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运动同步练习1

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运动同步练习1
九年级化学水分子的运动同步练习1

第二单元水和溶液

第一节水分子的运动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水的净化方法

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1)吸附: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___________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__________出来。用具有吸附作用的固体还可以吸附掉一些___________的杂质,除去异味。

(2)沉淀:对于静置沉淀和吸附沉淀,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过滤:

过滤是分离不溶性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一种方法。

①过滤所需仪器

漏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带铁圈)。

②过滤操作要点

“一贴”:将滤纸折叠成圆锥形,用水湿润使其紧贴在漏斗内壁上,中间不要留有气泡。“二低”:滤纸要低于___________的边缘,漏斗里的液面应低于___________的边缘。

“三靠”:过滤时玻璃棒的末端要轻轻靠在___________滤纸的一边;盛过滤液的烧杯口要紧靠在玻璃棒的中上端,倾倒过滤液时沿玻璃棒流进过滤器;漏斗的最下端要紧贴在烧杯内壁上,以免滤液飞溅。

(4)蒸馏:给液体加热,使它变成___________,再使___________冷却凝聚成液体,这种方法叫做蒸馏。通过蒸馏,可以利用物质的___________不同来分离和提纯液态混合物,也可以把混在液体中的不挥发性杂质除去。

答案:吸附沉淀过滤蒸馏

(1)吸附沉淀可溶性

(2)吸附沉淀

(3)固体物质溶液①玻璃棒锥形瓶②漏斗滤纸三层

(4)气体气体沸点

2.一定量的水,当它由固态变成液态,再由液态变成气态,水分子的_________和________不会发生变化,变化的是水分子之间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数目大小距离分子的排列方式

3.雨后路边的水渍一会就消失了,是由于___________获得___________,运动___________,挣脱___________离开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__逃逸到空气中。这叫水的___________。烧开了水之后,揭开锅盖,立即就会有许多水滴滴下,这是___________在锅盖上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水分子太阳光的能量速度加快水分子之间的束缚液体表面水蒸气蒸发水蒸气冷凝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水变成水蒸气是()

A.水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B.发生了化学变化

C.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D.水的微粒由静止变成了运动

思路解析:水变成水蒸气,这是一个状态的改变,由液体变成气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变大,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B不对。从微粒的角度来看,温度升高,微粒的运动加快,微粒之间的间隔增大,所以体积才变大,本质是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水的微粒本身并没有发生了变化,A不对。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不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在运动,D不对。

答案:C

2.水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是()

A.气态

B.液态

C.固态

D.三态均有

思路解析:自然界中水的存在三种形态都有。云是气态的水,即水蒸气,河流、海洋中的水是液态的,冰川、冰山中的水是固态的。

答案:D

3. 0 ℃的水继续冷却,结成冰后,分子间的间隔()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不能确定

思路解析:宏观上水变成冰后,体积增大。为什么温度降低,水分子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了?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比较流行的是“假晶体”的存在。

答案:B

4.(2010邹城五中中考模拟)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发生三态变化,主要原因是()

A.构成水的微粒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B.构成水的微粒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C.水的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

D.水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

思路解析:水的三态变化,本质上是温度的变化导致水分子间距离变化的结果。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大,当距离增大到一定程度,即由液态变成气态;同样,水蒸气在冷凝过程中,由于分子间距离变小,由蒸汽冷凝成为液态水。

答案:B

5.下列属于化学变化实质的是()

A.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B.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分子改变,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D.一种分子运动到另一种物质的分子之间去

思路解析:此题关键在于把握化学变化的实质,即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分子的体积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些只是分子所具有的基本性质,不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答案:C

6.(2010山东邹城中考模拟)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售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馏水,有关这类纯净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纯天然饮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它是一种硬水

C.它在通电条件下不能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D.它纯净、清洁,但不宜长期饮用

思路解析:蒸馏水是纯水,不含矿物离子和微量元素,不适合饮用;它是化合物,本身就是化学品,不能说不含化学品;通电时能够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但电解很慢;它洁净,是纯水,但不适合作饮用水水源。

