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的发展史

集成电路的发展史

主讲单位: CECC实验室

主讲人: 陈田

主要听众: 驰创电子

世界半导体发展史

1947

Bell Labs invents transistor on December 23. Its first commercial use is in products for the hearing impaired.

1948

Bell Labs grows single germanium crystal, offering more uniform electrical conduction and fewer defects.

1949

International Rectifier ships first commerci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First chess-playing machine built by Claude Shannon.

1950

The grown junction transistor becomes the first devise with enough predictability and dependability to use in

a range of consumer goods.

1951

Univac delivers a computer to the census bureau.

1952

Texas Instruments (TI) enters the semiconductor business.

Motorola establishes a solid state electronics R&D lab in Phoenix to capitalize on the recent inventions of the transistor.

IBM unveils the 701, the first computer to store electronic programs.

1953

Motorola applies for its first semiconductor related patent to develop low cost transistors for audio power stages of radio communication receivers and auto radios.

1954

Transistor radio, developed by Texas Instruments and sold by the IDEA Co. of Ohio, hits the market.

TI develops the silicon junction transistor. Its higher melting point makes it ideal for space and military use.

Bell Labs introduces an all-transistor computer.

1955

Bells Labs introduces photoresist, a technique still used today to mass produce batches of identical circuits.

1956

General Electric introduces first solid-state silicon switches.

1957

"Explorer," the first U.S. orbiting satellite, uses transistor technology.

Fairchild Semiconductor becomes the first company to work exclusively with silico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urpasses $100 million in sales for the first time.

1958

Cray introduces all-transistor supercomputer.

Texas Instruments’Jack Kilby demonstrates first integrated circuit (IC).

U.S. Air Force incorporates semiconductors in Minutemen Missile design. The Pentagon and NASA quickly become two of the industry’s major customers.

1959

National Semiconductor opens in Danbury, Connecticut.

Fairchild Semiconductor’s Robert Noyce commercializes process for making ICs.

1960

Digital Equipment Corp. produces the first mini-computer, known as the PDP-1.

AT&T invents the first modem.

1961

TI builds the first integrated circuit computer.

Motorola is the first to use the epitaxial method, developed by Bell Labs, to mass produce semiconductors.

This low-cost technique made the auto alternator a reasonably priced and more durable replacement for the auto generator.

Motorola is the first to use the epitaxial method, developed by Bell Labs, to mass produce semiconductors.

1962

Motorola Corp. introduces the first transistorized walkie-talkie known as the Handi-Talkie HT-200.

1963

Companies begin shipping integrated circuits.

1964

Texas Instruments provides the first ICs used in a consumer product, a hearing aid.

IBM unveils the System/360, the first family of computers.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urpasses $1 billion in sales for the first time.

1965

Gordon Moore predicts exponential growth (biannual doubling) in chip power. It becomes known as "Moore’s Law.“

1966

Hewlett-Packard introduces the first solid-state oscilloscope. Silicon technology makes the key electronics test instrument lighter and smaller.

1967

Texas Instruments invents handheld calculator.

Motorola introduces the Quasar line of all-transistor color TVs.

1968

Andy Grove, Robert Noyce and Gordon Moore create Intel Corp. That same year Intel introduces the first 1k RAM.

1969

Apollo mission lands first men on the moon aided by a variety of semiconductors.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orporates with $100,000.

1970

Intel introduces DRAM. This chip becomes the memory component of computers and other electronics, and

a source of trade strife when the U.S. later accuses the Japanese of "dumping," a term for selling products

below market price.

1971

Intel invents SRAM and EPROM and introduces microprocessors, which enable the "brains" of a computer to be on one chip for the first time.

Shortly after Intel introduces the 4004, TI introduces a single-chip microprocessor.

Alan Shugart of IBM invents the floppy disk.

1972

Hewlett-Packard introduces the first scientific pocket calculator. It sent slide rule manufacturers out of

business.

1973

Price scanner introduced. The UPC symbol becomes ubiquitous.

Motorola introduces the portable cellular radio-telephone, the precursor to the modem cell phone.

1974

Bell Labs invents and IBM uses electron beams in chip production.

Zilog introduces the Z-80 microprocessor.

Motorola introduces the 6800 microprocessor.

Xerox invents the built-in mouse.

1975

Altair, the first personal computer, goes on market.

Bill Gates and Paul Allen launch Microsoft.

1976

Steve Wozniak and Steve Jobs found Apple Computer.

The first word-processing program, Electric Pencil, is unveiled.

1977

U.S. semiconductor company pioneers form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Monolithic Memories Inc. invents field programmable logic, the first logic devise that can be programmed by users.

SIA takes over administration of the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 Program (STSP); now known as the World Semiconductor Trade Statistics (WSTS).

1978

SIA forms 6 major committees on: trade policy, education, worker safety, trade statistics, investment and capital formation, and a technical advisory committee.

Micron opens in Boise, Idaho as a semiconductor design consulting firm.

TI introduces the first single-chip speech synthesizer. Its first use: The Speak & Spell Toy.

1979

Motorola introduces the 16-bit microprocessor. Its two-million-calculations-per-second capability is adopted by Apple Computer for its Macintosh PCs.

Bell Labs introduces a single-chip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that performs speech compression, filtering, error corrections and other functions much faster and better than multiple chips.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urpasses $10 billion in sales.

1980

SIA commissions a major research study by Chase Financial Policy on the cost of capital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which finds U.S. firms facing significant dis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ir

international competitors.

IBM enters the PC business with a line of desktop PCs, later to become the single largest use for

microprocessors.

Motorola introduces first pager to incorporate a microprocessor,allowing longer battery life and the ability to have more pagers on a network.

1981

In response to SIA advocacy efforts, the U.S. and Japan lower semiconductor tariffs to 4.2 percent.

Hewlett-Packard introduces the first scientific pocket calculator. It sent slide rule manufacturers out of

business.

LSI Logic introduces gate array, the first semi-custom chip.

SIA helps gain approval of the federal R&D tax credit.

1982

SIA forms Semiconductor Research Corp. (SRC) to plan, direct and fund pre-competitive silicon research programs at major universities.

Xilinx invents 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chips that can be customized by the user.

VLSI introduces standard cells, predefined circuit elements for custom chips.

1983

Motorola’s first cellular phone comes to market.

AMD introduces INT. STD. 1000.

SIA efforts lead to creation of U.S. Japan Working Group on High Tech to resolve trade issues.

The SIA Japan Chapter, made up of senior level executives from SIA member companies doing business in Japan, is created to provide and industry-to-industry dialogue between Japanese and American companies.

1984

Chip Protection Act becomes law, creating the first new for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19th century.

The SIA-supported Trade and Tariff Act of 1984 becomes law, authorizing negotiation of high tech trade issues and tariff elimination.

Congress revises antitrust laws to allow joint R&D consortia.

IBM develops a one-million bit RAM.

Anti-lock brakes begin using microcontrollers.

Apple introduces the Macintosh computer.

1985

U.S. and Japanese governments agree to eliminate tariffs on semiconductors. SIA files petition with U.S.

government, citing unfair Japanese market barriers.

Intel drops out of DRAM business.

1986

At the urging of SIA, U.S. and Japan sign agreement to end dumping practices and open Japan’s market; yet nine of eleven U.S. DRAM manufacturers leave market, and Japan overtakes U.S. as the world’s leading semiconductor producer.

Japanese firms lose $4 billion in quest for semiconductor dominance.

Compaq unveils 386-based PCs.

Bell Labs introduces neural network chips that mimic the way some brain cells retrieve stored information and solve problems.

1987

SIA forms SEMATECH, a consortium of chip manufacturers dedicated to improving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t the urging of SIA, U.S. imposes $300 million in trade sanctions against Japan for failing to comply with antidumping agreement.

U.S. EPROM manufacturers regain worldwide lead; next to DRAM, EPROMs are most critical commodity product.

1988

With the SIA’s encouragement, the U.S. Congress approves the formation of the 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Semiconductors (NACS).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hip (RISC) technology becomes available commercially, allowing faster, less memory-intensive programming options.

After meeting with the SIA, the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Japan (EIAJ) forms the Users Committee of Foreign Semiconductors (UCOM) in an effort to provide greater access for foreign suppliers in the Japan market.

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reinforces its commitment to the Japan market by opening an SIA office in Tokyo, Japan.

