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01钻井工程设计电子教案

煤层气01钻井工程设计电子教案
煤层气01钻井工程设计电子教案

煤层气01钻井工程

设计

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EH-01井

钻井工程设计

1 设计依据

主要依据:

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

2)《恩洪煤田清水沟井田地勘报告》;

3)本勘探区与相邻勘探区以往钻探施工经验;

4)现有煤层气钻探施工设备、人员、技术状况实际。

2 基本数据

●钻井名称:EH-01

●钻井性质:煤层气参数井兼生产试验井

●设计井位:曲靖市东山镇咱得村北,清水沟井田北部15勘探线上1501号钻孔以东125m处。

●设计坐标:X 2802050

Y 18412825

Z 2005

●设计井深:660m

●目的煤层:P2l组C9、C16、C21b号煤层。

●完钻层位:C21b号煤层以下50米,下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

组。●完井方式:套管完井。

3 钻井目的

1)获取系统可靠的目标煤层的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及煤质特征、割理和裂隙发育程度、含气量、含气饱和

度、等温吸附曲线、渗透率、储层压力、原地应力、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力学性质等参数;

2)评价该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储层特征、资源分布与开发条件。

3)根据分析、测试资料决定是否对参数井进行扩孔改造,变成生产试验井,对目标煤层进行压裂排采试验,以获取煤层气井生产数据;

4)根据排采试验成果,评价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和开发试验的可行性。

4 技术要求

4.1 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

储层压力一般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区域地质、煤田地质资料,预测该区煤储层压力梯度在10—12kPa/m之间。据此可对钻井液及各项工程参数进行调整,维持近平衡钻进。

根据该区构造复杂、断层多,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倾角大的特点,如何有效的保持井壁的稳定性又能尽量减少钻井液对煤储层的伤害,从而确保EH—01井能真正达到钻井目的。对该井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如下:

1)开孔至第一目标层以上10米,采用泥浆钻井,以便起到良好的护壁作用;

2)从第一目标层开始,要求采用清水钻进,以达到:

●最大限度地减少钻井液对煤层的污染;

●保证试井工作的顺利进行,以获取准确的储层参数。

4.2 钻井质量要求

根据该井钻井目的和任务,要求井身质量:

最大全角变化率不得大于10/30m,全井井斜不得超过30,井底最大位移不得超过10 m,井径扩大率小于20%。

4.3 钻井取芯要求

根据该井钻探施工目的和任务,全孔采用绳索取芯,以确定地层层位和倾角;煤芯是获取含气量等参数的主要来源,所以,取芯工艺是关键环节。为保证取芯成功,并保证各项分析测试成果的正确性,特对该井取芯做如下要求:

●煤芯的采取必须采用绳索取芯技术;

●煤芯的采取必须采用半盒式取煤内管;

●煤、岩芯采取率均不得低于80%;

●煤芯采取结构完整,不污染、不磨烧变质;

●为避免钻井液对煤层的污染,钻取煤层时应采用清水、低排量钻进;

●为确保煤层含气量测定数据的准确性,煤芯钻取提钻应尽量迅速,要求从开始钻取煤芯到煤芯提至井口时间不超过20分钟;

●钻探施工井队必须做好见煤预告,见煤前应及时通知甲方现场地质监督和工程监督以及分析测试等人员,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为减少煤芯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要求煤芯到达地面后进行照相,并在10分钟内装入事先检验好的煤层气解吸罐中,并立刻开始进行现场解吸;

●在煤系层段取芯应作好煤、岩芯的地质编录工作,编录内容除煤田地质所要求的内容外,还应特别注意观察、记录煤芯和煤层顶、底板岩芯的裂隙发育特征。岩芯要洗净、编号、妥善保存。

5 施工设计

5.1 施工程序

为保证参数井试井安全和获得真实的煤层渗透率、储层压力等实测储层参数,并为改扩成煤层气生产试验井的压裂、排采作好必要的

准备,整个钻井的施工分以下两个步骤进行:

1)参数井采用全井绳钻满眼取芯钻进,钻到第一目标层以下2—3米,进行电测井径和试井;钻到第二目标层、第三目标层以下2—3米,分别进行电测井径和试井。

2)根据试井、测井分析结果,如果获得的储层参数显示具有开发潜力,则采用Ф215.9mm口径扩井,至C21b煤层底板以下50米,下入Ф139.7mm生产套管并固井。

5.2 井场布置

本着少占地又方便施工的原则,井场布置紧凑、有序、明快。造成一个好的施工环境。面积约为1500m2,见图1。

5.3 钻井工艺

根据《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和EH—01井地质设计要求,鉴于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煤层多、厚度大、倾角150o—300、稳定性差,因此,在这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下,吸取以往勘探区内钻井施工经验教训,参数井阶段,为取准取全第一性资料,确保钻井打直,保证地质和试井成果质量,主要采用金刚石绳索取芯满眼钻进。进入生产试验井阶段,采取Ф215.9mm锒齿无芯牙轮钻头和金刚石无芯钻头强力钻进,扩孔成井。

5.4 井身结构

参数井:Ф130mm孔径开孔,穿过基岩20m,孔深0-30m下Ф108mm外接箍套管护孔导向,换Ф89mm孔径金刚石绳索取芯钻进至孔深660m。

生产试验井:起出Ф108mm套管。Ф311mm扩孔至孔深30m,下入Ф244.5mm套管,固井,水泥返高至地表。井口水泥封闭。换Ф

215.9mm牙轮钻头扩井至井深660m,下入Ф139.7mm生产套管、固井,完井。 (井身结构见图2)

5.5 钻井设备

1)参数井阶段:

钻井工艺主要绳索取芯钻进,钻井设备为煤田钻探TK—3钻机及其配套水泵、柴油发电机组系列等,详见表1。

2)生产试验井阶段:

图1 井场布置图

钻井设备为GZ钻机系列,见表2。

绳索取芯钻进主要设备表 1

钻井施工的主要设备及配套设备表2

5.6 钻具配置

1)参数井阶段:采用SQ系列绳索取芯钻具。钻具结构Ф89mm 钻头+Ф89mm扩孔器+Ф84mm岩芯管+Ф81mm钻杆+Ф90mm主杆。绳钻具体规格见表3。钻具结构见图3。

