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系十三五发展规划资料

黑龙江工业学院机械工程系“十三五”期间发展规划

前言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取得重大发展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全面建成特色鲜明应用技术大学极为关键的五年,为使我系在“十三五”期间各方面的工作更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协调发展,根据学校总体规划,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发展状况

(一)“十二五”取得的主要成就

1.学科、专业建设成绩显著。提高办学层次,新增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2个普通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接收专升本学生;新增汽车制造与装配专科专业1个;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建成校企共建实习基地8个;加强校外师资力量,聘请了4名企业专家为客座教授和创业指导教师。

2.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十二五”期间,系部共引进硕士以上教师14人,取得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27人,学士学位52人。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不断优化。机械工程系坚持科研强系的发展战略,全系共承担了省市教科研项目近二十余项,获奖十项。

3.教学改革特色彰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突显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方面,机械工程系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专业人才的需求,构建了“1234”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独创了“656”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实行“职业技能测评”,替代传统的毕业设计与答辩;实施专业

课差异教学,凸显学生个性培养,落实“1一0”人才培养工程;四是积极构建“工学结合、理训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建材理训一体化教室,实现教学做融合;五是积极探索数控专业“1+1+1”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机械加工中心为依托,实施“三段式”(模拟、实操、实战)技能+创业培训,培养学生创业能力。

4.实践教学跌宕多姿。十二五期间,机械工程系新建机械加工中心、材料力学、数控CAD/CAM、液压与气动技术实验室、精密测量实验室、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实验室等11个现代化专业实验,机械原理、模具设计、建筑材料理训室、机械基础等多个“校内能力培养超市”, 50余个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得到了充分保障。每年的实践学期,各专业均由具有双师素质的带队教师组织学生深入到厂矿车间、市内省外进行专业实习,学生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实践能力,同时对专业、行业和职业的认识不断加深,极大地缩短了岗位适应期。机械工程系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牢固,职业技能不断提高,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茅。

5.系部建设成效显著。机械工程系始终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党建工作,经常性地开展以“三师”(铸师魂、扬师德、塑师表)、“三风”(严谨教风、优良作风、良好系风)为载体的“三育人”竞赛活动。抓好“三关”(抓好对党员政治上的关怀,生活上的关心,工作上的关注);增强“三感”(增强党员的光荣感,温暖感和责任感)。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想干事的人有市场,让能干事的人有舞台,让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形成领导班子团结有力,党员作用发挥充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空前高涨的良好局面。先后荣

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级先进集体、校级优秀领导班子等光荣称号,多人先后荣获校级名师、市教育战线先进工作者、省高教工委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6.学生管理工作成绩显著。机械工程系不断探索学生管理新模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突出“严、细、实”。坚持“深入学生经常化,工作方法科学化,解决问题人性化”的工作方法,建立了学生日常操行量化考核系统,逐步形成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新机制。及时解决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问题,规范大学生思想和行为,保证学生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不断推进学生工作上新台阶。同时,通过加强校内学生社团建设,积极开展演讲、征文、社会调查、技能竞赛、公寓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极大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文化系部建设收效显著。

7、党务等其它工作成绩优异。系党总支荣获全省先进党总支荣誉称号,团总支荣获2014年度鸡西市“先进团总支”荣誉称号。

(二)“十二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1.系部在转型建设阶段,急需学校的政策扶持和加强内涵建设;

2.系部跨三大学科(机械、土木和数学),管理存在一定难度;

3.专业课教师总体年龄偏低、职称低,科研能力弱;

4.受学科专业特殊性限制,对口专业的人才引进困难;

5.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科技研发、学科竞赛水平受限。

二、“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形势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在本科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的基础条件都很薄弱,师资、设备等软硬件欠缺,“十三五”期间面临着新专业评

估、学位评估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实验设备开发、师资队伍优化等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发展的机遇

1.应用型大学发展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紧密跟进,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专门人才”。当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以及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需要,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土壤和历史机遇。

2.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黑龙江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借势国家“一带一路”规划,建设“龙江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驶上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快车道。以“绥芬河—满洲里—俄罗斯—欧洲”铁路和“绥芬河—俄远东港口”陆海联运战略通道建设,需要加快跨境桥梁、道路、口岸三大基础设施和航空、陆路、口岸三大交通体系建设。以加强进出口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搭建对俄合作载体,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旅游业、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等黑龙江“十大重点产业”。将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特别是应用技术人才,将为我系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等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重大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1.竞争日趋激烈。随着国家应用型大学建设等计划的推进实施,院校、系院间的生源竞争、教育资源分配竞争、就业市场竞争等势必日益加剧,学院正处于由外延扩展向内涵发展战略转变的关键期,探索特色发展之路、加快品牌建设成为系部的迫切需要。

2.系部自身竞争力还有待加强。系部建设虽然取得长足进步,

但与一些兄弟系院相比,我们的竞争力还不够强。教师队伍比较年轻,自我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加强,整体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三、“十三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贯彻国家关于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规律导向。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全面总结“十二五”时期事业发展经验教训,科学制定“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通过几年的努力,通过教育部本科院校建设合格评估,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到“十三五”末期,建成全国特色鲜明的工科强系。

