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V CAS燃烧分析仪的使用入门

FEV CAS燃烧分析仪的使用入门
FEV CAS燃烧分析仪的使用入门

FEV-CAS燃烧分析仪的使用

1、FEV-CAS燃烧分析仪的组成

FEV-CAS燃烧分析仪是于2001年购买的,能同时测量4路电荷信号(如缸压、高压油管压力等)、16路电压信号(如喷油器针阀升程、气门升程、进气管压力等)。FEV-CAS燃烧分析仪包括主机(实时处理器和控制器4344、模数转换板2816、电荷放大器1108)、电荷放大器接口板1104CA、角标仪KISTLER 2613B(包括光电编码器2613B1、信号调理器2613B2、接线盒2613B4)、以及相应的缸压传感器、针阀升程传感器等,系统基本结构见图1。

1104CA

Kistler 2613B

图1 FEV-CAS燃烧分析仪基本结构

2、硬件连接

电荷放大器接口板1104CA固定在发动机附近,用一根淡蓝色电缆连到主机。缸压传感器接到1104CA的BNC接口上,传感器线应尽量短,提高信噪比。角标仪的光电编码器通过转接盘安装在曲轴前端,并固定好支架,然后连接信号调理器和接线盒,用两根BNC线将CAM和TRG信号输送给角标仪解码器。其它模拟电压信号直接接到主机的BNC接口上。分析仪用同轴网线与计算机的网卡相连。主机上共有3个电源开关。

3、计算机设置

3.1 网卡设置

①、将3Com的PCMICA网卡插入笔记本电脑后,Windows XP会自动为其安装驱动。需要做一些设置才能使用。

②、从开始/控制面板/网络连接,找到3Com网卡的连接(图1),点右键选属性,打开网卡的属性界面(图2),点击配置(C)...打开网卡的配置界面。

图3 网卡属性界面

③、网卡的配置界面中选高级,将TransceiverType由TP(RJ-45)改为Coax(BNC) (图3),将FullDuplex改为Enabled (图4)。点确定后回到网卡的属性界面。

图4 更改网卡接口类型

图5 启用网卡全双工

④、找到Internet协议(TCP/IP),点击属性后将网卡的IP地址设为

10.203.0.53,点确定完成网卡设置。

图6 设置网卡的IP地址

⑤、如果网卡连着开启的燃烧分析仪主机,此时网卡转接线上的绿色LED灯会闪亮,能ping通主机的IP地址10.203.0.207(图4),则网卡的设置正确。

图7 测试网卡与主机的连接

3.2 FEV-CAS软件安装

在FEV_CAS软件目录下找到setup.exe,按照提示完成软件安装(注:如果在中文操作系统下安装,界面为德文,按常规软件的按照过程操作即可)。

3.3 FEV-CAS软件设置

FEV-CAS软件需要根据测试情况进行配置。由于参数较多,需要花一些时间进行设置,因此建议从已有的配置文件上修改。

FEV-CAS 软件启动会提示重置配置文件*.cpf文件(图4),选是(Y)则重置上次退出软件时的设置。选否(N)则进入空界面,用菜单File/Open...可选择需要的软件配置文件(图4),软件启动后由主界面、1个错误信息和1个提示信息窗口组成(图)。

图8 提示恢复配置文件

图9 选择配置文件

图10 FEAV-CAS软件主界面

3.3.1 发动机参数设置

选择菜单Configure/Engine,进行发动机参数设置(图)。发动机参数是用于燃烧分析,当需要做放热率曲线、平均指示压力等燃烧分析等,就需要准确设

置。

图11 发动机参数设置 -

图12 发动机参数设置 - 发火正时

图13 发动机参数设置 - 缸内参数

图14 发动机参数设置 - 喷油器参数

3.3.2 传感器和分析仪参数设置

选择菜单Configure/Instruments,进行传感器和分析仪参数设置(图),选Transducer页面设置传感器,Amplifier页面为空,CAS页面设置分析仪。

Transducer页面下选择传感器,点Properties按钮设置传感器参数。燃烧分析仪使用至少需要一个角标仪和一个缸内压力传感器,相关参数设置见图和图。角标仪参数是由角标仪信号调理器Kistler 2613B2中的DIP开关设置的,具体内容请参看角标仪Kistler 2613B的使用说明书,也可在发动机运转时看主机后侧上角标仪解码器上指示的数字。缸内压力传感器灵敏度请参看其标定证书,或进行系统标定获得。

图 角标仪的参数设置

图 缸内压力传感器的参数设置

CAS页面下有两项,分别为电荷放大器1108和燃烧分析仪,点Properties 按钮设置参数。电荷放大器1108的设置见图。分析仪的参数随连接设置(Wiring)不同而变化,一般不做修改。

图电荷放大器1108的设置

3.3.3 分析仪连接设置

根据实际接的端口设置仪器连接,并设置量程、信号单位等。如图,缸压传感器接到1104CA的通道1。

图仪器连接设置

3.3.4 试验定义设置

选择菜单Configure/Test Define,设置需要分析和采集的参数(图),根据试验目的,在需要实时显示和保存的参数上勾选,注意有3个归类分组。点Summary按钮即可看到选择的参数(图)。