答案: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澄清透明的水都是纯水

B.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可以吸附固体小颗粒和液体小颗粒

C.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

D.长期饮用纯净水对身体有益无害

思路解析:河水、井水一般都是澄清透明的,澄清透明的原因是没有大的不溶性的固体颗粒,不能认为这样的水就是纯水。净水器中加活性炭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活性炭和木炭都可以把固体小颗粒和液体小颗粒吸附在其表面,除去水中异味和一些小的杂质。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服,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由于纯净水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所以长期饮用并无益处,不过比饮用不洁的水或硬水要好。

答案:B

8.(2010山东郓城中考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增加

B.水资源很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

D.只要水是无色、透明的,就一定未被污染思路解析:A正确,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平提高,消耗的资源量增加,由此引起的工农业产品需求增加,导致用水量增大;B水资源很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很有限,且分布很不均匀;C水的自净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超出了这一限度,水就被污染;D无色透明的水中可能溶解了大量的可溶性杂质。

答案:A

快乐时光

含笑九泉

有一次,上国文课时,老师为了了解这位侨生的中文程度,就随口问他一些相关的成语。

“你可不可以说出一句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很开心的样子?”

国文老师出了一道问题,又说:“不过,这个成语中最好能有个数字,

比如一、二、三、四……”

这位侨生想了一想,很高兴地说:“我知道了,‘含笑九泉’!”

哈!好一个“含笑九泉”!全班同学莫不捧腹大笑,年迈的国文老师,也差点没昏倒过去。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城市中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其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思路解析:过滤是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吸附是利用吸附剂的吸附性将水中悬浮的杂质或臭味吸附到吸附剂的表面,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消毒是利用消毒剂将水中病毒细菌杀死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2.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过程是()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D.无法判断

思路解析:蒸馏是利用升高温度,使液态物质变为气态,再冷却,气态物质又凝结成液态的

过程,因此这一过程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而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因此属于物理变化。答案:A

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中,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A.吸附沉淀

B.静置沉淀

C.过滤

D.蒸馏

思路解析:蒸馏过程中由于物质的沸点不同,在不同温度下挥发的物质不同,当温度处于水的沸点时,只有水变成气体挥发出去,其他物质不发生变化。因此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

答案:D

4.净化水的操作有多种,综合运用这些操作净化效果更好。下面合理的先后顺序是()

A.过滤、沉淀、蒸馏

B.沉淀、蒸馏、过滤

C.沉淀、过滤、蒸馏

D.蒸馏、过滤、沉淀

思路解析:沉淀不如过滤除杂效果好,因为沉淀难以把所有可以被过滤的杂质除去,有少量固体杂质剩余;最好的除杂方法是蒸馏,蒸馏过程中由于物质的沸点不同,在不同温度下挥发的物质不同,当温度处于水的沸点时,只有水变成气体挥发出去,其他物质不发生变化。因此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

答案:C

5.你认为下列哪种情况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A.农业上大量施用化肥、农药

B.工业上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C.人们用第四代广谱杀菌消毒剂ClO2对水进行杀菌消毒

D.生活中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并将脏水随意排放

思路解析: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生活污染。B、A、D叙述各属于这三种污染。ClO2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A级安全、高效、快速杀菌剂。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6.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下图所示。

(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_________来检验。

(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取_________方法。

(4)小冬以为软水可以洗净餐具上的油污,但效果不好。我加入洗洁精后,去污效果很好,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_________的功能。

思路解析:利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具有的较强的吸附能力,把水中悬浮杂质除去。水的硬度的大小可以用肥皂水来鉴别:加入肥皂水,产生絮状沉淀;降低水的硬度我们常采用加热法;洗洁精由于具有乳化功能,能够有效除去油污。

答案:(1)过滤吸附

(2)肥皂水(或洗衣粉或洗洁精)

(3)蒸馏(或加热煮沸)

(4)乳化

7.原水(未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在水中撒些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使水变澄清;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步骤如下:

