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doc

LOGO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xxxx有限公司

1、目的

为了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能迅速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和救援,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能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好事故,特制定本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项目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的应急救援处理。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组织机构

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3.2职责分工

3.2.1组长职责

(1)统一指挥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处理。

(2)负责向项目处、项目部领导汇报事故情况。

(3)负责联系当地医院、公安、消防等有关部门,进行事故现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等工作。

3.2.2副组长职责

1

化学危险品溢出和暴漏的应急预案

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应急预案 为做好本科室工作人员化学危险品溢出与暴露的预防与处理工作,降低职业暴露感染各种传染病的风险,保障我科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职业暴露,依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文件的规定,结合我科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1 成立我科职业暴露应急小组,要求各位检验技术人员及其他工勤人员加强生物安全学习,增强预防职业暴露的意识。 2 发生各类职业暴露的应急措施 2.1 工作人员发生标本污染、针刺伤等时的应急预案 2.1.1 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1.2 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2.1.3 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 0.5%碘伏、75%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2.2 化学污染 2.2.1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2.2.2 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2.3 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2.3.1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3.2 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3.3 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 2.4 灼伤 2.4.1 碱类灼伤: 2.4.1.1 皮肤:应立即用洗眼器大量水冲洗至碱性物质基本消失为止,再用 1%~2%醋酸或 3%硼酸溶液进一步冲洗。 2.4.1.2 眼睛:被碱灼伤时应先用洗眼器流水冲洗,再选择适当的中和药物如 2%~3%硼酸溶液大量冲洗,特别要注意穹窿部要冲洗彻底。 2.4.2 酸类灼伤: 2.4.2.1 一般酸灼伤 2.4.2.1.1 皮肤:被一般酸灼伤后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4.2.1.2 彻底冲洗后可用 2~5%的碳酸氢钠溶液、淡石灰水或肥皂水进行中和,切忌未经大量流水彻底冲洗就用碱性药物在皮肤上直接中和,这样会加重皮肤的损伤。 2.4.2.2 浓硫酸灼伤皮肤被浓硫酸沾污时切忌先用水冲洗,以免硫酸水合时强烈放热而加重伤势,应先用干抹布吸去浓硫酸,然后再用清水冲洗。

化学药品泄漏应急预案

化学药品泄漏应急 预案

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为了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保障国家、公司及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根据《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定本预案。 一、本预案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公司内发生因易爆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毒害品和腐蚀品泄漏等引起的化学品事故或险情。二、应急救援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救援应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遵循公司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分级管理、区域为主、车间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 存在危险源的地方或工序应组织配备救援人员及救护设备设施,承担本区域或工序危险源发生事故时的抢救、救援和处理处理工作;组织专业人员对危险源进行普查、辨识、评估、申报和登记,列出危险源并采取监控措施;编制事故相应应急救援预案;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组织应急救援和处理处理,并及时报告事故情况。 三、危险源分布状况及分类 1、生产车间,化学品仓库、特气房 2、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

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一般分为四类:(1)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学物质的储存区; (2)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学物质的生产、作业场所;(3)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学物质的运输工具; (4)易燃、易爆、有毒和活性化学物质的废弃物处理场所。 生产工序要根据各工序化学品危险源情况,制定危险化学品危险源汇总表,为现场应急救援和处理处理提供参考。 四、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生产车间成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为车间主任 (二)工作职责 1、领导小组职责:在车间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统一部署、协调、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决定预案的启动和终止;指定应急救援总指挥;指挥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工作;视情协调社会力量(消防、医院等)参与救援。 2、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负责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组织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工作;做好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接到危险化学品事故或险情报告后,迅速通知有关成员立即进入工作状态 五、现场救援组的建立及职责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样本1)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1.编制目的: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保护环境,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主要危险化学品贮存装置、设备: 3.1.1焦化厂精苯车间贮罐区(主要贮存物质:轻苯、苯、甲苯、二甲苯、洗油)焦油车间贮罐区(主要贮存物质焦油、蒽油、洗油、酚油、萘油、轻油、硫酸、氢氧化钠);回收车间轻苯贮罐区、氨水贮罐区。 3.1.2能动厂煤气储存柜; 3.1.3材料处加油站地下汽油罐; 3.1.4气体公司液氧、液氮、液氩气体储罐。 3.1.5新事业金火焰贮罐区; 3.1.6济钢生产区域内行驶的危险化学品运输罐(槽)车。 3.2事故类型 3.2.1气态泄漏事故。 3.2.2液态泄漏事故。 3.3危害程度分析 3.3.1危险性类别:焦油、轻油、苯、洗油属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甲苯、二甲苯属3.3类高闪易燃点液体;酚油、蒽油、萘油属6.1类毒害品;金火焰、汽油属2.1类易燃气体;液氧、液氮、液氩(或压缩的)属2.2类不燃气体;废酸、废碱、废油、废乳化液等危险废物。 3.3.2危害程度 危险化学品特别是常温常压下为气态或是易挥发品的大量泄漏,