1989

The SIA and EIAJ establish a consumer task force to discuss methods to increase foreign chip sales to Japanese consumer equipment makers.

SIA commissions a three-year $3.5 million reproductive health study to determine if some chemicals used in chip plants cause health problems.

Members of the SIA’s Health and Safety Committee and EIAJ initiate annual meetings to discuss

semiconductor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These meetings are the precursor to the international ESH conferences, beginning in 1984.

1990

SIA’s Technology Strategy Committee is created to track industry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to the industry.

Panasonic Palmcorder is introduced using LSI Logic chips. LSI was the first U.S. company to design a chip specifically for a Japanese company’s consumer product.

Internet use tops 100,000.

1991

Japan & U.S. announce new trade agreement committing Japan to open its market to foreign

semiconductors and providing a strong deterrent to dumping.

SIA is presented the prestigious "E Award" by U.S. Secretary of Commerce Robert Mosbacher for the

association’s outstanding efforts to increase American exports.

1992

SIA’s reproductive health study recommends phasing out some chemicals used in manufacturing chips.

Technology experts gather to design a 15-year roadmap for national semiconductor research needs; known as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Microsoft introduces Windows 3.1.

1993

Through the efforts led by the SIA, U.S. overtakes Japan in worldwide chip sales.

IBM and Motorola introduce RISC chip for PCs.

Harris Corp. introduces Monster Power ICs (MCT). They help motorized products from refrigerators to jet fighters operate more efficiently.

1994

The SIA succeeds in achieving Congressional approval of the Uruguay Round of multilateral trade

negotiations that establishe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lowers semiconductor tariffs, strengthens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maintains effective antidumping provisions.

U.S. Labor Department ranks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 America’s second safest, reflecting a dramatic reduction in work-related injury and illness rates among domestic semiconductor workers.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urpasses $100 billion sales.

1995

Foreign share of Japanese market exceeds 20 percent for the first time.

SIA explores the rapidly growing Chinese market in its document,"Semiconductors in China: Defining

American Interest."

The SIA and EIAJ jointly announce the Emerging Applications Cooperative Project and other efforts to

stimulate major design-ins and other business opportunities in Japan for foreig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ers.

1996

U.S. fabrication facility growth explodes as chips become increasingly prevalent in new consumer products.

High-end chips make computer networking, telephone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net connections faster and smarter.

U.S. and Japan approve new trade agreement on semiconductors as foreign share in Japan approaches 30 percent. Agreement call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World Semiconductor Council (WSC).

AT&T spins off Lucent, the portion of the telephone giant once known as Bell Labs.

SIA members negotiate memorandum on global warming with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Companies agree to continue reducing their usage of ozone-depleting chemicals.

1997

SIA unveils the Focus Center Program. The new consortium is designed to tackle technology roadblocks by focusing on long-term research (eight years and beyond).

A new edition of the 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is released worldwide.

The SIA, working with the U.S. government and 38 other countrie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92 percent of the global trad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ducts, creates th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greement (ITA).

The ITA eliminates duties on chips, computer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1998

SIA creates a Workforce Strategy Committee to address the critical need of an increased and educated workforce.

The SIA and its coalition partners successfully lobbies to secure passage of the "American Competitiveness and Workforce Improvement Act of 1998," which nearly doubles the number of foreign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whole will be eligible to work for technology companies in the U.S.

New SIA study shows that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is the No. 1driver of

growth for the U.S. economy, providing jobs for 260,000 people and creating an additional 1.4 millions jobs for people who provide goods and services for the industry.

U.S. chip companies command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the global market.

The SIA and a coalition of high technology companies successfully lobby to secure the Securities Litigation Uniform Standard Act of 1998, which makes federal court the sole venue for hearing class action suits on securities fraud allegations against companies with rapid fluctuations in stock prices and eliminates frivolous lawsuits in state courts.

The WSC receives the 1998 Climate Protection Award from the U.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99

1999became known as the "year of recovery" for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ales shift the demand from PCs to communications products.

The SIA and member companies lobby extensively to achieve the top 1999 legislative priority with the

passage of the Y2K bill to limit frivolous lawsuits against American businesses and industries.

The 1st two Focus Centers become fully operational at UC Berkeley and

Georgia Tech.

The U.S. and China agreed to the terms of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TO.

SIA establishes a presence in China by joining other electronic associations in the U.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fice in Beijing (USITO).

SIA successfully lobbies for an R&D tax credit extension for an additional five years.

2000

In 2000, the technology roadmap becomes international and the 2000 International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ITRS) is released.

Worldwide semiconductor sales exceed $200 bill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semiconductor history.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becomes recognized by the US Bureau of Labor and ranked 2nd in the nation for the lowest injury and illness rate out of 208 durable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SIA lobbies extensively for passage of Permanent Trade Relations legislation with China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China lowers its tariffs on semiconductors, respec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llows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to sell directly to China without using middlemen, and eliminates investment barriers, among other measures.

SIA Board funds a major initiativ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undergraduate engineers interested in

semiconductor careers.

SIA establishes a 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SAC), an independent panel commissioned to review existing industry data to address allegations of cancer risks among semiconductor employees.

2001

China formally joined the WTO on terms advocated by the SIA.

Two additional Focus Centers were created: "Materials, Structures and Devices" and Circuits, Systems and Software."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sees a 8 percent increase in funding.

As a result of SIA’s efforts, China begins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or registered IC designs and eliminate its tariffs on semiconductors.

2002

SIA successfully lobbies Congress to appropriate $10.5 bill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Defense

Department, a 12 percent increase over the prior year, along with a 2 percent increase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s Science Office.

SIA is instrumental in helping to assure that harmful legislation requiring expensing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s or minimum holding periods for executive stock grants is not enacted.

SIA scores a major victory in streamlining U.S. export controls when the President eliminates MTOPS controls on commercial export of microprocessors.

SIA helps secure Congressional passage of a $25 million technology talent expansion program that SIA had strongly advocated.

SIA embarks on Worker Health Project to determine and further minimize any potential risks to our employees.

SIA successfully advocated Congressional approval of 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 (TPA).

SIA releases the 2002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ITRS)

SIA publishes a commemorative book, Beyond Imagination, chronicling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ince its inception.

SIA honors Dr. Gordon Moore with its first-ever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2000

In 2000, the technology roadmap becomes international and the 2000 International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ITRS) is released.

Worldwide semiconductor sales exceed $200 billion for the first time in

semiconductor history.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becomes recognized by the US Bureau of Labor and ranked 2nd in the nation for the lowest injury and illness rate out of 208 durable good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The SIA lobbies extensively for passage of Permanent Trade Relations legislation with China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China lowers its tariffs on semiconductors, respec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llows semiconductor

companies to sell directly to China without using middlemen, and eliminates investment barriers, among other measures.

SIA Board funds a major initiative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undergraduate engineers interested in

semiconductor careers.

SIA establishes a Scientific Advisory Committee (SAC), an independent panel commissioned to review existing industry data to address allegations of cancer risks among semiconductor employees.

2001

China formally joined the WTO on terms advocated by the SIA.

Two additional Focus Centers were created: "Materials, Structures and Devices" and Circuits, Systems and Software."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sees a 8 percent increase in funding.

As a result of SIA’s efforts, China begins to provid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for registered IC designs and eliminate its tariffs on semiconductors.

2002

SIA successfully lobbies Congress to appropriate $10.5 bill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t the Defense

Department, a 12 percent increase over the prior year, along with a 2 percent increase for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s Science Office.

SIA is instrumental in helping to assure that harmful legislation requiring expensing of employee stock options or minimum holding periods for executive stock grants is not enacted.

SIA scores a major victory in streamlining U.S. export controls when the President eliminates MTOPS controls on commercial export of microprocessors.

SIA helps secure Congressional passage of a $25 million technology talent expansion program that SIA had strongly advocated.

SIA embarks on Worker Health Project to determine and further minimize any potential risks to our employees.

SIA successfully advocated Congressional approval of 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 (TPA).

SIA releases the 2002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Roadmap for Semiconductors (ITRS)

SIA publishes a commemorative book, Beyond Imagination, chronicling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ince its inception.