见3.3.6节。

采集的循环数

3.3.5 试验选项设置

选择菜单Configure/Test Options,设置统计窗的循环数,用来消除循环波动,平滑采集的曲线(图)。

3.3.6 数据记录选项设置

选择菜单Configure/Log Options,设置数据保存选项,需要勾选CSV项,就可以用Excel打开数据文件(图)。

图 设置数据保存选项

4、 FEV 燃烧分析仪的使用

4.1 显示界面设计

选择菜单Screen/Screen Setup...,用来设计数据显示界面。在Setup 选板上拖出显示控件,然后在主界面上点右键,选Properties (图),设置需要显示的信号,修改外观等(图)。

图添加需要显示的信号4.2 实时数据显示和采集

先从菜单File/Test Mode 检查试验模式,Normal Test 模式必须要发动机运转且有角标仪信号;Time-Based Acquisition Mode 模式则都不需要,可用来检查缸压信号。

点击图标

来连接分析仪主机,旁边的小旗图标变绿时表示连接正常。

为了正常显示缸压曲线和做燃烧分析,每次试验开始时需要设置上止点。最简单的方法是用菜单Utilities/TDC Find...通过压缩曲线进行估算。发动机在试验台架上完成热机过程,水温和机油温达到正常运行温度时,将供油关闭,用起动机或电力测功机倒拖发动机,转速稳定时在TDC Location Utility 中点击Measure 按钮,Status 显示完成后点击Transfer Result 按钮即完成上止点设置。

图 用压缩曲线估算上止点

点击绿旗图标,软件进入运行状态,实时显示测量信号。

1

2

3

图软件运行状态

建议每次试验开始时设置数据保存的文件夹,从菜单Data/Save Data Setup中定义(图)。点击数据记录图标,保存由菜单Configure/Test

Define中定义的参数和循环数数据后,软件会自动回到运行状态。

图设置数据保存的路径

5、其它说明:

1、详细的软件设置和使用方法,见软件的帮助,或使用手册,或原始安装文件中Documentation目录下的FEVCASE.pdf文件。

2、燃烧分析仪的重要功能是缸内燃烧性能研究分析,优化性能开发。这些能力需要开发。

ZVB4矢量网络分析仪操作指导书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A ZVB矢量网络分析仪操作指导书 V 1.0 拟制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会审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生效日期:2006.10

操作规范: 使用者要爱护仪器,确保文明使用。 1、开机前确保稳压电源及仪器地线的正确连接。 2、 使用中要求必须佩戴防静电手镯。 3、 使用中不得接触仪器接头内芯(含连接电缆) 4、 使用时不允许工作台有较大振动。 5、 使用中不能随意切断电源,造成不正常关机。不能频繁开关机。 6、 使用射频电缆时不要用力大,确保电缆保持较大的弧度。用毕电缆接头上加接头盖。 7、 旋接接头时,要旋接头的螺套 ,尽量确保内芯不旋转。 8、 尽量协调、少用校准件。校准件用毕必须加盖放回器件盒。 9、 转接件用毕应加盖后放回盒中。 10、 停用时必须关机,关闭稳压电源。方可打扫卫生。 11、 无源器件调试必须佩戴干净的手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述:1、本说明书主要为无源器件调试而做,涵盖了无源器件调试所需的矢量网络分析仪基本能,关于矢量网络分析仪的其它更进一步的使用,请参照仪器所附的使用说明书。 2、本说明书仅以ZVB4矢量网络分析仪为例,对其它型号矢量网络分析仪,操作步骤基本相 同,只是按键和菜单稍有差别。 3、仪器使用的一般要求仪器操作使用规范。 4、带方框的键如MEAS键为仪器面板上的按键,方框内带单引号的键为软菜单(soft menu), 即屏幕右侧所示菜单所对应的键,如‘dB Mag’。 5、本仪器几乎所有操作都可以通过鼠标进行。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和S参数测量

矢量网络分析仪基础知识及S参数测量 §1 基本知识 1.1 射频网络 这里所指的网络是指一个盒子,不管大小如何,中间装的什么,我们并不一定知道,它只要是对外接有一个同轴连接器,我们就称其为单端口网络,它上面若装有两个同轴连接器则称为两端口网络。注意:这儿的网络与计算机网络并不是一回事,计算机网络是比较复杂的多端(口)网络,这儿主要是指各种各样简单的射频器件(射频网络),而不是互连成网的网络。 。因为只有一个口,总是接在最后又称 1.单端口网络习惯上又叫负载Z L 终端负载。最常见的有负载、短路器等,复杂一点的有滑动负载、滑动短路器等。 2单端口网络的电参数通常用阻抗或导纳表示,在射频范畴用反射系数Γ(回损、驻波比、S )更方便些。 11 2.两端口网络最常见、最简单的两端口网络就是一根两端装有连接器的射频电缆。 2匹配特性两端口网络一端接精密负载(标阻)后,在另一端测得的反射系数,可用来表征匹配特性。 2传输系数与插损对于一个两端口网络除匹配特性(反射系数)外, 还有一个传输特性,即经过网络与不经过网络的电压之比叫作传输系数T。 插损(IL)= 20Log│T│dB ,一般为负值,但有时也不记负号,Φ即相移。