其有毒、可燃组分能迅速扩散到泄漏点以外的区域,易造成较大的中毒、窒息、火灾、爆炸及环境污染等事故。 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4.1受困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安全优先。 4.2防止事故扩大优先。 4.3保护环境优先。 5组织机构与职责 5.1生产部是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现场指挥部门。负责组织泄漏的预防与应急处理。 5.2公安处是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事故现场指挥部门。负责组织泄漏火灾事故的预防与现场处置等。 5.3安环处是危险化学品泄漏导致的人身伤害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现场指挥部门。负责人身伤害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 5.4装备部是危险化学业品设备事故现场指挥部门。负责泄漏设备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置。 5.5事故责任单位负责建立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培训与演练。负责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及安全设施进行操作维护和监测检验,负责对危险化学事故进行紧急处置和配合应急救援。 5.6职工总医院负责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必要时设立现场医疗救护站,对现场救援人员进行医学监护。 6预防与预警 6.1危险源监控 6.1.1相关单位建立危化品技术档案。 6.1.2焦化厂危险化学品生产、贮存装置实行五级安全监控机制;其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实行三级监控机制。 6.1.3重大危险源及重要设备、设施实行厂级领导安全承包责任制,承包点设置“厂级领导安全承包责任牌”。 6.1.4建立重大危险源动态监控制度,产权单位每月将重大危险监控情况报安全环保处。 6.1.5建立危险化学品运输应急电话告知制度。危险化学品发货、接收单位将本单位应急电话告知运输司机和押运员,并告知在济钢厂

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

编号:EO/PD005I07-2004 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有效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确保在发生环境污染事故后能有效控制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多种经营总公司的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范围 多种经营总公司所辖单位原油运输过程中因意外因素而使环境受污染,储罐破损引起原油泄漏,生产流程破损引起原油泄漏,作业现场相关方提供的酸化料及添加剂泄漏等发生时,启用本预案。 三、组织领导 1多种经营总公司成立环境污染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周天乔 副组长:周达祥 组员:丁曙东窦建国何建民郭永祥倪绍田张为满郭文斌蒋业勤李坦顾晓颖王长林缪建 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电话:7762291 2各单位(项目组)成立应急小分队,由单位(项目组)经理(主任)任队长,成员不应少于10人。 3应急领导小组有权调动各分部的力量投入应急抢险。 四、报告制度

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现场人员应及时报告给本单位应急小分队队长,分队队长根据污染情况决定上报应急小组,应急小组应及时赶赴现场,决定是否上报上级环保部门,必要时向110报警。 事后应以书面形式写出污染事故报告交安全科。 五预案的实施 1、当发生原油或酸化料泄漏形式环境污染事故时,现场施工人员应及时按报告制度上报。 2、接到报告后,应急小分队应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抢险。 3、生产流程泄漏: A 当班工人发现流程泄漏时,立即停井,关闭生产闸门和储油罐进口闸门。B用锹挖土围住泄漏原油,防止污染扩散。 C 做好警戒,严禁烟火进入,以防发生火灾。 D应急小分队清理泄漏原油回收。 4、原油储罐泄漏 A 当班工人发现原油储罐泄漏时,立即倒罐,并利用管道循环泵将泄漏罐内原油输入至另一储罐。 B找出泄漏点,用棉纱等软物进行堵塞。 C用锹挖土围住泄漏原油,防止污染扩散。 D做好警戒,以防发生火灾。 E应急小分队清理泄漏原油回收。 5、原油运输途中泄漏 A 司机和随车人员应立即找出泄漏点,用软物堵塞。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及方法(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 及方法(最新版)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一般处置程序及方法(最 新版) 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化学灾害事故情况复杂,波及范围广,极易造成环境污染。掌握其处置程序及方法,对于减少灾害损失以及由此引起的次生灾害至关重要。 一、侦检 侦检是化学灾害事故处置的首要环节,不论是已知还是未知的危险化学品,这都是必不可少的。侦检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仪器检测、试管检测、仪器和试管同时检测。 二、警戒 警戒是根据危险化学品波及的范围,为减少人员伤亡或其他次生灾害而划定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的设置,即要考虑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数量,还要考虑事故现场的地理、气象情况。对于易燃易爆危化品,其警戒半径一般定为500-100米;对于核放射性物品,警戒半径一般定为300米。大型或者复杂的化学灾害事故现场应应用公安部消

