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地质分析

水库地质分析
水库地质分析

工程地质

工程概况

一家人水库位于腾长市柏祥镇蛾咀村,所在河流为新墙河支流,其担负着下游1200人口,1500多亩耕地的防洪保安任务,水库加固前正常蓄水位77.80m,死水位72.00m。设计灌溉下游农田1000亩,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功能的年调节型水库。

一家人水库集雨面积1.1km2,干流长度1.38km,干流平均坡降为102‰。

水库工程主要由大坝、输水低涵、输水高涵、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

本工程等别为Ⅴ等、小(2)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次要建筑物级别为5级。设计洪水标准重现期为30年,校核洪水标准重现期为300年,溢洪道消能防冲设施洪水标准重现期为20年。

1)大坝

一家人水库主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为80.00m,坝顶宽4.5m,坝轴线长190m,最大坝高10.0m。上游坝坡为一级,上游坝坡坡比自上而下为1∶3.0,下游坝坡分二级,下游有宽9.00m的平台,下游坝坡坡比自上而下分别为1∶2.1、1∶0.5。上、下游坝坡均无护坡。

2)溢洪道位于坝体右侧,山体开挖而成,全风化岩石基础;控制段为双孔砼拱涵,堰顶高程为77.80m。

5)输水高涵:位于坝左端坝下、取水卧管,输水涵涵身渗漏,渗水浑浊且带泥沙混凝土剥落、破损,有裂缝.进口底板高程75.00m,出口底板高程74.50m,设计流量0.10m3/s。砼圆涵,断面尺寸Ф400mm。

6)输水低涵:输水低涵位于坝右端坝下、扇格式闸门取水、涵管

运行多年,漏水严重.进口底板高程72.00m,出口底板高程71.59m,设计流量0.10m3/s。条石盖板涵,断面尺寸300×400mm。

一家人水库设计灌溉面积1000亩。

3.1区域及水库库区地质条件

工程区地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中部,西面为洞庭湖断陷盆地,东南侧为NNE向岳阳~湘阴断裂带。地貌属构造剥蚀“红岩”低丘岗地地貌单元。库区周围连绵不断的丘陵、岗地,海拔高程在60.0~80.0m之间,水库大坝处在低丘谷地,地貌大致呈狭长“V”字型,库区植被良好,草木茂盛。大坝下游为人民居住、生产、耕作及养殖地。

枢纽工程区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区域上属相对贫水区,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枢纽工程区下游溪谷平原中的低液限粘土冲积层或残坡积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库水的补给,地下水由高势能向低势能运移,径流条件一般~较好,地下水向河流或冲沟低洼处排泄,且随季节而变化,其水量较弱~贫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库区内基岩风化裂隙中,由于岩石风化作用较发育,基岩裂隙发育不均一,地下水一般呈网状分布,埋藏较深,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因裂隙连通性较差,地下水的径流条件一般,含弱基岩裂隙水,透水性较弱~中等,水量贫乏。

根据岳阳市历史地震资料统计,从1045~1918年间,先后发生16次有感地震,其中1556年发生过5.5级地震。1972年1月9日,鹿角发生2.8级地震,同年5月5日,在营田发生1.6级地震。枢纽工程区内晚近期新构造运动以缓慢间歇性上升掀斜运动为主,尽管区内新构造

运动较发育,但不具备孕育大地震的构造条件,为较稳定洞庭凹陷边缘,仍属相对稳定区。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1年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枢纽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于《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年版)》(1:400万)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有关规定,该坝不需作抗震安全复核分析计算。

3.2坝址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

3.2.1地形地貌

工程区地处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中部,西面为洞庭湖断陷盆地,东南侧为NNE向岳阳~湘阴断裂带。地貌属构造剥蚀“红岩”低丘岗地地貌单元。库周为连绵不断的丘陵、岗地,海拔高程在60.0~80.0m之间,水库大坝处在低丘谷地,地貌大致呈狭长“V”字型。库区植被良好,草木茂盛。大坝下游为人民居住、生产、耕作及养殖地。

2.2 地层岩性

经现场勘察及钻探揭露,坝址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第三系古新统(E12),岩性为褐红色砂岩,其次为第四系人工堆积层,现将岩性自新至老分述如下:

①人工堆积土层(Qs):为大坝人工堆积层,褐红色,稍密,稍湿,以残破积物为主要成分,含石英砂砾,约5-25%,粒径1-3mm。层厚 2.7~10.0 m。

下第三系古新统(E12):岩性为褐红色砂岩,泥砂质结构、中厚层

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岩石节理裂不发育,岩石抗风化性差,风化作用较发育,岩性较软。根据岩石风化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二个工程地质层:

②强风化砂岩:褐红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岩石风化作用强烈,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破碎,半岩半土状,质量等级Ⅴ级,层厚4.6~5.2m。

③弱风化砂岩:褐红色,泥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钙泥质胶结,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岩石结构破碎-较完整,岩芯多呈碎块状或短柱状,岩质较软,岩石质量等级为Ⅳ类,揭露层厚5.2~5.6m(该层未揭穿)。

以上各地层的分布规律及岩性特征详见工程地质断面图及钻孔柱状图。

3.2.2地质构造

根据工程地质调查,枢纽区处于北北东向新华夏系巨型第二沉降带的次一级隆起带——湘阴~汨罗断陷盆地内,桃林压扭性断裂的东北侧。未见有大的近期区域性活动断裂构造出现,勘察钻孔内亦未见断层破碎带、断层擦痕、断层角砾等断裂构造痕迹。岩体结构较完整,分布较稳定。

据工程地质调查,水库区构造较为简单,无区域性断层切割。坝区裂隙以风化裂隙为主,除地表因风化作用不均匀有泥质充填外,其余多呈半张开~微闭合状态,由于裂隙相互切割贯通,破坏了岩体整体结构的完整性,透水性弱~较强,致使坝基局部漏水严重,但对场地大坝结构稳定性影响不大。

3.2.3水文地质条件

坝址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具有春温变幅大,初夏雨水多,伏秋天热易旱,冬季严寒不多的特点。冬季多为西伯利亚干冷气团控制,气候干燥寒冷;夏季为低纬海洋暖湿气团所盘据,温高湿重。夏季之交,流域正处在冷暖气流交汇的过渡地带,形成阴湿多雨的梅雨天气。4月~6月为主汛期,大洪水主要集中在5月~7月。

根据岳阳气象站1953~2001年观测的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16.9℃,历年日平均最高气温为29.2℃,历年日平均最低气温为4.2℃,极端最高气温为39.3℃,极端最低气温-11.8℃;多年平均降水量139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270.6mm;历年最大风速28m/s,历年最大平均风速14.0m/s。区内地表水系较发育,主要为水库、池塘及溪沟等,地表水以面流方式汇入库区。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坝址区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有第四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

(1)第四系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大坝填筑土层中,接受大气降水及库区地表水的补给,高库水位时向外坡排泄,低库水位时向内、外坡排泄。

(2)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库区内基岩风化裂隙带中,接受库水及大气降水的补给,河流或冲沟为排泄区,其补排关系为地下水补给河水。因场地岩石风化深度较大,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多呈半张开~微闭合状态,且多为泥质充填,裂隙连通性较差,地下水循环交替迟缓,径流条件一般~较差,含弱基岩裂隙水,以岩层层面、裂隙面为渗流通