2两端口的四个散射参量测量 两端口网络的电参数,一般用上述的插损与回 损已足,但对考究的场合会用到散射参量。两端口网络的散射参量有4个,即 S 11、S 21、S 12、S 22。这里仅简单的(但不严格)带上一笔。 S 11与网络输出端接上匹配负载后的输入反射系数Г相当。注意:它是网络 的失配,不是负载的失配。负载不好测出的Γ,要经过修正才能得到S 11 。 S 21与网络输出端匹配时的电压和输入端电压比值相当,对于无源网络即传 输系数T 或插损,对放大器即增益。 上述两项是最常用的。 S 12即网络输出端对输入端的影响,对不可逆器件常称隔离度。 S 22即由输出端向网络看的网络本身引入的反射系数。 中高档矢网可以交替或同时显示经过全端口校正的四个参数,普及型矢网不具备这种能 力,只有插头重新连接才能测得4个参数,而且没有作全端口校正。 1.2 传输线 传输射频信号的线缆泛称传输线。常用的有两种:双线与同轴线,频率更高则会用到 微带线与波导,虽然结构不同,用途各异,但其基本特性都可由传输线公式所表征。 2特性阻抗Z 0 它是一种由结构尺寸决定的电参数,对于同轴线: 式中εr 为相对介电系数,D 为同轴线外导体内径,d 为内导体外径。 2反射系数、返回损失、驻波比 这三个参数采用了不同术语来描述匹 配特性,人们希望传输线上只有入射电压, 没有反射电压, 这时线上各处电

ilentEB网络分析仪使用方法精编版

i l e n t E B网络分析仪使 用方法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前面板: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按键 工作通道/迹线区 用于选择工作通道和迹线的一组按键。 输入区 E5061B 的前面板上提供了用于输入数字数据的一组按键。

仪器状态区 与宏程序功能、存储和调用功能、控制/管理功能以及预设 E5061B(将其返回到预设状态)相关的一组按键。

标记/分析区 用于通过使用标记等来分析测量结果的一组按键。

最小值、峰值和带有目标值的点)。还可以查找带宽参数(最多六个)并显示它们。 Marker Fctn 在中显示“Marker Fctn”菜单。通过操纵“Marker Function”菜单,不仅可以指定通道中的标记扫描范围和标记耦合,还可以显示迹线上的统计数据。 Analysis在中显示“Analysis”菜单。通过操纵“Analysis”菜单,可以使用故障定位、SRL 和每个极限测试的分析功能。 浏览区(前面板上没有标签) 浏览区中的按键和旋钮用于在功能键菜单、表格(极限表、分段表等)或对话框中的选定(高亮显示的)区域中进行浏览,以及通过增加或减少来更改数据输入区域中的数值。当使用屏幕上显示的浏览区按键,从两个或多个对象(功能键菜单、数据输入区域等)中选择一个要操纵对象的时,首先按中的 Foc(聚焦)键,以选择要操纵的对象(将焦点置于该对象上),然后操纵浏览区按键(旋钮),在选定(高亮显示)的对象之间移动或更改数值。 下面的描述说明了当焦点在功能键菜单上时和当焦点在数据输入区域中时浏览区按键的作用。有关操纵表和对话框的更多信息,请参考所有这些功能的操纵步骤。 按键名称说明 旋钮 (顺时针旋转 或逆时针转 上下移动对功能键的选择(高亮显示)。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引言 本篇消防基础知识部分全篇共分为四章十五节。 其中,燃烧基础知识一章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及其特点,燃烧产物等内容;火灾基础知识一章主要涉及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等内容; 爆炸基础知识一章中主要介绍了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爆炸极限,爆炸危险源等内容;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一章主要介绍了爆炸品,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等内容。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 了解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 掌握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燃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及其特点,以及燃烧产物等相关内容,是关于火灾机理与燃烧过程等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 知识点:燃烧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加火源条件就产生了)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可燃物 助燃物(氧化剂) 引火源(温度)

燃烧发生时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 一、可燃物 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 按其所处的状态——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可燃气体。 二、助燃物(氧化剂) 助燃物——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普通意义上,可燃物的燃烧均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氧含量要求,氧含量过低,即使其他必要条件已经具备,燃烧仍不会发生。 三、引火源(温度) 引火源——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可燃物只有达到一定能量才能引起燃烧。常见的引火源: (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产生电弧和电火花的主要原因是:高压击穿,导线短路,绝缘导线外绝缘层损坏,开断感应电路产生拉弧现象。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成的。 (3)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5)自燃引火源——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四、链式反应自由基 自由基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

(完整word版)Cobasc501分析仪用户操作手册

第一章系统概述 罗氏Cobas 6000是全自动免疫测定与光度测定分析系统,可定性或定量测定检测项目,Cobas 6000包括两部分: cobas c 501生化分析模块:进行分光光度测定和离子选择电极测定cobas e 601免疫分析模块:进行电化学发光测定 下面从控制单元、核心单元、cobas c 501生化分析模块等三部分介绍该系统(cobas e 601免疫分析模块不作介绍)。 1、控制单元 A 显示器(连接cobas ) D 触摸式显示器(主机) B 键盘/鼠标(连接cobas) E 键盘/鼠标(主机) C 计算机(连接cobas) F 计算机(主机) G 人体学PC支架