(1)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_______(填编号)。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要根据题中提供的已知条件作答。在水中撒明矾,能使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形成沉淀,通过沙滤,使水变澄清。在已澄清的水中加氯气,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能杀死水中细菌,使水成为能饮用的水。

答案:(1)ABC (2)D

8.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请完成操作中的有关问题:

(1)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明矾粉末,这是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_______,

使杂质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再进行过滤液体:

①过滤操作所必需的仪器_________。

A.烧杯

B.酒精灯

C.铁架台(带铁圈)

D.试管

E.玻璃棒

F.漏斗

G.托盘天平

H.蒸发皿

②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下端接触的部分是__________层滤纸处。

③若滤液仍然浑浊,你认为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再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作用。

(4)最后进行蒸馏:

①蒸馏时加入沸石的目的是___________;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腾得太剧烈,以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得蒸馏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检验的简单方法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基本过滤的基本实验操作和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答案:(1)吸附沉降

(2)①ACEF ②引流液体三③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滤纸破损或过滤器不干净

(3)吸附

(4)①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②软水把肥皂水加到水中,搅拌,若产生泡沫较多,则为软水

9.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水蒸气,试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结论。

思路解析:利用物质在空气中放置变潮;或降低温度产生小水滴等现象说明。

答案:(1)干脆的饼干在空气中会受潮。

(2)从冰箱拿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表面会形成一层水珠。

10.据199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现场报道:甘甜清澈的长江源头水流至海口,水下能见度不足10 cm。其主要原因是沿途大量流入()

①生活污水②工业废水③泥沙④普通雨水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

思路解析:水的能见度低,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难溶性悬浮物,悬浮物应该主要是泥沙、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答案:C

11.在下列有关叙述后的空格中,填写有关的序号。①构成物质的微粒很小②微粒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③微粒间有间隔

(1)湿衣服晒一段时间就会变干,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墨汁滴入一杯清水中,清水很快变黑了,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的微粒(水分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路解析:这是用物质由微粒构成的观点来解释生活中一些现象。

答案:(1)②(2)③(3)②(4)①

12.用构成物质的微粒的特性解释夏天空气潮湿,而冬天空气干燥的原因。

思路解析:组成水的微粒夏天挥发快,冬季挥发慢,故夏季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增大,湿度大而冬季湿度较小。

答案:夏天气温高,地面上构成水的微粒运动快,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很多,使空气变得很潮湿;冬天气温低,构成水的微粒运动慢,每天扩散到空气中的水的微粒较少,空气显得干燥。

13.装开水的保温瓶盖有时候会跳出来,为什么?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组成微粒的运动这一特点。保温瓶中热水随温度升高随着温度而挥发加快,使得瓶内压强增大。

答案:保温瓶盖有时会跳起来的原因之一,是瓶内开水没有装满,瓶内留有空气,受热后微粒空隙增大,或者到开水时,有冷空气进入瓶中,盖上瓶盖,空气受热,气体微粒空隙增大,体积膨胀,瓶内压强增大,使瓶盖跳起来。

14.为什么水不容易被压缩,而空气容易被压缩?

思路解析:构成物质的微粒间存在空隙,但空隙的大小与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关。一般说来,同一物质,在气态时微粒间的大小比液态时大得多;而液态时微粒间的空隙比固态时大。答案:(1)构成物质的微粒之间具有间隙

(2)构成水的微粒间间隙很小,构成空气的微粒间间隙很大。

15.为了加快物质的溶解,我们一般可以用加热的方法。我们发现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要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这是为什么?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组成微粒是运动的,运动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答案:温度高,构成白糖的微粒更快地扩散到水中。说明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率越大。