SQ绳钻技术规格表表3

2)试验井阶段:

Ф311.1mm钻头+Ф121mm钻铤+133.4方钻杆,见图4。

扩孔成井:

Ф215.9mm钻头+Ф121mm钻铤12根+Ф89mm钻杆+133.4方钻杆。从下至上第一根下部及第二根钻铤上部各加Ф214mm螺旋稳定器1个,以防井斜。见图5。

5.7 钻头选择

1)参数井阶段;按岩石可钻性级别,选用以下孕锒金刚石钻

头。

①可钻性在5级以内的岩层选用Ф89mm同心平底三环尖齿钻

头。

②可钻性在3级以内的岩层选用Ф89mm同心两阶梯尖环齿钻

头。

③可钻性在7—11级的岩层选用Ф89mm同心平底半圆弧唇面自

磨锐钻头。④煤层选用同心尖环齿底喷钻头。

钻头性能参数见表4。

金刚石钻头性能参数表表4

2)试验井阶段:

开孔钻头Φ311.1mm,型号XHP2

扩孔钻头Φ215.9mm,型号XHP3

5.8 钻井液

根据中联公司对钻井液使用的要求,结合近年来煤层气钻井施工

冲洗液使用的成功经验,本井采用PHP—HPAN不分散低固相泥浆;

煤系上覆层段采用低固相钻井液,煤系地层采用无固相钻井液,采煤清水。各井段钻井液性能见表5。

各井段钻井液性能指标表表5

泥浆配方与性能表表6

●泥浆配制:

选用优质膨润土作为造浆材料,造浆率大于10m3/T。制成的基浆失水量应低于20ml/30min。配浆水选用软水或矿化度低的清洁水。

配制过程中,首先把钙质膨润土加入一定量的纯碱并加水搅拌均匀,预水化使用其转化为钠质膨润土。然后,用水解度30—70%,分子量大于100万的聚丙烯酰胺和其他处理剂,以提高造浆能力和粘度,降低失水量,直到失水量不再下降时,停止加高聚物。最后将泥浆稀释到所需的固相含量即可。水解聚丙烯酰胺应稀释成水溶液使用。

钻进过程中,要不断地补充水解聚丙烯酰胺溶液以补充沉除钻屑时的消耗。

钻井液循环系统,长度大于15m,泥浆池2个,规格2×3×1.6m,沉淀池2个,规格1.5×1.5×1.5m。循环槽断面规格0.4×0.3m。

钻井液循环系统布置如图示

●钻井液的管理

选配优秀的泥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钻井液的配制、测定、调整和仪器、材料的保管。配齐钻井液性能测仪器。井场配泥桨工程师统一管理。

每次开钻前,钻井液性能必须调整到设计要求的范围。

每2小时测量一次钻井液密度和粘度,8小时测量一次API全套性能。井下情况复杂时要加密测量,并填入班报表。

进行钻井液大型处理前心须做小型试验。井场配小型试验室。

钻井液处理剂选用具有产品合格证的优质产品。送到井场后,必须认真检验,并备有检验报告可查。井场存放时注意防潮防变质。

钻井过程中,尽量保持钻井液压力与地层压力平衡,维持近平衡钻井。

无芯钻进时,实施二级除砂净化,绳索取芯钻进应用除泥器,达到三级净化。

井场及时、准确,取全钻井液录井资料。按〈煤田钻探规程〉做好简易水文观测,并记入班报。

5.9 钻进参数

根据钻井钻遇地层可钻性、井深、井径和不同工艺方法,合理选择钻进参数。

1)参数井绳索取芯钻进参数见表7。

绳索取芯钻进参数表7

东北石油大学钻井工程课程设计赵二猛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石油工程课程设计 题目:钻井工程设计 专业:石油工程姓名:赵二猛学号:100302240115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设计主要内容: 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口井的钻井工程相关参数的计算,最终确定出钻井、完井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液、钻井参数设计和完井设计。 2、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一口井的基础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专题设计,设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如下:(1)井身结构设计;(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4)钻井液设计;(5)钻井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7)设计结果;(8)参考文献;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范、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主要参考资料: 王常斌等,《石油工程设计》,东北石油大学校内自编教材 陈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 《钻井手册(甲方)》编写组,《钻井手册》,石油工程出版社,1990 完成期限2013年7月19日 指导教师毕雪亮 专业负责人李士斌 2013 年7 月 1 日

目录 前言 0 第1章设计资料的收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预设计井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邻井基本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2章井身结构设计.. (6) 2.1钻井液压力体系 (6) 2.2井身结构的设计 (7) 2.3井身结构设计结果 (9) 第3章套管柱强度设计 (10) 3.1套管柱设计计算的相关公式 (10) 3.2表层套管柱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技术套管柱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油层套管柱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套管柱设计结果 (20) 第4章钻柱设计 (21) 4.1钻柱设计原理 (21) 4.2钻柱的设计 (21) 4.3钻柱设计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5章钻井水力参数的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钻井水力参数的计算公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水力参数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泵的设计结果 (43) 第6章注水泥设计 (45) 6.1水泥浆排量的确定 (45) 6.2注水泥浆井口压力 (48) 6.3水泥浆体积的确定 (59) 6.4设计结果 (60) 第7章钻井液设计 (61) 7.1钻井液用量计算公式 (61) 7.2钻井液用量计算 (61) 7.3钻井液用量设计结果 (64) 7.4钻井液体系设计 (64) 第8章设计结果 (65) 参考文献 (67) 附录 (68)