2、核心单元 1)核心单元轨道 A 核心单元 E 模块轨道 B 急诊标本位 F 常规标本上机位 C 条形码阅读器G 标本退出位 D 标本架转盘

急诊标本位 A 标本架托盘 B 标本架 C 标本杯、微量杯

2)标本架及标本容器 标本架不同类型、颜色和相应编号如下: 标本架类型标本架颜色标本架ID号软件中显示标本架上标签 常规标本架灰色5001-8999 001-3999 001-3999 STA T标本架红色4001-4999 E001-E999 S001-S999 定标标本架黑色2001-2999 S001-S999 C001-C999 QC标本架白色3001-3999 C001-C999 Q001-Q999 保养标本架绿色B999 B999 W999 标本容器有三种类型:标本试管、标本杯、定标及质控小瓶 标本试管直径为13mm或16mm,长度为75mm或100mm;标本杯可插入16 mm标本试管中用。 A 标本架上的标本杯 D 16mm×100mm试管 B 16mm×75mm试管 E 16mm×100mm试管上的标本杯 C 16mm×75mm试管上标本杯

实验一 认识网络分析仪及其基本操作

实验一认识网络分析仪及其基本操作 PB11210156 韦俞鸿23系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网络分析仪基本测试原理; 2.熟悉网络分析仪的按键,显示界面及其基本操作; 3.直观了解终端负载为Open,Short,Load(50 欧姆)的传输线特性。 二.实验要求 1.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注意安全,不要损坏仪器; 2.按照本文档提供的操作步骤完成实验,得到最后结果,并以实验报告的形式提交。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1).基本测量设置及显示调整 第一次操作图像结果: 分析:实验步骤是基于测量的设置和显示调整。如图所示,我们设置了数据格式为对数幅度格式,故纵轴单位为dB,纵轴显示8格,每格范围0.1dB/div,且设置第六格为参考,即零坐标轴。横坐标频率范围为100k~1.001GHz,扫描点数为101,可在数据包里查看到相应的101个频率及对应数据。测量结果Marker1:200MHz->-0.1841dB;Marker2: 650MHz->-0.4059dB;Marker3: 100kHz->0.0111dB。由于测量值为S22,S22=(Z out-Z0)/(Z out+Z0),所以随着Z out的改变,S22的幅值也会发生改变。而Z out的变化可能是由于电路本身的影响,故所测量的结果会出现一定的误差。

(2).终端接Open,Short,Load (50欧姆)的传输线特性 结果(Open): 分析:如图所示,三个图分别为开路情况下900M~1GHz的S11的幅度对数图,相位图,及Smith圆图。由S11=(Z in-Z0)/(Z in+Z0),可看出,S11的幅度是递减的,相位在970M 之后发生变化,随着频率的变化,则Smith圆图为从Marker1处沿着等r线顺时针旋转。由于Z L即使是没接负载,也无法做到无穷大,故1点不能达到理想的开路线处。 结果(Short):

CO 分析仪使用操作手册

SG100磨煤机CO监测系统 用户使用说明 北京华能横河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技术参数 (2) 2.系统组成.............................................................. .3 3.设备布置图(含吹扫部分) (4) 4.外部接线图 (6) 5.使用说明 (6) 5.1系统简介. (6) 5.2暖机和操作 (7) 5.3工作时序状态 (7) 5.4系统报警指示 (7) 5.5红外线分析仪 (10) 5.5.1红外线分析仪及操作 (10) 5.5.2屏幕显示内容 (13) 5.5.3设置/选项屏幕 (13) 5.5.4设置和校验 (14) 5.5.5参数设置 (17) 5.5.6维护模式 (19) 5.5.7校验 (21) 6.系统组成部件 (23) 7.外观和尺寸 (23) 7.1机柜尺寸 (23) 7.2采样探头尺寸 (23) 8.安装示意图 (24) 9.安装事项 (25) 10.故障分析 (26) 10.1分析仪维护 (27) 10.2部件的更换 (28) 10.2.1采样探头和过滤器的更换 (30) 10.2.2二级过滤器的过滤器芯的更换 (29) 10.2.3碟式过滤器的更换 (29) 10.2.4气泵的膜片的更换 (30) 10.2.5如何更换电子冷凝器 (31) 11.随机附件 (31)

1、技术参数 测量原理:红外线(NDIR) 测量范围:0~500/1000ppm,0~500/2000ppm,双量程 模拟输出信号:CO 浓度瞬时值,一路4~20mA 输出,负载电阻不超过550 Ω: 继电器触点输出:共有5 路输出,无源触点输出,触点容量为2 5 0 V A C,8 A。分别是:CO峰值超上限报警, CO峰值超上上限报警, 高低量程识别信号 维护状态 故障报警 显示:LCD,带背光源。 过滤式采样探头:·非电加热(内置过滤器) ·过滤器材质:2 μm,金钢砂 ·探头芯材质:SUS316不锈钢,长度为1000mm ·保护管材质:SUS316 ·法兰规格:日标,JIS 5K-65-FF ·重量:约12 公斤 采样管: ·φ10/φ8 SS316(标准长度5m),伴热温度65℃ ·伴热管供电电压:220VAC ±10V。功耗:25W/ 米 功能:(1)在线CO 浓度显示 (2)手动/ 半自动/ 自动校验 ·自动校验周期设定范围: 1~99小时(以1小时为单位)或1~40天(以1天为单位) ·自动校验气体流通时间设定范围: 60~599秒(以1秒为单位) ·自动/ 手动校验错误报警触点输出:当校正值超出满刻度50% 时 ·自动校验和维护状态触点输出信号: (3)输出信号保持功能 自动校验和维护的过程中,输出电流信号保持不变 (4)报警 ·CO瞬时浓度上限200ppm报警(可自行设定) ·CO 瞬时浓度上上限250ppm 报警(可自行设定) (5)其他功能: ·对仪器维护时,输出信号保持 ·量程改变识别触点输出,低量程时触点闭合 ·分析仪故障触点输出 使用条件:样气温度:60~140℃ ·环境温度:-10~+50℃ ·环境湿度:<90%RH(不冷凝) ·供电电压:220VAC ±10%,50 ±0.5Hz ·功耗:max1000VA 外形尺寸(H ×W ×D ):750×570×500mm