即:(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

(2)不同微粒的运动情况有所不同。

(3)微粒的运动速率与温度成正比。

16.请做一个小实验来说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微粒是不断运动的且微粒之间有空隙。思路解析:可以做物质扩散实验,如墨水滴加到水溶液中。也可以根据气味得到答案,如香味的扩散或臭味的扩散等。但所选择实验要求必须现象明显,否则说明问题的说服力不够强。答案:略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自然界的水测试题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培优训练题】 1.(天津初赛)农业及城市生活污水中含磷,家用洗涤剂(含磷酸钠)就是污水中磷的一个重要来源,处理污水时要不要除去磷,有以下几种意见,你认为正确的是() A.磷是生物的营养元素,不必除去 B.含磷的污水是很好的肥料,不必处理 C.含磷的污水排放能引起藻类增殖,使水变质,必须除去 D.磷对人无毒害,除去与否无关紧要 2.(全国复赛改编)水是生命之源,与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D.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3.(乐山市)“山水乐山”,“水”是乐山不可或缺的城市符号。爱乐山,就要爱护乐山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中改变不良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农业生活中改变灌溉方式,变漫灌为喷灌或滴灌,以节约用水 C.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应遵循“先净化,后排放”的原则 D.采用燃烧氢气的方式生产水,以补充城市饮用水资源的不足 【情景创新题】 4.(原创题)下表是小明家2013年3月份自来水缴费通知单部分内容,请结合缴费单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缴费单数据计算小明家3月份用水量是多少立方米? (2)请你帮助小明设想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提出具体建议并动员全家人共同实施。(写出一点) (3)结合自来水缴费单,请从水资源状况、防止水体污染、污水处理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写出两点)

参考答案 1.C 解析:水中磷元素过量会导致水中藻类增殖,水中缺氧导致水生生物死亡,引起水体污染,即人们所说的“水华”现象。 2.D 解析: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不会污染水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以及农药化肥过量使用都会造成水体污染。 3.D 解析:氢气燃烧虽然生成水,但是浪费大量氢能,且氢能还没有得到普遍使用,是因为氢气制取、贮存和运输等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 4.(1)9立方米(2)用洗菜水浇花(或用洗衣水拖地,或减少淋浴时间,或洗漱完毕立即关闭水龙头等合理答案)(3)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导致污水处理成本增加等合理答案。 解析:问题(1)15.3元÷1.7元/立方米=9立方米。问题(2)从生活角度入手提出合理节水措施。问题(3)可以从淡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以及污水处理费用增加等方面回答。 课题2 水的净化 【培优训练题】 1.(江西初赛)下列关于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 ①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 ②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 ③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④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 2.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 3.(广东初赛)某同学用空塑料饮料瓶做简易净水器,设计图如下图所示。 (1)请你帮他继续设计:把小卵石、活性炭、石英沙三种材料放 置在装置相应的位置以获得较好的净水效果,则图中的①②③位 置放置的材料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____;活性炭 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_____________来检验。 (4)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____________方法。 【情景创新题】 4.(原创题)2012年4月2日下午6时许开始,不少成都市民向四川在线反映家里的自来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物理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姓名:得分: 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 2.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3.如图15-1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 C.分子有一定大小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4.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B.美酒飘香歌声飞 C.墙里开花墙外香D.亲戚远来香 5.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 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 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7.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8.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9.“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 10.如图15-2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复习宝典2018年1月3日 绪言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点 1、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2、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3、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2、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3、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它们的区别是:物理性质在静止状态中就能表现出来,而物质的化学性质则要在物质运动状态中才能表现出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4、结论: ①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氢元素;③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碳元素。 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考点一) 1、实验现象:A、红磷燃烧发出黄白色火焰,放出热量,冒出白色浓烟 B、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 2、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点燃 3、原理:磷(P) + 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 思考:1、可否换用木炭、硫磺等物质?如能,应怎样操作? 不能用木炭或蜡烛(燃烧产生了气体,瓶内体积变化小),不能用铁(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可否用镁代替红磷? 不能用镁,因为镁不但跟氧气反应而且还跟氮气等反应,结果测得的不只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会远远大于氧气的体积。 3、实际在实验中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 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D、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三、空气的主要成分(考点二) (按体积分数)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空气成分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