煤层气01钻井工程设计

. 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EH-01井 钻井工程设计 1 设计依据 主要依据: 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 2)《恩洪煤田清水沟井田地勘报告》; 3)本勘探区与相邻勘探区以往钻探施工经验; 4)现有煤层气钻探施工设备、人员、技术状况实际。 2 基本数据 ●钻井名称:EH-01 ●钻井性质:煤层气参数井兼生产试验井 ●设计井位:曲靖市东山镇咱得村北,清水沟井田北部15勘探线上1501号钻孔以东125m处。 ●设计坐标:X 2802050 Y 18412825 Z 2005 ●设计井深:660m

b号煤层。 C、C、l●目的煤层:P组C212916b号煤层以下50米,下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完钻层位:C21●完井方式:套管完井。 3 钻井目的 1)获取系统可靠的目标煤层的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及煤质特征、割理和裂隙发育程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 . 等温吸附曲线、渗透率、储层压力、原地应力、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力学性质等参数; 2)评价该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储层特征、资源分布与开发条件。3)根据分析、测试资料决定是否对参数井进行扩孔改造,变成生产试验井,对目标煤层进行压裂排采试验,以获取煤层气井生产数据;4)根据排采试验成果,评价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和开发试验的可行性。 4 技术要求 4.1 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 储层压力一般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区域地质、煤田地质资料,预测该区煤储层压力梯度在10—12kPa/m之间。据此可对钻井液及各项工程参数进行调整,维持近平衡钻进。 根据该区构造复杂、断层多,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倾角大的特点,如何有效的保持井壁的稳定性又能尽量减少钻井液对煤储层的伤害,从而确保EH—01井能真正达到钻井目的。对该井钻井液性能使用要

煤层气钻井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煤层气钻井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2008-11-17 来源 关于煤层气 1.1煤层气的成因及主要成份 煤层气是一种在含煤岩层中,以腐植性有机物质为主的成煤物质在成煤过程中自生、自储式非常规的天然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为CH4,占90%以上。煤层气在煤层中生成,并以吸附、游离状态储存在煤层及邻近岩层之中。 1.2煤层气的危害 煤层气一直被看作是对煤矿开采造成严重安全威胁的有害气体,在煤炭开采史中,由于煤层气导致了多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和煤与瓦斯的突出事故。煤层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温室效应要比CO2大20倍,散发到大气中的甲烷污染环境,导致气候异常,同时大气中的甲烷消耗平流层中的臭氧,而臭氧减少使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加、形成烟雾,还可诱发某些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1.3煤层气的利用 另一方面,甲烷作为煤层气的主要成分,其常温下的发热量为3.43~ 3.71MJ/Nm3,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是一种高效、洁净的非常规天然气,可以用作民用燃料,也可以用于发电和汽车燃料,还是化工产品的上等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4山西沁水潘庄矿区煤层气开发 山西沁水潘庄矿区煤层气开发已经初具规模,其中由中联公司开发的煤层气井日产气量平均在2000m3以上,主要用作化工及工业燃料、汽车燃料等,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所属的寺河煤矿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120MW燃气轮低热值煤层气发电站。 1.5煤层气钻井工艺 煤层气钻井工艺基本和石油钻井工艺相似,都是在井眼钻成后,全井下生产套管,固井,然后通过射孔、压裂等工艺,最后达到采气的目的。一九四队从2006年8月起在山西沁水县为中联公司施工煤层气井,已成功完井6口,进尺2800多米,实现产值300余万元。本文结合煤层气井施工的实际,提出煤层气井钻井施工中防止井斜、钻井液固相控制、煤层钻进、下套管和固井这四个关键性技术问题。 2.煤层气钻井施工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2.1钻井防斜 2.1.1煤层气钻井对井斜的要求 由于在钻井完成后,还要进行射孔、压裂、安装井下装置等后续施工,对于钻井质量中的井斜有严格的要求,井深500m井斜0~1.0°为优质,1.0~2.5°为合格,超过2.5~3.0°为不合格,超过3.0°为报废。 2.1.2造成井斜的主要原因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现状研究及应用

煤层气井压裂技术现状研究及应用 摘要:煤层气其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甲烷。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增产措施是压裂,而压裂设计是实施压裂作业的关键。本文介绍了煤层气储层的特征,并根据美国远东能源公司煤层气井压裂工艺技术,对其在山西寿阳区块几口井的压裂设计进行了分析。讨论了煤层气井压裂设计的主要参数如施工排量、压裂液、支撑剂、加砂程序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煤层气储层压裂设计小型压裂测试树脂涂层砂 1 引言 美国是率先进行煤层气开采的国家,其煤层气工业起步于70年代,大规模的发展则是在80年代。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经测算煤层甲烷总资源量为30~351012 m3,约是美国的三倍。我国煤层气目前处于商业化生产的阶段。至今已在全国各煤矿区施工600多口煤层气井、10余个井组,大部分进行了压裂增产等措施。煤层气是我国常规天然气最现实、最可靠的替代能源,开发和利用煤层气可以有效地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在地域分布上的不均和供给量上的不足。山西省是中国煤层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开发利用煤层气的优势十分突出,如何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解决开发利用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瓶颈问题,达到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是我们当前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2 煤层气概况 煤层气俗称瓦斯,其主要成分为高纯度甲烷,是成煤过程中生成的、并以吸附和游离状态赋存于煤层及周岩的自储式天然气体,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在亿万年漫长的煤炭形成过程中,都有以甲烷为主的气体产生,如果它较多地从母质煤炭岩层中游离迁移出来并进入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均良好的构造中储存积聚,则被称为煤成气(即煤基天然气),其开采方式与常规天然气较相似。 2.1 煤层气的赋存特点 煤层气藏与常规气藏最大的差异就是煤层甲烷不是以简单的游离状态储存于煤岩的孔隙中,煤层气中90%以上均是吸附状态附着于煤的内表面上,少量的煤层气是以游离状态储存于煤岩的割理、裂隙和孔隙中,还有部分煤层气是以溶解状态储存于煤层水中。煤是一种多孔介质,其中微孔隙特别发育,形成了异常巨大的内表面面积,据测定每吨煤的内表面面积可达0.929亿m2 。煤的颗粒表面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吸引周围气体分子,这是固体表面上进行的一种物理吸附过程。压力对吸附作用有明显影响,国内外的研究均表明,随着压力增加,煤对甲烷的吸附量逐渐增大。 2.2 煤层气储层特征