Agilent E5061B网络分析仪使用方法

前面板: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按键 工作通道/迹线区 用于选择工作通道和迹线的一组按键。 输入区 E5061B 的前面板上提供了用于输入数字数据的一组按键。

仪器状态区 与宏程序功能、存储和调用功能、控制/管理功能以及预设 E5061B(将其返回到预设状态)相关的一组按键。

标记/分析区 用于通过使用标记等来分析测量结果的一组按键。 浏览区(前面板上没有标签) 浏览区中的按键和旋钮用于在功能键菜单、表格(极限表、分段表等)或对话框中的选定(高亮显示的)区域中进行浏览,以及通过增加或减少来更改数据输入区域中的数值。当使用屏幕上显示的浏览区按键,从两个或多个对象(功能键菜单、数据输入区域等)中选择一个要操纵对象的时,首先按输入区中的 Foc(聚焦)键,以选择要操纵的对象(将焦点置于该对象上),然后操纵浏览区按键(旋钮),在选定(高亮显示)的对象之间移动或更改数值。

下面的描述说明了当焦点在功能键菜单上时和当焦点在数据输入区域中时浏览区按键的作用。有关操纵表和对话框的更多信息,请参考所有这些功能的操纵步骤。 ?焦点位于功能键菜单上时(已选择功能键菜单) 旋钮 (顺时针旋转或 逆时针转动) 上下移动对功能键的选择(高亮显示)。 上/下 箭头键 上下移动对功能键的选择(高亮显示)。 右箭头键 显示上一层功能键菜单。 左箭头键 显示下一层功能键菜单。 Enter或 旋钮(按下) 执行选定功能键的功能。 ?焦点位于数据输入区域中时(已选择数据输入区域) 旋钮 (顺时针旋 转或逆时针 转动) 以小步长增加或减少数据输入区域中的数值。 上/ 下箭头键 以大步长增加或减少数据输入区域中的数值。 左/右箭在数据输入区域来回横向移动光标 键一起使用,以一次更改一个字符的方式更改数据。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消防基础知识讲义

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精讲班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掌握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第一节燃烧条件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自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或受激发)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产生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 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当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 一、可燃物 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 二、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 三、引火源(温度) 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常见的引火源有下列几种: (1)明火。明火是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 (2)电弧、电火花。电弧、电火花是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信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等。 (3)雷击。雷击瞬间高压放电能引燃任何可燃物。 (4)高温。高温是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 (5)自燃引火源。自燃引火源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白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 四、链式反应自由基 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

网络分析仪基本原理

一般而言,网络分析仪在射频及微波组件方面的量测上,是最基本、应用层次也最广的仪器,它可以提供线性及非线性特性组件的量测参数,因此,举凡所有射频主被动组件的仿真、制程及测试上,几乎都会使用到。在量测参数上,它不但可以提供反射系数,并从反射系数换算出阻抗的大小,且可以量测穿透系数,以及推演出重要的S参数及其它重要的参数,如相位、群速度延迟(Group Delay)、插入损失(Insertion Loss)、增益(Gain)甚至放大器的1dB 压缩点(Compression point)等。 基本原理 电子电路组件在高频下工作时,许多特性与低频的行为有所不同,在高频时,其波长与实际电路组件的物理尺度相比会相对变小,举例来说,在真空下的电磁波其速度即为光速,则 c=λ×f,其中c为光速3×108m/sec,若操作在2.4GHz的频率下,若不考虑空气的介电系数,则波长λ=12.5cm,亦即在短短的数公分内,电压大小就会因相位的偏移而有极大的变化。因此在高频下,我们会使用能量及阻抗的观念来取代低频的电压及电流的表示法,此时我们就会引入前述文章所提「波」的概念。 光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当我们用光分析一个组件时,会使用一个已知的入射光源测量未知的待测物,如图1所示,当光波由空气到达另一个介质时,会因折射率的不同产生部分反射及部分穿透的特性,例如化学成分分析上使用的穿透及反射光谱。对于同样是属电磁波的射频来说,道理是相通的,光之于折射率就好比微波之于阻抗的概念,当一个电磁波到达另一个不连续的阻抗接口时,同样也会有穿透及反射的行为,从这些反射及穿透行为的大小及相位变化中,就可以分析出该组件的特性。 用来描述组件的参数有许多种,其中某些只包含振幅的讯息,如回返损耗(R.L. Return Loss)、驻波比(SWR Standing Wave Ratio)或插入损失(I.L. Insertion Loss)等,我们称为纯量,而能得到如反射系数(Γ Reflection coefficient)及穿透系数(Τ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等,我们称之为向量,其中向量可以推导出纯量行为,但纯量却因无相位信息而无法推导出向量特性。 重要的向量系数 反射特性 在此,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向量系数︰首先,我们从反射系数来定义,其中Vrefect 为反射波、Vinc为入射波,两者皆为向量,亦即包含振幅及相位的信息,而反射系数代表入射与反射能量的比值,经过理论的演算,可以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ZO(Characteristic Impedance)得到待测组件的负载阻抗ZL,亦即,在网络分析中,一般使用史密斯图(Smith Chart)来标示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值。另外,反射系数也可以使用极坐标表示:,其中为反射系数的大小,φ则表示入射与反射波的相位差值。 接下来,介绍两个纯量的参数--驻波比及回返损耗,其中驻波的意义是入射波与被待测装置反射回来的反射波造成在传输在线的电压或电流驻波效应,而驻波比(SWR)的定义就是驻波中的最大与最小能量的比值,我们可以从纯量的反射系数中得到。