道,主要以线状流或泉流形式分散排泄于沟谷或河流。该层为相对隔水层,其水量较弱。

勘察查明,坝址场地为直接临水的湿润区,综合判定场地环境类别为Ⅱ类。根据库区原有水质分析资料可知,地下水化学类型属HCO3--Ca2+—SO42-型,按《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有关水质评价标准判定:该水质在强透水性地层中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在弱透水性地层中对砼结构具微腐蚀性。

3.2.4物理地质现象

据工程地质调查,坝址区上部第四系覆盖层较薄,岩石风化作用较发育,节理裂隙多呈半张开~微闭合状。坝址区存在对大坝安全潜在影响的物理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①大坝上游护坡年久失修,局部损毁,下游坝坡草皮护坡,外坡为草皮护坡,坡面较陡,较规整,②大坝下游无排水棱体,导致浸润线过高、影响大坝的安全,③坝基清基不彻底,坝体与坝基接触部位存在渗漏现象,渗透水浑浊,现分述如下:

①大坝上游坝坡混凝土护坡,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下游坝坡草皮护砌,杂草丛生,坝坡局部塌陷、凹凸不平,被水冲刷严重;坝体填筑质量差,碾压不实,坝基清基不彻底,坝体及坝基多处渗漏。坝脚处无排水设施,坝外坡脚渗流溢出点高,影响了大坝稳定性,危及了大坝安全。

②大坝下游坝趾均未设堆石排水棱体,坝脚软化,导致浸润线过高,大部分范围渗水,危及了大坝安全。

③大坝坝基局部清基不彻底,坝体底部残留少量松散堆积物,在地下水长期浸泡作用下,呈可~软塑状,造成坝体稳定性降低,且坝基与坝体接合程度较差,存在较严重接触渗漏现象且渗透水浑浊。

以上物理地质现象严重影响了大坝的稳定性,已危及大坝安全。

3.3大坝坝体填筑土结构特征及质量评价

3.3.1大坝坝体结构特征

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10.0m,坝顶高程80.0m,坝顶宽4.5m,长180.0m。上游坝坡为一级坡,坡比为1:1.67,下游坝坡为一级坡,坡比为1:1.69。上游坝坡混凝土护坡,年久失修,破损严重,下游坝坡未护砌,杂草丛生,坝坡局部塌陷、凹凸不平,被水冲刷严重;坝体填筑质量差,碾压不实,坝基清基不彻底,坝体及坝基多处渗漏。坝脚处无排水设施,设有片石堆砌的挡墙,坝外坡脚渗流溢出点高。

3.3.2大坝坝体施工质量评价

一家人水库枢纽工程于1964年竣工蓄水运行后,水库基本能按照水库大坝的调度规程合理调度运用,充分发挥了拦洪削峰蓄水作用,缓解了下游防洪压力,较好地解决了灌溉、防洪问题,社会效益较显著。但由于水库建设阶段所处历史环境,施工以群众运动为主,采用土法上马,前期准备工作严重不足,施工仓促,工程设计标准低,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大坝填筑时未对坝基进行防渗处理。岸坡清基时只清除了表层冲洪积土和植物根系,表层仍有较多的碎石或碎石夹粘土未清除,也未设防

渗齿墙。坝身填筑土的质量不一致,土料为含砂砾低液限粘土,人工填筑不均匀,不密实。大坝施工质量没有达到国家现行规范要求。枢纽工程险情的经常发生已严重威胁到大坝的运行安全。不仅使工程的正常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也严重威胁着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

由以上大坝建设过程可知,由于当时施工采用民工大兵团施工,坝体填筑质量差,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差,使坝身填土与坝基、两岸山坡基岩结合不紧密,土层填筑厚度和接触面填土料质量很难控制,并且回填夯压时不太密实,接头搭接夯压不到位,导致目前沿坝基、绕坝肩及坝身渗漏严重,为运行后坝体渗漏留下了病弊。

3.3.3大坝坝体填筑土质量评价

3.4.3.1 大坝分区

根据钻探岩芯编录、室内土工试验及大坝施工记录、施工建筑材料,结合坝址工程地质条件,大坝坝体可划分1个区,即:

Ⅰ区:为大坝填筑区,褐红色,稍密,稍湿,以残破积物为主要成分,含石英砂砾,约5-25%,粒径1-3mm。层厚2.7~10.0m。物理力学性质一般~较差,局部地段渗水严重,防渗性能差,钻探时渗水明显,根据野外注水试验可知渗透系数平均值K=7.48×10-4,属中等透水。

3.4.3.2 大坝填筑土物理力学性质

为查清坝体填筑质量,本次勘察采用了钻探取样、现场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等多种手段,对坝体填筑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综合评价。

1)土工试验结果分析

本次勘察对水库大坝坝体采取原状土样6组,分别进行室内常规土工试验及渗透变形试验,其中抗剪试验分别为固结快剪与慢剪,分别获得常规物理力学指标6组,固结快剪6组,慢剪6组;其试验结果详见附表5所示,根据试验资料,按规范要求进行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结果如插表2所示。

由插表2中统计结果可知:大坝填筑土(Ⅰ区)土体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3.68%,天然密度平均值为 1.95g/cm3,干密度平均值为1.577g/cm3,饱和密度平均值为1.99g/cm3,孔隙比平均值为0.724,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187,具中等压缩性,上述指标变异性较低,说明填筑土体物理力学指标基本均匀;说明土体结构不甚紧密,力学状态不均匀,并以呈可塑状为主;渗透系数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变异性较大,水平渗透系数大值平均值为kx=6.49×10-4cm/s,垂直渗透系数大值平均值为ky=5.03×10-4cm/s,为中等透水,说明其渗透性均匀性较差。总的来说,大坝填筑Ⅰ区填筑质量不甚均匀,质量一般~较差。

2)现场原位试验结果分析

①标准贯入试验

本次勘察对大坝填筑土分别进行了现场标准贯入试验,以确定大坝填筑土体质量,其试验结果如附表2所示,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中统计结果可知:大坝填筑区标准贯入试验实测击数8~10击,平均值为9.0击,修正击数平均值为8.67击,表明以可塑状为主,其变异性中等,说明大坝填筑Ⅰ区土体不甚均匀,结构不紧密,呈稍密状为主,局部中密状,力学性质一般,局部地段较差。

②现场注水试验

为了解大坝渗透性能,对大坝填筑土层进行了现场注水试验,其试验结果如附图3-8及附表4-1所示,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中统计结果可知:大坝填筑Ⅰ区渗透系数变异性较大,表明大坝填筑区土体透水性不均匀,结构不甚均匀、不紧密,渗透系数大值平均值为k=8.37×10-4cm/s,渗透等级为中等透水,其中各钻孔在坝体中渗透系数均为10-4级,且相对较大,具中等透水性,表明与大坝外坡渗漏区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另外在坝体底部与坝基接触面,渗透系数亦为10-4级,具中等透水性,表明坝体接触带同样有较严重渗漏现象。

3.4.3.3 大坝填筑土质量综合评价

根据大坝运行管理及现场调查可知,大坝外坡坝体浸漏主要表现为:大坝坝体局部存在较严重渗漏现象,坝体与山体接触部位存在较严重渗漏,当库水位增高时,漏水量增大,并有湿润面出现,随着库水位升,湿润面不断扩大,有明显渗水析出。