1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规程 The Operation Regul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Horizontal Drilling 1 范围 本标准作为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联公司)企业标准,规范了煤层气水平井钻井工程作业全过程的程序和要求。包括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钻前准备及验收、水平井井眼轨迹控制作业、水平井测量作业、水平井完井作业、水平井钻井工程质量要求、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HSE)要求、水平井钻井工程资料汇交要求等六项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水平井钻井工程的设计、施工作业、工程质量要求、资料汇交和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Q/CUCBM 0301 煤层气钻井作业规程 GB/T 8979 污水排放要求 GB/T 11651 劳动保护用品 SY/T 5172 直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方法 SY/T 5272 常规钻井安全技术规程 SY/T 5313 钻井工程术语 SY/T 5322 套管柱强度设计推荐方法 SY/T 5334 套管扶正器安装间距计算方法 SY/T 5358 砂岩储层敏感性评价实验方法 SY/T 5396 石油套管现场验收方法 SY/T 5411 固井设计格式 SY/T 5412 下套管作业规程 SY/T 5435 定向井轨道设计与轨迹控制 SY/T 5526 钻井设备安装技术、正确操作和维护 SY/T 5547 动力钻具使用、维修和管理 SY/T 5618 套管用浮箍、浮鞋 SY/T 5619 定向井下部钻具组合设计作法 SY/T 5672 钻井井下事故处理基本规则 SY/T 5724 套管串结构设计 SY 5876—93 石油钻井队安全生产检查规定 SY/T 5957—94 井场电器安装技术要求 SY/T 5958 井场布置原则和技术要求 SY/T 5964 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规范 SY/T 6075 评价入井流体与多层配伍性的基础数据 SY/T 6228—1996 油气井钻井及修井作业职业安全的推荐方法中第八章和第10.5、10.6款 SY/T 6283—1997 石油天然气钻井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指南 SY/T 6426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 3水平井钻井工程设计

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油藏工程设计单项精编

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油藏工程设 计单项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团队编号: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方案设计类作品 比赛类别:方案设计类单项组油(气)藏工程 单位名称:______ 重庆科技学院_ 团队名称:_______ _ xxx _ __ 队长姓名:_______ xxx _______ 联系方式: xxx 指导教师: xxx 完成日期 2013 年 4月 6日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作品简介 (本报告是在A区块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研究设计经济上、技术上合理的开发方案。首先,我们明确了工区内目的油层的构造特征和油藏特征。通过油层对比,将油藏进行分层:P1层,P2层两油层及中间隔层。使用赛题中已给的测井资料,物性分析化验分析资料对P1层和P2层进行了地层对比,区分出渗透率,孔隙度的差别。从储层的油气水,压力和温度系统的分析中计算出了压力系统的地层压力,压力系数及压力梯度。通过流体性质分析确定地下原油,天然气及地层水的各项性质,储层的敏感性对于储层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考虑条件,给后续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在对区块地质有明确认识后,我们用容积法计算了A区块的地质储量,由于区块的上下层地层系数差别较大,水平方向渗透率及孔隙度分布亦不均,所以采用加权平均求取其各项参数。在地质建模方面,采用了使用surfer软件对储层进行构造建模和网格划分。主要是利用测井数据和油藏属性等值线图。赋予构造模型孔隙度和渗透率,并利用软件对储量进行了拟合,最终储量计算值取两种算法的平均值较为妥当。 最后,针对该区块特征,稠油油藏的开发条件的研究及国内外类似油藏的开发先例,提出了开发整体思路,最终选择了前期蒸汽吞吐,后期注热水的开采方式。在规定了合理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东北石油大学华瑞学院课程设计 年月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 题目 专业学号 主要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1、设计主要容: 根据已有的基础数据,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完成一口井的钻井工程相关参数的计算,最终确定出钻井、完井技术措施。主要包括井身结构、钻具组合、钻井液、钻井参数设计和完井设计。 2、设计要求: 要求学生选择一口井的基础数据,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最终以设计报告的形式完成专题设计,设计报告的具体容如下: (1)井身结构设计;(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4)钻井液设计;(5)钻井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7)设计结果;(8)参考文献; 设计报告采用统一格式打印,要求图表清晰、语言流畅、书写规、论据充分、说服力强,达到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3、主要参考资料: 王常斌等,《石油工程设计》,东北石油大学校自编教材 涛平等,《石油工程》,石油工业,2000 《钻井手册(甲方)》编写组,《钻井手册》,石油工程,1990 完成期限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前言 钻井工程设计是石油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确保油气钻井工程顺利实施和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是钻井施工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组织钻井生产和技术协作的基础,是搞好单井预算和决算的唯一依据。钻井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关系到一口井作业的成败和效益。科学钻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钻井设计水平的提高。 设计应在充分分析有关地质和工程资料的基础上,遵循国家及当地政府有关法律、法规和要求,按照安全、快速、优质和高效的原则进行,并且必须以保证实施地质任务为前提。主要目的层段的设计必须体现有利于发现与保护油气层,非目的层段的设计主要考虑满足钻井工程施工作业和降低成本的需要。 本设计的主要容包括:1、井身结构设计及井身质量要求:原则是能有效地保护油气层,使不同地层压力梯度的油气层不受钻井液污染损坏;应避免漏、喷、塌、卡等复杂情况发生,为全井顺利钻进创造条件,使钻井周期最短;钻下部高压地层时所用的较高密度钻井液产生的液柱压力,不致压裂上一层管鞋处薄弱的裸露地层;下套管过程中,井钻井液柱压力之间的压差不致产生压差卡套管等严重事故以及强度的校核。2、套管强度设计;3、钻柱设计:给钻头加压时下部钻柱是否会压弯,选用足够的钻铤以防钻杆受压变形;4、钻井液体系;5、水力参数设计;6,注水泥设计,钻井施工进度计划等几个方面的基本设计容。

