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设置相适应的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10)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

11)企业已按GB/T19273完成对标准体系的自我评价,并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

12)企业三年内未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健康、环境保护等事故,未受到通报、处分、媒体曝光;

13)企业产品近两年内无国家或地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记录。

(四)企业开展并实施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的工作流程

企业标准化和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与运作是一个活动过程。这个活动过程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1)进行建立标准体系、开展各项标准化工作的策划,通过对企业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知识的培训、

学习,从而了解和掌握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明确本企业标准工作的任务;

2)编制企业标准体系文件,企业应清楚本企业自身的标准化现状,在现有标准工作基础上建立

完善标准体系文件;

3)企业对所建立的标准体系试运行,并应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全面实施标准体系中的

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并做好记录;

4)在标准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企业要按照GB/T 19273要求进行全面的自我评价,并进行改进;

5)企业申请“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

6)由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评价机构颁发证书并向社会公告。

图1示出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流程图。

图1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流程图

(五)组织机构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是在各级政府引导下的企业自觉行为,企业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驱动力,一是管理者推动,二是外部推动(可以是政府推动,也可以是巿场推动)。而创建活动决策的原动力首先来源于一个企业最高管理者的态度和竟志。一旦做了决策就要通过组织机构贯彻落实。

在组织机构建设中需强调的几点工作:

1. 企业宜设有专职的标准化部门;若没有专职的标准化部门也要明确规定公司中的某个机构负有创建工作和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职责。这个专职标准化部门不应是只为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活动而设立,而应是负责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常设机构。

2. 设立的专职标准化部门,在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中,不仅承担着大量的具体标准化工作,而且在将来保持标准体系有效运行和日常改进工作中也应充分履行职责。

3. 企业所属的各部门,均宜指定熟悉业务、熟悉标准化的人员担任专(或兼)职标准化人员,

以形成全公司的标准化管理网络。这些专兼职的标准化人员宜由各部门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承担。

不能把兼职的标准化人员视为仅是文件的收发员、保管员。

4. 企业标准化机构的新建、调整及公布标准化网络成员应单独行文。

5. 应编制能总体反映企业组织状况的企业组织机构图,和能反映企业目前标准化组织状况的企业标准化组织机构图。这两个组织机构图是确认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的必要文件。而且标准化组织机构图也是创建标准化良好企业活动中必需的文件。

编制的×××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示例见图2。

图2 ×××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

编制的×××有限公司标准化组组织机构图示例见图3。

图3 ×××有限公司标准化组织机构图

(六)标准化职责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应按GB/T 15496-2003第7章规定企业最高管理者、标准化机构和各部门的标准化职责。这三方面的职责可以制定专门文件,也可以在企业编制的《标准化管理办法》,或《标准化管理》标准中予以规定。

根据企业各部门的实际职能,将GB/T 15496中规定的对企业标准化机构的11项职能中的部分职能分别分解到相关部门,也是一种可选的描述方法。这些职责的分解应在标准化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

表2给出了×××有限公司标准化职责分解的示例。

(七)教育、培训和策划

标准化培训教育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活动,这对标准化意识比较薄弱的企业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教育和培训才能提高全员的素质和认识。通常要掌握以下三个时机的培训:1.创建活动开始时的宣传教育。

2.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宣贯。

3. 企业标准体系文件的宣贯和有关标准的培训。

在宣传教育的基础上,要进行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的策划,根据创建活动流程,安排工作内容,提出工作要求,确定责任部门,做出时间安排,编制计划书。

(八)企业标准体系的构成

企业标准体系——由GB/T 15496规定的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规定的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规定的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以及GB/T 19273规定的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等内容组成。

须强调的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应是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配套的标准体系是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是客观存在于企业中标准的有机整体,是企业所使用的全部标准的集合。建立企业标准体系旨在用于指导企业的建立、改造、生产、管理等各项企业活动。

(九)企业标准体系表

每个企业按照自己的方针、目标、管理理念和企业特点建立起来的企业标准体系是各不相同的,它客观存在于每个企业中且不是显而易见的。而企业标准体系表则是企业标准体系概念的显式表达。因而一个企业为了交流和表达企业标准体系的概念,并使企业标准体系的目标真正付诸实施,首先应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它是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标准体系表是企业编制标准制定和修订规划与计划的依据之一,既要体现现实的管理水平,又要具有前瞻性,给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是在一段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包括现有、应有和预计制、修订标准的蓝图,它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

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同时也是为了策划、分析、设计、建立、实施、评估企业标准体系。

1.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和要求

GB/T 13016-2009规定了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原则、格式及要求。该标准规定的编制标准体系表的具体原则如下:

a) 目标明确

编制标准体系表可以促进一定标准化工作范围内的标准组成达到科学合理。编制标准体系表时,应首先明确建立标准体系的目标。目标不同,编制的标准体系表也不同,因此,企

业要建立标准体系就要有明确的目标。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围绕着企业的明确目标开展。

示例1:企业围绕质量而建立的标准体系,目的是改进企业的质量管理。

示例2:企业围绕服务而建立的标准体系,目的是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信誉。

表2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化职责一览表

b) 全面成套

企业标准体系的全面成套就是体现在标准体系的系统整体性,即体系的子体系及子子体系的全面成套和标准明细表所列标准的全面成套。

为达到全面成套,除积极采用《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列表》(详见GB/T 13O17-2008的附录D中的表D.1)中适合本企业的基础标准外,更多的是要采用行业基础标准及企业自己制定的企业标准。我国各行业标准代号见表1(GB/T 13O17-2008的附录D中的表D.2)。

c) 层次适当

列入标准明细表内的每一项标准都应安排在恰当的层次上。从一定范围内的若干个标准中,提取共性特征并制定成共性标准,然后将此共性标准安排在标准体系内的被提取的若干个标准之上,这种提取出来的共性标准构成标准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基础标准应安排在较高层次上,即扩大其通用范围以利于一定范围内的统一。