化学品意外泄漏应急预案

化学品意外泄漏应急预案 1、对挥发、泄漏进行有效控制,控制率100%。 2、失效化学品材料及其运装物100%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三、控制措施 1、凡接触化学品采购、保管、运输使用的人员,都必须经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 2、材料部负责采购合格化学品原料。

3、装运化学品的槽罐应与所装危险品性能适应,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应配备紧急切断阀,液压阀,压力表等相应安 全装置,不发生跑、冒、滴、漏现象。 4、装运化学品的车辆,应经过当地公安部门审核,并按规定的时间、路线运送,化学危险品中途不得停车休息和改变行驶路线,并做好危险品的警示,警告标志。 5、装卸操作做到文明作业,轻拿轻放,对有图示标志的包装件,不准倒置、倾斜,碰撞,防止所装物品泄漏。 6、化学性质抵触,易产生反应爆炸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同车混装、混运或在同一仓库同一储室存放,装卸化学品车辆严禁超高、超宽、超载,装卸时,发动机必须熄火。 7、遇热、遇潮容易引起燃烧的化学品在装运时应采取隔热防潮措施。

8、配备一定数量的胶带、棉纱等应急材料,一旦发生泄漏,立即采取紧急止漏措施,并清理现场,减少挥发对环境的影响。 9、储存化学物品的仓库设在施工现场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一般在短期储存的少量化学危险品应与其它物品保持一段距离,尤其是容易相互产生化学反应的化学危险品,要严格隔离存放,预防碰撞,库房要保证隔热、通风、防潮。 10、工程、试验应做好所需化学品数量的使用计划、时间,报主管领导审批,本着用多少,买多少的原则,严格控制使用,并做好领用回收记录。废污溶剂要集中存放,统一回收处理,禁止乱泼乱倒,对沾有易燃、易挥发的废纱头、抹布、废包装、废工具等废弃物应收入有盖的容器密封存储,按有毒有害废弃物控制方案处理,并建立处理记录档案。 11、库管员严把入库关,确认所购化学品封口严密、无渗漏、无变质、无分解现象方可入库,并及时做好标识。严禁任何人带火种入库和吸咽,无事逗留。

5 化学危险品泄漏应急预案

化学危险品(浓酸、碱)泄漏应急预案 1、目的 预防和减少化学危险品(浓酸、碱)泄漏可能产生的人员伤害及设备损坏。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范围内的应急准备工作。 3、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中电投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等法规和规定。 4、专业术语定义 人身事故:本预案所指的人身事故是本企业因浓酸、碱泄漏发生的各类人身伤害事故(轻伤、重伤、死亡)。 5、执行程序 5.1人身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应立即向本单位主管部门负责人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发生事故的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详细地点、事故类别、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以及现场救援所需的专业人员和抢险设备等。 5.4发生上述人身事故时,事故区域发现者根据伤害程度立即组织实施就地抢救,同时立即进行逐级汇报。

