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关键词】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临床疗效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uchang Wenxin Granule in Treating Arrhythmia

Key words:Arrhythmia; Buchang Wenxin granul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故应给予有效的治疗。我们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96例,既有显著疗效,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为门诊及住院患者184例,均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男62

例,女34例;年龄20岁~82岁,平均年龄51岁;频发房性早搏22例,频发室性早搏37例,心房颤动20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8例,交界性早搏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对照组88例,男58例,女30例,年龄21岁~80岁,平均年龄50.5岁;频发房性早搏28例,频发室性早搏30例,心房颤动20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2例,交界性早搏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心电图及Holter结果,标准依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温特斯等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步长稳心颗粒,1包/次,3次/d,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口服胺碘酮0.2 g,3次/d,按病情调整剂量。两组对原发病的用药不变,疗程均为4周,均于服药后每周复查心电图1次,4周后复查Holter,同时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用药前后分别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

1.4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内科病证诊断标准评定[1]。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显示无心律失常,停药3个月未复发;有效:症状减轻或完全消失,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心电图无明显变化[2]。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校正χ2值的卡方检验方式。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略)

注: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复查肝、肾功能及电解质与用药前比较无特殊变化。有2例出现轻度的胃肠道症状:恶心、上腹部不适、纳差,经对症处理后症状很快消失。1例患者出现头晕未经特殊处置。对照组胃肠道反应8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P R间期延长2例,I 度AVB 1例,R T间期延长2例。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内科常见病,目前治疗心律失常的西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本身也可致新的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作为中成药治疗心律失常却摒弃了这一缺点,且毒副作用小。通过临床对比研究,这些已得到证实。心律失常在中医隶属“心悸”、“怔忡”,其病位在心,临床上以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型为多见,而步长稳心颗粒是主要由党参、三七、黄精、琥珀、甘松等组成的中药,其中党参、黄

精有益气养阴、健脾化源之功效;三七、甘松有理气化瘀、开郁醒脾之功能;琥珀有宁心复脉活血利水之功效。全方合用可使心气渐足,心阴得充,气血流畅,则心悸诸证自除。可见步长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的功效。该药是由山东步长恩奇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新药,具有很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变化,心脏跳动的节律或频率发生改变,导致心脏起搏传导系统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引起心脏激动和传导异常的原因是多种的,机制也很复杂,而心肌缺血缺氧是引起心律失常的主要因素。经西医药理研究,党参、三七、黄精具有改善微循环,提高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儿茶酚胺的兴奋性,从而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甘松还具有膜抑制和延长动作电位的作用,阻断折返激动,减慢心率[3],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经临床对比研究证实,步长稳心颗粒对各种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安全可靠,服用方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在临床上可作为治疗心律失常首选中成药之一,为治疗心律失常提供了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2]李尧学.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刊·增刊,2002:1517.

[3]黄炜,燕宪亮.稳心颗粒冲剂治疗性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增刊,2002:47.