在确定标准的层次时,应根据标准的适用范围,恰当地将每一项标准安排在不同的层次上。一般应尽量扩大标准的适用范围,或尽量安排在高层次上,即应在大范围内协调统一的标准不应在小范围内各自制定,达到体系组成尽量合理简化。

d) 划分清楚

标准体系表内的子体系或类别主要应按行业、专业或门类等标准化活动性质的同一性划分,而不宜按行政机构的管辖范围而划分。

2.标准体系表的格式和要求

a) 标准体系表的内容包括:

·标准体系结构图;

·标准明细表;

·标准统计表和编制说明。

b) 标准体系结构图可由下列方框图组成:

·总结构方框图;

·若干个子方框图。

c) 标准体系的结构关系一般分为:

·上下层之间的“层次”关系;

·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起来的“序列”关系。

d) 也可由以上几种结构相结合的组合关系。

e) 每个方框宜编上图号,并按图号编制标准明细表。

f) 标准体系结构图中的符号与约定如下:

1)标准体系结构图内,方框间用实线或虚线连接;

2)用实线表示方框间的层次关系、序列关系,不表示上述关系的连线用虚线;

3)为了表示与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套关系,用虚线连接表示本体系方框与相关标准间的关联关系;

4)带文字下划线的方框,仅表示体系标题之意,不包含具体的标准。

3.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为主体,还应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标准包括企业所贯彻和采用的上层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所有标准都在上级标准化法规和本企业的方针目标及各种相关国际、国家法律和法规指导下形成。企业标准体系表由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和企业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组成。两者互相配套,缺一不可。

4.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结构形式

4.1 一般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表可按下列结构形式列出: a) 层次结构;

b) 功能归口型结构; c) 序列结构。

a)和b)形式适用于综合性和全局性管理;c)形式适用于以产品或服务、某专项或局部工作为中心的管理。a)和b)是基础,c)是建立在a)和b)的基础上对这二者的补充;对某产品、服务或过程可根据其生命历程用“序列结构”形式列出。

示例:图4示出了全国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

图4 全国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

4.2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层次结构 4.2.1 规则

企业标准体系表第一种结构是层次结构,以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子体系组成。图5示出了企业标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全国通用标准

各行业通用标准

专业通用标准 产品(服务)标准 第一层

专业标

体系

第一层 第二层 行业标准体系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国家

标准体系

注1:图中上面虚线表示上排方框中的内容对企业标准体系的指导关系。 注2:图中虚线方框代表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的边界范围。 注3:图中实线连线表示相关关系。

图5 企业标准体系表层次结构图

a) 图5中的 (包括 、 )、 、 、 、 是建立企业 标准体系的依据, 包括图5中作为第一层的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和作为第二 层的行业基础标准。 位于企业标准体系的第一层,是企业自己采用、 实施的国家或行业基础标准;

b) 图5中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位于第二层,这两个子体系间的连线表示二者间的交互制约作

用;

c) 图5中的工作标准应同时实施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中的相应规定,是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共

同指导和制约下的下层标准。 4.2.2 技术标准子体系的层次结构

企业技术标准子体系的层次结构,可采用下列两种结构图: 1) 企业只生产一个行业产品时的层次结构如图6所示。图中企业应用的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可合并到行业基础标准层次里。

2) 企业生产两个以上行业产品时的层次结构,先并列此两个以上的行业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再在行业基础标准层次之上加一全国通用综合性基础标准层次,见图7。

法律法规

企业方针目标

基础标准

技术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体系

工作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

定位 概念

适用于企业的基础标准

方针目标 定位 概念 法律法规

基础标准 基础标准 适用于企业的基础标

图6生产一个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

图7 生产两个以上行业产品的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

示例1:图8示出了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示例2:按照图7的技术标准体系层次结构编制的试验机和校直机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子体系层次

结构图见图9。

图8 长春机械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图9 试验机和校直机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子体系层次结构图

4.2.3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子体系的层次结构

1)管理标准可分为企业通用管理标准和专项管理标准两个层次;2)工作标准可分为通用工作标准和岗位工作标准两个层次

企业工作标准体系层次结构图见图10。

集成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11。

板块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12。

图12 板块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见图13。

图13 简易模式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示例3:试验机和校直机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子体系标准明细表见表3。

表3 试验机和校直机行业产品技术标准子体系标准明细表

(七)机构人员和培训

1企业标准化人员

标准化管理流程范文

标准化管理流程范文 1 范围包括公司范围内所有企业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公司范围内所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1.1 2控制目标 2.1确保所制定的企业技术标准符合国家、行业的各项有关标准。 2.2确保所制定的企业技术标准在公司范围内的可行性。 2.3确保所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符合国家的各项有关标准。 2.4确保所制定的企业产品标准符合公司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的需求。 2.5 确保设计文件符合各项标准化要求 2.6 更新标准资料,以确保各部门使用的是最新版本的标准资料。 2.7 确保所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可行性。 2.8 确保所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符合国家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市场的需求。 1.2 3 主要控制点 3.1技术质量总监对技术标准草案进行审批 3.2技术经对企业技术标准化初稿进行标准化审核 3.3技术经理对企业产品标准进行标准化审核 3.4 技术质量总监对企业产品标准进行审批