煤层气井钻井井控实施细则

煤层气钻井井控实施细则(暂行) 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一年四月

目录 一一一总则 一一一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 一一一一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一一一二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第五章防火、防爆措施 第六章井控应急救援 第七章井控技术培训 第八章井控管理制度 第九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煤层气是一种以吸附态吸附在煤的微孔隙表面的气体,需要通过排水降压方式才得以采出,是一种非常规气藏。 第二条为了进一步推进煤层气钻井井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提高井控管理水平,有效预防井喷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不受破坏。参照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规定》,结合煤层气自身开发特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钻井工程施工作业,进入所辖地区的所有钻井队伍及相关技术服务队伍应执行本细则。 第二章风险评估和分级管理 第四条井控风险评估 根据煤层气特点,将煤层气钻井作业风险划分为两级,按二 级井控风险进行管理。 一级风险井:预探井、含浅层气和C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开发井、评价井。 二级风险井:不含浅层气和CO2、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详探(评价)井、开发井。 第五条井控分级管理 (一)井控装备配套 一级风险井必须安装防喷器,二级风险井在满足一次井控的条件下,可不安装防喷器。

(二)管理要求 一级风险井:相关建设单位在公司专业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全 面进行管理。 二级风险井:相关建设单位独立进行全面管理。 第三章一级风险井井控管理 第六条井控设计是钻井地质和钻井工程设计的重要组成 部分,公司地质、工程设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井控设计的相关要求进行井控设计,需由公司主管部门负责审核审批。 第七条钻井井口距离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学校、医院、油库、河流、水库、人口密集及高危场所等不小于500m。若安全距离不能满足上述规定,应组织进行安全、环境评估,并制定有针对性的井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第八条地质设计应根据物探资料及本构造邻近井和邻构造的钻探情况,提供本井全井段预测的地层压力系数、浅气层、有毒有害气体资料和复杂情况。 第九条工程设计应根据地层压力系数、浅气层资料、岩性剖面及安全钻进的需要,设计合理的井身结构和套管程序,绘制 各次开钻井口装置及井控管汇安装示意图,并提出相应的安装、试压要求。 第十条工程设计应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资料进行钻井液设计,钻井液密度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0.02g/cm3~0.15g/cm3;具

煤层气钻井与完井技术

煤层气井钻井完井技术浅议 蒋作焰 【摘要】:煤层在储层物性、机械力学性质及储集方式等方面具有与常规油气储层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煤层气井钻井、取心、完井及储层保护诸技术的特殊性。据此,我们从钻井完井工程的角度分析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煤层气开发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并形成了一整套煤层气井的取心技术、储层保护技术和完井技术。这套技术应用于中国多个煤层气试验开发区,不仅满足了地质评价的需要,也为实现煤层气工业性开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关键词】:煤层气钻井技术完井技术 【作者】:蒋作焰2006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专业,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一公司工程师。

前言 煤层气又称煤层甲烷,是一种优质高效清洁能源。凭借良好的安全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已在国际上引起广泛的关注。我国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目前我国的天然气勘探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原钻井通过多年的攻关研究和试验,形成并掌握了一整套适合煤层气的钻井完井工艺技术,其内容包括:煤层造穴技术、连通技术、煤层井眼轨迹控制技术、水平分支井技术、充气欠平衡钻井技术、煤层绳索取心技术、煤层气完井技术、煤储层保护技术、煤层气井完井技术等。 一、煤层气井钻井完井的特殊性 煤层气钻井完井技术是建立在煤层地质力学性质及开采要求基础之上的。煤层具有不同于其他储层的特殊地质特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井壁稳定性差,容易发生井下复杂故障。 煤层机械强度低,裂缝和割理发育,均质性差,存在较高剪切应力作用。因而煤层段井壁极不稳定,在钻井完井过程中极易发生井壁坍塌、井漏、卡钻甚至埋掉井眼等井下复杂。 2、煤层易受污染,实施煤层保护措施难度大。 煤层段孔隙压力低且孔隙和割理发育,极易受钻井液、完井液和固井水泥浆中固相颗粒及滤液的污染;但在钻井完井过程中,为安全钻穿煤层,防止井壁坍塌,又要适当提高钻井液完井液的密度,保持一定的压力平衡。这就必然会增加其固相含量和滤失量,加重煤层的污染。因此,存在着防止煤层污染和保证安全钻进的矛盾,从而使实施煤层保护较油气层更为困难。 3、煤层破碎含游离气多,取心困难。

钻井工程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答案

远程教育学院石油工程专业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远程教育学院 2012年5月

目录 一、地质设计摘要 二、井身结构设计 三、固井工程设计 四、钻柱设计 五、钻井设备选择 六、钻井液设计 七、钻进参数设计 八、下部钻具组合设计 九、油气井控制 十、各次开钻或分井段施工重点要求 十一、地层压力监测要求 十二、地层漏失试验 十三、油气层保护 十四、完井井口装置 十五、环保要求 十六、钻井进度计划 十七、成本预算

XX油区XX凹陷一口直井生产井的钻井与完井设计。 设计内容:(其中打“√”部分必须设计,其他部分可选做或不做) 一、地质设计摘要(√); 根据《xx井钻井地质设计》,本井设计井深米,预测压力系数为0.95~0.98,属于正常压力体系。主要目的层为。因此本井设计表套封固第四系、第三系泰康组,一开直接采用高密度钻井液钻进,将可能存在的浅层气压稳;若一开确实钻遇浅层气,则在固井水泥浆中加入防气窜剂,保证固井质量。 二、井身结构设计(√); 井身结构设计 设计系数 抽吸压力系数:0.04g/cm3 激动压力系数:0.04 g/cm3 地层破裂安全增值:0.03 g/cm3 井涌条件允许值:0.05 g/cm3 正常压力压差卡钻临界值:12~15MPa 异常压力压差卡钻临界值:15~20MPa