根据钻探和施工记录,坝体填筑土体不均一,坝体填筑土料来自于附近山坡的残坡积物,稍密,稍湿~潮湿,局部含粗砂,粗砂含量一般为15~30%,粗砂成分多为石英。呈软-可塑状。加之碾压质量不高,夯压不密实,填筑质量较差,结构不均匀,是造成大坝外坡坝体浸漏的主要原因。

从评价大坝填筑质量两个指标干密度和含水量看,由土工试验统计结果知(如插表2示):当大坝处于低库水位期间,土粒干密度为1.58g/cm3,为稍密土范畴,含水量平均值为23.68%,处于稍湿状态。由

于填筑土具有中等压缩性以及渗透不均匀性,说明坝体防渗性能较差。加之碾压质量不高,造成坝体渗漏量局部较大,渗透不均匀,坝体内浸润线抬高,使得外坡出现不同程度浸漏等现象。

由钻探施工情况可知,钻进过程中,局部地段无回水,说明坝体渗漏较为明显(渗透性详见附图:3-1)。

综上所述,大坝填筑Ⅰ区渗漏较为严重,其渗透等级为中等透水。

大坝下游坡脚无块石排水棱体,中下部漏水较大,导致浸润线过高、影响大坝的安全。

3.3.4大坝坝基(肩)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3.4.4.1 大坝坝基(肩)工程地质条件概况

经现场勘察及钻探揭露,坝基持力层为下第三系古新统砂岩砂岩,岩性为褐红色砂岩,上部强风化层,风化较强烈,岩石节理裂隙较发育,多呈张开~半张开状,力学性能一般,透水率平均值为q=14.57Lu,透水性能中等。下部为弱风化层,岩石较完整,裂隙不发育,力学性能较好,压水试验表明强风化岩石透水性中等,下部弱风化岩石透水率平均值为q=7.35Lu,为弱透水区。

3.4.4.2 大坝坝基(肩)现状及处理情况

一家人水库工程建设由于受技术的限制,施工质量控制不严,不少施工环节未达到设计要求。根据当年现场施工人员回忆,施工技术力量欠缺,管理工作不规范,施工质量控制不严,不少施工环节未达到设计要求。大坝土料填筑不均匀,坝体分层填筑时松紧不一致,分层填土上

部密实,下部疏松,形成水平渗水带;分段进行填筑时,上升速度不一致,相邻两段结合部分可能出现少压或漏压现象,导致大坝散浸严重;土坝与山坡结合部分的坡面过陡,清基不彻底,又未设防渗墙,形成接触渗漏。

3.4.4.3 大坝坝基分区

根据钻探岩芯编录及大坝施工记录,结合坝基工程地质条件,坝基可分为1个区(详见附图3-1~2):即

II区:为基岩(砂岩)区,坝基岩石风化作用较发育,钻探表明为强~弱风化层,岩性较软,其中强风化层透水性较好,现场压水试验结果表明:上部基岩(强风化),层厚4.6~5.2m,岩体透水率q=13.90~15.60Lu之间,平均值q=13.25Lu,属中等透水区,下部基岩(弱风化)岩体,揭露层厚 5.2~5.5m,透水率q=5.90~7.90Lu之间,平均值q=7.35Lu,属弱透水区,为相对不透水层。

3.4.4.4 大坝坝基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地质勘察表明:大坝直接座落于下第三系古新统砂岩上,岩性为强风化砂岩。

坝基下伏岩层为下第三系古新统砂岩,据钻孔揭露,上部为强风化层,上部岩石破碎,钻探岩芯多呈半岩半土状、碎块状,并有泥质充填,他们之间连接性极差,渗漏明显,钻探过程中局部地段漏水。下部为弱风化岩体,岩石结构稍完整,岩芯多呈短柱状或柱状,裂隙欠发育,透水性较弱。根据钻孔基岩压水试验,上部岩体透水率q=13.90~15.60Lu 之间,平均值q=14.57Lu,属中等透水区,下部岩体透水率q=5.90~

7.90Lu之间,平均值q=7.35Lu,属弱透水区,为相对不透水层。以上表明,坝基强风化上部岩层为坝基及两岸坝肩渗漏的主要通道。

3.4.4.5 大坝坝基(肩)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评价

1)坝体与坝基接触带渗漏问题评价

根据大坝运行管理及现场调查,并结合钻探资料可知,坝体与基岩接触带渗漏主要表现为:①大坝左肩、右肩接触带渗漏;②大坝坝体与坝基接触带渗漏。

根据钻探资料、土工试验资料和现场原位试验统计分析结果,大坝坝体填筑区填筑材料不均匀,主要成分为局部含粗砂的残破积土,较混杂,形成架空现象,为大坝接触渗漏提供了通道。同时大坝施工过程中,坝体与坝基接头搭接夯压不到位,夯压不密实,结构不均匀,大坝坝基在两岸山坡及河床部位均未清基干净,大坝直接座落于强风化砂岩层上,局部残留腐殖质或岩石碎屑,结构构散,坝基下伏基岩节理裂隙较发育,左、右坝肩岩石裂隙亦发育,且基础未作任何特殊处理,为大坝接触渗漏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导致了坝体与坝基、两岸坝肩接触带渗漏严重。

2)坝基及绕坝渗漏问题评价

现场工程地质调查表明:大坝基础局部渗漏,随着库水位上升,渗漏也逐渐增大,渗漏现象更趋恶化。

勘察资料表明:水库坝址基础为砂岩层,强风化砂岩为中等透水层。坝基为下第三系古新统砂岩,根据钻探编录及现场压水试验可知:坝基

在建基面以下2~6m左右岩石破碎,地下水活动痕迹较明显,透水率均大于10lu,为中等透水区带,坝基在建基面大于6m以下岩石结构相对较为完整,节理裂隙局部发育,地下水活动痕迹不明显,透水率均小于10lu,为弱透水区,在库水压力长期作用下,地下水仍与坝基基岩相互贯通,造成坝基局部渗漏严重。

3.4大坝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根据现场工程地质调查与试验、岩土实验室测试结果以及类似工程的勘测经验综合分析,提出大坝坝体各分区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参数推荐值如表3。

大坝各分区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推荐值表表3

3.5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侧山体,溢洪道结构形式为宽浅开敞式堰型,堰顶高程77.71m,溢洪道进口段底宽狭小,两侧山体无边坡护砌,控制段

无衬砌措施,底板严重被冲毁;由于无消能设施,导致溢洪道出口段被严重冲刷毁坏,洪水下泄后直接进入排洪沟。

根据本次现场勘察可知,溢洪道地基持力层主要为强风化砂岩,岩石风化强烈,岩石质量等级为Ⅴ级,其力学状态一般~较好,渗透等级为中等透水。在库水长期作用下,易受冲刷而破坏,力学性能变差,承载能力降低。

根据施工记录及现场调查,溢洪道进口段底宽狭小,两侧山体无边坡护砌,控制段无衬砌措施,底板严重被冲毁;由于无消能设施,导致溢洪道出口段被严重冲刷毁坏,洪水下泄后直接进入排洪沟。故需对溢洪道进行拓宽,对底板修复,对进口段、控制段底板、泄槽段进行护砌,重新修建消能防冲设施。