3.5技术经理对设计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及一致性进行审核3.6技术质量总经理审核标准化审核报告 3.7技术质量部总经理审批核发新产品型号申请 3.8技术质量部总经理审批参加标准审定会人员名单,费用预审,时间和地点 4. 特定政策 公司级,国家级标准化资料和文档必须由技术质量部统一发放管理,进行版本更新,技术质量 部属于公司一级文控中心,各部门属于公司二级文控中心 5. 涉及部门 5.1 中央研究院 5.2信息产业部邮电工业标准化所 5.3浙江省技术监督局 5.4国家技术监督局 5.5信息产业部科技司 5.6公司内各相关部门 6. 流程说明 6.1企业技术标准制定说明C-06-004-001

标准化良好行为试题(含答案)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试题 姓名:单位:成绩: 1、标准化体系的基本单元是标准。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 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5分) 2、标准化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 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5分) 3、企业标准体系的定义为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5分) 4、公司标准化方针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的标准体系,实现科学规范的工作程序,今年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目标是通过AAA级。(5分) 5、公司标准化体系表内包括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共三类。其中 工作标准分为高管层、管理层、质控负责人、执行层、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五个层次结构。(5分) 6、Q/WW(R)G01-2006标准编号的含义是:Q 企业标准代号、WW企业名称代 号、(R):润发面业G 类别号、01 顺序号、2006 年代号。(5分)7、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原则是目的性、系统性、结构(层次) 性、 协调性、科学性。(5分) 8、企业标准体系表应由组织结构图、体系表、汇总表、体系表编制说明、发布令五个文件组成。(5分) 9、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的依据是GB/T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5分) 10、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定义是: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

运用标准化原理和方法,建立健全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 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已实行标准化管理,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10分) 11、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划分为四级,即A级、AA级、AAA级和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的基本分为400分。A级基本分280分以上;AA级为320分以上;AAA级基本分370分以上;AAAA级基本分390分以上。(5分)12、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的目的是:(10分) (1)、平价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满足生产、经营、管理的需要的程度及其是 否有效有效地运行。即评价企业标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平价企业标准体系满足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要求和企 业方针目标的程度。 (3)、符合GB/T15496~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要求。(4)、识别并证实企业标准体系存在的不合格项,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和预 防措施;建立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机制。 13、企业自我评价应至少在标准体系有效实施三个月以上,评价机构确认应在 企业标准体系发布实施并有效运行至少三个月以上。(5分) 14、申请企业标准体系社会确认的否决条件是:(10分) a 、企业未建立和运行有效的企业标准体系,产品标准覆盖率未达到100%,无标生产或产品不能满足国家、行业或地方强制性标准的; b 、企业三年内发生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等事故,而受到国家、地方通报或处分的,其中包括国家或地方行政管理部门在新 闻媒体上的批评和曝光者; c 、国家或地方质量监督部门抽查产品质量未达到产品标准要求,并两年连 续两次抽查不合格的。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关于体系,往大里说,总宇宙是一个体系,各个星系是一个体系。企业管理体系,是企业组织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的总称,主流商业管理课程均对如何建立企业管理体系有详细指导。 企业管理流程体系怎么建立 1.理清业务现状,为标准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流程体系建设是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根据企业战略构建企业完整流程架构,引入流程管理平台,梳理岗位、角色、表单等要素,确保各流程要素既可动态引用又可动态修改。通过统一的、规范的建模方式,规范表述流程环节、工作内容、职责划分、管理要求等内容,实现业务流程可描述、可操作、可分析、可衡量。 通过实施流程要素分析,可辅助企业开展制度优化、岗位优化、流程改进、信息系统功能提升等工作。例如,通过制度与流程关联的方式,可直观体现流程是否有制度支撑以及不同制度对同一流程、不同制度条款对同一业务环节的要求。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可辅助业务人员发现制度冲突、缺失、重复等问题。 2.理清岗位与流程关系,为工作标准自动生成奠定基础 为实现组织、岗位、业务之间协调、动态、便捷调整,形成相对稳定的岗位工作标准,可采用流程角色体系设计方案。通过角色设计实现流程和组织的松耦合管理,确保同一套流程在全公司范围内适用。通过流程角色与岗位职责匹配,建立起岗位、权限、角色、流程之间的连接关系,消除组织、岗位变

动对流程的影响,有效地支持企业组织变革。 当组织结构、岗位发生变动时,仅调整角色与岗位的对应关系,管理要求便可以通过岗位手册落实至新的岗位,为员工提供业务执行依据,有效地解决员工手中“几张纸”问题。 3.实施端到端流程优化,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局部最优未必全局最优。在对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的基础上,需要针对企业核心业务,跨部门梳理端到端流程。将末级流程通过接口衔接,通过分析接口关系、岗位配置、单据流向等,发现和解决流程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业务关键控制点、制定管控措施,优化流程及管理要求,消除专业、层级壁垒,提升企业核心业务竞争力。 4.以流程体系为基础,构建企业标准体系 标准与业务高度融合是标准落地的基础。通过实施管理制度、标准、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可以将非结构化的制度以及标准文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在企业实施标准化的平台中实现对制度、标准内容的管理。将制度、标准与流程进行匹配,可实现“三大”标准基于流程的协同。 流程手册包含了执行标准化流程所需的全部要求,以流程手册为基础编写管理标准,可保证管理标准与业务的融合,实现制度向管理标准的转化和提升。岗位手册包含了岗位工作相关的全部要求,通过流程管理平台可自动将岗位手册转化为工作标准,保证岗位标准是岗位业务执行和考核的依据,并能够随岗位、业务的变化实现工作标准的便捷、动态调整。 5.通过多管理体系融合确保标准落地执行 以流程梳理为基础,可建立风险体系和控制体系。在业务流程体系“理清楚”基础上,对企业风险进行识别,将风险点、控制措施与流程进行匹配,将风险控制意识贯彻到业务执行中,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资料全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资料示例公司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计划书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申报资料目录