. .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临床观察 室性早搏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心律失常,属中医心悸病症范畴。病理性室性早搏大都存在基础 心脏病,重者可诱发室速、室颤,危及生命,必须进行药物干预。目前可供选择的西药很少,而且不良反应多,如致心律失常作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等限制了临床应用,我院应用步长稳 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出品)治疗室性早搏,收到了满意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自我院2008~2009年患者50例,经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确诊,年龄 40~79岁,其中男36例,女12例,包括频发室性早搏18例,多源性室性早搏8例,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三联律10例,房颤伴室性早搏14例。基础心脏病:冠心病30例,冠心 病并高血压15例,风心病3例,心肌病2例。 1.2 治疗方法在原发病治疗(扩冠、降压、降脂、抗风湿等)药物基础上,停用抗心律失常 西药,加用步长稳心颗粒,每次1~2袋,日3次口服,疗程4周,并观察本组治疗前后患者 血常规,血生化及心电图各1次。 1.3 疗效判断参照1995年卫生部颁发的《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1]。显效:早搏减少90%以上;有效:早搏减少50%~90%;无效: 早搏减少小于50%或无变化。 2 结果 50例中:显效6例,有效3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2%,未发现肝肾不良反应。 3 讨论 病理性室性早搏常见于冠心病、风心病、心肌病、心梗后心力衰竭患等。病理机制复杂,与 心肌异位激动及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紊乱有关。严重者可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 甚至猝死。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室性早搏的西药,以Ic类及Ⅱ类抗心律失常药为主,但长期 应用都有程度不同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并对心肌收缩力和传导系统有抑制作用,从而限制了 临床应用[2]。中医络病理论认为心悸(包括室性早搏)系气阴两虚导致的络虚不荣和洛脉瘀 阻所致。络虚则心神失养,络瘀则虚火扰神。步长稳心颗粒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 松组成,其中君药党参补中益气、安精神止惊悸;臣药黄精补脾气滋心阴,辅助党参益气生血;佐药三七行瘀止血定痛兼有补益之力,琥珀活血化瘀、平肝安神;使药甘松开郁散滞, 疏理肝脾之气,使君臣药补而不滞,君臣佐使,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 化瘀之功。研究表明步长稳心颗粒对早搏、房颤及快速型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 制可能由于步长稳心颗粒具有增加心肌细胞膜钾外流,同时对过度的钠内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经大量临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无明显不良反应,无诱发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证据,口 服安全有效。步长稳心颗粒能增加冠脉血流量,心输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增强心肌顺应性,降低血液粘度、减慢心率、扩张动静脉降低心脏后负荷,能改善冠心病人 心脏功能。本组资料表明,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标本兼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长 期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M],第2期,1995:91—94。 2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1—497。

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及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

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及心肌缺血的治疗观察 发表时间:2017-02-09T10:02:16.393Z 来源:《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12月作者:张辉1 秦振龙2 徐福生3 张慧娟4 王刚1陈晨1 [导读] 因此,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不增加患者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1、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北京通州 101113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麻醉科北京丰台 100120 (3、开滦总医院赵各庄医院手术室河北唐山 063100 (4、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科 101300 【摘要】?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80例脑心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稳心颗粒治疗组40例和慢心律对照组40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9克,3次/d;对照组加服慢心律150 mg,3次/d,疗程2周,观察2组室性早搏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2.5%,症状改善率为95.0%;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62.5%,症状改善率为77.5%;经治疗后血LDH、CK-MB、cTnI含量明显降低(P<0.01)。2组治疗后症状改善率、心电图改善率和心肌酶改变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稳心颗粒对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早搏具有较好疗效,并且可以降低血清心肌酶水平。 【关键词】? 稳心颗粒脑心综合征室性早搏心肌缺血 脑心综合征(cerebral cardiac syndrome,CCS)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脑心综合征患者可以出现室性早搏及心肌酶谱的异常,严重的室性早搏常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使患者病情恶化或死亡。目前临床常用的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常有致心律失常作用,且长期应用可增加病死率。因此,寻求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长期服用不增加患者病死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本研究观察稳心颗粒治疗脑心综合征患者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以及对血清心肌酶变化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的新途径。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80例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5年9月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住院患者。急性脑卒中的诊断均符合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其中出血性脑卒中40例,缺血性脑卒中40例。入选标准:脑心综合征以既往无心脏疾患史,急性脑卒中时24h动态心电图提示单形、多源、多形、成对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早搏次数>4 000次/24 h,伴心悸、气短、胸闷、失眠等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升高。所有研究对象入组前停用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排除标准: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妊娠、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心肌梗死、严重的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及大量饮酒、吸烟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2组病例的年龄、性别、卒中类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即予脑卒中常规治疗,甘露醇和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奥美拉唑保护胃黏膜,营养神经细胞,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对症支持处理。治疗组加用稳心颗粒(步长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9克口服,3次/d。对照组加用慢心律(上海医药集团信谊制药厂生产)150 mg,3次/d。意识不清者予鼻饲给药。疗程均为14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前后心悸等临床症状;入院第1天及14天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了解室性早搏数目,并清晨采血检测血清LDH、CK-MB、cTnI含量变化,检测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正常参考值:1、乳酸脱氢酶LDH:100~240 IU/L;2、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25 IU/L;3、肌钙蛋白I cTnI<0.3ng/ml 1.4?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药理基地制订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判定效果[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有效:症状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2)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室性早搏消失或减少>90%;有效:室性早搏减少50%~89%;无效:室性早搏减少<50%或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致心律失常的诊断采用Morganroth制定的标准进行判断[3]。 1.5? 统计学方法? 选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见表1。表1? 2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例)