SIA honors Dr. Gordon Moore with its first-ever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中国半导体发展史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从而开创了人类的硅文明时代。

1956年,我国提出“向科学进军”,根据国外发展电子器件的进程,提出了中国也要研究半导体科学,把半导体技术列为国家四大紧急措施之一。

1957年,北京电子管厂通过还原氧化锗,拉出了锗单晶。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二机部十局第十一所开发锗晶体管。当年,中国相继研制出锗点接触二极管和三极管(即晶体管)。

1958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和仙童公司各自研制发明了半导体集成电路(IC)之后,发展极为迅猛,从SSI (小规模集成电路)起步,经过MSI(中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到LSI(大规模集成电路),然后发展到现在的V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最近的ULSI(特大规模集成电路),甚至发展到将来的GSI(甚大规模集成电路),届时单片集成电路集成度将超过10亿个元件。

1959年,天津拉制出硅(Si)单晶。

1960年,中科院在北京建立半导体研究所,同年在河北建立工业性专业化研究所――第十三所(河北半导体研究所)。

1962年,天津拉制出砷化镓单晶(GaAs),为研究制备其他化合物半导体打下了基础。

1962年,我国研究制成硅外延工艺,并开始研究采用照相制版,光刻工艺。

1963年,河北省半导体研究所制成硅平面型晶体管。

1964年,河北省半导体研究所研制出硅外延平面型晶体管。

1965年12月,河北半导体研究所召开鉴定会,鉴定了第一批半导体管,并在国内首先鉴定了DTL型(二极管――晶体管逻辑)数字逻辑电路。1966年底,在工厂范围内上海元件五厂鉴定了TTL电路产品。这些小规模双极型数字集成电路主要以与非门为主,还有与非驱动器、与门、或非门、或门、以及与或非电路等。标志着中国已经制成了自己的小规模集成电路。

1968年,组建国营东光电工厂(878厂)、上海无线电十九厂,至1970年建成投产,形成中国IC产业中的“两霸”。

1968年,上海无线电十四厂首家制成P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电路(MOSIC)。拉开了我国发展MOS电路的序幕,并在七十年代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现电子第24所)、上无十四厂和北京878厂相继研制成功NMOS电路。之后,又研制成CMOS电路。

七十年代初,IC价高利厚,需求巨大,引起了全国建设IC生产企业的热潮,共有四十多家集成电路工厂建成,四机部所属厂有749厂(永红器材厂)、871(天光集成电路厂)、878(东光电工厂)、4433厂(风光电工厂)和4435厂(韶光电工厂)等。各省市所建厂主要有:上海元件五厂、上无七厂、上无十四厂、上无十九厂、苏州半导体厂、常州半导体厂、北京半导体器件二厂、三厂、五厂、六厂、天津半导体(一)厂、航天部西安691厂等等。

1972年,中国第一块PMOS型LSI电路在四川永川半导体研究所研制成功。

1973年,我国7个单位分别从国外引进单台设备,期望建成七条3英寸工艺线,最后只有北京878厂,航天部陕西骊山771所和贵州都匀4433厂。

1976年11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制成功1000万次大型电子计算机,所使用的电路为中国科学院109厂(现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研制的ECL型(发射极耦合逻辑)电路。

1982年,江苏无锡的江南无线电器材厂(742厂)IC生产线建成验收投产,这是一条从日本东芝公司全面引进彩色和黑白电视机集成电路生产线,不仅拥有部封装,而且有3英寸全新工艺设备的芯片制造线,不但引进了设备和净化厂房及动力设备等“硬件”,而且还引进了制造工艺技术“软件”。这是中国第一次从国外引进集成电路技术。第一期742厂共投资2.7亿元(6600万美元),建设目标是月投10000片3英寸硅片的生产能力,年产2648万块IC成品,产品为双极型消费类线性电路,包括电视机电路和音响电路。到1984年达产,产量达到3000万块,成为中国技术先进、规模最大,具有工业化大生产的专业化工厂。

1982年10月,国务院为了加强全国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领导,成立了以万里副总理为组长的“电子计算机和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国IC发展规划,提出“六五”期间要对半导体工业进行技术改造。

1983年,针对当时多头引进,重复布点的情况,国务院大规模集成电路领导小组提出“治散治乱”,集成电路要“建立南北两个基地和一个点”的发展战略,南方基地主要指上海、江苏和浙江,北方基地主要指北京、天津和沈阳,一个点指西安,主要为航天配套。

1986年,电子部厦门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七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技术“531”发展战略,即普及推广5微米技术,开发3微米技术,进行1微米技术科技攻关。

1988年,871厂绍兴分厂,改名为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

1988年9月,上无十四厂在技术引进项目,建了新厂房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外合资公司――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1988年,在上海元件五厂、上无七厂和上无十九厂联合搞技术引进项目的基础上,组建成中外合资公司――上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现在的上海先进)。

1989年2月,机电部在无锡召开“八五”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加快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生产,注重发展专用电路,加强科研和支持条件,振兴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战略。

1989年8月8日,742厂和永川半导体研究所无锡分所合并成立了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

1990年10月,国家计委和机电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并向党中央进行了汇报,决定实施九O八工程。

1991年,首都钢铁公司和日本NEC公司成立中外合资公司――首钢NEC电子有限公司。

1995年,电子部提出“九五”集成电路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CAD为突破口,产学研用相结合,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合作,强化投资,加强重点工程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促进集成电路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1995年10月,电子部和国家外专局在北京联合召开国内外专家座谈会,献计献策,加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1月,电子部向国务院做了专题汇报,确定实施九0九工程。

1997年7月17日,由上海华虹集团与日本NEC公司合资组建的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组建,总投资为12亿美元,注册资金7亿美元,华虹NEC主要承担“九0九”工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建设。

1998年1月,华晶与上华合作生产MOS圆片合约签定,有效期四年,华晶芯片生产线开始承接上华公司来料加工业务。

1998年1月18日,“九0八”主体工程华晶项目通过对外合同验收,这条从朗讯科技公司引进的0.9微米的生产线已经具备了月投6000片6英寸圆片的生产能力。

1986年,电子部厦门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七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技术“531”发展战略,即普及推广5微米技术,开发3微米技术,进行1微米技术科技攻关。

1988年,871厂绍兴分厂,改名为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

1988年9月,上无十四厂在技术引进项目,建了新厂房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外合资公司――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1988年,在上海元件五厂、上无七厂和上无十九厂联合搞技术引进项目的基础上,组建成中外合资公司――上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现在的上海先进)。

1989年2月,机电部在无锡召开“八五”集成电路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了“加快基地建设,形成规模生产,注重发展专用电路,加强科研和支持条件,振兴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战略。

1989年8月8日,742厂和永川半导体研究所无锡分所合并成立了中国华晶电子集团公司。

1990年10月,国家计委和机电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有关领导和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并向党中央进行了汇报,决定实施九O八工程。

1991年,首都钢铁公司和日本NEC公司成立中外合资公司――首钢NEC电子有限公司。

1995年,电子部提出“九五”集成电路发展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CAD为突破口,产学研用相结合,以我为主,开展国际合作,强化投资,加强重点工程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设,促进集成电路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1995年10月,电子部和国家外专局在北京联合召开国内外专家座谈会,献计献策,加速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11月,电子部向国务院做了专题汇报,确定实施九0九工程。

1997年7月17日,由上海华虹集团与日本NEC公司合资组建的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组建,总投资为12亿美元,注册资金7亿美元,华虹NEC主要承担“九0九”工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项目建设。

1998年1月,华晶与上华合作生产MOS圆片合约签定,有效期四年,华晶芯片生产线开始承接上华公司来料加工业务。

1998年1月18日,“九0八”主体工程华晶项目通过对外合同验收,这条从朗讯科技公司引进的0.9微米的生产线已经具备了月投6000片6英寸圆片的生产能力。

1998年1月,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向国内外用户推出了熊猫2000系统,这是我国自主开发的一套EDA系统,可以满足亚微米和深亚微米工艺需要,可处理规模达百万门级,支持高层次设计。

1998年2月,韶光与群立在长沙签订LSI合资项目,投资额达2.4亿元,合资建设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微封装,将形成封装、测试集成电路5200万块的生产能力。

1998年2月28日,我国第一条8英寸硅单晶抛光片生产线建成投产,这个项目是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进行的。

1998年3月16日,北京华虹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与日本NEC株式会社在北京长城-饭店举行北京华虹NEC 集成电路设计公司合资合同签字仪式,新成立的合资公司其设计能力为每年约200个集成电路品种,并为华虹NEC生产线每年提供8英寸硅片两万片的加工订单。