1 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申请表 2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资料 2.1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计划 2.2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评分表 2.3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不合格项报告 2.4 企业标准体系自我评价报告 3 企业标准体系文件颁布令 4 企业标准体系表 4.1 企业标准体系结构图 4.2 企业标准体系标准明细表 4.3 企业标准体系标准统计表 4.4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5 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明细表 6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 7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标准体系文件颁布令 各部门: 常德佳达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是依据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GB/T 15497《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GB/T 15498《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结合本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实际情况而建立的,标准体系文件《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和《企业标准体系表》由公司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起草、编制、修改,经过公司标准管理委员会批准并决定实施的。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规定了企业标准体系建立以及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标准化方针、目标、标准化管理机构以及职责、企业标准的制定,标准的实施与监督检查,标准化信息、培训、标准

化规划、计划,自我评价和管理评审的要求,以及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 《企业标准体系表》描述了公司标准体系的结构和体系内标准的情况。 公司标准体系文件是公司对标准化管理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是公司规范管理,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要求公司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 《企业标准化管理手册》及《企业标准体系表》现予发布,并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行 总经理: 企业标准体系表 1企业标准体系表 1.1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按内在联系,采用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见图2。 1.2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编制标准体系表;标准体系表由以下四个文件组成: a) 结构图; b) 标准明细表; c) 标准统计表(汇总表); d) 标准体系表编制说明。 1.3编制标准体系表可参照GB/T 13016和GB/T 13017所规定的原理、要求和方法进行。 2 标准体系表结构图 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的层次结构图。 图1 公司标准体系组成结构图 图2 技术标准体系结构图 图3 管理标准体系结构图 图4 工作标准体系结构见图

(推荐)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 企业标准化概念 1.“标准”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文件”。 上述定义,深刻提示了“标准”的内涵。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共同效益”。“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而“最佳共同效益”指的是相关方的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2.“标准化”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除了为达到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之外,还包括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所建立的规范(条款)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征。 3.“企业标准化”的定义 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对公司有哪些好处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对公司 上市有哪些益处 1.改变员工、领导的标准化观念,养成学习标准、践行标准的习惯。通过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对员工、领导集中进行标准化培训,可以改变“标准化只是标准化人员的工作,树立标准化人人有责”的观念,特别聘请一些知名标准化专家授课,如:《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起草人,像陈渭、赵祖明等,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 2.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需要企业制定系列标准化管理标准,建立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结构简图、明细表。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理顺相应的工作,比如:理清楚,企业到底用到了那些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到底有多少重复、交叉甚至矛盾的地方,同类型标准的标龄长短,为后续优化、整合标准,删减重复或没有价值的标准提供依据;弄清楚企业红头文件与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标准的关系,理顺管理文件体系,为企业管理一体化整合提供依据等。 3.促进企业参与国家、行业组织的标准化活动。比如:参加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一是可以提高企业标准编制水平,二是在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中可以加分。 4.提高企业标准信息化管理水平。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中对企业标准信息化提出较高要求,并且加较高的分。以企业标准体系为基础,以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为契机,建立企业标准化集成管理,对标准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定、实施、修订、替代和废止),提供标准在线查阅、检索,可以提高工程技术员的工作效率、提高标准利用率。 5.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为企业通过其它评审提供有力保障。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取得3A或4A证书,可以在企业申请省级、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申请全国质量奖,申请质量、计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评审等活动中有很好的加分作用。

企业的专利标准化工作流程说明

企业的专利标准化工作流程说明 1.前期筹备工作 为了在标准制定中获得主动地位和话语权,企业的专利标准化工作应该是有备而来而不是仓促上阵,否则,其在标准制定中很可能成为被动的跟随者甚至是被动的接受者,为此,企业要将专利标准化工作纳入日常研发、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规划中,充分做好前期的筹备工作。这些筹备工作主要包括: (1)从外界信息中发掘可能会成为被提议设立标准的技术领域和技术点。 包括关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潜在的市场需求,跟踪技术领先者和产业主导者的研发动向。 (2)从自身研发成果中发掘可能会成被纳入标准中的技术。 包括检视自身的研发成果中可能对产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共性技术,或有可能引领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技术等。 (3)对已预判可能设立标准的技术领域和技术点进行技术信息和专利信息分析。 包括:筛查出已有的各类技术解决方案,比较各类方案在技术效果、产业应用上的优劣势,分析各类方案的主要拥有者的市场地位、专利布局情况,确定标准制定中的可能的合作伙伴和可能的竞争对手。 (4)结合企业自身技术优势、研发能力、专利储备情况,确定企业的技术和专利位置,确定企业的标准战略。 如果企业在某个解决方案上具备技术和专利优势,则可以考虑在该方向上加大研发投入,力