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临床观察

稳心颗粒治疗房性早搏临床观察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治疗房性早搏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房早患者11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5例,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9g/次,3次/d;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口服,25mg/次,2次/d。4周后复查动态心电图(Holter),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稳心颗粒对房早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结论稳心颗粒对房早有良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稳心颗粒;倍他乐克;房性早搏;疗效观察 房性早搏(简称房早)是临床常见病,常会出现心悸、气短、胸闷、头昏、乏力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故应给予有效的控制,同时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笔者采用稳心颗粒治疗房早5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房早患者113例,注意排除有心梗、甲亢、心衰、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疾病患者,所选患者具有心悸、

气促、胸闷、乏力、头昏等症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0~80岁,平均51岁;对照组55例,男31例,女24例,年龄21~52岁,平均50.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原发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稳心颗粒,9g/次,3次/d;对照组口服倍他乐克25mg/次,2次/d,按病情调整剂量,疗程均为4周。两组均于服药后每周复查心电图1次,4周后复查Holter,同时观察症状及不良反应,并在实验前后复查相应的检验和检查。 1.3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心电图及Holter结果及第5版《内科学》和《诊断学》制定的房早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依据第5版《内科学》和《诊断学》的房早疗效标准评定。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示房早减少90%,实验室检查正常;有效:心电图示房早减少50%~90%,症状减轻或发作间隙时间延长;无效:症状、房早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治疗结果及疗效比较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步长稳心颗粒对房早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1%,有恶心、上腹不适、烧灼感等轻度胃肠道反应者2例,轻度头晕1例,均未予特殊处理而自行缓解;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低血压2例,窦性

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病理生理 (1)冲动形成异常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正常时.窦房结自律性最高,控制全心的活动。如果窦房结的功能降低,或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均可导致冲动形成异常,出现心律失常。 (2)后去极和触发自律性后去极频率较快,振幅较小,膜电位不稳定.一旦这种振荡性去极引起可扩布的动作电位,则产生异常冲动发放,即所谓的触发自律性。 (3)冲动传导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如房室结传导阻滞或房室束支传导阻滞。由于房室传导主要由副交感神经控制,因此一些房室传导阻滞可采用阿托品来纠正。 三.临床表现 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者,心率超过lOO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心率小于60次/分。 (3)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节律不规则。P-P间隔不均匀,相差O.12s以上。 (4)窦性停搏。 (5)病窦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及传导功能障碍引起。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及心肌炎等。 2.期前收缩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1)房性期前收缩:全代偿间歇。 (2)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 3.阵发性心动过速体检示心率160~220次/分。心电图特征: (1)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2)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4.扑动与颤动异位节律点发出冲动时,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形成扑动和颤动。心电图特征: (1)房扑: (2)房颤; (3)室扑与室颤。 5.房室传导阻滞按阻滞程度可分为三度,I°和Ⅱ°房室传导阻滞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Ⅲ°的为完全性传导阻滞。 6.心室内传导阻滞(1)右束支传导阻滞。 (2)左束支传导阻滞。 四.诊疗常规1,对症处理1)心悸的处理 (1)体位轻度心悸不受体位限制,一般情况下可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首席医学网2008年10月08日09:44:23 Wednesday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征稿 ?内科临床新进展研讨班 ?重症与血流动力学大会 ?血液净化技术学习班 ?医学类核心期刊征稿 ?第六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2009世界高血压大会 ?第四届中国国际白血病 ?急危重病护理交流会 ?国际超声造影研讨会 ?2009年中国药学大会 ?医学影像学术交流会 ?结直肠肛门外科会议 ?口腔正畸学术会议征稿 ?广东研究生学术论坛 作者:宋世飞作者单位:赣榆县人民医院,江苏赣榆222100 加入收藏夹 【摘要】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将112 例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 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与较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对照组58 例应用较大剂量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疗效及耐受性。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59 %,对照组总有效率81.82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 05 )。结论:步长稳心颗粒,较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心律失常有明显疗效,更易为病人耐受。 【关键词】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tolerance of wenxin keli withmetoprolol on arrhythmia. Methods 112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were randomly divided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54 cases) treated with wenxin keli and lower dosemetoprolol, and the control group (48 cases) with higher dose metoprolol. Then observed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toleranc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92.59 %>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were 81.82 %, were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20150301