消防基础知识燃烧基础知识

消防基础知识燃烧基础 知识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 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一节燃烧条件 一、燃烧的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3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 (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 二、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 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 第二节燃烧类型 一、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 火和爆炸。其中着火分为点燃和自燃,自燃又可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 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例如,汽油的闪点为-50℃,煤油的闪点为38~74℃,显然汽油的火灾危险性就比煤油大。根据闪点的高低,可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

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的为甲类;闪点≥28℃至<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 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 一、气体燃烧: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 二、液体燃烧:闪燃、沸溢、喷溅。 液态烃类燃烧时,通常具有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醇类燃烧时,通常具有透明的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三、固体燃烧: 蒸发燃烧——如蜡烛、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 分解燃烧——如木材、煤、合成塑料等燃烧。 表面燃烧——如焦炭、木炭、铁、铜等的燃烧。 熏烟燃烧(阴燃) 动力燃烧(爆炸) 第四节燃烧产物 不完全燃烧产物: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 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

Agilen阻抗分析仪使用手册

Agilent 4294A阻抗分析仪 使用手册 华中科技大学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2年1月 目录 目录...................................................................................... 一、介绍.............................................................................. 二、基本原理: ................................................................. 三、A GILENT 4294A的主要技术指标: ............................. 四、前/后面板、硬/软键介绍 ........................................... 五、测量方法...................................................................... 一、介绍 Agilent 4294A精密阻抗分析仪可以对各种电子器件(元件和电路)以及电子材料和非电子材料的精确阻抗测量提供广泛的支持。它是对电子元件进行设计、签定、质量控制和生产测试的强有力工具。它所提供的性能和功能对于电路设计开发人员将获益匪浅。此外,Agilent 4294A的优良测量性能和功能为电路的设计和开发以及材料(电子材料和非电子材料)的研究和

开发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它具有: ·在宽阻抗范围的宽频率范围内进行精确测量 ·强大的阻抗分析功能 ·便于使用并能用多种方式与PC机配套 电子器件: 无源元件:二端元件如电容器、电感器、铁氧体珠、电阻器、变压器、晶体/陶瓷谐振器、多芯片组件或阵列/网络元件的阻抗测量。 半导体元件:变容二极管的C-V(电流-电压)特性分析;二极管、晶体管或集成电路(IC)封装终端/引线的寄生分析;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测量。 其它元件:印制电路板、继电器、开关、电缆、电池等的阻抗评估。材料: 介质材料:塑料、陶瓷、印制电路板和其它介质材料和损耗切角评估。 磁性材料:铁氧体、非晶体和其它磁性材料的导磁率和损耗角评估。 半导体材料:半导体材料的介电常熟、导电率和C-V特性。 二、基本原理: Agilent 4294A阻抗分析仪所采用的是自动平衡电桥技术。如图所示:可以将平衡电桥看作一个放大器电路,基于欧姆定律V=I*R进行测量。被测器件(DUT)通过一个交流源激励,它的电压就是在高端H监测到的电压。低端L为虚拟地,电压为0V。通过电阻器R2的电流I2跟通过被测器件(DUT)的电流I相等。因此,输出电压和通过被测器件(DUT)的电流成正比,电压和电流自动平衡,这也就是它的名字的由来。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覆盖更加大的频率范围,通常用一个null-detector 和modulator来代替电路中的放大器。当然,这只是一个基本的测量原理电路,为了得到精确的结果,还有许多的附加电路。 三、Agilent 4294A的主要技术指标:

网络分析仪原理及使用

网络分析仪原理及使用 康飞---芬兰贝尔罗斯公司 2007年10月 一般而言,网络分析仪在射频及微波组件方面的量测上,是最基本、应用层次也最广的仪器,它可以提供线性及非线性特性组件的量测参数,因此,举凡所有射频主被动组件的仿真、制程及测试上,几乎都会使用到。在量测参数上,它不但可以提供反射系数,并从反射系数换算出阻抗的大小,且可以量测穿透系数,以及推演出重要的S参数及其它重要的参数,如相位、群速度延迟(Group Delay)、插入损失(Insertion Loss)、增益(Gain)甚至放大器的1dB压缩点(Compression point)等。 基本原理 电子电路组件在高频下工作时,许多特性与低频的行为有所不同,在高频时,其波长与实际电路组件的物理尺度相比会相对变小,举例来说,在真空下的电磁波其速度即为光速,则c=λ×f,其中c为光速3×108m/sec,若操作在2.4GHz的频率下,若不考虑空气的介电系数,则波长λ=12.5cm,亦即在短短的数公分内,电压大小就会因相位的偏移而有极大的变化。因此在高频下,我们会使用能量及阻抗的观念来取代低频的电压及电流的表示法,此时我们就会引入前述文章所提「波」的概念。 光波属于电磁波的一种,当我们用光分析一个组件时,会使用一个已知的入射光源测量未知的待测物,当光波由空气到达另一个介质时,会因折射率的不同产生部分反射及部分穿透的特性,例如化学成分分析上使用的穿透及反射光谱。对于同样是属电磁波的射频来说,道理是相通的,光之于折射率就好比微波之于阻抗的概念,当一个电磁波到达另一个不连续的阻抗接口时,同样也会有穿透及反射的行为,从这些反射及穿透行为的大小及相位变化中,就可以分析出该组件的特性。 用来描述组件的参数有许多种,其中某些只包含振幅的讯息,如回返损耗(R.L. Return Loss)、驻波比(SWR Standing Wave Ratio)或插入损失(I.L. Insertion Loss)等,我们称为纯量,而能得到如反射系数(Γ Reflection coefficient)及穿透系数 (Τ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等,我们称之为向量,其中向量可以推导出纯量行为,但纯量却因无相位信息而无法推导出向量特性。 重要的向量系数 反射特性 在此,我们重点介绍几个重要的向量系数︰首先,我们从反射系数来定义,其中Vrefect为反射波、Vinc为入射波,两者皆为向量,亦即包含振幅及相位的信息,而反射系数代表入射与反射能量的比值,经过理论的演算,可以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 ZO(Characteristic Impedance)得到待测组件的负载阻抗ZL,亦即,在网络分析中,一般使用史密斯图(Smith Chart)来标示不同频率下的阻抗值。另外,反射系数也可以使用极坐标表示:,其中为反射系数的大小,φ则表示入射与反射波的相位差值。 接下来,介绍两个纯量的参数--驻波比及回返损耗,其中驻波的意义是入射波与被待测装置反射回来的反射波造成在传输线上的电压或电流驻波效应,而驻波比(SWR)的定义就是驻波中的最大与最小能量的比值,我们可以从纯量的反射系数中得到。 同样,我们也可以从ρ值定义出回返损耗(R.L.),其意义是反射能量与入射能量的比值,其值愈大,代表反射回来的能量愈小。对于反射系数所衍生的相关纯量参数,我们将其整理成表1,基本上,它们之间是换算的过程,会因为产业及应用的不同而倾向于使用某一参数。 REMARK: 驻波系数又叫做驻波比,如果电缆线路上有反射波,它与行波相互作用就会产生驻波,这时线上某些点的电压振幅为最大值Vmax,某些点的电压振幅为最小值Vmin,最大振幅与最小振幅之比称为驻波系数.驻波系数越大,表示线路上反射波成分愈大, 也表示线路不均匀或线路终端失配较大.为控制电缆的不均匀性,要求一定长度的终端匹配的电缆在使用频段上的输入驻波系数S不超过 某一规定的数值.电缆中不均匀性的大小,也可用反射衰减来表示.反射系数的倒数的绝对值取对数,称为反射衰减.反射衰减愈大, 即反射系数愈小,也就是驻波比愈小,即表示内部不均匀性越小. 穿透特性 对于穿透的特性,一样有分为纯量与向量两种,对于向量系数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穿透系数,其中Vtrans为经过待测物后的穿透波、Vinc为入射波,而τ即为穿透系数的纯量大小,θ则表示入射与穿透波的相位差值。 对于纯量的定义上,以被动组件而言,最常使用的就是插入损失(I.L. Insertion Loss),亦即与上述的τ值是相关的参数,定义为。若为主动组件如放大器等,穿透的信号有放大的效应则为增益(Gain),此时定义为。

第2章燃烧基础知识

第2章燃烧基础知识 一、选择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2、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__不属于固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 (B)表面燃烧 (C)分解燃烧 (D)蒸发燃烧 3、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融熔,然后与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发生的有焰燃烧现象,称为____。 (A)分解燃烧 (B)表面燃烧 (C)扩散燃烧 (D)蒸发燃烧 4、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有多种,____不属于液体物质的燃烧形式。 (A)动力燃烧 (B)直接燃烧 (C)沸溢燃烧 (D)喷溅燃烧 5、下列燃烧产物中,____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A)C02 (B)CO

(C)H20 (D)灰分 6、烟气的危害性有多种,____不属于烟气的危害性。 (A)毒害性 (B)减光性 (C)扩散性 (D)恐怖性 7、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____。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8、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_着火___。 (A)燃点 (B)闪燃 (C)着火 (D)爆燃 9、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____。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0、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____。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11、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____。 (A)>28℃ (B)<280C (C)≥28℃ (D)≤28℃ 12、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的液体,其闪点℃。 (A)>28℃ (B)<60℃ (C)≥600C (D)≤28℃ 13、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____现象,称为燃烧。 (A)火焰、发光 (B)发光、发烟 (C)火焰、发烟 (D)火焰、发光和(或)发烟 14、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发生____。 (A)闪燃 (B)阴燃 (C)分解燃烧 (D)表面燃烧