1998年4月,集成电路“九0八”工程九个产品设计开发中心项目验收授牌,这九个设计中心为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五研究所、信息产业部电子第五下四研究所、上海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深圳先科设计中心、杭州东方设计中心、广东专用电路设计中心、兵器第二一四研究所、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和航天工业771研究所。这些设计中心是与华晶六英寸生产线项目配套建设的。

1998年6月,上海华虹NEC九0九二期工程启动。

1998年6月12日,深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项目一期工程――后工序生产线及设计中心在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其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的年生产能力由原设计的3.18亿块提高到目前的7.3亿块,并将扩展的10亿块的水平。

1998年10月,华越集成电路引进的日本富士通设备和技术的生产线开始验收试制投片,-该生产线以双极工艺为主、兼顾Bi-CMOS工艺、2微米技术水平、年投5英寸硅片15万片、年产各类集成电路芯片1亿只能力的前道工序生产线及动力配套系统。

1998年3月,由西安交通大学开元集团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开发的我国第一个-CMOS微型彩色摄像芯片开发成功,我国视觉芯片设计开发工作取得的一项可喜的成绩。

1999年2月23日,上海华虹NEC电子有限公司建成试投片,工艺技术档次从计划中的0.5微米提升到了0.35微米,主导产品64M同步动态存储器(S-DRAM)。这条生产线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从此有了自己的深亚微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

基因芯片发展史

基因芯片的制备及应用摘要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基因芯片技术目前国内外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技术可用于DNA测序基因表达及基因组图的研究基因诊断新基因的发现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等等所以为二十一世纪生物医药铺平道路将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深刻广泛的变革促进人类早日进入生物信息时代。关键词基因芯片微阵列基因诊断药物筛选一、基因芯片的制备基本过程1 DNA方阵的构建选择硅片、玻璃片、瓷片或聚丙烯膜、尼龙膜等支持物并作相应处理然后采用光导化学合成和照相平板印刷技术可在硅片等表面合成寡核苷酸探针或者通过液相化学合成寡核苷酸链探针或PCR技术扩增基因序列再纯化、定量分析由阵列复制器或阵列机及电脑控制的机器人准确、快速地将不同探针样品定量点样于带正电荷的尼龙膜或硅片等相应位置上再由紫外线交联固定后即得到DNA微阵列或芯片。2 样品DNA或mRNA的准备。从血液或活组织中获取的DNA/mRNA样品在标记成为探针以前必须进行扩增提高阅读灵敏度。Mosaic Technologies公司发展了一种固相PCR系统好于传统PCR 技术他们在靶DNA上设计一对双向引物将其排列在丙烯酰胺薄膜上这种方法无交叉污染且省去液相处理的繁锁Lynx Therapeutics公司提出另一个革新的方法即大规模平行固相克隆这个方法可以对一个样品中数以万计的DNA片段同时进行克隆且不必分离和单独处理每个克隆使样品扩增更为有效快速。在PCR扩增过程中必须同时进行样品标记标记方法有荧光标记法、生物素标记法、同位素标记法等。3 分子杂交样品DNA与探针DNA互补杂交要根据探针的类型和长度以及芯片的应用来选择、优化杂交条件。如用于基因表达监测杂交的严格性较低、低温、时间长、盐浓度高若用于突变检测则杂交条件相反。芯片分子杂交的特点是探针固化样品荧光标记一次可以对大量生物样品进行检测分析杂交过程只要30min。美国Nangon公司采用控制电场的方式使分子杂交速度缩到1min甚至几秒钟。德国癌症研究院的Jorg Hoheisel等认为以肽核酸为探针效果更好。4 杂交图谱的检测和分析用激光激发芯片上的样品发射荧光严格配对的杂交分子其热力学稳定性较高荧光强不完全杂交的双键分子热力学稳定性低荧光信号弱不到前者的1/351/52不杂交的无荧光。不同位点信号被激光共焦显微镜或落射荧光显微镜等检测到由计算机软件处理分析得到有关基因图谱。目前如质谱法、化学发光法、光导纤维法等更灵敏、快速有取代荧光法的趋势。二、基因芯片的应用 1 测序基因芯片利用固定探针与样品进行分子杂交产生的杂交图谱而排列出待测样品的序列这种测定方法快速而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Mark chee等用含135000个核苷酸探针的阵列测定了全长为16.6kb的人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准确率达99。Hacia等用含有48000个寡核苷酸的高密度微阵列分析了黑猩猩和人BRCA1 基因序列差异结果发现在外显子11约3.4kb长度范围内的核酸序列同源性在98.2到83.5之间示了二者在进化上的高度相似。2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用基因芯片进行的表达水平检测可自动、快速地检测出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情况。Schena等采用拟南芥基因组内共45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其中14个为完全序列31个为EST检测该植物的根、叶组织内这些基因的表达水平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素标记逆转录产物后分别与该微阵列杂交经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发现该植物根和叶组织中存在26个基因的表达差异而参与叶绿素合成的CAB1基因在叶组织较根组织表达高500倍。Schena 等用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cDNA文库构建一个代表1046个基因的cDNA微阵列来检测体外培养的T细胞对热休克反应后不同基因表达的差异发现有5个基因在处理后存在非常明显的高表达11个基因中度表达增加和6个基因表达明显抑制。该结果还用荧光素交换标记对照和处理组及RNA印迹方法证实。在HGP完成之后用于检测在不同生理、病理条件下的人类所有基因表达变化的基因组芯片为期不远了。 3 基因诊断从正常人的基因组中分离出DNA 与DNA芯片杂交就可以得出标准图谱。从病人的基因组中分离出DNA与DNA芯片杂交就可

AMD主板芯片发展史

前言:Intel和AMD是处理器两大巨头,同时两大厂商在主板芯片组领域两分天下,在市场上占据着绝对优势。Intel做为历史悠久的企业很早之前就已经推出主板芯片组配合自家的CPU。而AMD方面则是后来居上,在收购ATI之前主要致力于CPU市场,对于主板芯片组市场并没有过多的投入,针对桌面市场的主板芯片组只有寥寥几款,在收购ATI后突飞猛进并在主板芯片组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纵观AMD芯片组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看出AMD在收购ATI之前对芯片组市场并不热情,在K7时代曾经推出过AMD 750芯片组,不过对市场的指导意义多于销售的实质意义。随后又推出支持DDR内存的AMD 760芯片组,此款芯片组的发布也使DDR内存开始普及。可惜AMD在推出AMD 760芯片组后就宣布退出桌面芯片组市场,主要研发团队留在服务器主板市场。AMD早期退出桌面芯片组市场将精力用在CPU开发上,而市场上VIA和NVIDIA也为AMD提供不少的出色的芯片组,几乎霸占A系全部主板市场。 AMD早期的750与760架构 在K7时代当时AMD并没有针对民用市场推出芯片组,市场上支持AMD的芯片组厂商有VIA、SiS 和NVIDIA三家。VIA在NVIDIA进入芯片组市场之前占有非常大的市场,大部分使用AMD处理器的主板都是采用VIA的芯片组,直至NVIDIA进入主板芯片组市场,VIA的份额逐渐被NVIDIA蚕食。AMD 成功收购ATI后,将ATI的芯片组业务发扬光大,ATI芯片组更名为AMD芯片组,在K10处理器发布后推出了AMD 7系列芯片组,配合AMD力推的3A平台概念,对NVIDIA与VIA主板业务不断压缩,最终使得AMD自有芯片组迅速占领市场。7系列芯片组堪称AMD斩VIA诛NV的一把屠龙刀!