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讨论版) 中国心律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心律失常临床常见,药物仍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近20年来,先后证明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有效治疗心律失常的同时,分别能增加死亡率及引发尖端扭转性室速等严重副作用。因此,积极寻求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心血管领域当今迫切期望的热点。 稳心颗粒临床应用及研究已有30多年历史,长期应用与研究结果证实,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有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副作用小。在心律失常治疗的机制方面,稳心颗粒不仅有明确的中医、中药治疗理论基础,而且经中外学者应用现代心脏及细胞电生理的研究方法证实其有多种抗心律失常机制与作用,并取得满意成果。 为更好规范稳心颗粒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中国心律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经过广泛的文献查阅,深入的学术研讨,撰写了“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专家共识”。 一、稳心颗粒研究发展史 稳心颗粒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最初由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以周玉萍为核心的几位中医医生启动这项工作。他们考虑到中医的“心悸,怔忡”常为现代医学的早搏或其他快速性心律失常,其临床常见,求治的病人很多,应当更好的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给予治疗。此后根据中医整体观念,辨证与辨病论治理念的指导下,他们借鉴古方“心动悸”“脉结代”“炙甘草汤”主治之旨,以调节机体气血,稳定心悸之法,益气宁心,活血复脉,并注意虚实兼顾。故将前人这些验方理念与广安门中医院多年临床经验相结合,反复筛选研制后,最终确定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五味中药组成治疗心律失常的稳心颗粒组方。五味中药的党参为君药,起到补中益气、安神、止惊悸,黄精为臣药,起到补脾气、滋心阴、辅助党参的益气生血,三七和琥珀为佐药,起到活血化瘀,兼有补气,而甘松为使药,定悸复脉。 稳心颗粒最初为汤剂,后经药理学研究证实,颗粒剂与汤剂疗效相同,后改

心律失常抢救流程.(优选)

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流程 一、病因 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病理生理 (1)冲动形成异常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正常时.窦房结自律性最高,控制全心的活动。如果窦房结的功能降低,或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增高,均可导致冲动形成异常,出现心律失常。 (2)后去极和触发自律性后去极频率较快,振幅较小,膜电位不稳定.一旦这种振荡性去极引起可扩布的动作电位,则产生异常冲动发放,即所谓的触发自律性。 (3)冲动传导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如房室结传导阻滞或房室束支传导阻滞。由于房室传导主要由副交感神经控制,因此一些房室传导阻滞可采用阿托品来纠正。 三、临床表现 1.窦性心律失常 (1)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者,心率超过lOO次/分。 (2)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心率小于60次/分。 (3)窦性心律不齐窦性心律,节律不规则。P-P间隔不均匀,相差O.12s 以上。 (4)窦性停搏。 (5)病窦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是由窦房结及其周围组织病变导致窦房结起搏及传导功能障碍引起。常见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及心肌炎等。 2.期前收缩 期前收缩又称过早搏动(简称早搏)。 (1)房性期前收缩:全代偿间歇。 (2)房室交界区性期前收缩。 (3)室性期前收缩。

3.阵发性心动过速 体检示心率160~220次/分。心电图特征: (1)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2)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4.扑动与颤动 异位节律点发出冲动时,频率超过阵发性心动过速形成扑动和颤动。心电图特征: (1)房扑: (2)房颤; (3)室扑与室颤。 5.房室传导阻滞 按阻滞程度可分为三度,I°和Ⅱ°房室传导阻滞为不完全性传导阻滞,Ⅲ°的为完全性传导阻滞。 6.心室内传导阻滞 (1)右束支传导阻滞。 (2)左束支传导阻滞。