初三化学之自然界中的水知识点总结及练习

通电 通电 《自然界的水》知识点 大纲要求 水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处理三废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典型的水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元素的简单分类;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水的组成;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见方法;过滤的实验操作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 2H 2O=== 2H 2↑+ O 2↑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体积比 2 :1 质量比 1 :8 F.检验:O 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 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2)结论: 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②一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据水的化学式H 2O ,你能读到的信息 化学式的含义 H 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水这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一个水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H 2O=== 2H 2↑+O 2↑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 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 + CO 2==H 2CO 3 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2、化学性质——可燃性。 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淡蓝色,唯一的生成物是水。 注意:氢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验纯。(验纯的方法:收集一试管的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瓶口向下移进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若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再收集,再检验;声音很小则表示氢气较纯。) 3、水的污染: 。 (1)水污染 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 、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 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 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2)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推断题》教学设计 东源县义合中学张雪连 物质的推断题是近几年河源市中考必考的题型之一。它是通过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已知的实验现象和特殊性质进行分析推理,从而确定物质的种类、组成或化学式的题目。这种题目具有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信息量大、条件隐蔽、题型多变、综合性强、关系复杂、文图较多等特点,对学生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是一种很好的考查。虽然试题的难度不是很大,我们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教材内容及学情分析: 物质的推断题主要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型有:文字叙述型、框图型、化学方程式型。 学生经过九年级化学的初步学习,对化学知识与技能有了一个初步的、模糊的认识,但是缺少系统性的、整体性的知识脉络,综合应用的能力较弱,对稍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感到无从下手,往往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产生畏惧心理,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产生极大的阻力,为此,我们的复习就是要突破学生这种心理,让他们拥有打开化学世界的钥匙。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采集每一道推断题的突破口(知识点),得出相应物质的名称和化学式,分析反应关系,根据物质的性质形成相关的知识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解答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来巩固物质间的反应关系。

2、过程和方法: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化学信息进行加工整理。提高审题、分析、判断等解题能力,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推断题的专题复习,保持和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保持其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说重点难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解答化学推断题。 难点:找出推断题中的突破口。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解题的关键在于寻找突破口(又称“题眼”),然后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的推断。这些突破口往往是:物质的特殊的性质、用途、结构;沉淀、气体、溶液的特殊颜色;特殊的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反应现象和转化关系等。根据突破口进行顺推、逆推或顺推逆推相结合的方法,对有关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分析比较、综合整理、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以下是推断题常用的突破口: 1. 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 (1)固体颜色:常见的黑色固体: ; 常见的红色固体:、HgO、红磷。 (2)溶液颜色: 蓝色:含离子,例如:;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学案

13.1分子热运动学案(人教版) 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学习重点: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 学习难点:指导学生从对演示实验的观察、分析、推理,用宏观的物理现象揭示物质的微观结构。 知识梳理 1、扩散现象 2、扩散现象还能说明 3、叫热运动,它与温度的关系是 4、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 (参考答案:1、不同物体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分子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4、分子间存在斥力) 要点探究 例题: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固体由分子组成 B 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斥力 解析:固体分子间在不停地运动,也发生扩散,选B 变式练习: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 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 B 两瓶气体,抽掉中间的隔板后气体逐渐混合 C 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不同 D 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 答案:A 课堂反馈 1.固体、液体、气体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强弱,由小到大排列的次序是_________. 2.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__力 3.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_____.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 5.晚上在屋里点燃一支蚊香,很快整个房间都可以闻到它的气味,这是气体的______现象,温度越______(填“高”或“低”)这一过程越快. 6.下列事件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 扫地时,灰尘四起 B 花开时,花香满园 C 下雪时,雪花飘飘 D 刮风时,黄沙扑面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分子热运动》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每年的五月山花盛开,香飘四野。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在_____________,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 _____________。 2.把一块糖放进一杯水中,过些时间糖块不见了,杯子里的水变甜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 4.下列事例中,证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都变黑了 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6.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 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不会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 B.液体和气体分子问有间隙,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C.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在酒厂附近能闻到酒味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加糖的水变甜了 D.八月桂花飘香 9.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很小 11.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 ) A.腌咸鸭蛋时,放盐后要过较长时间鸭蛋才变咸;炒鸭蛋时,放盐后鸭蛋很快就变咸 B.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些 C.洗过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D.固体的体积受热膨胀 三、探究实验题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及答案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二) 基础巩固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工厂均是用水大户,适于建在水源附近的是( ) A. 化肥厂 B.制药厂 C.矿泉水厂 D.造纸厂 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 )2. 蒸馏C.吸附D. B.A.电解过滤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将会不断增加 4.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 ) 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 5.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页 1 第 A.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②③④ 6.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B 。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