集成电路发展简史

集成电路发展简史 学生:吴世雄学号2010013080007 摘要:随着我们的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对数据的存储与处理变得越来越重要,而这些都需要集成电路的参与。可以说集成电路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本文尝试用简短的语言介绍集成电路的诞生、发展及现状。本文也简要介绍了集成电路的生产工艺以及将要面对的困难。 关键词:集成电路;历史;IC工业;微电子学;制造工艺;摩尔定律 A Brief History Of IC Abstract:As our society into the digital age, data storage and processing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these requir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Can be said that the IC has been to every corner of the depth of our lives。This paper attempts a brief language to introduce the birth, development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C。This article also briefly describes the IC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difficulties the IC production will have to face。 Key Word:Integrated circuits; history; IC industry; micro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process; Moore's Law 前言 众所周知,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成就莫过于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大大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社会的生产力。计算机的构造是怎样的呢?它的功能是哪些呢?计算机的两大功能——存储和处理数据——都离不开集成电路。我们不禁会想为什么集成电路会在计算机中占有这么重要的作用呢?这一切都要从头讲起。 一、什么是集成电路? 所谓集成电路,是之采用半导体(主要是硅)工艺,吧一个电路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连同它们之间的连线在一块或几块很小的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一同制作出来,形成完整电路,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特定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集成电路因体积小、重量轻、引出线和焊接点少、寿命长、可靠性高、性能好以及成本低、便于大规模生产等优点,一经出现便得到迅速发展。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娱乐都要用到集成电路芯片。小到手机、大到航天飞机,它们的核心部件都有集成电路。 从全世界看,以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为第一大产业,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芯片制造工艺发展史

芯片制造工艺发展史 1947年:贝尔实验室肖特莱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 1950年:结型晶体管诞生; 1950年:R Ohl和肖特莱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 1951年:场效应晶体管发明; 1956年:C S Fuller发明了扩散工艺; 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 Noyce与德仪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 1960年:H H Loor和E 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 1962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MOS场效应晶体管; 1963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CMOS技术,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 1964年:Intel摩尔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集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 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CMOS集成电路,并研制出第一块门阵列(50门); 1967年: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成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 1971年:Intel推出1kb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标志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 1971年: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由Intel公司推出,采用的是MOS工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 1974年:RCA公司推出第一个CMOS微处理器1802; 1976年:16kb DRAM和4kb SRAM问世; 1978年: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诞生,不足0.5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14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时代的来临; 1979年:Intel推出5MHz 8088微处理器,之后,IBM基于8088推出全球第一台PC; 1981年:256kb DRAM和64kb CMOS SRAM问世; 1984年:日本宣布推出1Mb DRAM和256kb SRAM; 1985年:80386微处理器问世,20MHz; 1988年:16M DRAM问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3500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阶段; 1989年:1Mb DRAM进入市场; 1989年:486微处理器推出,25MHz,1μm工艺,后来50MHz芯片采用0.8μm工艺; 1992年:64M位随机存储器问世; 1993年:66MHz奔腾处理器推出,采用0.6μm工艺; 1995年:Pentium Pro, 133MHz,采用0.6-0.35μm工艺; 1997年:300MHz奔腾Ⅱ问世,采用0.25μm工艺; 1999年:奔腾Ⅲ问世,450MHz,采用0.25μm工艺,后采用0.18μm工艺; 2000年: 1Gb RAM投放市场; 2000年:奔腾4问世,1.5GHz,采用0.18μm工艺; 2001年:Intel宣布2001年下半年采用0.13μm工艺。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世界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约翰·巴丁、布拉顿、肖克莱三人发明了晶体管,这是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 1950年:结型晶体管诞生 1950年:R Ohl和肖克莱发明了离子注入工艺 1951年:场效应晶体管发明 1956年:C S Fuller发明了扩散工艺 1958年:仙童公司Robert Noyce与德仪公司基尔比间隔数月分别发明了集成电路,开创了世界微电子学的历史; 1960年:H H Loor和E Castellani发明了光刻工艺 1962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MOS场效应晶体管 1963年:F.M.Wanlass和C.T.Sah首次提出CMOS技术,今天,95%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都是基于CMOS工艺 1964年:Intel摩尔提出摩尔定律,预测晶体管集成度将会每18个月增加1倍 1966年:美国RCA公司研制出CMOS集成电路,并研制出第一块门阵列(50门),为现如今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里程碑意义 1967年: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成立,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设备制造公司 1971年:Intel推出1kb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标志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出现 1971年: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由Intel公司推出,采用的是MOS工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发明 1974年:RCA公司推出第一个CMOS微处理器1802 1976年:16kb DRAM和4kb SRAM问世 1978年:64kb动态随机存储器诞生,不足0.5平方厘米的硅片上集成了14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时代的来临 1979年:Intel推出5MHz 8088微处理器,之后,IBM基于8088推出全球第一台PC

Intel的主板芯片组发展史

Intel的主板芯片组经过多年发展,型号繁多有810、820、845、865、915、945、965等许多型号以及最新的P35,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使用Intel芯片组的主板在人群中占有比较普遍的比率,我就在此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因本人水平有限,出现错误希望大家指正。这里所说的只是主板的北桥芯片组,它决定了主板对CPU、内存、显卡等配件的支持,我们平时所说的“845”主板就是指使用845北桥芯片组的主板,另外、南桥芯片决定了主板所能支持的硬盘和外部设备(如USB设备),每个北桥芯片都有相应规格的南桥芯片与其对应,南桥的功能需要北桥支持,因此正规厂商出品的主板都将同一时期的南北桥搭配在一起,而一些杂牌的主板为节省资金会出现高等的北桥搭配低等南桥的现象发生。更确切的说,从810开始,Intel放弃了以往的南桥和北桥的概念,用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内存控制中心)取代了以往的北桥芯片,用ICH(I/O Controller Hub,输入输出控制中心)取代了南桥芯片。 810:810芯片支持主频为133MHz的P3,但最关键的是它提供了对PC 100 SDRAM的支持,支持硬盘的ATA66模式(理论传输速度66MB/S),加上第一次实现了声卡、显卡全部集成,使得它在品牌机市场占据了非常巨大的份额,当时2000年初满天飞的“9999,P3电脑搬回家”、联想天僖系列机都使用810主板,迄今仍有很多在使用。当时甚至有媒体认为PC从此走向全整合时代,恐怕是因为没有预计到显卡迅速发展所致。 815:因为810不支持外接显卡,限制了它在DIY市场的发展,Intel又推出了最初的815芯片,与810主板相比,815主板支持PC133 SDRAM,配有AGP 4X显示接口,但依然集成显示核心。 810E/815E:为了配合ATA100技术使硬盘的理论传输速度上升到100MB/S,相应的 810E/815E增加了对ATA100的支持,其他没有什么变化。 815EP:减去了815E中的集成显示核心,815系列芯片至此已非常成熟,成为P3最佳搭配。 810ET/815ET/815EPT:2001年初,Intel推出了图拉丁核心的新P3以及使用了256KL2的图拉丁赛扬,虽然因为市场定位原因(当时P4已经上市,Intel不希望性价比优异的图拉丁赛扬影响P4的销售),这款CPU并没有什么后续的发展,但是相应的 810ET/815ET/815EPT推出提供了对图拉丁的支持,其实后期的815EP同样支持图拉丁,不过需要更新BIOS而已。现在这种主板和CPU依然有强劲的性能,使用依然广泛。甚至还有新货在出售。 850:支持奔四最初的主板芯片组,插口是423针的,搭配的内存是RDRAM(就是必须成对使用的RAMBUS内存),因为内存成本高昂,没怎么普及。 845:最初的845为填补850的尴尬而推出,CPU接口变换为478针,但因为与RDRAM 存在技术协议,仍然只支持PC133 SDRAM,与DDR背道而驰,同样没有普及。

中国芯片发展历程,从无到有再到优

中美谈判的重启,将中国高科技企业推上了风口浪尖,针尖对麦芒的背后既是双方未来布局的碰撞,也是回首过去的一次总结教训。从中兴到华为再到海康、大华,中国半导体产业,又到了一个关键时刻,承认现实国产芯片确实很弱小,但是未来回首往事时,就会发现今天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是磨刀石。这是中国芯片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不可思议的开端