(整理)严重心律失常急救处理.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标准操作规程 严重心律失常急救处理SOP 目的:使严重心律失常急救处理规范化,建立用于本专业严重心律失常急救处理SOP。 规程: 1 定义:严重心律失常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突发的、紧急的严重心律紊乱或原有的心律失常进一步加重与恶化,由此可导致患者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对患者生命构成威胁,从事药物临床试验的医务人员应掌握其诊断要点,做到及时识别和实施紧急合理的救治措施。 2 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等: 2.1 临床特点:多以心率缓慢所致脏器供血不足症状为主,轻则乏力头昏,重则有黑矇、晕厥发生; 2.2 心电图特点:包括持续性窦缓,心率<50次/分;正常窦性节律后反复出现>2.0~2.5秒的长间歇;常规心电图中有间歇性P波不能下传心室,且P波与QRS波群的传导比例>3:1等; 2.3 急救处理: 2.3.1 积极处理心律失常的原因和诱因; 2.3.2 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选用异丙基肾上腺素1~3μg/分静脉滴注,或者阿托品皮下或静脉注射1~2mg/次(必要时15~30分钟后重复使用); 2.3.3 安装人工起搏器:对于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者需酌情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 3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 3.1 临床特点:突然发作并突然终止,发作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日,部分病人发作时可伴有晕厥先兆或晕厥; 3.2 心电图特点:可为房性或交界区性心动过速,但因P波常不易明辨,故将两者统

称之为室上性。心律绝对规则,频率多在150~240次/分,QRS波形态与窦性者相同;但若有束支传导阻滞或伴有差异传导时QRS可宽大畸形,ST-T可有继发性改变;3.3 急救处理:可先用简单的迷走神经刺激法,但此种方法在急危重症抢救中受到一定限制,对于无效或效果不良者可采用药物治疗: 3.3.1机械刺激迷走神经的方法: (1)用压舌板刺激悬雍垂,诱发恶心呕吐; (2)深吸气后屏气再用力做呼气动作(Valsava动作)。 3.3.2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1)维拉帕米(异搏定):5mg稀释后静注(5~10分钟),发作中止即停止注射,30分钟后未能转复者可重复1次; (2)普罗帕酮(心律平):70mg或1~1.5mg/公斤体重,稀释后静注(5分钟),10~20分钟后无效可重复1次; (3)腺苷3~6mg稀释后快速静注,2s内注射完毕,2min后未复律者可再给6~12mg; 3.3.3 电复律:药物无效且发生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考虑同步直流电复律,能量100~200焦耳,但洋地黄中毒者忌用。 4 室性心动过速: 4.1 临床特点:症状取决于心室率快慢及持续时间长短和有无器质性心脏疾患。发作短暂(小于30s)者症状可不明显;持续30秒钟以上者有心排血不足表现包括气急、少尿、低血压、心绞痛或晕厥,常需药物或电复律才能中止; 4.2 心电图特点: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性异位搏动,QRS波群宽大畸形,QRS 时限大于0.12秒,心室律基本匀齐,频率多为140~200次/分钟,可有继发性ST-T 改变,有时可以见到保持固有节律的窦性P波融合于QRS波的不同部位,遇合适机