争成为标准制定中的主导者;如果企业的技术和专利优势并不明显,一方面可以和类似方案的主要拥有者保持沟通,力争至少成为标准技术的支持和跟随者,另一方面则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同时开展研发,减少其成为完全的被动接受者的风险。 (5)对与预期的标准有关的研发成果,强化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工作。 包括开展进行多角度的专利挖掘工作,确保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质量,围绕核心方案进行专利布局,构建专利组合。 2.围绕标准框架积极提案 在标准的制定工作启动后,标准制定组织往往会事先提出总的技术框架,向各企业征集提案。提案工作的启动,意味着企业的专利标准化工作正式进入实质阶段,而提案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企业专利标准化工作的成败。为此,企业需要围绕标准的技术框架,结合自身的技术实力,筛查与企业的技术优势领域、企业研发的重点投入领域相一致、适宜的技术点筹备提案,并注重以下几方面工作: (1)在提案撰写前,针对这些技术点进行专利分析。 包括:梳理此方面专利分布情况、主要的专利权人和主要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内容;结合其他方面的市场、产业和技术信息等,预判各可能的提案方及其可能的提案方向。 (2)根据预判结果,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色,确定企业竞争力较强的技术点,重点在这些技术点进行提案撰写。 另外,对于其他一些具备一定竞争力的技术点,企业也可以参与提案或与合作伙伴联合提案。其中,对于竞争对手很可能参与提案的技术点中,无论企业是否具备竞争优势,都应保持对这些技术点的关注,并可以通过积极地参与提案来影响标准的走向。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总结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汇报材料 首先感谢两位专家到我公司莅临指导,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公司在如皋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南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关怀下,为切实提高公司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公司建立了以服务提供标准为主体,服务通用基础标准为基础,服务保障标准为支持的企业标准体系。标准体系业已成为指导公司开展各项工作指南和行动纲领。现将标准化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 公司最高管理者高度重视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创建工作,为确保公司的标准化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公司成立了标准化委会员,由总经理亲自任标准化委员会主任,各部门领导任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各部门设置了专(兼)职的标准化员,成立了公司标准化室。同时对标准化委员会、标准化室及专(兼)职的标准化员的职责和权限进行了明确。通过公司标准化组织架构的构建,为公司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公司建立了标准化工作方针和目标,为公司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和努力奋斗的目标。 二、重视宣传和教育培训 为使公司相关部门了解企业标准体系,公司最高管理者多重场合下宣讲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公司综合部先后开展了GB/T 24421.1-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基本要求》、GB/T 24421.2-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标准体系》、GB/T 24421.3-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指南第3部分:标准编写》、GB/T 24421.4-2009《服务业组织标准化工作

指南第4部分:标准实施及评价》专项培训,通过培训,相关部门清楚了创建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为公司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三、全员参与 为使公司建立的企业标准体系既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又符合公司的具体情况,让标准化工作直接深入到各部门。先后开展了自查,然后逐级检查,将运行不合理、与实际不符等情况反馈到标准化办公室,统一协调。 四、层层宣贯,执行标准 制定标准的目的在于执行,不执行等于没有制定。新的标准发布后,由标准编制人员对标准化管理员进行培训,然后由各部门标准化管理员对标准的内容组织本部门全体人员的宣贯培训。通过培训宣贯,使标准要求得到理解,深入人心,并遵照执行,达到有效状态,使企业获得最佳效益。 五、监督检验各部门开展标准化工作情况,确保有效实施标准 公司通过各种措施检查各部门及服务点的标准化工作情况,确保有效实施各类标准。 (1)通过自查方式对本部门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现象,及时分析原因,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2)通过制定日常检查表对各部门及服务网点进行标准执行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绩效考核,并对不合格现象进行整改。 六、企业标准化工作情况 通过标准化工作开展,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评价分析如下:

企业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步骤

企业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步骤 我们最近听的多、说得也多的就是XX 要走规范化管理之路,要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但是,这个管理体系究竟是什麽样子的呢我们公司应该用怎样的步骤和策略去建立这个体系 呢 我觉得,一家企业对管理体系的构建,应该借鉴一下金字塔的建筑模式:即在先打下稳固基 础的前提下,再去追求高度上的提升。如果舍弃了对基础环节的重视,那麽整个体系的高度 定得越高,就越危险。 这个道理,只要对比一下至今仍然坚如磐石的埃及金字塔和早已灰飞烟灭的巴比伦空中花园,我们就会明白。 那麽,我们可以把构建企业管理体系的结构或者说过程,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最下面的是 基础层,包括公司各种规章制度、作业流程等,它是公司赖以正常运营的基础;第二层是保障层,是为了确保这些制度、流程得以有效执行的控制手段与方法,包括责任制约机制、激励机制如问责制、绩效管理、薪酬杠杆等几大常规模组;第三层是文化层,是为凝聚力服务的,它将员工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绑在一起,在这个层面上进行企业管理,则真正致力 於对人力资源效率的开发,如教育训练、职业生涯规划、利益共同体等,从而帮助企业取得生产力的提升;而处於这座“金字塔”最顶端的,则是战略层——战略管理,要求关闭管理者能够真正从战略的角度出发,构建公司的战略框架,成为公司发展的指挥棒! 由此,有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有执行的保障,有文化的促进,有战略的指引,则可以构成完 全意义上的企业管理体系! 先说基础层,也即制度建设方面。 企业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其管理模式是有所不同的。小企业可以用人情化 管理、拍脑袋决策,当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需要通过完善的制度来管理企业,我想,这个 道理是大家都认同的企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我们XX 公司现在的制度体系很不完善,流程还不健全,我们急需要建立起一套务实的、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制度和流程,规定什麽人在什麽时间内做什麽事情,其上下工序关系是怎样的,责任和权利如何分配,养成更加强调制度化管理的职能氛围,强化职能与专业 分工,淡出行政干预,以确保在公司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工作日渐复杂的情况下,各项责任都能够得以落实、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各部门能够在一定制约下相互配合和协调,实现企业目标。 但是,正如ISO 虽然规定得很好很周到,却没有解决如何保证执行的问题一样,光有制度就行了吗那麽多的公司都通过了ISO,但为什麽还是有那麽多问题、还是执行不了、让档 成为摆设呢 构建管理体系的第二个层面:保障层-责任制约与激励机制 一个公司能够自上而下养成一种责任的文化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特别是象XX 这样习惯了慢悠悠作风的、带有些机关味道的企业,大家都习惯了无为而治,做不做、做的怎麽样没有一 个监督与控制的概念;