其实中国的半导体产业起步并不算晚。在那个革命氛围依旧非常浓厚的年代,领导对电子工业非常重视。 1955年2月,也就是“一五”期间,北京大学就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半导体课程,负责人是杨振宁的大学好友、享誉世界的顶尖物理学家黄昆,以及后来成为复旦大学校长的另一位顶尖物理学家谢希德 1957年,京东方的前身北京电子管厂拉出了中国第一根锗单晶,同年,王守武、王守觉这对兄弟科学家研制出了中国最早的半导体器件—锗合金晶体管。考虑到当时新中国仅仅成立了8年,基础极为薄弱,所以这个成绩,已是相当不错。那几年,中国的半导体每年都有不错的进展。1965年9月,在上海冶金研究所和上海元件五厂共同努力下,抢在位于北京的半导体研究所之前,研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块集成电路。这个成绩比美国晚7年,和日本相当,比韩国早10年。 1966年,通富微电的前身南通晶体管厂成立;1968年,北京和上海分别组建了国营东光电工厂(878厂)、无线电十九厂,四机部还在重庆永川建立了1424所(中电科第24所);1969年,四机部又成立了华天科技的前身甘肃天水永红器材厂(749厂)以及甘肃天水天光集成电路厂(871厂)。其实直到改革开放前几年,国产半导体的发展都是不错的。 改革开放后的当头一棒 如今谈到改革开放,我们总是着眼于带来的成就,但是辩证的看待问题,改革开放也是有代价的,比如,一些自主科技的停滞。第一是不断引进国外技术,第二是市场化改革。或许是特殊年代形成的民族自卑感,上至中央下至百姓都觉得自己的产品不如国外的好。各地政府和机构大肆引进国外的半导体设备和生产线。于是自己辛苦几十年的半导体产业被冷落了,相应的企业也没落了。比如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在70年代末是国内主要的计算器集成电路厂家,但是80年代初由于国外计算器的大量进入,该厂陷入亏损的境地。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闭塞的计划经济环境下,又经历了大跃进、文革等事件,虽然很多半导体技术实现了突破,但是从产品质量和产量上都跟美日有差距。但是国产的再差,也不至于自废武功。而且可悲的是,虽然我们积极地、甚至盲目地拥抱国外的产品,但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敌对,国外企业依然对中国进行严格的技术封锁。当时的中国市场引进的设备和生产线大多都是旧货烂货,在更新换代很快的电子行业,落后就意味着完全没有市场。随之而来的市场开放与改革让此时孱弱的国内半导体行业直面国外巨头,星星之火没有完全熄灭已是万幸,燎原是万万没可能的事。国家层面上,重视技术但是更想快速完成工业原始积

集成电路发展史

集成电路发展史 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 谢国伟博士 早期发展 早在1830年,科学家已于实验室展开对半导体的研究。他们最初的研究对象是一些在加热后电阻值会增加的元素和化合物。这些物质有一共同点,当它们被光线照射时,会容许电流单向通过,我们可藉此控制电流的方向,称为光电导效应。在无线电接收器中,负责侦测讯息的整流器,就是一种半导体电子仪器的例子。德国的Ferdinand Braun利用了半导体方铅矿,一种硫化铅化合物的整流特性,创制世上第一台整流侦测器,后世俗称为猫胡子的侦测器。基于半导体的整流特性,我们能在整流侦测器内的金属接触面和半导体间建立起一电势差,令电子在某一方向流动时为“顺流而下”,反之则“逆流而上”。至此,半导体电子仪器起始面世。 (晶体管) 到了1874年,电报机、电话和无线电相继发明,使电力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单单是能源的一种,而是开始步入了信息传播的领域,成为传播讯息的一种媒介。而电报机、电话以及无线电等早期电子仪器亦造就了一项新兴的工业──电子业的诞生。

(整流器) (电容) 在二十世纪的前半段,电子业的发展一直受到真空管技术的掣肘。真空管顾名思义是抽走了空气的玻璃管,内有阴、阳两极,电子会由阴极流向阳极。为了增加电子的流动,我们将阴极管加热至高温(摄氏数百度计),令电子在阴极受热“跳”出。再加上另外一枝电势比阴极还要略低的电极──控制栅极。我们能借着调整其电势来控制电子流动,以达到控制电流的目标。真空管本身有很多缺点:脆、易碎、体积庞大、不可靠、耗电量大、效率低以及运作时释出大量热能。这些问题,直到1947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晶体管后才得到解决。晶体管就像固态的真空管,电子由阴极流向阳极(在晶体管中称为电子泉和汲极),电子的流动则由一类似真空管中控制栅极的闸门控制。与真空管相比,晶体管体积细小、可靠、耐用、耗电量少而且效率高。晶体管的出现,令工程师能设计出更多更复杂的电路,这些电路包括了成千上万件不同的组件:晶体管、二极管、整流器和电容。可是,体积细小的电子零件却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以人手焊接把这些组件接驳起,但人手焊接始终不是绝对可靠,令电路中成千上万的焊接点都有机会出现问题。因此,电子业接下来所面对的问题,就是要找出一种既可靠又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以生产和焊接电子零件。

集成电路发展史

记分 衡阳师范学院 《电子信息学科概论》课程学习报告 学号:11360210 班级:11电工2班 姓名:何小冬 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 二O一一年十二月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石,而集成电路产业有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和工业水平,它是材料、精密机械、化学、光学、电子学、控制、系统集成等多学科联合协同的产品。所以有必要了解它的发展及应用。 【关键词】集成电路的概述;发展史;发展趋势;应用 集成电路发展与应用 1.集成电路概述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电路发明者为杰克·基尔比(基于硅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思(基于锗的集成电路)。 2.集成电路的发展史 集成电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06年,第一个电子管诞生;1912年前后,电子管的制作日趋成熟引发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1918年前后,逐步发现了半导体材料;1920年,发现半导体材料所具有的光敏特性;1932年前后,运用量子学说建立了能带理论研究半导体现象;1947年发明了晶体管(微电子技术发展中第一个里程碑);1950年管诞生(结型晶体);1956年,硅台面晶体管问世;1960年12月,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制造成功;196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使用比较完善的硅外延平面工艺制造成第一块公认的大规模集成电路。1988年:16M DRAM问世(标志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的更高阶段);1997年:300MHz奔腾Ⅱ问世;2009年:intel酷睿i系列全新推出,创纪录采用了领先的32纳米工艺,并且下一代22纳米工艺正在研发。由此集成电路从产生到成熟大致经历了如下过程: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集成电路发展历史 吴应航 2014211169 集成电路对一般人来说也许会有陌生感,但其实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机会很多。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网站、取款机等等,数不胜数。除此之外在航空航天、星际飞行、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武器装备等许多领域,几乎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应用,当今世界,说它无孔不入并不过分。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 表示。集成电路发明者为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思。 集成电路从时间发展的历史来看,1906年第一个电子管诞生;1912年前后,电子管的制作日趋成熟引发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1918年前后,逐步发现了半导体材料;1920年,发现半导体材料所具有的光敏特性;1932年前后,运用量子学说建立了能带理论研究半导体现象;1956年,硅台面晶体管问世;1960年12月,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制造成功;196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使用比较完善的硅外延平面工艺制造成第一块公认的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8年:16M DRAM问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3500万个晶体管,标志

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的更高阶段。1997年:300MHz奔腾Ⅱ问世,采用0.25μm工艺,奔腾系列芯片的推出让计算机的发展如虎添翼,发展速度让人惊叹。2009年:intel酷睿i系列全新推出,创纪录采用了领先的32纳米工艺,并且下一代22纳米工艺正在研发。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的日益成熟和各集成电路厂商的不断竞争,使集成电路发挥了它更大的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而我国的集成电路起步较晚,现在也全面落后与美国等科技强国。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诞生于六十年代,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1965年-1978年:以计算机和军工配套为目标,以开发逻辑电路为主要产品,初步建立集成电路工业基础及相关设备、仪器、材料的配套条件。 1978年-1990年:主要引进美国二手设备,改善集成电路装备水平,在“治散治乱”的同时,以消费类整机作为配套重点,较好地解决了彩电集成电路的国产化。 1990年-2000年:以908工程、909工程为重点,以CAD为突破口,抓好科技攻关和北方科研开发基地的建设,为信息产业服务,集成电路行业取得了新的发展。 现在随着集成电路的进一步发展,不同类型的集成电路相互镶嵌,已形成了各种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 和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即oC) 技术。也就是说,在实现从集成电路(IC)到系统集成(IS) 的过渡中,可以将一个电子子系统或整个电子系统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完成信息的加工与处理功能。SoC作为系统