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快速房颤的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快速房颤 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蓉胡大军郭建萍孙玉梅谈林 【关键词】 ,快速房颤 【摘要】目的观察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方法将88例快速房颤的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4例采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对照组44例单纯应用倍他乐克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心室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总有效率70.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快速房颤有明显疗效。 关键词快速房颤步长稳心颗粒倍他乐克 2002年11月~2003年11月,用步长稳心颗粒与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快速房颤44例,与应用倍他乐治疗的44例比较,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心房颤动,88例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26~78岁,平均(55.5±3.8)岁;冠心病10例,高血压病10例,风心病15例,扩张性心肌病6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30~81岁,平均(57.8±4.5)岁;冠心病12例,高血压病11例,风心病14例,扩张性心肌病5例,甲亢性心脏病2例。所有患者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低血压,预激综合征,Ⅱ°或Ⅲ°房室传导阻滞,电解质紊乱,心功能Ⅲ级以上,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入院后均常规测血压、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电解质。在治疗期间3日查1次心电图。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治疗原发病常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口服,步长稳心颗粒9g,每日3次,温开水饭后冲服;对照组倍他乐克25mg,每日2次,口服,服药4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减轻,发作控制或基本控制,安静时心室率70~80次/min,或恢复窦性心律。有效:症状减轻、发作减少、发作持续时间缩短或间歇时间延长,心室率80~90次/min。无效:症状未缓解,未达到有效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疗效差别比较用χ 2 检验,其他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略)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3例患者有头晕、恶心、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但持续时间短,无需减量或停药即可恢复,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倍他乐克为选择性β 1 受体阻滞剂,能阻断儿茶酚胺对心房起搏点及窦房结、蒲肯野纤维4期自发除极,从而降低自律性[1],通过增加K + 外流,抑制Na + 内流而发挥膜稳定作用,减慢房室结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窦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 心律失常,指心律起源的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心率紊乱”或“心律不齐”等词的含义偏重于表示节律的失常。心律失常即包括节律又包括频率的异常,更为确切和恰当。 心动过速是指一系列快速而匀齐的心律,这也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根据起源不同,常将心动过速分为窦性、房性、交界性、室性几种。本篇主要讨论窦性心动过速,成人窦性心率超过100次/min,即为窦性心动过及速。其病因中除了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外,更常见的是生理因素。如:运动、激动。交感神经兴奋及其他系统疾病,如: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综合征、心肌炎等。笔者近一年来应用步长稳心颗粒疗各种窦性心动过速,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全身神经官能症的一种,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导致心脏血管功紊乱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心悸、胸闷、心前区疼痛、呼吸不畅,全身乏力,其乏力同常人过度劳累后的症状相似,有时伴易激动、失眠、多汗、颤抖、头晕、腰腿疼痛等一系列神经症状。由于交感神经张力过高,常以自觉心跳为主诉,或感心前区搏动和不适,尤以运动或情绪激动后加重。余临症中曾抽样统计78例,男38例,女40例,女稍多于男,年龄最大69岁,最小20岁,平均36.1岁。除以心慌、心跳为主诉外,尚伴有胸闷、胸痛、气短、头晕、乏力,心肺检查皆无异常,唯有心率增快,极少数心电图示ST-T轻微改变。但病程较长,往往久治不愈。 1.1 病案举例赵某某,女,45岁,教师2年前的春夏之交,不明原因地自觉心慌胸闷,渐至心跳、胸闷阵发性加剧,并伴少寐心烦,登高走远不能,遂请假医治。经用西药保护心脏之类及中药之炙甘草汤、甘麦大枣汤、都气丸、血逐府逐瘀汤等,虽心悸有所好转,但仍时发叹息,长叹气。近感心慌、乏力又作、睡少梦多、食欲日减,故来就诊。 中等身材,营养一般,面有倦容,谓胸闷、深吸气方舒,脉细涩、苔少,舌质暗红。心电图示心率90次/min,S-T稍有改变,X线胸片示肺纹理稍增强。辩证属气阴两虚,兼夹瘀浊之征。步长稳心颗粒1袋,3次/d口服,先后治疗近6周,症状逐渐消失。随访后,病情稳定。 2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速及指心率每分钟超过100次,而不超过160次并(或)以原发病症状为主的循环系统病。病因有生理性与病理性之分。生理性者乃由于窦房结发出较迅速冲动所致,与迷走神经张力降低及交感神经兴奋有关,多见于正常人在运动、情绪波动、使用药物、过量烟酒、饮浓茶时发生。病理性者可继发于感染、发热、妊娠、甲亢及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其他心脏病时也可出现。中医谓本病属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关键词】心律失常;步长稳心颗粒;临床疗效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Buchang Wenxin Granule in Treating Arrhythmia Key words:Arrhythmia; Buchang Wenxin granul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属中医“心悸”、“怔忡”范畴,是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引起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心悸发作时常伴有气短、胸闷,甚至眩晕、喘促、晕厥;脉象或数、或迟,或节律不齐,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故应给予有效的治疗。我们采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96例,既有显著疗效,又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为门诊及住院患者184例,均有心悸、气短、胸闷、乏力等症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6例,男62