C.电解水得氢气和氧气D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 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A.B.由于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8.虽经大力整治,但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和预测:今年我国渤海湾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要从根本上防治赤潮的发生,可行的方法应当是( ) A.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 B.清除海水中的氮、磷元素 C.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 D.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 二、填空题 9.含有较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页 2 第 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成。 10.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4小题,每题2分,共28分) 请将答案填入下列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A.O2B.CO C.KCl03D.CH3COOH 2.(广东)当水的温度和压强升高到某临界点以上时,水就处于一种既不同于液态,又不同于固态和气体的新的流体态——超临界态。在超临界态水中,某些有机高分子会很快被氧化为无毒小分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超临界态水氧化技术不形成二次污染 B.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物质 C. 超临界态水是一种新型催化剂 D. 超临界态水可用于解决白色污 染问题 3.(汕头)用右图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A.能杀菌消毒 B.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能得到纯净水 D.活性炭主要起吸附杂质的作用 4.(揭阳)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很多同胞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在这些遇难同胞中,有很多人不是被石块压死,而是在废墟里漫长的等待中严重脱水而死,说明了水对于我们生命的延续是如此的重要,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氧化物B.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C.水由水分子构成D.水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5.(潍坊)航天员专用的小分子团水具有饮用量少、在人体内储留时间长、排放量少等特点。 航天员一次饮用125mL小分子团水,可维持人体6h正常需水量。下列关于小分子团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分子的化学性质被改变了B.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间没有间隙 C.小分子团水中水分子停止了运动D.小分子团水的部分物理性质与普通水有所不同6.(昆明)有关电解水实验(如右图)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 B.试管乙中的气体是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初中物质除杂(提纯)专题

除杂(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 一.物理方法 1.过滤法:用来除去可溶物和不溶物 常见不溶于水的沉淀有:AgCl、PbSO4、BaSO4、大多数的碳酸盐、以及Cu(OH)2、Fe(OH)3、Al(OH)3等氢氧化物、MnO2等。 例:KCl(AgCl): Na2SO4 (BaSO4): NaCl(MnO2): 2、结晶法: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曲线为"陡升型",如KNO3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湿度的影响很小,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曲线为"下降型",Ca(OH)2 例:下列混合物适宜用结晶法分离的是( ) A. NaNO3 Na2CO3 B. NaNO3 NaCl C. NaOH Mg(OH)2 D. NaCl BaSO4 3. 磁铁吸引:分离有磁性和无磁性的: 铁粉和硫粉 铜粉和铁粉 4. 洗气法: H2(H2O) CO2(H2O) 二.化学方法:(沉淀法、气体法、置换法、吸收法、其它法) 1.沉淀法:使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而除去。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Na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Cl ( H2SO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NO3 (HCl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Cl(MgCl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气体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当试剂反应变成气体而除去。 一般规律为:CO32-+ 强酸= CO2;NH4+ + OH- = NH3 例:如何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Cl( Na2C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2CO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l2溶液(盐酸) KCl (NH4C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NO3(K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a2SO4(Na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置换法:将混合物中的杂质与适量试剂通过发生置换反应而除去。 FeSO4(CuSO4) 4.吸收法 CO(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HC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2(CO2) N2(O2) 5.加热法: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三)

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三) 一、分子热运动〔1〕 ●作业导航 物质的组成、扩散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的观点讲明扩散现象;分子运动与温度的关系;分子的运动及分子间的作用力. 一、填空题 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扩散现象讲明_______________. 2.大量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跟_______有关,因此这种无规那么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_. 3.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_________时候溶化地快,这是因为炒菜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_______,分子_______的缘故. 4.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专门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假如分子相距专门远,作用力就变得_______.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讲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 5.把磨得专门光的两块不同金属紧压在一起,经专门长时刻后,能够看到它们相互渗入对方,这是由于固体分子在_______的缘故.液体专门难被压缩,这是由于分子间存在_______. 二、选择题 6.以下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那么运动的是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 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生活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耀下看见灰尘飞扬 7.以下关于分子动理论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扩散现象讲明分子是运动的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那么运动的速度越快 D.固体不易被压缩讲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8.图15—1中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那个实验讲明了 图15—1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及答