ZVB网络研究分析仪的使用操作手册

ZVB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操作手册

————————————————————————————————作者:————————————————————————————————日期: 2

摩比天线(深圳)技术有限公司---程序文 件 5S 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MB-03-IS-03 文件版本 A 第 3 页 共 17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改日期: 2001.5.16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A ZVB 矢量网络分析仪 操作指导书 拟制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会审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生效日期:2006.10 V 1.0

操作规范: 使用者要爱护仪器,确保文明使用。 1、开机前确保稳压电源及仪器地线的正确连接。 2、使用中要求必须佩戴防静电手镯。 3、使用中不得接触仪器接头内芯(含连接电缆) 4、使用时不允许工作台有较大振动。 5、使用中不能随意切断电源,造成不正常关机。不能频繁开关机。 6、使用射频电缆时不要用力大,确保电缆保持较大的弧度。用毕电缆接头上加接头盖。 7、旋接接头时,要旋接头的螺套,尽量确保内芯不旋转。 8、尽量协调、少用校准件。校准件用毕必须加盖放回器件盒。 9、转接件用毕应加盖后放回盒中。 10、停用时必须关机,关闭稳压电源。方可打扫卫生。 11、无源器件调试必须佩戴干净的手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燃烧基础知识

燃烧基础知识 燃烧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燃烧条件、燃烧类型、燃烧方式与特点及燃烧产物等相关内容,是关于火灾机理及燃烧过程等最基础、最本质的知识。第一节燃烧条件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燃烧过程中,燃烧区的温度较高,使其中白炽的固体粒子和某些不稳定的中间物质分子内电子发生能级跃迁,从而发出各种波长的光;发光的气相燃烧区就是火焰,它是燃烧过程中最明显的标志;由于燃烧不完全等原因,会使产物中混有一些小颗粒,这样就形成了烟。一、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可分为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通常看到的明火都是有焰燃烧;有些固体发生表面燃烧时,有发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有火焰产生,这种燃烧方式则是无焰燃烧,例如木炭的燃烧。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当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或者停止发生。如图1-1-1 图1-1-1 着火三角形进一步研究表明,有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以外,因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因此,有焰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链式反应。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氧化剂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普通意义上,可燃物的燃烧均指在空气中进行。引火源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一般分直接火源和间接火源两大类。了解火源的种类和形式,对有效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直接火源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等。雷击。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任何可燃物。2.间接火源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自燃起火。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

气体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HZX-FX-Y020 气体分析仪使用说明书 汇众翔环保科技

目录 一、用户需知 (1) 二、简介及应用领域 (1) 2.1简介 (1) 2.1.1基本形式 (1) 2.1.2 仪器特点: (1) 2.2仪器结构 (2) 2.2.1仪器部气路图 (2) 2.2.2仪器面板按键 (3) 2.2.3仪器后面板图 (3) 2.2.4仪器外形尺寸 (4) 2.2.5仪器信号输出插头接点说明 (4) 2.3应用领域 (5) 三、工作原理 (6) 3.1红外测量原理 (6) 3.2氧测量原理 (6) 3.3主要技术参数 (7) 3.3.1技术参数 (7) 3.3.2氧气测量技术参数 (7) 3.3.3仪表参数 (8) 四、仪器的安装 (8) 4.1开箱检查 (8) 4.2仪器的安装 (8) 五、仪器启动 (8) 5.1启动运行步骤 (8) 5.2操作面板及说明 (9) 5.3显示画面的概要 (9) 5.4基本操作 (10) 六、设定及校正 (10) 6.1量程切换 (10) 6.1.1量程切换方法的设定 (10) 6.1.2手动量程的切换 (11) 6.2校正设定 (11) 6.3报警设定 (12) 6.3.1报警值的设定 (12) 6.3.2滞后的设定 (12) 6.4自动校正的设定 (12) 6.4.1自动校正 (12) 6.4.2自动校正的强制执行及中止 (13) 6.5简易零点校正的设定 (13) 6.5.1简易零点校正 (13) 6.5.2简易零点校正的强制执行及中止 (13)

6.6参数的设定 (13) 6.6.1设定项目的说明: (14) 6.6.2设定围 (14) 6.6.3保持动作 (14) 6.6.4设定值的意义 (15) 6.6.5设定项目的说明 (15) 6.6.7响应速度 (15) 6.6.8平均时间设定 (15) 6.6.9平均值复位 (15) 6.6.10显示灯熄灭 (16) 6.6.11对比度 (16) 6.6.12维护模式 (16) 6.7维护模式 (16) 6.8校正 (19) 6.8.1 零点校正 (19) 6.8.2 量程校正 (20) 七、维护 (20) 7.1 日常检查 (20) 7.2 日常检查维护要领 (21) 7.3 关于长期维护品 (21) 7.4试样气室的清洁 (22) 7.5分析部的保险丝更换方法 (23) 八.故障信息 (23) 8.1发生故障时的处理方法 (24) 8.2发生故障时的画面显示及操作 (25) 8.3故障记录文件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