公司当前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路

公司当前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路 一、公司当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问题 公司员工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用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以流程为导向的管理理念还未渗透到每位员工的思想中。管理 流程与企业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关系,管理流程与企业规章制 度、各类文件、基础资料的关系未理清。责、权、利三者之间不协调,存在管理真空,导致无限度地增加企业管理成本的同时降低了 工作效率。 (二)原因 业务名录是揭示公司业务特征的根本环节,是认识电网企业业务规律的基础性工作,是做好整个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的前提,由于没有形成覆盖全公司的业务名录。从而导致管理出现真空,职责不清。员工工作效率低下、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效率下滑等都与管理真空、职责不清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管理离不开团队协同,生产、财务、营销、物流等多个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的经营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企业的整体经营产生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有覆盖全公司的业务名录并有明确的职能细分,使每个部门每个人都能够恪守其职、完成分内的本职工作。 二、名词解释 (一)电网业务流程:电网经营企业按照客户的用电需求,利

用电网资源,从发电系统购电到为客户提供电能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价值创造业务及其相关支持业务的过程环节,按照自然规律形成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注:电网业务流程分发展战略与规划计划业务流程、为电网经营企业价值创造业务流程和相关支持业务流程,旨在揭示电网经营企业生产运营的客观规律。电网业务流程应按照自然属性充分体现各项电网业务或电网业务环节的相互作用、递进关系以及业务层级,主要反映做什么事,不包含业务环节的管理职能、管理权限、管理信息、质量标准等管理意图。 (二)业务名录:电网经营企业各层级业务名称按其内在联系和一定形式排列形成的图表。 注:业务名录在内容、层次上要充分体现系统性,覆盖电网经营企业各业务领域,恰当地将业务名称安排在不同的层级上,做到层次分明合理,不同层级业务名称体现出衔接配套,反映出逐级展开排列的层次结构。 三、工作思路 为使公司各岗位之间的目标明确、责任到位、相互协同、责权一致。通过开展业务名录梳理,建立企业业务名录,并用流程图展示把公司的每一项业务工作所涉及的人、事、物按时间先后顺序以节点形式贯穿起来,形成横向连接到相关部门达到全面协同,纵向延伸到基层单位实现直线贯通的清晰流程。既着眼于公司整体的管理要求,又降低了管理真空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同时还能保证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都能在相应的管理流程中发挥的作用。 四、工作措施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内容

第一讲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一、简介 1、背景 2、为什么要鼓励企业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规范活动 (1)法律法规对生产者的要求 (2)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3)企业标准化的作用 二、基本要求 1、开展活动的国家系列标准依据 2、为什么还要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3、建立标准化良好行为要求 4、评价与确认 (1)评价形式 (2)确认评分标准—93号文附件2 (3)确认合格(程度)级别 (4)申请确认材料 (5)确认的否决条件 第二讲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标准体系的原则 1、目的性 2、系统性 3、层次性 4、协调性 5、科学性 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的要求 1、企业标准体系表文件组成 2、标准体系的组成单元是标准 3、编写要求

(1)结构图 (2)明细表 a) 编制明细表应注意的地方: b) 标准的编号 c) “双重编号”与代码(结构号) (3)汇总表 (4)编制说明 三、标准体系表的编制方法 1、基本要求 (1)完整 (2)齐全 2、过程控制 3、标准要有可操作性 4、工作标准的编写 (1)表现形式 (2)编写原则(GB/T15498 §8.4.1) (3)关键内容: 5、技术、管理、工作标准区分 6、处理好几个关系 (1)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二个体系 (2)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 (3)标准体系与标准资料库 (4)标准与规章制度 第三讲标准化良好行为评价确认工作 (评分标准的把握) 一、概况 1、确认原则 2、评价确认主要内容 (1)领导是否重视、支持标准化工作; (2)标准化专兼职人员是否胜任工作; (3)标准体系是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是否满足