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简史共9页

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简史 ?1940s - 起步阶段- 原创性的发明使得集成电路技术成为可能 ?1950s - 集成电路雏形- 集成电路出现 ?1960s - 改进的产品和技术- MOS, CMOS 和BiCMOS, Moore's 定律 ?1970s - 驱动市场的新产品和技术- EPROM, DSP, DRAMs 和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s), MOS比例特性(scaling). ?1980s - 先进的技术和产品- EEPROM 和Flash ?1990s - 持续改进的技术- 技术进一步深化 ?2000s - 千禧年后的新世纪有什么变化? - 请继续和我们一同关注. 1940s 起步阶段 ?1940 - PN结(junction) 虽然早在1833年法拉第就已经发现化合物半导体的特性,1873年W.Smith使用硒制造出工业整理器和早期的光电器件,1874年德国物理学教授Feidinand Braun观察到金属丝-硫化铅的整流特性并在其后用作检测二极管。但是直到20世纪40年代,贝尔实验室(Bell Labs)的Russel Ohl才开发了第一个对集成电路来讲具有严格意义上的PN结(junction):当该PN结暴露在光源下的时候,PN结两端产生0.5V 的电压。顺便提一句,那个时代Bell实验室在材料研究上具有很强大的力量,正是这个领导力量开创了半导体技术的纪元。 ?1945 - 三极管(Transistor)发明 1945年,Bell Labs建立了一个研究小组探索半导体替代真空管。该小组由William Shockley领导,成员包括John Bardeen、Walter Brattain等人。1947年Bardeen和Brattain成功使用一个电接触型的“可变电阻”-即今天被称为三极管“Transistor”的器件得到放大倍数为100的放大电路,稍候还演示了振荡器。1948年,Bardeen和Brattain提交了一份专利申请并在1950年被授予Bell Labs - 这就是美国专利US2,524,035, "Three Electrode Circuit Element Utilizing Semiconductive Materials". 1950s 集成电路雏形- 集成电路出现 ?1951 - 发明结型三极管(Junction Transistor) 1951年,William Shockley推出了结型晶体管技术,这是一个实用的晶体管技术,从此难以加工的点接触型晶体管让位于结型晶体管,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点接触型晶体管基本被替代。1954年晶体管已经成为电话系统的必备元件,Bell实验室在生产晶体管的同时也向其他公司发放生产许可并从中提成(royalty),在这个时候,晶体管开始进入无线电和助听器领域。1956年,由于晶体管发明的重要性,Bardeen、Brattain和Shockley被授予诺贝尔奖(Nobel Prize)。 ?1952 - 单晶硅(Single crystal silicon)制造技技术 ?1952 - 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 - IC)的概念提出 1952年5月7日,英国的雷达科学家Geoffrey W.A. Dummer在华盛顿特区提出了集成电路的概念,即文章"Solid block [with] layers of insulating materials". 1956年的尝试以失败结束,但是作为提出IC概念的先驱,Dummer是IC史册不可缺的一页。 ?1954 - 第一个商业化的晶体管 1954年5月10日,德州仪器(TI)发布了第一款商用的晶体管-Grown-Junction Silicon Transistors。晶体管通过在硅晶体表面切割一个矩形区域获得,硅晶体通过含杂质的熔化炉生长得到。硅晶体管和锗晶体管相比,具有廉价和高温特性好的优点。

集成电路发展史

集成电路发展史 连军3 管理学院09财务管理 世勇2 管理学院09市场营销 傅彩芬3 法政学院09公共管理类 凯 5 管理学院09工商管理 集成电路对一般人来说也许会有陌生感,但其实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机会很多。计算机、电视机、手机、、取款机等等,数不胜数。除此之外在航空航天、星际飞行、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武器装备等许多领域,几乎都离不开集成电路的应用,当今世界,说它无孔不入并不过分。 在当今这信息化的社会中,集成电路已成为各行各业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础。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民用上,它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 集成电路概述 所谓集成电路(IC),就是在一块极小的硅单晶片上,利用半导体工艺制作上许多晶体二极管、三极管及电阻、电容等元件,并连接成完成特定电子技术功能的电子电路。从外观上看,它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器件,集成电路在体积、重量、耗电、寿命、可靠性及电性能方面远远优于晶体管元件组成的电路,目前为止已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仪器仪表及电视机、录像机等电子设备中。[1] 2 集成电路发展及其影响 2.1集成电路的发展 集成电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以下以时间顺序,简述一下它的发展过程。1906年,第一个电子管诞生;1912年前后,电子管的制作日趋成熟引发了无线电技术的发展;1918年前后,逐步发现了半导体材料;1920年,发现半导体

材料所具有的光敏特性;1932年前后,运用量子学说建立了能带理论研究半导体现象;1956年,硅台面晶体管问世;1960年12月,世界上第一块硅集成电路制造成功;1966年,美国贝尔实验室使用比较完善的硅外延平面工艺制造成第一块公认的大规模集成电路。[2]1988年:16M DRAM问世,1平方厘米大小的硅片上集成有3500万个晶体管,标志着进入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的更高阶段。1997年:300MHz奔腾Ⅱ问世,采用0.25μm工艺,奔腾系列芯片的推出让计算机的发展如虎添翼,发展速度让人惊叹。2009年:intel酷睿i系列全新推出,创纪录采用了领先的32纳米工艺,并且下一代22纳米工艺正在研发。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的日益成熟和各集成电路厂商的不断竞争,使集成电路发挥了它更大的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由此集成电路从产生到成熟大致经历了如下过程:[3]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1.1集成电路的前奏——电子管、晶体管 电子管,是一种在气密性封闭容器中产生电流传导,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电子流的作用以获得信号放大或振荡的电子器件。由于电子管体积大、功耗大、发热厉害、寿命短、电源利用效率低、结构脆弱而且需要高压电源的缺点,很快就不适合发展的需求,被淘汰的命运就没躲过。[4] 晶体管,是一种固体半导体器件,可以用于检波、整流、放大、开关、稳压、信号调制和许多其它功能。晶体管很快就成为计算机“理想的神经细胞”,从而得到广泛的使用。虽然晶体管的功能比电子管大了很多,但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晶体管也越来越不适合科技的发展,随之出现的就是能力更强的集成电路了。[5] (图1)老式电子管[6] (图2)晶体管[7]

Intel的主板芯片组发展史

Intel的主板芯片组发展史 Intel的主板芯片组经过多年发展,型号繁多有810、820、845、865、915、945、965等许多型号以及最新的P35,让人分不清东南西北,因为使用Intel芯片组的主板在人群中占有比较普遍的比率,我就在此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因本人水平有限,出现错误希望大家指正。这里所说的只是主板的北桥芯片组,它决定了主板对CPU、内存、显卡等配件的支持,我们平时所说的“845”主板就是指使用845北桥芯片组的主板,另外、南桥芯片决定了主板所能支持的硬盘和外部设备(如USB设备),每个北桥芯片都有相应规格的南桥芯片与其对应,南桥的功能需要北桥支持,因此正规厂商出品的主板都将同一时期的南北桥搭配在一起,而一些杂牌的主板为节省资金会出现高等的北桥搭配低等南桥的现象发生。更确切的说,从810开始,Intel放弃了以往的南桥和北桥的概念,用MCH(Memory Controller Hub,内存控制中心)取代了以往的北桥芯片,用ICH(I/O Controller Hub,输入输出控制中心)取代了南桥芯片。 810:810芯片支持主频为133MHz的P3,但最关键的是它提供了对PC 100 SDRAM的支持,支持硬盘的ATA66模式(理论传输速度66MB/S),加上第一次实现了声卡、显卡全部集成,使得它在品牌机市场占据了非常巨大的份额,当时2000年初满天飞的“9999,P3电脑搬回家”、联想天僖系列机都使用810主板,迄今仍有很多在使用。当时甚至有媒体认为PC从此走向全整合时代,恐怕是因为没有预计到显卡迅速发展所致。 815:因为810不支持外接显卡,限制了它在DIY市场的发展,Intel又推出了最初的815芯片,与810主板相比,815主板支持PC133 SDRAM,配有AGP 4X显示接口,但依然集成显示核心。 810E/815E:为了配合A TA100技术使硬盘的理论传输速度上升到100MB/S,相应的 810E/815E增加了对A TA100的支持,其他没有什么变化。 815EP:减去了815E中的集成显示核心,815系列芯片至此已非常成熟,成为P3最佳搭配。810ET/815ET/815EPT:2001年初,Intel推出了图拉丁核心的新P3以及使用了256KL2的图拉丁赛扬,虽然因为市场定位原因(当时P4已经上市,Intel不希望性价比优异的图拉丁赛扬影响P4的销售),这款CPU并没有什么后续的发展,但是相应的 810ET/815ET/815EPT推出提供了对图拉丁的支持,其实后期的815EP同样支持图拉丁,不过需要更新BIOS而已。现在这种主板和CPU依然有强劲的性能,使用依然广泛。甚至还有新货在出售。 850:支持奔四最初的主板芯片组,插口是423针的,搭配的内存是RDRAM(就是必须成对使用的RAMBUS内存),因为内存成本高昂,没怎么普及。 845:最初的845为填补850的尴尬而推出,CPU接口变换为478针,但因为与RDRAM 存在技术协议,仍然只支持PC133 SDRAM,与DDR背道而驰,同样没有普及。 845D:2002年中旬,Intel抛弃了与RDRAM的技术协议,由845升级而来,推出了支持DDR 266的845D主板,真正使P4与相应的赛扬开始在市场普及,简单的说,这种主板除了支持前端总线为400的P4和赛扬、支持DDR 266,其他的技术规格与815EP系列没什么区别,USB依然是1.1规范,硬盘依然是ATA 100模式。 845G:Intel开始全线推出普及的845主板,845G是第一款。与815类似,声、显卡全集成,具有AGP 4X插槽,与845D不同,他开始支持USB2.0规范(从此时南桥芯片开始变为ICH4,以前都是ICH2,但是有些主板厂商为了节省成本,也有采用ICH2的),USB 传输速度大大提升,不过可惜的是当时的WinXP并不支持USB2.0规范,显示为“通用串行总线控制器”的驱动无法安装,直到XP SP1发布后XP才提供对其支持。 845GL:是845G的简化版,没有AGP部分,不提供外接显卡支持,其他都是一样的。在学校中有极其广泛的普及率。