5.5事故现场保持不变,待应急指挥部人员到达现场查看并拍照后,才准恢复工作。(事故现场保持不变是指在不影响抢救受伤害人员的前提下) 5.6 当发生人身事故时,当班值班长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汇报发电一部主管领导及当值值长,发电一部主管领导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汇报公司应急处理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并由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根据发生事故的范围和性质决定是否启动公司“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启动命令一经发布,指挥部相关人员应立即进入工作状态,并开始24小时值班。遇周末或节假日休息发生人身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办公室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指挥部成员并及时到位,听从人身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的统一指挥。 5.6.1若公司“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未启动,有事故区域主管部门应急机构进行应急处理,并随时向公司应急处理指挥部报告。 5.7公司指挥部发布启动“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的命令后,公司所属各部(处)室,应无条件服从,并立即启动所辖区域的“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按照规定程序迅速做出反应,充分利用一切有效办法进行人身事故抢救和应急处理,尽最大努力减小事故造成的损失。 5.8发生特大、重大人身事故时,在分公司、集团公司人身事故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进行事故处理工作。 5.9公司人身事故应急处理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在领导、指挥事故应急处理抢救工作的同时,将事故简要情况报分公司、集团公司人身事故

[方案]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方案]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1 目的 因本公司生产过程中需使用到易燃易爆易挥发危险化学品,其存储、使用过程、废弃存储处理等存在泄漏风险造成环境污染及职业病危害,为有效管理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所带来风险,依据《安全生产管理程序》、《健康管理程序》及公司管理制度,建立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预防因易燃易爆化学品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易燃易爆化学品的运输、储存、领用、废弃的管理。 3、职责 3(1管理部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中必须的资源配置,由总经理批准授权。 3(2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建立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体系。 3(3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协调和对外的信息获取。 3(4技术部设备负责应急设备的配置、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3(5管理部负责消防设备和防护器材的配置,保养、维护、保证配置设备在影响环境的异常状态下的迅速响应。 3(6相关部门负责应急状态的响应和应急准备工作,对应急设备的维护负责。 3(7其它职能部门参与应急准备和响应的管理,协调工作。 4、 4(1应急准备; 4(1(1公司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生应急或紧急情况可能是: (1) 化学品仓库溶剂的大量泄露挥发; (2) 溶剂清洗设备的损坏;

3) “三废”装置的故障;( (4) 吸风设备和废水管道的损坏; (5) 石油气瓶,二氧化碳瓶等爆炸; (6) 公司区域内的火警; (7) 其它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紧急情况; 4(1(2部门处理应急和紧急状态的责任人是部门主管; 4(1(3应急处理人员、危险品驾驶员、押运员、专管员,在担任此职务前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4(1(4应急准备和响应管理体系网络,按公司《消防紧急联络体系图》执行。 4(1(5保卫课、总务课配置应急处理的消防设备、防护器材和消防通道,每三个月定期检查并作相应检查记录,由保卫课存档保存。针对紧急情况的发生,及时用电话或广播(或其它有效的联系方法)通知相关部门的应急人员,失控或潜在失控状态下(如火灾、爆炸),及时向消防机构报警,同时向相关组织及有关机构传递信息; 4(1(6保卫课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重大影响环境的紧急情况,定期(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共二次)组织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4(2应急响应和处理 4(2(1 应急响应和处理参见《废水紧急应急计划》、《废气紧急应急计划》、《危险品紧急应急计划》 4(2(2环境管理体系中,发生应急或紧急情况下,所在部门应按应急处理的要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通知相关部门,尽可能的使影响环境(如大气、土壤、水和其他特定环境)的程序降低至最低。

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

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措施 在化学品、危险品的生产、储运和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害,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下面着重谈一谈化学品泄漏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1.疏散与隔离 在生产、储运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启用应急产品防止扩散,接着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2.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物,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 3.个人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并严禁单独行

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应用水枪、水炮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加强应急处理个人安全防护,防止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统防护 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 对于泄漏化学品毒性大、浓度较高,且缺氧情况下,可以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等。 对于泄漏环境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毒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场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浓度在2%以下采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浓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浓度在0.1%以下采用防毒口罩)。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等。 (2)眼睛防护 为了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以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面罩、安全护目镜、安全防护罩等。