例,女34例;年龄20岁~82岁,平均年龄51岁;频发房性早搏22例,频发室性早搏37例,心房颤动20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8例,交界性早搏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对照组88例,男58例,女30例,年龄21岁~80岁,平均年龄50.5岁;频发房性早搏28例,频发室性早搏30例,心房颤动20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2例,交界性早搏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心电图及Holter结果,标准依1988年《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温特斯等制定的心律失常诊断标准。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步长稳心颗粒,1包/次,3次/d,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口服胺碘酮0.2 g,3次/d,按病情调整剂量。两组对原发病的用药不变,疗程均为4周,均于服药后每周复查心电图1次,4周后复查Holter,同时观察症状的改善情况。用药前后分别检查肝功能、肾功能及电解质。 1.4 疗效标准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内科病证诊断标准评定[1]。显效:症状消失,心电图显示无心律失常,停药3个月未复发;有效:症状减轻或完全消失,心电图示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心电图无明显变化[2]。 2 结果

心律失常的诊断治疗指南

心律失常 1病因 2临床表现 3检查 4诊断 5治疗 6预防 一、病因:心律失常可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心肌炎和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为多见,尤其在发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塞时,发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见,其他病因尚有电解质或内分泌失调,麻醉,低温,胸腔或心脏手术,药物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二、临床表现:心律失常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心律失常的性质,类型,心功能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程度,如轻度的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偶发的房性期前收缩,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等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甚小,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较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窦综合征,快速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可引起心悸,胸闷,头晕,低血压,出汗,严重者可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Adams-Stokes 综合征:即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是指突然发作的严重的、致命性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使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锐减,产生严重脑缺血、神志丧失和晕厥等症状。阿-斯综合征是一组由心率突然变化而引起急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与体位变化无关,常由于心率突然严重过速或过缓引起晕厥),甚至猝死,由于心律失常的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各种心律失常均可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各种心律失常虽然可以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降低,但较少引起心肌缺血,然而,对有冠心病的患者,各种心律失常都可以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心绞痛,气短,周围血管衰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 2.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不同的心律失常对脑血流量的影响也不同。 脑血管正常者,上述血流动力学的障碍不致造成严重后果,倘若脑血管发生病变时,则足以导致脑供血不足,其表现为头晕,乏力,视物模糊,暂时性全盲,甚至于失语,瘫痪,抽搐,昏迷等一过性或永久性的脑损害。 3.肾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心律失常发生后,肾血流量也发生不同的减少,临床表现有少尿,蛋白尿,氮质血症等。 4.肠系膜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快速心律失常时,血流量降低,肠系膜动脉痉挛,可产生胃肠道缺血的临床表现,如腹胀,腹痛,腹泻,甚至发生出血,溃疡或麻痹。 5.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主要为咳嗽,呼吸困难,倦怠,乏力等。