标准化系列-国家准则: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指南

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工作指南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保障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的实施,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是对试点企业建立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标准化管理工作,是否符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而实施的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列入“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的确认工作。 第四条确认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确认的依据、原则和内容 第五条“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的依据: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农轻[2004]12号); 2、GB/T15496、GB/T15497、GB/T15498、GB/T19273等国家标准。 第六条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全面客观的原则。以企业的文件、原始记录、陈述及现场情况为基础,对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及开展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判定。 2、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及产生的效果为重点,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进行判定。 3、坚持独立公正的原则。确认过程中,应排除各种干扰,独立公正地对企业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判定。 第七条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的重点是检查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其主要内容包括: 1、标准体系是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是否满足《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 2、标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以及运行的效果; 3、各项标准化工作是否开展,并切实有效。 第三章确认申请条件及受理 第八条标准化良好行为的确认由企业自愿提出申请,同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中国质量新闻网2011-04-12 16:03:26 企业标准化的工作内容,应由企业根据本企业标准化管理的范围和任务而确定。虽然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企业,其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按工作的性质划分,一般包括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两个方面。 1.技术业务工作 企业的标准化技术业务工作,是指企业的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主管标准化的企业负责人,组织企业标准化专职机构(或人员)会同企业有关职能部门,运用标准化技术手段,做好企业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领域的标准化工作。大致包括如下内容: (1)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复审。积极承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任务;有能力的企业应力争参与、承担国际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2)组织实施标准以及监督检查; (3)采用国际标准; (4)参与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技术改造、技术引进中的标准化工作,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标准化技术服务等; (5)积极推动产品的三化(系列化、通行化、标准化)、组合化、模块化、成组技术等的应用; (6)参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相关的标准化工作; (7)参与企业信息技术的标准化工作等。 2.管理工作 标准化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企业标准化管理同企业的计划管理、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其他各项管理一样,是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其他各个管理系统。(1)企业标准化的管理基础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技术性强,政策法规性强,标准化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专业技术和管理实践进行,同时要协商处理各方面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协作完成。因此,

企业标准化人员应具备熟悉国家各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知识面广、实践性强,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等基本素质。 (2)编制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 编制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是计划管理的中心环节。规划一般要和企业的中期发展相适应相协调。根据多数企业的实践经验,一般以年度计划为主要形式,对计划项目、工作目标、进度要求、执行部门人员和相应的资金、物质安排均应比较具体、明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企业标准化计划管理的基础和依据。 (3)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与服务 信息在管理科学中的含义是指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特性和变化的反映,而不是事物本身。标准化信息是指标准化活动中所产生的一切有关资料和数据,是企业开展标准化工作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按照实践经验,标准化信息管理及服务应达到以下要求:具有广泛而稳定的收集渠道;对资料进行整理,保持良好的标准时效性;及时并正确掌握与本企业有关的标准信息和资料,尽快传递给企业有关部门;及时收回废止标准;建立标准化信息库,提供快速服务。 (4)企业标准化宣传和培训 企业加强标准化宣传和培训,增强企业领导和职工全员的标准化意识,提高企业标准化人员技术业务素质,对于搞好企业标准化各项工作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企业标准化工作涉及企业各级领导、各类人员和全员性立法、执法的工作,对企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员具有不同的要求,宣传培训应按不同要求开展工作。 ——摘自《企业管理人员质量安全知识读本》 标准化工作内容 2009-08-14 9:53 1、什么是标准化 所谓标准化就是已经确定的工作的规则,公司标准化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的: 1)标准就是样板,是所有工作的依据,它将成为生产活动的基础。 2)标准显示了迄今为止所能想到的关于物品的状态及工作的做法中最完善、最优秀的一面。 3)标准也是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技能的提高、改善而不断提高的。 根据以上的解释,所谓“标准化”可以说就是遵守更好的工作方法即已确定的标准并将其与改善结合起来的工作。 2、标准化依据

企业标准化步骤

企业标准化步骤 1、成立标准化工作领导组织 2、制定标准化工作计划 3、按标准化要素进行职能部门责任划分 4、根据《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 “行业指南”+“考评细则”自主开展或辅导机构帮助; 要求: 4.1 概述 本规范采用计划(P)、实施(D)、检查(C)、改进(A)动态循环、持续改进的管理模式。 4.2 原则 4.2.1 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 4.2.2 安全标准化的建设,应当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树立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理念,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 4.2.3 安全标准化的实施,应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水平。 4.2.4 安全标准化采取企业自主管理,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现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3 实施 4.3.1 安全标准化的建立过程,包括初始评审、策划、培训、实施、自评、改进与提高等六个阶段。 4.3.2 初始评审阶段:依据法律法规及本规范要求,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现状、业务流程、组织机构等基本管理信息,发现差距。 4.3.3 策划阶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本规范的要求,针对初始评审的结果,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包括资源配置、进度、分工等;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台帐、档案、记录等;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4.3.4 培训阶段: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相关内容培训。 4.3.5 实施阶段: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各项要求。 4.3.6 自评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4.3.7 改进与提高阶段:根据自评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 1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 目录

1.“标准”的定义 (6) 2.“标准化”的定义 (6) 3.“企业标准化”的定义 (7) 企业标准化基本任务 (10) 1.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 (10) 2.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10) 3.制定和实施企业标准 (10) 4.标准实施的检查 (11) 企业标准化工作内容 (12) 1.技术业务工作 (12) 2.管理工作 (12) (1)机构和人员 (12) (2)制定企业标准化工作管理标准 (13) (3)编制企业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 (13) (4)企业标准化信息管理与服务 (14) (5)企业标准化宣传与培训 (14) 企业标准制定 (14) 1.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 (14) 2.企业标准制定、修订的原则 (15) (1)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16) (2)充分考虑顾客和市场的需求,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16) (3)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6) (4)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 (16) (5)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17) (6)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17) 3.企业标准制定、修订程序 (19) 4.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21) 5.企业标准的复审 (21) 6.采用快速程序制定采标标准 (22) 企业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23) 1.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 (23) 2.实施标准的程序 (25) 3.标准实施的方法 (27) (1)直接采用 (27) (2)部分选用 (27) (3)补充细化 (27) (4)配套实施 (27) (5)提高实施 (27)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