化验室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公司 危险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化学口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过程:报警,紧急疏散,现场急救,泄漏的处理和控制 现场急救: 在任何紧急事件中,人命救助是最高优先原则。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行适当的防护。 当现场有人受到化学品伤害时,应立即进行以下处理: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心脏按摩;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C—42°C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泄漏的处理和控制 化学品泄漏处理不当,随时都有可能转化为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而火灾爆炸事故又常因泄漏事故蔓延而扩大。因此,要成功地控制化学品泄漏,必须事先进行计划,并且对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性有充分的了解。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一旦泄漏发生,不要惊慌。不要去摸它、从泄漏物上面走过或者去呼吸它。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1)首先,迅速到甲醛车间从化学品泄漏应急专柜内取出配戴的防化手套和防护眼镜,戴好; (2)在泄漏液体的流动前锋,抛洒吸附剂,并用扫帚等工具翻动搅拌,,使化学药品的危害性大大降低; (3)同时快速用吸附剂将泄漏的化学品周围予以围堰,依次相连将泄漏的化学品围拦阻住,以防进一步扩散污染大面积环境; (4)将吸附物放置到围住的化学品液体表面上,依靠吸附物的吸附力对化学品进行快速吸收,以减少大量化学品长时间的暴露在工作环境中,产生挥发而引起危险; (5)取出擦拭纸,将吸附处理后残留物进行最后完全吸收处理; (6)最后,取出防化垃圾袋,将所有用过吸附物及其它杂质,一起清理到垃圾袋里,扎好袋口,贴上有害废物标签。标签中必须注明有害废物的名称、产生区域和产生日期,交由专业的废弃物处理公司来处理。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

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预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处理化学危险品,迅速有序地开展处置救援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及时采取必要的行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1.成立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化学危险品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由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小组兼任,应急办公地点设在实训处办公室。 2.职责分工 科技处、保卫处负责协调各部门的应急响应工作,指挥应急响应行动;学校化学危险品管理小组负责技术支持工作;保卫处负责配合公安部门调查处理化学危险品丢失、被盗事故和其它化学危险品事故的现场安全保卫工作。 二、事故分类与应急响应措施 1.化学危险品被盗事故处理 在生物学实验室发现化学危险品被盗,工作人员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立即通知保卫处和科技处,同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保卫处

及到报告后要立即到现场封锁现场,了解情况,同时报公安部门。公安人员到达现场后,学校有关单位要协助调查取证工作。 2.化学危险品丢失事故处理 因管理或运输不当造成化学危险品丢失的,责任人应立即报告学校领导,领导得知情况后,要立即报告校保卫处、科技处、学校主管领导,同时向公安局、环保局汇报,并在确保丢失原因和地点后,协助公安机关查找丢失源。 3.化学危险品污染事故处理 因意外因素引起化学危险品泄漏,或因违反有关规定排放化学危险品污染物造成环境五软事故的,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危害: 1)使用单位要立即组织撤离有关人员,封锁现场。报告保卫处和科技处,并向学校主管领导汇报,同时向环保、卫生及公安等部门报告。 2)科技处等部门到达现场后,应组织专家鉴定化学危险品的类型、性质、污染的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危害,迅速确定消除或减轻危害的方案,并立即组织人员协助环保部门专业人员处理。 3)对可能受到化学危险品危害的人员,立即采取隔离或应急救助措施,将受到化学伤害的人员送市卫生局指定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或者请求医院立即派人到事故现场,采取救治措施。4.化学危险品事故报告电话 1)本校管理部门电话: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 演练方案 安全及风险管理部

目录 1、总则 (1) 编制目的 (1) 编制依据 (1) 适用范围 (1) 2、演练目的 (1) 3、演练状况概述 (1) 3.1事故起因 (1) 3.2事故应急措施 (2) 4、演练地点 (2) 5、演练时间及程序 (2) 5.1演练时间 (2) 5.2演练程序 (2) 6、演练过程 (3) 7、演练脚本 (4) 8、演练注意事项 (4) 8.1人员的撤离 (4) 8.2演练方案及应急预案的评审 (4) 9、附件 (5)

1.总则 1.1编制目的 本方案是针对易高生物化工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的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而专门编写的应急演练方案,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演练的行动指南和计划纲要。本方案应根据定期组织的实际演练情况,进行相关评审与修订,不断补充和完善,以实现持续改进。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AQ/T 9002-2006);《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CECC47320SE,1.0版)。 1.3.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易高生物化工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厂区内。 2.演练目的 2.1检验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通过演练发现不足之处,并予以修订和完善。 2.2使员工进一步熟悉、了解消防以及应急器材的使用和如何进行应急疏散,提高灭火作战技能和面对突发事故的紧急应变能力,以及联合外部力量进行共同作战的协作能力; 2.3进一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消防管理方针,确保公司员工生命和财产的安全,以及维护公司及周边地区环境。 3.演练状况概述 3.1事故起因 主装置区反应塔发生泄漏并火灾,造成蒸馏塔区域大面积起火,火势蔓延,有爆炸危险,公司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救援小组,负责现场的疏散及自救,并在内部力量无法控制火情的情况下配