3.6 输水涵管工程地质条件评价

输水低涵位于大坝右侧坝体,进口型式为砖砌盖板箱涵,扇格式闸门取水。进水口底板高程为75.34m;高涵涵位于坝左端坝下,为砖砌盖板箱涵,笛子管取水,涵管运行多年,漏水严重。

输水涵管现存在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因运行年久, 出水口破损,存在严重渗漏问题,高水位时渗漏水增大,且带浑浊泥砂;泥沙淤塞,进口段断裂,渗漏严重。

3.7天然建筑材料

3.7.1块石土料

坝址区右岸基岩裸露,为全风化花岗岩,岩石结构构造已全部破坏,力学强度低,不能用作块石料。

一家人水库本次除险加固所需砂、石料,工程附近没有块石料源,需外购。较近的料源位于新开镇采石场,该处块石料质量好,运输方便,汽车运输,运距35km。岩石抗风化能力强,岩石较坚硬,力学强度高,成材料较高,质量较好,储量丰富,易于开采,是良好的天然块石料。3.7.2砂砾石料

枢纽附近无砂砾石料可采,所需砂料和砾石骨料需从腾长市鹿角镇八仙桥采砂场购买,新墙河砂石场为挖砂船机械化淘洗,各种粒径齐全,砂料以坚硬砂为主,含少量变质岩颗粒,粒径一般为0.5~1mm;砾石成分为石英岩、砂岩等,磨圆度较好,呈浑圆状,粒径为1~6cm,质量好,储量丰富,运距有30km,可满足设计要求。

3.7.3水泥、钢材、木材、油料等

一家人水库本次除险加固所需的水泥、钢材、油料等材料均可在腾长市城区购买,运距25km,

水文地质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与任务 一、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目的 运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和手段,经过一定的勘查程序,去查明某个地区的地下水在天然和人为影响条件下的状态,并阐明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具体措施。 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任务 1、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开采和污染情况; 2、对可供开采的地下水进行水量、水质评价; 3、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出实施意见和措施。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类型 一、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制订远景规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任务:概略查明区域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埋藏分布条件以及水量、水质的形成条件和地下水资源的概略数量。 比例尺:一般<1/10万 二、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 目的:为某项具体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 任务:较详细地查明区域内的水文地质条件。 比例尺:一般>1/5万 三、地下水动态和均衡的监测 目的:结合综合性水文地质调查、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或其他项目,对地下水的动态和均衡要素进行长期的观测和研究,为定性或定量评价水文地质条件提供资料。 监测项目:地下水水位、水温、水量、水质以及 降水入渗补给量、蒸发量、地下径流量等。 监测持续时间:1)暂时性监测网:为综合性或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提供监测资料时,监测时间一般持续1~2年;2)永久性监测网: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长远、综合目的而进行的检测工作时,监测时间应是永久性的 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 一、水文地质调查阶段划分的必要性 1、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必须经历一个由面到点、由粗到细、由浅到深的过程。 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划分必须与工程建设项目设计相一致,不同设计阶段所需水文地质资料的内容和要求是不相同的。 二、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方案 不同任务的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其阶段的划分一般是各不相同的;不同部门对同一任务,划分的阶段数和阶段名称也不尽一样。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把供水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划分为四个阶段: 1、普查阶段:概略评价需水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有无满足设计所需地下水水量可能性的资料,初步推断可能富水地段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详查阶段:基本查明几个可能富水地段的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评价地下水资源,进行水源地方案比较,为初步设计提供依据。 3、勘探阶段:查明拟建水源地范围的水文地质条件,进一步评价地下水资源,提出合理开采方案,为施工设计提供依据。 4、开采阶段:在开采动态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水源地的改、扩建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贵州泰昌安能源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兴仁县水井湾煤矿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4年6月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矿《地质简测报告》,为能给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有力的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水害防治措施,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我矿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矿井水文地质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其调查情况如下: 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范围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马路河向东径流至安龙县石灰窑村附近进入地下河后排泄于北盘江一级支流坝子河中,最终汇入深切割的北盘江中。区域上南、北盘江分水岭位于矿区西部5km处,呈“7”字型通过。北盘江二级支流马路河、大桥河地表分水岭距矿区北部约4公里处呈东西向穿过。 与矿床充水有关的含水层为P3c+d、P3l碎屑岩裂隙含水层,补给条件差,径流途径短,富水性弱,具近源补给排泄的特点,其排泄不受外围的深切割河流控制,根据地质构造、充水含水层空间形态结合补径排条件综合分析认为,该水文地质单元位于南北盘江分水岭南部,南以包谷地背斜伴生断层为界,北西以南北盘江分水岭为界,东为无限边界。矿区位于该水文地质单元的补给区。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一)地表水矿区内属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二级支流马路河汇水范围,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为+1300m(北东部马路河谷)。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其地表水随季节性变化较大。 矿区北西部发育有沟头溪沟(H1),其丰水期流量为56.1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西径流后转向北径流汇

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北部发育有高峰溪沟(H2),其丰水期流量为29.9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北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矿区南部发育有祥隆煤矿新井口溪沟(H3),其丰水期流量为131.2L/s,丰枯季变化较大,枯季甚至干涸。该溪沟向东径流汇入马路河,最终汇入北盘江中。 (二)地下水类型及地层富水性 矿区内出露和钻遇的地层有第四系(Q)、夜郎组(T1y)、二叠系上统长兴—大隆组(P3c+d)、龙潭组(P3l)、大厂层(P3dc)、中统茅口组(P2m),由新至老分述如下: 1、第四系(Q)孔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内的各斜坡及各冲沟的沟底地段,分布零星,岩性为泥砾、砂砾、粘土及砂、砾石等残积及冲积层。根据地表及钻孔资料,厚3.75~20.00m,一般小于10m。地表未见泉水。该层具透水性,由于厚度小且变化大,仅季节性含水,富水性弱。 2、三叠系下统夜郎组第一段(T1y1)裂隙含水层 于矿区北西部及北东部出露。该地层主要为中厚层、厚层状含钙质粉砂岩与粉砂质粘土岩,局部夹少量灰色透镜状泥晶生物介壳灰岩。厚度>111.34m。含基岩裂隙、风化裂隙水,矿区北部见3个泉点出露(S2、S3、S4)其中对S3泉点进行了长期观测,流量为0.04-0.53L/s,据区域水文资料,该层泉流量为0.1—3L/s,为HCO3-~Ca2+型水。ZK401、ZK402钻孔钻进至该层时钻孔冲洗液有漏失现象。综合分析认为,该层补给条件差,富水性弱,具相对隔水性。 3、二叠系上统长兴组及大隆组(P3c+d)裂隙、溶隙含水层 分布于矿区北部及东部反向坡斜坡地带,该地层顶部为灰色中厚

某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四川省宜宾市 屏山县老海龙水库工程 地质勘察报告 (可行性研究) (报批稿) 四川省宜宾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二○一四年九月

项目名称: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老海龙水库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建设单位:屏山县水务局 设计单位:四川省宜宾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 勘察设计资质:水利行业设计乙级、勘察乙级