一、地质概况 表A-1 井别探井井号A5 设计井深目的层 J Q 井位 坐标 地面海拔m 50 纵( )m 4275165 横(y)m 20416485 测线位置504和45地震测线交点 地理位置XX省XX市东500m 构造位置XX凹陷 钻探目的了解XX构造 J Q含油气情况,扩大勘探区域,增加后备油气源 完钻原则进入 J Q150m完钻 完井方法先期裸眼 层位代号底界深度,m 分层厚度,m 主要岩性描述故障提示 A 280 砾岩层夹砂土,未胶结渗漏 B 600 320 上部砾岩,砂质砾岩,中下部含砾砂岩渗漏 C 1050 450 中上部含砺砂岩、夹泥岩和粉砂质泥岩; 下部砺状砂岩,含砺砂岩、泥岩、粉砂质泥 岩不等厚互层 防塌 D 1600 泥岩、砂质泥岩、砺状砂岩、含砺砂岩不等 厚互层,泥质粉砂岩 防漏 防斜 E 1900 300 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砺状砂岩、含砺 砂岩 防斜 防漏 F3 2650 750 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防斜 F2J2900 250 泥岩夹钙质砂岩,夹碳质条带煤线,中部泥 岩夹煤层、下部泥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 防斜、塌、卡 F2K 3150 250 泥岩为主,泥质粉砂岩,中粗砂岩,砂砾岩间互 F1 3500 350 泥岩、泥质砂岩、下部灰褐色泥岩防漏、喷、卡 Q J 3650 (未穿) 150 深灰,浅灰色灰岩为主,间夹褐,砖红色泥 岩 防漏、喷、卡

第七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第七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第七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的内容,具体内容:石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欢。石油工程设计参赛对象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参赛学... 石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物资,在国家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显。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大家喜欢。 石油工程设计参赛对象 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参赛学生需组成1-5人的团队,学历构成不限。 石油工程设计赛题设置 2.1 方案设计类 大赛组委会提供现场油(气)田区块的地质资料,参赛学生参考《油(气)田开发方案总体编制指南》和《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作品要求》完成油(气)田开发方案的设计,主要包括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和HSE与经济评价等部分的设计,赛题设综合组和单项组,每人只限参加一个组别的比赛。 综合组:完成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地面工程、HSE、经济评价等一整套油(气)田总体开发方案,由3~4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老师1~4名。 单项组:完成油(气)藏工程、钻完井工程、采油(气)工程和地面工程四

项中任一项的设计方案,由1~2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老师1名。 2.2 创新创业类(全国石油高校"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创新组:选手根据方案设计类赛题的数据资料,对整套油气田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技术工艺进行创新设计,包括软件的编写、工艺的创新、设备或装置的设计等。作品完成后,填写作品申报说明书并附相关的设计图纸、软件程序等。由1~2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教师1名。 创业组:选手根据赛题的主题要求,基于 Ocean 平台进行软件开发,作品完成后,提交插件程序、代码、用户手册等。由1~5名在校学生组成,指导教师1~3名。 注:选手可同时参加方案设计类和创新创业类的比赛。 石油工程设计作品要求 3.1 内容要求 (1)内容完整,方案设计类作品应按照《斩获卓越杯——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指南》完成,创新创业类作品应有详细的说明书及必需的附件; (2)设计方案有详细的计算过程和充分的论证; (3)禁止抄袭,不得用相似的项目报告冒充; (4)技术创新类作品禁止使用已有的专利、著作或论文; (5)若引用他人成果需说明并指明出处。 3.2 格式要求 (1)参赛作品按照工程项目报告方式编写,计算过程以附录形式给出; (2)按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方案格式要求进行排版。 3.3 提交要求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论文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参赛作品格式说明 参赛作品应有封面、作品说明、目录及正文组成。纸张采用A4,页眉采用报告中出现的各章节的名称,黑体,五号,居中;页脚采用页码,Times New Roman,五号,居中。 文件命名方式:编号_团队名称_参赛单位 封面、作品说明部分:格式详见后文。 目录部分:标题“目录”,字体:黑体,字号:小三。章标题,字体:宋体,字号:小四。(各级标题间采用1.5倍行距,对齐方式:分散对齐,数字和英文字母选用Times New Roman小四号)。 正文部分:格式详见后文,具体如下: 页边距:上3.0cm,下3.0cm,左3.0cm、右3.0cm;页眉:2.0cm,页脚:2.0cm;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每章的章标题: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前为0,段后1行,每章另起一页,插入分节符(不要使用分页符,因为每章的页眉不一样),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如第1章,不要使用汉字一、二等);章中的各级标题: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段后为0.5。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如图1.2,表2.3,附注4.5,式6.7等。如“图1.2”

就是指本论文第1章的第2个图。文中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根据全文统一编号,如文献[3],文献[3,4],文献[6-10]等,在正文中引用时用右上角标标出。附录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另行编号,如图A1,表B2,附注B3,或文献[A3]。 打印要求:一律A4纸打印装订。

编号:_______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National Petroleum Engineering Design Competition (Times New Roman三号居中) 参赛作品(黑体小初居中) 题目(黑体一号居中)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队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体四号,1.5倍行间距) 完成日期年月日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石油工程课程设计(2016年钻井部分)

钻井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概述 钻井是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手段。钻井工程质量的优劣和钻井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钻井成本的高低,油田勘探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及石油工业发展速度。 钻井工程设计是钻井施工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组织钻井生产和技术协作的基础,搞好单井预算和决算的唯一依据。钻井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关系到一口井作业的成败和效益。科学钻井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靠钻井设计水平的提高,所有的井都要进行钻井设计。钻井设计是在地质部门提供一口井地质设计书的基础上进行的,内容包括资料收集、工程设计、进度设计和费用预算四个部分,其中资料收集、整理和工程设计是本次必须完成的任务。 二、课程的任务、目的与要求 “石油工程设计——钻井工程设计”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设计的任务是:教授及指导学生进行并完成一口直井的钻井工程施工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明了一口井钻井工程设计所包含的基本内容、设计的整体过程及各部分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加深对“钻井工程”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了解石油工程相关课程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编制设计文本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及利用己获取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通过自学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已学知识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口直井的钻井工程施工设计:掌握“教学内容”中所规定的各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会进行相关的设计计算;掌握有关工程手册的查阅方法。所完成的设计应包含“教学内容”中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学生最终应提交所设计井的“一口井钻井工程设计书”,以及“一口井钻井工程设计说明书”各一份。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1、教学内容 1)、指导教师给每个学生下达一份钻井工程设计任务书,具体由提供的软件自动生成。