化学品泄漏处理解决方案应急救援手册

化学品生产运输泄漏处理解决方案 应急救援手册 泄漏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无处不在。人们常说的漏气、漏汽、漏水、漏油、漏酸、漏碱是泄漏;法兰漏、阀门漏、油箱漏、水箱漏、管道漏、三通漏、船漏、车漏、管漏也是泄漏。自行车漏气令人懊恼,汽车轮胎漏气是安全隐患,水龙头滴漏是浪费,化工厂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的泄漏则严重地影响生产,甚至威胁到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跑冒滴漏是人们对各种泄漏形式的一种通俗说法,其实质就是泄漏,涵盖气体泄漏和液体泄漏。 油品化学品的使用无处不在,几乎遍布所有的行业,因此其生产、运输、储存、经营、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发生泄漏的可能。事实上,在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从产品的开始生产到最终消亡的全过程中,不同形式、不同规模的油品化学品泄漏都在不断地发生。几乎每隔几天就会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事故,包括危化品的道路运输事故。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上经常会看到槽罐车翻车后泄漏的化学品溅洒满地的场景。消防部门每年参加处置的化学品泄漏事故最少上千起。每年泄漏至海洋的石油和石油的附产品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0.5%,以油轮遇难造成的石油泄漏最为突出。除此之外,油品化学品泄漏事故还包括生产企业、经营单位、储备场所自行处置的成功或不成功的泄漏事故。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主要指液体危险化学品发生了一定规模的 泄漏,虽然没有发展成为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但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一旦失控,往往造成重大火灾、爆炸或中毒事故。一些企业认为只要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就不属于重大事故,实际上只要是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破坏了生态环境的泄漏事故,就属于严重的危化品泄漏事故。 总之,油品化学品泄漏无处不在,工厂跑冒滴漏,汽车化学品、危险品翻车泄漏事故频发,泄漏地点不确定,堵漏难度增大,泄漏事故控制困难。 油品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理和消防应急救援。 泄漏处理思路是: 1,用Stardust油品化学品泄漏超强万能吸附剂来立即中和固化泄漏的油品和化学品 2,用盛漏围堤(防漏围堤)、盛漏池对付汽车、车辆或油罐车泄漏,快速反应,防止泄漏扩大,将泄漏集中 3,处理小规模泄漏处理,就用ENPAC的多种型号的泄漏处理套装4,用下水道围堵封盖和雨水口截污挂篮封住泄漏地附近的下水道、雨水口、窨井口,防止泄漏的油品化学品进入下水道或雨水管

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1.目的: 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火灾、爆炸、中毒事故时,保护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并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损失与环境污染。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危险品仓库、危险废弃物仓库、生产现场化学品临时存放点等处在存储、运输、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时的紧急应变处理。 3.定义 化学品是指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的化学品;本公司的主要危险化学品是指油墨、稀释剂、发泡剂、皂化液、编织油、乙烯类原料,其它危险品如:氮气、盐酸等少量工业辅助用品。 4.职责 指挥事故现场的应急救援,调集灭火组成员,判断火灾形势、化学品类型,准确运用灭火器类型组织灭火,判断泄漏扩散情形,或火灾形势,指挥人员和物资疏散;判断泄漏化学品类型,做好处置组成员防护用品发放,正确指挥泄漏化学品的清理工作;第一时间抢救伤员,根据泄漏情况及上级指示随时准备进行物资抢救; 5.处理程序 报警:事故现场—无论何人何时发现化学品存储容器或装置发生大量泄漏、着火、爆炸事故,应立即通知保安、或上级领导,接到报警后应立即前往事故现场查看同时通知安全专员,在安全专员不能及时到场的情况下,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报警电铃,报警电铃启动立即根据应急预案流程开展应急处理。泄漏处理 小量泄漏:将溢漏液体收集在专用的容器内,准备好相应的吸水材料(如干净的抹布、海绵、沙土等),待大部分泄漏积液回装容器后,立即用沙土或其它吸水材料吸收残液,防止化学液体流入土壤或排水管道,此类泄漏事故无需启动报警电铃。 大量泄漏:如化学品存放处发现大量液体化学品泄漏则应及时通知保安、安全专员,安全专员判断是否需要启动报警电铃,若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应竭力开展应急处理措施,首先应疏散临近的其他人员,采取隔离措施防止不知情人员进入,然后用海绵或抹布尽量覆盖泄漏区域和泄漏口,降低废液挥发可能引起的火灾概率,同时根据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粘合剂等),堵漏工作就绪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泄漏在消防堤内的大量积液应用防爆泵转移至其他专用废液器内。此类事故若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可能性较小或泄漏化学品的挥发气味能有效散发,则不需要启动报警电铃,反之则必须启动报警电铃,开展应急预案处理流