目录 1 前言.......................................................................................................................................................... - 1 - 2 区域地质 .................................................................................................................................................. - 3 - 2.1地形地貌 (3) 2.2地层岩性 (3) 2.3地质构造及地震 (3) 2.4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 (7) 3 水库区工程地质条件 ............................................................................................................................... - 9 - 3.1基本地质条件 (9) 3.2水库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及评价 (12) 4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 1 5 - 4.1基本地质条件 (15) 4.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 (16) 4.3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24) 4.3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29) 4.4坝址比选 (31) 4.5坝型比选 (30) 4.6推荐坝址(上坝址)工程地质条件 (31) 4.7推荐坝址(上坝址)水工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37) 5 渠系工程地质条件 (43) 5.1渠道基本地质条件 (43) 5.2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46) 5.3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51) 5.4渠系水工建筑物分类原则及建议数据值 (53) 5.5渠系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54) 6 天然建筑材料 (63) 6.1防渗土料 (63) 6.2石渣料场 (66)

水文地质调查

(一)水文地质调查 工作思路与部署安排:继续在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开展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及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在华北平原、松嫩平原、银川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开展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及综合研究。对我国北方11个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进行综合集成。开展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继续开展内蒙古、甘肃能源基地地下水勘查。开展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重点岩溶流域和盆地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综合调查,选择典型流域建立岩溶水开发和石漠化整治示范工程,提出岩溶水开发与环境地质整治方案。在东北、西北、华北、四川阿坝州地方病严重区,内蒙古河套高砷地区、陕西大荔县高氟水地区进行地下水勘查和供水安全示范。在四川省红层丘陵区继续开展地下水勘查和开发利用示范。 1.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 (1)中国北方主要盆地地下水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成果综合集成 组织开展了中国北方11个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成果集成出版稿的编辑工作。从区域调查成果集成、新技术新方法及应用、北方水工环战略三个方面进行综合。 (2)典型地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示范 完成1:5万水文地质调查840平方千米,地球物理勘探500点,水化学、同位素取样186组,GPS工程点测量25点,抽水试验64台班。编写了2个图幅水文地质钻孔的详细设计和1:5万水文地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应用研究及编图技术要求工作方案。 2.中国北方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动态调查评价 开展了农业开采量典型监测。对布设的8个农业开采量监测点,24口农田灌溉井、8口农村生活饮用水井、近1000亩农田的农田灌溉情况进行每日监测。监测点分布于北京大兴、天津武清、河北正定、河南鹤壁、山东莘县等地,分别代表了山前平原、中部平原、滨海平原3种典型地貌单元和地下水、地表水2种主要灌溉水源。编制了40余张地下水动态演化图件,比较详细地刻画了不同时期的地下水动力场特征及目前流场的形态特点。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大字)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及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 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 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0.7Ma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51.5Mpa; 最小主应力σ 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o、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17.6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 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 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σ1 σ 1 σ 1 σ 1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 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 鲁中南中 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 昌邑~大店断层

东地区。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该区的地质作用、工程地质与地貌特征:基岩地层出露广,主要出露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的石灰岩、白云岩;前寒武纪的花岗质变质侵入岩和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第三纪65Ma以来处于构造上升状态中山体构成骨架,四周为低山丘陵组成。切割深度 300~400以上,谷坡陡峻。由石灰岩地层层组成的500m左右的低山:黑山、九顶山、万灵山、冶山、嵩山、大寨山等,水系稀、缺水,发育岩溶。剥蚀堆积山间平原有新泰、蒙阴、淄川、大汶口、临朐盆地。堆积山间平原有莱芜、肥城、平邑、费县、沂水、沂南、莒县、临沂等,海拔小于200米)。 (1)西~西北部地壳稳定,地震烈度6度(指基本烈度,下同),包括济南、泰安、淄博西部、莱芜等地。 (2)东部~东南部地壳较不稳定至不稳定,地震烈度7~8度,包括淄博东部、潍坊、临沂、枣庄等地。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样本

六枝特区湘发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O一七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0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0 ( 一) 交通位置 0 ( 二) 开发概况 (2) 三、工作依据及工作情况 (3) 四、本次工作主要内容 (3) ( 一) 现场调查了解的资料 (3) ( 二) 本次调查收集利用的成果资料主要有 (4) 第二章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4) 一、自然地理 (4) ( 一) 地形地貌 (4) ( 二) 气象及水文 (5) 二、地质条件 (5) ( 一) 矿区地层 (6) ( 二) 矿区构造 (7) ( 三) 含煤地层 (7) 三、水文地质条件 (9) ( 一)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9) ( 二)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10)

第三章矿井水文地质条件 (13) 一、矿井涌水量构成分析 (14) 二、矿井开采充水因素分析 (14) 三、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16) 第四章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及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预测评估) (16) 一、矿井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预测 (16) 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 (16) 第五章对今后防治水工作的建议 (17) 结束语 (19)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任务由来及目的任务 为了深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逐步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方针, 使煤矿企业能预防和避免矿山水害隐患威胁, 我矿开展了井田范围内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本次调查基本查清了湘发煤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及主要水患情况, 并结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煤矿安全规程》、《探放水技术规范》、《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等, 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二、交通位置及开发概况 ( 一) 交通位置 湘发煤矿为整合矿井, 整合规模为150Kt/a, 企业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湘发煤矿位于六枝特区中寨乡镜内。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 证号C5 0 0211 5870) , 湘发煤矿开采标高+1470~+1100m, 矿区面积0.7941km2, 倾向宽约1.2km( 平均) , 走向长约0.7 km( 平均) 。矿区范围由以下8个拐点圈定,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 湘发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址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与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与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址问题。 岩石:岩石就是矿物的天然集合体。多数岩石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部分为火山玻璃或生物遗骸。 矿物:矿物就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与物理性质的天然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就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先期岩石的分化产物,有机物质与其她物质,经搬运、沉积与成岩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构造:包括褶皱,节理与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它们就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岩面两侧岩层岩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河流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阶地或台地。 隔水层:虽有孔隙且能吸水,但导水速率不足以对井或泉提供明显的水量的岩土层。 含水层:存储地下水并能够提供可开采水量的透水岩土层。 河流地质作用:侵蚀性、搬运与沉积作用;河谷横断面及河流阶地;河流地质作用于工程建筑的关系。 弹性模量: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变形模量:应力于总应变的比值。 抗压强度:指岩石在单向压力的作用下,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抗拉强度:岩石单向拉伸时抵抗拉断破坏的能力。 抗剪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应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与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使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成为风化作用。 黄土:黄土就是以粘粒也为主,含碳酸岩,具大孔隙、质地均一、无明显层理而有显著垂直节 理的黄色陆相沉积物。 湿陷系数:黄土试样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 软土:就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与剪切强度很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不良地址现象:就是指自然地质作用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与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条件。崩塌: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其她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滑坡:人工边坡或天然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泥石流:泥石流就是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岩溶:就是指地表水与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长期溶蚀作用及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构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地震等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程度的等级。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岩体:岩体通常就是指在地震历史时期由各种岩石块体自然组合而成的“岩体结构物”,具有不