四、“十三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总体目标: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全面实现系部转型提升,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实现办学规模适度发展,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保障体系更加完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努力把我系建设成为和谐院系、创新院系、实力院系。

(三)具体发展目标

1.办学规模

坚持以工科学科为龙头、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立足鸡西,面向黑龙江,服务区域机械、土木建筑行业发展,到2020

年,将院系建设成为拥有4个本科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00人,专科生600人左右。

2.办学条件

(1)实训条件建设(需要补充完善)

完善校内实训条件建设,重点建设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以现代化校内实训场所。建成1-2省级重点实训基地。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利用校外实训资源,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新增20个深度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

3.专业建设

根据“服务社会设专业、依托行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的专业建设思路,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要求,及时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对现有专业适时调整、优化和提升,优化建设机械和土木两个专业群,专业数控制在4(本)+4(专)个以内,打造校内有较大影响、1-2个省内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专业。

4.队伍建设

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的达到70%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0%,专业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70%。加强教学团队的培养与建设,要进一步落实专业负责人制,强化专业负责人的职能,优化专业教学团队。力争在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省级教学名师培养工作上有所突破。

5.教研与科研

坚持“以教研科研促教改、以教研科研带队伍、以教研科研强服务”的方针,积极配合我省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大力开展应用研究,

着力推进教研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强教、科研工作,培育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创新能力较强的教研科研团队,争取 3项以上教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优秀成果奖;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争取30项以上对外科技服务项目;鼓励师生发明创造,把学生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把专利申请与学生创新教育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专利成果的实际应用和转化,继续发挥专利教育在全省高职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作用。

6.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树立“专业化、特色化”服务理念,紧密结合地方产业结构特点和“双转移”战略,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培训规模累计达到1000人次,逐步创立我系特色的培训品牌。积极探索政校企合作新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内涵,建立稳定、长期的校政、校企、校校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教育模式,积极与韩国等高水平院校合作办学。开展“3+1”、“2+2”等国际合作培养试点,学生规模达到50人。

7.招生就业

进一步优化生源结构,积极开展单独招生。构建招生和就业工作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不断提高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全省高校前列。

8.党的建设、思政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党组织建设,探索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新机制,争创省、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增强思想政治

工作的实效性,开展师德建设活动,提升师生的职业修养和人文素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使专业与产业高度对接,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继续完善“项目驱动”、“订单培养”、“工作室制”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作用。

全面开展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改革。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基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通过课程改革提升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

加强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不断推进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

创新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评价,实现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将学生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开发、专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纳入学分认定范围。主动引入行业人才

需求的标准,加大“双证书”推行力度。

营造良好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开展师德建设主题教育月活动,增强教职工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准则,努力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机制。抓好学风建设,严格考核,营造刻苦学习的氛围,注重德育内涵的提升,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列入系部发展规划。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以更新职教观念为先导,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推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完善学院就业市场建设和就业服务体系,通过政校企合作拓展就业空间,建立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就业长效机制。

(二)推进人才强院建设,构建高素质的教学和管理团队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把好人才引进质量关,着力优化师资结构,重点引进高职称、高技能、高学历等适用型高层次人才。师资配置要向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倾斜。

实施师资培养“四项”工程。一是实施“双高工程”,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培养对象在签约期内晋升高级职称,鼓励资助青年教师在职进修博士学位。同时搭建平台充分发挥现有“双高人才”的引领作用,形成人才梯队。二是实施“教学名师工程”,以塑造职业教育专家为目标,选拔一批高水平教师,给予重点倾斜政策。要树立教学典范,发挥“名师”作用。三是实施“双师素质”工程,完善“双师素质”

教师管理办法,着重做好“访问工程师”和“访学交流”两项培养计划,建立健全职业技能资格聘任制度,有效激励教师获取“双师素质”资格。四是实施“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重点支持方向明确、队伍稳定、业绩突出的教学团队建设,构建由专业负责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技能的兼职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组成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新模式,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三)服务区域转型升级,打造教育特色品牌

增强教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教研科研工作体系,继续加大教研科研经费投入,完善教研科研激励机制,逐步将教研科研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体系和个人考核体系,提高教师教研科研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教研科研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一批教研科研骨干力量和带头人,提升团队整体科研素质和能力。形成一批具有系部特色、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围绕地方产业特色和需求,建立和完善教研科研合作机制,鼓励师生参与企业的科技创新活动。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省、市等对外交流与合作平台,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在学术交流、学生学历提升教育、学生交换教育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提升系部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四)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以办学理念、校训、办学特色为核心,凝炼学院精神,建立系统的系部价值理念。推进行为规范体系建设,进一步规范系部管理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培养师生严谨治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工作、学习态度。搭建成长平台,创造良好氛围,实现系部发展与师

生个人发展的和谐统一。重视师生法制教育,大力开展校园综合治理,建设平安校园。

五、规划实施

“十三五”规划是指导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未来五年必须严格按照规划的要求,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落实。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学习和宣讲规划内容,使教职工认知和认同规划,成为共同的愿景、自觉的行动。各部门须按照本规划要求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相关政策文件,切实提高各层级的规划执行力。

建立动态的规划监测、评估和完善机制。定期监测规划目标的执行进度,并依据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的调整及时修订规划。根据规划目标、主要任务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责任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