化学品泄露的应急处理

化学品泄露的应急处理 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险,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下面介绍一下化学品泄漏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疏散与隔离 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二、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的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 三、个人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统防护 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 对于泄漏化学品毒性大、浓度较高,且缺氧情况下,必须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等。 对于泄漏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毒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场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浓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浓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浓度在0.1%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

2.眼睛防护 为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防护面罩等。 3.身体防护 为了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可以采用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工作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等。 4.手防护 为了保护手不受损害,可以采用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等。 四、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五、泄漏物的处置 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 1.气体泄漏物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 2.液体泄漏物处理 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 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抑制其蒸发,然后进行转移处理。

实验室化学品泄漏应急预案

正文 1 目的 (1) 2范围 (1) 3 职责 (1) 4 内容 (1) 5 预案管理与更新 (5) 6培训 (5) 1 目的 为了积极应对危险化学品可能发生的危害事件,有序地组织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及时控制事故扩大;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工作。 2范围 适用适用于公司实验室范围内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部门不可控的危险化学品重大泄漏事故的应急救援和处理 3 职责 危险化学品重大泄漏事故应急组织机构按照《应急响应控制程序》的要求设置。公司应急准备与响应组织(ERPO)及下设应急专业组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4 内容 4.1预案启动条件

发生实验室不可控危险化学品重大泄漏事故,依据公司《应急响应控制程序》中的情况要求启动本预案。 4.2报警电话 火警:119(公司固定电话9119,下同) 急救:120(公司固定电话9120,下同) 4.3报警及信息传递 4.3.1实验室使用或储运危险化学品场所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发现者立即报部门负 责人(若发生人员中毒或可能造成火灾的泄漏,同时向119、120报警),部门负责人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同时依据公司《应急响应控制程序》4.1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进行应急处理,控制事故的发展。 4.3.2当实验室无法控制泄漏时,超过公司应急处置能力时,依据公司《应急响应控制程 序》中4.1应急准备和响应相关内容及时向地方政府报告,请求支援。 4.4应急处置 实验室部分化学实验场所存有各种化学试剂,包括易燃的、有毒的、有腐蚀性的或是易爆炸的化学试剂。实验过程中容易发生如失火、爆炸、烧伤和中毒等事故。现将这些化学试剂发生的主要原因、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分述如下: 4.4.1防火 4.4.1.1发生原因: 4.4.1.1.1点燃的酒精灯碰翻或酒精喷灯使用不当。 4.4.1.1.2可燃物质如汽油、酒精、乙醚等因接触火焰或处在较高温度下着火燃 烧。 4.4.1.1.3能自燃的物质如白磷等由于接触空气或长时间氧化作用而燃烧。 4.4.1.1.4化学反应引起的燃烧或爆炸。 4.4.1.2预防措施: 4.4.1.2..1易燃物和强氧化剂分开放置。 4.4.1.2..2进行加热或燃烧实验时,要求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4.1.2..3使用易挥发的可燃物质,实验装置要严密不漏气,严禁在燃烧的火焰 附近转移或添加易燃溶剂。 4.4.1.2..4易挥发的可燃性废液只能倾入水槽,并立刻用水冲去。可燃废物如浸 过可燃性液体的滤纸、棉花等,不得倒入废物箱内,及时在露天烧去。不得把 燃着的或带有火星的火柴梗投入废物箱内。