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填图)––––是以地面调查为主,对地下水和与其相关的各种现象进行现场观察、描述、测量、编录和制图的一项综合性工作(一种调查手段)。 目的:为地区规划或专门性生产建设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提交成果:图件––––水文地质图;报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等。 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是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在勘探阶段,测绘则是退居次要地位。 通常在相同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 若没有地质底图,则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一倍。 §1 水文地质测绘的任务 一、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 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下列问题: (1)测区内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及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状态、相互联系情况; (2)测区内的主要含水层、含水带及其埋藏条件;隔水层的特征与分布; (3)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4)概略评价各含水层的富水性、区域地下水资源量和水化学特征及其动态变化规律;(5)各种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6)论证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 二、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内容 为完成上述任务,水文地质测绘一般应包括下述调查内容: (1)基岩地质调查; (2)地貌及第四纪地质调查; (3)地下水露头的调查; (4)地表水体的调查; (5)地表植物(即地下水的指示植物)的调查; (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状况的调查。 也就是说,水文地质测绘是综合性的调查研究工作。 三、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成果 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①水文地质图(包括具代表性的水文地质剖面);②水文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 水文地质专项调查报告 一、概况 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在2009年根据晋煤重组办52号文件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整合而成。2011年3月根据晋煤重组办21号文件《阳泉煤业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和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联合开采调整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将阳煤集团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阳泉煤业集团平定恒昌煤业有限公司进行二次整合,即由山西平定裕泰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平定县上马郡头煤矿整合为一处,井田面积8.9742平方公里。年产60万吨。 二、调查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在2011年5月进行了水文地质调查,调查工作分为收集资料,地面调查和井下调查三个步骤,地面对水文地质现象进行调查,调查1.2平方公里,井下调查由原来在矿工作的老工人和技术人员带领着重调查原矿井突水点、老空区、废弃巷道的位置及水量等情况,裕泰和恒昌合并后,恒昌做为裕泰的后备资源,对山西鑫华煤业有限公司、山西恒昌煤业有限公司、上马郡头煤矿进行了关闭。 三、矿井水文地质: 裕泰公司属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沱河支系洮河支流,年降水量最大995.7mm,最小242.3mm,平均601.4mm,井田北部有桃花河,为阳胜河支流,平时无水,仅雨季有水流过,水量不大,时间短,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由西向东经南后峪、上马郡头村汇入阳胜河。阳胜河平时水量较小,一般2-4m3/h,甚至断流,雨季汇集洪水,水量猛增、最大流量20 m3/h。 中部毛家山村南有一自然小河沟,其他多为山涧冲沟,最高洪水位在南后峪村883米,水质PH=7,硬度0.67--35.8,矿化度370-983mgh,地下水文地质含水层主要有奥陶系石灰岩溶水,水量丰富、水位低,对矿井开采无影响,本溪组有厚4米左右隔水层,太原组有K2、K3、K4三层石灰岩均属裂隙含水层,仅K2含水性强,K3、K4含水性弱,对矿井开采无影响,山西组为砂岩裂隙水,含水性弱,对矿井影响不大。 三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 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 1.地表水及含水层水对煤层开采的影响 通过对调查范围内地表水和井下水的调查分析及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矿井充水水源主要有矿区采空区积水、老窑采空区积水、大气降水、地表水、地表冲沟水、第四系孔隙水。 井田内各井筒的标高均高于附近的最高洪水位线标高,一般情况下洪水不能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的范文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实习报告的范文 目的与要求: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是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地质实习,使学生掌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基础知识:包括三大岩石类及其主要矿物的肉眼鉴定,学会分析野外常见的各种地质现象及岩石的鉴别,结合水利工程,分析和评价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实习期间各阶段基本内容) 石佛寺水库。 具体内容:初步了解水库在解决洪水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和全流域的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2.沈阳市森林公园。 具体内容:地质构造的野外识别;实习区域内的岩石及矿物的肉眼鉴定及标本的采集;了解各种层面构造(波痕,雨痕,泥裂等);观察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岩石的风化及岩石不同风化程度的风化带的观察;认识丘陵地带地貌。 3.棋盘山水库。 具体内容:水库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1.明确水库的构成,了解水库的整体情况;2.坝址与坝型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3.库区选择的工程地质条件;4.土坝的防渗措施5.了解护岸的类型等。 实习内容(包括日期和每天的具体实习内容、心得、体会和收获等) 2021年6月25日星期六石佛寺水库今天是进入实习的第一天,天气十分的晴朗。我们在老师的安排下,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于大约九点达到石佛寺水库库区。 当汽车行驶在一条通往水库控制中心的长约7公里沿河大坝上的时候,远远地就能看见一条白色的护坡。 怀着对水库的大坝的强烈的好奇心,下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那个横跨于辽河之上的拦河大坝上的基础设施,观看泄洪闸门,以及泄洪道的构造。 接下来便是石佛寺水库的高局长给我们讲解了有关水库的一些相关知识,使我们对石佛寺水库有了而更进一步的认识。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二O一O年六月

目录 前言 (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4) 4总则 (5) 4.3任务 (5) 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 5基本要求 (6) 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 6.1设计书编制原则 (9) 6.2设计书内容要求 (9) 6.3设计书审批 (10) 7图幅调查 (10) 7.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 7.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3) 7.2.1平原地区 (13) 7.2.2丘陵山地地区 (13) 7.2.3岩溶地区 (14) 7.2.4滨海地区 (15) 7.2.5内陆盆地区 (15) 7.2.6黄土地区 (16) 7.2.7红层地区 (17) 7.2.8冻土地区 (18) 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8) 7.3.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8) 7.3.2遥感调查 (19) 7.3.3水文地质测绘 (20) 7.3.4地球物理勘探 (22) 7.3.5水文地质钻探 (25) 7.3.6水文地质试验 (26) 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7) 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9) 8综合评价 (30) 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30)

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30) 8.1.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1) 8.1.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 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6) 8.2.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6) 8.2.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9) 8.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41) 8.2.4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 8.2.5供水安全论证 (45) 8.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5) 8.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7) 9图件编制 (47) 9.1编图基本原则 (47) 9.2单幅图 (48) 11.3综合评价图 (48) 10数据库建设 (48) 10.1基本要求 (49) 10.2数据库内容 (49) 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9) 10.4数据库格式 (49) 11成果 (50) 11.1单幅图成果 (50) 11.2区域成果 (51) 12成果验收 (52) 12.1野外验收 (52) 12.2报告审查 (52)

水文地质勘察报告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场区地层及水文地质条件 三、试验井的布置及施工 四、水文地质试验 五、结论与建议 附录: 1、井(孔)标高明细表 2、勘探试验生产井竣工图 3、勘探试验生产井大样图 4、抽水试验综合图 5、回灌试验综合图 6、水质分析成果表 7、取、回水井平面布置图

一、工程概况 本文勘测主要目的是: 1、解和掌握厂区地层、颗粒特性,含水层分布特点及地下水流向; 2、测试地下水温度; 3、分析场区内地下水质; 4、评价该场区能否满足该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所需的地下水取、回水 能力; 5、确立取、回水地段和地下水温度场间控距离; 6、推荐取、回水构筑物型式; 7、确定取、回水井的最佳布设方案(取、回水井数量和各水井间距离、位置等)。为新建工程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提供科学的水文地质依据: 本次勘察功罪执行的技术规范为: GB50027-200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20296-99《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366-2005《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DB21/1643-2008《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本次勘测工作于2012年5月15日至2012年5月25日完成外部工作。 二、自然地理、地址、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 (一)自然地理 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团控制,冬季漫长寒冷,春季多风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润凉爽。据气象台多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为7.9℃,最高为35.7℃,最低为-30.5℃;降水量多年平均为