初三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同步练习及答 案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二) 基础巩固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工厂均是用水大户,适于建在水源附近的是( )A.化肥厂B.制药厂C.矿泉水厂D.造纸厂 2.下列不属于净化水的措施是( ) A.电解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有自净作用,因此不会被污染 B.水资源非常丰富,无需节约用水 C.只要是无色、透明的水,就一定未被污染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将会不断增加 4.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蒸馏水的是( ) A.加肥皂水搅拌 B.加入明矾,搅拌 C.溶解食盐 D.观察颜色 5.关于硬水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溶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是硬水②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③工业生产中都可以使用硬水④用硬水洗衣服,浪费肥皂且衣服洗不干净 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②③④ 6.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蒸发食盐水得食盐B 。分离液态空气得氧气

C.电解水得氢气和氧气D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7.科学家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的眼泪。这是因为( ) A.地球上水很少,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 B.由于地球表面温室效应的作用,水会被不断蒸发掉 C.淡水资源不充足,分布又很不均匀,而且人类活动使水不断地受到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紧缺 D.土地沙漠化,使空气中水蒸气不断减少 8.虽经大力整治,但据有关部门的分析和预测:今年我国渤海湾海域赤潮发生的次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要从根本上防治赤潮的发生,可行的方法应当是()A.各种污水必须经无害化处理后再排放B.清除海水中的氮、磷元素 C.清除海水中的有害藻类 D.提高海水的溶解氧浓度 二、填空题 9.含有较多可溶性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硬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成。 10.在我国南方所饮用的水常常是河水,由于河水中一般含有大量的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因此必须要进行净化处理。其中可用次氯酸来杀死细菌,即将漂白粉(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投入水中以产生次氯酸。下列是某户居民在饮用水之前对河水的处理步骤: 河水A(明矾)B(沉淀)C(过滤)D(漂白粉)净水 (l)可以除去较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是。 (2)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3)A步xx明矾的作用是。 (4)该农户得到的净水是(填纯净物或者混合物)。其原因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自然界的水

自然界的水 【一】作业评讲,上节课内容回顾。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水资源分布;爱护水资源的方式 2、掌握水的净化方式 3、掌握如何区分软水硬水 4、掌握氢气的性质;水的组成;单质与化合物 重难点分析 氢气的性质、单质与化合物;水的净化;软水及硬水;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水资源概况 源状况不容乐观 水资源总量:2.7×1012 m3,水资源大国,居世界总量第六位。 人均占有水量:人均水量很少,只有2048立方米。 水资源紧缺性:轻度缺水,许多地区严重缺水。 水资源质量:局部有所改善,总体上还有恶化趋势,前景不容乐观。 【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是人类重要的宝贵资源 B.动植物体内含有水 C.农业灌溉可直接引入海水 D.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需水量会不断增加 【例2】水是生命之源,既普通又宝贵。下列对水的“多”与“少”的描述错误的是() A.我国水资源总量多,人均水量少 B.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多,难以利用的淡水少 C.“南水北调”工程说明我国南方水的储量多,北方水的储量少 D.生活中接触的“水”多是混合物,极少是纯净水

知识点2 爱护水资源 (1)赤潮 由于浮游生物异常繁殖使海水变色的现象。发生赤潮时,大量浮游生物浮在水面,减少或隔 绝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使大量鱼类等水生生物缺氧而死。 1.节约用水 【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环节可以采取节水措施? 2.防治水体污染 (1)水污染的来源 ①工业: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③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问题】怎样来治理水污染? 【例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A.用淘米水浇花 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厕所 C.将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 D.洗澡擦沐浴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练习4】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课堂总结】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分子热运动》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每年的五月山花盛开,香飘四野。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在_____________,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_____________。 2.把一块糖放进一杯水中,过些时间糖块不见了,杯子里的水变甜了,我们 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 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 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 4.下列事例中,证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都变黑了 . 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 6.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 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不会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 B.液体和气体分子问有间隙,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C.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在酒厂附近能闻到酒味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加糖的水变甜了 D.八月桂花飘香 9.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很小