化学药品泄漏应急预案

化学品泄露应急预案 一、目的 为了应对化学品泄露对环境造成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成立化学品泄露应急组。组长由各生产车间第一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车间安全员担任,当班班长负责召集班组内的人员听从组长的安排。 化学品泄露应急组职责: a:组织有关人员按照应急救援方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力争把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b:根据事故发生状态,对应急处理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c: 根据预案实施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和问题,及时对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 d: 紧急调用各类物资、人员、设备。 三、危险源分布地点: 1)生产车间 2)危险品仓库。 四、应急响应 当值班人员发现化学品泄露,如果只是滴漏简单处理后停止滴漏就不需要启动应急措施。但需要向应急小组组长汇报该情况。当发现较大的泄漏时必须第一时间向应急小组组长汇报,汇报时组长给出解决方案,当班人员按照方案严格执行。接到电话后应急小组组长和副组长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人员应急。五、处理措施 贮罐泄漏时,由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及公司专职、义务消防队员立即做好防护后进入现场。首先察看现场有无受伤人员,若有人员受伤,应以最快速度将受伤者脱离现场,其次切断火源、泄漏源,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小量泄漏时,尽可能将溢漏液体收集在密闭容器内,同时判断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水塞、橡皮塞粘合剂等),堵漏工作准备就绪后,立即用沙土或木屑吸收残液。 大量泄漏时,在消防堤内,如有泄出,引流入防护河。用木屑覆盖,降低挥发防止火灾。同时泄漏的压力和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状,准备好相应的堵漏材料(如软木塞、橡皮塞、粘合剂等)。将残液转移至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当泄露过程中引发燃烧的情况时,及时用干粉灭火器或启动消防系统进行灭火。火势太大无法扑灭则及时拨打火警电话,请消防队前来救援。 现场指挥人员要密切注意各种危险征兆,若遇到火势难以熄灭,着火处火焰变亮耀眼,伴有尖叫、安全阀打开、罐体发生变色、罐体晃动等爆裂征兆时,指挥员必须适时做出准确判断,及时下达撤退命令,现场人员看到或听到事先规定的撤退信号后,应迅速撤退至安全地带。 泄露过程中若有人员受伤及时及时救治。若是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衣着,用肥皂水及大量清水彻底冲洗皮肤。若是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若是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及心脏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涉及岗位:化工操作人员、当班班长、车间第一负责人、车间安全员. 六、培训与演练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危险化学品泄漏现场处置方案 一、目的: 为保证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后,能够及时控制事态扩大,防止事故蔓延,有效组织实施抢险救援,保证突发情况能够及时得到应急处理,最大限度地避免突发性事故的发生,减轻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同时尽快恢复经营,特制定此方案。 二、危险化学品泄漏报警分级 1、一级报警: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危险化学品出现大量泄漏,消防沙、围堰、收集池已经完全不能有效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 2、二级报警: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危险化学品出现泄漏状况,消防沙、围堰、收集池能够控制泄漏的危险化学品。 3、三级报警: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由于危险化学品储存间未定期启动排风扇,导致室内可燃气体浓度上升,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 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事故报告对象 1、当发生一级报警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环境与安全管理部,并通知科室和部 门负责人。 2、当发生二级报警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环境与安全管理部,并通知科室和部 门负责人。 3、当发生三级报警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科室和部门负责人。 四、危险化学品泄漏事件/事故报告内容 危险化学品泄漏的位置、危险化学品泄漏的量、现场有无人员伤亡、危险化学品泄漏原因、是否有人员被困、联系人名字和电话 五、现场处置方案 1、当可燃气体报警仪发出报警信号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及时疏散作业人员至 所在位置的上风处; 2、当发生一、二级报警时,现场负责人员立即上报环境与安全管理部,并通知 科室和部门负责人;当发生三级报警时,现场人员立即上报科室和部门负责人。 3、现场应急处置人员佩戴好防毒面罩及防护服后,采用消防沙、干土、煤灰等 掩埋泄漏的危险化学品。 4、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六、日常要求 1、危险化学品库房、兑油房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定期启动危险化学品储存室的排风设施,防止危险化学品挥发性气体浓度超 标。 3、对新进危险化学品桶、罐等进行检测,确认无泄漏缺陷后方可入库。 4、员工一定要严格按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搬运危险化学品。 5、定期维护可燃气体报警系统,每天检查现场应急救援器材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七、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设置现场警戒线,严禁非相关人员进入现场。 3、切断火源,严禁火种,使用不产生火花工具处理,防止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4、救护人员应处于泄露源的上风侧,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 5、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页脚内容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