稳心颗粒合炙甘草汤治疗室性早搏疗效观察

炙甘草汤联合稳心颗粒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33例 陈友华王征斌陈惠球 (福建省福清市中医院福清350300) [摘要] 目的:观察炙甘草汤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选择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以炙甘草汤为基本方治疗,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0.91%,对照组为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方法疗效显著,两者在治疗中起到协同作用。 [关键词] 室性早搏/中医药疗法;补气剂/治疗应用@稳心颗粒 室性早搏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我院应用稳心颗粒合炙甘草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年7月-2008年12月诊治的室性早搏患者,共65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男性18例,女性15例,其中冠心病26例,心肌炎7例,年龄5-75岁。对照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其中冠心病有23例,心肌炎9例,年龄6-73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选择 治疗前均经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两组患者均属中医气阴两虚型,以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舌红、少苔、脉结代为主症。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以炙甘草汤为基本方,由炙甘草12g,党参、桂枝、麻仁、阿胶各9g,生地、麦冬各15g,生姜6g,大枣10枚组成,并随症加减治疗,每天一剂,煎熬两次,两次药汤合在一起分早、中、晚三次服,儿童剂量随年龄酌减。治疗组加服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儿童6岁以下每次3g,每日3次;6-12岁每次4.5g,每日3次;12岁以上及成年人每次9g,每日3次,4周为1疗程。 疗效标准 所有的患者均经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复查,按传统法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类型。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24小时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90%以上;有效:症状、体征减轻,24小时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24小时早搏次数减少小于50%。 4、结果 治疗组33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93%;对照组32例,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 5、讨论 室性早搏相当中医“心悸”、“怔忡”、“脉结代”等病证之范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神明被扰是本病的主要病机之一。炙甘草汤由炙甘草、人参、生姜、生地、桂枝、阿胶、麦冬、火麻仁、大枣组成,是中医临床运用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著名方剂,具有益气养血、滋阴复脉的功用。临床研究表明:炙甘草汤具有正性肌力,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改善心肌代谢等作用。炙甘草汤及其加减方剂治疗频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房颤、窦性心动过速、冠心病、心肌炎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 稳心颗粒是由党参、黄精、三七、琥珀、甘松组成,是90年代中期新研发防治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适用于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病证。临床研究表明: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机制是由于其具有增加心肌细胞膜钾外流,同时对过度的钠内流有一定抑制作用,稳心颗粒还能提高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心输出量。可减少24h室性期前收缩的数量,改善胸闷、心悸、气短症状。研究还表明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总结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18-11-16T14:02:05.34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作者:尹勇 [导读] 结论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重庆市梁平区明达镇卫生院 405222 摘要:目的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经验总结。方法研究对象选取6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均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患者,将住院号单号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将住院号双号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稳心颗粒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在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稳心颗粒;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经验 室性早搏是冠心病常见病症,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易引发心脏性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有临床研究表明,稳心颗粒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临床应用于冠心病室性早搏的治疗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1]。本文给予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颗粒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60例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均为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治疗的患者,将住院号单号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将住院号双号者设为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稳心颗粒治疗。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冠心病室性早搏临床诊断。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观察组中包括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5~77岁,平均(58.7±8.2)岁;对照组中包括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46~78岁,平均(58.8±8.1)岁。两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后续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贝那普利、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稳心颗粒(生产厂家: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26)治疗,5g/袋,每日3次,每次1袋,使用温开水冲服。30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估标准:显效:治疗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颤及室速消失,室性早搏收缩次数减少在90%以上;有效:治疗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室颤及室速消失,室性早搏收缩次数减少在50%以上;无效:治疗后检查结果无显著改变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用X2检验;P<0.05表明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组间数据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n,(%) 3讨论 心脏性猝死在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发生率,因此对高危人群给予早期的干预,有利于降低心脏性猝死的病死率。室性早搏的异位起搏点起源于心室,常发生于冠心病患者,患者临床主要有心悸、心跳间歇感、气短、胸闷等表现。室性早搏可表现为二联律或三联律,随着病情恶化可进展为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在中医学属于“胸痹”、“怔忡”、“心悸”、“心痛”等范畴,临床病理类型主要包括心脉瘀阻型和气阴两虚型。治疗原则应以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养心安神,燥湿化痰为主[2]。稳心颗粒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主要由琥珀、党参、甘松、三七、黄精等中药材组成。其中黄精具有补肾益精,益气养阴的功效;党参有健脾益肺,补中益气的效果;琥珀可“安五脏、定魂魄”;甘松有行气开郁之效;三七有化瘀活血的作用。以上诸药合用可公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定悸复脉之功[3]。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贝那普利、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稳心颗粒治疗,有利于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与单独使用西药治疗相比较,加用稳心颗粒治疗可显著改善冠心病室性早搏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更为可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梅世静.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经验总结[J].海峡药学,2017,29(5):134-135. [2]董庆生.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36-37. [3]王亚玲,校强.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769-7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