初三化学 第三单元 自然界中的水 测试题(含答案)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中的水测试题 班别姓名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体 B.食盐水 C.海水 D.汽水 2.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了 A.分子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运动 D.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3.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C.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D.改漫灌为喷灌、淋灌或滴灌4.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事实是 A.冰受热融化成水 B.面粉中掺入砂糖 C.各为10ml的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D.打满气的气球可以被压缩 5.关于水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C.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6.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水 B.空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7.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8.在下列变化中,能证明分子可分的事实是 A.水蒸发变成水蒸气 B.海水通过蒸馏得到淡化 C.水在直流电作用下变成氢气和氧气 D.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海水中难溶性的杂质 9.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分子的是 A.过氧化氢 B.二氧化锰 C.二氧化碳 D.空气 10.由电解水的有关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①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②水中有氢气和氧气 ③电解1体积的水可以得到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 ④化学反应里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再分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再分 D.分子在不停运动,原子不运动 12.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在水中放养适量鱼虾 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水中 C.把垃圾倒入江、河、湖、海中 D.使用含磷洗衣粉 13.一壶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这是因为 A.水分子运动速度快,撞开壶盖 B.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隔增大,体积膨胀 D.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数目增多 14.明矾可以达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除了明矾外,还可用下列中的物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_自然界的水

课题:自然界的水 授课教师:曹斌授课班级:C54 一、目标解读: 1、水的组成及实验 2、分子、原子概念及其相关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 3、水的分类、水的净化及其水资源污染 4、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二、要点回顾: 1、水电解:2H2O=== 2H2↑+ O2↑ 产生位置____ _____ 体积比____ :____ 质量比____ :____ 结论:①水是由__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原子和____氧原子构成的。 2、爱护水资源: (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______、______、______);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化学反应的实质: 5、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 蛋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NaCl CuSO4 Na2CO3 三、典例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1.(沈阳中考)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走进花园闻到花香 B.放入水中的糖使水变甜 C.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水和酒精混合总体积变小 2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 ) A.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扩散现象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引力 3.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s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做热运动 B.热水中的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冷水中的 C.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D.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4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物质的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 5.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的科研机构研究表明:在吸过烟的房间内的墙壁和其他物件表面,会长时间附着大量的有害物质.若人体皮肤经常直接接触此类物体,有害物质会通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危害健康,这一过程为吸“三手烟”吸“三手烟”说明了()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 6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做“气体扩散”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瓶子中,一个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一个装有空气.已知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___瓶中装有二氧化氮气体抽掉玻璃板后,过一段时间,两个瓶子中的气体颜色基本一致,说明气体分子是不停地___的 7.进入刚装修完的房屋,我们常常会闻到一种刺鼻的气味,这气味主要来自装修材料中的甲醛这种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这是一种___现象,说明甲醛分子在不停地做___运动,这种运动会随气温的升高而___(选填“加剧”或“减缓”) 8.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炒菜时溶化得快,这是因为___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___,分子___ 9.图中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 10.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直径1~50mm)制备得到的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A.油分子间的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B.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C.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D.“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11自行车修理师傅用专用胶水补自行车内胎时,先要拿一块大小合适的专用补片,并用锉刀将内胎裂口处锉干净,而后再均匀地涂上专用胶水,待胶水快干的时候,将补片用力粘在内胎上,这样才能粘牢,为什么不在胶水刚刚涂上就将补片粘在内胎上,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胶水快干了时分子间引力更大 B.胶水快干了时分子间的引力更小 C.胶水不干时分子运动更快 D.胶水不干时分子间的距离较小 12.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0℃时物体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 A.仍然是运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