计算机发展史论文,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史

计算机发展史论文 计算机芯片的发展史 摘要:本文阐述了芯片对现代科技的重要作用,详细介绍了芯片的发展历史,并以芯片业巨头英特尔公司为参照对象,把芯片发展分阶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芯片;发展史 科技是创造力,是社会变革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它又与社会制度的变革对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所不同,科学技术是拥有让生产方式发生彻底变革的动力,而电脑芯片的诞生与发展则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芯片技术决定了计算机升级换代的发展速度,每一代新的芯片技术,都导致一代新型计算机的诞生,使数字技术扩展到一些新的应用领域;芯片技术决定了计算机小型化的实现程度,只有实现进一步微小型化,才有可能使机器变得更实用,才能适应人类与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芯片技术决定了计算机普及化的应用深度。微米技术的发展已经解决了计算机的可靠性、经济性与复杂性,使计算机从科学殿堂走进了普通百姓家里,芯片技术决定了计算机智能化的水平高度。随着以芯片为基础的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走向定量化与精确化,计算机成了它们的纽带和共性基础。 半导体技术本身就代表了科学的重大突破。1946年2月

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莫尔电机学院,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许多来宾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这里,因为他们要参加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的揭幕典礼,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个外形奇怪、浑身闪闪发光的庞然大物。它,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这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达170平方米,重达30吨。虽然它体积庞大,但毕竟是第一台有智能的机器,按照人输入的指令,它可以写字,画画儿,演奏音乐。科学家预言,电脑将使人类社会发生一场真正的革命。也许很少有人知道,第一款电脑芯片竟然是主宰这个超然大物的“大脑”。 像蒸汽机、电和组装线一样,微处理芯片已成为促进新经济时代的推进器。1971年,英特尔公司推出了第一枚微处理器——4004芯片。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这一创举开始了人类将智能内嵌于电脑和无生命设备的历程,标志着电脑芯片技术从此开始腾飞了。在此之前,电脑没有芯片,没有集成电路,而是由电子管和数不清的电缆组成的庞大机器。在微处理器发展初期,最具革新意义的芯片非Intel 8080莫属了。英特尔于1974推出了这款划时代的处理器,立即引起了业界的轰动。由于采用了复杂的指令集以及40管脚封装,8080的处理能力大为提高,其功能是8008的10倍,每秒能执行29万条指

世界集成电路发展简史

历史上第一个晶体管于60年前—1947年12月16日诞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Bell Laboratories )。发明者威廉 ·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 )、约翰 ·巴丁(John Bardeen )和沃尔特 ·布拉顿(Walter Brattain )为此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固态半导体(solid-state )的发明使得之后集成电路的发明成为可能。这一杰出成就为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的60年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劳动生产力,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美国半导体协会(SIA )总裁乔治·斯卡利思(George Scalise )曾经说过:“60年前晶体管的发明为这个不断发展的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这一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发明,意义不容小觑。晶体管是无数电子产品的关键组成部分,而这些电子产品几乎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2007年,全世界的微电子行业为地球上每一个男人、女人和小孩各生产出9亿个晶体管—总计达6,000,000,000,000,000,000(六百亿亿)个, 产业销售额超过2570亿美元”。回顾晶体管的发明和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历程, 我们可以看到,60年前晶体管的发明并非一个偶然事件,它是在世界一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努力下,在鼓励大胆创新的环境中,在政府的鼓励投资研发的政策支持下产生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并高速发展是整个业界相互合作和共同创新的结果。 前言 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 资料来源:美国半导体生产商协会(SIA )

集成电路工艺发展历程

近20年集成电路工艺发展历程 集成电路工艺(integrated circuit technique )是把电路所需要的晶体管、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器等元件用一定工艺方式制作在一小块硅片、玻璃或陶瓷衬底上,再用适当的工艺进行互连,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使整个电路的体积大大缩小,引出线和焊接点的数目也大为减少。集成的设想出现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是采用硅平面技术和薄膜与厚膜技术来实现的。电子集成技术按工艺方法分为以硅平面工艺为基础的单片集成电路、以薄膜技术为基础的薄膜集成电路和以丝网印刷技术为基础的厚膜集成电路。 单片集成电路除向更高集成度发展外,也正在向着大功率、线性、高频电路和模拟电路方面发展。不过,在微波集成电路、较大功率集成电路方面,薄膜、厚膜混合集成电路还具有优越性。在具体的选用上,往往将各类单片集成电路和厚膜、薄膜集成工艺结合在一起,特别如精密电阻网络和阻容网络基片粘贴于由厚膜电阻和导带组装成的基片上,装成一个复杂的完整的电路。必要时甚至可配接上个别超小型元件,组成部件或整机。 半导体IC通过层的方法制造,包括以下关键步骤: 成像 沉积 蚀刻 单晶硅晶圆(或对于特殊应用,silicon on sapphire或砷化镓)用作基层。使用影像技术标明基层上不同的区域,这些区域将被掺杂质或是多晶硅,绝缘体或金属(以铝为代表)的轨迹,在上面沉积。 最早的集成电路使用陶瓷扁平封装,这种封装很多年来因为可靠性和小尺寸继续被军方使用。商用电路封装很快转变到双列直插封装(dual in-line package DIP),开始是陶瓷,之后是塑料。20世纪80年代,VLSI电路的针脚超过了DIP封装的应用限制,导致插针网格阵列和leadless chip carrier (LCC)的出脚形状现。表面贴的封装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在80年代后期开始流行。他使用更细的脚间距,引为海鸥翼型或J型。以Small-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SOIC)为例,比相等的DIP 面积少30-50%,厚度少70%。这种封装在两个长边有海鸥翼型引脚突出,引脚间距为0.05英寸。 Small-Outline Integrated Circuit (SOIC) 和PLCC封装。20世纪90年代,尽管PGA封装依然经常用于高端微处理器。PQFP 和thin small-outline package(TSOP)成为高引脚数设备的通常封装。Intel和AMD的高端微处理器现在从PGA封装转到了land grid array (LGA)封装。 Ball grid array (BGA) 封装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开发了比其他封装有更多管脚数的Flip-chip Ball Grid Array(FCBGA)封装。在FCBGA封装中,die被上下翻转(flipped)安装,通过与PCB相似的基层而不是线与封装上的焊球连接。FCBGA封装使得输入输出信号阵列(称为I/O区域)分布在整个die的表面,而不是限制于die的外围。 在2005年,一个制造厂(通常称为半导体工厂)建设费用要超过10亿美金,因为大部分操作是自动化的。最先进的过程用到了以下技术:晶圆直径达到了300mm(比通常的餐盘要宽) 使用65纳米或更小的制程。Intel, IBM, NEC和AMD在他们的CPU上,使用45纳米技术。用铜线代替铝进行互相连接Low-k 电介质绝缘体Silicon on insulator (SOI) IBM的Strained silicon directly o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