675mm,集中在6-9月份。 (二)场区地质、地貌 场区地形起伏较小,地貌上属于浑河冲积阶地。第四系地层覆盖厚度较大,主要为冲、洪积成因的粉质粘土和砂类土及碎石土等地层组成。 (三)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及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及周边地下水资源开采利用情况 该场地内拟建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勘察期间,在2#井的东侧80米处有1眼施工临时取水井,最大取水量为10m3/h。 据勘察规范要求(距项目500M以内)进行调查得知,距离本场地东侧边线约400米左右,最大取水量约为100m3/h。 2、地质条件 根据勘探资料,场区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1耕土:杂色,主要由碎砖,石块及各种残土等组成,结构松散,厚度1.0m。○2粉质粘土:黄褐或灰黑色,主要由粘粒和粉粒组成,含少量铁锰质结核,呈星点状分布,局部混有粉细沙颗粒。摇振无反应,稍有光泽,韧性中等,干强度高,厚度7.0m。 ○3粉土:灰色,灰黑色,灰褐色,含沙粒及少量有机质,刀切面略见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可见摇振反应,多与粉质粘土互层分布,湿,一般为中密状态,中压缩性。厚层1.5~3.0米。 ○4中粗砂:黄褐色、浅灰色、石英、长石质,含较多粘性土及少量砾石,局部相变为粗砂,稍湿,中密状态,该层厚度较薄,变化较大,分布不连续。层厚0.0~2.0米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详细]

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及工作方法 第一节观测路线和观察点的布置 水文地质地面调查工作是针对勘查地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的重要方法,是认识和掌握水文地质规律的必要过程.进行水文地质地面调查时,首先要布置好观测路线和观测点. 一、观测路线的布置 应用最短的路线取得最多的成果,原则上要横穿地层走向或地貌单元,具体还要结合好露头及水点分布等情况灵活掌握(即垂直地层走向,构造线;垂直河流、阶地;穿过湖河沼泽地段,井泉分布点及分水岭等).另外在露头好的地段,还应顺着构造线或河谷进行追索.总之应以看得多,见得全,最多获得地质、地貌及水文地质资料为原则.路线布置要有重点,又要照顾一般.在地质、地貌条件复杂或地质、地貌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观测路线应当密些;相反在地质、地貌条件较为简单地区,观测路线可以适当稀一些. 二、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应布置在观测线上最有意义的地方,即地层分界线、构造断裂带、破碎带、假整合面、不整合面、褶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变质岩分带区、阶地边缘,地表水体、井、泉、钻孔、自然地质现象(滑坡)发育处及标志层,典型露头及岩性,岩相变化带等处.地质地貌观测点不能均匀布置,应视有无意义而定,不定可有可无的点.水文地质点布置,除考虑不同地貌单项元,不同含水层外,还需考虑水点的均匀性.如果缺乏水点,则应考虑进行人工揭露,弥补水点之不足或水点的不均匀性. 三、野外填图及定点描述 1、野外地质填图 (1)地质填图所用地形底图的比例,应比成图比例尺大一级,如不具备条件,至少也需同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做底图. (2)在野外测绘过程中,要把观测点、线、试坑,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点等位置,准确地绘在地形图上;地质体、地质年代、构造线、地貌以及水文地质现象等,必须按规定的符号和线条勾出并严格区别实测与推测界线.

完整word版《专门水文地质学》习题集.docx

《水文地质勘查》试题库 绪言 1.水文地质勘查? 2.水文地质勘查的任务? 3.水文地质勘查研究内容? 4.水文地质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在哪些方面还需加强研究? 第一篇水文地质调查方法 第一章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概况 1.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 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按其目的、任务和调查方法的特点分为三 类:、、。 3.区域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 4.专门性水文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比例尺? 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阶段划分的必要性? 6.我国不同部门对供水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划分? 7.划分水文地质调查阶段的具体要求? 8.最基本的水文地质调查所使用的手段(或称工作种类)有六 种:、、、、和。9.水文地质勘探包括、和,其中最主要的是,其次是 。 10.水文地质野外试验包括、、、、等。 11.地下水动态长期观测的项目一般包括、、、等。 12.区域性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普查)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为主, 配合少量的和工作。 13.水文地质初步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为:、、、 。 14.水文地质详细勘探阶段使用的调查手段(工作种类)以和为主,以及 地下水动态观测和室内分析、实验。 15.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 16.水文地质调查设计书编写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水文地质测绘 1.水文地质测绘? 2.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 3.水文地质测绘是水文地质调查的基础,在水文地质普查阶段,主要进行。 4.水文地质测绘通常在比例尺的地质图上填水文地质图。若没有地质底图,则 要同时进行地质图,水文地质图的填图,这时称为综合性地质—水文地质测绘,此种测绘所用的地形底图比例尺,一般要求比最终成果图的比例尺大倍。 5.水文地质测绘的主要任务和调查内容? 6.水文地质测绘的成果主要有、水文地质剖面图、各种地下水点和地表水体的调 查资料,以及水文地质测绘报告。 7.水文地质图的主要内容? 8.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岩性观察研究的主要内容? 9.水文地质测绘中调查研究地质构造的目的? 10.地貌调查在水文地质测绘中的意义? 11.调查是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核心工作。 12.泉的调查研究内容? 13.泉的不稳定系数? 14.水井(钻孔)的调查内容? 15.水文地质测绘中对地表水调查研究的意义及调查研究的内容? 16.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其调查研究的内容? 第三章水文地质钻探 1.水文地质调查中采用的勘探工程,包括、、、。 其中最主要的是水文地质。 2.水文地质钻探的基本任务? 3.水文地质钻孔设计书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4. 用于供水的钻孔,一般要求孔身斜度每100m 小于度。 5.在钻进过程中水文地质观测的主要项目? 6.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布置原则? 7.为查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布置的钻孔,一般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的 方向布置。 8.在山前冲洪积平原地区,主要勘探线应沿着冲洪积扇的方向布置;在河谷地 区,主要勘探线应河谷布置; 9.以供水勘查为目的的探采结合孔,钻孔一般应布置在含水层、成井把握性最 大的地段。 10.对于傍河取水水源地,为计算河流侧向补给量,必须布置河流的勘探线。 第四章水文地质物探 1.水文地质物探? 2.物探方法的特点? 3.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 4.在水文地质调查中使用的物探方法有两大类:和。 5.简述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中主要使用的物探方法?