煤层气井总体设计

目录 地质部分 (1) 一、基本数据 (1) 二、枣圆煤层气开发试验区布井方案 及该井在井网中的位置钻探目的 (1) 三、设计依据 (2) 四、设计地层剖面及目的煤层深度、厚度预测 (3) 五、地质录井项目及要求 (3) 六、地球物理测井 (3) 七、地层测试 (4) 八、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4) 工程部分 (6) 一、井身结构及套管程序 (6) 二、井身质量、固井质量......等项要求.. (6) 三、各阶段施工要求 (6) 四、施工进度预测 (8) 资料要求 (9) 一、需要提交的资料 (9) 二、资料提交时间 (10)

地质部分 一、基本数据 井名: 井别:参数井+试验井 地理位置: 构造位置: 井位坐标: X:Y:H:米 设计井深:米 目的煤层:二叠系山西组3#煤层和石炭系太原组15#煤层。 完钻层位:奥陶系峰峰组。 完钻原则:钻穿石炭系太原组15#煤层以下60米完钻。 完井方法:套管完井。 二、开发试验区布井方案及该井在井网中的位置和目的任务 该井的主要钻探目的和任务是: (1)获取可靠的目标煤层(3#、15#)煤层气评价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煤质、割理和裂隙发育程度、等温吸附特征、含气量、含气饱和度、地层压力、原地应力、煤及顶底板岩石力学性质等。 (2)根据获得的较可靠的煤储层实测参数,与TL-003井进行初步对比研究,指导井网其它各井下步施工方案。

(3)井网其它各井钻井工程全部结束后,统一对主力煤层—3#煤层进行射孔压裂和排水采气试验。 三、设计依据 (1)“沁水盆地南部枣圆煤层气开发试验部署方案”(1999) (2) “枣圆煤层气开发试验井网各井总体设计原则”(讨论纪要) (3)“沁水盆地XXX井完井地质总结报告”(1998.2) (4) 沁水盆地XXX、XXX等井总体设计 四、设计地层剖面及预测目的煤层厚度和深度 根据井网上已完井的XXX井(相距该井约800m)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结合其他煤田勘探钻孔资料,并参考樊庄区块3#煤层、15#煤层厚度等值线和底板标高等值线图,预测出该井钻遇地层深度和厚度见表1。 预计该井3#煤层顶界深度为470m,厚度约6.0m; 15#煤层顶界深度为580m,厚度约1.4m。 该井设计地层分层数据表表1

第三届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综合组作品

团队编号:_______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方案设计类作品 比赛类别:_______ _____ __ 单位名称:______ _ ___ __ 团队名称:______ _________ __ 队长姓名:_______ ________ __ 联系方式: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 年 4 月 8 日 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作品说明 为了提升自身能力与专业水平,我们参加了此次大赛。在本次设计大赛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内容。首先进行地质图件的Geomap 化,提取其中的地质参数。然后结合大赛所给其他资料进行地质储量的计算与评价。然后进行油藏工程方案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利用经验公式、极限经济井网密度初步确定井网密度,在已有井的基础上进行井网的部署;②建立东西南断层封闭,北边边水的层状油藏数值模拟模型;③开发方案的论证:a 天然能量开发指标计算预测 b 注水开发(注水时机:同期注水;注采井网:边部注水,面积注水—五点、反七点、反九点,注采强度:以注采比为基础,论证 0.8/1.0/1.2)论证,推荐三个可选优化方案。进一步,从低渗油藏开发的现场经验及地下地质条件出发,选择丛式定向井进行钻井方案和采油方案的设计。最后,对整个开发方案进行了经济评价。 本次设计主要侧重于使用油藏数值模拟对开发方案

的论证。在结合已有资料的基础上查阅了大量文献及资料,在老师的指导及团队成员的通力合作之下完成了本次设计大赛。 本参赛作品由团队成员独立完成,不存在剽窃、抄袭等侵权现象。若违反自愿放弃参赛资格并承担相关责任。 负责人签字:团队成员签字: 指导老师签字: 时间:2010 年5 月6 日

钻井工程设计(书)(非常好的资料)

第一章钻井工程设计 第一节钻井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钻井是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主要手段。钻井工程质量的优劣和钻井速度的快慢,直接关系到钻井成本的高低、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石油工业的发展速度。 钻井设计是钻井施工作业必须遵循的原则,是组织钻井生产和技术协作的基础,是搞好单井预算和决算的唯一依据。钻井设计的科学性、先进性关系到一口井作业的成败和效益。科学钻井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靠钻井设计水平的提高。 搞好钻井设计也是提高技术管理和加强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是钻井生产实现科学管理的前提。下面依据SY/T 533—1996《钻井工程设计格式》及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进行钻井设计的具体情况,对钻井设计的内容、原则、方法及需收集的原始数据作一介绍。 一、钻井设计的内容 现场钻井设计的内容包括地质设计和钻井工程设计两大部分,其中 地质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1)区域地质概况; (2)地理及环境资料; (3)设计依据与钻井目的; (4)设计地层、油气水及岩性矿物、物性; (5)取资料要求; (6)地层孔隙压力、破裂压力预测; (7)技术说明及要求; (8)地质附图。 钻井工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1)确定合理的井身结构; (2)选择钻机类型; (3)钻柱组合和强度设计; (4)钻井参数设计; ①机械破岩参数:包括钻头类型、尺寸、数量、钻压、转数、洗井液排量等。 ②钻井液性能; ③水力参数设计; (5)固井工程: ①固井要求; ②套管柱强度设计; ③水泥浆性能参数设计; ④流变学注水泥浆设计; (6)油气井压力检测; (7)环境保护要求 (8)成本及材料预算; (9)技术经济指标及时效分析。 二、钻井设计的基本原则

最新煤层气01钻井工程设计

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EH-01井 钻井工程设计 1 设计依据 主要依据: 1)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恩洪煤田煤层气勘探总体部署方案》; 2)《恩洪煤田清水沟井田地勘报告》; 3)本勘探区与相邻勘探区以往钻探施工经验; 4)现有煤层气钻探施工设备、人员、技术状况实际。 2 基本数据 ●钻井名称:EH-01 ●钻井性质:煤层气参数井兼生产试验井 ●设计井位:曲靖市东山镇咱得村北,清水沟井田北部15勘探线上1501号钻孔以东125m处。 ●设计坐标:X 2802050 Y 18412825 Z 2005 ●设计井深:660m ●目的煤层:P2l组C9、C16、C21b号煤层。 ●完钻层位:C21b号煤层以下50米,下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组。 ●完井方式:套管完井。 3 钻井目的 1)获取系统可靠的目标煤层的储层参数,主要包括煤层厚度、埋深、煤岩及煤质特征、割理和裂隙发育程度、含气量、含气饱和度、