企业标准化建立流程

企业标准化概念 1.“标准”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WTO/TBT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定:“标准是被公认机构批准的、非强制性的、为了通用或反复使用的目的,为产品或其加工或生产方法提供规则、指南或持性的文件”。 上述定义,深刻提示了“标准”的内涵。制定标准的目的就是“获得最佳秩序”和“促进最佳共同效益”。“最佳秩序”是指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使标准化对象的有序化程度达到最佳状态,而“最佳共同效益”指 的是相关方的共同效益,而不是仅仅追求某一方的效益。标准产生的基础是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制定标准的对象是“重复性事物”。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2.“标准化”的定义 国家标准GB/T 20000.1-2002《企业标准化工作指南第一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定义: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化是一个活动过程,主要是制定标准、实施标准进而修订标准的过程,它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式上升的运动过程。每完成一个循环,标准的水平就提高一步。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除了为达到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之外,还包括防止贸易壁垒,促进技术合作。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所建立的规范(条款)具有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特征。 3.“企业标准化”的定义 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企业标准化的要点是: (1)企业的标准化活动可使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保持高度统一行动和高效率的运行,从而实现获得最佳秩序和经济效益的目的。 (2)企业标准化的对象是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中的重复性事物和概念。 (3)企业开展标准化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完善和实施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组织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并对标准体系的实施进行监督、合格评价和评定并分析改进。这些活动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 (4)企业标准化是在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领导和组织下,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标准化职责和权限,为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创造条件,提供必要的资源,规定标准化活动过程和程序的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系统活动。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工作细则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保障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的实施,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是对试点企业建立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标准化管理工作,是否符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而实施的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列入“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的确认工作。 第四条确认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确认的依据、原则和内容 第五条“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的依据: 1、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农轻[2004]12号); 2、GB/T15496、GB/T15497、GB/T15498、GB/T19273等国家标准。

第六条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全面客观的原则。以企业的文件、原始记录、陈述及现场情况为基础,对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及开展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判定。 2、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及产生的效果为重点,对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进行判定。 3、坚持独立公正的原则。确认过程中,应排除各种干扰,独立公正地对企业标准体系及标准化管理工作进行判定。 第七条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的重点是检查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其主要内容包括: 1、标准体系是否满足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是否满足《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的要求; 2、标准体系是否有效运行以及运行的效果; 3、各项标准化工作是否开展,并切实有效。 第三章确认申请条件及受理 第八条标准化良好行为的确认由企业自愿提出申请,同时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知识大全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知识大全 1、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简介 “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是指企业按照《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的要求,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并有效运行。企业在生产、经营等各个环节实行标准化管理,并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企业。 《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共由四项国家标准构成: 1、GB/T 15496-2003《企业标准体系要求》; 2、GB/T 15497-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 3、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4、GB/T 19273-2003《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2、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保障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的实施,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确认工作,是对试点企业建立的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在内的企业标准体系,以及体系运行的效果和标准化管理工作,是否符合《企业标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而实施的评价活动。 第三条本细则适用于列入“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的确认工作 第四条确认工作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第二章确认的依据、原则和内容 第五条“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的依据: l、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开展“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工作的通知》(国标委农轻[2004]12号); 2、GB/T15496、GWT15497、GB/T15498、GB/T19273等国家标准。 第六条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确认工作应坚持以下原则: 1、坚持全面客观的原则。以企业的文件、原始记录、陈述及现场情况为基础,对企业建立的标准体系及开展的标准化工作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判定。

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动员宣贯大会发言稿

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公司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会议,同时这也是一个宣贯和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要让公司各部门充分认识公司创建标准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增强对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的认识,紧紧围绕公司“推行标准化管理、打造糖业精品,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标准化方针,从今天起,通过各部门的努力,力争在不到一年的创建时间内实现公司提出的达到“三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标准化目标,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公司创建标准化行为企业的工作背景。 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是国家标准化委员会近年来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引导企业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工作,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由于通过参加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的创建和确认活动,可在创建企业按国家《企业标准标系》一系列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企业标准体系,从而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正因为此,近几年来省、州、县各级政府都把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推进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日程,并出台相关奖励办法,鼓励企业积极参加标准化良好行为创建活动。在今年省、州、县各级政府出台的“十二·五质规划纲要”中也有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试点推进计划和目标。 今年6月我司被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确定为2011年度省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试点企业。这一次的创建活动是有时间要求的,到2012年6月我司将按一系列国家标准要求完成公司企业标准体系的建立、完善、运行、自我评价和确认等过程。可以

说此次创建活动是机会难得,但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希望各部门从公司综合管理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高对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工作的认识,确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为什么公司要参加创建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活动? 是通过实施标准化良好行为: (1)改变员工、领导的标准化观念,养成学习标准、践行标准的习惯。对员工、领导集中进行标准化培训,可以改变“标准化只是标准化人员的工作,树立标准化人人有责”的观念,特别聘请一些知名标准化专家授课,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2)提高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需要企业制定系列标准化管理标准,建立技术、管理和工作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结构简图、明细表。通过这些工作,可以理顺相应的工作,比如:理清楚,公司到底用到了那些技术标准,这些标准到底有多少重复、交叉甚至矛盾的地方,同类型标准的标龄长短,为后续优化、整合标准,删减重复或没有价值的标准提供依据;弄清楚企业红头文件与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与企业管理标准的关系,理顺管理文件体系,为企业管理一体化整合提供依据等。 (3)促进企业参与国家、行业组织的标准化活动。比如:参加国家、行业标准制修订,这样,一是可以提高企业标准编制水平,二是在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中可以加分。 (4)提高企业标准信息化管理水平。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中对企业标准信息化提出较高要求,并且加较高的分。以企业标准体系为基础,以标准化良好行为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