水文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水文地质实习心得体会 导语:水文地质实习你学习到了什么,有什么心理感受呢?本文是品才精心xx的,希望能帮助到你! 第一章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学生在修完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之后,依靠教学计划,需进行为五周的1:万区域水文地质填图教学实习。通过教学实习,加强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和提高专业素质,在加深对所学专业课程的理解的基础上,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较为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实习的目的、任务及要求 (一)教学实习的目的 1、通过实习,加深学生对已学专业课程的理解,通过实践教学,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并为后续课程做准备。 2、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了解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初步掌握1:5万水文地质填图的整个工作程序和方法,了解各阶段之间的任务和相互关系。分析各种地质和水文地质现象。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各种图件的编制和水文地质报告的编写,使学生初步学会野外水文地质资料的收集、整理。综合分析研究和编写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基本工作方法。 (二)任务及要求

1、通过野外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初步查明: (1)各类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包括含水层的产状、层为、岩性、厚度、分布范围、埋藏深度、水位、涌水量、水的化学成分,以及各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 (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以及地下水动态及均衡的一般规律。 (3)各类水点和岩溶点的类型及其分布,包括矿泉的调查,初步确定其价值与开发前景。 (4)区域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工业和农业用水),对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前景作出评价。 2、通过野外实测,编制各种图件。并在实习结束后提交以下成果: (1).实习区水文地质实习报告一份: (2).实习区1:25000综合水文地质图一份; (3).1:20XX实测剖面图(测区完整地层剖面); (4).原始资料:包括野外记录本、剖面记录表、厚度计算表、标本记录本; (5).化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 (6).岩石标本一套(以小组提交)。 二、教学实习的组织形式及完成情况 1、教学实习的组织形式 实习负责:陈志学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工程地质野外调查一些方法

1.水文地质 1.1 水文地质测绘 水文地质测绘其调查的基本容一般包括:地质调查、地貌调查、地表水调查、地下水点调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物理地质现象等的研究工作。通过以上工作,初步查明地下水理藏、分布和形成条件的一般规律,并阐明区水文地质条件。 要求: 调查记录格式要求统一,点位准确,图文一致。各类观察点观察要仔细,描述要准确,记录容尽可能详细,要有详细的照片或素描图。各类地质调查点除对岩性描述外,对地层的基本层序、产状要素、接触关系及构造特征要详细描述。各类地下水调查点要描述出露位置、地形、地层、含水层、构造条件等,并确定泉或井的成因和类型,测定流量、涌水量、水位、了解水质并取样,同时访问泉(井)的动态特征,记录井的口径、结构及抽水设施。 各种观测成果必须当日检查整理完毕,发现有疑问、错误、异常或遗漏时,必须到场据实更正或补测,禁在室凭记忆修改。 工作手图、清绘图、实际材料图应齐全,标绘容及图式符合制图原则,标记准确,记录和图件相互一致。 1.1.1 地质观测点的观察与描述 地质观察点的布置,以能控制各种地质界线和地质体为原则。下述情况一般都应定点: 地层、标志层、化层的界线;不同岩性、岩相或部相带的分界线;断层、褶皱枢纽、构造转折部位;重要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地层产状、裂隙、臂理、脉岩及样品采集地点;岩溶现象和滑坡、塌等自然现象发育处以及阶地、夷平面或其它地貌界线。 1.1.1.1对基岩地层岩性的观察与描述 对各类岩层的观察与描述,一般包括:岩名称、颜色、(新鲜、风化、干燥、湿润时的颜色)、成分、(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化学成分)、结构与构造、产状、岩相变化、成因类型、特征标志、厚度(单层厚度、分层厚度和总厚度)、地层年代和接触关系等。 1.1.1.1.1 对沉积岩,必须注意调查层理特征、层面构造、沉积韵律和化。对碎悄岩类,应着重描述颗粒大小、形状、成分、分选情况、胶结类型和胶结物的成分、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波状层理和交错层理)、层面构造(波痕、泥裂、雨痕等)和结核等。对泥质岩类,应着重描述物质成分、结构、层面构造、泥化现象等。对炭酸岩类,应着重研究化学成分,结晶情况、特殊的结构和构造(如鲕状结构、竹叶状结构、斑点状构造及缝合线等)、层面特征及可溶性现象等。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编写大纲

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编写大纲 第一章概况 1.1 任务来源及目的任务 1.2 调查工作执行的技术标准 1.3 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程度 简要评述调查区以往水文地质工作程度和已有资料利用情况,本次调查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达到本次工作目的应开展的工作。1.4 本次工作评述 简述本次调查工作的过程,包括工作部署及进程,投入的主要工作量、设备及人员情况,完成的工作量、取得的成果及其质量评述。 第二章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简述工作区位置、地理坐标、范围面积、行政关系、交通条件等。附交通位置图。 2.2 地形地貌 简述工作区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特征、相对高差、绝对高度、代表性地点等。 2.3 水文

简述工作区的水系分布、水文特征。河流应指出其所属水系,水位、流量、水质等变化情况。湖库应指出分布位置、范围和面积等。 2.4 气象 根据工作区或邻近气象站资料,简述工作区的气候类型、所属气候区、降水量、蒸发量、气温等多年平均值和最高、最低值等。 本章应重点阐述上述因素与地下水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地质概况 3.1 地层 简述工作区地层顺序、出露情况、岩性、产状、埋藏条件、岩层厚度、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3.2 构造 按照《中国大地构造纲要》,简述工作区地质构造隶属关系,主要构造类型、特征、分布及其与地下水赋存和运动关系。 第四章水文地质条件 4.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一般可按岩层的时代,由老至新分别描述含水层及隔水层的岩性、厚度、埋藏深度及分布特征,含水层类型、富水性、水位、水量,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含水层与含水层之间、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水力联系,构造破碎带的导水性,地下水的运动方向,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等。 4.2 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 1)叙述工作区含水层与含水岩系的岩性、厚度、埋藏条件及分

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条件,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地址条件、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个条件。 工程地质问题:指已有的工程地质条件在工程建筑和运行期间会产生一些新的变化和发展,构成威胁影响工程建筑安全的地址问题。 岩石:岩石是矿物的天然集合体。多数岩石由一种或几种造岩矿物按一定方式结合而成,部分为火山玻璃或生物遗骸。 矿物:矿物是在地壳中天然形成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天然自然元素或化合物,通常是无机作用形成的均匀固体。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先期岩石的分化产物,有机物质和其他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一系列地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地层:将各个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岩石称为该时期的地层。 褶曲:褶皱构造中任何一个单独的弯曲称为褶曲。 构造:包括褶皱,节理和断层等最基本的地质元素,它们是岩石圈中构造运动的产物 节理:岩层受力断开后,岩面两侧岩层岩断裂面没有明显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断层:岩层受力断开后,断裂面两侧岩层沿断裂面有相对位移时的断裂构造。 河流阶地: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阶地或台地。 隔水层:虽有孔隙且能吸水,但导水速率不足以对井或泉提供明显的水量的岩土层。 含水层:存储地下水并能够提供可开采水量的透水岩土层。 河流地质作用:侵蚀性、搬运和沉积作用;河谷横断面及河流阶地;河流地质作用于工程建筑的关系。 弹性模量:应力与弹性应变的比值。 变形模量:应力于总应变的比值。 抗压强度:指岩石在单向压力的作用下,抵抗压碎破坏的能力。抗拉强度:岩石单向拉伸时抵抗拉断破坏的能力。 抗剪强度: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 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应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使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成为风化作用。 黄土:黄土是以粘粒也为主,含碳酸岩,具大孔隙、质地均一、无明显层理而有显著垂直节理的黄色陆相沉积物。 湿陷系数:黄土试样在一定压力作用下,浸水湿陷变形量与原高度之比。 软土:是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和剪切强度很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不良地址现象:是指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造成的恶化地质环境,降低环境质量,直接或间接危害人类安全,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损失的地质条件。崩塌:陡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滑坡:人工边坡或天然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的现象。 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含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岩溶: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长期溶蚀作用及形成的各种岩溶现象的总称。构造地震:由地壳运动引起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地震等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程度的等级。 地震烈度:指地震时地面震动的强烈程度。 岩体:岩体通常是指在地震历史时期由各种岩石块体自然组合而成的“岩体结构物”,具有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