等温吸附曲线、渗透率、储层压力、原地应力、煤层顶底板岩石的力学性质等参数; 2)评价该区煤层气地质条件、储层特征、资源分布与开发条件。 3)根据分析、测试资料决定是否对参数井进行扩孔改造,变成生产试验井,对目标煤层进行压裂排采试验,以获取煤层气井生产数据; 4)根据排采试验成果,评价该区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和开发试验的可行性。 4 技术要求 4.1 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 储层压力一般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根据区域地质、煤田地质资料,预测该区煤储层压力梯度在10—12kPa/m之间。据此可对钻井液及各项工程参数进行调整,维持近平衡钻进。 根据该区构造复杂、断层多,煤层层数多、厚度大、倾角大的特点,如何有效的保持井壁的稳定性又能尽量减少钻井液对煤储层的伤害,从而确保EH—01井能真正达到钻井目的。对该井钻井液性能使用要求如下: 1)开孔至第一目标层以上10米,采用泥浆钻井,以便起到良好的护壁作用; 2)从第一目标层开始,要求采用清水钻进,以达到: ●最大限度地减少钻井液对煤层的污染; ●保证试井工作的顺利进行,以获取准确的储层参数。 4.2 钻井质量要求 根据该井钻井目的和任务,要求井身质量: 最大全角变化率不得大于10/30m,全井井斜不得超过30,井底最大位移不得超过10 m,井径扩大率小于20%。 4.3 钻井取芯要求

煤层气钻井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煤层气钻井中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218-12-10 1. 关于煤层气 1.1煤层气的成因及主要成份 煤层气是一种在含煤岩层中,以腐植性有机物质为主的成煤物质在成煤过程中自生、自储式非常规的天然气,俗称瓦斯,主要成分为CH4,占90%以上。煤层气在煤层中生成,并以吸附、游离状态储存在煤层及邻近岩层之中。 1.2煤层气的危害 煤层气一直被看作是对煤矿开采造成严重安全威胁的有害气体,在煤炭开采史中,由于煤层气导致了多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和煤与瓦斯的突出事故。煤层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具有强烈温室效应的气体,其温室效应要比CO2大20倍,散发到大气中的甲烷污染环境,导致气候异常,同时大气中的甲烷消耗平流层中的臭氧,而臭氧减少使照射到地球上的紫外线增加、形成烟雾,还可诱发某些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1.3煤层气的利用

另一方面,甲烷作为煤层气的主要成分,其常温下的发热量为3.43~3.71MJ/Nm3,其热值与天然气相当,是一种高效、洁净的非常规天然气,可以用作民用燃料,也可以用于发电和汽车燃料,还是化工产品的上等原料,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4山西沁水潘庄矿区煤层气开发 山西沁水潘庄矿区煤层气开发已经初具规模,其中由中联公司开发的煤层气井日产气量平均在2000m3以上,主要用作化工及工业燃料、汽车燃料等,山西晋城煤业集团所属的寺河煤矿正在建设全国最大的120MW燃气轮低热值煤层气发电站。 1.5煤层气钻井工艺 煤层气钻井工艺基本和石油钻井工艺相似,都是在井眼钻成后,全井下生产套管,固井,然后通过射孔、压裂等工艺,最后达到采气的目的。一九四队从2006年8月起在山西沁水县为中联公司施工煤层气井,已成功完井6口,进尺2800多米,实现产值300余万元。本文结合煤层气井施工的实际,提出煤层气井钻井施工中防止井斜、钻井液固相控制、煤层钻

石油工程设计大赛采油单项组

团队编号:19194052 第九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方案设计类 采油气工程单项组 完成日期 2019 年 4 月 17 日 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组织委员会制

作品简介 本方案为XX油田采油气工程方案,根据SY/T 6081-2012《采油工程方案设计编写规范》,应用Meyer压裂模拟软件完成了对该区T井压裂方案的设计,应用自编软件“压裂液返排优化设计系统”,对压裂液返排进行优化,应用pipesim软件完成了采油气工程方案设计,全文共10个章节。 第1章节为油田概况。本章介绍了油田地理位置、地层情况、构造和储层特征,温度、压力数据,以及实验和现场获得地层、原油、天然气参数。 第2章为完井设计。本章分析了常用完井方式的优缺点、计算了井筒出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油田经验选择了套管射孔完井方式。 第3章为套管设计。本章在所给井深结构的基础上,根据SY 5724-2008 《套管柱强度与结构设计》和《API 套管强度数据》对套管进行优选。 第4章为射孔工艺设计,本章基于为达到最大油井产能的目的,对影响射孔参数的各因素进行分析,优选了射孔参数,对射孔后的套管强度进行了校核,对射孔配套设备做出了选择;根据储层特性,以保护储层的原则,对射孔液类型进行优选。 第5章为压裂设计,本章利用Meyer软件对施工参数和泵注程序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利用自编软件“压裂液返排优化设计系统”对压裂液的返排进行了优化。

第6章将为采油采气设计。生产阶段分为自喷阶段和人工举升阶段。自喷阶段利用pipesim软件,建立生产系统模型,模拟生产阶段,设计出合理的油管尺寸和油嘴尺寸;人工举升采用的是有杆泵举升方式,并对有杆泵举升方式的设备做出了选择。 第7章为防蜡、防腐设计。防蜡设计是根据原油高含蜡的特点,分析了蜡的形成机理,清、防蜡的方法,预测了蜡开始析出的井深,并作出了具体的清、防蜡措施;防腐设计主要介绍了油田上常见的油套管腐蚀机理和影响因素,提出了具体的防腐措施。 第8章为生产管理及HSE。 第9章为经济评价。主要从投资费用估算、操作费用估算和销售收入、税金及附加三个部分对T井进行经济评价。 第10章为推荐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